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解释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解释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家和语文学家,对于语文的解释具有深

远的启发意义和价值。他将语文定义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仅

是教授语言文字表达和阅读能力,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人文素养

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纽带。本文将通过分析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解释,探讨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语文的内容与范围

叶圣陶先生将语文的内容与范围定义得十分广泛,他认为语文包括

汉语言文字、文学、修辞、修辞意象、修辞的技巧、文化和历史等多

个方面。他强调了语文教育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

的学习与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学素养以及深入思

考问题的能力。

二、语文教育的目标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思维能力

和社会责任感。他强调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通过对文学作

品的欣赏和思考,让学生更好地领会人生的智慧,塑造积极向上的价

值观。叶圣陶先生也提到,语文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引导他们能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并为社会做出

贡献。

三、语文教育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主张在语文教育中注重运用“情感”的教育方法。他认为,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应当充满热情和情感,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

读和赏析,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表达能力。同时,叶圣陶先生也强

调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和独立思维,培养他们的

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语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叶圣陶先生强调了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性。语

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人文素养的体现。通过语

文教育的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思想,拓宽自己的

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语文教育也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

力和批判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思考,为未来的学习和

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起来,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解释意味着广泛的语文内容与范围、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目标、情感教育和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和掌握

语言文字,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素养,使他们成为有

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人才。我们应当认识到语文教育

的重要性,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以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

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

语文教育与生活——重温叶圣陶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论述

语文教育与生活——重温叶圣陶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论述 语文教育与生活——重温叶圣陶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论述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道出了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真谛。“联系生活”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指导思想,也已成为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将初中语文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是“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这是语文教育生活化道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它以教材的生活化强化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但有了科学的教材,并不必然意味着有科学的实践。教材的科学性到实践的科学性,操作权在教师,教师的思想观念起决定性作用。要打破语文教育的封闭局面,今天重温叶圣陶先生的有关论述,很有必要。 语文教育与生活,作为两种社会现象,它们有着内在的联系。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的重要奠基人叶圣陶先生,他的语文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在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上的论述上,见解独到而深刻。 一 语文教育是生活所需。语文教育并非应某一个人的心血来潮而出现的,它是应生活的需要才产生的。叶老说:“咱们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从小就学习语言。”1“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在叶老看来,作为一个现代公民,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交流,语言文字的应用是最基本的工具,否则就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为了生活的需要,就必须在学校设专门的语文课程,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专门训练。 现代哲学告诉我们,一切理论、一切科学、一切知识都以生活为基本的前提。没有生活,一切理论、科学、知识都成为无本之末、无源之水。语文教育,作为学科理论、学科实践、学科知识体系,自然,生活是它的根,离开了生活,其意义将不复存在。“我们生活在自己的具体的周围世界之中。而我们的一切关注如努力都指向这个世界。”3握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这个地球,无异于异想天开。学校设置语文课程,学生接受语文教育,要想脱离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解释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解释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家和语文学家,对于语文的解释具有深 远的启发意义和价值。他将语文定义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仅 是教授语言文字表达和阅读能力,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人文素养 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纽带。本文将通过分析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解释,探讨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语文的内容与范围 叶圣陶先生将语文的内容与范围定义得十分广泛,他认为语文包括 汉语言文字、文学、修辞、修辞意象、修辞的技巧、文化和历史等多 个方面。他强调了语文教育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 的学习与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学素养以及深入思 考问题的能力。 二、语文教育的目标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思维能力 和社会责任感。他强调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通过对文学作 品的欣赏和思考,让学生更好地领会人生的智慧,塑造积极向上的价 值观。叶圣陶先生也提到,语文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引导他们能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并为社会做出 贡献。 三、语文教育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主张在语文教育中注重运用“情感”的教育方法。他认为,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应当充满热情和情感,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 读和赏析,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表达能力。同时,叶圣陶先生也强 调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和独立思维,培养他们的 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语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叶圣陶先生强调了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性。语 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人文素养的体现。通过语 文教育的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思想,拓宽自己的 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语文教育也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 力和批判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思考,为未来的学习和 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起来,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解释意味着广泛的语文内容与范围、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目标、情感教育和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和掌握 语言文字,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素养,使他们成为有 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人才。我们应当认识到语文教育 的重要性,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以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 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及其教育思想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及其教育思想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汉族。字秉臣。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历来主张把养成良好习惯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他的有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论著中,涉及到习惯的论述,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就有百余处之多,可见他把养成青少年学生的良好习惯摆在多么重要的地位。他甚至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咱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我们非常赞同叶圣陶的观点,认为即使把养成好习惯放在各类教育中至高无上的位置也不为过,因为好习惯属于“为人”的范畴,而“为人”比“为学”不知要重要多少倍。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 养成学语文的好习惯是叶圣陶培养习惯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就语文学科而言,教师一定要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尽早养成两种好习惯,一种是凭语言文字吸收(听和读)的好习惯,一种是凭语言文字表达(说和写)的好习惯。 具体分解开来,叶圣陶认为要学好语文,至少要让学生尽早养成这样一些好习惯。 (一)专心“听话”的好习惯

