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09号通告附件1)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09号通告附件1)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09号通告附件1)

.

附件1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范围

基于血型分析主要反应为凝集法的特点,从反应介质角度,可将血型分析方法主要分为载片法、试管法、微孔板法和柱凝集法四种。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是以血型分析的主要方法为基础,对不同反应介质技术进行自动化设计,目前常见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试管法、微孔板法和柱凝集法三大类。

.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采用试管法、微孔板法或柱凝集法对人体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交叉配血等试验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基于其他技术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产品,可参照本指导原则相关适用条款准备注册申报资料。对于血型分析只是其适用范围某一部分的临床分析仪器,如全自动血库系统,应当参照本指导原则准备血型分析部分的相关注册申报资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申请产品注册和相关许可事项变更的产品。

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一)综述资料

1.概述

(1)申报产品管理类别为III类。

(2)产品名称:建议统一将产品名称命名为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如有特殊情形,可根据医疗器械命名原则,参考新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的产品名称举例确定命名,并详细描述确定依据。

2.产品描述

(1)结构组成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一般由分析模块、控制和显示模块组成。分析模块主要由样本装载和输送装置、加样装置、试剂装置、恒温反应装置、离心机、液体容器、检测器、清洗装置等组成,控制和显示模块主要由计算机和软件组成,通过软件控制仪器的所有部件,确定运行相应试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需要执行的操作,读取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

申请人应当根据拟申报产品的具体特征详细描述各组成装—2 —

.

置、各装置的具体组成部分以及各主要元器件的名称和生产企业,并详细描述申报产品的主要功能及各组成装置的功能,可以采用照片结合文字描述的形式给予明确说明。

(2)工作原理

申请人应当根据申报产品的设计要求按照反应步骤写明工作原理,重点对加样装置、离心机、恒温反应装置、检测器进行描述,应采用文字加图示的方式对上述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进行详细描述,对申报产品能够进行的试验项目进行描述,并写明申报产品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特征(可以表格形式逐条进行描述)。

3.注册单元和型号规格

(1)注册单元划分

原则上同一注册单元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技术原理、结构组成、性能指标和适用范围应基本一致,单一功能部件数量不同导致样本处理量存在差异的产品可以作为同一注册单元。但具有下列任一情况的产品,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①不同工作原理的产品,如基于试管法、微孔板法、柱凝集法的产品,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②工作原理相同,适用范围基本相同,但因产品主要设计结构的不同对安全性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产品,无论产品在样本处理速度、样本处理量、分析性能指标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2)型号规格

对于同一注册单元申报产品存在多种型号规格的,应当提供各型号规格的划分说明,写明各型号规格之间的区别,应当采用.

表格加说明性文字的图片、图表,对各型号规格的结构组成、主要功能、性能指标等内容进行描述。

4.适用范围

(1)适用范围

①明确写明申报产品的预期用途,建议采用以下形式描述:“该产品采用××法,与配套的检测试剂共同使用(如适用),在临床上用于对来源于人体的血液样本进行×××试验”。其中,××法应写明申报产品的设计工作原理,如试管法、微孔板法、柱凝集法等;×××试验应当根据研究资料和临床评价资料的具体结果写明申报产品可以完成的试验类型,包括ABO/RhD血型鉴定、抗体筛选、交叉配血等。

②明确写明目标用户为经专业培训的医疗卫生机构的检验人员,并写明相关人员操作申报产品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要求。

③明确写明与申报产品配套使用的检测试剂的情况,如为开放系统,应写明适用的耗材(如微孔板、凝胶/玻璃珠等)以及试剂要求。如为封闭系统,只写明生产企业名称即可,或者注明“与本公司生产的配套试剂共同使用”。

(2)预期使用环境

①明确写明申报产品预期使用的地点,如医疗卫生机构检验科。

②明确写明可能会影响申报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环境条件,也即申报产品的正常工作条件,包括空间要求、温度、湿度、海拔高度、电源要求等,对每一条件均应给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如温度范围在5℃~30℃。

—4 —

.

