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沪教版教案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课题名称:第1课我的一家

课题名称:第2课多彩的窗帘

课题名称:第3课我的像框

课题:4 贴与画的组合

课题:5 粗细的线条

课题:6 疏密的花纹

课题名称:第7课美化小纸盒

第8课立方体的组合

第9课身边的景物

课题:10 化石上的形象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课题名称:第1课我的一家

?知识要素

人物特征的表现与主题创意

?技能要求:

用各种绘画形成表现各年龄层次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创意主题画,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全家不同年龄的人物特征,以及全家人的活动场面。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交流中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发现不同年龄的特征,表现全家人的开心场面。

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说说父母关爱自己难忘的事,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

庭,以及尊敬自己父母和亲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

画面人物前后关系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尝试

1.欣赏父母、祖父母的照片,以及同龄人画的有关一家人的作品等,使学生引起兴趣。

2.运用媒体展示三代人的头像,请学生讲讲他们不同的特征差异。

3、“夸夸我的一家人”,仔细观察人物的不同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

力,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

4、通过现场教师的头部写生、讲评,知道特征的深入刻划对表现人物的重要

性。

二.分析与交流

1.分析绘画过程:从整体到局部。

先画前面的人物,再画背景,注意画面的主次关系。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

2.小组讨论:

①想象我的一家合照留影时的动作和神态。

②想象我的一家在什么地方留影?

三.绘画与创作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一家人”的故事,启发主题画创作的愿望。

2.欣赏同龄人作品(教材P40-41),简单分析画面内同,鼓励学生表现熟悉的生活。

3.绘画时每个人的位置应安排好,注意画出我的一家人年龄、性别、特征并表现出家庭的亲密融洽。

4、背景的添加可以是自己的家,也可以室外景色,画画自己生活环境一角的立体感,表现不同家居的景物,如客厅、卧室、厨房等,注意表现出立体感与空间感。

四.展示与评析

1.作品展示。

2.自评:介绍自己作品中“我的一家”的故事,自我评价画面。

3.互评:哪幅画很生动?为什么?

4.教师小结并肯定学生的作业。

5、拓展:进行德育教育。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课题名称:第2课多彩的窗帘

?知识要素

窗帘的功能、常用式样与色彩创意

?技能要求:

用综合方法制作窗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窗帘的功能和常用式样,学会用画、折、剪、贴等综合方法制作窗帘。

过程与方法:在设计制作窗帘过程中,学会选择与运用材料,通过自己的实践创意地制作不同类型的窗帘。

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制作窗帘,交流和欣赏他人及自己的作品,体验创

造美的乐趣,培养审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用多种材料、方法绘制窗帘

?教学难点

有创意的设计窗帘式样

?教学过程

一.记忆与联想

1.请学生讨论窗帘的功能:

①遮阳;

②保留室内的私密性;

③装饰、美化室内环境。

2.通过回忆,请学生交流窗帘的材料、特点等:

①有布、纱、竹、塑料、金属等多种材料;

②有对称的和不对称的;

③有百叶窗、垂直帘、卷帘等多种形式。

3.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作愿望。

4、揭示课题:

二.感受与尝试

1.请学生尝试设计窗帘的式样和花纹。

2.展示、简评,提出要求:式样要新颖、花纹简洁、整体。

3.分小组讨论:除了绘画方法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方法进行绘制与装饰?

4.学生交流。

5.教师依据学生的提议,进行演示。

6.提出绘画与制作要求。

三.设计与制作

1.根据自己的构思,选择材料,设计绘制方案。

2.可采取以下程序制作:

①先根据功能设计出窗帘的款式、花纹。

款式要新颖,花纹可具象可抽象,注意排列的生动性。

②综合运用画、剪贴、折等方法进行制作。

注意色彩搭配,及实用效果。

③添加窗户或简单背景。

四.展示与评论

1.作品展示。

2.自评: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

3.互评: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说出理由。

①在材料使用、款式的设计上是否有创意?

②窗帘的花纹是否简洁、生动?

③色彩搭配是否和谐?

4.教师点评,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课题名称:第3课我的像框

?知识要素

知道像框功能、常用材料和式样

?技能要求:

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与装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像框功能、常用材料和式样,学会剪、贴、绘等各种技能制作有特色的小像框。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根据材料、照(图)片等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有个性的像框。

态度情感价值观:感受像框对照片的装饰与美感,增强学生的生活审美能力

和自信心,体验成功地快乐。

?教学重点

像框的不同类型的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

像框立体支架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交流

1.多媒体演示

①生活中拍照场景;

②“咔嚓”一声定格出一张照片;

③多媒体变化出像框;

④同一照片用不同像框装饰。

2.小组讨论并交流像框的作用。

①展示照片或美术作品

②摆设品

③美化环境

3.揭示课题。

二.讨论与发散

1.多媒体演示不同类型的像框,讨论像框的造型:

①抽象几何形——心形、方形、长方形、圆形;

②形的组合——长方形的叠加;

③形象动物——如猫头鹰;

④形象植物——如:花形、叶形。

⑤废旧材料――如:枯树枝、开心果壳等

2.讨论废旧材料的利用:环保与卫生。

3、欣赏范作,讨论像框与照片的搭配。

4、支撑架的式样与牢固要求。

5、褂式背面、挂绳线的方法和位置不同、产生不同的效果。三.构思与创作

1.学习像框立体支架的制作,构思、讨论:

①准备做怎样的像框?

②照片怎样安排?

③学生交流想法。

2.学习像框立体支架的制作。

①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家中的像框是如何支撑的?

