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必备: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附巩固训练与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必备: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附巩固训练与答案解析)

教学目标

1.了解辨析病句最需要的语法常识。

2.掌握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类型及其辨析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类型及其辨析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做题规律

教学过程

壹、辨析表意不明

一、指代不明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位”是指“前方记者”还是指“专家”?指代不明。

2.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可以理解为他生活中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他银幕上的形象,表意不明。

3.班会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陈新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他的意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是同意李明的建议,还是同意陈新的建议?句中的“他”指代

不明。

关注指示代词:

在句子中指称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指示代词分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那)。句中使用代词有使语言简洁的作用。但由于句子结构成分复杂,往往有多个陈述对象对应一个指示代词或多个指示代词对应一个陈述对象的情况,这就容易出现指代不明的问题。辨析时要关注句中的指示代词,如“这”“这些”“其”“此”等。

二、歧义

(一)因“结构不定”造成歧义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身患重病”的是谁,是“工人”还是“工人的女儿”?表意不明。

2.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个”修饰谁,是“目击者”还是“弹壳”?表意不明。

3.他在某杂志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他在文章里批评别人很多还是别人对他的文章批评很多?“批评”的施动者和受动者不明确。

4.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由于逗号停顿的位置不同,原句可有几种不同的理解。

5.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字造成了句子的多义性——“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既可指“江苏的整个地区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也可指“江苏的部分地区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关注结构性歧义的几种情形:

1.动词的施动方向不确定而产生歧义。如上面第3句。

2.动词的支配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如:“发现了敌人的哨兵。”动词“发现”的对象是“敌人”还是“敌人的哨兵”?表意不明。可据其中一种意思改为“哨兵发现了敌人”。

3.数量短语修饰两可。如上面第2句。

4.停顿不同而造成歧义。如上面第4句。

5.“和”字造成歧义。如上面第5句。

因此,在辨析时要特别关注有可能引起歧义的敏感词,如“和”“同”“与”等与数量短语。

(二)因“词义两可”造成歧义: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这座楼的房间都没有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锁”是个多义词,既可以理解为名词“门锁”,又可以理解为动词“锁上”。

2.这里的人们看不上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看不上”是个多义词,一是看不起,二是无法看。

有些词本身就有两种以上的词义,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句子的歧义。

1.动词词义两可。如“当地百姓已告政府”中的“告”有“告知”“报告给……”之义,也有“状告”“控告”之义。

2.短语语义两可。如“开刀的”,既可指执刀的医生,也可指接受手术的患者。

(三)因同音、多音字造成歧义: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这个人好说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句中的“好”字,如果读“hào”,句子的意思是这个人喜欢说话;如果读“hǎo”,句子的意思则是这个人的工作容易做,和其谈事情易谈成功。这个句子就是因为关键字存在多音而造成了歧义。

2.2021年底,小王还欠款一万元。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汉语中有些字因意义不同而读音不同,句中的“还”读“hái”还是“huán”,意思是“仍”还是“归还”?词义不明。

汉语的同音、多音字较多,有时在同一个句子中,读音不同,意义也就大相径庭,它所形成的歧义是很隐蔽的,应特别关注。

贰、辨析不合逻辑

一、概念混乱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吟诵社”是个团体,不是“爱好者”,不能与前面的短语并列。

2.“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历史资料”包括“历史图片、历史物品、历史人物”,不能与之并列。

3.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活习惯”包含“饮食习惯”,两者不能并列。

4.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设的启动,对道路、交通、媒体、通信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关,长沙商业圈无疑也将面对重新洗牌的局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道路”与“交通”是种属概念,不能并列。

析并列成分,辨是否包含或交叉:

解答此类试题,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1.看到句子中有并列的词语或短语时,可分析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包含关系。如“天然石及玉石、园林奇石”是并列的词语,但“天然石”包含“玉石”,因此“天然石及玉石”并列不当。

2.分析并列成分之间的概念是否存在相互交叉的情况。

二、否定不当: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禁止”与“不得”双重否定,应删掉“不得”。

2.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防”表隐性否定,“不”表显性否定,前后连用表双重否定,应删掉“不”。

3.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切忌不要”否定不当,应删掉“切忌”或“不要”。

4.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精神了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否定词“否认”“不”,另有一个反问句相当于否定词,句子含有三重否定,即等于一重否定,从而把意思表达反了。

抓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看否定句或反问句:

1.抓住句子中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如“禁止”“终止”“否认”“否定”“推翻”“排除”“免去”“取消”“忽视”“忌”“忌讳”“放弃”“难以”“拒绝”“避免”“预防”“以防”“防止”“提防”“劝阻”“阻止”等。

2.看句子是不是否定句或反问句。一般句子中有了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后,如果句子中再有“不”“没”“没有”“非”等否定副词,或句子有反问语气,就可能造成句子否定失当。