“听”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是须臾也不能离开的,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观察一般语言活动的使用频率,得到的结果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可见人们求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靠“听”。叶圣陶在《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指出:“听人说话,能够了解对方的要旨,不发生误会。又能够加以评判,对或不对,妥当或不妥当,都说得出个所以然。”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在平时加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听”的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在“专心”两个字上下功夫,并时刻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地域、学识等差异,分别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就一般而言,应遵循先慢后快、先简单后复杂、先具体后抽象等原则,使学生听话能力的诸要素都得到全面提高。到那时,学生养成了专心听话的好习惯,听话的质量必将大大提高,在听话方面形成的能力就可真正享用一辈子了。 (二)勤于阅读的好习惯 叶圣陶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把一篇篇的文章装进学生脑子里去,因为教师不能一辈子跟着学生。教师只要待学生预习之后,给他们纠正、补充、阐发;唯有如此,学生在课前的预习阶段练习自己读书,在课内的讨论阶段又得到了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才能尝到阅读书籍的甜头。 (三)认真说话的好习惯 早在1924年,叶圣陶就专门写过一篇题为《说话训练》的文章,把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 纲要:改革教学方法 1、语文教学要从生动形象的直观开始 2、叶圣陶提出了“预习、讨论、历练”的三教段理论: 启迪:在教师方面来说,一定要变“讲”为“导”(1)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多看,多读,多想;(2)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多写,多改,多想。 3、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国文教育悬着明晰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 4、切实提高语文鉴赏水平和语感能力 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整体改革观中的重头戏。教学得法,事半功倍,学生受益且一辈子受用;教学不得法,事倍功半,学生受罪甚至学了比不学还要糟糕。 叶圣陶极力提倡中小学语文教学要从生动形象的直观开始,他说:“许多东西用语言文字是绝对说不清的。像一只杯子,你怎么用

文字来正确的说清楚它的形状呢?……要讲清一个茶杯,恐怕一百个字还不够;在这一百个字当中,有生字,有虚字,而等到学生把生字认得记得了,把虚字弄清楚了,整个茶杯也就没有了。”又如要让学生认识橘子,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橘”字,旁边再画一个圈圈,再作一番讲解,其结果,“孩子们所识得的只是一个圈圈,那就何不把一只橘子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看,岂不简单明了得多。”显然,这种从直观入手进行教育的方法,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规律,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像更为深刻。 叶圣陶曾经严肃地指出,学校里的各种功课,“国文教学受的传统影响最深,书塾的一套办法传到学校的国文课,这是国文教学劳而少功的一个原因。”为着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排除书塾的一套办法,让学生们多多受益,叶圣陶提出了“预习、讨论、历练”的三教段理论:每个学生在上课之前都要先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并自觉利用工具书独立解决课文中字词的障碍,同时能通过预习提出心得、疑问和难点。等到上课时,学生应该在老师的主持和指挥下积极地参加对课文的讨论,由于每个学生在预习时的收获和困惑各不相同,所以课堂讨论时通过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问题就可以解决一大半,而剩下的那一小半,只要由教师三言两语的指点和引导就能开窍。最后的历练应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历练得多了,学生就能养成学习语文的一系列良好的习惯,就能收到举一反三的好效果。(三教段理论值得一试)按照叶圣陶的三教段理论,在教师方面来说,一定要变“讲”为“导”,自己尽量少讲,把大量的时间都让给学生:阅读教

