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_最短路径算法

课程设计_最短路径算法
课程设计_最短路径算法

沈阳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最短路径算法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专业

班级:12级通信2班

学号:F1258212

姓名:刘维成

指导教师:

目录

1 课程设计介绍 (1)

1.1课程设计内容 (1)

1.2课程设计要求 (1)

2 课程设计原理 (2)

2.1课设题目粗略分析 (2)

2.2原理图介绍 (3)

2.2.1 功能模块图 (3)

2.2.2 流程图分析 (3)

3 数据结构分析 (8)

3.1存储结构 (8)

3.2算法描述 (8)

4 调试与分析 (9)

4.1调试过程 (9)

4.2程序执行过程 (9)

参考文献 (11)

附录(关键部分程序清单) (12)

1 课程设计介绍

1.1 课程设计内容

设计程序,实现最短路径的求法,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编写算法能够建立带权图,并能够用Dijkstra算法求该图的最短路径。

2.能够选择图上的任意一顶点做为开始节点。最短路径输出不必采用图形方式,可顶点序列方式输出。

1.2 课程设计要求

1.带权图的顶点信息用字符串,数据可自定。

2.参考相应的资料,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3.较规范课程设计报告和软件代码。

2 课程设计原理

2.1 课设题目粗略分析

根据课设题目要求,拟将整体程序分为三大模块。两个子模块相互独立,没有嵌套调用的情况,在主模块中调用上面两个子模块以下是三个模块的大体分析:

1.建立有向图的存储结构.

2.应用Dijkstra算法求出该有向图的最短路径。

3.在主函数中调用上面两个子函数,完成求最短路径的程序设计。

4.

2.2 原理图介绍

2.2.1 功能模块图

图2.1 功能模块图

2.2.2 流程图分析

1. 主函数

2.2主函数流程图 2. Create 函数

2.3Create函数流程图

3.Dijkstra函数

2.4Dijkstra函数流程图

3 数据结构分析

3.1 存储结构

一个图的邻接矩阵表示是唯一的。图的邻接矩阵表示,除了需要用一个二维数组存储顶点之间相邻关系的邻接矩阵外,通常还需要使用一个具有n个元素的一维数组存储顶点信息,其中下标为i的元素存储顶点vi的信息。因此,图的邻接矩阵的存储结构定义如下:

#define MVNum 50

typedef struct {

VertexType vexs[MVNum];

Adjmatrix arcs[MVNum][MVNum];

}Mgraph;

3.2 算法描述

1. Dijkstra算法核心是贪心,实质是按路径长度递增产生诸顶点的最短路径算法。

迪杰斯特拉算法可用自然语言描述如下:

初始化S和D,置空最短路径终点集,置初始的最短路径值;

S[v1]=TRUE;D[v1]=0;

While(S集中的顶点数

{

开始循环,每次求的v1到某个v顶点的最短路径,并将v加到S集中;

S[v]=TRUE; 更新当前最短路径及距离。

}

2Dijkstra算法结束后,通过设置一个数组记录下一个节点的前趋节点,然后通过倒叙的方式输出该最短路径。

4 调试与分析

4.1 调试过程

在调试程序是主要遇到一下几类问题:

1.程序完成后,调试时没有发现问题,但是当输入开始节点后,运行框却不停的

出现”<-a”,后来重新检查程序时发现for循环的括号后面多了一个”;”,去掉该分号之后,程序可以运行。

2.程序可以运行,但是输出结果不是有序的,解决方法,设立一个前驱数组,用

以记录节点的双亲节点,然后按照倒叙的方式读出该条最短路径的有向序列。

4.2程序执行过程

4.1程序执行过程

4.2程序执行过程

参考文献

[1] 《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与C++描述),殷人昆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3月。

[2] 《算法与数据结构习题精解和实验指导》,宁正元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6月。

[3]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苏仕华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3月。

[4]《C程序设计》,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附录(关键部分程序清单)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VNum 100

#define Maxint 32767

typedef char VertexType;

typedef int Adjmatrix;

typedef enum {FALSE,TRUE}boolean;

typedef struct {

VertexType vexs[MVNum];

Adjmatrix arcs[MVNum][MVNum];

}MGraph;

int D1[MVNum],P1[MVNum];

int D[MVNum][MVNum],P[MVNum][MVNum];

void CreateMGraph(MGraph *G,int n,int e)

{

int i,j,k,w;

char a,b;

for(i=1;i<=n;i++)

G->vexs[i]=i;

for(i=1;i<=n;i++)

for(j=1;j<=n;j++)

G->arcs[i][j]=Maxint;

printf("输入%d条边的i,j及w:\n",e);

for(k=1;k<=e;k++)

{

fflush(stdin);

scanf("%c,%c,%d",&a,&b,&w);

i=a-'a'+1;

j=b-'a'+1;

G->arcs[i][j]=w;

}

printf("有向图的存储结构建立完毕!\n");

}

void Dijkstra(MGraph G,int v1,int n)

{

int D2[MVNum],P2[MVNum];

int v,i,w,min;

boolean S[MVNum];

for(v=1;v<=n;v++)

