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养老金计算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城镇职工养老金计算企业职工养老金计

算方法

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养老保险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介绍】:

①基础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全部缴费年限x1%

②过渡性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建立帐户前缴费年限x过渡系数1.4%+符合政策增发额

③个人帐户养老金二个人帐户储存额十计发月数

④定额补贴二[调剂金(25元)+统筹项目内补贴]x减发比例

社会养老保险金的计算公式

【退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二个人账户储存额十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

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2、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

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x缴费年限x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温馨提示】:由于客观原因,全国某些城市的计算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年利息按月积数法计息,计算公式如下:

年利息二个人账户年初储存额x本年度记账利率-本年度支付月积数x本年度记账利率x1/12本年度支付月积数二》[n月支付额x (l2-n+1)]

(n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顺序号,且1WnW12)。

养老保险计算解析

1、养老金的多少,与购买的时间长短和金额大小有关。缴费的基数大,缴费的时间长,退休时养老金会多,反之就少。由于每个人每个时段的缴费数量不一,因此养老金的计算按“分段计算、综合结算”原则处理。

2、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3、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影响退休养老金因素一览

影响养老保险因素

1、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内容包括三部分: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部分+按社保利率计算的利息。

2、缴费比例:该部分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组成。

(1)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

(2)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原先的老政策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而新政策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空账问题。

3、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4、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

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缴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参保人员符合退休条件的,应及时办理退休手续。经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自核准次月起享受养老金。养老金标准按照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计发,具体如下:

(一)正常退休人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达法定退休年龄之月;

(二)提前退休人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人力社保部门核准退休之月;

(三)因工作需要后延缴费人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后延缴费满整年度之月;

(四)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延长缴费人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缴费满15年之月;

(五)工伤医疗期内人员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月。

参保人员未按规定及时办理退休手续的,延误办理退休手续期间以及后延缴费未满整年度期间的基本养老金不予补发,多缴纳的

养老保险费予以退还,达到退休条件以后调整养老金增加部分累计计算。

本条系关于基本养老金构成的规定

1、社会统筹养老金:社会统筹养老金来自于由用人单位缴费和财政补贴等构成的社会统筹基金,根据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确定。社会统筹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o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本人退休年龄等因素确定。

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约束机制,并采取了“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中人逐步过渡”的改革方式。具体是:

“新人”,即《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退休后将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退休时间的早晚直接挂钩。他们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

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

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

利息等因素确定。

“中人”,即国发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国发38号文件实

施后退休的参保人员。由于他们以前个人账户的积累很少,缴费年

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鉴于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的关键

是解决好“中人”的过渡问题,为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国发38号文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待遇水平合理衔接、新老

政策平稳过渡的原则,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过渡办法。在过渡期实行特殊的过渡政策,按照新计发办法,养老金减少的不

减发,增加的逐步增加。

“老人”,即国发38号文件实施前已经离退休的参保人员。他们仍然按照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基本养老金,同时随基本养老金调整

而增加养老保险待遇。

退休教师养老金计算方法(仅供参考)

国发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本决定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待遇

水平合理衔接、新老政策平稳过渡的原则,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

制订具体的过渡办法,并报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备案。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二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十计发

月数

(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x统账结合前的缴

费年限x1.2%

(四)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按一定比例计发。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

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

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

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养老保险的计算公式

养老保险交满15年后,每月获得的养老保险的计算公式 以下是计算方法,你自己测算吧! 一、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后均按本意见计发基本养老金。 二、“统账结合”后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统账结合”前参加工作,本意见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分别按下列办法计算: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四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按上述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时,统账结合时间、缴费年限、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过渡性调节金计发比例,按《关于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解释》(见附件执行。 三、为了保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设立3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低于原办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高于原办法的,2006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30%;2007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70%;2008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90%。2009年以后退休的,基本养老金按新办法计算。过渡期满后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仍低于原办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 附: 关于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解释 一、统账结合时间 统账结合是指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统账结合时间,2005年12月31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按照缴费工资基数11%或12%计入个人账户的时间算起;2006年1月1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从建立个人账户的时间算起。 二、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是指依据有关规定实行个人缴费至职工退休时,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实行个人缴费制度之前,按国家和自治区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计发办法中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缴费年限不足整年的,按月数除以12换算,保留两位小数。 三、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使用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以统计部门公布的盟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准。参加自治区统筹的原养老保险

