鲁迅与老舍比较

鲁迅与老舍比较
鲁迅与老舍比较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提起“改造国民性”这个话题,我们自然会想到鲁迅,因为鲁迅是开创这个文学启蒙主题的先河。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中,除了鲁迅之外,还有老舍、郁达夫、沈从文、张天翼等作家,他们也都在作品中提出了这一主题。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始终以锲而不舍的创作态度在创作中贯穿这一主题思想的,却也只有鲁迅和老舍两人。他们在创作中都贯穿着“改造国民性”这一主题,我们在其创作中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二人对“国民性改造”这一主题的严肃而执着的思考与探索,但老舍在思想与艺术上的贡献和鲁迅有明显的不同。本文拟就这一话题来分析他们在创作上的不同。

首先,老舍是从中英两个民族对比的宏观角度来揭露本民族的国民性弱点的,视野显得更加开阔。鲁迅的小说主要是通过乡村一角来揭露这一主题的,视野显得相对狭小。老舍的《二马》有意地把描写的地点放在英国伦敦,要从整体上“比较中英两个民族的不同”。!老舍把一点也不含糊的“老”民族里的一个“老”分子的“老马”(马则仁),作为本民族国民性弱点的典型放到一个帝国主义“强国”、“强种”的环境中加以严肃冷峻地全面比较,这种构思方式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在作品中中英两个民族的精神反差让人掩卷深思。英吉利民族的勤奋好学、独立务实、科学爱国与老马的懒惰挥霍、奴颜卑膝、中庸迷信等一系列对比,使我们的许多国民性弱点得到了充分、鲜明、完整的暴露。老马先生因继承长兄遗产,由国内到伦敦经营古玩店,但其习惯、作风、心理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名士作风。他尽管成了商人,却鄙视经商,信奉着“重儒轻商”的传统。他可以一整天地不到铺子里去,而将时间花在喝茶、睡觉,给房东太太浇花、养狗上。他是伦敦第一闲人:“下雨不出门,刮风不出门,下雾也不出门,叼着小烟袋,把火添的红亮,隔着窗玻璃,细细咂摸雨、雾、风的美”。别人一夸中国的东西好,他就非得给人家一点什么;人家夸中国好,他就请饭;夸饭好,他就重请。他在小节上似乎充满洒脱,也不乏有趣、可爱。可在大节上就完全暴露出卑怯、愚昧和空虚来,自己身为鳏夫,还夸口家中有五六个妻妾,甚至连英国要出兵中国,他也彬彬有礼的说:“欢迎英国兵!”同时又被欲念冲昏理智& 不顾种族隔阂,带房东太太到首饰店购买昂贵的订婚戒指。“他与房东太太的恋爱悲剧& 一方面显示出英国人的民族歧视心理& 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老马所代表的传统中国人因愚昧、空虚而被人看不起的可悲现实。”"

老舍就是把老马放在与之不协调的伦敦环境中进行喜剧性的审美展示,表现出一个在封闭文化环境中熏陶出来的老派中国人在帝国主义国度民族歧视的咄咄逼人的眼光下,死抱着陈腐的规矩、过时的理想和一文不值的面子,闹笑话,受耍弄,麻木不仁,不思改弦易辙,实在令人深思。

其次,老舍从北平市民社会的角度作深入开掘,探索“国民性改造”问题,在当时的中国有突出的现实意义。鲁迅在小说中阐发“国民性改造”思想时,正值辛亥革命失败不久。历史的教训使他自觉地从农民形象剖析入手。在其《阿’ 正传》、《故乡》、《药》、《祝福》等作品中鲁迅给我们刻画出一批愚昧、麻木的落后的农民形象,在!" 年代的中国是有其强烈的现实意义的。而老舍提出这一问题时已是大革命后,一方面是农村革命风潮迭起,另一方面则是城市已成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死水”。其原因除了城市中敌人的强大和远离乡村革命中心外,市民阶层的冷漠和不觉悟,也是对这一统治的一种客观上的支持。正如恩格斯在论述德国革命时所指出的那样:“小市民阶层具有胆怯、狭隘、束手无策毫无首创能力这样一些畸形发展的特殊性格”,以致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德国

典型”。# (" 年代前后的中国小市民习气,已经成为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精神病态的“中国典型”。和鲁迅一样,老舍也是从启蒙主义立场和寻找革命动力的态度发来探究这一问题的。但和鲁迅从剖析农民形象不同,老舍通过对自己的独特对象##北平市民社会的发掘,达到了对于民族性格民族命运的一定程度的艺术概括,达到了对于时代本质的某种揭示,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中国市民阶层的表现者与批判者。在他的笔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市民生活图景。可谓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三姑六婆都有,其丰富性与生动性几人无人与之匹敌。

