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人类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研究

领域。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结构与组织的科学,它包括研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解剖艺术和人体解剖外科操作等若干内容。组织胚胎学是研究各类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发育过程的学科,它包括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胚胎形态发育过程、组织艺术与组织操作,以及医学模型的建立等内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有着密切而对立的关系。人体解剖学聚焦于人体器官内部结构的研究,而组织胚胎学则聚焦于人体胚胎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范围是宏观的,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范围则是微观的。研究者们通过对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人体的各种发育过程。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人体性别、人体特征、人体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人体内部组织及系统功能等。人体外部形态包括面部特征、躯干部分、手足部分及其他外部形态特征等,而人体内部组织及系统功能则包含心脏、肺部、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等各种机能的研究。

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胚胎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胚胎发育过程包括胚胎的形态发展、胚胎的机能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胚胎发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基因因素及其他生物因素等,通过研究这些因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从而更为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胚胎发育异常。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人类生物学中重要的两个领域,它们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而且可以更好地掌握人类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发育异常。科学家们不断地对这两个领域展开研究,以期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组织: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组织,人体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四大基本组织。 2.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3.系统:多个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构成系统。 4.内脏:将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个系统的器官合称为内脏。 5.解剖学姿势:亦称标准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正前方,上肢下垂于躯体的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 二、填空题 1.头、颈、躯干、四肢 2.细胞 三、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第二章基本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组织:形态结构特点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群,由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 2.肌节:相邻两个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称肌节,包括一个完整的A带和与A带相邻的两个1/2I带,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神经纤维:由轴突或轴索及包绕在它外面的神经膜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构成,可分为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两种。 4.突触: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的接触部位称突触。 二、填空题 1.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梭状细胞、锥体细胞、呼吸道 2.外分泌、内分泌 3.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4.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5.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 三、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D 5.B 6.C 第三章运动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相连处,微向前突出,两边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标志。 2.翼点:颞窝内由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相交形成“H”形的骨缝。 3.肋弓:第8~10对肋借前端的肋软骨依次与上肋相连形成的弓状结构。 二、填空题 1.骨膜、骨质、骨髓 2.红骨髓、黄骨髓、髂骨、胸骨、椎骨 3.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4.椎体、椎弓、椎孔 5.颈曲、腰曲、胸曲、骶曲 6.胸椎、肋、胸骨 7.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 8.主动脉裂孔、腔静脉孔、食管裂孔 三、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C 5.C 6.D 7.B 8.C 四、简答题 1.简述关节的基本构造。 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2.椎骨的连结结构有哪些? 椎体的连结有: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弓的连结有:关节突关节、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 3.膈上有哪几个孔?各有什么结构通过? 膈上有三个孔: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通过。 第四章消化系统 一、名词解释 1.上消化道: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 2.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3.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外、中1/3交点处,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4.腹膜腔:脏腹膜和壁腹膜相互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 二、填空题 1.左季肋区、腹上区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们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发育过程。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成体人体的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形态、功能等方面,而组织胚胎学则研究人体组织和胚胎的形成与发育过程。