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

佛教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谛” 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和苦的原因,说苦的消灭和灭苦的方法。 佛教经籍繁多,其实不超出“四谛”,即“苦、集、灭、道”,“谛”是真理的意思。佛教宣称:人的一生充满痛苦,有生、老、病、死、别离、怨憎、求欲、烦恼等八苦(即苦谛)。造成人生苦的原因(即集谛),是不懂佛教真理的缘故,若懂得佛教真理,按照佛的教导修行,就能脱离苦海,达到不生不灭,永恒寂静的境界(即灭谛)。但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经过一定的宗教修行(即道谛)通俗的讲:佛教的基本教义之核心就是一个“苦”字,即人世间充满着苦难,从出生到死,就离不开苦。佛教说,人生有八种苦,人们都好象浸溺在痛苦的海洋里,真所谓“苦海无边”。释迪牟尼和他的高僧门徒,把佛教思想当做一只大海里的船,称为“慈航”,把人们从苦海里救出来,叫做“普渡众生”。人们要领悟佛教的真理,做到“自我净化”,才能被“解脱”,永远脱离人世,不再“生”,也不再“死”,即“脱离苦海”,达到幸福的彼岸(即西方极乐世界)。 人们怎样才能通过“慈航”“超登彼岸”呢?那就要信仰佛教,皈依释教,刻苦修行。 怎样修行呢?要求教徒必须遵守许许多多的“清规戒律”,不能有“七情六欲”,虔诚的信仰,佛经所述的“一切皆空”、“无我”、“无常”及“因果报应”┅┅等等的观点。(例如西游记里的唐僧就是代表克制“情欲”的化身,孙悟空就是代表“心情”的化身,猪八戒就是代表“欲念”的化身)这就叫做“修行”。一个人也许一辈子也修不好,也许一时间大彻大悟,便可以“立地成佛” 对佛教教义”苦”的误解 说人都是苦的,是不够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生也有很多快乐事情,听到不悦耳的声音固然讨厌,可是听了美妙的音调,不就是欢喜吗!身体有病,家境困苦,亲人别离,当言是痛苦,然而身体健康,经济富裕,合家团圆,不是很快乐吗!无论什么事,苦乐都是相对的,假如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说人生是苦,岂非偏见了。 这个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的真义的人,就生起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这个人生毫无意思,因而引起消极悲观佛说人生是苦,这苦是什么意义呢?经上说:‘无常故苦’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佛就以无常变化的意思说人生都是苦的。譬如身体健康并不永久,会慢慢衰老病死,有钱的也不能永远保有,有时候也会变穷,权位势力也不会持久,最后还是会失掉。以变化无常的情形看来,虽有喜乐,但不永久,没有彻底,当变化时,苦痛就来了。所以佛说人生是苦,苦是有缺陷,不永久,没有彻底的意思。 佛说人生是苦这句话,是要人们知道现在这人生是不彻底,不永久的,知道以后可以造就一个永久圆满的人生。 对于佛说人生是苦,这苦是什么意义呢?经上说:‘无常故苦’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佛就以无常变化的意思说人生都是苦的。譬如身体健康并不永久,会慢慢衰老病死,有钱的也不能永远保有,有时候也会变穷,权位势力也不会持久,最后还是会失掉。以变化无常的情形看来,虽有喜乐,但不永久,没有彻底,当变化时,苦痛就来了。所以佛说人生是苦,苦是有缺陷,不永久,没有彻底的意思。 知道了这个道理,真是好处无边。如一般人在困苦的时候,还知努力为善,等到富有起来,一切都忘记,只顾自己享福,糊糊涂涂走向错路。学佛的,不只在困苦时知道努力向上,就是享乐时也随时留心,因为快乐不是永久可靠,不好好向善努力,很快会堕落失败的。人生是苦,可以警觉我们不至于专门研究享受而走向错误的路,这也是佛说人生是苦的一项重要意义. 八正道 佛教通过两千年的发展,三大语系的理论系统严密,广大精微,但对社会一般的民众而

