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务微信的发展情况、趋势及建议

上海政务微信的发展情况、趋势及建议
上海政务微信的发展情况、趋势及建议

上海政务微信的发展情况、趋势及建议

一、前言

微信是为智能终端提供的、可实现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和跨运营商的免费交互式即时通信应用程序,并支持单人和多人参与,形成了一种建立在移动终端上的新的社交互动和信息传播方式。微信由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开发,投入运营后广受社会欢迎并得到迅速普及。根据腾讯公司微信产品部提供的数据,自2011年1月21日发布首个微信版本以来,截至2011年11月,注册用户即突破5000万;2012年3月,注册用户突破1亿;2012年9月,注册用户突破2亿;2013年1月,注册用户更是突破3亿;2013年11月,已突破6亿。目前,微信已发布了20多种语言版本,用户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国内外月活跃用户超过亿。其中,微信公众账号在15个月内增长到200多万个,每天保持8000个的增长量,信息交互超过亿次。在微信的各种功能中,作为自媒体形态的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平台的微信服务号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无论是公众、企业还是政府部门,在开发和运营微信公众账号方面都呈现出强大发展势头。

微信公众号在发布信息的形式方面更具多样性,作为新兴的流媒体平台,公众账号发送图文、音频、视频都更加便

捷,能更好地吸引用户,提升用户体验。相对于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互动性、针对性及私密性也更高。微信公众号对发布数量有限制,给用户以显着标记,使信息不易沉没;可针对特定用户进行一对一的信息传递,使信息投放更为精准和有效;还可实现私密的咨询、建议、点评、举报等点对点互动,保护用户隐私。因而,与微博所体现的媒体传播属性相比,微信表现为更强的社交服务属性。

在蓬勃兴起的微信大潮中,政府正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微信公众号的迅速崛起为政府行政和公众问政提供了更加便捷宽阔的平台。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即时政务与服务信息,覆盖了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内容推送。有的政府部门还利用微信平台接受在线咨询、点评和投诉,进行政民互动,并发起众包活动,开展政民合作。还有的政务微信通过微信服务号开通了办事功能,使用户可进行线上预约和递交申请,并提供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使公众可足不出户地随时获取政府服务。这些政务微信应用不仅有利于传播政府信息,还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政民关系,提高政府公信力。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中的数据显示,中国政务微信账号总量已达5043个。其中,浙江最多,共621个,占比%;其后依次是江苏、广东、山东、福建、新疆、陕西、河南、北京、内蒙古。在单类专业

职能的政务微信账号中,数量位列前十的分别是:公安系统、共青团系统、政府办系统、税务系统、检察系统、文物旅游系统、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系统、党政新闻宣传系统、司法行政系统和法院。同时,该报告也指出了当前政务微信存在的“四大误区”,包括:以自我为中心,忽视用户体验;信息量上的贪大求全;重发布而轻服务,前端“发布”与后端“服务”未能兼顾;过度地追逐粉丝数等。

王玥和郑磊通过观察法和测试法对截至2013年6月13日所认证过的中国政务微信公共账号的账号特性、发布内容和互动效果、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为其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将重点聚焦于上海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从多个维度对上海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开展研究,分析其特点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为上海市政务微信的发展提出建议,希望能有助于提升政府部门运营微信公众号的能力和水平,并为全国政务微信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样本为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的上海市各区县以上政府部门或其下属事业单位开设的微信公众号,不包括国企和公用事业部门开设的微信公众号。样本总数为106个,其中订阅号94个,服务号12个。报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别对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的整体分布、账号设计

与运维、发布、互动等维度进行分析,并重点对服务号的信息服务和办事功能进行评估(分析内容及说明参见表1)。

三、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整体分布

⒈开通时间随着微信的不断普及与功能升级,政务微信也逐步受到上海市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从总体趋势来看,政务微信订阅号从2013年初第一个政务微信号开通以来,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速度;尤其是2014年2月以来,发展势头愈发迅猛。政务微信服务号数量自2014年2月后也不断增长,在2014年4月和5月间出现一波开通高潮(参见图1)。以目前趋势来看,政务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还将继续稳定增长,两相比较,订阅号和服务号发展还不够均衡,无论在市级还是区县级,服务号都落后于订阅号的发展规模。下一步,预计订阅号将继续向纵深发展,服务号有着更巨大的发展潜力,将着力重点开发民生服务功能。⒉行政层级分布据统计,在全部94个政务微信订阅号样本中,区县级政府部门开通的账号共有72个,约占%;市级账号共有22个,占总数的%。服务号的开通情况也大致相同,在全部12个服务号中,区县一级账号有9个,占总数的75%;市级层面开通的政务微信服务号有3个,占25%(参见图2)。总体来看,政务微信服务号在市级层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在区县级层面上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⒊地域分布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政务微信公众号在上海各区县之间的发展尚不均衡,目前开通政务微信公众号较多的地区有徐汇、嘉定、松江、闵行、静安,浦东、杨浦、长宁等区县(参见图3)。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的开通数量差距不大,基本平衡。⒋整体与部门分布本文还将政务微信公众号按照整体与部门类进行分析,整体类微信账号是指由一级政府开通的、代表该级人民政府的账号,而部门类是指由某个具体的政府职能部门或其直属机构开设的微信账号。统计发现,在全部94个政务微信订阅号样本中,整体类微信账号共有16个,占总数的17%,其余的则为部门类,而所有的服务号都为部门类(参见图4)。

调研还发现,已开通的上海市政务微信在部门间的分布并不均衡,其中公安局、旅游局、团委、税务局、气象局所开通的微信公众号遥遥领先于其他部门,其中尤其以公安部门开设最多,达到14个;旅游、团委紧随其后,各开通了11个;税务、气象局各开通了6个,工会、文广、检察、科委也开通了3个,其余部门开通的微信公众号则都在2个及以下(参见图5)。这些开通政务微信较多的部门大多具有较强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社群工作等职能属性,由于直面民生需求,有通过新技术改进工作、优化服务的迫切需要。

⒌粉丝数本文将粉丝数量分为9档,分别为:100人以下、

100-500人、500-1000人、1000-3000人、3000-5000人、5000-10000人、10000-20000人、20000-30000人及30000人以上。根据统计,粉丝最多的账号出现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崇明县等市区县政府,以及旅游、团委、文广、新闻传媒等职能部门开设的公众号。

如图6显示,大部分公众微信账号的粉丝数目在1000-5000人,少数账号的粉丝数过万,显示了其强大的影响力,也间接反映了其运营能力。同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部门属性和用户特性的不同,政务微信号不应盲目追求粉丝数,而忽视粉丝质量以及实际传播、互动和服务实效。

