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不同监测部位脉搏血氧饱和度与血气分析的比较研究

新生儿不同监测部位脉搏血氧饱和度与血气分析的比较研究
新生儿不同监测部位脉搏血氧饱和度与血气分析的比较研究

血氧饱和度测量仪的设计要点

血氧饱和度测量仪 的设计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绪论 (4) 1.1血氧饱和度的基本概念 (4) 1.2血氧饱和度测量仪课程设计的意义 (3) 1.3血氧饱和度测量仪课程设计的技术要求 (4) 1.4基本步骤 (5) 1.4.1 理论依据 (5) 1.4.2 硬件电路的设计 (6) 1.4.3 软件设计 (6) 1.4.4 仿真及数值定标 (6) 第二章实验方案设计及论证 (6) 2.1 设计理论依据 (6) 2.2. 双波长法的概念 (6) 2.3 光电脉搏传感器 (7) 2.4 传感器可能受到的干扰 (9) 2.5实验方案设计 (10) 第三章硬件电路的设计 (10) 3.1硬件原理框图 (10) 3.2各部分电路的设计 (11) 第四章软件模块设计 (13) 4.1主程序流程图 (14) 4.2子程序流程图 (14) 4.3硬件调试 (16) 第五章设计收获及心得体会 (17) 第六章参考文献 (19) 附录程序清单 (20)

摘要 氧是维持人体组织细胞正常功能,生命活动的基础。人体的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的能量装换均需要氧的参加。所以,实时监护人体组织中氧的代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物氧化过程。氧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与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2HbO ),再输送到人体各部分组织细胞中去。在全部血液中,被氧结合的2HbO 容量占全部可结合容量的百分比称为血氧饱和度2O Sa 。许多临床疾病会造成氧供给的缺乏,这将直接影响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严重的还会威胁人的生命,所以动脉血氧浓度即2O Sa 。 的实时监测在临床救护中非常重要。 在本次关于血氧饱和度测量仪的设计中,是基于MCS —51单片机的设计,需要选测合适的光电脉搏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利用4为LED 数码显示测量值,利用键盘切换显示脉搏跳动的频率。 关键词:51单片机 血氧饱和度 比尔—朗伯定理

新生儿危重症的早期监测及处理

新生儿危重症的早期监测及处理 一、新生儿危重症的呼吸支持治疗 (一)指征: 1、呼吸增快,吸气性三凹征,肺部突然出现罗音,口唇青紫等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呼吸评分>6分(见表1)。 2、呼吸变慢变浅,呼吸节律不齐,张口呼吸等呼吸肌疲劳或中枢性呼吸衰竭症状。 3、频繁发作的呼吸暂停。 4、有肺出血先兆, 如口、鼻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肺部突然出现中等-大量罗音。 5、吸入60%浓度时,PaCO2>8.0kPa,PaO2<6.67kPa,PaO2/FiO2<200。 表1. 呼吸评分(Score de Silverman) 评分: 0 – 10分,0-2分: 正常,≧ 3 分: 呼吸困难。 (二)呼吸机的应用: 1、正确掌握上机指证,采用适宜的通气方式:nCPAP辅助呼吸,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2、呼吸机应用的指征: (1)呼吸系统疾病: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综合征、肺炎; (2)中枢性呼吸衰竭者: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表现; (3)频发呼吸暂停; (4)重度窒息经复苏处理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者。 3、呼吸机的设置:

常用压力控制模式, PIP一般不宜超过25cmH2O,PEEP为3-4cmH2O,流量8L/min,呼吸频率30-40次/min。 呼吸机参数调节:PaO2维持在6.67kPa以上,PaCO2维持在8.0kPa以下,FiO2尽量避免>0.6,pH应维持在7. 23以上。 呼吸机撤离:血气恢复正常不是撤离呼吸机的指征;病情稳定,原发病明显好转,肺无渗出性阴影;在FiO2<0.3时,PaO2>6.67kPa,PaCO2<8.0kP;通气模式改为CPAP4h后,血气仍在正常范围。 二、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1、具有肺出血原发病和高危因素: 窒息缺氧、早产和(或)低体重、低体温和(或)寒冷损伤、严重原发疾病(败血症、心肺疾患)等。 2、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诊断: (1)患儿突然出现面色发绀或苍白,呼吸困难、不规则; (2)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肺罗音增多; (3)行气管内吸引,如吸出血性分泌物,证实有肺出血。出血方式:分为流出或涌出与气管吸引两种方式①流出或涌出: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口鼻喷血或气管内有血性液溢出。②气管吸引:气管内吸引出血性物,排除损伤所致者。 3、新生儿肺出血的治疗 (1)呼吸机机械通气 (2)气管内滴人1:10000肾上腺素,0.2一0.3 ml/kg·次,每隔1一2小时滴1次,一般使用2一3次,最多5次。 (3)保持正常心功能:可用多巴胺 5 ~10ug/(kg·min)以维持收缩压在50mmHg以上。如发生心功能不全,可用快速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力衰竭。 (4)纠正凝血机制障碍:根据凝血机制检查结果,如仅为血小板少于 80x109/L,为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可用超微量肝素1U/(kg.h)或6U /kg静脉注射,每6h 1次,以防止微血栓形成,如已发生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高凝期给予肝素31.2~62.5U(0.25~0.5 mg/kg)静脉滴注,每4~6h 1次或予输血浆、浓缩血小板等处理。

