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热血类动漫人物特点看动漫的跨文化传播

从日本热血类动漫人物特点看动漫的跨文化传播
从日本热血类动漫人物特点看动漫的跨文化传播

从日本热血类动漫人物特点看动漫的跨文化传播-新闻学

从日本热血类动漫人物特点看动漫的跨文化传播

陈潇

【摘要】日本动漫作为日本流行文化的代表,在全球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本文通过对其中一类动漫中的人物特点分析,对日本动漫中有利于跨文化传播的因素进行总结,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日本动漫人物特点跨文化传播

动漫产业对于日本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2005 年,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达到230 万亿日元,已经成为了日本第三大产业。日本动漫能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为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广泛接受的原因,可以从动漫的创作、技术制作、传播途径以及其产业链条等角度进行研究。对于大多数文艺作品来说,作品中的人是整个作品的价值观和思想倾向最集中的体现,选取动漫人物进行分析,对于从动漫创作的角度探讨其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接受的原因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日本动漫中漫画本销量在日本国内和国外都是最高的热血类动漫中的人物为研究对象,试从中找出日本动漫创作的一些特点,为我国动漫的发展尤其是对外传播提供一些参考。

热血类动漫主要针对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少年,以冒险、战斗和竞争为主要故事情节,以点燃观众的激情为主要目的,极富感染力的动漫。与对人物外形有着极高要求的少女类动漫不同,热血类动漫中的人物大多风格迥异、特色鲜明,有着极高的辨识度,而少女动漫则大多因为人物设定模式化和同质化而广受诟病。正是因为热血类动漫的人物形象鲜明,对他们的分析才有其价值。

一、人物形象原型设定

1、无处不在的武士和忍者

因为热血类动漫的特点限定,其中总免不了竞争和打斗,除了在题材上是体育竞技类的热血动漫,如《足球小子》、《网球王子》之外,武士和忍者这两个在日本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涉及武斗的职业也就自然成为热血类动漫人物形象原型的首选。

《海贼王》中的重要角色罗罗诺亚·索隆和特拉法尔加·罗等就是随身带着武士刀的武士。《死神》中的死神们则不仅主要依靠武士刀作战,而且穿上了改良版的日本传统武士服。除了这些穿插几个武士角色的动漫来说,还有热血类动漫则是以讲述武士的故事为主,如《真田十勇士》、《浪客剑心》、《薄樱鬼》等,可以说武士的身影无处不在。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忍者形象,《火影忍者》、《忍者神龟》以及《七龙珠》等热门动漫中就都出现了忍者,而且似乎与武士阶层相比,因为主要工作是刺探情报以及暗杀等,躲在暗处的忍者显得更加神秘,因此比武士更能吸引受众的关注。

2、跨文化背景的形象原型

除武士和忍者之外,热血类动漫中的人物原型取材广泛,并不局限于一个地区和一种文化之中,往往是跨文化背景的。《海贼王》中船医乔巴的原型是在西方文化中广为人知的驯鹿;厨师山治一头金发,永远是西装笔挺,为女士无条件服务,这是以英国绅士为原型塑造的角色,颇有意思的是这位绅士与以日本武士为原型塑造的索隆一直互相看不顺眼,矛盾重重。此外,在其它热血类动漫中还有以符和阵法降妖除魔的阴阳师,如《少年阴阳师》中的主角安倍昌浩;来自中国的武术家,如《通灵王》中的李白龙就是以中国的李小龙为原型;来自西方

的拳击手,如《家庭教师》中的沢田纲吉以及在《钢之炼金术士》中出现的炼金术士等等。

3、战斗方式的西化

虽然动漫人物的原型采用的是日本历史上的武士和忍者,但是在动漫中这个形象原型还是经过了大量的加工。在打斗方式上,传统武士无外乎靠刀法进行“肉搏战”,而动漫在此基础上加上了一些西方魔法的因素,如《死神》中的武士刀(剧中称为斩魄刀)就有几种解放形态,每种解放形态下的刀都能够释放出不同的魔法,如形态变为冰、沙、火等在西方魔幻作品中常见的元素类魔法。有些动漫中的武士在用刀之外本身也会具备其它一些魔法般的能力,这样就使得打斗的元素更加丰富,画面也更加好看。对于忍者来说,动漫中对其所具备的能力总是做了很大程度上的夸张,而这些被夸张的技能中也经常是带有西方魔法的痕迹,如隐身术以及同样是运用各种自然元素作战的方式等。

二、人物性格设定

1、为了梦想而战

在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关于日本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菊与刀》中有一段对二战时期的日本广播内容的描述:一个已经死亡的大尉靠着精神的力量支撑不倒,直到最后完成任务,作者正是借这个事例来说明日本传统文化中“精神力量高于一切”的思想。他们强调精神能战胜物质,只要加强对精神的修炼,就能激发自己内在的潜力,做到难以做到的事。这体现在日本的热血动漫中,就是坚定无畏的梦想所带给主人公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梦想在热血类动漫中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因素,动漫中的人物之所以踏上冒险的旅途,进行严酷的修行和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很多都是为了心中的梦想。《海

贼王》中蒙奇·D·路飞有一句很出名的台词:“海贼王,我当定了!”正是因为要成为海贼王,找到传说中的宝藏这样一个梦想,他才坐着一只木桶就出海,一路上聚集同伴,开始了向未知海洋的冒险。

正是因为这些梦想的存在,才给他们带来了超乎寻常的精神力量,就算敌人有压倒性的优势,在面对生死关头的时候,只要他们能记得自己的梦想,就总能够爆发出比平时更强的力量,进而打败对手。

2、为了恩情而战

本尼迪克特认为东西方文化的一个重大差别就在于东方各族总认为自己是“历史的负恩者”。虽然本尼迪克特将这种恩情更多的形容为一种“负担、债务、重负”,并指出日本人其实并不愿意从别人那里得到恩惠,他人也不会随意给人施加恩惠,但是在热血类动漫中的恩情似乎少了一些让人不愉快的因素,而成为了其中除了友情和梦想之外的另一个温情的重要因素,更成为了其中角色们前进的动因之一。

《海贼王》中的路飞之所以会抱有想成为海贼王的梦想,就是因为他小时候曾被海贼香克斯救过,路飞向香克斯发誓要追随他的步伐成为海贼,最终成为海贼王。

3、为了同伴而战

与传统社会的熟人社会不同,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城市已经成为了一个陌生人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使得原来基于血缘的共同体关系几乎不复存在,周围都是陌生的人。另一方面,城市的范围一步步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在上下班过程中迁徙的“候鸟”,个人时间被压缩,互相之间走访的距离也被拉大,人们用于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虽然出现了以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终端为主的

网上社交,但是早已有多个研究证明这种形式的社交方式对于人际之间的交往并未起到益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缺失正是现代化带来的一个难以避免的后果之一。而在热血类动漫中被强调的同伴之间的羁绊和友情似乎正好弥补了这种现代人内心的空虚。

4、为了荣誉而战

区别“罪感文化”与“耻感文化”是人类学文化研究的重要工作。其中“罪感文化”是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它发展人的良心,而在“耻感文化”的社会中耻是主要强制力,“只要不良行为没有暴露在社会上,就不必沮丧”。日本的传统文化中是将羞耻感纳入道德体系的,知耻为德行之本,因此为了维护荣誉,个人可以做出巨大努力。

“被嘲笑”,在热血类动漫中是很常见的桥段,当名人还是无名小卒的时候,每次说出自己想成为火影的伟大梦想时总免不了受到其他人的嘲笑,这些嘲笑更坚定了他的信念,就是要成功,获得他人的认同。而被人打败与被嘲笑相比则是更大的“耻辱”,一场败仗可能让人记忆多年,哪怕是赌上自己的性命也要洗雪耻辱,只有洗雪了自己所受到的耻辱,这个人才算是达成了目标。

