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学霸纠错笔记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含解析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 均

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

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

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

氨水均为混合物

【错因分析】不熟悉酸性氧化物的概念,错误地认为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则会错选 A;不知道分散系的分类标准,则会错选 B;不理解电解质的概念,则会错选 C。为避免错解,先应明确概念的落脚点,再分析所给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判断其与概念的落脚点是否一一对应。

【参考答案】D

物质的分类内容涉及面广,但难度不大,多属于识记方面

的内容.掌握一些高频考点考查的物质的类别或特殊物质,

对快速解题很有帮助.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 O2与 O3组成的气体时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

(2)同位素形成的单质混合在一起可以是纯净物,如 H2和 D2.

(3)强碱都是离子化合物,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 AlCl3是共价化合物。

(4)能电离出 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 NaHSO4属于盐;溶于水显碱性的物质

不一定是碱,如 NaCO3.盐

中一定有酸根离子,有酸根离子的不一定为盐,如 H2SO4。

(5)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

(7)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 SiO2。

1.物质的分类多种多样,下列说法及物质的分类均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Na、Mg、Al、Fe、Mn 的

最高价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C、N、S、P、Cl、Si

的最高价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C.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一般是电解质,HCl、H2O、

CH3COOH、AgCl、NH3、NaOH 均为电解质

D.高分子化合物在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淀粉、纤维素、蛋

白质、油脂、橡胶、塑料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常见物质的成分不清导致错误归类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

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都属

于碱

B.漂白粉、小苏打

都属于纯净物C.氯

化铵、次氯酸都属于

电解质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错因分析】不熟悉常见物质的俗称易错选 A 或 B。不了解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的成分区别,易错选 D.

【试题解析】A 项,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错误;B 项,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属于混

合物,错误;C 项,氯化铵、次氯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都属

于电解质,正确;D 项,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错误.学科&网

【参考答案】C

(1)纯净物的概念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概念外延为“组成固定”的物质,扩展了纯净物的范围,如结晶水合物的组成固定。从同分异构体角度考虑,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因此学习概念时要了解基本概念的发展过程,用发展的观点看概念的内涵。

(2)中学常见的“水"有食盐水、王水(浓盐酸、浓硝酸以体积之比3∶1混合,浓度不确定,组成不确定)、溴水、氨水、氯水等,它们均属于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能为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

常见的混合物:

①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高聚物等).

②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③其他:a.天然水、水玻璃、福尔马林、盐酸、浓硫酸等;b。

爆鸣气、水煤气、天然气、石油气、裂解气、空气等;c。钢、生铁、漂白粉、碱石灰、黑火药、铝热剂、水泥、玻璃、煤等;

d.煤焦油、石油、油脂等。

2.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

A.汽油B.甘油C.煤油D.柴油

【答案】B

不能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转化为 C60是物理变化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2Th 转化成233U 是化学变化

C.

D.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

→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错因分析】不了解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则会错选A;不知道煤的组成以及气化和液化的原理,则会错选B;不知道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则会错选C。此类问题求解时应抓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以及化学变化的本质。学科&网

【试题解析】石墨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A 项错误;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B 项错误;232Th 转化成233U 不是化学变化,因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 项错误。

【参考答案】D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种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也有一定的联系.

(1)两种变化的区别: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如酒精挥发(状态改变);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如铁生锈、

食物腐烂等,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

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2)两种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易混概念辨析:

(1)分馏、蒸馏与干馏:分馏、蒸馏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干馏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2)蒸发、升华与分解:蒸发和升华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而分解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3)液化:温度降低,气体变为液体—-物理变化。煤的液化(液体燃料)——化学变化.

(4)气化:温度升高,液体变为气体-—物理变化.煤的气化(气体燃料)——化学变化。

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吸附褪色、盐析、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等都属于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干馏等都属于化学变化。同位素之间的转化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是核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

都发生了化学变化B.纤维

素、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

下都能水解

C.二氧化硅是半导体材料,可将

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D.乙烯和

苯都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答案】B

不理解酸、碱、盐性质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和碱反应的产

物只有盐和水B.酸

和酸之间不能发生

反应 C.碱和碱之

间不能发生反应

D.盐和盐反应不一定生成 2 种新盐

【错因分析】在考虑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时不能仅考虑复

分解反应,也应关注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若不考虑氧

化还原反应易误选 A 和 B。学科&网

【试题解析】若酸具有还原性,碱具有氧化性,如反应2Fe (OH)3+6HI 2FeI2+I2+6H2O,产物不仅有盐和水,还有单质生成,A 错。同样酸和酸之间也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ClO+H2SO3HCl+H2SO4,B 错。碱与碱也可发生反应,如AgOH+2NH3·H2O [Ag(NH3)2]OH+2H2O,C 错。大部分双水解反应都符合 D 的说法,如 FeCl3+3NaHCO33NaCl+Fe(OH)3↓+3CO2↑.

