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分析简明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三章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三章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三章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 第三章习题答案

3-1 EDTA 在水溶液中是六元弱酸(H 6Y 2+),其p K a1~p K a6分别为、、、、、、则Y 4-的pK b3为:

p K b3=p K w -p K a4=14-=

3-2解:

99.0108.110108.1/)H ()Ac (575

-

=?+?=+=---Θ+a a K c c K x x (HAc) = 1- =

c (Ac -) = ·L -1 = mol·L -1

c (HAc) = ·L -1 = mol·L -1

3-3

(1) H 3PO 4 的PBE :c (H +)=c (H 2PO 4-)+2c ([HPO 42-]+3c ([PO 43-]+c (OH -)

(2) Na 2HPO 4的PBE :c (H +)+c (H 2PO 4-)+2c ([H 3PO 4]= c ([PO 43-]+c (OH -)

(3) Na 2S 的PBE :c (OH -)=c (HS -)+2c (H 2S)+c (H +)

(4) NH 4H 2PO 4的PBE :c (H +)=c (NH 3)+2c (PO 43-)+c (HPO 42-) +c (OH -) - c (H 3PO 4)

(5) Na 2C 2O 4的PBE :c (OH -)=c (HC 2O 4-)+2c (H 2C 2O 4)+c (H +)

(6) NH 4Ac 的PBE :c (H +)+c (HAc)=c ( NH 3) +c (OH -)

(7) HCl+HAc 的PBE :c (H +)=c (OH -)+c (HCl)+ c (Ac -)

(8) NaOH+NH 3的PBE :c (OH -)=c (NH 4+)+c (H +)+c (NaOH)

3-4解:

一元弱酸HA 与HB 混合溶液的PBE :c (H +)=c (A -)+c (B -)+c (OH -)

(1) 将有关平衡关系式代入质子等衡式中得到计算c (H +)的精确式:

w

/HB)()HB (/HA)()HA (/)H (/)H (/)H (/(HB))HB (/)H (/HA)()HA (/)H (K c c K c c K c c c c K c c c c K c c c c K c c w +?+?=+?+?=ΘΘΘ+Θ+Θ+Θ

Θ+ΘΘ

+ (1) 由PBE :c (H +)=c (A -)+c (B -)+c (OH -) ,若忽略c (OH -),则:c (H +)=c (A -)+c (B -),计算c (H +)的近似公式为:

ΘΘ+?+?=c c K c c K c /HB)()HB (/HA)()HA ()H (

(2) 再若{c (HA)/c }/K Ha ,{c (HB)/ c }/K HB 均较大,则c eq (HA)c 0(HA), c eq (HB)c 0(HB),计算[H +]的近似公式为: )HB ()HB ()HA ()HA ()H (00c K c K c ?+?=+

3-5计算下列溶液的pH 值:

(1),c (H 3PO 4)= L -1

因为K a1/K a2>10,(c /c )/K a2>,只考虑H 3PO 4的第一步解离

又因为(c /c )K a1>, (c /c )/K a1=29<,用近似式计算:

034.022.0109.64)109.6(109.62

/4/)H (32331211=???+?+?-=++-=---ΘΘ+c

c K K K c c a a a pH= (3) c (Na 3PO 4)=L -1

Na 3PO 4 K b1=10-2, K b2=10-7 , K b3=10-12

因为K b1 /K b2>10,(c /c )/ K b2>,只考虑Na 3PO 4的第一步解离

又因为(c /c )K b1>10-,(c /c )/K b1<,用近似式计算:

222221211106.321

.0101.24)101.2(101.22/4/)OH (----Θ

Θ-?=???+?+?-=++-=c c K K K c c b b b

pOH=,pH=

(4) c (NH 4CN)= L -1

NH 4CN 为两性物质,其酸常数p K a (NH 4+)=,其共轭酸的酸常数p K a (HCN)=

用最简式计算:

28.925.931.94101010

)NH ()HCN (/)H (---+Θ+=?=?=a a K K c c pH=

3-6答:

若用弱酸弱碱作标准溶液,则滴定反应的反应完全程度小,pH 突跃范围小,滴定的终点误差大。 标准溶液的浓度大约为L -1左右,若浓度太稀,则pH 突跃范围小,滴定的终点误差大。 3-7下列说法哪些正确:

(1)用同一NaOH 滴定相同浓度和体积的不同的弱一元酸,则K a 较大的弱一元酸:

b. 突跃范围大;

c. 计量点pH 较低。

(2)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时可不考虑的因素是:

f. 指示剂的结构

(3)用同一NaOH 滴定同浓度的HA 和H 2A (至第一计量点),若K a (HA)=K a1(H 2A),则: b. HA 突跃较大

3-8 解:

(1)K b (NaCN)=K w / K a (HCN)=10-5

因为(c /c )K b >10-8

能用HCl 标准溶液准确滴定NaCN

滴定反应:HCl+NaCN=HCN+NaCl

化学计量点时c (HCN) = L -1

610109.421.0109.4//)H ([--ΘΘ+?=??=?=

c c K c c a pH=

选择甲基红指示剂

(2) )K b (NaAc)=K w / K a (HAc)=10-10

因为(c /c )K b <10-8

不能用HCl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NaAc 。也不能用返滴定法测定。

(3)K a (HCOOH)=10-4

因为(c /c )K a >10-8

能用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HCOOH

化学计量点时c (HCOONa) = L -1

6414

-107.105.010

7.1101)HCOOH (/HCOONa)(/)OH (---ΘΘ?=???=?=?=c K K c c K c c a w b pOH= pH=

选酚酞指示剂

3-9解

(1)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c (HCl)=L -1 ,c (NH 4Cl)=L -1的混合溶液,因K a (NH 4+)10-9,达第一化学计量点有突跃,可测强酸的分量。此时溶液中c (NH 4Cl)= molL -1/2=L -1

6104103.505.0106.5/Cl)NH ()/H (--ΘΘ+?=??=?=c c K c c a

pH=

因为K a (NH 4+)<10-7

不能用NaOH 滴定,即不能测总酸量。

(2)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c (HCl)=L -1,c (HAc)=L -1的混合溶液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无突跃,故不能测强酸的分量。