{

S[v]=FALSE;

D2[v]=G.arcs[v1][v];

if(D2[v]

P2[v]=v1;

else

P2[v]=0;

}

D2[v1]=0;S[v1]=TRUE;

for(i=2;i<=n;i++)

{

min=Maxint;

for(w=1;w<=n;w++)

if(!S[w]&&D2[w]

{

v=w;min=D2[w];

}

S[v]=TRUE;

for(w=1;w<=n;w++)

if(!S[w]&&(D2[v]+G.arcs[v][w]

{

D2[w]=D2[v]+G.arcs[v][w];

P2[w]=v;

}

}

printf("路径长度路径\n");

for(i=1;i<=n;i++)

{

printf("%5d",D2[i]);

printf("%5c",i-1+'a');v=P2[i];

while(v!=0)

{

printf("<-%c",v-1+'a');

v=P2[v];

}

printf("\n");

}

}

void main()

{

MGraph G;

int n,e,v;

char ch;

printf("输入图中顶点个数和边数n,e:");

scanf("%d,%d",&n,&e);

CreateMGraph(&G,n,e);

while(1)

{

printf("求最短路径,输入开始点v:");

fflush(stdin);

scanf("%c",&ch);

v=ch-'a'+1;

Dijkstra(G,v,n);

}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三 最短路径的算法(离散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3:最短路径算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理解Floyd(弗洛伊得)最短路径算法的思想 二、实验内容 用C语言编程实现求赋权图中任意两点间最短路径的Floyd算法,并能对给定的两结点自动求出最短路径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Floyd算法的原理 定义:Dk[i,j] 表示赋权图中从结点vi出发仅通过v0,v1,┉,vk-1中的某些结点到达vj的最短路径的长度, 若从vi到vj没有仅通过v0,v1,┉,vk-1 的路径,则D[i,j]=∝即 D-1[i,j] 表示赋权图中从结点vi到vj的边的长度,若没有从结点vi到vj的边,则D[i,j]=∝ D0[i,j] 表示赋权图中从结点vi到vj的”最短”路径的长度, 这条路上除了可能有v0外没有其它结点 D1[i,j] 表示赋权图中从结点vi到vj的”最短”路径的长度, 这条路上除了可能有v0,v1外没有其它结点 ┉┉┉ 根据此定义,D k[i,j]=min{ D k-1[i,j] , D k-1[i,k-1]+D k-1[k-1,j] } 定义:path[i,j]表示从结点vi到vj的“最短”路径上vi的后继结点 四、实验要求 要求输出每对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以及其最短路径 五、实验步骤 (一)算法描述 Step 1 初始化有向图的成本邻矩阵D、路径矩阵path 若从结点vi到vj有边,则D[i,j]= vi到vj的边的长度,path[i,j]= i; 否则D[i,j]=∝,path[i,j]=-1 Step 2 刷新D、path 对k=1,2,┉n 重复Step 3和Step 4 Step 3 刷新行对i=1,2,┉n 重复Step 4 Step 4 刷新Mij 对j=1,2,┉n 若D k-1[i,k]+D k-1[k,j]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校园最短路径问题

一、课程设计题目:校园最短路径问题 二、课程设计目的: 1.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 2.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 3.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训练用系统的观点和软件开发一般规范进行软件开发,培养软件工作者所具备的科学工作方法和作风。 三、课程设计要求: 1.设计的题目要求达到一定的工作量(300行以上代码),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2.编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内容不少于10页(代码不算)。 四、需求分析: 1、问题描述 图的最短路径问题是指从指定的某一点v开始,求得从该地点到图中其它各地点的最短路径,并且给出求得的最短路径的长度及途径的地点。除了完成最短路径的求解外,还能对该图进行修改,如顶点以及边的增删、边上权值的修改等。 校园最短路径问题中的数据元素有: a) 顶点数 b) 边数 c) 边的长度 2、功能需求 要求完成以下功能: a)输出顶点信息:将校园内各位置输出。 b)输出边的信息:将校园内每两个位置(若两个位置之间有直接路径)的 距离输出。 c)修改:修改两个位置(若两个位置之间有直接路径)的距离,并重新输 出每两个位置(若两个位置之间有直接路径)的距离。 d)求最短路径:输出给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的长度及途径的地点或输出 任意一点与其它各点的最短路径。 e)删除:删除任意一条边。 f)插入:插入任意一条边。 3、实现要点 a) 对图的创建采用邻接矩阵的存储结构,而且对图的操作设计成了模板类。 为了便于处理,对于图中的每一个顶点和每一条边都设置了初值。 b) 为了便于访问,用户可以先输出所有的地点和距离。 c) 用户可以随意修改两点之间好的距离。 d) 用户可以增加及删除边。 e) 当用户操作错误时,系统会出现出错提示。 五、概要设计:

关键路径问题报告

滁州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设计题目:关键路径问题 院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专业:网络工程 组别:第六组 起止日期:2012年4月9日~2012年6月24日指导教师:赵玉艳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二○一二年制

