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龙文化的文明和教育

东方龙文化的文明和教育
东方龙文化的文明和教育

东方龙文化的文明和教育

熊春锦

2010年4月14日

目录:

一、文明的分类

二、东方龙文化的内源起

三、东方龙文化反应的地球文明史

⒈以鱼纪期为例分析

⒉以龙纪期为例分析

⒊以人纪期为例分析

四、咬文嚼字细论东方之文

五、文的种类与分类:

⒈论德章文

⒉善化嫉毒文

⒊化治胃病文

⒋治疗癫痫文

⒌十指隐文

⒍“化”文

六、知文晓化谈教育

⒈“教”字演变解析中国教育变迁

⒉西方教育的特征浅析

⒊东方龙文化教育的复兴

大家晚上好!

我们今天所要一起探讨的课程,主要是“东方龙文化的文明和教育”,以这个课题为今晚展开学习和交流的大框架。

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是炎黄的子孙。对于东方龙文化命题的这个探讨和研究,上个星期六已经跟柏林这里的文化爱好者进行了一次交流。我们是在这个交流基础之上,在这儿继续和大家进行一次探讨。我们要探讨东方龙文化,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什么叫“文明”,因为在文化之前,有个更大的框架,就称之为“文明”。对于“文明”这个词汇,西方文化有西方文化的定义,东方文化有东方文化的定义,这两者本身不同。而且,东方文化的本身之内,还又存在着儒学智能定义与道学慧性定义的不同。这三种不同性,增加了文化与文化之间交流理解的困难。

比如说,西方人不容易懂得中国人的文化,而中国人自己也没有良好的国学根底,没有走进自己的传统文化之中,那么儒学文化也就难以跟道学文化交流,这三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东方的龙文化在本世纪将全面走向世界,那么首先就必须将东方文化的类别弄清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人家问你:什么是东方龙文化,

什么是老子文化,什么是孔子的儒学文化,自己还不清楚的话,那么就很难挺直腰杆子说:我是龙的传人,是炎黄的子孙,自己就无法这么理直气壮地说,因为还不懂得自己的文化分类。只有自己先弄懂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并且同时又能将西方文化的特征也弄明白,按照老子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去做,那么也就能方便国际文化之间的交流,使其变得轻松起来,更有利于世界走近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所以,我们先期作一些浅析和说明,争取达成共识,能够共同深入地进行一些交流和讨论。

课堂上的交流和讨论是一部分,课堂后还可以同时进行交流。

一、文明的分类

第一步,我们要把文明进行一个分类,首先就要掌握智能外求的认知。智能外求的认知,对文明的定义是:人类精神力和生产力共同创造的财富总和,称之为“文明”。这是我们浓缩和总结了智能文化对文明的定义。

文明的分类

“文明”,分为“智能型外文明”和“慧性型内文明”两大类。

智能文明,是一种“近取诸于身,远取诸于物”的外文明,是一种外求法的外文明。它既含有西方智能文明,也含有东方智能文明。

慧性文明,是一种“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的内文明,它是诞生外文明之母,是智能文明之母,是在智能文明未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文明。她是指尚未消失的东方龙文化的文明,也就是道学慧性内文明;也包括已经消失的慧性文明,还有玛雅慧性文明和古埃及慧性文明等等,都属于慧性文明的范畴。

所以,在文明的总框架之下,我们要了解两大分类、三种形式。两种分类,就是“智能型外文明”和“慧性型内文明”;三种方式,就是“西方的智能文明”、“东方的智能文明”和“道学慧性文明”。其中,道学慧性文明又称为东方龙文化文明。这样进行基本定义后,我们就能够把文明的性质弄清楚。

上面,我们提到对文明的定义,是精神力和生产力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把这个能看到并感受到的外在财富称为“文明”。这种定义,到底是不是东方龙文化、伏羲的易道文化、黄帝的法道文化和老子的德道文化所认可和定义的文明呢?我们翻开历史,走近伏羲、黄帝和老子后,就会发现我们东方龙文化慧性文明,并不是西方智能和儒学智能的概念。

因为我们翻开《易经》,在里面就可以找到答案。像《易·明夷》中说:“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内文明”一词,就确定了内在的文明是“内圣外王”的文明,其定义为是“修之身”这样一个特定的文化而产生的“明”,这是我们祖先在道德根文化当中的一个定义。我们的道学,是存在于东方整个人纪全部历史当中;而且,这个道学根本不是我们这个世纪才诞生的,她继承了上个人纪文化的优秀成分,并承传到这一个人纪,在东方中国这块土地上保留下来,并且演绎开来。所以,它重点突出的要点就是“修之身,其德乃真”。这个修身的学问,是一种内求法。这个内求法,就决定了《易经》中所指出的“内文明而外柔顺,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学说诞生的根本特点。

东方的龙文化,内藏于与伏羲的易道文化、黄帝的法道文化和老子的德道文化之内。所以,人类历史的定义,既有人类广泛认同的智能型定义,也存在着鲜为人知的意识型定义、慧识型定义。由于近代人类对事物结果的追求性,人类又将它分为两大类,即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发展的先导和正确发展的基础,物质文明既是精神文明的促进剂,但也可能成为精神文明腐败的温床,所以物质文明对人类的精神文明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这个特点,我们可以从许多国家的状况中做出判断。

人类精神力和生产力共同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称之为“文明”。在文明的概念中,人类通过精、气、神为主导所创造的成果,超越单纯的有相物质财富的积累。精神力与生产力结合而产生的精神财富,例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领域中的内容,远远比单纯的物质财富积累重要得多。当人们贫穷到只剩下金钱时,也就是最腐败和没落之时,与行尸走肉无异。单纯的有相物质积蓄得再丰富,也无助于灵魂品质的改变和升华。精神财富才是最珍贵的物质能量,是有相物质文明具有真实价值的基础,是评论判断物质文明具有价值的天平。这些原则,我们必须要掌握,才能正确去认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在西方文明、东方文明以及东方文明中的慧性文明和智能文明这三大类人类文明之中,西方文明与东方儒学的智能文明,都同样隶属于智能文明范畴,处于同一个水平线内。只是西方的智能文明,在16世纪以后开始汲取东方龙文化中的精神营养,相继诞生出文艺复

兴和工业革命等等,使其智能文明出现长足的发展,在近几百年以来将固步自封的东方儒学智能文明抛在了他们的身后。

东方龙文化属于道学的慧性文明,她浓缩着这一人纪期中2500年以前漫长人类历史中精神文明的沉淀和积累,这是一笔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她远远超越于东方智能文明和西方智能文明。而且,慧性文明既是智能文明诞生之母,同时也是智能文明得以发展的潜动力。这正如老子所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掌握老子的这一段话以后,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要超越当前的智能文明,而走进慧性文明,去与老子居,与老子谋,因为只有这样“复守其母”,才能产生“没身不殆”的良好效果。

慧性文明是智能文明之母,认识人类文明的全貌,实现“复守其母”,要求我们的思维方式必须改变近几百年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和经验思维。我们中国人,近百年以来唯西方文明“马首是瞻”,全盘否定自己的根文化,依照西方的模式曲解自己的文明,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只有彻底改变“以智解慧”和“以儒解道”以及“以西解中”的思维模式,我们才能知晓什么是真正的东方龙文化。只有运用“以慧解智”、“以道释儒”、“以道解西”的思维模式,才能明晰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之所在,以及东方文明失落龙文化的各种原因。

二、东方龙文化的内源起

道学,横亘于东方中国这一人纪的全部历史中。道学是修身之学,是一种内求法。“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是其学说诞生的根本特点。东方龙文化的潜藏之处,并不是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之中,而是蕴藏于伏羲的易道文化、黄帝的法道文化、老子的德道文化之内。以儒解道,反而不容易解读出真正的东方龙文化,以智解慧就非常容易产生谬之千里的错误。《易经》是道学的经典之作,《易·明夷》中说:“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这里所揭示的“内文明”,就明确地指出了是“内在的文明”,修身内求法中产生的“文”和“明”,是内取诸于身的“文明”,是指修身内求所获得的内文明。

《易经》“乾卦”当中有一句话,叫做“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我看了很多人解释为:在农田里面出现了一条龙,天下就得文明了。这个解释对不对?应当是非常错误的。其实,《易经》就是一部修身的教材,是修身内求、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天人合一、内外文明和谐统一的教科书,是修身治理内外天下的一部教材。所以,解易不能离开身,这就跟求道、证道不离身一样,我们修易、学易同样不能离开身。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那的确是内取诸于身,在《说文解字》,我们进行咬文嚼字时列举过,“乎”字那不就是见龙吗?在体内见到的龙,在内丹田当中见到的龙,这个

“田”指的是我们的内丹田,这个“天下文明”的“天下”,首先指的是内天下。我相信“见龙在田”以后,一旦这个“龙”在我们丹田之中出现的时候,那么观“文”的障碍就不存在了。什么是“文”呢?是指各种生命实相内的物元之“文”,是指原生态的甲骨文、金鼎文、小篆文,它们在体内可以轻松地观出来,而且产生一种生物光,在生物光当中去明白地观这些文,才称之为“天下文明”。我们内天下里面的“田”共有三个,分别是:颅脑腔当中的“上丹田”,胸腔当中的“中丹田”,以及腹腔当中的“下丹田”。

《易经》不仅指出,文明的真正发祥之地是人体之内这个本身,而且《易·乾》中更为明确精准地具体指出产生的区域部位。“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这八个字非常精准。“见龙在田”,此田绝不可能是地球大地上的农田,如果农田中出现龙,农田无深水,有些农田根本就没有水,秧田里面才有点水,一过育秧期的话,就全都是干的,连泥鳅都难以生存,如果在外田地里面出现了一条龙的话,那么这条龙也就必然是一条难以飞升九天的浅滩困龙了,根本谈不上出现后一句“天下文明”的盛况;相反,只能出现苍蝇嗡嗡扑满这条困龙身上而奇臭无比的惨状。这个“田”并非指农田,只需从“龙卧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这一句经典名言中就能找到佐证。在这句经典名句当中,就能佐证出这个“田”绝对不是农田,想想在浅水沙滩里一条龙被困尚且难以飞升起来,被小虾们嘬咬,难以自由地腾飞云天;那么在农田之中,也就必然更加干困难耐,招惹苍蝇的叮咬,与“天下文明”也就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根据中国史料记载,有的龙落难滞留在旱田里,常常有成千上万的百姓去挑水泼洒在龙的身上,并且祷告祈求苍天原谅它的错误,让它重新飞升。这样的记载可以说比比皆是,结果有的三五天后下一场雨,龙才能够腾身而起。所以,这个“田”就绝对不可能是外在的农田,而只能是内在的丹田,因为在《易经》里面相当多的地方,相关的文句里面已经确定是“内文明”。