他的小说塑造得最好的是老派北京市民形象。老舍对北京文化与民族劣根性的反省与批判,更多的是通过这类形象的塑造实现的。他们善良、驯顺而又保守、因循、中庸、怯懦,是“老中国儿女”。除上文提到的老马先生外,还有如《牛天赐传》里的“乐知天命”的牛老者。《断魂枪》里的拳师沙子龙,在帝国主义的“快车、快枪”早已粉碎了“东方的大梦”的二十世纪,还自以为“断魂枪”有神圣价值,并坚决采取“不传”的方式进行自卫。《老字号》里的人们面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入侵,不仅仍固守早已失效的陈规,甚至鄙视改革与竞争,结果正是他们引以为荣的“老传统”使他们的商号迅速破产。而在《四世同堂》中这一方面表现得则更为深刻,它固然表现了敌伪统治下北京人民的苦难和斗争,然而更足以作为“特色”,使老舍这部规模宏大的作品从取材到命意与同时期的其他小说区别开来的,是小说中生动地描写出的市民的性格弱点,以及这种性格被民族斗争所改造的过程。在小说开头,祁老人纯粹处于习惯,半梦幻的生活在他一贯的生活轨道上。即将把整个民族卷在其中的战争,不过像是一种遥远的声音,他与长孙媳妇谈起战争,那口气仿佛在谈论一件邻里家庭纠纷的新闻。他最关心的是家里是否有够吃三个月的粮食和咸菜,在他看来,只用装满石头的破缸顶上大门,便足可以消灾避祸,因为正如他聪明的长孙媳妇所说的:“反正咱们姓祁的人没有得罪东洋人,他们一定不能欺侮到咱们头上来!”虽然自己地位卑微,由市民阶层教养而来的偏见,仍使他在心里把小羊圈里各色人物分了尊卑贵贱。尽管忠厚善良,真诚地同情邻人钱默吟的不幸遭遇,但他仍要在即将踏上钱家门槛的一刹那间改变主意,因为他毕竟是个苟安的小百姓,“他绝不因拯救别人而连累自己”,“他知道什么叫谨慎”。

四世同堂里的祁家老太爷,是位善良、蒙昧、识见不出狭小的范围,谨奉着“知足饱和”古训的老人,与《离婚》中的张大哥一样是个“常识的结晶”,自我保存的市民的化身。这是作者最熟悉的一种性格。作者本人早就发现了这一点,老舍在谈到《二马》创作时曾说:“他是我最熟悉的,他不能普遍的代表老一辈的中国人,但我最熟悉的老人确是他那样子。”!之所以熟悉这类人物,是因为“在我二十岁至二十五岁之间,我几乎天天看见他。”"直到解放后,作者还表示,“我了解老人,不十分了解新人物。”#这是生活给于作者的一份极可珍视的生活经验。这份经验使他具体地认识了中国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封建落后性,由此可以看出,老舍对于市民性格的批判其意义决不限于是题材本身。经由对市民性格的表现,达到对民族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精神病态的批判,才是老舍自觉追求的目标。老舍对市民性格和造成这种性格的社会环境的批判,是与时代方向一致的,是服务于无产阶级改造人、改造社会的历史任务的。也只有从这一角度,才能更充分地估价老舍的文学活动对当时那个时代以及今天和明天的重大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与老舍的立场又是一致的。

再次,老舍对于这种市民性格中的因循守旧、敷衍软弱、妥协的精神弱点是持批

判态度的,但其态度是比较温和的。这和鲁迅的态度是不同的。鲁迅对阿#、闰土、华老拴等这一类人物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个“哀”字表明鲁迅对于他们人生的不幸是持同情态度的。但这个“怒”字又表明他对他们身上的愚昧、麻木、落后、保守等国民性弱点则是愤激的。也正如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所说:“凡是愚弱的国民,无论体格如何茁壮,如何健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而老舍长养于北京文化,自然与这个文化有割不断的亲情联系,他是在一种逆境中,以平民进取姿态选择着文化的养料。因而北京市民文化赋予老舍的不是敷衍,而是宽容;不是鄙俗,而是朴素;对比老舍同鲁迅、茅盾、叶圣陶等同时代大多数作家对待愚昧、保守文化的愤激态度,就不难看出市民文化赋予老舍的温和性格。他自己也承认,“假若我专靠着感情,也许我能写出有相当伟大的悲剧,可是我做不彻底。”$“我恨坏人,可是坏人也有好处;我爱好人,可是好人也有缺点。”%正是老舍这种对人世所抱的普遍的同情态度,他的小说在对国民性进行批判时,更多的是温和同情的讽刺而不是尖锐犀利的抨击。他身上涌动着一股温和的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溪流,这就形成了老舍特有的幽默。老舍的作品的幽默感,产生于人生的达观态度。他认为幽默的人“既不呼号叫骂,看别人都不是东西,也不顾影自怜,看自己如活宝贝。他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处,而技巧地写出事来。他看出人间的欠缺,也愿使别人看到,他还承认人类的缺欠,于是人人有可笑之处,他自己也非例外,再往大处一想,人寿百年,而企图无限,根本矛盾可笑。于是笑里带着同情,而幽默乃通于深奥!”&这样的立场决定了老舍的小说是“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由于达观,老舍小说对于“恶”的审视居高临下,嘲笑里显得轻松;由于宽容,老舍对“善”的讽刺又常常带着真挚的怜悯,发出的是含泪的笑。老舍以他温和、真诚、义气的性格,为现代文学贡献了一种独特的幽默艺术。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老舍和鲁迅以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共同承续着“国民性改造”的主题,他们两个人就像两把前仆后继的火炬,照亮了民族前进的路程,为中国民族的现代化,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一份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老舍:《我的创作经验》

程光炜:《中国现代文学史》

恩格斯:《致保·恩斯特》

老舍:《我怎样写〈二马〉》,收入《老牛破车》

老舍:《我怎样写〈离婚〉》,收入《老牛破车》

老舍:《毛主席给了我新的文艺生命》,见《人民日报》

老舍:《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见《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

老舍:《谈幽默》,见《老舍研究资料》(上)

老舍:《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见《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