一代宗师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点

一代宗师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点——写作教学观 以养成习惯为高标的的阅读教学观 叶圣陶在《国文科之目的》一文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目的是“整个的对于本国文字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养”。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养成阅读能力”、“养成写作能力”。可见,他认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半壁江山”。并且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因此,他在阅读教学方面多有论述。 在阅读教学目的方面。叶圣陶认为:阅读教学目的“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晓明。课外更选读本,用意亦复如是。”叶老的这种“习惯论”是基于他对阅读的意义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凭文字吸收’与‘用文字发表’都是随时需要的事。大凡一辈子需要的事最需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已经养成,足够一辈子受用。” 在阅读教学任务方面。在以“养成习惯”为目的的阅读教学思想指导下,1945年,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序》中提出了阅读教学的三重任务:一方面训练了理解的能力;一方面传播固有的和现代的文化;另一方面提出写作的范本。这三项任务,以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为主,同时兼顾文化即人文内容的传播及写作范本的提出,全面而平衡。 在阅读教学过程方面。叶圣陶把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预习—报告和讨论—练习。预习是训练阅读的主要阶段,也是整个训练过程的准备阶段。它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开始,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报告和讨论是训练阅读的中心环节。它是师生集体阅读的阶段,是预习的延伸,有利于纠正预习中的错误、弥补个体阅读中的不足。练习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或吟诵文本,向纵深处理解;或参读相关文章,向广度延伸;或应对教师考问,把前后所学钩连起来。经过经常的练习,最终形成习惯。其着眼点都在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在阅读方式上,叶圣陶主张“精读”和“略读”相结合。他从精读和略读的地位、效果、与功能三个方面作了准确阐述: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精读是“举一”,略读是“反三”。 在阅读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所谓“主导”,叶老认为是“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而不得,则为讲明之。”简言之,即师“启发与指点”,使学生“自求得之”。目的在于“就学生已有之能力而适当提高之,使能逐步自己领会课文之内容与语言之运用,最后达到不待教师之讲解而自能阅读。”形成阅读习惯。 “以学生为本位”、不教之教”的教学观 正是基于对语文科性质如此透辟的认识,叶老有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口号: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定义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定义 语文,是叶圣陶先生口中的一颗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他曾经说过:“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这句话道出了他对语文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他坚信,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语文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因为语文是人类思维、沟通和表达的工具,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叶圣陶先生强调,只有通过语文的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从而更好地面对各个学科的学习和应用。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他认为,语文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古代文化、名著经典,还能够体味语言的美妙之处。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精神,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从而在不断阅读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定义不仅仅停留在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文化传承,他更强调了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他认为,语文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他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语文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他强调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定义可以概括为: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现代语文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不断探索和创新语文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使语文教育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叶圣陶先生谈“语文”

叶圣陶先生谈“语文” “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之中小学语文课本。当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语文”。自此推想,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文谓文字,似指一 个个的字,不甚惬当。文谓文学,又不能包容文学以外之文章。我个人想法如此。 《答孙文才》(1960年1月21日) “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原意如是,兹承询及,特以奉告。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字之含义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 《答滕万林》(1964年2月1日) “语文”作为学校功课的名称,是一九四九年开始的。解放以前,这门功课在小学叫“国语”,在中学叫“国文”。为什么有这个区别?因为在小学的课文全都是语体文,到了中学,语体文逐步减少,文言文逐步加多,直到把语体文彻底挤掉。可见小学“国语”的“语”是从“语体文”取来的,中学“国文”的“文”是从“文言文”取来的。 一九四九年改用“语文”这个名称,因为这门功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既然是运用语言的本领的,为什么不叫“语言”呢?口头说的是“语”,笔下写的是“文”,二者手段不同,其实是一回事。功课不叫“语言”而叫“语文”,表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要在这门功课里学习的意思。“语文”这个名称并不是把过去的“国语”和“国文”合并起来,也不是“语”指语言,“文”指文学(虽然教材里有不少文学作品)。