中国道学文化,是修身内求的文化和文明。中国的道学文化中,这个“田”字,并非单纯惟一性地专指大地上的农“田”。祖先们早已经依据人体的内丹田是养命之源的同源性,并且随着生产力发展,将内观到的这个“田”的结构,进行了在地球大地上的使用外化,外用于农业耕作,在地球大地上修造农田之“田”,这也是人体内部仿生学的外在运用,从而与人体内的丹田相呼应。因此,这个“田”毫无疑问就是指人体内的“田”。

祖先们内观自己的丹田,获得高质量的能量营养,天德地气吸入体内,滋养自己的精神系统,营养自己的三魂七魄和体内的众生;同时,也把这种在自己体内观察到的现象外化在地球大地上,开垦出“田”格状的农田结构,种植五谷,通过这些五谷中的地气蓄养来进入我们的口腔,营养我们的肉身。这里面包含的那一种“内观丹田养精神,外耕农田

养形命”,可以说是异曲同工的。这个内文明的“田”,指的就是修身内求法中的体内“丹田”!人体内修身过程中不离不弃的上中下三个丹田,就是见龙的必观、必显之地。

修身实践者中的过来人都体会过,一旦在人体内的丹田中见到自身体内的龙,此时身国内天下中必然呈现出各类图和文,有各种品质层次不同的图和文的出现。龙的出现,又不断地增强体内的光明度,光明朗照内身国的内天下,同时也能透出身体,照耀和影响周围的人。“文”又与“明”相互作用推进,品质不断提升,光明朗照内天下,此即《易经》中所说的“天下文明”。

东方道学,是慧智同运的学说和思想,是老子所定义的:“知其白,守其黑,恒德不二,恒德不二,复归于无极。”道学讨论万事万物,全都是内取诸于身,并且“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地从内天下研究扩大至外天下。研究东方龙文化,更需要由内及外,细中求大,易中图难,这样才是一个正确走进东方龙文化的路径和办法。

东方龙文化的源起,我们从伏羲开创的易道文化中,通过自己的修身可以解码和破译出《易经》中所指的“见龙在田”,是指我们人体内的龙,那么我们人体内的龙又是从何而来呢?

欲知东方龙文化历史的源起,除了从细微处把握内身国的“见龙在田”之外,还必须知天识地,了解和掌握地球的演变历史和生命真相中一点灵光不灭,在不同物种体内共构生命,与地球同存而演化历史形成的大环境文明,也可以称之为“地球文明演化史”。

二、东方龙文化反应的地球文明史:

我们的地球具有46亿年以上的漫长历史,地球的地壳板块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地发生沉陷、凸起、漂移、转动、层叠、堆积,局部改构与整体巨变相互交叉,彻底毁坏重构与局部毁损相继,同样使地球上的生命不仅具有量变,同时也存在彻底的质变。今天,新闻报道中又报道青海发生7.1级的地震,那也就昭示着地球的地壳正在量变和质变当中,并且会特别典型和频繁。

地壳中保留下来的各时期的地层,好比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球变化史册。地质学中,地质年代的划分则是研究地球演化、了解各处地层所经历的时间和变化的前提。地质年代,包括地球初期发展阶段、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为了深入地揭示各地质年代中地层和生物的特征,“代”之下又分出次一级的地质时代,包括古生代的六个纪、中生代三个纪和新生代两个纪。

智能文明在研究地球的构造史当中,已经获得的许许多多长足的经验和知识,但是作为人类的灵魂在地球上的变迁,构成不同的文明,这个与地球的变化是同步的。地球形质不同的毁灭变化和重新组合,产生了地球上的不同生命形态,但是灵魂却始终不灭。人类

的灵魂,与地球的生灭共存,在漫长的地球历史演变过程中,曾经经历了“鱼纪期”、“龙纪期”、“人纪期”三个大的历史阶段而过渡到当今的时代。

灵魂不灭,载体置换,这是人类与地球共生共存的重要特点之一。而且,人类不灭的一点灵光,具有全息携带隐显信息的功能。它的存在,既使躯体这个硬件具有活力,同时也在发育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重演律,在胚胎发育阶段再次浓缩性地重演人类生命从水生(鱼纪期)向水陆两栖(龙纪期)、再向纯陆地生命(人纪期)变化的过程。

地球每一次发生不适宜任何生物存在的“大毁灭”以后,地球上的高等生命,全都只是形灭而神不灭。他们的神、他们的灵魂虽然丧失了依附的有形载体,但是却在另度空间中幸存,静静地等候地球经过剧变以后的沉静安详,再次诞生出新的物种形体,并且及时进入其中高级物种的体内,形神合一而构成新的生命体。所以,人类在地球上曾经很自然地经历过鱼纪期、龙纪期、人纪期这三大类不同的有相形态生命转换期。

⒈以鱼纪期为例分析:

人类的鱼纪期虽然有史难考,有这个历史,但是难以找到确实的证据。其实,关于这个鱼纪期的记载,在东方的龙文化当中是有记录的,最典型的记录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太极阴阳图。太极阴阳图,实际上是“鱼图”,是两条鱼在太极模式当中衔尾转动。中国道家的太极阴阳鱼图,极其形象和全息地象形表意了人类在鱼纪期的信息,双鱼衔尾而动,极其生动地表述着“天一生水”而水中出鱼的人类鱼纪历史。中国的民间,迄今都还流传着鲤鱼跃龙门、一跃功成为飞龙的美好传说。这些都并非是空穴来风,不是妄想臆造,也不是单纯的美好愿望,它还是源自于中国的龙文化是修身者内观积累的文化。因为修身者在慧观图文于自己的体内时,可以内观到在自己海底小腹盆腔中出现鳌鱼成龙的过程。“鲤鱼跃龙门”,鱼化成龙。体内之鱼成龙易,自然界鲤鱼成龙却极难。人类十月怀胎的过程中,就含有鱼纪历史的重演律。鱼龙互变史的再现,也会在胚胎十月怀胎的过程当中,在胚胎期再次展现一下。龙是两栖性的高级生命,由它载着人类的灵魂,完成有相载体的水生向陆生的转换和过渡过程。

⒉以龙纪期为例分析:

东方龙文化中的龙,是一种水陆两栖型的中国龙。这个龙纪期的“龙”,并不是指西方神传文化中所说的龙,也不是指考古发掘中所发现的各种恐龙。中国文化中所指的龙,是指三亿年之前当时地球上所诞生各种生命体中最高等的一种龙的物种。这类龙的物种,区别于其它龙种的最大特点,就是能自由穿越有相的三维度空间和高维度空间,表现出“能显能隐”、“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生理特征。龙的这一生理现象,正如孔子拜见老子第一次“高端会唔”时对老子的评价:“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嗋,予又何规老聃哉?”这段话,就是说孔子所见到的老子

那就是一条龙,这个龙的表现就是聚则成形,构成龙体,散而成章。这个“章”指的是什么呢?“章”本身在古代是音乐的意思,音以十篇为一章,为一个组合,并不是指的文章。其中,既有龙吟之声,也有龙形之彩,双重意思都在这个章里面,所以“散而成章”,乘五彩而成十音,乘云气而养乎阴阳,因为龙行而雨施,它能够调节阴阳,滋养阴阳,滋养万物。众人见到它,口就会傻傻张着而合不拢,完全看呆了,根本无法按照常规去进行理解,无法按照常规去评价老子。

在东方龙文化的当中,非常重视龙的作用,龙行雨施。中国人近百年完全忘记了祖宗的教训,自以为是,竭泽而渔,贪图口欲和金钱,把塘、湖、水库里面的水断流抽干,把里面的鱼虾、王八全部一网打尽,却不知道这种行为,最容易引起龙族的不满,因为人们伤害了它的同类,就再也不会在这个地区兴云布雨了。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很可能就是某一地域的气候失去了自然调节的能力,造成大面积干旱的结果。久旱不雨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就存在着“竭泽而渔伤龙气,云不行来雨不施”这种因素,与这是密切相关的。只是现在的人们,已经忘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真正内容,哪怕我们在高呼人与自然和谐,但是如何去和谐?由于私心和贪欲蒙蔽了心智,人们还远远不能走进根文化,走进东方的龙文化当中寻找到真正的答案,非常可惜。

孔子当年第一次拜见老子时,就如此评价老子是一条龙。的确,老子就是东方龙文化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他就是东方巨龙文化的形象大使。老子所亲自撰写的五千言,就是一部最典型的大慧大智、完美合一的结晶之作。

人体内含有龙全息信息的现象,修身者全都可以亲自在体内获得真实的验证。儿童和孩子们在德慧智的元教育方法中进行经典诵读时,比成年人会更轻松容易地获得验证。从中国数千年以来无数前辈修身的体验中,人们既可能体证出龙的全息观,也可以体证出鱼的全息观,但是从来没有人在自己体内求证出自己是猴子的全息信息,唯独这个验证不出来,虽然中国的修身文化当中有“心猿意马”的说法,但是同样不能证出自己就是猴子的信息。由此可见,达尔文的人类进化论,人是从猿猴变化而来的学说,只是一家之言,只是智能局限性的一种推论,并不能作为颠扑不破的科学论断而断言,但是我们却把这当做至高无上的真理,奉行了几十年。智能科学的天然局限性,如果不求助慧能相助,它根本就无法突破自己的瓶颈,只能不断产生谬论,然后又不断地被科学所推翻。

我找到了一些史料,证明龙是存在的,龙在人纪期也没有消失。在日本大阪的瑞龙寺里面,就收藏着明治四年时由中国输入的一条龙标本。根据发现这条龙的中国农民表示,当时他是经过河边的时候,看见了这只奄奄一息的龙,就用棍子把它打晕了,装在布袋子里,然后就拿到港口去卖。后来就被一个日本商人买回了日本,在它的身上刷上了金漆,制成了标本。这条龙全身有鳞片,眼睛很大,头上长着四只角,嘴边还垂下两条须,而且