新生儿血氧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WORD格式 新生儿血氧监测及时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血氧仪,血氧仪报警设置卡,胶布,免洗手消毒液,治疗车 “各位老师好,我是xx病区xx,今天操作的项目是 新生儿血氧监测技术,x床,xx,(女,1d,早产 儿)遵医嘱新生儿监护。血氧仪性能良好处于备用 状态,用物及自身准备完毕,操作开始。” 自我介绍 喷手 戴口罩 1.评估皮肤有无破溃,皮疹,肢 体有无偏瘫,有无锁骨骨折 等。 2.避开静脉留置针,PICC导管 或输血的肢体 1.感应区可选脚背,手腕等。 2.根据患儿皮肤情况,每2-4小时 更换SPO2传感器粘贴位置,动 作轻柔。 3.粘贴血氧传感器抬头时应选择 在血管搏动清晰的位置,将探头 的发射点与接受点相对应,以便 更准确的接受信号将用物携至床旁核对 床头牌喷手 解释, 评估及处理 置血氧仪予暖箱上连 接电源,打开开关 宝宝。你xx阿姨看一下你的腕带,xx,今天阿姨 来护理你,由于病情需要,你需要用血氧仪来监 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不疼哦,你要乖乖的配合 我哟。来,让阿姨看看你的手腕(足背),动一动, 功能都是好的 “宝宝,阿姨将探头给你固定好,松 紧适宜,不疼吧。” 将SpO2传感器粘贴在患儿脚背或手腕部,妥善固定 “宝宝,你的血氧饱和度是96%,心率 是138次/分,目前是正常的。” 读取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数值 填写血氧仪警报设置卡 调节血氧仪上下限 1.停留5秒钟,待数值稳 定后读取数据 2.按专科警报设置,规范 设置警报卡 实时关注血氧仪,如有警报声,及时查看,如患儿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并处理 “宝宝,你要乖乖的哦,阿姨会时 刻关注你的!” 安置患儿 喷手

心电、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心电、脉搏血氧饱和度(S p O2)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1、操作者着装整齐、洗手、戴手套。 2、环境评估: 1)、操作者用手势示意(关闭门窗,遮挡病人)。 2)、大声说:“病房安静、室温22℃!” 3、病情判断、解释: 1)、核对病人,评估病情。大声说:_床×××,_疾病(疾病诊断),根据病情需要安置心电监护! 2)、上前小声对病人说:您好,请问您是_床×××吗?我是X护士,根据您的病情需要观察您的心电变化和机体组织缺氧状况,现在为您进行心电监护,这项操作没有什么痛苦,请您不要紧张,请您配合! 4、准备病人: 1)、病人取水平仰卧位。 2)、解开衣扣,暴露胸部。 3)、清洁皮肤。 4)、同时使用安慰用语:“现在请您放松,平卧,我要在您的皮肤上贴上电极板。现在我帮您解开衣扣清洁皮肤,可能感觉有点凉,请不要紧张。” 5、连接: 1)、接通电源。 2)、开机,进入备用状态。 3)、将连接好导联线的5个电极板贴到病人胸壁的相应部位上。 RA(白色):右锁骨中线锁骨下 LA(黑色):左锁骨中线锁骨下 LL(红色):胸骨左缘左锁骨中线第六肋间 RL(绿色):胸骨右缘右锁骨中线第六肋间 Y(棕色):剑突下方偏左心前区) 4)、将血氧饱和度导线与多功能参数监护仪相连接。 协助病人整理好上衣,盖好被子。 6、报告监护参数: 1)、监测心率: a、选择清楚的Ⅱ导联。 b、显示屏上出现心电图波,示窦性心律,律齐,心率110次/min。 c、大声说:心率110次/min! 2)、监测血压: a、缠绕血压袖带。 b、告知用语:现在为您测量血压,测量时会感觉上臂发紧,请你不要紧张。 c、启动无创测压键,测量首次血压。 d、显示屏上显示血压为110/70mmHg。 e、大声说:血压为110/70mmHg! 3)、监测S p O2: a、确认传感器性能(将探头夹在自己手指上,确认正常数值处于96%~98%)。 b、清洁指甲,把探头安放在患者左手示指上,指夹完全夹住左手示指末端,

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常见问题及护理

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常见问题及护理 主讲人: 参加时间: 参加人员: 血氧饱和度即SpO2被定义为氧合血红蛋白占血红蛋白的百分比值。常用动脉血氧定量技术,它测定的是从传感器光源一方发射的光线有多少穿过患者组织到达另一方接收器,这是一种无创伤测定血氧饱和度的方法。血氧饱和度读数变化是报告患者缺氧最及时、最迅速的警告。 一、血氧饱和度监测中的常见问题: 1、信号跟踪到脉搏,屏幕上无氧饱和度和脉率值。原因: (1)患者移动过度,过于躁动,使血氧饱和度参数找不到一个脉搏形式;(2)患者可能灌注太低,如肢体温度过低、末梢循环太差,使氧饱和度参数不能测及血氧饱和度和脉率; (3)传感器损坏; (4)传感器位置不准确(接头线应置手背,指甲面朝上); (5)血液中有染色剂(如美蓝、荧光素)、皮肤涂色或手指甲上涂有指甲油,也会影响测量精度; (6)环境中有较强的光源。如手术灯、荧光灯或是其他光线直射时,会使探头的光敏元件的接受值偏离正常范围,因此需要避强光。必要时探头需遮光使用; (7)探头戴的时间过长以后,可能影响血液循环,使测量精度受影响; (8)另外,同侧手臂测血压时,会影响末梢循环而使测量值有误差。 2、氧饱和度迅速变化,信号强度游走不定可能由于患者移动过度或由于手术装置干扰操作性能。 3、氧饱和度显示传感器脱落 (1)传感器如在位且性能良好,应注意连接是否正常,临床最常出现此种情况即液体溅进传感器接头处; (2)血氧探头正常工作,开机自检后探头内发出较暗红光或红光较亮且闪烁不定。 二、血氧饱和度监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1、信号跟踪到脉搏,屏幕上无氧饱和度和脉率值时的处理 (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2)使患者保持不动或将传感器移到活动少的肢体,使传感器牢固适当或进行健康人测试,必要时更换传感器; (3)必要时对所测患者注意保暖; (4)需要避强光; (5)时间过长可换另一手指测量; (6)尽量避免同侧手臂测血压。 2、氧饱和度迅速变化,信号强度游走不定时的处理尽量使患者保持安静少动,

