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总结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总结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人体

结构和发育的基本原理。人体解剖主要研究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形态结

构和空间位置关系,而组织胚胎学则研究人体组织的发生过程和胚胎的生

长发育。本文旨在综述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它对于医学生深入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具

有重要意义。在人体解剖学中,常常会按照器官系统进行分类和研究。常

见的器官系统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通过对这些器官系统的学习,可以了

解到人体不同器官的结构、形态和功能,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指

导作用。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

结构。通过对人体的解剖学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到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

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作用。例如,在骨骼系统中,可以观察到骨骼的组成和

结构,了解骨骼的功能和重要性;而在肌肉系统中,可以学习到人体肌肉

的组成和分布,了解肌肉的收缩和运动方式。

组织胚胎学是研究生物体发育过程和组织构造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

究的是生物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中,组织的形成和发育的规律。

组织胚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

和解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对组织胚胎学的学习,可以了解到生物

个体从无性生殖到性生殖的过程,了解组织的形成、分化和发育的机制。

在组织胚胎学中,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胚胎。胚胎发育过程中,经历了

一系列的细胞分裂、细胞移动和组织形成的过程。通过对胚胎发育过程的

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器官和组织的形成和发育的时机和方式。例如,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的形成和发育始于胚胎期,而神经系统的发育则是在胚胎晚期和胚胎期后期进行的。

总之,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基础医学科学,它涉及到了人体结构和发育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组织的发育过程,对医学学科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的学习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此为基础,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要点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要点 首先,人体解剖学要点: 1.人体组织:人体主要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其中上皮组织覆盖身体表面和各个腔道内壁, 结缔组织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肌肉组织负责运动功能,神经组织传递和 控制信息。 2.器官系统:人体内有多个系统,如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每个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 3.骨骼系统: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头组成,主要功能是提供支持和 保护内脏器官。骨骼还参与造血、储存矿物质等生理过程。 4.肌肉系统:肌肉组织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骨骼肌负责 身体的运动,平滑肌控制内脏器官的收缩和舒张,心肌则控制心脏的收缩 和弛缓。 5.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心脏负责将血液泵送至 全身各处,血管则将血液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血液携带氧气和养分供 给细胞,同时运送代谢产物供给排出。 6.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和肺等器官。呼吸系统的主要功 能是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维持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供给细 胞呼吸。 7.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等器官。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 摄入、分解、吸收和排出,提供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

