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设备学教学大纲

麻醉设备学教学大纲
麻醉设备学教学大纲

本科麻醉学专业

教学大纲—麻醉设备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教务科制

课程名称:麻醉设备学

英文名称:Anesthesia Equipment

适用专业:本科麻醉学专业

麻醉设备学

Anesthesia Equipment

一、课程内容和任务

《麻醉设备学》是麻醉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包括现代麻醉学科工作范围内的麻醉设备、监测仪器的结构、原理、功能及应用以及相关物理基础知识。其任务是培养学生理工和医学相结合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熟悉麻醉机、通气机、各种监测仪器的原理、结构及功能,掌握一定的安全医疗常识,为从事临床麻醉工作奠定基础;为其他临床学科的急救复苏、重症监测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理论知识

1、绪论

掌握内容:学习麻醉设备学的方法。学习麻醉设备学的重要意义。

了解内容:麻醉设备学的研究内容:麻醉设备、监测仪器的结构、原理、功能及应用。

2、物理基础知识

掌握内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气体的弥散、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分配系数;蒸发、沸腾、饱和蒸气压;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层流和湍流。

了解内容:范德瓦尔斯方程;安德鲁斯实验;液化;湿度和湿化器;射流的附壁效应;光的吸收。

3、人工气道管理器械

掌握内容:人工气道的定义和分类;面罩;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喉罩;双腔通气道;气管导管的结构;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结构;麻醉喉镜的结构。

了解内容:鼻罩;喉管;支气管导管;特殊气管导管;气管切开导管;支气管堵塞导管;特殊喉镜;光导喉镜;光导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管理辅助设备。

4、麻醉机

掌握内容:麻醉机的基本结构;减压阀、压力表、针形阀、流量计的结构和功能;蒸发器基本原理;影响蒸发器输出浓度的因素;蒸气流量的调节方式;蒸发方式;温度补偿方法;使用蒸发器的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Mapleson A系统的结构和功能;Mapleson D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紧闭式CO2吸收环路的结构和功能;半紧闭式CO2吸收环路的结构和功能;麻醉机的用前检查。

了解内容:麻醉机的供气系统;制造蒸发器的材料;蒸发器在回路中的安放位置;专用蒸发器;Tec5、Tec6、Ohio、Vaporl9.1、Vapor2000蒸发器,电控蒸发器(Aladin2222蒸发器)工作原理;蒸发器的连接;开放系统;Mapleson B、Mapleson C、Mapleson E、Mapleson F系统;麻醉残气清除系统的组成。麻醉机的安全保障系统。

5、通气机

掌握内容:通气机的组成;机械通气模式;通气机参数;麻醉通气

机输出气路原理;麻醉通气机的用前检查。

了解内容:通气机的定义;通气机分类;机械通气的基本过程;通气机的工作原理。

6、医用输注设备

掌握内容:容量输液泵工作原理;容量注射泵的使用注意事项;微量注射泵工作原理;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注意事项;一次性镇痛泵结构和工作原理;人工心肺机的基本结构;血泵的分类;滚柱式血泵的工作原理;氧合器的分类;膜式氧合器;自体血液回收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了解内容:容量输液泵的主要功能;微量注射泵的临床用途;电子镇痛泵;指压式血泵;囊式血泵;离心式血泵;转碟式氧合器;鼓泡式氧合器;人工心肺机其他配套设备;自体血液回收的概念;自体血液回收机的工作模式和维护。

7、呼吸功能监测仪器

掌握内容:旁流式肺通气监测仪器的结构和原理;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的工作原理;脉搏容积图;血气监测仪的工作原理。

了解内容:气道压监测的方法;通气频率监测;通气容量监测的方法;pH电极;PCO2电极;PO2电极。

8、循环系统监测仪器

掌握内容:心电监测仪的工作原理;改良胸前三电极系统;直接血压监测的方法;间接血压监测的方法;有创性心输出量测定的方法;无创性心输出量测定的方法。

了解内容:标准肢体导联;单极加压肢体导联;单极胸前导联;超声换能器;脉冲回声成像原理;二维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超声多普勒血流计;光纤多普勒血流计;电磁血流计;热导式血流计;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9、体温监测和保暖设备

掌握内容:各种测温方式的特点比较;热敏电阻测温法;基于热敏电阻的电子体温检测仪结构和原理;术中常用的保温措施。

了解内容:人体的体温;玻璃温度计测温法;红外线测温法;化学测温法;红外辐射加温仪;红外辐射体温测量仪;压缩空气热交换毯。

10、医学气体监测

掌握内容:呼吸气体的采集方法;医学气体监测的影响因素;电化学分析技术;顺磁分析技术;红外线分析技术。

了解内容:气相色谱分析技术;质谱分析技术;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压电晶体分析技术;光干涉分析技术;气体监测仪器的校准。