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以人体结构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通过解剖尸体和使用现代影像技术,来研究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和组织的结构、形态和功能。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通过研究这些结构的形态和功能,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进行手术操作、制定治疗方案等。 组织胚胎学是研究人体组织和胚胎发育过程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发育过程。人体组织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又可以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组织,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组织胚胎学通过研究这些组织的结构和发育过程,可以了解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的形成。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密切相关的学科,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人体结构和发育的完整知识体系。在医学教育中,这两门学科通常是作为基础课程来教授的,对于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时,学生需要了解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解剖学的术语和方法。同时,还需要学习胚胎发育的过程,了解胚胎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和器官的形成过程。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解剖学实验、组织切片观察、显微镜观察等。这些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观察和分析人体的结构和发育过程,揭示其内部的奥秘。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们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体的结构和发育过程。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医生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基础。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发育的奥秘,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人类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研究 领域。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结构与组织的科学,它包括研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解剖艺术和人体解剖外科操作等若干内容。组织胚胎学是研究各类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发育过程的学科,它包括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胚胎形态发育过程、组织艺术与组织操作,以及医学模型的建立等内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有着密切而对立的关系。人体解剖学聚焦于人体器官内部结构的研究,而组织胚胎学则聚焦于人体胚胎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范围是宏观的,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范围则是微观的。研究者们通过对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人体的各种发育过程。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人体性别、人体特征、人体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人体内部组织及系统功能等。人体外部形态包括面部特征、躯干部分、手足部分及其他外部形态特征等,而人体内部组织及系统功能则包含心脏、肺部、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等各种机能的研究。 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胚胎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胚胎发育过程包括胚胎的形态发展、胚胎的机能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胚胎发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基因因素及其他生物因素等,通过研究这些因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从而更为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胚胎发育异常。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人类生物学中重要的两个领域,它们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而且可以更好地掌握人类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发育异常。科学家们不断地对这两个领域展开研究,以期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1: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 2: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相连处形成微向前突的横脊,称为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真肋:第1-7肋的前端与胸骨相连接,称真肋 假肋:第8-12肋的前端部直接与胸骨相连接,称假肋 弓肋:第8-10肋的肋软骨一次连与上位肋软骨,共同形成一软骨性边缘,称肋弓 肋角:肋体后份急转弯处形成肋角 3:脑颅骨由成对的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组成。 4:面露骨包括:成对的鼻骨、泪骨、上颌骨、下鼻甲、灌骨,颚骨,和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和舌骨。 5:鼻旁窦4对:额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分前中后三群,前中裙开口中鼻道,后群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上颌骨开口于中鼻道 6:翼点:颞窝内侧壁前部有颞,顶,额,蝶四骨相交形成H型的骨缝,称翼点。此处为颅腔侧壁的薄弱处,其内面恰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骨折极易损伤动脉 7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滑膜壁,关节唇。 8: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 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的前端和肋弓及剑突围成 胸廓下角:两侧肋弓在中线相交,形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角间夹有剑突 9:躯干骨的连接: 1椎骨的连接: 椎体间的连接: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椎弓间的连接: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韧带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 椎骨间连接: 滑膜关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椎间盘 韧带连接: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2肋的连接: 肋与胸椎连接: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 肋与胸骨连接:软骨连接,胸肋关节,肋弓,浮肋 3颅骨连接:软骨连接,缝,颞,下颌关节 10:七大关节的结构和特点: 1颞下颌关节:组成:下颌骨的下颌头+颞骨的下颌窝+关节结构 特点:关节囊松弛,囊外有外侧韧带加强,囊内有关节盘将腔分上下两部分.