8.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和过剩物质,并维持体液的平衡。 9.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等器官,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器官。生殖系统负责生殖细胞的产生、结合和胚胎的发育。 接下来,组织胚胎学要点: 1.组织学:组织学研究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组织可分为四种基本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上皮组织包括简单上皮、复杂上皮等,结缔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软骨组织、骨组织等。肌肉组织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神经组织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 2.胚胎学:胚胎学研究受精卵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受精卵经过一系列分裂、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过程最终形成胚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器官系统和组织。 3.胚胎发育:胚胎发育可以分为受精、分裂、囊胚、胚胎和胎儿几个阶段。在受精后,受精卵开始分裂成为多个细胞,逐渐形成囊胚。在胚胎阶段,器官系统开始发育,并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在胎儿期,各个器官逐渐成熟,并最终形成正常的人体。 4.重要器官发育:人体的重要器官如心脏、大脑、肺、肾等都经历了复杂的发育过程。这些器官的发育涉及多个胚胎期的发育过程,包括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和组织形成等。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们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发育过程。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成体人体的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形态、功能等方面,而组织胚胎学则研究人体组织和胚胎的形成与发育过程。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以人体结构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通过解剖尸体和使用现代影像技术,来研究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和组织的结构、形态和功能。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通过研究这些结构的形态和功能,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进行手术操作、制定治疗方案等。 组织胚胎学是研究人体组织和胚胎发育过程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发育过程。人体组织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又可以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组织,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组织胚胎学通过研究这些组织的结构和发育过程,可以了解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的形成。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密切相关的学科,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人体结构和发育的完整知识体系。在医学教育中,这两门学科通常是作为基础课程来教授的,对于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时,学生需要了解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解剖学的术语和方法。同时,还需要学习胚胎发育的过程,了解胚胎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和器官的形成过程。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解剖学实验、组织切片观察、显微镜观察等。这些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观察和分析人体的结构和发育过程,揭示其内部的奥秘。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们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体的结构和发育过程。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医生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基础。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发育的奥秘,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人类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研究 领域。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结构与组织的科学,它包括研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解剖艺术和人体解剖外科操作等若干内容。组织胚胎学是研究各类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发育过程的学科,它包括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胚胎形态发育过程、组织艺术与组织操作,以及医学模型的建立等内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有着密切而对立的关系。人体解剖学聚焦于人体器官内部结构的研究,而组织胚胎学则聚焦于人体胚胎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范围是宏观的,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范围则是微观的。研究者们通过对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人体的各种发育过程。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人体性别、人体特征、人体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人体内部组织及系统功能等。人体外部形态包括面部特征、躯干部分、手足部分及其他外部形态特征等,而人体内部组织及系统功能则包含心脏、肺部、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等各种机能的研究。 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胚胎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胚胎发育过程包括胚胎的形态发展、胚胎的机能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胚胎发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基因因素及其他生物因素等,通过研究这些因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从而更为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胚胎发育异常。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人类生物学中重要的两个领域,它们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而且可以更好地掌握人类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发育异常。科学家们不断地对这两个领域展开研究,以期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1: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 2: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相连处形成微向前突的横脊,称为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真肋:第1-7肋的前端与胸骨相连接,称真肋 假肋:第8-12肋的前端部直接与胸骨相连接,称假肋 弓肋:第8-10肋的肋软骨一次连与上位肋软骨,共同形成一软骨性边缘,称肋弓 肋角:肋体后份急转弯处形成肋角 3:脑颅骨由成对的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组成。 4:面露骨包括:成对的鼻骨、泪骨、上颌骨、下鼻甲、灌骨,颚骨,和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和舌骨。 5:鼻旁窦4对:额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分前中后三群,前中裙开口中鼻道,后群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上颌骨开口于中鼻道 6:翼点:颞窝内侧壁前部有颞,顶,额,蝶四骨相交形成H型的骨缝,称翼点。此处为颅腔侧壁的薄弱处,其内面恰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骨折极易损伤动脉 7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滑膜壁,关节唇。 8: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 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的前端和肋弓及剑突围成 胸廓下角:两侧肋弓在中线相交,形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角间夹有剑突 9:躯干骨的连接: 1椎骨的连接: 椎体间的连接: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椎弓间的连接: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韧带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 椎骨间连接: 滑膜关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椎间盘 韧带连接: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2肋的连接: 肋与胸椎连接: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 肋与胸骨连接:软骨连接,胸肋关节,肋弓,浮肋 3颅骨连接:软骨连接,缝,颞,下颌关节 10:七大关节的结构和特点: 1颞下颌关节:组成:下颌骨的下颌头+颞骨的下颌窝+关节结构 特点:关节囊松弛,囊外有外侧韧带加强,囊内有关节盘将腔分上下两部分.关节囊前部较薄弱,较易向前脱位11:肌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12:骨骼肌的分类: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 骨骼肌的辅助结构:筋膜,滑膜囊,腱鞘。 腱鞘:是包围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足趾等处。可分为纤维层和滑膜层两部分。 13: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间隙,呈三角形,称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临床上可将麻药注入此间隙,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14膈有3个裂孔: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平对胸椎体。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平对第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一,名词解释 1,苏木精染液为碱性,将细胞质和细胞质内某些结构染成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将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染成红色。 2,肝脏的表面有一薄层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深入肝内形成网状支架,将肝实质分割为许多具有相似形态和相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神经元末梢的组成部分,用于接受和释放递质,使得神经元经刺激而兴奋,分为突触,后膜,间区。 4,由第8-10对肋骨的前端借助软骨连于上位肋骨形成,常作为腹部触诊确定肝脾位置的标志。 5,胸骨柄与胸骨体的结合处,所形成的微向前突出的角。 6,又称为视神经乳头,直径约1.5mm,境界清楚,呈淡红色。 7,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侧输尿管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8,人体标准的解剖学姿势为: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前,两足并立,脚尖向前。 二,简答题 1,答:子宫韧带包括:子宫主韧带,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和骶子宫韧带。 子宫主韧带:维持子宫颈正常位置,防止其向下脱垂的主要结构 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两侧倾倒。 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的重要结构。 骶子宫韧带:向后上牵引子宫颈,并与子宫颈共同维持子宫的前倾前屈位。 2,答:第一狭窄位于食管的起始处,距离中切牙约15cm。 第二狭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点处,距离中切牙约25cm。 第三狭窄位于食管穿过隔的食管裂孔处,距离中切牙约40cm 3,答::特点:由细胞,纤维和基质三种成份组成,细胞与纤维的含量较少,基质的含量较多,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等。细胞间质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三种纤维和基质组成组织具有支持连接,防御保护,营养和修复功能。 4,答:组成;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管是细化迂回的上皮性管道,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功能:具有重吸收功能,分泌功能和排泄功能,浓缩和稀释功能。 三,单项选择题 1-10:ACDCBBDCDC 11-20:DEEEBECDAA 21-30;DBEABBAEBB 四,多项选择题 1:CDE 2;BCE 3,BCDE 4:ABD 5;ABC 6;ABD 7;AB 8;BCDE 9;DE 10;ABC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总结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总结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人体 结构和发育的基本原理。人体解剖主要研究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形态结 构和空间位置关系,而组织胚胎学则研究人体组织的发生过程和胚胎的生 长发育。本文旨在综述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它对于医学生深入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具 有重要意义。在人体解剖学中,常常会按照器官系统进行分类和研究。常 见的器官系统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通过对这些器官系统的学习,可以了 解到人体不同器官的结构、形态和功能,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指 导作用。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 结构。通过对人体的解剖学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到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 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作用。例如,在骨骼系统中,可以观察到骨骼的组成和 结构,了解骨骼的功能和重要性;而在肌肉系统中,可以学习到人体肌肉 的组成和分布,了解肌肉的收缩和运动方式。 组织胚胎学是研究生物体发育过程和组织构造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 究的是生物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中,组织的形成和发育的规律。 组织胚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 和解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对组织胚胎学的学习,可以了解到生物 个体从无性生殖到性生殖的过程,了解组织的形成、分化和发育的机制。 在组织胚胎学中,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胚胎。胚胎发育过程中,经历了 一系列的细胞分裂、细胞移动和组织形成的过程。通过对胚胎发育过程的