11、脑电监测技术

掌握内容:脑电双频谱分析原理;脑电双频谱分析的应用;诱发电位基本概念;听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了解内容:脑电功率谱基本知识;脑电功率谱分析基本原理;脑电功率谱分析的应用;脑电监护仪;听觉诱发电位监测方法。

12、肌松监测仪

掌握内容: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的结构和原理;电刺激参数;单次颤搐刺激;强直刺激;四个成串刺激。

了解内容:EMG型肌松监测仪基本结构;直接监测MMG型肌松监

测仪;强直刺激后计数;双重爆发刺激。

13、安全用电知识

掌握内容:电气事故;触电对人体的危害;直接触电防护;漏电防护;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静电防护;电刀问题。

了解内容:电路;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路元件;电路连接;电路状态;电路表达;交流电路;电气设备的额定值;等电位接地;隔离供电;电容耦合。

三、基本技能

1、掌握麻醉机的基本结构、使用及校验方法。

2、掌握通气机的基本结构、使用及校验方法。

3、掌握气管导管、喉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4、掌握血压监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心电监测仪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教科书:

郑方,范从源. 麻醉设备学. 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8月.

参考书: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 现代麻醉学. 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7月.

Dorsch JA, Dorsch SE. Understanding anesthesia equipment 5ed. Philadelphia: Wolters Kluwer Health/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8.

Ronald D. Miller. Miller’s Anesthesia 7ed.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09.

编写人员(签字):

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员(签字):

日期:年月日

最新麻醉教学大纲

(一)基本理论 掌握麻醉前病人内脏器官功能状态的评估,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和用法,掌握麻醉期间的液体管理方法和术中输血原则。 掌握经口腔和经鼻腔气管插管技术,掌握气管插管并发症的防治。掌握静脉麻醉、吸入麻醉和复合麻醉方法,掌握临床麻醉深度判断,掌握全身麻醉管理和并发症防治。 掌握肌肉松弛药的临床应用原则。 掌握椎管内麻醉的生理影响、操作要点、麻醉管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掌握局麻药的毒性反应和防止,掌握颈丛神经阻滞和臂丛神经阻滞。掌握麻醉期间监测意义、严重并发症和意外的预防和救治。 掌握各种手术的麻醉处理要点和特点,掌握小儿和老年人的麻醉处理要点,掌握高血压病、糖尿病、肾上腺疾病、心脏病、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要点。 熟悉双腔气管插管,熟悉低温对机体的影响,熟悉控制性降压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熟悉心脏病人手术的麻醉要点。 了解术后镇痛的有关知识。 (二)基本技能 掌握经口腔气管插管技术和气管导管位置的判定方法,掌握硬脊膜外腔穿刺技术和穿刺位点的判断,掌握经环甲膜穿刺表面麻醉法。 熟悉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和动脉穿刺技术。 临床麻醉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 1、了解现代麻醉学发展历史概况(三个阶段) 2、熟悉麻醉学专业的任务和范围; 3、了解学习临床麻醉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4、了解麻醉方法的分类及亚临床麻醉学科的分类。 二、讲授内容: 简述中国古代临床麻醉的发展,现代麻醉学的开始和发展,麻醉,麻醉学专业的任务及范围(临床麻醉、急救和复苏、重症监测治疗、疼痛治疗及机制的研究、其它任务);重点介绍现代麻醉学的概念、麻醉方法分类、亚麻醉学科分类。 三、自学内容:如何学好麻醉学。 第二章麻醉前对病情的评估 一、目的: 1、了解麻醉前病情衡量的重要性及麻醉前检诊的内容,掌握麻醉前病情分类方法(ASA分级)。 2、掌握重要脏器如呼吸系统(通气与换气功能)和心血管系统(心功能、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等)的评价方法及内容。 3、熟悉肝脏和肾脏、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水和电解质等的评价方法和内容。 4、了解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因素和麻醉前治疗用药的衡量。 二、讲授内容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理工学科部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 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二○一五年七月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工程造价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 1、基本建设和分类。 2、基本建设程序。 3、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4、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基本要求: 1、熟悉基本建设和分类。 2、了解基本建设程序。 3、了解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4、掌握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本章重点:基本建设和分类、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本章难点: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第二章水工程造价编制与组成 课程内容: 1、投资估算。 2、设计概算。 3、施工图预算。 4、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基本要求: 掌握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本章重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本章难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第三章工程定额 课程内容: 1、定额概述。 2、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 3、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 4、单位估价表。 5、工程预算定额。 基本要求: 1、熟悉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 2、掌握单位估价表。 本章重点: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

