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助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如何助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如何助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孟国庆;王仁杰

【期刊名称】《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在大力推广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同时,也在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培育农村信用环境,建立信用村组、信用乡(镇)评价体系,为推动诚信农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不仅加快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化了农村的信用环境,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笔者对如何助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总页数】1页(7)

【关键词】

【作者】孟国庆;王仁杰

【作者单位】郑州市市郊农信联社十八里河信用社河南郑州450000;郑州市市郊农信联社十八里河信用社河南郑州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

【相关文献】

1.基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践的思考——以洞头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例[J], 林晓滨

2.共建共享可持续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机制——以屏南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例 [J], 课题组

3.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难点及解决途径r——以德惠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农商行如何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农商行如何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稳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一项紧迫任务和制 度安排;“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强化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对于增强农民的信用意识、改善农村的金融生态、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全的农村信用环境,有利于降低农村信贷成本、促进农村金融深化;积极的农村信用制度,对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农商行是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先行的领头羊,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力军。长期以来,农商行是国家推进惠农富农政策、落实“三农”金融服务的主体之一,在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产增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农商行是农村信用体系的组织者和维护者,通过发放涉农贷款,建立农户信用等级,创建信

用村、信用乡(镇),实现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提升农村信 用价值,努力营造优良的信用氛围,宣传诚信的信用文化,着力构建与农村地区相适应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这对于提高农户信用信息不对称、增强金融机构信贷投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农村商业银行大部分是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主要的服务目标是农户和中小企业,为当地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出于成本和效益的综合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在营业网点的设置和业务拓展上往往倾向于经济较发达的城区,而不能照顾到广大农村和县城。而且随着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人员的精简、机构的撤并,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逐渐减少,这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锐减存。这正好给农商行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农商行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营业网点不断增加、从业人员持续增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区域逐步加大、金融实力稳步提高。在农村地区

农村信用社的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信用社的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信用社至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目前已成长为资产、负债及其职工规模仅次于四大国有银行的合作金融组织。合易咨询自2008年初开始关注农村信用社,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工作,对其目前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分析。 一、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SWOT分析 截至2007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在原有基础上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17家,农村合作银行113家,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的联社1818家。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由改革前的35527家降至8348家,股金余额2224亿元,比1996年末增加2018亿元。2008年起,新一轮的省级联社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引进战略投资和上市深化改革工作正在进行。 (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优势(strength) 1、客户资源优势 农村信用社长期在农村从事金融服务,与农村客户的感情联系非常密切,积累了庞大的客户群,95%的农户贷款来源于农村信用社(来自: :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广大农村出现了一批高端客户群体,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力量,也成为农村信用社天然的优质客户。丰富近乎垄断的农村客户资源是农村信用社未来发展的支柱优势。 2、机构网点资源优势 农村信用社立足农村,辐射城乡,经过50多年的发展,村村有机构,乡乡成网络,像深入农村肌体的毛细血管,真正做到了贴近农村、深入农村、服务

