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逆差和资本顺差

贸易逆差和资本顺差
贸易逆差和资本顺差

樊纲:最理想的状态是贸易逆差和资本顺差

一个人均GDP还不到2000美元的穷国,最理想的状态是略有贸易逆差,略有资本顺差顺差问题不光是要想买方的问题,还得想卖方的问题,不仅想出口的问题,还得想进口的问题

我曾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外汇储备的文章,被国内一些媒体报道和转载。

很多转载的文章使用了“人民币要升值5%就是中国的灾难”这样一个题目。这句话是我整篇文章里根本没有的,他们不看原文,图省事,就这样转载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在此,我要感谢《第一财经日报》,他们是唯一一家全文翻译了我的文章、而且把翻译的文章传给我看后再发表的媒体。我觉得这是专业和负责任的精神。今天,我就争取用专业精神来解读一下中国外汇储备问题。

外储不只是外贸问题

人民币外汇储备达到1万亿美元,成为议论纷纷的一个话题。这后面的原因,确实是我们这几年的外贸顺差很大,同时资本的流入也很大。外汇储备不仅仅是外贸顺差大的结果,它同时可以由外资的流入所引起,如果外资是净流入,在资本账户上也是顺差的话,它也会对外汇储备的增长做出贡献。这里,有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在流行,比如有人说因为中国人储蓄太多,所以外汇储备涨得太多,这不一定对;或者说是外贸顺差太多,这也不一定对。中国人储蓄历来就多,但如果投资也多的话,那就不一定是外贸顺差,不一定是外汇储备增加。比如说2004年,当时经济过热,投资过热,储蓄和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了将近50%,而那年就是因为投资过多,国内需求过热,结果那一年1~9月还闹贸易逆差,全年后来是靠宏观调控把这个总需求给压住了,把投资需求压住了,全年才有200多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如果储蓄仍然很多,但投资也很高的话,外贸顺差不一定大,外汇储备增长也不一定大。即使外贸有顺差,但如果资本是流出的话,那外汇储备仍然可能减少,因为对外储做出贡献的还有另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资本的流入。外国直接投资,我们的各种金融投资,外国人来做的很多产权投资,收购、兼并我们的企业,我们的企业到境外上市,这些都对外汇储备做出了贡献。

中国需要贸易逆差

我们之所以在最近几年外汇储备有大幅增长,确实是因为我们过去几年出现了巨额双顺差。在贸易项目和资本流入方面都是顺差,结果就导致了现在外汇储备的高额增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双顺差局面呢?

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如果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话,一般是一个账户上有顺差,一个账户上有逆差,当然最好都不多。像中国这样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人均GDP还不到2000美元的穷国,最理想的状态是略有贸易逆差,略有资本顺差。为什么对这样一个经济体来讲是理想状态呢?因为我们如果能够多出口一点,同时多换回一些我们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就可以提高我们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来促进我们的增长。

同时,因为我们是穷国,我们没有资本,我们要借助国际资本的力量,因此我们需要引进外资。以前是借钱,现在主要是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和我们的劳动力相结合,来发展我们的生产。一个是逆差,一个是顺差,然后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而目前的情况是,美国是高额外贸逆差,高额资本顺差,它反而像一个发展中国家,像一个大出大进的发展中国家。它现在将近7%的GDP是经常项目的逆差,为了弥补这个逆差,它就要吸引大量资本,各种各样的投资,包括股市的投资,因为资本市场比较健全,因此大量的投资进来弥补它。其中一部分投资是我们的外汇储备。因此,为了弥补美国的贸易逆差,我们在给它一些资本顺差。

双顺差的历史原因

我国长期出现的双顺差,这里面既有贸易的问题,又有资本的问题,同时又是相关的。这两个相关的问题跟我们的发展方式紧密相关。中国的发展方式在世界上是比较独特的,我们采取了一个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就大规模引进外资,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来发展自己的这样一个模式。这样一个模式意味着:第一,我们资本会有盈余,资本项目会是顺差,特别是1992年以后,我们每年有五六百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还有一些外国的借款,加在一起,每年资本项上都有一些顺差。

为什么说在最早期阶段引进大量外资,会产生一些不同的后果呢?因为早期阶段意味着我们这个市场还非常狭小,中国人的购买力还很弱,消费水平还很低。中国第一次引进外资,1979年的时候,我们只有100多美元的人均GDP,按照现在的汇率计算,那时中国人基本买不起什么国际上的东西,这时,外资到中国来了。但是绝大部分外资不是为了这个市场生产,而是为了和我们的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特别是比较便宜的像劳动力这样的生产要素相结合,它为世界市场而生产,为了出口而生产,包括来料加工等系

列产业,即使不来料加工,用中国的原材料,很大一部分也是为了外国市场而生产。结果就造成在资本项下的顺差。

然后,由于外资的进入,很快又形成了大规模的具有竞争力的出口能力,因此我们的外贸就不断地出现比较大的盈余。我们人均GDP是不到2000美元,就出现了这种双顺差局面,而且是长期的双顺差。

当然,我说的这个不是坏事,而是一个事实。它创造了我们的就业,发展中国家最根本的问题是就业问题,是农民转移出来的问题,是创造几亿个就业岗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中国难题,所以引进外资,为世界生产,通过国际生产来创造中国的就业机会。在这个意义上这是好事,但是客观上形成了这样一个双顺差局面。