本章难点: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第四章水工程概预算费用与计价程序 课程内容: 1、水工程费用与组成。 2、水工程计价程序。 3、水工程费用计算。 4、水工程造价构成分析。 5、工程量清单计价。 基本要求: 1、熟悉水工程费用与组成。 2、了解水工程计价程序。 3、掌握水工程费用计算。 4、了解水工程造价构成分析。 5、学会工程量清单计价。 本章重点:水工程费用与组成;水工程费用计算。 本章难点:水工程费用计算。 第五章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概预算编制 课程内容: 1、给水排水工程系统概述。 2、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4、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实例。 5、给水排水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 基本要求: 1、了解给水排水工程系统。 2、熟悉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掌握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本章重点: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本章难点: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第六章消防工程施工图概预算编制 课程内容: 1、消防工程系统概述。 2、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4、消防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

《骨伤科手术学》教学大纲

《骨伤科手术学》教学大纲 前言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的与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骨伤学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为今后的参加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教学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熟悉教学大纲,掌握教材内容,突出讲授重点。采用启发式教学为主,可结合具体的临床病例,充分利用X线、幻灯片、挂图、实物、电脑及电视录象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在临床见习时应密切联系课堂讲的内容,除继续巩固掌握骨伤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外,还要传授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书本所学习的内容,防治常见的骨折、脱位。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骨伤手术学的源流和发展概况。 掌握建国以来骨伤手术学的重大发展。 掌握骨伤等常见骨折与脱位诊疗方法及手术治疗新进展。 [教学内容]: 介绍骨伤手术学的源流和发展过程。 讲述历代骨伤手术学的主要成就。 第一章骨伤科手术的基本知识 [目的要求] 掌握骨伤科一般手术器械使用方法,止血带与驱学带的应用、术前准备、无菌操作及术后处理。 [学习要点] 骨伤科手术的基本原则,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无菌操作原则及步骤,术前准备与处理,止血带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骨伤科手术的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功能恢复原则、微创操作原则、合理应用新技术 第二节围手术期准备及处理 一、术前准备拟定手术方案备皮备血术前治疗挑选手术器械 术前谈话麻醉的选择 二、术后处理 全身处理 短期全身处理:

失血反应 麻醉反应 止痛 排尿 术后饮食 抗感染 长期全身处理 术后并发症防治 功能活动锻炼 局部处理 短期局部处理 观察切口出血情况 更换敷料 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 抬高患肢 拔引流 长期局部处理 石膏护理 感染创口的护理 拆线拆石膏 第三节无菌操作 一、无茵操作的原则 二、无菌操作步骤 手术人员刷手。 穿手术衣和带手套。 麻醉与体位。 绑扎止血带。 皮肤消毒。 铺消毒巾。 手术进行中的一般规则 第四节骨伤科手术基本操作 一、显露 二、解剖分离 三、止血 四、结扎 五、缝合与断线 六、引流

眼视光器械 考试2

简答题10选5 (共25分) 1、裂隙灯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采用了普通暗视场生物显微镜的光学原理,将具有高亮度的卤钨灯泡通过裂隙缝形成裂隙光带,通过不同角度照入人眼的被检部位,从而获得透明组织的光学切片,通过双目立体显微镜观察。 2、3种视野计? 1平面视野计是简单的中心30°动态视野计。以黑色无反光长杆前段装有不同大小的圆盘作为光标,常用2mm白色视标来检查 2弧形视野计是简单的动态周边视野计。以手持光标或投射光作为刺激物,旋转弧形板于不同角度就可测定视野的不同径线 3Amsler方格表相当于10°视野。患者固视于中心固视点,回答是否有直线扭曲,方格大小不等,方格迷糊或消失现象。结果可让患者自己标记在记录图上。 3、检影镜的测量原理? 利用检影镜对眼球内部照明,光线从视网膜反射回来,这些反射光线经过眼球的屈光成分后发生了改变,通过检查发射光线的聚散度可以判断眼的屈光力。 4、影响压平式眼压计测量值的因素

1患者眼球必须固视、平视远方,以防调节对眼压的影响 2患者闭眼、眨眼、眼球过度内转,衣领过紧等会影响眼压测量值 3测压头把睫毛压在角膜上影响测量准确性 4测压头不应与角膜接触时间太长,不应超过半分钟,否则会影响检查效果 5角膜厚度、角膜瘢痕、不规则、角膜曲率及角膜的形状会影响测量的精度 6有期外收缩等心律不齐,心脏跳动时均可影响测量的精度。 5、检影时反射光的特征 1速度:屈光不正读数越高,影动速度越慢,而屈光不正读数越低影动速度越快 2亮度:远离远点时,反射光亮度比较昏暗,接近中和点时,反射光越亮 3宽度:远离远点时,反射光带很窄,接近中和点时,光带逐渐变宽,到达中和点时,瞳孔满园红 6、两类检眼镜的特征差异? 1 聚光镜:直接检眼镜需要聚光镜,间接检眼镜则不需要

