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松中心2014年度)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松中心2014年度)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松中心2014年度)

松江区中心医院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2014年度

评估小组成员:

侯彦强、彭敬红、韦薇、刘军、顾英、袁博、陈洪卫、周庆丰、张冬青、唐亮、孙文化、彭亮、刘军、陆彬、曹辉

实验室质量与安全第一责任人签名:

日期:

目录

一、实验室风险评估内容概述

1、实验室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管理

2、风险后果严重性评判标准与描述

3、风险发生频度与程度评判标准

4、风险控制措施制定的原则

5、风险控制措施效果评判标准

二、实验室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1、生物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2、化学品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3、用电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4、消防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5、自然灾害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6、人员健康与人身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7、实验室信息系统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8、检验质量(前、中、后)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三、综合评估与结论

四、风险识别依据

一、实验室风险评估内容概述

1、实验室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管理

由实验室负责人策划组织各领域部门负责人及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深入实验室工作流程中每个环节,根据目前的运行状况,针对检验前、中、后的工作流程以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化学危险品、用电安全、消防安全、自然灾害、实验室检验前、中、后质量安全、人员健康与人身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识别出存在风险的工作环节,同时对其所涉及到的质量和技术风险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明确所要采取的适当措施。最后汇总整理成本次风险评估报告。

所有评估工作均遵循下述评判标准及原则。

2、风险后果严重性评判标准与描述

危害程度后果描述

不重要不造成人员伤害;轻微经济损失;不影响检测质量,略影响TAT;

无实验室信息外泄。

低度对人员造成轻微伤害,能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无远期后遗症;一定

程度的经济损失;影响检测质量及TAT,但未造成投诉;无实验室

信息外泄。

中度对人员造成伤害,需一段时期的治疗,但无远期后遗症;经济损失

大;影响检测质量及TAT,投诉至实验室管理层;实验室信息有外

泄。

高度对人员造成严重伤害,即使治疗后也留有后遗症;经济损失严重;

严重影响检测质量及TAT,影响临床诊治工作,投诉至医院甚至上

级管理部门;有重要实验室信息外泄;危害物扩散至实验室外,但

未造成本实验室外部门受害。

灾难性人员死亡;经济损失非常严重;极度影响检测质量及TAT,投诉造

成不良社会影响,或病人因相应的错误诊治死亡;重要实验室信息

外泄并被盗用;危害物扩散至实验室外,并危害本实验室外部门。

3、风险发生频度与程度评判标准

后果的严重性

发生的可能性

不重要低度中度高度灾难性几乎确定发生中度中度高度高度高度

很可能发生中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

可能发生低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不大可能发生低度低度中度中度高度少发生低度低度中度中度高度

4、风险控制措施制定的原则

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如果可行),然后再考虑降低风险,包括降低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降低危害严重的程度,最后考虑采用个体防护。

5、风险控制措施效果评判标准

评级控制措施

很好控制措施符合最佳操作规范,采用明确的标准,能够切实得到落实。

高度强调:对风险清除、采用替代方式或工程控制手段。

合理有控制措施,但未能时刻得到遵循,可能有不符合最佳操作规范之

处。高度强调:管理、防护性设备。

不足有部分控制措施或没有,未明确采用相应标准,控制措施中没有强

调分等级控制的原则。

二、实验室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1、生物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本实验室涉及的病人标本类型有血液、尿液、粪便、浆膜腔积液、脑脊液、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关节腔积液及穿刺液等。潜在的病原体主要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螺旋体及其它传染性致病菌。在标本的采集、标本实验室外的运输及实验室内部的转运、标本离心、标本检测、标

本保存及废弃标本的处理等环节中均可能会造成危害。本次评估具体识别的风险项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见附表1。

2、化学品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本实验室所用化学品包括腐蚀性化学品(盐酸)和易燃试剂(乙醇、甲醇、乙醚、冰醋酸)。在化学品的保存、转运、使用及废弃化学品的处理等环节中均可能会造成危害。本次评估具体识别的风险项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见附表2。

3、用电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电气使用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风险项:触电和停电。

触电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其后果可能是高度甚至灾难性的,因此风险程度为中度至高度。控制措施为:1.所有大型仪器均三相接地,标识明确。2.确保仪器故障维修时禁止带电操作或熟悉电路情况。3.每日下班后工作人员确保关闭所有仪器电源(24小时开机的仪器除外)。4.实验室安全管理小组及医院电工组相关人员对用电安全做年检,检查结果记录在案,存档保存。本实验室用电安全相关风险控制效果很好,无残余风险。

停电主要影响检测质量,因此具体评估详见附表3。

4、消防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因本实验室有使用易燃试剂,有大量电器设备,因此火灾是可能发生的,其后果可以从低度到灾难性,因此风险程度为中度至高度。控制措施为:1.实验室配备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栓、防火卷帘、烟雾报警器、应急灯和逃生指示

牌,每年由医院保卫科统一负责检查和更换。2.实验室安全管理小组及医院消防负责人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每年安排一次消防培训和演练。3.制定易燃试剂的保存管理制度和用电安全的管理制度。4.火灾应急预案:小火及时灭火,无法扑灭时由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实验室所有人员的安全撤离,并按程序执行火灾上报工作。本实验室消防安全相关风险控制措施效果很好,残余风险低度。

5、自然灾害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包括台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因上海地理位置相对良好,自然灾害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其后果是比较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因此风险程度仍为中度至高度。控制措施为:1.对于有预报的灾害性天气,实验室首先遵从市级行政部门制定的防灾措施,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对灾害,并在可以的情况下(气象部门预测危害性不高时)保证日常工作的进行。2.对于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由实验室安全小组负责危险程度的估计,若危险程度高,则由安全小组负责实验室所有人员的及时安全撤离,并按程序执行灾害上报工作。本实验室自然灾害相关风险控制措施效果合理,残余风险低度。

