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教案

社会学教案
社会学教案

《社会学》教案

主讲教师:倪侃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1、孔德创立社会学

法国哲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社会学”一词。孔德使用“社会学”这个术语,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时代背景——两大革命(18世纪始于英国,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美国的产业革命;以1789年为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思想大革命)

思想背景——历史上有关社会的思想,特别是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启蒙运动以来,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和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作理论准备的社会学说和历史哲学。

2、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产生阶段:19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有社会学创始人孔德和英国社会进化论者斯宾塞。

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迪尔凯姆、德国的韦伯以及美国的芝加哥学派。

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今,以美国为中心,主要理论有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等。

二、社会学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

1、传入

1891年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群学》。

1903年上海文明编译书局出版严复翻译斯宾塞《社会学研究》,定名《群学肄言》。

1902年章太炎翻译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社会学》一书,是国人始用“社会学”正式翻译出版的外国社会学著作的第一部。

2、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费孝通: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领导人,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英文版,1939)、《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乡土中国》(1948)、《乡土重建》(1948)、《从事社会学五十年》(1983)、《费孝通社会学文集》(1985)、《记小城镇及其他》(1986)、《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1987)、《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1992)、《费孝通文集》(1999)等,论文多篇。1980年3月,国际应用人类学会授予他该年度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年11月,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向他颁发了该年度赫胥黎奖章。

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国内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分类

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约有几十种之多,概括起来有三大类:一是社会和社会现象(主要代表是孔德、涂尔干、斯宾塞等);二是个人和社会行动(以韦伯为主要代表);三是其它。

近年来,我国社会学者将其归纳为6种看法:

(1)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的规律(归入社会);

(2)人们的社会行为规律(归入人和社会);

(3)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归入社会);

(4)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归入人和社会);

(5)社会现象及相互联系(归入社会);

(6)社会生活的结构和联系(归入社会)。

2、郑杭生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主要指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运行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

四、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1、社会学学科地位

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一般

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特殊(中介)

单科性的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个别

2、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历史学。研究社会,以时间为纬度考察因果关系,社会学则关注现在。

(2)人类学。研究人类的早期时期,甚至前人类时期。社会学集中于对现实的考察。

(3)心理学。关注个体及其内在过程,即思想中发生了什么。

(4)政治学。聚焦于政治组织及其行为,社会学不限于此。

五、社会学与社会

1、社会学的特点

(1)发展历史短,自身变化大

(2)研究范围广,具有综合性

(3)现实性强,具有敏感性

2、社会学的功能

社会学的个人功能:

(1)认识功能

(2)导向功能

(3)操作功能

社会学的社会功能:

(1)了解功能

(2)预测功能

(3)控制功能

(4)稳定功能

六、怎样学习社会学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密切联系中国实际

2、批判性地吸取和借鉴西方社会学研究的积极成果

3、培养社会学的眼光和想象力

思考题: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社会学是如何产生、发展的?

3、如何将社会学方法有效地运用于现代社会研究之中?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与机制

第一节社会运行的条件

一、社会运行条件概述

1、社会要素说

2、功能主义:十条件

3、社会条件说

二、社会运行的内外主要条件: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应。

第二节社会运行的机制

一、社会运行机制概述

(一)社会运行机制的含义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即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基本含义有三:结构;功能;作用过程和原理

(二)社会运行机制的分类

按社会机制的形成,分自发机制和人为机制

按社会运行机制的作用领域分经济机制、政治机制、文化机制、心理机制等

按社会运行机制的表现形态分显机制、隐机制

按社会运行机制的层次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

二、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

社会运行动力机制

社会运行整合机制

社会运行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控制机制

社会运行保障机制

第三章社会与社会运行

第一节社会概述

一、社会的概念

“社会”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古籍中。《旧唐书·玄宗本记》有“村闾社会”的说法,意为村民集会。

1、“社”指用来祭祀神灵的一块地方,“会”指集会。

2、指志趣相同者结成的团体。

3、古代社区单位。

二、对社会的理论解释:

1、唯名论。对社会本质的看法之一是把社会看成为仅仅是一个由真实的个人形成的空洞的概念,认为“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个人才是最终的实体”。故社会就是人的集合体(共同体),仅仅是代表了许多人的总和。韦伯(德)、吉丁斯(美)、塔尔德(法)等。

2、唯实论。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它塑造了个人的思想和行动,即规定了个别人的存在”。齐美尔(德)、迪尔凯姆(法)等。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

社会是人们的有机结合体,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

三、社会的要素、

两要素:人、自然界:物质的或无机的环境、生物的或有机的环境

三要素:人口、自然环境、文化

五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思想文化因素

四、社会的特点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大群体。

2、社会是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

五、社会的类型

马克思主义以物质生产方式为依据,把社会基本形态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按生存方式分:狩猎和采集社会、游牧社会、园艺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按社会总体结构分:传统社会、现代社会。

六、社会的功能

整合功能

交流功能

导向功能

继承和发展功能

第二节社会运行

一、什么是社会运行

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纵向运行(社会变迁与发展):

继承的关系

变异的关系

中断的关系

横向运行(社会诸要素、诸系统的交互作用):

交叉与渗透的关系

制约的关系

促进的关系

转化的关系

二、社会运行的基本类型(略)

三、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略)

思考题:

1、社会的含义是什么?

2、试述社会的特点与功能。

3、什么是社会运行?分别从纵向运行和横向运行角度分析。

第四章文化

第一节文化的涵义与特性

一、文化的涵义

英国社会学家泰勒1871年在《社会文化》中:“文化或文明,依民族志广义的讲,是一整体,包括人在社会中所习得的知识、信仰、美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

究竟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文化的层次

广义: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

中义:人类创造的科学、艺术、道德、法律、宗教等精神财富。

狭义:科学知识。

二、文化的来源

文化起源于:劳动

文化遗业

文化发明

文化借取

文化融合

三、文化的特性

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复合性

象征性

传递性

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

普遍共享性

差异性

民族性和阶级性

四、关于文化特性形成的理论

功能主义的解释方法

人种学的解释方法

生态学的解释方法

意识形态的解释方法

物质条件决定论

第二节文化的区分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主文化与亚文化

主文化与反文化

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第三节文化的内容与结构

一、文化的内容

1、符号

2、语言

3、价值观

4、规范

5、行为模式

二、文化的结构

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

文化中心主义、文化理想主义、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震惊与文化边际

第四节文化的功能

一、文化的一般功能

文化的一般功能

认知功能

记录功能

传播功能

教化功能

凝聚功能

调控功能

二、文化的社会功能

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文化为人类提供了适应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

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

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

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思考题:

1、文化的含义是什么?

2、试述文化的特性。

3、文化有哪些功能?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的涵义与特性

一、社会化的涵义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特性

历史性与承继性的统一

民族性与共融性的统一

阶段性与终身性的统一

主动性与制约性的统一

阶级性与人类性的统一

三、社会化的意义

从社会方面分析

1、人的社会化是社会新陈代谢,种族绵延的需要。

2、人的社会化是保持社会安定的需要

从个人方面分析

1、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前提。

2、社会化是形成个人的个性和人格的过程,也是发展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一、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语言能力

思维能力

较高的学习能力

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很强的适应能力

积极的合乎社会要求的需要

二、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家庭

学校

同辈群体

工作单位

大众传播媒体

社团组织

参照群体

社区文化

第三节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一、社会化的过程(见书,略)

二、社会化的类型

基本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

再社会化

反向社会化

思考: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区别

三、社会化的内容

习得基本的社会知识

内化社会的行为规范

掌握劳动的职业技能

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理想信念

思考:为什么社会化不会造就同一模式的人?

