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总学时大纲制定时间大纲修订人051RJZ122362022年9月适用专业总学分第几次修订大纲审核人机电一体化21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性质

本门课程致力培养学生具有机器人安装、调试和维护方面等基础知识的专业选修课,课程理论和应用技术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生产现场最需要的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技术。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

该课程以工业机器人常用的技术原理与应用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为目标,选取基本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机构和运动控制、基本操作、搬运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码垛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焊接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涂装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装配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等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讲述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力。教学的过程是:案例导入→相关知识→案例讲解→知识拓展。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二)具体目标:1、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工业机器人的环境感觉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工业机器人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

(1)了解如何操作工业机器人,完成简单的动作。(2)掌握各种工业机器人的构造原理以及特点。(3)能分析出简单的故障所在。(4)能设计出简单的末端操作器。3、素质

(1)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2)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与作风,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开拓创新的专业思维。(3)培养良好的专业触觉。

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单元主要内容学时机器人定义、分类1工业机器人概述工业机器人的2机械结构和运动控制机器人应用和发展工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及技术参数机器人末端操作器机器人手腕机器人手臂11111

机器人机座及行走机构工业机器人的驱动与传动机器人机械系统工业机器人运动轴与坐标系3工业机器人的操作工业机器人安全操作规程4工业机器人的作业示教工业机器人示教的主要内容工业机器人简单示教与再现搬运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码垛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5工业机器人应用焊接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涂装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装配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学时合计(二)课程具体内容与教学要求表单元工作任务教学要求认识和使用示教器111221124444436了解机器人发展史、各国对机器人定义、分

类机器人的定义,掌握机器人的结构。工业机器人概述机器人应用和发展掌握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了解机器人分类标准理解工业机器人的参考坐标工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及技术参数系,了解机器人应用的现状与未来了解手部的特点、构成,掌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和运动控制机器人末端操作器握手部的设计要求和分类。了解手部结构的典型结构和应用实例掌握手腕的自由度、设计要机器人手腕求,了解典型结构的工作原理掌握臂部设计的基本要求、机器人手臂运动形式,理解机械臂典型结构和控制原理掌握机器人机身三个自由度机器人机座及行走机构的组合运动形式、典型结构的构成及工作原理、行走机构的构成了解驱动装置的分类、掌握对驱动装置的要求,了解直工业机器人的驱动与传动线、旋转驱动机构,掌握直线驱动和旋转驱动的选用和制动、工业机器人的传动,灵活运用驱动传动了解机器人机械系统的组成;机器人机械系统了解机器人机械系统各部分的原理及作用;掌握机器人单轴运动的方法。了解机器人运动轴的名称工业机器人运动轴与坐标系工业机器人的操作工业机器人安全操作规程了解机器人坐标系的种类。了解工业机器人示教器的功能与操作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时的安全规程及注意事项了解工业机器人示教的运动轨迹、作业条件、作业顺序;认识和使用示教器工业机器人的工业机器人示教的主要内容

作业示教工业机器人简单示教与再现了解工业机器人在线示教及其特点,以及在线示教的基本步骤。了解搬运机器人的分类及特点、搬运机器人的系统组成、搬运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搬运机器人的作业示教、搬运机器人的周围设备与工位布局。了解码垛机器人的分类及特点、码垛机器人的系统组成、码垛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码垛机器人的作业示教、码垛机器人的周围设备与工位布局。了解焊接机器人的分类及特点、焊接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工业机器人应用焊接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焊接机器人的作业示

教、焊接机器人的周围设备与工位布局。了解涂装机器人的分类及特点、

涂装机器人的系统组成、涂装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涂装机器人的作业示教、涂装机器人的周围设备与工位布局。了解装配机器人的分类及特点、装配

机器人的系统组成、装配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装配机器人的作业示教、装

配机器人的周围设备与工位布局。七、教学实施

(一)教学方法建议

课程结合相关的教学资源、学生的特点、教学任务等方面的因素,灵

活运用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同时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深入浅出,配

