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选 …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选 …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选 …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

简本

建设单位:中广核惠州核电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年7月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目录

一、建设项目概况 (1)

1、建设项目的地点和相关背景 (1)

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2)

3、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等的相符性 (3)

3.1 厂址比选 (3)

3.2 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等的相符性 (3)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5)

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5)

1.1 人口分布 (5)

1.2 土地利用及资源描述 (5)

1.3 气象 (8)

1.4 水文 (8)

1.5 地质地震 (9)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9)

2.1 评价范围 (9)

2.2 评价标准 (10)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3)

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13)

1.1 建设期 (13)

1.2 运行期 (13)

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15)

3、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17)

3.1 施工期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17)

3.2 运行期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17)

4、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 (18)

4.1 电厂施工期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18)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4.2 核电厂运行期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20)

5、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21)

5.1 风险分析预测结果 (21)

5.2 风险防范措施 (22)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25)

7、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26)

7.1 环境效益 (26)

7.2 经济效益 (26)

7.3 社会效益 (26)

8、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 (27)

9、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27)

9.1 非放射性环境监测计划 (27)

9.2 放射性环境监测计划 (27)

四、公众参与 (29)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0)

六、联系方式 (31)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1

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的地点和相关背景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以下简称“太平岭核电厂”)位于广东省惠东县黄埠镇沙埔龙仔村附近,厂址地理位置为东经114°59′00″,北纬22°41′35″。厂址距离NNW 方位黄埠镇镇区约6.7km ;距离NW 方位惠东县城约43km ,惠州市区约76km ;距离ENE 方位汕尾市区约40km 。图1-1给出了太平岭核电厂厂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1-1太平岭核电厂厂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N 太平岭核电厂 43km 76km 40km

6.7km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太平岭核电厂选址工作始于2006年中广核集团在广东全境开展的核电厂址普查工作,2007年9月,中广核集团核电新项目筹备组针对惠州市的东头村厂址和葫芦坑厂址开展了厂址查勘工作,并于2008年12月统一编制完成广东后续核电厂厂址普选报告。2009年3月,经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专家评审认为惠州市境内的东头村和葫芦坑厂址初步具备核电厂址的基本条件,可以开展后续工作。2009年5月,中广核集团启动本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2010年3月,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审查意见,原则同意东头村厂址为优先厂址,葫芦坑厂址为备选厂址。

2012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调整)》将惠州项目厂址列入“重点论证厂址目录”。2013年4月,从与小漠石化基地规划的相容性等角度考虑,经包括电力规划总院在内的业内专家咨询,经过充分研究论证,将东头村厂址西移约2公里至太平岭。201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函同意惠州核电项目开展厂址保护、公众沟通,按照AP1000技术方案,规划容量为6台机组,进行相关技术论证等工作。2015年1月,中广核惠州核电有限公司发函(广核惠函[2015]2号)明确,项目名称由“广东惠州核电项目”正式更名为“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

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的业主——中广核惠州核电有限公司于2013年在广东省惠州市揭牌成立。

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太平岭核电厂规划容量为六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厂区西侧为固定端,自西向东布置,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两台AP1000核电机组,机组设计寿期为60年。根据工程进度安排,一期工程计划2015年底场平工程开工,2016年底核准。1号机组计划2017年12月FCD,工期58个月,2022年10月投产,2号机组与1号机组间隔10个月。

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建设两台AP1000核电机组,计划总投资约450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金约90亿元人民币,占工程总投资的20%。

太平岭核电厂每台机组由核岛、常规岛和电厂配套设备组成,部分设施按全厂共

2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用原则设置。机组核蒸汽供应系统额定功率3415MWt,堆芯额定功率3400MWt。反应堆堆芯装有157个燃料组件,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由两个环路组成,运行压力约为15.51MPa,采用18个月换料方式。电厂蒸汽-电力转换系统接收来自核蒸汽供应系统的蒸汽并通过汽轮发电机组将热能转换成电能,该系统主要包括主蒸汽系统、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凝结水系统、主给水系统、汽轮机回热抽汽系统、汽轮机旁路系统、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等,汽轮机额定转速为1500r/min。

3、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等的相符性

3.1 厂址比选

太平岭核电厂在前期经综合分析和比较,确定了东头村作为优选厂址,葫芦坑作为备选厂址,厂址比选分析比较的推荐理由包括:东头村厂址与葫芦坑厂址在总平面布置条件、工业交通条件、外部人为事件、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表断裂情况、基岩性质、大气弥散条件、水弥散条件、选址假想事故后果等方面条件均相当,东头村厂址周边人口分布条件略优于葫芦坑厂址,实施应急计划方面略劣于葫芦坑厂址,此外葫芦坑厂址位于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目前确定的厂址相对东头村厂址向西移动约2km,经过进一步的厂址现场勘查和环境特征等方面的核实,现厂址与东头村厂址在厂址比选的各个要素方面基本相当,东头村厂址与葫芦坑厂址的比选结论也同样适用于现厂址。

3.2 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等的相符性

核能发电已被纳入到国家未来能源发展的战略中,国家已经明确强调核电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提出了积极发展核电的新能源政策。

目前,我国已投产和在建的核电厂主要包括浙江秦山、三门、广东大亚湾、台山和阳江、江苏田湾、山东海阳和石岛湾、广西防城港、海南昌江、辽宁红沿河、福建宁德和福清等多个核电基地。尽管如此,我国现有的运行和建设核电装机容量离2020年核电运行和建设装机容量仍有较大差距,可以预计我国核电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宽广,同时任务也十分艰巨。

3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太平岭核电厂规划建设容量为六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型核电机组,一期工程技术路线采用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机组—AP1000。它是目前世界上开发较为成功的第三代核电技术之一,在技术先进性方面有一定优势,可以满足国家对核电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的要求。

广东省的常规能源供应较为紧张,在其他能源未成规模化利用及常规能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决定了广东必须走能源多样化道路,降低能源风险。近年来,广东省已明确要加快核电发展,规模化发展核电,将广东省打造为“核电特区”,大力发展核电已成为改善广东能源供应结构、提高能源自给率,解决广东省能源缺乏的战略举措之一。

所以,建设太平岭核电厂是广东省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调整)》,缓解能源保障压力的切实举措,也有利于优化广东省电源结构,节省电网投资,提高供电可靠性。

4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1.1 人口分布

截止2013年底,太平岭核电厂厂址半径80km评价区范围内的总人口数为6176147人,按评价区陆域面积计算,厂址半径80km范围内的人口密度约为572人/km2,低于广东省同期平均人口密度592人/km2,高于惠州市同期平均人口密度414人/km2。最大的人口中心是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位于厂址W方位约79km处,2013年底有人口308270人。距厂址最近的万人以上人口中心是位于厂址NNW方位约6.7km的黄埠镇镇区,有人口16703人。