企业员工退休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企业员工退休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基础是社会平均工资,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新人为例,其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国企职工退休工资标准: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

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工人收入构成: 由基本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特优津贴等构成。 1.基本工资:工人按照工人资格定:15年以下工龄2000元,15年工龄2300元,20年工龄2500元,25年工龄2800元,30年工龄3000元,40年工龄3500。(随国民经济增长) 2.工龄工资(含工龄):每年30元,随着工龄增长。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对老工人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事工人工作,有利于工人队伍的建设和工人队伍的稳定。

城镇职工养老金计算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城镇职工养老金计算企业职工养老金计 算方法 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养老保险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介绍】: ①基础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全部缴费年限x1% ②过渡性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建立帐户前缴费年限x过渡系数1.4%+符合政策增发额 ③个人帐户养老金二个人帐户储存额十计发月数 ④定额补贴二[调剂金(25元)+统筹项目内补贴]x减发比例 社会养老保险金的计算公式 【退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二个人账户储存额十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 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2、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 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x缴费年限x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温馨提示】:由于客观原因,全国某些城市的计算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年利息按月积数法计息,计算公式如下: 年利息二个人账户年初储存额x本年度记账利率-本年度支付月积数x本年度记账利率x1/12本年度支付月积数二》[n月支付额x (l2-n+1)] (n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顺序号,且1WnW12)。 养老保险计算解析 1、养老金的多少,与购买的时间长短和金额大小有关。缴费的基数大,缴费的时间长,退休时养老金会多,反之就少。由于每个人每个时段的缴费数量不一,因此养老金的计算按“分段计算、综合结算”原则处理。 2、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髙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如果你是城镇企业员工,参加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公司给你缴纳工资20%的养老基金,进入统筹帐户:你自己缴纳8%,进入个人帐户。那么退休后可以拿到多少钱呢?以下介绍有城镇户口的企业员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汁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左更加划算。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x0.6) 4-2xl5xl%=480 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xl.O) -j-2x 15x 1%=600 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x3.0) 4-2xl5xl%=1200 元 靈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x0?6)

4-2x40xl%=1280 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X1.0) 4-2x40xl% = 1600 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x3.0) 4- 2x40xl%=3200 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相信许多人参加了养老保险,都想知逍自己将来退休后大槪可以领取到多少的养老金,对于临近退休的人来说,就更关心退休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了。那么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怎样呢?让我们看看具体的算法吧。 缴费时间越长,领取养老金越多 假左某男(女)性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人员从2007年开始按全省上年度在岗月平均工资缴费,以2006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础,全省上年度在岗月平均工资增长率为10%。男性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人员分别缴费15年、20年、30年、35年、38年、40年、43年,需缴费分別为11.35万、20.46万、58.76万、96.80万、130.0万、158.1 万、211.6 万: 女性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人员分别缴费15年、20年、30年、35年、38年,需缴费分别为11.35 万、20.46 万、5&76 万、96.80 万、130.0 万。 根据目前政策计算,男(女)性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人员分别缴费15年、20年、30年、35年、38年、40年、43年,可分别领取养老金为19.53万元、40.26万元、146.50万元、267.96万元、381.72万元、481.90万元、681.04万元,其收回缴费本金的同时,可获得的缴费回报率分别为72%、97%、149%、177%、194%、205%、222%。 女性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人员分别缴费15年、20年、30年、35年、38年,可分别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和发放标准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和发放标准养老金是指国家为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而实施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是老年人退休后的重要经济来源,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福祉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我们该如何计算养老金呢?又有哪些标准来确定养老金的发放呢?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养老金计算方法 养老金的计算是根据参保人的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来确定的。一般而言,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 养老金=人员所在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个人年缴费月数÷参保人员所在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本人所在地平均退休年龄×本人已缴费年数÷参保人员累计缴费年数 其中,人员所在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参保人员所在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工资以及本人所在地平均退休年龄是根据统计数据进行核定的。个人年缴费月数是指参保人员的缴费月数,本人已缴费年数是指个人实际缴费的年限,参保人员累计缴费年数是指个人总计的缴费年限。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计算方法是一个大致的计算公式,各地养老金的具体计算方法可能存在差异。具体的计算方式可以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或查阅当地的文件规定。 二、养老金发放标准