第四节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化问题

一、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二、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三、代差

思考题:

1、社会化的基本内涵和实质是什么?

2、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3、试用社会化理论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第六章社会角色

第一节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一、社会角色理论

角色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乔治·米德首先从戏剧中借用的。

拉尔夫·林顿论述了角色与地位的关系。

欧文·戈夫曼创立了“戏剧理论”。

二、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

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第二节社会角色的类型

按角色获得方式的不同,即角色获得是否经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可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思考:为什么说自致角色的获得除了个人努力外,还与一定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分自觉的角色和不自觉的角色。

思考:自觉的角色好还是不自觉的角色好?

根据社会角色规范化程度,可分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思考:开放性角色的开放程度是无限制的吗?

根据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不同,可分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思考:如何看待少数党政干部经商现象?

第三节社会角色的扮演

一、角色确定

角色确定不当

不能胜任角色

未能承担合适的角色

选择了不适当的角色

角色确定的有效性

二、角色认知

角色期望

角色观念

三、角色学习

学习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规范(硬件)

学习角色的知觉、情感和态度(软件)

四、角色扮演

戈夫曼“拟剧理论”

角色扮演需具备的技巧

一般技能:认知技能、活动技能

特殊技能:

第四节社会的失调

一、角色冲突

二、角色紧张

三、角色不清

四、角色中断

五、角色失败

思考:1、如何缓解角色紧张?

2、角色失败都是坏事吗?

思考题:

1、角色理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试分析造成角色失调的原因。

3、联系自我实际思考如何扮演好一定的社会角色。

第七章社会互动

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

一、互动的提出与含义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住处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发生在两人及以上。

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行为才存在互动。

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并非一定面对面。

有特定的情景。

对互动双方及其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

以米德为代表,认为符号沟通将人与动物分开。人不仅存在与自然的物理环境中,也存在于符号环境中,互动通过符号进行。有两大派,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和以库恩为代表的依阿华学派。

1、角色理论。

2、参照群体理论。

3、戏剧论。

4、社会交换论。布劳:“社会交换是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作出报答性行为就停止的行动”。交换的动机较为复杂:情感性的、利益性的、利己性的、利他性的。

5、本土方法论。

第二节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一、齐美尔对二人、三人与多人关系的分析

二、情境、工作情境和社交情境及其关系

互动是讲场合的,是在一定的场合下进行。不同的情境下,互动的具体形式不同。因为每个人、每个群体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之中,个人或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都要适应他周围的环

境,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

三、互动过程

1、贝尔斯的分析。

2、芝加哥派四阶段说。

四、互动类型

合作

竞争

冲突

强制

顺从与顺应

第三节集合行为

一、集合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1、集合行为的概念。

2、集合行为的特征。(1)自发性。(2)狂热性。(3)非常规性。(4)暂时性。

二、集合行为的理论

1、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论。集合行为实质上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处境而进行的尝试。

2、模仿论。塔德1902年出版《模仿律》认为行为不是发明就是模仿。

3、感染论。1895年勒蓬在《乌合之众》中,认为集合行为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群体朝一个方向发展。

4、紧急规范论。突发事件时,人们的互动会产生紧急规范,在场的人会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

5、匿名理论。集合性行为中个体处于你匿名状态,身份淹没,会在没有明确个人标志的情况下发生越轨行为。

三、集合行为的过程

1、聚焦。

2、第一冲动。

3、社会助长。

4、感染。

5、集体激动。

6、认识集合行为的特点和发生过程,学会处理集合行为的方式和方法。

四、几种主要的集合行为

骚动

恐慌

谣言

流行

思考题:

1、社会互动论分析人们日常的交往活动。

2、主要的社会互动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什么?

3、如何看待集合行为。

第八章社会群体

第一节群体概述

一、社会群体的概念

社会群体就是处在社会关系中一切个人的集合,这种集合不仅个人能够意识到,而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所意识。

二、群体的类型

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初级群体(美国的库利1909)是在成长过程中最初加入生活、活动的群体。如家庭、邻里、同龄人、朋友、老乡及正式组织中具有密切关系的同事。特征:亲密性、面对面交往和合作、人数较少等特征、结构简单,缺乏分化,是人们最初的生活环境。次级群体指非个人性的、规模较大的、成员很少直接接触的、功利性的群体。

2、正式与非正式群体。

3、内群体与外群体。内群体(美国萨拇纳)也叫“我们群体”,指成员间具有共同归属感,相互合作团结的群体。外群体也叫“他们群体”,凡是没有加入群体或这群人与自己无关的群体。

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参照群体(美国的西曼1942)是指在评价自己的生活状态和行为时,如衣着时尚、政治观点、学术期望、职业选择等方面,常会有意识无意识地参考自己欣赏的某个群体,希望以他为标准。也称标准群体,一种实际存在的或想象存在的,可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或作为行为标准的群体。

5、血缘、地缘、业缘、趣缘群体。

第二节社会群体的结构

一、群体的规模

最小的群体是“一对”

群体规模的大小依赖于群体的目标

二、群体凝聚力(内聚力)

影响因素:

群体是否有吸引力

利益互惠原则

相吸性和互补性

环境

作用:正面:同仇敌忾

中性:

负面:勾心斗角

三、群体的领导

领导作用:工具型

表意型

领导作风:

权威型

民主型

放任型

四、群体的一致性(群体规范)

“光点实验”

“阿西实验”

影响因素

五、群体效率

六、群体决策

四阶段

“冒险的转移”

“群体思维”

第三节初级社会群体

一、初级社会群体的含义

库利《社会组织》1909年

初级群体又叫首属群体或基本群体。是人数不多、成员间进行直接、面对面交往的并具有密切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

二、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1、成员少

2、持久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

3、较强的内聚力

4、多种角色,展示个性

5、感情色彩浓厚

6、综合性的功能

7、成员难以替代

8、非正式控制手段

9、有一定的圈内文化

三、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条件

1、活动空间接近

2、接触时间长

3、相互交往比较自由

4、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小

四、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正功能:

承担社会化的任务

满足人的情感需要

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

微观

宏观

五、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社会群体

六、初级社会群体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

1、试分析社会群体的类型及其社会功能。

2、运用初级群体理论分析家庭的重要性。

3、你认为初级社会群体的发展趋势如何?为什么?