(二)账号设计与运维

⒈名称特征调查发现,政务微信账号的名称可分为两大类,即标准类(如上海发布、上海徐汇等)和亲切类(如闵晓法、房可圆)。统计显示,在上海地区政务微信订阅号中使用标准名称的微信账号有68个,所占比例为72%;使用亲切名称的微信账号有26个,占28%;而在服务号中,使用标准名称的微信账号共有9个,所占比例为75%,使用亲切名称的微信账号有3个,占25%。政务微信使用标准名称和亲切名称各有利弊,前者便于公众搜索,而后者有利于塑造亲民形象、拉近政民距离。

⒉头像特征观察发现,政务微信账号所使用的头像各

异。本研究将卡通形象和人物照片归为人性化头像,部门标志和办公建筑图片归为正式头像。正式头像在订阅号与服务号中都占大多数。在订阅号中,使用正式头像的微信账号共有59个,占63%;使用人性化头像的微信账号有35个,占37%;而在服务号中,使用正式头像的微信账号共有9个,占75%,使用人性化头像的微信账号有3个,占25%。总体来看,政务微信使用人性化头像更有利于塑造政府生动亲民的形象。

⒊功能介绍本文对微信公众号首页的功能介绍进行分析,分为详细和简略两类。报告发现,在全部94个上海政务微信订阅号样本中,只有24个账号的功能介绍详细,比例仅为26%;而在12个政务微信服务号中,仅有4个账号中的功能介绍是具体详细的,比例为33%。无论在政务微信订阅号还是在服务号中,对功能介绍的重视程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⒋账号认证报告发现,在政务微信订阅号中,已通过认证的达到89个,占总数的95%;而在政务微信服务号中,获得认证的占总体的92%。研究发现,仍有少数政务微信没有进行认证,这将降低公众对于该微信账号的信任和关注度,影响其运营效果与粉丝数。

⒌自定义菜单我们还观察了政务微信公众账号是否设置有自定义菜单。若账号下方呈现详细的服务栏目,则标为

有自定义菜单。自定义菜单可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和自主性的信息服务,提升用户体验。统计发现,分别还有36%的上海市政务微信订阅号和8%的服务号账户没有开发自定义菜单,而只有文字输入框(参见图7)。⒍首次问候方式首次问候方式是指用户在关注微信公众号之后所接收到的首条问候消息的形式。本报告将首次问候方式分为简单欢迎、数字导航和搜索指导三类。简单欢迎是指用简洁的语言表示感谢或对该账号的简单介绍;数字导航指的是在首条信息中列出数字代码来引导用户查找相关信息;搜索指导指的是在首条消息中描述账号详细使用说明或文字搜索指南,有些账号还引入了图文介绍和视频讲解。

目前,上海政务微信的首次问候方式以简单欢迎为主,占67%,搜索指导占20%,数字导航占13%(参见图8)。简单欢迎无法向用户明确说明账号的使用方法,而数字导航和搜索指导则能有效告知用户该账号的信息检索方法,值得推广。在后两者之间,搜索指导的方式使用户可使用自然语言,通过关键词进行检索,便于理解与使用,其友好程度又高于数字导航的方式,而数字导航的方法较为机械,搜索的局限性也更大。

(三) 发布

⒈发布内容政务微信的发布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服务类、政务类、社会新闻类、活动推广类。其中,服务类信息主要指便民利民的实用信息,例如天气预报、应急防灾小贴士、旅游攻略等;政务类信息主要是指有关政府内部工作事务,与公众生活不直接相关的信息;社会新闻类是指近期发生的公共事件,以及某些引起公众热议的新闻解读;活动推广类是指有关该账号所组织的活动和推广该地区、该部门的信息。

观察发现,在上海政务微信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中,出现最多的是便民利民的服务类信息(参见图9),共有77个账号发布过服务类信息,约占总数的81%;其次,发布过活动推广信息的微信账号有56个,约占总数的60%;再次是政务类信息(47个)和社会新闻(47个)。与微博的媒体属性相比,微信具有更强的互动服务属性,微信订阅号点对点推送的服务类和活动推广类信息,多受到用户欢迎。同时,也有少数政府微信的发布内容多为本地区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甚至直接链接政务网站,或发布与政府不直接相关的社会新闻,弱化了微信的信息服务功能。

⒉发布形式政务微信的发布形式主要分纯文本信息、图文结合信息、语音信息和视频信息四类。由图10显示,图文结合信息是目前绝大多数订阅号采用的发布形式,在所有

94个政务微信订阅号中有88个,约占94%;其次是纯文本(23个)和视频信息(16个),各约占总数的24%和17%,语音信息最少,约占4%。整体上,政务微信使用图文结合信息或纯文本信息更为普遍,对语音视频功能的使用度不高,原因可能在于图文信息更直观、信息量更大且使用流量较小。⒊发布频率报告将发布频率划分为6个区间:每月少于5条,每月5-10条,每月11-15条,每月16-20条,每月21-30条以及每月30条以上。统计结果显示,每月发布少于5条的账号有15个,占全部94个账号的16%;每月发布5-10条的有27个,占29%;每月发布11-15条的有27个,占29%;每月发布16-20条、21-30条和30条以上的分别有10个、11个和3个,分别占11%、12%和3%(参见图11)。在本次调研的政务微信订阅号中,大部分都控制在每月5-15条的发布量,总体保持较为合理适中的频率。不过,一方面,有部分政务微信发布信息频率过低,成为僵尸账号,有损政府形象;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微信账号一味追求信息数量,忽视信息质量和实用性,对用户形成事实上的“信息骚扰”。

(四)互动

⒈回复方式政务微信的回复形式主要分为人工回复、自动回复和人工自动回复相结合的形式。调查显示,目前上海政务微信账号中,采用自动与人工回复相结合方式的微信账

号占大多数(约70%),只采用人工回复的约占22%,8%只采用自动回复,且全部是服务类账号(参见图12)。人工回复针对性和准确性较强,能更有效地解答公众问题,但对后台的互动能力和即时性要求较高;而自动回复与人工回复相结合的方式,既能给用户以及时答复,又为后台留有一定的缓冲时间,是一种兼顾公众感受和政府内部能力的回复方式。同时,也有一些自动回复仅告知用户问题已收到,从此再无下文,或仅提供给用户一个标准化的答案,却没有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⒉回复速度目前上海各机构政务微信对用户信息的回复频率也存在差异。调查显示,约33%的公众号能够即时与粉丝进行互动,40%的账号能够在当天进行回复,20%的公众号会在隔天做出回复,只有约7%的账号不曾对用户回复任何信息。虽然能够即时回复用户的政务微信占少数,但共有73%的账号能在一天内回复用户,也体现了大多数上海政务微信对互动反馈的重视(参见图13)。

(五)服务

⒈信息服务

本部分重点针对样本中的12个政务微信服务号,通过人群分类、简单自动回复、关键词自动回复、查询检索4个维度进行分析。人群分类是指账号根据用户特征对栏目进行

分类,如将用户分为企业类和市民类,以更精确地投送相关信息;简单自动回复意为只是通过后台事先设置,对用户发送的消息进行简单回复;关键词自动回复是指用户可通过发送数字代码或关键词来获得对应信息;查询检索是指账号提供类似于搜索引擎的功能,方便用户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指定内容。