因为K a (HAc)>10-7,滴定至第二化学计量点有突跃,即可测总酸量。

此时溶液中c (NaAc)= molL -1/3=L -1

610103.43

1.0106.5/)NaAc (/)OH (--ΘΘ-?=??=?=c c K c c b pOH=,pH=

(3)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c (NaOH)=L -1,c (KCN)=L -1的混合溶液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无突跃,故不能测强碱的分量。

因为K b (KCN)>10-7,滴定至第二化学计量点有突跃,即可测总碱量。

此时溶液中c (HCN)= molL -1/3=L -1

610100.43

1.0109.4/)HCN (/)H (--ΘΘ+?=??=?=c c K c c a pH=

3-10解:

(1)因为K a 1>10-7,K a 1/K a 2.<105

不能分步滴定

因为(c /c )K a 2>10-8

可以滴定至第二终点

滴定终点产物为酒石酸钠,c (Na 2C 4H 4O 6)=3 molL -1

636.5142b1-108.23

1.010101///)OH (---ΘΘΘ?=??=?=?=c c K K c c K c c a w pH(计)=

可选酚酞作指示剂

(2)因为K a 1 >10-7,K a 1/K a 2 <105; K a 2 >10-7,K a 2/K a 3 <105

不能分步滴定至第一,第二终点

因为 (c /c )K a 3>10-8

可以滴定至第三终点

滴定终点产物为柠檬酸钠,c (Na 3OHC 6H 4O 6)=4 molL -1

571431105.24

1.0100.4101///)OH (---ΘΘΘ-?=???=?=?=c c K K c c K c c a w b pH(计)=

可选酚酞作指示剂

(3)Na 3PO 4为三元碱

因为K b 1 >10-7,K b 1/K b 2 >105 ; K b 2 >10-7,K b 2/K b 3 >105

可分别滴定至第一,第二终点

因为(c /c )K b 3 <10-8

不能滴定至第三终点

滴定至第一终点时生成Na 2HPO 4

若用最简式计算pH(计):pH=(1/2)(p K a 2+p K a 3)=(1/2)+=

可选酚酞作指示剂

滴定至第二终点时生成NaH 2PO 4

若用最简式计算pH(计):pH=(1/2)(p K a 1+p K a 2)=(1/2)+=

可选甲基红作指示剂

(4) 焦磷酸H 4P 2O 7

因为K a 1>10-7,K a 1/K a 2 <105

不能分步滴定至第一终点

因为 K a 2>10-7,K a 2/K a 3 >104

能分步滴定至第二终点

因为 K a 3>10-7,K a 3/K a 4 <105

不能分步滴定至第三终点

因为cK a 4<10-8

不能滴定至第四终点

滴定达第二终点时生成H 2P 2O 72-

pH(计)=(1/2)(p K a 2+p K a 3)=(1/2)+=

可选甲基红或甲基橙作指示剂

3-11答:

(1) 用将NaHCO 3加热至270—300C 的方法制备Na 2CO 3 基准物时,若温度超过300C ,部分Na 2CO 3分

解为Na 2O ,用其标定HCl 时,标定结果将偏低。

(2) 用Na 2C 2O 4作基准物标定HCl 时,是将准确称取的Na 2C 2O 4灼烧为Na 2CO 3后,再HCl 滴定至甲基橙

终点。若灼烧时部分Na 2CO 3分解为Na 2O ,对标定结果无影响。

(3) 以H 2C 2O 42H 2O 为基准物标定NaOH 时,若所用基准物已部分风化,标定结果将偏低。

(4) c (NaOH) = L -1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CO 2,当用它测定HCl 浓度,滴定至甲基

橙变色时,则对测定结果无大影响。用它测定HAc 浓度时,应选酚酞作指示剂,则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3-12解:

滴定反应: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11422422L mol 2029.0L

02238.0mol g 0.134g 3042.02HCl)()O C Na ()O C Na (2)HCl (--?=???=?=V M m c 3-13解:

2NaOH+CO 2=Na 2CO 3+H 2O

所以,吸收CO 2后,NaOH 的实际浓度和Na 2CO 3的浓度分别为:

mol/L 0200.0)CO Na (mol/L 2600.0L

1000.00.0020mol 2-0.1000L L 0.3000mol/

)NaOH ('32==??=c c 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此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HCl+NaOH=NaCl+H 2O

HCl+Na 2CO 3=NaHCO 3+NaCl

过程中消耗HCl 的物质的量=L+L)=

故据此计算得NaOH 的浓度c ’’(NaOH)= / =L

3-14答:

滴定反应:4NH 4++6HCHO=(CH 2)6N 4H ++3H ++6H 2O

(CH 2)6N 4H ++3H ++4OH -=(CH 2)6N 4+4H 2O

s

s s

m M V c w m M V c w m M V c w }

SO )NH {(NaOH)()NaOH ((2

1]SO )NH [()

NH (NaOH)()NaOH (()NH ()

N (NaOH)()NaOH (()N (42442433==

= 3-15解:

11L mol 04997.0mL

00.25mL 83.15L 1mol 0789.0)NaOH ()NaOH ()NaOH ()HCl (--?=??==V V c c %

31.4 g

4750.0mol g 01.14)L 01312.0L mol 07891.0L 05000.0L mol 04997.0( )

N ()]NaOH ()NaOH ()HCl ()HCl ([N)(111-=????-??=-=--s

m M V c V c w 3-16解:

滴定反应:H 3PO 4+NaOH=NaH 2PO 4+H 2O

%

72.98 0

.25000.25g 000.2mol g 99.97L 02130.0L mol 09460.0 )

PO H (NaOH)(NaOH)()PO H (1

14343=?????=?=--稀释倍数

s m M V c w %48.71%72.98mol

g 99.972mol g 9.141)PO H ()PO H (2)O P ()O P (11

43435252=????=?=--w M M w 稀释倍数

)或:?=s m M V c w 5252O (P (NaOH))NaOH (21)O P ( 3-17解:

(1)样品为Na 2CO 3

1113232L g 78.25L 02500.0mol g 0.106L 02432.0L mol 2500.0 )CO Na (HCl)((HCl))CO Na (---?=????=

