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书

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书
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书

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表项目名称:

所属学科:

申请人姓名:

以何资格申报:

所在二级单位:

申报日期:

人事处制

填写说明

1. 封面上方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以何资格申报,是指以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申报,还是以“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或省级培养对象申报。

2. 现所属学科填到二级学科。

3. 受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主要填写大学本科以后的教育情况以及工作经历。

4. 所在单位推荐意见要写明申报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5. 本表用A4纸双面打印,有关栏目内容填写不下的,可另附页。

一、基本情况

二、项目设计论证

三、完成项目的工作基础

四、结合项目研究拟培养青年教师计划

五、研究工作进度和预期成果

六、经费预算

七、申请者承诺

八、审批(核)意见

甘肃省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扶持办法(试行)

甘肃省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扶持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大对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根据《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引进需紧缺人才的意见》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坚持公开、透明、科学、公正,按照自愿申报、专家评审、政府决策、社会公示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人选及项目进行扶持资助。 第三条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扶持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由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等部门共同负责项目申报、组织评审、资金管理、跟踪考核等工作。 第二章扶持对象和类别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是指具有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掌握或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对我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具有重大影响,在我省开展成果转化或科技研发,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层次人才或团队。 第五条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的项目扶持主要分两类: 1、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扶持: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带高新技术研发成果、专利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与我省

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化,或在我省创办、领办企业,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经评审,最高可给予1000万元的转化扶持资金; 2、重大科技研发项目扶持: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依托我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其他科研平台,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或开展对我省科技创新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攻关活动的,经评审可给予最高500万元的研发扶持资金。 第三章申报和推荐 第六条用人单位是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的主体,负责推荐引进人选及相关项目。 第七条符合条件但尚未有承接单位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可以采取自荐方式直接申报。 第八条申报评审扶持项目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核心技术或知识产权,由带头人和若干名核心人员组成,在国内外科研机构或重大项目稳定合作2年以上,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研作风和科学、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学术水平在本领域内具有明显优势,已取得突出成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和产业化潜力。 第九条申报评审扶持项目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所创办或领办企业,原则上应已在我省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和税务登记手续,企业成立5年以下(时间计算以申报当年1月1日为限),且该企业由引进人才控股,或引

广州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

广州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教育强市、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满足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开辟引进优秀人才的绿色通道,根据《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9号)和《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及短缺专业人才办法〉的通知》(穗人社发〔2015〕25号)及其实施细则,围绕广州市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要求,全面落实广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结合我市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基础教育事业单位,包括公办小学、普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和相关的教研、电教机构。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是指在小学、普通中学、特殊教育领域具有丰富教学、教研或管理经验的广州市外高级教育人才。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坚持以德才兼备、能力突出、业绩出色、业内认可为标准。 第二章引进对象和条件 第四条高层次人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热爱国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违法违纪行为; (二)具备高级职称、良好的思想品德、突出的工作业绩、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三)拟纳入编制管理的非广州户籍人员应符合《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我市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及配套文件的通知》(穗府〔2014〕10号)规定的人口准入条件,对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第五条如果引进的人才不符合广州市人口准入条件,或者人才本人选择不入编,可以柔性引进,人事关系不转入用人单位。柔性引进的人才的年龄一般不超过70岁。按有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期限一般不低于1年。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授、副教授资格条件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授、研究员资格条件 评定标准:教授、研究员须对本学科有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时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具有提出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或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能力;在本学科某一领域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主持或直接指导完成具有较大学术、技术意义的研究课题或攻关项目,取得重大成果或公开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艺术作品,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著作、教材,或对专业建设、学校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较大贡献,在本学科有一定的知名度;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具有领导本学科教学、科研以及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能力,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室和教材建设,指导和培养过硕士研究生或年轻教师,具有指导博士研究生或高级访问学者的能力;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学历(学位)、资历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得博士、硕士学位,取得副教授或副研究员资格后,受聘副教授或副研究员职务5年以上。(全国仍为5年,广东改为3年) 第五条继续教育条件 任现职期间,按照《广东省科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结合本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参加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并达到规定的要 求。 第六条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以下条件: (一)系统讲授2门以上课程,其中1门为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或技术基础课,并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课堂讨论、社会调查,指导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 (二)担任过1届研究生的导师或独立、系统担任过1门研究生学位课程的讲授工作,或指导过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学习1年以上。 (三)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全过程的研究、开发工作并通过省(部)级鉴定;或在本学科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工作,取得多项成果或发表多篇(部)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著作或艺术作品。 第七条业绩成果条件