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器官和组织的形成和发育的时机和方式。例如,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的形成和发育始于胚胎期,而神经系统的发育则是在胚胎晚期和胚胎期后期进行的。 总之,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基础医学科学,它涉及到了人体结构和发育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组织的发育过程,对医学学科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的学习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此为基础,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一篇 细胞和基本组织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一篇细胞和基本组织 第一篇细胞和基本组织 知识精讲 【学习重点】 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特殊结构 3.疏松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细胞成分以及结构特点和功能 4.骨组织及其和种细胞结构的光、电镜结构 5.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特点、正常值和功能 6.骨骼肌和心肌的光、电镜结构特点 7.神经元的光、电镜结构 8.化学性突触的光、电镜结构 【知识网络结构】 一、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的细胞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即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 细胞膜是包在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电镜下,细胞膜的结构可分内、中、外三层。这三层膜是一切生物膜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称为单位膜。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的完整性,同时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等代谢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细胞核是由核膜、核仁、核基质和染色质四部分构成。其中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DNA 分子的双螺旋全部旋紧、变粗、变短,成为一条条粗棒状,即为染色体。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为23对,其中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细胞质是指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结构,是细胞新陈代谢与物质合成的重要场所。细胞质包括细胞液、细胞器、细胞骨架和包涵物。细胞液是细胞中无定型的胶状物质,又称为细胞基质。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态与功能的结构,主要包括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和中心体等。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的结构网架、包括微管、微丝等。包涵物是细胞质中一些有形的代谢产物或储备的营养物质。

