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1. 拉延、成形类模具

外板件拉延序凸模、凹模及压边圈使用GGG70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内板件凸模、凹摸及压边圈使用MoCr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特殊情况下须渗氮或TD处理(模具图纸会签时确认)。

变形剧烈及高强度钢板(抗拉强度》350MPa的制件应采用整体镶Cr12MoV淬火硬度要达到HRC5—8 62。

基体采用HT300采用键槽与螺栓链接。

GGG7 0铸件厂:天津虹岗或长城精工或经甲方认可的同等铸造品质铸造厂。

2. 冲裁类模具

普通板料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的刃口镶块可采用空冷钢(7CrSiMnMoV或ICD-5), 淬火硬度HRC55-60料厚大于1.2mm的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62。料厚大于等于1.4m m的镶块采用波浪刃口。

高强度板的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62。所有凹模镶块、废料刀均采用背托,凹模采用镶块结构,凸模可采用整体结构。模具基体采用HT300。

3. 翻边、整形类模具

中大型模具凹模镶块原则上应采用侧面固定式以便于调整;小型模具可采用整体式结构,料厚大于1.4m m的凹模采用镶块式。

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材料可选用MoCr/7CrSiMnMoV零件料厚大于1.2mm的采用Cr12MoV或与之相当的材料(应取得甲方工艺认可,具体以会签为准)。

普通板料的制件凸模可采用合金铸铁,表面淬火硬度不低于HRC50高强度板的制件采用

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如采用分体或镶块式基座(底板)可采用HT300 的材料。

对于部分易拉毛部位,必要时需进行TD处理。

4. 压料(退料)顶出器可采用铸造结构,但应根据其强度要求,决定用铸铁或球铁或铸钢材料(工

艺会签时,甲方根据具体结构决定)。

5. 其它部件材质及热处理按国家标准执行。

二.模具结构及技术要求

1. 模具结构

1.1 模具结构采用单动式,原则上按甲方认可的乙方提供的结构式样(模具需满足自动化线要

求)。

1.2 对于各序模具、板料及零件进出必须方便,空间足够;对于外板件模具,不得有对板料与零件

造成划伤、碰伤之隐患。

1.3 模具的闭合高度,应根据模具结构及压力机的规格而定,在同一冲压生产线上的模具高度应尽

量一致。模具的闭合高度制造公差为± 1.0mm。

1.4模具铸件辅筋厚度》30mm主筋厚度》40mm工作面厚度》50mm模具长度w 3000mm寸, 辅筋

间距w 350mm模具长度>3000mm寸,辅筋间距w 400mm

1.5 原则上允许车门外板或内板按照左右合模结构进行设计。

2. 拉延、成形模技术要求

2.1 对于外覆盖件的凸、凹模及压边圈,其型面粗糙度Ra0.8。

2.2 定位装置:采用经甲乙双方认可的模具制作标准,采用可调式周边定位;多次投放寸,

坯料或前工序的定位位置必须一致,重复定位精度0.5mm模具应设有坯料或制件到位感应式检测装置,到位检测装置与压力机、机械手连锁。

2.3 到底标记:拉延模要有对角布置的2 个拉延到底标记,标记深度为0.25mm-0.3mm。

2.4 导向装置:采用导向腿、自润滑导板导向。导向配合面要有足够的导向面积,导板导滑面垂直

滑动受力方向要有止退台。

2.5 限位装置:采用甲方或甲方认可的乙方设计标准。

2.6排气孔:①4 (外板件)或①6 (内板件)排气孔,上模的排气带有弯头防尘铜管+防尘盖板。

2.7 模具制造装配调试要求:见模具动静态检查表。

3. 修边、冲孔模技术要求

3.1 冲裁部分结构

3.1.1上、下模刃口必须为镶块,原则上镶块长度不大于400mm镶块采用镶入铸件内结构,

具有防侧向力功能(挡块或背托),并便于更换与维修。

3.1.2 修边镶块宽度与高度比应大于1.2 ;修边镶块间接合面必须研磨,修边镶块间隙应小于

0.03mm上模修边镶块与下模修边镶块的接缝应错开;上下模具座应设置修边镶块止动台阶或

止动键;刃口垂直面推光处理,不允许出现倒锥现象。冲裁刃口内不能粘附废料。

3.1.3 铸态镶块要铸出材质、零件号,锻态镶块打印材质、零件号、热处理硬度。所有镶块的安装面要有对号标记。

3.1.4 在复杂轮廓区域,适当增加切刀镶块。

3.1.5各修边类刀块的悬刀量不得超过10mm(特殊情况会签确定)。

3.1.6 废料刀必须有靠背。

3.1.7 除特殊情况外,冲孔凹模应采用镶块冲套结构。冲孔离修边刃口过近需采用整体镶块式(具体

会签时确认),并便于更换与维修。

3.2 定位装置:以孔、形状、轮廓定位,孔定位优先。保证定位稳定,制件无窜动、无压痕。定位应

考虑制件防反。

3.3导向装置:导柱导套与导板联合导正(导柱数量一般为4个)。对于长度大于1200mn的

模具上、下模座导向采用植入式导柱、自润滑导套,导套口与上模座下表面齐平并增加防护台;对于长度小于1200mm的模具,导柱导套可采用装配式。导板采用自润滑导板,设有止退台。对于工作部位侧向力比较大的模具,应同时采用整体导箱式导向结构,导箱上应镶自润滑导板。发生侧向力时采用直接侧反机构,侧反止推面无间隙滑动配合。

3.4 可回收废料处理: 对于未经变形的大片废料应尽量考虑可回收利用(因特殊情况需破坏处理

的,需甲方会签认可)。

3.5 废料排出:

3.5.1 废料原则上靠自重要顺利排出模具本体外,同时方便排出使用设备工作台前后台面以

外。

3.5.2废料的最大对角线长度不大于400mm(特殊情况会签确认),须保证脱料、排料方便、安

全。

3.5.3 废料滑板超出下模座以外时采用折叠式。废料滑板采用滤油网板,料厚t 取2mm-3mm (具体会签时确认),两侧要求有翻边。废料滑槽一级滑槽的角度原则上不小于25度,保证废料顺畅滑出。废料滑出工作台时,滑槽应有收口,让开操作空间。二级滑板不工作时折叠固定(不超出模具轮廓)。