对“语文”及“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识

对“语文”及“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识 李良品重庆市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 人们对“语文”一词的认识和理解很不一致。如《辞海》将“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字”;《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文”的解释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就是著名学者对“语文”的解释也不一致,如语文教育的“三老”对“语文”的理解就有差异。叶圣陶先生在《认真学习语文》中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而吕叔湘先生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文中指出:“‘语文’这个词本身的意思就不清楚。可以解释是语言和文字,也可以解释是语言和文学。”而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一书中指出:“语文这门学问主要是语言文字之学。” 自我国1902年单独设立“语文”学科以来,其名称几经变化:1902年,清政府的《钦定学堂章程》中设立“词章”课;1904年,清政府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改“词章”为“中国文学”课;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中国文学”为“国文”课;1921年教育部改小学“国文”为“国语”课,中学仍为“国文”课;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开始使用“语文”这个学科名称。叶圣陶先生说:“‘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

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便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故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的初、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编者在教科书的“编辑大意”中说:“说出来是语言,写出来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因此,这套课本不再用‘国文’或‘国语’的旧名称,改称‘语文课本’。”1949年以来,语文教育界对“语文”的理解和认识也不一致:有的认为“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有的认为“语文”就是语言文学;有的认为“语文”就是语言文章;有的认为“语文”就是语言文化。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 1.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告诉我们,“语文”这个词语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在教育教学中用得多,是一个教育名词。其名称的几经变化,说明了语文教育界对它有一个次第认识、逐渐理解的过程。 2.“语文”是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名称。其实质是语言。可以说,“语文”是一个以语言为核心的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及文化在内的言语学科体系,是口头语言

小语理论学习笔记(一)——语文辨识

一、对“语文”的解释 1、“语言文字”说: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字”。“语言”指口头言语,“文字”指书面言语。1962年,叶圣陶说过类似的话: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2、“语言文章”说:1950年出版的《初中语文》的编辑大意中说:说出来是语言,写出来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国家出版总署编审局宋云彬等人)(其实在小学阶段没有比较介入太多文章的概念,个人比较认同小学阶段学生的写作叫习作,并不是真正的写文章,而是练习写文章,因此其要求重在练习,而不在于写成某种程度的文章。) 3、“语言文学”说:1978年,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这两个字连在一起讲,可以有两个讲法,一种可以理解为语言和文字,也就是说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另一种理解为语言和文学,那就不一样。 三种解释中,比较权威性的是“语言文字”说,根据以上三种说法得出的结论: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应当是一个以语言为核心的,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的多元体系。口头言语能力是听和说,书面言语能力是读和写;读和写都要借助与文字(汉字),而且包括文章学、文学的知识,所以说这些都是语文课程的内容,也是“语文”两字的涵义。 二、对“语文”的辨识:“语”和“文”的结合 1、“语”即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语言成分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缺一不可,也可以说语音和语义。 言语:就是说话(或写作)和所说的话(包括写下来的话)。(理解: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言语,是一种行为,理解为用语言进行表达。就是说和写)运用同样语言的人,不一定会形成同样的言语。语言是一般的,交际的工具或手段,言语则是个别的,交际过程的本身。我们学习某种语言,是掌握其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知识及运用规律。我们练习言语,则是提高自己运用某种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可见,语文这门课程,要求我们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言语。(这种说法和以前双基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比较接近。) 2、“文”即文字、文章与文学 专家学者对“语文”的解释上的分歧,主要在于对“文”的理解。 (1)“语文”的“文”指文字,代表人物叶圣陶。 “文字”指书面语,即“记录语言的符号”。在小学语文课程中,不可能只认识、书写几千个汉字,还要进行语文性阅读和文章性阅读,还要进行组词造句的练习、写话与习作的训练,这个意义上使用“文字”的概念,指“文章的形式或运用语言的技巧”,即平常说的“文从字顺”、“文字清通”。20世纪90年代,小语界对语文课应上成“语文文字训练课”达成共识。(作者在这段文字的

