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稳定性验算

脚手架稳定性验算
脚手架稳定性验算

附件:

脚手架受力验算

1 、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本计算书按照脚手架搭设高度拟定为20 米来计算;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2.438 米,立杆的横距为1.268 米,大横杆和横撑(以下称小横杆)的步距为0.495 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x3.25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为系数为0.80 ;

(2)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标准值:1.500kN/ m 3;脚手架用途:施工行走脚手架;

同时施工层数:2 层。

(3)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四川盆地南部,基本风压取0.2kN/m 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U z为1.86 ,风荷载体型系数U s 为0.65;脚手架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

用。

(4)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 2):0.1126 ;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3):0.500 ;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3):0.005 ;

脚手板类别: 5 分板;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3.84kg 。

2、大横杆的计算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第5.2.4 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 0.0384kN / m

5 分板的荷载标准值P2 0.5x1/ 2 0.25kN /m

Q 1.5x1/ 2 0.75kN /m q 1 1.2x0.0384 1.2x0.25 0.3461kN /m q 2 1.4x0.75 1.05kN / m

静荷载标准值 q 1 0.0384 0.25 0.2884kN / m 活荷载标准值

静荷载的计算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 ( 支座最大弯矩 )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 1max 0 .08q 1l 2

0.10q 1l 跨中最大弯矩为

M 2max 0.08x0.3461 0.10x1.05 x12

0.1327kN 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22 M 2max 0.10q 1l - 0.117q 1l 支座最大弯矩为

M 2max 0.10x0.3461 0.117x1.05 x 12 0.1575kN 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

验算:

0.1575 106 /5080 31.004kN /mm

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 205.0N/mm 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

计算公式如下:

V max 0.677 q 1l 4 100E I 0.990 q 2l 4

100E

I q 1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q 1 q 1

( 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

) q 1

活荷载标准值 q 2 0.75kN /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 0.677x0.2884 0.990x0.75 x1000/ 100x2.06x105

x121900 2.99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 2000.0/150 与 10mm ,满足要求。 3 、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

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 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

最大弯矩 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1.2x0.0768 1.2x0.5 1.4x1.5

2.79216kN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 1 0.0384x2=0.0768 kN 5 分板的荷载标准值 p 2 0.5x1x2 /2 0.5kN

活荷载标准值 Q 1.5x1x2 /2 1.5kN

荷载的计算值 P

(3) 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棋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

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均

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V qmax =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5ql 4 384EI

pmax Pl 3

48EI

小横杆向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 1 5 0.0384 10004 / 384 2.06 105x121900 0.0199mm

集中荷载标准值 P 0.0768 0.5 1.5 2.0768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

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 2 2076.8x10003 / 48 2.06 105

121900 1.723mm 最大挠度和

V V 1 V 2 1.743 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 1000.0/150 与 10mm ,满足要求。 4 、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规范表 5.1.7 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 8.00KN 。 纵向或横向水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5.2.5) ; R Rc

其中 Rc 一一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 8.00kN ; R 一一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 1=0.038x2x2/2=0.076kN ;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 2=0.038x1=0.038kN ;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 2=0.5x1x2/2=0.5kN 活荷载标准值: Q=1.5x1x2/2=1.5kN 荷载的设计值:

R=1.2x(0.114+0.5)+1.4x1.5=2.8368kN R<8.00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5 、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

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kN/m) ;为 0.1126

N G1 0.1126x48.9 5.506kN

(2)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kN /m 2

);采用 5 分木板脚手板,标准值为 0.5

N G2 0.5x2x 1 0.4 x2/ 2 1.4kN

(3) 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 (kN/m 2) ;0.005

N G3 0.005 2 65 0.65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 G N G1 N G2 N G3 7.556kN 。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内、外( 规范

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 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 Q 1.5x2x2x1/ 2 3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 k = 0.7U z U s W O

其中W0——基本风压(kN/m2) , 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表D.4 的规定采用:W0= 0.20 U 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表7.2.1 的规定采

用:U z = 1.86

U s 一一风荷载体型系数:U s=0.650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 k 0.7 0.2 1.86 0.65 0.16926 kN / 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1.2N G 0.85x1.4N 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

N 1.2N G 0.85 1.4N Q 12.6372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1.2N G 1.4N 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N 1.2N G 1.4N Q 13.2672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 w 计算公式

M w 0.85x 1.4W K L a h2 /10 其中W K一一风

荷载标准值(kN/m2) ;

L a 一一立杆的纵距(m) ;h 一一立杆的步距(m) 。

经过计算得到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 w 0.85x1.4W K L a h / l0 0.1305kN m

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卸荷吊点按照构造考虑,不进行计算

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其中N 一一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3.2672kN ; I 一一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k 一一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l0 一一计算长度(m) ,由 l0 h 0.2确定

l0 1.8 0.2 2 ;

一一长细比,l0/i 年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

A 一一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0crn 2;

W 一一立杆净截面模量( 抵抗矩) ,W=5.080cm3;

φ一一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

0.415;

σ一一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N/mm2) ;经计算得到

132672/ 0.415x 489 65.38N /mm2;

[f ] 一一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00N/mm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f ] ,满足要求。

(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W [ f]

N M

[ f]