三、数词误用: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该企业狠抓技术创新,不断挖潜,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下降了一倍”则成本为零,“下降”不能用倍数表示。

2.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有误,平均不能是约数,不能说“以上”。

抓数量增减,看是否赘余:

1.一般来说,句子中出现了“减少”“缩小”“降低”“下降”“增加”等词语时,就要考虑倍数、分数、百分比的运用是否符合事理。“增加”要用倍数,“下降”“减少”要用分数,“升幅”“增长率”要用百分比。如“下降了一倍”显然不合逻辑。

2.一些句子常常用“左右”“前后”“上下”“以上”等词表示约数,这时也要特别注意,使用这样的词是否赘余。如“超过七成以上”,“超过”与“以上”重复。

3.句子中有“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近”“约”“超过”这一类词语时,要注意它们后面搭配的应是确数,而不能是概数。

4.一些句子中常出现合成量词而造成量词误用。

四、主客颠倒: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2019·浙江)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明是遗址的见证者”主客颠倒,应是“遗址是文明的见证者”。

2.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客颠倒,可在“对外国人”后加“来说”;另外,主语也不一致,前半部分的主语为“每一个中国人”,后半部分的主语为“中国的饺子”。

关注介词“对”:

主体与客体存在着主要与次要、主动与被动等关系,如果颠倒了位置就可能造成关系的错位,表达的混乱。特别是使用介词“对”时,容易颠倒。

五、有悖事理(含自相矛盾)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东京奥运会男篮半决赛落下帷幕,法国男篮以1分险胜斯洛文尼亚男篮,成功晋级决赛,之后将与美国男篮争夺冠亚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合事理,争夺的是冠军,亚军不必争夺,可删掉“亚”字。

2.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合事理,“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运营成本如此之大,就不能说是“优势明显”。可将“1.3至2倍”改为“50%至77%”。

明生活常理:

1.看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否符合事实。

2.看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否合乎事理。如“须眉”是古代对男子的代称,“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是将老年人与男子相比较,不合事理。

【巩固训练】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对最近出版的这本书评价很高,书中讲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年的冬天发生在江城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他说很少看到这样深刻的情感悲剧。

B.在新加坡举办的首届“亚洲垂直城市”竞赛活动中,来自亚洲、北美和欧洲十个著名建筑学院的年轻学生,提出了他们对解决亚洲高密度城市发展带来的拥挤、污染等问题的未来构思。

C.有人认为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读武侠小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人担心,将这些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武侠戏、江湖情纳入课堂教学,会在学生心中增加暴力文化的“因子”。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

D.环保部要求各地加大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力度,主动回应公众需求,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尽可能降低空气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

答案:D

解析: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年”有歧义。B项“十个”是修饰“建筑学院”还是修饰“年轻学生”,表意不明。C项前面有两层意思,因此“这种观点”指代的内容不明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某网站就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等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以82.48%的关注度高居榜首。

B.当你走在大街上时,高大的梧桐树的宽大的叶掌,挡住了炎炎的烈日,在这样的绿色大伞下行走,感受到的却是凉爽的气息。

C.俄罗斯政府2日暗示,该国已度过了经济风暴的最黑暗期,但同时也承认这场危机给经济增长造成了严重影响并推高了通货膨胀。

D.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家长只有严于律己,树立正面形象,为孩子营

造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才能避免孩子今后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答案:C

解析:A项“社会问题”包括“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等”,不能与之并列。B项有悖事理,在“绿色大伞下”感受到“凉爽的气息”是合情合理的,应删掉“却”。D项“避免”“不会”否定不当,应删掉“不会”。

3.(2018·全国Ⅱ)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答案:B

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眼花缭乱”前成分残缺,二是“才能……来”表意不明且搭配不当。“眼花缭乱”是指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这个词语一般不能直接作定语,其前要加“令人”。由此可排除A、D两项。整个句子的主语是“戏曲的创新”,后面有三个动词都是承前省略主语,与之搭配,但最后一个动词“探索”不能与之搭配,该分句的主语应该是前面三个分句所阐述的内容,而B项第二个分句指示代词“这样”是可以作“探索”的主语的。因此,B项正确。

4.下面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我之境是自然景物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绪移置、外化,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审美心理模式。

A.有我之境是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绪外化、移置于自然景物,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审美心理模式。

B.有我之境是把审美主体产生情感共鸣的主观情绪外化、移置于自然景物的审美心理模式。

C.有我之境是把审美主体产生情感共鸣的主观情绪移置、外化于自然景物的审美心理模式。

D.有我之境是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绪移置、外化于自然景物,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审美心理模式。

答案:D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有我之境是自然景物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绪移置、外化”不合逻辑,“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绪移置”动作的发出者应是“有我之境”,而不是“自然景物”;二是“有我之境是自然景物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绪移置、外化”语序不当,应是“有我之境是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绪移置、外化于自然景物”。综合分析四个选项,D项修改正确。