血氧饱和度测量仪的设计

血氧饱和度测量仪的设计

血氧饱和度测量仪 的设计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绪论 (4) 1.1血氧饱和度的基本概念 (4) 1.2血氧饱和度测量仪课程设计的意

义 (3) 1.3血氧饱和度测量仪课程设计的技术要求 (4) 1.4基本步骤 (5) 1.4.1理论依据 (5) 1.4.2硬件电路的设计 (6) 1.4.3软件设计 (6) 1.4.4仿真及数值定标 (6) 第二章实验方案设计及论证 (6)

2.1设计理论依据 (6) 2.2.双波长法的概念 (6) 2.3光电脉搏传感器 (7) 2.4传感器可能受到的干扰 (9) 2.5实验方案设计 (10) 第三章硬件电路的设计 (10) 3.1硬件原理框图 (10) 3.2各部分电路的设

计....................................................................................1 1 第四章软件模块设计.......................................................................................1 3 4.1主程序流程图..........................................................................................1 4 4.2子程序流程图..........................................................................................1 4 4.3硬件调试 (16) 第五章设计收获及心得体会 (17) 第六章参考文献 (19) 附录程序清单…………………………………………………

国产新生儿专用心电监护仪参数要求

国产新生儿专用心电监护仪参数要求 一、招标参数: 1、设备具备心电(ECG)、呼吸(RESP)、无创血压(NIBP)、血氧饱和度(SpO2)、脉搏(PR)、体温(TEMP)功能 2、显示屏幕尺寸:不小于6寸大屏幕彩色TFT显示屏,体积小巧,重量轻。重量<7公斤 3、支持同屏显示多道波形和监测数据 4、有自由组合多参数和波形进行大字体显示功能,满足远距离清晰观察 5、具有趋势界面显示方便同屏查看实时数据及趋势 6、具备120小时趋势图/表存储回顾 7、该机必须和医院有用系统无缝连接,采用中英文操作界面中文按键面板,便于掌握操作 8、声光双重三级报警同屏显示报警上下限,技术报警和生理报警分别有各自的报警指示灯 9、适用于成人科室及儿科,适合新生儿使用,可选配新生儿呼吸暂停自救功能,氧浓度监测功能 10、具备锁屏功能防止外界干扰影响监护仪的工作状态 11、标配可拆卸充电锂电池,具有RJ-45网络口、辅助输出接口、VGA外接显示器接口、电源线卡扣(防止电源在使用中脱落) 12、具有适合新生儿使用的血氧指套、袖套,并具备相应的抗干扰技术 13、心电(ECG) 1)导联模式:五导联 2)导联方式:I,II,III,avR,avL,avF,V 3)增益: 5.0mm/mV、10mm/mV 4)波形速度:12.5mm/s、25mm/s、50mm/s 5)心率:成人:15bpm ~ 300bpm 小儿/新生儿:15bpm ~ 350bpm 呼吸(RESP) 1)方式:阻抗法(RA-LL/LA-RA) 无创血压(NIBP) 1)测量方法:自动振荡法 2)工作模式:手动/自动/连续

3)测量和报警范围:成人、儿童、新生儿正常与异常收缩压与舒张压 血氧饱和度(SpO2) 1)测量范围:0-100% 2)分辨率:1% 3)准确度:70-100%(±2%) 脉搏(PR) 1)测量范围:30-200 bpm 2)分辨率:1bpm 体温(TEMP) 1)测量和报警范围:0-50℃ 2)分辨率:0.1℃精度:0.1℃ 14、电源:100V-240V ,50HZ-60HZ 电池:内置可拆卸充电锂电池,最长使用时间≥3小时 15.支持HL7等医院协议 16、必须具备SFDA或FDA、CE等及国内安全性认证。 17、列出广州市其他大型三甲医院用户名单,及广州市三甲医院中标采购合同(儿科)。 二、售后服务 1. 设有维修中心和维修站; 2.依照招标文件要求的技术服务和质量保证条款,负责对系统进行检验、安装、调试,直至验收合格,并提供安装调试报告; 3. 负责对用户操作人员2-3人提供培训直并承担相应费用; 4. 对于需要维修的设备配件>9年供应; 公司维修中心在保修期内,接到用户维修通知后,必须在24小时内立即给予答复,并派合格的维修工程师到用户现场进行维修; 5. 质保期≥24个月。 为用户提供产品终身技术服务,并提供厂家承诺的售后保证书; 6. 在本地有正式注册的分公司或办事处,有专业维修工程师,厂家承诺主机分机两年免费保修。

