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教案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教案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教案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教案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能够用欢快的情绪,自然而有弹性的声音,富有朝气地正确演唱歌曲。2、了解弱起小节及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3、通过学唱歌曲,初步感受二声部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习重难点:歌曲中休止符的演唱。学习过程:一、课前延伸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当你听完歌曲,请你用你的表情或动作告诉大家,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二、自主学习A、感受歌曲1、聆听歌曲,模仿动作。突出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引导学生说出二拍子。2、复听歌曲,用喜欢的动作再次感受二拍子强弱规律。3、再听歌曲,师生双簧游戏。

B、学唱歌曲1、随琴轻声跟唱歌曲。2、生自评,找出演唱不正确的地方纠正。3、随琴集体演唱。4、师范唱,生点评。三、小组探究小组讨论休止符的演唱处理。四、反馈点拨教师指导学生反复练习休止符。五、反馈点拨1、生随琴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指导学生用饱满的情绪,积极向上的心态演唱歌曲,请大家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希望大家像阳光一样活力四射,像花儿一样灿烂绽放。2、欣赏合唱版《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和演唱的有什么不同之处,你觉得哪种更好听?为什么?3、师生合作。六、课后提升课下背唱歌曲。【篇二】课型:唱歌课教学目标与要求:1、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的感情。2、学习用轻快而又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感情。教学重点:着重理创节奏对表现音乐的重点意义。教学难点:变拍子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学具准备:风琴板书设计: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教后记:1)将明人名言穿插生的练习中。2)多鼓励,使之明确要能会背会唱。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与目标:1、初听歌曲。1)放音或范唱2)板书课题2、出示目标二、达标过程:1、简介作品:这时一首优美活泼充满朝气,并深爱少年喜爱的歌。歌曲表现了广大少年在祖国的培育下茁壮成长的幸福之情和他们为建设祖国地明天而势力学习锻炼的自豪之情。2、视唱旋律与学唱歌曲:1)难点处理:0512|333|65|312|2-|2|方法:0512|3 6|5-|312|1-|1|听辨,视唱,对比。2)视唱A段:56|5-|3 1|2 50|05 12|3 33|6 5|31 2|2-|256|5-|3 1|2 60|05 12|3 6|5-|31 2|1-|1节奏舒展,变化重复,呈波浪型。3)习唱对应部分的歌曲:这一段表现幸福感。要唱得流畅而舒展,优美而欢快力度上要有起伏。4)视唱及段:1|6 6|66 67|1 76|5 0|节奏相对密集而富有弹性。1 50|0 3|1 02 23|2 76|5 0|2 5 6|7-|6 5|1-|1光抑后扬的手法。5)习唱对应的歌词:1)习唱与娇正。2)首句要表现出朝气蓬勃的自豪之情。变化重复句要推出高潮。3、整体习唱教案《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是一首活泼、充满朝气并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歌曲采用明朗欢快的大调式手法,旋律流畅、上口、如队列式前进,充分表现了广大少年儿童在社会主义祖国的培育下茁壮成长和他们为建设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

【知识学习】《寂静的春天》教案

《寂静的春天》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 2.学习课文把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3.培养绿色信念,倡导环境保护,学习雷切尔•卡森以非凡的个人勇气发出的保护环境的呐喊的精神。 一、课文导入 我国清代时期的洪亮吉提出:人们无不愿意做盛世之民,但盛世人口激增,吃的问题、住的问题、穿的问题等无法解决,写作了《治平篇》让皇帝思考这个问题。但当时的朝廷没有想出好的应付办法,只好不了了之。英国人马尔萨斯向全世界公布他的人口理论,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财富以算术级数增长,他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控制人口是必需要做的事,我国的马寅初则在解放初期就正面提出计划生育的问题,当时中央的观点是“人多力量大”,“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够创造出来”。马寅初自然遭到了彻底批判。无独有偶,远在大洋彼岸的科学家雷切尔• 卡森1962出版《寂静的春天》,结果引出了轩然大波,化学工业界对《寂静的春天》及其作者进行了有组织的攻击,他们指斥该书,说它“比它所谴责的杀虫剂毒性更大”。他

们贬损卡森,指称她是“歇斯底里的病人”,甚至以她终生未婚进行人身攻击。“为什么一个没有结婚的老处女会如此关心遗传基因的问题?”他们都是站在人们思想的前列提出问题的学者,是人类的先知,可是他们都不被理解,甚至受到批判。 当然,他们的心血也没有白费。我国新时期即着手开展计划生育工作,1964年,美国提出环境保护问题。美国人把卡森《寂静的春天》与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相提并论,认为两本珍贵的书都改变了他们的社会。 二、课文内容解读 第一部分:①—⑧介绍说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①概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生存的环境相互作用,但是,相对于地球的漫长历史,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②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令人不安。介绍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之大,而且其隐蔽性极大。 ③着重介绍漫长的发展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适应与平衡,然而现在的环境变化太快了,人类无法适应。 ④介绍了人类的急躁轻率使新情况不断产生。 ⑤人类来不及适应这些化学药品。 ⑥简介这些化学药品被利用于人类对自然的战争。 ⑦各种化学药品被广泛应用。 ⑧化学药物的使用陷入了恶性循环。