合相关的工程应用案例,跟随教学目标、任务、学科类型采用合适的教学

方法。

(二)学习方法建议

充分利用课堂讲课时间,做好课程预习与课后复习,《工业机器人应

用技术》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学生应在课后利用

课程资源提升对该课程知识点与技能点的提升。

八、教材选取的原则

1、(总体原则)

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将知识、技能、态度三者融入教材内容,强调

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与行业标准及工艺要求结合、操作与管理结合的理

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建议使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2.推荐教材

《机器人技术基础》熊有伦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机器人与控制技术》孙迪生,王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工业机器人》,徐元

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余达太等,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工业机械手设计》李允文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机器人的创意设计与实践》宗光华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朱世强等,浙江大学出版社《机器人技术基础》,陈哲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九、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1、(校内资源)

本课程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配合教学适当地安排实物演示、案例讲解和小组讨论。对于学习场地和设施,应满足多媒体教学需要。

2、(校外资源)

十、教师能力要求

1、(专业理论要求)

熟悉工业机器人运行的机械结构、运行原理,操作程序。2、(专业社会实践要求)

担任本课程教师应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老师,不仅有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还要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

3、(教学能力要求)

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做到在传承前人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十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应该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2个部分,实行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可以通过个人作业、学习态度、到课率及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定,期末考试可以

采用开卷或闭卷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课程的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工业机器人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课程标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 课程代码:PE121185 课程管理系部:机电工程系 参考学时:48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 学生应具备的基础:学生应掌握单片机、PLC、传感器相关知识,了解机械结构与机械原理。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一)课程性质 《工业机器人》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课程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应知、应会”的原则,以拓展学生专业知识覆盖面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重点通过对主流工业机器人产品的讲解,使学生对当前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前导,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通过简单具体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专业领域的知识。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以点带面,讲解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课程主要分为机械、运动、控制、感觉等几个部分,内容较多。课堂教学上,我们使用重点突破的方法,讲解一个或者两个典型的实例,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带动整个知识面的学习。 (二)课程设计思路 由于涉及的已学课程较多,且学生基础薄弱,前面课程的遗忘率不容忽视,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我们还要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说明,从而可以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本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灵活运用:板书、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尤其是在机械部分,考虑到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多媒体和实物模型的使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工业机器人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四、课程目标 《工业机器人》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器人设计和使用方面基础知识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研究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基本理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基本概念、机器人运动学理论、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工业机器人操作运维、应用编程、调试维护等职业能力,以及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职业素养,使学生系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功能、应用技能、程序设计方法和编程技巧,为今后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前导课程:《机械基础》《电气控制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等。 后续课程:《智能制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等。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从应用角度和企业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相关概念、原理、基本应用及标准规范,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与组成,掌握装调、编程、调试、维护等基本技能和应用,熟悉工业机器人应用安全规范、应用标准,为从事工业机器人操作运维、应用编程、技术服务及生产管理等岗位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 1、掌握工业机器人安全规则和标准规范,具有排除安全问题和执行标准规范的能力。 2、能正确识别工业机器人品牌,能正确选型。 3、能熟练掌握工业机器人操作规范,能装配连接机器人,能正确使用机器人。 4、能熟练校准和标定机器人参数。 5、能熟练配置机器人I/O参数。 6、能熟练手动操纵机器人。