语文的名词解释叶圣陶

语文的名词解释叶圣陶 叶圣陶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语文专家。他生于1894年,逝世于1983年。叶圣陶以他的教育理念和对语文教育的贡献而闻名于世。 首先,叶圣陶的名字一直与语文教育紧密相连。他站在了语文教学的最前沿,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尊重。他认为,语文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修养。他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他提倡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趣。 其次,叶圣陶提出了“巧妙作文法”。他认为,写作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去构思和表达。他提倡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巧妙的技巧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深度。他强调学生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感染力,并提倡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另外,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方法注重灵活多样。他提倡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他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升语文水平,同时也注重口头表达和听力训练。他认为,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课堂,还要融入到生活中。他主张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此外,叶圣陶提出了“牵引法”的教学方法。他认为,语文教育需要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他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联想,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给予学生关心和鼓励,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最后,叶圣陶提倡了一种“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观念。他强调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关心社会大众,热爱祖国。他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可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解释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解释 “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语文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纯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愿意为近,唯“文”字之含义较“文学”广,故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 文章体文本的语言,分析字、词、句、段、篇的意义,目的是要理解文章究竟表达了什么样的意义;文学作品不同,它在音、义构成了进一步生成再现性客体世界,相当于文学理论界所经常谈论的艺术形象。文学作品的音义最终不是指向意义(如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是再现某种类似形象的客体世界。而且文学作品再现的这种客体世界不是确定的所指,它的意义所致和再现的客体隐含着许多不确定点。“文学作品作为艺术,最终展现的是一幅艺术图景,而不是像议论文那样最终表达的是思想意义,这就是作为文学艺术的作品与非文学艺术作品的重大区别。”(蒋济水《文本解读与意义生成》) 沈玲荣在《谈实用文阅读》一文中提道: 一、实用文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 1.实用文阅读内涵。我们把现代文阅读分为文学阅读和实用文阅读两大类。实用文阅读包括说明文、科普文、传记、报告、评论、杂文、科技论著等的阅读。实用文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获得知识、发展思维等。课标教材中《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说“屏”》《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等的阅读都属实用文阅读。 2.实用文阅读和文学阅读的差异。实用文是真实地描写客观事物,属于科学认识,它的阅读目标在于获取信息、开智启思,发展抽象思维能力,重在实用;文学是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属于艺术认识,它的阅读目标在于移情易性,获得美感,发展形象思维,重在审美。从阅读思路看,实用文阅读思路较为简洁,弄清语言结构,理解思想内容,明白社会效用即可;文学阅读思路较为复杂,感知语言,转换形象,挖掘内涵,最后还要品味风格技巧。从阅读方法看,实用文阅读旨在求真,获取信息,发展思维,常用结构阅读法;文学阅读旨在审美,常用形象分析法。从读者和文本的关系看,实用文阅读是“得其意可以忘其言”“得意忘形”,读者关注的是文本中的信息,而不是文本形式;文学阅读是“品其言才能会其意”“意文兼得”,读者要体验文中人物的艺术美,必须沉浸在文中,对文中的语言、细节、场景等,细细揣摩,反复品味。 义务教育新课标对实用文阅读和文学阅读也有明确的区分。第三学段:“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第四学段:“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首先,新课标明确指出实用文阅读(包括说明性文章阅读)和文学作品阅读(叙事性作品阅读)应该有差异,并指出说明文、议论文等实用文应怎么阅读。其次,新课标对实用文阅读和文学阅读的目的、内容、方法等也有所区分。实用文阅读要抓文章的要点及基本的说明方法,要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即实用文阅读要注重文章的逻辑结构。实用文阅读的目的是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文学阅读要阅读事件中的人物、细节、场景等,体验人物的情感,并能说出读后的情感体验。阅读目的是通过虚构的作品丰富读者的

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含义的论述

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含义的论述 作者:纪正海 来源:《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2年第09期 摘要:1949年,叶圣陶先生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工作,建议把旧有的“国语”和“国文”一律更名为“语文”,从此开始了“语文”一词广为使用的新时代。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的名称,其基本内容包括听、说、读、写的训练。叶圣陶说:“‘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语文”既作为课程名称,又作为教材名称。 关键词:“语文”含义;书面语;教材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9.010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9-023-02收稿日期:2012-08-22 1950年6月,国家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了全国统一的以“语文”命名的教材。这套教材的《编辑大意》指出:“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因此,这套课本不再用‘国文’或‘国语’的旧名称,改称‘语文课本’。” 无论是以“语文”作为课程名称,还是以“语文”作为教材名称,其基本思想似乎都可以明确表述为:“语文”即“语言”,包括“口头语言”(语)和“书面语言”(文)。叶圣陶解释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学科的命名及其解说,曾得到语文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吕叔湘先生在1978年4月22日以《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为题的讲话中说:“语文这门课,是老办法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好呢,还是想法统一起来?当时有一位同志提议说,我们就叫它语文行不行?语也在里头,文也在里头。后来就决定用语文这个名称了。”张志公先生在1979年5月写的《说“语文”》一文中也说:“原来的‘国语’和‘国文’,经过研究,认为小学和中学都应当以学习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学一点文言文;至于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总之,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根