佛教的基本教义-新版.pdf

佛教的基本教义 主要内容: ?一、世界的本质——“空” 1.世界的本质是空 ?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地存在,都是依照一定的条件生存和毁灭的,都要经历一个“成、住、坏、空”的过程。在人生上就表现为生老病死,这种状 态就是空。、 ?空是事物不断变化的状态或本性,人们对事物的观念在本质上不具备完全的真理性,这种认识也是空。 2.世界并非神所创造 ?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无神”的主张。这里的神主要指的是西方认定的造物主,上帝。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因为缘起而产生的,所以是缘起 产生了世界,世界产生了神。 ?梵文中的神,是指从情感和内心的扭曲中净化和解脱出来,并获得无上智慧的人,因此,佛可以说是所有获得证悟的人的统称。 ?佛教的无神与唯物主义的无神并不一致。佛教认为鬼神也和人类一样,只是有情众生中的一类,并不具有永恒主宰的意义,而是在缘起的支配下,不断不常,相继延 续 ?二、缘起产生世界——十二因缘 缘起论是佛教的核心理论。“缘”是指事物存在的原因或条件,“缘起”:世界就是在这种关系中依照一定的条件而生灭变化的,是指世界上所有事物 都处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世界就是在这种关系之中依据一定的条件 而生灭变化的。 佛教为了说明人生现象,又在缘起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因缘论。 十二因缘说,涉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链条: 往世今世来世无明(因) —————(果)识、色、名、六入、能、受 爱、取、有(因)——————(果)生、老、死 ?三、世界存在的形式——三法印 ? 1.诸行无常——一切事物生灭不定 “无常”一词出自《杂阿含经》,就是每一个事物都会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 “无常”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都会经历从生到灭的过程,联系到人生现象就是说生、老、病、死。 ? 2.诸法无我——一切事物皆无主宰

佛教产生的背景、创始人及教义

考点:佛教产生的背景、创始人及教义 1.佛教产生的背景: 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诞生。 2.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隐修者。 3.佛教的教义: ①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②佛教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望,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4.佛教的经典:《佛经》。 易错微析 佛教创始人易错: 佛教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隐修者”。世人口中的“如来佛”多指他。 例题1 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犹太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故选D。 例题2 宗教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你知道我们经常说的“阿弥陀佛”“如来佛祖”“因果报应”等词语与下面哪种宗教有关吗()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案:A 解析:“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是佛教术语,“如来佛祖”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因果报应”是佛教教义的一部分,故选A。 1.中国有句熟语:“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这里的“如来佛”指的是佛教的创始

人()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穆罕默德 D.阿育王 2.下列哪一宗教发源于古印度()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犹太教 D.佛教 3.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释迦牟尼”“公元前6世纪”“众生平等”等信息。由此可知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1)材料中佛教所宣扬的“众生平等”是不是真正的平等?请说明理由。 (2)你认为材料中佛教的教义对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哪一个等级最为有利?试说明理由。