临床麻醉学见习大纲

《临床麻醉学》见习大纲 (供麻醉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班用) Ⅰ前言 《临床麻醉学》是麻醉学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学习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操作很强的学科。通过麻醉学的实习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麻醉学有初步的概念,能增强学生学习麻醉学的积极性,同时强化理论基本知识,为以后的临床麻醉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临床麻醉学见习课教学大纲》其内容既包括麻醉的总论、常用药物的使用,又包括各专科手术的麻醉特点。学生在实验课及见习课期间,通过老师讲授、实验操作、以及电视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掌握麻醉总的原则和各专科手术的麻醉方法的选择。 老师按本大纲的要求重点讲授基本操作原理和规程,指导学生认真完成每一项基本操作和动物实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学生应严格按实验实习指导要求进行操作。教学过程中,采用电视及多媒体技术,展示操作步骤,提高实践效果。 本课程讲授按每周2.0学时安排,总教学参考学时为5.0学时,具体学时分配见教学进度表。 II正文 见习一麻醉前病情评估、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 一教学目的 1. 熟悉麻醉前访视(检诊)的内容,了解麻醉前对病人病情的评估。 2. 掌握麻醉前病情分类方法(ASA分级) 3. 了解麻醉前准备的内容。 4. 熟悉麻醉前用药的选择。 5. 熟悉各项实验检查和辅助检查的正常值范围及临床意义

二教学要求 1. 重点讲解麻醉前病情分类方法(ASA分级)。 2. 一般讲解重要脏器如呼吸系统(通气和换气功能)和心血管系统(心功能、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等)的评价方法及内容。 3. 一般讲解麻醉前用药。 三教学内容 1. 麻醉前访视的必要性。 2. 麻醉前访视的主要内容。 3. 心、肺、肝、肾功能的评估和ASA的评估。 4. 麻醉前用药的原则和常见麻醉前用药的剂量。 5. 麻醉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 6. 根据麻醉方法作相应的麻醉器械和麻醉药品的准备。 见习二麻醉器械及麻醉机 一教学目的 1. 掌握麻醉机基本结构及各部件的用途。 2. 熟悉各种型号气管导管、支气管导管及双腔气管导管的性能。 3. 熟悉CO2.吸收器构造及CO2.吸收剂原理。 4. 了解麻醉喉镜的结构及消毒、保存方法,掌握正确持喉镜的方法。 5. 了解吸痰用具和吸痰时注意事项。

临床麻醉学试题及答案

临床麻醉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主要目的是()(16章) A有利于更好地控制呼吸 B使健康肺和病侧肺的气道隔离通气 C通气效率高 D手术视野清楚 E避免开胸侧肺萎缩,出现低氧血症 答案:B 2.下列静脉麻醉药中可引起CBF、CPP、CMRO2及ICP增高的药物是()(18章)A 硫喷妥钠B氯胺酮C异丙酚D咪唑安定E依托咪酯 答案:B 3.临床上可用于降低颅内压的方法有()(18章) A利尿剂和液体限制B过度通气C局部低温D皮质激素E以上均是 答案:E 4.腋路臂丛阻滞哪一项不正确:(10章) A 针随腋动脉搏动而摆动 B 入腋鞘突破感 C 注药有外溢 D 注药后呈梭形扩散 E 针刺有坚实骨质感 答案:E 5.哪一项不是腋路路丛阻滞的优点:(10章) A 不会引起气胸 B 不会阻滞膈神经 C 不会误入椎管 D 位置表浅,易于阻滞 E 桡神经阻滞完全 答案:E 6.关于颈丛阻滞,哪项错误:(10章) A.颈深丛与颈浅丛均属感觉神经丛B.C2~4神经构成颈丛 C.颈丛阻滞其骨性标志为C4横突D.甲状腺手术应同时阻滞双侧颈浅丛和颈深丛E.颈丛阻滞最易发生喉上神经阻滞 答案:D 7.成人脊髓终止于:(11章) A.胸12椎下缘B.腰1椎下缘C.腰2椎下缘D.腰3椎下缘E.腰4椎下缘答案:B 8.椎管内阻滞血压下降的主要因素是:(11章) A 肌肉麻痹 B 肾上腺阻滞 C 交感神经阻滞 D 副交感神经阻滞 E 中枢交感神经介质释放减少 答案:C 9.腰麻平面达T4,心率减慢的主要原因是:(11章) A 支配心脏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阻滞 B 血压下降 C 右房压下降 D 窦弓反射 E 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阻滞 答案:A 10.为预防局麻药中毒反应,以下哪项错误:(10章) A 一次用药不超过最大剂量 B 使用最低有效浓度 C 避免注入血管内 D局麻药内都必须加入肾上腺素E 术前给予巴比妥类或地西泮