②掌握立体支架的制作方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要求:

①像框与照片的搭配要合理、协调。

②可以利用废旧材料进行装饰;

③可以用画画、剪剪、贴贴的方法设计制作像框。

四.欣赏与评价

1.创设情境:像框设计展。

2.自评、互评,互赠作品。

①从像框的造型、色彩与照片间的搭配等方面进行评价。

②善于发现和总结他人作品的优点。

③找好朋友互赠像框。

3.教师讲评,小结。

①教师肯定学生的作业。

②鼓励学生为自己的美术作品也配一个漂亮的像框。

课题:4 贴与画的组合

类型:综合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彩纸剪贴和绘画技能,把大小色块与疏密线条组合成

装饰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讨论交流,在画画剪剪贴贴中发现彩纸剪贴与

线条组合的多种装饰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分割绘画的过程中,感受综合剪贴形式的艺术美感。

养成细致、耐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彩纸剪贴与线条组合的多种装饰方法。

教学难点——色块的大小色彩对比,线条的疏密变化。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综合运用剪贴和绘画的方法,制作一幅装饰画。能安排好色块的

大小和色彩的搭配并注重线条的变化。

拓展层面:运用各种综合手段,有创意、有主题地设计制作一幅装饰画。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优秀作品、教师示范等。

学生——铅画纸、彩色纸、剪刀、浇水、记号笔、油画棒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欣赏作品:欣赏装饰画作品。

2)交流感受:发现装饰画内容、工具材料、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说说自己比较喜欢的装饰画是怎样的。

3)生活体验:在生活中常常在哪些场合见到装饰画?装饰画的作用。

二、发现与体验:

1)欣赏作品: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2)讨论发现:这种装饰画的制作方法是怎样的?

3)揭示课题:4 贴与画的组合

4)观察思考:看书及投影,你能从优秀作品中发现哪些不同的剪贴绘画方法?

先在底版上绘画再剪贴

先剪贴再在色块上绘画

绘画与剪贴穿插运用

5)小组讨论:哪幅画面剪贴效果比较好?

剪贴的形象简洁、生动。

注意色块的深浅搭配、颜色丰富。

色块的大小有变化、构图不宜太大或太小。

三、想象与创作:

1)师生示范:教师与学生可以在绘画与剪贴版块分工合作进行示范,也可结合示范。

对线条的多样和疏密组合适当地提出要求。

2)欣赏作品: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欣赏:

1)作业展示:可设计小组互评展示,也可全班展示在黑板上。

2)生生互评:发现他人作品中有特点、有创意的表现。

3)教师简评:

4)课后拓展:欣赏各种材质和制作方法的装饰作品。

课题:5 粗细的线条

类型:绘画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刮蜡画的表现方法和特点。学习组织粗细线条,装饰

夸张具有动感的卡通人物。

过程与方法——尝试过程中发现刮蜡画的特殊效果和表现技法,在欣赏和

讨论中归纳粗细线条的组织方法和装饰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刮蜡画独特工具材料的表现趣味、体验刮蜡画与

其他作品不同的表现方法,乐于发现与接受新材料和工具。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用各种工具表现刮蜡画,粗细线条的组合。

教学难点——卡通人物造型、动态的夸张。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了解刮蜡画的特点和作画方法。能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装饰夸张的人物形象。

拓展层面:充分利用刮蜡纸和刮蜡工具,表现有动感或有主题、有故事的形象画面。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优秀作品、教师示范等。

学生——刮蜡画纸、刮蜡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思考与交流:

1)思考讨论:在黑色的作业纸上如何作画?

2)个人交流: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方法都可以在黑色的纸张上进行表现。

二、欣赏与发现:

1)欣赏作品:出示优秀学生刮蜡画作品,请学生欣赏。

2)尝试体验:出示刮蜡画纸和竹刀,请学生用各种方法去感受。

尝试用新工具和材料绘画,发现刮蜡画的表现方法。

3)师生讨论:找一找,身边或生活中还可以找到哪些工具替代竹刀进行刮蜡画作业?

小结:比较硬些的事物都可以,但要注意安全,如:尺、夹子、钥匙等

4)尝试绘画:试一试,请学生尝试用竹刀的各个角度以及各种工具在刮蜡纸上绘画各

种线条。

展示交流:能画出怎样的线,怎样巧妙利用根据划出不同的效果。

教师小结、示范。

5)小组竞赛:画一画,能画出多少式样不同又有粗细变化的线条?

6)揭示课题:粗细的线条

三、想象与创作:

1)了解步骤:阅读教材或者组织讨论,怎样完成这张作业?

小结:画轮廓、添花纹、加粗轮廓添背景

2)欣赏作品:出示优秀学生作业,请学生欣赏。

3)作业要求:卡通人物——形象夸张,富于想象

装饰线条——粗细对比,生动多样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供一些卡通人物造型进行参考

也可以用线描的方法绘画在彩色纸上

四、展示与欣赏:

4)作业展示:可设计小组展示,也可全班展示在黑板上。

5)生生互评:发现他人作品中有特点、有创意的表现。

6)教师简评:

4)课后拓展:出示生活中一些图片,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线条。

课题:6 疏密的花纹

类型:绘画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各种线条元素进行重复排列,学习用疏密、长短、曲直的线条

装饰人物。

过程与方法——发现生活服装中美丽的装饰图案。在组织线条的过程中,

感受不同线条的装饰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民族服饰,能发现民族服装与我们日常穿着服装

的差异,感受各种图案的装饰效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用线条的疏密表现深浅变化。

教学难点——疏密线条的组合。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练习用点线面重复排列而形成的花纹。能用疏密、长短、曲直的线条装饰性表现生活中的人物。

拓展层面:人物的动态和表情生动有变化,适当添加背景等,整体形成装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优秀作品、教师示范等。