牙齿大口都非常明显,有恐龙一般的背脊。这个龙体长一公尺,它的脚却只有三爪。脚上的爪趾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区分龙等级的重要标志。五爪龙,就称为真正的金龙,像封建社会皇帝龙袍上绣的一定是五爪金龙,属于真正的天龙。民间和唱戏的一旦用绣了五爪龙的衣服,就会被定下谋反的重罪而被全家抄斩。宰相官员只能用绣四爪的龙,这一品种称为“蛟”,并不能称为龙。还有三爪的龙,那等级就更低了。日本现存的龙标本是三爪,那就说明它只是水中的一种蛟龙,还没有成气候,这种蛟龙还处在发育阶段,因为它只有一米长,是一条小龙。这个现象,也说明了无论是蛟龙,还是五爪金龙,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我们人类观看到的龙的真实形态。

⒊以人纪期为例分析,:

三亿年以前地球曾经发生过一次毁灭性的剧变。当时,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中,除了龙因为具有自然穿越多重空间的能力而逃避成功外,其它生物全部毁灭而消失。在生态破坏毁灭基础上重构诞生的新的地球生态环境,由于不再能象从前那样构成产生养育成形龙的有相形体,同时也不再完美地适宜于龙类的顺利生存发展。龙类在高维时空中,就瞅准了新地球生态中所自然诞生的新物种形体——人类,地球所诞生的人类形体,被龙的灵魂植入形体之中共构而形成的生命,也就是人类祖先的形和神,就称之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这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东方的炎黄子孙。应当说,地球人类全部都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像很多同学都熟悉的德国皇家歌剧院的演唱家卡特琳娜,2004年她随欧洲康复养生学院组织的“洞天福地拜访团”到了华山,她进山不久,就感觉到自己曾经在华山呆过,她几乎走一走就要停下来,进入历史当中去回忆和验证,回溯一段自己的历史,还不时夹杂着认识到历史上所犯错误时,发自内心的痛悔和悲号。在登苍龙岭前的龙王庙中,更是久久徘徊无法离去,和龙王师尊进行的心灵交流,使她百感交集,有一种久别后重逢的情感,即便是“神速”的诉说,也难以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道尽太多的思念和找寻之苦。她只好擦干眼泪,并且承诺自己会再来一次。在2005年的时候,她就亲自一个人去了中国,并且在华山上一住就是七天。回到德国一个月以后,她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并且内观到自己的宝宝就是一条龙,过了一个礼拜以后,子宫里面的小宝宝跟她进行心灵交流的时候,就告诉她:我叫白龙。胎儿直接说自己是小白龙。因为卡特琳娜是高龄产妇头胎生产,42岁才怀这个孩子,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所以当预产期过了还没动静的时候,她就变得有点紧张了。这个时候,反而是子宫内的胎儿安慰自己的妈妈,这个小白龙用自己的神在体内给妈妈演示了一套安全生产的体操,告诉妈妈说只要好好按照演示的这套体操锻炼一个星期,那么在生他的时候肯定就不会太疼,而且也会是顺产,不会有任何的危险。当这位母亲按照未出生的胎儿所讲的方法,刚刚练习了一个星期时,这个自称为是小白龙的孩子就如约

在2006年的5月31日顺利降生了。这是发生在一个与中国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地地道道的西方人身上的奇怪现象。

而且,还不止这一例。雷欧纳德是德累斯顿银行的一个高级职员,他身体患有严重的肝硬化病,两个手呈现典型的朱砂掌(肝掌),他找遍了柏林所有医院和知名的专家,所有的医生对他的疾病都束手无策,并普遍认为他的寿命不久。他心里的负担特别重,后来经一个人介绍,就找到我这里,经过两次的治疗以后,他双手的朱砂掌(肝掌)全部都退红了,红气都退尽了,他感觉到非常奇怪,去进行肝臓化验以后,肝臓的各项指标也都趋于正常了。他就带着对中医、对道医的惊喜和疑问,请求和我单独进行一次长谈,特别想了解为什么有这么好的疗效,我是如何将这个西医认定为不治之症的肝硬化轻松治好,使他重新回归健康。后来,我就给他介绍了一些道家修身内求的方法,他很痛快就接受了,也非常认真进行实践了。短短的三个月左右,他就在自己体内看到了一条龙。龙在西方文化里,被打上了一种暴力和凶恶的标签,西方人认为龙都是邪恶的。因此,当他看到这条龙的时候,就非常惊慌,上网搜集了各宗教民俗关于龙的记载和图片,但是那些记载和图片都是外行说内行,以智解慧,根本没办法正确解答他内心的疑惑。后来,他又找到我这里,我就把龙的来龙去脉和龙的各种现象细细致致讲解了一番,解除了他的疑惑。后来在他进一步的实践中,又从自己的五臓当中观察到了五条颜色各异的龙,而且还验证了东方文化当中聚则成形、散则成光成图的特点,基本上他都验证过了,也就是《易经》里面记载的“内文明”,“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在他身上获得了良好的验证。

修身内证,可以慧观到自己体内各种各样的龙。这一点,不论是东方人的修身内证,还是西方人的修身内证,全都可以验证出自己体内龙的全息存在性,并且存在地域的分别性和民族的差异性。许多民族和地域中的人,在修身内证中只能证出自己体内的蛇,而证不出龙来。我考察了一下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很多西方人和其它民族的人求证不出来,但是通过实践老子的方法,实践中国东方龙文化的方法,就可以证出这个龙来呢?那是因为方法的不同,能量获取的来源和方位不同造成的制约性和局限性,就构成了见蛇不见龙,其中以未能及时与天道能量场接通传输联接性是关键原因之一,因为如果能与地球地气连通能量渠道的话,那么见蛇是很轻松的主要现象。与天的能量场,特别是与道的能量场建立了联系的人,才能够从深层次解析出我们基因当中的龙的信息,这点在玛雅文化当中可以获得验证。像在玛雅文化当中就存在着龙文化,虽然西方把它称为蛇,实际上很多图都是画的龙,而绝不是蛇。玛雅人的计数方法中,有一种二十位为单元的计算方法,它中央就是一条龙。

人类发展分期表

人类发展阶段,的确是非常漫长,非常悠久。如果从分期来说,光是我们人在地球上这三亿到四亿多年的时间里,也还有一个人即是神的时期,神退化成人的时期,幸存者逐渐延续,在自然灾害面前进行延续的这样一个时期,根据现存历史上有文字记载和考古物证的内容来验证地球的人纪文明,已经有四个文明分期。根达亚文明、米索不达亚文明、穆里亚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这是继人即神文明之后,已经连续演化的四个大文明分期。

在神退化为人的早期,人都有三只眼的,具有超能力,后来由于大陆的沉没,这个文明就被破坏掉了。当时的人大部分都回到了高维空间,以另外一种形态化为神;而少量幸存者延续下来,就开始人类的饮食期了。在这之前,人类饮食功能还不具备,而在米索不达亚文明期间,就启动了饮食文明。这个文明期,发生了地球磁极此起彼伏的转化,毁灭掉了。

然后,人类就进入了植物能量文明期。这个植物能量文明期,也就是餐素食果期和呼吸生成期,人类应用植物能量来进行生产力发展和精神文明教育。这个文明期,也是因大陆沉没而毁灭。这个历史时期,距离现在大概是一万五千三百年前。

大家比较熟悉,电视电影里西方对亚特兰蒂斯文明研究得比较多一些。这个时期,是质元光能文明期,它是高度利用质元光能来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更具有移植外星科技的成分,应用隐态的光能,作为能量源和能量资源。比如说,利用宇宙射线的能量、太阳光的能量,通过构造太阳金字塔,再加上菱形体水晶构面,水土合一,吸收宇宙能量和太阳的能量来发展高科技,它的高科技比现在人类科技要高级得多。这个文明期,是被毁灭在核战争当中,也就是在一万多年以前,曾经有一场残酷的核战争,并且造成了大陆

板块的沉没,在海里面就沉下去了,一万六千年到一万年前这个期间就消失在人类视野中了,这样才继续轮转到第五个人纪期。

现在,我们处在第五个人纪期,而且也是幸存者在延续。我们这一个人纪期,是一种意识情感的智能文明。意识情感,可能在中国表现得格外突出,智能文明特别典型,慧性是被处于抑制状态。这个期间的结束,将发生在2012年12月21号冬至那一天,就将摆脱智能文明的制约,而重新开启慧性文明的朗照时期。那个时候,道德就会逐步崛起,慧智同运的文明就会相应诞生。现在我们已知的科学,在那个时候就会成为小儿科,人类就会顺利就入四维空间、五维空间,超越金钱的制约,获得一种真正全面的发展,这是我们这个人纪文明即将面临的一个现象。这个人纪文明之所以在2012年出现这样的改变,与整个太阳系摆脱5125年这样一个能量低迷供应期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在寻找历史的时候,以历史为一镜,就可以知道东方龙文化的兴衰。“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兴旺是什么兴旺?而被替代又是怎样替代?人类漫长的历史经验说明:内文明则外文明,内天下文明则外天下文明。人类集约性的内文明,是共构外天下文明史的基础条件。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距离2012年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整个太阳系即将摆脱银河系能量场对人类慧性思识的制约,离弃愚智的蒙昧和道德的背叛,重新回归于慧智同运的新时期,重建尊道贵德的新时代。在这个漫长的5125年的智能文明即将消逝的时候,我们提前重温一下东方古老的龙文化,去迎接龙文化的再次到来,摆脱愚智时代对我们形成的制约,对于我们展开双臂,去迎接太阳系地球文明发展史中道德文明新春天,是极其具有意义和帮助的一种探讨。

东方龙文化的原貌,由于2500多年儒学智能型的解读,早就已经丢失道学之本义,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原义丢失,而仅剩智能所能理解的常义。这个现象,需要我们重新去证明而恢复过来,要以道解智,以道去解读我们东方的龙文化。

四、咬文嚼字细论东方之文

上面,我们既依据“内取诸于身”,同时又“外取诸于物”,简要讨论了各种文明现象。大道的特征,就是“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无所不及,无所不至,无所不在。东方龙文化研究的基础,始终离不开“修之身,其德乃真”的根本原则,也离不开“为大于其细”的技术方法。易道文化中,修身的“内文明”和“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就是极其精准的“为大于其细”。

文明、文化,都是组词,为大于其细,就必须拆词解字释文,咬文嚼字而细品其味。在东方龙文化的基因库之中,“字”的母亲是“文”,“文”的母亲则是“符”,所以咬文嚼字的关键就是回溯于文,就是“咬文”。这个“咬”,只有“以道解儒”、“以慧解智”,才能具有从“字”回溯于“文”,再慧观其文,透过有质有形之文,进入有质无形