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

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 近一年中,我曾数次去拜访我所敬重的前辈学者、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会顾问钱 锤书先生,听钱先生就比较文学及一些有关问题发表了许多精辟见解。比较文学目前已 在我国引起广泛兴趣与注意,北京大学集中好几个系和研究所的力量成立了大陆上第一 个比较文学研究会,全国性的学会也正在酝酿中。在此形势感召之下,我决定不揣浅陋 ,把与钱先生几次谈话中涉及比较文学这个题目的内容略加整理,追记如次。 比较文学在西方发展较早,它的史前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而作为一门学 科,也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在法国和德国逐渐形成。比较文学是超出个别民 族文学范围的研究,因此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是典型的比较文学研究领域 。从历史上看来,各国发展比较文学最先完成的工作之一,都是清理本国文学与外国文 学的相互关系,研究本国作家与外国作家的相互影响。

早期的法国学者强调rapports d e fait〔实际联系〕,德国学者强调研究Vergleichende Literaturgeschichte〔比较的 文学史〕,都说明了这种情况。钱锺书先生说他自己在著作里从未提倡过"比较文学", 而只应用过比较文学里的一些方法。"比较"是从事研究工作包括文学研究所必需的方法 ,诗和散文、古代文学和近代文学、戏剧和小说等等,都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比 较文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钱先生认为,要发 展我们自己的比较文学研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清理一下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互关 系。中外文化交流开始得很早,佛教在汉代已传入中国,而马可·波罗(Marco Polo,一 二五四?--一三二四?)于元世祖时来中国,则标志着中西文化交流一个重要阶段的开始 。《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发生巨大影响,在整个文艺复兴时代,它是西方最重要的 、几乎是唯一重要的有关东方的记载。研究马可·波罗的权威学者本涅狄多(I.F.Bened etto)曾把马可·波罗的《游记》与但丁《神曲》和托

鲁迅、老舍未得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这年9月25日,鲁迅便郑重地给台静农回了一封信。他回信说: 静农兄弟: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学,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鲁迅写这封信的时间正是中国新文学经过风风火火的10年之后,其时中国文坛上出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当然包括鲁迅本人。但鲁迅是一个清醒的理性主义者,尽管新文学在最初十年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他仍能看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距,对中国新文学的实绩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我们从鲁迅的这封信中,可以看出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其一,鲁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高水平的奖项,在没有实力竞争的时候侥幸得到它,名实不符,不利于文学扎扎实实的发展,反而会掩盖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其二,鲁迅以诺贝

开题报告鲁迅与契诃夫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开题报告 一、论题:《鲁迅与契诃夫的主体哲学及小说诗学综合比较研究》 二、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动态 鲁迅和契诃夫作为19世纪中国和俄国文坛优秀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小说,仿佛一把利刃,深深地刺向腐朽的旧中国和俄国黑暗的封建统治,但同时,我们又可以体味到作家笔下深沉的忧患和悲凉,那是对民族的深深的爱,在这一点上两位作家可谓不谋而合。假使契珂夫的作品是“人类无声的悲哀的音乐”,鲁迅的作品至少可以说是中国的无声的悲哀的音乐。他们都是平庸的灵魂的写实主义”。同时也有不少人对这两位进行对比分析,有黄陂的《鲁迅与契柯夫小说比较研究》,也有鲁非,韦乏的《两位文学大师之间—鲁迅与契柯夫的比较研究》,也有高兴的《精神病因分析与道德病情报告——鲁迅与契诃夫小说创作主旨比较》,但本文主要是将鲁迅和契柯夫进行综合性比较研究,因为将注重价值关系的内部研究的方法和注重事实关系的外部研究的方式综合起来,我们才可能对鲁迅和契诃夫的小说创作思想及方法艺术进行更深刻的比较。在对于鲁迅、契诃夫主体哲学及小说诗学综合比较方面,提出一些我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三、研究思路(提纲) 第一章主体哲学:进化的精神和生活的道德 (一)、进化链与生活流 (二)、精神自觉与道德自律 (三)、反抗绝望与摆脱庸俗 第二章诗学观照:历史的向度和生活的纬度 (一)、历史的离散力与生活的聚合力 (二)、时空意识:混乱的历史与无边的大地 (三)、“柴可夫(契诃夫)是我顶喜欢的作者” 第三章小说技法:开放的现实和精湛的叙述 (一)、创作方法:现实的和开放的 (二)、叙事策略:深度与广度 四、主要观点 1、鲁迅和契诃夫的主体哲学意识、美学思想和创作技法应该被视为一个有机整体。 2、鲁迅和契诃夫的主体哲学分别以进化精神和生活道德为核心,以“反抗绝望”和“摆脱庸俗”为主 3、两种迥然不同却又微妙联系着的主体哲学,使得鲁迅和契诃夫对外部图景进行诗学观照时分别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视角基础——历史向度和生活纬度。 4、基于两种哲学品格与美学特质之间存在着某种对话的需要,鲁迅曾在小说诗学方面受到契诃夫很深的影响。 5、他们都采取了开放、复杂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技法,但其内涵各有千秋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李今,《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6年版。109页〔2〕叶尔米洛夫,《契诃夫传》,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60年版。102页、101页、109页 〔5〕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华盖集续编》,《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378页、379页 [1]鲁迅与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2]契诃夫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巴金作品分析