学生——铅画纸、彩色纸、油画棒、记号笔等绘画涂色工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了解:

1)提问交流:你知道我国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

2)欣赏图片:出示部分民族服装图片,请学生欣赏。并对应出示民族的名称。

请学生说说民族服装的特点,以及与日常服装的区别。

3)简单介绍:教师简单介绍民族服装的相关知识。

二、发现与尝试:

1)出示图片:欣赏,并请学生观察发现民族服装上的装饰花纹。

2)尝试绘画:画一画找到的花纹并尝试进行改变。

展示与交流

3)师生演示:把某一个花纹进行重复排列,比较不同花纹的组合效果呈现的深浅差异。

教师小结:不同花纹的组合排列会形成深浅不同的视觉效果。

7)欣赏图片:发现更多样的花纹。引导学生注意花纹疏密的安排。

8)揭示课题:疏密的花纹

三、想象与创作:

1)师生示范:了解绘画步骤。

2)欣赏作品

3)提出作业要求:写生身边的人——形象生动、有动态变化

进行装饰的线——用粗细、曲直的线条进行装饰

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与组合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欣赏:

7)作业展示:小组展示,也可全班展示在黑板上。

8)生生互评:从人物形象及线条装饰方面发现他人作品中有特点、有创意的地方。

9)教师简评:

4)课后拓展:欣赏图片,了解其他国家、民族的传统服装。

课题名称:第7课美化小纸盒

?知识要素:对方形立体物的认识与体验

?技能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设计包装纸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立方体的外形特征,能利用一些简单的装饰材料,设计包

装纸盒。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知道礼品包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运用剪、贴、画、印等方法,装饰包装废旧的纸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礼品包装的乐趣,感受互赠礼品的喜悦,增进学生之

间的友谊,

欣赏学生作品,能发现他人作品的优点与创意。

教学重点:学会用纸包纸盒

?

?教学难点:对礼盒进行有创意地装饰

?教学过程:

一.发现与引导

1.欣赏包装好的小纸盒,了解礼品包装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纸盒装饰。

3.交流、讨论礼盒包装的作用。

二.欣赏与认知

1.出示课题

2.给学生欣赏用身边材料制作设计包装的纸盒,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欣赏并分析各种纸盒包装的方法。(画、剪贴、折等方法)

4.谈谈礼物接受者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针对这些特点如何设计纸盒

的外包装。

三.选材与表现

1.教师演示制作步骤。

2.提供一些图案供学生参考。

3.使用各种身边材料:挂历纸、牛皮纸、涂色工具、彩纸、笔帽、彩纸、小印章、小珠子、米粒谷物……学生自行选择,设计包装。

四.欣赏与交流

1.“礼品专卖店”——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包装的纸盒,欣赏各自的独特造型。 2.交流制作设计的感想与收获。

3.礼品互赠,感受友情。

第8课立方体的组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六面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的情况;表现六面体厚度,体现六面体的立体感。

过程与方法:观察六面体,尝试画出不同角度的六面体;通过叠加游戏,巩固学习六面体的表现方法;用六面体的组合绘画创作出自

己的设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绘画形体组合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六面体的组合

教学难点:

表现六面体的立体感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能画出六面体的厚度,表现立体感。

拓展层面:能画出多种角度的六面体,能用多个六面体叠加组合。

教学准备:

学具:勾线笔、涂色工具

教具:勾线笔、涂色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与发现

1、联系上一课《方盒的装饰》。生活中还有哪些方形物体?

生:汽车、书、冰箱、蜡笔盒、家具……

2、问:方盒有几个面?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3、学生拿起方盒看。小组交流,得出答案。

4、反馈,图片验证:看到一个面的;看到两个面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的。教师小结:方盒有六个面,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二、尝试与绘画

1、播放课件,指导画出六面体的厚度。

2、指导画出平行透视现象的六面体。

①教师画出一个正面。

②学生尝试添画出厚度。个别学生上前,其他学生在纸上画出。

③学生修改黑板上的学生作品。教师指导。

3、指导画出成角透视现象的六面体

①教师画出一个侧转的面。

②学生尝试添画出厚度。个别学生上前,其他学生在纸上画出。

③学生修改。教师指导。

4、出示不同角度的六面体图片。

学生尝试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画出单个的六面体的厚度

二、教师修改学生作品中典型性的错误

三、游戏与拓展

1、播放课件:在一个六面体下方重复画出多个六面体,遮挡部分省略不画,叠成一定高度。画六面体方法同前:①画一个面;②画出其厚度。

师:多画几个“盒子”,叠加起来,你能否从中体会创作的乐趣?

2、欣赏书本作品和课件上的学生作品,启发学生想象:用六面体还可以叠成什么?你打算叠什么?

生:楼梯、桥、雕塑、货物、危楼……

3、小组游戏:用组内的字典,或是图书、课本,看哪一组叠得别致、有创意。

4、学生绘画创作。

四、展示与评论

1、展示作品。

2、评价内容:

六面体是否表现出立体感?

是否能表现不同角度的六面体?

叠加时是否能很好运用遮挡关系?

六面体是否叠加得有创意?