6、人员健康与人身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风险项主要为工作人员的突然发病及实验室外的意外事故伤害,有可能发生,后果严重性依疾病伤害的严重程度不同和不同人员在实验室中承担工作的重要性不同而异,因此风险程度轻至中度不等。控制措施为:1.每年进行职工体检、必要时进行过敏史调查、建立人员健康档案。2.培养能胜任多个常规工作岗位的多面手,对于重要职位的人员做好人员备份和关键岗位人员代理。3、每位员工熟悉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工作中谨小慎微。4、实验室安装玻璃窗、使用门禁系统、安装监控设备、医院配备安保力量,同时管理层不断强化工作人

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注重服务态度,尽量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目前本实验室人员健康与人身安全相关风险控制措施效果很好,无残余风险。

7、实验室信息系统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实验室信息系统应用于标本信息的管理、检测结果的接收与管理、检验结果的报告、发送与查询等。本次评估具体识别的风险项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见附表4。

附表4:实验室信息系统相关风险项识别与分析

8、检验质量(前、中、后)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检验前、中、后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检验的质量,主要包括标本的质量与管理、检测仪器性能、试剂和耗材、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环境、人员培训与考核、结果报告和复核、委托检验、外部服务和供应等。实验室本次针对检验前、中、后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措施详见附表5。

三、综合评估与结论

本次实验室风险评估共识别风险项67项,均已有控制措施,受控后无残余风险或残余风险轻度,各工作环节和质量安全风险为实验室所能承受。因此,本实验室所有工作的正常运行不受威胁,能够为临床和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四、风险识别依据

1.《临床实验室安全准则(WS/T251-2005)》

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

3.《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

4.《医学实验室安全认可准则(CNAS-CL36:2007)》

5.《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

附表5:实验室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与控制

评估报告撰写人:

撰写日期: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方案报告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 风险评估报告 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15年3月,按照检验科制定《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YX-BS-011],由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主持,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小组参与,对检验科生物安全作风险评估,形成报告如下: 一、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评估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一类和二类统称高致病病原微生物。 我院检验科属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不得从事致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工作,但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将强调高致病病原微生物的监测,发现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报告。 1、我院潜在的一类和二类病原微生物评估: 炭疽芽孢杆菌、布鲁氏菌、鼻疽伯克菌、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鼠疫耶尔森菌等。 对上述高致病性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致病性(包括急性与远期效应)、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相关实验数据、流行病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做全面的了解,引领全科职工共同学习掌握。 2、防控措施: 2.1 立即对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培养物封存。 2.2 立即分别报告医院感控科、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3 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工作台面、地面、仪器表面、空气等。 2.4 接触人员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并对用品进行消毒。 2.5 感控科收集病人相关信息资料,对病人实施隔离,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质量部控制实验室风险评估

质量控制实验室风险评估 1.概述 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百草路18号。作为药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实验室涉及到成品、原料、辅料、化工原料、包装材料、工艺用水、中间产品等的质量检验等。质量部实验室分为三个组,分别为仪器组、化测组、生测组。为进一步提高对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发现并尽可能消除一些潜在的风险对产品质量造成的威胁,质量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展了对实验室的风险分析。 2. 评估目的 消除实验室存在的风险。 3. 评估范围 目前公司口服固体制剂分为片剂和硬胶囊剂,正常生产的片剂有17个,硬胶囊剂有4个。 所以此次主要评估片剂的工艺。 4.评估标准 应用失败模式效果分析,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并确定相应的标准,根据评估

说明: ●严重性 ◆可忽略(1级) 无影响或对生产线造成很小破坏,对产品有微小影响,可能会引起该批或该批一部分损失或小的返工,很少有顾客发现缺陷。 ◆微小(2级) 对生产线造成较小破坏,对产品造成较小影响,可能引起目前批的损失,很多顾客可能会发现缺陷。 ◆中等(3级) 造成生产线的较小破坏,对产品造成中等影响,可能会造成目前批损失,还会影响本班次后续批次,顾客感觉不方便。 ◆严重(4级) 造成生产线极大破坏,对产品有高的影响,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或造成产品全部报废,且严重影响产品供应,可能会导致顾客不满意,但无人员死亡。 ◆毁灭性(5级) 影响操作人员和机器安全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极其严重的失败模式,对产品有严重影响,可能会持续几周、几个月,会严重影响到整个连续生产的所有后 续批次,需要较高的成本才能消除影响。 ●可能性 ◆频繁(5级) 事故频频发生,几乎每次都有可能,控制措施不到位 ◆很可能(4级) 1年发生1次或多次,不会感到意外 ◆可能(3级): 1~5年发生1次,事件可能发生,控制措施可能被破坏 ◆偶尔(2级) 5~10年发生1次,事件发生概率非常低,但可预见 ◆罕见(1级)