课程设计题目关键路径问题 组长柯焱芳学号2011211384 班级网工113班院部计算机工程系专业网络工程 组员靳梦婷李鹏飞陆勇刘宜雨 指导教师赵玉艳 课程设计目的1.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数据结构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综合该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或联合完成一个数据结构应用课题的设计; 2.根据选题需要,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熟练掌握图的各种基本数据结构的定义、存储结构和相应的算法,并可熟练利用c语言进行实现; 4.具有一定的算法设计和分析能力,掌握选用合适的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5.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能做出简单答辩; 6.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课程设计所需环境 ⑴实验设备:PC机⑵操作系统:Windows XP ⑶开发环境:Visio C++6.0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图的特征和性质,掌握各类图的存储结构、相关操作的程序实现以及图的应用,能够利用图的遍历、图的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关键路径、拓扑排序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序号起止日期工作内容分工情况 1 4.09-4.16 选题与分析课题内容, 查找资料柯焱芳:选题与分析课题内容 陆勇靳梦婷李鹏飞刘宜雨:查找资料 2 4.17-4.25 编写创建图,求最大路 径的函数刘宜雨靳梦婷:创建图李鹏飞陆勇:求最大路径 3 4.26- 5.16 编写总代码和主函数 (求关键路径) 柯焱芳:编写总代码和主函数(求关键路径) 4 5.17-5.2 5 对程序输入改写柯焱芳靳梦婷:对程序输入改写 5 5.26-6.10 对程序进行测试柯焱芳靳梦婷刘宜雨陆勇李鹏飞 6 6.11-6.24 整理文档与总结柯焱芳陆勇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院(系)审核意见 院长(主任)签字:年月日

MATLAB实验报告,遗传算法解最短路径以及函数最小值问题讲解

硕士生考查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MATLAB教程 考生姓名:考生学号: 学院:专业: 考生成绩: 任课老师(签名) 考试日期:20 年月日午时至时

《MATLAB 教程》试题: A 、利用MATLA B 设计遗传算法程序,寻找下图11个端点的最短路径,其中没有连接的端点表示没有路径。要求设计遗传算法对该问题求解。 a d e h k B 、设计遗传算法求解f (x)极小值,具体表达式如下: 3 21231(,,)5.12 5.12,1,2,3 i i i f x x x x x i =?=???-≤≤=? ∑ 要求必须使用m 函数方式设计程序。 C 、利用MATLAB 编程实现:三名商人各带一个随从乘船渡河,一只小船只能容纳二人,由他们自己划行,随从们密约,在河的任一岸,一旦随从的人数比商人多,就杀人越货,但是如何乘船渡河的大权掌握在商人手中,商人们怎样才能安全渡河? D 、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问题,利用MATLAB 进行实验。 以上四题任选一题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选择题目: A 一、问题分析(10分) 1 4 10 11 如图如示,将节点编号,依次为 1.2.3.4.5.6.7.8.9.10.11,由图论知识,则可写出其带权邻接矩阵为: 0 2 8 1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2 0 6 500 1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8 6 0 7 500 1 500 500 500 500 500 1 500 7 0 500 500 9 500 500 500 500 500 1 500 500 0 3 500 2 500 500 500 500 500 1 500 3 0 4 500 6 500 500 500 500 500 9 500 4 0 500 500 1 500 500 500 500 500 2 500 500 0 7 500 9 500 500 500 500 500 6 500 7 0 1 2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1 500 1 0 4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9 2 4 0 注:为避免计算时无穷大数吃掉小数,此处为令inf=500。 问题要求求出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Floyd 算法采用的是在两点间尝试插入顶点,比较距离长短的方法。我思考后认为,用遗传算法很难找到一个可以统一表示最短路径的函数,但是可以对每一对点分别计算,然后加入for 循环,可将相互之间的所有情况解出。观察本题可发现,所有节点都是可双向行走,则可只计算i 到j 的路径与距离,然后将矩阵按主对角线翻折即可得到全部数据。 二、实验原理与数学模型(20分) 实现原理为遗传算法原理: 按所选择的适应度函数并通过遗传中的复制、交叉及变异对个体进行筛选,使得适应度高的个体被保留下来,组成新的群体,新的群体既继承了上一代的信息,又优于上一代。这样周而复始,群体中个体适应度不断提高,直到满足一定的条件。 数学模型如下: 设图G 由非空点集合12{,...}n V V V V = 和边集合12{,...}m E e e e = 组成,其中121221(,)e ,P ,)(P ,P ), i i i i i i i i e P P E P =∈≠且若(则G 为一个有向图; 又设i e 的值为i a ,12{,...},m A a a a = 故G 可表示为一个三元组{,,}G P E A = 则求最短路径的数学模型可以描述为: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Dijkstra算法求最短路径

中南大学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题目第9题 Dijkstra算法求最短路径 学生姓名 XXXX 指导教师 XXXX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XXXXXXX 完成时间 XXXXXXX