农村,具有天然的信息对称和同步优势,这是其他金融机构所望尘莫及的。 3、品牌资源优势 农村信用社立足农村、服务农村,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在广大农民心中形成良好形象和市场信誉,形成了很高的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长期是“国营”体制,在广大农村客户心中,农村信用社的信用就是国家信用,这进一步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品牌效应。 4、市场资源优势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名副其实的主力军,据资料表明,其农业贷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占农村贷款户数的95%。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市场占有绝对多数的市场份额,并且与客户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劣势(weakness) 1、体制和机制不适应发展 目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权力制衡机制比较薄弱,即使已完成商业化改革,其法人治理大多仍存在股东会对经营管理层的委任权缺位、董事会和股东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要求缺位、信用社经营业绩与经管层的收入及升迁等关联缺位、对经管层的监督评价缺位等现象,并导致经营权凌驾于所有权之上,代理和被代理角色扭曲,股东权利虚化,经管层的经营权异化为经营特权,对管理层经管能力、绩效缺乏客观评价,农村信用社业绩好坏责任不明,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流于空谈。 2、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 受到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制约,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比较薄弱,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制度不够完善。农村信用社地理位置相对偏僻,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促进“三农”经济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和龙市支行李延武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现代农村经济飞跃发展的重要基石,它的建立和完善是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规避农村信贷风险、打造诚信农村的重要举措。近几年和龙市支行党组注重辖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列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最终目标: 通过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整体信用意识,以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为平台,进一步支持“三农”和辖区经济发展。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内容: (一)更新观念,创新“三农”信贷产品,使信用信息产品成为信贷支持“三农”事业的主要依据。有效解决“三农”主体由于抵押品不足导致的贷款难、难贷款问题。 (二)规避金融风险,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培养农村诚信意识,夯实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实现涉农商业银行间“三农”主体信用信息的共享。 (三)实现高效的银农对接,有效解决涉农商业银行信贷政策、信贷商品与“三农”主体信贷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和龙市支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作法

(一)党组重视,理清思路 2009年初,和龙市支行党组经过集体讨论研究,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列为2009年的工作重点。这并不是一时突想,而是结合实际情况,经过多年酝酿而成的。和龙市是典型的农业县,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05818人,其中农业人口78011人,占38%。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仅为3189元。要发展“三农”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需要资金支持,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是主要来源;而要取得贷款支持,大多需得有担保、抵押。因此农民贷款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全市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使更多的农民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获取信贷资金,实现增收,建设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必要条件。因此,和龙市支行党组把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列为工作重点,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 (二)制定方案,明确任务 大方向有了,而不付诸于行动,那只能是纸上谈兵。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反复研究,和龙支行党组结合总行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出《和龙市支行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原则、任务等方面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为和龙支行今后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明确了方向。 (三)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1、发挥支农再贷款支农作用,引导农民树立信用意识。农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简论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简论 摘要:我国农村普遍存信贷资金紧张、信用秩序混乱、诚信缺失等现象,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从信用立法、信用信息交换、金融产品、担保、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为建全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信用体系;农户信用;信用立法;担保;信息交换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1161(2015)03-0087-03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加强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意识、提升农村金融业服务水平、创造良好农村信用环境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但目前,受到信用立法不完善、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信用立法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 目前,我国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域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独立的法律法规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行明确规定,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农村经济主体的征信活动,缺乏

农村经济主体的市场准入、运行和退出机制。信用立法的不完善,使得农村经济主体信用信息的征集、分类、发布、使用和监督管理等活动缺乏行为规范,加大了农村信用信息采集难度,无法全面获得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信息。各类金融机构依据日常工作经验和内部数据库系统,对农村经济主体进行信用评估,但由于应用范围具有局限性,信用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仍然存在较大争议。 在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应发挥主动作用,积极组织和协调税务、财政、司法等相关部门,从多方面、多角度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但目前政府的工作仍停留在组织建立领导小组、协调召开会议、制定实施方案等基础性工作上,没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导致其他相关部门参与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热情始终不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不明显。 1.2 农村信用信息资源浪费,共享机制尚未实现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领域较广,环节较多,单一部门无法完成,必须由工商、税务、农业、司法、金融等多个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完成。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完善,不同部门采集的信息无法实现互联互通,造成信用信息资源的浪费。对农村经济主体的失信行为,缺少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降低了农村经济主体的失信成本。 1.3 农户信用意识淡薄,诚信宣传力度不足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是推进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成熟的农村信用体系不仅可以节约农户借贷成本和时间、加快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还可以帮助政府在农村扶贫等工作上发挥重要作用。但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探索试点阶段,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针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对农户信息采集、加工、管理、使用、披露等环节没有明确的规范,使得构建农村征信体系处于无法可循、无法按章操作,造成了农户信息采集困难,难以顺利的推进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2.信用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征信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对于信用意识和信用行为的记录的关注度还比较低。而且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受教育程度和金融知识普及较少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整体信用意识不高,造成了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一定困难。 3.缺乏明确的评级标准 对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信用评级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但我国在农村信用评级上尚无统一标准,而且农户由于个人流动性强、注重隐私、收入不确定等因素,难以准确把握相关信息,进一步加大了信用评级的难度,造成了信用评级结果难以反映被评对象真实的偿债能力和信用情况,农户信用评级不被金融机构普遍认可,影响了类似“信用村”、“信用乡(镇)”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进行。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农村信用体系相关制度建设 在《征信管理条例》的框架下,制定相关的农户征信规章制度,为农户征信活动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例如对农户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用评级工作进行规范、明确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制度、农户信用信息保护制度、农户信用信息的公布、使用、规范信用信息提供方和使用方的各种行为等,正确处理好农户征信过程中所涉及的隐私权、查询权、知情权、异议权,增强具体工作实施的合法合规性。通过建设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农户信息采集、加工、管理、使用、披露等环节的规范,使得构建农户征信系统有法可循、按章操作。 2.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户信用宣传工作