厂址半径5km范围内人口总数为12101人,平均人口密度约240人/km2,低于惠州市同期人口密度414人/km2,略低于惠东县同期人口密度262人/km2。距厂址最近的自然村为厂址N方位约0.6km处的龙仔村,有人口319人;人口最多的自然村为位于厂址NNW方位约4.9km处的新渔村,有人口1990人。厂址半径5km范围内没有超过1万人的居民点。

厂址半径15km范围内有千人以上居民点50个,最大的行政村为位于厂址SW方位约12.4km处的平海镇平海居委,有人口11184人;其次为位于厂址NNW方位约13.5km处的吉隆镇吉隆居委,有人口9613人。厂址半径15km范围内没有超过10万人的居民点。

太平岭核电厂厂址半径15km范围内的黄埠镇、吉隆镇以及鹅埠镇以制鞋为主,流动人口较多,其中黄埠镇有流入人口28319人;吉隆镇有流入人口28580人。其它各乡镇人口相对较少。

1.2 土地利用及资源描述

(1)工业

太平岭核电厂所在的惠东县工业主要为电子、建材、相机、制鞋、服装等行业,其中又以制鞋业、对外加工业为主。厂址所在黄埠镇有51家规模以上企业,均从事制鞋或与鞋材相关行业。距厂址最近的企业为伟康橡塑制品有限公司,位于厂址NW方

5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位约3.5km三洲村附近,有职工170人,以外来人口居多,一般吃住均在公司里。

根据《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年)》,邻近海丰县小漠镇辖区内规划有“小漠港能源及内外贸散杂货码头,临港物流加工区及疏港通道,推进华润电厂等能源项目建设,引进海上风电、LNG接收站等项目,建设新能源和临港产业基地”,其中有部分建设项目位于厂址半径5km范围内,需关注其规划与太平岭核电厂的相容性。

(2)外部危险源

厂址附近现有固定和移动危险源规模较小,预计不会对核电厂的建设和运行造成威胁;需关注小漠港区规划的LNG接收站项目。厂址半径4km范围内均没有经过的航线或起落通道,厂址半径16km范围内无机场设施。

(3)交通

厂址周边的陆路交通条件良好,厂址半径15km范围内距厂址最近的道路为X121,离厂址最近直线距离约4.8km;最近的高速公路为G15高速,距厂址最近约13.5km。根据规划,厂址附近将建设的公路有盐洲渡口至平径公路(距厂址约1km)、小漠至黄埠段(厂址N方位约4.8km)、吉隆至盐洲段(厂址W方位约3.8km)和埔仔至黄埠段(厂址NNW方位约6.5km)。

厂址附近的厦深铁路已通车运行,最近处在厂址N方位约14.5km处的汕尾市海丰县鹅埠镇境内。

厂址濒临红海湾,厂址半径15km范围内主要有盐洲装卸点、乌山作业区和小漠作业区,最近航道距厂址约7km,水上交通运输便利。

(4)文化、医疗卫生设施

厂址半径10km范围内无监狱。厂址15km范围内有13家医疗机构,6家敬老院,中学12所,小学63所,幼儿园18所,中学生10878人,小学生31868人,幼儿园学生9275人,老师3112人。

(5)名胜古迹、旅游景区及自然保护区

厂址半径15km范围内涉及惠东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离厂址最近处为NW方位约4.5km),15~20km范围内有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无国家、省、市、县级的旅游景点,主要的旅游景点有平海古城和海丰县小漠镇南方澳渔港度假村。厂址附近无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保护文物,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距离厂址最近的

6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是位于三洲村企壁岭的盐洲东炮台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6)农业和副业

厂址所在的惠东县主要粮食作物品种有稻谷、旱粮和薯类,旱粮主要为玉米,经济作物主要为甘蔗、花生等,并以花生为主。地区农业生产品种繁多,主要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水果。牲畜饲养种类主要为猪、羊、牛、家禽(鸭、鸡、鹅)。

(7)渔业

厂址濒临红海湾,附近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常见经济鱼类有蓝圆鲹、鲷鱼、石斑鱼、鲳鱼、小黄鱼、大黄鱼等,甲壳动物有梭子蟹、青蟹、对虾等,软体动物有鱿鱼和贝类、头足类等。

(8)海洋功能区划

根据《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太平岭核电厂用海区域处于代码为“A1-15”的“红海湾农渔业区”,功能区类型为“农渔业区”,面积为35914hm2,岸段长度为127532m。此外,厂址西北侧是代码“A1-14”的“考洲洋农渔业区”,功能区类型为“农渔业区”,面积为6520hm2,岸段长度为87313m。厂址东侧是代码为“A3-24”的“小漠工业与城镇用海区”,功能区类型为“工业与城镇用海区”,其面积1081hm2,岸线长度23457m。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和执行的海水水质标准:根据《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粤府办[1999]68号),太平岭核电厂址附近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为:—厂址南侧附近沿岸海域为养殖区(502),执行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养殖区南侧为红海湾浅海渔场区(420),执行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厂址西北侧为考洲洋水产资源保护区(501),执行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厂址西南方向17~20km处为海龟自然保护区(503),执行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此外,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已于2010年批复了海丰县小漠镇部分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调整后的海丰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为:

—小漠镇赤石河出海口附近至惠东边界缓冲区附近为小漠港口、工业功能区(419B),执行三类海水水质标准;

—鲘门镇至小漠镇赤石河出海口附近为鮜门、小漠养殖功能区(419A),执行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7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红海湾浅海区靠近小漠镇一侧为工业冷却水稀释功能区(420B,仅限于工业冷却水稀释,禁止其他工业排污),执行三类海水水质标准;

—上述三个功能区南侧为红海湾浅海渔场功能区(420A),执行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1.3 气象

根据厂址周围的两个国家基准气象站汕尾站和惠阳站多年(1953~2010年)长期气象观测要素的统计资料分析:

—惠阳气象站累年平均气温为22.0oC,年平均气压为1012.0hPa,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30.9h,累年平均降水量为1735.2mm,全年主导

风向为NNE,其出现频率为16.7%,年平均风速为2.3m/s。

—汕尾气象站累年平均气温为22.3oC,年平均气压为1012.3hPa,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74.1h,累年平均降水量为1931.9mm,全年主导

风向为NE,其出现频率为14.4%,年平均风速为3.0m/s。

根据厂址气象观测系统2011年到2012年的观测结果,厂址塔80m高度年平均气温为21.0℃,年平均风速为4.2m/s,主导风向为E,厂址塔10m高度年平均气温为21.3℃,年平均风速为2.9m/s,主导风向为SE。厂址全年平均气压为1008.3hPa,平均相对湿度为80%。

