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康复医学发展的大趋势_卓大宏

中国当代康复医学发展的大趋势_卓大宏
中国当代康复医学发展的大趋势_卓大宏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2098746.html, 2011年,第26卷,第1

·新年专稿·

中国当代康复医学发展的大趋势

卓大宏1

1新世纪的新起点

中国现代康复医学从1982年发轫,至今已有28年历史,并已形成一个有一定规模和特点的体系,这个体系可概括为:一个模式、两种方式、三大学派、四套系统,即:我国现代康复医学以临床康复模式为主;有机构康复、社区康复两种服务方式;学派上分现代临床康复学派、中医康复治疗学派、中西医结合康复学派;领导和管理上分别由卫生系统、残联系统、民政系统、人保系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负责。总的来说,在机构设置、学科建设、人员培养、服务开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和水平,有自己的特色。

2

进一步发展遇到的瓶颈2.1专业人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

按未来5—10年所需,我国有待补充康复医师3000—5000名,康复治疗师(包括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10000—20000名,目前的培养教育存在着缺乏规范化、与国际标准要求不接轨等问题,影响质量[1]。

2.2服务网络不全

康复医疗机构及服务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县、乡镇,尤其农村基层和社区一般缺乏基本而必要的康复服务,据2006年统计,全国有需要而在等待康复服务的残疾人占总数的50.49%[2]。

2.3医保覆盖有限

在多数地区,相当多的康复医疗项目费用尚未得到医保覆盖,使群众未能充分享用康复医疗,也限制了康复医疗机构的发展。

3

影响我国康复医学事业未来发展的几大因素3.1国家康复事业的目标:普惠性目标

我国政府决定,到2015年,我国每个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都将得到康复服务。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未来5年加速普及康复医疗,培养康复医学人才。

3.2国家医改方针

在正在实施的医改方案中,肯定了康复的地位,指明了它的功能,这对推动康复医学的发展无疑是一个积极的政策因素。如:“坚持统筹兼顾,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包括提供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3]。

3.3国人年龄构成比、疾病谱、残疾和功能障碍谱的改变

由于老年人口构成比增加;又因为未来40年国民的重大慢性病会成为健康主要威胁,神经精神疾病会明显增多,从而对未来我国康复医学研究和服务的趋向会有所影响[4]。

3.4生物医学科技、康复工程科技的进步

促进康复医疗的技术含量提高和技术的创新,以及康复成效的提高。

DOI:10.3969/j.issn.1001-1242.2011.01.001

1中山大学康复医学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广州,510080

作者简介:卓大宏,男,教授,本刊主编;收稿日期:2010-12-211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Jan.2011,Vol.26,No.1

3.5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推动着国人对提高生存质量的渴望以及更新健康价值取向,由此而呼唤更好的康复医疗服务和全面康复。

3.6国际残疾与康复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的指导

如近年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些相关重要文件。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WHO.2001)提出了功能与残疾的新模式,强调环境因素在残疾的发生发展和残疾人康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4]。

《残疾人权利公约(CRPD)》(UN.2006)提出了“残疾人有权享有可达到的最高健康标准”、“确保残疾人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包括与健康有关的康复服务”[5]。

《社区康复指南(CBR Guidelines)》(WHO.2010).提出了现代社区康复的“发展范式”(Matrix),指出“医疗卫生服务”、“教育服务”、“维持生计服务”、“社会服务”和“促进自强自立服务”都是社区康复的基本范畴,需要社区的充分参与和多个部门共同协作支持,使社区康复取得成效[6]。

《世界残疾与康复报告(WRDR)》(WHO.2011)是当代关于残疾和康复领域的国际上最具权威性和科学性的工作指导文件。

上述纲领性文件对形成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大趋势肯定有巨大的影响,当然,在参考这些国际性纲领文件时,我们也不能照抄照搬,而要根据我国国情(康复需求、康复资源、社会文化背景等)有所取舍,有所发展,即所谓“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按全球化的原则思考,按本土的条件行动)。

3.7国际交流和合作

有效的多层次的国际(双边、多边或区域性)合作,是加快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一个有利因素。

4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六大趋势

4.1专业人才培养将稳步走向规范化,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目前已具雏形的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养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培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康复治疗师的专业教育将在调整、改革和建设中逐步向以下方向发展。

①从设置康复治疗单一专业转为分别设置物理治疗(PT)专业、作业治疗(OT)专业;逐步创造条件在一些院校正式开设言语治疗专业。②PT、OT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规范化。③建立开设PT、OT、教育专业的评估准入制度。④建立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的职业系列和资质认证及准入制度。⑤加快培养和建立一支胜任PT、OT专业教学的、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

4.2学科的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老年神经精神疾患的康复和老年骨科疾患的康复

过去20年,国际医学界尽管开展了“脑的十年”(1991—2000)和“骨关节十年”(2001—2010)的重点研究,然而,相关领域上许多学术和医疗、康复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有待继续努力。

著名康复医学家J.DeLisa于2005年曾说过:“在20世纪,康复工作较多地集中在运动系统的康复,我想新世纪里在感觉和认知缺陷的康复上将有重大的进展”(在第四届ISPRM世界大会上的报告,圣保罗.2005)。