A W

其中N 一一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2.637kN;

i 一一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k 一一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l0 一一计算长度(m) ,由 l0 h 0.2确定,

l0 1.8 0.2 2 ;

一一长细比,l0 /i 年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

A 一一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0crn 2;

W 一一立杆净截面模量( 抵抗矩) ,W=5.080cm3;

φ一一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

0.415; M w一一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

M w 0.85 x1.4W K L a h /10 0.1305kN ?m ;

σ一一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N/mm2);经计算得到

12637/ 0.415x 489 130500/ 5080 87.96N / mm2;

[f ] 一一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00N/rnm 2;考虑风

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f ] ,满足要求。

7、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 f 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g l00kN / m2; 搭设前对基础进行这样的处理,应标准化的要求在平整场地的时候打上一层10cm的混凝土,并且在钢管下垫5 分板或[10 槽钢,并且每根钢管都用底托以保护木板。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P N / A 88.45kN / m2;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13.267kN ;基础底面面积:

A=0.15m2。

P 97.69kN /m2f g 100kN /m2,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小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2

M qmax ql /8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 pmax Pl / 4

M M qmax M pmax

2

M (2 0.0384) 1* 2 /8 2.79216 1/ 4=0.70764 kN m

0.70764 106 / 5080=139.299 N /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侧墙模板支架稳定性验算

侧墙模板支架稳定性验算: (1)最大侧压力计算 F=0.22γct0β1β2ν1/2 F=γcH 按上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F=0.22γct0β1β2ν1/2=0.22×25×(200/28+15)×1.2×1.15×21/2=0.22×25×4.65×1.2×1.15×1.414=49.91KN/m2 砼侧压力的计算高度高度取5.6m(取最大值) F=γcH=25×5.6=140 KN/m2 按取最小值,故最大侧压力为49.91KN/m2 (2)有效压头高度 h=F/γc=49.91/25=1.996m (3)荷载组合 1.2×(4.991+0.4)+1.4(0.3+0.4)=7.45t/m2 (4)支架布置 取柱网0.6m×0.6m(纵向×横向),横杆步距为0.8m,则每根立杆受力:0.6m×0.6m/根×7.45t/m2×2=5.36t/根=107.41N/mm2。(两侧墙同时对称浇筑) (5)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N/ΨA≤f Ψ=N/Af=53600/(391×205)=0.668 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附录C查得长细比λ=89 钢管的回转半径i=1/4√(D2+d2)=16mm Ψ为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由λ=L0 /i可得立杆的允许长度即横杆的步距L0 =λi=89×16=1424mm 所以横杆的步距选择为0.8m满足要求。 (6)模板计算 侧墙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取单位宽度0.6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60×1.82/6=32.4cm3; I=60×1.83/12=29.16c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200mm)。 1)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M=0.1×7.45×0.22=0.0298t.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29800/32400=0.92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0.920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 1 / 2

满堂支架计算

精心整理 满堂支架计算 1、荷载计算 根据支架布置方案,采用满堂支架,对其刚度、强度、稳定性必须进行检算。 钢管的内径Ф41mm 外径Ф48mm 、壁厚3.5mm 。 截面积 转动惯量 1A W 砼B ((C 、人员及机器重 W=1KN/m 2(《JGJ166-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D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 W=2KN/m 2(《JGJ166-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E 、倾倒混凝土时冲击产生的荷载 W=3KN/m 2(采用汽车泵取值3.0KN/m 2) F 、风荷载 W 模板W 方木22222893.44)1.48.4(14.34/)(cm d D A =÷-?=-=π2/144444187.1264)1.48.4(14.364/)(cm d D J =÷-?=-=π2/12.0105.33 .01m kN kg W =??=钢管

按照《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风荷载W k =0.7u z u s W o 其中u z 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为1; u s 为风荷载体型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为0.8; W o 为基本风压,按照贵阳市市郊离地高度5m 处50年一遇值为0.3KN/m 2。 风荷载W k =0.7×1×0.8×3=1.68KN/m 2 由风荷载产生立杆弯矩值: 式中: w M k ωα0l 22.1(1)βγW E N ——欧拉临界力; (2)立杆稳定验算 结论:立杆满足强度及稳定性要求。 (3)横向钢管(次楞)强度和刚度验算 次楞荷载组合N=1.2×(27.2+0.4)+0.9×1.4×(1+2+3+1.68)=42.8KN/m 2 按照次楞最不利位置0.3m 间距布置,单根次楞荷载q=42.8×0.3=12.8KN/m A 、横向钢管抗弯强度验算 []MPa f MPa 1704.761712.278.0108.515.12.019.01089.4728.0102.2743=≤=?-????+???=-)(σ

钢管支架验算报告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参考资料 (1) 3 砼箱梁结构数值模型 (2) 3.1 有限元模型 (2) 3.2荷载及反力计算 (3) 4 钢管支架数值模型 (5) 4.1 模型介绍 (5) 4.2 荷载及材料参数 (5) 4.3 支架受力分析 (6) 4.3.1 贝雷梁受力分析 (6) 4.3.2 钢管支撑受力分析 (8) 4.3.3 支架反力 (11) 4.4 分析结果统计 (11) 5 稳定性验算结果 (12) 5.1 脚手架稳定性验算: (12) 5.2 钢管支撑稳定性验算 (13) 6 贝雷梁应力超限改良措施 (15) 7 分析结果与建议 (18)