. (二)研究资料

1.产品性能研究

(1)产品性能研究资料

①功能性指标研究资料:

申报产品各组成装置性能的研究资料:应根据综述资料中有

关申报产品结构组成和各主要组成装置的情况进行,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至少应包括对加样装置(原理、加样量、加样准确性、加样精密度)、离心机(转速、相对偏差)、恒温反应装置(原理、温度范围、温度精度)、检测器(原理、光源、图像获取装置)、机械传动装置(运动类型、精度)、适用的反应载体(微孔板、凝胶卡的尺寸和类型)的功能性指标或者装置中主要元器件功能性指标的研究资料。

申报产品临床项目分析性能的研究资料:建议申请人根据申报产品的工作原理,综合考虑申报产品预期设计可以完成的试验类型情况,对每一试验类型采用临床样本进行研究,并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

②安全性指标的验证包括电气安全指标和电磁兼容指标两大类。电气安全指标应当包括GB 4793.1、GB 4793.9、YY 0648及其他适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的所有指标,电磁兼容指标应当包括GB/T 18268.1和GB/T 18268.26及其他适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的所有指标,具备能力的申请人可对上述项目自行研究,并提交详细的验证资料,不具备能力的申请人可通过注册检验对上述项目进行验证,以注册检验报告作为该部分的验证资料。

③环境条件对产品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的研究资料,主要包

括气候环境条件、机械环境条件、运输条件等,可参考GB/T 14710及其他适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的相关指标,具备能力的申请人可对上述项目自行研究,并提交详细的验证资料,不具备能力的申请人可通过注册检验对上述项目进行验证,以注册检验报告作为该部分的验证资料。

④研究资料中应详细写明通过研究验证确定的分析仪结构组成及主要元器件信息。

⑤对于由已批准产品进行改进形成的新型号产品,注册人应当考虑新型号产品是否与已批准产品属于同一注册单元,如属于,注册人应当分析改进部分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的影响,针对改进部分进行相应的组成模块性能研究和临床项目分析性能的研究,并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如不属于,应当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第五章的要求进行产品注册。

(2)产品技术要求的研究和编制说明

根据《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要求,产品技术要求应包含产品名称、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性能指标、检验方法和产品技术要求编号。产品名称和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的内容应与综述资料中的相应内容保持一致。性能指标包括功能性指标、安全性指标以及质量控制指标,其内容应与产品性能研究资料的内容一致。检验方法应优先考虑采用公认的或已颁布的标准检验方法,对于尚无公认的或已颁布的标准检验方法,需根据产品性能研究资料的内容一致,并保证该方法具有可重现性和可操作性。

(3)性能研究及产品技术要求研究适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清单见表1。

—6 —

.

. 表1 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注:1.上述标准未标注年代号,申请人应参照最新版本。

2.如有其他新的适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参照。

2.产品有效期研究

应当提供产品有效期的验证报告,报告中应对申报产品中包含的易耗、易损、需定期更换或者具有固定使用寿命的主要元器件的情况进行详细描述,详述确定产品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期的具体理由,给出产品使用期限或者产品失效期。

3.软件研究

(1)提供一份单独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随机软件描述文档,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结果无法判读

血型卡无法判读经验分享 全自动血型卡的判读是由仪器进行的,会出现判读不出或有误的现象。 从相机拍照到结果判读是怎样的一个流程呢?爱康的仪器和中济万泰仪器具体实现上有所区别,但是流程时相同的。 1、相机拍摄出清晰照片 2、选择照片中图像处理区域 3、选择凝胶柱判读范围 ZJWT第一孔的位置固定,通过调节X间距,和X偏移实现范围选择, ANGEL通过对每个孔取左右X值来实现范围选择 4、凝集强度判读规则,即判断每个孔位的凝集强度 都是根据高度和色素来区分凝集程度 5、项目判读规则,即根据每个孔位的凝集强度判断报告结果 都是在卡类型中定义判读规则的 ZJWT是左下图设定,优点简单直观,缺点,会有个别结果定义错误 ANGEL的是如右下图,代码设定,优点不会遗漏任何血型情况,缺点,无基础人员无法看懂和修改