浅谈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及对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价格领域,尤其是商品价格领域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要素价格领域,约束依然存在,比如作为重要要素价格的资金价格——利率仍然受到管制。利率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它的灵敏调节还受到很大限制。为了更好地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必须逐步取消我国的利率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对于促进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农村信用社和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在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农村信用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 (一)融资成本上升,存贷利差缩小。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人员素质、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弱,组织存款成本较高(一浮到顶),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县城门面经营户、中小微企业贷款营销已经面临工、农、中、建、交等大银行“利率下浮”的挑战,今后的竞争形势会越来越激烈,存贷利差可能会缩小,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收入是贷款利息收入,所以农村信用社的效益将受到严重影响。 (二)资金定价能力低,优质客户流失。利率市场化使农村信用社对存贷款利率拥有极大的决定权,而存、贷款利率直接决定着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本和收益,因而信用社还未形成完善的资金定价体系,确定

利率水平还带有一定的主观盲目性。对利率的确定主要是依据社会资金供求状况、企业和信用社的赢利水平等经济指标,但上述指标有的难以精确测定,有的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效应,很容易产生信号失真的情况,这些因素使得农村信用社主观确定的利率水平难以真正体现市场均衡。而其他管理先进、有完善资金定价体系的商业银行可能会吸引走信用社的优质客户,最终导致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三)道德风险问题。在道德约束软弱的情况下,信贷管理人员利用掌握的贷款浮动权任意上浮或下浮贷款利率,将浮动利率变成“人情利率”。因“人情利率”不是按着包括风险在内的实际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的,而与实际资金价格存在差距,所以人情利率存在着道德风险。 (四)贷款需求淡季资金闲置将更突出。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是“三农”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民营企业贷款,而这些贷款对象的资金需求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春节后一段时间农村信用社资金会大量积压,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会上升,存款量会明显增加,资金季节性积压问题必将更加突出,由此而形成的对利润的影响不可低估。 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经营思想和观念,建立有效的市场反应机制。农村信用社一要转变经营理念,提高服务水平。利率改革的发展要求农村信用社转变长期以来奉行的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经营思想,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网络、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围绕客户需求研制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新的金融服务领域,增加赢利渠道,把提高服务水平作为竞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为有效改善对“三农”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大对金融精准扶贫 工作支持力度,实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X〕34号)、《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扶贫办关于金融 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银发〔X〕84号)、《中共X省委X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X发〔X〕5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进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银发〔X〕280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大力推进X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广普惠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思路 按照“政府主导、人行牵头、各方参与、服务社会”的原则,建 立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以搭建库网结合的农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为 核心,通过市、县(区)、乡(镇)政府统筹推动,建立X市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信用评价和评价结果应用制度,建立健全全市农村信用评价 体系,解决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信息不对称和金融机构对农户贷前调 查难、成本高等问题,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引导“信用+信贷”、“信用+社会管理”等工作机制有效建立和实施,提升金融精 准扶贫工作效率和精准度,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向好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成立X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管领导担任组长,人民银行、发改委、金融局、农办(扶贫办)、财政局、组织部、公安局、法院、农机局、房管局、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公 司等为成员单位。按照“统一组织、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原则,统 筹推进专项工程建设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办,负责 统筹、协调、督促X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工作。 各县(市)、区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共建共享的农村信用信息服务中心。该中心由各县(市)、区政府主管领导担任主任,下设信息采集办公室和信息处理办公室。信息采集办公室负责协调金融扶贫服务三级体系按照分工做好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录入农村信用信息系统。信息处理办公室负责维护农村信用信息系统,提供农户信用信息查询,推动信用评价结果应用。信息采集办公室设在所在地政府农办,信息处理办公室设在所在地人民银行。 (二)搭建以“数据库+网络”为核心的农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强化农户信用信息应用与社会服务。 全面推广使用人民银行X中支组织开发的“X省农户信用信息系统”。按照“来源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的原则,由各县(市)、区农村信用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采集办公室和信息处理办公室根据分工做 好本地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录入和处理工作,建立各县(市)、区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以各县(市)、区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建立X市农户信用信息服务网。各相关政府部门、各金融机构将与农村、 农民、农业经济发展有关的政策信息、金融产品与服务信息、中介机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前景分析