佛教基本理论

佛教基本理论 1.四圣谛 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是对人生现象的评价和解脱痛苦的指示。四圣谛是佛教理论的总纲,佛教的其余说法都是围绕着它而发挥、推演出来的。苦谛认为生存就是痛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八苦。生苦:胎儿在母亲肚子里住胎十月,如同关在黑暗的地狱中,母亲喝热汤,要受热烧之苦。婴儿出生,冷风刮到身上,如同刀刮一样。从婴儿成长为少年、青年、壮年、中年,种种痛苦连绵不断。 老苦:进入老年,须发变白,牙齿脱落,眼花耳聋,肌肉松弛,神志不清,接近死亡。病苦:包括里里外外的身病和忧愁悲伤的心病。死苦:有生命无常最终死亡和遭遇偶然事故或灾难而死亡。这四种是人的自然属性方面的痛苦。怨憎会:想躲开憎恨的人和厌恶的环境,却不得不会合在一起。爱别离:想同喜爱和人和环境永远相处,却不得不分离。 求不得:想得到喜爱的东西,却偏偏得不到。这三种是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痛苦。五取蕴:五蕴又译为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佛教认为人体由此五种因素构成,故特指人身。取是执著贪爱的意思。五蕴与取结合,就产生各种贪欲,招致各种痛苦。这一种是说人的肉体精神存在就是痛苦。中国僧人为了说明人生痛苦,就说人的面容是个苦字,眉毛是草字头,眼睛和鼻子合成十字,嘴是口字。 集谛说一切存在都是由条件集合而成,苦也是这样,从十二因缘说、轮回说分析产生人生各种痛苦的理由和依据。灭谛阐述断灭贪欲、痛苦,达到最终解脱境界涅槃的道理。道即道路、方法,道谛阐述达到涅槃境界所应遵循的正确途径,即八正道。 2.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说是佛教对人生现象的解释,认为生命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产生和发展依赖条件,分为十二个互为因果联系的环节。"无明"缘"行":由前世因缘带来的愚痴无知(无明)产生(缘)种种世俗意志活动(行)。"行"缘"识":世俗意志形成心识,在相应处所投胎。"识"缘"名色":识引起胎儿肉体和精神(名色)的发育。"名色"缘"六处":随着胎儿身体的发育,出现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六处)。 "六处"缘"触":婴儿出生,六种器官与外界感觉认知对象(触)对应联系。"触"缘"受":儿童的六种器官与外界感觉认知对象对应联系,产生种种感受(受)。"受"缘"爱":青年对于外界事物的感受,产生种种渴望和贪欲。"爱"缘"取":贪欲强烈,产生追求和占有的欲望(取)。"取"缘"有":追求和占有的欲望产生思想、行为(有,业)。"有"缘"生":今生今世的贪爱、追求、占有,产生种种迷惑和善恶业力,产生果报,决定来世的转生。"生"缘"老死":来世转生,又会有生老病死。 这里讲到前世、今生和来世,不断轮回。以上是就"顺观"而言,即认为无明是人生痛苦的起点,阐述人生痛苦及其原因,即苦谛和集谛。也可以反向"逆观",推导人生诸种痛苦现象所以产生,其根源在于无明,十二因缘灭,即为灭谛,认识了十二因缘的实相,即为道谛。

佛教教义 世界观 方法论 伦理思想

佛教的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佛教的世界观【“空”;“无神”;“轮回”;“涅槃”;“佛性”】 1,佛教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1)空 在佛教看来:世界的本质是“空”(一切都是运动和变化的) 空:是建立在“无常”和“无我”基础上的“无有”。【无=假≠没有】 空=假有=事物不存在永恒的状态≠没有 所以,“空”一方面说明了事物是不存在永恒状态的;另一方面说明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2)无神 在佛教看来:并不是神创造世界,而是世界创造了神,世界的运行并不是靠神的意志而是按照“缘起”的规律来运行。 无神≠世界上没有神=世界上有神而且神≈人。【无=假≠没有】 神是什么? 神是和人一样,是有情众生的一种,并不具有永恒主宰的意义。 因佛教相信,人的形体随时可以消亡,但人的灵魂却永存;所以,这个世界还是有鬼神的,而且鬼神也是人的灵魂存在形式。 佛是什么? 佛不是神;佛是人,是从感情和内心的扭曲中净化和解脱出来的,并获得了无上智慧的人。佛是所有获得顿悟的人的总称。 2,佛教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3)轮回 世界是由六道组成的,众生在六道之中不断的流转轮回。 在佛教看来:人不得不在由六道构成的世界之中不断轮回,不得解脱。 这六道分别为:三乐趣(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和三恶趣(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天道:自由自在,长寿而且没有烦恼。 人道:既不长寿也不短命,既有烦恼也有幸福,不好不坏。 阿修罗道:虽长寿,但却痛苦极大。 畜生道:畜生指除人以外的动物们,因愚蠢而且没有精密思考的能力,而不能积累善业。还要忍受寒热和饥渴,并且在自然界中相互残杀。 饿鬼道:因吃东西时,喉咙有烧灼的感觉,所以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食物挨饿。但智力很强足以了解佛法。 地狱道:是六道中受苦最多的。地狱道游客分为八大寒地狱、八大热地狱、近边地域(近边