1 工程概况 0#块梁体为宽箱、斜腹板、大悬臂结构,采用钢管桩支架现浇施工。贝雷梁上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作为现浇连续箱梁的支撑体系。底模下脚手管立杆的纵向、横向间距均为0.6m,横杆步距为0.6m。考虑到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在纵向、横向每3m设通长剪刀撑1道,并于箱梁腹板外侧设斜撑。贝雷梁支撑体系采用1.5米×0.9米贝雷梁横向布置,起着将梁结构自重、支架荷载和施工荷载等传到钢管桩支架上的作用。 图1.1 箱梁支承体系 2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2-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1;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7)施工单位支架设计图 (8)其他相关资料或文件

脚手架的抗倾覆验算与稳定性计算

脚手架的抗倾覆验算与稳定性计算[摘要]当模板支架、施工用操作架等脚手架不设连墙杆时,必须首先对脚手架进行抗倾覆验算,然后才是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而现行的国家标准中没有倾覆验算和稳定性验算内容。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导出了脚手架倾覆验算公式,并有2个算例辅以说明。最后指出脚手架高宽比与脚手架的倾覆有关,与脚手架稳定性承载能力无关。 [关键词]脚手架;倾覆;稳定性;验算 结构设计中,“倾覆”与“稳定”这两个含义是不相同的,设计时都应考虑。《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第条第一款规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①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④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可见它们同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但应分别考虑。《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83-97,对“倾覆”和“稳定”分别作出了定义,并称“倾覆验算”和“稳定计算”。《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关于地基稳定性计算就是防止地基整体(刚体)滑动的计算。《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对悬挑梁及雨篷的倾覆验算都有专门规定。施工现场的起重机械在起吊重物时也要做倾覆验算。对于脚手架,由于浮搁在地基上,更应该做倾覆验算。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及《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中都没有

倾覆验算的内容,这是因为这两本规范规定的脚手架都设置了“连墙杆”,倾覆力矩由墙体抵抗,因此就免去了倾覆验算。如果不设连墙杆,则脚手架的倾覆验算在这两本规范中就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了。所以,对于模板支架、施工用的操作架等无连墙杆的脚手架,首先应保证脚手架不倾覆而进行倾覆验算,然后才是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如果需要,还可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1脚手架的倾覆验算 通用的验算公式推导 无连墙杆的脚手架,作为一个刚体应按如下表达式进行倾覆验算: (1)式中:γg1、cg1、g1 k分别为起有利作用的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效应系数、荷载标准值;γg2、cg2、g2 k分别为起不利作用的永久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效应系数、荷载标准值;cq1、q1 k 分别为第一个可变荷载的荷载效应系数、荷载标准值;cqi、qik分别为第i个可变荷载的荷载效应系数、荷载标准值;ψci为第i个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当风荷载与一个以上的其它可变荷载组合时采用;当风荷载仅与永久荷载组合时采用。 对于平、立面无突出凹凸不平的脚手架,以下简称为规整脚手架,其倾覆验算应按如下表达式进行: (2)式中:为起有利作用的永久荷载的荷载分顶系数;cw、wk为风荷载的效应系数、风荷载的标准值。 对于规整脚手架,其上作用的永久荷载、可变荷载是抗倾覆的,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

扣件式钢管 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 ××省××市××建设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七月十八日

前言 近几年,国内连续发生多起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尤其是2000年10月,南京电视台新演播大厅双向预应力井式屋盖混凝土浇筑途中,发生了36m高扣件式钢管梁板高支撑架倒塌的重大伤亡事故。从此以后,模板支架设计和使用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意。 虽然采用钢管脚手架杆件搭设各类模板支架已是现代施工常用的做法,但由于缺少系统试验和深入研究,因而尚无包括其设计计算方法的专项标准。几年来,钢管模板支架和高支撑架(h≥4m的模板支架),均采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以下简称《扣件架规范》)中“模板支架计算”章节提供的有关公式及相应规定来进行设计计算的,但是惨痛的“事故”教训和深入的试验研究,已经充分揭示了《扣件架规范》中“模板支架计算”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确实尤其是存在重要疏漏,致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 在新规范或标准尚未颁布之前,为了保证扣件式钢管梁板模板支架的使用安全,总工室参考近期发表的论文,论著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收集整理了有关“扣件式钢管梁板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资料,提供给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设计计算参考使用;与此同时,《扣件架规范》中“模板支架计算”的相关公式、计算资料,相应停止使用。 特此说明! 总工程师室 二O一四年七月十八日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模板支架计算………………………………………………1-1 第二节关于模板支架立杆计算长度L有关问题的探讨……………2-1 第三节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3-1 第四节梁板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设计要求……………4-1 第五节模板支架设计计算实例………………………………………5-1 第六节附录:模板支架设计计算资料………………………………6-1 [附录A]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常用构配件与材料自重[附录B]钢管截面特性 [附录C]钢材的强度设计值 [附录D]钢材和钢铸件的物理性能指标 [附录E]Q235-A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附录F]立杆计算长度L修正系数表