我们欢乐的笑脸

我们欢乐的笑脸,比那春天的花朵还要鲜艳,我们清脆的歌声,比那百灵鸟还要婉转,谁见了我们都要称赞,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我们胸前的红领巾,像那天边的朝霞一样灿烂,我们心中的理想,像那星星闪着光焰,谁能比我们幸福美好,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我们学习锻炼,明天肩负起祖国建设重担,我们时刻准备着,去把未来亲手创建,谁能有我们这样自豪,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我们欢乐的笑脸,比那春天的花朵还要鲜艳,我们清脆的歌声,比那百灵鸟还要婉转,谁见了我们都要称赞,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我们胸前的红领巾,像那天边的朝霞一样灿烂,我们心中的理想,像那星星闪着光焰,谁能比我们幸福美好,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我们学习锻炼,明天肩负起祖国建设重担,我们时刻准备着,去把未来亲手创建,谁能有我们这样自豪,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唱)走过每条街,心留在起点,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对你的爱永不变。 (说)这是一座美丽海滨城市,这是我的家,无论走到哪里我的心里,永远爱着她,人杰地灵充满朝气,让你倍感活力,当你听到她的名字,就像有着一种魔力,走过木栈道去逛栈桥,再洗个海澡,小鱼山,八大关,美到天涯海角,上街里的歌谣,总在耳畔萦绕着,眺望远方的白帆,总会在这停靠,这是青岛的FEEL,唱着青岛的调,扬帆破浪,啤酒飘香,让你心情激荡,这是青岛的FEEL,唱着青岛的调,开放现代活力时尚,梦在这里起航。 (唱)走过每条街,心留在起点,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对你的爱永不变。美丽的画面,幸福在心间,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对你的爱永不变。 (说)无论你是住在这里,还是路过这里,这里都会让你心旷神怡,爱她爱到彻底,辣炒蛤蜊不用客气,哈啤酒不要磨叽,跟着青岛小哥唱这歌,咱就会有了默契,这来小哥很仗义,小嫚很洋气,说着家乡话,让他们都想学两句,好客宜居汇成一句,青岛为你倾倒,大声说出来,让全世界都听到。这是青岛的FEEL,唱着青岛的调,扬帆破浪,啤酒飘香,让你心情激荡,这是青岛的FEEL,唱着青岛的调,开放现代活力时尚,梦在这里起航。 (唱)走过每条街,心留在起点,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对你的爱永不变。美丽的画面,幸福在心间,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对你的爱永不变。 (唱)走过每条街,心留在起点,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对你的爱永不变。美丽的画面,幸福在心间,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对你的爱永不变。

小学雷锋主题活动方案弘扬雷锋精神争当美德少年

小学雷锋主题活动方案《弘扬雷锋精神 争当美德少年》 一、活动目的 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半个世纪以来,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因此在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之际,为弘扬和培育队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在新一代少先队员中传承,结合学校实际,我校特开展“千万个雷锋在成长”的学习雷锋系列活动,来实现孩子们这方面的教育。 二、活动主题:弘扬雷锋精神争当美德少年 三、活动时间:XX.3.1——XX.3.31 四、具体安排 1.3月4日——3月10日“走近雷锋学习周”。 (1)举办一次学雷锋动员大会。六(3)班进行国旗下演讲,大队部发出动员倡议,动员班班参与,人人渗透,集体实践。 (2)争做一名感恩小雷锋。各中队结合3·8国际妇女节,组织队员制作一张节日贺卡送给妈妈,为妈妈做一件家务活。 2. 3月11日——3月17日“学习雷锋行动周”。

(1)组织一次学雷锋主题班会,各中队要结合本校、本班实际,针对队员特点,组织开展一次学雷锋主题班会,其中内容包括讲讲雷锋的故事、背背雷锋的名言、读读雷锋的日记,论论雷锋的精神。 (2)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在3月12日植树节来临之际,各中队组织队员进行一次护绿活动。 3. 3月18日——3月24日“践行雷锋巩固周”。 (1)举行一次仙岩一小“学雷锋,献爱心”活动。 (2)出一期“我与雷锋精神同行”的主题手抄报,在班级评比的基础上,各班上交2张优秀手抄报。 4. 3月25日——3月31日“深化雷锋总结周”。 (1)做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信息报道,上传雷锋月的专题信息内容。 (2)评选出一批“学雷锋小标兵”,比一比谁做的好事多,谁是真正的活雷锋。 五、活动要求: 1.各中队安排一位中队干部负责把班内的好人好事记录在学雷锋、做好事登记表上,并在3月底将登记表上交大队部。