第九章家庭与婚姻

第一节家庭

一、家庭的概念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小型群体,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与户不是同一概念

二、特点

1、是人类生活中最普遍的群体

2、是个人在其中生活最长久的群体

3、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组成的最小型群体

4、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相统一的群体

5、是感情深厚、关系密切的群体

6、是能满足人们多种需要的群体

7、受道德、风俗习惯影响比任何其他群体都强

三、家庭的起源与发展

血缘家庭

普那路亚家庭

对偶家庭

一夫一妻家庭

四、家庭的结构与类型

核心家庭:配偶家庭

单亲家庭

主干家庭:配偶主干家庭

单亲主干家庭

联合家庭:异代联合家庭

同代联合家庭

其他家庭

五、家庭的功能

经济功能

满足性生活的功能

赡养和抚养功能

教育功能

感情交流功能

休息和娱乐功能

六、家庭的发展趋势

“五多二少”:独身者多、离婚者多、同居者多、私生子多、小家庭多出生少、赡养老人少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未来家庭的特点:爱情是未来婚姻唯一的考虑

真正的一夫一妻制

男女之间将实现完全的平等

家庭功能简单化

七、社会转型时期的家庭

家庭中出现的问题:

买卖婚姻问题

教育问题

老年问题

生育问题

家庭暴力

第二节婚姻

一、婚姻——家庭的基础

婚姻关系指夫妻关系,即男女之间按社会习俗或法律规定结成的关系。

婚姻是以两性结合为特征的一种社会关系,也是家庭赖以建立的前提条件。婚姻的基础:上古时代:以自然条件为基础

阶级社会:权利基础占有权(奴隶社会)

宗法权(封建社会)

金钱基础资本主义社会

爱情基础

二、择偶的条件与范围

第一层选择:性(异性)、民族等

第二层选择:对异性具体条件的选择分:生理(性)、心理(情感)

社会(生活工作条件)

三、影响择偶的因素

1、政治因素

2、阶级因素

3、经济因素

4、宗教因素

5、风俗习惯

6、教育水平

7、种族、民族的制约

8、血缘关系的制约

四、择偶中的差异

1、男女差异

2、文化阶层差异

3、城乡差异

4、个体差异

五、婚姻的过程

择偶——嫁娶——失偶(离婚)

中国传统婚礼最经典的形式是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六、离婚高潮的原因

1、夫妻观的变迁

2、婚姻价值观受冲击

3、夫妻角色期待的变化

4、法律对离婚限制的放宽

七、社会转型时期的婚姻问题

买卖婚姻

早婚、大龄未婚

婚外恋

试婚

婚内虐待现象

离婚太自由

思考题:

1、试分析家庭的类型及其功能。

2、谈谈对家庭暴力的看法。

3、你认为未来家庭的发展趋势如何?为什么?

第十章社会组织

第一节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含义与类型

英文是organization,来源于organ。按《朗曼现代英语字典》的解释,一是各部分形成整体,一是具有特殊目的的人群。汉语中指编织,最早见于《辽史?食货志》:“饬国人树桑麻,习组织”。可定义为:许多相互联系、彼此合作的成员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形成的整体。

广义:泛指所有的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

狭义:社会次级群体

二、组织的特征

1、组织目标的特定性而非综合性

2、组织内社会关系主要性质的功利性而非情感性

3、组织内部互动形式的规范性而非随意性

4、组织结构的合理性而不是非理性

三、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一定数量的相对固定的正式的成员

特定的活动目标

正式的明确的规章制度

一定的管理机构

一定的物质技术设施

四、分类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巴纳德)

生产组织、政治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帕森斯)

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大众福利组织(布劳)

疏远型组织、功利型组织、道德型组织(艾提佐尼)

小型、中型、大型、巨型组织

我国社会组织分类

第一产业组织、第二产业组织、第三产业组织

机关编制、事业编制、企业编制

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其他组织(如社会福利、保障、群众性组织等)

第二节社会组织的目标

一、涵义

组织目标是组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要争取实现的目的和结果,或者说是组织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追求的某种事实或未来状态

二、分类

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平衡性目标和改进性目标

显目标和隐目标

计划目标和实施目标

社会目标、集体目标、个人目标

三、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四、影响目标的因素

经济环境

外部:文化环境因素政治环境

文化环境

内部:成员的需求

不同目标层次的相互影响

五、制定与实施的步骤

提出局面报告、呈述

领导审查,拟出考虑方案

共同磋商,拟出草案

讨论通过,以书面形式公布实施

六、应注意的问题

制定计划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

目标必须具体

目标的难度要适中

要注意目标的可接纳性

要定期检查

第三节社会组织的结构一、涵义

指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

基本元素:职位部门

二、基本形式

1、直线式

优点:集中领导

机构简单

缺点:等级森严

形式呆板

2、矩阵式

优点:集思广益、减少成本

灵活机动

加强部门间联系,提高效率

主管领导摆脱日常事务

缺点:双重领导

管理困难

削弱工作责任感

3、事业部制

优点:领导被领导关系明确、职责明确

权利下放、分工负责

缺点:机构重叠

协调困难

三、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组织结构及其问题

1、高度集权和条块分割的组织体制

2、复杂的组织结构

3、落后的组织文化

4、脱离社会变迁的组织发展

第三节组织理论及其相应的管理观念

一、古典管理理论及其管理观念

1、泰勒的职能理论。

2、法约尔的组织结构理论。

3、韦伯的官僚理论。

二、行为主义管理理论及其管理观念

1、1927年梅奥在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实验及其相关理论。

2、巴纳德的组织理论。

三、现代管理理论及其管理观念

1、规划论:充分有效利用资源。

2、库存论:何时、何地的数量供应,库存量保有。

3、博弈论:竞争性活动中如何致力于己方收入,并限制对方。

4、网络分析:关键路线法,计划评审技术。

5、系统分析和经验研究。

思考题:

1、社会组织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2、社会组织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哪些?

3、试分析各种组织理论的优点和不足。

第十一章社会制度

第一节社会制度概述

一、社会制度的含义:

社会制度是指特定的社会领域形成的一整套持续、稳定的规范体系,是制约社会活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二、社会制度的构成

1、价值观。

2、规范体系。

3、权威与地位结构。

4、机构与设施。

三、社会制度的特征

1、公共性。

2、系统性。

3、强制性。

4、相对稳定性。

5、变易性。

第二节社会规范体系

一、习俗

1、习俗的形成。通过扩散和倡导两途径,有“历史相沿,群居相染之过程。”

2、习俗的特征:稳定性、广泛性、历史性和地域性。

3、习俗的社会功能及其功能特性。

二、道德

1、道德的概念:以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性之道为依据而建立的以善恶、荣辱评价人们社会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

2、道德的历史根源:源于习俗,宗教产生后涂上神灵的圣光。社会的发展,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冲突确立了道德的社会地位。

3、道德的特性:客观性、社会性、普物性(凡物皆有其道与德,在人类社会则为普适性)、自觉性、觉他性。

4、道德的原则:一是法道原则。二是人道原则。三是自立原则。四是立人原则。

三、礼制

1、礼制的建立过程和建立标准

2、礼制涉及的范围及其与仪式的区别

3、礼制的社会功能

4、礼制的存废与社会的变迁。

四、法律

1、法律产生的社会条件。

2、法律文化与的法律的社会功能:作为规范首先规定行为模式,其次规定行为后果。

3、法律的遵守、执行与社会的法治化。

4、法治的局限与现代德法共治的主张。

第三节社会制度的类型与功能

一、社会制度的类型

1、本源性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伦理制度(其核心是婚姻家庭制度)。

2、派生性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宗教制度。

二、社会制度的功能

1、社会制度的功能类型:正功能与负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

2、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3、社会制度的配套与协调。

三、社会制度改革

1、社会制度的功能失调与制度化。

2、社会制度的革新与历史发展。

思考题:

1、试分析社会制度的意义和缺陷。

2、在人和制度之间,谁对社会更具有决定性?

