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曾读过这样的一段话:“一个以人为本的教学预设,定会为师生的智慧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挥提供条件,定会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机会。”本节课中,宋老师富有生成空间的预设以及在生成中智慧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建构令人暗暗折服。

课堂伊始,宋老师鼓励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来表示1/4这句话就像一颗小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水面,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各个层次的学生留足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个有弹性的预设,让学生生成了很多精彩,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分别找出了圆,正方形,线段一盒巧克力,12个园片和8根小棒的1/4,通过学生有序的反馈、思维的碰撞,教师引领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走向清晰,也正是这样的过程,自然而又巧妙地诠释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重难点。

解读新课程标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而“发展”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研究分数的意义时,宋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材料五角星创造出学生自己喜欢的分数,根据学生创造的千变万化的分数,教师的有效引导,师生共同合作。精彩地生成了什么是分数的意义,巧妙地突破了第二个重难点。

由于宋老师在教学中预设得巧妙,学生才有了自由发挥却不失灵性的空间,课堂上才会飞扬着学生学习的智慧和教师教学的智慧,从而让人享受着数学知识从生活化生成到数学化的过程。

课堂结束很久了,但我依然沉浸在宋老师的课堂中,品位与思考之余,我想,应该说宋老师的课堂为我们找到了课堂预设的导航,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也会在预设中多下功夫,将直线性设计柔化为板块式的弹性设计,少去多余、繁杂的教学环节,争取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生成更多扎实、有效的数学化课堂!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

分数的意义 慧芬 教学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单位“1”的意义,分数的 意义,并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利用广阔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渠道,了解分数产生 的背景。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 悦。 教学重、难点: 1、单位“1”概念的抽象和分数意义的归纳。 2、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出数,并板书(数)。 问:这是一节什么课呀?数学课数学课肯定跟数有关,这节课就来研究数。 2、1 问: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数,它的本领可大了,你想知道是几吗? (1 板书)1可以表示几?(板书:一个苹果等) 这还不算什么神奇,实际上你不管说多大的数量,我啊都可以用

“1”表示,信不信?我们来试一试。(板书:56人 47个等) 3、单位“1”,及与1的区别。 (1)这个神奇的“1”与平常的1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是啊,它不仅表示单个的物体,还表示56人 47个等等的 多个物体,象这样的多个物体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 (3)那你觉得单位“1”还可以表示哪些? 4、折纸 这纸也可以用“1”表示。对折,21表示什么?再对折,4 1。 (过渡:除了这两个分数外,你还知道哪些分数?) 二、 展开 (一) 单位“1”的教学 1、展示图。问:你能画一幅简单的图表示你喜欢的分数吗?或在老师的提供的5个图中任选一幅图表示出你喜欢的一个分数? 2、学生操作,师巡视。 3、同桌互说。问:你是怎么表示的? 4、汇报交流。问:你是怎么表示的?再问:把什么看作单位“1”? 说明(谁)占(谁)的几分之几?(板书) 5、完整单位“1” 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称单个物体,也可看作单位“1”。现在你知道单位“1”可以指哪些?一个计量单位除1分米外,还可以是哪些?

高中数学评课稿范文(共9篇)

篇一:高中数学课评课要领及评课范文 高中数学课评课要领及评课范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如何评价一堂课的优劣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评价数学课呢?这里我从五个方面来讲: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纲,是数学评课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教学目标确定的好不好,一要看目标是否明确,能不能兼顾能力培养、思想与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二要看广度、深度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三要看是否简明扼要、具体,便于实施,便于检测,四要看教学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规定着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恰当地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数学评课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内容处理是否得当,首先要看执教者能否明确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有无知识性和原则性错误;其次,要看教学内容是否围绕目标、反映目标,执教者能否分清主次,准确地确定重点、难点、关键点,处理好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讲授具有启发性、层次详略得当;三要看执教者能否处理好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注重思维训练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四要看执教者能否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内容的手段,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发两部分。教学方法运用的是否得当,主要看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学方法也是数学评课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合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看是否体现启发式教学原则和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其次看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技能训练的情况,是否让学生参与尝试、猜想、试验、探索与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思维品质。评课时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结论的掌握情况,还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揭示教学知识的本质,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部规律。学生是否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在暴露知识发生的过程中,明确结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是怎样产生的,它与相关的数学知识有何联系与区别,它应用于什么范围等,从而把评课评到点子上。第三,看课堂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讲练时间安排是否得当。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适时组织课堂强化训练。听评时,要从训练题的编排、训练形式、反馈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重点关注。 (四)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板书、教态、教具演示、教育机智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也是数学评课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基本功可抓住以下几点进行关注:一是教态自然、亲切、评议清晰、简练、生动、富有启发性,板书设计合理;二是有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技能;三是教具或现代化教学设备使用适时;四是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做到思维清晰,书写格式规范,方法合理。 (五)教学效果 衡量教学效果,首先要看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是否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思想与道德教育等方面都实现恶劣目标要求;其次是看学生的表现,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看他们的学习是否积极主动,能否对一堂新授课归纳主要内容,进行独立的课堂小结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等。 数学课评课范文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早就提出:“让学生从做中学。”这种教学理念反映在数学教学上就是“做数学”,“做数学”就是要用一种亲身体验的数学学习方式来有效地回避那种“灌输式”的数学学习。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因为“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分数的意义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4.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是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