钢管支架计算书630

钢管支架计算书 天津海河大桥钢箱梁吊装时,需在M19节段吊装过程中搭设钢管移动支架,下面根据支架搭设方案进行计算: 1、荷载计算 M19节段重量为187.08T,整体受力。 2、计算钢管支架的轴力 据提供的数据:P总=1870.8KN,钢管支架自重为450KN,则最下面钢管所承受的最大轴力为:N=2320.8KN,取N=2400KN进行控制计算 3、验算钢管的强度(4Φ720,D=10MM) 钢管支架的强度验算由下式计算:N/A m <[б] б=N/A m =2400/(4×223)=2.69KN/cm2 б=N/A m =2400/(4×194.7)=3.08KN/cm2 而[б]=170Mpa=17 KN/cm2,故安全。 4、整体稳定性验算 钢管支架的整体稳定性由下式计算: N/A m <ψ[б] (1)截面力学特性(如下图) 钢管支架截面力学特性计算图(尺寸单位:cm) 如图所示,立柱由4Φ720,d=10mm的钢管组成,查表有 A m =223cm2,I X /=140579.2cm4 A m =194.7cm2,I X /=93639.59cm4 I X =4×(I X /+A m ×r 2 2)=4×(140579.2+3102×223) =86283516.8cm4 I X =4×(I X /+A m ×r 2 2)=4×(93639.59+3102×194.7) =75217238cm4

(2):计算整体稳定性折减系数 计算构件的长细比λ h : 由《钢结构设计手册》查得格构式压弯杆件的长细比计算公式: λ h =(λ 2+27A d /A q )1/2 λ h =(λ 2+27A d /A q )1/2 λ 0 =L /i=3600/25.1=143.42 λ =L /i=3600/21.93=164.16 26948.5056 51273.76 A d =1218.4cm2 A d =83390.66cm2 35887.76 A q =2×4800=864cm2 A q =71706.72cm2 代入计算有λ h =143.4 代人计算有λ h =164.2 查《钢结构设计手册》附表,得ψ 1=0.339 ψ 1 =0.273 (3)立柱的整体稳定性验算由公式有: N/A m <ψ[б] б=N/A m =2400/(4×223)=2.69KN/cm2 б=N/A m =2400/(4×194.7)=3.08KN/cm2 ψ[б]=0.273×170=46.4Mpa=4.6KN/cm2 而ψ[б]=0.339×170=57.6Mpa=5.6KN/cm2,故安全。 (4)单根立柱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A m =223cm2, I X /=140579.2cm4 回转半径i=(I X / A m )0.5=25.1cm λ =L /I=1500/25.1=39.8(以15m设置一道 横联计算) λ 0 =L /I=800/25.1=31.9 查《钢结构设计手册》附表,得ψ 1=0.883 ψ 1 =0.936 由公式有:N/A m <ψ[б] б=N/A m =2400/4/223=2.69KN/cm2 б=N/A m =2400/4/194.7=3.08KN/cm2 而ψ[б]=0.883×170=150.11Mpa=15KN/cm2,故安全。 ψ[б]=0.936×170=159.12Mpa=15.9KN/cm2,

脚手架结构验算书

脚手架结构验算书 (一)、参数信息: 1. 脚手架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39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 1.50 米,立杆的横距为0.75 米,大小横杆的步距为 1.70 米;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55 米; 小横杆在上,搭接在大横杆上的小横杆根数为 2 根;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①48X 3.5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 0.80 ;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3.40 米,水平间距4.50 米,采用扣件连接;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 2. 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00 kN/m 2;脚手架用途:装修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2 层;3. 风荷载参数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鬼为1.25,风荷载体型系数由为0.09 ; 脚手架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用 4. 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2):0.1297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0.350 ;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2):0 . 1 40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0.005 ;脚手板铺设层数:4;脚手板类别:竹串片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 栏杆、竹串片脚手板挡板;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N/m2):0.038 ; 5. 地基参数 地基土类型: 素填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160.00 ;立杆基础底面面积(m2):0.25 ;地面广截力调整系数:0.50 。 (二)、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 1= 0.038 kN/m ;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 2= 0.350 X 1.500/3=0.175 kN/m ; 活荷载标准值:Q=2.000 X 1.500/3=1.000 kN/m ; 荷载的计算值:q=1.2 X 0.038+1.2 X 0.175+1.4 X 1.000 = 1.656 kN/m ; q 小横杆计算简图 2. 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 M qmax =1.656 X 0.75078 = 0.116 kN.m ; 最大应力计算值(T = Mi max /W =22.922 N/mm 2; 小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T =22.922 N/mm 2小于小横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 N/mrf ,满足要求! 3. 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荷载标准值 q=0.038+0.175+1.000 = 1.213 kN/m 最大挠度 V = 5.0 X 1.213 X 750.04/(384 X 2.060 X 105X 121900.0)=0.199 mm ;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 0.199 mm 小于小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 750.0 / 150=5.000与10 mm 满足要求! (三)、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1. 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 1= 0.038 X 0.750=0.029 kN ;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 2= 0.350 X 0.750 X 1.500/3=0.131 kN ; 活荷载标准值:Q= 2.000 X 0.750 X 1.500/3=0.750 kN ; V 4 3E4E 1