中科院发布的资料(2009)显示,未来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解决认知、行为与精神障碍,实现个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已成为国家的迫切需求[7]。

由上可见,老年神经康复学(Geriatric Neurorehabilitation),以及与老年骨科退行性疾患与损伤康复有关的“老年骨科康复学”(Geriatric Orthopedic Rehabilitation)无疑地将成为未来康复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4.3学科的横向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工伤康复将蓬勃兴起

目前全国正建设一个有标杆式意义的工伤康复示范中心基地,主要的协议工伤康复机构作为工伤康复https://www.360docs.net/doc/6212098746.html,

2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2098746.html, 2011年,第26卷,第1

主要网点全国现已有三十多所,近几年来工伤康复学科的建设及服务规范的制定已做出了显著成绩,预期在今后十年,全国工伤康复机构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会有更大的发展和提高,成为康复医学分支学科中的后起之秀,尤其在慢性劳损性工伤的康复、工伤人士回归工作岗位和社会的职业社会康复,以及基于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 )干预的工伤预防的研究和服务,将会有新的开拓和进展。

4.4新世纪康复医学将日益显示其多元化的发展,包括专业化、工程化和社会化

专业化:指的是深化临床康复专业的研究和开展亚专业(subspecialization )的建设。

工程化:指的是康复医学与工程技术的深度结合,从而大大地提高康复医学的技术含量(尤其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康复成效。新世纪的康复医学要采用“认知技术学”(Cognitive technology )、“生存质量技术学”(QOL technology )等改善认知功能和提高生存质量。为此,许多高新技术应运而生,如虚拟技术(VT )、增强技术(AT )、康复机器人技术、人脑-电脑介面技术(BCI )、智能假肢、电子矫形器以及其他多种实用适用辅助技术及其产品-辅助器具。

社会化:主要是指康复医学普及到社区,支持社区康复的开展,实施三级康复医疗;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在社区的层次上开展残疾的预防和慢性病及伤残的康复治疗。此外,社会化也指康复医院/康复中心要加强院内社会工作部门,支持伤残人士全面康复。

4.5建设信息化康复医院/康复中心,即所谓e 康复医院/e 康复中心

为了提高康复医疗机构管理效率和质量、提高康复医疗的成效。需要实施信息康复、远程康复、远程培训,以及密切康复机构与社会的联系,密切康复医务人员与伤病和残疾人士的联系,因此,利用电脑和信息技术建设信息化康复医疗机构,是一种智能化发展的选择,用形象一点的说话来描述,就是要建设一所“无墙的康复中心。”(A

rehabilitation center without walls ),这也是我国康复医学界要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的一个

目标。4.6在计划和管理上,将会建立新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卫、民、残、保四大部门的紧密协作,促进康复事

业更大的发展我国未来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疏通“瓶颈”,尤其在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康复治疗费用的医保覆盖、三级康复网络的建设、残疾人保障系统及支持性服务的加强,都有赖于主管康复事业的几个部门,如卫生、民政、残联、人保(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部门的通力合作,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形成强大合力,克服发展中的障碍,开拓宽广的前途,这种宏观的协调和合作,统一行动,在政策和策略制定上、在计划和管理上、在法规和制度上,以至在资源的整合和保障上,尤为重要。相信这种部门之间在康复事业上的宏观合作和协调,会在过去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今后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完善,建立起更有效的合作机制;我们也相信,这种合作和协调也会在不同系统的康复学会之间、康复机构之间和康复专业人员之间得到有力的体现。参考文献

[1]

卓大宏.关于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6):406—410.[2]

国家统计局,等.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J].中国残疾人,2007,6:12—13.[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4]

WHO.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M].日内瓦,2001.[5]

UN.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2006.[6]

WHO.CBR Guidelines[M].Geneva :WHO Press.2010.[7]中国科学院.中国至2050年人口健康科技发展路线图.2009.3

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内背景和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启示

XXX大学2012-2013-1期末课程考核?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 论文题目: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内背景和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启示 院系:管理学院 班级:XXXXX 学号:20110704XXX 姓名:XXX 电话:182920XXXX 电邮:XXXXXXX@https://www.360docs.net/doc/6212098746.html, 得分: 2012年12月1日

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内背景和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启示 摘要: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发展道路和新的发展模式,这一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提出,是对发展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提出与国内背景的分析,阐明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国内背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启示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报告深刻阐明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使我们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思考更深刻,认识更彻底,指导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连日来,党的十八大代表纷纷表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1】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发展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2】 ①发展 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3】 ②必须坚持发展的协调性。 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由来已久,当前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仍然很大。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解决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的迫切需要。 ③必须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 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制约我国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将加大,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可持续发展就要求我们要在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发面作出个大的努力。使人口增长与