【参考答案】D

酸、碱、盐之间的转化条件

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通常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沉淀、气体或难电离物质等。

(2)满足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如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要满足有中间价态的条件。

Fe3+、Al3+与CO2、 HCO、 AlO,

(3)满足发生双水解反应的条件,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

3 3 2

Al3+与 S2—、HS-等。

一般来说,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下列情况例外:

①酸碱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如:3Fe(OH)2+10HNO33Fe

(NO3)3+NO↑+8H2O。

②某些有机反应,如:HCOOH+2Cu

(OH)2→Cu2O↓+CO2↑+3 H2O.碱与盐反

应一般生成新碱和新盐,但下列情况例

外:

①碱与酸式盐转化成正盐,如:2NaOH+Ca(HCO3)2

CaCO3↓+Na2CO3+2H2O

②过量强碱与铝盐反应转化成偏铝酸盐,如:4NaOH+AlCl3

NaAlO2+3NaCl+2H2O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都能和水

反应生成对应的酸B.弱

碱都能受热分解生成对应的

碱性氧化物C.复分解反应

中一定有水、沉淀或气体生

成D.在水溶液中,强酸

可以制备强酸

【答案】D

一、物质的组成

1.元素

(1)概念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存在状态

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此时元素的化合价为0。

(2)化合态: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成化合物的存在状态,此时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正价或负价.

2.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

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种类概

性质及分

原子化学反应中的

最小微粒

由原子核及

核外电子构

在化学反应中

原子核不

变,只有核外

电子发生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

通常以整

体参加反应

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 四色”、“ 五解"和“十九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三馏①蒸馏

②分馏

干馏

四色焰色反应

①显色反应

②颜色反应

③指示剂变色反应

五解潮解

①分解

②电解

三、物质的分类

1.基本概念

(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称为混合物,如空气、海水等。

(2)纯净物:由同一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如氧气、金刚石、硝酸钾、氯化钠等。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包括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4)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等。

(5)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6)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用“”用“"

电离方

程式

1.纯净物和混合物

(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

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 O2和 O3,金刚石和石墨。

(2)含水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

物质含水时一般是混合物,如 CuSO4的水溶液。但物质含结晶

水就不是混合物而是纯净物,如 CuSO4·5H2O.2.氧化物

(1)氧化物通常可分为三类: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 SO2、CO2、SO3、N2O5、P2O5等;

②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CaO、CuO、Fe2O3、FeO 等;

③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

和水的氧化物,如 Al2O3。

(2)氧化物类别的辨析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为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

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如CO;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如Al2O3为两性氧化

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定为酸酐;酸酐不一定

为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不属于氧化物;酸性氧化

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CuO。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的一般步骤确定分类依据选择分类方法正确分类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可通过分类法理解物质

分类的标准,尤其是氧化物、酸、碱、盐的多种分类方法。

如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可分为可溶性酸和难溶性酸, 可分为易挥发性酸和难挥发性

酸,可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等;又可将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如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等。

(2)物质的分类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 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 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5.同位素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ˉ、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高考化学学霸纠错笔记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含解析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 均 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 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 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 氨水均为混合物 【错因分析】不熟悉酸性氧化物的概念,错误地认为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则会错选 A;不知道分散系的分类标准,则会错选 B;不理解电解质的概念,则会错选 C。为避免错解,先应明确概念的落脚点,再分析所给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判断其与概念的落脚点是否一一对应。 【参考答案】D 物质的分类内容涉及面广,但难度不大,多属于识记方面

的内容.掌握一些高频考点考查的物质的类别或特殊物质, 对快速解题很有帮助.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 O2与 O3组成的气体时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 (2)同位素形成的单质混合在一起可以是纯净物,如 H2和 D2. (3)强碱都是离子化合物,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 AlCl3是共价化合物。 (4)能电离出 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 NaHSO4属于盐;溶于水显碱性的物质 不一定是碱,如 NaCO3.盐

