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

内河航运展开规划

为加速我省内河航运根基设备建设,充足发挥水运资源的优势,实现水运交通新的超越式展开,促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连续展开,特编制我省内河航运展开规划。

一、xx内河航运根本状况

——航道

广东省河流纵横交织,水资源丰富。全省有大小河流2000余条,总长36000多公里,居全国第一,主要散布在珠江水系、韩江水系和榕江水系,展开水运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全国航运资源条件最优胜的地区之

一。在全国规划要点建设的内河航道“两横一纵两网〞中,我省就占了“一横〞〔西江航道骨干线〕和“一网〞〔珠江三角洲航道网〕。

广东省现有通航里程11844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9.6%,居全国第二;此中等级航道里程4306公里,占全省36%,居全国第六;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1036公里,占全省8.7%,居全国第五。广东省内河航道主要散布在珠江水系,共有通航河流865条,通航里程8010公里,占全省通航里程67.6%,此中珠江三角洲河网通航里程5823公里,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901公里,分别占全省49%和87%。西江是珠江的干线,当前为三级航道,2000吨级船舶可通畅肇庆,1000吨级船舶可通畅广西梧州。

东江、北江已形成六级或七级航道。榕江和韩江分别形成三级和七级航

道。

当前,珠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了以通航1000吨级及以上标准航道为骨干,以四级航道为根基,江海直抵,连通港澳的航道运输网;与西南等省区衔

接的省际通航能力大大提升;粤东、粤北山区通航条件获得改良。——港口

根本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为主枢纽港,惠州、茂名等为重要港口,

其余中小港为一般港口的分层次格局。全省共有码头泊位3066

1/10

个,年经过能力50899万吨,此中沿海码头泊位1219个,年经过能力33399万吨,约占全省65.6%。

全省共有内河生产性码头泊位1847个,内河港口吞吐能力约17500万吨,约占全省港口吞吐能力的34.4%,居全国第六,2003年实质达成吞吐量9348万吨。全省约95%的内河港口集中散布在珠江水系通航条件较好的河流沿线,多以中小型为主。我省的内河港口主要为沿海主枢纽港效力。

——船舶

广东省全社会内河船舶保有量为19484艘,约331万载重吨,69

000多客位,运输船舶多为100-300吨级,均匀载重吨约190吨。

——内河运输

2003年全省内河运量1.3亿吨,约占全省水运量的48%,约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1/5,

此中珠江三角洲约占85%;全省内河集装箱运量达成564万标箱,占全国内河集装箱运量的80%,此中珠江三角洲达成的内河集装箱运量占全省内河集装箱运量的98%。全省内河游客运输量984万人。

——整体评论

1.广东省内河航运覆盖了全省全局部地域,内河航运的展开,改良了沿江地域的交

通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加速了城镇化进度,促使了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公民经济的展开。

内河航运最兴盛的珠江三角洲地域也是公民经济展开最快的地域。

2.客运水平整体呈降落趋向,货运量稳步增添,集装箱展开快速。1995-2003

年内河客运量年均降落8%,但港澳航线客运量保持必定的增添,2003年全省内河客

运量达984万人。内河货运量稳步增添,1995-2003年年均增添约4%,20

03年内河货运量约达1.3亿吨,主要担当大宗散货和外贸物质运输,此中集装箱运输

展开快速,1995-2003年内河集装箱运量年均增添约20%。

2/10

3.我省内河运输量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与经济总量散布一致。最近几年来该区内河客、货运量分别约占全省内河客、货运量的85%。

4.内河航道是广州、深圳等沿海港口的主要集疏运方式,主要为沿海港口效力,此中广州港约1/3的集疏运任务由内河担当。

5.展开相对滞后,潜力还没有充足发挥。整体来看,我省综合运输系统发

展不均衡,与公路建设对比,内河港口、航道建设相对滞后,不可以适应经济快

速展开的需要,水运优势未能获得充足发挥,与修建“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展开

战略和实现交通协调展开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二、xx运输量展望

依据广东省公民经济和社会展开规划及交通运输展开规划,对广东省客、

货运量及内河运量进行展望。“十五〞和“十一五〞时期,估计全省货运量年均增添速度分别为5.5%和5.0%,此中,内河货运量年均增添速度均为

5.0%;全省客运量年均增添速度均为6.5%,此中内河客运量分别年均递减约6.8%和5.1%。2005年和2010年客、货运量展望结果见表一,集装箱运量展望见表二。表一2005-2021年广东省客货运量展望表〔单位:

万吨、万人〕全社会货运量

此中:

珠三角

xx货运量

此中:

珠三角

全社会客运量

此中:

珠三角

3/10

内河客运量984623480

此中:

珠三角880560420

表二广东内河集装箱运量及沿海集装箱吞吐量展望表万标箱〕〔单位:

年均增添〔%〕

集装箱运量

沿海集装箱吞吐量1421217

三、加速展开xx内河航运的战略意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抢先根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的交通事业展开日新月异,为我省经济展开供给了有力的支撑。但当前我省交通运输还不适应经济展开的需要,更难于适应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省委九届二次会议确立了我省本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

到2010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抵达3450美

元,珠三角抢先根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比2

010年再翻一番,抵达700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抢先根本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跟着我省经济的展开,运输量将会大大增添。估计到2010

年,我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靠近8亿吨,是当前的2倍,内河港口吞吐量约

2.3亿吨,是当前的2.5倍;沿海集装箱吞吐量4050万标箱,是当前

的2.5倍;内河集装箱运输量将抵达1250万标箱,是当前的2倍多。

所以,一定加速展开内河航运、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等各样运输方式,修建现代化综合运输系统。我省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展开内河航运根基和条件较好,潜力很大。遇到陆路经过能力限制,公路运输本钱提升,水道在集装箱运输、能源、原资料等大宗物质运输等方面的优势将越来越显然。所以,要高度重视内河