关节囊前部较薄弱,较易向前脱位11:肌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12:骨骼肌的分类: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 骨骼肌的辅助结构:筋膜,滑膜囊,腱鞘。 腱鞘:是包围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足趾等处。可分为纤维层和滑膜层两部分。 13: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间隙,呈三角形,称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临床上可将麻药注入此间隙,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14膈有3个裂孔: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平对胸椎体。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平对第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总结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总结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人体 结构和发育的基本原理。人体解剖主要研究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形态结 构和空间位置关系,而组织胚胎学则研究人体组织的发生过程和胚胎的生 长发育。本文旨在综述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它对于医学生深入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具 有重要意义。在人体解剖学中,常常会按照器官系统进行分类和研究。常 见的器官系统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通过对这些器官系统的学习,可以了 解到人体不同器官的结构、形态和功能,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指 导作用。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 结构。通过对人体的解剖学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到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 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作用。例如,在骨骼系统中,可以观察到骨骼的组成和 结构,了解骨骼的功能和重要性;而在肌肉系统中,可以学习到人体肌肉 的组成和分布,了解肌肉的收缩和运动方式。 组织胚胎学是研究生物体发育过程和组织构造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 究的是生物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中,组织的形成和发育的规律。 组织胚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 和解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对组织胚胎学的学习,可以了解到生物 个体从无性生殖到性生殖的过程,了解组织的形成、分化和发育的机制。 在组织胚胎学中,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胚胎。胚胎发育过程中,经历了 一系列的细胞分裂、细胞移动和组织形成的过程。通过对胚胎发育过程的

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器官和组织的形成和发育的时机和方式。例如,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的形成和发育始于胚胎期,而神经系统的发育则是在胚胎晚期和胚胎期后期进行的。 总之,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基础医学科学,它涉及到了人体结构和发育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组织的发育过程,对医学学科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的学习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此为基础,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比较教学-最新教育资料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比较教学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结构的一门学科,属生物科学中的形态学范畴,是医学殿堂里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目的在于要求学生能够系统全面的掌握和理解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位置与毗邻关系,为后续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奠定良好的形态学基础。组织胚胎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的学科,其目的在于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正常人体微细结构,以利于后续课程的理解和学习。在笔者所在的高职高专院校,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虽然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但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是不能分割的。本文就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教学进行比较,及阐述与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两门重要基础课程教学的共同进步。 1形态学教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属于形态学教学,都有形态描述 多,名词概念多,偏重于记忆的特点。人体解剖学属于宏观结构学,而组织胚胎学属于微细结构学,两者属于不同层次的形态学范畴,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而正因为两门课程都属于形态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只关注于书本的教学,照本宣科,不去观察标本和模型,不去对照挂图或图谱比较学习,不借助于先 进的多媒体教学,很难记忆相关的知识。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多媒 体课件中图片和动画的同时,结合挂图,配合灵活多变的板图展示,使难学、难懂、难记忆的知识简易化、生动化,使理论知识得到更深层次的理性认识[1] 。 2 重实验教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都以实验教学促进理论教学。 2.1 学时统计: 以护理专业为例,组织胚胎学总32 学时,其中理论课24 学时,实验课8 学时,理论课和实验课开出比例3:1 , 每上三节理论课就有一节理论课;而人体解剖学共64 学时,其中理论课42 学时,实验课22 学时,理论课和实验课开出比例更达到近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绪论 1.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的定义; 解剖学:是通过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组织学:是借助切片技术和显微镜观察方法,研究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微细结构的科学。 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的科学。 2.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内脏解释; 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完成特定功能的器官。由一些功能相关的器官有机地结合,组成系统。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四个系统的器官多位于胸、腹、盆腔内,并与外界相同,故称为内脏。 3.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 方位术语:(1)上和下: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2)前和后: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 (3)内侧和外侧:近正中线为内,远离正中线为外。 (4)内和外:近内腔者为内,远内腔者为外。 (5)浅和深:近体表者为浅,远体表者为深。 (6)近侧和远侧:近躯干者为近侧,远躯干者为远侧。 第一章·基本组织 1.上皮组织分类; 上皮组织根据结构和功能不同分为被覆上皮、感觉上皮和腺上皮。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和感受刺激等功能。 2.被覆上皮结构特点及各类被覆上皮分布;