《林业技术经济学》(新版)教学大纲

《林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林学专业2007级 学时数:27 学分数:1.5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门课程是林学专业的选修课。林业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或称边缘科学。它是对为达到某种预定目的而可能被采用的各项不同的技术政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的科学,即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林业技术经济学也是林业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一门新兴学科。 二、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0.5学时) 要求理解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林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以及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内容和任务以及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全面理解: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简单应用:简述林业技术经济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基本原理(1.5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如何处理林业生产中不同技术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 全面理解:经济效果原理。 难点分析:经济效果原理和如何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 第二章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可比条件和评价标准(2学时) 一般了解: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可比条件。 全面理解:评价林业技术方案的客观标准。 难点掌握:资金的时间价值。 综合运用: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计算。 第三章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2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的作用和设置原则。 全面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 重点掌握: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难点分析: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第四章林业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方法(3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研究的一般步骤,以及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内容。 全面理解: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盈亏平衡分析。 难点分析:因素分析。 第五章技术经济预测和决策(4学时) 一般了解:技术经济预测概述。 全面理解:定性预测法、回归预测、时间序列预测以及其它方法,马尔科预测技术,技术经济决策和效用曲线。 难点分析:回归预测和效用曲线的应用。 第六章线性规划(1学时) 本章内容要做好自学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因为其中内容涉及到数学内容的较多,难于在有限时间内讲解清

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一、学制及招生对象 学制:三年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眼视光行业中的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屈光度检测、眼镜定配、眼镜检测、眼科基本病理咨询等方面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 (一)人才使用规格: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医院眼科、眼镜店等第一线工作,从事眼镜行业验配,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专业面向岗位(群):眼镜验配、眼镜营销和管理岗位。 (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见附表1)。 1.知识结构 (1)基础知识:掌握眼视光学专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从事眼镜验配、营销和管理,熟悉临床等方面工作。 (2)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的医学和眼视光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基础理论;熟悉有关法规和管理。 (3)社会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知识。 2.能力结构 (1)职业技术能力 具有眼视光专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从事眼镜验配及营销,管理,熟悉临床等方面工作。 (2)职业关键能力 具有较扎实的社会知识和眼视光营销学基础知识,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眼镜验配和管理工作,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能够阅读一般英文专业技术资料。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 3.素质结构 (1)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忠于职守,以人民健康为先。 (2)文化素质: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3)业务素质: 能独立从事眼镜验配和营销、眼镜管理工作,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 通过各项课程和健康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及从事眼视光工作的良好作风、仪容仪表等。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职业技能考核要求 经过三年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考核获得专科毕业证书;参加社会劳动保障部的职业技能考试,掌握眼视光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五、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1、《眼应用光学》课程 《眼应用光学》是视光学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眼应用光学基础》的基本规律,掌握和处理几何光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后继课程眼睛光学和眼屈光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部课程均为理论课。 总学时:60学时;理论学时:60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 2、《眼镜技术》课程 课程性质:眼镜是现代屈光矫正临床三大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是矫正眼睛屈光不正、保护眼睛健康和提高视觉功能的一种特殊医疗器具,因为眼睛的生物特性,所以眼镜的校正功能相对眼睛的医疗健康而言,被称为“光学药物”,它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并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总学时:138学时;理论学时:106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授课对象:三年制大专;适用专业:眼视光技术;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3、《眼科学》课程 本课程是供三年制专科眼视光学专业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包括眼的组织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理论,眼科检查法等基本技能,以及眼科用药等基本知识。 眼科学基础是将眼睛作为研究对象,将恢复或提高视力和视觉功能作为目的,通过各种手术、药物、光学器具等达到理想视觉状态。视光学是眼科学的起点,也是眼科学的终点。学好眼科学基础对于眼病防治和视光医疗保健都有重要意义。眼视光师对眼科学要有所了解,才能提高眼科学与屈光不正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掌握眼科学知识也有助于眼视光专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疼痛诊疗学教学大纲