印度教的基本教义与信仰

印度教的基本教义与信仰 印度教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汇了许多其他宗教的思想和信仰,因此它是一个由多种哲学、道德体系相结合而成的复杂的综合体。在印度教的内部,不同的教派、不同的种姓或社会阶层也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活动。尽管各个教派在信仰。哲学和伦理上有很大的差别,甚至相互矛盾,但是有一些最基本的教义和信仰仍然是广大印度教徒所公认的,如承认吠陀的权威。梵我同一、业报轮回、精神解脱、瑜伽修行等理论。 (一)承认吠陀权威 承认不承认吠陀经典的权威性,乃是区分印度教与其他宗教的分水岭。凡是印度教的派别,都必须承认吠陀经典的权威性,否则就不属于印度教。 何谓“吠陀经典”?吠陀经典,就是指印度教的一批最古老、最富权威性的典籍,包括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等。它们又被印度教徒称为“吠陀天启”,所谓“天启”,就是“神的启示”,因此这批经典都被看做是神的启示。吠陀本集有四部,包括《梨俱吠陀》、《婆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阔婆吠陀》。《梨俱吠陀》产生于公元前15op年至前1000年,是印度教最早的一部经典,全书共十卷,收集了1000多首赞颂神灵的诗歌。《婆摩吠陀》是一部颂神的歌曲集,它把《梨俱吠陀》的大部分赞神诗都配上了曲调,供教徒在祭扫仪式中吟唱。《耶柔吠陀》是讲如何举行祭祖的典籍,《阿阔婆吠陀》是一部巫术和咒语的汇编。梵书形成于公元前lop年至前700年间,现存的有15种,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讲仪轨——祭祖仪式的具体规定,二是讲释义——对赞歌、祭词、咒语的解释等。森林书也有许多种,它们是在梵书之后进一步阐述祭把理论的典籍。奥义书大都产生于公元前700年至前500年间,现存的有100多种,其中主要有13种。奥义书是专门阐述印度教宇宙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哲学经典,其中心内容是“梵我同一”和“业报轮回”等学说。从吠陀本集,经过梵书、森林书一直到奥义书,这些典籍在内容上都是有联系的,先后依属的,因此它们被统称为“吠陀经典”。 按照印度教的观点,佛教后那教以及代表世俗文化的顺世论都否定吠陀经典的权威性,提出许多反吠陀的观点,因而被斥责为“沙门思潮”或“非正统派”。印度教所属的各个教派,如毗湿奴派、湿婆派、性力派等,则都把吠陀作为最基本的经典。印度教的各种哲学流派——数论、胜论、正理论、瑜伽论、吠檀多论和弥漫差论,也都是在承认吠陀权威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因此它们被称为“正统派哲学”。 由于吠陀在印度教中的至上地位,所以后代出现了许多阐释吠陀的经论。有的人还从诗韵、字源、语法、天文学等方面研究吠陀,建立起所谓的“吠陀辅助学”。《摩奴法典》曾明确规定:学习吠陀是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高级种姓必须履行的义务,而首陀罗由于等级低下是不允许学习吠陀的。出身高级种姓的人把学习吠陀看做是最大的荣誉和精神的再生。这些人一般在七八岁时就被送到宗教导师家专门学习吠陀,去前必须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即所谓的“人法礼”。印度教徒认为,父母只给了他第一次生命,即肉体生命,而学习吠陀则可以使他获得第二次生命,即精神生命。由此可见,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吹陀经典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二)梵我同一 “梵我同一”论,是阐述印度教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学说。它是印度教的主要信仰之一,在印度教的思想体系中从古至今都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学说起源于奥义书,大成于公元8世纪商羯罗所建立的吠檀多不二论,后来一直延续至今,大约经历了近3000年的历史。 早在《梨俱吠陀》时代的后期,印度教的圣贤们就开始对宇宙的起源、人的本质等问题进行思考和争论。他们从众多的神灵中概括出宇宙统一之神,如梵天——宇宙创造之神就是其中之一。在后来的梵书中,梵天的概念已经演化为宇宙的实体,它不仅创造了世界万物,而且掌管着天、地、空三界。继之而来的森林书又进一步发展了梵天的概念,宣称“万物从