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烹饪起源与发展 自从劳动创造世界、洪荒大地出现人类之后,饮食这个动物肌体与其生活环境进行基本物质交换的生活现象也就产生了。人类的饮食文明,经历过生食、熟食、烹饪三个阶段,各个国家和民族在这三个阶段的起止时间则不尽一致。在我国,生食、熟食与烹饪三个阶段的划分,大致是以北京猿人学会用火、以及1万年前发明陶器作为界标的。换句话说,我们祖先从生食到熟食,从火炙石燔到水煮盐拌,走过170万年的艰辛历程,直到学会制造最早的生活用具——陶罐,作为文明标志的烹饪术,始在华夏大地诞生。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170万年前,“人猿相揖别”,我国境内出现最早的人群——元谋猿人。元谋人和60万年前出现的兰田人、50万年前出现的北京人,统称“猿人”。他们群居于洞穴或树上,集体出猎,共同采集,平均分配劳动所获,过着“茹毛饮血”、“活剥生吞”的生活,这便是中国饮食史上的“生食”阶段。大约在50万年前,先民学会人工取火。继北京猿人之后陆续出现的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柳江人、资阳人、河套人以及山顶洞人,被考古学家称为“古人”或“新人”。出土文物证实,“古人”或“新人”尽管人处于原始状态,但已学会了用火烧烤食物、化冰取水、烘干洞穴、照明取暖、防卫身体和捕获野兽,进入了中国饮食史上的“熟食”阶段。熟食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从燃料和原料方面,为烹饪技术的诞生准备了物质条件。中国社会进入距今1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已有一定的发展,氏族公社最后形成,并出现原始商品交换活动。这一切又为烹饪技术的诞生准备了社会条件。特别是制造出适用的刮削器、雕刻器、石刀与骨椎,发明摩擦生火,学会烧制瓦陶,更为烹饪技术的诞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工具与装备。再加上盐的发现、制取与交换,梅子、苦瓜、野蜜与香草的采集和利用,进而初步解决了调味品的问题,至此,中国烹饪之道始而齐备,中国饮食史从此揭开“烹饪”这崭新的一页。在学术界,也有把用火熟食化为烹饪诞生的标志,称为中国烹饪的萌芽时期,即火烹时期。烹饪的发明,是中华民族从蒙昧野蛮进入文明的界碑,“新人”向“现代人”进化的阶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变的触媒。它对于维系中华民族昌盛、促进生产力发展、带动社会进步、缔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菜肴的发展,可划作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元、明清和当代五个时期先秦时期 这是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即从烹饪诞生之日起,到公元前期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止,共约7800年。此乃中国烹饪的草创时期,其中包括新石器时代(约6000年)、夏商周(约1300年)、春秋战国(约500年)三个各有特色的发展阶段。 (一)新石器时代的烹饪 新石器时代由于没有文字,烹饪演变的概况,只能依靠出土文物、神话传说以及后世史籍的追记进行推断。它的大致轮廓是: 1、食物原料多系渔猎的水鲜和野兽,间有驯化的禽畜、采集的草果的试种的五谷,不很充裕。调味品主要是粗盐,也用梅子、苦果、香草和野蜜,各地食源不同。 2、炊具是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砖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还有粗制的钵、碗、盘、盆作为食具,烹调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并重,较为粗放。至于菜品,也相当简陋,最好的美味也不过是传说中的彭祖(彭铿)为尧帝烧制的"雉羹"(野鸡汤)。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乔志恒郭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1月第15卷第1期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成熟,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25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Clinic Rehabilitation),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WHO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

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3、着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Rusk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4、英国着名康复医学专家D wade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认为: (1)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的实际需要; (2)功能训练应与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或作业活动联系起来,且忌千篇一律,只着眼于减轻临床病损和缺陷,忽略功能性活动的训练; (3)应当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而不是只限于每日用5%白天时间,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最好使患者经常处在一个技能学习的环境中; (4)只有靠多学科参与,并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才能真正满足每个患者在功能康复上的具体需求。 三、功能康复理论与技术的当代进展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现代脑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康复治疗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ural System;CNS)改变,如下结果: 1、 CNS一边破坏,一边自行修复; 2、 CNS残留部分有巨大代偿能力;