高考病句之“不合逻辑”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病句之“不合逻辑”专项训练 (附答案解析) 不合逻辑的句子常常表现为概念不清、判断不当、推理无据等,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概念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统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属(大)种(小)概念并列的错误。2.否定失当。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多次运用否定,结果表达出的意思与本义相反。导致此类病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误用了否定副词,二是不理解反问句本身就表示一重否定。3.不合事理。语句陈述的事实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活的常理。4.两面失衡。句子前后说法不一,照应不周,易造成语病。 考向一概念并列不当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VR(虚拟现实)体验收费较高。据调查数据显示,38%的消费者能接受的VR体验价格在30元以内,仅有14%的消费者表示即使人均收费100元也愿意体验。 B.环保和气象部门将协商出台一个更完善的机制,把重污染的预警、发布做得更完善、更有效,让公众和地方政府能更好应对。 C.春节期间,打车需求量增加,正是网约车大显身手的时候,可是频频出现的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让人心堵,也凸显了供需矛盾。 D.截至6月底,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为群众和城乡受援人群提供法律援助40225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281件。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结构混乱,“据……显示”句式杂糅,应删去“据”或“显示”;C项,成分残缺,“乱加价”后应加上“等现象”;D项,不合逻辑,“群众和城乡受援人群”有包含关系,并列不当。故选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年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B.现在,很多国内医院的诊疗水平都可与欧美比肩。北京医院的这种先进的治疗方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C.张晓亮从小就喜欢读文学作品,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和外国文学名著。 D.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学习了多少技能,关键在于他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句式杂糅,去掉“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B项,“具有”缺少宾语,在“无副作用”后加宾语“的特点”。

高考语文必备: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附巩固训练与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必备: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附巩固训练与答案解析) 教学目标 1.了解辨析病句最需要的语法常识。 2.掌握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类型及其辨析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类型及其辨析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做题规律 教学过程 壹、辨析表意不明 一、指代不明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位”是指“前方记者”还是指“专家”?指代不明。 2.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可以理解为他生活中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他银幕上的形象,表意不明。 3.班会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陈新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他的意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是同意李明的建议,还是同意陈新的建议?句中的“他”指代

不明。 关注指示代词: 在句子中指称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指示代词分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那)。句中使用代词有使语言简洁的作用。但由于句子结构成分复杂,往往有多个陈述对象对应一个指示代词或多个指示代词对应一个陈述对象的情况,这就容易出现指代不明的问题。辨析时要关注句中的指示代词,如“这”“这些”“其”“此”等。 二、歧义 (一)因“结构不定”造成歧义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身患重病”的是谁,是“工人”还是“工人的女儿”?表意不明。 2.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个”修饰谁,是“目击者”还是“弹壳”?表意不明。 3.他在某杂志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他在文章里批评别人很多还是别人对他的文章批评很多?“批评”的施动者和受动者不明确。 4.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由于逗号停顿的位置不同,原句可有几种不同的理解。

高考资源网语文:病句辨析和修改考点讲解

高考资源网语文:病句辨析和修改考点讲解 五、病句辨析和修改 考点讲解: 最近几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列举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多以判断题的形式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2003年高考题的第5题,2002年的第6题。 病句辨析是综合了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知识的一项必考内容,复习时,要认真弄清用词错误、语法错误、逻辑错误、修辞不当、歧义等方面的各种病因。还要掌握辨认病句的基本且有效的方法,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修改病句,并在多练、形成有效语感的基础上,感悟快速且准确判断的思路、方法等,争取具有较高的解题能力。 (一)语序不当 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等。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种情况:句子成份顺序不当、定语状语词序不当、主客体颠倒、分句位置不当。 1.定语、中心语位置颠倒: 例:这个国家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 2.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如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在全校教工中热烈地引起了讨论。 (“热烈地”应放在“讨论”之前。) 3.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充分的主观能动性。 (将“充分”调至“激发”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北京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的这件金缕玉衣是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将“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之后,并在“文物”前加“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在休息室里许多代表昨天都与他热情的交谈。 (应改为“热情的与他交谈”)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力即使再强,也不能委以重任。 (“即使”应移到“能力”的前面) 7.主客颠倒: 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于许多日本企业家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许多日本企业家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不陌生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为支援灾区人民,村里的人宁愿献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宁愿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献出大米。” ) (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一般包括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以及前后照应错误。 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例: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答复”和“调查处理”并不是态度,这属于主谓搭配不当,可把“是”改做“表现出”。)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专题09 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解析版)