中一定有酸根离子,有酸根离子的不一定为盐,如 H2SO4。 (5)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 (7)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 SiO2。 1.物质的分类多种多样,下列说法及物质的分类均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Na、Mg、Al、Fe、Mn 的 最高价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C、N、S、P、Cl、Si 的最高价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C.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一般是电解质,HCl、H2O、 CH3COOH、AgCl、NH3、NaOH 均为电解质 D.高分子化合物在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淀粉、纤维素、蛋 白质、油脂、橡胶、塑料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常见物质的成分不清导致错误归类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 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都属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清华大学的科学家将古老的养蚕技术与时兴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结合,发现通过给蚕宝宝喂食含有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桑叶,可以获得更加牢固的蚕丝纤维。已知:当把石墨片剥成单层之后,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单层就是石墨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石墨烯像烯烃一样,是一种有机物 C.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D.碳纳米管具有丁达尔效应 解析:选C A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错误;B项,石墨烯是单质,属于无机物,错误;C项,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D项,碳纳米管在合适的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分散系,错误。 2.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解析:选B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是利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发生了化学变化;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是因为硅胶疏松多孔,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是因为二氧化硫可与某些有色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肥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是利用高级脂肪酸钠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碱性的性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3.最近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锌修饰的H-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可一步转化为乙酸。CH4、CO2和CH3COOH均属于() A.有机物B.共价化合物 C.电解质D.离子化合物 解析:选B CH4、CO2和CH3COOH均属于共价化合物。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B.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C.人类超量碳排放及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解析:选C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C错误。 5.最近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强度是钢60倍的碳纳米管新材料。有关该材料的说法正确的

【知识解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知识衔接◆ 初中化学对物质的简单分类 1 元素与物质分类的关系 (1)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根据元素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基础。(2)每一种元素都可以形成单质。绝大多数元素都能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3)同素异形体 ①定义: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几种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物 ②举例: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氧气和臭氧(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白磷和红磷是磷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 分类 (1)概念 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2)意义 名师提醒 (1)分类有一定的标准。对若干事物进行分类时,首先,要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个事物

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按照标准进行分类。如超市物品、实验室仪器及药品等的分类。 (2)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标准将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等宏观视角,拓展到物质的构成、结构和参加化学反应的粒子等微观视角,体现了宏观和微观的联系。(3)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1亿种,如果逐一研究它们的结构、性质是无法完成的,必须按类别去学习和研究。 3 常见分类法 知识衔接◆ 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如Fe2O3、CaO等。由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O2、NO2等。 (1)树状分类法 ①含义:按照同一标准(采用树状形式)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方法。 ②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③举例: a.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 b.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性质)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命题趋势探秘】 命题 规律 考查内容 物质的组成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考查热度 考查题型 所占分值 命题 趋势 对于胶体知识,应重点理解胶体的特征和丁达尔现象,要注意渗析和丁达尔现象都是物理变化。从命题的趋势看,有关胶体的试题有向着考查胶体性质及基本知识与科技生活、生产相结合的问题靠近的趋势,试题的形式为选择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其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独立命题考查,也可以贯穿于填空、推断、 实验、计算等各类试题之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以电子转移为核心的有关计算等等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高频考点聚焦】 ◇考点1物质的组成 【基础知识梳理】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组成? ????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 (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 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 化学变化。 3. 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核心考点讲练】 组成物质的微粒间关系 【典例1】(2014·四川理综化学卷)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A正确;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B错误;次氯酸属于弱电解质,C错误;葡萄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 答案:A 【技巧点拨】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一定的熔、沸点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2.常见混合物:(1)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2)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3)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等。 【典例2】(2014·江苏单科化学卷)水是生命之源,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 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图像,模型如图。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是弱电解质 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 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D.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 解析:水是弱电解质,A正确;可燃冰是甲烷和水的混合物,B错误;氢氧两种元素还可以组成双氧水,C错误;0℃时冰的密度小于液体水的密度,D错误。 答案:A