脚手架稳定性验算

附件: 脚手架受力验算 1、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本计算书按照脚手架搭设高度拟定为20米来计算;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米,立杆的横距为米,大横杆和横撑(以下称小横杆)的步距为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为系数为; (2)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标准值: m3;脚手架用途:施工行走脚手架; 同时施工层数:2层。 (3)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四川盆地南部,基本风压取 m2;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U z 为,风荷载体型系数U s 为; 脚手架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用。 (4)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kN/m2):;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kN/m3):;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 (kN/m3):; 脚手板类别: 5分板; 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 2、大横杆的计算 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 第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10.0384/P kN m = 5 分板的荷载标准值 20.5x1/20.25/P kN m == 活荷载标准值 1.5x1/20.75/Q kN m == 静荷载的计算值 11.2x0.03841.2x0.250.3461/q kN m =+= 活荷载的计算值 21.4x0.751.05/q kN m ==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221max 11 0 .080.10M q l q l =+ 跨中最大弯矩为 ()22max 0.08x0.34610.10x1.05x10.1327M kN m =+=?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222max 110.100.117M q l q l =-- 支座最大弯矩为 ()22max 0.10x0.34610.117x1.05x 10.1575M kN m =-+=-?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620.157510/508031.004/kN mm σ=?=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mm 2,满足要求。 q 1q 1 q 1q 1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学习资料

脚手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2010-09-12 外脚手架采用双立杆搭设,按照均匀受力计算稳定性 稳定性计算考虑风荷载,按立杆变截面处和架体底部不同高度分别计算风荷载标准值。风荷载标准值按照 以下公式计算 Wk=0.7 卩 z 卩 s 3 0 其中3 0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的规定采用: 3 0=0.37kN/m2 ; 卩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的规定采用:卩z= 0.74 , 0.74 ; 卩s--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为 1.132 ; 经计算得到,立杆变截面处和架体底部风荷载标准值分别为 : Wk 仁0.7 X 0.37 X 0.74 X 1.132=0.217kN/m2 ; Wk2=0.7 X 0.37 X 0.74 X 1.132=0.217kN/m2 ;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 分别为: Mw1=0.85 X 1.4Wk1Lah2/10=0.85 X 1.4 X0.217 X 1.5 X 1.82/10=0.12 5kN?m ; b =N/( ? A) + MW/W < [f]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Nd=8.487kN ;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b =N/( ? A) < [f]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N'd= 8.991kN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1.59 cm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k=1.155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 术规 范》 计算长度,由公式IO=kuh 确定:10=3.118 m ; Mw2=0.85 X 1.4Wk2Lah2/10=0.85 1. 主立杆变截面上部单立杆稳定性计算。 X 1.4 X 0.217 X 1.5 X 1.82/10=0.125kN?m (JGJ130-2001)表 5.3.3 得 (JGJ130-2001)表 5.3.3 得:卩=1.5

脚手架计算规则(全)

外脚手架搭拆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计算搭设面积以m2计算。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面积不扣除。 一、建筑物外脚手架工程量按以下规则计算。 1.外脚手架搭拆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计算搭设面积以m2计算。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面积不扣除。 2.外脚手架使用工程量按脚手架搭设面积乘以脚手架在施工现场的有效使用天数以"100m2·10天"为单位计算。 3.脚手架搭设高度的确定。 (1)有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按照经审核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的规定确定;无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时,可按平均的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与建筑物的顶板面的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的高度差,再加上1.5m综合取定。地下室外墙脚手架搭设高度为从设计室外地坪至底板垫层底高度。 (2)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如果沿建筑物的顶层板外墙外边线的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出现不同时:间断变化时(标高变化不连续,如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可按不同高度分段计算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连续变化时(如坡屋面)按照平均标高计算脚手架的搭设高度。 (3)当屋顶楼梯间、设备房平面面积大于屋顶平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时,其脚手架工程量并入整个建筑物,高度计至屋顶楼梯间、设备房顶板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 (4)当屋顶楼梯间、设备房平面面积小于屋顶平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时,其脚手架工程量按其自身高度单独计算,按相应高度的单排脚手架子目执行。 (5)建筑物上部外墙缩入或者裙楼上部塔楼缩入时,计算脚手架搭拆时应该分段计算搭设面积,但搭设高度步距应统一自室外地坪标高算起。 (6)裙楼外墙边线与塔楼外墙边线间的距离1.5m的裙楼区段,单独按规定计算该区段脚手架,高度计至裙楼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当裙楼外墙边线与塔楼外墙边线间的距离≤1.5m的裙楼区段,与该区段塔楼脚手架一并计算,高度计至塔楼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 4.单排脚手架与综合脚手架的区分。 (1)当沿建筑物外墙外边线的建筑物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小于15m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大于15m时,按综合脚手架计算。 (2)建筑物上部墙体外边线挑出1.5m以上时,按照上层的外墙外边线凹凸长度乘以建筑物总高度计算外脚手架搭设面积;下部墙体缩入部分按照围护结构的垂直投影面积按相应自身高度的单排脚手架计算。 (3)凹入部分的采光开井:当外口宽度(外墙结构间距)≤3.5m时,按凹入部分内侧外墙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单排脚手架,采光井外口不论有无连梁,均与外墙一并计算综合脚手架;当外口宽度(外墙结构间距)3.5m时,按凹入部分内侧外墙垂直投影面积以m2计算综合脚手架,采光井外口有连梁的,与外墙一并计算综合脚手架,无连梁的不计算脚手架。 (4)石墙砌筑不论内外墙,高度超过1.2m时,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墙厚大于40cm 时,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及一面单排脚手架。 (5)大型设备基础高度超过2m时,按其外形周长乘以基础高度以面积(m2)计算单排脚手架。 (6)屋顶女儿墙内面超过屋面高度1.2m时,可按其内面垂直投影面积以m2计算单排脚手架。 (7)围墙高度超过1.2m时,按相应垂直投影面积以m2计算单排脚手架,围墙单面装饰的按单面计算,双面装饰的按双面计算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