=

s V M V c ρ (2)样品为Na 2CO 3和NaHCO 3

1

1

131231

1

132132L g 11.15 L

02500.0mol g 01.84)L 01520.0L 03319.0(L mol 2500.0 )NaHCO (]HCl)()HCl ()[HCl ()NaHCO (L g 11.1602500.0mol g 0.106L 01520.0L mol 2500.0 )

CO Na ()HCl ()HCl ()CO Na (------?=??-??=-=?=????==S

s

V M V V c L

V M V c ρρ (3)样品为 NaOH 和Na 2CO 3

1

1

121L g 544.6 L

02500.0mol g 00.40)L 01885.0L 03521.0(L mol 2500.0 NaOH)

()]HCl ()HCl ([HCl)(NaOH)(---?=??-??=-=s

V M V V c ρ 1

1

132232L g 98.19 L

02500.0mol g 0.106L 01885.0L mol 2500.0 )

CO Na ()HCl ((HCl))CO Na (---?=????==S

V M V c ρ 3-18解:1, NaOH + HCl = NaCl + H 2O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2, Na 2CO 3 + BaCl 2 = BaCO 3 + 2NaCl

NaOH + HCl = NaCl + H 2O

%43.20.25000.25g 546.2mol g 0.106)L 02374.0L 02486.0L mol 1044.021 )

CO Na (HCl)]((HCl))[HCl (2

1)CO Na (%94.380

.25000.25g 546.2mol g 00.40L 02374.0L mol 1044.0)NaOH (L mol 1044.0L

02437.0mol g 4.381g 4852.02)HCl (1

13221321

111=???-???=?-==?????=?=???=------(稀释倍数

S m M V V c w w c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赵士铎答案

第一章 定量分析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 (1) 天平两臂不等长,属于系统误差。可对天平进行校正或者更换天平。 (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 2+。属于系统误差。可更换蒸馏水,或作空白试验,扣 除蒸馏水中Ca 2+对测定的影响。 1-3 填空 (1) 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相对相差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测定中有无系统误差,空白试验的目的是判断测定中的系统误差是否因试剂、 蒸馏水不纯等所致。 (3)F 检验的目的是检验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t 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 1~d 6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 6为-0.0002。 (提示:一组平行测定,各单次测定结果偏差的代数和为0) 1-4解:%3.0mL 50.6mL 02.01r ±=±= E %08.0mL 65.25mL 02.02r ±=±= E 上述计算说明为减小滴定管的体积误差,应适当增大取液的体积。 1- 5解: 纯FeSO 4·7H 2O 试剂中w (Fe)的理论值是: %09.20mol g 0.278mol 55.85g O)H 7FeSO (Fe)(Fe)(-124=??=?=M M w %06.20%4 05 .2004.2003.2010.20=+++= x d i 分别为:0.04%,-0.03%,-0.02%,-0.01% %03.0%4 01 .002.003.004.0=+++= =d 平均偏差 %2.0% 06.20%03.0=== x d d r %03.0%09.20%06.20-=-=-=T x Ea %2.0% 06.20%03.0-=-== x Ea E r %03.01 401.002.003.004.02 222=-+++=S