3.5.4冲孔类废料原则上从废料滑板排出工作台以外。直径〉①50冲孔废料必须用废料滑板

排除,直径w①50冲孔废料必须能顺利滑到废料盒子内。特殊情况下可用废料盒接存(但必须经过甲方认可,废料盒容量最少不能低于1000片),要求尽量集中接存,废

料在模体内滑动光滑畅通,废料盒尽量少;同时废料盒抽出方向在模具前后分布、方便取放倒废料,定位要可靠,且能够自锁。

3.5.5 废料排料顺畅,修边废料一件一排,冲孔积料不超过3片。

3.6 采用快换冲头处,在保证压料芯强度前提下,压料器设计天窗,方便更换。

3.7 刃口切入量:刃口切入量要满足制件切断、制件质量、废料排除,同时满足强度、维修要求。

3.8 废料刀形状:采用甲方或甲方认可的乙方标准。

3.9 工作限位、存放限位、缓冲器,采用甲方或甲方认可的乙方标准。

3.10 压(退)料弹性元件:采用氮气缸,弹性元件要求计算压力,保证压料平衡,压(退)料充

分。

3.11 压(退)料板的限位:原则上采用工作侧销加安全侧销的方式,无法布置时采用工作侧销加套

管式安全螺钉。外板要求加锥形限位,防止压伤及侧向力。

3.12 模具制造装配调试要求:见模具动静态检查表。

4. 翻边整形模技术要求

4.1 工作部位镶块采用挡墙式结构,分块、安装要充分考虑后期装配、调整。易损部位要单独分块,并考虑方便调节、更换。

4.2各翻边类刀块的悬刀量不得超过10m(特殊情况会签时确定)。

4.3 翻边刀和整形刀的拼接面尽可能少。

4.4 工作区域不允许有螺钉孔、销钉孔及其它孔。

4.5 定位装置:以孔、形状、轮廓定位,孔定位优先。保证定位稳定,制件无窜动、无压痕。

4.6 导向装置:导柱导套与导板联合导正,采用植入式导柱、自润滑导套。套口与上模座下表面齐

平;导板采用自润滑导板,设有止退台。对于工作部位侧向力比较大的模具必须设计出相应的模具防侧向力结构。

4.7 压(退)料弹性元件:采用氮气缸,弹性元件要求计算压力,保证压料平衡,压(退)料充分。

4.8 压(退)料板限位:原则上采用工作侧销加安全侧销的方式,布置不开时采用工作侧销加套管式安全螺钉。外板要求加锥形限位,防止压伤及侧向力。

4.9 弹性元件布置时要充分考虑压力位置及压料芯平衡,并采取相应措施。

4 . 1 0工作部位不能先于压料芯触料,必须保证充分压料后开始工作。

4.11模具制造装配调试要求:见模具动静态检查表。

5. 带斜锲的模具技术要求

5.1 使用斜楔时应考虑有足够的驱动面积。注意斜楔侧向力平衡。吊楔必须保证无废屑沉积在驱动

面上。

5.2斜楔回程要考虑与工件的投入间隙问题(>50mm。如果定位部分在斜楔移入内要适当放

大投入间隙

5.3 斜楔机构在模具冲制过程中、运动要灵活自如,回程不得有卡死现象。

5.4 所有斜楔、吊楔必须设置强制回程,并要设置安全螺钉。标准斜楔尽量采用双回程钩,大型斜

楔的回程弹簧须采用氮气缸。

回程氮气缸的回程力》(斜楔本体重量+ 压料芯重量)X 2倍。

5.5 斜楔与滑块的初始接触面积不小于行程斜面的三分之一。

5.6 滑块处于工作状态时,滑块与斜楔的接触面不得低于80%;

5.7 滑块的进程及回程运动要平稳,不得产生抖动。

5.8斜楔冲孔需要加凹模套或Cr12MoV镶块结构。

5.9非标斜楔机构的需采用V型导板与平面导板双重导向结构,滑块宽度w 600mm寸采用一组

V型导板,滑块宽度〉600mm寸采用两组以上V型导板。

5.10斜楔导向选用自润滑铜导板。

5.11 侧修镶块要求设置键或防侧导板防侧,侧翻整镶块要求设置防侧导板。往返式型面定位

斜楔,要求侧翻块与定位楔滑块之间设置防侧导板。

5.12 斜楔冲孔的标准冲头和非标冲头要求使用带顶芯结构。

5.13 模具制造装配调试要求:见模具动静态检查表。

6. 包边模具技术要求

6.1 包边模具的运动机构要合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6.2 包边模具的开口高度要满足送料的要求;

6.3 包边模具的托料高度要与送料机构相匹配,托起的控制系统按照送料机构(气动)要求进行;

6.4 上模要有内板导正机构和压料板;

6.5 车门包边须考虑增加车门外板的补偿量(补偿量根据工艺经验,确定工艺版数模的工艺

补偿量,并经CAE分析后再用于模具开发);

6.6所有车门总成和发动机盖总成与车身的间隙、面差应在整车DTS要求的范围内。

7. 通用装置

7.1 模具安装

7.1.1模具定位采用快速定位,并且上、下模要求采用宽28mm高20mm贯穿式通槽设计,规

格甲方提供。上、下模分别铸出前方标记“ F”字样。

7.1.2模具安装采用U型槽,数量为:模具长度L> 1500mm寸,上下模6-8个U行槽;L<1500

mn W,上下模各4—6个U行槽,U型槽厚度H= 60mm(底板厚度H=50mm压板台高度

h=10mm,压板槽距模具端头小于500mm

7.1.3 分体式凸模上、下面按使用条件设置定位键槽和定位销孔,要求下模定位键和销孔两种定位形

式同时存在,并保证定位准确。

7.2 退料(压料)、顶料装置

7.2.1 对于外板件成型和整形翻边类模具采用氮气缸压料,内板件模具压料具体图纸会签时确认。

7.2.2 退料(压料)板原则上采用导板或导柱导向、侧销限位结构,要求设有安全侧销。

7.2.3 退料(件)要求不能有任何障碍和粘附现象,并不妨碍取放工件和废料的排出。

724顶件装置采用气缸顶料,顶料高度:制件脱出模具高度>75mm托料装置与制件接触部分,须采用树脂块或橡胶轮。特殊情况下,对于无法布置气缸的模具可以采用空手槽,会签时具体确定。

7.3 缓冲装置冲裁类和翻边整形类模具必须采用氮气缸作为缓冲装置。

7.4 起吊装置

7.4.1 模具采用插销式吊耳,吊耳应配有自锁功能起重棒。

7.4.2凡是超过15KG或取放不方便的模具零部件,均设置起重螺孔孔。

8. 送料、取料装置:

有影响外表质量和生产操作性的送料和取料均要求设有托架,托架上有防划橡胶滚轮,防止擦(碰)、伤工件表面;托架超出冲裁底板外部分应设成折叠式。

9. 铭牌:每套模具应有模具标识的铭牌(按甲方提供格式要求),使用顶杆的模具还应有顶杆指示铭牌。

三.模具工艺、设计、制造要求

1. 工艺、设计要求

1.1 工法设计、模具设计、制造及预验收在乙方制造工厂,不允许乙方将此协议订购内容转交其它

厂家承制。

1.2乙方依双方确认的冲压工艺为基础,制定工艺方案,绘制DL图并经甲方工艺确认后,进

行模具设计。会签后发生的模具套数增减需由甲方工艺人员确认。

1.3 冲压工艺过程图、模具设计图,应满足甲方生产方式和压力机技术规格要求。模具设计完成后

需经甲方会签确认,会签后双方签署《会签纪要》依次来进行下一步工作,甲方不对模具设计方案及冲压件工艺的正确性承担责任。

1.4乙方完成工艺数据的SE分析(含成型性问题讨论、模具工序数的优化和材料利用率的提高)后

提供书面的工艺分析报告,附CAE分析报告及解决措施,经与甲方沟通后以双方

书面确认的数据更改方式进行数据优化。

1.5 甲方正式数据发放后产生设变,给乙方提供说明文件包括:设变内容说明与设变后数模;

乙方接到设变数模后,以书面形式进行可行性及风险分析及制造周期,经甲方工艺人员

确认后方可实施;若因乙方提出产品设计变更要求,乙方需向甲方提出书面申请(工艺

分析报告),以甲方确认后为准,但不计设变费用。实型投入后,乙方向甲方提出的产品变更要求小于 4 件次。

1.6 终验收前,如有模具修改必须同时修改相关模具图纸及加工数据。

1.7 有关模具的设计、制造、验收以及冲压件检查标准,设计和制造依双方确认的相关标准。

1.8 模具的刚度、强度和质量要求以连续生产1000 件冲压件不出现质量缺陷为准。

1.9 安全措施:

模具中要设有工作限位器和存放限位器。自动化线模具单层存放使用氮气缸(刚性存放限位可取出),双层或三层堆放时使用刚性存放限位。其余线模具存放使用刚性存放限位。

缓冲氮气缸一般为4个,总压力应不小于 1.5 倍上模重量,并保证模具存放时模具内部弹性元件应处于不额外受力状态。

模具中要设有安全平台,安全平台尺寸不小于150mr K 150mm

上模的活动部件均应有安全措施。

下模的活动部位应有防护板、防护罩等。模具零部件应考虑防松、防崩、防脱落、防反、防冲击等措施。上、下模设有连接板,便于模具运输。

布置应考虑到压床的安全、合理、便于操作和安装。应考虑手工操作的安全,如良好的视

野,足够的操作空间和区域等。

1.10 气动接头采用快换插头,分别布置在左前或右后侧;接头为1/2 ”;管路内设有调节阀;接头

的排列顺序为:定位装置的升起、下降,托料装置升起、下降。进气管(及接头)为深黄色,排气管(及接头)为白色。

1.11 压(退)料板与凸、凹模周边间隙采用甲方认可的乙方设计标准,通常为0.5mm。

1.12为使托杆长度规格统一,根据零件复杂程度顶起高度尽量全部采用150mm200mr及250mm 三

种规格,特殊情况会签时确定,采用二级托杆方式。

1.13 模具需要考虑噪声、震动问题,针对大孔切边、冲孔需采用阶梯冲头或波浪刃口。基准孔冲孔

角度》5度时,必须采用侧冲。

1.14 零件修边线的法向位置与刃口方向最大角度为15 度;对修边和整形要求高的位置,修

边冲孔应为90 度垂直方向。

1.15冲孔的凹模采用可换式的(工作边距、孔距较小者除外),凹模套的止转方法采用的止

4mm 转销。

1.16小于等于①12的冲头、异型冲头短边w 8采用快换冲头(孔距较小不能布置快换冲头固定座者

五金模具技术规范

冷冲压模具设计制造技术规范 1.目的 提高五金件冷冲压模具质量;建立模具标准化;统一模具的设计标准及制造技术规范。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模具车间设计、制造的冷冲压模具,也适用于委外设计、制造的冷冲压模具。 3.引用标准 GB1298 《碳素工具钢技术条件》 GB1299 《合金工具钢技术条件》 GB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号和一般技术条件》 GBT2854 《冲模模架技术条件》 GB2870 《冷冲模零件技术条件》 GB2867.5 《冷冲模卸料装置,圆柱头卸料螺钉》 GB2867.6 《冷冲模卸料装置,圆柱头内角卸料螺钉》 4.技术要求 4.1 模具设计要点: 4.1.1模具工艺编排应保证: ①模具加工之产品所有尺寸及技术要求符合 图纸且品质有保障: ②模具结构合理且强度足够; ③模具制造及维 修难度中等; ④模具设计寿命与预计生产订单相适应; ⑤产品及模 具加工费用均最经济合理. 4.1.2整体结构设计应保证: ①操作简便、安全; ②适应批量生产且效率 高; ③定位可靠; ④工作精度的稳定与持久性; ⑤维护及维修方便;

⑥封闭高度与所安装机床匹配; ⑦模具结构标准化. 4.1.3 零件设计基本规范: 4.1.3.1模架选用原则: ①原则上必须设置导向结构,对于成形类模具若 在结构上可以保证质量和使用寿命及效率时可以不设置,但此必须征得模具部工艺工程师同意,冲裁模架的导向件结构设置应方便工作刃口的刃磨;②在工作中导柱导套尽可能不脱离导向,导柱长度以合模后短于闭合高度10mm为宜;③外导柱、导套的结构采用独立导柱,普通导向精度要求的模架采用滑动独立导柱(TUB),高导向精度要求的模架采用滚动独立导柱(TUR)加内导柱, 内导柱、导套的结构采用压入结构;④模架有效面积大于400X300mm的模具不得使用铸件模架,对于选用的铸件模架应符合GB2854《冷冲模模架技术条件》规定,导柱直径和数量的设置应考虑导柱的刚度和模架面积大小,模架面积大于400X300mm应选取导柱直径大于φ25mm。 4.1.3.2 模板设计规范: ①凹模: ⑴厚度(B):零件尺寸300*300以下,材料厚度(T)小于1.6MM 时, 凹模板厚不小于24MM;材料厚度大于1.6MM小于5MM时, 凹模板厚不小于34MM; 材料厚度大于5MM,凹模板厚不小于45MM;零件尺寸大于300*300,材料厚度小于1.6MM时, 凹模板厚不小于34MM;材料厚度大于1.6MM小于5MM时, 凹模板厚不小于44MM; 材料厚度大于5MM,凹模板厚不小于55MM. ⑵凹模工作刃口至边距(A):最小边距(A min)为凹模厚度(B)的1.5倍以上,但应大于30MM; 材料厚度大于1.6MM时, 边距(A)为凹模厚度(B)的2倍以上. ②上下模座:⑴外形尺寸应稍大于凹模外形尺寸;⑵模座厚(H):尽可能

模具移模规范

模具移模规范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1. 目的 明确移模需求的鉴别及处理方法;对客户提供的,规范相应的验收、异常反馈、试模确 认、日常保养、标识、保管等作业流程,以保证客户提供模具所生产的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提供试模和生产的模具. 3. 权责 业务部:针对移模事项与客户进行前期沟通,及时将移模的信息通知到相关部门,移模 协议的签订,模具及其相关的信息、产品前期的品质要求及其它要求的收集, 协助移模的,并对模具修改、模具确认事项进行反馈及跟进处理; 工模课:负责对移模生产的模具验收、标识、初次保养/简单维修及异常反馈,试模确认; :试模确认,移模生产的模具使用,日常保养,保管; 部:试模样品的检查确认。 4. 定义 移模——客户将其已开发完成或已在生产中的模具移交到本公司试模或生产作业的过程。 5. 作业内容 移模需求的鉴别及处理

当业务部收到客户的移模需求后,应及时鉴别其需求,包括移模试模和移模生产 两种; 当客户的移模需求为移模试模时,业务部提出相应的试模费用报价;当客户的移模需求为移模生产时,业务部应了解客户的订单预期状况,并根据预 期的订单状况进行报价(包括试模费用,规定生产多少订单数量时可返还)。如 客户确认同意报价且有下订单时,则业务部与客户进行沟通,取得模具及其相关 的信息(包括移模日期、模具图纸、,开发时间、模具履历等资料)以及产品的品质要求和其它要求等,并与客户签订《移模协议》。 移模信息的通知 当收到客户确认移模试模的信息时,业务部与客户进行沟通,取得试模及产品的成 型及外观要求等,以《内部行文》或邮件的方式通知生产和工模课; 当签订完成《移模协议》后,业务部将收集的信息以《要求输入及评审单》 的方式通知到工程、生产、品保等相关部门; 模具验收 发出的客户移模信息给相关部门后,业务部安排时间与工模课去客户处对模具进行

冲压模具制作技术要求

附件二:冲压模具制作技术要求 1、基本要求 1.1、基准体系:采用GD&T图规定的定位基准。模具以设计基准点为主基准,保证设计、制造、检测基准三者相统一。 1.2、所有工艺方案图、模具图可采用2D或3D进行设计,文件类型为*.dwg或*.prt、*.CATPart格式; 1.3、视图投影法:优先采用第一角法; 1.4、图幅要求:最大采用A0号图纸(图幅可加长); 1.5、图型比例:1:1、1:2、1:3、1:4; 1.6、图面文字:中文; 1.7、尺寸表示:公制; 1.8、标题栏和明细表:投标方的标准; 1.9、上模画法和方向:翻转向右; 1.10、对镶拼结构的镶块资料应单独出图,并标识清楚; 2、工艺方案图及模具结构图 2.1、工艺方案图 2.1.1 能充分反映冲压零件各工序的工作内容、冲压方向、送料方向,以及各工序所使用压机的规格等; 2.1.2 标示出各工序冲压方向、模具基准点、零件车身坐标值。当冲压方向相对零件车身坐标发生旋转时,应注明清楚; 2.1.3 各工序零件送出料方向及拉延工序补充部份的详细结构; 2.1.4 拉延(整形)工序CH孔、到位标记位置; 2.1.5 零件板材毛坯尺寸标注,中间工序的切边线; 2.1.6 废料切刀的布置位置及切边、冲孔废料的排除方式; 2.1.7 斜楔加工方向、加工范围; 2.1.8 顶杆布置图、废料流向示意及方案图中各种符号说明。 2.1.9 标明零件材料利用率。 2.2、模具结构图