脚手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2010-09-12 外脚手架采用双立杆搭设,按照均匀受力计算稳定性。 稳定性计算考虑风荷载,按立杆变截面处和架体底部不同高度分别计算风荷载标准值。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k=0.7μz μs ω0 其中ω0 --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ω0=0.37kN/m2; μ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μz= 0.74,0.74; μs --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为1.132; 经计算得到,立杆变截面处和架体底部风荷载标准值分别为: Wk1=0.7 ×0.37×0.74×1.132=0.217kN/m2; Wk2=0.7 ×0.37×0.74×1.132=0.217kN/m2;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 分别为: Mw1=0.85 ×1.4Wk1Lah2/10=0.85 ×1.4×0.217×1.5×1.82/10=0.125kN?m; Mw2=0.85 ×1.4Wk2Lah2/10=0.85 ×1.4×0.217×1.5×1.82/10=0.125kN?m; 1. 主立杆变截面上部单立杆稳定性计算。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N/(φA) + MW/W ≤ [f]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Nd=8.487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N/(φA)≤ [f]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N'd= 8.991kN;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9 cm;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3.3得: k=1.155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3.3得:μ=1.5 ;

(完整版)支架承载力计算

支架竖向承载力计算: 按每平方米计算承载力, 中板恒载标准值:f=2.5*0.4*1*1*10=10KN ; 活荷载标准值N Q = (2.5+2 )*1*1=4.5KN ; 则:均布荷载标准值为: P1=1.2*10+1.4*4.5=18.3KN ; 根据脚手架设计方案,每平方米由2根立杆支撑,单根承载力标准值为100.3KN ,故:P1=18.3/2=9.15KN<489.3*205=100.3KN 。满足要求。 或根据中板总重量(按长20m 计算)与该节立杆总数做除法, 中板恒载标准值:f=2.5*0.4*10*20*19.6=3920KN ; 活荷载标准值NQ = (2.5+2 )*20*19.6=1764KN ; 则:均布荷载标准值为: P1=1.2*3920+1.4*1764=7173KN ; 得P1=7173KN<100.3*506=50750KN 。 满足要求。 支架整体稳定性计算: 根据公式: [] N f A σ?≤= 式中: N -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本工程取15.8kN ;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决定,本工程λ=136,故=0.367; λ-长细比,λ=l 0 /i =2.15/1.58*100=136; l 0-计算长度,l 0=kμh =1.155*1.5*1.2=2.15m ;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 1.155;μ-单杆计算长度系数 1.55;h-立杆步距0.75m。 i-截面回转半径,本工程取1.58cm; A-立杆的截面面积,4.89cm2; 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N/mm2。 σ=15.8/(0.367*4.89)=88.04N/mm2<[f]=205N/mm。 满足要求. 支架水平力计算 支架即作为竖向承力支架,也作为侧墙内撑支架,因此需计算支架水平支撑力,即侧墙施工时产生的侧压力。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F=0.22γc t0β1β2V1/2 F= γc*H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6 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15)计算;t=200/(25+15)=5 T------混凝土的温度(°)取25°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取2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取5.0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

脚手架立杆稳定性计算

屋面搭设满堂红脚手架立杆稳定性计算 1、钢管脚手架主要验算立杆的稳定性,可简化为按两端铰接的受压杆件计算。 2、荷载统计 钢管支架自重力 钢管:0.8*4*5*3.84*9.8=602n/m 2 扣件:4*5*13.2=264n/m 2 木板:0.8*0.8*0.35=224n/m 2 小计:602+264+224=1090n/m 2 吊篮后支座及配重 (1000+50)*9.8=10290n/m 2 合计:1090+10290=11380n/m 2 3、立杆纵距、横距均800mm ,每区格面积0.8*0.8=0.64m 2。 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0.64*11380=7283.2n 。 4、设用ф48*3mm 钢管,A=424mm 2 钢管回转半径 15.9mm 442484d d i 2 221 2=+=+= 按强度计算,立杆的受压力为 2mm 17.17424 2.7283a n ===? 按稳定性计算立杆的受压力为 长细比47.759 .151200i l ===λ 查表得750.0=? 22mm n 215f mm n 90.22424 *750.02.7283a n =?===?? 考虑组合风荷载,计算公式 f w ≤+W M A N ?。 10 h 4.1*85.04.1*85.02 a wk w L W M M K == O W U U W s z k 7.0=,经查表得知,U z =1.27,U s =0.115,W O =0.65,

W K =0.7*1.27*0.115*0.65=0.066 立杆纵距L a =0.8 立杆步距h=1.2 009.010 2.1*8.0*066.0*4.1*85.0Mw 2 == 经计算 223mm n 215f mm n 67.2477.19.2210 *08.5009.090.22=?=+=+- 满堂红脚手架进过计算,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