7、能熟练使用离线仿真软件配置机器人参数和离线编写程序并能运行调试。 8、能熟练使用示教器配置机器人参数和在线编写程序并能运行调试。 9、具有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设计开发能力。 10、能对工业机器人进行日常维护和简单的维修。 知识目标: 1、掌握机器人及工业机器人的概念,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分类及品牌,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2、掌握ABB工业机器人基本组成的概念、原理和功能。 3、掌握ABB工业机器人I/O接口的概念、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及接线原理、标准。 4、掌握ABB工业机器人参数的概念、功能和使用规则。 5、掌握ABB工业机器人参考坐标系的概念、识别及应用。 6、掌握ABB工业机器人安全保护机制和基本使用方法。 7、掌握ABB工业机器人选型方法。 8、了解离线仿真编程软件概念、原理及应用,掌握离线仿真编程软件下载、安装和基本使用方法、步骤。 9、熟练掌握示教器使用环境和功能,掌握手动操纵机器人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10、掌握ABB工业机器人程序数据的概念、类型和分类,掌握常用程序数据的设定方法和步骤,熟练掌握三个关键程序数据的设定。 11、掌握RAPID程序及指令的概念、分类和属性,掌握RAPID程序的创建方法和步骤,12、掌握RAPID指令的调取和参数配置的方法和步骤,掌握RAPID程序的编写方法和步骤,掌握RAPID程序的调试方法和步骤。 13、理解掌握工业机器人三种运动模式。 14、了解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流程。 15、理解掌握安全事项及搬运安全事项。 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 2.培养良好的节约意识。 3.培养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4.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5.培养敬业爱岗和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工业机器人技术-《C语言》课程标准(新)-毛鹏枭11.23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 《C语言》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编写单位:工业机器人技术教研室 编写人:毛鹏枭 审核人: 审批人: 批准时间:

工业机器人技术 《C语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C语言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 学分:4 计划学时:64 适用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 一、制定依据 课程定位:《C语言》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学习其它工科课程的基础。掌握程序设计的前提是掌握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以其灵活性和实用性受到了广大计算机应用人员的喜爱。一旦掌握了C语言,就可以较为轻松地学习后续的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程序设计语言。本课程以程序设计思想为主线,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工业机器人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目的是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计算机编程基本思想、编程基本技能及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运用C语言编程来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为提高职业能力和拓展职业空间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性质 设计思路,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 1 -