当今世界教育与管理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

世纪初教育及教育管理改革 发展的基本趋势 贺乐凡 一、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是融合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开展教育改革,并形成了两大潮流:一是教育实行中央集权制国家(如中国、俄罗斯、法国、新加坡等)的教育改革;一是教育实行地方分权制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的教育改革。这两类国家教育改革的思路和重点各不相同,采用的方法也互有区别。两种思潮相互碰撞,形成了融合的趋势。 所谓融合,即各国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整合,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融合,有人称它为融通,也有人称它为整合,还有人从东西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把它称之为“东西合壁”,提法虽然有区别,但其精神是一致的,大体包括以下三层含义:第一、世界各国的教育均有其优势,也都存在各自的缺陷,没有绝对好的教育,也不存在绝对差的教育;第二、将外国教育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与本国教育的优势相整合,形成新的理念和做法;第三、教育改革要以发扬本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为基础,教育全球化要以民族化为基础,离开民族化,就不存在真正的全球化。1 二、融合趋势下的教育管理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 (一)教育管理理论 在融合的大趋势下,世纪初的教育管理理论,的确有了新的发展。 在管理科学的对象上,过去人们认为,管理的依据是科学,研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管理规律,并严格地按照规律所确立的原则进行管理。现在人们融合东西方的管理思想,认为管理不仅要依据科学,而且要讲艺术,要提倡管理艺术的创造性。有的校长还提出,学校管理是一种技术,校长的培训,要重视管理技术的培训2。 在管理的目标取向上,过去人们认为,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而组织具有共同的目标,管理就是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现在人们融合东西方的管理思想,认为组织要有共同的目标,但组织的共同目标,往往是反映一种理想的追求,带有口号激励的色彩,难以具体操作。而个体的目标,则是千差万别的,生动具体的,易于操作,管理应定位干协调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的关系。 在管理的组织结构上,过去人们强调严格的组织层级划分,宝塔式的结构,按照层级原理进行管理。现在人们按照社会信息化的要求,主张组织结构扁平化,强调岗位间的协作和人员的一专多能,目的在加速信息的传输和人员的流动,提高管理效率。这种管理思想,也叫“企业重构”或“组织重建”3。有人说,“组织重建”的思想,是继泰勒的科学管理,戴明的质量管理之后,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可见其重要性。其理论的基点,是在质量管理的前提下,重新强调管理的效率。 1参阅:①薛峰:《融合: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现代教育报》2003年1月1日;②黄书光:《论“中西融通”对中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2参阅:C·沃纳:《为领导者设的课》,《1997年中美教育研讨会论文集》第87页 3参阅:王东宁著《现代管理新视野》,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5,163,341页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是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福建省康复医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曾用名《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2年,规格为国际通用大16开本,双月月底出版,国际刊号ISSN 1008-0074,国内刊号CN 35-1193/R,邮发代号34-83,单价12.00元,全年定价72.00元,本刊2008年的影响因是0.3607。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曾获得Caj-cd规范获奖期刊;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数据库收录。 1 办刊宗旨《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服务于全国心血管病康复及其有关学科,列入“ChinaInfo(中国信息)网络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为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数据库收录,并被评为执行《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优秀期刊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ISSN:1008-0074,CN:35-1193/R)。本刊贯彻党和国家对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交流心血管病康复范畴(康复预防、功能评定、医疗、护理、教育、科研、实验等)成果,促进我国心血管康复医学的发展。 2 栏目本刊设有专论、康复论著、临床研究、功能评

定、传统医学与康复、护理、综述、讲座、学术动态、会议纪要、信息等栏目。〗3 读者对象为从事心血管病康复、预防、临床、科研、教学的各类工作人员,及有关大、中专学生。 4 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文稿的著作权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本刊可以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和删节。 5 来稿要求 5.1 文稿务求精练、通顺、准确,主题明确。论文一般不超过3000字(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来稿请附中文摘要(250个字左右),是否配英文摘要由作者自定(400个实词左右),摘要按结构式书写,即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要素。关键词请参照最新出版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选取,一般选取3~6个。 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5000字。 5.2 文稿要求打印稿,并附电话号码(很重要,关系修稿联系,稿件能否及时发表),作者单位,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如项目不全,不宜刊登),一式二份,最好能附寄软盘或通过E-mail传送,本刊的E-mail为:xxgkfyx@https://www.360docs.net/doc/6212098746.html,章格式以Word、方正为好。 5.3 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

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价值和意义1重点

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如何才能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内涵?很多文章是从社会历史背景的角度阐发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武俊斌则选择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传承,相信会给广大读者以启迪。 《人应在竞争中开发自我》把“竞争”这一概念进行哲学化解读,带我们跳出对“竞争”的狭义理解,而从更宏观的层面把竞争看作是开发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途径和方式,文思隽永,发人深省。 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传统文化造福今日社会,应该是所有中国人都应该有意识思考的问题。庞原同志通过对经典文献的解读,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指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构有着非常深刻的文化学内涵,同中国人的心性一脉相承。 对民生问题既需要做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也同样需要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进行专题化研究,寻找到提高公众生活质量的路径。《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趋势前瞻》提出社保体系建设应从重视“量”变为重视“质”,把有限的资源着重用在需要重点保护的人群上,不失为对建设社保体系颇有新意的探讨。 温家宝总理在刚刚闭幕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科技发展归根到底靠人才。谁在人才上占有优势,谁就能在科技上占领制高点。培养人才关键靠教育,而教师素质则是影响教育成果的决定性因素,在这方面下多大的力气都不为过。万殿生的文章主要就21世纪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展开论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飞跃,是中国共产党人以深刻的战略思维和宽广的世界眼 光思考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新成果,是正确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批判继承前人的思想、深刻反思发展的历史规律、科学总结我国的实践经验的理论成果。它准确把握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现实国情,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回答了“怎