二、上皮组织由大量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所构成。上皮细胞具有极性,即向体表或腔面的一端称游离面,向深部结缔组织的一端为基底面。游离面有时可见一些特化结构。基底面与结缔组织之间有一层基膜。上皮组织一般无血管,但上皮组织中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根据功能上皮组织可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被覆上皮:根据上皮细胞排列层次和形态结构,被覆上皮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 单层上皮又分为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和假复层柱状 纤毛上皮。 复层上皮又分为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和变移上皮。 腺上皮:由腺细胞构成的上皮称为腺上皮。由腺上皮构成的结构称为腺。人体的腺体分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大类。 三、结缔组织也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但其中的细胞间质含量多,形式多样。根据结构和功能特点,结缔组织分为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和血液四种。 固有结缔组织又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和脂肪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防御保护和营养、修复的功能,其中疏松结缔组织最为典型。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多种多样,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和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其中成纤维细胞是主要的细胞。致密结缔组织是由大量的纤维构成,细胞和间质很少。网状组织主要由网状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是构成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的基本成分。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 软骨组织也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根据细胞间质中纤维的不同,软骨分为三种: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 骨组织是坚硬的结缔组织,是构成全身各骨的主要成分。骨组织是由细胞和钙化的细胞间质(骨质)组成。骨组织的细胞包括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血液是一种液状、特殊的结缔组织,由血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抗感染和参加机体免疫。 四、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肌细胞细长,又称为肌纤维。根据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将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特点是肌纤维细长,细胞核多、染色较浅、位于肌膜下方,肌浆内含有大量肌原纤维,肌原纤维之间含有丰富的线粒体、糖原和脂滴。肌原纤维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的横纹,明带称I带,暗带称A带。明带之间有一条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绪论 1.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的定义; 解剖学:是通过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组织学:是借助切片技术和显微镜观察方法,研究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微细结构的科学。 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的科学。 2.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内脏解释; 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完成特定功能的器官。由一些功能相关的器官有机地结合,组成系统。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四个系统的器官多位于胸、腹、盆腔内,并与外界相同,故称为内脏。 3.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 方位术语:(1)上和下: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2)前和后: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 (3)内侧和外侧:近正中线为内,远离正中线为外。 (4)内和外:近内腔者为内,远内腔者为外。 (5)浅和深:近体表者为浅,远体表者为深。 (6)近侧和远侧:近躯干者为近侧,远躯干者为远侧。 第一章·基本组织 1.上皮组织分类; 上皮组织根据结构和功能不同分为被覆上皮、感觉上皮和腺上皮。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和感受刺激等功能。 2.被覆上皮结构特点及各类被覆上皮分布;

单层扁平上皮分布在: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的腔面);间皮(胸膜、心包膜和腹膜的表面) 单层立方上皮分布在: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等处。 单层柱状上皮分布在:胃、肠、子宫等腔面。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在:呼吸道等腔面。 复层扁平上皮分布在:未角化型(空腔、食管和阴道等);角化型(皮肤的表皮)。 变移上皮分布在: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等的腔面。 3.内皮、间皮的概念; 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4.腺上皮、腺、肌节、骨单位、突触的概念;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称腺;相邻两个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骨单位又称哈佛斯系统,是骨密质的主要结构单位;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5. 疏松结缔组织中各种细胞功能。 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能合成纤维和基质,参与组织的更新和创伤修复。 脂肪细胞:有合成和储存的功能。 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可吞噬和清除结缔组织内的异物、细菌、逸出血管的红细胞及衰老死亡的细胞,亦参与免疫反应。 浆细胞: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 肥大细胞:胞质内含有肝素、组胺、白三烯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 6.软骨组织的分类、分布。 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三种; 透明软骨分布在:喉、气管、支气管、肋软骨及关节面等处。 弹性软骨分布在:耳廓、会厌等处。 纤维软骨分布在椎间盘、关节盘和耻骨联合等处。 7.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功能及在周围血液中的正常值。 血细胞占血液容积的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 红细胞中的细胞质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具有结合运输O2及CO2的功能。正常值为:男性(4.0—5.5)*10的12次方/L,女性(3.5—5.0)*10的12次方/L。 白细胞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总数为(4—10)*10的9次方/L。分为有粒细胞和无粒细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一、课程的性质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医学科大专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医学基础课。是学习人体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以及临床各专业课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合并而成的一门新的组合课程,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胚胎发生的一门科学。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组织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和超微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则主要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发育及先天性畸形。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 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本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本课程在相关内容上相互融合与渗透,充分体现“人体”整体概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或了解人体各部的形态、结构、位置与毗邻;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掌握或了解人体胚胎早期发生、胎膜胎盘、各主要器官系统的发生过程与畸形;学会正确运用本课程知识和术语,为后期学习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打基础。 三、课程内容学习要求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因此观察和研究人体的结构,应注意运用:? 进化发展的观点:人体的形态和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学习本课程应运用发生发展的观点,适当联系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的知识,以帮助理解人体的由来和发生发展规律,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与功能;?