疼痛诊疗学 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麻醉学专业用) 前言 《疼痛诊疗学》第一版教材教学大纲是根据原有教材编写的,已随同教材使用了五年,现借第二版新教材使用之际对本大纲进行修订,供本科麻醉学专业《疼痛诊疗学》课程教学使用,是对《疼痛诊疗学》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 《疼痛诊疗学》是麻醉学专业普通本科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是麻醉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阐述疼痛及疼痛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学科。随着医学的发展,疼痛的诊断、治疗技术亦取得了重要的发展。作为麻醉学专业的基础教材,突出临床疼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重点阐述疼痛的药物治疗、以神经阻滞为主的疼痛治疗、癌性疼痛的治疗、小儿镇痛、手术后镇痛、分娩镇痛。为麻醉学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工作,为患者解除痛苦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大纲对所授内容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并按照“学时分配”、“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内容”、“思考题”、“参考资料”等内容逐一编写。希望借此为授课者提供更为祥细的可供参考的蓝本,也希望让学习者获得更加具体的指导和目标。实习课内容另见实习大纲。 修订后变化如下: 1.新增第二章疼痛的基础知识,计划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3学时; 2.新增第第十七章诊断性操作与治疗的相关性疼痛,计划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见习2学时; 3.原大纲中第十七章手术后镇痛中第三节病人自控镇痛单独作为第六章病人自控镇痛术,计划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见习3学时; 现计划安排理论授课学时共34学时,见习学时共17学时,对应以前的教学大纲分别增加了4学时和2学时。 以上调整更加充分地考虑疼痛诊疗学的临床应用特点和进展,进一步保障各章节内容的授课效果和学生的见习要求。 由于水平有限,如有不妥,请使用者提出批评意见,以便进—步完善。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疼痛诊疗学的概念。 熟悉疼痛诊疗工作的重要意义。 了解疼痛诊疗学的范畴、发展简史和目前状况。 学时分配 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疼痛诊疗学的概念。 难点: 疼痛诊疗学发展简史和目前状况。 预习要求 熟悉疼痛诊疗学的概念与疼痛诊疗工作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 疼痛诊疗学的概念。 疼痛诊疗工作的重要意义。 疼痛诊疗学的范畴、发展简史和目前状况。 思考题 什么叫疼痛诊疗学? 疼痛诊疗工作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参考资料 《临床疼痛治疗学》。 第二章疼痛的基础知识 目的要求 掌握疼痛的机制、疼痛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方法及疼痛治疗的原理。

《工程经济》教学大纲

重庆高级建筑技工学校《工程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课教研组编写教师:魏佳强 2013年2月23日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概述。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选修课。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知识较强。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27 适用对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成专学生 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等 教学对象:2011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二年级上学期的成专学生。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政策性要求高等特点。基本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专业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并对建筑工程项目资金筹措、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和方法、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风险决策与风险管理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具有一定的开展技术经济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初步的经济分析、科学管理的基本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生对本课程由浅入深地学习,激发学生对建筑及建筑行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成为一名技术强、能力过硬并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心的技术管理人才。 三、本课程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专业课,用到的知识较为全面,既牵涉基础课,又涉及专业基础课,与其有密切联系的课程有:《建筑构造》、《建筑法规》、《建筑材料》、《工程量计价》。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 四、教学方法 工程经济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在教学方法上,要在讲清楚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和学会工程经济规范条文的应用,熟悉各种经济指标,能熟练地运用规范进行各种基本构件的经济效果评价。 作业对熟悉基本理论和计算应用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要有计划地根据课程的进度,安排足够的习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规范的相关规定。

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含妇幼保健方向)专业三年制大专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 5学分。总学时为80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40学时。 四、课程属性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必修课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人体解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阐明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人体各部的基本结构,了解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学会正确运用解剖学知识和术语,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后续临床课程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同时,本课程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观察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 重点学习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各个主要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及其毗邻关系。 七、重要先修课程 生物学 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解剖学的概念;解剖学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2.熟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的组成。 3.了解系统解剖学的任务、分科及发展简史。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解剖学的概念;解剖学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2.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的组成。 ●自学内容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篇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学 【目的要求】 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功能。 2.熟悉骨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 3.了解骨的发生和生长。 3.掌握人体各部骨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各骨的位置关系。 4.熟悉人体各部重要的骨性标志。 5.了解骨表面的结构、新生儿颅的特点。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骨概述。

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doc

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生物化学是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与麻醉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纽?成、结构及功能; 物质代谢及英调控;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细胞间信息传递;血液、肝的生物化学; 钙、磷代谢与微?量元素等生命科学内容,为医学生深入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程乃至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医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中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奠定理论与实验基础。 本课程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新世纪课程教材中的第六版《生物化学》为教材,以生物大分子、物质代谢和基因信息传递等作为基本内容和重点,概要地介绍细胞信息传递及其途径,与临床教学及应用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血液生化、肝胆生化等几章,为避免与后期课程重复,只简要介绍基础理论知识。 在教学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班讲授与小班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在充分备课、写好教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利用制作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强冇观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本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穿插进行,理论讲授采用启发诱导,实例分析,习题作业,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突出重点和难点;实验教学以学生独立操作为主,并通过多媒体手段下载有关生化实验的报新方法和技术播放给学生观看,尽可能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 二、教学内容 本大纲共二十三章,内容要求划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等级。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生物化学的概念。 【熟悉】 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了解】 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教学内容 绪论