《寂寞的春天》教学案教师版

班级:姓名: 6.寂静的春天 【旧知检测】 1、名句默写 ⑴移船相近邀相见,。,犹抱琵琶半遮面。 ⑵间关莺语花底滑,。,凝绝不同声暂歇。 ⑶曲罢曾教善才服,。,一曲红绡不知数。 ⑷岂无山歌与村笛,,,如听仙乐耳暂明。 【考点呈现】 一、课标要求 知识目标:体会文章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能力目标:自主阅读,分析结构、概括文意。 情感目标: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5★4: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难点:揣摩重点语句。 考点分析:近五年全国卷出现5次。 角度:在现代文阅读中以客观题的形式考察。 【尝试练习】 1、标题“寂静的春天”是什么意思,作者借“寂静的春天”向世人提出了什么警告。 答案:“寂静的春天”是指人类滥用化学药物在杀死昆虫的同时,必将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最终导致春天里出现毫无生机、死气沉沉的可怕景象。作者警告:滥用化学药物破坏自然生态,人类将会遭到自然的强烈报复,导致自身的灾难。 二、典型示例 选项:(2013·天津卷第7题B项)“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原句: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比对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对结果:不一致 理由:“都”说法绝对。原句说“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自我实现”。选项中说的“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是有条件(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的,并不是所有的“粉丝”“都”能获得。 【巩固练】 2.仔细体会这个句子,说说它所表达的含义。 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 答案:形象地表现出化学药品的危害极大,隐蔽性极强,容易被人忽视,意在唤起

学习雷锋之做美德少年寄语

学习雷锋之做美德少年寄语 学习雷锋,不只是一句口号,要用实际行动去证明。以下是WTT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寄语,希望大家喜欢!更多资讯尽在寄语栏目! 1. 帮助他人,人人都来做小雷 锋!2. 我们要学习雷锋的螺丝钉”;精神!3. 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关心和帮助他人。 4. 雷锋叔叔,你是我们的榜样! 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5. 我们要学习雷锋做好事,让雷锋精神永驻人间! 6. 雷锋,你是我崇拜的对象。我要向您学习,助人为乐! 7. 我们要从每一小事做起,要学习雷锋的乐于助人的乐观精神。 8. 雷锋,一个闪着金光的名字,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学雷锋做好事。 9. 学习雷锋,从点滴小事做起,让小善大爱汇成爱的春天,真善美的海洋!10. 学习雷锋叔叔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11. 学习雷锋,乐于助人,愿人人献出一点爱,爱的火炬永相传,让爱永驻人间!12. 我们要向雷锋学习,做一个对自己他人负责任的人,对别人尊敬,对家人孝顺。 13. 雷锋取得了成绩从不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14. 雷锋永垂不朽,雷锋无处不在,雷锋我们永远记得你,你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好榜样!15. 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去传承雷锋精神,去感染别人,让我们的身边出现更多的雷锋。 16. 我要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17. 雷锋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铭记在心,发扬光大的。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来学雷锋做好事。 18. 我们应该学习雷锋,乐于助人,好好学习。我们还要做到一个螺丝钉的责任,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19. 虽然现在我们拥有了很多,可是雷锋精神离我们越来越远,希望从我们做起,让他回到我们的生活中。 20. 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我们要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多做好人好事。 21. 我们是雷锋精神的新一代传人,我们将永远传承平凡无私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永不磨灭。 22. 雷锋的一生,如同流星般短暂,但他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雷锋真诚地爱人关心人,做了许许多多帮助人的事,对我们民族作了最生动的诠释。 23. 世界上任何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取的民族,都不会忽视漠视榜样的力量,中华民族更是如此。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

“学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活动方案

常德市第三中学“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 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方案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推动未成年人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丰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内容,中央文明办决定在六一期间开展“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依据上级要求,学校团委决定在六一期间开展“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为做好我校的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六一”国际儿童节为契机,以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为载体,在未成年人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引导他们认真学习美德少年事迹,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身体力行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的价值追求,增强道德意识,养成文明习惯,争做有道德的人。 二、活动时间 全国的活动时间:2012年5月16日至6月15日。 我校的网上签名在6月8日前基本完成。 三、活动内容 依托中国文明网、央视网、校园网平台宣传雷锋精神,学习美德少年事迹,组织广大未成年人登录相关网站签名寄语,抒写学习、崇尚和争当美德少年、弘扬雷锋精神的心得体会。 四、活动安排 1、5月16日至5月31日将,学校组织学习雷锋事迹,诵读雷锋日记,观看有关雷锋的故事片,完成书面寄语。 2、从5月20日至6月10日,组织全校少先队员登录中国文明网、央视网,开展网上签名寄语。留言寄语可以个

人名义,也可采用小组、团队、班级或家庭等方式进行,内容要主题突出、健康向上,反映真情实感。活动期间,中国文明网、央视网每天汇总各地参与签名寄语的人数,刊出精彩寄语。 3、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将于期间内信息课时间由老师组织、指导学生统一进行。 4、认真做好跟踪反馈。活动期间,中国文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每天汇总各地参与签名寄语的人数,刊出精彩寄语。6月15日,各班主任对活动情况进行总结。 五、活动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是“六一”节庆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弘扬雷锋精神、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发挥未成年人生力军作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规定动作。 2、突出工作重点。要结合网上签名寄语,广泛开展未成年人“学雷锋在行动”道德实践活动,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开展日行一善、小小志愿者、文明小博客等活动,大力推进美德少年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引导未成年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把学雷锋活动落实到学习生活之中,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文明待人。 3、精心组织实施。各班级要关注网上签名活动,谋划好本班级的网上签名活动。要刊发精彩留言寄语,加强互动交流,在“六一”前后形成活动热潮。确保本校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的开展。 六、活动领导小组: 为保证这项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学校成立“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如下:组长:李劲松 副组长:何登平田承东伍巍程朝霞