2020年高考化学学霸纠错笔记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Earlybird Z b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 现有下列9种微粒: 1 H 、 2 H 、1 3 C 、1 4 C 、14 N 、56 Fe 2 、56 Fe 3 、16 O 、16 O 。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 1 1 6 6 7 26 26 8 2 8 3 (1) 1 H 、 2 H 、 3 H 分别是氢元素的一种 ,它们互称为 。 1 1 1 (2)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微粒是 。 (3) 对于 A X n ,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例(要求:每小题分别写出符合题意的两种粒子,且从以上所给微粒中选择): ①Z 、n 、b 相同而A 不同: ; ②A 、n 、b 相同而Z 不同: ; ③A 、Z 、b 相同而n 不同: ; ④Z 、n 、A 相同而b 不同: 。 【错因分析】若对同位素、核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理解错误,则容易出错。紧扣概念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 【参考答案】(1)核素 同位素 (2) 16 O 和16 O 8 2 8 3 (3)① 1 H 、 2 H (或1 3 C 、1 4 C ) ② 14 C 、14 N 1 1 6 6 6 7 ③ 56 Fe 2 、 56 Fe 3 ④ 16 O 、16 O 26 26 8 2 8 3

1.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 2.同位素的“六同三不同” 3.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 概念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 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 原子之间互为同位素 同种元素组成的结构 不同的单质之间互为 同素异形体 分子式相同,结构 不同的化合物互 为同分异构体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 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 同系物对象原子之间单质之间 一般为有机 化合物之间 有机化合物之间化学 性质 几乎完全相同 相似,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变 可能相似也可能 不同 相似实例 1 H、 2 H、 3 H 1 1 1 金刚石与石墨、C60; 红磷与白磷 CH3COOH 与 HCOOCH3 甲烷、乙烷、丙烷;乙 烯、丙烯;甲酸、乙酸 1.具有广泛用途的60Co 放射源首次实现了国内批量生产。另外,钴还有多种原子,如56Co 、57Co 、58Co 、 27 27 27 27

高一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试题答案及解析 1.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液氯、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 ②CaCl 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 ③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强电解质 ④C 60、C 70 、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 ⑤碘酒、淀粉、水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 A.①③④B.②③C.②④D.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①中氨水为混合物。③水银其实就是汞单质,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相对于化合物来说,所以③错误。⑤碘酒为溶液,所以答案选C 【考点】考查物质分类的相关知识点 2.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鉴别Fe(OH) 3胶体和FeCl 3 溶液的方法是。 (2)电子工业用FeCl 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 3 溶液与铜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FeCl 3腐蚀铜后所得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则待测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②溶液组成的测定:取50.0mL待测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 3 溶液,得21.525g白色沉淀。则溶液中c(Cl-)= mol·L-1。 ③验证该溶液中含有Fe2+,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观察溶液是否呈浅绿色 B.取适量溶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证明含有Fe2+ C.取适量溶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4)工程师欲从制造印刷电路板的废水中回收铜,并获得FeCl 3 溶液,设计如下方案: ①滤渣C的化学式为。 ②加过量D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通入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用平行光照射两种分散系(或丁达尔现象) (2)2Fe3++Cu=2Fe2++Cu2+ (3)①Fe3+、Fe2+、Cu2+②3 ③B (4)①Fe、Cu ②Fe+2H+=Fe2++H 2↑③2FeCl 2 +Cl 2 =2FeCl 3 【解析】(1)胶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但是溶液不能。因此鉴别Fe(OH) 3胶体和FeCl 3 溶液的方 法是用平行光照射两种分散系(或丁达尔现象)。(2)FeCl 3 有氧化性,能把铜氧化为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3)①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则待测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Fe3+;由于发生了反应2Fe3++Cu=2Fe2++Cu2+,所以溶液中还含有Fe2+、Cu2+。②n(AgCl)= n(Cl-)=21.525g÷143. 5g/mol="0.15mol." 则溶液中c(Cl-)=n(Cl- )÷V=0.15mol÷0.05L=3mol/L。③A.因为溶液中含有Fe3+,Fe3+的黄色要比Fe2+的浅绿色深,所以无法看出该现象。错误。B.Fe2+有还原性,容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之褪色。因此若看到溶液褪色,证明含有Fe2+。正确。C.原溶液中含有Fe3+,所以无论是否滴入氯水,都会发生该现象。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4)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金属Fe,发生反应: Fe+CuCl 2=FeCl 2 +Cu,,然后过滤得到滤液B中含有FeCl 2 ;滤渣C中含有Fe、Cu。向滤渣中加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1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化学用语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化学用语 1.谚语诗词中蕴含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很高 B .“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C .“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D .“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分子在时刻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古法酿酒工艺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过程是( ) A.酒曲捣碎 B.酒曲发酵 C.高温蒸馏 D.泉水勾兑 解析:选B 。A.酒曲捣碎主要是形状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酒曲发酵是化学变化;C.高温蒸馏是利用沸点法律,属于物理变化;D.泉水勾兑是溶液的稀释,属于物理变化。 3.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其反应原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铁的冶炼 B.电池放电 C.碳酸氢钠作发酵粉 D.天然气燃烧 故不选A ;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B ;碳酸氢钠做发酵粉,为碳酸氢钠的分解,不存在化合价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C ;天然气的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D 。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34 16S B .S 2- 的结构示意图: C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H +[··O ···· ··O ···· ··]2-H + D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 6H 12O 6