论文纲要一、内容提要1提出中心论题2关键词。二、正文一农村信用社目前的现状二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突出问题1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不明确2网络资源不足科技支撑力量薄弱3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体制落后4工作人员素质较低。三农村信用社发展趋势和对策建议1正确确定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2以效益为中心积极开拓中间业务3重构农村信用社监管体系健全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4加强农村信用社的职工队伍建设5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6争取政策支持营造实现市场定位的良好氛围。四结语三、参考文献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前景分析内容提要农村信用社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落实和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农村信用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当前与长远、显绩与潜绩之间的关系把与时俱进与求真务实很好地结合起来明确支农方向提高认识转换观念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突出支农重点把握支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与自身经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问题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当前农村信用社正经历着极不平凡的改革发展历程。这是一段对农村信用社发展方向及政策进行重新思考和选择的历史进程。市场化原则和股份制方向的确立成为有着60多年发展历史的农村信用社摆脱历史包袱泥潭迈向快速发展轨

道的转折点。一、农村信用社目前的现状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进一步确立了农村信用社定位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和分类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各种产权制度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新的改革方向并把信用社的管理交给省政府负责通过省级联社对信用社实施管理、指导、协调、服务。截至2010年末农村信用社资产规模达到10.6万亿元是“十一五”初期的1.7倍其中贷款余额5.7万亿元是“十一五”初期3.0倍实收资本达3461亿元是“十一五”初期的0.9倍。2004年实现统算盈利后连续7年利润保持大幅增长与2003年改革前相比资产负债和存贷款规模均增加了5倍以上。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进入了长足发展的历史机遇期然而在农村信用社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体制内外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提高竞争力和快速发展的瓶颈。二、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突出问题1、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不明确综观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各家商业银行在目标客户的选择和业务拓展方向上存在趋同化现象一是没有基于市场竞争的行业分工业务范围与经营领域基本一致二是金融产品的设计上不存在互补相互的替代性和模仿性很强三是在客户选择上大都将目光投向国家垄断性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报告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报告 县镇于20**年9月启动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经过4个月的努力,目前镇级政府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组织架构已成功构建,农村信用信息采集、信用户评定工作基本完成。现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下辖16个行政村(社区),辖内农户8230户。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扎实推进“信用镇”创建工作,使全镇社会经济金融秩序进一步好转,政府诚信度明显提高,社会信用环境明显改善。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农村信用建设环境。为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确保全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序开展,镇政府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镇长彭云为组长,常务副镇长、支行行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建设规划,协调解决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事宜。各成员单位加强沟通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方联动”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建立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镇镇长负责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例会制度,将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常态化工作列入镇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督促涉农金融机构制定守信