血氧饱和度探头检测的基本原理

血氧饱和度探头检测的基本原理 氧是维系人类生命的基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使得人体的血液脉动地流过 肺部,一定量的还原血红蛋白(HbR)与肺部中摄取的氧气结合成氧和血红蛋白(HbO2),另有约2%的氧溶解在血浆里。这些血液通过动脉一直输送到毛细血管,然后在毛细血管中将氧释放,以维持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血氧饱和度(血氧探头)(SO2)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 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而功能性氧饱和度为HbO2浓度与HbO2 Hb浓度之比,有别于氧合血红蛋白所占百分数。因此,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氧探头)(SaO2)可以对肺的氧合和血红 蛋白携氧能力进行估计。 1、血氧饱和度检测分类 血氧浓度的测量通常分为电化学法和光学法两类。 传统的电化学法血氧饱和度测量要先进行人体采血(最常采用的是取动脉血),再利用血气分析仪进行电化学分析,在数分钟内测得动脉氧分压(PaO2),并计算出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由于这种方法需要动脉穿刺或者插管,给病 人造成痛苦,且不能连续监测,因此当处于危险状况时,就不易使病人得到及 时的治疗。电化学法的优点是测量结果精确可靠,缺点是比较麻烦,且不能进 行连续的监测,是一种有损伤的血氧测定法。 光学法是一种克服了电化学法的缺点的新型光学测量方法,它是一种连续 无损伤血氧测量方法,可用于急救病房、手术室、恢复室和睡眠研究中。目前 采用最多的是脉搏血氧测定法(Pulse Oximetry),其原理是检测血液对光吸收 量的变化,测量氧合血红蛋白(Hb02)占全部血红蛋白(Hb)的百分比,从而直接 求得SO2。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做到对人体连续无损伤测量,且仪器使用简单 方便,所以它已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缺点是测量精度比电化学法低,非凡 是在血氧值较低时产生的误差较大。先后出现了耳式血氧计,多波长血氧计及 新近问世的脉搏式血氧计。最新的脉搏式血氧计的测量误差已经可以控制在1%