专题09 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真题速递 1. 【2019年高考浙江卷】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答案】原句可修改为“良渚大量建筑遗址正是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的见证者”。 【解析】“文明是遗址的见证者”不合逻辑,应是“遗址是文明的见证者”。 2.【2015年江苏高考卷】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答案】原句可修改为“有近30位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或““有来自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 【解析】此处属修饰两可造成歧义。此句中的“近30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国家和国际组织”,也可以理解为修饰“领导人”。 3. 【2015年湖北高考卷】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答案】原句可修改为“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后者”。 【解析】不合逻辑,既然“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明显与前文语境矛盾,应改为“选择后者”。 4.(2014年山东高考卷)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答案】原句可修改为“生活中的他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不像在银幕上那样。” 【解析】“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到底是他生活中的状态还是银幕上的形象,对象不明造成歧义。 二、知识梳理 (一)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分析:指代不明。“这位”,可以指前方记者,也可以指专家。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题组练】 1.请指出下列病句的错误之处。 (1)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答案:看到“数量词+名词”检查是否句意歧义。“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有歧义,“部分”指“福利院”还是“孤儿”不清楚。 (2)对于那些指责这一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它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答案:表意不明(看到代词,检查是否指代不明)。“这表明……”中的“这”指代不明确,从句子来看,“这”应指上文“指责这一学说”的行为,但因为前面用了“对于……人”,造成“这”指代不明确。 (3)不几天,刘备率领大军到了零陵;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邢道荣和他的儿子引兵出战。 答案:“他”到底是指“刘度”还是指“邢道荣”?指代不明。 2.请指出下列病句的错误之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答案:“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列不当(看并列短语),这三个概念的范围有交叉。 (2)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放到各社区。

答案:不合逻辑(看并列短语)。“拼图”属于智力游戏,“卡拉OK”属于文娱活动,可将“体育”改成“文体”。 (3)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他向记者和矿工家属们讲述了当时惊魂的一幕。 答案:前后矛盾,不合逻辑,既然是“遇难者”,又何以“幸存”? (4)北京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以金庸的《雪山飞狐》替换了鲁迅的《阿Q正传》。选入金庸小说也许是一个大胆的举措,未必不能说不是时代进步的一个表征。 答案:多重否定失当(看否定词)。可将“未必”删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省教育厅发出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通知后,苏北和苏中的部分学校仍变相补课,被通报批评。 B.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C.该记者没有按照报社领导的要求,如实报道地方政府治理污染不力、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受到了停职处分。 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在博客中说,造假是藏不住的,无论是数量上的还是质量上的,早晚会集中暴露出来,现在暴露出来的仅是冰山一角。 详细分析:D A项,表意不明(看到“数量词+名词”检查是否有歧义),“苏北和苏中的部分学校”有歧义。B项,指代词“这”指代不明(看到代词,谨防指代不明),造成“主要力量”用在哪方面不明确。C项,关键词语的内涵不明确,“报社领导的要求”是什么?是“如实报道”,还是“不如实报道”? 【综合练】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习近平索契之行创造了中国领导人赴境外出席国际赛事的新纪录,展示了中国高层崭新的

病句修改分类练习之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病句修改分类练习之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表意不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山东卷第5题A项) 【解析】表意不明,“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有歧义,可以理解为“两个目击者”,也可以理解为“两个弹壳”。 【易错提醒】高考表意不明语病主要有词的多义导致歧义、不同停顿产生歧义、指代不明、修饰两可等几种类型。 【备考指导】一看数量短语,数量短语和“的”同时出现,常会产生歧义。二看多音、多义词,多音、多义词往往容易造成歧义。三看代词,代词如“这”、“这些”、“他”、“自己”等在句中的指代内容是否明确。四看“和”字,从词性来看,可以是连词,表示并列;也可以是介词,表示对象。词性不同,在句子中作用也不同,容易产生歧义。 病句修改分类练习之不合逻辑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新课标卷Ⅱ第14题D项) 【解析】逻辑混乱,两面对一面,因为前面“提笔忘字”只涉及不好的一面,而后面“能否很好地传承”说的是两面,删去“能否很好”。 2.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山东卷第5题B项)

【解析】不合逻辑,主客体颠倒,应改为“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或删去“对于”。 3.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安徽卷第17题D项) 【解析】不合逻辑,“攸关”一般可理解为“与什么有关”、“关系到什么”、“所关联的”,“攸关”已包含“到”的意思,这是由于词语误用而导致的逻辑错误,可将“攸关”改为“关系”或“涉及”。 4.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江西卷第5题A项) 【解析】不合逻辑,双重否定不当。应改为“没被我例举的还有不少”或“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5.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江西卷第5题C项) 【解析】不合逻辑,“五年以后”比“两年后”忘得多是自然而然的事,不能体现递进关系,应该将“两年”和“五年”对调。 【易错提醒】高考不合逻辑语病主要有并列不当、主客体颠倒、否定不当、不合事理、前后矛盾等几种类型。 【备考指导】一看并列词语,辨别是否种属并列、种属异类或种类不一、不合事理逻辑顺序。二看否定词,尤其要关注“防止、避免、切忌、禁止、难免、杜绝”等隐性否定词以及反问句“难道……”,辨别是否否定不当。三看介词,“A对(于)B,A与(和)B”,辨别是否主客颠倒。四看数量词,辨别表述是否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逻辑,如“缩小”、“降低”不能用倍数。五看两面词,如“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病句辨析与修改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病句辨析与修改 病句辨析与修改 一、病句类型 1.语序不当 2.搭配不当 3.成分赘余或残缺 4.句式杂糅 5.表意不明 6.不合逻辑 二、具体含义 01语序不当:主要指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合理,或句子的顺序不合逻辑、语法及习惯。 02搭配不当:指句子的主要成分之间、附加成分和主要成分之间的搭配不恰当。 03成分赘余或残缺 成分赘余,指一个结构完整、句意明晰的句子。表达上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组成部分。 成分残缺, 指句子必须具备的语法成分残缺不全。 04句式杂糅: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结果造成语句结构混乱、语义纠缠。 05表意不明: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