形态和机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形态和结构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机能活动又影响到该器官形态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运用这一观点有助于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自然的关系;? 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任何一个系统或器官都是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从一种组织、一个器官、一个系统研究人体的组成与形态结构,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运用归纳和综合的方法,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体,必须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的观点;? 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本课程的学习必须重视实验、实习,要把理论的学习与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组织切片及活体观察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四、媒体的选择与配合 本课程采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以文字教材为基础,以音像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为辅助媒体,构建多层次、立体式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支持体系,为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五、课内学时分配 ,其中电视录像课27学时,实验课40学时,复习课4学时。教学内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 容课内学时及电视学时分配如下: 序号教学内容课内学时电视学时 1 绪论 2 细胞和基本组织:细胞、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2 12 3 织 3 运动系统:总论、骨和骨连接、肌 18 5 内脏学: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4 25 6 殖系统、腹膜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

---------------------------------------------------------------最新资料推荐------------------------------------------------------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 1.气血屏障由、、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内皮组成。 2.透明带位于和卵泡细胞之间。 3.电镜下,毛细血管分为三种类型,即、和血窦。 4.骨盆借、两侧的、、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围成的界线分为大、小骨盆两部分。 5 .上呼吸道包括、咽和。 下呼吸道包括和。 6.胃的幽门部又可分为左侧的和右侧的两部分。 7.两肾位置,右肾比左肾,第 12 肋斜过左肾后面的部,右肾后面的部。 8.在骨组织中,成骨细胞具有分泌的功能。 9.突触分为和两种类型。 1/ 10

10.肾小管由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三部分组成。 11.淋巴结副皮质区又称,位于淋巴结皮、髓质交接处。 12.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分为和两种。 13.输卵管的外口称为,开口于。 14.辜丸动脉和卵巢动脉均起自腹主动脉,而子宫动脉起自动脉。 15.脑干由、和三部分组成。 16、电镜下,基膜可分为和两部分。 17、窦周隙是和之间的狭窄间隙,在此处可进行物质交换。 18、小腿三头肌由肌和肌组成。 19、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与连线的交点处。 20、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部,是和的共同开口。 21、生长激素在儿童时期分泌不足可引起。 22、两胚层胚盘中,上层为柱状细胞,称,其

---------------------------------------------------------------最新资料推荐------------------------------------------------------ 下层为立方形细胞,称。 23、壁胸膜依其所在部位可分为、、肋胸膜和纵隔胸膜四部分。 24、子宫颈可分为上方的部和下方的部。 25、腹腔干的直接分支有、和动脉。 26、新纹状体包括、;旧纹状体包括。 27、胆小管的管壁是由构成。 28、淋巴结副皮质区又称,位于皮、髓质交接处,主要由组成。 29、毛根和毛囊下端形成膨大的毛球,是毛和毛囊的,此处的上皮细胞较幼稚,称为细胞。 二、单项选择题 1.病人的瞳孔向内斜视是损伤了( ) A.动眼神经B.滑车神经C.展神经D.眼神经 E.视神经 2.成人的脊髓下端位于( ) A.第 1 腰椎下缘B.第 3 腰椎下缘C.第 1 骶椎下缘 3/ 10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相关知识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相关知识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编制阶段学习计划。(略) 二、问答题: 1.解剖学的人体标准姿势是什么? 人体标准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拢,足尖向前。 2.试述浆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功能。 浆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圆形,染色质多聚集在核周并呈辐射状排列,形似车轮状。细胞质较多,嗜碱性,近细胞核处有一着色较浅而透明的区域。电镜下可见细胞质内含大量的粗面内质网,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可产生抗体,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 3.试述网织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正常值和意义。 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占成人外周血红细胞总数的0.5%~1.5%,新生儿可达3%—6%。该细胞较成熟红细胞略大。煌焦油蓝染色,可见细胞内有蓝色的细网或颗粒,电镜下为残留的核糖体。1-3天后该细胞即可发育成熟。临床上网织红细胞的计数可作为贫血等某些血液性疾病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的指标之一。 4.简述化学性突触的电镜下结构。 化学性突触由三部分组成:①突触前成分:一般是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终末膨大部分,有突触小泡、线粒体。与下一个神经元接触部位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②突触后成分:是后一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与突触前成分相对应的局部区域。该处的细胞膜增厚,为突触后膜,含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③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狭窄间隙。 5.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有哪些? 椎骨的主要连接结构:椎间盘、椎间关节、黄韧带和前、后纵韧带位置。 6.简述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及髋关节的构成。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肘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构成,这三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可完成屈、伸、旋前、旋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一篇细胞和基本组织