5、对等级体制的叛逆

根据权利距离对文化进行分类,日本是一个权利距离较大的社会,权力距离较大的社会总是有意无意地使它的成员认为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社会中有许多垂直的从属关系,社会等级无处不在。而这一现象在热血类动漫的社会背景架构上也多有体现,《火影忍者》中由忍者首领、上忍、中忍、下忍组成了忍者村里的等级社会,而《海贼王》中的等级制度则是由“世界政府”、“王下七武海”以及“四皇”等组成。但是和传统文化中遵守社会等级秩序,追求“各得其

所,各安其分”不同的是,热血类动漫中的人物并不是那么安分,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而这个梦想总是要求突破这个既定秩序,或者是要成为忍者中的首领,或者是要成为众海贼之上的海贼王。

三、人物外形设定

与世界其它国家的动漫相比,日本动漫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有着很鲜明的特点,这首先表现在人物外貌上。动漫中的人物虽然既有日本人,也有西方人,但是在形象设计上基本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同样是高鼻梁、大眼睛、身材修长、发型夸张,因此从外貌上看几乎分辨不出来不同地域的人物。当然,因为漫画有着夸张的特点,除了一般的人物形象之外,还有很多涉及机器人、变种人等不同类别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就造型怪异、特征鲜明,辨识度很高。

其次,人物形象刻画的特点则体现在人物的服饰上。动漫中的人物服饰一般是根据角色的特点设计的,所以学生的校服,T 恤和牛仔裤的便装,西方的骑士服,魔法师的斗篷以及和服等都是动漫中常见的服饰类别,但是这些服装在动漫中都经过了一定的改造,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火影忍者》中忍者的服饰。

忍者因为其工作性质,服装多以黑色和深蓝色为主,而且是全身包裹,甚至还要带上面罩,以免在夜间行动时暴露。同时为了方便行动,衣服都是紧身穿着,武器和食物都藏在绑腿或者腰带上,整体形象非常干练。但是这一形象到了动漫《火影忍者》中就形成了一个大的颠覆,忍者的服饰不再只有黑色和深蓝两色,而是变得色彩鲜艳,有着红色、白色、橙色、紫色、灰色等,而且多以花纹修饰。女性的忍者服也与男性的有了不同,更多的强调女性曲线,甚至有了裹胸这样的设计。而且动漫中的忍者的服饰还有了类似于魔法师的高领大斗篷的设计,发型颜色也是黑色、粉红色、橙色等等,色彩斑斓,与传统意义上的忍者需

要低调和隐藏完全不相符。

四、动漫的跨文化传播

1、对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选择性再利用

人们总是对充满神秘感的、陌生的异域文化充满了好奇,对于其它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来说,日本的武士、忍者、妖怪等等要素非常新奇,吸引力大,在网络上很容易就能找到其他西方国家的人对日本忍者的cosplay 的视频和图片。因此动漫在人物原型上就多采用武士和忍者的形象,同时让他们穿上传统服饰,同时赋予他们武士道的精神,以及有梦想、懂恩情、惜名誉的日本传统文化中继承下来的性格,尽显异域文化色彩。但是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不是完全的,日本动漫在继承的同时其实已经对其做了解构与选择性地再利用,突出表现在对服饰的西方化改造上。

2、对文化共同价值的追求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通过营造异域文化的氛围可以吸引到不同文化的受众的关注,但是怎样才能让动漫被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接受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跨文化传播是个体遭遇不同文化信仰与价值观的一个过程, 因此会产生文化冲突,这种文化冲突体现在心理因素上,表现为焦虑、犹豫、偏见、刻板等方面。要想提高自身文化的传播效果,就要减少这种文化冲突带来的负面效果,寻求与其它文化的共同价值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寻求其它文化,日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有着对其它文化开放的心态和好学的传统。中国与日本由于地缘相近的原因,一直交流密切,文化相似性高,加之日本从汉唐以来摄取了这些来自中国的文化成分转变为自己的内在价值,中国的服饰、文字、茶道、

武术以及中国的儒学思想、道家思想等都对日本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日本能够在动漫中融入与中国共同的文化价值,使之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所接受。如《海贼王》等多部动漫中经常出现的中国武术家的人物原型,以及《死神》中的集体主义倾向和为了大义奉献生命的牺牲精神。

除中国之外,日本对西方文化也同样存在一个积极摄取并内化的过程,其中包括政治体制:热血类动漫中的世界虽然等级秩序森严,但是很少出现世袭制度,都是能者居之,在政治上较为接近民主制度;人民生活的欧化:动漫中面包、火腿加啤酒的食物结构非常普遍;社会思想上的无政府主义:动漫中的人物总是试图搅乱、打破社会的等级秩序;文化艺术形式的移植:漫画本身就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艺术形式等等。此外,热血类动漫中的另一个经典桥段是,在艰苦的战斗的最后,往往都是主角爆发,逆转了局势,这种个人主义英雄观在崇尚集体文化的日本显得很不寻常,更主要是为了适应西方观众的胃口。

结语

日本动漫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与其善于发掘和选择性利用自身文化传统因素以及追求与其它文化的共同价值有密切关系,这对于我国的流行文化产品,包括动漫、音乐、影视剧等的创作和制作以及包括国家形象宣传在内的对外宣传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对于其它文化背景的人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一点从近几年热映的带有中国元素的电影,如《功夫熊猫》就可见一二。我们要善于发掘自身的文化,向世界展现一个充满魅力的中国。同时我们也不能自说自话,只一味强调输出自己的东西,要重视传播的效果,研究分析其它文化,寻求文化共同点和价值中普遍性的东西,增强其它文化的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亲切感,让自己的文化更多更好的被人接受。

参考文献

①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商务印书馆,1990:18

②常燕荣,《论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100-103

③赵宝煦,《“和为贵”、“中庸之道”与“武士道”精神——关于日本政治文化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6):49-55

④新渡户稻造著,张俊彦译:《武士道》[M].商务印书馆,1993

⑤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8

⑥任佳,《文化外交能否提升日本软实力》[J].《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4):11-26

⑦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M].东方出版社, 2005:11-12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责编:姚少宝

看日本动漫对日本禅宗文化的浅析

对日本禅宗文化的浅析 ---观赏《幽灵公主》 日本很多动漫都带有神学色彩,如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千与千寻》,《棋魂》,《龙猫》等等。这些动漫集中表现了禅宗思想在日本是占有极大的地位的。本文以《幽灵公主》为例,简单谈谈日本的禅宗文化。 《幽灵公主》的故事发生在日本的室町时代,描述人神魔三者之间的斗争。影片中有虾夷族的首领,即影片的男主人公----阿席达卡,有从小在狼群中长大的小桑,即女主人公,有山林的保护神----麒麟兽,有勇敢的斗士----白狼,有被诅咒的野猪----拿各神。还有森林精灵,大猩猩等。电影的故事梗概是受诅咒而变成“业报神”的拿各要毁灭一切,而为了拯救族人的阿席达卡射杀了拿各,但因右臂被却因被触角缠住而受伤,手臂中更是有着拿各神的仇恨诅咒,要解除诅咒,他必须要往日本西部,在解除的过程中引发了人神魔三者之间的斗争。 从影片的故事情节中,可以看到很久以前日本就已经存在宗教信仰,并且通过日本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千余年来,三大宗教即宗教化的儒学、佛教和神道影响着日本文化的发展和日本人的思想及精神,而禅宗则是佛教诸宗中对日本影响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宗派。因此,揭示日本禅宗的形成、发展,及其思想内涵、社会价值、历史作用等,便显得格外重要。在本文中,我将对日本的禅宗文化进行浅析。 首先,禅宗佛教在1192年从印度经中国传到日本的。日僧明庵荣西可谓是日本禅宗的创始人。而禅宗自中国传到日本后,曾经形成过二十四种之多的流派,其中以临济宗,曹洞宗和黄檗宗为主要派别。临济宗以荣西为开祖,曹洞宗以道元为开祖,黄檗宗以隐元为开祖。临济宗和曹洞宗同时创建于镰仓时代,黄檗宗则创建于江户时期。目前,临济宗的主要寺院有妙心寺,大龙寺,大德寺等。曹洞宗的主要寺院有永平寺和总持寺。黄檗宗的主要寺院是万福寺。临济宗的信仰者多为武家阶层,曹洞宗的信仰者多为庶民阶层,二黄檗宗则巩固了与各阶层的联系。 虽然禅宗在日本占有非常流行,但其实禅宗传入初期,受到佛教的压制,它在日本并不流行。那为什么直至今天日本禅宗三大派别能够站得如此之稳呢? 日本真正形成禅宗热,始于镰仓幕府时代,正是武士集团兴起的时候。一些著名禅匠都与幕府上层关系密切,并积极在武士之间传授禅法。如"圣一国师"圆尔辨圆受到摄政九条道家的