的“众文”之境内而大明白,透显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这种类似感受,才能比较正确地去认知东方的龙文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智能认知的局限中,去人云亦云地解读东方龙文化。

文,在2500年以前的东方龙文化时期,在人们的慧识尚未关闭丧失之前,祖先们将慧观万物所知,归纳为三个大的系统,分别称之为:天文、人文、地理。地理,也是一种“文”,只是慧观中的结构形态,与慧观天和人所观察到的“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故单独以“理”而命名。东方龙文化中慧观下诞生的“文”和“理”,这个“文”和“理”的本义,到底是不是儒学智能所解释的“花纹、纹理”呢?《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从《说文解字》的解释当中就可以看出,智能文明无法解读《易经》当中所提到的“内文明”以及“见龙在田”和“天下文明”。孔子六十多岁才开始学易,他没有自己学生颜回那种坐忘的能力。他在六十多岁才学易的情况下,能不能见到这个“内文明”?能不能够“见龙在田”而“天下文明”呢?我觉得这里面是需要考证的,并持有一定保留意见的。

我们现在解读《易经》里面的这些词,从中可以看出,如果我们不能产生“内文明”,当然不能“见龙在田”,这个“内文明”就不能够出现,因为这是完全在慧观内视当中出现的,只有慧识和智识同步去解读,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这个“文”的本义和后来在智能文明期当中衍生出来的多种智能型的解读,并且能够真正产生突破,也就容易理解东方龙文化的真谛是“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

在慧智共运之中,仰观于宇宙天空时,发现的宇宙天体能量结构物元图,名之为“天文”;内观于体内,发现的能量结构物元图,名之为“人文”;俯察大地时,所发现的地气能量结构物元图,名之为“地理”。所以站在东方龙文化的范畴当中,去解析什么叫天文、什么叫地理、什么叫人文,那是与智能文明的解析大相径庭的。

现在很多人解释什么叫天文的时候,认为天文是指天上的星体,并且还发明望远镜去进行观察。但可惜,东方龙文化的天文,绝不仅仅是观察天上肉眼可见的星星。对于肉眼可见的星星,只是观察其中的体元、物元和质元的坐标定位图,而并不是真正的天文。

对于地理来说,也是这样,我们也有很多的误识。山脉也有它的文,叫龙脉之文,平原上也有地龙之文,山有山文,田园也有田文,水里面也有水文,山文、水文等各种地理之文,并非指的肉眼可见的文。五岳的文,全部都刻在石碑上,像华岳的文、嵩岳的文、泰岳的文,都有一张图,大家可以去看看,那就是它们的山文。在地图上,也可以发现显态共构的文结构。像在阿尔比斯山脉,它就有一条巨龙,我们当时在一张地图上发现了它隐态的共构结构,对此有更深的感受。

最早期,东方人是用玉来类似表述这个文,这点跟玛雅人一样,玛雅人也特别爱好玉。玉石的体内,就含有这个文,而且这些文能给我们的生命带来启示和启迪,对认识我们体内的文有所帮助。文的本质,是由有质而无形的质元能量,构成各种物元形态,能被慧智共运者捕捉和分类的一种质能型的文化基因。文,是万物表达自己本体现象和动态的一种物元的标识。文的结构特征,能反映出本体的全息性。文,是万物转化成物元形态,向外界表达自己全息信息的一种符号,既具有无形有质的特征,同时又能被描画记录,当其被描画显影的时候,也就称之为“文”。自然万物不同的文,全都可以用显态的形式记录和表达,使不具备慧识能力的人,也同样能够了解其中的道义,观文识义,记文表述本质。这一过程,只有慧智同运的人才能更准确地记录和解读。

例如,两千五百年以后的人们解释甲骨文的时候,已经大都局限在智能当中理解,缺乏慧识同步的理解,也就非常容易偏离众多甲骨文的原意,改变了甲骨文慧性记录符号的本质,强行冠以纯智识的概念,失去了本来面貌,使人们距离修身文化越来越遥远而难以回归。2500年以后的智能文明,可能因为自己第三只眼的生理功能丢失,人们所研究的“文”,只能停留在肉眼可见的层面,研究自己身上的“文”,也就只能伸出手来,看一看自己手掌的“文”,看一看自己指头上的“文”;拿一块玉在自己手上,也只能看一看玉石内部的纹络而已,并不能进到自己体内,返观内视三腔之“文”,内视三个丹田之“文”。我们仅仅从“文”的演变退化当中,就可以看出这些内容。

从文至字演变蜕化中看慧性与智能的转化:

“文”的演变

上面的图表中,图例式地分析了“文”从性蜕慧眼、去性从心、去心从脑的逐步蜕变过程。这个“文”的变迁史,除了第一阶段无史据可考,需要修身自证以外;其余三个阶段,全都“铁案如山”,无法否定,东方龙文化的变迁就显得十分有趣。

慧观到的“文”的立体图,可以说是甲骨文的原形、原生态。甲骨文的“文”,是慧观象形表意,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文的中心,画了一只眼睛在垂帘内视,画的是自己的丹田,是甲骨文的一种象形表意。到了钟鼎文、金文时期,“文”的中间画了一个心,用心观来进行表意。

第一个“文”,是一个慧观内视下所能“见”到的立体“文”。这个“文”,一旦能够在体内慧观内视到,就可以见到它具有动态活力的现象,它不仅呈现出这种物元的结构状态,而且还可以体元化,可以化成一条金龙,并且能够载着心神丹元和首焱,轻松地穿越人体大脑的皮层、质层与核心层,来完成心和脑以及神和体元、物元、质元进行连接的过程,使大脑三层结构的这一“硬件”,完整地与心和意的体元“软件”系统全部安装成功,能够高效地同步运行。在慧识观察中,看到了“文”化龙载心神的现象,如同心脑合一之象、慧智同运之意。“文”,并非单纯的一个符号,也并非一个字义所能全整表达,“文”之符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以及丰富的内容,可以表述着世间万物,具有动态性。在肉眼不可观的世界里形成了种种的图案;而在显态中,则形成了文明、文化以及文字。

“文”的甲骨文象意,表述的是:共同运用自己的第三只眼垂帘,返观内视自己的丹田,在体内求得见文、见龙,使龙和文都能见到,那么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良好变化。

关于太阳系在银河系一天当中的变化,我曾经形容像是冬天的变化。实际上在整个银河系的年来说,5125年还只是其中一天的变化,只是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变化而已。因为银河系一年,太阳系整整绕着银河系转一圈,需要几亿年,时间更长。只不过人们对银河系一天的昼夜交替变化不太理解,用地球的四季变化作比喻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味道。我们即将摆脱这个区间的控制,回到道德春天即将到来的时期,所以我们需要正确掌握这个变化过程。

第一个慧观当中的文和甲骨文的“文”,用第三只眼去观,那么就容易看到。在钟鼎文时期,变成用心去感格,格物致知到物格知至,这个过程可以产生一种心生其文的表意,但并没有像慧观和以性之观那么清晰。当性用自己的神来进行整体观察的时候,要比慧眼更详尽和深化。“去性从心”以后,开始用心观,就变得稍微退步了一些。最后过渡到“去心从脑”,一旦到了“去心从脑”阶段,这个“文”就跟现代的“字”基本相近了,慧性的内含就失去了,而完全服从智能的需求,在谈论这个“文”的本质了。

“文”与慧和心的关系,从以上的甲骨文以及金文的“文”中可以得到体现,外围似一个呈“大”字而站的人形,甲骨文是着重突出一只慧眼返观内视下丹田,指引人们去“见

龙在田,天下文明。”钟鼎文的内部,则是着重突出了中心的一个心形图案。这一历史阶段期中,人类已经是逐步丧失了直接用性(神)和用慧的能力,而需要以心智为主导来释读万象。心生其文,也就成了重要特征。人类进入到小篆构文时期以后,在这个“文”上就非常明显地直接表现出“去心从脑”惟智独尊的转化,标示和记载了丢失慧识而智能全面取代的必然趋势。

“文”之形的变化,在历史的长河中记录着人类慧性的丢失和智能的崛起。这与庄子的记录,也是不谋而合的。《庄子·缮性》中,曾经揭示人类的离道失德和性慧的相继迷失和心智的产生:“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下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人类在“去性从心”的蜕变中,必然需要借助“文”的信息作用和全息作用等功能,但是过度让后天心智运用“文”,以及将先天慧性之“文”转化成为后天智能象形表意之“文”,却又会使人产生依赖性和加重后天智能对先天慧性系统的屏蔽性,并且大量消耗体内的慧性质元能量,所以说“文灭质”。而“博溺心”的结果,就是“去心从脑”的必然产生,愚智时期随着德能获取的障碍、性和慧被智能所屏蔽而必然出现。

五、“文”的种类与分类:

“文”,作为东方龙文化的基因元素,它的本身就具有三元(源)的系统性。“文”,是万物表达自己本体现象和动态变化的一种质元能量凝聚,并且构成物元形态的标识,能表现出多种特征的一种有质无形的反应。慧观者通过观察记录,描记书画“象形表构”,形成智能意识可以理解掌握以及应用的各种符号与图形,就称之为“文”。“文”具有能量的动态性,在未被描画成形之前,在它还处于万物的形体之内或形体之外时,它具有一种“聚则成形质,散则成能量(气)”的特征。

万物生命体,全都具有自己所拥有的品质不同的“文”。仅就人体生命而言,正常时有健康的文。比如说善性文,善性文能够在自己体内和身体周围比较丰富地活动,说明这个人一团和气,大家都愿意接触自己,而且自己的身体也必然是一种健康的状态。生病时会产生病理文,慧性深厚的人观察病人身场周围以及身体之内,就会发现其中的病理文。这个病理文,实际上就是认识疾病实质的一个中间媒介体,积累经验后,就知道这类文属于什么病,或者这一个病的文反映在本因上是某一种动物或者某一个生命释放出来的提示信息。如果捕捉到了,就能够直指本源,而找到其中本因性的疾病根本原因。例如,人类七情六欲的变化,通过心所发出的心念活动,可以形成不同的心理文。人们所发出来的音

有音文,人们诵读经文也有着不同的能量文,万物全都是以能量方式而存在,都会产生出各自不同的文。

⒈论德章之文:

举个例子,《德道经》第一章“论德”,在人们诵读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文”的三元。当我们能够实现与圣人居,与圣人谋时,就能慧观到体元,而走近体元,也就是作者——老子圣祖,以及诵读者自身的体元,看到老子的形象,而与老子居、与老子谋。更进一步深入细化之时,则可能发现诵读这一篇“论德”章时,就会慧观到物元现象,慧观到质元现象,三元一起来观。例如下图所示:

论德文

这个图给大家发过了,“论德”章三个佛手交叠而呈现在这个章文能量体当中,而画的三个“8”字文,实际上就像麻花。我们祖先非常聪明,告诉我们如何炸麻花,只要买一个麻花看一看就会知道。“8”字双面螺旋结构,人体内都有;在看不到的文字世界,同样有这种文,我们不要口里吃着麻花,就忘记了有质无形当中也同样存在着这种能量结构体。

我们在诵读“论德”章的时候,是可以观察到这种经文的“文”能量构成的这个文形,也就是物元能量结构体,通过我们的百会,通过我们的前额,进入到我们的体内。古代,也称其为“佛手通玄文”或者“法掌通玄文”。要是观察到了这个“文”的话,那么能量的品质、质量,的确是比单纯用口诵读的效果要好得多。“8”字形螺旋体就是一个“玄”字,之所以三个圆连续使用,根据连续诵读的声音,它就源源不绝而下,构成一个能量瀑

布流,构成一个物元的瀑布流。能量就像庐山瀑布和黄果树的瀑布流一样,直泻奔流而下,进入到我们的体内。

物元是由质元凝聚而成,因此,它出现以后则自然释放质元能量。上面的图文,具有这种质元能量作用,诵读者与受众者都可以感受到这种能量的产生。

“文”的体元系统,也是一个关键内容。为什么说在诵读的时候,要与古人居,与古人谋,要主动地去与古人联系?在诵读老子《德道经》时,最好开始就先主动、恭敬地去与老子进行心灵沟通,它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地与老子居,与老子谋。这花不了多少时间,但是效果就比单纯以我为中心进行诵读要强大得多。在这一过程中,就是要让诵读者与老子心意神相合,或是能够达到一个良好的“居”与“谋”状态,构成完整的体元相合的模式,那么经“文”的物元以及质元才能更好启动开来,并且发挥到最佳的状态。

所以,从“文”的三元性,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诵经效果快而好,有的人却是毫无效果?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做好恭敬诚信地与老子居,与老子谋,因为体元的连接是物元传输通畅、质元能够顺利进入我们体内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完成体元系统的完整性连接的保证。

在经典诵读的“恭熟忘合灵”五字诀之中,“恭”字是最为重要、最为重要的一个字。“恭”字的完整内涵,具有“信、敬、爱、畏、恒”五元素。这五种元素完整不缺,真实丰厚,方为“恭”字诀的具备。第一个因素是信,要有那个信念,要有那个诚信,要有那个信仰,建立道德的信仰,建立对道德的诚信,建立对道德实践的忠信,这是一个前提,是一个基础。只有具备了信念,那么才能清理迷惑与躁乱,立起恭敬的真实性。第二个元素“敬”,就是尊敬,就要谦虚,要处下,要虚怀若谷,要有敬信的态度,没有处下的礼敬,就无法生恭敬心。第三个元素就是“爱”,要有慈爱、博爱,要爱老子,爱圣人,爱众生,爱体内的所有生命,渴望他们获得营养,渴望他们生命能够改变质量,提升活力,真爱无私,大爱无畏,唯其爱心具备才能恭而存真。第四个元素就是“畏”,要有敬畏心,要有畏惧心,不能无法无天,老子天下第一,不能用自己的智能意识完全主宰自己的内天下,要有畏惧,知道敬畏天地,敬畏自然,敬畏道德,才能确保不生妄想,知畏则能处下受教修品格获能量再造自己。第五个元素“恒”,就是坚持的意思,就是长久和反复的意思。修身的东方龙文化,关键是在生命内外的真实实践,修和行同时并举,修和行产生效果和作用需要时间进行验证和诞长变化,人的生命孕育需要十月怀胎而成形,人的修身基础离不开十年炼己的为学者日益的善正德积累,这个积累离不开恒时和恒行。

这五大元素全部都具备的时候,体现出的“恭”才真实。实际上,恭熟忘合灵当中,如果一个“恭”字做真实了,真修实行地将五个元素完整具备了,那么这个“恭”就容易

进入自动连接东方龙文化当中的慧识三元系统,也就是体元、物元和质元系统,产生“玄之有玄、众眇之门”的诸多作用。

“文”的内容丰富广泛,天文、人文、地理都是文。分类归纳,也是方法众多,进行概要性地分类,也可以将其归纳为七大类别:

⒈一切正、善、德的能量文,道光德能皆有文,上善优秀的经典也有文,就如上面所举的例子。相反的能量,如阴性的文,邪气的文,六淫七情皆有文。

⒉万物所具有的本体特征的文。

⒊各种声音所形成的各种特殊的文。

⒋所有疾病的病理文。

⒌能够用来治病的治疗文(其中包括用音来治疗的声音文)。

⒍处理与化解一些事物的文,同一件事物的处理文,常可寻到相关的“符”。

这些符的出现,也就充分反映了一阴一阳谓之道,有矛即有盾。在肉眼不可见的四维、五维空间,有相互的制约性。因为一旦分解到二,那就一定有阴阳之体,所以它的相互制约、相互化生,都是可以找到对应的东西。

⒎人与动物心理活动所形成的文。

在这一类文中,也可将人与动物扩展到一切的众生,比如因果链中的债主们以及肉眼看不到的众生,他们的所求以及嗔怨,也同样会产生特殊的文,表达出来,同样也是可以被描画出来的。

⒉善化嫉毒文:

例如,意识中的阴意不良活动,最容易产生嫉恨、嫉妒之嫉“文”,但是慈悲心遇到这类嫉文之时,能够自动生成善文,自然化除嫉文产生的毒性能量和杀伤性能量。善嫉者,亦可依据此善文自己破解和化除自己心意中生成嫉文这一物元,以及同时清理释放的嫉毒质元能量。

善文破嫉毒

这个嫉“文”的特殊结构非常有趣,这个嫉表现在哪里呢?表现在我们意识的意里面,表现在浊意、妄意里面。当人们在相互交流的时候,如果嫉妒的嫉气这个心理活动一旦产生,马上就会释放这样一个嫉文出来,就像漫天飞舞的大雪花一样。不过,这个雪花不是洁白可爱的,而是混浊、黑暗的,迎头盖面就会向所嫉妒的对象扑面而去,冲入对方的身场之中。敏感者就会感到浑身不自在、不舒服,那就称之为嫉“文”攻击性符号。嫉文是由嫉妒者心里产生的,虽然没有主动说要攻击对方,但是由于心里嫉妒别人的成就、嫉妒别人成绩,产生种种嫉妒的不良意念,就会产生出大量的这种四个尖尖角带有三根针的能量体攻击对方,同时也会伤损自己内部的正气能量。因为嫉气一生,自己的功德林就像水库的水一样迅速干涸了,调动大量的能量来转化成这种物元结构图,然后在自己的阴意和神性的驱使下向对方释放,所以会消耗自己大量的能量。这种情况,都是表现在情志活动当中。

当然,忿怒的时候,会产生忿怒的文;悲伤时,会产生悲文等等。“嫉妒”的“嫉”有“嫉文”,“妒”也有“妒文”。女性的“嫉”文和“妒”文,都比较典型,很容易产生;男性的“妒”文比较多一些,“嫉”文比较少一点。但是,不管是“嫉文”,还是“妒文”,都有伤损自己和损害别人的作用。为什么说修身者一定要平心静气,善待万物,六

家庭教育讲座演讲稿

家校合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为什么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今天,青少年学习和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开阔视野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们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但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而中华传统美德正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着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对起码的道德要求知之不多,因此极需要告诉你们我们的传统美德是什么,告诉你们过去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传统美德,又是在这种传统美德的哺育下发展壮大起来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祖国,复兴中华,更需要将这些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学习传统美德是我们青少年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战略措施,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宏基伟业。 二、为什么要实现家校合作?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局限依靠其单方面力量是难以克服的。然而,我们发挥家庭学校教育的各自优势,相互利用、相互补正、相互促进,进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是家校合作的意义所在。如何对学校以往积累经验进行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意识,拓宽家校沟通的渠道,延伸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使家校合作的方法多元化,为探究切合本校实际的可操作的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创造良好的学习和育人环境,优化家校双方的教育并使之形成合力,避免家校教育的冲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服务,这就是我们的研究目的。

文明校园创建申报材料

文明校园创建申报材料 东风小学位于贵安县东南,距县城7.5公里,校舍坐落在东风村。学校始建于1951年,原属是一所村级民办小学,几经变迁,现已成为一所比较大型的农村完小。 学校占地8745平方米,校舍面积3421平方米,厕所126平方米。学校服务半径主要是东风村,周边还有几个村的学生到本校就读。学校现有教室12个,实验室(科学教室)1个、仪器保管室1个、图书室1个、体育器材室1个,教师办公室2个、会议室兼档案室2个,行政办公室1个、总务室1个,学生食堂2间。现有校舍以满足目前教育教学需求。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坚持以德育工作为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坚持以“崇德、博学、求实、创新”为校训,努力办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体师生统一方向,统一意志,明确要求,群策群力,大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了一个管理科学、安全稳定、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文明校园。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构建文明校园工作格局 在文明校园建设过程中,学校首先从领导班子建设抓起,成立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余琴(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总体规划) 副组长:王华(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管理) 黄杰(负责教育教学) 成员:夏利(负责班级管理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罗登(负责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 王伟(负责校园安全) 石旺(负责社团活动) 通过优化文明校园创建的管理机构,进一步强化对文明校园建设工作的领导力,从组织上提供保证,加强领导;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把“人文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中,让师生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从而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校始终重视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引领党员和干部党性教育和表率作用的发挥,引领教师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发展。 为使文明创建活动内涵更丰富,提高教职工思想道德修养,我们统筹设计了独具风格特色的载体活动。 1.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我校利用每周一下午教师例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引导教师转变