目录 第一章问题分析与任务定义---------------------------------------------------------------------3 1.1 课程设计题目-----------------------------------------------------------------------------3 1.2 原始数据的输入格式--------------------------------------------------------------------3 1.3 实现功能-----------------------------------------------------------------------------------3 1.4 测试用例-----------------------------------------------------------------------------------3 1.5 问题分析-----------------------------------------------------------------------------------3 第二章数据结构的选择和概要设计------------------------------------------------------------4 2.1 数据结构的选择--------------------------------------------------------------------------4 2.2 概要设计-----------------------------------------------------------------------------------4 第三章详细设计与编码-----------------------------------------------------------------------------6 3.1 框架的建立---------------------------------------------------------------------------------6 3.2 点结构体的定义---------------------------------------------------------------------------7 3.3 创立带权值有向图------------------------------------------------------------------------8 3.4 邻接矩阵的显示---------------------------------------------------------------------------9 3.5 递归函数的应用---------------------------------------------------------------------------10 3.6 Dijkstra算法实现最短路径--------------------------------------------------------------10 第四章上机调试------------------------------------------------------------------------------------11 4.1 记录调试过程中错误和问题的处理---------------------------------------------------11 4.2 算法的时间课空间性能分析------------------------------------------------------------11 4.3 算法的设计、调试经验和体会---------------------------------------------------------11 第五章测试结果-----------------------------------------------------------------------------------12 第六章学习心得体会-----------------------------------------------------------------------------12 第七章参考文献-----------------------------------------------------------------------------------12 附录------------------------------------------------------------------------------------------------------12

最短路径流程图及算法详解

:算法的设计思想 本算法采用分支定界算法实现。构造解空间树为:第一个城市为根结点,与第一个城市相邻的城市为根节点的第一层子节点,依此类推;每个父节点的子节点均是和它相邻的城市;并且从第一个根节点到当前节点的路径上不能出现重复的城市。 本算法将具有最佳路线下界的节点作为最有希望的节点来展开解空间树,用优先队列实现。算法的流程如下:从第一个城市出发,找出和它相邻的所有城市,计算它们的路线下界和费用,若路线下界或费用不满足要求,将该节点代表的子树剪去,否则将它们保存到优先队列中,并选择具有最短路线下界的节点作为最有希望的节点,并保证路径上没有回路。当找到一个可行解时,就和以前的可行解比较,选择一个较小的解作为当前的较优解,当优先队列为空时,当前的较优解就是最优解。算法中首先用Dijkstra算法算出所有点到代表乙城市的点的最短距离。算法采用的下界一个是关于路径长度的下界,它的值为从甲城市到当前城市的路线的长度与用Dijkstra算法算出的当前城市到乙城市的最短路线长度的和;另一个是总耗费要小于1500。 伪代码 算法AlgBB() 读文件m1和m2中的数据到矩阵length和cost中 Dijkstra(length) Dijkstra(cost) while true do for i←1 to 50 do //选择和node节点相邻的城市节点 if shortestlength>optimal or mincost>1500 pruning else if i=50 optimal=min(optimal,tmpopt)//选当前可行解和最优解的 较小值做最优解 else if looped //如果出现回路 pruning //剪枝 else 将城市i插入到优先队列中 end for while true do if 优先队列为空 输出结果 else 取优先队列中的最小节点 if 这个最小节点node的路径下界大于当前的较优解 continue

关键路径问题设计与实现

《数据结构的课程设计》 报告 题目:关键路径问题设计与实现班级:1612401 学号:161240113 姓名:张修鸣 指导老师:孙涵 完成日期:2014.1.3

目录 一.需求分析. 二.程序主要功能. 三.程序运行平台. 四.程序类说明. 五.模块分析. 六.存在的不足与对策. 七.体验感悟 八.程序源代码.

需求分析 设计并实现关键路径的一种应用。 程序主要功能 (1)实现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的发现。 (2)给出一个具体的应用环境。 程序运行平台 该程序是用VC++6.0制做的,使用Microsoft Visual C++ 6.0运行该程序,具体操作是:打开Microsoft Visual C++ 6.0,菜单栏里点文件→打开工作区→找到“图书管理系统.dsw”这个文件→打开,或者在资源管理器中双击该文件,此时,VC++6.0会自动打开,并载入该系统相关资源,点击Run命令菜单或者或用快捷键Ctrl+F5运行该程序。 程序类说明 typedef struct node{ int adjvex; //邻接点域 int time;//活动持续时间 struct node *next; }Node; Node *p; typedef struct VertexNode{ int vertex; //顶点域 int indegree; //入度域 Node *firstedge; //边表头指针 }AdjList[20]; typedef struct{ AdjList adjlist;//邻接表 int Dian;//顶点数

int Bian; //边数 }ALGraph 函数分析: void CreateALGraph(ALGraph *&G) //建立有向图 int TopoSort(ALGraph *G,int s[20],int ve[20]) //拓扑排序并求各顶点事件的最早发生时间及拓扑逆序列 int CriticalPath(ALGraph *G)//求关键路径和关键活动 模块分析 文件的信息 关键活动与关键路径 存在的不足与对策 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所以没有设计好交互界面。 在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者的编程功底欠缺,因此学习过程较为艰辛,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多。在以后的学习中,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先打好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最短路径问题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最短路径问题实验报告