叶圣陶 课文只是个例子

叶圣陶课文只是个例子 叶圣陶课文只是个例子 例子说”: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 叶圣陶先生就是我国20世纪知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就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代 宗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就是一种代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方向的民族的科学的语 文教育理论,也就是一门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科教育学,在叶圣陶整个教育思想中占 据特定关键的地位。叶圣陶先生一生专门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在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方面,造诣很深,明确提出了系统的教学理论。他对语文教材、课文有著独到的阐释,给中 国语文教学遗留下了多样的理论资源和教学经验。叶老1978年3月在北京语言学科规划 座谈会上为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良语文教学》讲话中表示:“语文教材无非就 是例子,凭这个例子必须并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就写作和作文的娴熟技能。”他还多次 提及“课文无非就是例子”“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叶老指出,语文教材从学生现 在或将来须要念的同类读物中举出的“例子”或“样品”,学生如果能记住这些篇章,也 就能够回去写作同类的东西,这就是它的示范点功能和搬迁功能,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同、 相近的看法称作“例子说道”。 叶老的“例子说”揭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和教材编写的原则、标准。教材是教学思想、教学目的的体现,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制约着教学方式、方法的选用,教学方式、教学方 法又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选择“例子”,运用好“例子”,发挥好“例子”的作用, 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子”的标准:文质并任美典范之作 什么文章可以作为“例子”?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例子”有什么标准呢?这儿的“例子”是指一篇篇文质兼美、具有语文教育功能、典范的文章或文学作品。语文教材就是由 一篇篇范文――“例子”组成。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典范文章,要思想内容好,语 言文字好,还要适合教学。要科学合理,分量上恰如其分,要适应学生实际,操作上方便 教师教学。叶老多次强调语文教材的选择标准,要从众多同类读物中精选,学生能够读懂 这些“例子”或“样品,也就能去阅读同类的文章,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例子说”是 叶老对语文教材的科学定位,也是他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科学的教材观念就要求实施与 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教学内容,并且转化为 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叶老认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 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 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 读种种的书。”这就表明,叶老的语文教材“例子说”是他“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 一语文教育思想必然体现。把“课文”称为“例子”、“样品”,并强调:“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一贯的 目的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谈谈你对“语文”这门课程的理解。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 单位:河南省巩义中学 专业:汉语言文学 考试科目:当代语文教育热点研究考试分数: 2010年12 月 24 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一、谈谈你对“语文”这门课程的理解。(20分) 答:首先,我们来说下语文,何谓语文?叶圣陶先生说:“以说为语,书面为文,合称之”。这就是语文,是语言(说的是语言)和文字(写的是文字)的统一。语言是一门交际工具,因此具有工具性;语言又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进行交际与记载的,因此,语言又具有社会性。所以,相对于语文来说,它也应该是具有工具性和社会性的。当然,据叶圣陶先生的理解,文字也是语文的一部分,那么语文是不是还具有文字的一些性质呢?这显然是这样的。文字是人们交际的载体,是社会发展进化的标志。但是,文字不同于语言,文字的性质并不完全包含于语文的。 其次,说下语文课程,这里,语文课程与语文所不同的是,语文课程强调的是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其所具有的性质。那么,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不是真的如王松泉他们说具有体系性,资源性和开放性呢?我想,如果按他们的理解的话,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远远不止那三个的。并且,各个科目(不仅仅是语文,像数学,化学之类的)也具有上述三个性质。语文课程是一个体系,也是该面向社会开放的,吸收和传授各种资源的课程,但是语文课程也是在社会与人之间传播的,因此他也是该具有社会性的。所以,单纯就语文课程的性质的理解而言,是不能舍其主干,而抓其枝的。 所以,就我个人来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首先我们就要从社会的层面来看待问题,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而这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现代教育学,靳玉乐主编,2008年修订本,四川教育出版社),所以,当我们在接受语文这么一门课程或者是在教授这么一门课程是,就注定了语文课程的社会性的,因为它是在我们这个大的社会中传播和接受的,没有了它本来的社会性,哪来的这一门课程。其次,这一门课程,通过什么传授的呢?显然,途径是多元的。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吸收各种社会资源,将它整合成一个整体,组合成一个体系,面向社会开放而进行传授和发扬的。