厂址地区各稳定度所占比例分别为:A:2.35%;B:10.00%;C:10.52%;D:62.15%;E:2.90%;F:12.08%。

总体而言,厂址大气弥散条件较好。

1.4 水文

厂址附近海域的潮汐类型为不规则全日潮,平均海平面为0.61m,平均潮差和最大潮差分别为0.81m和2.55m,平均高潮位和平均低潮位分别为1m和0.18m。厂址海域波浪特征主要表现为风浪,波浪较大。常浪向为SE、SSE向,出现频率达32.7%和29.8%。强浪向为S与ESE向,SE向和SSE次之。

厂址附近海域潮流为不规则半日潮流性质,基本呈不同程度的旋转性潮流特征,潮流区域特征明显,红海湾内潮流较弱,无明显涨落潮特征。最大流速区域特征和季

8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节差异较大,最大流速达1.06m/s,冬季最大流速强于夏季,落潮流强于涨潮流。

厂址附近海域余流分布特征为:时间分布上小潮期间余流最大、中潮期次之、大潮期最小;大、中潮期间冬季流速比夏季强,小潮期间则冬、夏季最大余流流速相差不大。空间分布上红海湾外的余流流速比红海湾内大,红海湾内远岸又比湾内近岸大。流态分布上夏季大潮期间,余流以向西为主,中、小潮期间,余流以向东为主;冬季大、中、小潮余流均以向东为主。红海湾内余流多呈顺时针旋转流态。

厂址附近海域的水弥散条件较好。

1.5 地质地震

厂址近区域范围内不存在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厂址近区域内地震活动不强,以小震活动为主,厂址22km范围内不存在发震构造。厂址附近范围内不存在能动断层。厂址区域范围内不存在第四纪火山活动。依据厂址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与地震活动性特征,厂址区域属于地壳较稳定地区。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2.1 评价范围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为以太平岭核电厂1号反应堆为中心、半径80km范围的区域,重点关注半径15km范围内和半径5km范围内的区域。

图2-1给出了厂址周围半径80km范围覆盖的区域。

9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10

N

60km

40km

20km

80km

图2-1 太平岭核电厂厂址半径80km评价区范围示意图

2.2 评价标准

(1)放射性评价标准

1)正常运行期间(包括预计运行事件)的剂量约束值

按照《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6.1款的规定,每座核电厂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公众中任何个人(成人)造成的有效剂量每年应小于0.25mSv/a。考虑为本厂址后续机组建设留有余地,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公众中任何个人(成人)造成的有效剂量小于0.08mSv/a。

2)事故工况下的剂量控制值

按《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5.9款规定,在发生选址假想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事故时,考虑保守大气弥散条件,非居住区边界上的任何个人在事故发生后的任意2h 内通过烟云浸没外照射和吸入内照射途径所接受的有效剂量不得大于0.25Sv;规划限制区边界上的任何个人在事故的整个持续期间内(可取30d)通过上述两条照射途径所接受的有效剂量不得大于0.25Sv。在事故的整个持续期间内,厂址半径80km范围内公众群体通过上述两条照射途径接受的集体有效剂量应小于2×104人·Sv。

3)海水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的要求对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运行期间液态放射性流出物进入受纳水体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进行控制。

4)年排放量控制值和浓度控制值

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单台核电机组额定热功率为3400MW。根据GB6249-2011中对于3000MW热功率的轻水反应堆设计控制值,将其等效到3400MW热功率,则其排放量控制值如下:

气载放射性流出物:

—惰性气体: 6.80×1014Bq/a;

—碘: 2.27×1010Bq/a;

—粒子(半衰期≥8d):5.67×1010Bq/a;

—碳14: 7.93×1011Bq/a;

—氚: 1.70×1013Bq/a。

液态放射性流出物:

—氚:8.5×1013Bq/a;

—碳14: 1.7×1011Bq/a;

—其它核素: 5.67×1010Bq/a。

太平岭核电厂作为滨海厂址,按照GB6249-2011的要求,其槽式排放出口处的放射性流出物中除氚和碳14外其它放射性核素浓度不应超过1000Bq/L。

(2)非放射性评价标准

以下为非放射性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厂址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的二级浓度限值;

—厂址区域海水质量标准按附近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执行《海水水质标

11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准》(GB3097-1997)相应标准限值;

—厂址区域声环境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的环境噪声限值;

—厂址区域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评价标准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的对应于50Hz频率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以下为核电厂非放射性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

—电厂施工与运行期间的生活污水按照《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进行处理,回用部分应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的绿化用水指标;

—电厂施工期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电厂施工期间建筑物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相应要求;

—电厂运行期间厂界外1m处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规定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2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厂外敏感点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的环境噪声限值。

12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1.1 建设期

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施工建设对陆域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征地、场地平整、道路建设、运输以及其它活动造成的社会、生态、噪声、大气环境等方面影响。

太平岭核电厂厂址征地范围内涉及到移民和永久占用部分土地和海域,使厂址附近居民失去原有的生产资料,对该区域内的农林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通过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征用补偿等措施,可以使该类影响降低到最小。

施工期间由于爆破开山和渣土运输、回填等活动,会造成暂时的噪声和扬尘影响。施工期间的噪声和扬尘对环境的影响是有限和短暂的,通过有效的工程管理措施,可降低该类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居住在厂区外居民点,产生的生活废物和污水纳入当地居民污水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

填海、取排水工程及其它海工工程的施工会造成厂址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的直接损失和其它海洋生物的间接损失,但工程建设不会降低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损失的生物群落在施工活动结束后短期内可以恢复。

太平岭核电厂的建设由于场地平整、道路施工等会造成当地植被资源损失、动植物生长环境变化、土地功能的变化生物量的减少以及一定量的水土流失,通过强化工程管理和环境监理,采用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电厂施工对陆域生态的影响。在电厂建设后期,将对厂区进行有规划的人工绿化和景观恢复,使电厂成为新的人文工业景观。

1.2 运行期

核电厂运行期间的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放射性废气、放射性废水和固体放射性废物。太平岭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的气载放射性流出物和液态放射性流出物在满足《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给出的排放总量控制限值和《核电厂放射性

13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液态流出物排放技术要求》(GB14587-2011)相关要求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

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运行时,废气首先流过气体冷却器,在气体冷却器内它们被冷冻水冷却至大约7.2℃。在汽水分离器内除去由于气体冷却而所形成的水分。离开汽水分离器后,气体流过一个防护床,该防护床防止延时床内进入水分或被化学污染。随后气流经过两个100%容量的延时床。在延时床中裂变气体受到活性炭的动态吸附作用,因而相对于氢气或氮气的输运气流而言有一定的滞后延时。延时期间的衰变显著地减少了离开该系统的气流的放射性活度。从延时床流出的气流经过放射性监测器后排放到通风装置排气管道。在高水平放射性时放射性气体废物处理系统(WGS)出口隔离阀关闭。当通风系统排气流速低时该出口隔离阀也关闭,以防止氢气在换气口处的聚集。最后废气经放射性废气排放口放射性监测器监测合格后释放入核电厂的烟囱中。电厂烟囱的高度约为75.0m。核电厂放射性废气年排放总量应满足《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的控制要求。