贸易是买卖双方的问题

说到贸易账户,除了发展方式这个大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国际政治因素,导致一些发达国家对我们的高新技术出口实行禁运。

贸易的目的是为了交换,利用我们能生产的东西交换我们不能生产的东西。我们真正需要的高新科技如果买不到的话,这个贸易顺差就很难平衡。美国人老说,你们中国人再增加点消费,增加消费可以减少我们贸易的不平衡。全世界的人都到中国来买消费品,为什么我们非得到美国去买消费品?事实上,我们即使增加消费,也跟它没关系,因为它又不让我们去旅游,迄今为止还不给我们旅游签证,这个贸易就很难平衡。所以,顺差问题不光是要想买方的问题,还得想卖方的问题,不仅想出口的问题,还得想进口的问题。

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目录 1.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基本情况分析 (2) 1.1中国贸易顺差贸易方式构成特点 (3) 1.2中国贸易顺差商品结构构成特点 (3) 1.3中国贸易顺差的国别构成特点 (4) 1.4中国贸易顺差的企业构成特点 (5) 2.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5) 2.1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5) 2.1.1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实力,是中国经济更具活力 (6) 2.1.2增加了外汇储备,改善了中国的国际收支 (6) 2.1.3消化了国内的过剩产能,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6) 2.2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7) 2.2.1耗费了大量的资源,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 (7) 2.2.2外贸依存度过高,影响中国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和稳定 (7) 2.2.3加剧了贸易摩擦,激化了国际经贸矛盾 (8) 2.2.4形成了巨大的外汇储备,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8) 2.2.5加剧了国内的产能过剩,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隐忧 (8) 3.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产生原因分析 (9) 3.1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是中国持续贸易顺差的国际背景 (9) 3.2发达国家对中国的高新技术出口存在重重限制,影响中国进口能力 (9) 3.3当前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 (10) 3.4中国政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中国国内要素优势的综合释放 (10) 3.5中国国内有效需求的不足 (11) 3.6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11) 4.中国的对策建议 (11) 4.1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中国外贸出口增长方式 (12) 4.2调整关税税率及优惠补贴政策和对外商投资的“超国民待遇” (12) 4.3完善国内价格要素体系,加大对高污染企业的环境成本 (12) 4.4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发展内需型经济 (13) 4.5大力鼓励对外投资 (13) 4.6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金融监管 (13) 参考文献 (15)

浅析我国贸易顺差问题(一)

浅析我国贸易顺差问题(一) 论文关键词]贸易顺差经济增长出口论文摘要]本文针对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大幅增长的现实,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诸多影响,并在此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贸易顺差的阶段性特点 1981年以来,我国的贸易平衡可分为3个阶段: 1.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1981-1989)。这一阶段虽然在1982年和1983年分别出现了30.36亿和8.36亿美元的顺差,但总体上是以逆差为主,累计逆差达到424.04亿美元。平均每年逆差为47.12亿美元。 2.较小贸易顺差阶段(1990~1996年)。这一阶段虽然在1993年出现了122.15亿美元的逆差,但总体上是以顺差为主,累计顺差达到433.08亿美元。 3.较大贸易顺差阶段(1997~2006年)。这一阶段各年均为贸易顺差,且每年顺差均在200亿美元以上,1997~2004年累计顺差达到2477.74亿美元,平均每年顺差为309.72亿美元。2006年我国出口额969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2%;进口额79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9%,全年贸易顺差达到1774.7亿美元,为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 (二)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性特点 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性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集中”: 1.从地区来看,贸易顺差集中在欧盟、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地。2006年中国对上述三地的贸易顺差超过1400亿美元,对欧盟顺差超过900亿美元。日本、韩国、东盟等地成为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 2.从领域来看,贸易顺差集中在加工贸易领域。2006年中国加工贸易领域实行顺差接近1900亿美元,比去年增加了400亿美元。这与我国多年来实行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分不开,长期以来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欧美发达国家的跨过公司将其国内原有的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并将成品采购回国,这种国际产业转移扩大了中国的贸易顺差。3.从贸易主体来看,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民营和外资企业。2006年民营企业实现贸易顺差超过1200亿美元,外资企业达到900多亿美元,国有企业实现贸易逆差330多亿美元。且到2006年底,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90个,70%集中在制造业。这些外商投资企业不仅大量出口,而且取代了部分进口。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贸易额912.2亿美元,占当年全国贸易顺差的51.45%。 二、贸易顺差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促进经济增长。从理论上看,罗卜特逊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原理,认为如果一国存在着闲置的资源,则出口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现在的贸易顺差就是出口贸易发展的结果,所以说贸易顺差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增长。从实践方面看,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净出口对我国GDP增长的拉动力逐年增加,从2002年的1.3%增加到2006年的37%,且随着贸易顺差的扩大,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也逐年升高,从1985年的23.05到2005年的67.03,可见进出口对经济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 2.缓解就业。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问题一直是个大问题。且我国目前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供大于求矛盾十分突出。贸易顺差意味着出口的增加,而我国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就是说贸易顺差越大就业人数越多。因此出口有利于缓解劳动供求矛盾,增加就业。 (二)负面影响 1.加剧了我国与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国或地区间的贸易摩擦。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