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将一个个文字组成一个个词,在将词组成句子,段落,最后就成了一一篇篇具有不同思想内涵和特征的作品等文字材料,然后再通过语文课程(当然古代还没有课程这个概念,但是具有相应的与之相似的媒介)这个媒介代代相传。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来,语文课程也是一种工具的,是一中传授知识的工具和平台的,也是具有工具性的。 但不是仅此而已,它还包括人文性。国家提倡“以人为本”,语文课程也一样,不管是语言,文字,或是语文,其主体都是人。离开了人的作用,它们都将不复存在。而且语文课程的发展优化都是在人的主导下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进行的,因此,人是这一切的主体和关键。所以,语文课程,又是具有人文性的。这人文性不仅仅是体现在语文上,还体现在这么一门课程上。 综上,语文作为一门课程,是具有语文本身所具有的所有的性质的(如当今的主流看法一样,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是具有如王松泉等人认为的三大性质的,并且,是他们的统一:工具性,人文学和社会性的统一体。 二、语文学科与数理化学科有哪些不同?(20分) 答:第一,语文学科具有实践性。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而数理化之类属于自然学科,它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科。语文它具有思想感情色彩,它包含伦理道德内容。语文的形式是语言文学,是表达技巧,而内容,则是生活,是事物,是思想,是精神。因此,语文需要学生去感悟、理解语言,培养语感,而且语文主要考核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式都需要有生活阅历、生活积累,需要大量训练。也就是说,语文需要实践,需要在生活实践中体会语文,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语文能力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掌握的,所以语文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而数理化之类则不同,数学的形式仅仅是数字,是符号,是抽象的概念,并且数理化之类的学科是可以速成的,只要掌握相关的原理、公式就可以有所提高,效果较明显。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根底教育的课程改革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教育也正经历再次淬火,它在反思中前行。但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无视传统经验、无视教育规律的倾向,这不能不引起关心语文教育的各届人士的高度关注。我们认为,在当前的情势下,认真学习与研究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的语文教育思想,实在是一件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一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如果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那就是他经过半个世纪的思考,而概括出来的“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这一至理箴言。早在1922年,叶老就提出“目的在使其自生需要,不待教师授与〞的观点,在这之后又屡次提出类似的看法。解放后,他在不同的场合又反复强调这一观点。1962年,他又指出:“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到达不需要教。以其欲到达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那么与此相违也。〞“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到达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叶老在这里对如何到达这一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途径,这种认识,较之早期更加深入、系统。这一思想最完整、最严密、最精确的表述是1977年12月给?中学语文?杂

志的题词:“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到达不需要教。假设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在这里,叶老对这一观点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一是辩证指出教与学的关系,二是指出教与学应到达的境界,三是实现这一标准的具体方法、途径。此后,叶老又屡次围绕这一问题作出过解释。1983年6月他在民进外地来京参观教师茶话会上说:“刚刚有一位同志说到我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后来我加了四个字:‘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我觉得这样表述比拟明白。是不是不教了,学生就学成了呢?非也。不教是因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了,不再需要老师教了……到达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 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这一教育哲学思想纲领,是他大半个世纪中对语文教育的真切体认与深刻感悟,是其教育思想的高度浓缩,他以此为纲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许多认识与新课程标准有

叶圣陶关于语文教学的名言

叶圣陶关于语文教学的名言 1.关于语文学习的名言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释义: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 释义: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释义:经常读唐诗三百首,即使不会自己作诗也会吟诵诗歌。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增广贤文》 释义: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为政》 释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6、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陈寿《三国志》 释义:读书一百遍,其中的意义和思想就自然显露出来了。 2.关于语文学习的名言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释义: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释义: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孙洙《唐诗三百首序》释义:经常读唐诗三百首,即使不会自己作诗也会吟诵诗歌。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增广贤文》释义: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