激励和失信惩戒的政策措施,在评定信用户过程中,将信用户分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和一星级五种类型,根据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等级,在授信额度、审批权限、风险定价等方面实行差别对待政策,使守信者得到实惠,失信者的融资受到制约。 (二)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提高创建工作质量。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镇镇工作会议广泛宣传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重要性及目标要求,努力构建“讲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社会环境。其间,累计开展宣传培训等46次,涉及农户6251户,发放宣传资料4300余份。建立科学的信用体系建设标准,精心选取建档指标,设计构建了《信用信息采集表》、《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镇、信用村信息档案》,简明扼要地反映农户、村、镇基本信用状况,有效避免了农户信用评级过程中存在的随意性和经验性。领导小组按照“评定有标准、管理有制度、操作有规程、过程有记录”的工作要求,定时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询问、检查工作,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 (三)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以支持种植业、养殖业、竹木林业、加工业等特色支柱产业为重点,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20**-20**年,全镇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0**2万元,有效解决了个体工商户、农户资金需求,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 (四)履行工作职责,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初次评定为信用农户即定为一星级,以后每年根据信用户信贷履约情况动态调升或调降用户星级或取消其信用户资格,最高星级为五星,对应原来的“优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发文字号】黑政发[2014]26号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4.11.14 【实施日期】2014.11.14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P10 【失效依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黑政发〔2014〕26号)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黑龙江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2014年11月14日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优良的农村信用环境和政策实施环境,现就我省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信用信息服务为基础,以支持融资、培育信用意识为重点,充分发挥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建立健全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采集、共享和评价体系,推动行政资源、金融资源、社会资源与守信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对接,提升广大农业经营主体的诚信意识和守信能力,实现信息共享、资源统筹、机制创新和信用提升的突破,促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信用与经济良性互动、农村经济与金融和谐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借鉴克山县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经验,以县(市、区)或垦区农场为单位(以下简称县域),用三年左右时间,以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为主要实施对象,探索建立以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为基础、以信用对接和信用增级为核心、以信用文化为保障的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信用体系。通过建立信用档案、评定信用分数或等级,整合和引导政府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组织将其所掌握的经济金融及行政管理资源向信用良好的农业经营主体倾斜,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主观上提升信用意识、客观上提高守信能力,有效促进农村信用环境在整体上的显著改善,突出信用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

农村信用社SWOT分析

农村信用社SWOT分析 目录 一、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分析........................... - 2 -(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优势.. (2) (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劣势 (3) (三)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机会 (5) (四)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威胁 (6) 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思路............................. - 7 -(一)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7) (二)树立品牌意识,加快业务创新步伐 (8) (三)实施规范管理战略,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体系 (8) (四)实施市场扩张战略,积极开拓城区市场 (9) (五)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质量 (9) (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树立信用社的社会形象 (10) 三、总结........................................... - 10 -

农村信用社现状及发展思路浅析 从我国现实国情来看,农村市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最广阔的市场,它拥有数量最多的人群和最辽阔的地域空间,在国家富民政策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推动下农村市场有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巨大的发展空间,绝不是无所作为。农村信用社有着先入为主的优势,与这个市场关系最为亲密,而这种关系是在长期合作的积淀中形成的,所以要树立根据地思想,牢牢抓住这一优势不能动摇,要做大做强,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从可持续发展看,农信社应该走一条从乡镇崛起,在县域、城郊相对垄断,在城市奋力开拓的“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将农村市场作为最稳固的根据地和最坚实的保障,打好地基,逐步向中心城市辐射,这是农信社市场竞争的基本战略。下面我就从信用社发展现状及具体发展思路展开论述。 一、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分析 (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优势 1、稳定的客户资源优势 农村信用社长期在农村从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金融服务,与农村客户建立了稳定的供求关系,积累了庞大的客户群,95%以上的农户贷款来源于农村信用社。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广大农村出现了一批高端客户群体,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力量,也成为农村信用社天然的优质客户。近乎垄断的农村客户资源是农村信用社未来发展