以培养职业技能为重点,结合职业证书的考证需要来对本课程进行课程设计,具体思路如下: 首先成立由本专业骨干教师和IT行业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C语言》课程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制定课程教学标准、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并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根据行业的发展变化,实时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 其次通过一、两个涵盖C语言的主要内容的典型项目,提出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将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模块,从而引导出相关的知识点。在具体的知识点的介绍中又可精选案例,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理论突出实用性、适应性。 由于计算机行业的特点,知识更新快,技术进步快,如果关起门来教学,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就业时就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IT行业的专家或技术骨干来校讲座,介绍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介绍软件开发过程和方法;介绍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定期安排学生到相关企市业单位实习、实训,让学生了解软件开发的一般过程及行业所需具备职业素质。 最后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精选实训课题,模拟真实场景,即按照软件公司的管理规定和软件开发规范,让学生参与软件开发过程,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系统分析、代 - 2 -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33151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 课程类型:B类课程属类:职业拓展课 课程学分:3参考课时:48 课程性质:限选课开课部门: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层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普专) 先修课程:《电工电子技术》、《PLC》等课程 后续课程:《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职业资格:维修电工(高级) 制订:《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开发团队 批准人: 课程负责人: 二. 课程详细信息 (一)课程简介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主要了解机器人的分类与应用、机器人运动与动力学基本概念、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机器人轨迹规划、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及编程语言、典型工业机器人自动线的基本组成及特点等内容,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自动化生产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等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选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工业机器人课程应定位于为企业培养能够完成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维保的应用型人才。其前修课程有《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等,后续课程有《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确定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从初级工到专家的发展顺序,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从单一机器人的操作,到机器人工作站的整体把握。全部课程都安排在机器人实训室上课,每一个项目都有实践环节,每一次的学习过程就是工作的过程,并且在实践操作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规范操作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每一次的考核评价都有相关内容,这种职业素质是在任何企业工作都应具备的。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根据项目任务通过视频、图像、实训设备等,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在各种场合的应用。对于机器人的工业应用着重讲解其各种结构形式及应用场合,通过该项目使学生对机器人学科有全面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RT-TOOLBOX2仿真软件完成虚拟机器人的加载和控制。 (四)课程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组成与技术参数,掌握机器人分类与应用,对各类机器人有较系统的完整认识; (2)了解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包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结构、传动及行走机构等; (3)了解机器人轨迹规划与关节插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4)掌握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及操作方法; (5)掌握机器人语言的基本程序命令和编程方法; (6)熟悉工业机器人的自动线安装与调试、维护技术; (7)熟悉喷漆、涂胶、焊接、装配和包装等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自动线; 2.能力目标 (1)能够准确理解机器人本体的基本构成和运动学、动力学基本原理; (2)学会正确操作工业机器人,能独立或小组协作完成规定的实验与实训; (3)具备识图和仪器仪表使用的基础能力; (4)会观察和分析实验与实训现象,编制、调试、运行程序,熟练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 (5)会查阅相关手册和产品使用说明书,正确阅读和分析实际应用程序; (6)能在自动线生产现场基本正确完成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程序编制或调试任务; (7)能在自动线生产现场基本正确完成工业机器人安装与维护任务; (8)能对工业机器人出现的故障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处理。 3. 素质目标 (1)具备搜集相关技术资料,尽快熟悉新接触设备和新工作场景的能力; (2)具备潜心钻研的职业精神和必要的创新能力; (3)具备独立学习,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备工作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5)能自觉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教学 项目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参考 学时 1 概述1. 了解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机器人的定义,机器人技 术的研究领域与学科范围; 2. 正确理解机器人的主要分类形式; 3. 了解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其特点; 4. 准确把握机器人的组成与主要技术参数。 通过生产实际案例分析、实物 图片以及多媒体演示等方法强 化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12 (4) 2 机器人 基本构 成 1. 掌握工业机器人机械结构的自由度和工作空间; 2.对机器人的位姿分析有初步的了解; 3. 掌握工业机器人传感器的分类等基本概念; 4.初步掌握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与伺服驱动系统的主要 构成。 基于机器人图片和实物,以及 多媒体演示,结合必要的原理 阐述和公式推导,强化对基本 概念的深刻理解。 20 (6)

《工业机器人编程及实操》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 工业机器人编程及实操》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定位于为企业培养能够完成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维护以及保养的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通过绘图、搬运、码垛、涂胶等常用工艺的实践,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了解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操作方法,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业机器人故障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结合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着重培养学生的务实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为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知识学习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操作能力之外,也能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业机器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按照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确定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从初级工到专家的发展顺序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从单一机器人的操作,到机器人工作站的整体把握,层层递进,由浅及深。 本课程是一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课程,每一个项目都有实践任务,每一个任务的学习都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中心整合所需相关知识,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的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此外,每一次的学习过程就是工作的过程,并且在实践操作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规范操作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每一次的考核评价都有相关内容,这种职业素质是在任何企业工作都应具备的。同时,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根据项目任务通过视频、图像、实训设备等,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在各种场合的应用。对于机器人的工业应用着重讲解其结构形式及应用场合,通过该项目使学生对机器人学科有全面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意义重大,具有综合性、先进性、实用性等特点。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的培训、自学用书。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有七个模块,工业机器人认知,工业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传感技术,工业机器人通讯,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本书案例新颖,内容全面丰富,针对应用型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突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适用性。本书在个每项目开头都有引言,引发学生思考,并且把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带入新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明确新内容的学习要求及重点。在每个模块后还附有检测习题,方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学时分配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知识模块与课时设置如下:理论学时 为26学时。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四、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模块1工业机器人认知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理论4学时主要教学内容