如图14显示,12个服务号在信息服务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其中仅有6个服务号实现了简单自动回复,占总数的50%;关键词自动回复和查询检索分别只有4个服务号做到;而最欠缺的是人群分类功能,只有2个账号开设此功能。微信服务号着力于为公众提供服务,而信息服务作为基础的服务功能,亟需得到改进。

⒉办事功能

调查从位置服务、预约服务、业务受理、线上支付、进度查询、评价投诉六个维度,对服务号的办事功能进行分析。位置服务是指基于用户所在地理位置提供附近的服务地点;预约服务是为用户预约办事时间;业务受理可在线接受用户提交的服务申请;线上支付是指用户可在线支付服务费用;进度查询是指用户可在业务被受理后在线上查询办事进度;最后,用户还可对所获得的服务进行评价或投诉。这六个维度基本形成一个全流程服务闭环,使公众可随时随地获取政府服务,可全面反映微信服务号的办事功能。

在所有12个被考察的服务号中,能达成以上维度的服务号仅占少数,达成率最高的是投诉评价功能,也只有4个服务号;此外,只有3个服务号可实现位置服务和业务受理;预约服务和进度查询则只有2个服务号可以提供;线上支付目前还没有1家服务号实现突破(参见图15)。总体来说,上海目前政务微信服务号的在线办事功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业务受理、线上支付两项核心办事功能还有待政府部门的大胆创新,以便为公众提供全流程的、深入到核心层面的微信服务。

四、案例分析

(一)信息发布

不少微信公众号的发布内容紧扣热点,贴近民生,实用实在。“上海公交”微信公众号对春运、重大节假日、大型赛事、清明扫墓、上海国际旅游节、防台防汛等市民密切关注的交通保障工作及时发布信息。“乐游上海”在选题上注重新闻性、亲近性,内容制作上强调信息量和服务性,话题设置上强调主题性,活动设计上强调策划性。“上海发展改革”公众号既发布重大政策图解、自贸试验区最新进展、碳交易情况等信息,又可查询今日菜价、最新超市比价、当前上海成品油价格以及政府定价等民生价格信息。“嘉定发布”公众号发布的内容既有政务信息,又有社会便民信息,同时设置符合嘉定古韵气质的人文板块。

许多政务微信公众号的发布形式也越发丰富多样。

“上海静安”将发布资讯的语言定位为“萌”,语言活泼可爱,并推出首家区县微信表情“静宝”供网友下载和使用。“嘉定发布”不定期推出“图说嘉定”,以图解的形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经济运行指标等,十分受网民欢迎。“青春上海”公众号在视觉呈现上,对每期主要栏目做头图设计、重要内容绘制信息图,通过视觉与内容的组合搭配形成独特风格,还在图文内容中大量运用图标,制作原创信息图。

不少政务微信还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形式发布信息,“浦东发布”开通了微电台,以语音方式向用户发布发送“每天浦东话题精选”“创业故事汇”“小布点歌台”。“上海天气”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及语音技术,可与用户进行语音聊天,回答天气、科普、生活百科类问题,增强用户体验。“闵晓法”公众账号用微电影、视频、语音等方式宣传、解释法律法规,用丰富的形式帮助市民了解法律知识。例如,发动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法宣志愿者、律师甚至普通居民等多元主体录制“晓法说”语音节目,以1-2分钟的语音向广大用户讲述法律知识;还推出首部晓法微电影,结合新颁布的《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自编自导自演了微电影《自行车上的幸福》,通过幽默风趣的演绎形式来普及新法新规。“上海静安”公众号也推出过“文明静安”的宣传片和机器猫交警梦想的微电影。

在发布频率上,不同的政务微信也根据用户需求和信息

属性制定了不同的发布战略。“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平时每天主动推送一条“1+5”的多图文消息,即1条上海当日重要信息和其他5条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类信息,而当上海有重大新闻消息需及时让市民知晓时,均在第一时间专题推送1条图文信息。“徐汇文创”公众号坚持在每个工作日推送信息,每天发布内容包含一条主新闻和数条简讯,每条新闻尽量以多幅插图的形式反映活动场景和现场气氛,增强信息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上海崇明”周一、三、五进行对外发布,每期3条消息,注重发布的每条消息的质量,以内容增加对网友的吸引力。“三农维度”的常规发布为每周两期,每周二、周五推送;有相关领域的重大主题活动时,增加推送次数,控制微信推送信息量,减少对订阅用户的“骚扰”。

(二) 互动反馈

在与公众开展互动和接受反馈方面,上海政务微信也出现不少亮点。“浦东发布”首批开通微社区服务,郑磊王栋王玥吕文增·上海市政务微信发展报告:现状、趋势与启示互动常态化且参与度较高,“乐游上海”建立了金牌粉丝俱乐部,以吸引微信草根活跃分子,通过民间口碑传播扩大影响力。“上海虹口”实现常态化的互动活动,每2周1次文化活动抽奖,每周2次联系《虹口报》以曝光台方式公布百姓投诉的问题。“长宁检察”公众号包含“微社区”“微客服”“举报、控告、投诉”“法律咨询”等功能,打造了一个“检民”互动的社

区平台,使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平台之间进行“多对多”的沟通模式,为公众带来了更便捷和畅快的互动体验。此外,“一对一”的“微客服”功能也使该院能够与民众面对面进行线上实时交流,在互动中切实解决百姓关于法律方面的疑惑,打造“指尖上的检察院”。

“上海交通”微信公众号则开设了“答网友问”专栏,并与相关业务部门和职能机构进行对接,就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回答网友咨询,积极解决市民诉求,对于未能及时解决的政策法规层面问题,由信息员负责汇总相关内容制作专题进行统一发布。“上海闵行”公众号则通过“你问我答”,鼓励公众为闵行发展出谋划策。“上海崇明”在互动反馈方面对于网友自动回复外的咨询,当天人工回复,做到让每条咨询都得到回应。

“文化上海”通过微互动板块提供了一个与粉丝互动的平台,粉丝可以方便地留言,后台及时回复。“上海静安”也及时回复后台信息,接受粉丝的反馈建议,欢乐的互动使得“上海静安”越做越活。

(三) 信息服务

许多政务微信公众号充分利用微信的相关功能,通过自定义菜单、查询检索、关键词回复等方式为公众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通过“自定义菜单”,使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按菜单指示点击查找信息。不仅可