4/10

-2021年航运建设,鼎力展开内河航运,为广东的长久展开以及打造世界级制造业中心供给

大运量、低本钱的交通支撑。

〔二〕增强广东经济展开后劲和提升经济展开竞争力的需要。

我省内河航运覆盖全省全局部地域,展开潜力很大。加速内河航运展开,关于进一步改良沿江地

域交通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使沿江地域家产构造和家产布局的调整,降低运输本钱,提升产

品市场竞争力,促使我省外向型经济和沿江地域县域经济协调展开,增强我省经济展开后劲和提

升经济展开竞争力拥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贯彻和落实科学展开观,实现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可连续展开的需

要。

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域人口密度高,人均土地资源少,环境问题日趋突出,能源原资料严

重缺少,需要大批从省外调入。内河航运拥有投资省、运量大、能耗低、占地少、本钱低、污染

少等独到优势。鼎力展开内河航运,切合可连续展开战略的要求。据测算,在平原和渠化河流上,水运、铁路、公路的基建投资比率为1∶3∶7;水运每马力运量是铁路的2-4倍、公路的

50倍;水运本钱相当于铁路运输的1/2、公路运输的1/5;修筑1公里铁路〔双线〕、1

公里高速公路〔4车道〕均匀占地分别为50亩、100

亩,而航道建设根本不占土地;水运单位吨公里能耗约为公路运输的1/10。所以,展开内河

航运既有益于领土资源保护、减少环境污染、节俭能源和投

资,也有益于降低产品本钱,提升市场竞争力,是我省实现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可连续展开的重

要战略措施。

〔四〕促使“泛珠三角〞地区合作的需要。

“泛珠三角〞地区内陆9省区拥有众多的内河航道,全局部下于珠江水系,通航里程1万8千多

公里,占全国的13.5%。珠三角是航运核心地域,经过西江干线、红水河、南北盘江、郁江、右江等航运通道连结云南、广西、贵

州等西部省区,形成了“泛珠三角〞地区内面向东南沿海和港澳地域“一条通道一个水网〞的格局。

5/10

珠三角地域是我国内河航运展开的要点地域,在广东省及周边地域能源等大宗散货运输中饰演了重要角色,达成的货运量占广东省内河货运量的85%以上,占全国的18%左右。珠三角内河航运展开的突出特点是集装箱运输兴盛,已经成为香港、深圳等重要港口集装箱疏运的主要方式之一。2003年广东省共约2000多万标箱集装箱生成量中,有靠近1350万标箱经过香港出口或运抵香港,此中500多万标箱经过内河航运达成,内河航运成为粤港经济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

加速广东省内河航运展开,将为“泛珠三角〞地区资源开发、物质运输供给便利的出

海通道,为“泛珠三角〞地区发挥地缘优势、融入国际市场创建更为有

利的条件;将为我省实现充足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使“泛珠三角〞地区现代

物流系统的形成确立坚固根基,为“泛珠三角〞密切合作和协调展开供给有力支撑。

四、指导思想、根来源那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抢先根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坚持全面、协调、可连续的

科学展开观,着重内河航运与港口、海运的协调展开,环绕沿海主枢纽港展开内河航道,

使内河航运更好地为沿海主枢纽港效力。突出要点,使内河航运展开与经济中心区、要地

和网络区的经济展开要求相协调,要点建设西江水运主通道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级骨干航道,

加密、延长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打通出海及与周边省〔区〕相联系的水上通道,改

良粤东和粤北山区通航条件。

联合各地城乡经济展开和城市展开的定位、家产分工和布局以及领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

一步增强内河港口的建设与改造,完美港口布局,提升机械化妆卸水平,拓展主要港口功

能;要点建设一批专业化码头泊位,逐渐实现沿海主枢纽港、内河航道、内河港口协调展

开。调整航运构造,鼎力推动内河航运船舶标准化,加速老旧船舶更新,推行标准化船型。

踊跃培养内河航运市场,鼎力展开内河大宗散货和集装箱等专业化运输,充足发挥内河航

运在综合运输系统中的作用,促使沿江流域经济快速健康展开。

6/10

〔二〕根来源那么

1.一致规划原那么。一致规划,分步实行,充足利用水运资源。

2.兼备兼备原那么。协调好航运与水利、水电等开发建设。

3.环境保护原那么。办理好航道、港口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整体社会效益。

4.以人为来源那么。办理好需求与可能的关系,实行可连续展开战略。

5.市场原那么。以市场为导向,踊跃指引和利用社会资本参加内河航运建

设。

〔三〕目标

依照协调展开,根本适应公民经济和社会展开需要的要求,提出我省2010年内河航运根基设备建设的目标。

——航道

进一步完美适应大型船舶出入的出海航道。建成和完美以西江水运主通道和珠江三角洲“三纵三横〞三级及三级以上航道为骨干的珠江三角洲航道网;以该网为核心,形成与北江、东江等航道干支相通,江海直抵,布局合理,港、航、船协调展开的珠江水系内河航运系统。初步形成干支互通的韩江水系300吨级内河航道系统。至2010年,新增5万吨级出海航道115公里,5000吨级海轮航道66公里,3000吨级海轮航道216公里,1000

吨级海轮航道里程约227公里,2000吨级内河航道里程236公里,1

000吨级内河航道里程约230公里,500吨级内河航道里程100公

里;改良其余等级航道里程约777公里;1000吨以上内河航道里程达1080公里,约占全省内河航道里程9%。逐渐完美航道支持保障系统。〔2010年全省航道规划见附图一,珠三角航道规划见附图二〕