目录 一、概述 0 二、系统分析 0 三、概要设计 (1) 四、详细设计 (5) 4.1建立图的存储结构 (5) 4.2单源最短路径 (6) 4.3任意一对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7) 五、运行与测试 (8)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交通咨询系统设计(最短路径问题)一、概述 在交通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针对人们关心的各种问题,利用计算机建立一个交通咨询系统。在系统中采用图来构造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图中顶点表示城市,边表示各个城市之间的交通关系,所带权值为两个城市间的耗费。这个交通咨询系统可以回答旅客提出的各种问题,例如:如何选择一条路径使得从A城到B城途中中转次数最少;如何选择一条路径使得从A城到B城里程最短;如何选择一条路径使得从A城到B城花费最低等等的一系列问题。 二、系统分析 设计一个交通咨询系统,能咨询从任何一个城市顶点到另一城市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里程)、最低花费或是最少时间等问题。对于不同的咨询要求,可输入城市间的路程、所需时间或是所需费用等信息。 针对最短路径问题,在本系统中采用图的相关知识,以解决在实际情况中的最短路径问题,本系统中包括了建立图的存储结构、单源最短问题、对任意一对顶点间最短路径问题三个问题,这对以上几个问题采用了迪杰斯特拉算法和弗洛伊德算法。并未本系统设置一人性化的系统提示菜单,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三、概要设计 可以将该系统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①建立交通网络图的存储结构; ②解决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③实现两个城市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

迪杰斯特拉算法流图:

前N条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及应用

第36卷第5期2002年9月 浙 江 大 学 学 报(工学版) Jo ur nal o f Zhejiang U niv ersity(Eng ineer ing Science) Vol.36No.5Sep.2002 收稿日期:2001-10-24. 作者简介:柴登峰(1974-),男,浙江江山人,博士生,从事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研究.E-mail:chaidf@z https://www.360docs.net/doc/6a5199274.html, 前N 条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及应用 柴登峰,张登荣 (浙江大学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杭州浙江310027) 摘 要:现有最短路径问题指的是狭义最短路径问题,针对该问题而设计的算法只能求得最短的一条路径.前N 条最短路径拓宽了最短路径问题的内涵(即不仅要求得最短路径,还要求得次短、再次短…第N 短路径),是广义最短路径问题.在图论理论基础上分析问题之后,设计了一个递归调用Dijkstr a 算法的新算法,该算法可以求取前N 条最短路径,而且时间、空间复杂度都为多项式阶.该算法已经成功应用于一个交通咨询系统中,自然满足实时应用需要. 关键词:最短路径;N 条最短路径;网络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交通咨询系统 中图分类号:P 208;O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73X (2002)05-0531-04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N shortest paths problem CHAI Deng-f eng,ZHAN G Deng-rong (I nstitute of Sp ace and I n f ormation T echnical ,Zhej iang U niv er sity ,H angz hou 310027,China ) Abstract :As the shor test path denotes one path ,algorithms designed for shor test path problem can g et only one path .N shortest paths are N paths including the shortest one ,the one inferior to the shortest one,eto.After reviewing the application of shortest poth pro blem ,an N shortest paths problem w as put fo rw ard and described.Gr aph theo ry w as used to analy ze the problem and results in fo ur theoretical con-clusions .T hen ,algo rithm recursively calling the Dijkstra algor ithm was desig ned and analy zed .Bath time co nplexity and space conplex ity are poly nom ial order.The algo rithm w as tested by ex periment and applied to a traffic consultatio n system of Guang zhou City ,it can meet the need of r eal-time application.Key words :sho rtest path;N shor test paths;netw ork analysis;tr affic consultation system ;GIS 20世纪中后期,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图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得到广泛重视,图论作为一个数学分支的地位真正得到了确立.现在,图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众多领域,GIS 网络分析就是图论在地理信息领域的重要应用[3] ,此外,还有城市规划、电子导航、交通咨询等等. 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中的一个典范问题[1],主要研究成果有Dijkstra 、Floy d 等优秀算法[1,2],Dijk-stra 还被认为是图论中的好算法[1] .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算法实现的优化改进与应用方面[3,4].最短路径问题通常有两类[2]:一类是求取从某一源点到其余各点的最短路径;另一类是求取每一对顶 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问题,但有一个共同的缺陷:这里的最短路径指两点之间最 短的那一条路径,不包括次短、再次短等等路径.在此不妨称以上两类问题为狭义最短路径问题,为此设计的算法只能求得最短的一条路径,而不能得到次短、再次短等等路径. 实际上,用户在使用咨询系统或决策支持系统时,希望得到最优的决策参考外,还希望得到次优、再次优等决策参考,这同样反映在最短路径问题上.因此,有必要将最短路径问题予以扩充,成为N 条最短路径问题,即不但要求得到最短路径,还要得到次短、再次短等路径.这称之为广义最短路径问题.