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采用化学絮凝、过滤及深床过滤、离子交换等方式处理。运行期间冷却剂流出液先通过废液前过滤器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后,流经化学絮凝处理装置,与化学计量罐投加的絮凝剂在管道内反应形成絮凝体,在由深床过滤器上部的活性炭去除,处理后的废液送入三台串联的离子交换树脂床处理,其中后两台树脂床的次序可以互换,从而使离子交换树脂得以充分利用。除盐后的废液送入监测箱。对充满状态的监测箱内的废液进行循环取样,当满足《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关于槽式排放口的浓度控制要求后通过排水管线与冷却水(两台机组的冷却水排水量为144m3/s)混合后排入大海。当出现超过放射性排放限值的情况时,监测箱内的废液将被送回废液贮存箱以便再次处理。核电厂放射性废液年排放总量应满足《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的控制要求。

放射性固体废物系统(WSS)设计为能够收集和贮存电厂正常运行,预期运行事件下产生的废树脂、深床过滤器活性炭、废过滤器芯子、放射性干废物和混合废物等。

厂址废物处理设施(SRTF)是一个集中式全厂共用的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位于核岛BOP区域。它作为核岛三废处理系统的补充,提供完整、适宜的手段来处理核岛产生但无法直接处理的各类废物。

表3-1给出了太平岭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年排放量及与GB6249-2011控制值比较。

14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表3-1 太平岭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的年排放量与GB6249-2011控制值比较

Bq/a

注:排放量控制值等效到3400MW。

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厂址半径15km范围内涉及惠东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厂址约15~20km范围。

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厂址附近环境敏感点,包括厂址周边的龙仔、上下太平、沙埔等居民点、周边养殖区域、以及距厂址最近约4.5km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等。本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图3-1。

15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海产品养殖区域

图3-1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6

关于宁德核电项目部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的自查报告

关于华兴宁德核电厂一期工程 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自查报告我项目部在收到建设公司下发的《关于治理工程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检查的通知》后,项目部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在认真学习领会通知要求和精神后,立即行动,在项目部内组织成立了相关检查组,要求组员在了解学习住建部下发的《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后,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对照该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对项目部内部是否存在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行为进行了摸底自查。 一、检查整体概况 检查组由商务器材部、党政办公室、财务部等相关部门成员组成,检查组在遵从《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文件要求,结合建设公司通知附件2(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分包)企业检查表)相关内容以及项目部现阶段实际情况,对易发生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的情形进行梳理排查后,开展了自查工作。经查我项目部能够严格按照建设工程领域法律法规及核电事业部相关要求从事项目管理和工程建设,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并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整改措施、落实单位。 二、具体检查项目 现将我项目部自查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汇报如下: (一)、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情况 根据此次企业检查表中具体内容,对我项目部是否依法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及主要管理层相关情况进行了严格的检查。

1、我项目部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清晰、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在《项目部组机构与各部门职责描述》和项目部岗位说明书中均予以明确。 2、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商务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与建设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书,并在有效期内,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整个建设项目不同岗位的领导管理,依据合同中岗位职责要求到岗履职。 3、我项目有主要管理人员社保及工资缴纳凭证;与我项目部有合同关系的分包单位现场负责人也可提供与其所在单位的相关所需人事关系及社保、工资缴纳凭证,均不存在有此类挂靠的情形。 (二)、合同管理方面 1、合同管理基础工作及分包商的选择 ○1项目部商务器材部专门设置有合同组,负责本项目主合同及其他工程合同资料的归口管理具体工作,严格按照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合同签订工作,使签订的合同规范化、合理化。同时,依托部门程序,建立起了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并将制度办法下发给相关各部门及负责人,要求各部门认真学习文件内容,履行在合同管理方面的职责。 ○2在分包商的选择方面,在对潜在分包商进行选择时,要先对专业分包商的资格进行评价,评价工作的实施详细参考《专业分包商资格评价》;劳务分包商资格评价工作的实施按照核电事业部《劳务分包商资格评价》程序进行,最终形成合格分包商名录,并有商务器材部负责统一管理及更新工作。项目部在进行专业分包商选择时必须从合格分包商清单中选择;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手册.doc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员工手册二○○八年二月十八日

目录 集团领导致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公司介绍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劳动关系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选聘政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入职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劳动合同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薪酬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社会保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福利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职业安全与健康.......................................................................................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离职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员工守则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工作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职场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三章保密和竞业限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四章劳动纪律与违纪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员工发展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职业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六章职业培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七章绩效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八章奖励.......................................................................................................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九章工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他.....................................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十章争议调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十一章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劳动纪律与违纪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能力建设指南

附件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能力建设指南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保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质量,指导编制单位开展能力建设,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编制单位可自愿按本指南开展能力建设,并在全国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公开本单位实际达到的各项能力建设情况。 第三条编制单位的能力建设包括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技术成果和保障条件等三方面。 第四条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方面的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配备一定数量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能力的全职人员,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相关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学时满足国家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 (三)编制重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单位配备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中,有主持编制过相应重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人员。重点项目清单详见附。 第五条技术成果方面的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近4年内主持编制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二)编制重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单位,近4年内主持编制过相应重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三)近4年内承担过生态环境领域科学研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制修订等相关工作。 第六条保障条件方面的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有固定的工作场所; (二)有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噪声等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软件。 第七条本指南所称全职人员是指符合《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相关规定的人员。 第八条本指南所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指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人员。 附:重点项目清单

近期发生的在建核电厂建造事件

附件 近期发生的在建核电厂建造事件 一、红沿河核电厂、宁德核电厂和阳江核电厂循环水过滤系统(CFI)系列共性事件 2012年6月,陆续发现红沿河、宁德、阳江等核电厂循环水过滤系统(CFI)存在管线贯穿重要厂用水系统(SEC)泵坑的A、B列隔墙以及管道材料和安装过程不满足该系统的核级安全要求,需要进行系统的重新设计和管路更换。 该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CFI系统的设计和供货单位缺乏承担核级系统供应的经验和能力,对技术要求未完全消化理解。事件的根本原因是:总承包单位误将核级的CFI系统纳入了非核级BOP包进行采购控制,未完全按照核级要求控制,且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查和能力评价不到位,设计交底和设计审查未有效进行,设计与采购接口管理也不够明确。最终导致CFI系统设计、采购和安装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转失效。 处理措施:红沿河、宁德和阳江核电厂已重新按照核级要求进行了系统设计、采购和安装,并实施了永久的改造,保证了实体隔离等核安全功能的实现。 二、福清核电厂1号机组主管道焊缝不符合项事件 2012年6月,福清核电厂1号机组主管道完成焊接并进行100%射线检验过程中,发现2C4焊接接头在主管道侧距离焊缝边缘线1