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来确定的,一般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1.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是国家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和居住地进行核定的一项养老保障,它主要根据老年人的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来计算。一般来说,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确定的,具体比例因地区而异。 2.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劳动者个人缴费的金额和运行积累的利息共同确定的。个人账户是每位参保人员根据实际的缴费情况所拥有的账户,账户资金由社保基金进行投资运作。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主要由个人账户资金的积累和利率所决定。 需要指出的是,养老金的具体发放标准可能因国家政策的调整而有所变化,建议及时关注相关部门的通知和政策的动态。 三、其他注意事项 1. 养老金的发放时间一般是每月固定的日期,可通过银行转账或邮寄支票的方式进行发放。具体的发放时间和方式通常由地方社保部门确定并公告。 2. 养老金的发放金额可在银行或社保部门进行查询。如果发现有问题,可以及时向相关部门咨询和申诉。

职工养老保险领取计算公式

职工养老保险领取计算公式 一、职工养老保险领取计算公式 职工养老保险领取计算公式主要是按照职工的长期缴费年限、缴费金额以及社会保险基金收益情况来确定的。计算公式如下: 1、首先,根据职工的长期缴费年限来确定职工的养老保险领取金额: a.缴费25年以上:每月领取金额=缴费月数×(1+社会保险基金收益率)/12 b.缴费20~25年:每月领取金额=缴费月数×(1+社会保险基金收益率×0.7)/12 c.缴费15~20年:每月领取金额=缴费月数×(1+社会保险基金收益率×0.5)/12 d.缴费10~15年:每月领取金额=缴费月数×(1+社会保险基金收益率×0.3)/12 e.缴费5~10年:每月领取金额=缴费月数×(1+社会保险基金收益率×0.1)/12 2、然后,根据职工在每月的缴费金额来确定职工的养老保险领取金额: a.每月缴费金额≥50% of 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每月领取金额=缴费月数×(1+社会保险基金收益率)/12

b.每月缴费金额<50% of 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每月领取金额=缴费月数×(1+社会保险基金收益率×0.7)/12 3、最后,根据社会保险基金收益情况来确定职工的养老保险领取金额: a.社会保险基金收益率>8%:每月领取金额=缴费月数×(1+社会保险基金收益率)/12 b.社会保险基金收益率≤8%:每月领取金额=缴费月数×(1+社会保险基金收益率×0.8)/12 二、职工养老保险领取计算原则 1、缴费年限原则:职工长期缴费年限越长,领取金额越高;缴费年限越短,领取金额越低。 2、缴费金额原则:职工每月的缴费金额越多,领取的金额越高;缴费金额越少,领取金额越低。 3、社会保险基金收益原则:社会保险基金收益率越高,职工领取金额越多;社会保险基金收益率越低,职工领取金额越少。 三、职工养老保险领取计算常见问题 1、职工已经有30年养老保险缴费纪录,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有3年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该怎么计算领取金额?

养老金计算方法与公式大全(养老金计算方法)