最新年广东省一本大学排名榜

2017最新年广东省一本大学排名榜 广东是我国最大的一个省份,也是高考报考人数最多的省份,广东省一本大学有哪些呢?排名第一的大学是哪一所呢? 2016广东省最佳大学排行榜名次学校名称所在城市全国排名2016##办学类型、等级和层次名次总分办学类型星级排名办学层次1 中山大学 广州市 10 76.46 中国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市 31 68.47 中国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3 暨南大学 广州市 58 65.17 区域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4 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 74 64.42 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5 深圳大学 深圳市 87 63.86 区域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6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 95 63.64 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7 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市 112 63.16 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8 汕头大学 汕头市 123

62.88 区域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9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市 156 62.2 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0 广东工业大学 广州市 157 62.17 专业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1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州市 159 62.16 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12 广州大学 广州市 176 61.96 专业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13 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市 283 61.18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4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市 289 61.14 专业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15 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 344 60.9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16 广东海洋大学湛江市 359 60.84 应用型

关于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

关于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

关于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占领了主导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高层次人才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未来的一切竞争最终归结为人才的竞争。当前,我州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与竞争,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欲在竞争中求得发展,迫切需要造就和培养一大批高层次跨世纪人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科教兴州战略,造就人才智力优势,促进我州的建设和发展,现就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清形势,着眼发展,明确高层次人才开发的工作目标 近年来,我州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但高层次人才数量少、结构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截止到2005年底,全州各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8,118人,仅占全州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9.1%,占全州人口总数的0.37%,与发达地区相比明显偏低。而且这些高层次人才主要分布在医疗卫生、教育等战线,高新技术人才、外向型人才和懂经营、会

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紧缺,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州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高层次人才开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来抓,尽快抓出成效。按照中央关于“三支队伍一起抓”的要求,我州高层次人才开发工作要坚持培养、引进、使用并举的方针,努力增加数量,全面提高质量,合理调整结构;力争到2010年实现以下目标。 (一)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5名左右在国内科技界具有一定影响的高级专家。5O名左右学科带头人,5OO 名左右优秀青年科技骨干。新增享受国务院津贴人员1O名,省、州拔尖人才3O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5OO名左右。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点培养和引进能够担任大型企业正职的人才1O名,能够担任中型企业正职的人才1OO名,擅长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的高级企业管人才300名。 (三)党政领导干部。县市、州直单位党政班子要形成以35一45岁干部为主体,5O岁、4O岁、3O岁左右干部构成的梯次年龄结构。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达到1O%以上,第一学历为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所占比例要有较大提高。各县市党政班子、州直综合部门和涉外部门领导干部要

广东二A院校

广东二A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各有特色 分布:广州有11所地方共14所 按照广东省高校招生批次学校名单来看,广东省二A院校校区总部在广州的有11所,分别为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商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药学院、广东警官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而其余14所则分布在各个地级市,且学校名称均以地方命名,如韶关学院、嘉应学院等。有一些学校,比如广东海洋大学、五邑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这3所学校,考生家长经常混淆,以为学校位于广州,实际上,广东海洋大学校区在湛江,五邑大学校区在江门,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则在茂名。 特点:地方特色成就专业优势 据了解,二A院校多数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因此,学校的地方特色显著。比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地处茂名,而茂名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石化生产基地和水果生产基地,因此其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属国家级特色专业,去年该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这些专业毕业学生多数到大型化工企业就业。 再比如广东海洋大学,坐落在中国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上,西靠北部湾,南出太平洋,与海南岛隔海相望,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洋资源丰富。因此,该校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多科性海洋大学,该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动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建议:了解学校优势勿扎推报考 每年高考(微博)录取结束后,二A院校的招生都会出现一个强烈的反差——广州市内高校报考人数众多,而广州市外的二A院校经常出现断档局面。 对此,广东金融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吴斌表示,每年一些处于较偏城市的二A院校常常出现招不满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考生对二A院校存在一些偏见,同时也有着向往省会城市的心理。而事实上,能够分进“普通二本”就是对学校办学育人的一种肯定。“普通二本”这个批次里的大部分高校,也是具备一定办学历史、有一定办学经验的公立高校。在选择普通二本高校时,一定要注意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这一点可从学校的办学历史中寻找答案。