《化工技术经济》教学大纲

《化工技术经济》教案大纲 课程编号: 总学时:(理论教案学时,实践教案学时) 学分: 基本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类本科生 所属单位(教研室、实验室):化学工程系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工业的技术特点,紧密联系中国国情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学习和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任务是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注重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与化工生产的紧密结合,研究化学工业和化工过程中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结合,力求提高化工过程及设备、乃至整个工业的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局部和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经济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化学工业的特点; .通过学习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经济效益指标、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等效计算、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等,增强经济效益观念,提高效益分析能力; .理解和应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掌握工程项目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能对生产、科研、设计等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技术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属于化学工程的选修课程,可以为先学习化工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以增加了解本课程化工技术可行性和合理性,优化设计。 四、本课程的教案内容 (一)绪论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教案内容和教案环节的安排;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化学工业的概念和特点; 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化工技术经济学的形成及作用; 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经济观念。 目的与要求: .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 了解化学工业的概念和特点; . 明确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 了解化工技术经济学的作用; . 明确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经济观念。 (二)化工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原则; 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投资的基本概念; 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 设备折旧的计算方法; 成本及费用的估算; 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与税金。 目的与要求: . 理解经济效益的概念、评价原则和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了解投资的基本概念和项目资产的组成; . 掌握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 . 了解设备的折旧和折旧率; . 掌握设备折旧计算的基本方法; . 了解成本及费用的概念; . 掌握成本及费用的估算方法; . 理解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与税金之间的关系。(三)化工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 可比原则;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衡量; 利息与利率; 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图; 资金等效值的概念; 资金等效值的计算方法。 目的与要求: . 了解可比原则的概念和应用;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28讲课学时:96实践学时:32 学分:8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眼视光器械学教学大纲

《眼视光器械学》教学大纲 (供医药卫生类眼视光技术专业用)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眼视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二)课程的任务: 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所必备的眼视光技术专业常用器械的设计原理、使用、保养及常见故障的排除,并能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处理相关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眼视光仪器的基本光学系统。 2、了解眼视光器械的分类。 3、了解现代眼视光器械的发展特点。 二、授课内容: 1、重点介绍光学仪器的接收系统和照明系统。 2、一般介绍眼视光器械的分类及与验光配镜有关的器械类型。 3、一般介绍眼视光器械的发展特点。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解 第二章裂隙灯显微镜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裂隙灯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结构组成。

2、掌握裂隙灯显微镜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3、熟悉裂隙灯显微镜的准确规范的操作步骤。 4、了解裂隙灯显微镜的用途及检查方法。 5、了解裂隙灯显微镜的常用附件。 二、授课内容: 1、重点讲解裂隙灯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结构、操作步骤及常见故障解决方法。 2、一般介绍裂隙灯显微镜的用途、使用方法及附件。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与实物演示 第三章角膜形态测量有关仪器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角膜曲率计的基本原理及结构组成。 2、掌握角膜曲率计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3、熟悉角膜曲率计的规范操作步骤。 4、了解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的原理及特性。 5、了解角膜曲率计的用途、类型。 二、授课内容: 1、重点讲解角膜曲率计的基本原理、双象结构、操作步骤、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2、一般介绍角膜曲率计的用途、类型。 3、一般介绍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的原理及特性。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与实物演示 第四章验光检测仪器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带状光检影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 2、掌握掌握综合验光仪的基本原理及结构组成。 3、了解检影镜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4、了解检影镜的操作步骤。 5、了解综合验光仪的类型及使用方法。 6、了解综合验光仪的用途、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二、授课内容: 1、重点讲解带状光检影镜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步骤。 2、重点讲解综合验光仪的原理、结构、用途。 3、一般介绍检影镜的误差。 4、一般介绍综合验光仪的用途、常见类型及使用方法。 5、一般介绍检影镜及综合验光仪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与实物演示 第五章眼底检测仪器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检眼镜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 2、熟悉直接检眼镜的使用。 二、授课内容: 1、重点讲解检眼镜的照明、观察系统,两类检眼镜的比较。

外科学教学大纲(第八版)

外科学教学大纲(第八 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外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系外科教研室 二○一四年三月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外科学 属性:必修课 类型:专业课 适合专业:临床医学 课程性质:理论性、实用性和研究性 目的和任务: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科。现代外科学的范畴包括许多疾病,它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的知识;在治疗方面要能运用手术和非手术的处理。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病的手术适应症和常用手术原理;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技术和进行基本手术操作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要求 《外科学》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教学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突出重点。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要充分利用病例示范讨论、动物实验、参观及参加手术、观察大体标本、阅读X线片、录像和电影等各种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使学生易于理解、加强记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外科教学按160学时授课,课堂讲授120学时,实验见习40学时。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方法 第一章绪论 【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和我国在外科方面的成就 (二)树立学习外科的正确观点 【教学内容】