毫米处存在超标缺陷显示,以及3U4焊接接头在主管道弯头侧距离焊缝边缘线1毫米处也存在超标缺陷显示。经过对比分析,判定这两处超标缺陷并非焊接过程引起,而是母材原有的铸造缺陷。 该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主管道铸件存在制造缺陷,虽满足产品母材制造的验收标准,但不满足焊接检验的评定标准。对于焊接接头区域,管道母材制造和焊接规范之间对于缺陷判定方法和准则不同,易发生此类缺陷按母材制造规范判定合格,而按照焊接规范评定时超标的情况。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主管道制造期间的质量过程控制不严格,存在气孔和夹渣类缺陷,对母材制造和焊接规范之间存在的差异也未能及时识别。 处理措施:经过对缺陷尺寸和性质进行安全评估和分析后,认为对于这两处焊接接头区域可以接受;但要求营运单位在役检查工作中加强对于类似缺陷的监测和跟踪,对缺陷可能的扩展情况予以重点关注。为避免此类问题重复发生,主管道在设备出厂和安装之前,进行焊接接头临近区域检验时,应按照焊接检验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和评定,并消除超标缺陷。 三、红沿河核电厂2号机组三个环路的蒸汽发生器泄漏事件 自宁德核电厂1号机组二环路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与管板密封焊发生渗漏以后,2012年5月至11月期间,红沿河核电厂2号机组三台蒸汽发生器在现场进行二次侧水压试验时,也相继发生密封焊焊缝渗漏,需要在核岛现场进行大量的排查和返修工作。 该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蒸汽发生器制造过程中,传热管与管板密封焊的清洁度及工艺控制存在不足,导致密封焊缝内存在较多的

中广核木垒风力发电有限公司_招标190924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中广核木垒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24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招标数量、招标情况、招标行业分布、投标企业排名、中标企业 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中广核木垒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52328099978761X 工商注册号:652328030000354组织机构代码:099978761 法定代表人:张华成立日期:2014-05-2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 资) 经营状态:在业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新疆昌吉州木垒县人民南路北桥招商局2楼 营业期限:2014-05-22 至 2044-05-21 营业范围:风力发电项目开发、建设、运营、维护,风力发电技术咨询和服务。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招标数量 企业招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13

2.2 企业招标情况(近一年) 企业近十二个月中,招标最多的月份为,该月份共有个招标项目。 2019年09月6 仅展示最近10条招标项目 序号地区日期标题 1昌吉2019-09-20中广核木垒一期49.5MW风电项目风机吊装工程2昌吉2019-09-19中广核木垒老君庙一期49.5MW风电项目主变采购3深圳2019-09-19中广核木垒老君庙一期风电场塔筒采购 4深圳2019-09-17中广核木垒老君庙一期49.5MW风电项目电缆采购 5深圳2019-09-16中广核新疆木垒老君庙一期49.5MW风电项目风机基础、箱变基础及风机吊装平台工程 6昌吉2019-09-10中广核兴安盟风电基地(科右前旗100万千瓦)项目发电场集电线路及箱变安装工程施工项目 7深圳2019-08-31中广核木垒一期风电场锚栓采购 8昌吉2019-08-26中广核木垒一期49.5MW风电项目风机吊装工程 9昌吉2019-08-26中广核木垒老君庙一期49.5MW风电项目箱变采购10深圳2019-08-21中广核新疆木垒一期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设备采购

核电厂污染控排

■文│上官志洪 张晓峰 黄彦君 我国现行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管理主要遵循国际上通用的可合理达到尽量低条件下的公众剂量约束管理,同时辅以明确的年排放总量管理要求,对于排放浓度的管理则是间接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差。随着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内陆核电厂的建设势在必行,作为内陆核电厂受纳水体的河流或湖泊存在诸多的环境敏感点,特别是可能涉及公众饮用水的安全,因此核电厂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管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液态污染物控排手段 在污染物排放管理中排放浓度控制和年排放总量控制是两个最重要的管理指标。我国常规项目相关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针对不同的区域环境特征,对每一类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均制定了明确的定量控制要求,同时对于一些重要的污染物则提出了更高的年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但是,我国现行的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管理与常规项目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则稍有差别,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管理主要遵循国际上通用的可合理达到尽量低条件下的公众剂量约束管理,同时辅以明确的年排放总量管理要求,对于排放浓度的管理则是间接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差。其中对于核电厂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要求必须实 现可控的槽式排放,监测合格后才允 许排放,同时在排放管线上实现两级 报警,将报警与自动锁闭排放管线相 连锁,避免误排放。 关于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的 控制,我国现行法律和标准中提出了 明确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 污染防治法》第四十条规定,向环境 排放放射性废气、废液,必须符合国 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电离辐射 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第8.6 条规定,向环境排放放射性物质时, 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保证,排放 不超过审管部门认可的排放限值, 包括排放总量限值和浓度限值;在 其所负责源的运行期间,应使所有放 射性物质的排放量保持在排放管理限 值以下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针对核电厂的专项环境标准《核电厂 环境辐射防护规定》(以下简称《规 定》)则明确针对核电厂正常运行的 流出物排放,首先从公众辐射剂量方 面提出了剂量约束管理的要求,其次 则规定了每一个核电厂址的各类放射 性流出物的年排放总量控制标准。但 对于公众所关注的流出物排放浓度的 控制,该标准给出了间接的控制要 核电厂污染控排 ◆田湾核电站

核电厂人员行为导致的典型运行事件

附件 核电厂人员行为导致的典型运行事件 一、多个核电厂人员违反程序误操作导致的运行事件 1.宁德核电厂现场操作人员误开阀门导致排气烟囱总β活度短时超化学技术规范限值运行事件 2016年8月30日,宁德核电厂4号机组处于功率运行模式。现场操作人员跟踪硼回收系统(TEP)除气器(4TEP002DZ)状态时,发现除气器压力偏高,在未通知主控人员且无操作指令的情况下,未依据泄压操作程序开启排含氢废气隔离阀(4TEP430VY),而是凭经验在辅助控制室两次错误开启排含氧废气隔离阀(4TEP426VA),导致含氢废气排向废气处理系统(TEG)含氧子系统,经TEG风机进入核辅助厂房通风系统烟囱,触发烟囱排气低量程惰性气体β活度一级、二级报警,违反最终安全分析报告中关于特殊排放的安全承诺。事件发生后,当班值违规补写临时操作指令单,且营运单位并未在第一时间向我局或地区监督站报告该事件,事件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2.宁德核电厂化学人员取样错误导致稳压器液相硼浓度失去定期监测的运行事件 2016年9月6日,宁德核电厂2号机组处于功率运行模式。在进行核取样系统阀门内漏处理过程中,隔离经理查询最近一次稳压器液相定期取样记录时,发现稳压器液相取样阀近期无开启记录。