临床免疫实验室生物安全危害评估及控制

临床免疫实验室检验过程中涉及传染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时,存在实验室生物安全危害风险,事先对检验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以做好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一、实验分析前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1、分离标本。 1)离心机的使用 ⑴使用前应保证离心机各零部件无松弛现象,用蒸馏水平管平衡待离心标本,小心放入离心机内,盖上防护板,打开电源,缓慢地将速度提升到所需的离心速度。⑵在离心机未完全停止之前,严禁打开防护板。⑶离心机使用后,将速度旋钮转到零速度档,将标本管取出待分析,并将平衡管取出,放回原位。 2)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风险控制:离心管(含标本及平衡管) (1)离心机运行时发生离心管破裂时,应及时关闭电源,密闭防护板30min 以上使气溶胶沉降。 (2)戴橡胶手套、一次性口罩及帽子。 (3)使用镊子清理离心管碎片,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清理外溢液体。碎片及棉花分别按损伤性和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4)离心桶、转轴和转子都应放在2000mg/L优氯净消毒液内浸泡30分钟以上,之后用75%乙醇去除有效氯残余,清水洗净,晾干。 (5)离心机腔用2000mg/L优氯净消毒液擦拭,30分钟后再用75%乙醇去除有效氯残余,湿布擦拭,风干。 (6)用可移动紫外灯消毒离心机腔及其它部件30分钟以上,紫外灯管置于被消毒物上方约80cm,灯管与台面平行。

以上情况发生后,应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及科室生物安全员报告,并做事故处理登记。 2、标本(真空采血管)开盖: 1)装有标本的真空采血管离心后需静置30分钟,旋转开启密封盖。 2)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风险控制:开盖过程中产生气溶胶。 离心管开盖前须静置并在生物安全柜内用旋转方法开启密封盖。 二﹑实验分析中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做好工作防护措施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因操作失误,标本血清、反应试剂均可能污染皮肤粘膜、防护服、操作台面及使用的仪器设备(如安全柜、酶标仪、洗板机、水浴箱等),将对实验者造成严重危害,相关风险控制如下: 1、血清污染操作台面时,应用纸巾盖住污染位置,用金星消毒液由外向中心喷洒作用消毒30分钟后用纸巾擦拭干净: 2、血清及反应试剂污染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立即用纸巾吸收污染的液体,因消毒液具有腐蚀性,改用75%酒精棉球消毒污染部位。 3、血清及反应试剂污染工作服后应及时更换并做好浸泡消毒处理。 4、血清及反应试剂污染皮肤时,应立即用流动水清洗污染皮肤;粘膜或破损皮肤受污染时,应及时采用无菌水冲洗,必要时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粘膜或破损皮肤污染血液时,应填写职业暴露报告卡上报,对源头血液及暴露者进行相关检查,并进行追踪观察随访,如源头血液为艾滋病病毒感染时,按艾滋病职业防护程序进行。 所有实验过程中的废弃物及风险控制中的污染物品必须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理、 三﹑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的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当发生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等)或设施出现故障,如生物安全柜等关键设备出现故障或实验室内压力﹑气流发生逆转等事件时,有可能使血液等感染性材料外溢而对操作者﹑环境和后续的抢救清理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风险控制按相

细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XX院检验科细菌室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一、概述 依据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 2004),本实验室为BSL-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仅为临床检验实验室,主要实验活动为向临床治疗活动提供所需数据的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不从事大量增殖培养实验。 二、拟操作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 本实验室操作的病原微生物均属于第二类或第三类感染性物质,详见表1 病原微生物汇总表 表1 病原微生物汇总表 除此之外,其中常见检测的具有乙类传染的有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志贺菌等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

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实验室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属于第三类病原微生物;另外,具有甲类传染的鼠疫杆菌、霍乱弧菌以及炭疽芽胞杆菌、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布鲁氏菌、粗球孢子菌等可能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属于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本实验室只检测这类病原微生物中的“霍乱弧菌”危害相对较小的病原微生物,对于“鼠疫杆菌”及其他细菌等,本实验室不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但为防止病人所送样本可能具有此类微生物,也作了相关防护措施。 本实验室常规不检测那些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等第一类微生物。 三、实验活动的危险性 三.1实验活动 是指实验室从事与临床相关的细菌,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教学培训、诊断等活动。 三.2实验活动的类型 根据实验室流程,主要涉及的有样本采集运输、接收、处理、实验室检测(培养、鉴定、药敏)操作、锐器使用及生物安全柜等设备 的使用、废弃物处理等。实验操作包括标本接种,阅读平板、上机鉴 定药敏试验、补充药敏试验、涂片检查、保留菌株等过程。 三.3实验活动风险识别 1.操作风险 1.1气溶胶产生风险 主要来源于打开标本,打开平板,调菌液、灼烧接种环等实验活动,以及标本平板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倒翻、容器破裂和样本洒溅 等情况 风险控制措施:所有标本接种过程均在可靠的处于正常运行的生物安全柜操作,操作过程动作应轻柔。尽量避免使用酒精灯灼烧接种 环,采用红外灭菌器。 1.2潜在的意外伤害

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合江县火麻沟砖厂 安 全 风 险 评 估 报 告 风险评估单位:合江县火麻沟砖厂 2016年03月18日

目录 1 8 7 1 合江县火麻沟砖厂 风险评估报告 一、风险评估对象 1、交通地理任置 合江县火麻沟砖厂位于合江县县城东北方向,直距约17km,政隶属合江县南滩乡中塝村。采矿权人:合江县火麻沟砖厂,属民营独资企业,法人代表:韩明杰,现持采矿许可证证号:登记面积为,开采深度+300m~+250m。矿山位于南(滩)~石(龙)水泥公路东侧,交通方便。 主要从事页岩矿石的生产和销售。 目前,矿山从业人员9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特殊工种人员2人,其它作业人4人。开采矿石主要用于生产建筑用砖瓦,产品面向当地乡镇。