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准备一把米尺,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度,在测量中发现不能正好得到整数,那么引发学生想到用分数去表示剩余的不足,这就引出了分数的产生。 2.让学生利用学具一个圆片、一根细绳、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4,领悟出可以把一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然后出示五个苹果和六个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其中的1/4,让他们用八支水彩笔自己去分一分表示1/4,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在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归纳出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得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分数的意义,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公开课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深刻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由整数1引入,揭示单位“1”的意义 1.板书数字1,提示单位“1”的概念。 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 学生回答 一群羊、一箱苹果、46人组成的一个班集体…… 师:对于数字1如此丰富的实际意义,数学家们就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2.寻找学具中的单位“1”。 师:请大家倒出你桌上信封内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把它看作单位“1”? 3.小结:像我们刚才所说,一个苹果这样的一个物体,一张长方形纸这样的一个图形,1分米这样的一个计量单位,以及由许多同样的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用单位“1”来表示。

二、研究分数的意义 1.操作学具,得出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研究分数的意义,肯定需要分数,但老师不提供分数给大家,我们研究要用的分数需要靠大家来创造。 ⑴请大家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分数的有关知识,分一分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呢? a.每人操作一种学具,说说所得到的分数及表示的意义,在小组内交流; 要求: b.小组交流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①只平均分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一根棉线而得出相应的分数的现象; ②有平均分8个正方形方块和12根小棒而得出相应的分数的现象; ⑷引导归纳,揭示分数的意义 师: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是怎样得到这些分数呢? 生:把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便得到了分数。 师:大家刚才平均分的一个圆、一张长方形纸……,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可以说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完整版)高中数学优秀说课稿

2.1数列的概念_说课稿1 课题介绍 课题《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方法(一)》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A版数学必修5第二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地位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1)数列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堆放的物品的总数计算要用到数列的前n项和,又如分期储蓄、付款公式的有关计算也要用到数列的一些知识. (2)数列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初中数学的许多内容在解决数列的某些问题中得到了充分运用,数列是前面函数知识的延伸及应用,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学习数列又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以及通项公式打好了铺垫.因此就有必要讲好、学好数列. (3)数列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是进行计算,推理等基本训练,综合训练的重要教材.学习数列,要经常观察、分析、归纳、猜想,还要综合运用前面的知识解决数列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知识层面看:学生对数列已有初步的认识,对方程、函数、数学公式的运用已有一定的基础,对方程、函数思想的体会也逐渐深刻。 从学生素质层面看:从高一新生入学开始,我就很注意学生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现阶段我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意识较强,而且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上面的教材分析以及学情分析,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数列的特点,掌握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并明白数列与集合的不同点.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及数列分类.能由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数列的各项,反之,又能由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2) 能力目标:通过对数列概念以及通项公式的探究、推导、应用等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归纳、类比等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更深层次的理解了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性思想.(3) 情感目标:在教学中使学生体会教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并且利用各种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知水平,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数列的概念,能由函数的观点去认识数列,以及对通项公式的理解. 难点:根据数列的前几项的特点,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分析归纳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四、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波利亚的先猜后证理论,本节课主要以讲解法为主,引导发现为辅,由老师带领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过程,本节课会采用由易到难的教学进程以及实例给出与练习设置,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事物的发展规律.同时为了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更吸引同学们的眼光,提高学习热情,本节课还会采用常规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将引例、例题具体呈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P61—62《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中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分的数,叫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知道某一个量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4)、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新教材需要教师的合作,新教材注重的不是教参,不是现成的课时教案,而是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分数的意义》教学前设计就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发挥了数学组各位教师的集体智慧,先由我对本节课按自己的思路设计,然后在教研活动中集体研讨本节教学设计,我们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精心推敲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选择课件。在选择学法上每位教师都提出了宝贵意见,特别是如何揭示单位“1”,同级的两位王老师仔细琢磨,充分利用课件和实物演示来揭示,并对教学程序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本节课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感知抽象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一张圆形纸片、一根一米长的绳子、12根小棒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4。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滨海园区恒兴小学杨忠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分数: 师:同学们,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4个数字谜,想不想猜一猜?听仔细了。“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各打一个数(板书学生的答案) 师:还认识它们吗?是什么数? 2、引入: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大家有信心学好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理解意义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组图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好,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完成例1,填上分数。 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点多媒体) (2)追问:你能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吗?(点多媒体)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提问: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是其中的几份? (3)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4)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多媒体出示,板书) (5)提问:①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点多媒体) ②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③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多媒体出示)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多媒体出示) 指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多媒体出示) 2、教学试一试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好,我们交流一下,我请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这个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完成“练一练” (1)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作业纸上填空。 (2)好,我们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想的? (3)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练习巩固,深化意义 1、练习六第1题