单元1工业机器人概述 一、工业机器人的定义 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三、工业机器人的特点 四、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单元2工业机器人的分类 一、按机械结构分类 二、按坐标系分类 三、按应用领域分类 单元3工业机器人的性能参数 一、自由度和工作空间 二、负载 三、精度 四、防护等级 模块2工业机器人的系统组成课时安排本章安排理论2学时主要教学内容 单元1工业机器人本体 、本体结构 二、本体参数 单元2工业机器人控制柜 一、线缆接口 二、功能模块 单元3工业机器人示教器 一、示教器简介 二、示教器结构 三、示教器的功能及使用模块3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课时安排本章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性质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传动机构、伺服系统、数据处理、人机对话以及与机器人工作性质对应的控制功能等。 本门课程致力培养学生具有机器人安装、调试和维护方面等基础知识的专业选修课,课程理论和应用技术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生产现场最需要的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技术。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 该课程以工业机器人常用的技术原理与应用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为目标,选取基本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机构和运动控制、基本操作、搬运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码垛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焊接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涂装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装配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等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讲述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力。教学的过程是:案例导入→相关知识→案例讲解→知识拓展。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门学习领域课程工作任务的完成,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分类、特点、组成、工作原理等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的一般方法与流程,具备工业机器人选型、操作以及工作站设计等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基本目标,提高其实际应用技能,并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工业机器人的环境感觉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工业机器人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 (1)了解如何操作工业机器人,完成简单的动作。 (2)掌握各种工业机器人的构造原理以及特点。 (3)能分析出简单的故障所在。 (4)能设计出简单的末端操作器。 3、素质 (1)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2)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与作风,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开拓创新的专业思维。 (3)培养良好的专业触觉。 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机器人应用》 课程标准开发与课程基本信息 (人材培育方案) 二、课程详尽信息 课程简介 工业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履 行工作,是靠自己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样功能的一种机器。本课程的任务 是使学生主要认识机器人的分类与应用、机器人运动与动力学基本观点、机器 人本体基本构造、机器人轨迹规划、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及编程语言、典型 工业机器人自动线的基本构成及特色等内容,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 好的理解。培育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剖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在机 器人技术方面拥有必定的着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自动化生产系统保护维修与管理、生 产管理等专业工作打下必需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选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工业机器人课 程应定位于为公司培育能够达成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维保的应用型人材。其 前修课程有《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控制 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等,后续课程有《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依照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确立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依照从初级工到 专家的发展次序,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从单调机器人的操作,到机器人工 作站的整体掌握。所有课程都安排在机器人实训室上课,每一个项目都有实践 环节,每一次的学习过程就是工作的过程,而且在实践操作中注意培育学生的 安全生产、规范操作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每一次的查核评论都有有关内容, 这类职业素质是在任何公司工作都应具备的。采纳行为指引型教课法依据项目

《工业机器人》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课程代码:0513003BB28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学时:144 适用专业: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开课学期:第5学期 一、课程面向岗位及工作任务 本课程适用于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工岗位。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工业机器人专业方向)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机器人相关岗位所必需的工业机器人基本操作、示教编程器操作界面的认识和应用、工业机器人典型工作站现场编程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组成与技术参数,掌握机器人分类与应用,对各类机器人有系统的认识; 2.了解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包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结构、传动及行走机构等; 3.了解机器人轨迹规划与关节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4.掌握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及操作方法; 5.掌握机器人语言的基本程序命令和编程方法; 6.熟悉工业机器人典型单元实训的安装与调试、维护技术; 7.熟悉装配、物流、堆垛、搬运、喷涂和自动锁螺丝等工业机器人典型单元实训;