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注意事项 一、血氧饱和度的定义 血氧饱和度(SpO2)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常用动脉血氧定量技术,它测定的是从传感器光源一方发射的光线有多少穿过患者组织到达另一方接收器,这是一种无创伤测定血氧饱和度的方法。血氧饱和度读数变化是报告患者缺氧最及时、最迅速的警告。计算公式如下:SpO2 = HbO2/(HbO2+Hb)×100%。氧饱的正常值为95%-100%,氧饱与氧分压直接相关。 二、血氧饱和度的测定方法 血氧饱和度的测量通常分为电化学法和光学法两类。 1、电化学法即行人体采动脉血,再用血气分析仪测出血氧饱和度值,这是一种有创的测量方法,且不能进行连续的监测。 2、光学测量法是采用光电传感器的无创方法,是基于动脉血液对光的吸收量随动脉搏动而变化的原理进行测量的,该方法使用最多的就是脉搏血氧饱和度仪。仪器探头的一侧安装了两个发光管,分别发出红光和红外光,另一侧安装一个光电检测器,将检测到的透过手指动脉血管的红光和红外光转换成电信号。由于皮肤、肌肉、脂肪、静脉血、色素和骨头等对这两种光的吸收系数是恒定的,只有动脉血流中的HbO2和Hb浓度随着血液的动脉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引起光电检测器输出的信号强度随之周期性变化,将这些周期性变化的信号进行处理,就可测出对应的血氧饱和度,同时也计算出脉率。 三、SpO2报警值的设置 SpO2正常值,吸空气时SpO2测得值≥95%~97%。低氧血症:SpO2<95%者为去氧饱和血症,SpO2<90%为轻度低氧血症,SpO2<85%为重度低氧血症。一般报警低限的设置应高于90%。 四、血氧饱和度监测中的常见问题 1、信号跟踪到脉搏,屏幕上无氧饱和度和脉率值。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应用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02-25T16:26:55.2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6期供稿作者:宋爱华[导读] 探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应用价值。 宋爱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片妇幼保健院 530200) 【摘要】目的探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95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应用SPO2监测指导临床救治和护理的工作经验。结果SPO2监测可及时发现组织缺氧并指导合理氧疗;SPO2监测有助于指导吸痰的时机及持续时间;SPO2监测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结论SPO2监测能为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的救治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应用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监测的原理是利用氧合血红蛋白与还原血红蛋白对不同波长的红光(660nm) 和红外光(940nm) 的吸收光谱不用,将发光管发出红光和红外光穿过手指或脚趾等部位后,再利用光感应器将光能转换成电信号,经微电脑处理后显示脉搏和SPO2的值,从而测得氧合血红蛋的浓度和脉率。因此,SPO2监测可连续动态监测患儿SPO2变化,指导其临床救治和护理工作。现将我院新生儿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应用SPO2监测指导临床救治和护理的工作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科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患儿95例,男55例,女40例;根据Apgar评分标准,轻度窒息78例,中度窒息9例,重度窒息8例,均抢救成功,无1例新生儿窒息的护理并发症发生。SPO2监测时间均超过24h。SPO2监测值>95%为正常,86%~95%为低氧血症,SPO2<85%为严重低氧血症[1]。本组95例患者中有27例正常,低氧血症59例,严重低氧血症9例。 1.2 方法 利用PM7000心电监护仪的血氧饱和度探头或NELLCORN-560型的一次性血氧传感器监测患儿的SPO2。将血氧传感器缠绕在新生儿的手心或脚心上,传感器视窗紧贴婴儿皮肤,传感器导线居中,视窗与导线垂直贴于手心、脚心上,将视窗的尾端沿着手心、脚心绕一周,最后贴于视窗的停止键上。每间隔4h检查一次血氧传感器,必要时更换一个手心或脚心进行测量;血氧传感器尽量放置在无动脉导管、血压袖带和静脉输入管的肢体部位;当患儿的末梢循环严重不畅,低血压时,会出现被测部位动脉血液流量的减少从而使整个测量的结果造成影响;若患者的肢端温度较低、贫血,使用血管收缩剂或有较强光线照射在探头时,都会使血氧传感器的工作偏离正常的接收范围,出现测量不准确等现象。因此要在测量时避免这些状况的发生[2]。 2 结果 本组资料中,95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监测中,有27例SPO2监测值正常,59例低氧血症患儿经积极治疗后缺氧状态均有效缓解;9例严重低氧血症患者中有3例缺氧状态得到缓解,6例未缓解。其中5例因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患儿因呼吸衰竭,家属放弃治疗而死亡。均无意外死亡病例。通过本组病例我们对SPO2监测的临床应用经验是:SPO2监测可及时发现组织缺氧并指导合理氧疗;SPO2监测可正确指导吸痰的时机及持续时间;SPO2监测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提示呼吸暂停、脑组织缺氧,心肌损害等。 3 讨论 3.1 SPO2监测可及时发现组织缺氧并指导合理氧疗测定值早期判断是否存在低氧血症及缺氧程度,为氧疗提供依据。首先,调整氧气流量;一般采用低流量鼻塞吸氧,必要时再予高频头罩吸氧。如存在呼吸困难且病情较重者,SPO2<80%时,宜采用持续正压通气给氧.或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使其SPO2控制在95%以上,达到有效给氧。其次,可根据SPO2监测值确定用氧时间。当SPO2>95%时改为低流量吸氧,或间断吸氧,最终不吸氧。 3.2 SPO2监测可指导吸痰的时机及持续时间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吸痰是恢复期中重要的一项操作。当痰液阻塞呼吸道时,肺换气功能下降,导致组织缺氧,进而SPO2 下降。若患者SPO2 下降5%,呼吸道有痰鸣音,肺部听诊有啰音,应考虑吸痰。吸痰前需先吸入纯氧,待SPO2 升高后再吸痰;如果痰液过多,吸痰时间就会相应延长,此时不宜一次吸净,否则可因长时间的吸痰引起低氧血症。只要在吸痰过程中SPO2 下降,就应暂停吸痰继续吸氧,待SPO2 升高后再行吸痰[3]。 3.3 SPO2 监测能严密监测心、肺、脑功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3.1 肺功能新生儿窒息的患儿呼吸是观察的重点,呼吸不畅可导致低氧血症。而SPO2可早期监测低氧血症。应详细记录患儿用氧后的呼吸改善情况,包括心率、自主呼吸、皮肤颜色、胸廓运动[4]等。如低氧症状无改善,呼吸不平稳,护士应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3.2 脑功能观察患儿有无易激惹,肌张力增高,哭吵,甚至惊厥现象。惊厥的临床表现有呼吸暂停;SPO2反复下降,低于70%,心率为0.护士可发现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救治。 3.3.3 心功能患儿缺氧后,心肌损害早期会有心率增快,严重者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律紊乱,心脏停搏等症状。SPO2 监测对评估低氧血症对心肌的影响,以及预测和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5]。参考文献 [1] Canet J,Ricos M,Vidal F.Early postoperative arterialoxygen desaturation: Determining factors and responseto oxygen therapy[J].Anesthesia and Analgesia,1989,69(2):207-212. [2] 何湘俊,脉搏血氧仪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2.04:420. [3] 付燕, 范玉红, 王亚丽, 等.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ICU 及全麻术后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00,15 (11):866. [4]何彩艳,彭晓,新生儿窒息后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9.47: 04(a)-103-02. [5] 梁永源, 郭敏军. 血氧饱和度与心电图ST 段的关系[J].广东医学, 2006, 27(7):1036.

脑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动态监测新生儿脑氧情况.

脑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动态监测新生儿脑氧情况 作者:李虹,杨光时间:2007-11-22 14:31:00 【关键词】脑血 用脑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动态观察出生新生儿的脑氧情况变化,国内外对此报道较少。本文通过研究利用脑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动态观察和掌握新生儿脑血氧情况及变化,指导临床医生,使脑缺氧患儿在尚未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及时了解脑供氧情况,减少脑缺氧所引起并发症的严重后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04年8月18日~2005年2月25日共出生新生儿1873例,男975例,女898例;早产儿157例,足月儿1708例,过期产儿8例;双胞胎儿12例;体重<2500g 127例;2500~4000g 1623例;>4000g 123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835例,剖宫分娩955例,胎吸分娩54例,臀牵助产10例,产钳助产19例。 1.2 使用仪器及检测方法 采用美国产INVOS3100A型脑血氧监测仪,探头置于右或左前额,发射光点位于眉上2~2.5cm,探头边缘旁开额中线1cm,婴儿仰卧位,在安静状态下受检,全部新生儿均于生后24h内检测,均由同一人操作。 1.3 医学原理及诊断标准 利用血红蛋白对可见红外光,在810nm处有特异最大吸收峰值,所测定的是脑组织混合氧饱和度(包括30%动脉血和70%静脉血),连续动脉监测 20min。标准是>65%为正常脑供需平衡,59%~65%为Ⅰ度脑缺氧,54%~59%为Ⅱ度脑缺氧,<54%为Ⅲ度脑缺氧。 2 结果