2.2.1 模具图应充分表达模具的工作状态,反映零件的送出料方向、所用的压机型号、顶杆位置与顶杆行程等。 2.2.2 模具图应准确注明模具中心、机床中心。模具中心应加注车身坐标系坐标值。 2.2.3 每工序模具图应有工序内容简图。 2.2.4 模具结构中含弹簧/氮气缸的应有弹力工作示意图。 2.2.5 模具使用斜楔机构的应做出斜楔行程图及斜楔断面图。 2.2.6 模具如果配备气缸顶出机构,模具图中应附加气路图。 2.2.7 工艺方案图、模具图及数模文件的命名规则如下: ×××(项目代号) -×××(零件代号) -×××(零件版本) –OPx/y(x表示10、20…;y表示总工序数,如共五序则为50)。 3、工艺数模 3.1、依据冲压零件3D数模,按冲压工艺方案图建立各工序的工艺数模,工艺数模中须完整表示出各工序线(如分模线、切边线、翻边线等),产品面与工艺补充面要用颜色或图层加以区分。 3.2、产品3D数据以CATIA V5 R18版本格式提供。投标方工艺数模提供的3D 数据格式为*.CATPart、*.prt或IGES。 3.3、所有零件在建模中的坐标要与工艺方案一致。 3.4、拉延成形零件须用Autoform或Dynaform分析软件对其进行CAE成形分析。复杂零件应对后工序进行回弹方面的仿真分析。对于外板零件要有合适的变形量(大于3%),CAE成形分析的最终结果由招标方确认。 4、模具结构通用要求 4.1、冲压模具必须按照招标方冲压生产线设备参数进行设计和制造。对于自动化生产线能实现自动夹紧、板料及零件的自动传输、零件连动生产等全自动生产过程;手工生产线,要保证取送件容易,操作安全方便。 4.2、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按5000件冲次为期限定期维护为前提。模具按30万件进行设计、制造。 4.3、模具高度 模具闭高尽量相同。

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9-07-02T16:34:38.1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区礼炳[导读] 摘要:快速模具制造技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技术,有效融合了信息与控制技术、材料学以及激光技术等,其发展速度可见一斑。 佛山市尊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快速模具制造技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技术,有效融合了信息与控制技术、材料学以及激光技术等,其发展速度可见一斑。自快速模具制造技术诞生以来,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医疗、汽车以及加点分制造行业之中。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飞跃式发展,特别是在快速制造金属模具的广泛应用,使得产品的质量更加优质,价格更加低廉,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经济效益,这也是国内外学者、企业关注 的重点。对于此,本文对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展开探讨。 关键词: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1快速模具制造技术概述快速成型技术是自20世纪末开始发展出的一项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制造技术,该技术主要是由激光技术、驱动技术、CAD/CAM技术、数控技术、新型材料所构成,该技术自应用以来,在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创新、产品开发等方面都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虽然工作人员在使用该技术时所采用的制作原材料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技术应用中所体现出的主要工作原理均是由分层制作、逐层叠加的方式来完成的,从数学的层面上来说,该技术原理与数据的积分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该技术的应用形式与3D打印技术相似。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成型快、适用性强、制作周期短、操作简便、集成性高等等。快速模具制造作为新型制造技术,对制造行业具有极大促进作用。该技术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既能用于汽车制造业,又能生产家电器材。模具制造技术,能提高制造效率,创造企业价值。 2快速模具制造技术模具制作 2.1软质模具 软质模具主要是由一些软性材料制作而成,适用于产品数量为50-5000左右的生产企业,市场上常见的软性材料有环氧树脂、锌合金、硅橡胶、低熔点合金、铝金属等等,该类型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成本低廉、周期短等优势,而工作人员在使用快速成型技术来制作软质模型时主要会使用以下方法:第一,硅橡胶法,通过该方法所制造的硅橡胶模具不仅有良好的弹性,同时还可以在模具上制作一些非常精美的纹路,但是该类模具的适用性不强;第二,树脂法,当模具的需求量非常大时,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树脂材料作为模具的制作原材料,并且通过合理地使用快速成型技术中原型压铸的方式来高效率地完成该类型模具的批量制作;第三,金属法,工作人员使用该方法进行模具制作时,通常以RP8d为原型,并且在此基础上将金属合金均匀地喷涂于模型的外表面,并且将模具的制作原材料快速地填入模具内,完成金属模具的制作,该方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一次成型、制作周期短、耐磨性强等等;第四,电铸法,该模具制作法与上述我们所提到的金属喷涂法相类似,电铸法主要是利用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将PR8d圆形的外表面通过电解沉淀的方式进行模具的制作,通过该方法制作而成的模具具有均匀性强、精度高等优势。 2.2硬质模具 与软质模具相对应的则是硬质模具,适用于产品数量规模较大的产品生产企业,市场上常见的硬质模具通常为钢模具,工作人员在使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硬质模具的生产制造时,通常会使用以下方法:第一,电火花法,该方法主要是指工作人员将BPM作为模具的圆形,同时将EDM作为连接模具的电源,通过电火花的方式对模具进行加工制造,然后再合理地使用三维砂轮以及石墨电极的方式对该模具进行细节上的处理,最终完成整个钢模具的制作;第二,熔模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钢模具的批量制造,以RPM原型作为母版通过软蜡熔模的方式实现钢模具的精密复制;第三,陶瓷法,对于一些数量较少的模具批量铸造生产企业,工作人员便可以使用陶瓷法进行模具的制作生产,依然以RPM为模板原型,将陶瓷砂浆作为模板制作的原材料,通过焙烧的方式对陶瓷砂浆进行固化处理,以此来完成模板的制作。 3我国快速制模技术发展趋势快速制模技术与传统模具制造相比,优势在于快速制模技术能够提高产品的开发速度和生产的柔性化程度,快捷、方便地制作模具,缩短模具制造的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优。某模具制造公司传统研发和快速研发过程对比如表1所示。 表1某模具制造公司传统研发和快速研发过程对比 3.1快速成型模具制造应用 快速成型模具制造技术主要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类型。根据所制造模具的产品特性,不同的快速成型模具制造方法也被应用到不同场景中,而相对应的制造工艺也是不尽相同,但最终所制造的产品质量同样能得到保证。直接制模技术主要是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的方式来实现,由此生产出的模具,使用时限较长。但其缺陷是在对模具工件进行烧结时,由于温度的影响,模具工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现象,这种收缩现象至今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继而造成生产出的模具工件精确度不高。对于软质模具而言,由于所采用的软质材料的特殊性,有别于以往使用的钢制材料,其具有制作周期短、造价成本低的特性,在新产品的开发初期,常常被应用到市场试运行以及功能检测等方面,特别是对于所生产的工件品种多、批量小以及改性快等制造模式中。现今,软质模具制造方法主要以树脂浇注法、硅橡胶浇注法等方法为代表。