佛教分类

1.大约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乘,是承载或道路的意思,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佛教教义的解释和理解有分歧。 小乘,保持原来的教义,以释迦牟尼为教主,以《阿含经》为主要经典; 大乘,则对原来的教义有所修改和发展,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的佛,并已《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为主要经典,小乘派认为自己是正统,大乘派则认为自己有创新。 2.(1)佛的含义 佛,佛陀的简称,意思是觉,觉者,和知者。佛教认为,觉有三种涵义:自觉,觉他(使众生顿悟),和觉行圆满。其中,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佛就是达到这种最高境界的觉者。另外,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是专用做对释迦牟尼的尊称;而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 (2)佛分类 A.释迦牟尼三身佛,法身佛,居中;报身佛,居左;应身佛,居右。 B.三世佛,佛教的说法,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 横三世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居左,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居中,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居右),竖三世佛(现在佛释迦牟

尼佛,过去佛燃灯佛,未来佛弥勒佛)之分。 注:1.佛释迦牟尼佛左胁侍文殊菩萨,右胁侍普贤菩萨,此三者合称“释家三尊” 2.药师佛左胁侍日光菩萨,右胁侍月光菩萨,此三者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 3.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或“阿弥陀三尊” 3.菩萨 是只达到自觉和觉他两个境界,尚未达到觉行圆满需到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寺院中常供奉的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大势至菩萨。 4.罗汉 全称阿罗汉,即自觉者,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教中罗汉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佛教认为,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即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应,不再生死轮回。===================== 1、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

第二章佛教的教义

第二章佛教的教义 一、四谛说 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谛”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是印度哲学通用的概念。四谛也称为“四圣谛”,意为“四条真理”,即苦、集、灭、道。四谛又分为两部分,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或者说,前者侧重于解释世间因果,后者侧重与创造出世间因果。 1、苦谛 把社会人生的本质断定为“苦”。分为“四苦”和“八苦”。“四苦”指生、老、病、死。“八苦”是在生老病死外加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阴盛。 怨憎会,即不愿相见的敌对的人偏偏在一起; 爱别离,即亲爱的人愿在一起又往往要分离; 求不得,即物质生活的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 五阴盛,即“五蕴”,“蕴”是“集合”的意思,佛教认为世界和人生都是由五种生灭变化的元素(色、受、想、行、识)所组成。人一旦有五蕴,就会生苦。 2、集谛 指造成痛苦的各种原因或根据,内容相当丰富。大体可以以“五蕴”说、“十二因缘”说和“业报轮回”说加以概括。 五蕴:构成凡夫世间的要素,即色、受、想、行、识。 色蕴——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而引起感受作用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境。这是构成自我观念的物质要素,即自我存在的主管的身体及客观的环境; 受蕴——此为对于五境的接触所引起心理上的感受作用,即是身体的五根(五种官能)和其所在环境中的事物,发生了感触的心理活动; 想蕴——由感触而变成接受的心理活动,如与顺境接触所感到的欣乐,与逆境接触所感受到的悲苦,即是心理上的受取作用; 行蕴——此为长生了苦乐感受的受取作用之后,接着引起的贪欲、嗔恶,或与之不相关涉的其他心理活动。通常情况下,总是对于可悦的事物,起了贪欲心;对于不可悦的事物,起嗔恶心,但是也有觉得无关痛痒的,或因甲境而想到乙境上去的; 识蕴——此为更进一步,对于所接触的境物,了别识知,即意念或意识的活动。凡夫众生的生生死死,生来死去的主体,就是识蕴藏。 一般人称之为灵魂,但是,佛教不称为灵魂,而称为识。灵魂似乎是固定不变的,一般人把人的生死比作搬家,从破了的老家搬进新建的家,屋子换了,而住屋的人却未变换。而佛教所说的识蕴,乃是随着个人的善恶行为,经常都在变化不已的。人的善恶行为,随时积蓄在各自的识蕴之中,再根据善恶的轻重类别,感受不同的生死果报。 可见,以上五种构成凡夫众生之自我存在的要素,乃是物质世间和精神世间的综合,从这个观点看佛陀,他既不是唯物论者,也不是唯心论者,而是心物合一论者。 3、灭谛