1873例新生儿中,有1612例脑氧监测为脑氧供需平衡,229例为Ⅰ度脑缺氧占12.23%,19例为Ⅱ度脑缺氧占1.01%,13例为Ⅲ度脑缺氧占0.69%。 2.1 Ⅰ度脑缺氧新生儿 经给氧(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治疗,其中95例于24~48h后复查脑氧监测,均恢复正常;诊断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疾病的新生儿,经过吸氧及相关治疗后,复查结果均正常。 2.2 Ⅱ度、Ⅲ度、脑缺氧新生儿 均给予面罩吸氧或高压氧舱治疗,同时治疗原发病,其中死亡7例。余 48h复查脑氧监测,结果Ⅱ度脑缺氧患儿中有2例转为Ⅰ度脑缺氧,余均恢复正常。Ⅲ度脑缺氧患儿中有6例转为Ⅰ度脑缺氧,余均恢复正常。 2.3 产科因素对脑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1)胎儿宫内窘迫107例,观察脑血氧变化,其中Ⅰ度脑缺氧53例占49.53%,Ⅱ度脑缺氧7例占6.54%,Ⅲ度脑缺氧3例占2.80%。(2)脐带绕颈打结138例,观察脑血氧变化,Ⅰ度脑缺氧24例占17.39%,Ⅱ度脑缺氧5例占3.62%,Ⅲ度脑缺氧3例占2.17%。(1)羊水浑浊26例,观察脑血氧变化,Ⅰ度脑缺氧6例占23.08%,Ⅱ度脑缺氧3例,Ⅲ度脑缺氧3例,各占11.54%。 (4)出生发绀102例,Ⅰ度脑缺氧19例占18.63%,Ⅱ度脑缺氧3例占2.94%。(5)孕母合并妊高征25例,Ⅰ度脑缺氧9例占36.00%。(6)孕母有糖尿病、贫血等18例,Ⅰ度脑缺氧6例占33.33%。(7)早破水24例,Ⅰ度脑缺氧1例占4.17%。(8)巨大儿123例,Ⅰ度脑缺氧22例占17.89%。(9)早产儿157例,Ⅰ度脑缺氧72例占45.86%,Ⅱ度脑缺氧14例占8.92%,Ⅲ度脑缺氧6例占3.82%。(10)胎头吸引术54例,Ⅰ度脑缺氧12例占22.22%,Ⅱ度脑缺氧3例占5.56%。(11)产钳助产19例,Ⅰ度脑缺氧7例占36.84%,Ⅱ度脑缺氧2例占10.53%。 3 讨论 新生儿脑缺氧主要发生于宫内和分娩过程中,与分娩方式、孕母及胎儿情况有密切的关系。本组研究显示,在分娩方式中,胎头吸引术和产钳助产共73例,Ⅰ度脑缺氧19例占26.03%,Ⅱ度脑缺氧5例占6.85%;孕母有疾病44例,Ⅰ度脑缺氧15例占34.09%;脐带绕颈、羊水浑浊、宫内窘迫的新生儿中脑缺氧者占多数,且缺氧程度较重;早产儿中胎龄越小,缺氧程度越重,因而产前检查、产时指导、做好孕期保健非常重要,及时发现和解除脑缺氧因素,改善胎儿缺氧状态,以减少脑缺氧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严重后果。 大脑是消耗能量最活跃的器官,儿童于生长发育期在基础代谢条件下,大脑耗氧量占其全身耗氧量的50%,由于脑内主要依靠有氧代谢维持神经元的正

血氧饱和度监测

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评价标准 日期主考老师姓名总分 项目技术实施要点评分等级 A B C D 操作准备(10分)衣帽整洁,洗手 5 4 3 2 用物准备:血氧饱和度检测仪 5 4 3 2 评估患者(10分) 了解患者身体状况、意识状态、吸氧流量 5 4 3 2 向患者解释监测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5 4 3 2 评估局部皮肤或指(趾)甲情况 5 4 3 2 评估周围环境光照条件,是否有电磁干扰 5 4 3 2 操作要点(50分)准备好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或者将监测模块及导线与多 功能监护仪连接,检测仪器功能是否完好 15 12 9 6 清洁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10 8 6 4 将传感器正确安放于患者手指、足趾或者耳廓处,使其光源 透过局部组织,保证接触良好 10 8 6 4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波幅及报警界限10 8 6 4 指导患者(15分)告知患者不可随意摘取传感器 5 4 3 2 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 波形 5 4 3 2 提问 (10分) 目的及注意事项10 8 6 4 综合评价 (5分) 对整个操作的总体感觉 5 4 3 2 目的: 监测患者机体组织缺氧状况。 注意事项: 1、观察监测结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下列情况可以影响监测结果:患者发生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周围环境光 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影响监测结果。 3、注意为患者保暖,患者体温过低时,采取保暖措施 4、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情况,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注释:评分等级:A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无污染,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B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除缺项、污染,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C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污染,与病人沟通较少;D级表示操作欠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污染,与病人没有沟通。