——港口

环绕沿海主枢纽港的展开及运输市场的需求,建成一批适应经济展开和运输需要的集

装箱支线港口及其余专业化港口,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美、既有

7/10

合作又有分工的内河港口系统,新增千吨级以上内河泊位一批,珠江三角洲根本形成集装箱专业化运输系统,局部主要港口成为地域性物流中心。

——运输船舶

调整完美船舶运力构造,至2008年根本裁减水泥船和挂桨机船。到2010年,珠江三角洲标准化船舶抵达60%以上,船舶均匀吨位增添约一倍,抵达400载重吨以上。根本形成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域的专业化运输系统,专业化运输比重显然提升,运力构造显然改良。

到2010年,内河货运量约18300万吨,此中集装箱运输量达1250万标箱;内河游客运输量约480万人。

五、主要任务及要点工程

〔一〕主要任务

1.完美西江干线主通道,打通出海及与周边省份相联系的水上通道。

加速建设西江下游肇庆至虎跳门和横门3000吨级海轮航道,动工建设虎门出海航道〔广州港出海航道二期〕、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和磨刀门3000吨级海轮航道建设,打通虎门、横门、崖门〔含虎跳门〕3条连通西南的出海通道。动工建设西江航运干线〔两广交界处界首至肇庆〕航道整顿,使2000吨级船舶直通广西。

2.建设和完美以“三纵三横〞为骨干航道的珠江三角洲现代化航道网。

加速建设莲沙容水道、陈村水道和潭江水道,动工建设劳龙虎航道、洪奇

沥水道等1000吨级及以上骨干航道整顿工程,建成珠江三角洲“三纵三横〞三级及三级以上航道为骨干的珠江三角洲现代化航道网。完美骨干航道的配套

设备,抢先实现全省骨干航道网保护、管理和效力的现代化。

3.改良xx航道通航条件。

配合我省地区经济协调展开战略,增强山区水运根基设备建设。经过整顿建设北江航道、

东江航道和韩江水系航道,逐渐改良粤东和粤北山区航道通航条件,促使粤东和粤北山区

经济展开。

8/10

4.完美航道支持保障系统。

经过推行应用航标遥测技术、船舶GPS定位技术等,成立航道管理数据库系统,逐渐完美以电子地图为根基平台的航道地理信息系统,建成一套布局合理、功能齐备、技术先进、效力优良、管理高效,适应我省内河航运现代化要求的航道支持保障系统。5.进一步增强内河港口的建设和改造,提升港口装卸机械化水平。

适应经济展开和集装箱运输展开的需要,增强主要内河港口的建设,完美码头布局,调整港口功能构造,逐渐建设珠江三角洲集装箱运输系统,进一步展开内河集装箱运输。以应用适用技术和先进设备为打破口,逐渐实现港口装卸作业机械化,形成港口规模效益,局部重要港口逐渐向地区物流中心方向展开。增强肇庆、佛山等内河港口建设,改良港口集疏运条件。

6.踊跃推动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

逐渐裁减老旧船舶,在航道条件改良的同时,推行主要货种、主要航线的标准化船型,逐渐实现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

〔二〕2004-2010年要点工程:

1.要点整顿航道24条,整顿航道里程约1970公里,估量总投资约

69.5亿元。“十五〞后两年和“十一五〞投资50亿元,此中珠江三角洲航道网

投资约35亿元。

2.要点建设内河港口工程62个,估量总投资66亿元。

〔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航道要点建设工程见附图三、附图四,港口、航道要点建设工程详细状况见附表〕

六、规划实行建议

〔一〕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全面、协调解可连续展开的科学展开观,充足认

识加速展开内河运输对节俭土地资源、节俭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各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展

开和交通运输可连续展开的重要性和现实性,采纳有效措施增强内河航运根基设备建设,

促使内河航运事业的展开。要从全局、

9/10

长久的战略高度,联合水资源综合利用,增强港口岸线、航道和港口建设的宏观管理,航道、港口工程建设应以国家和省同意的规划为依照,实现航道、港口有序、协调展开,更好地为沿海主枢纽港效力。

〔二〕2004-2010年省交通规花费于航道建设资本由本来每年5

000万元增添到2.5亿元,所有用于内河航道建设。同时,踊跃争取交通部资本支持。关于2004年起新动工的内河航道建设工程,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域的工程,沿线地方政府负责安排工程总投资的35%;东西两翼内河航道工程,沿线地方政府按工程总投资的15%安排配套资本;山区航道建设工程,沿线地方政府按工程总投资的5%安排配套资本。节余资本缺口由省和珠江三角洲沿线有关市向世界银行贷款解决。

〔三〕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航道、港口等内河航运根基设备建设的投资力度,依照市场原那么,宽泛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参加内河航运根基设备建设,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系统。踊跃研究政府补贴性投资改为参股投资的方案。

〔四〕踊跃推动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要依照安全、环保、经济、雅观的要求,优化

运输船舶构造,在改良航道条件的同时,推行标准化船型。踊跃展开船型标准化研究,拟

订船型标准化系列,特别是节能、环保、经济合理的专用集装箱系列船型,并拟订相应的

扶助政策,鼓舞更新、裁减老旧船舶和应用标准化船舶。成立和完美现代化船舶交通管理

系统,保障船舶交通安全。

〔五〕理顺航运管理系统,依法治水、治航,促使航运事业协调展开。港口、航道管理部

门要兼备港、航、船的协调展开,增强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交流和协调,并做好与水资源

开发利用有关规划的连接工作,使水利水电开发能兼备航运的需要。加速航运立法步伐,

赶快订正完美?广东省航道管理条

例?,完美有关管理规章,加大航运执法力度,推动内河航运事业展开。

〔六〕踊跃培养航运市场,增强市场看管,标准航运市场次序。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

踊跃培养水道运输市场,为公司创建优秀的市场环境;增强市场管理,从船舶、航运公司、

水上运输效力公司、海员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升准入标准,完美退出体制,形成一致、

标准、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打击非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增强对航运公司的资质管