佛法基础知识

问:佛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我前面说过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当时印度许多教派都是有最后解脱的理想的。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苦谛Dukkha”sacca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谛Samudayasacca,说苦的消灭灭谛Nirodha”sacca 和灭苦的方法道谛Magga”sacca。佛教经籍非常繁多,其实不超出这四圣谛Cattāriariya”saccāni,谛的意义就是真理,而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Paticcasamuppāda。佛 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 佛法的基本内容和佛教经籍 问:缘起是什么意思? 答:“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Hetu、缘 Paccaya,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佛曾给“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这四句就是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 问:什么是同时的互存关系? 答:举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如师生关系:有老师则有学生,有学生则有老师,无老师则不 成其为学生,无学生则不成其为老师。这是同时的互相依存的关系。 问:什么是异时的互存关系? 答:如种子和芽的关系:因为过去先有了种子,所以今天才能有芽生;也因为今天有芽生,过去的种子才名叫种子,这是异时的互相依存的关系。从另一方面看,种子灭的时候也正是芽生的时候,芽生的时候也正是种子灭的时候,在这里,芽和种子的生与灭现象又是同时的互存关系。总之,无论其为同时或异时,一切现象法必然是在某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中存在的, 没有任何一个现象可以说是绝待绝对的存在。 问:异时的互存关系是否就是因果关系? 答:照佛教的说法,所谓互存关系,都是因果关系。从异时的互存关系来说,种子是因,芽是果,这是异时因果。从同时的互存关系来说,如以老师为主,则老师是因,学生是果;如以学生为主,则学生是因,老师是果,这是同时因果。这当然是简单地举例,其实因果关系是极其错综复杂的。从这一个角度看,这样的因产生这样的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同是这个

佛教核心教义就中国民间信仰的影响

佛教核心教义就中国民间信仰的影响 佛教传人中国已经历了整整两千年, 已成为中国传统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在不断适应中国土壤和环境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 对中国民间信仰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佛教的教义 。一种宗教, 只有教 义被大众广泛接受, 改变了大众的思想甚至灵魂, 才能广泛传播, 影响一个地 区甚至一个国家民众的信仰。佛教传入中土后, 其教义中的普度众生与救世济民、轮回转世与天堂地狱、功德与功德转让等核心思想深深吸引了中国民众,对中国民众的信仰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改变了中国民众的信仰内容、信仰方式和信仰手段, 这也是佛教在中土广为传播并被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普度众生与救世济民思想对民间信仰的影响 佛教主张, 诸佛所以出世, 就是为了救度所有在这个世界受苦的众生“佛”这个词的主要意思之一, 就是要普度一切众生。而“菩萨”这个词的基本意思, 也是发愿一定要普度众生。可见, 普度众生与救世济民思想是佛教教义的最重要思想。 普度众生与救世救民思想集中体现在佛教鼓吹的三佛应劫救世说。三佛应劫救世说宣称燃灯佛、释迎佛、弥勒佛履会在不同时期降临人世, 救度尘世间受苦 受难的芸芸众生。“劫”的梵文原文为“ ’ , 原意为极为久远的时 期, 后作为世界发展的一种周而复始的周期劫的思想在印度相当古老, 本来是 初民基于对春夏秋冬、花开花落等一系列周期性现象的观察而产生的对宇宙发展的一种猜测。后来这种思想被婆罗门教吸收, 发展成劫的理论, 认为世界周而复始地处于不断地创造而又不断地毁灭的过程中。婆罗门教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劫变观念一代不如一代的发展观念被佛教吸收改造, 构筑成佛教自己的劫变理论。在佛教的劫变理论中, 除了世界周期性的成灭, 除了众生寿命周期性的增减之外, 人类还要周期性地遭受各种灾变的折磨。三佛应劫救世说是指灾劫发生时, 三佛会降临人世救度众生。三佛应劫救世说对于一般贫苦大众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特别是灾害频繁、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时,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急切盼望三佛早日应劫下凡救度他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比如, 一些僧侣为了抬高自己, 哗众取宠, 伪托是燃灯, 弥勒佛转世, 或自称是某某菩萨再生, 百姓信以 为真, 奉之为救世主, 顶礼膜拜, 死后则立庙祭祀, 成为佛教俗神。福建民间信 仰中的定光古佛 、扣冰辟支古佛 祟拜即属于此类型。 普度众生与救民思想对民间信仰的影响最突出地体现在民间对救世观世音菩萨的信仰。救世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和传说故事, 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 可以说家喻户晓。传说中的观世音菩萨是一位能解脱人们现实苦难, 能满足信仰者真诚愿望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善良菩萨。关于观世音菩萨灵验的本事, 出于《法 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 经中记载了佛告无尽意菩萨所问关于观世音菩萨的神力和灵验。经文说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 若有无量百千万 亿众生受诸苦恼, 闻是观世音菩萨, 一心称名, 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 解脱。”“观世音菩萨在此婆婆世间 即现世界 中, 随机方便, 现各种身