砖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高原和盆地影响,春暖夏热,潮湿多雨。 本地属地震波及区,四川地震区主要位于东经104°以西高原山地。国家地震局1981年对泸州市地区地震观测表明,本区属0~3级地震区。根据国家地震局1990年版《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评估区内地震烈度小于Ⅵ度。 砖厂生产及生活用水均取自附近的山泉水和南滩乡供水管路水。 砖厂电源来自南滩乡供电站,10KV线路已至砖厂。 2、周边重要基础设施: 距离南滩乡政府约8公里、距合江县县城路程在1小时以内,地理位置十分便利。 距泸州矿山救护队约小时路程。 距合江县急救中心、人民医院不超过1小时路程。 3、评估企业概况

4、生产工艺流程 露天开采:挖掘机地表剥离→挖掘机分离矿石→铲装→小汽车运至加工房。 5、联系方式 地址:合江县南滩乡中塝村。 法人:韩明杰,电话: 取系人:王淋,电话: 6、评估组织机构

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评估日期: 参与评估人: 1、生物因子种类: 本实验室从事的是一般临床免疫生化检验工作,所涉及的样本来自健康体检人群和病人,样本类型包括血清、全血、尿液、胸腔积液等,在实验室工作中所涉及的生物因子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 2、来源: 本科室所涉及的生物因子来源主要是送检样本本身所存在的细菌、真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 3、传染性: 本科室可能接触到的传染性病原体包括: 1) 甲类传染:鼠疫杆菌、霍乱弧菌。可分别引起鼠疫、霍乱等。 2) 乙类传染:艾滋病、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痢疾杆菌、结核分支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百日咳、淋球菌、梅毒钩端螺旋体、疟疾等。可分别引起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等 4、致病性: 本科室仅为临床免疫生化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柜,不从事有关细菌、病毒、真菌的培养增殖实验,因此本科所涉及的病原体检测实验均属于BSL-2级生物安全。 5、传播途径: 本科室生物因子可能致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气溶胶、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等途径。 6、预防及治疗:

对于本科室所有从事临床试验的人员,均配备了工作服、手套、口罩等基本防护设备。在实验室配备了冲淋及洗眼装置。同时成立了生物安全委员会,对所有员工均进行了相应的生物安全培训,并定期演练,所有员工均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7、结论: 本科的生物危害在可控范围内。 评估人员签名: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57885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书 -----河南曙光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 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按照检验科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由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主持,生物安安全委员会成员参与,对检验科生物安全作风险评估,形成报告如下: 一、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评估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一类和二类统称高致病病原微生物。 我院检验科属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不得从事致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工作,但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将强调高致病病原微生物的监测,发现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报告。 1、我院潜在的一类和二类病原微生物评估: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人类变异缺陷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 对上述高致病性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致病性(包括急性与远期效应)、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相关实验数据、流行病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做全面的了解,引领全科职工共同学习掌握。 2、防控措施: 2.1 立即对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封存。 2.2 立即分别报告医院感控科、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3 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工作台面、地面、仪器表面、空气等。 2.4 接触人员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并对用品进行消毒。 2.5 感控科收集病人相关信息资料,对病人实施隔离,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2.6 对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健康监护。 二、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评估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第1版 生效日期:2016年04月28日瑞昌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目录 第一章检验科实验活动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3) 第二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9) 第三章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12) 第四章霍乱弧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16) 第五章流感病毒的危害评估报告 (20) 第六章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22) 第七章SARS冠状病毒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24) 第八章脑炎病毒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26) 第九章淋病奈瑟氏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31) 第十章鼠疫耶尔森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34) 第十一章伤寒杆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37) 第十二章肝炎病毒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40) 第十三章禽流感病毒危害评估报告 (44) 第十四章肠道病毒71型危害评估报告 (47) 第十五章汉坦病毒危害评估报告 (50) 第十六章炭疽芽胞杆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53)

第一章检验科实验活动生物危害评估报告为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被危害性生物及物品所侵害,保证危害性物品不外泄,对实验室工作环境进行评估,以鉴定生物安全防护等级,保证生物安全。 一、危害程度分类及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评估 本检验科是为医院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临床免疫学、临床血液、细胞遗传学等检验的实验室。生物源危害主要是由各种检验标本中的微生物,尤其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具有潜在危险性,可能引起实验室感染;检验科微生物室还进行一定数量的各种条件致病性细菌及真菌的分离培养工作,工作过程存在病原微生物对实验人员、环境污染的风险;除之以外实验室还存在触电、火灾、化学品腐蚀、偷盗等危险。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本检验科不涉及《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高致病性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高致病性微生物的菌、毒种的保藏,实验室采用一定防护措施就能控制感染或防范灾害,或者对相应病原体存在有效的免疫方法。评估我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按二级实验室(BSL-2)生物安全要求。 二、实验人员和实验室安全防护的一般要求 1.吸烟危害评估及防护 (1)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 (2)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 (3)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2. 实验区内食用食物、饮料及其它危害评估及防护 (1)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存在“手-口”接触可能的其它物质 (2)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专用存放食物的冰箱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 3.使用化妆品危害评估及防护 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进行化妆,但允许并建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 4. 实验中眼睛和面部的风险评估及防护 (1)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面罩或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2)工作人员在实验室的危险区内不要佩戴隐形眼镜,除非同时使用护目镜或面罩。(3)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必须佩带护目镜、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 5. 实验中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一般要求 (1)应穿着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服装,工作服应干净、整洁。当工作中有危险物喷溅到身上的可能时,应使用一次性塑料围裙或防渗外罩。有时还需要佩戴其它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披肩或面罩等。 (2)采血员和其他需要接触病员的工作人员,在接触病员时需穿实验服或工作服。(3)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