在主页看到当日最重要的5-6条信息,在页面底端还有“微互动”“今日推荐”“专题信息”等三个一级菜单,点开一级菜单,又可分别进入多个二级菜单页面,丰富了内容层次,拓展了信息容量。“上海发布”还首推了“便民信息数据库”查询,对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积累的涉及交通、社保、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便民服务信息进行全面梳理、更新,设置了200个关键词,用户可输入关键词进行互动查询。在“上海黄浦”微信公众号上,用户可通过“品读黄浦”栏目细品慢读黄浦景、黄浦人、黄浦情,在“最in活动”栏目里找到上海人气最旺的文化活动信息,还可跟着手绘地图畅游黄浦12个申城地标,动动手指一键找到想要的实用资讯。“闵晓法”微信公众号也在自定义菜单中设有法律咨询、法律援助、金牌调解预约等功能,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有效服务。“上海静安”等设计的自定义菜单包括专题、每日推荐、办事服务三大板块,每周及时更新,成为来静安办事的企业居民的贴心“手机窗口”。“长宁检察”公众号则包含“法律文书查询”“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功能。

(四)在线办事

上海政务微信服务号在为企业和公众提供办事服务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优秀案例。“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公众号使用户可通过微信预约办理出入境证件、查询出入境证件办理进度等,其中预约办理服务可精确到小时,并可享受专窗受

理,免去现场填表和排队的麻烦,有效缩短办证时间。“长宁检察”公众号在“在办案件申请”和“律师接待”栏目中也开设了预约功能,还提供了诉讼进程查询服务。此外,一些政务微信开始为用户提供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在“上海闵行”公众号上,用户可查询离所在位置最近的5-20个公共自行车,发送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就可看到上海闵行推送的附近公交线路。

(五) 众包合作

“爱天气”微信公共号除了可为用户提供全国2345个城市权威的气象数据、天气资讯外,每天从与用户互动的街拍照片中选出推送的题图,通过众包方式,实现了政民合作。“青春上海”微信公众号与粉丝进行线上线下互动,真正走向“好友”,通过微信招募举办了“春日拍花”活动,招募了近百位粉丝前往鲜花港教学拍摄鲜花,并举办小型摄影比赛。“上海徐汇”开通了投票功能,围绕热点话题发起投票活动,充分调动用户的参与度,在菜单栏开设“美丽行动”专栏,邀请用户参加“十大美丽楼道”&“十佳创全黑板报”的评比。

“浦东旅游”公众号也在2014年春节期间,发动用户票选上海“人气景点”。

五、发展现状与趋势总结

以上针对上海政务微信进行的分析表明,政务微信已成为上海市各级政府部门发布信息的新形式、开展政民互动的

新渠道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新平台;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型政府建设和群众路线实践已迈入微信时代。

总体上,政务微信呈现发布、互动、服务和合作四个阶段,越往高级阶段发展,公众的参与程度越高,微政务效果也越好。研究表明,上海政务微信由单向发布平台迈向双向互动服务平台的态势已十分明显。下文将全面总结上海政务微信在整体分布、账号设计与运维、发布、互动与服务等多方面所呈现的整体现状与趋势。

(一)开通数量稳步增长,多层级、多区县、多部门格局初步显现

上海政务微信在2013年初起步后,整体开通数稳步增长,政务微信发展已进入了高速车道。订阅号自2013年初以来逐月稳步增加,服务号自2014年3月以来增长显着。目前,上海区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开通的政务微信号总数已超过100个,订阅号数量仍远高于服务号。在粉丝数分布上,多数公众号的粉丝量大多在1000-5000人之间,少数账号的粉丝数过万,影响力巨大。政务微信已成为政府发布信息、提供公共服务、开展政民互动的重要渠道。

上海政务微信发展已初步显示出多层级、多区县、多部门齐头并进的势头,呈现立体化格局。在层级分布上,区县一级成为主体。此外,由具体职能部门开通的部门类账号在数量上高于由一级政府开通的整体类账号。开通政务微信数

量最多的部门大多具有较强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社群工作等职能属性,由于直面来自公众的需求,这些部门的大胆创新和探索可为未来政务微信在全市层面的拓展积累经验,形成多层级、多区县、多部门集群联动。然而,研究中所发现的部门类政务微信多基于各自职能单独开通,尚未发现有围绕公众需求和应用场景实现跨部门跨职能合作的政务微信号。

(二)界面与功能设计更趋人性化,但仍具提升空间

调查发现,上海政务微信账号的名称愈趋亲切,头像设计更具人性化,功能介绍细致详尽,数字导航和搜索指导等首次问候方式实用便捷,有助于改善政府正式、刻板和严肃的形象,有利于提高政务微信在公众中的亲和力与影响力。开发自定义菜单的账号比没有自定义菜单的账号多近一倍,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此外,经过认证的政务微信账号已占绝大多数,有利于用户搜索识别。然而,在整体上,大多数政务微信账号在界面和功能设计方面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发布内容实用,形式多样,频率适中

目前,在上海政务微信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中,服务类和活动推广类信息占大多数,也很有用、实用。也有一部分政务微信仍将自身定位为政务信息发布平台,而非公共服务平台,表现为发布信息时从部门自身视角出发,而不是从用户

政务微信门户建设调研报告

政务微信门户建设调研报告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化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微信和微博。作为目前移动互联网领域内用户数最大的两大平台,政府部门也开始借助其用户量大的基础来做服务。前期微博兴起后,有一大批的政府用户开始建设政务微博,借助其传播速度快的方式来引导社会舆论; 随着后期的发展,微信快速跳出,用户迅速的超过微博,成为了社会化媒体的第一大终端,不少的政府部门又开始创建政务微信,但是目前很多的政务微信都成了摆设,基本上没人维护,慢慢的就出现了我们经常说的僵尸微信。政府部门对于微信这种?指尖上的政民互动?方式开始产生了动摇,而且有?专家?说,让政府部门的互动回到微博,微信不适合。其实并非不适合,而是不知道如何利用微信来做服务,微信的优势在哪?微信是私密的圈子,圈子里基本上都是自己认识的朋友,对朋友发到朋友圈中的信息不会反感,基本上都会阅读;而微博是全公开的,信息公布没有限制,经常有一些闲着无聊的人去刷屏,记得有段时间,每天打开微博看信息都是一个人的,特别招人烦; 2、广告;微博中存在最多的就是广告,终于有了免费传播的广告渠道了,很多商家看 中这点,注册个微博账号,恨不得每一分钟发一条广告,真正有用的信息比较少,难发现; 而微信中大部分都是干货;

3、链接;链接是微博中存在的最大的一个问题,相信有很多人试过,在手机上浏览微博,有好友推荐了一个美食,但是点开后微博的链接就不知道链到什么地方了;微信这点就比微博好很多,不会随便链到其他非相关的地方。那么对于政府来讲, 政务微信应该如何建设?很多人不看好政务微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微信不适合政府拿来做服务,而是被之前的微博思维限制了,仅仅认为微信是个传播信息的途径,其实信息传播只是微信的最基础功能,PC上的门户都已经从信息引导在向服务型门户转变,那么基于移动端的政府门户应该如何做才能做好服务? 1、信息发布,引导舆论服务 利用微信最基础的功能, 传播最新政府信息, 政策,向关注者推送有用信息,比如北京 交管局每天推送的相关消息; 2、加强回复,实时互动 以移动门户为依托, 加强信息查询的及时回复;