(二)能力目标 1.能安装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 2.能构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模型; 3.能按要求在离线编程软件下编写工作站控制程序; 4.能对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进行仿真测试。 5.能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现场操纵及编程操纵。 (三)素质目标 1.具有分析与决策能力; 2.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以及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4.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5.养成“认真负责、精检细修、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课程设计 按照“以能力为本,以职业实践为导向,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总体设计思想,以应用技术为主线,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价,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关联度,从单一机器人的操作,到机器人工作站的整体把握,而且以重点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依据职业能力整合所需相关知识和技能,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能力递进”课程。 课程结构以企业岗位对就业人员知识、技能的需求为导向,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式技能训练、综合案例考核等活动,构建机器人工作站典型应用、轨迹设计及编程、机械及动态装置、现场编程基础等四大模块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 1.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几种典型的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组成,以及其现场编程; 2.通过学习本课程让学生掌握两种技能:机器人操作技能和机器人现场编程技能; 3.掌握工业机器人课程应知、应会的理论和技能学习内容,经过综合考评,满足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人员上岗要求。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和任务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必修的职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已经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和未来发展方向,工业机器人的操作是一门实用的技术性专业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在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令学生能全面把握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安装、配置与调试方法;本课程主要通过分析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通过涂胶、搬运、喷漆等常用工艺的实践,使学生了解各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熟练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操作方法,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学习领域描述 国际先进国家在汽车、电子电器、工程机械等行业大量采用了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这就需要大量的具备工业机器人基本操作、在线示教、离线编程技能的,对机器人搬运、涂胶、喷漆、码垛等工艺具有足够的了解,能够控制机器人完成上述任务的操作技能型人才 3.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 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拆装与维护、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4.课程目标 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和操作方法,了解工业机器人常用工艺,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并相应的掌握一些实用工业机器人控制及规划和编程方法;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具备从事工业机器人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生产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储备,包括: 1掌握用示教器操作工业机器人运动的方法 2能新建、编辑和加载工业机器人程序 3能够编写工业机器人搬运动作的运动程序 4能够编写工业机器人涂胶运动的运动程序 5能够编写工业机器人喷涂运动的运动程序 6能够编写工业机器人上下料运动程序 7能够编写工业机器人码垛运动程序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 程标准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 课程性质:职业技术课 学分:2 计划学时:32 1前言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是机电一体化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的教学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应知、应会”的原则,以拓展学生专业知识覆盖面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重点通过对主流工业机器人产品的讲解,使学生对当前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前导;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通过简单具体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专业领域的知识。 1.2设计思路

以点带面,讲解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课程主要可以分为机械、运动、控制、感觉等几个部分,内容较多。课堂教学上,我们使用重点突破的方法,讲解一个或者两个典型的实例,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带动整个知识面的学习。 我们让学生联系已学各门科目的知识点,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由于涉及的已学课程较多,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前面课程的遗忘率不容忽视,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我们还要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说明,从而可以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本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 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灵活运用:板书、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尤其是在机械部分,考虑到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多媒体和实物模型的使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工业机器人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器人设计和使用方面基础知识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研究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基本理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基本概念、机器人运动学理论、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2.2具体目标 2.2.1知识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组成与技术参数,掌握机器人分类与应用,对各类机器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 2.了解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能进行简单机器人的位姿分析和运动分析。

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课程标准 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工业应用中的广泛应用,编写《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课程标准》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该标准将为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课程提供指导,以培养具备先进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适应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发展需求。课程基本设置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机器人系统设计、调试、维护和优化。课程大纲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涵盖工业机器人基本原理、机器人编程与控制、机器人视觉技术、机器人路径规划与优化等知识点。教学方式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虚拟仿真实验为主,理论教学为辅。课程模块 1、工业机器人基本原理:介绍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发展历程、组成结构、分类及应用领域。 2、机器人编程与控制:学习机器人编程语言,如ROS、MoveIt等,掌握机器人控制算法,如轨迹规划、运动控制、力控等。 3、机器人视觉技术:了解机器视觉原理,学习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