日本动漫产业的特点和优势

日本动漫对日本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几乎所有当代日本人都受到过漫画的影响,如同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连环画(小人书)对中国人的影响一样。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日本漫画也随之变化,持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优势有以下七点: 合作机制明确 几乎没有一个日本动漫企业能在整条产业链上“通吃”,在以产品形象为基础、版权管理为核心、各得利益为动力的前提下,产业链各环节间有明确的分工合作模式。漫画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版权代理事务所、印刷出版企业、图书发行企业、电视台、杂志社、动漫衍生品生产、销售渠道等机构界限清楚,有各自范围内的工作目标,也有完善的合作机制。 创作队伍成熟 日本动漫产品的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有良好的互动,一部新的动漫作品多数会经过漫画试刊的检验过程,如果市场反映不好,就会修改甚至最终放弃。因此,创作者很清楚产品推出和市场认可二者间的风险关系,形象可爱、贴近人性、成为偶像、深入人心是多数动漫创作者追求的目标。 动漫市场细分明确 日本动漫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面向青少年的,二是面向成年人的。面向青少年的作品内容分类很细,如科幻、侦探、童话、校园、励志、运动、规劝、搞笑、幽默、探险、女生等主题;成年人作品主要是搞笑、幽默、调侃、惊险、家庭等内容,其中色情类有扩大蔓延趋势,路边的书店都可以买到,但印有18岁以下禁读的标志。 用心培养动漫受众 在和日本动漫策划人员的座谈中,笔者发现他们一直强调抓住青少年心理,用动漫反映和引导他们的生活,并强调“跟踪读者、服务一生”的创作意识。这些观点听起来有些理想化,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操作性,让人感觉“动漫产业要从娃娃抓起”。此外,笔者在本届东京动漫展上看到了很多有关动漫书、动画电视剧的预告和预订启事,还有一些类似歌迷会的读者俱乐部,都可见动漫企业在培育受众方面的良苦用心。 动漫传播销售普及 日本的动漫销售渠道非常广泛,除了随处可见的动漫书店、衍生品专卖店之外,日本的商场和超市也都销售漫画书、动漫游戏光盘、玩具、模型等,有些大型商场里与动漫相关的产品占据了很大面积。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日本各类衍生品的销售渠道十分正规,或是专卖,或是和连锁企业捆绑销售,有利于品牌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 动漫主题公园管理到位 日本不仅有迪斯尼乐园、环球影视城,还有十几家有影响的主题公园。在主题公园的管理水平上,日本可谓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目的地消费”的理念,全方位的关怀和细致的服务使快乐消费在迪斯尼乐园里变成了现实。 动漫对外交流强势 日本动漫已经成为该国文化出口的主要产品,尤其是在亚洲国家和美国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且对世界其他国家也产生了“榜样”作用,比如,韩国对引进的日方动漫创作人员给予每人每月30万日元补贴;美国在和日本动漫企业的合作中,80%的资金投入由美方补

论日本动漫与日本文化传播

论日本动漫与日本文化传播 众所周知,近年来,动漫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始趋向于成熟并且成功商业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日本动漫。虽然不喜欢这个国家,但抛开个人情感从客观上来看,日本的动漫产业优于甚至说远远领先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并且其制作人员成功的在动漫中植入了本国文化精髓,可以说日本动漫与日本文化水乳交融,动漫中处处可以感受到这个民族的独特文化和魅力。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动漫产业,据了解,日本的动漫文化兴起于民间,在形成一定规模后才得到了政府的认可,然后才逐渐趋向于产业化。先有了质量然后才是数量上的爆发。这点就不是我们国家比得上的了,我们只为了政府一句话就产业化了动漫,数量的确不少,但其质量实在不堪。网络上有一个恶搞的吐槽类节目,那个戴着面具的主持人就评价我国的动漫里除了猫狗鸡鸭就是机器马达,连像样的人类都看不到几个。还有一例,某市花两千万巨资打造的一部动漫,其动画效果人物形象还不如几个愤青学生吃了一周泡面赶出来的几集短片。虽说讽刺的有些过分,但也不得不说这是国产动漫的硬伤。题外话不说了,回到日本动漫上来,日本动画发展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说所画人物均具有为亚洲人的特征,人物服饰等也趋向于东方化,这种极为保守和排外的动漫发展方向一开始我觉得必定会被世界所淘汰,可实际上日本动漫那种特有的东方美和气质折服了全世界的观众。这也让动漫成为了日本的第一产业链,在全球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望其项背。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也是日本文化在日本本土的地位动荡过程。在一九一七到一九四五的萌芽阶段,下川凹夫、北山清太郎和幸内纯一三人奠定了日本动漫的基础。下川凹夫的《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就是公认的第一部日本动画。之后爆发了二战,日本动漫也进入了有声动画片时期,当然,此间的动画都鼓吹军国主义,鼓吹侵略,成为了政治的喇叭。四六年到七三年动漫开始进入探索期,此时正值日本战败,反战题材的动漫变得极受欢迎,大藤信郎就是这一时期的动画大师。七四年以后日本动画趋于成熟,爱幻想的日本人开始热衷于机械类动画。诸如《机动战士》、《超时空要塞》等至今仍大受追捧的动漫精品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同时代,我个人喜欢也很佩服的动漫大师宫崎骏开始崭露头角,他的动漫唯美、自然、清新,主题都掠及人类内心最深处,启发着人们对生命对感情,对天与地更多的思考。九零年至今称为日本动漫的细化时期,其产业化进一步完善,种类、形式、题材等等都有了进一步细化区分。诸如少女类漫画、战争类漫画、热血类。历史类、情感类……伴随着动漫发展,其周边产业也蓬勃活跃着,同人馆,cosplay、DIY等等越来越多的花样诠释着日本动漫和日本文化。 接下来让我们细细品味日本动漫中独特而又自然的日本本族文化。日本人极为喜欢花,皇室欣赏菊花、大多数贫民喜欢樱花。这在动漫中也有体现,有几种意象是日本动漫中很常见的,比如说独特的光与影陪衬下的皇宫窗台上的菊花,又比如说落红飞舞的樱花树下站着撑着油纸伞着着和服的少女。唯美的花景不仅渲染着动漫气氛,也渲染着日本文化。最美丽的时刻是樱花凋零的瞬间,就像是日本人在军国主义教导下信奉牺牲是无上荣耀一样。对于死亡,日本人具有极为病态的崇拜,体现在动漫上就是对于艺术极端的追求。在某些动漫里,女主角就是在樱花飞舞最为绚烂的时刻死去,还有《火影》中迪达拉称艺术是爆炸,而他的搭档蝎则认为艺术是永恒,而两人的共同点就是都是用自己的死来实践对于艺术的认识。 另外一个最为受欢迎的动漫要素是感情之美。日本动漫对于感情的描写极为细腻敏感,他们的制作者很擅长对于人物间感情刻画和心理细节描写,我一直认为只有女生才会对情感有这么充分的认识,可看了那些制作者的照片,发现大半都是男的,不得不说真的雷到我了。闲话不提,日本动漫里的情感戏很足,通过肢体语言还有自白与对白体现得淋漓尽致。实话说我被日本动漫赚走了不少眼泪。现实里的日本人很注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他们很留意别