关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 一、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冀、辽、蒙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说。全境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南北最长77.4公里,东西最宽74公里,海拔高度500米,是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北省少数民族县、河北省粮食大县,耕地62万亩,辖10镇9乡1个街道办事处、291个行政村11个社区,总人口47.49万。以来,县启动了以三信(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评定为基础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着力打造农村信用工程,优化城乡信用环境,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经过努力,目前采集农户信用档案10.9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9%以上;已对7.1万户进行信用评定,评为信用户3.4万户;建设完成6个信用镇(乡)、50个信用村;12月14日承德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经验现场推广会议在农信联社隆重召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果。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要作法 1.确定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建设农村信用体系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征信系统为载体,以信用

评价为手段,以构建激励惩戒机制为重点,加大政府组织推动和农村信用宣传力度,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改革创新,支农惠农原则,为全县农户和乡镇企业普遍创建信用档案,积极推进信用户、信用村建设,探索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扩大农村信贷支持的有效方式,以此促进海南省农村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总体目标是: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初步形成信用宣传、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贷支农的农村信用体系框架。总体思路和目标的确立为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建立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建立了政府主导、央行推动、农信落实、社会参与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成立由联社主任为组长,各信用社主任、信贷人员为成员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负责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和具体实施。创新信贷产品,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制定具体配套支持政策,主动运用评价结果,出台激励惩戒措施;依据农户基本状况、自有资产、诚信记录、经营能力及项目等情况逐户建档,并建立数据质量责任制和数据定期更新机制。积极推广应用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农户信贷评分系统,创新农户信贷管理体制,主动打造新型信贷业务管理流程。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信用环境建设作为优化投资环境、提升人的素质、提高科学发展水平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统一标准、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多方受益”的原则,着力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一是群众“信用”意识普遍增强。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县委、县政府率先垂范,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归还乡镇政府、学校在农村信用社的陈欠贷款283万元。同时,由县纪委牵头,对党政机关干部银行贷款进行全面清理,共收回贷款1350万元。这些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增强了农民群众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各乡镇都把“信用村”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无形资产,想方设法帮助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形成了良好的信用氛围,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以农村信用户为主体,信用社、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农户“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 二是农村信用社营销机制进一步优化。农户信贷评分体系不仅对信贷相关信息进行评分,而且对家庭信息、综合信息等能表明农户非信贷情况信息进行评分,从而能更全

面、更准确地对农户进行评价。信用评价体系推动了信用社贷款营销机制的变革,促进了信用社资金的合理使用,扩大了信用贷款的覆盖面,有效满足了农民的贷款需求。 三是金融服务经济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县建立了“创业贷款”和外出务工人员贷款制度,加大了对农村进城务工经商户、小型加工户、运输户和其他与“三农”有关的城乡个体经营户创业金融信贷服务和支持力度;试点推行林权抵押和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拓宽了信贷条件;建立了“订单农业+信贷”服务模式,大力支持烟叶等主导产业发展;推行“富秦家乐卡”业务,实现了信贷消费一体化,还款还息智能化,开辟农户小额贷款“绿色通道”;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共评定授信个体工商户1842户,授信总金额XX3万元,组成“信用共同体”349个1109户,占授信总户的 %,有效破解了个体工商户贷款抵、质押不足的瓶颈问题。 四是密切了社群关系。信用工程建设不但给农民、个体工商户提供了经营资金,而且送科技、送信息,架起了信用社与客户的连心桥,使群众体会到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使社村、社群关系更加融洽。信用工程创建为农村信用社赢得了支持,赢得了地位,各村普遍与农信社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村级企业和村民的闲散资金,绝大部分存入信用社,壮大了农信社的实力。信用社以解决农民贷款