五、拓展

鼓励学生画出六面体上的细节。

第9课身边的景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六面体细节也随六面体产生变化;表现六面体细节,体现六面体的立体感。

过程与方法:观察六面体细节,辨别对错,尝试画出六面体的特征;用六面体的组合绘画创作出身边的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物品学习六面体,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

活的情趣。学生在绘画中感受表现生活物体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绘画六面体的细节

教学难点:

表现六面体细节的立体感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能画出六面体物体的细节,表现独有的特征。

拓展层面:能用六面体物体作为画面的主体,完成一幅画。

教学准备:

学具:勾线笔、涂色工具

教具:勾线笔、涂色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与回忆

1、复习上一课的六面体立体感表现。

2、学生上黑板画出六面体

3、寻找教室中的六面体

生:讲台、电视机、饮水机的底座、粉笔盒、黑板擦……

4、回忆生活中的六面体

生:微波炉、电冰箱、橱柜、大楼、电话机、大巴士……

二、尝试与交流

1、播放课件:把六面体添加细节,变成紫藤架。

2、学生尝试添加成自己喜欢的物体,表现物体特征。

3、反馈。

师:有些学生画出的物体怎么这么别扭?总觉得哪里不对。

4、交流成功与不成功的经验。

三、指导与绘画

1、出示两幅六面体物体的作业图,师:为什么同一个六面体最后画出来的效果

不一样?请学生辨别对错。

2、学生观察,从两幅画中挑选正确的细节添加图。

3、教师指导:添加细节时要注意,角度产生了变化,细节也产生了变化。

4、范画:如何添加细节。

5、学生练习。

6、鼓励学生用六面体物体作为画面的主体,完成一幅画。

四、展示与评论

1、展示作品。

2、自评:

自己作品中哪个地方表现得不足。

3、互评:

发现哪些作品中六面体细节表现得很好。

4、教师评讲

课题:10 化石上的形象

类型:泥塑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化石和浅浮雕的相关知识。运用综合压印方法,制作

泥板浮雕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制作的过程中,增加对陶土特性的了解,在尝试中相互

启发交流,发现浮雕的多种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化石照片的欣赏,讨论表现化石的方法,培养对

浮雕艺术表现形式的学习兴趣,乐于交流感受陶土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泥板上用压印粘合的方法制作“小化石”。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寻找适合的压印材料和图形。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从生活中寻找和发现各种适合压印的材料,并在泥板上运用压印

的方法制作低浮雕作品。

拓展层面:综合运用多种压印或捏塑的方法表现出具有化石感的作品,主题突出,纹理清晰。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优秀作品、教师示范等。

学生——陶土、树叶、压印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发现:

1)欣赏图片:欣赏各种各样化石的图片。

2)自学讨论:自学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了解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说说化石有怎样的特点。

3)教师简介

4)揭示课题:化石上的形象

二、欣赏与体验:

1)欣赏浮雕和浅浮雕作品:了解浅浮雕的特点。

2)尝试体验:制作泥板,感觉陶土的特点。

思考用陶土如何制作化石。

3)自学交流:自学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说说找到哪些仿作小化石的方法。

4)师生小结:把泥板刻出事物外形,粘合主要的组成部分,并用器物刻出花纹。

用事物在泥板上压印出花纹。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

5)尝试表现:选择一种方法尝试表现。展示后简评,发现问题并讨论解决。

找到哪些工具刻划出多样的花纹?

三、想象与创作:

1)师生示范

2)欣赏优秀作品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欣赏:

10)作业展示:可设计小组展示,也可全班展示在黑板上。

11)生生互评:发现他人作品中有特点、有创意的表现。

12)教师简评:

学生交流:说说自己初次玩陶土的感受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水粉画游戏_沪教版

水粉画游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区分原色、间色。 2.初步学习并掌握用水粉颜料调配间色的方法。 3.初步了解水粉画工具及其基本特点,学习混合法及平涂法。 过程与方法:创设游戏情景,以游戏形式尝试水粉画颜料厚薄的不同画法,体验水粉画独特的艺术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水粉颜色厚画法的艺术效果,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受能力,培养学生喜爱水粉画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间色的调配方法。 教学难点: 恰当地运用间色 教学准备: 学具:水粉画工具、铅画纸、彩色纸等。 教具:水粉画工具、色轮、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游戏 1.课前由学生出示准备的新材料,教师检查。 认识新材料,介绍水粉画工具。 2.感受新颜色——变色游戏(调配间色) 回顾三原色:红、黄、蓝 变色游戏——间色调配游戏:选用任意两个原色颜色水混合调配,看看分别可以变成哪些新的颜色?(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教师小结:红、黄、蓝是原色,橙、绿、紫是间色。 3.思考:水粉色是否就只有这六种色彩,它还可以怎样调配变化出哪些色彩? 水粉色像魔术师,只要用水调配,可以变化出五彩缤纷的色彩,而且还可覆盖。让我们在色彩游戏中慢慢体会。——揭示课题:水粉画游戏

二、尝试与发现 1.试一试: 学生尝试用水粉画颜料调色,同时进行水份多少的对比游戏。 (1)调配间色 思考并实验:间色橙、绿、紫分别由哪两个原色相混合的? (2)初步认识复色 出示黄橙、灰绿、蓝紫色,分别与间色橙、绿、紫比较有哪些区别?指出是复色。 (3)色轮图示归纳: 原色、间色、复色 (4)加水游戏——调制厚薄不同效果 ①少加水时——调出厚的效果 ②多加水时——调出水色淋漓的效果 2.小组交流体验与感受。 欣赏同龄人的水粉画作品,获得启示。 拓展欣赏:出示水粉画家优秀的作品,引导欣赏,进一步观赏水粉画的艺术效果。 三、欣赏与表现 1.教师演示水粉画作画调色的基本过程,注意提示怎么打配色彩和怎样调配间色。 2.明确学生作业要求:勾墨线或蓝线,用间色(复色)调色方法,临摹或创作一幅画。 3.注意强调水粉画特点:用厚涂法,发挥色彩的覆盖力。 (1)基础层面 能调出间色,用勾线填色的基本方法画出鱼、鸡等形象。 (2)拓展层面 能运用水粉颜料的特点,用间色,包括复色表现出简单的风景。 4.学生练习画水粉画,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论 1.汇集作品,组成水粉画展。 2.自我推荐并介绍自己画面表现比较成功的地方。