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 端&诫PF#............................................... -_ ----------- -------- ---- ------------------- 円 # ” ------------------------------------ ----- "-… ------------- 企业改制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一、企业基本情况 安阳市***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公司,组建于1965年9月,。 40多年来,为安阳的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企业市场竞争力逐步下降,企业的包袱越来越重,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企业逐年亏损,累计亏损达5000万元,从1995年以来停产至今。 (一)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 截止2003年6月30日止,经资产评估企业总资产为31162.66 万元(其中:待处理财产损失2717.01万元),负债26090.94万元,扣除待处理财产损失后净资产为2354.71万元。 (二)企业职工情况 职工总人数3988名。其中:1、截止2003年12月31日,离退休人员1972名,其中退休1966名,离休6名。2、2004年1 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将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256名。3、其他在册职工1760名,其中:工伤人员9名。4、有275名死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315人。 (三)企业改制基本情况 1、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市规划和建设局的安排部署, 自2003年初启动了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工作。在清产核资的基础 上进行资产评估,同年7月根据市企改办、市建设局的安排,由河南

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1、实验常用药品 相对安全品:氯化钠、无水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锌、铬酸钡、树脂腐蚀品:氨水、盐酸、氢氧化钠、 氧化剂:浓硫酸、乙酸 易燃液体:无水乙醇、乙醇( 95% )、石油毒害品:氯甲醚、四氯化碳 2、常用实验仪器 比色管、烧杯等玻璃器皿,分光光度计,水浴恒温振荡器,抽滤装置,鼓风干燥箱,分析天平,通风橱等。 3、实验方法 3.1 硫酸盐浓度测定方法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 具体步骤如下: a. 吸取10.0mL水样于25mL比色管中。另取25mL比色管7支,分别加入0, 0.10, 0.20 , 0.40 , 0.60 , 0.80及1.00mL 硫酸盐标准使用液,加纯水至 10mL 。 b. 将铬酸钡悬浊液充分摇匀,迅速而准确地向水样及标准系列管中各加入 5.0 mL ,充分混合,静置 3 min 。 c. 各加1.0mL钙-氨溶液,混匀。各加10mL乙醇,盖塞,猛烈振摇1min d. 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弃去最初的 10 mL 滤液,收集以后的滤液于 10 mL

比色管中,于 420nm 波长,用 3cm 比色皿,用纯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e. 绘制标准曲线,从曲线上查出水样中硫酸盐含量。 3.2 树脂氯甲基化实验方法 将静态实验筛选出来的预处理树脂精密称取 10g ,装入带有搅拌器、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 38 mL CCI4于65 C下溶胀36 h后,将反应装置移入超声波清洗器中。分别将预处理后的 ZnCl2 4.08 g、NaCl 14.00 g 和铁粉 0.21 g 加入到该反应器中,加入氯甲醚 15mL,于50 C温度下,在功率为75 W 超声环境中反应 36 h ,停止反应。将反应器中的树脂转入砂芯漏斗内,以甲醇和蒸馏水依次各冲洗 5 次为一个循环,反复检验和冲洗,直至在洗涤树脂的蒸馏水中加入 AgNO3 无明显的白色沉淀为止,即得到了氯甲基化后的树脂,取 1.0 g样品于120 C烘干至恒重后备用。 3.3 氯甲基化树脂氯含量的测定 精密称取 0.100 g 改性后的树脂, 0.300 g KNO 3和 0.300 g NaOH ,置于镍坩埚中,反复混合至均匀,将镍坩埚置于泥三角上,用酒精灯加热,使树脂燃烧灰化。待坩埚冷却至室温后放入 700 C马弗炉中灼烧3 h,停止加热。将坩埚移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转入 250 mL 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使坩埚刚好浸没于蒸馏水中,密封烧杯,浸泡 15 h 后将坩埚取出,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坩埚内外 10 次。将浸泡和冲洗坩埚的蒸馏水合并入 500 mL 容量瓶中,加入 100 mL 0.1 moI/L KNO 3,用 10 moI/L NaOH 和 HNO 3将溶液的 pH 值调节到 2.95 ± 0.02的范围内,之后用蒸馏水定容。测定溶液的电位,利用标 准曲线计算溶液浓度

2016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2016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第1篇:学院廉政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我院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院实际工作,突出我院新校园建设重点,采取自己找、群众帮、领导点和民主测评等方式,从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业务操作、人际交往等五个方面,自下而上的认真排查廉政风险(源)点。我们经过对各类廉政风险的研究分析,认为涉及我院的主要廉政风险源于项目审批、资金分配和内部的公务接待,现对我院主要廉政风险自我评估报告如下。 一、项目审批环节的廉政情况 我院新校区建设是市里的重点项目工程,也是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重点领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上一些客观因素,项目的土地使用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施工许可证尚在办理过程,但都有发证机关出据的相关证明后进行招标和施工。做到了申报手续清楚完备,各类证件逐步完善。在廉政风险排查中,学院新校区的各项工程建设项目都是严格按照物资采购招标法,委托市政府招标代理处,履行招标程序,实行公开招标。对中标单位我院认真与其签订施工合同,在招标和施工过程中,我院尚未发现有关部门和人员有不廉洁问题。 (一)主要做法:我院制定了《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认真做好"五个预防,一个坚持"的六项工作。一是预防插手干预新校区工程建设,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提高建筑容积率;二是预防在招标过程中招标人和投标人,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透露机密;三是预防和制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索贿受贿行为;四是预防在工程建设中,建筑质量和安全责任不落实,损害学院利益;五是预防在工程建设中,违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六是坚持"四制",即招投标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程监理制度、竣工验收审计制度。同时,学院还与中标施工单位签订了《建设工程廉政协议书》。每月指挥部召开的工作例会学院领导都强调要加强工程领域里的廉政建设,由于措施得力,预防了在建设工程领域中容易发生的吃请、行贿、索贿的腐败现象。 (二)具体措施:廉政风险防控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亮权等多重并举的措施,做到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 一是加强教育,提高规避廉政风险的能力。在教育对象上要突出针对性,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实效性,在教育形式上要突出多样性。通过教育降低党员干部腐败发生的心理条件,让党员干部不愿腐败、不敢腐败。 二是完善制度,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务、政务公开,清理整合,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真正形成用 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长效机制,加大制度执行和督查力度,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模板