中济万泰仪器判读规则爱康仪器判读规则 现象一:全部都判读不出来 分析:1、照片不清晰 2、图片处理区域未选取不合适 3、凝胶柱范围未选择正确 4、凝集强度判断规则丢失或被修改 5、卡片类型判读规则丢失或修改 现象二:单一项目判读不出来 分析:1、项目判读规则丢失或修改 现象三:个别卡片判读不出结果 分析:1、凝胶柱范围未选择正确 现象四:所有卡片固定孔位无法判读 分析:1、相机有污物 2、凝胶柱范围不合适 本次案例: 现象:O型血,D阴、C阴、E阳,判断不出结果 分析:1、图片清晰 2、图像处理区域正确 3、凝胶柱范围正确 4、凝集强度可判读出2+ 其他血型均正常,怀疑此血型判读规则有误,查看规则,如图所示 此血型的定义中,反定的定义错误,应为----+-++。

第一包、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教案

数量: 1台 技术参数: 一、分析部分: *1.系统: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2.测定方法:微孔板凝集法。 *3.测定速度:平均200份/小时以上。 4.反应时间:20~60分钟,1分钟步进。 5.测定项目:ABO血型;Rh因子;传染病筛查;病毒学检测。 6.样品:含有抗凝剂的全血;血清;红细胞悬浮液。 7.样品管:原始采血管。 8.样品架:10个样品管/样品架,同时放置≥10个架子;自动连续进样。 9.样品ID:自动条码扫描(7~26位);适用NW7; 2 OF 5 INTERLEAVED;CODE 39; CODE 128,ISBT-CODE128等。 10.样品吸取:10~150μl;1μl步进。 11.试剂的吸取:使用微量注射器;试剂体积:10~40μl,1μl步进;压力检测器 可测出异常吸取和剩余试剂量。 12.反应容器:微孔板;条形码;同时容纳≥26个板。 13.微孔板混合:自动旋转摇动或喷气,混合时可进行预加热。 14.反应温度:温度: +2℃~40℃;自动控制并可自定义。 15.针冲洗:仪器自动对样品针和试剂针进行冲洗。 16.分光系统:彩色CCD摄像系统。 17.评价方式:描述评估参数:反应图像的视觉评估存在DPR;非正常检测:空孔, 气泡和外部异物。 二、数据处理系统: 1.操作系统:Windows。 2.数据储存:可存储:≥1.0×106样品数据;40000样品图像。 *3.开放的测定参数:所有检测项目试剂全部开放。 *4.过程监测:从样品进样到结果信息整个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及监测。吸取和测定的日期和时间。反应的温度和湿度。吸取的结果,测定的数据,评 价的结果。反应图像,分析参数,试剂和稀释液的批号信息。 5.质控:日内和日间质控。 6.数据收集:可通过日期,组别,试剂,评价参数和/或评价结果对历史数据进行 收集。 7.密码管理:分级密码管理。 8.报警:报警显示在CRT上并蜂鸣。 9.诊断功能:协助维修和确认。 10.联机通讯:通过RS232C接口进行联机通讯(4800bps)。 三、其它:电源:AC220V(±10%),50/60Hz(±1%),功率:3KVA。 四、附属配套设备:(1)计算机1台。 (2)打印机1台。 (3)纯水机1台。 (4)UPS不间断电源1台。

血型分析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血型分析仪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投资公司

血型分析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章项目规划分析 第五章选址可行性分析 第六章项目工程设计研究 第七章工艺技术分析 第八章环境保护、清洁生产 第九章企业卫生 第十章项目风险情况 第十一章项目节能方案分析 第十二章实施方案 第十三章项目投资情况 第十四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综合评价说明

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投资公司 (二)公司简介 本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 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 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 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引进世界领先的技术,汇聚跨国高科技人才以确保公司产业的稳 定发展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企业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前瞻性研发 布局。公司所属行业对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要求较高,公司技术与管理团 队专业和稳定,对行业和客户需求理解到位,以及公司不断加强研发投入,保证了产品研发目标的实施。未来,公司将坚持研发投入,稳定研发团队,加大研发人才引进与培养,保证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水平。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科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47.16万元,同比增长 28.99%(2954.82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血型分析仪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1659.20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8.68%。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208.4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67.94万元,增长率17.08%;实现净利润2406.3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9.49万元,增长率12.61%。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09号通告附件1)