中国烹饪史发展情况

中国烹饪史发展情况 渊源,称得上是古代第一本烹饪百科全书。西晋的l:《安平食单》、南齐的《食珍录》、南梁的:《食方》、北魏《食经》、五代的《清异录》、唐朝丞相段文昌的<食经>五十章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烹饪专著,唐朝韦巨源将宴请皇帝的“烧尾宴竹菜式1418种辑录成《食谱》,流传至今,影响很大。 我国很早就有药食同源的观点,隋唐五代在食疗药膳方面也有突出贡献,唐代百岁名医“药王”孙思邈收集各种食疗方法著成《千金?食治》-卷,他的学生孟诜更总结了唐以前的药用食物150种、药膳方138种写成《食疗本草:》,这是我国最早、内容最全的食疗专著。特别要指出的是,自唐朝以来,我国烧瓷工艺不断向高水平发展,使烹饪在色香味形俱佳之外,又增添了器皿之美。 宋代城市商业的发展,使烹饪饮馔极为繁盛。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形象而生动描绘了东京(开封)欣欣向荣的各色食楼、酒肆、食摊与小贩。来自成都、洛阳的酒,江准的谷米,江南的果品,北方塞外的牛羊和沿海的水产,“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这时我国四大菜系的风味特色基本形成,“川食”、“南烹”、“虏食”等名词都已见于正式典籍,北宋汴梁(开封)和甫宋临安(杭州)大小饮食名店上百家,几家大店食客动辄上千人,都经营不同地方风味的菜肴,还有专营南北不同口味的南食店、北食店。宋代人研究饮食成为时尚,著名的东坡肉是-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还有东坡肘子、东坡墨鲤、东坡酥、东坡豆腐等都出自此时。 宋代除了产生数量和内容均较前朝更广泛丰富的<东京梦华录>饮食诸卷等大批烹饪著作外,还出现了专讲素食的《食谱》,以及《蟹谱》、《笋谱》、《菌谱》、《桔谱》、《荔枝谱》、《糖霜谱》、《酒经》等分类专著。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前景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前景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目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因为康复人才的短缺,导致许多患者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我国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有3600万人,41万脑瘫患者、600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多人,平均每10万人口仅“分摊”名康复治疗师。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达到1:5到1:10。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要,就业前景广阔。目前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名工作人员,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万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 。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相比,在研究对象及部分康复方法等方面是有相同之处的。但现代康复医学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在运用矫形学、假肢学及其他人工装置等补偿患者的形体与功能残缺方面占有相当优势;而中医康复学则立足于按照中医理论研究疾病的康复,历史悠久,不仅有独特的康复理论,还有诸如针灸、推拿、导引、食疗等简便谦验的康复方法和丰富的康复医疗经验。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传统的康复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提高,中医康复学的内容将不断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从80年代开始,我国以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与世界现代康复医学的潮流相汇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博士进入该

领域。康复医学是一门以功能障碍为主导、以回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工作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康复对象为损伤、急慢性疾病、老龄所致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者。主要有: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截瘫)、颅脑外伤、脑瘫、骨折、运动器官创伤、截肢和手外伤后功能障碍、腰腿痛、颈椎病、烧伤后疤痕、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糖**病、肥胖症、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等。(六)、我国康复治疗技术的的现状 由于康复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的核心,因而国内有关单位在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使我国的康复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以说康复治疗技术是我国与世纪发达国家在康复医学领域差距最小的领域,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治疗技术在我国基本上都得到了程度不同的运用。但是在康复治疗人才培养领域和康复的效果的评价方面则又是我国与国际差距最大的领域,主要表现为我国康复治疗人才的学历水平较低,在康复效果的评价方面缺少定量的、准确的评价手段,但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部分大医院已经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大型的评价仪器,如红外线步态分析仪、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等。在国际“脑研究十年”的背景下,我国神经康复治疗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99年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神经康复治疗的稿件达94篇,目前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已成为综合医院康复科