模具设计技术要求

级进模设计要求 1、用该模具所冲出的零件应该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2、优化排样设计,使材料材料的利用率尽可能高; 3、强度和刚性较差的小冲裁凸模必须有护套加导向; 4、镶块、凸模安装方便,正确可靠,冲裁凸模修模后,高度调节要方便; 5、单边冲裁凸模,尽可能加导向部分;单侧弯曲时,模具上要有防止材料流动的对策; 6、间隙的均匀程度要到达70%以上; 7、模具安装平稳性好,调整方便,工作安全;模具结构应便于制造与维修; 8、压力中心偏移量不能超过凹模1/6; 9、各工作系统坚固可靠,活动部分灵活平稳,动作互相协调。定位起止正确,卸料板、顶块不倾斜,有足够的卸料、顶出件力,卸料安全可靠。进料、定料、出件、清理废料畅通、方便,没有废料上浮、漏料孔堵塞、叠件现象。保证稳定正常工作; 10、上模座沿导柱上、下移动平稳、无滞住现象。 11、级进模用四角滚珠导柱导套钢模,弹性卸料,小凸模用护套,卸料板用小导柱导套导向,凹模做成分段拼合或组合式,冲裁凸模修模后,高度要能调节,前后工位排废料、出工件方案合理,毛坯定位准确可靠,送料方便无阻碍,废料切断后回收。 工作量:图纸(1:1),装配图1张0号图纸;零件图,凸模、凹模、护套,其他工作零件必须画,其次按卸料板、凸模固定板、凹模固定板等顺序,画够2张以上0号图纸。说明书:要求30页以上。图纸和说明书质量按学校要求做。 冲压件要求(大批量生产) 一、零件附加说明 零件的形状和要求见附图,尺寸从图纸上量取 二、合格的制件应满足的要求 1.尺寸、形状符合图纸要求; 2.冲裁断面不允许有夹层,毛刺最好在一面、毛刺高度小于10%t; 3. 冲压件平整、形状无明显翘曲、畸形、扭曲、歪斜等形状缺陷; 4. 光面的均匀程度要求大于70%; 5. 搭接口不能出现错位、不平直、毛刺现象; 6. 成形部分平整、光滑,无起皱、裂纹、显著变薄、明显的刮痕现象; 7. 制件必须不能被模具的伤痕、划痕、表面块陷所影响; 8.保证制件质量稳定。

模具技术要求

外发模具技术要求 为更好地满足模具使用厂家对模具制作技术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模具质量,规范生产节约质量成本,特制定本技术要求。质量部负责外发模具的质量检验,制造部协助质量部做好外发模具的质量控制。 一、模具外观要求 模具表面无油污、灰尘、无裂纹,无夹砂,模具外部标识牌齐全,并装在明显处。模具的固、移模气室壁应有加力筋。模具压边尺寸(宽不低于20mm,厚不低于22mm) 二、模具尺寸要求 整体模具外形尺寸:K1214尺寸1490*1300mm,后窗尺寸1400*1200mm; K1418尺寸1890*1500mm,后窗尺寸1780*1380mm。 后封板使用材质:铝合金型材(国标6061)。凸模厚度不低于12mm,凹模厚度不低于16mm。紧固后封板的螺丝,螺丝位置最大中心距为120-130mm。 三、模具吊环、外接口要求 模具使用吊环规格为M20,K1214整体模具要求4个,K1418整体模具要求4个。每个吊环必须用M20螺母锁紧,然后将吊环和螺母用焊机焊死。 蒸汽、水冷、排水口的数量及规格(固、移模分半)。1寸和1.5寸管古要求全丝或者两头带丝。 水冷管数量固模和移模为各2个,尺寸为1寸; 蒸汽管数量为:K1214固模和移模1.5寸各4个;K1418固模和移模1.5寸各6个。进气口必须装制不锈钢防护网进行防护。 排水口数量为:K1214固模和移模1.5寸各4个;K1418固模和移模1.5寸各6个。四、模具顶针筒、料枪口要求 K1214/K1418料枪为50*30“德式”料枪,料枪限位厚度20mm。法兰螺栓M8X60,布置为三角型,配备螺母(国标M8)。标准顶针盘为ф40X5或ф30X5,顶针杆径为ф12。黄铜棒采用ф22*ф12规格,预留可调长度合理(不低于15mm),筒套完好无缺。 顶杆和料枪之间无干涉,螺栓孔与料枪法兰孔完全吻合,安装畅顺。螺栓从背板内部往外安装,模具压板与模具接管无干涉。 五、模具密封要求 固移模合模处采用Φ8圆形空芯硅胶条,斜面对接,高出平板1-1.5mm(安装时硅胶条自然伸展,不能有拉伸安装),模具四边各处转角为圆角过渡,整条密封槽的起点与结束点不允许定在模具外部,密封槽深6.5mm,槽口部宽7.5mm,槽底宽8mm;

模具技术的详细要求

模具技术的具体要求 一.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1.拉延、成形类模具 ●外板件拉延序凸模、凹模及压边圈使用GGG70L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内板件凸模、 凹摸及压边圈使用MoCr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特殊情况下须渗氮或TD处理(模具图纸会签时确认)。 ●变形剧烈及高强度钢板(抗拉强度≥350MPa)的制件应采用整体镶Cr12MoV;淬火硬度要 达到HRC58—62。 ●基体采用HT300。采用键槽与螺栓链接。 ●GGG70L铸件厂:天津虹岗或长城精工或经甲方认可的同等铸造品质铸造厂。 2.冲裁类模具 ●普通板料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的刃口镶块可采用空冷钢(7CrSiMnMoV 或ICD-5), 淬火硬度HRC55-60;料厚大于1.2mm的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料厚大于等于1.4mm的镶块采用波浪刃口。 ●高强度板的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 ●所有凹模镶块、废料刀均采用背托,凹模采用镶块结构,凸模可采用整体结构。 ●模具基体采用HT300。 3.翻边、整形类模具 ●中大型模具凹模镶块原则上应采用侧面固定式以便于调整;小型模具可采用整体式结构, 料厚大于1.4mm的凹模采用镶块式。 ●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材料可选用MoCr/7CrSiMnMoV;零件料厚大于1.2mm 的采用 Cr12MoV或与之相当的材料(应取得甲方工艺认可,具体以会签为准)。 ●普通板料的制件凸模可采用合金铸铁,表面淬火硬度不低于HRC50;高强度板的制件采用 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如采用分体或镶块式基座(底板)可采用HT300的材料。 ●对于部分易拉毛部位,必要时需进行TD处理。 4.压料(退料)顶出器可采用铸造结构,但应根据其强度要求,决定用铸铁或球铁或铸钢材料(工艺会签时,甲方根据具体结构决定)。 5.其它部件材质及热处理按国家标准执行。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1. 拉延、成形类模具 外板件拉延序凸模、凹模及压边圈使用 GGG70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内板件凸模、凹摸及压边圈使用MoCr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特殊情况下须渗氮或TD处理(模具图纸会签时确 认)。 变形剧烈及高强度钢板(抗拉强度≥ 350MPa的制件应采用整体镶Cr12MoV淬火硬度要达到HRC5—8 62。 基体采用HT300采用键槽与螺栓链接。 GGG7 0铸件厂:天津虹岗或长城精工或经甲方认可的同等铸造品质铸造厂。 2. 冲裁类模具 普通板料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的刃口镶块可采用空冷钢(7CrSiMnMoV或ICD-5), 淬火硬度 HRC55-60料厚大于1.2mm的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 HRC5&62。料厚大于等于1.4m m的镶块采用波浪刃口。 高强度板的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62。所有凹模镶块、废料刀均采用背托,凹模采用镶块结构,凸模可采用整体结构。模具基体采用 HT300。 3. 翻边、整形类模具 中大型模具凹模镶块原则上应采用侧面固定式以便于调整;小型模具可采用整体式结构,料厚大于1.4m m的凹模采用镶块式。 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材料可选用MoCr∕7CrSiMnMoV零件料厚大于1.2mm的采用 Cr12MoV 或与之相当的材料(应取得甲方工艺认可,具体以会签为准)。 普通板料的制件凸模可采用合金铸铁,表面淬火硬度不低于HRC50高强度板的制件采用 Cr12MOV 材料,淬火硬度为 HRC58-62如采用分体或镶块式基座(底板)可采用 HT300 的材料。 对于部分易拉毛部位,必要时需进行 TD处理。 4. 压料(退料)顶出器可采用铸造结构,但应根据其强度要求,决定用铸铁或球铁或铸钢材料(工 艺会签时,甲方根据具体结构决定)。 5. 其它部件材质及热处理按国家标准执行。 二.模具结构及技术要求 1. 模具结构 1.1 模具结构采用单动式,原则上按甲方认可的乙方提供的结构式样(模具需满足自动化线要