经进一步查询得知,自2016年8月15日,稳压器液相取样阀无开启记录。经查,化学人员在进行取样过程中,开启了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除盐床取样阀,导致稳压器液相硼浓度取样错误,自2016年8月15日后失去定期监测,违反了化学与放射化学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排查发现,1、4号机组也存在稳压器液相硼浓度失去定期监测的类似问题。 3.阳江核电厂调试人员误操作公用机组防火分区风门动作按钮导致已运行机组碘排风回路不可用的运行事件 2016年5月25日,阳江核电厂3号机组处于功率运行模式,4号机组处于热态功能试验准备阶段。调试人员在进行4号机组安全壳环廊通风系统(DVW)逻辑试验时,因未遵守多机组相互影响工作管理的相关规定,在未经核实情况下,主观认为3、4号机组之间的数字化仪控系统(DCS)通讯没有建立,通过4号机组主控操作公用机组防火分区风门动作按钮(8SFZ520KG)发出关闭指令,导致3号机组碘排风回路风门关闭,碘排风回路全部不可用,产生DVW随机第一组I0,违反运行技术规范。 4.宁德核电厂维修人员误拔通讯柜光纤插头导致电站计算机信息和控制系统(KIC)不可用的运行事件 2016年5月1日,宁德核电厂3号机组处于功率运行模式。工作人员在处理主控制室系统(KCS)A列通讯柜Ⅱ系CPU(COM-A-Ⅱ系)与堆芯监测机柜B系CPU通讯故障时,由于工作文件包不完善、重复工作过程验证失效及风险分析不足等原因,在插拔Ⅱ系光纤插头进行故障定位过程中,误拔临近的I系CPU光纤插头,导致4个

浠水核电厂环评报告简本

浠水核电厂一、二号机组 环境影响报告书 (选址阶段) (简本) 湖北核电有限公司 二○一○年七月

项目名称:浠水核电厂一、二号机组 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评价单位: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束国刚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1904 号

目录第一章概述 1.1 核电厂概况 1.2 建设目的 1.3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依据 1.4 评价标准 第二章厂址与环境 2.1 厂址地理位置 2.2 人口分布 2.3 土地利用及资源概况 2.4 气象 2.5 水文 2.6 地质地震 2.7 环境质量现状 第三章电厂 3.1 厂区规划及平面布置 3.2 反应堆和蒸汽-电力转换系统 3.3 电厂用水和散热系统 3.4 输电系统 3.5 专设安全设施 3.6 放射性废物系统和源项 3.7 化学物质排放 3.8 生活废物 3.9 放射性物质运输 第四章电厂施工建设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电厂运行的环境影响 5.1 散热系统和其它非放射性因素的环境影响5.2 正常运行的辐射影响 第六章电厂事故的影响 6.1 最大可信事故辐射影响 6.2 放射性物质运输事故 6.3 其它事故 6.4 制定和实施应急计划的可行性 第七章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 7.1 运行前的环境监测 7.2 运行期间的环境监测 7.3 运行期间流出物监测 第八章厂址筛选 第九章电厂建设和运行的效益分析 第十章公众参与 第十一章结论

第一章概述 1.1核电厂概况 浠水核电厂规划建设四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一次规划,分批建 设”的模式,一期工程(一、二号机组)建设两台AP1000核电机组。浠水核电厂一期工程初步拟定于2013年5月31日一号机组主体工程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单台机组建设周期为56个月,两台机组间隔8个月,第1台机组商运时间为2018年1月,第2台为2018年9月。 浠水核电厂一期工程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为控股投资方,并委托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管理,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前期工作及设计工 作。 本报告书对浠水核电厂一期工程(一、二号机组)两台AP1000核电机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1.2建设目的 (1) 建设浠水核电厂符合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要求; (2) 符合国家“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能源战略; (3) 满足湖北省电力负荷增长的需要; (4) 优化湖北省的电源结构和电网结构; (5) 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 (6) 是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及提高发电企业效益的重要举措。 1.3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依据 (1)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和导则; (2)相关管理和技术文件。 1.4 评价标准 1.4.1 放射性影响评价标准 (1) 正常运行工况(包括预计运行事件)下的剂量约束值 浠水核电厂的规划建设规模为四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考虑到二期工程两台机