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 06不合逻辑:句子表达的意思没有道理,不符合客观事实。 三、病句举例 1.语序不当 例: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他们发挥着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解析:“无穷的”应紧靠“力量”。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2.搭配不当 例: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解析:句中主语“眼睛”与谓语“集中”搭配不当。“眼睛”不能“集中”,应改为“目光”。 3.成分赘余或残缺 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析:“通过”与“形式多样的活动”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后一分句由“使”领起,造成该句缺少主语,“通过”或“使”保留一个即可。 例:全场座位座无虚席,教授的报告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座无虚席”的“座”已经是“座位”的意思了,没有必要再说一次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修改病句专项练习(真题+典例)(附参考答案和相关知识讲解)

高考语文修改病句专项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真题练习 1、(2023新课标全国Ⅰ卷) …… 有一位记者,①拥有人们只能望其项背的超强记忆力。②他虽然能轻松地记住一长串数字,③却发现不了其中的规律;④他脑海里充满各种孤立的事实,⑤却不能归纳出一些模式将它们组织起来。⑥这促使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⑦甚至复杂一点的句子。⑧记忆大师奥布莱恩曾多次获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⑨虽然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⑩听课的时候也很难集中注意力。也许正是牺牲了一部分记忆,我们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 对耳朵来说,过大的声音就是噪音,噪音会对耳道产生压力,压力又会撞击鼓膜听骨链传到内耳,震荡前庭淋巴液,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来,会出现晕车一样的头晕症状。声音过大还会损坏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导致耳鸣。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形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3、(2023全国甲卷)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 …… 4.(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视网膜动脉阻塞时,视网膜缺血时间越长,对视功能危害越大。缺血超过90分钟,视网膜光感受器组织损害不可逆;缺血超过4小时,视网膜就会出现萎缩,即使恢复了血供,视力也很难

【精品】高考语文-通关训练病句辨析与修改(三)不合逻辑-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通关训练病句辨析与修改(三)不 合逻辑-新人教版

基础知识病句辨析与修改(三)不合逻辑 一、规律探究 结合提示指出下列句子的具体语病。 (一)下列句子存在“不合逻辑”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概念并列不当”,请做具体分析。 1、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放到各社区。 2、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收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二)下列句子存在“不合逻辑”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概念前后矛盾”,请做具体分析。 3、、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等设备和众多空管中心,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 4、这次考试中有近20%左右的没有及格。 (三)下列句子存在“不合逻辑”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判断否定不当”,请做具体分析。 5、虽然情感生活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但谁又能否认她不是我们整个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呢? 6、修改不是创作,切忌不要改变原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解决得了的,就不要改动两处,改病句也要简单高效。 (四)下列句子存在“不合逻辑”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判断不合事实”,请做具体分析。 7、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2004年是又一个大选年,选举结果是民主党竞选失败,共和党布什再次当选美国第55届总统。 8、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五)下列句子存在“不合逻辑”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非法推理”,请做具体分析。 9、周谷城先生早年就投身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历史学家。

高考语病不合逻辑专题指导与训练(解析版)