钢管支架的计算书

路基边坡防护施工钢管支架工程专项安全方案 设计计算书 一、计算目的 路基边坡坡面防护施工是在斜坡上进行,特别是对于锚杆锚索施工,需要专门 的操作平台来进行锚孔的钻进,所以需搭设钢管支架作为操作平台。对于钢管支架 结合实际地质情况,管架的受力是否合理,有必要对其进行受力计算,掌握支架的 受力情况,实现合理搭设,既经济又保证安全。 支架布置见附件详图。 为了确保安全,为了确保支架结构的受力合理、安全可靠、稳定,满足施工荷 载的需要,确保施工安全,特进行支架的设计及受力计算。 二、支架的设计 (1)材料选择 钢管:支架纵、横向水平杆、立杆均选用直径φ=48mm、壁厚t=3.5mm的钢管,长度分 别为2m、3m、6m;钢管截面面积A=489mm 2,截面惯性矩I=1.215×105mm4,抵抗矩 W=5.078×103 mm3,回转半径15.78 mm,每延米理论重量为3.84㎏。 铸铁扣件:基本形式有三种,即直角扣件、回转扣件、对接扣件。 竹跳板:规格3 m×0.2m;用于铺设出渣通道。 安全网:规格4.5 m×1.2 m。 (2)支架的布置 (a)立杆 立杆垂直于地面,是把脚手架上所有荷载传递给基础的受力杆件。立杆纵向间距 1.2m, 横向间距1m。 (b)纵、横向水平杆 纵、横向水平杆是承受并传递荷载给立杆的受力杆件。纵向水平杆在纵向水平连接 各立杆,横向水平杆在横向水平连接内、外排立杆。间距见附件详图。 (c)剪刀撑 设置剪刀撑或斜撑,可增强脚手架的纵、横向刚度。剪刀撑是设在脚手架内、外侧

面的十 字交叉斜杆,而斜撑是单独的斜杆。 (d)纵、横向水平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连接立杆下端距底座下方10c m~20cm处的纵向水平杆,起约束立杆底端在纵向发生位移的作用;水平扫地杆设置在位于纵向水平扫地杆上方处的横向水平杆,起约束立杆底端在横向发生位移的作用。 (e)扣件 直角扣件用于两根垂直相交钢管的连接,依靠扣件与钢管表面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荷载;回转扣件用于两根任意角度相交钢管的连接;对接扣件用于两根钢管对接接长的连接。支架各部分具体尺寸、钢管间距以及支架搭设详细要求等详见附图和施工方案。 1. 图1.小横杆受力计算图示 2.荷载 作用在支架小横杆上的荷载主要是施工荷载,主要是工人和钻孔机械的自重;根据

脚手架计算公式

脚手架计算公式 1. 脚手架参数 本工程外防护脚手架采用落地式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5.000m,本脚手架采用密布网进行全封闭。 搭设尺寸为:横距Lb为1.05m,纵距La为1m,大小横杆的步距为 1.6 m; 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30m; 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2根;脚手架沿墙纵向长度为150.00 m;采用的钢管类型为①48X 2.75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 1.00;连墙件采用三步四跨,竖向间距4.8 m,水平间距4 m,采用扣件连接;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2. 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00 kN/m2;脚手架用途:装修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2层; 3. 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湖南长沙市,基本风压0.32 kN/m2;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诉z,计算连墙件强度时取0.92,计算立杆稳定性时取0.74,风荷载体型系数V s为0.214; 4. 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白重标准值(kN/m):0.1248; 脚手板白重标准值(kN/m2):0.300;栏杆挡脚板白重标准值 (kN/m):0.150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0.005; 脚手板类别:竹笆片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每米 1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脚手架钢管白重标准值(kN/m):0.031;脚手板铺设总层数:13; 5. 地基参数 地基土类型:素填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120.00;立杆基础底面 面积(m2):0.20;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支架稳定性验算

现浇门式墩盖梁碗扣架稳定性的验算 1、工程概况 龙华河1号大桥是五台至盂县高速公路上跨越龙华河的一座大桥,位于盂县下社镇碾子坪村西约100m处,本桥中心桩号为K36+700,右前夹角为90°。龙华河1号大桥施工图设计方案为上部采用20×2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门式墩,基础采用灌注桩基础;承台采用肋板台,基础采用灌注桩基础。 2 施工方案 1、参考资料 1.1钢结构设计手册 1.2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1.3GB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1.4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 1.5五台至盂县龙华河1号大桥设计图纸 2.1 地基处理 在支架架立前,在支架搭设范围内,首先进行基础处理,处理方案为对原地面开挖换填,根据现场情况,开挖表层70cm虚土,然后抛填50cm卵石,砂砾填筑按照路基96区填筑要求实施,用人工配合推土机平整场地后用20T以上压路机压实,如现场发现局部软弱地段,则重新开挖回填处理,砂砾填筑完成后,在地基表面浇筑20cmC20砼,浇筑宽度为支架搭设宽度两边加1m,在支架地基外侧设置排水沟,防止地基积水软化造成支架下沉。 2.2满堂支架:采用满布搭设的碗扣式支架,采用10㎝×15㎝方木做地梁,横向通长布置;支架立杆间距普通段按0.3m×0.3m布置;门洞旁采用0.3m×0.3m双