学雷锋做美德少年主题班会教案

“学雷锋做美德少年”主题班会教案 一、指导思想 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么多年来,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校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提倡“以德育人”,雷锋精神就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五十周年之际,我校大队部根据学校德育工作重点和思路,结合上级的有关精神,在六一期间开展活动,制定了我校学雷锋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的: 1、以“与时具进弘扬雷锋精神,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为主题,大力宣传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和学雷锋先进典型; 2、通过开展具有教育特色的学雷锋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师生以自己的言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3、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在学习生活中时刻关注雷锋精神,长期形成学雷锋的氛围。 三、活动主题:学雷锋,献爱心 四、活动口号:雷锋就是你、我、他

五、活动时间:2014年6月 六、活动地点:班级、校园内、镇敬老院 七、活动内容 活动一:营造学雷锋氛围 1、周二(6月10日)升旗仪式进行学雷锋动员。 2、课间音乐播放学雷锋歌曲 3、张贴学雷锋标语 活动二:讲雷锋、唱雷锋 各班班主任主持召开一次主题班会,通过讲雷锋故事,唱雷锋歌曲等形式,去追寻雷锋的足迹,感悟雷锋的品行、体验雷锋的心灵,围绕如何塑造新时期少先队员新形象,如何在构建和谐校园活动中发挥少先队员的模范作用这一中心展开讨论,号召学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传播文明,在奉献中体验生命含义。每班学唱一首雷锋歌曲,三月下旬评比。 活动三:学雷锋、做雷锋 1、立足身边,学雷锋。 深入开展以“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为主题的“四个一“教育活动,号召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养成勤俭节约、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

10.《寂静的春天》学案

10.《寂静的春天》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的环保精神,把握文章主旨;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梳理,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与危害; 3、体会文章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1.从重点词、句入手,用心阅读,用心感悟,理解文章主旨。 2.小组成员加强协作探究,大胆发表见解,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一、走近作者 雷切尔?卡森(1907-1964),美国生物学家、科普作家,当代环保运动的先驱。1962年完成《寂静的春天》一书。1964年因癌症和遭受空前的诋毁、攻击而与世长辞。 二、相关知识 科普文章的特点: (1)短小性。科普文章篇幅小,然而就其知识容量、主题意义、现实作用又可以很大。它旁征博引,尺幅千里,能及时反映科学上新的事物、思想、方法和动态。 (2)知识性。科普文章普及科学知识,把科学的最新信息传递给读者。它常常把握住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用正确的理论,去进行科学的解释,纠正常识错误,从而使读者了解世界万物变化、运动的规律。 (3)文学性。科普文章要以优美的文字、形象的手法,来表达科学内容。它常采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和故事、对话、散文等形式及通俗、形象、幽默等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 (4)思想性。科普文章往往以具体细小的事物,阐发一些耐人寻味的哲学道理,给人启示,发人深省。

三、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 啮齿()拨弄()滞留()栖居() 步履()牲畜()骨骼() 四、课堂学习与研讨 (一)整体感知 1.全文的中心主旨是书上的哪一句?(或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人类对环境的污染,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后果怎样? 3.联系课文内容,作者为什么说春天是“寂静”的?从文中划出相关语句。作者借“寂静的春天”向世人提出了什么警告。 (二)合作探究 1.课文对地球生命的历史阐述多次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你找出两三处,结合上下文来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2.主题探讨:你认为文章要告诉我们的主旨是什么?