日本礼仪文化范文

日本礼仪文化范文 日本同中国一样,是礼仪之国,不同特色的礼仪文化,那么日本的礼仪文化包括哪些呢?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呢?跟着出guo 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在生活中离不开人际间的交往,交往受一定社会规范的制约与指导,通俗的说,礼仪就是交往的规范。社会交往指的就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或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交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人类为了有秩序地生活,进行正常的生产和经济活动,使社会交往和谐与有成效,就要有各种社会规范来调节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现实* ,并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这种约束,经过 * 演变,就成了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礼仪。 中国作为具有悠久 * 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各方面的礼仪规范可谓是源远流长。礼仪一词在中国最早是作为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作用,在汉字里,“礼”既表示礼貌和秩序,又意味着为表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式。“仪”则指具体的仪节。千年以前中国就有了《周礼》、《仪礼》、《礼记》等礼仪专著。“虚席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泛流传。 遗憾的是,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礼仪传统遗失殆尽,几近乌有,直至xx年,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金正昆讲礼仪》的节目播出,礼仪才被人们重新提起,放到日程上来,而商务礼仪的学习更成了各大企业近年来开展的工作重点。我想说的是,在中国与世

界接轨的今天,除了事事要与国际看齐,要符合国际标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准确地把握我们本民族的礼仪传统。 作为我国近邻的日本,格外注重传统的礼仪文化,本文集从日本礼仪文化历史传承的角度,讲一下礼仪的重要性。 日本几乎全是大和民族,居民主要信奉神道教和佛教,少数信奉 * 和天主教。日本至今还保留浓厚的我国唐代的礼仪和风俗。 日本人在交际应酬之中对打扮十分介意,在商务交往、政务活动以及对外场合中多穿西服,在民间活动时,他们有时会穿国服——和服。穿和服时,一定要穿木屐和草鞋,并配以布袜,妇女穿和服时,还必须腰系彩带,要后加上一个小软托,并且手中打伞。根据年龄、婚姻状况以及身份地位的差别,和服的色彩、图案、款式、面料乃至穿着方法也不尽相同,需要准确区分。 在与日本人打交道时,衣着上必须注意四点:1、日本人认为衣着不整齐便意味着没有教养,或是不尊重交往对象。所以,在与日本人会面时,一般不宜穿着过分随便,特别是不要光脚或穿背心;2、到日本人家里做客时,进入「玄関」(げんかん)后要先脱下大衣、风衣和鞋子,同时鞋子要朝外摆放整齐;3、拜访日本人时,切勿未经主人许可,而自行脱去外衣;4、参加庆典或仪式时,不论天气多么热,都要穿套装或套裙。 在饮食方面。日本可以说是自成一体,世人一般称之「和食」(わしょく),即日本料理。日本人用餐时,要摆上一长矮桌,男子盘腿而坐,女要要跪坐而食。日本在使用筷子上是很讲究,筷子都放在筷

日本动漫电影特征

日本动漫电影特征 第一节极端的病态美学 日本民族对极端美学的追求近乎偏执。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丽的时刻便是其凋落的瞬间。因为看到满树樱花在短时间内凋落的一干二净,铺天盖地,毁灭的极为壮观,震撼人心。对于死亡都追求优美的日本人必然也会在艺术上倾向极端,甚至可以称之为病态。这种病态表现在高达系列中,只要是战争一定是悲壮的史诗,任何一场战役都被蒙上了一丝浪漫主义的色彩。无论是《高达Z》中卡缪迈向最后终结时绚烂有如烟花的炮火,还是《高达W》中自爆的少年那坦然安详 的脸,甚至于《高达0083》中分处不同阵营的恋人之间的厮杀“因为爱你却又 不能在一起,所以我一定会杀了你然后和你一起长眠”。这一切都反映出了日本文化的这一倾向。高达系列虽然作为一部有着深刻内涵的作品,其对于人性和世界的探讨已经到达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却依然无法摆脱日本的这个传统文化特征,这无疑是日本文化追求极端病态美学的体现。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是这种文化特征的外在表现,武士道中对于死的追求直接印证了日本文化的这一特征。 第二节细腻敏感的情感世界 日本动画片善于描写人物间微妙的感情,十分注重细节的刻画。动画片中经常出现大量对白或者自白。这些话语将动画人物的情绪起伏自然而真实地流露出来,而观众也是通过这些语言一步步的走进动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在《高达SEED》中主角基拉大和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理智与情感的斗争:“如果我不曾存在,那么现在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当初选择时我有伸出手的勇气,那么现在的一切都会大不相同吧。”在高大的番外系列观星者中,主人公即将被冷冻。之后将会发生什么,她能否被获救都不得而知。被她救回来的敌人问道:为什么要救我回来?而主人公的回答却不是任何大义凛然的话,不是像那些英雄一样出于对战败者的同情。她只是说道:“这一睡去我也不知道还能否醒来,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要一个人,那样太寂寞了”。对内心世界的刻意描摹,是日本动画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区分它与美国动画的主要标志之一。那么日本动画为什么会存在这

从动漫中看日本文化结课小论文

日本文化 ——从动漫中找寻文化与精神 谈到日本文化,我们不得不想到的是日本文化的杂——杂文化,如今的日本文化经历时间长久的变迁与各种文化交相融合而形成的属于日本所独有但却又隐约可见其他文化于其中的璀璨繁盛。武士道、花道、茶道、以及和服、樱花等文化或许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有所耳闻,在日本文化中,有一种文化,它既能在全球风靡,始终第一,同时也能给日本经济带来巨大的收益,它便是日本的动漫文化,它既属于日本文化,但同时也在其中展现日本文化。 日本动漫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时期。启蒙期:以下川凹夫创作的《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为首的动漫代表了日本动漫的启蒙期;探索期:1945年,日本战败后,反战题材的动画影片颇受欢迎且影响深远,期间的代表人物是被日本动画界誉为“怪人”的动画大师——大藤信郎,他于1927年拍摄了黑白版的《鲸鱼》;成熟期:以《超时空要塞》,《鲁邦三世》为代表的机甲类动漫,同期,以宫崎骏先生的唯美清新自然风格的动漫独树一帜,传递着天,地,人和谐的观念,构成了日本文化的成熟期;细化期:自1990年至今,日本动画产业的进一步完善,日本动画的种类、形式、内容、题材以及从业人员发生了明显的细化。随着动画风格的多样性,日本动画进入细化阶段,同时成为日本经济支柱。 提到日本动漫,有几位动漫人我们不得不想到,作为“动漫之神”的手冢冶虫先生,其代表作《铁臂阿童木》,同时他开创了日本番剧每一集只有二十几分钟的先河,因为当时经济有限,制作不得不这样。有“动画界的黑泽明”之称的宫崎骏先生,旗下吉卜力制作的动漫宣扬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代表作的《千与千寻》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动漫。还有,藤子F不二雄,鸟山明,富坚义博,尾田栄一郎,岸本齐史等漫画家鼎鼎有名。 看动漫于我而言,看的并不仅仅是那些热血的打斗场景,那些奇妙的幻想故事与生活,看的是它所拥有的文化与精神内涵,那些现实生活中所缺少但却非常需要的东西。

从日本动漫看日本文化-现代日本社会论文

《现代日本社会》课程论文 从日本动漫看日本文化 姓名: 学号: 学院: 班级:

从小日本动漫就占据了我生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从小时候的樱桃小丸子、哆啦a梦、灌篮高手、美少女战士,到现在的火影忍者、死神、海贼王,宫崎骏系列。日本动漫总给我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精神,传递着日本文化。 日本动漫的主要分类有:战争、机器人、战斗、青春、偶像、美少女、美少年、宠物、魔法、超能力、历史、情感、神话传说、历史、情感、侦探推理、治愈、恶搞等等方面。 一、从日本动漫看日本精神 日本动漫中的主人公可以跟我们很像,是平凡的普通人,有点懒,有点笨,有点任性,甚至会有点小心眼。但是很善良,乐于助人,充满爱心,仁慈的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很努力,执着的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永远不会放弃。日本动漫给我们传播的就是这种充满大爱,坚持梦想的日本精神。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漫画里充满各种鲜明特色的文化影子。动漫是日本的第一产业链,在全球没有国家可超越。日本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这些都在日本动漫中有所体现。 日本动漫更吸引人的一点就是他的接近人性。相对于美国动漫的个人英雄主义,日本的动漫中更强调了同伴和朋友的重要性,讲求着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孤独一个人无法拯救世界,但是当这个人有着一个强大的后援队。有亲人、朋友、队员的鼓励,陪伴。那他就一定可以坚持向目标前进。这也是日本动漫传播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团结的力量。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集体的力