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丙烯的实验式:C 3H 6 B .CO 2的电子式:··O ···· ··C ··O ···· ·· C .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符号:18 17Cl 解析:选C 。丙烯的实验式为CH 2,A 项错误;CO 2的电子式为 ,B 项错误;镁离 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 项正确;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符号为35 17Cl ,D 项错误。 8.下列有关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B .阳离子、阴离子中均分别只含有一种元素,则由这样的阴、阳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白磷转化为红磷是物理变化 D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解析:选D 。A.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错误;B.阳离子、阴离子中均分别只含有一种元素,则由这样的阴、阳离子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氯化亚铁和氯化铁,错误;C.白磷转化为红磷是化学变化,错误;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例如Mn 2O 7,正确。 9.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A .SO 3 B .NO 2 C .CO 2 D .SO 2 解析:选B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SO 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不选A ;NO 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NO 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选B ;CO 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不选C ;SO 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不选D 。 14.下列广告语对应商品中含有的主要成分错误的是( ) A .“红梅味精,领先(鲜)一步”——蛋白质 B .“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乙醇 C .“吃了盖中盖,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碳酸钙 D .“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丙三醇

高三化学高考二轮复习四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质对市爱慕阳光实验学校专题四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根底知识] 一、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1、按组成性质分类: 2、按微粒间成键种类分类 化合物分为共价化合物如CO2,SiO2和离子化合物如NaCl、NH4Cl 思考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含金属元素吗? ②某物质中假设含阳离子那么一含阴离子吗? ③分子晶体中一含有共价键吗? ④共价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是原子晶体? 3、按能否电离来分类 二、如何判别混合物和纯洁物? 1、抓住根本特征 2如溶液、浊液、体、空气、所有高分子化合物外,还有一些俗名所含的主要成分牢记 水泥:3CaO·SiO2, 2CaO·SiO2, 3CaO·Al2O3光导纤维: SiO2玻璃:Na2SiO3、 CaSiO3、SiO2:烷烃,环烷烃 漂白粉: Ca(ClO)2, CaCl2碱石灰: CaO, NaOH 福尔马林:35∽40% HCHO水溶液天然油脂:脂肪酸甘油酯(多种) 天然气:CH4焦炉气:CH4,CO, C2H2, H2 裂解气:乙烯,丙烯,丁二烯 高炉气:CO, N2, CO2水煤气:CO, H2: Fe, C 三、物质的组成 1、物质的组成关系 2、分子、原子、离子的比拟 一.记忆性的知识记忆不牢。如有关物质的俗称记忆不清而造成错误。