全国政务微信总量达到40924个

全国政务微信总量达到40924个 官方首次披露31省市政务微信全貌 全国政务微信总量达到40924个平均每个公号关注数超3.6万 政务微信成政府与民生“连接器” “指尖上”勾画“腰鼓状”立体政府 记者王开广 腾讯研究院近日联合微信团队发布的《“互联网+”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政务微信成为政府施政的新平台,截至2014 年12 月31 日,全国政务微信总量达到40924 个,全面覆盖中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政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主体,东部地区引领全国发展,广东位居榜首,省市级部门开通的政务微信总量占比84.7%。 白皮书称,政务微信功能定位从“第三种政务公开途径”升级成为政府与民生、人与公共服务之间的“连接器”,平均每个政务微信公众帐号关注用户数超过 3.6 万,基本覆盖政府部门主要职能,其中,公安、医疗微信总量规模强势领先,合计占36.7%;80.4%用户称政务微信提高公众参与度,79.9%用户称微信更能保障隐私。 据称,这是官方首次披露政务微信的发展全貌。 移动互联成网民第一“触网入口” 移动互联嫁接公共服务成“新常态” “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成为人们第一“触网入口”。移动互联网正迅速改变着信息的获取和传播途径、社交的渠道与范围,以及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用户随时随地获取公共信息和服务的愿望日益强烈,通过移动互联入口获取内容和服务正成为首要选择。 移动电子政务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和应用。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DP)发布的《2014 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已有接近50 个国家使用App 和移动网站开展救灾、减贫、公共服务提供、环境保护等工作。其中,社交平台被越来越多政府部门所亲睐。联合国193 个成员国中71%的成员国通过社交媒体为公共政策制定征集第一手公众意见,70%的成员国将其用于电子政务的开展。 在我国,庞大的用户规模、扎实的产业基础和移动为先的使用习惯,为移动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了先天土壤,也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了赶超良机。移动应用倒逼电子政务发展正成为各级政府的发展共识。 2014 年9 月10 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发通知,积极鼓励县级以上教育、公安、民政、社保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开设政务公众帐号。深圳、北京、上海、杭州等80 个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依托移动互联进行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已成为“新常态”。这些城市正在将微信等移动平台作为发布信息、政民互动、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阵地,同时积极探索运用移动互联破解养老、看病、教育、交通、环保等新老难题。 公安和医疗微信总量占全国36.7% 民生非刚需部门微信量不足百个 自2012 年8 月17 日,“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以来,微信已从单纯的移动社交应用发展成一个以移动设备为接口,连接线上线下的大平台。相比其他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庞大的用户规模、较低的搭建成本、开放的生态体系为移动电子政务发展预留了极大的创新空间。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政务微信已经走过最初的摸索期,开始步入全面发展阶段。政务微信应用持续推进,覆盖公安、旅游、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党委政府办、交通、教育、医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院和检察院、司法、科技等绝大多数政府职能。政务微信的服务属性不断增强,富有成效的典型应用不断涌现,助力政府增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工作建议:怎样运作好政务微信

怎样运作好政务微信 近年来,政务微信日趋成为发布政府信息的新媒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和实现政民互动的新渠道,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发展特征。同时,通过对政务微信发展特征的深入分析,当前完善政务微信发展应关注以下几个着力点。 在账号整体布局上,各地政务微信发展已显示出多层级、多地区、多部门并进发展的态势,呈现出立体化格局。开通政务微信数量最多的部门大多具有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经济科技和文广宣传等职能。然而,一方面,政务微信仍未实现跨地区、跨部门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也有些地方一味追求数量,无视必要性,不分层级、不分地区、不分部门特性,一刀切一窝蜂地开通政务微信。一个部门是否应该开通政务微信,须依据用户和部门的实际需求,不能简单地追求账号开通数量的增长和全面开花,而应将重心转移到顶层设计,打造协同关联的政务微信群,打破层级、区县与部门间的藩篱。

对于政务订阅号,目前微信账号间的阅读数差距显著,大多数的阅读量来源于少量的账号。应着重挖掘处于“长尾”中的小账号的潜力,区域和部门账号在定位上应与处在“头部”的大账号形成差异互补,着力为特定地区和特定人群提供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信息,满足大账号无法面面俱到而又必须满足的特定需求。对于政务订阅号,目前存在只追求账号数量,不重视账号间协同的现象,形成许多互不相通、各自为政、碎片化的“微信孤岛”。为避免在微信时代重走“多站式”服务的弯路,订阅号应少而精,注重实现账号间的关联整合。服务对象和业务职能有关联和交叉的部门应从公众需求出发,跨越部门边界,联合开发基于“服务主题”而不是“部门名称”的订阅号,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无缝隙的微信办事服务。不同层级和不同地域间的账号应避免重复建设,鼓励服务功能的互相链接,并打通与线下实体服务中心、门户网站、热线电话、微博等不同服务渠道间的壁垒。此外,还应进一步打通政府与企业、社会的边界,合作打造微信公共服务平台。 在信息发布上,政务微信账号间的阅读数差异显著,大多数账号发布内容时大多从政府部门自身视角出发,而非从用户需求出发,导致传播效果不佳成为僵尸账号。

政务微信平台方案

1
“XXXX工商联商会微信公众平台” 策划方案

2
目录:
1. 平台概况………………………………………………………………………….................................3 2. 平台背景………………………………………………………………………….................................3 3. 平台名称………………………………………………………………………….................................3 4. 功能定位………………………………………………………………………….................................4 5. 板块构架………………………………………………………………………….................................5 6. 平台管理………………………………………………………………………….................................6 7. 开发流程………………………………………………………………………….................................17 8. 技术支撑与护………………………………………………………………………….......................17 9. 预算报价………………………………………………………………………….................................18

3
1、平台概况 随着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带来新媒体雨后春笋版崛起。手机,曾经的通讯工具,以其 高昂的态势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电脑(PC)之后的第五大新兴媒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 不可或缺的工具。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化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具有代表性 的就是微信和微博。随着后期的发展,微信快速跳出,用户迅速的超过微博,成为了社会化媒 体的第一大终端。 为进一步加大 XXXXXX 的宣传教育力度,第一时间传播工商联新闻动态,更加编辑地宣传 党的方针政策,满足全区广大民营企业创新创客对相关信息的需求,新一届区工商联认真结合 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借助借力新媒体-微信,建设“XXXXXX 公 众平台”全方位服务民营企业和“两城”建设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2、平台背景 1)、践行三严三实新要求的需要 2)、服务民营企业新发展的创新 3)、建设创新创客新创业的平台 4)、宣传工商联服务两城的窗口 5)、适应获取信息新变化的载体
3、平台名称: XXXXXX 公众平台-简称“XXXXXX”