养老金计算方法与公式大全(养老金计算方法) 个人养老金计算公式和方法 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有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而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某缴费年限某1%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某本扰塌链人平均缴费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面的缴费中我们了解到,最高为300%,最低为60%,那么指数在0.6-3之间)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其中,根衫告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人口平均寿命-退缓孙休年龄)某12(一年12月)。 举个例子:小新缴费30年,目前养老金账户中有20万,假设江苏省2023年月平均工资为5164元,小新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10328元。假设小新每年月平均工资为当地社会月平均工资的200%,小新55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70。 那么:基础养老金=(5164+10328)÷2某30某1%=2323.8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200000÷170=1176.47 小新退休后,每月到手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323.8+1176.47=3500.27元。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 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搜衫相应的 养老保险待遇。 养老金领取条件: 1、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 2、按照相关规定,中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 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 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 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 女年满45周岁。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和公式是怎样的? 退休工资计算。需要知道的信息参数。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个人账 户流入,计发月数,当地上年度职工在岗月平均工资等信息才能计算出来。 一.计算方法 目前政策,退休以后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老金组成(养老 保险制度以前参加工作的,还有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如下: 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 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某缴费年限某1%。(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 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某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根据国家规定,城镇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累计缴费年限计算 累计缴费年限是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基本计算依据。按照国家规定,累计缴费年限计算方法如下: 1.1 企业职工的正常工龄(即参加企业工作的起始日期至退休日期之间的时间)全部计算入缴费年限。 1.2 企业职工的护理期、病假期等在职期间享受的休假时间,可以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或者按特殊政策规定计算。 1.3 对于企业职工因病或者原因不能工作而被解除劳动合同、辞职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其在失业期间缴费年限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核定。 1.4 其他特殊情况,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年限计算。 二、缴费基数的确定 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缴费基数是根据实际工资和国家规定的缴费比例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缴费基数的确定方法如下:

2.1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缴费基数,按每月职工工资额中的60%~300%确定。 2.2 特殊情况下,如企业员工在特殊岗位上工作,经审核认定为高工资岗位,根据实际月工资的80%~400%确定缴费基数。 三、养老金计算公式 根据累计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的确定,城镇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 养老金=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养老金月比例 其中,养老金月比例根据退休年龄和缴费年限确定。具体比例请参考《国家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计算比例表》。 附件:国家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计算比例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城镇企业:指在城市开展经济活动的企业; 2、养老金:城镇企业退休职工按照一定比例获得的养老待遇; 3、缴费年限:企业职工在企业工作期间的累计年限; 4、缴费基数:企业职工按照国家规定的缴费比例缴纳养老保险的工资基数;

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养老金是为了保障退休人员生活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企 业职工来说,养老金是一项重要的福利待遇。企业职工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缴费基数的确定 2.缴费年限的计算 企业职工养老金的计算还要考虑职工的缴费年限。职工的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的水平就会相应提高。一般情况下,职工的缴费年限以参保开 始日期至退休日期为准。但是,对于部分特殊行业(如矿山、海上、深海、高海拔、特殊环境、特殊工种等)的从业人员,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其计 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3.养老金水平的确定 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最低水平是根据职工缴费年限和月平均工资确定的。根据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职工缴费年限不同,享受的基本养老金比 例不同。一般情况下,职工缴费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可以享 受基本养老金的60%;缴费满满20年的,可以享受70%的基本养老金;缴 满25年或者缴费满30年的,可以享受基本养老金的90%。 4.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 除了基本养老金之外,企业职工还可以根据个人缴费情况累积个人账 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个人实际缴费金额和缴费年限确定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个人实际缴费金额和单位指定的投资收益率来计算

的。一般情况下,单位会根据市场情况和个人意愿选择一个适当的投资方案,确保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综上所述,企业职工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通过确定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来计算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还需要考虑个人实际缴费金额和缴费年限以及投资收益率等因素。对于企业职工来说,了解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对于规划个人的退休生活和养老经济非常重要。同时,企业和政府也应该加强对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的宣传,让职工更加清楚自己的权益和福利待遇。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 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个月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参保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至规定退休年龄为止。参保人员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从1997年起至退休上一年度本人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参保人员当年缴费工资指数为本人当年缴费工资额与当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1+a2/A2+……+an/An)÷N 公式中,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 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1.引言 养老金是城镇企业职工在退休后的基本经济来源,为了保障职工的养老权益,制定了一套养老金计算方法。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这套计算方法的具体流程和步骤。 2.养老金计算公式 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 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养老金当期积累系数 + 个人账户缴费额×养老金当期缴费系数 3.个人账户储存额计算 个人账户储存额是个人在劳动年限内缴纳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金额的总和。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个人账户储存额 = ∑(个人账户缴费额×养老金当期缴费系数) 4.个人账户缴费额计算 个人账户缴费额是个人每月缴纳的养老金金额。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个人账户缴费额 = 个人月工资×个人缴费比例 5.养老金当期积累系数计算 养老金当期积累系数是根据个人的累计缴费年限和当期积累调整率来计算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养老金当期积累系数 = 养老金基数调整系数×养老金个人账户贡献率×当期积累调整率 6.养老金当期缴费系数计算 养老金当期缴费系数是根据个人的累计缴费年限和当期缴费调整率来计算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养老金当期缴费系数 = 养老金基数调整系数×养老金个人账户贡献率×当期缴费调整率 7.附件内容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表格 -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相关政策法规摘要 8.法律名词及注释 - 养老金基数调整系数:根据国家政策和经济情况的变化,对养老金基数进行调整的系数。