一、中西文化对巴金创作的影响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借着五四运动的大势,一批先驱人物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在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的同时,将眼光投向西方,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大量的西方小说被翻译介绍,而且相应地各种西方文学思潮也在中国的文坛上流传开来,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等等理论,流派都寻找自己的信从者,在年轻的中国现代文坛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很多作家都吸取了西方文化营养,进而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巴金也不例外,他曾说:“在所有的中国作家中,我可能是最受西方文学影响的一个。” 巴金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然而像鲁迅等一批现代作家一样,虽然他们有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排斥否定,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从社会人生出发,并且即使理论上可能走向彻底干净的否定,但在创作上绝对是不可能做到的。在否定过去状态的同时,过去状态中的某些东西会不自觉的沉淀下来。首先,如果说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是有理的话,那么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会在冥冥中对其发生作用,而且“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起点,”,巴金生长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的大家庭的点点滴滴,在他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五岁的时候在广元县衙门内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一道在家塾就读,跟一个姓刘的先生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背诵《古文观止》,还有美丽的母亲在晚间时教他背《白香词谱》。虽然巴金曾一度在提到《红楼梦》表现得有点冷漠,但据记载小时候,红楼在他家到处流传,一些丫鬟仆人都知道具体情,以至在他还没有开始阅读就已经熟悉了书里的人物和情节。在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下长大的作家要完全摆脱传统文化的熏陶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巴金小说中的家情结与人性解放的叙写 巴金一生的作品十分丰厚,但能代表其创作思想特征的则是《激流三部曲》、《憩园》、《寒夜》,巴金也说这三部作品是他最喜欢的。1931年4月在上海《时报》上连载的长篇小说《家》,作为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开端,在一开始就以其强烈的主观激情和对封建大家庭的体察和书写,与茅盾鸿篇巨制的《子夜》和老舍的充满着北京市民文化习俗的《骆驼祥子》共筑了中国现代文学3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艺术巅峰。1944年发表的《憩园》另辟蹊径,脱离了自身在早期创作中的简单价值和是非判断取向,转入了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从而使这篇小说成为他所有小说中意义最为复杂的文本之一。同一时期,于1946年8月,连载于上海《文艺复兴》月刊的《寒夜》又与钱钟书的《围城》一并显示了小说“复兴”的气势,为40年代的中国文坛抒写了凝重厚实的一笔。 三、巴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描写 (一)《家》中觉新、觉慧的人物形象 觉新是《家》中刻画的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在他身上,体现着许多的矛盾面和复杂性。觉新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官僚的大家庭,他是家里的长房长孙,他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觉新自小就很聪明,上中学时品学兼优,成绩名列前茅。但父母双亲的先后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被迫挑起这一房的责任,成了一个傀儡,过着矛盾、痛苦的生活。他的爱情、婚姻也被封建家族无情地破坏了。 作为一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觉新凭着心底燃烧着的青春的火,也愤怒过、抗争过,然而,经验让他明白反抗是无望的,所以他只能以敷衍为武器,顺从所有的人,以寻求平衡,求得一时的安稳。他试图维护封建大家族的秩序,在长辈们面前委曲求全,却又怀抱着一颗帮助觉慧的心,试图向封建礼教反抗。他在两者之间犹豫、挣扎,内心受着巨大的煎熬。渐渐地,他似乎接受了服从,忘却了反抗。但是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和环境的压迫使觉新陷入了极大的矛盾与痛苦中,他逐渐成为了一个矛盾者。 在巴金的笔下,觉慧是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热血青年,他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是封建社会的反抗者。在西式教育和进步报刊、五四思潮的影响下,他办进步

比较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比较文学试题 梁锋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比较文学”一语中的“文学”一词的含义实际上只是()的意思。 A. 文学作品 B. 文学创作 C.文学研究 2、“诗学”概念起源于() A.古罗马 B.古希腊 C.古埃及 3、我国文学史上将诗歌和科学完美结合的杰作《天问》的作者是()。 A.屈原 B.李白 C.苏轼 4、对中国古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外来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5、《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A.刘勰 B.钟嵘 C.司空图 6、“五四”时期,我国的文学翻译把哪国文学放在第一位() A.美国 B.俄罗斯 C.英国 7、下列套话中,哪个不是中国人用来描绘日本人的() A.倭寇 B.小日本 C.鹰钩鼻 8、杨贵妃和“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两个文学形象可作()研究 A.阐发 B.接受 C.平行 9、古希腊的悲剧大多属于()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形而上悲剧 10、《管锥编》的作者是()。 A、钱仲书 B、鲁迅 C、郭沫若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 11、既从事文学创作,又对佛学有精湛研究的代表性文人包括() A.王维 B.谢灵运 C.李白 D.杜甫 E.白居易 12、古代中国涉及文学分类的着作有() A.《典论论文》 B.《昭明文选》 C.《文章辨体序说》 D.《文体明辨序说》 E.《文章流别论》 13、“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这句话提到的两位词人是() A.辛弃疾 B.柳永 C.李清照 D.苏轼 E.陆游 14、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有() A、开放性 B、综合性 C、跨越性 D、讽刺性 E、赞扬性 15、西方悲剧大致可分为哪几类()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社会悲剧 D.形而上悲剧 E.悲喜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6、形象学17、平行研究18、母题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9、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20、简述主题与母题的关系。 五、论述题(30分) 21、怎样对待“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

老舍复习题

老舍复习题 导论 一、填空题 1、老舍的文学贡献和地位常被概括 为:、、。P1 2、相对于鲁迅的思想深度、郭沫若的激情元素、茅盾的 政治情结,老舍的精神属性是。P2 3、老舍文学创作的“支点”是。P6 4、老舍小说的伦理态度是、。P6 二、单选题 1、老舍文学创作的价值世界里,最为集中的伦理观念是()。 A.生存与伦理的矛盾 B.社会正义与个人德性的矛盾P5 C.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的矛盾 D.家族伦理与民族国家伦理的矛盾 2、风格近似鲁迅《伤逝》的诗化小说是()。 A.《大悲寺外》 P7 B.《善人》 C.《柳屯的》 D.《牺牲》 三、多选题 1、以下人物是老舍塑造的理想型人物有()。 A.李子荣 B.钱默吟 C.老李 D.李景纯 E.毛博士 四、简答题