广东各高校校庆汇总

高校名称校庆时间所属地 珠三角 深圳大学9月12日深圳 深圳市职业技术学院4月28日深圳 深圳技术大学不详深圳 中山大学11月12日深圳 南方科技大学12月19日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10月17日深圳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6月7日深圳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10月27日深圳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四月最后一个 星期天深圳 华南农业大学11月8日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1月10日广州华南理工大学11月17日广州暨南大学11月19日广州中山大学11月12日广州广州大学3月4日广州广东工业大学11月10日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1月7日广州广东药科大学11月18日广州

南方医科大学10月30日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11月25日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4月23日广州广州体育学院11月19日广州广东金融学院12月26日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5月18日广州广东培正学院11月9日广州广州工商学院12月6日广州中山大学南方学院10月15日广州广州医科大学11月10日广州广州美术学院11月19日广州星海音乐学院11月25日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 院11月26日广州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12月26日广州广州商学院12月28日广州广东白云学院12月31日广州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5月8日珠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12月16日珠海中山大学11月12日珠海暨南大学11月19日珠海

东莞理工学院4月22日东莞广东科技学院12月11日东莞中山大学新华学院11月20日东莞广东医科大学5月23日东莞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10月18日东莞广东东软学院9月19日佛山广东财经大学10月26日佛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11月18日佛山肇庆学院12月18日肇庆广东金融学院12月26日肇庆广东工商职业学院10月29日肇庆广东理工学院不详肇庆五邑大学10月18日江门 粤西 广东海洋大学11月21日湛江广东医科大学5月23日湛江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11月21日湛江岭南师范学院12月30日湛江广东石油化工学院11月12日茂名 粤东 惠州学院11月26日惠州

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修改次数:0 发行版本:页码: 1 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的范围、职责、原则、管理程序、待遇等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单位。 2 职责 2.1 人事是公司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汇总制定高层次人才需求计划、组织招聘、办理引进的相关手续、落实相关待遇、开展业绩考核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具体管理工作。 2.2 公司所属各单位人事(组织)部门是本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提出需求计划,制定岗位职责,报公司人事处;负责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行日常管理。 3 管理工作流程图 公司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流程

4 管理内容 4.1 引进原则 4.1.1 按需引进。围绕全面建设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特色地区能源公司的需要,重点引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4.1.2 柔性引进。实行引人与引智相结合的方式,做到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 4.1.3 择优引进。严格执行引进条件,突出专业对口和专业经验要求,公开、公正,择优录取,宁缺勿滥。 4.1.4 统筹引进。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由公司人事部门超前谋划、统一部署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4.2 引进范围与条件 4.2.1 引进范围 4.2.1.1 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及本行业、本系统的知名专家、学者,能够负责公司重大科研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具有教授级专业技术职务。 4.2.1.2 具有较高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管理专家,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4.2.1.3 掌握核心技术,能够解决理论研究方面的重点、难点和前沿问题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的技术专家,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从事10年相关专业的工作经验。 4.2.1.4 具有高超技能水平、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在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及解决关键技能难题、培养后备技能人才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操作技能专家,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4.2.1.5 所学专业与公司常规煤层气勘探开发、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储气库群建设项目等领域的重大科研课题有关,能够承担课题攻关任务,具有很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精)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 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 (2008年9月17日 粤发〔2008〕15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提出如下意见。 一、解放思想,把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我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新引擎 (一用世界眼光谋划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思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条件下制胜的核心战略资源。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坚持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努力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善于科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动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围绕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型广东等重大战略部署,紧跟世界发展趋势,紧贴全省发展目标,紧盯科技发展前沿,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改善生活环境、提升人文环境、创新制度环境,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的首选区、安居乐业的目的地、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局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面对国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局面,必须以政策创新打造吸引人才新优势,以制度创新搭建培养人才新平台,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破除一切束缚人才工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以最好的服务、最优的环境、最大的诚意汇聚各方精英,构筑人才高地,为我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重点引进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范围和对象。创新和科研团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前两位完成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高层次人才,主要包括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外包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总部