理,标准市场经营行为。

10/10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广东省国际物流发展状况研究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广东省国际物流发展状况研究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其 国际物流业发展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广东省地处南中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 有大量的港口、航运和物流基础设施,一直以来,广东省都是我国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 但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变化和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广东省国际物流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和机遇。本文将对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广东省国际物流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广东省国际物流业的现状 1.1 港口和航运优势 广东省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广州、深圳、珠海等多个港口, 其中广州港位居国内第四,深圳港作为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口。广东省港口和航运业发达,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对国际贸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省还拥有完善的内 河航运网络,为国际物流提供了便利的基础设施支持。 1.2 物流园区建设 随着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园区建设成为广东省国际物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不断加大对于物流园区的投资建设,其中包括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综合物流园、 深圳机场物流中心、广州南沙自贸物流园等众多物流基地的建设,为广东省的国际物流业 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1.3 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广东省的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也得到了迅 速发展。广东省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快递物流企业,其中包括阿里 巴巴、京东等知名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 一定的影响力,为广东省的国际物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4 产业转型升级对国际物流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传统的加工制造业 逐渐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制造业向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对 广东省的国际物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际物流需求不断增加,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要 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物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商业需求,需要进一步创新。 2.1 多式联运和物流信息化

河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20)

河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整个河源市域范围,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包括源城区、东源县、紫金县、龙川县、和平县和连平县一区五县,共设94个建制镇,1个民族乡,4个街道办事处,其中省级中心镇19个(包括5个县城)。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规划基期是2008年,规划期限为2008年—2020年。 发展总体定位 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实施适度工业化战略,全面推进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积极打造全省率先实现“生态文明发展”的示范市,大力建设“五大基地”——新兴产业基地、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粤北赣南区域物流中心、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将河源发展成为广东“绿色宝库”和“幸福之乡”。 总人口和城镇人口 总人口近期年均增长率控制在2%,2015年控制在390万人以内;2015年—2020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9%,2020年控制在430万人以内。2020年全市城镇人口规模控制在260万人以内。 城镇化水平 近期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约1.5%,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约52%;2015年—2020年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约1.6%,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约60%。

城镇规模结构 到2020年,形成大城市1个(中心城区),中等城市2个(老隆、紫城),小城市2个(阳明、元善),小城镇86个。 城镇空间结构 总体空间结构: 在发展战略和城镇化战略的引导下,河源将以“井”字型发展轴带为主线,以多层次的中心城镇和集群化的产业聚集区为节点,形成不同类型、规模的城镇和产业区向“点轴”集聚,六大片区“以点带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打造四条发展主轴:

内河航运工程建设方案设计

内河航运工程建设方案设计 一、引言 内河航运是指在国内地理范围内进行的河流、湖泊等水域的航运活动,是我国水路运输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内河航运也面临着 更新换代和提升发展的挑战。因此,本文旨在对内河航运工程建设方案进行设计,以满足 内河航运发展的需要。 二、内河航运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内河航运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河航运迅速发展,水路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内河航运的货运量、客运量年均增长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内河 航运网络初步形成,水域航道逐渐得到改善,港口和航运设施也不断完善,航运服务能力 不断提升。 2. 内河航运存在的问题 虽然内河航运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航道通航能力不足, 存在瓶颈问题,导致运力不足、运输效率低下。其次,内河航运设施陈旧,不适应新形势 和新需求的要求。此外,内河航运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造成了一些安全隐患和服务不足的现象。最后,内河航运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不够 紧密,互联互通能力有待提高。 三、内河航运工程建设方案设计 1. 航道通航能力提升 为了提升内河航运的通航能力,需进行航道疏浚和改善工程。首先,要对河流水深进行调 查和测量,明确航道疏浚的重点和范围。其次,对淤泥、杂草等进行清除,提高航道的深 度和畅通程度。最后,根据实际需要,对航道进行拓宽和加深,以适应更大型船只的通行。 2. 内河航运设施升级改造 内河航运设施升级改造涉及到港口、码头、船闸、船坞等方面。首先,要对现有港口进行 统一规划和优化布局,提高港口吞吐量和效率。其次,对老旧码头进行加固和改造,增加 泊位数量和提升载重能力。再次,对船闸和船坞进行技术更新和设施改善,以适应更多类 型船只的通行和停靠需求。 3. 内河航运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 为了提高内河航运的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需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首先,要制定内 河航运安全管理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包括船舶安全管理、航道导航标志及通航管理等方面。

中国内河水运行业市场发展规划及投资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中国内河水运行业市场发展规划及投资前景展望研究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1章:中国内河水运行业的发展综述 1.1 内河水运行业的相关概述 1.1.1 内河水运行业的定义 1.1.2 内河水运的社会功能 2.1.2 内河水运的主要政策解读 2.2 欧盟内河水运安全监管法律政策 2.2.1 航运安全监管法律在航运中的地位 2.2.2 欧盟内河水运的安全监管机构介绍 2.2.3 欧盟内河水运安全监管法律及政策

2.2.4 欧盟内河水运的安全监管法律借鉴 2.3 中国内河水运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2.3.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3.2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3.3 行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2.3 美国内河水运的管理体制分析 3.2.4 欧盟内河水运的管理体制分析 3.2.5 美国与欧盟管理体制经验评价 3.3 中美欧内河水运政策与规划评析 3.3.1 中美欧内河水运政策目标和规划

3.3.2 中国内河水运的政策与规划分析 3.3.3 美国内河水运的政策与规划分析 3.3.4 欧盟内河水运的政策与规划分析 3.3.5 美国与欧盟政策与规划经验评估 3.4 中美欧内河水运的市场发展分析 4.1.1 全球航运市场发展概况 (1)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 (2)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分析 (3)国际原油运输市场分析 4.1.2 中国港口运行情况分析

(1)港口旅客吞吐量分析 (2)港口货物吞吐量分析 (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分析 (4)重点物资港口吞吐情况 4.1.3 中国航运市场运行情况 4.2.4 内河水运的建设重点分析 4.2.5 内河水运行业的发展建议 4.3 中国三大内河水系港口发展状况 4.3.1 长江干线港口发展状况分析 (1)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