最新高中数学万能优秀说课稿模板

精品文档 说课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章第节的我分别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内容。下面,学过程的设计这四个方面来展开我今天的说课。 地位如何(承上启下) 作用分析(通过,培养学生能力,体会思想方法。 成功的教育必须以认识学生为前提,他和他的学习能力可能不一样,对知识的理解也可能不一样,我们教师只有充分地了解他们,才可能使我们的教学比较顺利地进行。他们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针对这一节课,在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启发引导。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将这节课的三维目标设置如下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新课标要求,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考试大纲,本节课的重点是,难点是,这是由于。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接下来,我来说第二点,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与学法是互相联系辩证统一的,不能孤立地去研究,什么样地教法必定带来什么样的学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影响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这个原则,结合本节课实际,在教法上,主要体现教师的引导,在学法上,突出学生的探索发现。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引导、反馈式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为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表现力和学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内容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从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此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2根小棒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打算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开发与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分数的产生 课件展示P45的情景图,从图中你能读到什么? 可能回答:“在进行测量时,有不足整数的线段。”或者“两个学生在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此时,我会指出:像这样的测量、计算、分物时不能正好用正数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人们就引出了新的计数方法——分数。关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初步接触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 (这样的设计采取简洁谈话、自然引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分

(完整版)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评课

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评课稿 田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的内容。 《新课标》将分类放在了“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这也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出现统计的内容。 田老师执教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较好: 一、注意学生的感性认识。这节课,无论是开课时对“分类”重要性的渗透,课中对“分 类”方法的学习,还是课外对“分类”的应用,都注重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学生 的感受。 二、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数学学习与其他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 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教 育目的不是统一思想,统一要求,而是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些 理念。 三、教学过程过渡自然在学生对气球的形状进行分类后,田老师通过“哪个最多?你 怎么知道的?”对学生上学期学的一一对应的思想进行了及时的复习,为接下来的数数量和 比较多少做好了准备。在教学象形统计图和表格时,田老师通过添加线的形式,使图和表格 的呈现比较自然,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接下来田老师通过“漏了一个,应该放在那里?小 白兔应该放哪里?为什么要多加一列?图和表格可以怎么改?”这种提问的形式,加深了学 生对于分类标准的认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四、教学组织形式自由在教学组织上,田老师也是形式多样。刚开始对气球的分类采 用同桌合作的形式进行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在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后,通过 布置小任务的形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符号分类,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 积极性,同时也渗透了数学中符号化的思想。在这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的教学下,学生的 思维变得活跃了,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五、教学反馈方式自由。本节课田老师比较注重对于学生的反馈。这不仅是对学生回答的口头上的评价反馈,如:你真聪明!说的真好!还对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细致的反馈:如在对气球分类后,通过“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将学生的想法真实的暴露与所有师生,通过学生的回答,展示了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提高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田老师执教的这一课,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 类计数的方法,并会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为以后学习统计打下了坚实基础。 1