2019-2020年沪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10课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课题名称:第1课我的一家 课题名称:第2课多彩的窗帘 课题名称:第3课我的像框 课题:4 贴与画的组合 课题:5 粗细的线条 课题:6 疏密的花纹 课题名称:第7课美化小纸盒 第8课立方体的组合 第9课身边的景物 课题:10 化石上的形象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课题名称:第1课我的一家 ?知识要素 人物特征的表现与主题创意 ?技能要求: 用各种绘画形成表现各年龄层次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创意主题画,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全家不同年龄的人物特征,以及全家人的活动场面。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交流中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发现不同年龄的特征,表现全家人的开心场面。 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说说父母关爱自己难忘的事,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 庭,以及尊敬自己父母和亲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 画面人物前后关系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尝试 1.欣赏父母、祖父母的照片,以及同龄人画的有关一家人的作品等,使学生引起兴趣。 2.运用媒体展示三代人的头像,请学生讲讲他们不同的特征差异。 3、“夸夸我的一家人”,仔细观察人物的不同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 力,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 4、通过现场教师的头部写生、讲评,知道特征的深入刻划对表现人物的重要性。

二.分析与交流 1.分析绘画过程:从整体到局部。 先画前面的人物,再画背景,注意画面的主次关系。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 2.小组讨论: ①想象我的一家合照留影时的动作和神态。 ②想象我的一家在什么地方留影? 三.绘画与创作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一家人”的故事,启发主题画创作的愿望。 2.欣赏同龄人作品(教材P40-41),简单分析画面内同,鼓励学生表现熟悉的生活。 3.绘画时每个人的位置应安排好,注意画出我的一家人年龄、性别、特征并表现出家庭的亲密融洽。 4、背景的添加可以是自己的家,也可以室外景色,画画自己生活环境一角的立体感,表现不同家居的景物,如客厅、卧室、厨房等,注意表现出立体感与空间感。 四.展示与评析 1.作品展示。 2.自评:介绍自己作品中“我的一家”的故事,自我评价画面。 3.互评:哪幅画很生动?为什么? 4.教师小结并肯定学生的作业。 5、拓展:进行德育教育。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课题名称:第2课多彩的窗帘 ?知识要素 窗帘的功能、常用式样与色彩创意 ?技能要求: 用综合方法制作窗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窗帘的功能和常用式样,学会用画、折、剪、贴等综合方法制作窗帘。 过程与方法:在设计制作窗帘过程中,学会选择与运用材料,通过自己的实践创意地制作不同类型的窗帘。 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制作窗帘,交流和欣赏他人及自己的作品,体验创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实用小设计 课题名称:第1课花儿朵朵 课题名称:第2课小小通讯录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远古时代 课题名称:第3课学做画像砖 课题名称:第4课仿古器物 课题名称:第5课泥塑青铜鼎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印出来的画 课题名称:第6课刻刻划划学版画 课题名称:第7课贴贴印印学版画 课题名称:第8课小小藏书票 单元主题:第四单元走近大师 课题名称:第9课旋转的短线 课题名称:第10课用短线组成的画 课题名称:第11课我学大师画头像 单元主题:第五单元尝试写生的快乐 课题名称:第12课迷人的细节 课题名称:第13课我眼中的静物 课题名称:第14课写生身边的人 单元主题:第六单元有趣的彩墨 课题名称:第15课水墨游戏

课题名称:第16课瓶子里的花 课题名称:第17课我画的树 单元主题:第七单元多彩的生活 课题名称:第18课我学做蜡染 课题名称:第19课我的蜡染花布 课题名称:第20课装饰我的家 单元主题:第八单元我用电脑来裁剪 课题名称:第21课剪影小动物 课题名称:第22课漂亮的风景画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实用小设计课题名称:第1课花儿朵朵 ?知识要素 色彩搭配、材料选择 ?技能要求: 纸花的制作及剪、拼、贴技巧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各种材料,发现许多物品都能利用 实践与创造:用纸花和各种材料对画面进行装饰 欣赏与评议:学习欣赏的方法,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教学重点

材料的选择和利用,以及了解简单的设计 ?教学难点 色彩的搭配与构图(设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与交流 1.展示,欣赏范作。 2.了解花的各种制作方法及各种物品的利用。 3.制作展示,通过制作了解方法。 4.学生尝试制作。 5.展示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知道色彩的搭配。 二.发现与尝试 1.欣赏范作,谈谈自己的感受。 2.归纳意见,引导认识纸花制作方法及其他物品如何来进行装饰以及色彩的搭配和简单的版面设计。 三.创造与辅导 1.用展示的方法比较学生典型作业有何不同。 2.比较不同材料装饰的不同感受。 3.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 4.尝试探索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纸花进行装饰。 四.欣赏与评论 1.学生自评,讲述自己设计及制作过程中的创意和不足之处。 2.小组互评,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头论足,发现优点和不足之处。先组内,后组外进行。 3.教师总评肯定学生成绩,增强自信。

三年级美术下册 点出来的画教案 沪教版

---------------------------------------------------------------最新资料推荐------------------------------------------------------ 三年级美术下册点出来的画教案沪教版点出来的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点彩画的原理,学会用色彩并置的方法调配颜色,尝试运用色彩并置的技法进行色彩表现。 过程与方法: 认识点彩派的表现特点,在点彩画表现过程中,掌握用点或小笔触将原色、间色直接并置在画面上,通过视觉产生混合效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点彩画的学习,丰富学生调色的经验,激发学习色彩的兴趣,引发对色彩表现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点彩造型的方法。 教学难点: 点出协调的色彩。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观察与认识 1. 欣赏点彩派作品,认识法国画家保罗西涅克及其点彩画风格。 问: 1 / 3