高考语病不合逻辑专题指导与训练“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通,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间的逻辑关系。 不合逻辑主要包括自相矛盾、概念范围不清、强加因果、主客倒置、否定失当(多次否定引起混乱)、不合事理、数词不当、两面对一面照应不周全、关联词语用错等等。 可以从概念的运用是否准确,判断的构成是否恰当,推理的方式是否合理等多方面来分析。 一、自相矛盾: 例1: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例2: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 解析:“突然”和“渐渐”矛盾 方法:注意句中表示范围(尤其是带有绝对意义的词如“全”“都”“凡”“从来”“历来”等)表示判断、表示程度的词语――查自相矛盾。 例句: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分裂总是短暂的。 运用:注意到句中有“历来”这样的含有“绝对”意思的词,而句中又说“分裂总是短暂的(短暂也是有)”,从而判断出原句是不合逻辑的病句。 练习: 1.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将“前者”改为“后者”。 2.为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夷为平地”一般指把高出来的、凸出来的建筑物铲平、消除,使其成为平地。 二、范围不清(概念不清): 例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例②:他们一面拼命地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地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 方法:注意句中出现的多个并列的概念――查概念不清。 例句①今天来开会的有数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高校教师。 运用:句中出现了几个概念,而“高校教师”中也有数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其余概念并不是并列概念。 练习: 1.“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展现当年的生活。 将“历史资料”删去。 2.在宣泰战斗中,我军歼灭国民党两个团,生俘团长一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武器物资。 将“和”改为“等”。 3.市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辨析并修改病句(含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辨析并修改病句(含解析)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答案 B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该把“从现在起到年底,”移到“国家大剧院宣布”之后,该时间状语从属于国家大剧院宣布的内容。C项,主谓搭配不当,应将“引起”改为“产生”;或主客颠倒,可以把“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改为“这类形象会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D项,暗换主语,应该在“因加大了惩处力度”前加“这部法律”。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答案 B 解析A项,前后主语不一致。可将“热情”改为“魅力”或在“依旧”前加“市民对其”。C项,两面对一面,可改为“能否激发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追踪检测题《语病之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类题》附答案详析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追踪检测题 《语病之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类题》 题组一表意不明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电动自行车数量大,速度快,引发的治安案件多,因此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制度,将会得到许多城市的市民的理解。 B.取消农业税,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C.《阿Q正传》描写贫苦农民阿Q投向革命,而假洋鬼子等却不准他革命,最终被送上断头台的悲剧。 D.应该看到,不少歌星、影星成了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痴情恣意挥洒,常常荒废学业。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 B.作为学生会主管体育的委员,他竟未按学生会的决定,把比赛日期告诉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C.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D.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与《马赛曲》一样,都是当祖国处在危亡关头的抗日烽火中,用心灵和热血铸造的。 B.发现有关曹雪芹的史料已属不易,鉴定并用于科学的“红学”研究更不容易,“红学界”过去很多专家主要精力就花费在这方面。 C.农林部的老林是个复员老兵,生性耿直,有时有些偏激,部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 D.北京地铁公司宣布,自3月13日起,地铁1号线中午平峰时段的列车运行间隔缩短至3分钟,晚高峰列车运行间隔缩短至2分05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这个记者没有按照报社领导的要求,如实报道地方政府治理污染不力、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受到了停职处分。 B.公共传播不应该过分宣扬求名、逐利、炫富、攀比的思想,这是对社会公平机制和朴素平实风尚的极大冲击。 C.植物干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它们还可以分化为其他类型的植物细胞,最终产生出新的植物器官。

高考语文考点精讲“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并修改病句

2021高考语文备考考点精讲:“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点精讲:14个典型病句,彻底搞清“语序不当” 高考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点分布】 【备考方法】 1.熟类型,记典型,有参照(熟记六种类型,记几句典型例句) 2.抓病症,巧判断,快排除(抓住明显病征,快速排除病句) 3.找主干,理枝叶,看逻辑(以此为序分析句子) 【答题技巧】 六种类型为参照,明显病征快判断。 主干枝叶细梳理,最后再把逻辑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指句子中的语言单位排列次序不当。主要表现在:①多层定语语序不当;②多层状语语序不当;③修饰语位置不当;④关联词语位置不当;⑤并列词语语序不当;⑥分句语序不当。

②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多层状语位置不当。多项状语同时 出现,一般语序是:目的或原因+时间 +地点+情态+对象。如:许多老师为 了解高考信息昨天都在休息室里热情 地同专家交谈。 朵玫瑰花”“有 人陆续交卷” “请科学家经 常来学校做讲 座”等。 ③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研究,后来在那里发现了镭。 ④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成为奥运会中历届参赛国最多的一次盛会。 ⑤考古工作者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⑥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⑦一批普及型的学术著作近来广泛引起了读书界的关注,并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修饰语放错位置。要根据逻辑关系判断词语所修饰的中心词,修饰谁就紧靠着谁。 例③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艰辛地研究;例④中的“历届”应修饰“奥运会”。例⑤定语放在状语位置,“两千多年前”用来说明“文物”的时间,是定语,而不是“新出土”的状语。例⑥状语放在定语位置。“充分”应放在“发挥”前作状语,它不是“作用”的定语。例⑦状语位置放错。“广泛”应为“关注”的状语。 ⑧不仅毒品泛滥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而且会影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⑨他们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我们也完成了任务。关联词语位置不当。语序分两种情况排列,同一主语,关联词语在主语后;不同主语,关联词语在主语前。例如:小李因为睡眠不足,所以上课精神不振。(同一主语)因为小李睡眠不好,所以父母很为他担心。(不同主语)。

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39 辨析并修改病句 (含解析)