第一篇 细胞和基本组织 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特殊结构 3.疏松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细胞成分以及结构特点和功能 4.骨组织及其和种细胞结构的光、电镜结构 5.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特点、正常值和功能 6.骨骼肌和心肌的光、电镜结构特点 7.神经元的光、电镜结构 8.化学性突触的光、电镜结构 大小不一, 但它 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即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 三层。 这三层膜是一切生物膜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称为单位膜。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 胞的完整性,同时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等代谢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核仁、 核基质和染色质四部分构成。 其中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 DNA 分子的双 螺旋全部旋紧、变粗、变短,成为一条条粗棒状,即为染色体。人体细胞的染色体 为 23 对,其中 22 对常染色体, 1 对性染色体。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是细胞新陈代谢与物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细胞 质包括 细胞液、 细胞器、 细胞骨架和包涵物。 细胞液是细胞中无定型的胶状物质, 又称为细 胞基质。 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态与功能的结构, 主要包括线粒体、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和中心体等。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的结构网架、包括微管、微丝等。包 涵物是细胞质中一些有形的代谢产物或储备的营养物质。 即向体表或腔面的一端称游离面, 向深部结缔组织的一端为基底面。 游离面有时可见一些特 化结构。 基底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一篇 细胞和基本组织

面与结缔组织之间有一层基膜。上皮组织一般无血管,但上皮组织中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由腺细胞构成的上皮称为腺上皮。由腺上皮构成的结构称为腺。人体的腺体分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大类。 形式多样。根据结构和功能特点,结缔组织分为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和血液四种。 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和脂肪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防御保护和营养、修复的功能,其中疏松结缔组织最为典型。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多种多样,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和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其中成纤维细胞是主要的细胞。致密结缔组织是由大量的纤维构成,细胞和间质很少。网状组织主要由网状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是构成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的基本成分。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 根据细胞间质中纤维的不同,软骨分为三种: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 是构成全身各骨的主要成分。骨组织是由细胞和钙化的细胞间质(骨质)组成。骨组织的细胞包括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由血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抗感染和参加机体免疫。 肌细胞细长,又称为肌纤维。根据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将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位于肌膜下方,肌浆内含有大量肌原纤维,肌原纤维之间含有丰富的线粒体、糖原和脂滴。肌原纤维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的横纹,明带称I 带,暗带称A 带。明带之间有一条深色的Z 线,暗带中有一浅色的H 带,H 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M 线。相邻两条Z 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是骨骼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基本单位。 1-2 个,位置居中。心肌的横纹不如骨骼肌明显。心肌纤维之间连接为闰盘。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复习要点 (1)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腺上皮:是指机体内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器官称为腺或腺体。 内皮:分布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闰盘:心肌纤维的互相连接处,有一条染色较深的带状结构,称闰盘。 肌节:两个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每个肌节包括1/2明带+1个暗带+1/2明带。 组织液:基质中含有少量的液体,称组织液。 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的会合处,称翼点。 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相连接处略向前凸,称胸骨角。胸骨角的两侧平对第2胁,是确定肋和肋面隙序数的标志。 肋弓:第7~10对肋软骨依次相连形成一条连续的软骨缘,称肋弓。