3、如何进行有效的现代制度建设?

第十二章社会分层与流动

第一节社会分层概述

一、社会地位的含义

社会地位是指人在社会空间中的位置。它把人区分开来,成为互相辨认、对待的标志,是互动影响力的主要来源。

二、社会地位的根源

人的两种差别导致人的分位化:(1)自然差别。(2)社会差别。社会差别主要有二:一是社会分工导致社会差别。二是有价值物的分配直接导致社会差别。物品的稀缺导致需求大于供给,而社会有价物的分配途径则导致了机会的不平等。

三、历史上的分层制度与人类的平等追求

1、历史上的分层制度:(1)奴隶制。(2)种姓制。(3)等级制。

2、人类的平等追求。

四、从分化到分层

1、基于组成社会单元不同的活动而发生的功能分化或结构分化。

2、基于一个单元凌驾于另一个单元之上而形成的支配与等级序列——分层。

3、分化的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

第二节社会分层理论

一、认识社会分层的基本视角

1、视角。是指把社会分成几个大的阶级。由于划分阶级的标准不同,很多学者曾提出过许多的阶级模式,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马克思的模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划分标准有两个:(1)是否占有生产资料(2)是否雇佣工人。根据这一标准,凡是占有生产资料的为资产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的是无产阶级、而占有生产资料但没有雇佣工人的是小资产阶级,如小店主、医生、律师等。

2、阶层视角。会成员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层次。主要的分层标准有:职业、收入、财富、技术和知识权利等。

二、古代学术中的分层理论

1、中国传统的阴阳相分学说及其礼序性分层思想。

2、西方古代学术传统中的分层观念。柏拉图的四种质料学说与等级化理想社会结构。中世纪宗教神学的分层观念。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1、阶级的概念和实质。阶级的含义。阶级划分的标准:经济标准。阶级的实质:特定历史阶段以极端对立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形成的特定的政治对抗集团,本质上是一种共同生存状态的认同意识和结合观念,但也可以发展为一种经济和社会政治实体。

2、阶级产生的条件。(1)私有观念。(2)剩余产品。(2)私有制度。

3、阶级构成和判断阶级成熟的标志。阶级的构成:(1)基本阶级。(2)非基本阶级。判断阶级成熟的标志:(1)阶级意识。(2)组织化程度。

4、阶级斗争、新型社会和未来理想社会。

四、西方现代社会学中的分层理论

1、韦伯的三位一体模式。

2、帕雷托的理论。

3、功能主义理论。

4、冲突理论。

第三节现代社会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一、近现代社会西方的社会分层与发展趋势

1、近现代社会西方的社会分层与阶级矛盾。

2、近现代社会西方社会分层的发展趋势。(1)资产阶级。(2)工人阶级。(3)新中间阶级。

二、中国社会的阶级与阶层状况

1、关于中国社会阶级与阶层的争论。

2、私有阶层的兴起与社会分化的加大。

3、中产阶级的现象及其在中国社会的必要性。

三、当前全球阶级阶层问题的发展及其消除

1、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问题日益全球化。

2、社会排斥与社会阶层的细致化和社会不平等的日常化。

3、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性别化、年龄化和人群分化问题。(1)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性别化与两性平等话题的国际化。(2)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年龄化:老年问题、儿童问题、青少年问题。(3)人群分化与人群的阶层化现象。

4、社会平等的实现过程。

(1)传统的社会平等原则及其实施。(2)寻求通过社会相容等具体社会过程的社会平等方法。(3)在社会不平等过程中的社会慈善行为(详见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一章)。

第四节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及在不同社会中的程度差别

1、社会流动的含义:个人或群体由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社会地位或阶级的移动。

2、不同社会中的社会流动:(1)封闭社会及其社会流动。(2)开放社会及其社会流动。

二、不同类型的社会流动及其影响因素

1、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

2、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

3、结构性流动与自由流动。

三、建构合理有序的社会流动机制

1、社会流动的两面性及其秩序要求。包括对于特权等问题的秩序性认识。

2、有序社会中社会流动的合理化:(1)人生价值与社会流动的价值引导。(2)流动规则的正义化。(3)流动机会的公平化。(4)流动控制的法治化。

思考题:

1、社会是如何产生差别和不平等的?

2、试分析平等与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3、如何建立合理有序的社会流动机制?

第十三章社会问题

第一节社会问题概述

一、概念

按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的观点,它不同与个人问题,呈现结构化迹象。欧美国家使用“社会病态”、“社会解组”、“社会反常”、“社会失调”等名词表示。最简洁的定义来自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思:“社会问题也就是公共问题,即是说不是个人的麻烦(物质精神上难受),而是社会中许多人遇到的公共问题——麻烦:物质和精神上受到的损害”。

二、一般特征

普遍性。普遍性指社会问题的存在是绝对的、其性质是客观的、解决的过程是复杂的。

客观性是指:(1)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2)产生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减低社会问题的损害程度,但却无法完全制止发生或杜绝产生);(3)人们对其的认识总是在他产生以后,并且有一个过程。

2、变异性。

3、复合性。

4、集群行。

三、类型

1、依据范围可分为普遍性的问题和特殊性的问题。

2、依据性质可分为结构性的问题和功能性的问题。

四、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1、整合论。

2、文化失调论。

3、社会解体论。

4、价值冲突论。

第二节当代主要社会问题

一、人口问题

1、人口数量。

教育社会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教育社会学》第一章至第四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计15分) 1.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2.教育社会学事实学科论强调教育社会学的,关心这门学科的科学价值,进行判断。 3.在学术界,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奠基人。 4.美国功能主义教育社会学派的头号代表人是。 5.当代教育社会学在“取向修正时期”出现了两个主要倾向:第一是;第二是。6.农业社会背景下,教育的主要承担现存的不平等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整个社会关系的。 7.和是“后喻型”文化结构得以延续的两个关键条件。 8.教育机会均等可区分出三种意义上的均等,一是“起点均等”,二是“”,三是“”。 9.阶段的就学机会,是反映教育机会享有状况的最基本的指标。 10.就教育机会问题来说,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二、判断题(仅需要判断正误,无须说明理由;每题2分,共计10分) 1.教育社会学就是研究一般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 2.典型的教育社会学研究一定是定量研究。 3.农业社会的教育系统主要担负的是“社会防范职能”。 4.后工业社会国家赋予教育以“社会更新职能”。 5.文化阶层差异对教育的影响具有波动性和随机性特点。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15分) 1.教育社会学 2.狭义文化