基于核电站辐射防护的思考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年第17卷第1期 Industrial &Science Tribune 2018(17)1 基于核电站辐射防护的思考 □董正鹏 高 涵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进行了针对射线对人类身体的伤害性以及相关防护手段、方法的研究,然后从核电站防护工作开展过程 中应用的防护技术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依照控制区划分计算辐射以及防护安全的相关方式讲解,最后从核电站内部从业人员在工作期间应该遵守的防护辐射制度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此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当前阶段中核电站辐射防护工作开展水平。 【关键词】核电站;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射线探伤【作者简介】董正鹏,男,山西太原人;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核电站的辐射防护管理 高涵,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 一、核电站辐射对于人类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及相关防 护方法 (一)辐射对人类身体的伤害。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所 受到辐射的危害源头主要来自于生活周边的电离辐射,该种辐射产生的辐射效应主要包括理化以及生物变化[1] 。从电离辐射的根本上来讲,其对于人类机体的伤害本质是对生物 细胞的损害, 一旦被伤害致死的人体生物细胞达到一定的数量群, 人类身体就会由于器官组织细胞数量过少导致器官不能正常运行而出现各种疾病,最严重者会造成人类机体死亡。 (二)防护辐射的相关防护方法。在核电站的正常工作 过程中,从业人员通常需要遵从《核电站射线防护原则》开展 日常工作内容, 最大程度上将辐射发生的随机效应控制在合理的接受范围之内,确保将由于辐射带来的危害因素导致的 工作安全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2] 。与此同时,要尽可能去除 一回路的放射性物质、 尽可能的远离辐射源头、减少与辐射物接触的时间、选用诸如混凝土铅屏蔽等屏蔽材料进行辐射防护,如此才能把辐射伤害降到最小。 二、核电站辐射来源以及相关应用状况目前阶段,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相关的规定中提出,进行射线危害程度划分时,主要依据放射源头对人类身体健康、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有效划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由高至低。如果依照辐射源头的密封程度这一条件进行划分时,会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作为一个较大的辐射源场所,核电站在正常运行期间会 同时存储大量的射线装置,其中最大射线源为60 Co ∏类,还包 括Ⅲ、 Ⅳ、Ⅴ类、豁免源等。在进行射线探伤检查工作时,应用到的放射源一般包括192Ir 、137Cs 、60 Co 或者X 光机。通常情 况下,辐射源的活跃距离在10 100居里之间, X 光机管电流为几个mA 。在辐射源一米范围内的剂量率一般为几十mSv /h ,部分剂量率会达到几百mSv /h ,辐射最大剂量率能够达到Sv /h 量级。 三、核电站辐射防护的思考 (一)从安全防护技术应用角度开展辐射防护工作。在 进行核电站辐射防护工作时, 尤其是射线探伤环节作业时, 一定要严格进行控制区域划分,最大程度确保参与作业人员 以及周边生活居民的人身生命安全。通常情况下,辐射面向 各个方向射出的射线伤害程度不尽相同, 主要包括三种不同的辐射区域。如图1。 1.源容器屏蔽2.探伤研究对象图1 应用屏蔽物的具体控制区域 L1区域:辐射效果无变化要求进行控制的区域范围。L2区域:有研究价值线束方向经检验后研究对象屏蔽后要求进行控制的区域范围。 L3区域:有研究价值之外的经原容器、相关屏蔽物要求进行控制的区域范围。 在以上基础上,如果应用的是移动型号探伤机械,需要将控制区域范围边界中的当量剂量率维持在15μGy /h 左右,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L1=a 1?1.63。其中, a 1的具体取值范围需要在 《工业λ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中选取;1.63指边界剂量率修正参数值L1指控制范围具体距离参数值,由L1分 别乘以与半值层数相互对应的因子构成L2、 L3。为了能够将具体的L1、L2、L3数值计算得出,决定以λ射线探伤活跃程度为1.85?1012Bq 的192 Ir 源,研究对象厚度为24mm 的建筑钢结构,厚度为25mmd 的钨制放射源屏蔽物为例进行说明。统计一系列的计算能够得出详细的计算结 果,即L1=146.7米、 L2=73.35米、L3=7.33米。由此可知,人类只要是距离源容器屏蔽背面7.34米之外的距离就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如果处于没有任何防蔽物的正面则需要处于距离146.7。 (二)从安全管理层面角度开展辐射防护工作。 · 67·

核电厂选址及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问题

核电厂选址及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问题 1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压力的日益增大,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虑,积极发展核电已成为共识。国家《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2005-2020)》的颁布更是在我国掀起了一股核电建设的高潮,到目前为止已有二十余个省份先后开展了核电厂选址工作。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且人口分布不均匀、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国家,在当前核电建设形势下,如何在既满足法规要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展核电厂选址又使得核电厂与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从事核电厂选址和核安全监管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在核电厂选址工作中的经验,根据核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要求,重点分析了我国核电厂选址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并提出了我国核电厂选址及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问题。 2 核电厂选址应关注的核安全和环保问题 笔者参与了多个核电项目的规划选址和初可研报告编制及评审,以下就核电厂选址从核安全和环保角度展开探讨,并提出值得关注的问题。 2.1 关于核电厂选址的法规要求 根据我国《核电厂厂址选择安全规定》,以及国内外核电厂选址有关法规要求,在核电厂选址中需要评价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一是厂址外部环境对核电厂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外部自然和人为事件;其二是核电厂对厂址周围区域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三点是实施应急计划的可行性,即在假定核电厂发生需要采取应急的事故工况下,厂址周围区域特征对实施应急计划的影响。对于一个特定厂址,如果在上述三个方面不存在影响厂址可接受性的因素或者能够通过采取工程措施解决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那么该厂址就具备建设核电厂的厂址条件[1]。 2.2 民用飞机坠毁对核电厂的安全影响 《核电厂厂址选择的外部人为事件》(HAD101/04)中详细说明了飞机坠毁对核电厂安全影响的评价。对于飞机坠毁对核电厂的安全影响,导则指出,对于在核电厂4km范围内经过的航线或起落通道需考虑其造成飞机坠毁的潜在危险。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两个厂址上空航线距厂址小于4km的案例,对其进行的坠机概率评价分析得出:采用近10年的平均事故率计算得出从目前至2020年,厂址区域坠机概率均小于或等于10-8,小于HAD101/04的筛选概率水平10-7。

浅谈设备制造完工报告的整理方法-以宁德核电一期工程EOMR整理为例

浅谈设备制造完工报告的整理方法 ——以宁德核电一期工程EOMR整理为例 福建宁德核电厂一期工程采用工程总承包(EPC)模式,由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工程项的设计、采购、安装等工作。 在整个核电站的建造过程中,会有大大小小的设备进入核电厂,进行运输、安装、调试;尤其是一些大型主设备,如蒸汽发生器、反应堆压力容器、汽水分离再热器等。因此,在这些设备完成安装之后,就会形成核电站特有的一种工程技术文件,我们称为:设备制造完工报告(以下均简称为EOMR: End of Manufacturing Reports)。简单来讲,EOMR是设备制造的过程文件、记录、报告,是设备质量控制的追溯文件,可以作为设备在安装、调试、在役和退役过程中的备查资料。 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核安全法规(HAF003)也明确规定:核电厂的一切可能影响安全和质量的所有活动,都必须按照已编制并批准的书面程序、指令或图纸进行。任何活动结束都必须书面记录,用以证明对核电厂有影响的各项活动均已按规定要求完成,并已达到和保持所要求的质量。 在整个核电站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每天都会陆陆续续的收到各家供货商提交的EOMR。如何使各家厂商提交规范、格式统一、符合程序的文件,我们再将收到的这些文件进行整理、组卷向业主移交,是我们所需要做的工作。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供应商进行要求和指导,

使其对设备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件进行收集与归档,保证编制的EOMR文件内容真实、完整、准确,字迹清晰可读,具有可追溯性,编制格式规范统一,便于检索查阅。 供应商应向工程公司提交EOMR原件,如不能提交原件,须在EOMR 文件的符合性申明(或质量证明书)中说明原因,声明复印件与原件内容的一致性,并加盖供应商的公章。对于需要工程公司质量监督人员审查的EOMR,供应商应提交由监督人员审查后并在封面签字的EOMR 文件。 EOMR的内容应由封面、目录及各章节内容构成,EOMR中的文件按目录顺序编制,对同一类别的文件一般应按日期顺序或文件编码顺序排列,文件不重复、不缺漏。供应商可按相对独立、完整的制造序列(部件/组件)分别编制独立的EOMR文件。在每份EOMR的第一卷建立总文件目录,总文件目录应细化到卷、章节以及对应的卷号、页码。EOMR各章节文件之间应用彩色隔页纸隔开,并在每张隔页纸上标明该章节文件的章节号及名称。 通常来讲,在封面目录中,一般会涵盖以下内容,如:符合性申明(或质量证明书)、相关的产品合格证、材料清单、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包括所用材料的原始和/或入厂复验的质量证明文件)、最终阶段的质量跟踪文件(包括质量计划清单、签字版的质量计划及H点的放弃证明文件)、技术变更及澄清文件等文件。 按照合同要求,供货商在设备制造的阶段就需要收集、整理完工报告文件,以便在设备制造完工阶段尽快编制EOMR,防止相关文件遗