1、简述老舍作品的市民特点。P1 2、简述老舍的复杂性。P1 3、简述老舍是文化伦理的特点。P2+3 4、简述《月牙儿》的伦理叙事。P4 5、简述《二马》的伦理叙事。P4 6、简述《四世同堂》的伦理叙事。P5 7、简述《骆驼祥子》的伦理叙事。P5 8、简述《离婚》的伦理叙事。P5-6 五、论述题(一定要举例) 1、论述老舍小说的伦理诉求。P3-6 一共6点,《月牙儿》、《二马》、《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离婚》、《大悲寺外》P7。 2、论述老舍小说的伦理态度。P6-7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老舍原名,字,族人。P9 2、老舍写作的基本思想与情感是、。P15 3、作为文学跳板的短篇小说《小铃儿》的主题 是。 P17 4、《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小坡的生 日》均发表于。 P20 5、老舍在新加坡时创作的小说是。 P22

巴金《家》赏析

青春的呐喊 ——巴金《家》赏析 ●作者巴金 ●《家》故事梗概 ●《家》的创作背景 ●《家》中人物分析 ●《家》中矛盾分析 ●《家》的艺术特色 ●《家》的思想及文学地位 ●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 ●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1929年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1935年至1950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1950年后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1953年9月后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1962年后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7年至1983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作者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清光绪三十年十月十九日(1904年11 月25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府城北门正通顺街。1927年至1928年在法国留学,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他的《灭亡》发表并引起轰动,使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灭亡》时,他第一次以巴金为笔名,他的笔名很多,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在法国留学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正在翻译的著作的作者“彼得·阿历克塞维奇·克鲁泡特金”。 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为了他的笔名。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 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2005年10月17日因病逝世于上海。 百年巴金 多产作家巴金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书局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书店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书局 ●《雾》(“爱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年,新中国书局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书局

比较文学 期末整理

一、名词解释: 渊源学: 渊源学又称为源流学,属于影响研究的范畴。从接受者的角度,即从作为“终点”的接受者出发,往往是在起点不明确或不清楚之时,由终点出发去探求作为“出发点”的放送者,细密地考察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所曾吸取和改造的外来因素,揭示出接收者和放送者之间的某种因果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影响研究的方法,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和研究。在西方被普遍使用,且成就很大。例: 孙悟空、十四行诗、西来东去的“志怪”和“加帆车”。影响研究: 影响是指一国文学在另一国文学中的传播,接收并产生某种结果(积极或消极) 朗松《试论影响的概念》中关于“影响”的定义:真正的影响是当一国文学的突变无法用该国以往的文学传统和各个作家的独创性来加以解释时,在该国文学中所呈现的情状。 (北大资料版)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中最早的研究方法。它奠定了比较文学的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与研究的基础,主要采用历时性的考证法考察国际文学之间文学交流中的事实。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不仅要发现文学联系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分析这些联系,并将分析的结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便得出更为普遍的具有文化意义的结论。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括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作为研究的中心。它是法国学派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它以实证主义的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手段,探究文学现象之间事实上的联系。 (ppt版)影响研究的定义: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之一,早期实践中的唯一类型,以一种强烈的历时意识通过广泛搜集材料,对事实和进行严密考据、分析、归纳,来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超越国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包含着对艺术创作活动本质的理解。例:元杂剧《赵氏孤儿》与伏尔泰的《中国孤儿》、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影响、美国意象派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拜伦在中国、村上春树在中国、西方“现代派”文学与中国新时期文学。 文类学: 文类学就是研究文学的种类和类型,也就是研究文学的题材,它可以研究没有事实联系的同一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发展过程及其共同规律和特点,也可以研究某些文学类型,产生于一个民族文学之中,又流传到其他民族文学的历史背景以及变化发展过程。它以跨越性的宏阔视野研究如何按照文学本身的特点来对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各种文类的特征及其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演变。 文类是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的结果;文类学(Genology)是专门针对文学的类别及其风格、体式与形制等进行的研究。而在比较文学范畴内,文学类型学则是针对时空不一的文学现象在诗学品格上的类似、遥契、相近和相合进行的研究。 文类学是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通过历时的和共识的方法,了解文类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认识作家的独创和文学的民族传统、民族特征。文类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一是文学的分类研究;二是文学体裁研究;三是文类理论批评;四是文类实用批评;五是文学风格的研究。 套话: 美国学者瓦尔特·利普曼在《公众舆论》分析套话是“是我们头脑中存在的形象”在形象学中,套话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也由学者译为“滞定型”,或把套话描述为“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套话”也是自我关于“他者”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是在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标志着对“他者”的凝固看法。 套话,又称惯用语,是不同民族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习惯性的称谓、表述等等。如西方文

鲁迅与老舍国民性主题的不同书写

鲁迅与老舍国民性主题的不同书写 鲁迅与老舍在小说创作中,关于国民性主题的书写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鲁迅与老舍都注重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第二层面,在批判的同时构建作家理想中的国民性格。在对比中可以发现,鲁迅对国民性主题的书写中包含作家自身对于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探寻,以及对国民灵魂的深刻审视与沉重批判。由于老舍与鲁迅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老舍更倾向于感性的创作,通过个人经历来书写创作。 一、鲁迅的国民性主题书写 封建农民形象的塑造 鲁迅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农民形象,大多具有愚昧落后、麻木冷漠等性格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应为阿Q。阿Q是未庄的流浪雇农,是以未庄为缩影的社会最底层人民,身世不明的阿Q每当与人发生争执时,总会这样说:“我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当他被打时,又用“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样的想法来安慰自己,这是阿Q精神的核心――精神胜利法。这种精神胜利法反应映了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人性产生了扭曲和异化,阿Q的性格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国民性格深处的劣根性。 鲁迅笔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封建伦理来束缚底层人