关节腔:是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滑膜共同围成的密闭的腔,其内含有少量的滑液。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附着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形成腹股沟韧带。 咽淋巴环: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和舌扁桃体等共同构成咽淋巴环,是消化管和呼吸道上端的防御结构 齿状线:各肛瓣和肛柱的下端共同连成一锯齿状的环形线,称为齿状线。 肋隔隐窝:肋膈隐窝是肋胸膜和膈胸膜的转折处形成的一个半环形深隙。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呼吸膜:又称气-血屏障,是肺泡内的气体与肺泡隔内毛细血管内血液携带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时必须透过的结构。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此点称麦氏点。 膀胱三角:膀胱底的内面,两侧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膀胱三角。 滤过膜:血管球有孔的内皮细胞、基膜及足细胞裂孔膜这三层结构合称滤过膜。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教学心得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心得 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形态学学科,是研究正常人体结构和相关功能的科学,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讲好这门课,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着手。 1、要重视实验教学 人体上有些骨性标志是摸得到看得见的,如枕外隆凸、下颌角、喉结、胸骨角等这些结构,我们可以在体表进行触摸辨认。但有些骨性结构是摸不到的,如肩胛骨的关节盂,椎骨之间的椎间盘,股骨上的股骨头和股骨颈等结构,我们就应该用实验标本来观察,让同学们动手触摸标本,从而使这些结构在脑海里留下印象,那么同学们就比较容易记下来了。有些肌肉结构也是看得见摸得到的,如胸锁乳突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胸大肌、背阔肌、斜方肌和股四头肌等,我们也可以在体表进行直接的触摸辨认,但有些肌性结构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如膈肌、髂腰肌、腰方肌和梨状肌等,像这些我们可以带领同学们去解剖实验室,利用实验标本来观察讲解,帮助同学们记忆。 人体有些器官是直接可以看到的,如眼、耳、鼻等,由于非常直观,所以它们的形态特点也就很容易掌握,但有一些器官位于体腔内,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学生们学起来很吃力,如果在实验课上逐个把这些器官(心、肝、脾、肺、肾、胆囊、胰、胃等)的位置形态利用挂图、画图及标本的方式演(展)示给学生们,他们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就能较好的掌握了;还有些神经的走行,如坐骨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等,大血管的走行,如颈总动脉、肱动脉、股动脉、下腔静脉等,也是在体表无法看到的,我们可以在实验室的标本上亲自去触摸辨认,去感受,从而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有有利于增强记忆 兴趣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引起的兴趣,如同我们肚子饿了,然后对食物产生兴趣一样;间接兴趣是对事物或活动的将来结果感到需要,对事物本身并无兴趣。有些学生对解剖学中的枯燥内容不感兴趣,我们就要善于引导与培养学生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要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一.填空题 1.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可产生纤维和基质。 2.在骨骼肌纤维中,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每个肌节包括1/2明带﹢暗带﹢1/2明带,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电镜下,基膜可分为基板和网板_两部分,它们分别由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产生。 4.突触是神经原与神经原之间或神经原与非神经原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5.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直径约7~8m。无细胞核和其它细胞器,细胞质中充满了血红蛋白。 6.在骨组织中,成骨细胞具有分泌骨质有机成分的功能,破骨细胞具有很强的重吸收骨的能力。 7.运动神经末梢有两种,即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内脏运动神经末梢,均属于化学性突触。8.椎间盘是由周围的纤维软骨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 9.从侧方观察脊柱,可见它有颈曲、胸曲、腰曲、骶曲4个生理性弯曲。 10.隔上有3个裂孔,分别称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和腔静脉孔。 11.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 12.骨盆借岬、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围成的界线分为上、下两部分。 13. 子宫颈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别称为子宫颈阴道部和子宫颈阴道上部。子宫颈下端被阴道壁 环抱。 14. 阴道上端与子宫颈阴道部之间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其中以后穹最深,它与直肠子宫陷窝之间 仅隔以阴道壁和腹膜。 15.椎弓分为椎弓根和椎弓板两部分。椎间孔由椎弓根上切迹和椎弓根下切迹围成,有血管和脊神经通过。 16.唾液腺包括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三对。 17.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降部后内侧壁,是胆总管和胰腺导管的共同开口。 18.结肠和盲肠的三个形态特征是具有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19.男性腹膜腔的最低处是直肠膀胱陷凹,女性腹膜腔的最低处是直肠子宫陷凹。 20.胃底腺主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是:细胞基底部及核周围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核上方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游离端胞质内有大量的酶原颗粒,它们都是与合成蛋白质有关的细胞器。 21.小肠绒毛是由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隆起所形成的指状突起。 22.窦周隙是肝血窦和肝细胞膜之间的狭窄间隙,在此处可进行物质交换。 23.肺的上端钝圆称肺尖,超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厘米。 24.肺泡是支气管树的终末部分,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25.卵巢属腹膜内位器官,位于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形成的夹角内。 26.血睾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及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和支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组成。 27.初级卵母细胞由胚胎时期的卵原细胞分裂分化而来,并长期停留在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直至排卵前才完成分裂。 28.边缘区是脾白髓向红髓移行的区域,其结构疏松,含大量的巨嗜细胞和一些T、B细胞。29.淋巴结副皮质区又称深层皮质,位于皮、髓质交接处,主要由T细胞组成。 30.当受到抗原刺激后,淋巴结的浅层皮质内可出现大量的淋巴小结,主要是B细胞密集而成的球状结构。 31.晶状体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晶体变厚时,其折光能力增强,变薄时,其折光能力减弱。 32.咽鼓管是连通咽与中耳鼓室之间的管道。小儿鼓管的特点是短粗且接近水平位。 33.毛根和毛囊下端形成膨大的毛球,是毛和毛囊的生长点,此处的上皮细胞较幼稚,称为毛母质细胞。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