- 养老金个人账户贡献率:职工每月工资中需要缴纳的养老金比例。 - 当期积累调整率: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养老金基金实际状况的调整率。 - 当期缴费调整率: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养老金基金实际状况的调整率。

天津市养老金计算公式

天津市养老金计算公式 天津市的退休人员,大家知道自己的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吗?在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天津市养老金计算公式,大家爱可以自己算一算养老金哦! 天津市养老金计算公式【1】根据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以下公式计算:1996年1月1日及其以后的参保人员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1996年1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0.6)÷2×15×1%=600元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 ×1.0)÷2×15×1%=750元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3.0)÷2×15×1%=15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 ×0.6)÷2×40×1%=1600元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1.0)÷2×40×1%=2000元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 +5000元×3.0)÷2×40×1%=4000元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计发月数为:50

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

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 小王55岁退休,到退休时他已买了25年社保,他每月能领多少基本养老金? 答案在最后面,你要看明白下面这些规定,才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 养老金(pension)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养老金由政府、公司、金融机构等向因年老或疾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按月支付的资金。作为生活来源由失去 劳动收入者定期领取。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养老金计算公式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 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吃X缴费年 限X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吃X缴费年限X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H十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温馨提示: 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2. 缴费指数浮动范围:0.6--3(深户)。缴费基数:实际工资,浮动范围“60%1平均工资 w缴费基数<300%月平均工资”。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 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个人养老金逐年会 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 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 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

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 一、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参保职工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2011年起退休的不再发给),增发养老金。 (一)基础养老金. 公式: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本人缴费年限 X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本人缴费指数。 本人缴费指数=(a1一A1+a2一A2+a3一A3++an一An)一N a=本人缴费基数 A=对应的在岗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 ”=缴费年限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一退休时年龄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见个 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国发[2005]38号附表)) (三)过渡性养老金 公式: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一2X本人1995年前的累计缴费年限X1.3%计算按上述办法的月基本养老金,一般不得超过本人退休时上一年月平均缴费工资;如退休时上一年月平均缴费工资比前几年上升或下降过大的,按上述办法计算的月基本养老金,不得超过本人退休时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四)调节金(2008年50%,2009年30%,2010年10%。2011年起退休的不再发给) (五)增发养老金 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计算增发养老金: 1,全国劳动模、省部级劳动模按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增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0.1%-0.3%的养老金。 2,取得《独生子女证》)的按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增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0.1%的养老金。 3,属少、边、高、三线艰苦地区迁职工按规定增加. 4,高级专业职务退休前仍被企业聘用按其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增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0.1%的养老金。 5,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发明奖、省科技成果奖和国家规定的科技进步奖的人员,退休时按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分别对应增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0.1%、0.2%、0.3%的养老金。 6,终身无子女的。 二.1996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企业职工(含1996年1月1日以后的个体参保人员)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符合可增发养老金条件的,按规定计算增发养老金。 (一)基础养老金.公式: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缴费指数。 本人缴费指数==(a1一A1+a2一A2+a3一A3++an一An)一N a=本人缴费基数 A=对应的在岗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 ”=缴费年限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退休时年龄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见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国发[2005]38号附表))退休人员按规定计发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