2014韶关市交通规划建设情况-黄金通道

2014韶关市交通规划建设情况——黄金通道 发布时间:2014-09-30作者:文章来源:浏览次数:0 [ 打印][ 关闭窗口][ 收藏] 韶关市地处粤北,外接湘赣,内联珠三角,自古是中国南方的交通要冲,素有广东的北大门之称。 韶关具有丰富的陆路、水路交通运输资源,京广铁路、武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和106国道南北贯穿全市,韶赣高速、323国道东西贯穿全市,浈江、武江、南水、滃江、北江干流、新丰江等各大小支流呈叶脉式密布全市,形成公路、铁路、水路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丰富的交通运输资源使韶关融入广州一小时生活圈。 2013年,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161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70亿人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5273公里(公路密度83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公路10742公里。等级公路1485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1公里、一级公路207公里、二级公路815公里。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368辆,其中浈江和武江336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5247万人次,其中浈江和武江5113万人次。内河航道维护通航里程386公里,其中等级航道256公里,码头8个,泊位23个。港口货物吞吐量52.8万吨。 高速公路。抓住省实施高速公路大会战战略的发展机遇,全力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立足韶关市情及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编制了《韶关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4至2030年),并于2014年5月底通过专家评审。规划将韶关市高速公路网打造为“四纵五横一环”的布局结构。“四纵”包括京港澳高速韶关段、广乐高速韶关段、武深高速韶关段、韶新高速;“五横”包括韶赣高速、汕昆高速韶关段、大广高速韶关段、雄乐高速、始阳高速;“一环”是由广乐与韶赣高速北连接线、广乐高速和韶赣高速组合形成的市区环城高速。由此,我市高速公路路网密度得到全面提升,全市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基本形成。目前,在“四纵五横一环”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已有“一纵”(京港澳高速公路韶关段)、“一横”(韶赣高速公路)通车。广乐高速公路是我市南北向出省复线通道,它的建设解决了乐昌市不通高速公路等问题。广乐高速公路于2014年9月27日建成通车。而大广高速公路韶关段已于2013年开工建设,目前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计划2015年建成。武深、汕昆高速公路韶关段为省市共建项目,均已列入省政府2013年加快推进项目,两个项目将于2014年12月底前开工建设,计划2018年建成。 国省道干线公路。目前,我市已完成了国道G323线、国道G106线、国道G107线出省通道的升级改造,已打通了与江西、湖南的出省通道;完善了我市与周边市、市区与县(市)主要干道的衔接。市与县、相邻县之间基本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出省公路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农村公路。近10年来,我市完成县通镇公路建设1200公里,实现了县到镇通三级公路的目标,完成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近1万公里。2008年实现全市1286个建制村100%通水泥路,惠及人口约108万人,提前1年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2012年、2013年分别超额完成年度通自然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任务。截至2013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2754公里。同时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顺利完成。 铁路。目前,韶关市域铁路运营里程398公里,其中武广高铁118公里,京广铁路220公里,省地方铁路60公里,铁路网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运营里程2.16公里(广东省为1.05公里)。全长179公里的赣韶铁路于2014年9月30日建成通车。通车后韶关至赣州只需1小时30分钟。规划建设中的铁路有韶关至柳州铁路项目,韶关至柳州铁路是广西以及云贵地区通往海西、赣南地区及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是一条客货兼顾的东西向干线铁路。 北江航道。浈江、武江在市区汇合形成北江,可直达珠三角,水路运输线日显重要。北江航道韶关辖区内49公里,现为五级航道,可通航300吨级船舶。经我市努力争取省里已将北江航道整治纳入《广东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整治后北江的航道将由五级提升至三级,

广东省内河航运能力提升实施方案

广东省内河航运能力提升实施方案 1.0 前言 广东省地处中国南方,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除了繁荣的城市,广东的内陆水域也十分发达。近年来,广东的工业和商业快速发展,对内河航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将提出广东省内河航运能力提升实施方案。 2.0 内河航运现状分析 当前,广东省内河航运主要侧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东江流域。目前,珠江的岸线长度约为1,155公里,是主要的内水航运线,有着比较发达的航运网络。而东江流域的内水航运线主要集中在江门市和阳江市地区,相对较发达。但是,相对于广东省内陆区域广阔的地域,广东省内河航运发展还有待提高。 3.0 基础设施建设 3.1 港口和码头建设 首先,应该加强广东内河港口和码头的建设。对于已有的港口和码头,需要改善其质量和服务。为了满足内河航运的需求,应该建设新的港口和码头,尤其是在内陆的地区。达到货物集散、转运的功能,同时兼顾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 3.2 航道的维护和清理 广东内河的航道需要进行修整和清理。航道的修整包括清理河床,确保航道的畅通,解决大风大浪时候的安全问题。同时,应该安装导航标志,使得内河航运的航行安全、稳定,防止船只在航道中迷失。

3.3 设立船闸 在广东内陆部分,还有一些重要的河流地区需要建设船闸。这些船闸能够改善水尽,让船只得以顺利地进出,为内河航运打开更多的通道。船闸能够提高内河航运的效率,减少等待时间,为节省时间成本的航运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3.4 稽查站的设立 内河航运需要一个稽查站的设立,确保在航运运营过程中符合各项规范,保障广东省内河航运的质量。稽查站可以在关键位置设立,例如港口出入口、内河水域交会处等地方进行稽查,从而杜绝非法行为,发现问题严厉打击。 4.0 安全和管理 4.1 保障安全基础 内河航运安全是第一要务,必须加强船只安全技术。对于所有的内河航运公司,需要加强对船舶的安全管理,比如,必须经过鉴定才能上岗,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管理力度等。建立自主质检机构,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更好地提供服务,从而提高广东省内河航运安全水平。 4.2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对于内河航运行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尤其是对于航行中的保障问题,需要从方案制定到执行落实把关。这个制度应该贯穿整个航运产业链,从安全生产教育、备案和检查、事故应急处理,及时发布行业规范和标准等,加强行业的防控能力。