高中数学说课稿10篇

高中数学说课稿10篇 高中数学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编写意图 《对数函数》出此刻职业高中数学第一册第四章第四节。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对数函数是函数的重要分支,对数函数的知识在数学和其他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经学习了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等资料,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对数函数"这节教材,指出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反映了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蕴含了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以后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高考的必考资料。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获得知识、培养本事及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本事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归纳、数形结合的本事。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4)情感目标: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难点: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关键:抓住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这一要领。 二、说教法 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理解本事,运算本事,思维本事等方面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进取性不高。针对这种情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启发指数函数的定义,在概念理解上,用步步设问、课堂讨论来加深理解。在对数函数图像的画法上,我借助多媒体,演示作图过程及图像变化的动画过程,从而使学生直接地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性,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进取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对照比较学习法:学习对数函数,处处与指数函数相对照。 (2)探究式学习法:学生经过分析、探索、得出对数函数的定义。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说课稿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单元内容: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地位与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较熟练地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感受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节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数感,会用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操作、观察、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重难点:重点:分数的意义和节本性质。难点: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教法、学法:老师将讨论法、谈话法、直观演示法等实施于课堂中,引导并放手让学生自主展开学习活动,经历“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释应用”的过程,主动构建知识、动手操作并归纳分析等。下面我就《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课,具体谈一谈教学设计过程。《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抽象概念的全过程,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2.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问题意识及应用意识。教学程序是:(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屏幕)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同样大小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两块,分给第一只小猴一块,第二只小猴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第二只小猴两块,第三只小猴更贪,它非要4块,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8块,分给第三只小猴4块,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 2.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圆,通过师生分,观察验收后得出结论,教师可以问: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有分得那么平均呢?同学们知道有什么规律吗?课进入第二个环节;(二)合作探索,获取新知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旧知识起到正向迁移作用,首先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课后发给每个小组(三人组)3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让学生折一折,操作标准(屏幕)(1)把三张纸条分别二等分、四等分、八等分;(2)用笔分别涂出它的一半,并用分数表示;(3)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4)你有什么发现;(5)能举例验证你的发现吗?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总结: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呢?并板书,如果同学们对于性质总结得不够完善,如(0除外)应引导同学们发现0作分母无意义,所以应在性质的末尾补上“0除外”三个字(三)深化概念,及时反馈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设计了如下练习第1题判断题,使学生通过判断,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意义的理解;第2题填空题,是一道综合巩固分数意义和基本性质的题目;第3题是两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具有一定难度,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 == 性质:这样设计,简单明了,使人一目了然。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学好这部分内容,

一年级数学评课稿

评课稿《100以内数的认识》 我的观课点是教学目标的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 2、使学生知道10个一是10 ,10个10是100,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百。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合作创新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100以内数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尝试探索式学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数的兴趣与自信。 针对教学目标我进行一下考察: (1)、用自己手中的小棒10个10个数到100.考察了10个学生其中5个学生数到20就不会数了。可以看出他们会10个10个数这个概念比较模糊,达成率不高只有50 。 (2)、用小棒数从45到53.,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里面有几个十,考察了10个学生,能正确摆数的只有3个,而且摆得很慢,有的在教师引导才能完成。而数数时大部分学生就不

会数,10个学生中只对了4个。达成率40,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数数有困难。 (3)、67里面()个十和()个一。45里面()个十和()个,对这道题学生还是比较模糊,10个学生中做对的只有4个可以看出学生对一个数中有几个十几个一掌握不好,达成率40。 (4)、10里面有()一,学生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一会儿说1,一会儿说10,很不确定。就这样反复猜测后答对了7个,达成率70. (5)纵观本堂课,教师对知识点把握不准,概念交代不清,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教师虽然进行了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但操之过急没有让学生充分的进行探究,直流于形式。效果不太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

《分数的意义》 导入: 一、创设情境,温故知新 谈话: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个猜谜游戏,好吗? 师:用以下成语各打一个数。 一分为二(1/2)百里挑一(1/100) 七上八下(7/8)十拿九稳(9/10) 同学们,真厉害。 那(1/2、1/100、7/8、9/10)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数呀?那关于分数,你都知道些什么?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瞧: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出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口答 师:说的真好,同学们,你们发现第4副图与其他3副图有什么不同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ok。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请你来说。 生回答。 师:的确是,一个月饼它是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它是一个图形,一米是一个计量单位,6个圆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平均分。(板书1)小结: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三、内化提升,达成共识 师:这里的1和我们以前学过的1有什么不同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看来呀,单位1可真神奇,那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呢?