3.“前喻文化”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简述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2.简述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教育的重要区别。 3.地区间教育机会状况失衡的主要表现。 4.简述学校传递能力遭受的挑战。 五、论述题(不仅要陈述核心观点,还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阐释;20分) 1.比较分析“后喻型”文化结构与“前喻型”文化结构的区别以及对教育取向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相互关系说” 2.客观性,事实 3.涂尔干 4.帕森斯 5.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并存 6.再生产职能 7.缺少疑问;缺少觉悟 8.过程均等;结果均等 9.义务教育 10.地区的经济实力及其教育投入;群众的经济收入及其家庭教育支出 二、判断题 1.错2.错3.对4.对5.错 三、名词解释 1.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2.狭义文化指生活于一定的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长期积淀而成的一套文化心理系统,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等,而价值观念的系统是其核心。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读书报告 杨磊 本人通过前人经验分别从每个章节进行归纳总结,把一些自认为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成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读书报告,个人能力有限,如有错漏之处,望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章导论 一、科学方法 1、知识的几种来源:常识:众人经验的积累。传统:历史形成的观念,经验个人经历的积累。权威:众人公认的依据,科学:符合逻辑的经验总结。科学的特征:科学是经验的,根植于、依赖于,科学是命题式的,形式结构,科学是逻辑的,符合正确的思维,科学是操作的,可实际检验,科学是趋于抽象的。概括、理论,科学是趋于系统的,完整体系,科学是累积的,相对的、部分的。 二、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1.社会研究的定义,研究: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社会研究:利用经验去研究人们的行为、态度、特征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2.社会研究的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感情、意识、霍桑效应;研究的干扰性:研究本身是一种行为;现象的复杂性:果多因、一因多果;特定的限制:伦理的、政治的、法律的; 三、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的逻辑和哲学基础;研究的规则和程序体

系; 四、研究过程: 1.选择问题阶段: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 2.研究设计阶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案 3.资料收集阶段:四种主要方式 4.资料分析阶段: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5.得出结果阶段:研究报告与成果交流。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 一、理论及其层次:1.理论的层次: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微观理论; 2.衡量理论优劣的标准:范围广泛,精确性高,结构简练。 二、理论的结构: 1、概念:对现象的一种抽象,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2.概念的功能:提供交流的工具,提供观察的视角能够分类和概括构成理论的元素;3.变量: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可以实际测量的概念;4.变量间关系:相关关系(共变关系)因果关系,共变关系,时间顺序非虚假关系;5.命题:关于概念的特征或概念间关系的陈述;6.假设:关于变量的特征或变量间关系的陈述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7.理论建构研究:归纳推理从观察到概括从概括到理论暂时的、相对的、或然的理论;8.理论检验研究:演绎推理竞争解释与理论检验的需要。 第三章:选择研究问题 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1、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主题问题领域2、研究问题的来源:社会现实,个人经历,相关文献。 二、选题的标准1、重要性:意义、价值;理论、实践; 2、创造性:知识积累、独特之处 3、可行性:主、客观限制。

《发展社会学》复习资料整理稿

《发展社会学》复习资料整理稿 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P24 2,迟发展效应:迟发外生型社会发展因其现代化的起步较晚而与早发内生型社会发展在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因而迟发外生型社会发展具有不同与早发内生型社会发展的发展优势与劣势,这就是所谓的“迟发展效应”。P13 3,现代化:在发展社会学中,现代化是指近现代科学和技术革命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全面社会变革过程,或者说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过程。 4,二元经济:是这样一种经济结构,即整个经济体系分为“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工业部门两大经济部门。(其原因在于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造成的压力)P90 5,逆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城市中心地带生存空间日益狭小,交通条件日益拥挤以及地价日益上涨等原因,中心城区居民向城市边缘、郊区及乡村地带迁移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人口空心化和产业空心化。P114 6, 世俗化主要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在科学与理性精神日益成为世界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过程中,与前现代的宗教处世观相比,民众日益关注世俗社会现实切身利益,越来越重视对社会事物参与的过程。P130 世俗化是与宗教化相对应的概念,一般是指人们关注现实生活的取向。 附:世俗化的基本特征是:现实性(注重现实的日常生活,注重现实生活质量等) 、理性化、个人主义倾向、社会参与性。 7,社会植被:主要是指凝聚社会个体并维护社会良性运行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各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P248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强调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相和谐,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第二、强调当代人在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代际公平问题,当代人在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同时不应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第三、强调代内平等的观念,即要实现当代人在发展机会、享受发展成果上的平等权利。 二、迟发外生型的社会发展特点: ①发展条件的劣质性。(这些国家开始现代化发展时,其内部现代化因素或远未成熟,或根本缺失。这些国家大都遭受过长期的殖民统治,在进行现代化时,往往有资金严重匮乏的许多问题和困扰。) ②发展动力的外缘性。(现代化的最初动因和最初的现代化因素是来自于外部的刺激与压力、挑战。) ③发展进程的跳跃性。(在社会内部缺乏现代性因素的积累的情况下,强行启

体育社会学教案

Athletics sociology 体育社会学 教 案 教师:刘平 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

授课周数:18周 授课时数:36学时 授课次数:18次 授课年级:社会体育专业2008级授课班级:07、08班 授课地点:四教507室

体育社会学教案

讲授内容 绪言 一、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它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美国《社会学百科》认为:“体育社会学以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研究它的结构、内容、变革和发展,研究以体育运动为特点的社会行为、关系和作用。包括系统内的和其他系统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日本学者菅原礼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观点研究体育事实及体育有关的问题,力图使体育合理化的科学。”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科学。从某种角度或侧重观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观社会和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二、性质:介于体育科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部门应用社会学。因为它要将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同时又是体育的基础学科。因为它要从社会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途径。然而,体育社会学毕竟不是社会学和科学的简单重叠,它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的现象及规律的学科群。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手段和方法,全面发展、改善和提高人类身体、心理和运动水平及

公共关系学习课程教案全套

公共关系学习课程教案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要点·难点解析 第一章的学习要点包括:探讨公共关系的定义、概念和范畴,理解公共关系的本质及完整涵义;并以此为基线来分析比较公共关系学的概念与若干相关学科概念及相关实践范畴的关系,通过这种相关性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把握公共关系这个特殊概念。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 “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的Public Relations。Public一词可译作“公共的”、“公开的”,也可译作“公众的”。Relations则宜译作“关系”。因此,中文表述可称为“公共关系”,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 1.管理说;2.传播说;3.传播管理说;4.咨询说; 5.关系说;6.协调说;7.形象说 各种公共关系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都有其合理性。实际上各种定义之间并不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这些定义都有助于我们去把握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本教材赞同“传播管理说”,即“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格鲁尼格教授的这一定义科学、严谨地表述了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及其本质属性。 二、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一)公共关系本质的确定依据和方法 首先,将复杂的公共关系过程简化以后可以发现,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组织”、“传播”和“公众”。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是由这三个要素构成的。 其次,在公共关系的这三个要素中,“组织”和“公众”分别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是“传播”(Communication,也译作“沟通”);而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是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 可见,三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通过传播沟通活动所形成的信息的双向交流。据此可以给公共关系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公共关系本质上是组织机构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而现代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这种管理职能的本质属性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双向传播与沟通”是贯串整个公共关系的一条基线,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它渗透到公共关系原理和实务的各个方面,是准确理解公共关系的关键。 (二)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加以说明:

发展社会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题:试述迟发外生型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材P12-13) 迟发外生型社会发展一般与早发内生型发展相对应,其主要特点如下: (1)发展条件的劣质性:迟发外生型国家多历经殖民与奴役,这一过程使其人民饱受灾难,经济和资源遭受巨大损失,恶劣的发展条件成为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障碍。 (2)发展动力的外缘性:该型发展国家的发展动力一般来自于其社会外部的刺激与压力,其现代化进程的实质是国家应对外部挑战与压力的一种被迫回应,而不是内部现代化因素的主动要求。 (3)发展进程的跳跃性:由于迟发外生型发展是在其内部条件不成熟的前提下强行启动的,并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目标,因此必须在短时间内兼顾许多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跳跃性赶超(或称跨越式发展)的特征。 第二题:如何评价现代化理论(P35-37) 现代化理论的实质是一种以“传统-现代”为核心概念的发展理论。它既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又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1)现代化理论的可取之处主要有: ?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即社会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人格等多方面共同进步的总体进程。 ?强调发展的渐进性:即由传统到现代的过渡需要逐步进行。 ?重视发展的内因分析:认为社会是否能实现现代化,在于其内部是否具有体现现代性的因素。 ?重视发展主体: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现代化是为了人的现代化,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水平。 (2)现代化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较为单一和片面,主要有: ?持“西方文化中心论”,忽视文化的相对性和多样性。 ?持“发展道路同一论”,忽视社会发展的特殊性。 ?持“克服传统束缚论”,片面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对立。 ?忽视了先发展国家给落后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题:世界体系论与依附理论的区别(P53) 世界体系论和依附理论都属于以“核心-边陲”为核心概念的社会发展理论,但两者仍有一定区别: (1)两者的创始者不同:世界体系论主要是华勒斯坦的个人成果,而依附理论则是一批拉美学者的集体成果。 (2)两者的分析单位不同:世界体系论的分析单位是整个世界体系,而依附理论的单位则是国家。

教育社会学教案,第二章 教育中的基本社会角色

第二章教育中的基本社会角色 计划学时:4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教师、学生的角色性质和有关理论。 教学重点:教师、学生的角色 教学难点:教师、学生角色的多重性,教师、学生角色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师 社会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表现出符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和态度的总模式。社会角色包括三种含义:1.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每一种社会行为都是特定的社会角色的体现;2.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角色行为真实地反映出个体在群体生活和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3.是符合社会期望的,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责任和义务等去行动的。任何一种社会行为,不仅反映出角色扮演者的社会地位及其身份,而且体现出个体心理、行为与群体心理、行为及社会规范之间的相互关系。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它是个体的社会职能、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每种社会身份都伴随有特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当个体产生为自己的社会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时,便充当了角色。比如,一位成年男子处于一家之主的地位,并且具备了参加工作、抚养和教育子女、计划家庭生活等行为模式时,便充当了父亲的角色。那么,处于复杂社会关系中的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由于社会对教师期望的多样性,学校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社会角色的多样性。一般来说,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充当以下角色: 教师的角色分为两类。 一、社会表现的角色 (一)教书育人的角色 教师肩负着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教师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起着传递人类文明的作用。教师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以及社会的要求和期望,决定了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充当着教书育人的角色。这种角色主要体现是:教学角色──是人类知识的传授者,教育角色──是言传身教的教育者。 1.人类知识的传授者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读书笔记

《社会学研究方法》读书笔记(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方法》这本书正是总结了各种社会学内容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是社会学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从整体上讲,书中对概念、理论、方法、技术等只是的介绍都是比较全面的,内容安排上全面系统,很有逻辑结构,很好的把握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语言也是通俗易懂,对各种方法技术,特别是操作过程、具体方式都能进行详细具体的阐释说明,并结合大量的实力证明,使人能很容易接受和学习。 从结构上看,书的内容是分为三大部分来讲的,分别是社会研究基础、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资料分析与表达,这三部分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社会研究的基础,这是学习一门方法论所必须的了解的内容和知识。这些基础简单的说就是社会学研究的是什么,研究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是最好的,以及如何进行研究等等诸如此类的内容,这些内容看似简单但是的确是至关重要的。作者主要在第一篇(前六章)进行讲述。在分析过程中逐渐引出第二篇(七到十章),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这是在掌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要进行社会研究必须掌握的四种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在第三篇资料分析和表达中,也是几种具体的操作方法。总之,三个部分之间互为补充,互为具体,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下面我们具体看看此书的精华。 第一章:导论 本书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社会学研究的基础,明白什么社会学的研究,应该怎样研究,要研究社会学首先知道什么。 一、什么是社会研究? 1、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的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具有三个特征,在社会研究中还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3、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三个方面: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4、在社会研究中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5、社会研究遵循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序,我们将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

北大社会学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第1章社会学基本知识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社会学等社会学学科的基本概念,明确社会学学科的诞生、发展的基本历程及其主要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理解它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具有的意义、使命和社会作用,掌握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建立对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初步树立同学的专业意识。 课时分配:5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功能,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三、教学难点: 社会学产生和发展历程中重要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社会事实;社会行动;“行为-关系-制度”;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实论;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同学专业意识的树立 四、教学方法:讲授、组织讨论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社会 1、“社会”一词的词源含义 2、西方社会学者关于社会的两种代表性观点 社会唯名论:社会只是一个虚名,只有个人的存在才是客观真实的,“2”=“1”+“1”。 社会唯实论:社会本身就是真正的客观存在,是超乎个人的另一实体,即“2”>“1”+“1”。 3、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两个基本观点 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 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生产关系

4、社会的特点举例 5、社会的定义 社会是人们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相互交往所结成的有机总体,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二、什么是社会学 1、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社会学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孔德); 社会学研究社会事实(迪尔凯姆); 社会学研究人们的社会行动(韦伯); 社会学研究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辞海》); 社会学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北大《社会学教程》); 社会学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人大《社会学概论新修》) ????? 国内有代表性的3个社会学定义: 《辞海》: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北大《社会学教程》:“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人大《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整体性:研究对象 综合性:研究方法 实证性:研究方法 3、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最新教育社会学教案:第一章 绪论资料

第一章绪论 计划学时:2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教育社会学、社会学。 教学重点:社会学的形成与研究主题 教学难点:社会学的研究主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 ●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 ●教育社会学的理论 ●教育社会学的应用 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一、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诸说 “社会化过程说”——狭义教育 ●“相互关系说”———教育与社会关系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整体性与系统性 ●“特殊社会现象说”——社会现象 2.当前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国外(英国、美国) 台湾学者李锦旭曾根据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教育社会学期刊》、美国《教育社会学》这两份学术刊物所载论文做了统计分析,表明英、美两国该学科群体的基本研究内容(见表1— 2)①。他把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分解为:教育社会学的发展、教育社会学理论基础、社会化与 教育、社会结构与教育、社会问题与教育、社区与学校、教育组织社会学、教育知识社会学、教学社会学、社会变迁与教育等。