寂静的春天教案设计获奖

. 教案设计

《寂静的春天》教案设计 一、教材概述 《寂静的春天》是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这是一个说明文单元,是在上册学习了说明文单元的基础上的第二个说明文单元,本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文章。 说明文的阅读是现代文阅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现实生活中也会出现大量的说明文。教学的重点基本可以概括为筛选并提取文章信息,归纳说明文容,理清说明文的写作思路,分析结构和写作手法。下册的这个单元是在上册说明文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是在复习基础上的巩固和提高。通过前两课的复习、巩固,学生基本掌握了说明文的学习重点,所以《寂静的春天》的教学可以更侧重于人文目标的达成。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仍旧是一年级的园林专业学生。对于即将步入二年级,将要开展专业实习的学生来说,语文教学更要适应工具性的要求。能力培养比知识传授更重要,职业感情比知识传授更重要。 第一,学生通过以前所学能把握学习说明文的要求,积累了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方法。他们的专业特点也易于对本文的教学容产生兴趣,通过跨学科,不同的课堂表现形式更充分激发学生的在兴趣。 第二,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分析 作为典的说明文,教学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把本科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诵读全文,掌握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意思。 2.分析探讨影响环境,使春天“沉寂”的因素。 3.培养绿色信念,倡导环境保护,学习作者以非凡的个人勇气发出的保护环境的呐喊的精神。 4.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与人与自然、环境有关的材料,根据要求,制作展示材料。 四、重难点分析 根据单元总体目标和教材特点,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整体感知文章,探讨文章观点,体会关键句子所蕴含的感情。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标注拼音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shǎo nián shǎo nián zǔ guó de chūn tiān 作词:李幼容作曲:寄明 zuò cí:lǐ yòu róng zuò qǔ :jì míng 我们欢乐的笑脸 wǒ men huān lè de xiào liǎn 比那春天的花朵还要鲜艳 bǐ nà chūn tiān de huā duǒ hái yào xiān yàn 我们清脆的歌声 wǒ men qīng cuì de gē shēng 比那百灵鸟还要婉转 bǐ nà bǎi líng niǎo hái yào wǎn zhuǎn 谁见了我们都要称赞 shuí jiàn le wǒ men dōu yào chēng zàn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shǎo nián shǎo nián zǔ guó de chūn tiān 我们胸前的领巾 wǒ men xiōng qián de lǐng jīn 像那灿烂的朝霞一样耀眼 xiàng nà càn làn de zhāo xiáyī yàng yào yǎn

我们心中的理想 wǒ men xīn zhōng de lǐxiǎng 像那星星闪着光焰 xiàng nà xīng xīng shǎn zhe guāng yàn 谁能比我们幸福美好 shuí néng bǐ wǒ men xìng fú měi hǎo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shǎo nián shǎo nián zǔ guó de chūn tiān 我们欢乐的笑脸 wǒ men huān lè de xiào liǎn 比那春天的花朵还要鲜艳 bǐ nà chūn tiān de huā duǒ hái yào xiān yàn 我们清脆的歌声 wǒ men qīng cuì de gē shēng 比那百灵鸟还要婉转 bǐ nà bǎi líng niǎo hái yào wǎn zhuǎn 谁见了我们都要称赞 shuí jiàn le wǒ men dōu yào chēng zàn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shǎo nián shǎo nián zǔ guó de chūn tiān

《祖国的春天》教学反思(精选3篇)

《祖国的春天》教学反思(精选3篇) 《祖国的春天》教学反思(精选3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祖国的春天》教学反思(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祖国的春天》教学反思1 《祖国的春天》是一首现代诗歌,描写的是祖国各地春天的美丽景色。由于我们这里现在春天的特点还不明显,学生缺乏感受,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突破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与同组姐妹商议,我根据学生实际,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对第二课时进行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和精心的设计,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虽然这节课已经结束了,但我觉得细细地反思对于我非常有必要,现在我就这节课的得与失作如下总结:首先,我谈一谈作完这节课后的收获。一、以读促讲,有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读是理解的前提,要想真正的理解、体会文章,熟读文章尤为重要。这节课,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设计了大量的读。在课堂上,我采用了让学生多种形式读的方法。如“指名读”突出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的理解;“快速默读”让学生通过默读,感知文章,对小姑娘走过的地方有大概的了解;“反复读”让学生读出诗歌的韵律,读出诗歌的美感;“全班齐读”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理解诗歌,达到熟读的目的。实践表明,“以读促讲”在教学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性。二、教学中注重修辞方法的渗透和文章结构的教学,将阅读教学与写作紧密结合。整首诗多处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我适时点拨,加以灌输,并让学生尝试说比喻句和拟人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诗歌的结构是总分总,我在板书中充分体现,将学文与习作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习作水平。三、小组合作学习组员分工明确,使合作更加有实效。在学习完本首诗的二、三小节后,我适时组织学生总结了学法,然后布置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前,将学习提示用大屏幕出示,使小组学习更加具有明确性、针对性,实效性。得与失总是相伴而行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出现了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学生个人读的机会较少,朗读指导的也不到位。由于需要在本节课中呈现的内容较多,因此教学中齐读课文的时