民,压迫妇女,冷漠麻木又十分残忍。而他们的行为在封建的社会环境中,被认为是自然且合理的。这就是看客群体。他们都有着相同的特征――模糊的面容,不需要姓名,站在生命的?α⒚嫖?残暴和冷酷欢呼雀跃,拍手叫好。长期处于封建势力统治下的国民,逐渐丧失反抗的意识,变得冷漠麻木,丧失人性,面对残暴和血腥无动于衷,甚至将自己内心的满足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饱受封建社会压迫的底层劳动妇女,而鲁镇上的人们,不仅没有对祥林嫂的遭遇产生同情,相反对祥林嫂十分冷漠甚至是嫌弃;小说《孔乙己》中的穷书生孔乙己,也常常在酒馆中遭受尊严被践踏;在《示众》中,冷漠的人们将看杀头当作看戏,不顾太阳的毒晒和人群的拥挤,争抢着去凑热闹,他们对囚犯毫不关心,只是为了寻乐。这样的描写不仅反映出冷漠的人际关系、人们麻木至极的心理,更反映了人们身上严重的劣根性,在封建礼教的毒害下,人性被灾难和贫穷泯灭。 启蒙者的困境 鲁迅笔下对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麻木国民的描写入木三分,对于启蒙者形象的塑造也同样深刻。他们代表了鲁迅理想中的国民形象,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体现在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觉醒。《狂人日记》中认清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狂人,《在酒楼上》彷徨迷茫的吕纬甫,《药》中为

浅析巴金先生作品家

浅析巴金先生作品《家》  轻轻揭开中国百年文学凝重的面纱,巴金先生风尘仆仆的穿越了一整个沉甸甸的世纪。 他的作品因呼吸五四的新鲜空气而逐步成长,因经历了革命大风暴的考验而日趋成熟,一生笔耕不辍,终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巴金先生作品创作的鼎盛时期正是“新思潮”勃兴之时,他的大量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盎然的生机。其中《激流三部曲》是其创作的一个高潮,而《家》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 的作品。本文就是就《家》的艺术创作进行简要的分析。  年,以青年人的爱情故事为主干,却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对旧礼《家》写成于1931 教的批判,它将矛盾的冲突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号召青年一代反抗专制压迫,投入革命斗争的队伍。《家》从三四十年代至今产生了巨大而积极的影响。  一、人物分析(以觉新的人物形象塑造为例)  在故事开篇之初觉新是一个接受过民主思想的先进青年,对于爱情他对梅表姐有着极为纯真的爱恋,但他却迫于长房长孙的地位始终难以逃开封建家庭的桎梏,所以他是一个饱含冲突的矛盾综合体。现实与理想的尖锐性造就了觉新性格的两重性,因而他内心就有了五味杂陈的复杂性。他渴望革命,却只能服从家庭的安排;他疼爱瑞珏却对梅芬心有余悸;他晓事理,却不能揭发五姨太、三叔捉鬼的勾当;他被宣传新思想的“五?四” 报刊激动得热血沸腾,却不敢像觉慧那样大张旗鼓的斗争;他的理智被封建礼教的“仁义礼智信”绑架,失却了对自由世界的向往。他是封建家族的牺牲品,或者说,他甘愿沦为牺牲品以平息高家的种种风波。巴金先生并没有停留在动摇的人这一表面,而是更深层次的挖掘这其中的内涵,并将它写成民族心理祭奠与西方民主冲突。从这一层面上,觉新这一摇摆不定痛苦挣扎的人也就有了历史的深度。在小说的结尾,觉新在种种压力的打击下崩溃最终逃出禁锢的封建十字架,最终觉醒支持觉慧出走。并且在三部曲的其他两部中,觉新也渐渐逃出了“作揖主义”,实现了自我的突破。    二、艺术特色  1、 结构上紧凑周密,人物关系复杂。  《家》在结构艺术上极为精巧的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叙述了封建大族的兴衰 史。始终围绕两对情侣,三个爱情悲剧这一故事主线,波澜起伏,有条不紊。  2、 对人物的塑造,内心刻画都极为突出  小说主人公高老太爷的封闭腐朽,觉慧对革命的热情,对旧礼教决绝的反抗斗争, 觉新复杂的内心两重性……对次要人物鸣凤投湖前的痛苦,哀怨的内心独白,都活 灵活现,跃然纸上。作者以现实人物为依托,进行忧郁的自我抒情。  3、 家即社会,以小写大,发掘人性,人情之美  巴金先生以高家为代表,从中反应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情态,进而揭发普遍规 律。  4、 带有强烈批判性的指向,情感真挚,敢于宣泄情感  巴金先生对高家跳大神儿,舞狮,墙上的合照,对高家带有批判性风俗化的道德描 绘,同时他没有看重情节的铺排,而将重心放在情感的宣泄,表达他多愁善感的心 灵。符合五四文学的整体趋势。    巴金先生在创作《家》时正值青年,所以它也代表着革命的青春。小说情感上汪洋恣肆,语言上行云流水,立意上别具一格。因而被称为现实主义的绝世力作,极大地引发的青年一代读者共鸣。

比较文学专业必读论文60篇书目..