病原微生物危害性 评估报告 第二版 文件编号:XXX-XXX-PG 生效日期:XXXX年XX月XX日 XXX医院XXX科

目录

鲍曼不动杆菌的生物危害评估 1. 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是人类皮肤、呼吸道、胃肠道、生殖道的正常菌群,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也科成为重症科室的定植菌,可引起各种感染和医院感染。是不动杆菌菌种感染率最高的,可引起腹膜炎、脑膜炎、骨髓炎和关节炎菌血症和肺炎等。鲍曼不动杆菌已经发现看多重耐药菌株,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在中国台湾地区大25%,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大陆地区大20%左右,所以每个分离菌株都应进行药敏试验。 2.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本菌为革兰阴性球状或球杆菌,约~μm×~μm,单个或成对排列有时成丝状或呈短链状,无芽胞及鞭毛,无动力,有荚膜。严格好氧,在20~30℃生长,大部分菌株最适生长温度33~45℃。在所有普通综合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 3. 细菌的实验室检查 标本采集:来自与临床的各种标本如血液、尿液、脓汁、下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脑脊液等。 涂片镜检:细菌培养阳性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接收临床标本后痰、灌洗液、支气管刷检物及脑脊液接种于血平板、中国蓝、巧克力平板上,其他体液及分泌物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上. 生化鉴定:氧化酶阴性。 4. 细菌的防治 鉴定出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进行治疗 在实验室以及病房中注意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触鲍曼菌株 5. 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操作要求: 5.1.1 实验时,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 5.1.2 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5.1.3 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溅出。

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风险评估报告 认真开展平安宣传活动,以强化矛盾纠纷化解和创新社会管理为重点,紧紧围绕“平安企业”、“平安单位”的创建,结合春季消防安全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确保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工作有效落实,行之有效地从源头上制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现将二季度安全风险评估和三季度安全风险防范情况上报如下:二季度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内容: ①综治、维稳形势依然严峻。春初,气候干燥,容易发生火患。 ②“清明”扫墓期间和“五一”节假日人流、车流汇集,高峰车辆运输急剧增加,各类汽配件、燃润料需求量加大。 ③季节转换时期,受自然“春困”影响,物资配送车辆进入场区行驶,容易出现注视力松懈,发生突发意外事故。 ④逐步进入强雷电、暴雨等灾害性多发期,容易给加油站、危险品仓库带来安全危害。 ⑤入夏初期,气温升高,车辆进站加油时容易造成故障和意外情况发生。 采取措施: ①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平安企业”、“平安单位”创建工作,突出主题、丰富内容、创新形式,集中开展平安(综治、维稳)双月宣传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简报的宣传及短信平台等,不断将“维稳”工作内容和措施落实

到基层,同时做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以“三抓”为重点(抓早、抓小、抓苗头),强化舆情信息报告制度,密切掌握维稳动向,对涉及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因素,通过了解、谈心、沟通和帮助解决,逐步进行分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认真做好安全用电、用火的日常管理,有效落实安全责任人,强化各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用电、用火审批,一如既往地做好生产设备、电线线路、开关、插座插头、照明系统、生产电器等安全检查、检测、使用和维护保养,认真做好危化品物资、油类的分类存放和监管。 ②加强节日期间安全生产、综治维稳检、排查,切实做好各类物资的充足供应及储备,不断完善物资供应保障体系和舆情信息工作,及时与运营、修理公司联系、沟通,掌握、分析,并有效予以解决。 ③认真做好物资配送驾驶员的安全行车宣传教育,不断提醒驾驶员合理安排休息,劳逸结合,以防春困发生。 ④认真落实强雷电、暴雨期间的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岗岗有责,人人尽责,责任到人,责任到位的自觉性,阐明强雷电、暴雨等恶劣天气对加油站、物资仓库的危害性和预防的重要性,认真做好一年一度防雷电装置的安全检测工作,加强雷暴、台汛时段站点负责人值班制度,切实做好汛期物资储备及与各兄弟公司的信息沟通和传递,发生情况按规范进行上报,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⑤针对夏季高温车辆进站加油时容易发生突发意外情况,加大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的同时,告诫职工在工作时,仔细观察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模板

实验室用英语 病原微生物危害性 评估报告 第二版 文件编号:XXX-XXX-PG 生效日期:XXXX年XX月XX日 XXX医院XXX科

实验室用英语 目录

鲍曼不动杆菌的生物危害评估 1. 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1.1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是人类皮肤、呼吸道、胃肠道、生殖道的正常菌群,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也科成为重症科室的定植菌,可引起各种感染和医院感染。是不动杆菌菌种感染率最高的,可引起腹膜炎、脑膜炎、骨髓炎和关节炎菌血症和肺炎等。鲍曼不动杆菌已经发现看多重耐药菌株,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在中国台湾地区大25%,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大陆地区大20%左右,所以每个分离菌株都应进行药敏试验。 2.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2.1 本菌为革兰阴性球状或球杆菌,约 1.0~1.5μm×1.5~2.5μm,单个或成对排列有时成丝状或呈短链状,无芽胞及鞭毛,无动力,有荚膜。严格好氧,在20~30℃生长,大部分菌株最适生长温度33~45℃。在所有普通综合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2.2 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 3. 细菌的实验室检查 3.1 标本采集:来自与临床的各种标本如血液、尿液、脓汁、下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脑脊液等。 3.2 涂片镜检:细菌培养阳性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 3.3 分离培养:接收临床标本后痰、灌洗液、支气管刷检物及脑脊液接种于血平板、中国蓝、巧克力平板上,其他体液及分泌物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上. 3.4 生化鉴定:氧化酶阴性。 4. 细菌的防治 4.1 鉴定出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进行治疗 4.2 在实验室以及病房中注意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触鲍曼菌株 5. 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5.1操作要求: 5.1.1 实验时,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 5.1.2 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