在机器人视觉中的应用,掌握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搭建和调试。 4、机器人路径规划与优化:学习最优路径规划算法,如A*、Dijkstra 等,掌握机器人路径规划与优化的方法。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PPT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通过PPT讲解,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的过程,培养其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 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虚拟仿真软件等。教材选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参考书籍包括《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控制》、《机器人视觉技术》、《机器人路径规划与优化》等。虚拟仿真软件选用RobotStudio,该软件能够模拟真实工业机器人,为学生提供虚拟实验环境,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调试。 评价体系 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包括出勤率、作业、测验或考试等。出勤率占总成绩的20%,作业占30%,测验或考试占50%。通过设置合理的评分标准和方法,确保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机器人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 《机器人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以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关键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以实际应用为重点,培养学生PLC可编程技术、工业组态技术、工业机器人实操与编程的应用能力,并能对工业机器人系统进行安装运行与调试。 本课程在学生学完《PLC应用》、《工业组态控制软件应用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实操》等专业基础课后再授课。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结合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加深理解,着重培养学生的务实能力,能够学以致用,特别是为今后工业机器人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并能分析和解决一些工业机器人系统的使用和故障问题。 本课程是一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采用课题教学设计不同的活动,以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内容。通过一体化教学,教学可在传统教室、实训室进行。在学习情境中,可设计的活动包括学习目标、任务分析、知识链接、实际操作、结果检查等内容。每一个任务的学习都以课题为载体,以任务为中心整合所需相关知识,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的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提高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分为知识学习活动、技能训练活动和技能测试活动三类,每类活动的设计根据课程目标关于知识、技能、态度的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活动方式及载体。 本课程总学时为72个课时。学时分配方案建议见课程内容和要求表。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校准方法; 2.掌握工业机器人的通信连接方法; 3.熟悉典型工业机器人任务的PLC、人界界面的编程方法; 4.熟悉工业机器人故障代码,分析常见故障原因。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ABB机器人IO配置、接线方法; 2.正确使用安装工具和相应的仪器仪表的能力; 3.掌握工业机器人通信连接能力; 4.掌握工业机器人、PLC和组态软件的编程能力。 (三)情感培养目标 1.形成规范操作与安全文明生产的意识,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养成团队配合进行分工协作意识,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3.形成正确积极的就业观,具备敢于创新的意识。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课程标准(高职)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也是该专业综合性课程, 主要针对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工程师所从事的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自动化 生产线集成应用、 PLC 与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化工作站等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所需求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运维、调试等能力要求而设 置的课程。 2.课程任务 本课程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设计工程师,让他们熟知以工业 机器人为核心的自动化工作站的设计思路,综合应用 PLC 技术、工业机器人 现场编程技术、机器视觉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等多门课程,能熟练 运用气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进行机器人工作站系统系统 集成与调试。并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安全、环保、成本、产品质量、团队 合作等意识。 3.课程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操作与维护、系统开发的 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 成为自动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悉工业机器人的操作安全知识; (2)熟悉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参数及选择依据; (3)掌握工业机器人与外围设备的通信方式; (4)掌握工业机器人与外围设备的连接方法; (5)掌握伺服电机的控制与机器人的协同配合;

(6)掌握步进电机的控制与机器人的协同配合; (7)掌握触摸屏组态应用与机器人系统的协同配合; (8)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的 集成设计与调试;2.能力目标 (1)能安全规范的操作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 (2)能看懂各类电气零配件的说明书或使用手册; (3)能合理选用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外围设备; (4)能合理设计工业机器人与外围设备的接口电路; (5)能编写与调试机器人程序及 PLC 程序; (6)能设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人机界面; (7)能熟练对工作站的程序 进行调试和维护。3.素质目标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积极进取; (2)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诚信做人、踏实做事;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4)具有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 (5)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6)知识面宽,学习能力强; (7)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 (8)拥有健康体魄,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能适应专业岗位对体质的要求; (9)具有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敬业乐业、严谨务实工作作风;具有安全意、责任意识; (10)具有文明、友善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传感器技术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PLC 技术应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1 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参考学时:56学时 参考学分:学分 开设时间:第四学期 2 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构成、工业机器人编程等知识和进行机器工作站系统建模及仿真等技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业机器人编程及仿真设计能力.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案例、离线编程基础、机器人工作站系统模型、程序及轨迹设计、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基础知识等. 3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应用领域; 2掌握离线编程软件安装过程; 3掌握离线编程软件的工作界面使用方法; 4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外部设备模型构建方法; 5掌握工业机器人仿真工作站的构建流程;