比较文学专业必读论文目录60篇: 1.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国粹学报》总第26期(1907)。 2.王国维:《人间词话》,《国粹学报》总第47期(1908)。 3.令飞(鲁迅):《摩罗诗力说》,《河南》2、7期(1908)。 4.迅行(鲁迅):《文化偏至论》,《河南》7期(1908)。 5.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教育世界杂志》70-86号(1919)。 6.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小说月报》12卷3期(1921)。 7.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民国日报·觉悟》,1920年11月9日。 8.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13卷7号(1922)。 9.梁启超:《情圣杜甫》,《晨报副镌》1922年5月28-29日。 10.梁宗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晨报副镌》1926年3月25-31日。 11.赵景深:《鲁迅与柴霍甫》,《文学周报》11月18日(1926)。 12.陈寅恪:《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本2分(1930)。 13.方重:《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原载《文哲季刊》2卷1期(1931)。 14.钱钟书:《中国古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文学杂志》,第1卷第4期,1937年8月。 15.范存忠:《〈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文学研究》1957年第3期。 16.戈宝权:《普希金和中国》,《文学评论》,1959年第4集。 17.杨绛:《李渔论戏剧结构》,《文学研究集刊》,1964年第1册。 18.赵毅衡:《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4期。 19.季羡林:《印度文学在中国》,《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 20.冯至:《杜甫与歌德》,《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6辑。 21.乐黛云:《尼采和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22.钱钟书:《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第1期。 23.王佐良:《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一个回顾》 , 《文艺研究》, 1983年第4期。 24.张隆溪:《诗无达估》,《文艺研究》,1983年第4期。 25.陈平原:《林语堂与东西文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85年第3期。 26.袁可嘉:《西方现代派诗与中国新诗》,《读书》,1985年第5期。 27.[美]勒内·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 研究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中考作文素材——鲁迅、老舍、沈从文等8位著名作家经典语录

◎鲁迅 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 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1.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2.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3.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4.命运并不是中国人的事前指导,乃是事后的一种不费心思的解释。 5.到枯身孤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林语堂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 1.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2.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蝶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3.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中人物总被画得极渺小的理由。 4.人生的盛宴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我们的胃口怎么样。 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之间存在躯壳 之中的形式。 ◎朱自清 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

巴金作品特色的分析

巴金作品特色的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巴金作品特色的分析 巴金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巴金原名李芾甘,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他是四川一个望族子弟。他虽从小生活富足,却偏爱与一班贩夫走卒做朋友,因而懂得了许多下等社会的艰辛,对他们抱以深切的同情(《家》及《将军》自序中)。巴金可以说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他的着作有《灭亡》、《海行》、《海底梦》、《电椅》、《光明》、《雾》、《复仇》、《家》、《新生》、《春天里的秋天》、《死去的太阳》、《萌牙》、《沙斗》、《雨》、《将军》等等。从特色上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富于虚无主义色彩。虚无主义,也可以说成是安那其主义。“巴金”这个笔名就是采用安那其主义者巴枯宁(Bakunin)的首音和克鲁鲍金(Kropokin)尾音合成的。 虚无主义否认一切原理原则,否认一切政治权威,将大众置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上,倾向思想和言论甚至行为绝对自由。巴金的处女作《灭亡》,虚无主义色彩表现的最为浓厚:文中主人公为了爱怜人类转而憎恨人类,为了憎恨人类以至于采取了对大众复仇的举动。 许多批评家都指出巴金笔下的革命家带着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罗曼蒂克情调,即指此而言。 第二、提倡憎恨哲学。托尔期泰、泰戈尔等宣传“爱的哲学”,中国新文学作家多爱其影响,冰心是其中的代表。而巴金竟以“憎”代替“爱”,宣传“憎的哲学”。 这种思想在《灭亡》中表现的最为清楚,李冷和其妺原是“爱的哲学”的信徒,但杜大心则加以强烈反对:你们这班诗人天天专门讲什么爱呀、和平

呀、自然美丽呀,天天歌颂造物者的功德呀,其实这种所谓爱、所谓和平、所谓自然美丽,都被你们几个占据了去,至少在我、在那些被汽车碾死的人、在那无数冻死饿死的人,这些东西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要诅咒人生……而你们呢,却拿温柔的话来欺骗人,麻醉人。……我已经叩遍了人生的一扇扇门,但每一扇门都涂满了无辜者的鲜血。在这些血迹被洗去之前,谁也不配来赞美人生……。 在《爱与恨》一章,这种思想发挥得更是痛快淋漓:至少在这人掠人、人压迫人、人吃人、人骑人、人打人、人杀人的时候,我是不能爱谁的,我也不能叫人们彼此相爱的……凡是曾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的……我发誓,我拿整个心灵来发誓,那班人是应该灭亡的,至少应该在他们灭亡之后,众才能相爱,才配谈起爱来,在现在是不能够的。 我们可以看出,巴金的憎恨是由爱怜发出来的。他坦言:“无疑地在我底诅咒中同时也闪耀着爱的火花,这爱与憎的矛盾,将永远是我的矛盾罢。”难怪有人说巴金反对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其实是在热烈地唱着人道主义。或者该将他的“憎恨哲学”称为“哀怜哲学”会更贴切。 第三、作品题材具有世界性。巴金作品多好采取异国故事,中外学者均以为巴金受外国文学特别是俄国文学影响较深。他的《复仇》以十四短篇组成,而其中十二篇的主人公皆为欧洲人物。《电椅》、《海底梦》、《光明》中期的《未寄的信》、《我的眼泪》也是如此。作品以异域人物及背景为题材,本可以发生一种最可宝贵的异国情调,但也不容易讨好。文学含时代、环境和种族三大要素,我以为环境、种族的关系,比时代还要重要。一个民族的历史及文化结构至为复杂,非白幼浸润其中者不能充分了解。赛珍珠自幼生长中国,