第三章思考题及解答

第三章思考题及解答 1. 理想气体等温膨胀过程中△U = 0, 故有Q = -W , 即膨胀过程中系统所吸收的热全部变成了功,这是否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什么? 答: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前提是“不发生其他变化”,应该理解为“系统和环境都完全复原”。也就是说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产生在系统“工作了一个循环”这样的前提之下的结论。 2.理想气体等温膨胀过程2 1 Δln V S nR V =,因为V 2>V 1,所以ΔS >0。但是根据熵增原理,可逆过程0S ?=,这两个结论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恒温过程只能用克劳修斯不等式判断过程是否可逆,只有绝热过程或隔离系统中发生的变化才能用熵增原理判断过程是否可逆。 3.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T = 0,Q = 0,因此△S = Q T = 0, 此结论对吗? 答: 不对。 因该过程为不可逆过程, 所以△S 不能由过程的热温商求算,而应通过设计可逆途径求算。 4.在恒定压力下,用酒精灯加热某物质,使其温度由T 1上升至T 2,此间,没有物质的相变化,则此过程的熵变为2 1 ,m d ΔT p T nC T S T =?,对吗?如果此间物质发生了相变化,过程熵 变应该怎样计算? 答:正确。如果有相变化,设计可逆过程进行计算。根据题目给出的相变温度不同,将有不同形式的计算公式。 5.“所有能发生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所以不可逆过程也一定是能发生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正确。因为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结论。 6.“自然界存在着温度降低但是熵值增加的过程。”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举例说明。(绝热不可逆膨胀)。 答:正确。熵值不仅与温度一个变量有关,还与其它状态性质有关。如与体积、压力有关。如双变量系统,S = f (T,V )或S = f (T,p )系统经历某变化后,熵值的改变取决于这些变量的综合效应。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绝热不可逆膨胀 7.“不可逆过程的熵不能减小”对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该说法仅对绝热系统或隔离系统正确。本题说法忽略了前提条件。 8.“熵值不可能是负值”的结论对吗? 答:正确,根据玻尔兹曼定理 S =kln Ω,Ω(热力学概率)一定大于或等于1,故S ≥0。 9. “在绝热系统中发生一个从状态A→B 的不可逆过程,不论用什么方法,系统再也不能回到原来的状态。”结论对吗?为什么? 答:正确. 绝热系统中发生一个不可逆过程,从A →B ,△S >0,即S B >S A ,仍在绝热系统中从B 出发,无论经过什么过程系统的熵值有增无减,所以不能回到原态。 10.1mol 双原子理想气体经历下列不同过程,体积变为原来体积的2倍,其熵变相等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用同一NaOH 滴定相同浓度和体积的两种弱一元酸,则a K Θ 较大的弱一元酸(B ) A 消耗NaOH 多;B 突跃范围大;C 计量点pH 较低;D 指示剂变色不敏锐。 2、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0.1%,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绝对误差为±0.0001g ,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质量为(B ) A0.1g ;B0.2g ;C0.3g ;D0.4g. 3、以HCl 溶液滴定某碱样,滴定管的初读数为0.25±0.01ml ,终读数为32.25±0.01ml ,则用去HCl 溶液的准确体积为(D ) A32.0ml ;B32.00ml ;C32.00±0.01ml ;D32.00±0.02ml 。 4、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则(A ) A 滴定越准确; B 选择指示剂越多; C 变色敏锐; D 滴定越不准确。 5、溶液pH 降低,EDTA 的配位能力会(B )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 6、用KMnO 4法测定Ca 2+离子,所采用的滴定方式是(B )法 A 直接滴定法;B 间接滴定法;C 返滴定法;D 置换滴定法。 7、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波长与能量的关系为(B ) A 波长愈长,能量愈大;B 波长愈长,能量愈小;C 波长无能量无关。 8、在酸性条件下,莫尔法测Cl -,其测定结果(B ) A 偏低;B 偏高;C 正好;D 无法确定。 9、下列有关配体酸效应叙述正确的是(B ) 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稳定性越大;B 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稳定性越大;CpH 越高,酸效应系数越大。 10、酸性介质中,用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滴入高锰酸钾的速度为(B ) A 同酸碱滴定一样,快速进行;B 开始几滴要慢,以后逐渐加快; C 始终缓慢;D 开始快,然后逐渐加快,最后稍慢。 11、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可不考虑的因素是(D ) ApH 突跃范围;B 要求的误差范围;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D 指示剂的结构。 12在硫酸—磷酸介质中,用17221.06 1 -?== L mol O Cr K c 的K 2Cr 2O 7滴定121.0)(-+?≈L m o l Fe c 硫酸亚铁溶液,其计量点电势为0.86V ,对此滴定最适合的指示剂 为(C ) A 邻二氮菲亚铁V 06.1=' Θ ?; B 二苯胺V 76.0=' Θ ? ; C 二苯胺磺酸钠V 84.0=' Θ ?; D 亚甲基蓝V 36.0=' Θ ? 13、在1mol·L -1HCl 介质中,用FeCl 3(V Fe Fe 77.023/=+ +Θ ?)滴定SnCl 2(V Sn Sn 14.024/=++Θ?) 终点电势为(D )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利用人的需要的客观性和满足需要的规律性,激励 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优势动机:是指那种最强烈而又稳定的动机。 目标导向行为:目标导向行为是指为谋求实现目标而做准备的行为,也是指实现目标之前 所做的筹备工作。 需要层次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n H.Maslow)在 1943 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求层次论”。在 1954 年他对这个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西方各国广为流传,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心理学界和管理理论界,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成就需要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从 20 世纪 40-50 年代开始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集中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论。麦克利兰将马斯洛和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认为人的许多需要是非生理的, 而是社会性的(称学习性需要)。人的社会性需要不是先天的,而是得自于环境、经历和教 育等。 激励力: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潜力的强度。 目标效价:是指预期成果在个人心目中的相对价值 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J.S.Adams)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工资不公 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等著作中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 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员工产生积极性的影响。 挫折理论:有关挫折行为研究的理论叫做挫折理论。这类理论着重研究人受挫之后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目的是为了改造个体行为,使之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换言之,研究 挫折是为了个体将来更快更好地取得成就,因此,也可以将挫折理论视为成就理论的补充。 综合激励模式:是企图通过一个模式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理论都包括进去的理论,主要包括 波特和劳勒(Porter&Lawler)的“综合激励模式”以及迪尔(Dill)的“综合激励模型”等。 二、选择题 1. B 2.A 3.A 4.D 5. C 6. B 7.C 8.C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激励?激励对管理工作有什么意义? 答:“激励”一词译自英文单词“Motivation”,它含有激发、鼓励、动力的意义。我们认为,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利用人的需要的客观性和满足需要的规律性,激 励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激励是激 发人的内在动力,使人的行为建立在人的愿望的基础上的。这样,人的行为就不再是一种 外在的强制,而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因此,激励最显著的特点是内在驱动性和自觉自 愿性。 激励对管理工作的意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第一版)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三章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 第三章习题答案 3-1 EDTA 在水溶液中是六元弱酸(H 6Y 2+),其p K a1~p K a6分别为0.9、1.6、2.07、2.75、6.24、10.34、则 Y 4-的pK b3为: p K b3=p K w -p K a4=14-2.75=11.25 3-2解: 99.010 8.110 108.1/)H ()Ac (5 7 5 - =?+?= += ---Θ + a a K c c K x x (HAc) = 1-0.99 = 0.01 c (Ac -) = 0.99?0.1mol·L -1 = 0.099 mol·L - 1 c (HAc) = 0.01?0.1mol·L -1 = 0.001 mol·L -1 3-3 (1) H 3PO 4 的PBE :c (H +)=c (H 2PO 4-)+2c ([HPO 42-]+3c ([PO 43-]+c (OH - ) (2) Na 2HPO 4的PBE :c (H +)+c (H 2PO 4-)+2c ([H 3PO 4]= c ([PO 43-]+c (OH - ) (3) Na 2S 的PBE :c (OH -)=c (HS - )+2c (H 2S)+c (H +) (4) NH 4H 2PO 4的PBE :c (H +)=c (NH 3)+2c (PO 43-)+c (HPO 42-) +c (OH - ) - c (H 3PO 4) (5) Na 2C 2O 4的PBE :c (OH -)=c (HC 2O 4- )+2c (H 2C 2O 4)+c (H +) (6) NH 4Ac 的PBE :c (H +)+c (HAc)=c ( NH 3) +c (OH - ) (7) HCl+HAc 的PBE :c (H +)=c (OH -)+c (HCl)+ c (Ac - ) (8) NaOH+NH 3的PBE :c (OH - )=c (NH 4+)+c (H +)+c (NaOH) 3-4解: 一元弱酸HA 与HB 混合溶液的PBE :c (H +)=c (A -)+c (B -)+c (OH - ) (1) 将有关平衡关系式代入质子等衡式中得到计算c (H +)的精确式: w /H B )()HB (/HA)()HA (/)H (/)H (/)H (/(HB))HB (/)H (/HA)()HA (/)H (K c c K c c K c c c c K c c c c K c c c c K c c w +?+?= + ?+ ?=Θ Θ Θ + Θ + Θ + Θ Θ + Θ Θ + (1) 由PBE :c (H +)=c (A - )+c (B - )+c (OH - ) ,若忽略c (OH - ),则:c (H +)=c (A - )+c (B - ),计算c (H +)的近似公式为: Θ Θ + ?+?= c c K c c K c /H B )()HB (/HA)()HA ()H ( (2) 再若{c (HA)/c }/K Ha ,{c (HB)/ c }/K HB 均较大,则c eq (HA)≈c 0(HA), c eq (HB)≈c 0(HB),计算[H +]的近似公式为: )H B ()H B ()H A ()H A ()H (00c K c K c ?+?= + 3-5计算下列溶液的pH 值: (1),c (H 3PO 4)= 0.20mol ?L - 1 因为K a1/K a2>10,(c /c )/K a2>102.44,∴只考虑H 3PO 4的第一步解离 又因为(c /c )?K a1>10-12.61, (c /c )/K a1=29<102.81,∴用近似式计算: 034 .02 2 .010 9.64)10 9.6(10 9.62 /4/)H (3 23 3 1211=???+?+?-= ++-= ---Θ Θ + c c K K K c c a a a pH=1.47 (3) c (Na 3PO 4)=0.1mol ?L - 1 Na 3PO 4 K b1=2.1?10-2, K b2=1.6?10-7 , K b3=1.4?10- 12 因为K b1 /K b2>10,(c /c )/ K b2>102.44,∴只考虑Na 3PO 4的第一步解离 又因为(c /c )?K b1>10- 12.61,(c /c )/K b1<102.81,∴用近似式计算:

第三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三章思考题 刚体一般是由n (n 是一个很大得数目)个质点组成。为什么刚体的独立变量却不是3n 而是6或者更少 何谓物体的重心他和重心是不是 总是重合在一起的 试讨论图形的几何中心,质心和重心重合在一起的条件。 简化中心改变时,主矢和主矩是不是也随着改变如果要改变,会不会影响刚体的运动 已知一匀质棒,当它绕过其一端并垂直于棒的轴转动时,转动惯量为23 1 ml ,m 为棒的质量,l 为棒长。 问此棒绕通过离棒端为l 41且与上述轴线平行的另一轴线转动时,转动惯量是不是等于2 24131?? ? ??+l m ml 为什么 如果两条平行线中没有一条是通过质心的,那么平行轴定理式(3.5.12)能否应用如不能,可否加以修改后再用 在平面平行运动中,基点既然可以任意选择,你觉得选择那些特殊点作为基点比较好好处在哪里又在(3.7.1)及()两式中,哪些量与基点有关哪些量与基点无关 转动瞬心在无穷远处,意味着什么 刚体做平面平行运动时,能否对转动瞬心应用动量矩定理写出它的动力学方程为什么 当圆柱体以匀加速度自斜面滚下时,为什么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不能求出圆柱体和斜面之间的反作用力此时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什么不列入是不是我们必须假定没有摩擦力没有摩擦力,圆柱体能不能滚 圆柱体沿斜面无滑动滚下时,它的线加速度与圆柱体的转动惯量有关,这是为什么但圆柱体沿斜面既滚且滑向下运动时,它的线加速度则与转动惯量无关这又是为什么 刚体做怎样的运动时,刚体内任一点的线速度才可以写为r ω?这时r 是不是等于该质点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为什么 刚体绕固定点转动时,r ω ?dt d 为什么叫转动加速度而不叫切向加速度又()r ωω??为什么叫向轴加速度而不叫向心加速度 在欧勒动力学方程中,既然坐标轴是固定在刚体上,随着刚体一起转动,为什么我们还可以用这种坐标系来研究刚体的运动 欧勒动力学方程中的第二项()21I I -y x ωω等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 第三章思考题解答 答:确定一质点在空间中得位置需要3个独立变量,只要确定了不共线三点的位置刚体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故须九个独立变量,但刚体不变形,此三点中人二点的连线长度不变,即有三个约束方程,所以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 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 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填空题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____ 。 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____ ,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____ 3.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____ 。 4. ____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__ ,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6.教育目的是____ 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7.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 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8.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____ 相对而言的。 9.全面发展的人是____ 、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10. ____ 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1.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____ 的教育。 12.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____ ,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3.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____ 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____ 的教育。 15.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 ,是一种精神状态。 三、简答题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六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5.确定下列命题是否为真: (1)? ?真 ? (2)? ?假 ∈ (3)} ?真 {? ? (4)} ?真 ∈ {? (5){a,b}?{a,b,c,{a,b,c}}真 (6){a,b}∈{a,b,c,{a,b}}真 (7){a,b}?{a,b,{{a,b}}}真 (8){a,b}∈{a,b,{{a,b}}}假 6.设a,b,c各不相同,判断下述等式中哪个等式为真: (1){{a,b},c,?}={{a,b},c}假 (2){a ,b,a}={a,b}真 (3){{a},{b}}={{a,b}}假 (4){?,{?},a,b}={{?,{?}},a,b}假 8.求下列集合的幂集: (1){a,b,c}P(A)={ ?,{a},{b},{c},{a,b},{a,c},{b,c},{a,b,c}} (2){1,{2,3}}P(A)={ ?, {1}, {{2,3}}, {1,{2,3}} } (3){?}P(A)={ ?, {?} } (4){?,{?}}P(A)={ ?, {1}, {{2,3}}, {1,{2,3}} } 14.化简下列集合表达式: (1)(A B) B )-(A B) (2)((A B C)-(B C)) A 解: (1)(A B) B )-(A B)=(A B) B ) ~(A B) =(A B) ~(A B)) B=? B=? (2)((A B C)-(B C)) A=((A B C) ~(B C)) A =(A ~(B C)) ((B C ) ~(B C)) A =(A ~(B C)) ? A=(A ~(B C)) A=A