●中国 董泽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社会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观,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基本关系,尤其是矛盾关系,旨在探讨教育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及机制的边缘学科。 鲁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吴康宁:(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金一鸣:(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3.研究对象界定 “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 研究内容: ●教育行动:所有的学校教育现象,从最简单、最零散的到最复杂、最系统的,实际上都源于师生的行为与活动。一个完整的教育行动至少包括:行动主体(教师和学生)、行动客体(教育和教学目标)、行动中介(教育与教学途径、手段,教育内容)、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教育行动首先表现为“行为”,因此学校成员的行为应成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起点。 ●教育活动:一种教育行动需要以一定的活动形式、一定的活动内容才能发生。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是课堂教学,活动内容主要是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堂教学、教育知识便自然成了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学校组织:学校中任何一种教育行动,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组织方式才能进行。因此班级组织、学校组织便合理地成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制度:所有的学校组织,都是制度化的结果。教育制度从自发形成到自觉制定,表明了教育制度是从对行为的制约发展到了对组织的制约。教育的制度化过程实际上是在教育行动、教育活动、学校组织发生变迁之后才逐步发展的。所以,教育制度及其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便自然地成了教

教育社会学教案

教育社会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计划学时:2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教育社会学、社会学。 教学重点:社会学的形成与研究主题 教学难点:社会学的研究主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 , 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 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 , 教育社会学的理论 , 教育社会学的应用 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一、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诸说 “社会化过程说”——狭义教育 , “相互关系说”———教育与社会关系 ,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整体性与系统性 , “特殊社会现象说”——社会现象 2.当前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国外(英国、美国) 台湾学者李锦旭曾根据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教育社会学期刊》、美国《教育社会学》 这两份学术刊物所载论文做了统计分析,表明英、美两国该学科群体的基本研究内容(见表1—

2)?。他把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分解为:教育社会学的发展、教育社会学理论基础、社会化与 教育、社会结构与教育、社会问题与教育、社区与学校、教育组织社会学、教育知识社会学、 教学社会学、社会变迁与教育等。 教育社会学教案 , 中国 董泽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社会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观,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基本关系,尤其是矛盾关系,旨在探讨教育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及机制的边缘学科。 鲁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吴康宁:(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金一鸣:(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3.研究对象界定 “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 研究内容: , 教育行动:所有的学校教育现象,从最简单、最零散的到最复杂、最系统的,实际上都源于师生的行为与活动。一个完整的教育行动至少包括:行动主体(教师和学生)、行动客体(教育和教学目标)、行动中介(教育与教学途径、手段,教育内容)、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教育行动首先表现为“行为”,因此学校成员的行为应成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起点。

公共关系学教案

《公共关系》电子教案 课程的地位与任务: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学科以建立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为主线贯穿始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没有公共关系意识的社会组织,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组织,没有公共关系能力的企业,不可能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而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公共关系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完善各类社会组织、这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历史重任。 课程的主要特点: 1、学科新,发展快。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3、综合性、多功能融为一体。 课程主要教学要求: 1、通过公共关系学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本书十二章内容及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2、内容掌握层次: 重点掌握内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熟练运用、全面准确表述。 一般掌握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简明概述。 一般了解内容:要求学生知道、了解,以扩大知识面 3、考核内容 重点掌握内容、一般掌握内容均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一般了解的内容作为考试的次要内容。 教学进度计划: 本课程为电大公共卫生管理(本科)开设的课程,计划24课时,面授辅导时间为5月28、29、30日三天,共12章内容,每天辅导4章内容。 第一章公共关系基本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公共关系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2、掌握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3、知道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及学科的归属。

4、了解公共关系的研究范畴。 二、教学重点: 公共关系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公共关系概念的基本含义 1.“公共关系”一词的来源 “公共关系”一词来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 ,简称PR。public既可译为“公共的”,又可译为“公众的”。relations则译为关系、交往等。综合两个英语词汇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分析,将Public Relations译为“公众关系”更为确切。由于目前使用“公共关系”的译法已成了约定俗成,这里也延续这种叫法。 2.公共关系的表现形式 公共关系这一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可以得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表现为一种状态,它表现为一般的公共关系状态和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又表现为一种活动,它是由日常公共关系活动和专门性的公共关系活动构成。 3.公共关系定义 公共关系概念的基本含义是:组织机构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去改善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以达到组织自身顺利发展的目的。 公共关系的完整定义是: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与其社会公众之间建立的全部关系的总和。它发挥着管理职能,开展着传播活动。社会组织通过有效的管理,旨在谋求组织内部的凝聚力与组织对外部公众的吸引力;通过双向的信息沟通,旨在争取社会公众的谅解、支持与爱戴,谋求组织与公众双方的利益得以实现。第二节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1.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指各种类型的社会群体,它包括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军事组织、宗教组织等。这些组织都是公共关系的活动主体。 2.公共关系的客体--社会公众 公众是社会组织开展各项公共关系工作的活动对象。公众是指任何因面临某个共同问题而形成的,有着某种共同利益,并为某一特定组织的工作产生互动效应的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使得社会学成为了能够研究社会规律、解释社会秩序和进步的科学。 一、观察法 孔德指出任何一门科学都离不开观察,越是复杂的自然现象越是需要采用观察的研究方法。孔德将在实践理论指导下的观察称为“合理的观察”,他认为,没有理论的指导,观察者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看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事实。社会学研究社会规律就是建立在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孔德从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理论出发,把复杂的社会现象也划分为静态现象和动态现象两大类,与之相对应的观察分别称为静态观察和动态观察,其中,对于社会静态现象的观察必须在社会静力学的指导下进行,而对于社会动态现象的观察自然离不开社会动力学理论的指导。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让研究者探索因果关系的观察方法,孔德在排除了直接实验用于社会学研究的可能性之后指出,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只能采用间接实验的方法。 所谓间接实验,是指实验者—社会研究人员,不是在人为的条件下,而是利用社会本身的特殊状况向人们提供的机会开展的社会研究。

三、比较法 比较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 两点重要性: 1、通过对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比较,可以从中窥探出人类社会关系的萌芽,进一步弄清人类与动物界的联系和区别 2、可以直接比较世界各地同时并存的各种社会形式,发现社会进化的不同阶段 一点不足:就其本质而言,比较法是一种对事物的静态的思考,要求人们具有明确的社会发展总体观念,它不能揭示社会状态的连续性、事物发展的先后过程,而只能把他们当做同时并存的现象加以表述,因此有可能使人们形成错误的进化观念,要求人们具有明确的社会发展总体观念。 四、历史法 历史方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方法。其本质上是一种比较方法,只不过是他们比较的时空不同,历史的方法是相对于过去事物的一种纵向的和历时性的比较。 小结 接下来给大家补充一些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孔德特别强调的是普遍的道德教育和发挥牧师的特殊作用。 第一部分,孔德的实证政治纲领,孔德在从社会动力学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课程编号:12600023Z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总学时数:64 总学分:4 大纲主撰人:马永方 内容简介 《社会学概论》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对社会整体的认知的一门学科。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范畴都离不开社会的范畴,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例如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调查方法等多学科),因此,社会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较广阔的视野,较深刻的洞察能力与分析能力,给同学们一种解释各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方法。 本课程介绍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内容主要有: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社会、人的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区、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学研究方法等。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是:掌握社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以及考察社会的基本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认识社会并认识自我,进而改造社会并完善自我。 教学大纲 一、课堂讲授部分 (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4学时) 一、什么是社会学 二、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三、社会学与社会 第二章社会学的物质基础(4学时) 一、人口 二、环境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 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6学时) 一、什么是社会和社会系统 二、社会运行 三、对社会研究的几个社会学基本视角 第四章社会文化(6学时)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