专项对点练39辨析并修改病句 (时间:30分钟分值:42分) 题组1搭配不当语序不当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不可否认,对每一个搜索引擎而言,排名总有先后,结果总有页码。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考量、用怎样的思维加以布局。“按照优质内容排序”的承诺践行了吗?平台内容的把关义务尽到了吗?事实证明,那种只在乎企业利益不注重公共效益的做法,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不仅失去用户,而且触犯众怒。 A.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思维进行布局、用怎样的方式加以考量。 B.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逻辑进行考量、用怎样的方式加以布局。 C.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逻辑进行布局、用怎样的标准加以考量。 D.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标准进行考量、用怎样的逻辑加以布局。 C[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先“布局”后“考量”,可排除B、D两项;二是搭配不当,应是以“逻辑”布局,用“标准”考量,可排除A项。故选C。]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当前,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例如,热播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就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气象万千的文学经典之门,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 A.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化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B.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展现了全社会创造性

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 C.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D.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A[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体现了……而且展现了……”,或“不仅是……的体现,而且是……的展现”,可排除C项;二是搭配不当,“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不搭配,应改为“转化古老中国智慧精髓”,可排除B、D两项。故选A。]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5G标准是全球业界共同制定的国际标准,5G技术是全人类倾注心血和资源的创新之作。就像中国企业的5G技术服务全球一样,中国的5G牌照发放,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也是外资企业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参与中国5G市场的机会,因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 A.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成果,也是外资企业参与中国5G市场、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机会,因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 B.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成果,也是外资企业参与中国5G市场、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机会,进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 C.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成果,也是外资企业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参与中国5G市场的机会,进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 D.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成果,也是外资企业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参与中国5G市场的机会,因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 B[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参与中国5G市场”,后“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可排除C、D两项;二是搭配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因而”表示因果关系,结合语句“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成果”“外资企业参与中国5G市场、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分析,应该用表示

2023届高三语文专题指导与练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

2023届高三语文专题指导与练习辨析并修改 病句-表意不明 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 一、考点解读 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病句分析是综合了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知识的一项必考内容。 本考点的考查范围主要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和认识;修改病句,是就病句的动手修改而言。 近几年是对病句的辨析、修改两者兼顾。 二、考情解读 1.考查形式:①考查形式稳定。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必考考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②题型稳中有变。2020年山东卷和海南卷第21题,辨析并修改病句题要求考生对一段文字中的语句进行修改,试题由客观题变成主观题。 2.考查内容:①以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为主。②题目综合性加强。2020年山东卷和海南卷第21题,将辨析并修改病句与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等考点结合起来。 3.命题趋势:根据近两年高考的考查情况,综合考查多个考点将成为重点。 4.命题材料:考题的取材,大多是新近报刊、影视等媒体文章中的语句以及学生文章中经常出现的有代表性错误的语句。

三、备考要求: ①关注病句类型,采取各个突破的复习方法;②牢记病句母题,注重分析语句的结构和表达的意思;③注意知识的整合。 四、病句类型 1.语序不当 2.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赘余 4.结构混乱 5.表意不明 6.不合逻辑 五、教学目标 1.了解表意不明考点; 2.梳理总结表意不明解题规律; 3.对应考点训练提升。 六、考向分析 考向1.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利用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来造成句子表意的错误或表意的不明,也是命题者惯用的设误手法。常见的指代不明的类型: 1.指示代词指代不明,如“这”“那”“此”“这方面”等。如: 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政策,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此”既可指代“嘴上说说”,又可指代“采取果断措施”。】 2.人称代词指代不明,如“自己”“他(她)”等。如: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一、高中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一些无良商家经过策划,慈善活动嬗变成某些人展示假慈假悲的平台,这是亵渎慈善的本质属性,是对人类文明的侵蚀。 B. 共享睡眠舱属于“新生事物”,给现代社会人们带来的便利体验自不必说,其能够吸引众多体验者也恰恰表明市场的需求。 C. 长期以来,有关领域的专家一直为提高我国规避、观测空间碎片的能力,控制空间碎片的增加而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工作。 D. 虽然农耕文化正在日益远离当下生活,但我们可以借助传统农耕器具、生活用品、娱乐器具、器物衣饰等讲述农耕文化。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个性化定制”旅行方案的出行方式日趋受到欢迎,尤其这种能够“玩出创意”“玩出个性” 的方式,对于年轻消费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B. 据国家卫生部调查显示,农村有37%应就诊病人没有就诊,65%应住院病人没有住院。老百姓看病难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除根治药价虚高这一首要顽疾外,还需要加大全方位监管力度。 C. 菲律宾发生地震后,中国国家旅游局表示,出于中国游客人身安全的考虑,建议民众近期避免前往菲律宾受灾地区旅游。 D. 俄罗斯小分队的4 名大学生则向大家播放了他们走进当地孔子学院,通过展览、表演等形式向俄罗斯的大学生展示我国传统文化,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活动视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当前,人们精神文化娱乐需求越来越旺盛,对于类似这种将“免费提供”改为“强行售卖”的行为,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执法,纠偏纠错,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护航。 B. 本次大赛的优胜作品“阿璞”像是中国青年文化的一个萌芽与新生希望的代表,未来旨在扩大更多优质的年轻化的内容,代表中国青年的声音,增强中华文化与世界的交流与沟通。 C. 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消费层次的提升,将带来人们收入的增加,而持续增加的收入,反过来也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规模,从而国民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D. 国足如果没有几名关键的强力球员帮助,恐怕冲击世界杯难度不小。因此,国足向入籍球员敞开大门。而现阶段的中国足球,对于参加世界杯来说,其示范效应和积极影响不言而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通过仪器来观察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由此也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B. 他们一向致力于救助校园留守儿童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 C. 白鳍豚与拉河豚,恒河豚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淡水豚类,又是数量最少的一种,我们一定要对白鳍豚加以保护。