《寂静的春天》教学设计

《寂静的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寂静的春天》选自粤教版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科学小品文单元,是美国著名环保专家雷切尔?卡森的作品。本文写于1962年,就作品的主旨而言,今天的学生已很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可以说,文章的主旨不会成为学生阅读的难点。但是,本文是一篇译文,而且节选于该书的第2章和第17章,导致文章的关联度不是很紧密,学生要迅速理解文意,理清线索,筛选重要信息还是有一点难度。本单元是高中学生第一接触科学小品文,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科学小品文的特点上,让学生掌握科学小品文的阅读技巧。 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习了一些简单的说明文,掌握了部分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科技小品文,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再加上学生刚刚进入高一,他们大都不喜欢读说明文,感觉枯燥无味,这就有可能使他们读不下去,或者虽然读下去但也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和细节,造成阅读效率低下,甚至产生误读的情况。因此,本课主要定位在教授学生如何去读懂科技小品文这类说明文,感受它的语言特点。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感受科技小品文的语言特点; 2.能力目标:掌握分析文章结构、提炼文章主旨的方法;体会文章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培养绿色信念,倡导环境保护。 教学重点:探讨文章思路,揣摩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探究理解重点语句和句子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品读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科普作家雷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我想问大家,看到《寂静的春天》这个题目,大家感觉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呢? 明确:这是一篇科技小品文 【设计意图】 设置这一问题是希望学生能够有明确的文体意识,为下面的授课内容做初步的铺垫。 初次看到这个题目,我们或许会感觉这是似乎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题目,“寂静、寂寞”是诗人笔下常见的话题,“春天”更是带人进入一个美丽的世界,但是我们再去推敲一下,这个文题是否与我们生活体验有点背离呢?我们心目中的春天应该是怎样的呢? 明确:春天应该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是鹰击长空,是鱼翔浅底,是鸟语花香,是流水潺潺,是轻风吹拂。 【设计意图】 设置这一问题是希望能够引发学生对本文的思考,体会作者命题的用意 二、整体感知: 既然春天应该是充满生机的,“寂静的春天”又是怎样的呢?请从文中划出相关语句。作者为什么以“寂静的春天”为题也就是说为什么要用“寂静”来修饰“春天”呢? 明确:在课文当中的第七段,作者写到:“这些喷雾液、药粉、烟雾剂现在几乎普遍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使用——这些化学药品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论其是‘好’是‘坏’;能够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能够以一层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或长期滞留在土壤中。” 作者正是想用寂静的春天警醒世人,如果我们今天再不重视环保问题,我们将失去那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春天,世界将毁于我们人类的手上,事实上,当春天寂静无声,也就是说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将消失,地球只剩下一片的死寂。 【设计意图】

寂静的春天教案

寂静的春天(教案) 雷切尔?卡森 教学目的: 1.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 2.体会文章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科技文的能力,学习课文把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3.培养绿色信念,倡导环境保护,学习雷切尔?卡森以非凡的个人勇气发出的保护环境的呐喊的精神。 教学重点:探讨文章思路,揣摩重点语句,学习课文把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教学难点:探究理解重点语句和句子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方法:品读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从生活中体会到: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科学改变了并且还在继续改变着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科学拓展了空间,让人类一步步地从陆地走向海洋,走向太空;科学延伸了时间,让人类延长了寿命,加快了前进的步伐。科学已成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与我们个体生命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通过各种媒体,我们都可以看到、听到、感受到科学世界的丰富和科学智慧的光辉。但是,我们也不得不审视,科学在为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足可让人类灭亡的危害…… 早在1989年3月24日,美国的“埃克森?阿尔迪兹”号油船在美国阿拉斯加威廉王子岛海岸触礁搁浅,原油泄漏量达1100万加仑,8600公里海岸线受污染,16条鲸鱼30万只海鸟和5000多头海獭、海豹死亡,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此外,还有许多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发生……因此,环境保护已成为我们今天迫在眉睫的话题。 今天,我们便来学习一篇引起人们关注环境污染的课文——《寂静的春天》。 二、作者作品简介: 作者:雷切尔?卡森(1907——1964),美国生物学家、科普作家。是当代环保运动的先驱。1962年完成《寂静的春天》一书。这本书首次揭露了美国农业、商业界为追逐利润而滥用农药的事实,对美国不分青红皂白地滥用杀虫剂而造成生物及人体受害的情况进行了抨击,使人们认识到农药污染的严重性。1964年因癌症和遭受空前的诋毁、攻击而与世长辞。而人们对她的这本书的评价是: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许现在还没有开始。 本文体裁: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范畴,但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只客观解说,它融说理、抒情于一体,兼有杂文的犀利、论文的深刻、散文的情致、随笔的轻松、诗歌的醇郁。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文学性。 三、基础积累: 啮齿(niè)拨弄(nong)滞留(zhì)栖居(qī)步履(lǚ)牲畜(chù) 四、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说春天是“寂静”的?从文中划出相关语句。 归纳:第七节:“这些喷雾液、药粉、烟雾剂现在几乎普遍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使用——这些化学药品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论其是‘好’是‘坏’;能够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能够以一层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或长期滞留在土壤中。” 2、找出每小节的关键句,概述各小节重点。

寂静的春天

必修三:6 寂静的春天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即是生物与它们的环境互相作用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地球上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是由环境造成的。相对于地球的漫长历史,反向作用即生物对其环境的实际影响较小。只有在20世纪极短的时光瞬间中,一个物种——人——才获得了有效力量去改变他所在世界的大自然。 以上为文章的第一部分,生命历史的规律在20世纪因为人类获得了改变自然的有效力量而发生了变化。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生物组织中。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由核爆炸释放到空中的锶-90①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随雨水或漂浮物落到地球上,留在土壤里,进入地上生长着的草、玉米或小麦等植物体内,最后钻进人体,停留在骨骼里直到人死去。同样,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或者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至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对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正如阿尔伯特·施威策②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以上为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种种污染,而且这些污染是非常可怕的。 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而环境一丝不苟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某些岩石放射出危险的射线;即便在一切生物 从中取得能量的日光中,也包含着有伤害力的短波射线。经过一定的时间——不是过了若干年,而是过了千百年,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时间是最基本的因素。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 探究自然界的规律。 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胜过了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剧不断地产生。如今辐射已不仅仅是地球上出现生命之前便存在的岩石隐秘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它更是人类拨弄原子的奇异产物。同样,逼迫生物与之适应的化学物质也不再只是从岩石上冲刷出来由河流带人海洋的钙、二氧化硅、铜以及其他矿物质,它们还有人类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人工合成物,在实验室里配制而成,在自然界找不到与它们相似的东西。