浅谈湖南农信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湖南农信企业文化建设 农村信用社自50年代建立以来,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半个多世纪,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自身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到今天成为了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由于地域和管理体制及机制等原因,农村信用社一直没有系统的总结和研究如何建立、提升自己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与自己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地位和重要作用不相适应,而且明显的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本文将结合实际工作,谈一谈如何建设先进的湖南农信企业文化。 一、湖南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纲领或指引。各地农村信用社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企业文化特点,如:广大的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俭办社;背包打伞、赤脚走田坎,走村串户、服务下乡、为农民兄弟送温暖等等。但这些思想、精神和作风等都没有提炼成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风尚等进入企业文化层面。但多年来没有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升华为比较系统的企业文化,所以难以形成现代企业意义的企业文化。 二是没有形成全体员工共同认定的企业价值目标。由于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所以,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的价值体系也没有建立。企业和员工没有明确的价值理念,许多人停留在有个工作单位、就了业、有了一份薪水、能养家糊口这样的生存价值上。 三是管理薄弱,经营粗放,技术落后,创新乏力,缺乏竞争精神。与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经营理念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经营上理念落后、手段落后、技术落后。 四是合规文化缺失和执行力差。与流程银行的要比,还有差距。 二、湖南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最高管理层倡导、在长期的经营实践活动中培育形成 得到企业员工认同和遵守的价值标准和基本信念,对增强企业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广大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企业的体制改革和经营发展产生着强大的推动作用。笔者

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是我国深化农村经济金融改革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加强我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建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服务环境,推进农村信用增值工程,破解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打造农村信用改革样板区,就我县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x、x及x全会重要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工作要求和部署,充分发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建立x农村经济主体信用信息采集、共享和评价体系,推动社会资源、行政资源、金融资源与农村经济主体信用评价结果有效对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统筹、机制创新和信用提升”四大突破,促进农村信用与经济良性互动、农村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推进“信用x”建设。 二、工作目标 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出”的原则,拟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及信用农户评级授信工作。通过开展信用评级工作,引导县域相关职能部门将各类经济金融资源向信用等级较高的农村经济主体倾斜,让农村经济主体切身感受到“守信得益、失信受损”,让“诚信受益”理念深入人心,不

断提升农村信用文化建设水平,并最终实现“信用惠农、信贷支农、政策助农、服务便农”的总体目标。 三、工作原则 (一)政府领导、市场参与。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力量,共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并为第一批试点乡镇的信用体系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二)人行推动、多方配合。在与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基础上,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措施,争取各方的支持与配合,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操作简便、科学实用。根据县域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农户信用信息指标、评分标准和操作流程,使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与评级系统成本低、实用性强、操作简便。 (四)重点突出,逐步推进。结合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实际,在农商银行整村带片地推进涉农信贷投放的基础上,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出、由点带面,不断总结,逐步推广。 (五)两轮驱动、齐头并进。结合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和融资服务现状等实际情况,分别采取“行政村+农户”整村推进以及“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工作模式,切实有效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四、工作内容 (一)建立信用档案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篇一:下山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小结 下山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小结 为全面推进下山镇农村信用体系建没,改善农村社会信用环境,加大对“三农”经济发展的有效投入,促进下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我镇农村信用体系建没得到有序推进,现将开展以来的的情况小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成立了由镇人民政府镇长黄奇同志担任组长,分管金融的副镇长毛宏兴同志担任常务副组长,下山信用社主任秦枫同志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镇政府有关工作部门负责人、金融机构成员等组成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加强宣传到位做到家喻户晓。 充分利用宣传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目的意义、评定标准、程序步骤等有关内容,加强对贷款农户的宣传,教育广大农民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重视积累自身良好信用记录。