最短路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掌握图的存储结构 利用最短路径算法,通过java编程实现最短路径输出。 二、实验环境 Eclipse平台 三、实验过程 最短路径算法问题是计算机科学、运筹学、地理信息系统和交通诱导、导航系统等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传统的最短路径算法主要有Floyd算法和Dijkstra算法。Floyd 算法用于计算所有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则用于计算一个结点到其他所有结点的最短路径。本程序利用Dijkstra算法用java语言实现最短路径的可视化。 流程: 画无向邻接矩阵邻接矩阵初始化求取最短路径 Java文件如下 M ain.java 文件: import java.awt.BorderLayout; import java.awt.Color; import java.awt.FlowLayout;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Event;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Listener; import java.awt.event.ItemEvent; import java.awt.event.ItemListener; import java.util.StringTokenizer; import javax.swing.JButton; import javax.swing.JComboBox; import javax.swing.JFrame; import javax.swing.JLabel; import javax.swing.JPanel; import javax.swing.border.TitledBorder;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UI("最短路径"); } } @SuppressWarnings("serial") class UI extends JFrame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ItemListener { JFrame frame; JButton button;

栈的课程设计完整版

唐山学院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题目栈的基本操作及其应用 系 (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班级 16计本(2) 姓名周登旺 学号 4164001232 指导教师郭琳虹 2018 年 1 月8日至2018 年1 月12日共1 周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1.引言 在计算机系统中,栈则是一个具有以上属性的动态内存区域。程序可以将数据压入栈中,也可以将数据从栈顶弹出。在i386机器中,栈顶由称为esp的寄存器进行定位。压栈的操作使得栈顶的地址减小,弹出的操作使得栈顶的地址增大。首先系统或者数据结构栈中数据内容的读取与插入(压入push和弹出pop)是两回事!插入是增加数据,弹出是删除数据,这些操作只能从栈顶即最低地址作为约束的接口界面入手操作,但读取栈中的数据是随便的没有接口约束之说。很多人都误解这个理念从而对栈产生困惑。而系统栈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又起到一个跨部件交互的媒介区域的作用即cpu与内存的交流通道,cpu只从系统给我们自己编写的应用程序所规定的栈入口线性地读取执行指令,用一个形象的词来形容它就是pipeline(管道线、流水线)。cpu内部交互具体参见EU与BIU的概念介绍。栈作为一种数据结构,是一种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特殊线性表。它按照后进先出的原则存储数据,先进入的数据被压入栈底,最后的数据在栈顶,需要读数据的时候从栈顶开始弹出数据(最后一个数据被第一个读出来)。栈具有记忆作用,对栈的插入与删除操作中,不需要改变栈底指针。 栈是允许在同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特殊线性表。允许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一端称为栈顶(top),另一端为栈底(bottom);栈底固定,而栈顶浮动;栈中元素个数为零时称为空栈。插入一般称为进栈(PUSH),删除则称为退栈(POP)。栈也称为后进先出表。栈可以用来在函数调用的时候存储断点,做递归时要用到栈! 一、基本概念 栈(stack)在计算机科学中是限定仅在表尾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的线形表。 栈是一种数据结构,是只能在某一端插入和删除的特殊线性表。它按照先进后出的原则存储数据,先进入的数据被压入栈底,最后的数据在栈顶,需要读数据的时候从栈顶开始弹出数据(最后一个数据被第一个读出来)。 栈是允许在同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特殊线性表。允许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一端称为栈顶(top),另一端为栈底(bottom);栈底固定,而栈顶浮动;栈中元素个数为零时称为空栈。插入一般称为进栈(PUSH),删除则称为退栈(POP)。栈也称为后进先出表(LIFO表),栈可以用来在函数调用的时候存储断点,做递归时要用到栈! 本课程设计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对栈进行基本操作和实现栈的一些实际应用,在课程设计中,系统开发平台为Windows 7。程序设计语言使用Visual c++。程序的运行平台为Windows 2000/XP/7/10。 /* 2问题分析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介绍栈的概念和栈的基本操作和栈的两种存储结构及其应用。其中栈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置空栈,判断栈空,进栈,出栈,取栈顶元素。栈的两种存储

最短路径实验报告

云南财经大学信息学院学生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报告 (2013—2014 学年第 2 学期) 周次:第7周日期:2014年 4 月 17 日地点: 一、实验内容与目的 1.内容 查看“最短路径.swf”,选择熟悉的程序设计语言定义有向图,根据动画演示求取从有向图任一结点到其他结点的最短路径。 2.实验目的 了解最短路径的概论,掌握求最短路径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或技术路线(可使用流程图描述) 实验原理:(李燕妮负责设计,周丽琼负责编程) 图是由结点的有穷集合V和边的集合E组成,求最短路径用迪杰斯特拉算法: 1)适用条件&范围: a) 单源最短路径(从源点s到其它所有顶点v); b) 有向图&无向图(无向图可以看作(u,v),(v,u)同属于边集E的有向图) c) 所有边权非负(任取(i,j)∈E都有Wij≥0); 2)算法描述: a)初始化:dis[v]=maxint(v∈V,v≠s); dis[s]=0; pre[s]=s; S={s}; b)For i:=1 to n 1.取V-S中的一顶点u使得dis[u]=min{dis[v]|v∈V-S}