量是无穷的,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将这些长处结合在一起,就会发出无限的可能。 二、从日本动漫看日本服饰文化 作为一个女生,更关注的动漫就是少女漫画了。《少女漫画》传统是指以12至18岁的少女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实际上在其作者和连载的杂志增加后,有针对6-12岁的女童和18-25青年少女的作品,绝大部分少女漫画家为女性。最早创立这个名词是为拥有少女情结的6-18岁的女孩子,现在的少女漫画通过不断更新,泛指拥有少女情结,唯美主义、美型、恋爱或者女性向的漫画。少女漫画没有明确的界限,不以故事类型、绘画风格或是情节而分。大多都是纯真而美好的故事内容,在画风上也比较偏向于完美化,故事主人翁多是俊男美女。而多数渲染的都是浪漫理想的爱情故事。 少女漫画里吸引我的不仅是它的情节,更多的是里面人物的服饰,装扮。这些都体现着日本文化。日本特色的和服在少女漫画中的到了完美的诠释。和服是指具有日本特色的民族服装。和服基本上由直线构成,穿插在身上呈直筒形,缺少对人体曲线的显示,但它却能显示庄重、安稳、宁静,符合日本人的气质。少女漫画按照着人物的个性,采取不同的色调、形态的和服表现人物。因为和服非常美丽,所以我总期盼动漫人物可以穿着和服出现。后来才注意到,只有在重要的节日才会看到和服的倩影。可见和服在日本文化中是一种非常庄重、正式的服饰。 同时日本动漫也充满着现代的风气。日本动漫中的“校服”风靡了世界。青春的百褶裙和利索的制服让人们眼前一亮。当穿着制服的少女向着夕阳跑去

日本三大动漫的优缺点

日本三大动漫的优缺点 死神 优点: 1、画风是三个动漫中最精美的,人物造型很酷:十三位队长(包括叛变的),十刃中前七刃(No.2除外),大部分都很帅,不帅的也酷,不酷的也有特点,再加上卍解和归刃,总之让人 很赏心悦目,相对于这点海贼王就。。。。。,这点也是在我看过的所有动漫中最强的(《圣 魔之血》也可以,但人物没他多)。 2、主线人物很多,十三位队长,十刃,店长一伙(15一伙就不说了)都是主线人物,没有过 场的,而且个性鲜明(以剑八、大白、格里姆桥为代表),以至于我认为他是日本动漫中最淡 化主角的动画之一了。 缺点:(死神我真的很喜欢,缺点没怎么发现,说说细节吧) 1、主角外挂太明显,破坏平衡,如15对小8、对乌鲁奇奥拉,我感觉就是开外挂了。 2、打斗设计稍显单调,基本看点就是卍解和归刃,其他的就是硬性拼杀,一刀过来一刀过去,

没有太多技术,这方面相对于火影差较多。 火影 优点: 1、打斗场面设计很精彩,这点也是我觉得在看过的所有动漫中最强的(没有之一)。不像其他两个动漫就是靠爆小宇宙,没爆之前速度也不行力量也不行,等剧情需要了,小宇宙一爆,以前一百拳也没反应的现在一拳就搞定(比如路飞对CP9鸽子男,15对格里姆桥),火影就设计的很巧妙,实力强的最终就会赢,场面上出现的劣势也是表面现象或战术安排(比如佐助对迪达拉、迪达拉对我爱罗都是很经典的),另外一些打斗也设计的很有技术,体现了取胜不仅靠身体也靠头脑(比如鹿丸的几仗都是)。 2、剧情比较感人,肯定是强过死神了,我感觉比海贼王也要强(这可能要挨砖了,大家淡定啊),海贼王我觉得做作一点,为了煽情而煽情,而且不死人的效果肯定要差一点。火影对于羁绊的设计刻画比较深入。 3、火影在三大动漫里最严肃了,得到我这种成年人的偏爱。海贼王就不说了,包括死神都有在严肃情节突然出现一些无厘头的搞笑。 缺点: 1、故事世界架构单调。本来架构的五影世界应该能写的很宏大复杂的,结果取名火影还真的只讲火影,其他四影基本影子都没有。人物也越来越少,我爱罗一伙、宁次组、鹿丸组等人都是刻画很好的人物,但我爱罗已销声匿迹,其他人也鲜有露面,特别是大蛇丸,描写的很成功的人物,却死得不明不白(大蛇丸可是一个独立的势力啊!),人物几乎是一个个出现,接着就一个个死亡(晓的成员几乎都是这样,阿斯玛也是典型),感觉齐本驾驭不了过多的人物、太复杂的局面,因此只有牺牲人物了,这方面要向WT学习啊。 2、剧情也显得简单。论坛里曾经有人说过:“火影讲得就是拯救佐助的故事”,虽然有些偏激但确实有一定道理。整个疾风传就是火影村与晓组织的互斗,没有其他太多剧情了(大蛇丸的剧

日本传统住宅建筑特点探究

日本传统住宅建筑特点探究 摘要: 日本建筑一直在国际建筑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各类建筑中,住宅建筑作为最具民族特色的建筑群体之一,从各个方面体现着日本传统建筑的特点,崇尚自然,空间自由,装饰洗练,在质朴简洁之中有着独特的味道。 关键词: 日本建筑自由自然性禅学接合空间 日本民族具有的尊重自然、单纯、质朴的文化精神,使这个向来奉行拿来主义的民族,对其民宅建筑、神社、寺院、古堡的传统建筑风格,自然的崇尚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坚持,就是这一点,使其在源源不断输入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对自然的忠诚和融合利用是其住宅建筑一贯的追求。 日式传统住宅建筑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一室性,空间布局自由,灵活无碍。日式住宅的结构很简单,几乎仅由地板、柱子和屋顶三部分组成,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墙壁、全都是开放式的、自然地构成一体化的假设型的建筑物。在这种状况下,内部空间的变化,内外空间的联系就交由一系列“接合空间”来完成。“接合空间”在日式建筑中的产生有其一定的必要性。主要是功能上的原因,日本传统住宅具有其内部秩序性,譬如在家中设有祭坛,设有饰以艺术品的壁龛等,这些使得日本人在内部住宅中所进行的活动,带有在外部空间所进行活动的特点。每一种建筑空间如室内、庭院等都有一定的功能要求,但如果以人的心理感受作为主体变换角度来看,有些空间的功能却比较含糊。譬如入口处的庭院可作为房屋的外部空间,但就整个住宅而言,却又成为其内部空间。在功能上也不仅是作为赏花弄草之地,还可作为迎送宾客的场所。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促进了“接合空间”的产生和发展。 “接合空间”体现了日本传统住宅的内外空间观念,又充分地满足了丰富多变的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是日式住宅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加强其室内外空间的有机联系,避免生硬与混乱的过渡性空间。沙里宁说过:“建筑是与寓于空间中的空间艺术。”在空间中如何相互联结、转换,产生不同的空间感觉变化,从而引起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与情感上的不同反应。“接合空间”调整了人们的情感与感觉,实现精神上的愉快和自然的转换。 “缘侧空间”是日本南方传统住宅中最具典型代表性的“接合空间”。它是指建筑周围围绕的一部分架空部分,宽度多为0. 35m~0. 5m 左右,有些类似于中国建筑中的回廊。从建筑的角度而言,日本大多数建筑缘于住宅,住宅作为建筑的缘起,理所当然具有空间内外交流等种种特性。在日本建筑静谧和美、素朴淡丽的风格中,“缘侧空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建筑除了细部、装饰与材料之外,形式与建制上大抵是以“蹋蹋米”为主的“脱靴空间”。这种具有趣味的空间在主导室内外空间导向与流动的意味上占主要地位。通过对“缘侧空间”的研究,也可看出日本传统住宅建筑基本上是一个平面开放的格局。虽然形式简单、空间单纯,但通过对内外空间不断的交流变换之中,可以看出“缘侧空间”素华朴实及空间更替的实质。考虑到可能会被雨水淋湿,有些传统住宅用玻璃等现代材料将这一部分空间封起来。而且所使用的材料都为竹、木等天然材料,炎热的时候,可以看到汗湿的足迹。在室内向“缘侧空间”移动的过程中,人在其空间中的感觉会有所不同,如果推拉门打开,室外风景通过“缘侧空间”泄入室内,从人的心理感觉而言,这种视觉上的移动可以看作是日本人追求流动空间的一点意匠。玄关是最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典型的“接合空间”,日本传统住宅中的玄关是指从室外走进室内时脱靴、帽及外衣的场所。日本传统住宅样式层出不穷,空间的大小也是各有差异,但没有玄关的住宅恐怕是没有的。以往,玄关作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其空间变化也随着主人地位与权利的高低而不同,玄关为住宅空间不断丰富与变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玄关与日本人住的方式密切相关,因为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大概是世界所有民族中最为特殊的一种。人们进入室内需要脱鞋,不能将室外的污物带入室内,很讲究地面的洁净。这