单层扁平上皮分布在: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的腔面);间皮(胸膜、心包膜和腹膜的表面) 单层立方上皮分布在: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等处。 单层柱状上皮分布在:胃、肠、子宫等腔面。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在:呼吸道等腔面。 复层扁平上皮分布在:未角化型(空腔、食管和阴道等);角化型(皮肤的表皮)。 变移上皮分布在: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等的腔面。 3.内皮、间皮的概念; 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4.腺上皮、腺、肌节、骨单位、突触的概念;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称腺;相邻两个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骨单位又称哈佛斯系统,是骨密质的主要结构单位;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5. 疏松结缔组织中各种细胞功能。 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能合成纤维和基质,参与组织的更新和创伤修复。 脂肪细胞:有合成和储存的功能。 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可吞噬和清除结缔组织内的异物、细菌、逸出血管的红细胞及衰老死亡的细胞,亦参与免疫反应。 浆细胞: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 肥大细胞:胞质内含有肝素、组胺、白三烯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 6.软骨组织的分类、分布。 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三种; 透明软骨分布在:喉、气管、支气管、肋软骨及关节面等处。 弹性软骨分布在:耳廓、会厌等处。 纤维软骨分布在椎间盘、关节盘和耻骨联合等处。 7.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功能及在周围血液中的正常值。 血细胞占血液容积的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 红细胞中的细胞质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具有结合运输O2及CO2的功能。正常值为:男性(4.0—5.5)*10的12次方/L,女性(3.5—5.0)*10的12次方/L。 白细胞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总数为(4—10)*10的9次方/L。分为有粒细胞和无粒细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案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案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介绍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体结构和发育过程。通过讲授解剖学和胚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人体结构和发育的相关问题。 教学目标: 1. 理解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了解人体的发育过程和相关生理变化;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大纲: 1. 人体解剖学概述 a. 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b. 人体组织的组成和结构 2. 骨骼系统解剖学 b. 不同骨骼部位的命名和特点 c. 骨骼系统的功能和生理变化 b. 呼吸过程的生理变化 c.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解剖学基础 b. 血液循环过程的解剖学基础 a. 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7. 组织胚胎学概述 8. 疾病案例分析

a. 基于所学知识的常见疾病案例分析 b. 分析疾病与组织胚胎学的关联 教学方法: 2. 示范:通过解剖模型和幻灯片展示相关结构和图片; 3. 实践:组织观察实验和解剖实验; 5. 讨论:学生间或学生与老师间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6.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评估: 1. 课堂小测验:用于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项目评估:分组完成相关项目,并进行评估和展示; 3. 课程论文或报告:学生撰写与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相关的论文或报告; 4.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进行考评。 参考教材: 1. 《解剖学教程》(作者:XXX) 备注:以上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可根据具体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一、课程的性质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医学科大专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医学基础课。是学习人体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以及临床各专业课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合并而成的一门新的组合课程,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胚胎发生的一门科学。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组织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和超微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则主要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发育及先天性畸形。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 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本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本课程在相关内容上相互融合与渗透,充分体现“人体”整体概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或了解人体各部的形态、结构、位置与毗邻;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掌握或了解人体胚胎早期发生、胎膜胎盘、各主要器官系统的发生过程与畸形;学会正确运用本课程知识和术语,为后期学习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打基础。 三、课程内容学习要求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因此观察和研究人体的结构,应注意运用:? 进化发展的观点:人体的形态和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学习本课程应运用发生发展的观点,适当联系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的知识,以帮助理解人体的由来和发生发展规律,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与功能;?