实验室风险评估

实验室风险评估 一、检验职业感染的现状 经血、呼吸道、粘膜传播疾病直接危害着检验工作者身体健康。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约有1.3亿人携带HBV,HBV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为8%-20%;自90年代以来HCV感染也呈上升趋势,其感染率为3%。目前艾滋病感染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增长期。在无偿献血人群中检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病毒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经调查显示,针头和玻璃碎片是主要锐器致伤因子,经常接触针头者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是不经常接触者的23倍。多种传染病是通过血液传染的,而血液检验中的职业暴露大多数来自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和标本采集过程中,意外被带病原体的血液污染破损的皮肤 或被病原体感染的针头、血常规采血针、采血玻璃管、吸头等锐器刺破皮肤,呼吸道吸入气溶胶也是传播方式之一。因此,检验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 1.传播途径 检验人员感染疾病的一般传染途径有: (1)皮肤破损:带有HIV、HBV、HCV、梅毒等病原体的血液,长时间接触小伤口、溃疡、擦伤等破损皮肤,将会造成机体的感染。 (2)穿刺:由于针头、刀片等对皮肤的意外损伤,使带有病毒的全血、血清或血浆进入皮下或循环系统,造成感染。这种针头意外损伤是职业性HBV和HIV感染最重要的原因。带有HIV的针头意外穿刺皮肤后,HIV感染的可能性在0--0.9%之间,平均为0.4%。而对于HBV,这个可能性在6%-30%之间,平均为18%。有学者进行了相应的统计推算,每1000个艾滋病病人,每年会产生1例由于针头意外造成的职业性HIV感染;而每1000个乙肝患者,每年会产生45例类似职业性HBV感染。由于HB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比HIV高得多,在一定人群中,每年产生的因针头意外造成的职业性HBV感染比HIV多得多。 (3)粘膜:由于试管未封闭、离心意外等造成的血液飞溅,带有病原体的血液与口腔、鼻腔黏膜或眼结膜等接触,可以造成感染。还有被HIV、HBV、HCV、梅毒等病原体污染的电话、仪器、工作台面等接触,也可以造成感染。 (4)吸入含病原体的气溶胶引起感染:在采血窗口或发放化验单时,直接与病人面对面接触交谈,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此外,能引起气溶胶的操作或事故有离心、溢出或溅洒、混合、混旋、研磨、超声以及开瓶

实验室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一、检验职业感染的现状 经血、呼吸道、粘膜传播疾病直接危害着检验工作者身体健康。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约有1.3亿人携带HBV,HBV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为8%-20%;自90年代以来HCV感染也呈上升趋势,其感染率为3%。目前艾滋病感染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增长期。在无偿献血人群中检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病毒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经调查显示,针头和玻璃碎片是主要锐器致伤因子,经常接触针头者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是不经常接触者的23倍。多种传染病是通过血液传染的,而血液检验中的职业暴露大多数来自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和标本采集过程中,意外被带病原体的血液污染破损的皮肤或被病原体感染的针头、血常规采血针、采血玻璃管、吸头等锐器刺破皮肤,呼吸道吸入气溶胶也是传播方式之一。因此,检验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 1.传播途径 检验人员感染疾病的一般传染途径有: (1)皮肤破损:带有HIV、HBV、HCV、梅毒等病原体的血液,长时间接触小伤口、溃疡、擦伤等破损皮肤,将会造成机体的感染。 (2)穿刺:由于针头、刀片等对皮肤的意外损伤,使带有病毒的全血、血清或血浆进入皮下或循环系统,造成感染。这种针头意外损伤是职业性HBV和HIV感染最重要的原因。带有HIV的针头意外穿刺皮肤后,HIV感染的可能性在0--0.9%之间,平均为0.4%。而对于HBV,这个可能性在6%-30%之间,平均为18%。有学者进行了相应的统计推算,每1000个艾滋病病人,每年会产生1例由于针头意外造成的职业性HIV感染;而每1000个乙肝患者,每年会产生45例类似职业性HBV感染。由于HB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比HIV高得多,在一定人群中,每年产生的因针头意外造成的职业性HBV感染比HIV多得多。 (3)粘膜:由于试管未封闭、离心意外等造成的血液飞溅,带有病原体的血液与口腔、鼻腔黏膜或眼结膜等接触,可以造成感染。还有被HIV、HBV、HCV、梅毒等病原体污染的电话、仪器、工作台面等接触,也可以造成感染。 (4)吸入含病原体的气溶胶引起感染:在采血窗口或发放化验单时,直接与病人面对面接触交谈,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此外,能引起气溶胶的操作或事故有离心、溢出或溅洒、混合、混旋、研磨、超声以及开瓶时两个界面的分离等。 2.危害因素