三、做到程序公开透明。 一是严把数据采集关,采取“一人登记一人核实”的办法,凭相关有效证件,做好采集工作,为信用体系建设夯实基础;二是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维护信用评价工作秩序。 四、工作进展概况。 下山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自5月5日在全镇12个村(居)铺开以来,截至目前,信息采集已完成6999户农户填写 了《农户信用信息档案》,占全镇总农户数81.3%。输机工作完成三个村(下山、厂头、高武)1831户,下山居委会已完成评级(660户)。 篇二:关于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进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提纲 一、农村地区信用评定与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1.辖内农村地区信用评定工作机制建立情况,参与单位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2.辖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与创建情况。要求材料有真实、具体的数据支撑,报送时应明确数据统计口径和统计时间。 3.工作难点,下一步建议和打算。 二、金融机构对信用产品的应用情况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三农”作用,促进我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XX-20XX年)的通知(国发〔20XX〕21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进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银发〔20XX〕280号)、《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XX-20XX年)的通知》(X府发〔20XX〕47号)、《关于全面推进XX省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南银发〔20XX〕19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三农”发展需求,以国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按照“政府主导、人行牵头、各方参与、服务社会”要求,大力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加大组织推动农村信用宣传力度,以征信体系为载体,以信用评价为手段,以构建激励惩戒机制为重点,探索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扩大农村信贷支持的有效方式,促进农村经济金融良性发展,助力精准扶贫,推进乡村振兴。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措施,制订工作方案,妥善解决推进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统筹全局,系统规划,做到管理有序、推动有力、各负其责。

(二)多方参与,共同受益。县、乡加快改善投融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农村金融机构加快业务发展和加强风险控制,促进农村企业、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获得更加完善、快捷的金融服务,特别是信贷资金方面的支持。 (三)统一标准,有序推进。按照人行南昌中支统一制订的农村信用信息档案标准,大力开展农户信用档案建档和农户信用评价工作。以建立乡镇、村和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体系为突破点,以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活动为抓手,结合实际,由浅入深,由点到面,有序推进。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XX县农户与小微企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收集制度 在之前已建成“XX县农户与小微企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将20XX年以来的农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数据报录到系统。各责任单位要建立数据质量责任制和数据定期更新机制,实行数据收集的动态管理,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责任单位:县人民银行、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县扶贫和移民办、县医保局、县内各金融机构等。) (二)建立和完善农户信用评价体系 以县人民银行为主导,建立农户信用评分系统,对农户进行信用评分。同时,实施评分、授信分离,信用评分结果供信贷决策参考,

关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 调查报告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农惠农政策,扩大农村信贷投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同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增强农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做好农村金融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县联社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职能定位,大力推广小额农户贷款,开展信用农户评定、信用村镇创建活动,有力的推动了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笔者现就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做简要的调查和分析。一、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冀、辽、蒙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说。全境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南北最长77.4公里,东西最宽74公里,海拔高度500米,是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北省少数民族县、河北省粮食大县,耕地62万亩,辖10镇9乡1个街道办事处、291个行政村11个社区,总人口47.49万。以来,县启动了以三信(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评定为基础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着力打造农村信用工程,优化城乡信用环境,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经过努力,目前采集农户信用档案10.9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9%以上;已对7.1万户进行信用评定,评为信用户3.4万户;建设完成6个信用镇(乡)、50个信用村;12月14日承德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经验现场推广会议在农信联社隆重召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果。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要作法 1.确定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建设农村信用体系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征信系统为载体,以信用评价为手段,以构建激励惩戒机制为重点,加大政府组织推动和农村信用宣传力度,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改革创新,支农惠农原则,为全县农户和乡镇企业普遍创建信用档案,积极推进信用户、信用村建设,探索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扩大农村信贷支持的有效方式,以此促进海南省农村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总体目标是: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初步形成信用宣传、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贷支农的农村信用体系框架。总体思路和目标的确立为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