人体(réntǐ)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微绒毛: 2、骨髓(ɡǔ suǐ): 3、咽峡: 4、气血(qì xuè)屏障: 5、膀胱(páng guāng)三角: 6、哈弗系统(xìtǒng): 7、胸骨角: 8、中央乳糜管: 9、肾单位: 10、神经核: 11、排卵: 12、静脉角: 13、视神经盘: 14、赫令氏体: 15、胎盘膜: 二、填空题 1、成骨细胞具有分泌()的功能,破骨细胞具有很强()的能力。 2、肩关节由()和()构成。

3、膈上有3个裂孔,分别称()、()和()。 4、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是()和()汇合后的共同开口。 5、结肠和盲肠的三个形态特征是具有()、()、()。 6、上呼吸道包括()、()和();下呼吸道包括()和()。 7、泌尿系统包括()、()、()和()四部分。 8、子宫位于()中央,前邻()后邻()。 9、主动脉弓凸侧发出的分支自右向左依次为()、()和 ()。 10、锥体束包括()和()。 11、电镜下,基膜可分为()和()两部分。 12、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可产生()。 13、在骨骼肌纤维中,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称肌节。每个肌节包括()。 14、肩胛骨下角平对()。 15、咀嚼肌包括()、()、()和()。 16、痔借齿状线分为()和()。 17、喉腔自上而下分为()、()和()。 18、肾的被膜自内向(nèi xiànɡ)外依次为()、()和 ()。 19、子宫(zǐgōng)的内腔包括()和()。

20、腹腔(fùqiāng)干由()发出(fāchū),其分支有()、 ()和()。 21、视网膜视部由三种(sān zhǒnɡ)神经元构成,由外向内为()、()和()。 22、三叉神经的三个主要分支有()、()、()。 23、透明软骨内无()和()。 24、从侧方观察脊柱,可见它有()、()、()、 () 4个生理性弯曲。 25、髋关节由()和()构成。 26、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与()连线的()交点处。 27、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上部的凸向()方称();下方的凸向()方称()。 28、男性腹膜腔的最低处是(),女性腹膜腔的最低处是()。 29、壁胸膜依其所在部位可分为()、()、()和 ()四个部分。 30、膀胱三角由位于两个侧角的()和位于下角的()围成。 31、血睾屏障由毛细血管()、结缔组织、()和支持细胞间的()组成。 32、淋巴结副皮质区又称(),位于皮、髓质交接处,主要由 ()组成。 33、鼓室内的听小骨由外向内依次是()、()和镫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