国际贸易的顺差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顺差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贸易顺差。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对外依存度过高。 优势:1.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2.贸易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3.贸易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4.贸易顺差加强了中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5.贸易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劣势:1.贸易顺差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增加。 2.贸易顺差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降低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3.贸易顺差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增加了资金流出。

4.贸易顺差导致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民族经济发展空间狭窄,出口结构难以调整。 5.贸易顺差影响了国内金融业利率市场化进程。 贸易逆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即贸易逆差。又称“入超”、“贸易赤字”。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利弊分析:必须转变追求贸易顺差的传统观念,应该努力追求外贸平衡。传统贸易观念认为出口为了创汇,顺差是好事,逆差是坏事。这一观念长期主导着我国的贸易政策和实践。据统计,截至2010年2月底,自1993年以后,我国再没出现过年度贸易逆差,自2004年4月份以后,我国没出现过月度贸易逆差。其实,一国的对外贸易应追求长期的进出口基本平衡,而不是长期的贸易顺差。 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纵观世界各国政府的外贸政策实践,这种现象并不多。一般来说,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应设法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此举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贸易顺差为什么会导致外汇储备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的一系列问题啊

贸易顺差为什么会导致外汇储备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的一系列问题啊? 贸易顺差(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长年的贸易顺差使中国企业不断地向商业银行(比如中国银行)卖出在贸易活动中收到的美元(我国外贸基本都以美元交易),于是商业银行长年收到大量美元,同时向企业支付大量人民币。商业银行又要把这些美元转卖给中央银行(在我国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收进美元,向商业银行支付人民币。 关键的一点就是美元太多了,央行觉得以原来的价格放出人民币不合算了,于是美元就贬值了。 我国存在长期贸易顺差具有双重意义 李健在《国际贸易》2006年第4期撰文指出,我国的长期贸易顺差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顺差扩大,消极意义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大。首先,顺差的扩大和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意味着我国出口竞争力大大增强,外汇不再是稀缺资源。但是我国出口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要素价格过于低廉为代价的。因为在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中,我国处在较为被动的位置,并且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土地、资源、能源和人力等要素的定价也比较低,在环境保护、劳工待遇、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对企业的要求也远没有达到国际标准,投入偏低。其次,顺差的扩大意味着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增大。但同时也加剧了经济失衡和对外需的依赖,给宏观调控带来一定问题。再次,持续的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改善了我国的国际收支和信用状况,维护了金融稳定。但是这也使得较多公民财富输出给别人使用,并且增大了因汇率动荡使我国外汇资产缩水的风险。最后,持续的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还表明了我国国力增强,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上升,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但是这也导致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摩擦愈演愈烈,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受到更大的掣肘。 什么是贸易顺差和他的利弊 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一般就贸易双方的利益来讲,其中得到贸易顺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吃亏的一方。可以这麽看,贸易是为了赚钱。而贸易顺差的一方,就是净赚进了钱;而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净付出了钱。 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 顺差虽然没有逆差那样明显的弊端,但持续的顺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一些问题。

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

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货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也给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以口实,认为巨额顺差反映的是货币被低估。这增加了货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为货币汇率机制改革增加了成本和难度。比较简单的对策就是拉动国内消费。当一个国家出现贸易逆差时,即表示该国外汇储备减少,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该国在该时期内的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大量的贸易逆差将使国内资源外流加剧,外债增加,影响国民经济正常有效运行。因此,政府应该设法避免出现长期的贸易逆差。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赤字现象,为了要支付进口的债务,必须要在市场上卖出本币以购买他国的货币来支付出口国的债务,这样,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因此,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充分说明这一点。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连年出现逆差,致使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为了限制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美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迫使日元升值。而日本政府则千方百计阻止日元升值过快,以保持较有利的贸易状况。同样的,关于人民币

升值的问题也有这方面的斗争因素。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逆差现象,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因此,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充分说明这一点。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连年出现逆差,致使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为了限制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美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迫使日元升值。而日本政府则千方百计防止日元升值过快,以保持较有利的贸易状况。对外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其次,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过度的出口并非一定有利。出口的增加,如果在生产不能相应扩大的条件下,必然会抑制国内需求的满足,影响本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再次,观察对外贸易不能只看数量,还要分析外贸结构。从出口角度看,如果过多地增加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出口量,不仅对国内其他产业推动力较小,而且会失去国内深加工的机会;反之,若增加汽车出口,不仅会引起汽车工业投资的增加,而且由于产业间的连锁关系,还会导致机械、钢铁、像胶等产业的投资和收入增加。从进口角度看,假如进口商品多属机器设备,那么,不仅会因此减轻国内在为些产品上的短缺程度,而且可以提高国内生产的效率,