第三章习题和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和思考题 一、填空题 1、对于指令XCHG BX, [BP+SI],如果指令执行前,(BX)=6F30H,(BP)=0200H,(SI)=0046H,(SS)=2F00H,(2F246H)=154H,(2F247H)=41 H,则执行指令后:(BX)=__4154H__,(2F246H)=___30H______,(2F247H)=___6FH____。 2、指令LOOPZ/LOOPE是结果_为零_且_相等发生转移的指令;而指令LOOPNZ/LOOPNE则是结果__不为零__且____不相等___发生转移的指令。 3、串操作指令规定源串在____数据_____段中,用__SI___来寻址源操作数;目的串在__附加__段中,用__DI__来寻址目的操作数。 4.、中断返回指令IRET后,从堆栈顺序弹出3个字分别送到___IP____、__CS_____、____标志寄存器FR____。 5、设(SS)=0FFA0H,(SP)=00B0H,(AX)=8057H,(BX)=0F79H,执行指令PUSH AX 后,(SP)=__00AEH________;若再执行指令: PUSH BX POP AX 后,(SP)=__00AEH________,(AX)=____0F79H________,(BX)=___0F79H_____。 6、设(SS)=2250H,(SP)=0140H,若在堆栈中存入5个数据,则栈顶的物理地址为___22636H________,如果再从堆栈中取出3个数据,则栈顶的物理地址为_____2263CH____。 7、M OV AL, ‘A’指令的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为__立即寻址方式________。 8、指出下列指令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1).MOV AX, BLOCK[SI] 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 (2).MOV AX, [SI]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3).MOV AX, [6000H] 直接寻址 (4).MOV AX, [BX+SI] 基址变址寻址 (5).MOV AX, BX 寄存器寻址 (6).MOV AX, 1500H 立即寻址 (7).MOV AX, 80[BX+DI] 相对基址变址 (8).MOV AX, [DI+60] 寄存器相对寻址 9、以CX寄存器内容为计数对象的指令有循环控制指令和串操作重复指令。

第三章思考题及答案培训资料

第三章思考题 3.1刚体一般是由n (n 是一个很大得数目)个质点组成。为什么刚体的独立变量却不是3n 而是6或者更少? 3.2何谓物体的重心?他和重心是不是 总是重合在一起的? 3.3试讨论图形的几何中心,质心和重心重合在一起的条件。 3.4简化中心改变时,主矢和主矩是不是也随着改变?如果要改变,会不会影响刚体的运动? 3.5已知一匀质棒,当它绕过其一端并垂直于棒的轴转动时,转动惯量为23 1ml ,m 为棒的质量,l 为棒长。问此棒绕通过离棒端为 l 4 1且与上述轴线平行的另一轴线转动时,转动惯量是不是等于2 24131?? ? ??+l m ml ?为什么? 3.6如果两条平行线中没有一条是通过质心的,那么平行轴定理式(3.5.12)能否应用?如不能,可否加以修改后再用? 3.7在平面平行运动中,基点既然可以任意选择,你觉得选择那些特殊点作为基点比较好?好处在哪里?又在(3.7.1)及(3.7.4)两式中,哪些量与基点有关?哪些量与基点无关? 3.8转动瞬心在无穷远处,意味着什么? 3.9刚体做平面平行运动时,能否对转动瞬心应用动量矩定理写出它的动力学方程?为什么? 3.10当圆柱体以匀加速度自斜面滚下时,为什么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不能求出圆柱体和斜面之间的反作用力?此时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什么不列入?是不是我们必须假定没有摩擦力?没有摩擦力,圆柱体能不能滚? 3.11圆柱体沿斜面无滑动滚下时,它的线加速度与圆柱体的转动惯量有关,这是为什么?但圆柱体沿斜面既滚且滑向下运动时,它的线加速度则与转动惯量无关?这又是为什么? 3.12刚体做怎样的运动时,刚体内任一点的线速度才可以写为r ω??这时r 是不是等于该质点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为什么? 3.13刚体绕固定点转动时,r ω ?dt d 为什么叫转动加速度而不叫切向加速度?又()r ωω??为什么叫向轴加速度而不叫向心加速度? 3.14在欧勒动力学方程中,既然坐标轴是固定在刚体上,随着刚体一起转动,为什么我们还可以用这种坐标系来研究刚体的运动? 3.15欧勒动力学方程中的第二项()21I I -y x ωω等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 第三章思考题解答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章习题答案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 第二章习题答案 2-2 (6) 答:分析纯NaCl 试剂若不作任何处理就用以 标定AgNO 3溶液的浓度,结果会偏高,原因是NaCl 易吸湿,使用前应在500~600?C 条件下干燥。如不作上述处理,则NaCl 因吸湿,称取的NaCl 含有水分,标定时消耗AgNO 3体积偏小,标定结果则偏高。 H 2C 2O 4?2H 2O 长期保存于干燥器中,标定NaOH 浓度时,标定结果会偏低。因H 2C 2O 4?2H 2O 试剂较稳定,一般温度下不会风化,只需室温下干燥即可。若将H 2C 2O 4?2H 2O 长期保存于干燥器中,则会失去结晶水,标定时消耗NaOH 体积偏大,标定结果则偏低。 2-3 (1) H 2C 2O 4?2H 2O 和KHC 2O 4? H 2C 2O 4?2H 2O 两种物质分别和NaOH 作用时, -△n (H 2C 2O 4?2H 2O):-△n (NaOH)=1:2 ; -△n (NaOH): -△n (KHC 2O 4? H 2C 2O 4?2H 2O)=3:1 。 (2)测定明矾中的钾时,先将钾沉淀为KB(C 6H 5)4,滤出的沉淀溶解于标准EDTA —Hg(II )溶液中,在以已知浓度的Zn 2+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来的 EDTA : KB(C 6H 5)4+4HgY 2-+3H 2O+5H +=4Hg(C 6H 5)++4H 2Y 2-+H 3BO 3+K + H 2Y 2-+Zn 2+=ZnY 2-+2H + K +与Zn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 2-4解: m (NaOH)=c (NaOH)v (NaOH)M (NaOH)=0.1mol ·L -1?0.500L ?40g ·mol -1=2g 1-1-142424242L mol 8.17mol g 9895%L 1840)SO (H )SO H ()SO H )SO H (?=???==?g M w c (浓ρ c (H 2SO 4稀)v (SO 4稀)=c (H 2SO 4浓) V (H 2SO 4浓) 0.2mol ?L -1?0.500L=17.8mol ?L -1? V (H 2SO 4浓) V (H 2SO 4浓)=5.6mL 2-5解: 2HCl+Na 2CO 3=2NaCl+H 2O+CO 2 -△n (Na 2CO 3)=-(1/2)△n (HCl) S s m M V c w m V T w V m T ) CO Na ((HCl)HCl)(2 1)CO Na (%30.58g 2500.0mL 00.25mL g 005830.0HCl)(HCl)/CO Na ()CO Na (mL g 005830.0mL 1mol 106.0g L 001.0L mol 1100.021HCl)()CO Na (HCl)/CO Na (32321-32321 -1-13232==??==?=?????==?或:

第三章思考题习题答案(新)

第二章思考题习题答案(新) 第3章酸碱滴定法 思考题 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什么是两性物质?各举例说明。 答: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 +)的物质都是酸;如HAc、HCI、NH4+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如,NH3、F-、CO3 2_, 可以给出质子,又可以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两性物质。例如HCO3-、H2PO4-。 2.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的不同点主要是什么? 答: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对酸碱的定义不同;电离理论只适用于水溶液,不适用于非水溶液,而质子理论适用于水溶液和非水溶液。

3?判断下面各对物质哪个是酸?哪个是碱?试 按强弱顺序排列起来。 HAc , Ac「;NH3 , NH4+;HCN, CN「;HF, F-; H3PO4, CO3 2" 答:酸:H3PO4 HF HAc HCN NH4+ 碱:CO3 2- NH3 CN- Ac- F- 4 ?在下列各组酸碱物质中,哪些属于共轭酸碱对? (1) H3PO4—Na2HPO4; (2) H2SO4-SO42-; (3) H2CO3-CO32-;( 4)HAc-Ac- 答:属于共轭酸碱对是(4) HAc-Ac - 5.写出下列酸的共轭碱:H2PO4一,NH 4+, HPO42-, HCO3-, H2O,苯酚。 答: HPO42-, NH3 , PO43- , CO32- , OH - , C6H5O-6 .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H2PO4-, HC2O4-, HPO42-, HCO 3-, H2O, C2H5OH。 答:H3PO4, H2C2O4, H2PO4-, H2CO3, H3O+, C2H5OH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 )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 11.社会革命根源于( ) 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 A.阶级斗争史 B.思想发展史

高等数学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1 / 10 第三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1. 验证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对函数x x f ln )(=在区间[]e ,1上的正确性。 解:函数()ln f x x =在区间[1,]e 上连续,在区间(1,)e 内可导,故()f x 在[1,]e 上满足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条件。又x x f 1 )(= ',解方程,111,1)1()()(-=--= 'e e f e f f ξξ即得),1(1e e ∈-=ξ。因此,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对函数()ln f x x =在区间[1,]e 上是正确的。 2.不求函数)4)(3)(2)(1()(----=x x x x x f 的导数,说明方程0)(' =x f 有几个实根,并指出它们所在的区间。 解:函数上连续,分别在区间[3,4][2,3],2],,1[)(x f 上在区间(3,4)(2,3),2),,1(可导, 且(1)(2)(3)(4)0f f f f ====。由罗尔定理知,至少存在),2,1(1∈ξ),3,2(2∈ξ ),4,3(3∈ξ使),3,2,1( 0)(=='i f i ξ即方程'()0f x =有至少三个实根。又因方程 '()0f x =为三次方程,故它至多有三个实根。因此,方程'()0f x =有且只有三个实根, 分别位于区间(1,2),(2,3),(3,4)内。 3.若方程 011 10=+++--x a x a x a n n n Λ有一个正根,0x 证明: 方程0)1(1211 0=++-+---n n n a x n a nx a Λ必有一个小于0x 的正根。 解:取函数()1 011n n n f x a x a x a x --=+++L 。0()[0,]f x x 在上连续,在0(0,)x 内可导, 且0(0)()0,f f x ==由罗尔定理知至少存在一点()00,x ξ∈使'()0,f ξ=即方程 12011(1)0n n n a nx a n x a ---+-++=L 必有一个小于0x 的正根。 4.设,11<<<-b a 求证不等式: .arcsin arcsin b a b a -≥-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总结

第一章 系统误差的性质:由固定原因造成的,有单向性特征,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不能除去。 系统误差的来源:仪器、试剂、实验方法、实验操作 系统误差的解决办法:针对仪器的要校准仪器;针对试剂的要做空白试验,因实验方法而带来系统误差的要改进实验方法或重新选定实验方法。 随机误差具有偶然性,随机性,也是必然存在的,随机误差只能通过多次平行实验来减小随机误差 在没有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无限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等于真值。 在没有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无限次平行测定结果的随机误差遵循正态分布规律,有限次的采用 n ts x ± =μ 来处理。 为了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用F 检验 为了检验平均值和真值或标准值之间是否显著性差异,用t 检验。 为了考察两组数据之间显著性差异,先用F 检验,后用t 检验。F 检验不合格就不用t 检验,只有F 检验合格了才可以进行t 检验。 处理数据要注意四舍六入五成双 计算平均值时要注意可疑值的取舍,取舍有两种方法,Q 值检验法和4d 法。会计算标准偏差 以及置信区间。 第二章 酸碱滴定法 要会计算溶液酸碱度,针对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公式;一元酸、二元酸、一元碱、二元碱、两性物质等 要会写质子平衡方程,这是计算pH 值的基础。