新时代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思考与建议

新时代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思考与建议 摘要:当今时代,国家对于内河航运方面的发展十分关注,出台了诸多扶持 政策和战略部署。2019年,交通运输部召开全国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强调“做好航道网络化、港口现代化、船舶标准化、统筹江海陆发展等工作,使 内河航运有机融入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经济循环”。2020年,交通运输部 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要求“坚持衔接协调、融合发展”“构建经济高效 衔接融合的航运服务体系”。一系列战略决策部署对内河航运融合发展提出了新 的要求。国内浙江、广东、安徽等典型省份积极推动内河航运融合发展,在不断 地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可供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关键词: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建议 引言 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适应数字经济新环境,我国内河发展主旋律已不再 是简单地追求发展规模与速度的快速增长,而是更加注重追求质量、协同、共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是以 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 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培育内河航运发展的新动能。 1内河航运发展现状 对照交通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等新要求,对标先进地区发展水平,对标交 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要求,省内河航运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在内河航运 融合转型发展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①内河航运与沿线产业城市的 联动融合不充分,对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综合效能需进一步发挥;② 内河港口与航道在建设等级及时序等方面存在不协调,省干线航道沿线千吨级及 以上码头泊位占比仅1/5,建设匹配性需进一步提升;③内河航运信息互联共享 亟待加强,航运融合转型发展步伐仍需加快。

梅州市内河航运发展规划

梅州市内河航运发展规划 一、工作背景及目的 (一)编制依据 1、《广东省内河航道总体布局规划)) (交通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交规划发[2002J33号)。 2、《广东省航道支持保障系统规划》。 3、《广东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粤交规[2011]122号)。 4、《关于同意全省五至七级航道定级方案的批复》(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函[1998]270号)。 5、《关于公布广东省内河Ⅷ、Ⅸ级航道技术等级评定方案的通知》(广东省交通厅粤交基函[2000]411号)。 (二)航运现代化交通网络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市公路、铁路等现代化交通不断发展,而航运的发展相对滞后。在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内河航运战略指导下,内河航道建设稳步推进,航道的通航条件继续改善,但内河港口、运输船舶及支持保障系统发展相对滞后,内河航运的整体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当前,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加强与港澳

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任务,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加剧及交通能力不足的挑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完善的内河航运体系,进一步发挥内河航运占地少、运能大、环境污染小、能耗低的优势,构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综合交通体系,为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 展望未来,内河航运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将带动内河运输需求持续攀升: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我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所面临的土地、环境和交通压力,要求充分利用省内丰富的内河航运资源: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内河航运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越来越重视内河航运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内河航运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程任务重,筹资难度大,建设周期长,而且还受其自身的运输速度慢、受河流的自然分布制约、有效运输范围较小等局限性的挑战。 (三)经济发展的要求 未来一段时期,我市经济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伴随经济规模总量的不断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产业转

内河航标管理办法:优化内河航运运营模式,推动技术创新

内河航标管理办法优化内河航运运营模 式,推动技术创新 摘要 内河航运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物流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航标管理是确保内河航运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本文以“内河航标管理办法优化内河航运运营模式,推动技术创新”为题,从优化内河航运运营模式和推动技术创新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以期促进内河航运发展。 一、引言 内河航运是指河流、湖泊、运河等内陆水域的航运活动。内河航运具有运输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内河航运在经营模式和技术创新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二、优化内河航运运营模式 1. 提高运力利用率 (1)航行计划优化通过合理规划船舶的航行路径和停靠点,减少空转和等待时间,提高航行效率。

(2)合理调度船舶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船舶的实时监控和调度,以确保船舶的合理利用。 (3)发展共享运输模式鼓励内河航运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共享运输资源,提高运力利用率。 2. 加强航道维护和管理 良好的航道维护和管理是保障内河航运安全的重要前提。为优化内河航运运营模式,需要加强航道维护和管理,包括 (1)定期疏浚和清理航道及时清理淤泥、水草等航道障碍物,确保船舶安全通行。 (2)提高航道标志设施的可见性和识别性对航道标志进行维护和更新,提高船舶导航的准确性。 (3)加强航道巡查和监测通过加强航道巡查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航道问题,确保航道畅通。 三、推动技术创新 1. 引入信息化技术 内河航运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包括 (1)船舶自动导航系统通过引入自动导航系统,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中国内河航运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展望

中国内河航运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展望 内河航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流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服务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内河运输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2012年以来,内河水运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内河建设完成投资614亿元,下降2.3%。 2019年末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3万公里,比上年增加172公里。等级航道里程6.67万公里,占总里程52.4%,提高0.2个百分点。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1.38万公里,占总里程10.9%,提高0.3个百分点。 内河航道等级,是按照河流所能通行船只大小所作的等级分类。根据《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14,分为7个等级。 目前我国各等级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别为:一级航道通航里程为1828公里占比1.4%;二级航道4016公里,占比3.2%;三级航道通航里程为7975公里,占比6.3%;四级航道11010公里,五级航道7398公里,六级航道17479公里,七级航道17044公里。等外航道里程6.05万公里。 近年来,我国内河千吨级航道里程数量持续增长,从2012年的9894公里,增长到2019年的13819公里。其中一级航道通航里程从2012年的1395公里增长到2019年的1828公里;二级航道通航里程从2012年的3014公里增长到2019年的4016公里;三级航道通航里程从2012年的5485公里增长到2019年的7975公里。 内河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数成下降趋势,2012年到2019年内河港口泊位上减少了三分之一。特别是近三年泊位数量下降较快,仅2018年内河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数减少了3563个。2019年内河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为17331个。 另一方面,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稳步增长。2019年内河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达到444个,占生产用码头泊位数比例为2.6%。