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顺差逐年增长,其中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不仅与自身经济结构有关,更与世界范围的供给和需求结构密切相关。长期的贸易顺差不仅浪费了一部分经济资源,而且会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状况 2002年起,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由于我国全面履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对外贸易出现持续增长的势头。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仅次于美国。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出口数量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只有0.8%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出口贸易发展迅猛,取得了辉煌业绩。 从1982年至1993年,我国曾出现过几次贸易逆差,贸易顺差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持续性。但从1994 年起,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已持续多年保持经常账户盈余。 2006 年我国贸易顺差为1774.8 亿美元,2007年贸易顺差2618.3亿美元,占同期GDP 的7.5%,2008 年贸易顺差为298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贸易额大幅下滑,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受到了巨大影响和冲击。 2011 年中国进口和出口分别增长24.9% 和20.3% ,比2010 年的38.9% 和31.3% 有所下滑,2011 年中国贸易顺差创六年来新低。 二、中国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 我国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有多方面原因,总的来说是由国际经济环境和中国的经济形势共同决定的。贸易顺差的变动与宏观经济总量和贸易结构的变动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视角来分析我国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 (一)基于国际视角的分析 1.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反映了国际分工的变化。历史上国际生产中心先后发生了从欧洲到美国再到亚洲的转移。二战后,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全球产业调整步伐加快,发达国家产业升级,将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资本主义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市场扩张和追求超额利润。生产要素跨国流动进一步加强,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方式,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其主要表现是跨国外包的发展与全球供应链的延长。中国凭借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大批外商来华投资设厂,开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近些年来,外商投资继续增加,国际制造业大量向中国转移,我国成为计算机、音响设备、玩具、家具等制造品的生产中心,制造业迅速崛起,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随着出口的不断扩大,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因此,国际产业转移是我国产生巨额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产业转移导致的赤字或盈余的转移,改变了全球贸易失衡的方向和对象。2.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外部原因是美国“双赤字”政策。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股票价格的飙升和美元的走强刺激了美国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支出意愿,导致进口额大幅度上升。同时,强势美元使美国进口便宜而出口昂贵,宏观上表现为经常项目的逆差。2000年以来,美国为了遏制经济衰退,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一方面导致了政府收入的锐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美国国民的可支配收入,客观上刺激了消费欲望,助长了对进口商品的消费需求。财政赤字急剧攀升和“双赤字”问题的存在,也就是美国蓄意地谋求贸易逆差,从而为美国大量发行美元提供了借口,这样也稀释了美国的对外债务。美国通过行使美元霸权,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其金融和经济利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国垄断了储备货币的发行权,

贸易逆差和资本顺差

樊纲:最理想的状态是贸易逆差和资本顺差 一个人均GDP还不到2000美元的穷国,最理想的状态是略有贸易逆差,略有资本顺差顺差问题不光是要想买方的问题,还得想卖方的问题,不仅想出口的问题,还得想进口的问题 我曾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外汇储备的文章,被国内一些媒体报道和转载。 很多转载的文章使用了“人民币要升值5%就是中国的灾难”这样一个题目。这句话是我整篇文章里根本没有的,他们不看原文,图省事,就这样转载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在此,我要感谢《第一财经日报》,他们是唯一一家全文翻译了我的文章、而且把翻译的文章传给我看后再发表的媒体。我觉得这是专业和负责任的精神。今天,我就争取用专业精神来解读一下中国外汇储备问题。 外储不只是外贸问题 人民币外汇储备达到1万亿美元,成为议论纷纷的一个话题。这后面的原因,确实是我们这几年的外贸顺差很大,同时资本的流入也很大。外汇储备不仅仅是外贸顺差大的结果,它同时可以由外资的流入所引起,如果外资是净流入,在资本账户上也是顺差的话,它也会对外汇储备的增长做出贡献。这里,有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在流行,比如有人说因为中国人储蓄太多,所以外汇储备涨得太多,这不一定对;或者说是外贸顺差太多,这也不一定对。中国人储蓄历来就多,但如果投资也多的话,那就不一定是外贸顺差,不一定是外汇储备增加。比如说2004年,当时经济过热,投资过热,储蓄和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了将近50%,而那年就是因为投资过多,国内需求过热,结果那一年1~9月还闹贸易逆差,全年后来是靠宏观调控把这个总需求给压住了,把投资需求压住了,全年才有200多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如果储蓄仍然很多,但投资也很高的话,外贸顺差不一定大,外汇储备增长也不一定大。即使外贸有顺差,但如果资本是流出的话,那外汇储备仍然可能减少,因为对外储做出贡献的还有另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资本的流入。外国直接投资,我们的各种金融投资,外国人来做的很多产权投资,收购、兼并我们的企业,我们的企业到境外上市,这些都对外汇储备做出了贡献。

谈谈中美贸易顺差问题的看法

谈谈中美贸易顺差问题的看法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特征越加明显的今天,在国际分工越来越细的大生产状况下,在国际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地理情况和资源利用的不均衡下,国际贸易在当前的国际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经济的正常发展和运行已经离不开国际贸易. 中国和美国是国际上目前名列前茅的经济主体,同时,中美之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特别是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大幅上升。因此,研究中美贸易的现状和趋势,以及目前两国之间存在的贸易摩擦问题,不仅具有典型性,同时,也对我国今后的战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美贸易近年总被人们所关注,其中中美贸易顺差又是其中最主要的关注点. 据中国海关的统计从1979年到1992年中国对美贸易一直是逆差;1993年以后中国对美贸易一直是顺差,1993年对美顺差62.7亿美元,2005年顺差1141.7亿美元,2006年达到1442.6亿美元,2007年顺差额达到1633.3亿美元,14年增长了25倍。而美国官方对中国的统计显示,1983年以来美国一直逆差,2005年美对中国逆差2016亿美元,2007年逆差达2562.7亿美元。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美中货物贸易3867.5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12.8%,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652.4亿美元,增长18.2%;自中国进口3215.1亿美元,增长11.7%,美对中国贸易逆差2562.7亿美元,增长10.2%。美对中国出口方面,2007年美对中国出口占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6年