形态和机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形态和结构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机能活动又影响到该器官形态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运用这一观点有助于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自然的关系;? 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任何一个系统或器官都是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从一种组织、一个器官、一个系统研究人体的组成与形态结构,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运用归纳和综合的方法,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体,必须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的观点;? 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本课程的学习必须重视实验、实习,要把理论的学习与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组织切片及活体观察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四、媒体的选择与配合 本课程采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以文字教材为基础,以音像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为辅助媒体,构建多层次、立体式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支持体系,为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五、课内学时分配 ,其中电视录像课27学时,实验课40学时,复习课4学时。教学内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 容课内学时及电视学时分配如下: 序号教学内容课内学时电视学时 1 绪论 2 细胞和基本组织:细胞、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2 12 3 织 3 运动系统:总论、骨和骨连接、肌 18 5 内脏学: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4 25 6 殖系统、腹膜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学习指导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学习指导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宏观形态与微观形态相结合、新型的、纵向整合课程,也是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很好地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即为学习医学知识奠定了基础,以下是这门学科的学习指导意见,供大家参政。 第一部分:绪论:掌握人体解剖学定义,解剖学标准姿势和方位术语,组织学定义,胚胎学定义,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第二部分:细胞和基本组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各种细胞器的功能。 基本组织: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的分类,掌握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包括哪些?何谓微绒毛、纤毛、连接复合体、腺上皮、腺、外分泌腺、内分泌腺。 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细胞和纤维成分,致密结缔组织的分布、网状组织、脂肪组织多位于何处,软骨分几种,各种软骨的分布及特点,骨组织的基本结构,长骨的结构,血液的组成,各种血细胞和血小板的正常值。 肌组织:三种肌组织光镜及电镜下的主要区别,何谓肌原纤维、肌浆网、三联体、肌节。 神经组织:神经元的结构,化学性突触

的结构,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神经纤维的种类,神经末稍的分类,何谓血一脑屏障,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末稍,突触。 第三部分: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分类,关节的基本构造,肌的构造,躯干骨的组成;椎骨的一般形态及各部椎骨的主要形态特点,上肢骨的组成,肩关节,肘关节的特点,下肢骨的组成,髋关节,膝关节结构特点,颅骨的组成,颅底内、外面主要结构,何谓椎间盘,翼点,胸骨角,骶角。掌握胸锁乳突肌、腹肌、肱二头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作用、膈的位置,结构及作用;咀嚼肌的组成,何谓腹直肌鞘、腹股沟管、白线。 第四部分:消化系统的组成。腮腺管的开口位置,咽的位置,分部和交通;食管的三个狭窄各居何处?距门齿距离,临床意义。胃的位置,分部和毗邻,胃底腺细胞的组成,十二指肠的分部、阑尾根部体表投影;何谓上、下消化道,咽峡、齿状线。回盲瓣、咽隐窝、十二指肠空肠曲、皱襞、绒毛,中央乳糜管、角切迹、肛梳、梨状隐窝、唾液腺的组成,肝的形态、位置、脏面结构,肝小叶的组成,胆汁的产生及排出途径,胰的位置,何谓窦周隙、门管区、肝胰壶腹,胰岛、肝门、胆小管、呼吸系统的组成,鼻旁窦的组成及开口位置,左、右支气管的区别及临床意义,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肺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何谓上、下呼吸道、肺根、胸膜腔、肺小叶、气血屏障、纵隔、肋膈隐窝、喉腔、胸膜、肺间质、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一篇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一篇细胞和基本组织 知识精讲 【学习重点】 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特殊结构 3.疏松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细胞成分以及结构特点和功能 4.骨组织及其和种细胞结构的光、电镜结构 5.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特点、正常值和功能 6.骨骼肌和心肌的光、电镜结构特点 7.神经元的光、电镜结构 8.化学性突触的光、电镜结构 【知识网络结构】 一、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的细胞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即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 细胞膜是包在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电镜下,细胞膜的结构可分内、中、外三层。这三层膜是一切生物膜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称为单位膜。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的完整性,同时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等代谢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细胞核是由核膜、核仁、核基质和染色质四部分构成。其中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DNA 分子的双螺旋全部旋紧、变粗、变短,成为一条条粗棒状,即为染色体。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为23对,其中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细胞质是指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结构,是细胞新陈代谢与物质合成的重要场所。细胞质包括细胞液、细胞器、细胞骨架和包涵物。