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 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 ☆☆ 第一章导论 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 方法论(methodology):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主流位置。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将社会现象当作纯粹客观的现象来测量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可观的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究结论。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特征。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人文主义者结合人类行为主体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能动特性、思维和意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 3、研究方式(research mode):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包括贯穿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的程序、策略、方法等。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心理学者通常采用实验研究;社会学者-调查研究;人类学者-实地研究;传播学者-文献研究式。 研究方式的选择:与所研究现象的性质、研究对象的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所

社会学研究设计方案教学内容

社会学研究设计方案

社会学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目的:通过对老人的互动行为的研究,探讨他们自身情感的不表现,从中得出各自不同对“自我身份”的影响因素。进而,加强在当代老年社会问题中,我们应该怎样重新看待老人,主要在于树立他们的“自我身份”。 二、研究意义:首先,本课题区别于以往的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它借助于社会学中角色理论及心理学的角度来指导具体的经验研究,将老年人互动的经验研究置于角色理论的框架当中。尤其是在当代老年学的领域中,从宏观的角度例如:制度、保障、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很少有学者或相关的人士从微观社会学理论方面研究老年人的自我身份问题。从微观的角度探讨老年人在当今社会中的互动,及其互动产生的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这不仅能够更好的研究老人的心理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再认识老人能力的表现。这对于协助老人再社会创造指出了问题和社会应该努力的方向。因而,它不仅具有科学的指导性意义,同时也体现着实地的实证性研究,是实践性和独创性的表现。 其次,本课题样本规模和层次较为明显。研究对象虽然是老年群体,但是每位老人均有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这样,研究者在进行实地研究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不同特殊情况的资料。从科学的研究理念上讲,研究者根据不同层次可以从归纳推理到演绎推理来观察老年群体在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所体现的自我身份问题。样本类型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这样的观察方法可以说为吸取较全面的老年互动的自我身份问题做了贡献。因为,本研究的结果可根据不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互动化影响形成的社会化等等

其他的因素进行多重比较,进而能够充分认识他们问题的实质。同样,对于更好补充角色理论的知识,进一步积累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本课题的研究从时间上,历史条件上讲是十分有必要的。社会人口结构日趋变化,尤其是近三四十年来正在发生著引人关注的深刻变化。60岁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世界人口中的比重日趋上升。到了2025年,发展中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83%。可见,由于老年人口增长之快,绝对量之大,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老年人的的确确无法自我料理,可由于其自我身份的丧失,普遍的共识都认为老年是负担,由此引来的是老年人的社会问题更加突出。研究者认为,在中国,人口老化及由此产生的老龄问题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在老人的自我身份方面的再树立。 三、研究内容:研究的课题是关于探讨老年人自我身份再树立的重要性。因此,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分成个人情感上的反应、老人在群体中整合程度及其归属感的程度、家庭因素对老人互动的影响、社会对老人互动的影响等6个方面。在对老人的情感方面的研究,主要运用符号互动论和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加以研究。通过探究老人在情感上的表现,研究者发现在互动的当中,自我认知在老年人的互动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次从互动过程中探讨老年人在进行群体互动之时他们整合程度如何以至于怎样影响各自的自我身份的发展,同时,归属感程度发展如何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他们自我身份的发展如何,更重要的是在归属感或强或弱的情况下,老年人是如何表现自我身份的以及他们心理的互动。在探讨家庭的因素当中,研究者发现家庭作为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单位,老人们在这样的社会化单位中表现得绝大多数并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样圆满。老人们在家庭中,与亲人的互动同样是有许多阻隔,自我身份的

教育社会学论文

一、运用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试论述如何充分实现人的社会化进程。 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我们从三种角度来概括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 个性(Personality也译为人格)与自我(self)产物。人格是指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持的价值标准,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合。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受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以及他所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的影响,社会化对于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但是在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之间也存在共同点,即都应是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的个性。社会学研究社会化问题就是要促进这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个性与社会价值标准吻合.能够有效地参予社会生活,社会学称之为个性调适或人格调适。相反,如果两者脱节,不能有效地参予社会生活,称为人格解组。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形成、发展的标志是自我。自我也称自我意识、自我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察和认识。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身高、体重、形态等;对自己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在社会和群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一系列涉及认识自己的内心活动。培养和塑造个人什么样的自我观念对个人和社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基础。培养完善的自我观念,就是要人们把对自己的认识与社会规范协调一致,就是要使人们在经历了社会化过程之后,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尽可能地合乎社会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同一社会化模式培养的社会成员并不完全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因为,社会化不仅仅是社会教化,个人学习社会文化,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人通过学习,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个性的过程。人的个性,以先天素质为基础,受环境制约、影响,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

教育社会学教案:学生失范行为归因分析1

教育学教案 教育社会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学生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教材马和民著《新编教育社会学》 第四章学校中失范行为第二节的第三部分) 教学时数: 1 授课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目的、要求:(1)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2)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学生失范行为的含义及其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学生失范行为含义及归因。 教学难点:学生失范行为的归因。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等;教学辅助手段:课件、实物、现代教学设施设备,师生互动、板书。 教学分组: 安全事项:没有安全隐患 教学条件:教学场地、电脑多媒体、课件 参考资料: 1.金一鸣著《教育社会学》 2.马和民等著《教育社会学研 究》 3.马和民著《新编教育社会学》

本科教育学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教学引入(可选): 学生失范行为案例:学生暴力事件。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什么是学生的失范行为? 2、造成学生失范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教学设计 利用教授法和案例法进行教学。 (二)教学过程: 分析案例,案例中学生的暴力行为正常吗?属于什么行为?是学生 非正常的违法犯罪行为,也就是学生的失范行为。那么如何理解学生 的失范行为呢? 学生的失范行为有三种,一是违规。二是违法。三是青少年犯罪。 造成学生失范行为的根源是什么呢? 造成学生失范行为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社会的不良影响。其次是 学校教育的失误。另外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首先是社会的不良影响。1、社会规范失控。社会转型,计划经济 让位于市场经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道德观念被推翻,与新的 经济条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在这种形式下,人们道德滑 坡,容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在校中小学生思 想简单,判断是非能力较差,极易受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2、文化的商品化。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的法律还不健全,文化市场的社会管理和法律控制系统失调,导致反 主流文化的泛滥。传统的一些少年宫、少年之家等青少年学生活动场 所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难以发挥其功能。而一些黄色书刊、暴力影视 剧、色情网站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占据了市场,使文化娱乐市场向畸 形发展。 3、城市化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后,户籍管理制度逐渐放开,城市规 模越来越大,农村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随着城市规模扩大速度的加 快,城市犯罪人口猛增。一些流入城市的无业人员偷盗、抢劫、杀人 等犯罪行为,无不影响着作为社会一部分的中小学校学生。 4、人口流动问题。随着上世纪90年代打工潮的到来。农村留下了大 批无人监管和由老人监管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失去父母的教育 和家庭的温暖,变得孤僻、冷漠、自卑、冲动、焦虑不安。没有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