要会运用平衡常数,在分析化学中,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平衡常数来解决,分布系数是由平衡平常推导而来的,更为方便一些。 会计算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前、后及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值。首先要会判断化学计量点前、后及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性质,然后采取相应的公式计算。并且要了解pH 的变化方向。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点及变色范围公式要记牢:1±=HIn pK pH 要知道其根本依据依然是平衡常数 不只酸碱指示剂其它类型的指示剂的变色点、变色范围也是都有其相应公式的,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还反应类型指示剂、配位滴定的金属指示剂的变色点及变色范围,要按照对照模式来学习其它类型的指示剂的变色点及变色原理,如果都弄明白就OK 了 在这章中关于计算就是要会计算酸碱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混合碱滴定,求其两种成分。 在整个分析化学中重要的是滴定误差的分析,要会判断是正误差还是负误差,正误差就是过量了,负误差就是不足量。 指示剂的选择,要考虑滴定突跃,因为指示剂变色范围要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并且要考虑好滴定曲线的变化趋势及指示剂的颜色如何变化,最后判断大致在哪个具体的点变色,如果低于计量点则是负误差,高于计量点则正误差。必须会判断。 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酸碱、沉淀、配位、氧化还原 第三章沉淀滴定法 重点掌握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以莫尔法沉淀滴定时要注意的几点。介质酸度控制在中性或弱碱性的原因,以及沉淀吸附的现象、还有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用多了或用少了会产生什么样的误差、溶液是酸性或是碱性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造成什么样的误差。 第四章配位滴定法 了解EDTA 的结构及具体化学名称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关键概念 消费者偏好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二、单项选择 1. 兰德只买激光唱片和棒棒糖,它有固定收入,不能借钱,当他沿着预算约束线移动时:A 激光唱片的价格在改变,而其收入和棒棒糖的价格不变 B 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其收入和激光唱片的价格不变 C 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其收入不变 D 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其收入也在改变 E 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及其收入都不变 2.个人的消费机会集由___决定。A 生产可能性曲线 B 需求曲线 C 供给曲线 D 无差异曲线 E 预算约束线 3. 下面哪个不是家庭四个基本决策之一:A 如何配置收入 B 储蓄多少 C 交税多少 D 如何用储蓄做投资 E 如何工作4.下面除去哪个全是度量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表示方法:A 相对价格 B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C 个人面对的权衡与替代 D 一种商品以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为单位的价格表示 E 需求曲线的斜率 5.收入效应指商品消费随___的变化而变化。A 其相对价格 B 购买力 C 消费者收入 D 需求弹性 E 价格水平 6.伊丽莎白只消费衣服和食物,当衣服的价格上升时,意味着她能在衣服和食物上花的钱少了,这种在衣服上购买力损失的影响叫做:A 替代效应 B 需求法则 C 收入效应 D 价格效应 E 需求弹性 7.当商品的消费与收入同向变化时,这种商品叫做:A 低档商品 B 正常商品 C 替代品 D 互补品 8.当商品的消费与收入反向变化时,这种商品叫做:A 低档商品 B 正常商品 C 替代品 D 互补品 9.消费者的根本问题是:A 在预算约束内实现效用最大化 B 在一定的效用水平内实现预算约束最大化 C 在预算约束内实现效用最小化 D 在一定的效用水平内实现预算约束最小化 10.替代效应是指由一种商品___的变化引起的对其消费的变化。A 相对价格 B 购买力 C 消费者收入 D 价格水平 11. 替代效应是指由___的变化引起的对一种商品消费的变化。A 购买力 B 消费者收入 C 需求弹性 D 消费者面临的权衡和替换 12.价格上涨的替代效应之所以会引起个人消费较少的该种商品,是因为:A 价格的变化引起购买力下降 B 商品相对其它商品价格下降 C 现在消费者可能花的钱少了D商品相对其它商品价格上升 13.预算线的斜率与位置取决于:A 消费者收入 B 消费者偏好 C 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D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 14.总效用达到最大时:A 边际效用为最大 B 边际效用为零 C 边际效用为负D边际效用为正 三、分析讨论1-5 CEEEB 6-10 CBAAA 11-14 DDDB 1.试解释水和金刚钻的价值悖论。

第三章思考题习题答案(新)

第3章酸碱滴定法 思考题 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什么是两性物质?各举例说明。 答: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如HAc、HCl、NH4+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如,NH3、F-、CO3 2-,可以给出质子,又可以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两性物质。例如HCO3-、H2PO4-。 2.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的不同点主要是什么? 答: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对酸碱的定义不同;电离理论只适用于水溶液,不适用于非水溶液,而质子理论适用于水溶液和非水溶液。 3.判断下面各对物质哪个是酸?哪个是碱?试按强弱顺序排列起来。 HAc , Ac-;NH3 , NH4+;HCN, CN-;HF, F-;H3PO4, CO3 2- 答:酸:H3PO4 HF HAc HCN NH4+ 碱:CO3 2- NH3CN- Ac- F- 4.在下列各组酸碱物质中,哪些属于共轭酸碱对? (1)H3PO4—Na2HPO4;(2)H2SO4-SO42-;(3)H2CO3-CO32-;(4)HAc-Ac- 答:属于共轭酸碱对是(4) HAc-Ac- 5.写出下列酸的共轭碱:H2PO4-,NH4+,HPO42-,HCO3-,H2O,苯酚。 答:HPO42-, NH3 , PO43- , CO32- , OH- , C6H5O- 6.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H2PO4-,HC2O4-,HPO42-,HCO3-,H2O,C2H5OH。 答:H3PO4,H2C2O4,H2PO4-,H2CO3,H3O+,C2H5OH2+ 7. HCl要比HAc强得多,在1mol·L-1HCl和1mol·L-1HAc溶液中,哪一个酸度较高?它们中和NaOH的能力哪一个较大?为什么? 答:1mol·L-1HCl溶液的酸度大。由于HCl+NaOH NaCl+H2O NaAc+H2O 1mol·L-1HCl和1mol·L-1HAc消耗的NaOH的量是一样的,所以1mol·L-1HCl和1mol·L-1HAc 溶液中和NaOH的能力一样大。 8.写出下列物质的质子条件: NH4CN;Na2CO3;(NH4)2HPO4;(NH4)3PO4;(NH4)2CO3;NH4HCO3 答:NH4CN [H+]+[HCN]=[NH3]+[OH-] Na2CO3 [HCO3-]+[H+]+2[H2CO3] =[OH-] (NH4)2HPO4[H+]+[H2PO4-]+2[ H3PO4]=[NH3]+[PO43-]+[OH-] (NH4)3PO4[H+]+2[H2PO4-]+3[ H3PO4]+[ HPO42-]=[NH3] +[OH-] (NH4)2CO3[H+]+2[H2CO3]+[HCO3-]=[NH3]+[OH-] NH4HCO3[H+]+[H2CO3]=[NH3]+[CO32-]+[OH-] 9.有三种缓冲溶液,它们的组成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