支,横杆采用HG-90,竖向步距采用1.2m,立杆主要采用LG-300,结合梁体距地面的实际高度,可在顶托下加顶管(DG-210及DG-90)进行调整,托架和底座的调节长度必须满足施工需要,支架的搭设宽度超出盖梁四周各0.5m。支架安装就位后进行横、纵梁安装,横梁采用15×15㎝方木,横向间距同立杆间距;纵梁采用10×10㎝方木,置于纵梁之上,纵向间距30㎝。盖梁底模采用1cm厚钢板加工、侧模采用定型模板。为保证支架的稳定性,必须按安全规范纵横向每六排立杆设一道剪刀撑。具体见箱梁支架横断面示意图: 支架拼装注意事项:a.支撑架立杆接缝应在同一水平面,顶杆仅在顶端使用,以便能插入托座。 b.支撑架拼装到3~5层时,应检查每根立杆底座下是否上浮松动,否则应旋紧可调底座或用薄铁片填实。 c.整架拼装完后应检查所有扣件是否扣紧,松动的应用锤敲紧。d.支撑架宽高比一般不能超过5,否则必须按有关规定设置缆风绳。 2.3 支架预压 采用砂袋按100%荷载进行预压,在地面上以纵横间隔5m和在模板上按高程控制点位分别设置观测点,预压时逐日对其进行沉降观测,做好记录。沉降稳定的标准为沉降量<1mm/d,卸载后算出地面沉降、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数值。根据各点对应的弹性变形数值及设计预拱度调整模板的高程,具体布置按二次抛物线方*x(30-x)/302,实测弹性变形加上箱梁自重及1/2汽车荷载和第1000 程分配y=4*f 拱 天混凝土收缩徐变所产生的竖向挠度即:f+L/1600。 3 支架受力验算方法

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 一、脚手架设计及验算说明: 本工程为文体中心工程,因本工程外立面凸凹变化,脚手架尺寸参数根据外立面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设置,45.9米层以下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本计算书依据原报送方案进行验算和优化,部分计算参数需结合原报送方案璞审阅。本计算书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以下简称技术规范)设计验算,同时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的荷载取值及稳定性验算相关内容编制。 二、脚手架设计验算: (一)、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设计验算: 1、计算参数 ⑴、脚手架参数: ①、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4.3 m,立杆采用单立杆;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为增加安全系数,计算时重量按Φ48×3.5取值,力学参数按Φ48×3.0计算。因局部位置为三排立杆,在计算立杆强度及稳定性时按最大荷载发生位置取中间立杆计算。 ②、搭设几何尺寸:立杆的横距为0.9m,立杆的纵距按建筑物尺寸有1.5m和1.6米,取大值1.6米计算。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8 m;每步距中部外侧设一根大横杆作为防护栏杆;内排架距离墙0.45m;小横杆上不搭大横杆;小横杆每边伸出立杆尺寸按0.15米计算。 ③、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 1.00; ④、与结构的连接点,因为是改造工程,为尽量保护原有建筑主体,采用两步三跨,连接点采用钢管形成抱箍连接在原有框架柱上,竖向间距 3.6 m,水平间距4.8 m,采用扣件连接,对没有柱子的部位采用楼板和铜管打孔连接。 2.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00 kN/m2;脚手架用途:装修脚手架; 同时施工层数:按2层计算;

脚手架验算过程

1、材料选用 4.1竹笆板 模板采用2440×1220×18木胶合板,100×50木枋,100×100 木枋。 4.2支架 4.2.1支架选型 支架采用钢管支架,外径为48mm,壁厚为3.5mm。扣件选用万能扣件。 4.2.2支架要求 1、钢管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A(3号)钢,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炭素结构钢》中Q235A级钢的规定。每批钢材进场时,应有材质检验合格证。 2、钢管选用焊接钢管。钢管严禁打孔,立杆、横杆和斜杆的最大长度为6m。 3、扣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规定。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要求清除干净。 4、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5、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6、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7、钢管及扣件报废标准: 钢管出现弯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等情况;扣件脆裂、变形、滑扣等应报废和禁止使用。 脚手架验算 采用竹笆板作为脚手架承重面,施工荷载通过横向水平杆通过扣件传递给立杆,纵向水平杆按受力均布荷载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应该验算弯曲正应力、挠度;横杆按照受力集中荷载的简支梁计算,验算其正应力及挠度;立杆受力的稳定性等。根据规范及技术方案要求,竹笆板的平均荷载为3KN/m 2. 5.1.5 支架稳定性验算 支撑系统整体结构分析所得的支撑立杆最大的内力设计值,可按照一般轴心受压构件进行验算。支架采用Φ48×3.0焊接钢管,鉴于市场上Φ48×3.0钢管的壁厚基本都在2.7mm ,为确保计算的准确性钢管的相关力学特性按照壁厚2.7mm 的钢管取值。由于本工程模板支撑系统主要应用基坑内部,故在计算时可不考虑风荷载对系统的影响,及按下式验算: σ=f A N ≤? Φ48×2.7钢管:A=(482-42.62)×π÷4=3.84cm2, i=226.4248+/4=1.6cm 。 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h l =0 式中 h —支架立杆的步距,取1.4m ; 5.8716/1400/0 i l 本工程钢管为Q235钢,按轴心受压构件查表得稳定系数?=0.6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