. 附件1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范围 基于血型分析主要反应为凝集法的特点,从反应介质角度,可将血型分析方法主要分为载片法、试管法、微孔板法和柱凝集法四种。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是以血型分析的主要方法为基础,对不同反应介质技术进行自动化设计,目前常见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试管法、微孔板法和柱凝集法三大类。 .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采用试管法、微孔板法或柱凝集法对人体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交叉配血等试验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基于其他技术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产品,可参照本指导原则相关适用条款准备注册申报资料。对于血型分析只是其适用范围某一部分的临床分析仪器,如全自动血库系统,应当参照本指导原则准备血型分析部分的相关注册申报资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申请产品注册和相关许可事项变更的产品。 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一)综述资料 1.概述 (1)申报产品管理类别为III类。 (2)产品名称:建议统一将产品名称命名为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如有特殊情形,可根据医疗器械命名原则,参考新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的产品名称举例确定命名,并详细描述确定依据。 2.产品描述 (1)结构组成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一般由分析模块、控制和显示模块组成。分析模块主要由样本装载和输送装置、加样装置、试剂装置、恒温反应装置、离心机、液体容器、检测器、清洗装置等组成,控制和显示模块主要由计算机和软件组成,通过软件控制仪器的所有部件,确定运行相应试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需要执行的操作,读取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 申请人应当根据拟申报产品的具体特征详细描述各组成装—2 —

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AUTOVUE Innova)操作与维护管理规程

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AUTOVUE Innova)操作与维护管理规程 一、操作规程 1、开机 (1)打开仪器电源 (2)打开电脑,启动AutoVue Innova软件,登录到常规模式,仪器初始化。 (3)初始化完成后,点击“维护”→“冲洗”→“执行”→“冲洗设置”→“蒸馏水”→“确定”,冲洗完成后,再根据上述步骤选择“生理盐水”冲洗5遍。 (4)冲洗完成后,点击“维护”→“吸头消除污染”→“执行”→“NAOH 小瓶位置”→“确定”→“执行”,完成后显示完成提示。 2、装载试剂 (1)点击软件界面上的“主舱门”,等待提示打开主舱门,装载试剂和稀释板。装载试剂时从设备中取出试剂架,将试剂小瓶轻轻翻转几次,使试剂红细胞完全混合,将试剂小瓶条码标签朝外小心放入试剂架正确位置,将瓶盖取下放在相应小瓶旁边。稀释板平稳放在稀释台上,使左上角对齐。 (2)点击软件界面上的“抽屉”,等待提示打开抽屉,装载试剂卡。装载时注意每张卡都要整齐排放,将贴有有效期一面朝左放置。 3、样本注册和装载 (1)条形码自动扫描注册 ①点击软件界面的“样品”,点击“注册/装载”→“注册”→“样品”,

用扫描仪依次扫描患者样品标识号信息,每个标本按照提示扫描2遍,所有标本扫描完毕,点击“发送到工作列表”。然后点击“退出”。 ②打开样品舱门,使用软件或设备上的旋转按钮将样本架旋转至适当装载位置,依次放入样本,关闭舱门,系统初始化样本转子以检查所有样本。 (2)指定位置注册 ①打开样品舱门,点击软件界面“样品”,点击“注册/装载”→“注册”→“样品”,选择优先级中“正常”或“急诊”,手工输入患者样品标识号信息2次,点击“发送到工作列表”。然后点击“退出”。 ②打开样品舱门,使用软件或设备上的旋转按钮将样本架旋转至适当装载位置,依次放入样本,关闭舱门,系统初始化样本转子以检查所有样本。 (3)手工装载 ①注册:在“样品架”界面,点击“样品”→“注册/装载”在注册模式下点击“样品”选择“优先级”(“正常”或“紧急检测”)在“实验组”中选“ABO/Rh Reverse”在“样品类型”中选择“CENTBLOOD”,在“样品”空格中输入样品号,验证2次,点击“发送到工作列表”。 ②装载:打开样品舱门,选择“装载”、“指定位置,在“样品”空格中输入样品号,验证2次,选择指定的样品架和架上具体位置。关闭舱门,系统初始化样本转子以检查所有样本。 4、结果查看及编辑 (1)点击软件界面“结果”→“已完成工作列表”,查看已完成的检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209号通告附件1)