2.S=S+{u} 3.For V-S中每个顶点v do Relax(u,v,Wu,v) c)算法结束:dis[i]为s到i的最短距离;pre[i]为i的前驱节点 三、实验环境条件(使用的软件环境) Microsoft Visual C++6.0 四、实验方法、步骤(列出程序代码或操作过程) /*本程序的功能是求图中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ING 9999 typedef struct ArcCell{ int adj; /*顶点关系类型,用1表示相邻,0表示不相邻*/ }ArcCell,**AdjMatrix; /*邻接矩阵*/ typedef struct type{ char data[3]; /*顶点值*/ }VertexType; typedef struct{ VertexType *vexs; /*顶点向量*/ AdjMatrix arcs; /*邻接矩阵*/ int vexnum,arcnum; /*图的顶点数和边数*/ }MGraph; /*初始图*/ void InitGraph(MGraph *G) { int i,nu,mu; printf("\n输入顶点的个数和(边)弧的个数:"); scanf("%d %d",&nu,&mu); G->arcs=(ArcCell **)malloc(nu*sizeof(ArcCell *)); for(i=0;iarcs[i]=(ArcCell *)malloc(nu*sizeof(ArcCell)); G->vexs=(VertexType *)malloc(nu*sizeof(VertexType)); /*分配顶点空间*/ G->vexnum=nu;G->arcnum=mu; /*图的顶点数和边数*/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_最短路径C++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求解最优交通路径 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教务处 2011 年 7 月 7日

图1 B.具体功能实现及相应的弗洛伊德算法 首先,建立查询信息对话框,使用户能够录入需要查询的城市代号,并显示路径长度及最短路径沿途经过的城市。并相应地添加如下变量int m_v0;int m_v1;int m_lj;CString m_zd; 具体代码如下: #define MAXV 25 //最大顶点个数 #define INF 32767 //用32767表示∞ //以下定义邻接矩阵类型 typedef struct { int no; //顶点编号 char name[10]; //顶点名称 } VertexType; //顶点类型 typedef struct //图的定义 { int edges[MAXV][MAXV]; //邻接矩阵 int vexnum,arcnum; //顶点数,弧数 VertexType vexs[MAXV]; //存放顶点信息 } MGraph; //图的邻接矩阵类型 1.通过函数CreatUDN()存放城市路径信息,输入顶点之间的路径长度,创建带权图的邻接矩阵。 void CTDialog::CreatUDN() { MGraph *g=(MGraph*)malloc(sizeof(MGraph)); int i,j; for(i=0;iedges[i][j]=INF; if(i==j)g->edges[i][j]=0; //初始化置任意两城市之间距离为无穷大,即两城市之间没有直接通路

关键路径的查找实验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软件设计基础 姓名 xxxx 班级采矿10-8班学号 xxxxx 日期 2012年10月 成绩教师 xxxx

3.2算法步骤:

(1)输入e条弧,建立AOE网的存储结构。 (2)从源点v1出发,令ve(1)=0,求ve(j),2<=j<=n。 (3)从汇点vn出发,令vl(n)=ve(n),求vl(i) 1<=i<=n-1。 (4)根据各顶点的ve和vl值,求每条弧s(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晚开始时间l(s),其中e(s)=l(s)的为关键活动。 总结 首先,关于程序方面,我发现即使对设计思路有了眉目,知道了所要用到的数据结构、用邻接表来存储AOE-网、建立栈来求拓扑序列、输出的拓扑序列的个数少于节点数则有回路等等,要把这些方法写成函数代码,其实还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再加上要完善设计思路,构造整个程序框架在内,都是一件工作量非常大的工作。 在处理程序代码的时候,有两个问题始终解决不了。一是程序输入时只能输入整形数据,而非整形的输入则会导致程序异常停止,但是因为整形的输入方式已贯穿整个程序,若要修改只能另外重做整个程序,所以暂不考虑修改,而打算做一个判错系统,判断若非整形的输入则报错;二是第一种错误的解决方案未能成功实行,于网路上搜索到了几种判断是否为整形数据的程序代码,但将其修改融合到求关键路径的程序中,虽然没有错误可以运行,但是却不能正确的报错。 于是,在尝试多种方案却仍不成功的前提下,我只好选择加上提示语,即:printf("请输入某项目的信息,并请用整形数字表示(格式:弧头,

最短路径_Dijkstra算法__实验报告

实验六:编程实现Dijkstra 算法求最短路问题. 1.需求分析: 首先让用户输入一个带权的有向图,输入时可通过一对一对输入存在弧的两个弧头与弧尾顶点以及弧上的权值从而输入整个有向图。用户输入一对对弧后,我们可以采用数组的形式来进行存储每个顶点之间的权值,最后由用户输入该有向图的源点(即每个最短路径的起点),要求源点必须为刚才输入的各顶点中的某一个,如果用户输入错误,程序要给出错误信息提示并退出程序。然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个Graph这样的类,将对关系的各种操作放入其中,然后我们在主函数中调运这个类就可以实现最短路问题的求解了。 2.概要设计: ①.构造一个新的类Graph: class Graph { private: int arcs[MAX][MAX],Path[MAX][MAX],D[MAX]; int arcnum,vexnum,weight,v0; Type a,b,vexs[MAX]; public: void Creat_Graph(); void Show_ShortestPath(); void ShortestPath_DIJ(); }; ②.结构化调用类中方法的主函数: int main() { Graph G; G.Creat_Graph(); G.ShortestPath_DIJ(); G.Show_ShortestPath(); return 0; } 3.代码实现: #include #define MAX 100 #define INFINITY INT_MAX enum BOOL{FALSE,TRUE};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 class Graph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复习进程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