祖国的春天演讲稿

祖国的春天 A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美丽而宽广 B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勤劳而坚强 A :奔腾不息的黄河是她的血脉 B :巍峨屹立的泰山是她的脊梁 AB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 A :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霞光 B :当雄伟的天安门,让春风迎来东升的太阳 A :祖国的春天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B :它让乡村披上了绿的盛装,山绿了,水也绿了,空气中 荡漾着丝丝春意 A :它让城市披上了绿的盛装,树木青翠,晨曲悠扬,歌声 中回响着青春的旋律。 B :祖国的春天,您把民族复兴的大门打开 A :祖国的春天,您把励志图强的号角吹响 AB :祖国的春天啊,您敞开胸襟,接纳着儿女们火热的青春和坚定的信念。 A :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新的机遇并着新的挑战 B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创新,科技腾飞 A :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奥运盛会,神舟飞天 B :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铭记历史,再铸辉煌 A :我们肩负着祖国的嘱托 B :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 A :我们在春风中徜徉 B :我们在花海中前行 A :我们把祝福写在脸上,把期盼写在心里,把行动落在脚 下 B :我们用歌声串成一颗颗明星,穿越时空隧道,把我们的 誓言闪耀

A :看,丰收的硕果压弯枝头 B :听,机器转动自由欢唱 A :看,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闪射着太阳的光芒 B :基因密码带领我们走进自然科学的殿堂 A :我们和您一道迎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时代 B :我们和您一起跨进了一个崭新灿烂的纪元 A :我们为生在这样的国度而骄傲 B :我们为祖国的华诞祈福 A :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葆青春 B :愿她永远像春天一样灿烂 AB :像春天一般生机勃勃,永远亮丽。

《寂静的春天》教案设计(获奖)备课讲稿

《寂静的春天》教案设计(获奖)

教案设计

《寂静的春天》教案设计 一、教材概述 《寂静的春天》是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这是一个说明文单元,是在上册学习了说明文单元的基础上的第二个说明文单元,本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文章。 说明文的阅读是现代文阅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现实生活中也会出现大量的说明文。教学的重点基本可以概括为筛选并提取文章信息,归纳说明文内容,理清说明文的写作思路,分析结构和写作手法。下册的这个单元是在上册说明文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是在复习基础上的巩固和提高。通过前两课的复习、巩固,学生基本掌握了说明文的学习重点,所以《寂静的春天》的教学可以更侧重于人文目标的达成。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仍旧是一年级的园林专业学生。对于即将步入二年级,将要开展专业实习的学生来说,语文教学更要适应工具性的要求。能力培养比知识传授更重要,职业感情比知识传授更重要。 第一,学生通过以前所学能把握学习说明文的要求,积累了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方法。他们的专业特点也易于对本文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通过跨学科,不同的课堂表现形式更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 第二,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分析 作为典范的说明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把本科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诵读全文,掌握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意思。 2.分析探讨影响环境,使春天“沉寂”的因素。 3.培养绿色信念,倡导环境保护,学习作者以非凡的个人勇气发出的保护环境的呐喊的精神。 4.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与人与自然、环境有关的材料,根据要求,制作展示材料。 四、重难点分析 根据单元总体目标和教材特点,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主持人串词朗诵词解说词;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歌词

歌曲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主持人串词朗诵词解说词;少年 少年,祖国的春天歌词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歌曲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主持人串词朗诵词解说词1甲:母亲给了我们生命,祖国给了我们幸福!乙:我们是祖国的春天,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合:让我们唱响《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诉说我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歌曲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主持人串词朗诵词解说词2新世纪的太阳是我们的!新世纪的鲜花是我们的!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祖国的希望,请欣赏歌曲五(3)班的合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歌词我们欢乐的笑脸比那春天的花朵还要鲜艳我们清脆的歌声比那百灵鸟还要婉转谁见了我们都要称赞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我们胸前的领巾像那灿烂的朝霞一样耀眼我们心中的理想像那星星闪着光焰谁能比我们幸福美好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我们学习锻炼明天肩负起祖国建设重担我们时刻准备着去把未来亲手创建谁能有我们这样自豪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我们欢乐的笑脸比那春天的花朵还要鲜艳我们清脆的歌声比那百灵鸟还要婉转谁见了我们都要称赞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我们胸前的领巾像那灿烂的朝霞一样耀眼我们心中的理想