广东省第一批高校全部录取分数线及排名

广东省第一批高校全部录取分数线及排名(理科) 院校号院校名称计划数投档数投档分最低排位10003 清华大学 34 53 694 110 10001 北京大学 16 20 694 118 19001 北京大学医学部 15 15 688 264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43 47 686 351 10246 复旦大学 34 47 684 42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36 36 682 519 10335 浙江大学 73 73 682 53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2 35 680 718 10284 南京大学 42 45 678 839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26 26 672 1633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7 61 672 1647 10055 南开大学 28 30 671 1753 10247 同济大学 80 83 669 2040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53 54 669 2046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3 35 667 2513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8 9 663 352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28 30 660 4333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39 40 659 4748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8 8 656 5656 10486 武汉大学 145 153 655 5971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60 164 654 6329 10056 天津大学 30 43 654 6611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 1 652 7387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36 38 652 7402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61 61 652 744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63 78 652 7458 100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2 2 649 8611 10286 东南大学 40 41 648 9234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15 16 647 9736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2981 3041 645 10589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88 90 644 11069 10558 中山大学 2810 2810 644 11428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30 31 643 1165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31 32 643 11773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0 40 643 12011 10384 厦门大学 70 74 642 12248 10559 暨南大学 1253 1316 642 12674 10532 湖南大学 148 156 640 13505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25 125 640 13535 1003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2 13 640 14050

广东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

广东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插班生招生工作规定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考试招生制度的导向作用,进一步畅顺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升入本科的渠道,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府〔2016〕17号)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2018年深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通知》(粤教考函〔2017〕5号)有关精神,特制定2019年我省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工作规定。 一、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一)招生对象: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勤奋学习且具培养前途,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校招生的体检要求,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报考: 1.就读广东省普通高校的应届专科毕业生。 2.在广东省参加普通高考,就读外省普通高校的应届专科毕业生。 3.广东省户籍的普通高校往届专科毕业生及在报名确认截止日期(2019年1月9日)前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毕业生

(含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 4.符合上述三个条件之一且报考职教师资专业的考生,必须在报名确认截止日期(2019年1月9日)前取得与报考专业相对应的中级以上(含中级)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应属省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考(或授权)的中级以上(含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省教育考试院主考的专业技能课程B级以上(含B级)证书。具体证书种类由招生院校根据专业培养要求指定,并在招生简章中向社会公布。 5.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5〕3号)有关精神,高职(专科)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高职学业后报考我省本年度招收本科插班生的招生院校、专业,实行计划单列;服义务兵役期间荣立三等功(含三等功)以上奖励的高职(专科)退役士兵考生(应届或往届)免试入读本年度招收本科插班生的招生院校、专业。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1.应届毕业生之外的高等学校专科在校生; 2.非广东省户籍的高等学校专科往届毕业生(含办理了暂缓就业的往届专科毕业生和毕业后仍持广东省普通高校集体户口的往届专科毕业生); 3.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公司高端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最新范本

公司高端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最新范本

XXX公司高端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公司深化改革的需要,积极吸引各类高素质专业技术(能)人才,进一步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核心竞争力,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引进的高端人才,是指在公司内部现有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对人才需求的前提下,经公司党委核准,从国(境)内外择优录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能力和水平的专业技术(能)人才。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及直属企业,其它企业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权限 第四条成立公司高端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人才的引进工作。由公司党委书记任组长,由公司总经理和公司专职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公司副总经理、人力资源部和党委工作部等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审定年度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和协调解决引进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人力资源部,具体负责高端人才引进的日常管理工作,协调公司各级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的政策,编制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审核各级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的需求信息,组织实施、指导检查引进高端人才工作。 第三章管理内容及要求 第五条引进高端人才原则 (一)引进高端人才应坚持以下原则: ⒈“专业对口、按需引进”原则。引进高端人才须遵循企业战略发展要求,并结合各企业实际,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按照专业或领域类别,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⒉“适度从紧、严格标准”原则。公司需要人才,首先要着眼于内部培养,要严格控制从公司外部引进人才的数量,大力建设精干高效骨干队伍,着力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效能。要严格引进高端人才的标准,确保引进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才。 ⒊“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为提高高端人才引进的有效性,引进工作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要确保有充分数量的备选人,以遴选择优方式提升引进人才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 ⒋“目标考核、协议管理”原则。引进高端人才的首次劳动