说的真好。 师:我们刚刚写出的这些分数,都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表示其中的几份呢?接下来,请大家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合作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合作要求: (1)小组合作时,组长要合理分配组员的任务,负责记录的同学要认真填写活动表格。(2)各小组试着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并填写在表格中。 (3)活动完成后,组内的同学要互相说一说,每个分数是如何得到的? 你能结合刚才的例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叫做分数? 教师小结: 同学们总结的真好,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四、学态检测,拓展训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高中数学 说课稿(万能模板)

高中数学说课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下午好! 我的抽签序号是____,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_______》第__课时。我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评价分析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熟练掌握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的知识经验较为丰富,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3)学生思维活泼,积极性高,已初步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4)学生层次参次不齐,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二、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该以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线,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把这两者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新课标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目标的制定和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____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应实现如下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单调增函数、单调减函数等概念;能运用函数单调性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函数单调性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难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

一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 一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二、人民币的初步认识 (放录像:小明倒出储蓄罐里的钱,拿出一元硬币,说:咦!这是多少钱?) (二)、认识1元 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看的? 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看字样、颜色、图案等辨别人民币。 (三、初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四)、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1、师:这些人民币就这样放在桌上有点乱,怎么办?我们把这些人民币分类整理,好吗? 2、小组活动 3、汇报分类情况 教师相机介绍: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提问: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 三、人民币的兑换、进率 (一)情境设置: (放录像)小明:谢谢大家帮我认识了人民币,我想把这些人民币都捐出去。可是,把这么多零钱带到学校很不方便,怎么办呢?

(二)生分角色活动 (三)师生表演 在表演中引出1元=10角 情境的设置,既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兑换的意义,又能使学生在分角色活动中对元、角、分的进率有了初步认识。师生表演更是 把这一活动推进了高潮,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率。 四、实践活动 评课记录 4月20日学校对一年级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我听了林老师 上的数学课《认识人民币》,该课教学中“认币----换币----付钱”的线索清晰,较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编排的意图,由以往的“只重视 认识”转向“有认识,重使用”;同时注意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采 用两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 果好。 这一节课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设置情境,通过分类活动、换钱活动、购物游戏三个实践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 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体会 到人民币的功能,同时渗透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本节课以下几方 面体现较好: 1、情境教学使整节课环环相扣 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也一再强调数学的素材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然后重新回到生活,应用于生活。 本节课的情境来自学生一周前刚亲身经历过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以“小明”在这一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主线,把整节课编成了 一个故事,把知识穿成了串,溶于故事中。学生始终处在积极主动 的学习状态之中:看得专心、听得仔细、做得投入、合作得愉快。 真正体现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极大地调动思维的活动。 2、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最新高中数学优秀说课稿

精品文档 高中数学优秀说课稿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3.2本节课讲述的是人教版高一数学(上)§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b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同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二、教法分析 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 四、学法指导在引导分析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复习引入(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举例(四)反馈练习(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首先,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45.46页《分数的意义》。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内容不仅是学好本单元有关知识的前提,也是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3点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操作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概念及单位“1”的含义;知道分子、分母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与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渗透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辩证观。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数意义的归纳及单位“1”的理解。教学难点:多个物体组成一个整体看做单位“1”的理解。 二、说教法:为了是实现教学目标,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一开始,我首先让学生回顾以往对分数的认识和了解导入新课,然后通过操作活动做数学,让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研究型素材来组织探究。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引导探究,观察比较,问题讨论等教学方法。并有效运用启发性谈话,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概念的生成与建构,逐步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明确单位“1”的含义。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在有知识和表象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说学法。课堂教学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那是对一个具体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的感知,而本课的单位“1”,还可以指由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这种由个体到群体的变化,学生是难以理解的。为此,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及新课标理念的要求,我让学生经历:细致的观察、主动的操作、及时的归纳、不断地反思等一系列探究过程。这样,伴随着一次次的发现、综合、归纳,学生不仅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操作、学会了分析比较的方法,还学会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