关于微信公众平台现状及未来发展情况的调研问卷

关于微信公众平台现状及未来发展情况的 调研问卷 您好!我们是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调研小组,为了了解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促进未来更好地发展,为此我们进行此调查。此次调查问卷不记名,您的隐私将得到充分保护,请放心填写。衷心地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与关注! 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Q1. 您的年龄是?(单选题) Q2. 您目前的年收入?(单选题) Q3. 您的文化程度:(单选题) A 初中及以下 B 高中(包括中专、职业技校) C 大专及以上 Q4. 您是否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单选题) A 是 B 否 Q5. 您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担任的什么角色:(单选题) A 订阅者 B 发布者(包括创建、操作) Q6. 您最初创建公众平台的目的是(单选题)

A 企业宣传 B 个人兴趣 C 工作需要 D 分享娱乐 Q7. 您微信公众平台的类型是(单选题) A 工作类 B 生活类 C 娱乐类 Q8. 你微信公众平台的订阅人数是(单选题) A 500人以下 B 500-2000人 C 2000人以上 Q9. 您会将自己喜欢的微信公众平台推荐给朋友或他人吗?(单选题) A 会 B 不会 Q10. 您觉得你创建的公众平台是否达到了你的预期效果(单选题) A 效果很好,甚至超出 B 效果一般,有点失望 C 没有效果,不会继续 Q11. 您在创建并运营平台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多选)(多选题) A 国家政策限制

B 技术不足 C 内容缺乏 D 宣传效果不好 Q12. 您平台发布内容一般来自(多选)(多选题) A 原创 B 工作宣传材料 C 网络及其他 Q13. 你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单选题) A 一小时 B 两小时 C 三小时以上 Q14. 您关注的公众平台的个数(单选题) A 5个以下 B 5-10个 C 10个以上 Q15. 您是否会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消息(单选题) A 一直关注 B 只关注部分 C 不怎么关注 Q16. 您喜欢的公众平台的类型(多选)(多选题) A 新闻时事(报刊、杂志等) B 校园动态(学校官网、三会等)

政务微信平台技术方案

政务微信门户建设思考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化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微信和微博。作为目前移动互联网领域内用户数最大的两大平台,政府部门也开始借助其用户量大的基础来做服务。前期微博兴起后,有一大批的政府用户开始建设政务微博,借助其传播速度快的方式来引导社会舆论; 随着后期的发展,微信快速跳出,用户迅速的超过微博,成为了社会化媒体的第一大终端,不少的政府部门又开始创建政务微信,但是目前很多的政务微信都成了摆设,基本上没人维护,慢慢的就出现了我们经常说的僵尸微信。政府部门对于微信这种“指尖上的政民互动”方式开始产生了动摇,而且有“专家”说,让政府部门的互动回到微博,微信不适合。其实并非不适合,而是不知道如何利用微信来做服务,微信的优势在哪?微信是私密的圈子,圈子里基本上都是自己认识的朋友,对朋友发到朋友圈中的信息不会反感,基本上都会阅读;而微博是全公开的,信息公布没有限制,经常有一些闲着无聊的人去刷屏,记得有段时间,每天打开微博看信息都是一个人的,特别招人烦; 2、广告;微博中存在最多的就是广告,终于有了免费传播的广告渠道了,很多商家看 中这点,注册个微博账号,恨不得每一分钟发一条广告,真正有用的信息比较少,难发现;

而微信中大部分都是干货; 3、链接;链接是微博中存在的最大的一个问题,相信有很多人试过,在手机上浏览微 博, 有好友推荐了一个美食, 但是点开后微博的链接就不知道链到什么地方了; 微信这点就 比微博好很多,不会随便链到其他非相关的地方。 那么对于政府来讲, 政务微信应该如何建设?很多人不看好政务微信的原因, 并不是因 为微信不适合政府拿来做服务, 而是被之前的微博思维限制了, 仅仅认为微信是个传播信息 的途径,其实信息传播只是微信的最基础功能, PC 上的门户都已经从信息引导在向服务型 门户转变,那么基于移动端的政府门户应该如何做才能做好服务?1

案例: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研究报告

案例: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研究报告1一、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一站式"电子政务是由网络信息技术推动的一场政府再造(reinventing)运动,具有不可逆转和循序渐进发展的特征,引发了一场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的全球性政府改革运动.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最前沿、市场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地方。毗邻港澳,外商投资企业多,开放性和政府管理国际化程度高。特别是加入WTO后,如何利用“一站式”电子政务优化政务发展环境,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升政府对企业与公众的服务水准,建立起政府与企业、公众的良性互动机制,已成为省内各级政府及部门机关作风建设和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 因此,广东省推进以强调对社会服务为重点的“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背景更为复,它是在经济发展与体制转型并行、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过程中实施的,是将政府职能转变、行政许可制度改革、机关作风建设和政府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项极为巨大的、系统的公共治理工程。“一站式"电子政务是政府行政部门通过统一入口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为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提供信息与服务的方式,推行“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极其重大,它实现了政府对公众服务的高效便捷,实现了政府业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实现了跨政府部门的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研究“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具体表现为:(1)“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研究为实现再造与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加强政府部门与企业和公众的联系提供了信息平台,创造了契机和准备了条件,并为政府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有利于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 (2)“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研究为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与效能提供了有力的途径,有利于改变以往政府公共服务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该研究使政府通过网络向企业和公众及 1“信息时代、WTO和中国政府管理对策研究”课题组承担了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广东省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组织的“一站式”电子政务课题研究的课题。本研究报告是该课题的成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以该研究报告为基础,根据广东省的实际情况,提炼形成了《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并研究于2004年6月21日印发到广东各地和各部门贯彻执行。

政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方案

政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方案(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目录 1. 项目概述 (1) 1.1. 项目名称 (1) 1.2. 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1) 1.3. 初设及概算编制单位 (1) 1.4. 初设及概算编制依据 (1) 1.5. 建设背景、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2) 1.5.1. 建设背景 (2) 1.5.2. 建设目标 (2) 1.5.3. 建设内容 (3) 1.5.4. 建设周期 (3) 1.6.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3) 1.6.1. 计划总投资 (3) 1.6.2. 资金来源 (4) 1.7. 效益及风险 (4) 1.7.1. 项目效益 (4) 1.7.2. 项目风险 (5) 1.8. 主要结论与建议 (6) 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6) 2.1. 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6) 2.2. 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7) 3. 需求分析 (8) 3.1. 可行性分析 (8) 3.1.1. 建立微信平台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 (8) 3.1.2. 建立微信平台是紧跟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8) 3.1.3. 建立微信平台可提高政务机关公信力 (9) 3.2. 必要性分析 (9) 3.2.1. 有助于政府抢占舆论阵地 (9) 3.2.2. 有助于提升政务信息的辐射力 (9)