从宫崎骏电影看日本文化

从宫崎骏电影看日本文化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人们较为关注的话题,它不仅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也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日本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动漫产业是其核心内容。日本动漫文化的核心人物是宫崎骏,其动漫作品蕴含较为丰富的日本文化和深刻的主题,人们在感受鲜明民族特色的同时可以获得心灵教育。近年来,随着动漫制作技术的进步,其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电影中,实现了动漫、电影文化的高度融合。本文立足于日本文化产业发展、日本文化和电影融合研究,以《千与千寻》为中心看日本文化。 纵观世界动画电影,日本动画电影早已成为世界动画电影发展的前沿阵地,深受世界各国观众的喜爱。日本文化产业在最近几十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而动漫文化和电影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高度融合,通过产业融合,日本的动漫极具日本特色,为推动世界动漫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宫崎骏是日本动画电影的代名词,他是一个责任感和使命感很强的制作人,他让动画电影具有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与风格,将动画电影上升到了人文的高度,改变了人们对动画电影的认识以及以儿童为主要观众的固有动画理念。其作品

在展现他对生命、对人生、对环境和梦想的“哲学深思”和“诗意表达”的同时,向世人展示了独具一格的日本文化,促使人们对日本文化进入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日本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一)生产主体 日本文化产业开发主体主要是由销售、出版发行、播放等进行流通业务的传媒企业,以及进行内容创意制作的公司和创作者共同组成的。这些主体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权利。例如,流通商享受权利,也是权利的窗口;制片者1享有权利;制片者2享受部分权利,或者只能接受委托,不能享受权利;个体创作者同制片者2一样,享受部分权利,或者只能接受委托,不能享受权利。这样就将生产主体的权利进行划分,促使文化产业实现更高层面的发展,有效推进文化产业融合。 (二)销售形态 日本在发展产业文化时,十分重视海外推广,以便产业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并融入其他文化。在对海外进行文化产业推广时,销售形态对最终的文化产业发展有着关键影响,人们要重视对销售形态的科学创建和管理。就目前日本开展文化产业的推广情况来看,文化产业海外交易以打包产品形态为主,如CD、DVD形式以及游戏软件。同时,更多使用授权形式在当地进行生产和销售,这种销售形式被称为授权

各国动漫特点

日本动漫日本动漫最为吸引人的一方面是它的故事性,对故事情节更是能产生种种争论。比如《名侦探柯南》中关于幕后首领,《反叛的鲁鲁修》关于鲁鲁修的正邪之道等。在叙述及表现中悬念迭生,不乏紧张刺激的元素。同时更有众多作品贴近生活,叙述亲情、爱情、友情,以及人的意志及追求。如《Clannad》的温馨及催泪,《未闻花名》友情的追思等。题材的丰富,故事的引人入胜,又不乏给人深深的感动,这正视日本动漫所彰显的强大魅力。同时,日本动漫表现手法上则比较细腻,注重刻画角色内心世界,人物关系情感错综复杂,具有一定的文化深度。人物塑造的成功是其又一大特点。日本动漫中的人物每一个都是立体的鲜明的,每一个人都有做某件事情的理由和意义,即使是一个反面角色也是让人认可的,甚至还有人向往。日本动漫中没有绝对的善恶,当重重迷雾揭晓后,有时候会惊叹性地让人发现善与恶的转化,或者更多地对反面人物报以同情。人物心里的矛盾,也体现着一种深深的哲学性。具有很深的本土文化根源,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发展,日本动漫文化是繁荣的,也使其形成了动漫产业的发达。日本将动漫作为日本文化对外输出的载体,在进行大规模工业化、标准化的生产的同时,更重视动漫的的品牌效应,积极扩大原创产品,努力开拓衍生产品市场,展示日本形象。总而言之,日本动漫是成功的,充满生命的。 美国动漫美国动漫更多只被称为美国动画。因为比起日本丰富的漫画作品,美国更多的是动画的形式,梦工厂和迪斯尼代表着美国动画的成就。和日本相比,近几年没有日本来势凶猛,但是在影院动画中,美国还是在全球范围内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引领着最先进的动画技术。美国动画的一大特点就是它技术的发达,无论从特效制作还是音响效果,都是美国遥遥领先。在影院同观赏美国大片一样,美国动画无疑将带来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同时,将新兴的3D技术融入动画中,无疑又将是一大突破。但是,视觉上的盛宴伴随着是直接财力上的投入,沿袭着hollywood一贯的大手笔制片体制。商业氛围的浓重在美国的动画上也同美国其他各个方面一样。在情节上,美国动漫故事也趋于简单化,更多以绝对力量拯救世界或强大的力从困惑到被社会接受的过程等题材,并且一直以这些超越常人的能力作为动漫的看点。因为美国毕竟大多以影院动画做为它的重要形式,票房收入作为一大衡量指标。美国动画的故事大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很少,迎合观众心理需求。并且故事的表现诙谐生动,让人捧腹。主题多以环境,英雄,

浅谈日本集合住宅

内容提示:文章归纳总结了20世纪后半叶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剖析了日本集合住宅的特点,介绍了日本结合住宅的一些理论探索和尝试,以启发对集合住宅诸多课题的思考。 延伸阅读:尝试特性理论探索节能集合住宅 1集合住宅的历史回顾 1.1集合住宅的起源 集合住宅的起源目前尚不清晰,然而聚居的历史就是城市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从迄今的考古成果中得知,公元前1580~1085年在埃及首都锡韦的壁画上描绘着的4层建筑,应该是现有历史资料中最早的多层集合住宅。引自《建筑中文网》 1.2集合住宅的早期发展 欧洲的集合布局入门指南结构化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5314873677.html,/zyzs/198.html 冷热循环模具注塑技术工作原理与技术优点https://www.360docs.net/doc/5314873677.html,/zyzs/198.html 拆电极的原则UG电极设计模块各基本功能https://www.360docs.net/doc/5314873677.html,/zyzs/188.html 住宅有着悠久的历史,集合住宅的普及开始于古罗马时代。在发掘出的古代城市的遗迹中,奥斯蒂亚是保存完好的遗迹,有密集的城市住宅地,其中有许多集合住宅,高5层,规模从小到大,呈街坊型形态,即沿四周道路、围绕中庭建造,但居住性不会很高。1952年马赛公寓作为集合住宅典范问世后,以美国纽约为首,欧美、亚洲各国相继开始大量建造集合住宅。 2日本集合住宅规划设计的发展 2.1第一阶段大量建设时期(1950年~1970年) 2.1.1居住为中心的都市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日本,展开了大规模的集合团地开发运动。最早开发的千里新城在大阪近郊,配置了铁道线和新干线,可以和大阪互通有无。其中设有公园、污水处理中心、大学、医院等设施,以英国的新城计划为范例,按照邻近住区理论和人车分离理论等规划了新城,实现了日本第一个以居住为中心的都市。 2.1.2都市中心型集合住宅 20世纪60年代后,集合住宅在开发区位上,城市中心地区租赁住宅的开发逐渐取代了郊外住宅开发;在生活形态上,从单一类型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形态转变为多样化居住形式,人们更加重视住宅本身的机能及其所能提供的服务,而不十分注重住宅的面积大小。对于能够提供多样化服务的集合住宅的需求量就会增加。配合都市中心的再开发,都市中心型集合住宅日渐增加,出现了低层高密度、高质量、多功能、多元化的集合住宅。 2.1.3丰富多彩的集合住宅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对战后大量化、经济化、快速化的集合住宅造成的单调、庞大、重复的都市住宅空间进行了反省和探讨。随着经济高度增长期的结束,住宅自身出现了巨大转变,住宅设计更加注重价值观和生活形式的多样化,集合住宅也丰富多彩起来。