新生儿育儿-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 【导读】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氧气通过呼吸进入肺部,氧会经由毛细血管进入到血液的红细胞中,目标:brca基因检测售出3份、再由血液运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细胞,供器官和细胞使用。人体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血氧饱和度,当数值过低会造成供氧不足,过高又会导致体内的细胞老化。那么在医疗中经常说起的血氧饱和度到底是什么? 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的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的容量中,已经被氧所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比例。这个比例数值即是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生理参数。而功能性氧饱和度的熟知为HbO2+Hb浓度与HbO2浓度之比,氧合血红蛋白在其中的所占的百分数又不相同。 所以,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监测可以对氧合和血红蛋白在肺中的携氧能力进行具体估计。健康人体的动脉血血氧饱和度为不低于98% ,静脉血的血氧饱和度为75%。 不论是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还是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生物氧化过程,而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所消耗的氧,是通过呼吸进入肺部,再由肺部传送进人体血液,并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相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再经由血管输送到各部分组织细胞中。其中最重要的指标:血液携带输送氧气的能力,即用所说的血氧饱和度

来衡量。 血氧饱和度如何测量 血氧饱和度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我们除了到医院中进行血检,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血氧饱和度呢? 1.血氧饱和度的传统测量方法是在院内进行采血,并对血液进行电化学分析,通过血氧分压PO2的熟知来最终计算出血氧饱和度。这种方法对于患者和医院都比较麻烦,而且只能进行一次检测。 2.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套在手指上的光电传感器,只需要在人手指上套一个光学传感器,将手指看作为一个装有血红蛋白的容器,使用两种分别为660 nm和940 nm的红光与近红外光,作为射入手指的光源,通过测定光传入的传感度来计算血氧饱和度或其他数值。这种仪器为临床提供了可以连续测量,而且对人体无损伤的测量仪器。 3.当然仪器也有可能会因为客观原因影响测量数值,比如过度运动或者指甲上的指甲油都会影响到仪器的读数精确度。还有一些医生习惯用观察缺氧体征来判断患者是否有血氧饱和度过低的情况,如嘴唇发紫、甲床发紫,或者皮肤温度低、潮湿等等。有经验的高年资医生如果看到这些症状,就可以判断出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是否过低。 血氧饱和度过低的危害 血氧饱和度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健康人的血氧饱和度应保持在95%-100%之间,低于90%就已经进入了缺氧的范围,而一旦低于80%则是严重缺氧,会对身体造成极大损伤危及生命。那么血氧饱和度低会带来哪些具体危害呢?

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

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 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 一、脑血流及脑代谢的生理 1.脑血流与代谢的关系 脑组织主要依靠葡萄糖在线粒体内的有氧氧化而获得能量,其中约有60%用于保持和恢复细胞膜除极和复极所必需的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约40%用于维持细胞的完整性。虽然脑仅占体重的2%,但其代谢却需要15%心输出量。未麻醉的人CMRO约为 3.5ml 100g/min,CBF约为50ml 100g/min,其中80%的血量供应灰质,20%供应白质。 正常情况下,脑摄氧量为总氧供的25%,CBF和CMRO并不是始终保持不变,随着脑代谢活动的变化而变化。CBF受代谢需要的调节,这种现象被称为"代谢-血流偶联",它是CBF自主调节过程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为压力-血流自主调节。调节CBF的压力变化范围很大,当CBF不随平均动脉压(在正常范围内)而变时,说明脑血流的压力-血流自主调节在起作用,当CBF随平均动脉压而变时,说明脑血流的压力-血流自主调节作用丧失。有许多生理因素可影响CBF 和/或CMRO,如:脑温度、PaCO2、PaO2、血液粘滞度、超出调节范围的平均动脉压、颅内压(ICP)、和中心静脉压(CVP)等。 2.脑血流与脑缺血 当CBF降低,以至不能满足脑的代谢需要时,即发生脑缺血。脑缺血的发生决定于CBF/CMRO平衡。CBF下降不一定发生脑缺血

(如果CMRO也同时下降);相反,CBF不低也可能会发生脑缺血(如果脑代谢高于血供时),所以,考察脑缺血应将CBF与CMRO结合起来才更有意义。CBF下降程度和脑缺氧时间决定了脑缺血性损伤的程度。在常温下脑缺血阈值。 在低温和麻醉下,CMRO降,这些阈值可发生变化,比如中低温CPB 时,CBF可降至10-20ml 100g/min,CMRO可降至0.5ml 100g/min,当灌注流量高于脑代谢需要时,临床上可由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反映出来。 二、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与CBF/CMRO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1.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与CBF/CMRO的关系 理论上: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O2)为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减脑氧代谢率(CMRO)与脑氧供(CDRO)之比,即:SjO 2=SaO2-(CMRO/CDRO) 。CPB时SaO2约为1,CDRO可转变为CBF×CaO2(动脉血氧含量),故上方程变为:SjO2=1-CMRO/CBF×CaO2。由此可见:SjO2与CBF/CMRO有函数关系。通过SjO2可反映CBF/CMRO 的变化。 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前脑缺血的监测主要指标为CBF及CMRO ,但这两项指标影响因素较多,在临床上进行有一定困难,而且单独监测CBF或CMRO 均不能反映脑氧代谢的供需平衡[j1],所以人们在寻找临床上简单、实用的指标。从上述SjO2与CBF/CMRO的关系可看出通过SjO2变化可反映CBF/CMRO的变化。