内河航运 规划方案-更新版

内河航运规划方案 1. 背景介绍 内河航运是指在内陆河流域内进行交通运输的方式,涵盖了内河货运、旅游观光、渔业等多种功能。由于内河交通具有低碳、低排放、安全、高效等特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内河交通的规模较小、劳动力成本高、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内河航运在我国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因此,制定一份合理的内河航运规划方案显得十分必要。 2. 前期调研 在制定内河航运规划方案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前期调研,了解内河航运的实际 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根据调研所得,我们提出了以下方案: 3. 规划方案 3.1. 增加投资 内河航运缺乏大规模、高效、现代化的运输体系,因此,我们需要增加对内河 航运的投资力度,加强对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投资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3.1.1. 建设航道和码头 内河航运的运输航线主要是内河航道,我们需要合理规划内河航道线路,修建 标准的码头和停靠站,提高内河航运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3.1.2. 更新内河船舶 内河船舶战线老化严重,导致无法满足航运需求,我们需要加大更新力度,推 广使用节能、环保、现代化的内河船舶,提高内河航运的技术水平。 3.2. 加强管理 内河航运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2.1. 行业标准不统一 内河航运涵盖了不同的运输、旅游、渔业等领域,各领域的标准和规程不统一,需要进一步整合。

3.2.2. 违规现象多发 内河航运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违规现象,如超载、超速、乱排污等,对内河航运的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需要加强监管,并加强对违规船只的处罚力度。 3.3. 推动产业化 内河航运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产业生态系统,推动产业化的发展。具体方案有: 3.3.1. 建立公平竞争机制 健全的公平竞争机制是推动内河航运产业化的重要保障。我们需要建立起内河航运产业规范化的市场机制,打破航运市场垄断,鼓励竞争,促进产业化进程的发展。 3.3.2. 发展相关产业 内河航运发展需要伴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推动内河航运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船舶设计、建造、修理、管理等,推进内河航运向产业化方向转型。 4. 总结 内河航运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一个重要短板,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内河航运的潜力和前景都十分广阔。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合理的内河航运规划方案,推动内河航运的发展,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

2024年内河船舶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内河船舶市场发展现状 引言 内河船舶市场是指河流、湖泊等内陆水域上的船舶运输市场。随着全球经济的快 速发展,内河船舶市场在交通运输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分析当前内河船舶市场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内河船舶市场的现状 市场规模 内河船舶市场的规模近年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随着人们对内陆水域交通运 输的需求不断增加,内河船舶市场的总货运量和市场收益都在不断提升。 支持政策 各国政府对内河船舶市场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支持。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投资内河船舶运输,提高内河航运的运力和效率。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内河船舶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随着船舶制造技术和船舶 设备的不断升级,内河船舶的运载能力和运输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竞争态势 内河船舶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为船舶数量增加和运价下降。各个航运企业为 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船舶数量,导致市场供应过剩,竞争程度加剧。为了应对竞争,航运企业不得不采取降低运价的策略,降低成本来吸引客户。 内河船舶市场的发展趋势 绿色环保 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提升使得内河船舶市场的发展趋势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未来,内河船舶市场将倾向于使用更加环保的船舶燃料和减少排放的技术,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效率提升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内河航运企业将继续努力提高运输效率。通过采用先进的技 术设备和优化运输路线,内河船舶市场的运输效率将进一步提升,以满足客户对快速、高效的需求。 跨境合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内河船舶市场也将面临更多的跨境运输需求。为了满足 这一需求,各国内河航运企业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推动内河船舶市场的全球化发展。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 •【公布日期】2020.05.29 •【文号】交规划发〔2020〕54号 •【施行日期】2020.05.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运 正文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的通知 交规划发〔2020〕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现将《内河航运发展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交通运输部 2020年5月29日 内河航运发展纲要 内河航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流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服务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战略部署,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特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交通强

国建设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衔接协调、融合发展,坚持整体推进、协同发展,坚持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科学开发和保护内河航运资源,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加快提升效率效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有力促进运输结构优化,实现内河航运现代化,更好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二)发展目标。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内河航运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绿色发展、安全监管等取得重大突破,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服务国家战略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内河千吨级航道达到2.5万公里;主要港口重点港区基本实现铁路进港;内河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比重达到9%;重要航段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45分钟,主要港口(区)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30分钟;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占比显著提高,船舶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实现应收尽收、达标排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河航运广泛应用。 到2050年,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东西向跨区域水运大通道高效畅通,南北向跨水系联通,以一流港航基础设施、一流航运技术装备、高品质航运服务、智能化安全监管,全面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干支衔接江海联通的内河航道体系。 以千吨级航道为骨干,加快建设横贯东西、连接南北、通达海港的国家高等级航道。强化东西向跨区域水运大通道,形成长江干线、西江干线、淮河干线、黑龙江通道横向走廊,研究解决三峡枢纽通航瓶颈,推进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前期工作,拓展延伸主要支流航道。打通南北向跨流域水运大通道,建设新大运河,统筹

内河航道规划方案

内河航道规划方案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内河航道的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提出一个包括交通网络、港口建设和航道维护方面的内河航道 规划方案,旨在提高内河航道的通行能力、保障货物的及时运输,并在保 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交通网络规划 内河航道的交通网络规划需要充分考虑整体布局和各个区域之间的连 通性。首先,应该建设一条横贯全国的主干航道,以连接各个重要的内河 河流。其次,在主干航道的基础上,可以构建一些支线航道,以满足不同 地区的需求。最后,应该加强内河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建设集装 箱转运站和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促进内河航道与公路、铁路的无缝连接。 第二部分:港口建设规划 港口是内河航道运输的重要节点,其建设规划直接影响着内河航道的 通行能力和货物的运输效率。在港口建设方面,应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 工作:首先,根据船只的装卸需求和货物流量的预测,合理选择港口的位 置和规模。其次,应该加大对港口设施的投资,包括码头、仓库、堆场等,提高货物的储存和装卸效率。同时,应该加强港口的管理和服务,提供一 站式的货物运输服务,降低船舶等待时间和货物的损耗。最后,应该注重 港口与沿线城市的协调发展,建设港城一体化的示范区,推动港口经济的 发展。 第三部分:航道维护规划