3.2.3. 提升政务信息传送的有效性 (10) 3.3. 系统功能指标 (10) 3.3.1. 服务号功能指标 (10) 3.3.2. 企业号功能指标 (11) 3.3.3. 系统性能指标 (12) 4. 项目建设方案 (12) 4.1. 总体设计原则 (12) 4.2. 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15) 4.3. 具体建设内容 (16) 4.3.1. 服务号的建设 (16) 4.3.2. 企业号的建设 (20) 4.3.3. 后台管理端 (23) 4.3.4. 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28) 5. 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37) 5.1. 领导和管理机构 (37) 5.2. 项目实施机构 (37) 5.3. 运行维护机构 (38) 5.4. 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管理方案 (38) 5.4.1. 项目进度 (38) 5.4.2. 项目质量 (39) 5.4.3. 资金管理 (40) 6. 人员配置与培训 (41) 6.1. 人员配置计划 (41) 6.2. 人员培训方案 (41) 7. 初步设计概算 (42) 7.1. 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说明 (42) 7.1.1. 投资估算范围 (42) 7.1.2. 投资估算依据和原则 (42) 7.1.3. 初步设计投资概算书 (43)

工作报告之微信使用研究报告

微信使用研究报告 【篇一:关于微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微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微信应用的快速发展,使得微信快速地深入到了当代人手机中,成为各网民在继微博qq之后进行聊天以及关注好友、关注时事的新一选择。为全面了解当今时代以大学生为主、各年龄阶层的人对微信的使用情况,我们调查了人们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并使用微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对微信各种功能的使用差异,以及对比于qq、微博,微信展现出的显著特点,从而分析并总结出了微信风靡于这个时代的原因。 二、调查组织 1、调查时间:2015年4月23日——2015年4月26日 2、调查对象:18—40岁(主要为18-22岁的大学生) 3、报告完成时间:2015年4月28日 4、小组成员:韩超、高怡伦、张雅丽、周子韬、曹凯智、冮慧敏、陈叶红、黄梦瑶 三、调查与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的数据及相关资料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在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抽样方法与样本点的确定 此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取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领域的工作者。 2、问卷的设计 问卷由17个问题组成,主要涉及微信的公众平台、相关功能、显著特点、微信交易等问题。 3、数据资料管理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5份,调查结束后首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仔细的逻辑检查,随后对数据加以整理,利用计算机绘制出相关图表。最后得出有效问卷121份,有效率为97%,数据质量较高。四、结果与分析 (一)网民对微信了解程度以及使用范围的结果与分析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2012年3月底,微信用户就已经1亿,耗时433天。截至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户已达3

微信公众平台生存现状

微信公众平台生存现状 微信公众平台开放一年半,据说其数量已突破300万,火爆程度不言而喻。面对这个炙手可热的领域,有人会问,公众号这么多,做得好的多吗?现在做公众号,竞争激烈吗?假如这个领域已是红海,还有必要进来吗?假如还是蓝海,方向又是什么? 1.公众号是否已成红海 现在运作公众号,若简单发布一些内容做一些互动,已不像一年前那样容易获得粉丝。发展到今天,野蛮生长时期已经过去。官方政策一步步作出规范,不允许引导关注,不允许过度营销,不允许简单互推。与此同时,微信用户也越来越见多识广,甚感内容泛滥,越来越难以被轻易吸引。从这个意义上说,公众号已是红海。 但是,若跳出简单草根思维,回归公众号本质,它只是一个账号与粉丝传递信息的通道。能够发挥什么价值,不取决于通道本身,而在于如何使用这个通道。这个通道可以发送有趣的内容,可以与粉丝交流,可以卖东西,不同的使用方式之间,并不是竞争关系。 对公众号作细分,除个人运营的账号以外,更主流的账号是由企业运作,这些账号可分为媒体类和企业类。 对媒体类账号而言,企业主营业务本是生产内容,通过公众号发布顺理成章,模式清晰;对企业类账号而言,微信公众号看上去很有价值,但企业并没有依靠内容吸引读者的基因。因此,公众号的使用模式,对企业而言绝非那么简单。如果再把企业类公众号按行业细分,就更不需要和太多公众号竞争。 可以说,现在还处于企业类公众号的萌芽期。 2.优秀的企业类公众号数量有限 从今年一月份开始,研究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服务号,从粉丝的角度看其体验如何,却很难找出20个优秀的。为分析服务号现状,只好降低要求,凡是运营得比较认真的账号都算上,找出100个服务号。

政务微信现状分析、当前问题

政务微信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政务微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变多,从多到优的发展阶段,部 门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为社会治理、服务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但 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政务微信平台建设提升遇到障碍,政务微信在社会治理中应用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具体如下: 1.重发布、轻服务、功能定位不精准 微信具有流量大、易获取、易宣传的特点,政务微信应当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优势,积极发挥信息公开、回应关切、提供服务的优势,切实服务好群众和企业,但是当前政务微信主要扮演信息发布、政策宣传角色,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甚至有些单位发布与政务不相关的事情,模糊微信定位。 2.运营状况不理想、社会影响力较弱 在运营方面,信息发布量和更新频率最能反映运营状况。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信息发布为月更、年更、甚至是不定期更新,更新频率 比较低,累计信息发布数量少,阅读量少,难以在社会群众中形成强 大的社会影响力。 3.内容重复率较高,平台同质化严重 政务微信大部分转发其他平台信息,原创内容较少,微信平台发布的内容重复率达到80%以上,最高每天3条重复,严重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也反映了政务微信顶层设计和管理的缺失。各平台各自为

政,自说自话,争抢信息资源,既分散了阅读量又降低了传播效果, 增加一线人员负担。 4.重传播、轻反馈,平台互动性较差 公众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主动地表达和参与者。政务微信的留言回复、在线访谈、社会调查等功能模块为公众参与公共提供 了平台。但是本单位政务微信无论是在互动性内容的发布当面,还是互动菜单的设置方面都没有给社会提供充足的参与空间。互动内容少,表明社会公众仍处在被动接受地位。留言回复的空白让留言功能形同 虚设,政府部门不接受社会公众的信息,公众的关节得不到回应,既 不利于政府部门工作的完善提升,也对政务微信的公信力产生了消极 影响。 5.服务板块欠缺,服务功能不完善 政务微信在信息公开、信息查询、业务办理方面具有很大的便捷性,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当前政务微信的服务功能仍提留在信息服务商,在信息查询、业务办理功能板块的 开发使用上与发展较好的政务微信平台仍有很大的差距,服务平台的搭建仍不完善。