脉搏血氧饱和度(血氧探头)监测的进展

脉搏血氧饱和度(血氧探头)监测的进展 (2011-03-18 13:11:03) 1发展简史和应用现状 1.1 发展简史 Takuo Aoyagj利用光吸收曲线法测定心输出量的过程中,产生了研制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的想法,采用Wood法,先在耳垂加压使其缺血,并测其传导光线,然后去除耳垂加压以恢复其血流,再测其传导光线。此时,第一个耳垂值是入射光强度,第二个值是透过光强度,计算两者的比值就是血液的光密度。研制中利用动脉搏动振幅又可测得氧饱和度,并据此得出两个观点:①通过搏动可显示动脉血颜色,从而不致受静脉血的影响,探测头可以放在任何部位;②无需对组织加压使局部缺血,而是通过简单地转换探头位置达到测定的目的。所选用的波长是受干扰最小的630nm和900nm。 1974年世界上第一台脉搏血氧饱和度(血氧探头)(SpO2)仪OLV5100问世。1982年,Nellcor研制出一种性能更好的脉搏血氧饱和度仪N-100,并形成了一种标准模式,系利用发光两极管作为光源、硅管作为光传感器、微型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从而使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进入了新时代1.2 应用现状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在麻醉、手术以及PACU和ICU大量临床应用资料表明,及时评价血氧饱和度和/或亚饱和度状态,了解机体氧合功能,尽早发现低氧血症,足以提高麻醉和重危病人的安全性;尽早探知SpO2(血氧探头)下降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围术期和急症期的意外死亡。由此促使SpO2仪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据统计,单独应用 SpO2仪可减少40%的麻醉意外,如果与CO2监测仪并用则可减少91%的麻醉意外。此外,可发现某些临床化验和治疗也难以预料的危险。因此,SpO2作为一种无创、反应快速、可靠的连续监测指标,已得到公认,目前已推广到小儿病人的呼吸循环功能监测,特别对新生儿、早产儿的高氧血或低氧血症的辨认尤其敏感。新生儿抗氧化能力弱,常可出现慢性肺疾病,早产儿更易致视网膜病;在自主呼吸受到抑制时,容易导致呼吸停止。因此,连续监测SpO2不仅可及时发现低氧血症,正确评价新生儿的气道处理与复苏效果,更可以设置SpO2高限报警以提供高氧血症预报,从而可为NICU新生儿的监护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16]。鉴于小儿的解剖和生理与成人有别,特点是血容量、潮气量和其他生理参数的安全范围都相对窄小,在NICU中利用SpO2就可以正确评价小儿病人的氧合情况,可指导呼吸机的使用与撤离,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其他领域中,SpO2监测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评估桡动脉与尺动脉、或足背动脉与颈后动脉的侧支循环血流,可减少手或足血循环障碍并发症,也可评价断肢再植的血供状况。将SpO2安置在犬直肠表面以测定直肠表面氧合状况,可判断肠吻合后的肠功能状况。在康复病房中应用SpO2仪可观察患者运动后的氧合状态。SpO2用于急诊室监测患者呼吸暂停、紫绀和缺氧的严重程度,可决定进一步的抢救措施。Baker等利用SpO2仪和放射性同位素法同时测定先心病患者的左向右分流状况,结果证实在心室分流水平上两者的相关性好(r=0.8 6),而心房水平上两者的分流相关性较差(r=0.64)。 2 监测原理及其应用局限性 2.1 基本原理 2.1.1 SpO2是根据血红蛋白(Hb)具有光吸收的特性设计而成。SpO 2仪包括光电感应器、微处理机和显示部分三个主要部件。其基本原理是:①HbO2与Hb 对两个波长的光吸收特性不一样;②两个波长的光吸收作用都必须有脉搏波部分参与。根据 Beer定律,溶质浓度与通过溶质的光传导强度有关,如果将一个已知的溶质程序设计,置入已知容积透明容器的纯溶液里,通过测定已知波长的入射光强度和透过光强度,就可计算出溶质浓度:A = log(lin/lout) = ECD。[注:lin=入射光强度;lout=透过光强度;光密度A是消光系数

血氧饱和度光电信处理电路设计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 血氧饱和度光电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血氧饱和度测试的意义和无创伤测试基本原理。 2.掌握血氧饱和度双路光电电路设计。 3.掌握信号滤波及放大电路 二、实验环境 硬件:PC 机,基本配置CPU PII 以上,内存256M 以上; 软件:Proteus 、keil4 三、实验原理 1.血氧饱和度测定的意义 血氧饱和度是衡量人体血液携带氧能力的重要参数。由于氧通过呼吸进入细胞进而被血红蛋白所氧合是由多个环节组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供氧障碍。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可以对肺的氧合和血红蛋白携带能力进行估计,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实践中,估计动脉氧合能力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取动脉血,但这种方法需要动脉穿刺或者插管,且不能连续监测。无创伤检测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方法,是一种采用脉搏血氧测量法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测量方法,它的特点是能够在无创伤条件下实现连续测量动脉血氧饱和度,使用方便,应用前景广泛。 2.脉搏血氧测量法基本建模原理 脉搏血氧测量法的原理是基于光学定律-----朗伯特—比尔定律建立无创伤血氧饱和度测量的模型和基于光学脉搏容积描记法建立动脉组织的模型。比尔定律认为:光通过物质时,它的强度会或多或少的减弱,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吸收。实验证明:当单色光通过溶液时,透射光的强度与溶液的浓度、厚度、入射光的波长有关。称为吸光度。换言之,如果我们测出吸光度,而厚度、入射光的波长已知,则可以计算出溶液的浓度。脉搏血氧测量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脉搏血氧测量法中,假设忽略动脉血管中其它成份影响仅考虑氧合血红蛋白(HbO2)和还原血红蛋白(Hb),则血氧饱和度SpO2的定义是: SpO2=Hb HbO HbO C C C 22 2 HbO C 表示氧合血红蛋白含量;HB C 表示还原血红蛋白含量。两种血红蛋白在红光谱区吸收差别很大,而在近红外光谱区,吸收差别较小,所以不同氧饱和度的血液光吸收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