航道的维护是保障内河航道安全通畅的重要工作。应该制定航道维护规划,确保航道能够保持良好的航行条件。首先,应该加强航道的清淤工作,定期清理河床的淤泥和杂物,使船只能够畅通无阻地航行。其次,应该加强对航道的巡查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造成航道堵塞或危险的因素。最后,应该加强航道的标志和导航设施的建设,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导航信息,确保船只能够安全地航行。 结论:内河航道规划方案涉及交通网络、港口建设和航道维护三个方面,旨在提高内河航道的通行能力、保障货物的及时运输,并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该方案将有助于发展内河航运业,提高水路运输的比重,促进物流体系的优化和经济的繁荣。

湘粤运河的战略价值和比较优势

湘粤运河的战略价值和比较优势 作者:钱俊君卢毅 来源:《长江技术经济》2021年第03期 摘要:从国家战略需求、世纪工程作用、中西部两大江海新通道意义三个方面分析了湘粤运河的战略价值,指出了湘粤两省经济实力强、水运需求大、合作动力足,建设基础强,建设综合前景广等湘粤运河优势。提出了推进湘粤运河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湘粤运河;战略价值;比较优势;赣粤运河;湘桂运河 中图法分类号:U69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https://www.360docs.net/doc/5019356064.html,ki.cjjsjj.2021.0307 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一直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运事业取得巨大成就,长江、珠江是全世界航運货运量排名第一、第二的航道,打通一条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南北水运大通道的设想由来已久、愿望日益强烈,相关构想、研究、规划和政策成果不断向前推进,正在列入国家和相关省的决策议事日程。目前,主要被提出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运河是湘桂、赣粤、湘粤等三条运河。2020年7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内河航运发展纲要》首次提出建设新大运河,即北起北京,南抵广州、钦州,通过京杭运河、湘桂运河、赣粤运河、平陆运河等重大工程,打通南北水运大通道。2021年2月2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文提出研究论证赣粤运河可行性。赣粤运河已被列为2021年1月8日发布的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交通强省建设的意见》的第一项主要任务,并力争“十四五”开工建设。湘粤运河由广东省航道管理部门2015年提出,受到广东省省领导重视,指示启动和连续开展了相关课题研究工作。 目前,国内交通科研设计机构对湘桂运河、赣粤运河、湘粤运河分别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踏勘工作,湖南省、广东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都有建设运河的动机、设想和规划探索。湘桂、赣粤、湘粤三条运河预计从国家战略决策层面考虑,只实施一条的可能性大[1]。为此,长沙理工大学专门立项课题,研究三条运河的比选,认为三条运河工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难度基本一样,都是分水岭越岭通航、水资源利用、通航建筑物技术、航道渠化、航道整治、防洪、环保等问题。湘粤运河对全国和湖南省的战略价值重大,比较优势更为明显,建设湘粤运河是湖南省新时代的重大战略机遇,将形成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支撑。 1 湘粤运河的战略价值 1.1 湘粤运河建设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需要,是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支撑

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分析与思考

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分析与思考 兼论东莞在一体化进程中的定位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地处我国南大门,毗邻港澳地区,是我国通往世界各地的主要门户之一。土地面积 4.16 万平方公里,占广东全省的23.4%,人口总数达4280 万人,占全省的49%。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达到49.2%,城市群发展初具规模,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已形成广佛、深港、珠澳三大都市区和沿 珠江口东岸、西岸两条经济走廊。珠三角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决定了其对区域交通一体化和综合交通体系需求的紧迫性和有别于一般城市的需求特点,集中体现在对快速、便捷、安全、经济以及兼顾城市交通的要求上。 按照省政府《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珠三角将建设成为世界级城镇群和世界制造业基地,构筑发达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和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全方位拓展与“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东南亚地区的交流合作。成为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排头兵” ,到2020年,珠三角人口规模将达到6500 万人。 交通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服务性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目标和总体战略,配合产业和空间布局,构筑与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高效率、低能耗、多层次、一体化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所称珠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指由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航道和机场、海港、内河航运港等交通通道和交通枢纽共同组成的水陆空并举,干支相连,集疏成网的综合交通体系。在这个体系内,交通方式一体化运作,多层次交通枢纽紧密联系,多方位交通通道网络分布,构筑联络省内其他地区、港澳地区及“泛珠三角” 经济腹地和国内其他经济区的多方式、多层次的交通网络,实现对外强化区域辐射、对内促进区域协调的交通运输功能。 一、珠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的有利条件 (一)珠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发展环境较好,需求旺盛 进入21 世纪,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随着中国成为WTO 的正式成员,与东盟成功签署共建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以及广东与港澳经济合作进入全新阶段,“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势头发展良好,大大促进了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珠三角区域经济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良性循环。根据省政府《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到2010年,珠江三角洲人均GDP 超过7000美元,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人均GDP 为18000 美元,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地区水平。珠三角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带动交通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要求交通进一步提高供给保障能力,提供多元化的交通运输服务。经济布局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要求珠三角尽快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一体化综合运输网路,并建立与港澳地区及省内其他地区,周边各省市联系的快速通道,为增强珠三角经济发展后劲,培育广阔的经济腹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珠三角区域实现交通现代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交通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二)实现珠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的条件已经具备经过多年的建设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珠三角经济区初步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合,沟通广东全省和全国的综合运输体系。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505 公里,珠三角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已经开工建设。《珠江三角洲沿海港口建设规划》和《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 交通网规划》已由国务院批准,国家交通部编制了《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规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