从寿司看日本文化日语版

毕业论文寿司から見る日本文化 张丽梅 (2006040118) 专业名称日语 申请学士学位 所属学科日语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姓名樊丽丽 职称教授 2010年 3 月26 日

摘要 日本文化几乎就是世界文化的大熔炉,既重视传统又善于创新。饮食文化也是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反映日本饮食文化的众多食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寿司,本文就是从细处着手,从日本饮食中最具代表性的寿司谈起,逐渐深入的分析日本食文化的特点,进而得出日本博大精深文化的优点。 随着饮食业的快速发展,食文化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更加突出的体现了日本人注重创新的精神。在高效率快节奏的日本社会中,寿司仍然受到许多人的青睐,从小小的寿司中,反映出日本饮食文化的许多优点,这是值得中国人乃至世界人今后学习和借鉴的。 关键词:日本文化;传统与创新;日本食文化;寿司 I

要旨 現代の日本は様々な点で、やはり男性を中心とした社会である。女性は現代も脇役の立場に置かれて、男女平等の問題は日本社会が直面している重大な課題の一つである。同時に「平等」は人が生きていく上で、最も重要な概念の一つでのある。 ここでは「法の下の男女平等」、「家庭での男女の役割の変化」と女性の社会進出、現代日本の職場での男女平等の問題が相互に関連しているかということについて分析してみたい。日本の男女平等観も経済の発展にしたがってわずかずつ変化している。女性の平等を求める動きや女性自身の努力と共に日本の女性の社会的地位も大きく変化してきた。しかし、その変化も現実には十分な男女平等を形成したとは言えない。日本女性の現代社会生活の中での役割はやはり主として脇役をつとめることである。今後も日本女性の努力と自覚がもっと期待されている。 キーワード:男女社会の地位;男女平等;女性の地位と役割;法の条項 II

从森林法则看日本文化

从森林法则看日本文化 上了中日文化对比课收获颇多,不仅让我了解了中日文化间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使我去除了有色眼镜而更加公正客观的看待日本文化。 了解了很多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后,我一直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或者法则可以将全部或大部分日本文化概括起来。前不久与爸爸谈到这个问题,爸爸告诉我,他的一位留日多年的同事曾用四个字评价过日本文化,那就是“森林法则”,细细想来觉得很有道理,下面我将具体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森林法则之一、崇尚武力,嗜杀,具有很大的征服野心众所周知,森林中许多动物都是好斗的,森林中几乎每一个物种都希望扩充自己的地盘,而日本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武士道就体现了很浓厚的尚武色彩与征服野心。 首先是崇尚武力,日本在镰仓时代开始后,始终是武士掌权,文化打上了鲜明的武家色彩,被称为“武治”,经历了近千年的时光。靠征伐厮杀而诞生的历代武士政权所推崇的武家文化,对日本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扩散到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对日本园林的影响,就像这一时期产生的石庭和大名园林,披上了浓重的尚武色彩,甚至杀伐之气。(本人的专业是园林,所以特意留意了武士道对日本园林的影响。)其次是嗜杀,换而言之就是对生命的蔑视,这种对生命的蔑视包括对他人的生命,也包括对自己的生命。武士道从其发端之初起,统治了日本1000多年,其代表作是《地陶闻书》,它的主题十分明确:荣誉,慷慨赴死,对藩主的忠诚和修身。赴死的思想贯串全书。《地陶闻书》教导说,如果一名战士经常思索怎样去死才能无撼,它的生活道路就会是笔直而单纯的。在危险的境遇中它不会去想怎样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会勇往直前,投入敌人阵中,迎接死亡。

日本动画的艺术风格特点动画1301班 康佳

《日本动画的艺术风格特点》 日本动画对于大家而言都不陌生,因为在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一些诸如:《机器猫》《蜡笔小新》《龙猫》《天空之城》等经典动画片都是出于日本动画设计师之手。之所以每一部都能在荧幕上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日本动画它的故事通常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背景,针对较为广泛的观众群,用它对比鲜明的画面,个性化的角色设计,多姿多彩的图像为特色去吸引大家这正是日本动画独到的风格、1917年辛内纯一的一部《钝刀》拉开了日本动画发展的序幕,之后出现的有声动画《力与世间女子》、《桃太郎》等动画片推动着日本动画的发展;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日本动画无论从他的制作理念、还是制作手法上都有了相应的突破,也就产生了很多风格迥异的作品,诸如《樱桃小丸子》、《魔女宅机变》等一系列作品,同时也涌现了如宫崎骏、押井守、大有克洋等一部分优秀的动画大师。由此可见,日本的动画设计师在过去的的几十年里不断的探索、创新,才获得了今时今日的辉煌成就。 日本动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日本动画设计师最终表达的主题的都是人性的“真、善、美”。但是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大胆的去思考、想象,发挥其创造力,用新的观念、新的手法把现实中不可能的转为现实然后动画作品中表现出来,不拘泥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受到年龄的限制。采用不同的手法,不同的故事情节,以及情节的跌宕起伏去完成他的动画制作最后表现它的主题。因此涌现出大量风格迥异的作品:有讲述平常生活的《橙路》(1986);有科幻题材的《机器猫》(1979);有引起斗士热的《圣斗士星矢》(1986);给我们的童年留下温馨回忆的,聪明过人,还富有正义感的《聪明的一休》等。还有完美的造型特点外貌特点吸引着我们。日本动画中所刻画的人物,它有着一个很重要的共性。那就是它的人物设定都是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尖尖的下巴,每个形象都有着美化到极致的外貌。但是在这个共性下面,每个主人公又向观众展现出不一样的自己。我们可以看到:天真活泼又有点调皮的樱桃小丸子,大大的眼睛下突显小女孩的天真与无邪;美丽又不乏风姿的美少女战士,大大的眼睛下充满了智慧与力量;还有这个聪明的一休,虽然只睁着一只眼睛,我们也很容易就能看他的机灵劲儿。还有宫崎骏笔下的最不漂亮的女主角千寻,大大的脑袋,扁扁的鼻子,却也有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表现出她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得向往。这从另一个方面向人们传递出日本本民族的一种审美观,大眼睛、有棱角的鼻子、尖尖的下巴是他们所认为的美的象征。人物的的动作完美超酷,在影片播放时,运用电影镜头的转换来加强动作的美感,他会在一些动作中夸张的拉长主人公的四肢,使线条的美感更加的强烈。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日本动画设计师为他的主人公所设计的动作每一个动作的连贯性都是非常好的,不会让观众对角色的动作表现有呆滞、机械感和类似的不好的感受。那么风靡一时并掀起一股篮球热的动画作品《灌篮高手》中对篮板王樱木设计的动作就是非常成功的,他的每一次投篮无论是表情还是动作都带给观众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无数观众对他每一次的投篮都叹为观止,不是用一个酷或者帅字就能概括的。 日本动画的风格看出每一部经典制作都有着精美的画面、精细的绘画。动画电影的色彩全部都是创作人员主观设计出来的。因而具有更大的变化空间和想像余地,更趋近于绘画的特性。它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可以是极其丰富的,也可以是高度概括的。可以依据剧情的需要使用极色彩夸张、超常的色彩,将色彩多样统一、对比变化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同时画面色彩的运用,场景的设计对于故事的发展和主人公的心理表现也有着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 日本动画今天之所以如此的成功,它无论从最初的搜集资料、编写剧情上还是在角色的形象动作设计、场景的表现上,日本的动画设计师都走在了世界动画设计的最前沿。这就是我所喜欢得这个国家的动画,这样生动化,感情化,冒险化深深的让我感受到他的魅力。 动画1301班康佳 学号2013508514