评关于科学进步的三种主要观点

评关于科学进步的三种主要观点 当代科学哲学家在科学进步问题上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模式,稍微细一些可分为逻辑经验主义的积累发展观、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试错法式的进步图式、库恩纯历史的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科学革命观、劳丹解决问题的历史标准、普特南等科学实在论者将客观真理与人的历史活动相结合的积累发展观,以及夏皮尔介于历史主义和实在论之间的科学进步模式,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关于科学进步的观点。总起来看,最有代表性的主要科学进步观有三个:一是逻辑经验主义和波普尔的进步观点,二是历史主义的观点,三是科学实在论的科学发展模式。本文试图分析、比较和评论这三种模式,并简略地讨论科学发展模式多元并存的问题。 逻辑经验主义和证伪主义的进步观 传统的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观是建立在证实主义基础上的积累发展观,在数十年内这种思想占了主导地位。逻辑实证主义者坚持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区别,把科学发展看作是在知识大厦中不断添加不依赖于理论而存在的新事实,旧理论不断地被更普遍、更广包的新理论所代替。这种科学进步观描述的图景正是新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不断地发展、修改、扩展、纠正和重新解释旧理论的持续过程。因此,这是一种渐进的、非革命的、改良的积累发展观。 这种积累发展观在方法论上可分为归纳主义和演绎主义两种倾向。归纳主义者相信科学经过经验归纳从经验命题或原子命题而得出带普遍性的科学命题。而演绎主义者则认为科学是从普遍命题和事实命题或初始条件相结合而对科学理论提供的因果说明。与逻辑实证主义关系复杂的波普尔在1959年发表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中提出过一种简单的演绎说明模型:“对一个事件作出因果说明意味着运用作为演绎前提的一个或多个普遍定律,并与某些单称陈述即初始条件相结合,演绎出一个描述该事件的命题。”([1],p.59) 这就是说,演绎主义者认为,一个经验命题可以从多个普遍定律和关于特定系统的事实而演绎出一个理论,以此对经验定律提供说明。运用于科学理论的进步,后起的科学理论与以前的理论相比,所描述和预测的事实、所提供的说明更为精确,所适用的范围更为广泛。因此先前的理论被包含在后起理论之中。此类科学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牛顿力学与开普勒和伽利略定律的关系。牛顿在其力学着作中从自己的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了开普勒和伽利略定律,并指出,用他的理论可使开普勒定律适用于简化的太阳系模型。但牛顿的理论表明,当采取非简化方式考虑行星间的引力时,开普勒定律就仅仅是一种近似。 许多科学哲学家认为,物理学的这一典型例子证明了科学积累发展观的正确性,现代科学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至少表明库恩的科学革命观并不是科学发展的唯一模式。在这些哲学家看来,只要加上某些限制条件,可以将一切科学进步均以统一的积累主义的方式加以分析。这是库恩提出科学革命模式后经验主义者所作出的一种回答。 波普尔在后来提出自己的证伪主义科学观时,改变了上述早期演绎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此时他所提出的是以否定的方式出现的演绎主义。在他看来,科学发展遵循的不是归纳法,而是否定后件从而否定前件的特定的演绎法,即从一个普遍陈述(理论)推导出可观察的单称陈述,然后以经验证伪这个单称陈述,从而否定作为前提的普遍陈述。因此,科学发展是以试错法不断地提出问题、尝试性解决、消除错误、最后证伪理论的过程。波普尔承认科学必定发展和进步,连续性增长是科学知识的理性特征和经验特征的表现,但这种连续性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地****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即证伪理论。([2],pp.308-309)可见此时的波普尔放弃了前期演绎主义的观点。在讨论开普勒定律与牛顿理论的关系时,他不再以传统的演绎主义方式作出说明,而是认为牛顿理论可以解释开普勒定律,但却不能从开普勒定律演绎出来。在考虑这一问题时,波普尔也改变了自己关于一般通过经验证伪既成理论而得出新理论的看法。因为开普勒定律并没有被经验证伪;牛顿是在试图解释天体和地面力学定律时得出自己的科学理论的。

中国烹饪概论试卷

《中国烹饪概论》综合复习题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烹饪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烹饪与中国烹饪学 一、名词 烹饪、烹调、食品、中国烹饪学、传统烹饪 二、单项选择 1.烹饪一词最早出现于( )。 (1)《周易》(2)《论语》(3)《礼记》(4)《尚书》 2.( )的出现是古老烹饪的开始。 (1)火(2)青铜器(3)鼎(4)铁器 3.烹饪的性质是( )。 (1)手工制作(2)成新(3)烹炒调制(4)食物由生变熟 4.中国烹饪学属于一门( )学科。 (1)自然科学性(2)社会科学性(3)技术科学性(4)综合性 三、多项选择 1.传统手工烹饪的特点有( )。 (1)手工性、地区性(2)传承性、个性化(3)时间性 (4)全面性(5)狭隘性 2.现代烹饪相对于传统烹饪来说,具有的优势有( )。 (1)规模化(2)规范化(3)标准化 (4)智能化(5)现代化 3.烹饪成品以能提供( )为基本要求。 (1)营养(2)蛋白质(3)卫生 (4)美感(5)维生素

四、判断 1.在不久的将来,现代烹饪必将全面替代手工烹饪。 五、简答或论述。 1.为什么说中国烹饪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2.传统手工烹饪与现代食品工业有什么特点和关系? 第二章中国烹饪文化 一、名词 文化、中国烹饪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烹饪典籍、饮馔语言、饮食成语、饮食谚语、饮食歇后语、医食相通 二、单项选择 1.《饮膳正要》是( )人( )编着的。 (1)宋代、林洪(2)明代、宋诩(3)清代、袁枚(4)元代、忽思慧 2.以下书籍中,( )是唐代一本谈烹饪技艺的刀工专着。 (1)《调鼎集》(2)《醒园录》(3)《山家清供》(4)《砍脍书》 3.世界上第一部论述茶叶的科学专着《茶经》的作者是( )的陆羽。 (1)汉代(2)唐代(3)明代(4)清代 4.中国烹饪文化的精华是( ) (1)烹饪典籍(2)饮食文献(3)饮食思想与哲理(4)食风食俗 5.豆腐的发明者是( ) (1)黄庭坚(2)老子(3)苏轼(4)刘安 6.“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 ) (1)《礼记》(2)《论语》(3)《尚书》(4)《道德经》 7.最早记月饼这一食品名称的着作,是宋代周密的( )。 (1)《清嘉录》(2)《荆楚岁时记》(3)《风土记》(4)《武林旧事》 8.《厨者王小余传》的作者是( )。 (1)李渔(2)张英(3)袁枚(4)徐珂 9.最早进行中西饮食比较研究的书籍是( ) (1)《厨者王小余传》(2)《武林旧事》 (3)《清稗类钞》(4)《建国方略》 10.清代郎廷极编着的( )对中国古代酒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1)《酒名记》(2)《胜饮篇》