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报 告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评估日期: 参与评估人: 1、生物因子种类: 本实验室从事的是一般临床免疫生化检验工作,所涉及的样本来自健康体检人群和病人,样本类型包括血清、全血、尿液、胸腔积液等,在实验室工作中所涉及的生物因子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 2、来源: 本科室所涉及的生物因子来源主要是送检样本本身所存在的细菌、真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 3、传染性: 本科室可能接触到的传染性病原体包括: 1)甲类传染:鼠疫杆菌、霍乱弧菌。可分别引起鼠疫、霍乱等。 2)乙类传染:艾滋病、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痢疾杆菌、结核分支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百日咳、淋球菌、梅毒钩端螺旋体、疟疾等。可分别引起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

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等 4、致病性: 本科室仅为临床免疫生化检验实验室,不从事有关细菌、病毒、真菌的培养增殖实验,因此本科所涉及的病原体检测实验均属于BSL-2级生物安全。 5、传播途径: 本科室生物因子可能致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气溶胶、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等途径。 6、预防及治疗: 对于本科室所有从事临床试验的人员,均配备了工作服、手套、口罩等基本防护设备。在实验室配备了冲淋及洗眼装置。同时成立了生物安全委员会,对所有员工均进行了相应的生物安全培训,并定期演练,所有员工均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7、结论:本科的生物危害在可控范围内。评估人员签名: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松中心2014年度)

松江区中心医院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2014年度 评估小组成员: 侯彦强、彭敬红、韦薇、刘军、顾英、袁博、陈洪卫、周庆丰、张冬青、唐亮、孙文化、彭亮、刘军、陆彬、曹辉 实验室质量与安全第一责任人签名: 日期:

目录 一、实验室风险评估内容概述 1、实验室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管理 2、风险后果严重性评判标准与描述 3、风险发生频度与程度评判标准 4、风险控制措施制定的原则 5、风险控制措施效果评判标准 二、实验室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1、生物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2、化学品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3、用电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4、消防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5、自然灾害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6、人员健康与人身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7、实验室信息系统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8、检验质量(前、中、后)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三、综合评估与结论 四、风险识别依据

一、实验室风险评估内容概述 1、实验室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管理 由实验室负责人策划组织各领域部门负责人及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深入实验室工作流程中每个环节,根据目前的运行状况,针对检验前、中、后的工作流程以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化学危险品、用电安全、消防安全、自然灾害、实验室检验前、中、后质量安全、人员健康与人身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识别出存在风险的工作环节,同时对其所涉及到的质量和技术风险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明确所要采取的适当措施。最后汇总整理成本次风险评估报告。 所有评估工作均遵循下述评判标准及原则。 2、风险后果严重性评判标准与描述 危害程度后果描述 不重要不造成人员伤害;轻微经济损失;不影响检测质量,略影响TAT; 无实验室信息外泄。 低度对人员造成轻微伤害,能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无远期后遗症;一定 程度的经济损失;影响检测质量及TAT,但未造成投诉;无实验室 信息外泄。 中度对人员造成伤害,需一段时期的治疗,但无远期后遗症;经济损失 大;影响检测质量及TAT,投诉至实验室管理层;实验室信息有外 泄。 高度对人员造成严重伤害,即使治疗后也留有后遗症;经济损失严重; 严重影响检测质量及TAT,影响临床诊治工作,投诉至医院甚至上 级管理部门;有重要实验室信息外泄;危害物扩散至实验室外,但 未造成本实验室外部门受害。 灾难性人员死亡;经济损失非常严重;极度影响检测质量及TAT,投诉造 成不良社会影响,或病人因相应的错误诊治死亡;重要实验室信息 外泄并被盗用;危害物扩散至实验室外,并危害本实验室外部门。

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附件: 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格式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风险评估单位: 年月日

目录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1) 1.1工程项目概况 (1) 1.1.1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1) 1.1.2 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1) 1.1.3承建单位基本信息 (2) 1.2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2) 二、风险评估活动概述 (2) 2.1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管理 (2) 2.2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2) 2.3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 (2) 2.4保障与限制条件 (3) 三、评估对象 (3) 3.1评估对象构成与定级 (3) 3.1.1 网络结构 (3) 3.1.2 业务应用 (3) 3.1.3 子系统构成及定级 (3) 3.2评估对象等级保护措施 (3) 3.2.1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措施 (3) 3.2.2子系统N的等级保护措施 (3) 四、资产识别与分析 (4) 4.1资产类型与赋值 (4) 4.1.1资产类型 (4) 4.1.2资产赋值 (4) 4.2关键资产说明 (4) 五、威胁识别与分析 (4)

5.2威胁描述与分析 (5) 5.2.1 威胁源分析 (5) 5.2.2 威胁行为分析 (5) 5.2.3 威胁能量分析 (5) 5.3威胁赋值 (5) 六、脆弱性识别与分析 (5) 6.1常规脆弱性描述 (5) 6.1.1 管理脆弱性 (5) 6.1.2 网络脆弱性 (5) 6.1.3系统脆弱性 (5) 6.1.4应用脆弱性 (5) 6.1.5数据处理和存储脆弱性 (6) 6.1.6运行维护脆弱性 (6) 6.1.7灾备与应急响应脆弱性 (6) 6.1.8物理脆弱性 (6) 6.2脆弱性专项检测 (6) 6.2.1木马病毒专项检查 (6) 6.2.2渗透与攻击性专项测试 (6) 6.2.3关键设备安全性专项测试 (6) 6.2.4设备采购和维保服务专项检测 (6) 6.2.5其他专项检测 (6) 6.2.6安全保护效果综合验证 (6) 6.3脆弱性综合列表 (6) 七、风险分析 (6) 7.1关键资产的风险计算结果 (6) 7.2关键资产的风险等级 (7) 7.2.1 风险等级列表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