的5.4%上升到5.7%,提高0.3个百分点,净增100.5亿美元,超过对日出口的626.7亿美元,中国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在美前十大出口市场中,中国增速高达18.2%,仅次于德国的20.2%;美自中国进口方面,2007年美自中国进口3215.1亿美元,占美货物进口总额的比例由2006年的15.5%增至16.4%,提高0.9个百分点,超过自加拿大进口的3131.1亿美元,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仍保持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且与美第三大贸易伙伴墨西哥差距逐渐拉大。与此同时,2007年美对中国贸易逆差达2562.7亿美元,增长10.2%,占同期美货物逆差总额的31.4%,逆差金额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中美之间极大的贸易顺差给中美关系带来了巨大的阴影.作为一个中国人谁都不会忘记可恶的鸦片战争,正是中国在中英国际贸易中的中国长期入超,疯狂的约翰牛对中国开始输入鸦片以改变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并且最终疯狂地发动鸦片战争.当然也许我们会认为战争在中美之间是不可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量变的不断作用下,是否会导致质变仍然是未知的. 中美贸易顺差是由许多内在原因和许多人为原因的.首先, 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原因是国际产业转移. 从中国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对美顺差开始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是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时期,中国大陆的加工贸易,大部分是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竞争力,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工序而发展起来的。上述东亚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设立大量的外资企业,

我国与欧美顺差和与周边逆差的原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论文: 我国与欧美等国贸易顺差及与周边国家贸易逆差的原因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大幅增加,而这些贸易顺差国通常是地理位置上离我国较远的美国,欧洲等国家。但随着中国与亚洲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中国与亚洲的进出口贸易出现了逆差的现象,并且不断增长。本文分析了我国贸易现状以及逆差来源地是我国周边的原因以及贸易顺差来源地是离我国较远的国家的原因。 【关键词】贸易顺差来源地贸易逆差来源地原因 1. 问题的提出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贸易不平衡渐成为一种态势,各国能做的只能是控制不平衡程度,实现相对平衡。我国也是这样,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伙伴中,既有顺差的来源地,也有贸易逆差的来源地。而经过研究发现,贸易顺差来源地通常是欧洲各国以及美国等离我国较远的国家,贸易逆差来源地通常是我国周边国家和东盟国家等。(如图)

2.贸易现状 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前高后低,“入世”7年来增长速度首次低于20%。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616.3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7.8%,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285.5亿美元,增长17.2%,回落8.5个百分点;进口11330.8亿美元,增长18.5%,回落2.3个百分点。贸易顺差295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5%,净增加328.3亿美元。我国顺差市场主要有美国、香港地区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逆差市场主要是日本、马来西亚、韩国等附近国家。 3我国与欧美国家顺差原因 外贸顺差反映了国情,是发挥人力资源比较优势的结果。立足于人多、收入低等基本国情,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是我国产生外贸顺差的根本原因。我国人力资源“质优价廉”,劳动力成本只有美国的5%、韩国的8%、巴西的18%。 (一)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据海关统计,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居重要地位,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差额,外商投资企业都占绝对比重,2005年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对外贸易顺差566.94亿美元,私营企业为582.5亿美元,集体企业为159.9亿美元。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比较多,而欧美等国家本国企业发达。 (二)从贸易类型的角度看,加工贸易一直存在巨额顺差,一般贸易一改前些年顺差、逆差不定的局面,近两年持续顺差,且规模逐步扩大。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7%,达4164亿美元。顺差为1424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1%。同期一般贸易顺差为353.7亿美元,对整体贸易顺差增长的贡献达到57.1%;2006年一般贸易实现顺差831.4亿美元,是上年的2.35倍,对整体贸易顺差增长的贡献上升到63.3%。而其他贸易一直存在巨额逆差。同时我国还有市场大、配套强、海外华人多等优势,有利于吸纳国际产业转移,致使加工贸易占我国出口的一半以上,并成为顺差的主要来源。而欧美等国家加工业不如我国发达,所以我国对欧美等国家存在贸易顺差。