关于开设德慧智学校的问卷调查

德慧智教育文化“关于德慧智学校”项目规划 《领悟德慧智教育文化,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接受德慧智教育的研究》 学院外调查问卷 ************************************************************************** 首先感谢您参加本次问卷调查。德慧智教育旨在家长与孩子同共进步,家长不学习将无法指导孩子的相关学习,本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您及您的孩子关于德慧智教育的兴趣状况,对于您没有任何不利影响,请您如实填写。调查结果仅用于项目研究,请放心。您填写的任何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感谢您的合作!祝您家庭和谐!生活幸福! 此调查表请于3月26日前完成,请您按照表的要求,填写好保存后,发到电子邮箱:laozixueyuan000@https://www.360docs.net/doc/5614393308.html,.谢谢! *************************************************************************** 1. 您了解国学(或中华传统文化)吗? ( ) A.不了解 B.听说过不了解 C.了解一些没有深入 D.了解一些,但不知该怎样入门学习 E.很感兴趣,也在进行系统学习 2、您以前阅读过哪些国学经典内容?(没有选项的可手填)() A、<德道经> B、<黄帝内经> C,<黄帝四经> D、《周易》 E、《大学》F、《论语》 G、《孟子》 H《千字文》 I、《朱子家训》 J、《三字经》 K、《弟子规》 L、其他 3、您了解德慧智教育文化吗?()

A、系统学习过 B、学习过部分内容 C、只是听说过 D、完全不知道 4、您看过德慧智里那些黄老根文化的那些著作?( ) A.《德慧智慧性图文思维教育---别把孩子教笨了》 B.《道德复兴论修身》 C.《道德教育贵修身》 D.《老子人法地思想揭密》 E.《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 F.《中华国学道德根》 G.《国学道德经典导读》I.《人法地漏尽通揭秘》 H.《道医学》J.<德道行天下> K.全完没有看过 5.您认为德慧智教育文化对您或孩子及家人等有帮助吗?() A、非常有帮助 B、有帮助 C、不知道 D、没什么帮助 6.您希望进德慧智学校进行系统的学习吗?( ) A.非常希望 B.无所谓有时间就学学 C.有网络和理论书就足够了没时间出门 D.没有时间学习 7.您的孩子有诵读过哪些经典? A、<德道经> B、<黄帝内经> C,<黄帝四经> D、《周易》 E、《大学》F、《论语》 G、《孟子》 H《千字文》 I、《朱子家训》 J、《三字经》 K、《弟子规》 L、其他 8、您愿意将孩子送到德慧智学校进行专业学习吗?() A、非常愿意 B、愿意 C、无所谓 D、不愿意

防拐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拐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坏人拐骗小孩子时惯用的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2、让学生提高警惕,万一遇到坏人应该机智自救。 教学重难点: 识破坏人的阴谋,学会自救。 教学过程: 1、导入: 虽然是五年级学生了,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天真的孩童,所以首先我设计了让他们回味儿歌,用课件播放《小兔子乖乖》的儿歌:“小白兔儿乖乖,把门儿开开。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让他们谈谈小白兔为什么不开门,那个叫开门的是什么目的,请学生畅所欲言,并揭示本课主题导入新课《提高警惕防拐骗》。 2、学中感悟知道提高警惕的重要性. 此版块我旨在让学生边学习安全手册中介绍的知识,边联系实际谈感受为什么提高警惕。 此版块采取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教材第18页的案例,说说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3、学习如何防拐骗. 1.此版块我设计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第一,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畅谈防拐的措施。 2.首先让学生了解坏人拐骗小孩子时常用哪些手段?应该如何预防?

3.你还知道哪些拐骗伎俩?说出来,提醒大家注意。 这个版块是这节课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多说多想多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借助课件展示讲小勇遇到坏人机智逃脱的故事,让学生说说小勇的机智、英勇体现在哪些地方?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接下来设计了“安全小贴士”这一过程,让学生轻松学习反拐骗措施。 为了防范被拐骗的悲剧发生,我们自身应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反拐骗措施。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要牢记自己和家长的姓名、家庭住址、家长工作单位和家庭的电话号码,必要时可以求助警察或者拨打110电话求助。 2、不要接受任何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和陌生人说话等等。 3、在公共场所要与父母在一起防走失,上下学不要单行要和同学结伴而行。 4、真的被拐时沉着冷静,注意观察犯罪分子的人数、交谈内容,从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图。在摸清对方的意图后,要想方设法,在适当的时候,寻找借口逃跑如上厕所、装病。不要与犯罪分子当面顶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总结明理。 此环节我让学生自己谈学生在本节的收获,再次明确提高警惕性的重要性,使学生回忆本节中介绍的行之有效的防拐的方法,真正达到保护自我,珍爱生命的目的。

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最新版

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家长会) ——让健康心理伴你快乐成长 亲爱的家长们: 大家好!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希望通过我今天的讲座,同学们会在学习以及生活中得到一点启迪,收获一点经验,长一些见识,心灵上得到一次震憾。心理学家曾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报告,发现学生心理大多是较健康的,但也有9.5%的小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等等;从而提出应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需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并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现阶段涉及较多的还是心理问题较明显的大中学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许多心理问题都表现出了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例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的一则案例讲,山东某县一名年仅8岁的小姑娘因被邻居怀疑偷钱而服毒自尽。由此联想到近年来见诸报端的类似事例,例如,某小学生因考试不及格被罚款而自杀,某中学生因“老师把我同小流氓相提并论”而卧轨身亡,某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批评而离家出走等,可见对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特别是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是势在必行的问题。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

画。21世纪的小学生,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那么小学生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呢?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了一些家长的愿望。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你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小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惧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3)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你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使你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一方面你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你们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遇到因与家长和教师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

文明校园创建汇报材料

大单小学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汇报 杨孝栋 2015.9 我校自办校以来,高度重视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以文明校园创建为载体,大力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造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作风正派的教师队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且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自然概况 大单小学,是一所八村合建学校,校园面积8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68人,开设十三个教学班,教职工总数33人,其中专业教师32人,门卫1人。教师中骨干教师1人,县学科带头人4人,高级职称16人。特岗教师7人,学历全部达标。 二、创建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机构建设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创建文明单位的根本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少先队、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负责制,明确职责,健全网络,完善机制。。 (二) 建立管理机制,保障校园文明建设 为推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我校在原有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又特别制定《大单小学文明单位创建长期规划》、《文明单位创建考评细则》、《文明教师、文明学生、文明班组评比条件》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文明教师、文明学生、文明班组评选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师生以“文明伴我行”为主题的知识竞赛,以增强师生的文明意识,使文明创建活动得以在我校向纵深发展。

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学校的基本管理策略。凡是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大小事情,一律要经过教代会民主协商决定。正是因为学校充分尊重了教职工的民主权利,才使得广大教职工真正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爱校如家。学校对教师采取“定岗定责、量化考核”的管理方式,制定了教师评聘方案和百分考核制度,考核结果公开透明,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开展专题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为使文明创建活动内涵更丰富,提高教职工思想道德修养,我们统筹设计了独具风格特色的载体活动。 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继续深化“为学生未来奠基”的理念,全面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打造文明教师队伍,办文明学校,特开展“师爱之行”师德建设活动。活动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师德教育目标,通过“五爱”教育(即“宽容之爱”、“信任之爱”、“赏识之爱”、“尊重之爱”、“平等之爱”)、活化读书载体、“我读书、我快乐、我幸福”网上论坛、“名作欣赏”朗诵会、“我给学生送生日礼物”等系列活动,促进教师文明从教、以德育人,以独特的人格、学识魅力影响学生。在教师中开展四评活动,暨自评、学生评、家长评、学校评,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先进。 (四)提高业务能力,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校积级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教师们提升了教育理念,学到了教学方法,提高了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水平。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自学一本教育理论书,每学期写四篇读书心得。每月交一次教学反思。长年扎实地开展教师五项基本功训练,其中包括两笔字、简笔画、课件制作。 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课堂教学始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

传承我国“龙文化”,打造学校品牌文化建设

传承中国“龙文化”,打造学校品牌文化建设 摘要:以优质文化作引领,学校才能更好地发展。呈贡新区第二小学创建“龙文化”品牌,从办学理念、校园环境、学校品牌标识、学校管理、综合实践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龙文化”特色的品牌文化建设之路。 关键词:文化建设思路定位综合实践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还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学校作为文化继承、创新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在推进地方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而以优质文化作引领,学校才能更好地发展。因此,坚定地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品牌之路,是当前形势下地方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未来使命。作为呈贡区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呈贡新区第二小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承文化为魂的理念,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开放和选择、

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不断丰富活动形式,确立走一条“龙文化”品牌创建的探寻之路,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依托地方突出特色,寻根探源龙文化 我校所在地呈贡龙街社区,呈贡是云南高原明珠滇池东岸的一方富饶美丽的沃土,也是古滇文明的摇篮之一,而龙街社区的龙翔寺系育侨中学旧址,清中期至2000年一直作为龙街小学校址。这对作为传承和创新龙文化的学校教育无疑是丰富而宝贵的教育资源。龙文化――我们从内涵深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根探源,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龙图腾,具有不可战胜的拼搏力量;腾挪自如的冲天才华;勇猛精进、完美无缺、充满智慧是它的真正体现。活力的二小,发展的二小,开拓的二小,追求卓越的二小正是现实中品牌办学的文化追求。教育特色是以“文明智慧、容合和谐、奋进创新”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为核心,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与技能,滋养传统文化品性,培育中华民族龙的传人。文明,文采光明、文德辉耀、文治教化、文教昌明,是泱泱中华,礼仪之邦之根本,正所谓“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智慧,犹指聪明才智,是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容合,是指包容、合作、合力攻坚、团队发展。和谐,表现为融洽,调和,和睦协调、配合得当、和好相处、和乐融融。奋进,奋勇前进;奋斗进取。创新,创立或创造新的。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都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需