广东引进领军人才评审暂行办法

广东省引进领军人才评审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我省引进领军人才的评审工作,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粤发〔2008〕15号),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评审工作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注重业内专家和社会认可,突出工作实绩、科研成果和创新创造。 第三条评审工作在省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领导下,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等部门负责实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设立“省引进领军人才评审办公室”,一般每年组织评审1至2次。 第二章评审对象和标准 第四条引进领军人才的评审对象,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年龄一般男性不超过60周岁,女性不超过55周岁,来粤工作不少于3年,每年在粤工作时间6个月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国内外担任重大科技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重大

工程项目首席工程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 (二)在国(境)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 (三)担任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 (四)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前两名完成者; (五)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六)在国内外知名企业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七)海内外其他高层次人才。 第五条引进重大创新项目领军人才的评审标准: (一)在海内外承担过重大创新项目,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成果,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 (二)在重大创新项目涉及的产业领域、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或拥有市场开发前景的自主创新产品。 第六条引进重大科学技术研究领军人才的评审标准: (一)具有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的研究水平,近5年在本学科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 (二)获得国内外重要科技奖项或掌握重要实验技能、

我企业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

我市企业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 可申请享受财政奖励和安家补贴 为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继续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成都市人事局《关于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人事人才保障的意见》(成人发〔2007〕24号)文件精神,对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企业所引进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经批准可按成都市有关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享受财政奖励和安家补贴。一、适用范围 对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企业所引进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申报条件 符合下述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以申请享受财政奖励和安家补贴。 (一)2007年3月22日之后从成都市行政区域外的单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从高校接收的硕士研究生; (二)与企业签订3年(含3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经我市劳动保障部门鉴证; (三)具有硕士学位,其中在国(境)外取得的硕士学位须是国家承认学位,并经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或具有经成都市职改办认定的副高级职称。经成都市知识产权局认定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或经成都市协调办公室认定具有特殊专长的急需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职称和学历限制。 三、申报材料

申报企业备齐以下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向我市人事局申报。 (一)所需材料: 1、申报安家补贴所需材料: (1)《成都市企业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申请表》一式四份(见附件1,可从成都市人事局网站下载); (2)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 (3)企业完税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 (4)高层次人才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和职称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 (5)高层次人才原工作地相关材料(户籍证明,或原工作单位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会保险证明等;应届博士毕业生报到证); (6)经我市劳动保障部门鉴证的3年以上劳动合同书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 (7)其它相关材料。 2、申报政府奖励所需材料: (1)《成都市企业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财政奖励申请表》一式四份(见附件2,可从成都市人事局网站下载); (2)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和完税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 (3)其它相关材料。 四、申报时间

企业高级人才引进协议

高级人才引进协议 甲方: 乙方: 为了有效发挥高级人才在本企业的核心作用,营造有利于企业与人才共赢互利的工作环境,保障社会高级人才与甲方企业的友好合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甲方企业对高级人才的相关政策规定,现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本协议所指的高级人才的对象范围 (一)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 (二)国际国内某一学科、技术领域内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拥有市场开发前景广阔、高技术含量的科研成果。 (三)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技术成果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具有市场潜力并能进行产业化生产。 (四)具有海内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能带技术、带项目、带资料来(在)宁创业。 (五)经甲方人事部门认定的有能力对企业经营业绩带来关键影响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能够带来甲方企业中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的人员。 第二条乙方享有权利和待遇 (一)工资 乙方在甲方工作期间的薪酬分配方案为月薪,乙方工资按甲方人事部门

颁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薪酬标准中高级人才的薪酬体系发放, 由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组成,每年底获取其余部分。 (二)福利 (1)根据甲方内部人事制度,乙方可享受高级人才基本福利,主要以下列 形式表现(由双方协商后,在选定的项目上打“V”): ①□甲方为乙方提供面积为 _卅的住房。 □甲方为乙方提供住房补贴为________ 元/月。 ②□甲方为乙方提供代步车辆及燃油补贴________ 元/月。 □甲方为乙方提供交通补贴为_______ 元/月。 ③甲方每月为乙方提供通讯费用补助—元。 ④甲方每月为乙方提供餐饮补助_____ 元。 (2)其余福利细则按照甲方人事部门规定的《高级人才个性化薪酬方案》落实。(三)股权、期权激励分配方案 甲乙双方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甲方股东大会同意,制定以下股权激励方式:(1)乙方完成当年甲方规定的指标,可按盈利的 __________ %分红,获得公司%股权。 (2)乙方超额完成当年甲方规定指标(除税利润)20%以上,超额部分可获得%分红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方绩效低于当年甲方规定指标的80% ,按当年整体盈利的 _______________ % 分 红。获得公司____ %的股权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承诺 在2010 年的股东权益起步价值不低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