二.概念的内涵和,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弄不清。 如认为与水反生成酸的氧化物一是该酸的酸酐;结晶水合物与对的无水物是同一物质,因而结晶水合物脱水成无水物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三.酸的几个不一: 1.强酸可以制取弱酸,但弱酸也能制取强酸。如:CuSO4+H2S=CuS↓+H2SO4; H3PO4(浓)+NaNO3=NaH2PO4+HNO3↑ 2.同种元素在含氧酸中价态越高,氧化性不一越强。如氧化性:HClO>HClO4 3.含氧酸的酸酐不一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HMnO4对酸酐Mn2O7就是金属氧化物。 4.名称叫酸的物质不一是酸,如石炭酸C6H5OH,是酚不是酸。 5.酸的元数不一于酸分子中的H原子数。如亚磷酸〔H3PO3〕是二元酸,次磷酸〔H3PO2〕是一元酸,因为它们的结构分别是 6.无氧酸不一是非金属的氢化物,如氢氰酸〔HCN〕。 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发生变化后是否生成的物质。如“氢氧化铁体参加硫酸镁产生沉淀〞,这仅仅是体的凝聚,沉淀物还是氢氧化铁[Fe(OH)3],这一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五.搞清结晶水合物与对的无水化合物之间的差异。结晶水合物的组成是一的,是纯洁物,它与对的无水化合物并不是同种物质。如加热胆矾成白色硫酸铜实质是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为:CuSOH2O=CuSO4+5H2O,注意“+〞和“.“的含义截然不同。 六.易混概念辨析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NO2 酸性氧化物不一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 金属氧化物不一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 BeO ZnO〔〕、Mn2O7 CrO3〔酸性〕 碱性氧化物一是金属氧化物 酸酐不一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 酸性氧化物一是酸酐 NO2-------因与碱反不仅生成盐和水,还有NO,因而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因与酸反不仅生成盐和水,还有O2,因而不是碱性氧化物 [典型例题] 例1将以下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正确的选项是〔1998年高考试测题〕 A.硫酸、纯碱、石膏 B.氢硫酸、烧碱、绿矾 C.石炭酸、乙醇、醋酸钠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钠 思路分析:A中纯碱属盐类;C中石炭酸属酚类而非酸类,乙醇属醇类而非碱类;D中苛性钠属碱类。 答案:B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含解析) 新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人教版) 1.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 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⑦ 解析:①显然正确;②沼气属于可再生资源,水煤气是由炽热的煤同水蒸气反应制得,而煤为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水煤气为不可再生资源,故错误;③冰为固态水,干冰为固态CO2,均为纯净物和化合物,正确;④显然正确;⑤盐酸和食醋为混合物,不是化合物,错误;⑥纯碱为Na2CO3,不是碱,错误; ⑦豆浆和雾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均属于胶体,正确。 答案:D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⑥物质的总能量。其中在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②⑤⑥ C.④⑤⑥ D.①②⑤ 解析:由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知①②⑤是正确的,分子肯定要发生变化,如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等,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会吸收能量或者放出能量,所以物质含有的总能量一定变化。 答案:D 3.(5月山东省实验中学理综模拟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592U原子中,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差值为143 B.纯碱、CuSO4·5H2O和生石灰分别属于盐、混合物和氧化物 C.凡是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NH3、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解析:A项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43,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51;B项CuSO4·5H2O是纯净物;HCl、H2SO4都是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 答案:D 4.如图所示,五环中相连环间物质所发生的反应不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和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答案:C 5.下表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转化 关系 物 质 甲 C Na2CO3Ca(OH)2Fe 乙O2Ca(OH)2HCl HCl 丙CuO MgCl2CO2CuCl2 丁CO2H2SO4NaOH NaOH 解析:22224项错误;D项中Fe与NaOH不反应,故D项错误;C项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甲―→丁:Ca(OH)2+Na2CO3===2NaOH+CaCO3↓ 甲和乙:Ca(OH)2+2HCl===CaCl2+2H2O 乙和丁:HCl+NaOH===NaCl+2H2O 丙和丁:CO2+2NaOH===Na2CO3+H2O 甲和丙:Ca(OH)2+CO2===CaCO3↓+H2O 答案:C 6.(山东省莱州一中高三第三次质检)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纯净物中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答案:A 7.下列实验与物质微粒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后热点强化:第1部分 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Word版含答案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1讲 1.(江西南昌2021届二模,1)化学与生活、社会亲密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43864020 ( B ) A.用NaHCO3和Al2(SO4)3溶液可以制作泡沫灭火剂 B.为了防止蛋白质盐析,疫苗等生物制剂应冷冻保藏 C.溴化银见光易分解,可用作胶片感光剂 D.硅胶多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解析]A.NaHCO3水解显碱性,Al2(SO4)3水解显酸性,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灭火,故A正确;B.为了防止蛋白质变性,疫苗等生物制剂应冷冻保藏,故B错误;C.溴化银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可用作胶片感光剂,故C正确;D.硅胶多孔,易吸取水分,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D正确;答案为B。 2.