康复医学发展史

康复发展史 一、史前期(1910年前) 康复疗法:温泉、日光、砭针、磁石、按摩、健身运动等 康复疾病:风湿、慢性疼痛、劳损等疾患 Hippocrates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约公元前370,古希腊医师,称医药之父)--- 假足 初期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电疗法和光疗法 聋人与盲人的特殊教育(盲文与手语) 1829年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Louis Braille,六点盲文的发明者。盲文于1837年正式定稿。) 1887 年美国传教士梅里士夫妇在山东登州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聋校,当时叫启学馆。

中国情况 《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 Mac Auliffe---中国的功夫 松弛疗法--- 坐禅 二、形成期(1910—1946年) 1910年,康复(rehabilitation)一词首次正式出现。 一战期间,英国著名骨科专家Robert Jones首先开展了对伤员进行职业训练,以便他们在战后能重返工作岗位。 1917年美国陆军成立身体功能重建部和康复部,这成为最早的康复机构。 1942年,在美国纽约召开的全美康复会上诞生了康复第一个著名的定义:“康复就是使残疾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体的、精神的、社会的、职业的和经济的能力。” 小儿麻痹症的流行造成许多有后遗残疾的年轻患者,刺激了物理医学的发展。 三、确立和发展期(1946—至今) 一)萌芽阶段(1946—1956) 1946年,美国腊斯克(Howard A.Rusk)博士开始在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推行康复治疗。此时的康复治疗已初步贯彻全面康复的原则,即重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康复,采取手术后或伤病恢复期早期活动的功能训练。 直到病人被训练能用他所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生活和工作,医疗保健工作才结束。 1947年:腊斯克博士在美国纽约创建康复医学研究所,以后发展成为面向全球的康复医师培训基地。 1949年:美国住院医师的专科培训增加了康复医学这一学科。康复医学观念和原则逐步为医学界所认识。美国物理医学会(1922成立)改名为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 1950年: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成立。 1952年:世界康复基金会成立(主席:腊斯克博士),目的为推动康复医

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姓名:成慧萍 班级:2009级法律 学号:00969007

【摘要】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思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在对过去经济建设中遇到问题的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正确认识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观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的价值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并且经历了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的过程。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在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的改变,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物质文化追求到精神文化追求的变化等等一系列问题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另外,在国际的竞争和面临的国际压力,要求我国重新思考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个长久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指导思想,指导我们逐步推进现代化,促进我国向和谐、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那就是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和根本要求,十七大并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因为“以人为本”内在地规定着为谁发展的问题即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人是发展的目的。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五个统筹”都在说明“如何发展的问题”,即说明发展的方法、手

对中国现当代教育存在的弊端和改革发展走向的探讨

对中国现当代教育存在的弊端和改革发展走向的探讨 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10333040105 柯敏 引言从现当代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教育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发展、教育体制不合理、教育制度问题多多以及人们认识偏离等现状,国家教育部针对性的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优良教育传统的国度,从原始社会时期先民口耳相授的朴素的经验教育,到奴隶社会狭隘的贵族教育,到封建社会专著于谋取高官厚禄、光耀门楣、封妻荫子等的世俗教育,再到现在的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等无一不是在问题与改革的双重作用下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由此,我国的教育决不能陷于三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不适或尴尬而束住了手脚,现如今是一个以人才为根本的,以知识经济为依托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国教育事业要发展,仍然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帮助和支持。所以我觉得中国教育改革是成功的,我也希望和大家得到共识。本文将从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缺陷带来的恶果和悲剧、义务教育的实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等方面来进行探讨我国教育的成败。 2.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育体制和制度存在的问题世界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落后都意味着灾难。“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两大根本性转变:一是工业化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变;二是人们一次性学历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转变。正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国民创新能力密切相关,这两大转变是一个整体,既是制度的变迁,更是文化的演进。”[5]因此,贯穿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正在成为许多国家争相谋求的政策方向,而信息网络技术形成的新载体新平台,也为学习方式转变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活力。与较完善市场机制下传达出来的信息相关,教育正在全面适应社会岗位群和人的终身发展的多样化需要,这可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看出一个趋势,从零级的学前教育逐级到六级的研究生教育,中等教育阶段开始分为职业、普通和综合不同类型;高等教育阶段则把高职高专和本科并列为两类高等教育,而不是有高低优劣之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能够沿着普通学校一直升到学术性学位的,都只是少数人,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上、职前职业教育、在岗培训、转岗培训、继续教育,从高职高专到大学本科、专业性研究生学位,其实都是专业和职业教育培训的越来越强的优势,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分工的大潮流,也是知识社会就业与雇佣结构“网格化”[2]、“扁平化”[2]的大趋势。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中国家长、学校和社会用人部门中尚未形成这样的共识,也没有足够的前瞻意识,仍旧把学术性学历学位教育当成“修成正果”的唯一途径,仍以全日制正规学历教育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缺少多样性和灵活性,致使一些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在办学方针、教学宗旨、学校管理、学科专业设置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盲目趋同或墨守成规,缺乏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动力和活力,有些地区产业吸纳能力有限,加上用人部门的非理性化,已出现所谓“知识性失业”[6]或“过度教育”[6]等问题。 2.2学校和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的价值偏向问题近些年来,教育界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如课程改革、教育体系重组、学校管理、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审稿专家名录