宗教习俗--佛教文化

宗教习俗--佛教文化 一佛教起源 二佛教教义 佛教中认为,人生是无常的,充满痛苦的,只有信奉佛教,才能彻底摆脱生死苦恼,进入涅磐境界。这种道理是通过佛教中的“四谛”,“五蕴”,“十二因缘”等教义表现出来的,在这里我们就不再深入研究了。 信奉佛教,只有通过不断的修炼,才能得成正果。那么,怎样修炼成佛呢?佛教认为,坚持“戒、定、慧”三学,靠“经、律、论”三藏。三学中,戒为戒律之学,定为禅定之学,慧为智慧之学,这些都是指如何学习佛理的问题。三藏中,经藏为释迦牟尼说法言论的汇集,律藏是佛教戒律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则是佛主几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阐述的汇集,总称为三藏。坚持三学,精通三藏,便可成正果。例如,中国唐代西天取经的玄藏法师,他精通三藏,所以被称为三藏法师或唐三藏。 三佛教历史 佛教分大乘教和小乘教两大派系。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佛教内部因对教义和戒律的认识产生分歧,逐渐形成了上座部与大众部两大系统。公元前1世经,印度南部的大众部产生了大乘教。“大乘”即“大的运载物”意思是可以运载众生到达涅磐的境界,即人们常说的“普渡众生”。而坚持“四谛修行”

的原始佛教,便被大乘教称为小乘教。小乘教修炼的重点在于“自我解脱”和立地成佛。在中国,大部分的信徒都信奉的是大乘佛教,只有云南地区的傣族等少数民族信奉小乘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印度经中亚,沿着古“丝绸之路”,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由古印度高僧带到中国来的。另一条则是通过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传入了中国的云南一带。史料中记载,公元64年,汉明帝派使 臣蔡惮等人前往天竺取经,在途中遇见了天竺高僧竺法兰和摄摩腾,迎到了佛像与佛经,于是便一同返回洛阳。于公元67年到达洛阳,朝廷以接待贵 宾的专馆――鸿胪寺来接待。在这之后,凡是僧侣传教的住所便称为“寺”。 因当时驮运佛经回洛阳的是一匹白马,于是便将洛阳的鸿胪寺改建为白马寺。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座佛教寺庙。 四佛教寺庙 佛教的寺庙,是供奉佛像,存放佛经和举行佛事活动的地方,也是僧人们生活居住的处所。在印度,寺庙被称为“僧伽蓝摩”,简称“伽蓝”。中国的 寺庙,最初受印度“伽蓝”的影响,主要是石窟的塔院寺。唐朝以后,受中国祖庙、宗庙、祠庙殿堂等建筑的影响,逐渐由以塔为中心过渡到了现在的以大殿为中心。由唐代开始,到了明代,中国佛寺的建筑格局基本定型: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安排着几重大殿。一般情况下,依次是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两侧分别设有钟楼、鼓楼、禅堂和斋堂。特意设置的还有观音堂、药师殿、罗汉堂以及僧房等。在中国也还保留有许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