中国广核2020年三季度财务状况报告

中国广核2020年三季度财务状况报告 一、资产构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中国广核2020年三季度资产总额为38,350,009.34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5,888,164.4万元,主要以存货、预付款项、货币资金为主,分别占流动资产的27.82%、27.53%和21.86%。非流动资产为32,461,844.94万元,主要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股权投资为主,分别占非流动资产的76.89%、13.68%和3.67%。 资产构成表(万元) 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 企业营业环节占用的资金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55.35%,说明市场销售情况的变化会对企业资产的质量和价值带来较大影响,要密切关注企业产品的销售前景和增值能力。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22.37%,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但这种应变能力主要是由短期借款及应付票据来支持的,应当对偿债风险给予关注。

流动资产构成表(万元) 项目名称 2019年三季度2020年三季度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流动资产0 - 6,959,286.09 100.00 存货0 - 1,995,197.26 28.67 预付款项0 - 720,401.17 10.35 货币资金0 - 2,287,943.12 32.88 应收账款0 - 657,215.03 9.44 其他流动资产0 - 274,117.95 3.94 应收票据0 - 635.31 0.01 应收股利0 - 9,466.55 0.14 3、资产的增减变化 2020年三季度总资产为38,350,009.34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39,627,343.31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3.22%。 4、资产的增减变化原因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增加:预付款项增加900,460.48万元,在建工程增加765,119.86万元,长期股权投资增加97,369.26万元,应收账款增加40,741.73万元,应收票据增加29,642.94万元,开发支出增加27,812.92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27,259.21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增加22,727.75万元,共计增加1,911,134.15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选 …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 简本 建设单位:中广核惠州核电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年7月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目录 一、建设项目概况 (1) 1、建设项目的地点和相关背景 (1) 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2) 3、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等的相符性 (3) 3.1 厂址比选 (3) 3.2 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等的相符性 (3)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5) 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5) 1.1 人口分布 (5) 1.2 土地利用及资源描述 (5) 1.3 气象 (8) 1.4 水文 (8) 1.5 地质地震 (9)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9) 2.1 评价范围 (9) 2.2 评价标准 (10)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3) 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13) 1.1 建设期 (13) 1.2 运行期 (13) 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15) 3、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17) 3.1 施工期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17) 3.2 运行期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17) 4、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 (18) 4.1 电厂施工期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18)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4.2 核电厂运行期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20) 5、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21) 5.1 风险分析预测结果 (21) 5.2 风险防范措施 (22)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25) 7、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26) 7.1 环境效益 (26) 7.2 经济效益 (26) 7.3 社会效益 (26) 8、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 (27) 9、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27) 9.1 非放射性环境监测计划 (27) 9.2 放射性环境监测计划 (27) 四、公众参与 (29)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0) 六、联系方式 (31)

宁德考察报告

宁德经济概况 一、城市概况 宁德市,别称闽东、蕉城,属于福建省,1999年设立地级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农村开放促开发扶贫综合改革试验区,南连福州,北接浙江,西邻南平,东面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是福建离“长三角”和日本、韩国最近的中心城市。 全市现辖蕉城区、福安、福鼎2市和霞浦、柘荣、寿宁、古田、屏南、周宁等6县。土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人口330万,其中市区蕉城区面积1537平方千米,人口42万。 地形以丘陵山地兼沿海小平原相结合为特点,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20.2℃。

(一)人口结构、收入及消费水平 1、人口结构 宁德市户籍人口已达330万人,0-14岁人口所占比重为23.8%,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为13.5%。老少比达56.7%,这说明宁德市人口结构老龄化正在加速。外来人口占宁德市常住人口的比重较低,约 2.5%。外出人口比重较大,约占常住人口的24%。(2009年数据) 三大产业的从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如下图所示: 重较低,从侧面说明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偏低。 2、收入情况 宁德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建设发展还比较慢,城镇居民的可 支配收入以及农民的现金收入总体上偏低。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仅为15147元,低于厦门(26131元)、泉州(22913元)、福州(20289元),

居福建省末位,比福建省平均水平低44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838元,低于厦门(9153元)、泉州(8563元)、福州(7669元),亦位居福建省末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42元。收入水平偏低,影响了城乡居民的消费的需求。 2006-2009年宁德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表 2007-2010年宁德市GDP总值和人均GDP情况表 1、农业 宁德茶叶、水产、食用菌、药材、果蔬、畜牧业等已基本形成基地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格局。目前,宁德是全国最大的绿茶种植基地,年产量占全国的9%;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年产量占70%;最大的银耳产区,年产量占90%以上。 2、工业 宁德的工业以机电、食品为支柱,化工、医药、建材、船舶为重点。 (1)机电工业 机电工业主要有电机电器、三车配件、医疗保健器械以及电子产品。以福安电机为代表的电机电器工业是闽东工业的支柱产业。福安被誉为“中国电机电器城”。闽东现有电机电器工业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3.5万人,2002年产值40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18%。机电产品出口生产体系已形成,有13家企业被国家确定为“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电机电器产品中,福建万达、闽东

核电厂安全知识点参考文本

核电厂安全知识点参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核电厂安全知识点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核电厂潜在的危险性:1)核电厂存在大量的放射性物 质2 反应堆停闭后会长时间释放衰变热3)反应堆存在大量 的高温高压水4)反应堆功率可能迅速升高。 核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 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他建立在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 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他的重要性得到应有的重 视。 特性:安全文化的有形导出、安全文化主动精神。 实质:在电厂内建立一整套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和组 织体系,在核电厂内营造人人自觉关注安全的氛围,通过 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培养员工尊章守纪的自觉性 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提高人员绩效和核电厂的安全性

能。 人品特性:质疑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相互交流的工作习惯。 自我检查是一种极高人员绩效的工具,常用方 法:STAR”stop停止、think思考、act行动、review检查。 监护:指两名操作人员同时检查将要进行的操作的正确性。 安全文化评价的方法:人员访谈、行为观察、文件查阅。 我国核安全法规体系分为:国家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指导性文件、参考性文件。 核电安全许可证:核电厂厂址安全审查安全批准书、核电厂建造许可证、核电厂首次装料批准书、核电厂运行许可证、核电厂退役批准书、操作员执照、高级操作员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