太阳能集团公司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制度

彩虹集团公司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彩虹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目标,鼓励和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集团公司工作、服务,提高集团公司及所投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根据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相关政策以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有关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高层次人才是指: (一)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或国内重点高校、科研单位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近5年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国际、国内重要科技奖励,掌握重要实验方法或科学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的专家、学者。 (二)在国内外知名企业担任中高层管理职务,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产品技术升级的重大科研成果,在业界有较大影响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良好经营业绩的管理人才。 (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或掌握核心技术,承担过相关领域的重大项目,有较强产品开发能力;在相关产业领域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工艺性难题,其技术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性,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市场潜力并能进行产业化生产,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专业人才。 (四)集团公司急需的其他高层次经营管理或专业人才。

第二章引才原则 第三条集团公司及各二级管理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必须围绕集团公司战略和产业转型的重点项目急需专业开展工作。 (二)统筹兼顾。坚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既重视计划引进人才的服务工作,也重视做好现有人才的激励工作。 (三)用人为本。搭建事业平台,营造良好环境,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 (四)科学评价。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对有特殊专长、特殊贡献人才的评价,应打破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的限制。建立以实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五)合同管理。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行合同管理。 第四条集团公司及所投资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需具备的 基本条件: (一)一般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二)身体、心理健康,无不良行为记录。 (三)认同企业文化,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符合高层次人才的认定标准。 第三章引才工作职责划分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编制标准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构编制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省高等学校机构编制管理,优化教育人力资源配置,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政府举办的各类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等学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事业单位(以下简称高等学校)。 第三条机构编制部门是高等学校机构编制管理的主管部门。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协助做好高等学校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第四条高等学校的机构编制应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根据其工作任务和特点,坚持政府监管和高等学校自主管理相结合,分级、分层、分类管理,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 第二章机构设置管理 第五条高等学校机构包括内设机构(党政管理机构、教学机构、教辅机构、科研机构)和附属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是指从事党政管理的工作机构。教学机构是指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机构。教辅机构是指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辅助机构。科研机构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机构。附属机构是指高等学校附属的公办中小学校、医院等机构。 第六条高等学校内设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党政管理机构根据在校学生规模,由学校在限额内综合设置(详见附件1),并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 (二)教学、教辅和科研机构由高校自主设置并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教学机构一般实行校、系(院)二级管理,二级学院和下属的系、所只能有一级作为办学实体。 (三)严格规范内设机构备案程序。高等学校依据本标准研究提出学校内设机构设置方案,由主管部门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确认。未予确认的学校暂缓调整内设机构领导职数。 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按有关章程设置,不列入高等学校机构数额。 第三章人员编制管理 第七条高等学校内设机构和附属机构的人员编制,均为事业编制。高等学校人员编制总额由机构编制部门核定。 第八条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分为基本教育规模人员编制和专职科研人员编制。 (一)基本教育规模人员编制是指高等学校履行高等教育基本职能,完成国家人才培养任务所必须配备的人员编制。包括教师、党政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编制。教师,指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党政管理人员,指专职从事党务、行政、群团等管理工作的人员。教辅人员,指从事实验(工程)技术、图书资料、学生实习指导、教育技术和心理咨询等教育教学辅助工作的人员。基本教育规模人员编制计算办法详见附件2。 (二)专职科研人员编制是指高等学校中专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编制。国家级重点科研机构,每机构可核定3-6名专职科研人员编制;省级重点科研机构,每机构可核定2-5名专职科研人员编制。