6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离线编程方法; 7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仿真测试方法; 8掌握机器人工件及工作站设备的三维建模与设计分析. 9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现场手动操纵. 10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现场轨迹编程及设计. 能力目标 1能安装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 2能构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模型; 3能按要求在离线编程软件下编写工作站控制程序; 4能对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进行仿真测试. 5能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现场操纵及编程操纵. 素质目标 1具有分析与决策能力; 2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以及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组织管理能力; 5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6养成“认真负责、精检细修、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4 课程设计思路

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536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职教二十条的引领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双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面向各行业中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与生产自动线的制造、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岗位群,具备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营销、初步开发等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岗位群: 表1: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中级工)职业岗位群

(三)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 引导学生CAD职业资格证、PLC程序员、维修电工中级工证及工业机器人操作员证等相关证书中选择考取。 五、职业能力及要求 表2: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能力体系分析表

综合实训 顶岗实习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 (3)能够对常用工业机器人进行操作与维护。 工业机器人装调 机器人安装、电气调试、装配(本体装配) 机器人本体的电 气安装、机械装 配以及机器人的 机电联调。 (1) 具有应用机械传动、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础知识; (2)能读懂机器人设备的结构安装和电气原理图; (3)了解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包括 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 结构、传动及行走机构等; (4)能测绘机械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 (5) 能维护、保养设备,能排除简单电气及机械故障。 德育 语文 数学 物理 英语 信息 艺术 机械识图与 CAD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机械基础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钳工综合实训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 工业机器人基础装调与维修

工业机器人应用和维修专业课程标准和方案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与方案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1.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2.学制:三年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按照行业安全工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各项工艺流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现代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等专业技能,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三、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1.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1)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 a.工业机器人正向全球范围内普及 生产力在不断进步,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与革新。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力劳动已经逐渐被机械所取代,工业机器人的出现是人类在利用机械进行社会生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全球诸多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实践表明,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工业机器人向更深更广方向的发展以及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范周还在不断地扩大,已从汽车制造业推广到其他制造业,进而推广到诸如采矿机器人、建筑业机器人以及水电系统维护维修机器人等各种非制造行业。此外,在国防军事、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领域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如无人侦察机(飞行器)、警备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等均有应用实例。机器人正在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工业 4.0”两大主题,“智慧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工业机器人属于上述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或"物理计算"理念或课题(Physical Computing)。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0万机器人在世界各个角落辛勤工作,特别是在人类难以胜任的危险环境里。日本是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国家,每10万人中就有295个机器人。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总量已达到100多万台,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机器人新增的需求主要来自中国等新兴市场,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保有量较为平稳。 在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最初规模应用是在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主要用于汽车及工程机械的喷涂及焊接。工业机器人主要以点焊、弧焊、装配和搬运机器人为主,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已经开始形成,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对各种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先进自动化装备的需求日益迫切。我国现有的机器人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工程单位超过200家,其中从事工业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超过80家。基本掌握了操作机的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开发出弧焊、点焊、装配、搬运等机器人,目前生产的各类工业机器人中有90%以上用于生产中。 b.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工业机器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04年以来,国内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40%以上。201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率更是高达51%,位居全球第一。23000台的绝对增量也仅次于日韩,排在全球第三位。中国工业机器人几年内或将迎来井喷式发展,而非简单的线性增长。这种井喷式增长,与我国人口和经济现状密切相关。过去我们曾依靠低廉而充沛的人力资源,将中国发展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大国。但随着用工成本的增长,“人才红利”取代“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