(河北衡水中学2021届全国高三大联考,1)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导学号 43864021( D ) 选项性质用途 A 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水解供应人体养分 B 铁能被浓硫酸钝化铁制器皿用作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容器 C 碳单质的还原性强于硅单质碳与石英反应冶炼粗硅 D 常温下,氨气能与氯气反应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泄漏 [解析]A.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供应人体养分不是由于它们能水解,单糖不能水解也属于养分物质,很多能水解的物质不属于养分物质如卤代烃,所以A不正确;B.铁能在常温下被浓硫酸钝化,但它不能用于制作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器,由于这个反应要加热,所以B不正确;C.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所以碳的还原性比硅弱,碳之所以能把硅从二氧化硅中置换出来,是由于在高温下碳转化为CO气体,是一个熵增的反应,从化学平衡的角度来看,CO逸出对硅的生成是有利的,所以C不正确;D.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铵能看到冒白烟,所以可以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D正确。 3.(2021哈师大附中第三次模拟,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43864022( B ) A.生铁、不锈钢和黄铜都属于合金 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自然高分子化合物 C.水泥、玻璃和陶瓷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自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烃类 [解析]A.生铁、不锈钢和黄铜均为合金,故A正确;B.淀粉蛋白质都属于自然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水泥、玻璃和陶瓷均为硅酸盐材料,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 D.自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都是低碳烷烃,均属于烃类,故D正确,答案为B。 4.(2022·厦门模拟)古代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松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导学号 43864023( C ) A.食盐B.火碱 C.草木灰D.胆矾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物质是一种盐,水溶液呈碱性,为强碱弱酸盐。A.食盐中氯化钠为强酸强碱盐,错误;B.火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错误;C.草木灰中碳酸钾是强碱弱酸盐,正确;D.胆矾是硫酸铜晶体,是强酸弱碱盐,错误。 5.(2021·江苏高考,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导学号 43864024( A ) A.Na2O2吸取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解析]人呼出的CO2可与Na2O2反应生成O2,故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A项正确;Cl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项错误;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缘由是其导光性能好,与硬度无对应关系,C 项错误;液氨汽化吸取大量的热是其作制冷剂的缘由,D项错误。 6.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绚烂的创造史,下列创造制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导学号 43864025( D ) 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 C.烧结黏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解析]A项,胆矾炼铜就是“湿法炼铜”,其原理是将胆矾溶于水,再将铁放入胆矾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是化学反应。B项,铁矿石炼铁是将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加入高炉中,在高炉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铁单质,是化学反应。C项,黏土烧结制成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D项,四氧化三铁常称作“磁性氧化铁”,是磁石的主要成分,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磁石的外形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 7.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43864026( D ) A.加明矾使河水变澄清 B.光线透过胶体时产生丁达尔效应 C.在试验中不慎被玻璃划破手指,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 D.Fe(OH)3胶体无色、透亮,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解析]A项,加明矾使河水变澄清,利用了胶体的吸附作用,正确;B项,胶体的特性是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一种常用方法,正确;C项,血液是胶体,FeCl3溶液是电解质溶液,可以使血液中的胶粒聚沉而止血,正确;D项,Fe(OH)3胶体的颜色为红褐色,错误。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练习(含解析)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原子可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N60和N2性质完全相同 C.一个N60分子中有30个N2分子 D.N60和N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 解析:N60是一种单质,A项错误;N60和N2是两种不同的单质,物理性质不相同,化学性质相似,B项错误;N60是纯净物,不含有N2分子,C项错误。 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C.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 D.胆矾是纯净物,水泥是混合物 解析:A项,如HD(D为氢的同位素)是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但它属于单质,A项错误;B项,如CO为非金属氧化物,但它不是酸性氧化物;C项,如MnO-4含金属元素Mn,但它是阴离子。 答案:D 3.下列有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沼气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盐酸和醋酸既是化合物又是酸 C.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D.豆浆、牛奶和油脂都属于胶体 解析:A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B项,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D项,油脂不属于胶体。 答案:C 4.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A.Na2CO3 B.Cu2(OH)2CO3 C.NaCl D.NaHCO3 解析:Na2CO3分别属于正盐、碳酸盐和钠盐,故A正确;Cu2(OH)2CO3属于碱式盐,故B 错误;NaCl不属于碳酸盐,故C错误;NaHCO3属于酸式盐,故D错误。