外科学的范畴,它和其它学科的关系。重点讲解外科学的范畴和怎样学习外科。 【自学内容】 外科学的发展和我国的外科成就。 第二章无菌术 【目的与要求】 (一)树立无菌观念,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则。 (二)熟悉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三)学会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 (四)学会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 【自学内容】 无菌术的概念和组成。手术人员术前准备。手术区的准备。无菌操作规 则。 【见习】在外科基本操作教学中结合进行: (一)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示范) (二)洗手、穿无菌衣和戴无菌手套,以及手术区的准备(示范和实际操作)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各型缺水、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代谢性酸中毒和减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了解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治。 (三)掌握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 【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各型缺水、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 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建设工程经济 教学大纲

《建设工程经济》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建设工程经济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考查) 学时:36 学分:4 适用对象:工程造价专业高职学生 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等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介于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性科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核心内容是一套技术经济分析思想和方法,是人类提高技术实践活动效率的基本工具。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城市建设与工程管理方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政策性要求高等特点。基本任务是研究土木工程业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内容包括:建筑工程经济总论,资金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建设项目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经营预测与决策,价值工程,工程建设方案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供建筑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高职高专作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第一章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 1、熟悉基本建设的概念,内容,作用,分类及其程序; 2、了解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建设与建筑业的关系; 3、理解经济效果的含义; 4、掌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意义,建设项目的投资及其来源,固定资产折旧; 5、熟悉建筑工程经济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本章首先从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要素入手,介绍了技术经济学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状况,主要论述了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简要介绍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临床技能课》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技能课》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临床技能课》 英文名称:《Clinical skill training》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200学时 学分:12.5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麻醉专业 选修课程: 临床技能课五年制本科实验教学大纲 基本要求 临床技能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临床技能是医生和医学生的基本功,医学生能否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是衡量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临床技能主要包括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和医患沟通技巧等人文技能,问诊和病历书写、全身体格检查、外科手术学基本技能、临床常用操作技术、无菌术、判读心电图、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技能,以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综合临床分析能力等。依据“全球医学最基本要求”的内容,按照“昆明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安排和要求,课程开设于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学生进入毕业实习之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3个模块:人文技能教学模块,临床技能教学模块和OSCE 考试模块。临床技能课总学时为200学时,其中专题讲座30学时,170学时均为实验课教学。 临床技能课着重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应首先相互之间反复训练问诊的技巧及体格检查的基本手法,再通过临床技能中心各实验室的教学模型模拟教学、临场综合能力训练、计算机模拟病人临床思维训练、动物手术操作训练等方式的教学,达到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

第一单元人文技能教学模块 实验一医患沟通 目的要求: 熟悉有效的医患沟通技能,会运用沟通技巧创造一个便于与病人及其亲属交流和同行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的环境。 学时安排:专题讲座:5学时 教学内容: 1.沟通的技巧和艺术; 2.医患沟通的方法。 实验二医疗纠纷防范 目的要求: 掌握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内容,认识医学职业的基本要素,包括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 学时安排:专题讲座:5学时。 教学内容: 1.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态度; 2.医学伦理、卫生法律; 3.医疗纠纷防范。 第二单元临床技能教学模块 实验三病历书写规范 目的要求:熟练掌握病历及其他常用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 学时安排:专题讲座:5学时 教学内容: 1.病案书写的一般要求及注意事项;

化工技术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技术经济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ical Economy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27 学分:1.5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的专业任选课。化工技术经济是一门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相互渗透和外延发展形成的一门交叉性应用学科。是应用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化学工业的特点,研究化学工业发展中的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及科研等个方面和个阶段的经济效益问题,任务是将化工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和统一,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工业的技术特点,紧密联系中国国情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学习和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任务是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注重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与化工生产的紧密结合,研究化学工业和化工过程中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结合,力求提高化工过程及设备、乃至整个工业的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局部和整体的经济效益。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用化工技术经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对项目的资金筹措、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决策等有一个系统的评价,掌握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以达到能对具体化工项目进行公正、客观、合理、准确评价的目的。 开设本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增强经济观念,培养效益意识,使学生能将化工技术实验与经济效果正确地结合起来。本课程系统地介绍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并着重讲述化工生产中技术经济问题,培养学生作为化学工程师备的素质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堂讨论等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了解 2 第二章化工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掌握 4 重点与难点投资、项目资产、成本和费用的基本概念及销售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