对这种风格的理解,你喜欢吗?为什么喜欢? 2. 观察画家作品中的色彩。 3. 比较色彩的视觉效果。 4. 导入课题点出来的画。 二、讨论与引导 1. 了解点彩画的表现方法。 可以用水彩笔点。 也可以用水分笔点。 2. 学生尝试点出相同色彩并置的点。 3. 教师: 点的疏密不同,效果也不同。 4. 教师出事不同色彩并置的点彩色卡。 学生远看和近看,体会色彩并之后带的色彩混合效果。 (色彩远看后就会融合在一起,变成另外一个颜色了。 ) 5. 观察书上的作业,体会怎样点的更有味道。 三、尝试与创作 1. 教师出示不同色彩效果的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作业要求: (1)确定画面内容;(2)点出轮廓和基本色;(3)用点彩画的方法绘画自己喜欢的景物。 四、展示与评价 1. 作品展示 2. 介绍自己作业中最满意的地方,互评。 评价依据: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全册)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我爱我家课题名称:第1课我的一家课题名称:第2课多彩的窗帘课题名称:第3课我的像框课题:4贴与画的组合 课题:5粗细的线条 课题:6疏密的花纹 课题名称:第7课美化小纸盒第8课立方体的组合 第9课身边的景物 课题:10化石上的形象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课题名称:第1课我的一家 知识要素 人物特征的表现与主题创意 技能要求: 用各种绘画形成表现各年龄层次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创意主题画,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全家不同年龄的人物特征,以及全家人的活动场面。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交流中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发现不同年龄的特征,表现全家人的开心场面。 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说说父母关爱自己难忘的事,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庭, 以及尊 敬自己父母和亲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 画面人物前后关系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尝试 1?欣赏父母、祖父母的照片,以及同龄人画的有关一家人的作品等,使学生引起兴趣。2?运用媒体展示三代人的头像,请学生讲讲他们不同的特征差异。 3、“夸夸我的一家人”,仔细观察人物的不同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 学生的创作欲望。

4、通过现场教师的头部写生、讲评,知道特征的深入刻划对表现人物的重要性。 二.分析与交流 1?分析绘画过程:从整体到局部。 先画前面的人物,再画背景,注意画面的主次关系。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 作能力。 2.小组讨论: ①想象我的一家合照留影时的动作和神态。 ②想象我的一家在什么地方留影? 三.绘画与创作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一家人”的故事,启发主题画创作的愿望。 2.欣赏同龄人作品(教材P40-41),简单分析画面内同,鼓励学生表现熟悉的生活。 3.绘画时每个人的位置应安排好,注意画出我的一家人年龄、性别、特征并表现出家庭的亲密融洽。 4.背景的添加可以是自己的家,也可以室外景色,画画自己生活环境一角的立体感,表现不同家居的景物,如客厅、卧室、厨房等,注意表现出立体感与空间感。 四.展示与评析 1.作品展示。 2.自评:介绍自己作品中“我的一家”的故事,自我评价画面。 3.互评:哪幅画很生动?为什么? 4.教师小结并肯定学生的作业。 5、拓展:进行德育教育。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课题名称:第2课多彩的窗帘 知识要素 窗帘的功能、常用式样与色彩创意 技能要求: 用综合方法制作窗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窗帘的功能和常用式样,学会用画、折、剪、贴等综合方法制作窗

沪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1课《画与贴的组合》 (2) 第2课《赛龙舟》 (6) 第3课《疏密的花纹》 (9) 第4课《我的小像框》 (11) 第6课《墨点的趣味》 (15) 第7课《墨线的变化》 (19) 第8课《步行街》 (22) 第12课《泥卷动物》 (25) 第13课《恐龙时代》 (30) 第14课《美丽的花挂毯》 (34) 第15课《素雅的青花瓷》 (37) 第16课《好看的农民画》 (41) 第17课《花园城市》 (46) 第18课《美景我来添》 (50)

第1课《画与贴的组合》 1教材分析 《画与贴的组合》是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美术》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用线条装饰的画》中的第1课,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色块与线条的组合表现;单元教学目标是了解装饰画的相关知识,运用彩纸剪贴色块并用疏密的线条绘画组合的方法,制作一幅装饰画。虽然彩纸剪贴学生比较熟悉,但是要富有装饰意味,不是学生很熟悉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通过欣赏其他的装饰画以及本课优秀作业,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剪贴的形象要概括、简洁,也可夸张一些。形的变化,大小对比、色彩搭配也有一定的要求。线条的装饰与彩纸剪贴的形可有一定的呼应,注意疏密关系的处理。作业表现的形式不一定要局限于教材中的步骤图,可以从其他优秀作业中发现更多的表现形式与方法,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去选择和表现。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画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疏密的线条组成纹样并与彩纸剪帖色块组合成为装饰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把大小色块与疏密线条有机组合为装饰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彩纸剪帖与线条结合形式的装饰美感;体会艺术作品美好生活的作用。 3学情分析

沪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1课《迷人的细节》 (2) 第2课《画画我的鞋子》 (5) 第3课《我喜欢的自行车》 (9) 第4课《旋转的短线》 (14) 第5课《有特征的头像》 (18) 第6课《剪出来的动物》 (21) 第7课《剪出来的人物》 (23) 第8课《剪出成语故事》 (26) 第9课《玩玩水粉画》 (30) 第10课《花儿朵朵》 (33) 第11课《点出来的画》 (36) 第12课《刻刻印印学版画》 (39) 第13课《贴贴印印纸版画》 (42) 第14课《小小藏书票》 (45) 第15课《彩墨瓶花》 (48) 第16课《游动的鱼》 (51) 第17课《有趣的池塘》 (56) 第18课《泥条小陶罐》 (59)