中西“龙俗”差异及原因

中西“龙俗”差异及原因 摘要:本文首先对中西方的“龙俗”进行了简要描述,指出了东西方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龙俗,即东方的崇龙习俗和西方的屠龙习俗;随后具体分析了中西方两种不同龙俗的起源,指出“毒蛇禁忌”是东西方龙俗的共同起源,并以此为基础对两种不同龙俗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龙俗崇龙习俗屠龙习俗毒蛇禁忌 一、中西龙俗 “龙俗”,顾名思义就是关于龙的态度和习俗。这种习俗中西方都有,然而其内容却是大相径庭。在中国,人们对龙可谓是情有独钟,“龙凤呈祥”、“龙马精神”、“卧虎藏龙”……恐怕很难找出几个带“龙”字的具有贬义色彩的成语。中国人崇龙众所周知:在国人的眼中,龙是百虫之长,能驱毒虫;龙是水神,可利万民;龙是“瑞兽”,保四方平安。逢年过节喜欢舞龙灯,赛龙舟。中国人更是喜欢以“龙”自居,自己的国家是“龙”,自己的民族是“龙”,对自己也自豪得称为“龙的传人”。难怪我国著名文学家闻一多先生感言“龙和凤是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1]的确,龙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崇龙习俗”则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中最有民族特色的方面之一。 然而在西方,龙却远没有在中国样的“风光”,西方人所持的是屠龙习俗。他们将龙看作是邪恶、黑暗、守财奴的象征,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异己力量,必须将其铲除。“屠龙习俗”有两个突出表现:一是丑化龙的形象,将龙描述为面目狰狞的蛇怪。这从各国词典对龙的解释中可见一斑:《英汉辞海》(1990)中将龙定义为“一种传说中的动物,一般被描绘成怪异的有翅和鳞的蛇或蜥蜴,头具有盔冠,爪强大”;《不列颠大百科全书》(2002)对龙的解释是“传说中的一种怪物。通常被想象成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蝙蝠的翅膀,身披鳞片,能吐火;也有人把它想象成一条蛇,有带刺的尾巴”。这与我国《现代汉语词典》(1996)中的解释“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差别很大。二是非常崇拜征服龙的英雄。西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有不少这方面的例子:希腊神话中的勇敢夺取“金羊毛”的伊阿宋和美狄亚的故事,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斩杀九头巨龙许德拉的神话,以及被奉为英格兰、葡萄牙和南斯拉夫保护神的屠龙英雄圣乔治的英雄事迹等都描写了屠龙英雄,反映了人们对屠龙英雄的热爱。 二、中西龙俗的起源 如上所述,龙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是人们崇拜的神灵,而在西方却成了恶魔。为什么东西方龙俗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首先对中西龙俗的起源做一些分析,从历史的角度对两种习俗的起源和发展作一下比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精确的结论和认识。

家庭教育主题班会

家庭教育主题班会 家庭教育主题班会家庭教育主题班会一.教学目的 1.让每一位学生去深入了解家庭,父母的含义,其中所包括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单元,一个人一生所处时间最长的即在家庭中,所以在人生的前半阶段,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整体的知识面和素质以及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二^一世纪的高中生,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我的发展该朝哪条路走,这时家庭的正确引导是很重要的,如何和父母相处,如何消除因时代引起的代沟,将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得以更好的诠释。 2.邀请部分家长出席,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各类游戏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和对子女深沉的爱,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内心深处所思和所想,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好的处好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为家庭的和谐和子女的健康成长创立一个良好的氛围。特别是有个别家庭现在因为高三的学生学业要求暂时有冲突的家长和学生能够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消除误解,齐心协力,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3.整堂主题班会以“沟通”为基调,所准备节目都和日常生活有关,小品、诗歌、游戏、歌曲等无不体现了“沟通”是现代家庭稳步发展和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的基本原则。

4.整堂主题班会力求人人参与,在班干部的统一带领下,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出谋划策,出金点子,强调人人都是一个完美家庭的主人,在排练的过程中,锻炼班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每一位同学都应在其中担任角色,力求节目精彩,有吸引力并且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教学过程 1.诗歌朗诵:《啊,母亲》 同学自己写的诗作为主题班会的首档节目突出伟大的母爱,使整堂主题班会的主旨精神得到升华。从祖国母亲对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殷殷之情到自己的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和奉献,是同学自己用心去描述,情节感人,让每一位在场的同学都能体会到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母爱。 2 .游戏:你知,我知 请家长和同学一起上台,回答几个问题,如:对方的生日,最喜欢的食物,最喜欢的颜色,最讨厌的行为,最喜欢的休闲方式等,看一下父母对子女和自怒对父母这两大家庭最基本要素之间的了解程度,特别是作为子女,同学是否只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懂得关心他人,主持人的临场发挥和引导作用极其重要,要让每一位同学了解关心父母就要从了解他们做起。一句问候,一句关心都是维系家庭温馨和爱的桥梁。 3.歌曲联唱:妈妈,再爱我一次;爱的奉献;牵手等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新闻片断,如:有的孩子残疾了,父母如何

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培训的说明报告_共2页

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培训的说明报告 我校非常重视家长学校工作,努力推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受到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一、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 学校先后成立了两个组织机构。一个是家长学校组织机构,校长魏钧华担任家长学校校长,主管学生的副校长协调组织实施,政教主任、教导主任配合,年级主任、班主任为主要成员,主要负责家长学校工作计划的制订、家庭教育讲师的选拔与确定、家庭教育培训的开展、家长会的召开等工作。二是家长委员会。挑选一至两名各行业的家长代表成立家长委员会,主要负责反馈家长的意见建议、搭建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二、活动开展情况 1.通过“校讯通”平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学生每大周回家时,各班 主任发送提醒家长的事项、家庭教育的有关知识等提示信息,各科任教师发送学生回家后的作业、读书的内容等,并要求家长意见积极提出反馈等。“校讯通”平台及时的让家长了解了我校的工作开展情况,方便了学校及时了解 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且根据家长所提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工作,以更好的为家长和学生服务。 2.通过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并进行家庭教育的培训。 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全体学生和家长参与的家长会。会议的程序一般为首先了解学校概况,然后分班级观看家庭教育视频,第三步了解学生一学期以来在学校的学习、行为等表现,并留下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学校还不定期的召开部分班或某层次学生家长的家长会,有针对性的进行家校联合教育。 3.发放家庭教育材料,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和参与兴趣。 学校利用学生放学回家的时候,精心准备家庭教育的知识、案例、故事等发给每位家长,并收集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何困惑、希望得到何种帮助、知识等。短时间的阅读可能没有明显效果,但长时间家长接触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会使他们对家庭教育的方法产生兴趣,摒弃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主动积极的参加到家长学校中来。

文明校园申报材料

安顺市第五中学创建文明校园 申 报 材 料 2016年12月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安顺市第五中学创建文明校园汇报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安顺五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构建了一个管理科学、安全稳定、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文明校园,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开展扎实有序,成效显著。现将我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安顺市第五中学创办于1966年,前身为安顺市第十小学。1972年更名为安顺市东关中学,1979年更名为安顺市第五中学。2004年,安顺五中与安顺七中合校。2013年12月“公推直选”校长。2014年6月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2014年8月实行学区化管理改革,安顺五中与西秀区虹轴学校组建安顺市第五中学学区。 五中学区现有79个教学班,在校生5265人,教职员工211人,平均年龄41岁。学区现有安顺市名校长1人,金种子校长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贵州省优秀班主任1人,安顺市优秀教师9人,西秀区优秀教师28人;高级教师73人,一级教师81人,

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3.7%;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18人、市教学名师2人、市“教坛新秀”10人、区级骨干教师18人,市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5人。学区现有安顺市化学名师工作室1个,西秀区(英语、化学、历史、音乐)骨干教师工作坊4个。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家长学校教育省级示范校、贵州省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示范校、安顺市五好基层党组织、安顺市市级示范性家长学校、安顺市平安校园、安顺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安顺市“校本研修”示范校、安顺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构建文明校园工作格局 1、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创建文明校园的根本保障,为加强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汤志东(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总体规划) 副组长:范永英(负责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管理) 黄洪林(负责班级管理建设) 胡绪祥(负责教育教学) 张荣(负责校园文化建设) 成员:徐万凯(负责教师队伍建设) 吕莉(负责师德师风) 韩慧(负责教学科研) 顾卫平(负责校园安全) 陈兰(负责社团活动)

西方的龙文化揭秘中西方的龙文化对比

西方的龙文化揭秘,中西方的龙文化对比 龙在中西方人眼中的文化完全不同,在中国文化中,龙往往指的是一种能够升云起雨,神秘莫测的神兽。而在西方,dragon被描述为一种巨型怪兽,形似鳄鱼,身披鳞甲,长有巨爪和翅膀,能游水能飞行,还能喷火,凶猛异常,破坏力极大,因此龙在西方属于邪恶的动物。那么,中西方的龙文化到底存在着哪些差异呢?下面的文章就为您全面阐述。 西方的龙文化 西方的龙有着虚幻和事实的两种。但是西方的文化很大一部分源于现实,那就是说唯物主义比较严重,所以西方的龙是现代恐龙部分的延伸,乃至于意义也是如此。而且西方圣经中将龙作为了一种怪兽,所以西方很大意义上对圣经的依赖,导致了西方思想对龙的批判。我看到西方人对中国龙也进行了宣传片,将中国的龙按照我们历史上的描写和他们的想法,做出来了一个纪录片,当然,西方人的描写很现实,把龙描写成了一个真实的怪兽。中西方的龙文化对比中国的龙和西方的龙长相不一样,文化不一样。在中国,龙是吉祥的象征;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龙却象征着一种需要靠力量和智慧征服的兽性。在中国,龙基本上被认为是一种祥瑞之兽。中国人心中的龙常常是神,或者是神人的

坐骑,《礼记·礼运篇》中,龙被称为“龙、麟、凤、龟”四灵之首。在中国,龙的历史源远流长。1987年在河南省淄 阳发掘了一处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早期的大墓,在男 性墓主人身边出土了一条用蚌壳堆塑的龙,人称“中华第一龙”。内蒙古还出土过一个样子很漂亮的玉龙,它的身体细长,弯曲成C形,龙头很像猪。这个猪头形玉龙也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商周时期,龙常常出现在青铜器和骨器上。那时的甲玉龙(中国西北部的内蒙古出土)骨文中就有“龙”字,“龙”字的写法有100多种。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龙多次被生动地描绘在帛画上。到了汉代,龙的样子就跟我们今天见到的龙差不多了。以后,经过各个朝代的加工,龙的样子越来越威武神气了。“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形似牛”,龙的样子不同于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动物。这样的形象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人说这来源于鳄鱼,还有人说这来源于蛇,也有人认为来源于猪,甚至有说法称最早的龙就是下雨时天上的闪电。现在许多专家认为龙是以蛇为主体的图腾综合物。这种看法展示了一幅远古社会的生活图景: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组成了巨大的氏族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东方的龙,通常显得仁慈友善,恶龙的比例小于善龙。龙被赋予极高的地位,是一种神兽,带给人们雨

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教案:爱是成长的动力

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教案:爱是成长的动 力 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教案:爱是成长的动力 活动主题: 爱是成长的动力 活动目的: 1、通过讲述、谈话、读日记等方式,让留守儿童单亲孩子吐露自己的心声,号召所有的学生关心帮助留守生,让他们关爱中快乐成长。 2、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协作、克难奋进、自立自强等意识与能力,让所有人都来关心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孩子,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远大的志向。 活动准备: 书信、日记、唱歌、诗朗诵,打亲情电话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主持人1、2:敬爱的老师们 主持人3、4:亲爱的同学们 (合):下午好! 1:今天是一个快乐的日子,我们欢聚一堂。 2:老师经常教育我们:我们虽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我们都是兄弟姐妹。3:“是啊,我们是友爱的大家庭。”