附件1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范围 基于血型分析主要反应为凝集法的特点,从反应介质角度,可将血型分析方法主要分为载片法、试管法、微孔板法和柱凝集法四种。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是以血型分析的主要方法为基础,对不同反应介质技术进行自动化设计,目前常见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试管法、微孔板法和柱凝集法三大类。 —1 —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采用试管法、微孔板法或柱凝集法对人体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交叉配血等试验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基于其他技术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产品,可参照本指导原则相关适用条款准备注册申报资料。对于血型分析只是其适用范围某一部分的临床分析仪器,如全自动血库系统,应当参照本指导原则准备血型分析部分的相关注册申报资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申请产品注册和相关许可事项变更的产品。 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一)综述资料 1.概述 (1)申报产品管理类别为III类。 (2)产品名称:建议统一将产品名称命名为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如有特殊情形,可根据医疗器械命名原则,参考新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的产品名称举例确定命名,并详细描述确定依据。 2.产品描述 (1)结构组成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一般由分析模块、控制和显示模块组成。分析模块主要由样本装载和输送装臵、加样装臵、试剂装臵、恒温反应装臵、离心机、液体容器、检测器、清洗装臵等组成,控制和显示模块主要由计算机和软件组成,通过软件控制仪器的所有部件,确定运行相应试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需要执行的操作,读取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 申请人应当根据拟申报产品的具体特征详细描述各组成装—2 —