细胞液是细胞中无定型的胶状物质,又称为细胞基质。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态与功能的结构,主要包括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和中心体等。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的结构网架、包括微管、微丝等。包涵物是细胞质中一些有形的代谢产物或储备的营养物质。 二、上皮组织由大量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所构成。上皮细胞具有极性,即向体表或腔面的一端称游离面,向深部结缔组织的一端为基底面。游离面有时可见一些特化结构。基底面与结缔组织之间有一层基膜。上皮组织一般无血管,但上皮组织中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简介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医学领域的两门重要学科,它们研究生物体的结构、组织和胚胎发育过程。通过深入理解生物体的解剖结构和胚胎发育过程,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为临床医学提供重要的依据。 解剖学 解剖学是研究生物体结构的科学。它主要分为人体解剖学和动物解剖学两个方面。人体解剖学研究人体的各个器官的结构和位置,并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动物解剖学则研究不同动物的器官结构和其相应的功能差异。 解剖学通过解剖尸体或使用解剖学模型进行研究。现代医学中,解剖学也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手术操作等领域。解剖学的学习对于医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深入了解人体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解剖学主要分为人体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两个方面。人体解剖学研究人体的整体结构,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微观解剖学则研究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了解细胞的组成、器官的构造和功能。 组织胚胎学 组织胚胎学是研究生物体组织和胚胎发育过程的学科。它将胚胎学和组织学结合起来,研究生物体的发育和结构变化。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精卵经过一系列分裂、分化和组织形成的过程,最终形成成熟的多细胞生物。组织胚胎学的研究目标是揭示这一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和细胞行为,并理解其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组织胚胎学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胚胎发生、器官发育、细胞分化、组织构建等。通过研究不同阶段的胚胎和不同组织器官的发育过程,我们可以了解生物体的形态形成和器官功能的建立。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关系 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紧密相关的学科,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建对生物体结构和发育过程的理解。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一.填空题 1.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可产生纤维和基质。 2.在骨骼肌纤维中,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每个肌节包括1/2明带﹢暗带﹢1/2明带,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电镜下,基膜可分为基板和网板_两部分,它们分别由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产生。 4.突触是神经原与神经原之间或神经原与非神经原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5.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直径约7~8m。无细胞核和其它细胞器,细胞质中充满了血红蛋白。 6.在骨组织中,成骨细胞具有分泌骨质有机成分的功能,破骨细胞具有很强的重吸收骨的能力。 7.运动神经末梢有两种,即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内脏运动神经末梢,均属于化学性突触。8.椎间盘是由周围的纤维软骨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 9.从侧方观察脊柱,可见它有颈曲、胸曲、腰曲、骶曲4个生理性弯曲。 10.隔上有3个裂孔,分别称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和腔静脉孔。 11.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 12.骨盆借岬、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围成的界线分为上、下两部分。 13. 子宫颈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别称为子宫颈阴道部和子宫颈阴道上部。子宫颈下端被阴道壁 环抱。 14. 阴道上端与子宫颈阴道部之间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其中以后穹最深,它与直肠子宫陷窝之间 仅隔以阴道壁和腹膜。 15.椎弓分为椎弓根和椎弓板两部分。椎间孔由椎弓根上切迹和椎弓根下切迹围成,有血管和脊神经通过。 16.唾液腺包括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三对。 17.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降部后内侧壁,是胆总管和胰腺导管的共同开口。 18.结肠和盲肠的三个形态特征是具有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19.男性腹膜腔的最低处是直肠膀胱陷凹,女性腹膜腔的最低处是直肠子宫陷凹。 20.胃底腺主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是:细胞基底部及核周围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核上方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游离端胞质内有大量的酶原颗粒,它们都是与合成蛋白质有关的细胞器。 21.小肠绒毛是由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隆起所形成的指状突起。 22.窦周隙是肝血窦和肝细胞膜之间的狭窄间隙,在此处可进行物质交换。 23.肺的上端钝圆称肺尖,超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厘米。 24.肺泡是支气管树的终末部分,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25.卵巢属腹膜内位器官,位于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形成的夹角内。 26.血睾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及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和支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组成。 27.初级卵母细胞由胚胎时期的卵原细胞分裂分化而来,并长期停留在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直至排卵前才完成分裂。 28.边缘区是脾白髓向红髓移行的区域,其结构疏松,含大量的巨嗜细胞和一些T、B细胞。29.淋巴结副皮质区又称深层皮质,位于皮、髓质交接处,主要由T细胞组成。 30.当受到抗原刺激后,淋巴结的浅层皮质内可出现大量的淋巴小结,主要是B细胞密集而成的球状结构。 31.晶状体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晶体变厚时,其折光能力增强,变薄时,其折光能力减弱。 32.咽鼓管是连通咽与中耳鼓室之间的管道。小儿鼓管的特点是短粗且接近水平位。 33.毛根和毛囊下端形成膨大的毛球,是毛和毛囊的生长点,此处的上皮细胞较幼稚,称为毛母质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