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答案分析

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答案分析 辨析并修改病句--- 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表意不明】 一、认识表意不明现象 “表意不明”,也叫歧义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项目。所谓 歧义是指表达的意思不确定,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不好断定。歧义影响语言表 达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是造成句子表意不明的主要原因。 二、常见表意不明的语病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指代不明 1.电影《英雄》上映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 觉氛围。 陈述对象混乱,“其”指代不明,容易让人误解为指代的是“李冯的同名小说”。 2.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 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这方面”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 指示代词指代不明指前面的句子叙述了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后面的句子中用指示代词“此”或“这”等来替代前面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造成后面的句子有两种以上的理解。 3.我来到这个厂不久,就发现张主任对自己的办公条件比较关心。 “自己”既可以指“我”,也可以指“张主任”。 4.小倩告诉我,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我们”也指代不明。 5.不几天,刘备领大军到了零陵。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邢道荣和

他的儿子引兵出战。 “他”是指“刘度”呢,还是“邢道荣”呢?读者难以捉摸。 【注意】:提高对代词的警惕性。句中有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些)和人称代词(他、 她、他们、她们),这些代词使用不当,会造成句子表意不明。 (二)语法歧义。 1.多义词(短语)造成歧义: 由于句中某个词或短语是多义的而使句子意思可能有多种解释。 例(03高考)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动补结构“看不上”的一种意思是“看不起”、“瞧不起”的意思;另一个意思是“看不着”。 (94高考)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前”做名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前”做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15日这一天去县里 2.指代不清造成歧义: 由于句中指代性的词语指代不清使句子意思可能有多种解释。 例(04高考)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 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代词“此”是指“嘴上说说”还是指“采取果断措施”,不得而知。 3. 成分指向不同造成歧义: 例:(10北京)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外华人都鼓动中国人 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引以为豪”是指谁,表意不明,在“引以为豪”前加上“美国人” 例:(03高考)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句子的主干是“警方表示愤慨”,但“愤慨”的对象,一种理解为“报案人”,一种可理解为“围观者”。

【高中语文】不合逻辑++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病句知识精讲与过关训练(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病句专题】知识精讲与过关训练 06不合逻辑 知识精讲 所谓“不合逻辑”,是指句子虽然在语法方面正确,但不符合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或事理逻辑。这类句子虽不合逻辑,但结构完整,成分搭配恰当,因此有较大的迷惑性。所以,我们必须对造成“不合逻辑”的原因有清楚的认识。 1、概念混乱 几个事物并列构成种概念,与对应属概念不能构成种属关系,或并列成分之间互相包含,会导致句子概念范围不清。 例:《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答案将“吟诵社”归类在“朗诵爱好者”中,不合逻辑。 2、前后矛盾 指前面的说法与后面的说法自相矛盾,彼此冲突。

例: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 答案自相矛盾,“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与“优势”矛盾,“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是劣势。 3、强加关系 复句中分句间总离不开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关联词的使用。在一些句子中,若没有弄清分句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就把关联词强加于句子,则易造成病句。例: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都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咀嚼。 答案不合逻辑,强加因果。“都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属思想性,“文笔清新,耐人咀嚼”属艺术性,前“因”并不能产生后“果”。 4、否定失当 指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多次运用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导致此类语病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误用了否定副词,二是不理解反问句本身就表示了一重否定。 例: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答案“禁止”和“不得”,保留一个即可。 5、数词使用不当 一般来说,句子出现了“增加”“缩小”“降低”“提高”等词语时,就要考虑倍数、分数、百分比的运用与具体语境是否符合逻辑。增加可用倍数、百比分,下降、减少要用分数。 例:三个企业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 答案“下降了一倍”则成本为零,这是不可能的。应删去“一倍”,补上分数或实际数量。 例: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答案“低一倍多”有误,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表示。 过关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