分析全自动血型仪在血型检测中的应用

分析全自动血型仪在血型检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4-17T15:03:14.30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作者:段峰 [导读] 对于血性检测来说,全自动血型仪的检测效率与准确性都比较高。 湖北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448000 摘要::目的:对全自动血型仪在血性检测中应用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应用全自动血型仪,本院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1月检测了12763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血型鉴定样本。结果:在12763例样本中,仪器无法判断结构的样本有85例,其中自身对照阳性样本和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样本分别有50例和35例。结论:对于血性检测来说,全自动血型仪的检测效率与准确性都比较高。关键词: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血型检测;应用 对血型检测的准确性进行有效保证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为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提供重要保障。当下,在临床中经常应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试管法、手工凝胶卡式法和全自动仪器法等。微柱凝胶卡全自动血型仪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可以对试管法的劣势进行有效弥补,同时其结果比较容易判断,可以在较长时间中对数据进行保存。正是因为如此,在临床血型检测中对其进行了充分应用。不过,当处于血型检测过程中的时候,全自动血型仪可能会遇到结果无法判读的情况,需要对其发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等进行明确,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1 材料与方法 1.1样本来源 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我院门诊血型样本8297份,住院患者血型样本4466份,对1:9的枸橼酸钠抗凝血进行抽取,其剂量是3毫升。 1.1试剂与仪器 从上海血液生物医药公司购取单克隆抗-A/抗-B、RhD试剂、5%A/B标准红细胞。达亚美公司提供ABO/RhD凝胶卡和Diamed Techno 全自动血型仪。低速离心机和血库专用离心机[1]。 1.1检测方法 对于仪器应用方法,按照Diamed Techno全自动血型仪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在仪器法检测过程中会出现结果无法判读的情况,对于这些样本需要通过试管法进行操作,为其提供相应借鉴和参考。对于试管法,需要将《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作为重要依据,对ABO正/反定型和Rh血型进行鉴定[2]。 2 结果 全自动血型仪对12763例患者样本进行鉴定,在此过程中,自身对照阳性样本和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样本分别有50例和35例。对这50例自身对照阳性标本做凝胶卡式法和手工试管法复查,从而确认47例是假阳性,3例是冷凝集。35例样本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包括15例冷凝集、婴幼儿弱抗体13例,样本量少4例,不规则抗体和抗原减弱各1例。在对冷凝集和婴幼儿弱抗体的标本进行正确处理之后,对手工试管法进行相应应用,从而对其进行纠正,当手工试管法无法对不规则抗体和抗原减弱标本进行纠正的时候,需要将其送到血液中心确认[3]。 3 讨论 从凝胶卡式法的角度来说,其主要立足点是抗人球蛋白,在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相应应用,分别是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筛选不规则抗体。在本文中,对12763例全自动血型仪鉴定结果进行研究,从中发现,仪器无法判断结果的样本有85例,所占比重是0.67%,同其他相似研究相比是比较低的。导致仪器无法判读血型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冷凝集,多种病引起冷凝集素增高,使其红细胞聚集,不能够同微凝胶柱中通过,主要疾病有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溶血等。要对冷凝集产生的影响进行消除,需要对洗涤红细胞和37度孵育的方法进行应用,使得红细胞表面的冷凝集素得到消除。同时不规则抗体和抗原减弱也是导致血型无法判读的原因。患者多次输血是产生不规则抗体的主要原因,使得人体中发生同种免疫,由此产生同种抗体。抗原减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基因决定的弱表现型,另一种是获得性的[4]。当发生这两种情况的时候,都会导致血型结果无法判读,需要对试管法进行应用,对其进行纠正和重新鉴定。 除此之外,导致血型结果无法判读的原因还包括血型抗体减弱。年龄是血型抗体的重要决定因素,当婴儿出生的时候会出现ABO抗体,但是需要三个月之后才能检测出来。在65岁之后人体的抗体水平最大。通过应用微柱凝胶卡卡式对婴幼儿的血型进行检测,ABO正反血型符合率达到40%-85%。ABO血型鉴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为输血安全性提供重要保障。当出现血型结果无法判读的情况时,需要做相应检测,同病史进行相应结合,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确定,准确鉴定患者血型[5]。 当下,医院外科手术的数量不断增多,有着非常大的血型需求,使得检验科面临着较大压力。在我院中,血型鉴定工作在检验科中占据最大比重,同时对供给临床血液的ABO血型和Rh血型正确率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达到100%,这同患者的生面安全是息息相关的。传统试管法无法充分满足该需求,容易出现偏差,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此时,将全自动化血型仪引进我院,为实验室的血型鉴定工作提供了重要帮助,使其朝着自动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将最优秀的实验参数作为重要依据,对孵育和判读等过程进行制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出现人为错误,并且对判读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有效提高。全自动血型仪有着比较高的精度,在此条件下,能够为实验结果的重复性提供重要保障,并且有原始血型结果图像,其可靠性比较高。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主要技术参数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主要技术参数 1、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为全自动一体机,可自动完成标本、试剂的条码阅读、加样、加试剂、孵育、离心、振荡、CCD图像分析判定直至传输打印结果。完全开放试剂系统;封闭设计,符合生物安全要求;整机可升级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2、检测项目与原理:采用微孔板红细胞凝集法原理进行ABO正、反定型;Rh(D)定型;O细胞筛查检测。采用微孔板抗人球蛋白法原理进行IgG不规则抗体筛选。 ★3、检测速度及准确率:单机检测ABO正、反定型;Rh(D)定型,速度大于等于160个样本/小时,同时1次准确定型率达到99.9%以上。 4、加样系统:全自动加样,加样量1ul至1ml,步进1ul。独立设计的样品加样针、试剂加样针,能有效防止样本、试剂间交叉污染。加样针具有液面探测功能、凝块检测功能及防堵设计。并能对异常吸取报警。 ★5、条码系统:实验全过程实行条码控制,兼容CODE128、ISBT128。自动扫描读取并识别样本、试剂、微孔板的条码,避免人为误差。若条码不唯一,则给出错误信息,并可终止实验。 6、功能要求 6.1、样品位:一次性加载样本不少于200份,可在不中断实验进程情况下连续追加样本。并可应用原始采血管进行加样。 6.2、试剂位:在保证不减少样本位(不少于200)的情况下,一次性加载试剂位不少于16位,并可在不中断实验进程情况下连续追加。 6.3、反应板:使用一次性反应板保证生物安全性、防止生物危害。开放式微孔板系统,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国产/进口微孔板。一次微孔板装载量不少于15块。 6.4 、孵育单元:不少于10个孵育位。 6.5、仪器内置离心机,可完成离心振荡功能,确保实验准确性。 6.6、洗板系统具备微孔板和板条自动洗涤模式,8通道,可对洗板过程进行编辑,确保洗板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6.7、判读系统:采用高分辨率的CCD获取反应图像,对每孔进行多种图像分析;基于这些获取的图像和预设的不同参数,系统可分析计算检测结果。 6.8、质量控制:每批标本检测前可进行ABO、RHD符合性实验,以控制试剂质量,并可在线控制标本质量。可提供配套质控品及质控细胞进行室内质控。 6.9、权限管理:多级权限管理,至少应具备运行、维护、批号编辑、方法编辑、删除方法等不同权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