贸易顺差的利弊各是什么

贸易顺差的利弊各是什么? 利益 1.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增长。首先,经常项目贸易顺差刺激经济增长。一是经常项目贸易顺差刺激国内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经常项目贸易顺差主要源于净出口的增加,是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迅速增加的结果,净出口增加使得国内总需求扩张,国内总需求扩张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二是净出口的乘数效应扩大了经济增长的规模。经常项目贸易顺差主要是净出口增加的结果。净出口的增加具有外贸乘数效应,在外贸乘数的作用下,经济增长的规模数倍于净出口额,大于经常项目贸易顺差额。其次,资本项目贸易顺差直接推动经济增长。一是资本项目贸易顺差直接增加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资本项目贸易顺差源于资本净流入的增加,大部分是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增加的结果。资本净流入增加了国内的总需求中的投资需求,投资需求的增加直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二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乘数效应扩大了经济增长的规模。在外商直接投资乘数的作用下,经济增长的规模数倍于外商直接投资额,大于资本项目贸易顺差额。 2.贸易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1994年以来,除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项目有逆差外,中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贸易顺差。伴随着贸易顺差的增加,外汇储备也在快速增长,外汇储备2003年底已超过4010 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加,一是提升了综合国力,使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二是表明中国有良好的国际偿债能力,在国际市场进行融资时,能够较为容易地以较低成本取得各类贷款。三是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外商,对其利润汇回该国有安全感,这些外商愿意更积极注入资本,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 3.贸易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经济总量平衡不仅与储蓄投资有关,还与外贸有关。当财政有赤字时,在储蓄完全转化为投资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增加进口弥补财政赤字,以保持经济总量供求平衡,那样,容易出现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并存的双赤字现象。当财政有赤字时,在储蓄没有完全转化为投资的情况下,需要减少进口或增加出口(即增加净出口)来弥补财政赤字,以保证经济总量供求平衡。中国的现实是储蓄没有完全转化为投资,从1998年以来,连年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逐年递增,因而贸易顺差的增加,特别是净出口增加部分地弥补了财政赤字。以贸易顺差弥补财政赤字,不但有利于国民经济总量平衡,而且避免了双赤字现象。 4.贸易顺差加强了中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连年的贸易顺差使得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使得中国成为国际上的债权国。因而,中国不仅有足够的外汇满足对外经济贸易的需要,而且增加了中国对外清偿能力、保证对外支付,还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风险,提高了国家抵抗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 5.贸易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是贸易顺差使得国家有充足的外汇干预外汇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二是国家有充足的外汇调节国际收支,执行主动的对外经贸政策。三是贸易顺差增强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由于中国各级地方政府都努力地招商引资,因此,中国资本流动性实际上比较大。在资本流动性实际比较高的情况下,贸易顺差加强了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的效应,促进了国民经济较快发展。 弊端

贸易顺差原因及影响

一、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的原因分析 1.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是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使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势头更加迅猛。 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说明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分工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中国的发展吸引了国际分工中越来越多的生产活动、进口更多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出口更多的产品。由于国际分工决定的生产活动地域转移始终存在,那么,在未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仍然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没有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贸易顺差将无从谈起,因此,这是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基础条件。 2.国际分工使贸易顺差成为一种必然 国际贸易的发展伴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分工对中国的贸易顺差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国际分工使贸易顺差的结构产生变化,使我国对不同经济体贸易顺差的差异巨大。 其次,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使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从而扩大了贸易顺差。 再次,国际分工使中国出口产品结构迅速升级,从而扩大贸易顺差。 因此,已有比较优势的持续发挥作用,是我国贸易顺差稳定增长的基础,新的机械和运输设备等方面的实力的迅速提升,则快速扩大了中国贸易顺差的规模。 3.国内产能过剩 国内产能过剩来自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促成个别行业的盲目扩张,忽视居民收入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长期处于低水平。国内的产能过剩问题近年来逐步严重起来。 4.人民币升值预期使企业尽量提前出口推迟进口 在人民币升值的现实和预期下,对于用美元结算的出口来说,提前出口等于在出口同样数量产品的情况下,可以换回更多的美元;对于用人民币结算的进口而言,推迟进口等于在进口同样数量产品的情况下,支付更少的人民币。这样,在人民币升值大趋势和预期的背景下,提前出口和推迟进口成为了企业合理的选择,在每一个时间段内,出口都被尽量地放大了,进口都被尽量地缩小了。因此,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趋势和升值预期,是贸易顺差扩大的原因之一。 二、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的贡献 1.对于贸易逆差项的支付 我国的经常项目贸易顺差,都集中在货物贸易项下,而服务贸易则在近年来始终保持逆差,且逆差在持续提高。尽管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比较迅速,但是由于服务业发展水平低和国内对服务的旺盛需求,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口增加更加迅猛,造成了服务贸易逆差不断增加。

贸易逆差与顺差

贸易逆差与顺差( Trade Surplus/ Trade Deficit) 贸易平衡表 一般而言,平衡表比较系统地载有表明出口和进口的数字统计,大体可反映一国在特定时期内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贸易顺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 trade surplus),以正数表示。出口>进口;也叫做出超。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 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 trade deficit/ adverse trade balance ),以负数表示,出口<进口;也叫做入超、贸易赤字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一般表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 贸易平衡(Balance of Trade ),出口=进口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纵观世界各国( 地区) 政府的外贸政策实践,这种现象并不多。一般来说,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应设法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此举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长期的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并非都是好处。 首先,贸易顺差将带来越来越多的贸易争端; 其次,贸易顺差虽然增加了外汇储备,但从资源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看,是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第三,持续高额顺差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进而又导致资本净流入增加,资本净流入增加又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第四,巨额的经常项目的顺差,会转化为货币大量投放的压力,成为通货膨胀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适当入超未必有弊于我国相反,贸易逆差的结果也并非都是坏处。 第一,适当逆差有利于缓解短期贸易纠纷,有助于贸易长期稳定增长; 第二,逆差实际上等于投资购买生产性的设备,只要投资项目选择得当,既可补充国内一些短缺的原材料,还能很 南非对华贸易逆差的主要产品 快提高生产能力、增加就业以及增加经济总量; 第三,逆差能减少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减缓资本净流入的速度; 第四,短期的贸易逆差有助于缓解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经济增长快的年份,都是逆差或者顺差较小的年份。因此,在对外贸易问题上,应当彻底转变观念,放弃以出口创汇、追求顺差为目标的传统观念和做法,确立以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的政策。 贸易逆差与顺差( Trade Surplus/ Trade Deficit) 贸易逆差与顺差( Trade Surplus/ Trade Deficit) 优势 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贸易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贸易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贸易顺差加强了中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连年的贸易顺差使得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使得中国成为国际上的债权国。 贸易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是贸易顺差使得国家有