第1课《迷人的细节》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线条表现植物的结构和纹理细节,合理组织点、线,画出线条的疏密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近距离观察植物,发现植物表面的纹理,感受自然的图形美;讨论得出用线条表现植物结构和纹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体会换一种角度观察的感受;培养细心观察的和善于发现美的习惯。 2学情分析 可以从观察植物实物或图片入手,比一比谁观察得最细致,感受以往未发现的细节之美。再通过尝试、欣赏与讨论,交流多样的表现方法和注意点等。 辅助以启发法、讨论法、师生示范等,并用大量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创作形式表现的方法与要求。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植物表面的细节,合理组织点线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植物结构的准确把握,纹理的疏密安排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迷人细节

三年级美术下册 点出来的画教案 沪教版

点出来的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点彩画的原理,学会用色彩并置的方法调配颜色,尝试运用色彩并置的技法进行色彩表现。 过程与方法:认识“点彩派”的表现特点,在点彩画表现过程中,掌握用点或小笔触将原色、间色直接并置在画面上,通过视觉产生混合效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点彩画的学习,丰富学生调色的经验,激发学习色彩的兴趣,引发对色彩表现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点彩造型的方法。 教学难点: 点出协调的色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与认识 1.欣赏点彩派作品,认识法国画家保罗·西涅克及其点彩画风格。 问:对这种风格的理解,你喜欢吗?为什么喜欢? 2.观察画家作品中的色彩。 3.比较色彩的视觉效果。 4.导入课题——点出来的画。 二、讨论与引导 1.了解点彩画的表现方法。 可以用水彩笔点。 也可以用水分笔点。 2.学生尝试点出相同色彩并置的点。 3.教师:点的疏密不同,效果也不同。

4.教师出事不同色彩并置的点彩色卡。 学生远看和近看,体会色彩并之后带的色彩混合效果。 (色彩远看后就会融合在一起,变成另外一个颜色了。) 5.观察书上的作业,体会怎样点的更有味道。 三、尝试与创作 1.教师出示不同色彩效果的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作业要求: (1)确定画面内容; (2)点出轮廓和基本色; (3)用点彩画的方法绘画自己喜欢的景物。 四、展示与评价 1.作品展示 2.介绍自己作业中最满意的地方,互评。 评价依据: (1)作业的完整性 (2)作品中色彩的搭配效果 3.请学生说说自己学习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未完成的作业。 2.分析作业的优缺点。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二、指导与实践 1.欣赏一些完成的作品。 2.看了这些作品后你们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想法,什么地方还不够好?怎样改进? 3.学生发言 你是怎么想的? 你要修改什么地方?

三年级美术下册 用长短线组成的画教案 沪教版

用长短线组成的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与大师不同的绘画工具表达大师作品。 过程与方法:发现自己的作品与大师有不同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大师作品中线、色彩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 线的各种排列方法。 教学难度: 用长短线组织块面。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学具:各色废旧绒线、有色纸、剪刀、白胶、镊子 教具:各色废旧绒线、有色纸、剪刀、白胶、镊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与欣赏 欣赏凡高的作品 1.展示凡高的作品 《星空下的行路人》 2.这副画给你什么感觉?那些地方很吸引你? 学生试分析作品风格,用笔特点及色彩感觉。 教师:凡高的画是许多长短不同的线段组成的,如:天空用短、地面用长线等。 二、分析与感受 了解凡高作品的风格和用线方法。 1.探究如何用与大师不同的材料来表达与大师相同的画。 (1)学生发言 欣赏教材,用长短线组成的画

(2)用各种不同色彩、不同长短的线来表达。 2.探究如何把大师作品上的用线特点用于自己与大师不同题材的作品中。 你想贴一副什么画? 引导学生内容是自己想象的,如:花瓶中孔雀羽毛、各种水果、盆栽植物等。 三、指导与实践 掌握绒线的表达形式和方法。 1.教师出示贴的内容 探究如何用线来组织不同块面的方法。 学生上台演示:盘、绕、团、排等各种手段。 长短线相组合,长中有短,短中要有色彩变化。 2.用短线贴形体时,要求学生把绒线几根一起剪成所需要的线的长度。在所需贴的块面上涂满胶水,再用镊子来组织排线。 教师演示。 请学生上台演示。注意线的各种排列方法。 3.学生尝试制作,题材自由选择。教师巡回辅导,注意胶水不可涂得过多,线的排列有规律。 四、展示与评议 1.展示并讲对作品的感受。 2.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用长短线组成的画 2.长短线组合的画,有什么不一样?你用什么材料来表达的?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3.采用了哪些方法来组织块面的?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板书:剪、绕、围、排、贴 二、指导与实践 1.出示学生半成品 2.你的制作品存在什么问题? 3.学生发言