1 ABSTRACT 1.1图和栈的结构定义 struct SqStack////栈部分 { SElemType *base;//栈底指针 SElemType *top;//栈顶指针 int stacksize;//栈的大小 int element_count;//栈中元素个素 }; /////////AOE网的存储结构 struct ArcNode //表结点 { int lastcompletetime;//活动最晚开始时间 int adjvex; //点结点位置 int info; //所对应的弧的权值 struct ArcNode *next;//指向下一个表结点指针 }; struct VNode //点结点 { VertexType data; //结点标志 int indegree; //该结点入度数 int ve; //记录结点的最早开始时间 int vl; //记录结点的最晚开始时间 struct ArcNode *first_out_arc; //存储下一个出度的表结点struct ArcNode *first_in_arc;//存储下一个入度的表结点 }; struct ALGraph

{ VNode *vertices; //结点数组 int vexnum; //结点数 int arcnum; //弧数 int kind; //该图的类型 }; 2系统总分析 2.1关键路径概念分析 2.1.1什么是关键路径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通过分析项目过程中哪个活动序列进度安排的总时差最少来预测项目工期的网络分析。这种方法产生的背景是,在当时出现了许多庞大而复杂的科研和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常常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对这些项目进行组织,在有限资源下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费用下完成整个项目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这样CPM就应运而生了。对于一个项目而言,只有项目网络中最长的或耗时最多的活动完成之后,项目才能结束,这条最长的活动路线就叫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组成关键路径的活动称为关键活动。 2.1.2关键路径特点 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持续时间决定了项目的工期,关键路径上所有活动的持续时间总和就是项目的工期。 关键路径上的任何一个活动都是关键活动,其中任何一个活动的延迟都会导致整个项目完工时间的延迟。

实验四图的最短路径弗洛伊德算法实现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四:图的相关算法应用 姓名:王连平 班级:09信科2班 学号:I09630221

实验四图的相关算法应用 一、实验内容 求有向网络中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 二、实验目的 掌握图和网络的定义,掌握图的邻接矩阵、邻接表和十字链表等存储表示。掌握图的深度和广度遍历算法,掌握求网络的最短路的标号法和floyd算法。 三、问题描述 对于下面一张若干个城市以及城市间距离的地图,从地图中所有可能的路径中求出任意两个城市间的最短距离及路径,给出任意两个城市间的最短距离值及途径的各个城市。 四、问题的实现 4.1数据结构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和说明 1) typedef struct ArcCell{//储存弧信息 int Distance; ArcCell *info;//此项用来保存弧信息,,在本实验中没有相关信息要保存 }ArcCell,AdjMatrix[ MAX_VERTEX_NUM][ MAX_VERTEX_NUM]; typedef struct{//储存顶点信息 string vexs[ MAX_VERTEX_NUM];//顶点向量

AdjMatrix arcs;//邻接矩阵 int vexnum , arcnum;//图的当前顶点数和弧数 }MGraph; 顶点信息和弧信息都是用来建立一个有向网G 2) d[v][w];//G中各对顶点的带权长度 若P[v][w][u]为TRUE,则u是从v到w当前求得最短路径上的顶点 4.2主要的实现思路 首先通过一个函数(CreateDN)建立图的邻接矩阵储存方式,一次输入某条弧的起点,终点,和权值。通过调用Locate函数来找到该弧在邻接矩阵中的相应位置。 其次运用弗洛伊德算法来求各定点的最短路劲,具体思路为:如果从v到w有弧,则存在一条长度为arcs[v][w]的路径,该路径不一定是最短路径。考虑路径(v,u,w)是否存在,若存在,比较(v,w)和(v,u,w)的长度,取较短者为从v到w的中间点序号不大于0的最短路径。以此类推,每次增加一个点,从而求出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这样,经过n次比较后,所求得的必为从v到w的最短路径。按此方法,可以同时求得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 五、主要源程序代码(包含程序备注)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INfinity 10000//最大值 # define MAX_VERTEX_NUM 10//最大顶点数 typedef struct ArcCell{//储存弧信息 int Distance; ArcCell *info; }ArcCell,AdjMatrix[ MAX_VERTEX_NUM][ MAX_VERTEX_NUM]; typedef struct{//储存顶点信息 string vexs[ MAX_VERTEX_NUM];//顶点向量 AdjMatrix arcs;//邻接矩阵 int vexnum , arcnum;//图的当前顶点数和弧数 }MGraph; int Locate(MGraph &G,string v) { int a=0; for (int i=0;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