敖丽娟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白玉龙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毕胜解放军总医院 陈立典福建中医药大学 陈文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邓景贵湖南省马王堆医院 窦祖林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杜青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范建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冯晓东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冯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高谦解放军总医院 顾新北京医院 顾旭东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 郭钢花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郭京伟中日友好医院 韩肖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何成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何明伟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 胡昔权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 黄东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晓琳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 黄国付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黄国志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 黄力平天津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研究所 黄澎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 黄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纪树荣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贾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贾子善河北省人民医院 江钟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姜志梅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 兰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李红玲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李奎成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李玲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李雪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 李雪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李义凯南方医科大学 李晓捷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 李建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励建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宏亮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刘世文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元标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刘洵天津体育学院 刘振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陆晓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阮经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荣湘江首都体育学院 马丙祥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孟殿怀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倪家骧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倪朝民安徽省立医院 潘翠环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潘化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邱卓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信息研究所 屈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单春雷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宋为群北京宣武医院 孙启良中日友好医院 沈光宇南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谭维溢北京友谊医院 唐丹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 唐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田德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王翠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王楚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健浙江大学 王惠芳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王红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珏西安交通大学 王茂斌中国康复医学会 王宁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王人成清华大学 王彤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于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蓓蓓南京明基医院 王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汪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汪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瓮长水解放军总医院 吴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吴东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吴洪深圳市第九人民医院 吴学敏中日友好医院 吴宗耀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武继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谢青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谢欲晓中日友好医院 徐光青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徐军解放军总医院 许光旭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燕铁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闫彦宁河北省人民医院 叶超群北京军区总医院 杨万章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 杨卫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杨远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余茜四川省人民医院 袁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岳寿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张长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张皓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张继荣贵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张鸣生广东省人民医院 张盘德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晓玉国家康复辅助研究中心 赵冀平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南京分院赵英北京医院 郑彩娥浙江省人民医院望江山院区 郑光新解放军第309医院 郑洁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朱毅南京中医药大学 周谋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周士坊江苏省人民医院 卓大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审稿专家名录 (以姓名拼音为序)

康复医学发展简史

康复发展史 、史前期(1910年前) 康复疗法 温泉、日光、砭针、磁石、按摩、健身运动等 康复疾病 风湿、慢性疼痛、劳损等疾患 Hippocrates 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约公元前370,古希腊医师,称医药之父)---假足 初期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电疗法和光疗法 聋人与盲人的特殊教育(盲文与手语)

(六点盲文于1837年正式定稿。) (美国传教士梅里士) 1887年美国传教士梅里士夫妇在山东登州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聋校,当时叫启学馆。

我国情况 《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 Mac Auliffe--- 中国的功夫松弛疗法---坐禅 二、形成期(1910 —1946 年) 1910年,康复(rehabilitation ) —词首次正式出现。 一战期间,英国著名骨科专家Robert Jones首先开展了对伤员进行职业训练, 以便他们在战后能重返工作岗位, 1917年美国陆军成立身体功能重建部和康复部,这成为最早的康复机构1942年,在美国纽约召开的全美康复会上诞生了康复第一个著名的定义: “康复就是使残疾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体的、精神的、社会的、职业的和经 济的能力。” 小儿麻痹症的流行造成许多有后遗残疾的年轻患者,刺激了物理医学的发展 确立和发展期 )萌芽阶段(1946?1956 ) 1946年,美国腊斯克(Howard A.Rusk )博士开始在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 推行康复治疗。此时的康复治疗已初步贯彻全面康复的原则,即重视身体上和心理上 的康复,采取手术后或伤病恢复期早期活动的功能训练。 Howard A.Rusk (1901 1989) Medical care is not compiete until the patient has been trained to live and to work with what he has left —Howard A.Rusk 直到病人被训练能用他所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生活和工 作,医疗保健工作才结束。 1947年:腊斯克博士在美国纽约创建康复医学研究所,以后发展成为面向全球的

浅谈科学发展观

浅谈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一重要理论提出后,受到人民群众高度评价,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人的思想和工作还没有真正转到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实践要求上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就有些人把发展的真理性要求和发展的价值性取向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事实上,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和“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追求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就必须进一步从真理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角度来深刻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一实践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党的基本路线是在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制定的,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是一种真理性认识,同时这一基本路线又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要求,是一种价值性需求。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最宝贵的经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之所以成为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之所以成为根本要求、政治基石、活力源泉,说到底,其原因就在于,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达到了真理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的高度统一后所确立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正确路线。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实践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社会主义,是按照真理性要求,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并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应该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构建社会主义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