快速成形技术的快速模具制造技

基于快速成形技术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 一、引言 近10年来,制造业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迅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已成为制造商把握市场先机的重要保障。因此,产品的快速开发技术将成为赢得21世纪制造业市场的关键 快速成形技术(以下简称RP)是一种集计算机辅助设计、精密机械、数控激光技术和材料学为一体的新兴技术,它采用离散堆积原理,将所设计物体的CAD模型转化成实物样件。由于RP技术采用将三维形体转化为二维平面分层制造的原理,对物体构成复杂性不敏感,因此物体越复杂越能体现它的优越性。 以RP为技术支撑的快速模具制造RT(Rapid Tooling)也正是为了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早日向市场推出适销对路的、按客户意图定制的多品种、小批量产品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制造技术。由于产品开发与制造技术的进步,以及不断追求新颖、奇特、多变的市场消费导向,使得产品(尤其是消费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例如,汽车、家电、计算机等产品,采用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制模,制作周期为传统模具制造的1/3~1/10,生产成本仅为1/3~1/5。所以,工业发达国家已将RP/RT作为缩短产品开发时间及模具制作周期的重要研究课题和制造业核心技术之一,我国也已开始了快速制造业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工作。 二、基于RPM的快速模具制造方法 模具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手段,其中用得最多的有铸模、注塑模、冲压模和锻模等。传统制作模具的方法是:对木材或金属毛坯进行车、铣、刨、钻、磨、电蚀等加工,得到所需模具的形状和尺寸。这种方法既费时又费钱,特别是汽车、摩托车和家电所需的一些大型模具,往往造价数十万元以上,制作周期长达数月甚至一年。而基于RPM技术的RT 直接或间接制作模具,使模具的制造时间大大缩短而成本却大大降低。 1. 用快速成形机直接制作模具 由于一些快速成形机制作的工件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快速成形件可直接用作模具。例如,Stratasys公司TITAN快速成形机的PPSF制件坚如硬木,可承受300℃高温,经表面处理(如喷涂清漆,高分子材料或金属)后可用作砂型铸造木模、低熔点合金铸造模、试制用注塑模以及熔模铸造的压型。当用作砂形铸造的木模时,它可用来重复制作50~100件砂型。作为蜡模的成型模时,它可用来重复注射100件以上的蜡模。用FDM快速成形机的ABS工件能选择性地融合包裹热塑性粘结剂的金属粉,构成模具的半成品,烧结金属粉并在孔隙渗入第二种金属(铝)从而制作成金属模。

《模具工》国家职业标准要点

模具工 国家职业标准 2009-11-14 1.1 职业名称 模具工 1.2 职业定义 是指使用钻床、划规等常用钳工工具以及压力机或注塑机等成形设备,按技术要求对模具进行加工、装配、调试和维修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或恒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计算能力和空间感、形体知觉及色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中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8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4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配备有计算机、教学投影仪的标准教室和具有相应设备、工具、工装,照明、通风条件良好、安全措施完善的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连续从事本职工作4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在校生(两年以上),并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 (4)具有钳工类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模具设计规范标准规范标准

模具设计标准规范 1、目的: 确保模具设计规范化,统一化.能将设计意图正确的传达给制造部门?避免或减少失误。 2、范围: 工程部设计组接收工程部产品组转交的图文件、样品等资料到图纸发行为止之阶段均属之。 3、权责: 3.1工程部设计组:负责模具开发设计及设计变更、2D/3D产品图面设计、3D建模、设计模 具的组立图、3D拆模与拆电极、绘制零件图. 3.2现场加工各组:加工各组的组长,在加工前需先审视加工图,若发现与原先检讨的不符合或有误,甚至不合理,需立即反应工程部检讨查核后,方可继续加工。 4、名词释义: 无 5、作图环境标准: 5.1文字标准 5.1.1字体。数字及英文使用“ Arial ”字体,中文使用“标楷体”。 5.1.2文字大小。为了使整套图面文字视觉效果一致,在标准图框(即1:1图框,A4为297*210)中,设定字高为3.0,宽0.85。 5.2图面标准 5.2.1图框:为了便于查阅,装订,保存,图框统一标准如下: A0图框:841*1189 横印(附件 一) A1图框:594*841 横印(附件 二) A2图框:420*594 横印(附件 三) A3图框:420*297 横印(附件 四) A4图框:297*210 直印(附件 五) 5.2.2 图面要求 5.2.2.1零件图面按照其在模具当中的位置分类摆放,以便于查找。 5.2.2.2尺寸标注方式。除了圆以外,所有模板、模仁之尺寸均采用坐标标注方式

5.2.2.3 视图投影关系:第三视角法。 5.2.3图档版本

版本编号采用大写字母“ A”加上一位数字序号,数字序号按照图文件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例如A1、A2、A3等。 524图层与线型:为了便于图形与尺寸的识别,图层与线型统一标准如下:

模具开发技术要求

模具开发技术要求 1 方案、图纸确认要求 1.1 模具制造厂家在收到我司确认的产品三维图(小型1天、中型2 天、大型3 天)内将分型线、结构简图等技术问题与我司确认。模具制造厂家的模具结构图纸在设计完成后应提交我司确认,特别是浇口设置、分型面设置等影响到外观质量的设计,以及镶拼方法、结构运动等重要问题,必须在我司认可后执行;模具制造厂家在模具加工过程中发现结构出现问题,需及时通知我司,新的结构必须在得到我司确认后实施;否则出现的问题由模具制造厂家负责。 1.2 模具制造厂家在模具加工过程中,如果出现质量事故,应及时向我司通报,同时模具的修补方案应得到我司的认可,并更改模具结构图纸;如需烧焊修补,模具修补区域、烧焊工艺必须得到我司项目工程师的书面确认,并在图纸上明确标明实际烧焊区域以及影响区域; 1.3模具分型面上必须设计合理的排气槽。 模具分型面设计应合理,并且保证足够的强度。定模固定板与注射机固定板间要增加隔热板,防止定模固定板和注射机固定板扩大,导致拉杆错位使模具咬死。电器盒安装在模具顶部,冷却系统接头设计在模具底部,排水槽出口在分流板安装板底部。 2 模具材质要求 2.1 模具成型零件材质要求。具体材料由模具制造厂家按照我司指定品牌自行采购; 2.2 模具制造厂家提供模具使用钢材的材质报告,并保证钢材质量,如在模具规定寿命期限内因钢材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模具故障,模具制造厂家应承揽由此而造成的一切我司损失,并应立即按我司要求修复模具或更换模具; 3 模具各个系统要求 3.1 浇注系统要求 3.1.1 主流道均采用浇口套标准件,并确保与设备配套。三板模分流道出