4:我们是——快乐的一家。 合:“XX小学四(4)班“关爱是成长的动力”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很多同学知道,在我们这个班级大家庭里,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的同学为数不少,他们一直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一起生活。 2:我们班一共60位同学,那么我想现场做个调查:究竟有多少同学没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请举手) 3:父母亲都在外面打工或者父母其中有1人在外面打工的同学,请你们站起来,请向前一步。(在主持人语言指挥下,留守同学坐到一起) 二、齐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全班学生手拉手,欢乐地歌唱。) 三、留守儿童真情告白: 4:我们都知道,我们班有几个同学的父母长年都在外地打工,他们-直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居住在一起。他们有太多的话想对父母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一)xx同学念她的日记 (二)留守儿童的心声(指名2位同学上台念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三)留守学生诉说心中的快乐与烦恼。(他们的发言,如:1、奶奶很心疼我,我要什么她都会给,所以我很自由,但太自由了,进学校后总是爱犯事儿2、没有人辅导我的作业。3、给舅妈要车她不买,可弟弟都有,我为什么就没有呢?因为我不是她家里的人。

龙文化作文800字

龙文化作文800字 时间:2018-11-28 13:09:46 | 作者:张中辉 龙被世人奉为异界神物,不仅是我国各民族的文明精髓,更是历史沉淀下来的 文化经典。龙行天下,驰骋疆野;平九州,越云霄;不论是白虎奔腾,朱雀扑翅,还是玄武蜿蜒,都不及苍龙摆尾那般气势恢宏。在时代的不断演变中,龙 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焦点。 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 似牛。开阔浮起的前额象征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鹿角寓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垂不朽,虎眼透露出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狮鼻诠释着中华民族繁荣 昌盛,马齿折射出中华民族勤劳善良。龙从古至今龙一直作为中华民族的信仰,龙的文化源远流长,直到今天都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印象最深刻 的就是舞龙和赛龙舟这两个项目。 龙在九天,动作如舞。原本那条彩龙只是竹竿、彩布、假龙的静态组合,可是 在民族人士的舞动下,不知不觉,变成了一项人民极为喜爱的舞龙运动。那条 龙被人舞得栩栩如生,我对龙最初的喜爱就来自这里。舞龙运动源于古代,在 漫长的岁月中这项运动并没有停滞,而是在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深入人心,不 断走向世界。新时期以来,我国正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努力。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 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 为中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舞龙运动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是个性与共性、特殊与 普遍的关系。舞龙运动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其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 更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两千多年来,涛涛江水千古诉忠魂。幽怨刚强的乐音,在芦苇叶中奏鸣。端午 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也 是汉族在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每到端午时节,一艘艘威武挺拔的龙 船在水面上,一个个严肃认真的船手整装待发。赛龙舟不仅仅是一项比赛运动,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无论是舞龙还是赛龙舟现在都作为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项目传播到了海外,全 世界很多著名的大学都有龙舟队,很多国家的唐人街在春节期间都有人在街上 舞龙。中国人作为龙的传人,越来越被世界认可这个称号。龙的文化和精神将 一直在中华民族传递,永远不会丢失。

父母教会我_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开学第一课》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让孩子们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好榜样,他们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教会我们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希望通过这堂特别的“开学第一课”,让孩子和父母们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将“父母教会我”的优良“家风”传承下去。 开展方式: 讨论法,说说、议议。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话题 1. 课前小调查: 小调查:你了解爸爸妈妈吗? 你从你的父母身上看到那秀美好的品质? 从小到大,父母教会了你什么? 2.根据课前统计情况,导入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个老师。”不错,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还教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让我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 二、父母教会我——孝 百行孝为先,孝顺,就是永远不让父母倚门盼归;孝顺,就是永远不让父母在顾影自怜中忍受寂寞的煎熬——常和爸爸妈妈说话,常带爸爸妈妈出游,一如爸爸妈妈在你整个成长过程中和你说话,带你出游一样。 从父母身上我们看到他们在长辈面前孝顺的一面,同时也把这样的品质遗传给了我们。 1、说一说平时在家,父母教导我们要孝敬长辈的行为有哪些? 比如把好吃的先让给父母,尽量陪伴父母,为父母洗一次脚。让父母对你放心、让父母为你自豪、让父母有你踏实、让父母因你富足,就是孝顺。 2、观看两段视频小品 之一:一名少年,父亲早死,母亲含辛茹苦地抚育他;每天忙于工作之际,还挖空心思烹煮道道令他开胃的肴馔。 有一天,在烟飞油溅的厨房里,母亲含笑问他:“嗳,什么时候你也能煮几道菜肴来给我尝尝啊?”少年随口答道:“以后吧!” 终于,18岁那年,少年在某天起了个绝早,挽了菜篮,独自上菜市去。回家后,手忙脚乱地做了一道西红柿炒蛋花,又做了一道蒜泥炒芥兰。

家长学校讲座教案

家长学校讲座教案—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课题: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执教:徐宏魁 授课内容: 一、关注孩子的安全教育 1、安全通报 国庆期间,我市连续发生的几起道路交通事故中,青少年学生伤亡人数呈上升趋势。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是青少年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差,家长对子女的安全教育和监管不到位,甚至听之任之、放任不管。 “9.30”、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2006年9月30日20时05分许,某市东峰镇15岁男孩钟佳文无证驾驶闽H/T2268号两轮摩托车,后载两名同龄本镇男孩,由东峰镇往建瓯市区方向行驶,途经204省道100KM+650M地段,与相向驶来的赣05/20075号拖拉机相撞,造成摩托车上3名少年当场重伤,两车损坏,3名重伤少年送医院抢救无效分别于当晚和次日上午死亡。 “10.5”道路交通事故 2006年10月5日18时30分许,某市一所民办中学一男生驾驶摩托车带同学郊游,途中不慎跌入水库,一男生溺水死亡。这是继“9。30”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后又一起交通事故。 这二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反映当前摩托车超速超载,无证驾驶等违法违章行为严重,也暴露出家长在交通安全监管上存在的问题。这是血淋淋的教训。 2、要求与措施 (1)加强警示教育提高家长监护意识 A、家长要提高监护意识和履行监护职责,进行排查,子女有无骑摩托车的,无证驾驶的。特别提醒家长不要将摩托车交付给无驾驶证的子女驾驶,不要让12岁以下的孩子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B、家庭中开展一次讨论,坐什么车最安全。管好自家车。 C、学生往返乘车安全,不得乘坐“三无”车辆,严禁超载,马汶的上下车要遵守交通规则强调,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D、其中马汶生中午留校危害点讲清楚,马汶留校生吃零食,建议家长不要留。 E、接孩子的家长,把大门口堵了,车人拥挤,或到校内接孩子。从安全和习惯角度要求家长在门口的两边。 (2)预防流行性季节性疫情 A、加强宣传教育,懂得危害性和规律。 B、注意预防,加强饮食卫生管理。病从口入,三无食品,饮食安全。 “平安相伴,幸福相随——和谐家庭平安行动”。 二、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1、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教育 2、教育现状 自从孩子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走进校园,我们家长的肩上就多了一副沉甸甸的教育孩子的重担。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我们每位家长的心愿,似乎希望洋样都第一,不第一就求全责备,家长怪老师,老师中高中怪初中,初中怪小学,小学怪幼儿园,幼儿园怪孩子,孩子怪父亲,父亲怪爷爷….. 其实学生学习很不容易,不是所有的都会样样第一,既然排名就总有先后。 美国哈佛大学有名,总统、诺贝而奖、科学家,但也有差的,所以毕业典礼上校长说……

龙文化特色教育工作计划

幼儿园“龙文化”工作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光辉灿烂文明,而教育的永恒主题就是传承文明。“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是龙的传人。我镇地处理下河沿荡地区,地方文化底蕴深厚。 二、指导思想 《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由此可见,以幼儿发展为本,创造丰富的富有园本特色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已成为幼儿园发展改革的趋势,发展园本文化特色的需要。为了培养出新世纪的一代新人,我园开展了“龙”文化特色建设,旨在培养教育孩子传承祖国文明,立志振兴中华的精神品质。在“龙文化”特色教育活动中,我们不断建立和完善了符合教育现代化的德育工作体系,以课堂为主阵地,将“龙”文化特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从“龙”文化基础入手,歌颂“龙人”的美德,弘扬龙的精神。 三、工作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龙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幼儿对龙文化的兴趣、认同与归属感,提高幼儿审美情趣与能力,开发潜能,愉悦身心,促进幼儿情感、认知、技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2、着眼于幼儿的审美情趣、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强调幼儿对所学龙文化知识技能的运用、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注重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拓展表达自我、发展个性和展现力与美,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进行龙环境创设和舞龙活动,以及龙的绘画、唱龙歌等教育教学的开发与研究,使龙文化逐渐成为我园园本特色,推动我园文化建设,提升我园的办园品味。

中西方龙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中西方龙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ragon Culture 摘要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现如今,龙文化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中国人也因身为“龙的传人”而骄傲。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一个致力于学习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人都要对中国龙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在西方的文化中,龙却是邪恶的代表,是撒旦的化身。尤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方人对于龙形象的误解。但是由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升,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变得更多,使得西方人对于中国龙的形象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随着时间的变化,通过对于文学甚至电影中龙形象的了解,对于西方龙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因此本文从东西方龙的起源、形象及其象征意义入手,对东西方龙文化进行对比。加强东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探讨。 关键词:龙;起源;形象;象征意义

Abstract Up and dow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Chinese dragon which penetrated all aspects of society has become a culture of accumulation and cohesion. And nowadays, dragon culture is a symbol of Chinese culture, what`s more, Chinese around the world, proud ly proclaim themselves “the offspring of the dragon”. On the contrary, dragon in western culture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evil and the incarnation of Satan. What`s worse, westerner thinks that defeating the dragon is their mission. However, due to the prom o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tu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ese interactions give western people opportunities to deeply understanding images of Chinese dragon. With the time goes by, Chinese people also have new recognition of western dragon through literature and movies. Because of these differences, this thesis tries to make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ragon culture from their origins, images and symbolic meanings. It also introduces the different recognition of different dragon cultures. Key words: Dragon;Origin;Image;Symbolic Mean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