日本动漫赏析论文资料

宫崎骏是日本著名动画片导演,他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可以说没有他的话日本的动画事业会大大的逊色。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宫崎在打破手冢巨人阴影的同时,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又为后代动画家做出了榜样。其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获奖无数。纵观宫崎骏的主要作品,我个人觉得有以下一些艺术特色: 一、极具东方神秘色彩,历史气息厚重,文化信息承载量较大。这个和他本人的生存地域和文化影响分不开,比如《幽灵公主》中就将历史设定在日本的室町时代,故事的发生和特定的历史阶段有些契合。在他作品中,龙、狸猫、灵兽、龙猫等极具东方文化色彩的形象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比如在《百变狸猫》当中,狸猫们为了赶走人类而进行的那场旷世奇闻的巡演。里面体现出了很多具有东方气息的活动,狸猫们每变换的每一种角色,都可以透过这个形象在历史中找到相应的文化对应符号。此外,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都能找到很多极具东方艺术特色和风格的建筑和构景,特别是《千与千寻》中“汤婆婆”居住地那座“油屋”整体的布局,很有中国古典建筑和日本奈良时期建筑的特色。 二、极其精美的画面,特别是故事发生地环境,大多是一种超越了现实的纯自然状态。这种状态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原型,很大程度上可以这么来说,这种美,是作者本身的想象,也是整个人类应有的理想。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白雪皑皑的峻岭、碧波盈盈的湖泊、夕阳西下的大海、绿草如茵的农庄、百花繁茂的大地……每一幅图画就是一幅典型的中国古典式的山水田园图。比如《龙猫》中对于日本乡村那种最自然、最原始状态的刻画,树可以穿越云端,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此起彼伏在整部作品。在《幽灵公主》中,麒麟兽安身的那个山谷可以称得上真正的“世外桃源”和人类精神意义上的“自然风景”,那种美令人瞠目结舌,让人觉得任何言语在那样的图画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了! 三、人类的不合理就在于对于美的毫不理智的破坏。正因为如此,在宫崎骏的作品中有一种很强的悲天悯人的环保意识,这种意识已经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可以给整个人类以极强的启示和警告!集中反映这点的就是《幽灵公主》,故事本身就是通过人类在自我扩张对于森林破坏这个主题展开的,幻姬是人类的代表,珊是森林和自然地代表,阿席达卡则是二者之间的平衡体。在《百变狸猫》当中,众多狸猫那些行

从人称代词看日本文化

从人称代词看日本文化 发表时间:2011-06-16T14:56:27.26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9月上供稿作者:徐红梅 [导读] 日语中的人称代词不仅仅是作为单纯指代,更重要的是承担着不同的待遇描述。 ◆徐红梅山东省潍坊科技学院外语系262700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国民和一个民族的文化,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家间的友好交流。关键词:人称代词思维结构日本文化 日语里的人称代词可以分为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以及表示疑问或不定的人称代名词。 第一人称代词常用的有“わたし、わたくし、あたし、ぼく、おれ,こちら”等。“わたし”是日语中“我”的最普通的说法,它基本上不受年龄、性别的约束。“わたくし”也是常用的说法,但比“わたし”郑重,在比较郑重、严肃的场合或者身份比自己高、资历比自己深的人说话时使用。“あたし”是“わたし”的音变,语气比“わたし”更随便一点,这个词曾经是男女共用的词,现代基本上成了女性用语。“ぼく”是男子对同辈或晚辈的自称,不如“わたし”郑重,给人以亲近随和的感觉。“おれ”一般是年龄稍大的男性,在较亲密的关系者之间使用。“こちら”,强调说话者自身或自身一方的情况时使用。例如:“こちらこそ”。 第一人称代词有时被潜在或者是被代替了。日本人接电话时会说“理香です”,这里的第一人称代词就被省略了。再看一个被替代的例子。在家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孩子通常自称““お父さん”或“父ちゃん”,“お母さん”或“母ちゃん”。这种用法是和听话者同化的表现,是“思いやりの文化”的体现。第一人称代词还可以指对方,比如邻居阿姨招呼旁边的小孩子:“ぼく、ここにきて”。显然这里的“ぼく”不是指自己,而是指代小孩子,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话。 第二人称代词常用的有“あなた、きみ、おまえ、あんた、おたく、きさま”等。“あなた”不可用于自己的上级或者关系不太亲近的人,妻子称呼丈夫的时候,一般用这个。“君”在汉语里面好象有尊称的意义,但是在日语里面除了比较亲密的关系,或者比自己年纪、地位等低的时候才用。“おまえ”更是不客气,相当于你这家伙、你这小子的意思。“君”、“おまえ”、“あんた”、“きさま”等则是男性专用的,可见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也有较大的男女差别、男性在用词上可以比较随意,而女性则不可以,否则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或是粗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尽管战后由于冰箱、洗衣机等电气化设备使女性从繁忙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得以走向社会,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地位也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还是在很多方面受到限制。比如,公司上司会把能干的女性称之为“~くん”,“~くん”本来只是用于称呼男性的,在这里用于指称优秀的女性。由此可见在现在日本人的眼里还是男性占主导地位。 第二人称代词的替代,对长辈、上级绝对不可直接呼称或言称,要用亲属称谓或表示身份的称呼代替,如对父母哥姐称“お父さん、お母さん、お兄さん、姉さん”。在日本家里一般是以家中最小的孩子为中心称呼的,夫妇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称呼自己的父母“おじいさん、おばあさん”。语言学家铃木孝夫先生在《ことばと文化》中写道:乘地铁时,看见一个老太太指着身边的空座位,对一个抱着孩子好象她女儿的年轻女子大声喊道“:、ここにいらっしゃい”(妈妈到这里坐)。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在做听力训练的时候,就不会再搞错人物关系了。要以对方的职务、地位、身份等名词呼称的形式来代替第二人称代名词,避免自己与对方的区别和对立。在会议上一般很少直接向对方提出反对的意见,在确实要表达自己不同看法的时候也是先委婉肯定对方的意见,然后再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而不是直接强烈地否定对方。 第三人称代词常用的有“彼、彼女”以及“あそこど” 系列的人称代词,不定称主要有“どなた、どのかた、どのひと、どいつ、だれ”等。比如对于公司上司的称呼,在公司内部,提到哪位领导一般都敬称,“~課長”、“~部長”等等,但是如果是在和公司外部的人交谈时,提到自己的上司,这时绝对不可以用敬称。这可以看出,日本人有着强烈内外意识。这和日本战后的雇佣制度有关,那时很多公司是终身雇佣制,一旦进入公司,就论资排辈,随着年龄的增长,薪金不断提高,职务也会随之提高,所以那时很多人以公司为家,大部分男性把自己一生的大部分精力用于公司,下班后也多忙于应酬,有时还一连去几家酒吧,很晚才回家。这种内外心里,在很多词语方面影响着日本人,如授受动词、敬语词汇等。 日语中的人称代词不仅仅是作为单纯指代,更重要的是承担着不同的待遇描述。选用人称代词时需要考虑场合、内容、与对方的关系等各种因素。因此,日语中尽量不直接使用单纯的人称代词指称自己或对方,而是采用间接的表现手法。日本人说话时,时时处处小心翼翼,这与日本人“纵”的社会关系有关。日本的国土南北狭长,与西欧人“横”的社会关系相比,更重视“纵”的关系,这也使日本人有着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武士道精神。由此可见,我们学习语言,不光要看语法,更要了解日本人的心理、思维习惯以及日本的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日语的词汇和语法习惯,提高我们语言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金田一春彦《日本语》下。 [2]铃木孝夫,1992:167。 [3]许慈惠 “强烈的自他意识体现的日语语法特征”.《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06期。 [4]梁红梅《日语人称代词与日本人的自我意识探析》.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11月,第25卷,第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