在前模板背面的部分截面必须为梯形,主流道抛光至表面粗糙度Ra3.2 以上,三板模点浇口分流道抛光至表面粗糙度Ra1.6以上,无倒扣; 3.1.2 三板模倒锥形拉料杆必须可靠固定,可以用沉头螺丝固定,也可以用压板压住,但不能在模具运输或装卸时掉出。主流道拉料杆处,冷料穴一般为锥形,以便拉出冷料,便于取件。 3.1.3 模具料道应设计合理,冷料要易于去除,制品外观面应无浇口痕迹,浇口尺寸和浇口高度要一致,偏差不大于0.05mm,浇口无注塑缺陷(喷痕、流纹等),制品有装配处不应有残余冷料。 3.2 冷却系统的要求 3.2.1 冷却水路的设计必须充分均匀,一个系统的各个浇口要有专门且条件完全相同的冷却水,一系列浇口的冷却回路不能串联使用。模具正常生产时,必须满足合同规定的注塑生产周期要求,并且模具成型部位前后模温差要求在±5C以内; 3.2.2 冷却水路必须畅通,无铁屑污物等,无漏水和渗水现象; 3.2.3 所有冷却系统要求使用标准配件,如:水嘴、水管、堵头、密封圈等均采用我司指定的标准件标准设计; 3.3 顶出机构要求 3.3.1 所有顶杆、扁顶、推杆均选用盘起公司和三住公司标准零件供应商的产品;顶杆杯头端面齐平,无打磨痕迹,若顶杆上加倒钩,要求倒钩的方向必须保持一致或均匀并不能影响制品取出;严禁更改顶杆胚头尺寸,包括直径和厚度,推板与顶杆胚头要求互相匹配,不准加垫片; 3.3.2 顶块的固定必须牢固,四周非成型部分应加工3-5度的斜度,下部周边应倒角;方顶杆必须设置油槽;复位弹簧选用指定标准件,两端不能打磨、割断,复位弹簧安装孔底面必须为平底; 3.3.3 对于顶面非平面的顶杆,都应有止转定位,顶出复位顺畅、无卡滞、窜动现象。 3.3.4 顶出板复位必须到底,顶块等顶出机构与滑块等有干涉的模具应增加强制复位; 3.3.5 模具液压系统驱动的顶出复位,在装配后和试模前应检查,保证动作可靠。所有液压驱动零件必须设计行程开关控制动作。

注塑模具主要技术要求

汽车注塑模具主要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汽车塑料件模具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XX汽车塑料件量产模具,其他技术文件也可参照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注塑模具——满足技术条件和要求的,结构合理、能够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塑料注射工艺所用的工装设备 产品供应商——汽车零部件制作的公司 模具供应商——给汽车产品供应商设计和制造模具的公司。开发部需要对模具供应商进行技术能力审核 检具供应商——给汽车产品供应商设计和制造工装和检具的公司。开发部需要对检具供应商进行技术能力审核 材料供应商——供应汽车零部件所用材料的公司,开发部可以对材料供应商进行指定 3 注塑模具技术要求主要内容 3.1 对产品的技术要求 3.1.1 产品需要有详细的描述,包括材料(收缩率:产品供应商和材料供应商协商提供给模具供应商、UDB:模流分析使用)、壁厚、圆角、表面要求和产品数量等。 3.1.2 产品供应商需要反馈产品分型线和浇口位置给产品工程师,分型线和浇口位置需得到产品工程师的认可。 3.1.3 产品上分型线必须配合良好,分型线断差应在0.05 mm以内。 3.1.4 外表面的可视区域不允许出现缩印、流痕、熔接痕、擦伤、顶块印、压力痕、飞边、变形、困气、短射和其它缺陷。 3.1.5 产品供应商在没有得到开发部书面同意的前提下,不得修改产品。 3.1.6 产品供应商和模具供应商应该在产品设计前期和产品工程师充分沟通,以解决产品结构上和工艺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3.2 对模具的技术要求 3.2.1 模具钢材 3.2.1.1 模具钢材必须满足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要求,必须经过模具工程师认可。模具钢材使用要求如下表。根据产品外观的要求不同,产品的分类如下: a) A类:皮纹件和普通喷漆件。 b) B类:电镀件、高光喷漆件、高光件和镀铝件。 c) C类:透明件。 d) D类:非外观件。 3.2.1.2 如果产品的材料是酸性的,模具材料一定要有耐腐蚀要求。 3.2.2 模具易损件 模具供应商在移模前须提供详细的易损件备件清单。 3.2.3 模流分析 内外饰大的注塑件和重要的注塑件在模具设计时要做MOLDFLOW。其分析内容和报告格式必须按照汽车的Moldflow要求和标准格式。

模具的技术标准参考有哪些

模具的技术标准参考有哪些? 模具行业是服务于制造业的一种衍生出来的制造产业,说白了,模具就是一种模型,一种用来为厂家批量生产产品的模子。厂家需要按照这种现成的模型去快速生产产品。模具已经在我们生活当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生活用品大部分离不开模具,如电脑,电话机,传真机,键盘,杯子,椅子,勺子等等这些塑胶制品就不用说了,另外像汽车,摩托发动机的外罩也是用模具做出来的,光一个汽车保险杠,车灯,中网,塑料件,内饰件等等模具就要用到2万多个。现代生活已经离不开模具工业的支持。只要是需要批量生产的产品就离不开模具,至少在最近50年内多离不开。 模具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可能除了模具行业人士外,大多数人都不是很清楚。 冲模标准:模架(GB/T2851-2861);钢板模架(JB/T7181-7188);零件及技术条件(JB/T7642-7652);圆凸模与圆凹模(JB/T5825-5830) 塑料注射模标准:零件(GB4169-4170);中、小型模架及技术条件(GB/T12556.1-2);大型模架及技术条件(GB/T12555.1-15) 压铸模标准:压铸模零件及技术条件(GB4678-4679) 锻模标准:通用锻制模块尺寸系列及计量方法(JB/T5900);金刚石拉丝模具(JB3944-85) 冲模验收技术条件(GB/T14662-93);冲模用钢及其热处理技术条件(JB/T6058-92);冲模模架技术条件(JB/T8050-95);冲模模架精度检查(JB/T8071-95)。 塑料注射模具验收技术条件(GB/T12554-90);塑封模具技术条件(GB/T14663-93);塑封模具尺寸公差规定(GB/T14664-93);塑料模具成型部分用钢及其热处理技术条件(JB/T6057-92);塑料成型模具型面类型和粗糙度(JB/T7781-95)

冲压模具技术要求

冲压模具技术要求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技术要求 1.冲裁凸凹模刃口间隙不均匀度≤0.03mm; 2.成形凸凹模刃口间隙不均匀度≤0.06mm; 3.模具闭合时,长宽高尺寸为405×343×;模具开启时,卸料板行程为21.5mm; 4.本模具采用开式压力机J23—63; 5.检查各个活动机构是否适当,保证没有松动和卡死现象,导柱和导套之间的相对运动既能保持精度又无阻滞现象,模具的开合过程流畅; 6.装配后进行试模验收,推出机构与其他零部件不得有干涉现象,制件质量要达到设计要求,不能有变形,如有不妥,修模再试; 7.模具制造按GB2854—81“冷冲模架技术条件”和GB2870—81“冷冲模零件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执行,模架按Ⅰ级精度验收; 8.制件表面不平度≤0.15mm。 技术要求 1.冲裁凸凹模刃口间隙不均匀度≤0.03mm; 2.成形凸凹模刃口间隙不均匀度≤0.06mm; 3.模具闭合时,长宽高尺寸为405×343×;模具开启时,卸料板行程为21.5mm; 4.本模具采用开式压力机J23—63; 5.检查各个活动机构是否适当,保证没有松动和卡死现象,导柱和导套之间的相对运动既能保持精度又无阻滞现象,模具的开合过程流畅;

6.装配后进行试模验收,推出机构与其他零部件不得有干涉现象,制件质量要达到设计要求,不能有变形,如有不妥,修模再试; 7.模具制造按GB2854—81“冷冲模架技术条件”和GB2870—81“冷冲模零件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执行,模架按Ⅰ级精度验收; 8.制件表面不平度≤0.15mm。 技术要求 1.本模具为倒装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由于要求在凸缘上冲孔,故要在拉深完全完成的前提下进行冲孔. 2.该模具闭合高度为233mm. 3.本模具使用J21-25开式压力机. 4.模具制造按照GB2854-81"冷冲模架技术条件"和GB2870-81"冷冲模零件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执行. 5.冲裁与拉深间隙都要均匀.冲裁双边间隙Zmin=0.1mm Zmax=0.14mm,拉深双边间隙Z=1.1mm 6.导柱导套的轴线与模座上下面垂直公差为4级.