我对中国贸易逆差的看法

在我看来,中国出现贸易逆差未必是件坏事。一者,正如专家所言,这并非衰退性的贸易逆差,而且也不可能持续下去;二者,近年来,随着中国贸易额的增幅量大,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紧盯的对象。不仅美欧等主要贸易对象频频对华实施贸易壁垒,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紧随其后。在去年的匹兹堡G20金融峰会上,贸易平衡成为主要议题。随后,人民会汇率问题更成为中美矛盾的关节点。在此语境下,中国单月出现贸易逆差,一季度顺差收窄,有利于缓解国际社会对华贸易的焦虑不安,也有助于缓解全球贸易不平衡问题。 还有就是,即使对美对欧,3月份的中国贸易顺差也在减少,分别是98.7亿和69.6亿美元,减少幅度分别为3.5%和13.1%。可见,中国也在尽最大努力平衡贸易不平衡。在贸易全球化的大格局中,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既有贸易逆差又有贸易顺差,这样的贸易格局是正常的。这也足以证明,中国对外贸易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都是市场供求所致,和所谓的人民币汇率无关。以中美贸易而论,即使人民币汇率升值,中国对美出口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次降低。中国商品退出美国市场,也有其他国家的商品涌入美国替代中国。更要者,出口美国的中国商品或为低附加值的日用消费品或为美国跨国企业在华产品,严控中国商品输美,在刻意“惩治”中国对美贸易逆差的同时,也会使美国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和美国跨国企业的利益造成双重影响。 从3月份中国进口激增的数据分析看,中国经济面临着对外需求巨大的进口虹吸效应。这一方面是由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大投资计划的翘尾作用,另一方面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复苏所致的消费扩大和产业升级。在此情境下,台、日、韩、澳等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对华进口都持开放姿态,没有预设壁垒障碍。故而,美欧对华贸易不平衡,相当大的原因是对华出口设限太多,导致高科技产品无法输往中国。美欧对华逆差,不是在政治上诿过中国,而是要反躬自省,对华贸易秉承自由开放。 国际贸易是个统一系统,贸易平衡也应置于全球视野下进行评析。正是中国对美欧贸易的顺差,才带来了其他国家对华的贸易顺差,全球贸易才得以正常运转。否则,如果成长为世界主要贸易大国的中国出口严重锐减,而且是在政治压力的贸易壁垒强压下的出口受阻,中国进口的能力也会受到阻滞,失去可持续的国际消费能力。 正因为如此,对于3月份的首次逆差,中国官方和民间并没有过分解读,更未视作洪水猛兽。反而将此视作证明中国贸易的契机,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维持国际贸易平衡的决心和勇气。当然,更以明确的数据支持验证了美国对华贸易指责的非理性。 事实上,3月份中国进口商品多为矿产品原材料,原油、铁矿砂、铜等共拉动进口增长15.3%。这些商品的大幅输入,通过生产到消费环节的传导,恐怕会对中国经济造成“输入性通胀”。这对中国经济运行而言,不能不说是风险隐忧。 此外,美国对华汇率、贸易壁垒的惯性已经形成,加之美国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维持在高位水平,欧元区的经济又被新一轮的主权债务危机所笼罩,中国出口形势会变得更为前景不明。中国应有长期应对出口逆差的应对之策。 现实告诉我们,美日、美欧政治关系和经贸关系,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互间的经济依存度很高,相互间的经济约束力很大,谁都离不开谁,哪一方都不愿失去另一方,而且每一方对另一方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 中美之间现在的这种不对等的依存关系,增加了中国在中美经济相互依存中的脆弱性。中国如果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经济安全上面临的美国威胁就无法从根本上缓解,与日本的关系亦如此,而总体上说中国对欧洲市场的开发相对不足。因此,我们应想办法加强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使中国对美国能够形成较强的约束力,把两国经济的融合度和依存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两国政治合作与战略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不必一再强调中美经济的互补性和互惠互利。