鲁迅研究复习资料完整版

鲁迅研究复习资料(完整版) 【名词解释】(鲁迅自考笔记) 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 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 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 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 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 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 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 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 10.“油滑”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12.“民族魂”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 13.“为人生”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14.“叛逆的猛士”是鲁迅对自己的期望。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责任,希望能打破黑暗世界建立光明之中国。 15.《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16.“叭儿狗”是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17.宴之敖者“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和复仇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18.“进化论”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开始接受的进步思想。他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最终在四。一二政变后彻底放弃了此思想。【填空题】 1.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和先驱者)。 2.阿Q是鲁迅小说(阿Q)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3.前苏联著名的作家(法捷耶夫)(论鲁迅)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属于作为人类明灯的作家之列的。……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老舍-鲁迅等介绍总结

1. 《左传》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 2. 老舍 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一说姓舒穆禄氏,存疑),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夫人胡絜青(1905-2001)。 代表小说 [1]《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文学概论讲义》《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老舍幽默诗文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老牛破车》《三团一》《骆驼祥子》《火车集》《残雾》《文博士》《张自忠》《大地龙蛇》 《剑北篇》《归去来兮》《国家至上》《谁先到了重庆》《桃李春风》《贫血集》《火葬》《惶惑》《偷生》《东海巴山集》《微神集》《月牙儿集》《方珍珠》《龙须沟》《老舍选集》《春华秋实》 《老舍短篇小说》《福星集》《茶馆》《上任》《四世同堂》《正红旗下》《我这一辈子》代表话剧 《茶馆》《龙须沟》 3. 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往事重提》)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

鲁迅与老舍比较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提起“改造国民性”这个话题,我们自然会想到鲁迅,因为鲁迅是开创这个文学启蒙主题的先河。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中,除了鲁迅之外,还有老舍、郁达夫、沈从文、张天翼等作家,他们也都在作品中提出了这一主题。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始终以锲而不舍的创作态度在创作中贯穿这一主题思想的,却也只有鲁迅和老舍两人。他们在创作中都贯穿着“改造国民性”这一主题,我们在其创作中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二人对“国民性改造”这一主题的严肃而执着的思考与探索,但老舍在思想与艺术上的贡献和鲁迅有明显的不同。本文拟就这一话题来分析他们在创作上的不同。 首先,老舍是从中英两个民族对比的宏观角度来揭露本民族的国民性弱点的,视野显得更加开阔。鲁迅的小说主要是通过乡村一角来揭露这一主题的,视野显得相对狭小。老舍的《二马》有意地把描写的地点放在英国伦敦,要从整体上“比较中英两个民族的不同”。!老舍把一点也不含糊的“老”民族里的一个“老”分子的“老马”(马则仁),作为本民族国民性弱点的典型放到一个帝国主义“强国”、“强种”的环境中加以严肃冷峻地全面比较,这种构思方式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在作品中中英两个民族的精神反差让人掩卷深思。英吉利民族的勤奋好学、独立务实、科学爱国与老马的懒惰挥霍、奴颜卑膝、中庸迷信等一系列对比,使我们的许多国民性弱点得到了充分、鲜明、完整的暴露。老马先生因继承长兄遗产,由国内到伦敦经营古玩店,但其习惯、作风、心理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名士作风。他尽管成了商人,却鄙视经商,信奉着“重儒轻商”的传统。他可以一整天地不到铺子里去,而将时间花在喝茶、睡觉,给房东太太浇花、养狗上。他是伦敦第一闲人:“下雨不出门,刮风不出门,下雾也不出门,叼着小烟袋,把火添的红亮,隔着窗玻璃,细细咂摸雨、雾、风的美”。别人一夸中国的东西好,他就非得给人家一点什么;人家夸中国好,他就请饭;夸饭好,他就重请。他在小节上似乎充满洒脱,也不乏有趣、可爱。可在大节上就完全暴露出卑怯、愚昧和空虚来,自己身为鳏夫,还夸口家中有五六个妻妾,甚至连英国要出兵中国,他也彬彬有礼的说:“欢迎英国兵!”同时又被欲念冲昏理智& 不顾种族隔阂,带房东太太到首饰店购买昂贵的订婚戒指。“他与房东太太的恋爱悲剧& 一方面显示出英国人的民族歧视心理& 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老马所代表的传统中国人因愚昧、空虚而被人看不起的可悲现实。”" 老舍就是把老马放在与之不协调的伦敦环境中进行喜剧性的审美展示,表现出一个在封闭文化环境中熏陶出来的老派中国人在帝国主义国度民族歧视的咄咄逼人的眼光下,死抱着陈腐的规矩、过时的理想和一文不值的面子,闹笑话,受耍弄,麻木不仁,不思改弦易辙,实在令人深思。 其次,老舍从北平市民社会的角度作深入开掘,探索“国民性改造”问题,在当时的中国有突出的现实意义。鲁迅在小说中阐发“国民性改造”思想时,正值辛亥革命失败不久。历史的教训使他自觉地从农民形象剖析入手。在其《阿’ 正传》、《故乡》、《药》、《祝福》等作品中鲁迅给我们刻画出一批愚昧、麻木的落后的农民形象,在!" 年代的中国是有其强烈的现实意义的。而老舍提出这一问题时已是大革命后,一方面是农村革命风潮迭起,另一方面则是城市已成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死水”。其原因除了城市中敌人的强大和远离乡村革命中心外,市民阶层的冷漠和不觉悟,也是对这一统治的一种客观上的支持。正如恩格斯在论述德国革命时所指出的那样:“小市民阶层具有胆怯、狭隘、束手无策毫无首创能力这样一些畸形发展的特殊性格”,以致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德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