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剪影小动物名师制作优质教案沪教版

剪影小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过程与方法:用“加一点”与“剪一点”的方法造型小动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介绍小动物的故事,交流感受。 教学重点: 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及细节表现。 教学难点: 能根据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添加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 学具:动物的图片资料。 教具:动物的图片资料、范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与尝试 交流欣赏、演示方法、尝试表现。 1.学生相互介绍自己喜爱的动物及图片资料。 2.多媒体展示有关动物的图画。 各种画的表现,最好有剪影艺术。 3.教师用魔术棒形式,利用裁剪工具在电脑上变出一个动物剪影。 4.学生讨论:这个魔术是怎么变的? 学生发言:裁剪工具的使用方法。 5.学生尝试表现动物的外形。 6.出示课题:剪影小动物。 二、讨论与表现 讨论造型方法,完善动物剪影。 1.教师范画动物外形,学生讨论如何完善? 2.学生发言。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并演示“加一点”、“减一点”。 学生观察分析动物的图片,观察其花纹和五官特征,用裁剪工具将后景色选为白色,在最初剪影的基础上进行镂空,即“减一减”,有些花纹需要有颜色的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将后景色进行添加,即“加一点”,由于电脑绘画便于修改,随时可以进行加和减,因此“加一点”和“减一点”就是动物剪影的造型方法。 3.学生观察动物图片,分析动物外形特征(形态、花纹等)。 4.用裁剪工具完善动物剪影。 三、评价剪裁的动物 1.通过控制台,在班内展示作品,共同欣赏作品。 2.教师鼓励学生,表扬优秀作品。 3.思考:你能给你的小动物添个故事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并引出课题 1.出示课题:剪影小动物 2.上节课你剪影了什么动物? 为什么要剪影这种动物? 学生发言。 3.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剪影这种动物的? 学生发言:加一点,减一点。 二、想象与创造 1.说说自己所画的动物的生活习性,编个小故事。 学生发言。 2.展示范画。 3.通过联想,添画故事情节,表现小动物的生活。 4.教师巡回辅导。 5.剪影小动物的方法: (1)选中多边形工具。 (2)选择后景色、前景色。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实用小设计 课题名称:第1课花儿朵朵 课题名称:第2课小小通讯录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远古时代 课题名称:第3课学做画像砖 课题名称:第4课仿古器物 课题名称:第5课泥塑青铜鼎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印出来的画 课题名称:第6课刻刻划划学版画 课题名称:第7课贴贴印印学版画 课题名称:第8课小小藏书票 单元主题:第四单元走近大师 课题名称:第9课旋转的短线 课题名称:第10课用短线组成的画 课题名称:第11课我学大师画头像 单元主题:第五单元尝试写生的快乐 课题名称:第12课迷人的细节 课题名称:第13课我眼中的静物 课题名称:第14课写生身边的人 单元主题:第六单元有趣的彩墨 课题名称:第15课水墨游戏 课题名称:第16课瓶子里的花 课题名称:第17课我画的树 单元主题:第七单元多彩的生活 课题名称:第18课我学做蜡染 课题名称:第19课我的蜡染花布 课题名称:第20课装饰我的家 单元主题:第八单元我用电脑来裁剪 课题名称:第21课剪影小动物 课题名称:第22课漂亮的风景画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实用小设计课题名称:第1课花儿朵朵 知识要素 色彩搭配、材料选择

?技能要求: 纸花的制作及剪、拼、贴技巧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各种材料,发现许多物品都能利用 实践与创造:用纸花和各种材料对画面进行装饰 欣赏与评议:学习欣赏的方法,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教学重点 材料的选择和利用,以及了解简单的设计 ?教学难点 色彩的搭配与构图(设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与交流 1.展示,欣赏范作。 2.了解花的各种制作方法及各种物品的利用。 3.制作展示,通过制作了解方法。 4.学生尝试制作。 5.展示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知道色彩的搭配。 二.发现与尝试 1.欣赏范作,谈谈自己的感受。 2.归纳意见,引导认识纸花制作方法及其他物品如何来进行装饰以及色彩的搭配和简单的版面设计。 三.创造与辅导 1.用展示的方法比较学生典型作业有何不同。 2.比较不同材料装饰的不同感受。 3.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 4.尝试探索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纸花进行装饰。 四.欣赏与评论 1.学生自评,讲述自己设计及制作过程中的创意和不足之处。 2.小组互评,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头论足,发现优点和不足之处。先组内,后组外进行。 3.教师总评肯定学生成绩,增强自信。 4.同学之间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提高自信心。

三年级上美术教案-我的一家_沪教版

课题名称:第1课我的一家 知识要素 人物特征的表现与主题创意 技能要求: 用各种绘画形成表现各年龄层次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创意主题画,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全家例外年龄的人物特 征,以及全家人的活动场面。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交流中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发现例外年龄的特征,表现全家人的开心场面。 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说说父母关爱自己难忘的事,培养学生心爱自己的家 庭,以及尊敬自己父母和亲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例外特征 教学难点 画面人物前后关系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尝试 1.欣赏父母、祖父母的照片,以及同龄人画的有关一家人的作品等,使学生引起兴趣。

2.运用媒体展示三代人的头像,请学生讲讲他们例外的特征差异。 3、“夸夸我的一家人”,仔细观察人物的例外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细密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 4、通过现场教师的头部写生、讲评,知道特征的深入刻划对表现人物的重要性。 二.分析与交流 1.分析绘画过程:从整体到局部。 先画前面的人物,再画背景,注意画面的主次关系。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 2.小组讨论: ①想象我的一家合照留影时的动作和神态。 ②想象我的一家在什么地方留影? 三.绘画与创作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一家人”的故事,启发主题画创作的愿望。 2.欣赏同龄人作品(教材P40-41),简单分析画面内同,鼓励学生表现熟悉的生活。 3.绘画时每个人的位置应安排好,注意画出我的一家人年龄、性别、特征并表现出家庭的亲切融洽。 4、背景的添加可以是自己的家,也可以室外景色,画画自己生活环境一角的立体感,表现例外家居的景物,如客厅、卧室、厨房等,注意表现出立体感与空间感。 四.展示与评析 1.作品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