像那星星闪着光焰谁能比我们幸福美好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我们学习锻炼明天肩负起祖国建设重担我们时刻准备着去把未来亲手创建谁能有我们这样自豪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小学三年级语文《祖国的春天》经典备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祖国的春天》经典备课教案 《祖国的春天》是一首现代诗歌,描写的是祖国各地春天的美丽景色。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祖国的春天》经典备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学习10个一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加深感悟,在课堂内讨论交流使诗义不讲自通。 3、春意盎然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对祖国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诗歌中出现的10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来学习诗歌〈〈祖国的春天〉〉这一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襄:xiāng上下结构词语:襄理、襄樊、襄阳 壤:rǎng左右结构词语:土壤、僻壤、接壤、天壤 嚷:rǎng左右结构词语:吵嚷、嚷叫、喧嚷 汇:huì左右结构词语:汇合、汇集、词汇、总汇 闸:zhá半包围结构外形内声词语:闸门、开闸、关闸 蓝:lán 上下结构词语:蓝天、蓝色、天蓝形近字:篮 荡:dàng上下结构上形下声词语:荡漾、激荡、晃荡

漾:yàng 左右结构词语:荡漾 冈:gāng 半包围结构,同字框词语:山冈、青冈、井冈山 质:zhì半包围结构,会意字,贝字部词语:质量、质地、 三、练习 嚷( )襄( )壤( ) 蓝( )篮( ) 岗( )冈( ) 四、初读诗歌。(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天是美好的,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这美丽的春天正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和暖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想看到在这辽阔土地上发生的变化吗?就让我们跟随着春姑娘的脚步去看一看吧! 二、感悟诗歌: 1、齐读课文,整体感悟。 问题:春姑娘都去了哪些地方? 用第一节中的一句话来概括。2、学生自主学习(2-6)节 (1)她都去了哪里?(板书:田野、河流、草原、山冈、村庄) (2)春姑娘来到这些地方,这些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3)小组汇报 3、发挥想象:春姑娘还会去哪里呢?那里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你发挥想象也来编一节诗歌来描绘、赞美祖国的春天。 4、找出诗歌的一句话来概括祖国的春天。(美丽、欢畅) 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粤教版精品教案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 一、教学策略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2)能力目标:体会文章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培养绿色信念,倡导环境保护。 2、教学重点:化学药品对环境的污染 3、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句子的思想感情 4、主要方法:讨论探究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还记得小学学过的一首诗《春晓》吗?请大家背诵这首诗。 这首诗描写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春天,主要从声音方面写:夜晚的风雨声,天明的鸟啼声。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春天没有花香鸟语,会是一种什么样子?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大家看看下面的这些动物图片,这是一些同学们没有看过的已灭绝了的动物物种 2、看图。 3、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发表的《2004年全球物种调查》显示:全球有超过15000种物种濒临灭绝,灭绝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在《家养动物多样性世界观察》中称,在过去的100年里,全世界已有超过1000个品种的家养动物灭绝。 现在,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物种灭绝本是自然规律,但是因为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倍到1000倍。 看看我们身边,河水变黑发臭,空气浑浊有害,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可是,早在1962年,人们正在使用大量化学药品毒杀虫害而感受到征服自然的自豪的时候,卡森就在《寂静的春天》就向人类提出了警告。这本书触动了美国社会,引起了一场历时数年之久的激烈的论战———杀虫剂论战。而20世纪人

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环境污染,就是由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专著中首先提出来的。这本专著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很快就译成12种文字出版。从此,雷切尔·卡森的名字也传遍了五大洲。 让我们进入课文,走近卡森,感受她的勇气、智慧和远见卓识。 作者: 雷切尔·卡森1907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一个风光秀丽的小镇,是最早提出要保护环境的是美国女生物学家。她从小就十分热爱大自然。青年时代,她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开始,她的专业是英文,大学三年级时,她选修了生物课,并对森林、海洋和野生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改学生态学。192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生态学硕士学位。此后,她在马里兰州州立大学教授生态学,并利用暑假时间从事海洋生态的研究工作。 40年代,卡森和几位同事注意到政府滥用DDT等新型杀虫剂的情况,并对此发出警告。从1955年起,她花了4年时间研究化学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她不辞辛劳地奔走于大面积使用过化学杀虫剂的地区,亲自观察、采样、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寂静的春天》一书。 (二)理解课文 思考讨论: 1、文中说“人类对环境的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从文中找出人类对环境的污染的例子。 ,通过谷物或小麦不断进入到人类的骨头(1)在核爆炸中所释放出的锶 90 里,它将一直保留在那儿,直到完全衰亡。 (2)被撒向农田、森林和菜园里的化学药品让生物中毒、死亡,杀伤植物和家畜,使那些曾经长期饮用井水的人们受到不知不觉的伤害。 (3)杀虫剂使得鸟儿的歌唱和鱼儿在河水里的欢跃静息下来,使树叶披上一层致命的薄膜,并长期滞留在土壤里。 2、为什么说人类使用的化学物质对自然是污染与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