巨额贸易顺差带给中国的影响

3万亿美元的背后 ——巨额贸易顺差带给中国的影响 一、中国贸易顺差的概括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达到3.1975万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30.3%,继续占据着世界第一的位置。中国外汇储备不仅规模过大,而且增势迅猛。2010年6月突破2万亿美元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又上涨了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而贸易顺差是巨额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从“我国货物进出图”可以看出,我国的贸易顺差在04年以来逐步增长,在09年后,受世界形势发展不明朗的影响,我国的贸易顺差总体来说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巨额的贸易顺差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具体表现,充分体现了我国具有强劲的增长力,也带动了我国GDP的迅速增长,然而,在这巨额的贸易顺差统计数据上,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些问题呢,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带来的仅仅是经济的增长么,对于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又带来什么呢。巨额贸易顺差引发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加国内宏观调控的难度,并使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这些负面影响都已经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数据来源:国家商务部统计 二、贸易顺差的来源 加入WTO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中国对外开放的幅度不断的扩大,凭借免税减税等政策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外商投资对华的直接投资不断增加,中国的对外出口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带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锲机,全世界都认为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大家都愿意把钱投到中国来,以分享中国高速发展

如何看待贸易顺差

如何看待中国长期的贸易顺差 自1994年以来,我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局面,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顺差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贸易顺差持续保持,已经成为从政府到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贸易顺差的认识,应该更加全面与客观,既要看到贸易顺差的积极作用,也应承认巨额贸易顺差给经济平衡带来的困扰,,综合分析其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的实质性影响。 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 年份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320.9 1019 1774.7 2622 2954.6 2493 1831 1551.4 顺差(单 位:元)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一方面,我国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乃至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多年来,我国货物贸易的顺差一直是外汇储备快速上升的重要来源。2001年至2006年货物贸易顺差累计达到3675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43%。贸易顺差为企业的资本积累提供了资金来源,提高了生产厂商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刺激了投资需求,提升了企业的规模效益,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第二,贸易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经济总量平衡不仅与储蓄投资有关,还与外贸有关。从1998年以来,连年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逐年递增,因而贸易顺差的增加,特别是净出口增加部分地弥补了财政赤字。以贸易顺差弥补财政赤字,不但有利于国民经济总量平衡,而且避免了双赤字现象。 第三,贸易顺差加强了中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连年的贸易顺差使得中国外汇储备增加,因而,中国不仅有足够的外汇满足对外经济贸易的需要,而且增加了中国对外清偿能力、保证对外支付,还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风险,提高了国家抵抗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 第四,贸易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由于中国各级地方政府都努力地招商引资,因此,中国资本流动性实际上比较大。在资本流动性实际

贸易顺差,逆差

贸易差额是衡量对外贸易收支状况的概念,是一定时期以内,一囯出口总额和进口总 额的差额。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都是用来形容贸易差额的。“逆差”就是商品输入超 过输出的贸易差额,即别国多卖了商品给我们,外国人赚了我们的外汇;而“顺差” 则相反,表示输出超过输入。传统贸易观念认为出口为了创汇,顺差是好事,逆差是 坏事。这一观念长期主导着我国的贸易政策和实践。其实,一国的对外贸易应追求长 期的进出口基本平衡,而不是长期的贸易顺差。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长期的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并非都是好处。首先,贸易顺差 将带来越来越多的贸易争端;其次,贸易顺差虽然增加了外汇储备,但从资源效用最 大化的角度看,是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第三,持续高额顺差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进 而又导致资本净流入增加,资本净流入增加又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第四,巨额的经常项目的顺差,会转化为货币大量投放的压力,成为通货膨胀率上升的重要 因素。 相反,贸易逆差的结果也并非都是坏处。第一,适当逆差有利于缓解短期贸易纠纷, 有助于贸易长期稳定增长;第二,逆差实际上等于投资购买生产性的设备,只要投资 项目选择得当,既可补充国内一些短缺的原材料,还能很快提高生产能力、增加就业 以及增加经济总量;第三,逆差能减少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减缓资本净流入的速度; 第四,短期的贸易逆差有助于缓解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各个国家大多追求贸易顺差,对于创汇,贸易逆差是坏事, 但是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偶尔的贸易逆差有助于保证我国长期的进出口平衡,从长远 利益来说并非有害。 从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看,由于外资十分青睐我国巨大的市场,资本流入较多,资本 项下已连续多年顺差;而且外汇储备已超过3000亿美元;因此,适当出现一些逆差并 不值得担忧。更何况一季度逆差的出现有其特殊的原因,一是美英等国对伊拉克动武 导致的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使我国原油进口用汇急剧增加。二是我国关税税率 下调,使进口增加较猛。三是由于我国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放宽了对汽车 零部件进口的条件,使需求较大的汽车及零部件进口猛增。而且,只要我们对我国现 阶段对外贸易基本特点进行一些深入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出,贸易顺差仍然是我国 近期的基本特征。大可不必为一两个月的贸易逆差而担忧。 目前出现的贸易逆差既有短期和临时性因素的作用,也有长期和趋势性因素的影响。 石油价格上涨和进口增加是短期因素,当然,买涨不买落的背后有长期的和体制性因 素存在;巨大的加工贸易规模,其进口刚性越来越大,是长期性因素,而经济增长的 加速,国内需求的扩大,更是趋势性因素的作用。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经济 增长快的年份,都是逆差或者顺差较小的年份。不仅如此,尽管贸易出现逆差,但资 本流入加快,外汇储备继续增加,整个国际收支情况依然良好。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 大国,长期的双顺差并非好事,不仅意味着一部分资源没有利用,而且加大了贸易磨擦,增加了货币升值的压力。因此,有一点逆差对中国经济是有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