答案:A 5.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 A.电解质:冰醋酸、小苏打、明矾、氧化铝 B.化合物:液氯、干冰、烧碱、纯碱 C.混合物:漂白粉、铝热剂、矿泉水、磁性氧化铁 D.胶体:豆浆、墨水、血液、生理盐水 解析: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溶于水电离出钾离子、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为电解质,冰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为电解质,小苏打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电解质,氧化铝为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A正确;液氯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故B错误;磁性氧化铁为四氧化三铁,为纯净物,故C错误;生理盐水是溶液,不是胶体,故D错误。 答案:A 6.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同位素:1H、2H2、3H ②同素异形体:C80、金刚石、石墨③酸性氧化物:CO2、NO、SO3④混合物:水玻璃、水银、水煤气⑤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⑥干冰、液氯、乙醇都是非电解质 A.②⑤B.②⑤⑥ C.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2H2是单质,不是核素,①错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80、金刚石、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②正确;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NO不是酸性氧化物,③错误;水银是单质,④错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均是电解质,⑤正确;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液氯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⑥错误。 答案:A 7.如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金属离子可导致蛋白质变性 B.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C.SO2和N x O y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 解析:SO2属于酸性氧化物,N x O y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答案:C 8.下列逻辑关系图示中正确的是( )

高三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O 2溶于水得到HNO 3 ,所以NO 2 属于酸性氧化物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失效,其原理完全相同D.足量Zn与一定量浓硫酸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气体 【答案】D 【解析】A、NO 2溶于水得到HNO 3 和NO,所以NO 2 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B、该离子方程式 没有配平,H原子数目不守恒,错误;C、漂白粉失效的原理是Ca(ClO) 2与CO 2 、H 2 O反应生成 HClO,HClO分解生成HCl和O 2,水玻璃失效的原理是Na 2 SiO 3 与CO 2 、H 2 O反应生成H 2 SiO 3 , 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D、足量的Zn与一定量浓硫酸反应,首先Zn与浓硫酸反应生成 SO 2,浓硫酸变稀后,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 2 ,得到混合气体,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1)现有下列6种物质:SO 2、SiO 2 、CaO、MgO、Fe 2 O 3 、Na 2 O 2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 有一种物质与其他5种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写出两种分类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物质中分别找出两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各写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请用简单的图示方法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的食醋和淀粉溶液分别属于分散系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用________可以鉴别(填化学专用名词)。 【答案】(1)①SO 2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余是固体 ②Na 2O 2 是过氧化物,其余为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CaO+SiO 2 CaSiO 3 (或MgO+SO 2 MgSO 3 等其他合理答案)Na 2 O 2 +SO 2 =Na 2 SO 4 (3) (意思正确、能表示二者的交叉关系即可) (4)溶液胶体丁达尔效应 【解析】详见答案 3.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 A.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B.根据变化过程中是否有化学键的断裂,将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C.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答案】C 【解析】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是根据电离程度分类的,A错误。酸、碱、盐的溶解都有可能断裂化学键,但不是化学变化,B错误。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在表现,C正确。浊液也会有丁达尔现象,D错误。 4.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 2、SiO 2 、CO均为酸性氧化物

2021年高考化学 专题03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化学用语易错点点睛与高考冲破(含解析)(1)

专题03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化学用语易错点点睛与高考冲破(含解析) 【2021高考预测】 本专题知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属于热点问题,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在选择题中要紧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起点,以反映重大科技功效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将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概念与化学用语及物质结构融合于试题当中。本节重点知识为物质的分类方式,胶体的性质及应用.要紧考查常见物质的所属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彼此转化关系,胶体的性质、制备及应用,2015年高考对胶体的考查可能在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试题中,对物质分类的考查会分散在其他试题中,单独考查的可能性很小. 展望2013年高考题命题,试题仍应要紧以选择题的形式显现,偏重概念的类比与辨析,突出对概念的准确明白得与正确应用能力的考查。应关注以下考点: ①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联系; ②化学用语的正误判定; ③依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判定分散系的种类; ④以无机物知识为载体来考查常见物质的类别判定、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并形成科学、 技术、社会彼此联系的大体观点。 一、物质的组成 二、物质的分类 三、化学用语 【难点冲破】 难点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物质的组成 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分子、离子等是组成物质的大体粒子。物质组成的判定依据有:

(1)依照有无固定的组成或有无固定的熔、沸点可判定该物质是纯净物仍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态物质及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均属于混合物。 (2)关于化合物可依照晶体类型判定: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组成的;分子晶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原子晶体是由原子组成的。 (3)关于单质也可依照晶体类型判定: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别离由原子、分子组成。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大体方式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别离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能够有多种分类方式,专门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的难点,要把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式。 氧化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判定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酸性氧化物不必然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NO和NO2等。 ②碱性氧化物必然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必然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为过氧化物(又称为盐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为混合型氧化物(一种复杂氧化物),Al2O3和ZnO为两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必然都能与水反映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MgO) 3.物质分类的方式 (1)物质的树状分类 (2)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确实是将被分类的对象应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如对BaSO4、BaCO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