广东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启动 41所本科高校147个学科入选

广东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启动41所本科高校147个学科入选 作用哦! 广东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启动41所本科高校147个学科入选 11月13日,广东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联合公布了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学科名单,全省41所本科高校和147个重点建设学科入选。 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 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名单 一、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 (一)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二)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同时列入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二、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岭南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韶关学院、嘉应学院、惠州学院、五邑大学、肇庆学院,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河源校区。 三、特色高校提升计划 广东财经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药科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广东警官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航海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 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 一、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 (一)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任务,自主确定学科建设口径和范围 暨南大学:药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网络空间安全、光学工程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农林经济管理、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

广东重点大学排名(终审稿)

广东重点大学排名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排名依据:上一年度各大高校的获奖情况、师资力量、硬件设备、校园环境、高考录取分数线、重大事件等。 广东重点大学排名/广东省重本院校排名 1.中山大学 2.华南理工大学 3.暨南大学 4.华南师范大学 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6.南方医科大学 7.汕头大学 8.广州中医药大学 9.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本科院校排名/广东省一本院校排名 1.深圳大学 2.广东商学院 3.广州大学 4.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本科院校排名/广东省二本院校排名 1.广东金融学院 2.广东药学院 3.星海音乐学院

4.广州美术学院 5.广州体育学院 6.广东警官学院 7.五邑大学 8.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9.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10.广东海洋大学 11.广东医学院 12.广州医学院 13.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14.东莞理工学院 15.湛江师范学院 16.惠州学院 17.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18.嘉应学院 19.肇庆学院 20.韩山师范学院 21.韶关学院 广东省二B院校排名 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2.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3.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

4.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5.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6.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7.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8.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9.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10.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11.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12.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13.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14.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15.广东培正学院 16.广东白云学院 17.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18.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19.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广东专科院校排名/广东省专A院校排名 1.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广州民航职业学院 4.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5.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企业高级人才引进协议

企业人才引进协议 甲方:############### 乙方:### 为了有效发挥高级人才在本企业的核心作用,营造有利于企业与人才共赢互利的工作环境,保障社会高级人才与甲方企业的友好合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甲方企业对企业人才的相关政策规定,现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乙方职务以及所承担项目 (一)甲方根据工作需要,聘请乙方来甲方担任 ######### ,并与甲方共同研发 ################# 项目的工作,乙方自愿接受甲方聘请。 (二)甲方聘请乙方合作期限为 2015 年 8月 01 日至 2018 年 7 月 31 日。 第二条乙方享有权利和待遇 (一)工资 乙方在甲方工作期间的薪酬分配方案为月薪,甲方按每月一次给乙方结算劳务报酬佣金,月薪####### 元。 (二)福利 (1)根据甲方内部人事制度,乙方可享受高级人才基本福利,主要以 下列形式表现(由双方协商后,在选定的项目上打“√”): ①甲方为乙方提供面积为 80 ㎡的住房。 ②甲方为乙方提供代步车辆 1台。

(三)激励分配方案 甲乙双方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若乙方完成当年甲方规定的指标,绩效提成可按项目带来利润的__5__%来获取。 (四)乙方作为公司引入的高级人才,享有甲方人事部门规定范围内的人事任免权,财务支配权、物资调拨权、突发事件处理权。乙方有权对甲方工作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条乙方的义务 (一)乙方应无条件服从甲方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合理调整其工作职位、岗位、工作地点的决定。 (二)乙方应无条件配合并接受甲方各项制度、流程配套考核办法(1)乙方承诺遵守甲方制定的《高级人才关键行为准则》以及接受甲方对于企业文化氛围的周期性考核办法。甲方有权根据乙方以及乙方团队的考核结果对乙方工作提出合理的意见以及建议,同时有权视其与甲方文化偏离或者契合程度做出考核结果公示。 (2)乙方承诺在甲方工作期间每年年初制定《个人关键工作年度计划》,甲方有权对乙方年度计划兑现情况的进行考核,并有权视其兑现程度按相应考核办法施行奖惩。 (3)乙方承诺严格遵守公司已发布或今后将发布的所有规章制度,并严格按公司确定的标准、流程及权限操作执行,不越权或违反流程处理任何事项,乙方有超越权限或违反制度、流程行为的,须接受各项制度、流程配套考核办法的考核,甲方视其严重程度有权无条件解除与乙方的劳动关系,因此造成甲方损失的,乙方应负赔偿责任。 (三)本协议所指的制度流程的发布形式可以是书面形式发布,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