模具设计规范标准规范标准

模具设计标准规范 1﹑目的: 确保模具设计规范化,统一化.能将设计意图正确的传达给制造部门.避免或减少失误。 2﹑范围: 工程部设计组接收工程部产品组转交的图文件、样品等资料到图纸发行为止之阶段均属之。3﹑权责: 3.1 工程部设计组:负责模具开发设计及设计变更、2D/3D产品图面设计、3D建模、设计模具的组立图、3D拆模与拆电极、绘制零件图. 3.2 现场加工各组:加工各组的组长,在加工前需先审视加工图,若发现与原先检讨的不符合或有误,甚至不合理,需立即反应工程部检讨查核后,方可继续加工。 4. 名词释义: 无 5﹑作图环境标准: 5.1文字标准 5.1.1字体。数字及英文使用“Arial”字体,中文使用“标楷体”。 5.1.2文字大小。为了使整套图面文字视觉效果一致,在标准图框(即1:1图框,A4为297*210)中,设定字高为3.0,宽0.85。 5.2 图面标准 5.2.1 图框:为了便于查阅,装订,保存,图框统一标准如下: A0图框:841*1189横印(附件一) A1图框:594*841横印(附件二) A2图框:420*594横印(附件三) A3图框:420*297横印(附件四) A4图框:297*210直印(附件五) 5.2.2 图面要求 5.2.2.1零件图面按照其在模具当中的位置分类摆放,以便于查找。 5.2.2.2尺寸标注方式。除了圆以外,所有模板、模仁之尺寸均采用坐标标注方式。 5.2.2.3 视图投影关系:第三视角法。 5.2.3图档版本

版本编号采用大写字母“A”加上一位数字序号,数字序号按照图文件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例如A1、A2、A3等。 5.2.4 图层与线型:为了便于图形与尺寸的识别,图层与线型统一标准如下:

快速成形技术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doc 6)

快速成形技术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doc 6)

基于快速成形技术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 一、引言 近10年来,制造业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迅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已成为制造商把握市场先机的重要保障。因此,产品的快速开发技术将成为赢得21世纪制造业市场的关键 快速成形技术(以下简称RP)是一种集计算机辅助设计、精密机械、数控激光技术和材料学为一体的新兴技术,它采用离散堆积原理,将所设计物体的CAD模型转化成实物样件。由于RP技术采用将三维形体转化为二维平面分层制造的原理,对物体构成复杂性不敏感,因此物体越复杂越能体现它的优越性。 以RP为技术支撑的快速模具制造RT(Rapid Tooling)也正是为了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早日向市场推出适销对路的、按客户意图定制的多品种、小批量产品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制造技术。由于产品开发与制造技术的进步,以及不断追求新颖、奇特、多变的市场消费导向,使得产品(尤其是消费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例如,汽车、家电、计算机等产品,采用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制模,制作周期为传统模具制造的1/3~1/10,生产成本仅为1/3~1/5。所以,工业发达国家已将RP/RT作为缩短产品开发时间及模具制作周期的重要研究课题和制造业核心技术之一,我国也已开始了快速制造业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工作。 二、基于RPM的快速模具制造方法 模具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手段,其中用得最多的有铸模、注塑模、冲压模和锻模等。传统制作模具的方法是:对木材或金属毛坯进行车、铣、刨、钻、磨、电蚀等加工,得到所需模具的形状和尺寸。这种方法既费时又费钱,特别是汽车、摩托车和家电所需的一些大型模具,往往造价数十万元以上,制作周期长达数月甚至一年。而基于RPM技术的RT直接或间接制作模具,使模具的制造时间大大缩短而成本却大大降低。 1. 用快速成形机直接制作模具 由于一些快速成形机制作的工件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快速成形件可直接用作模具。例如,Stratasys公司TITAN快速成形机的PPSF制件坚如硬木,可承受30 0℃高温,经表面处理(如喷涂清漆,高分子材料或金属)后可用作砂型铸造木模、低熔点合金铸造模、试制用注塑模以及熔模铸造的压型。当用作砂形铸造的木模时,它可用来重复制作50~100件砂型。作为蜡模的成型模时,它可用来重复注射100件以上的蜡模。用FDM快速成形机的ABS工件能选择性地融合包裹热塑性粘结剂的金属粉,构成模具的半成品,烧结金属粉并在孔隙渗入第二种金属(铝)从而制作成金属模。

新模具技术要求

一目的: 对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模具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和期望,为使新模具导入顺畅,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确保模具质量与结构,特制定本要求。二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新模具设计开发阶段的管控 三要求: 1.时间管控: 研发部严格执行当时与模具商双方协商的时间,如有违返按双方所签合同执行 2.模具强度: 1)新开发之模具必须确保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模板不变形 2)模具设计时尽可能避免刀刃结构 3)模具侧面有抽芯且跨度在35mm以上时,须加支撑柱;分型面至抽芯孔边Min40mm; 4)在不影响产品外观的情况下,凡模针长3mm以上、¢5mm或5mm*Xmm (X≤15)以下者须割出,做成镶件。 5)模具公、母模材质硬度应在HRC42°以上;滑块硬度应在HRC48°以上 6) 所有滑块表面应氮化处理,硬度HV>350,深度H≥0.2 mm 7)如空间允许斜顶柱、斜销、定位柱应不得低于¢30mm或30mmX30mm 3.模具材质: 1)在保证模具强度,产品要求的情况下,可依供应商而定 4.镜面要求: 1.灯碗部:不能有刮伤、磕痕、斑点、光泽度良好、表面粗糙度须符合新国标GB/T1031-1995 中Ra≤0.1um 2.灯罩部:不能有刮伤、磕痕、凹凸、斑点、光泽度良好、表面粗糙度须符合新国标GB/T1031-1995 中Ra≤0.05um 3.其它部件:不能有刮伤、磕痕、凹凸、斑点、表面粗糙度须符合新国标GB/T1031-1995 中Ra≤0.8um 5.镜面度检测: 1.水检法:先将镜面油脂洗净,再将水倒在镜面部,如镜面处没有水滞留,则此处镜面OK,相反则NG。

2.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用GB/T6060.4-1988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光加工表面?中的一组粗糙度比较样块在放5倍以上的放大镜上比较此镜面的粗糙度。 5. 模具结构: 1) 排气系统必须通畅,且不能因此而产生毛边 2) 针对小模具(≤630g模具)料杆应在保证模具强度的前提下 ≤80mm;所有模具灌嘴必须在定模平面以下 3) 在分流模具中,在分流道的下方须增加跳块,距进胶口处15mm- 30mm;固定板与母模板都要加,规格应依空间而定,弹力要够 4) 模具的冷却水接头必须低于模板面1MM 5) 进胶口 模具抽芯距离在20mm以下,且结构空间允许应尽可能使用斜销、斜顶或其它机构,而不使用油缸;若必须使用油缸,则油缸的运动方向须与滑块动作方向一致 6) 滑块的定位珠的大小为¢8mm,定位孔的深为 ≥0.2mm 7) 进胶口应尽量避免直冲镶件,角度≥35° 8)双色模两曲面轮廓度应≤0.01mm 9)滑块与公母、模相触之面的粗糙度应达到Ra≤1.6um 10)所有孔与镶件的配合公差为:单边≤ 0.10 mm 6.交模要求: 1)无作任何动作的样品,如有料杆、未削毛边等 2)此模的成型条件表:温度、位置、压力、速度;样品材质须与要求材质一致;产品需顶出的最小距离 3)模具BOM表:此表须包含:滑块、斜顶、顶杆、顶针、模针等,其规格、材质证明,硬度测试BOM表等信息 4)可在模具上能找到所测硬度之点 核准:审核:制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