政务微信公众号平台解决方案

政务微信公众号平台 解决方案

目录 一、微信平台背景 二、微信平台开发价值 1、开阔传播渠道、传递权威声音 2.树立政府形象、扩大区域影响 3、建立微信集群提高工作效率 4、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需求 5、引导网络舆情、化解社会矛盾 6、解决诉求途径、提升服务质量 三、微信平台开发目标 四、微信平台开发系统 五、微信平台开发功能建设 六、推广方案

一、微信平台背景 根据国家工信部数据,当前我国微信用户已超过6亿。微信已广泛渗透到公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大众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为进一步做好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迅猛发展形势下的XX 市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市各级政务微信的信息质量和影响力,我市应当尽快全面开展泛微政务建设工作。 二、微信平台开发价值 政务微信将满足市级、县区及以下各级政府单位在政务公开、政民互动、民意调查、舆论引导、政务服务、政府办公等多方面的需求。围绕我市各级政府单位的中心工作,政务微信不仅可利用起发布传播功能实现开阔政府信息传播渠道,加强政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汇集民声民意,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还能针对各级部门的不同需求,通过技术开发实现预约、申报、支付等多重应用型功能,打造为民办事平台,更好地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1、开阔传播渠道、传递权威声音 政务微信弥补了传统政府网站、电视、电台发布政府信息时在及时性和再传播上的不足。微信不仅可通过手机实时接收,更可通过朋友圈分享进行多次再传播,具有大众媒体无可比拟的快速便捷性,使政府发布的信息在弹指之间传向千千万万的网民大众,极大方便了广大网民在第一时间了解政府公开的政务信息。 2、树立政府形象、扩大区域影响

上海政务微信的发展情况、趋势及建议

上海政务微信的发展情况、趋势及建议 一、前言 微信是为智能终端提供的、可实现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和跨运营商的免费交互式即时通信应用程序,并支持单人和多人参与,形成了一种建立在移动终端上的新的社交互动和信息传播方式。微信由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开发,投入运营后广受社会欢迎并得到迅速普及。根据腾讯公司微信产品部提供的数据,自2011年1月21日发布首个微信版本以来,截至2011年11月,注册用户即突破5000万;2012年3月,注册用户突破1亿;2012年9月,注册用户突破2亿;2013年1月,注册用户更是突破3亿;2013年11月,已突破6亿。目前,微信已发布了20多种语言版本,用户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国内外月活跃用户超过亿。其中,微信公众账号在15个月内增长到200多万个,每天保持8000个的增长量,信息交互超过亿次。在微信的各种功能中,作为自媒体形态的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平台的微信服务号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无论是公众、企业还是政府部门,在开发和运营微信公众账号方面都呈现出强大发展势头。 微信公众号在发布信息的形式方面更具多样性,作为新兴的流媒体平台,公众账号发送图文、音频、视频都更加便

捷,能更好地吸引用户,提升用户体验。相对于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互动性、针对性及私密性也更高。微信公众号对发布数量有限制,给用户以显着标记,使信息不易沉没;可针对特定用户进行一对一的信息传递,使信息投放更为精准和有效;还可实现私密的咨询、建议、点评、举报等点对点互动,保护用户隐私。因而,与微博所体现的媒体传播属性相比,微信表现为更强的社交服务属性。 在蓬勃兴起的微信大潮中,政府正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微信公众号的迅速崛起为政府行政和公众问政提供了更加便捷宽阔的平台。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即时政务与服务信息,覆盖了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内容推送。有的政府部门还利用微信平台接受在线咨询、点评和投诉,进行政民互动,并发起众包活动,开展政民合作。还有的政务微信通过微信服务号开通了办事功能,使用户可进行线上预约和递交申请,并提供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使公众可足不出户地随时获取政府服务。这些政务微信应用不仅有利于传播政府信息,还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政民关系,提高政府公信力。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中的数据显示,中国政务微信账号总量已达5043个。其中,浙江最多,共621个,占比%;其后依次是江苏、广东、山东、福建、新疆、陕西、河南、北京、内蒙古。在单类专业

政务微信公众号平台

目录 一、微信平台背景 二、微信平台开发价值 1、开阔传播渠道、传递权威声音 2.树立政府形象、扩大区域影响 3、建立微信集群提高工作效率 4、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需求 5、引导网络舆情、化解社会矛盾 6、解决诉求途径、提升服务质量 三、微信平台开发目标 四、微信平台开发系统 五、微信平台开发功能建设 六、推广方案 一、微信平台背景 根据国家工信部数据,当前我国微信用户已超过6亿。微信已广泛渗透到公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大众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为进一步做好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迅猛发展形势下的XX 市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市各级政务微信的信息质量和

影响力,我市应当尽快全面开展泛微政务建设工作。 二、微信平台开发价值 政务微信将满足市级、县区及以下各级政府单位在政务公开、政民互动、民意调查、舆论引导、政务服务、政府办公等多方面的需求。围绕我市各级政府单位的中心工作,政务微信不仅可利用起发布传播功能实现开阔政府信息传播渠道,加强政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汇集民声民意,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还能针对各级部门的不同需求,通过技术开发实现预约、申报、支付等多重应用型功能,打造为民办事平台,更好地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1、开阔传播渠道、传递权威声音 政务微信弥补了传统政府网站、电视、电台发布政府信息时在及时性和再传播上的不足。微信不仅可通过手机实时接收,更可通过朋友圈分享进行多次再传播,具有大众媒体无可比拟的快速便捷性,使政府发布的信息在弹指之间传向千千万万的网民大众,极大方便了广大网民在第一时间了解政府公开的政务信息。 2、树立政府形象、扩大区域影响 政务微信通过其特有的裂变式传播特征将政府影响力通过多次再传播呈几何倍数扩大。利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发布功能,将现实中的政府"搬"到手机平台上,拉近和普通民众的距离,进一步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扩大政府社会影响力,成为地方党政机构进行形象展示、扩大政府影响力的新窗口。 3、建立微信集群提高工作效率

我国政务微信发展现状、问题和应对策略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e15765120.html, 我国政务微信发展现状、问题和应对策略分析 作者:李宏伟 来源:《卷宗》2016年第02期 摘要:在不断增强移动社交媒体吸引力的前提下,移动社交网民与微信公共账号数量增 长速度越来越快,为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大量政府机关增添微信平台,开通政务微信以此为加强民众交流提供一个新平台。但在政务微信发展过程中往往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主要对我国政务微信发展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政务微信;发展现状;问题;应对策略 课题项目:我省政务微信的运行现状和对策分析,立项编号:skl-2015-63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已步入信息社会,现代政府正面临着行政管理环境与行政管理对象日趋复杂的问题。同时政府所需应对、解决的事务增速迅猛,信息大爆炸的社会正逐步侵染着政府。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微信是一款利用网络进行文字、图片、语音与视频快速发送的手机聊天软件,在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微信得到了网民的认可。为满足政务工作需求,了解民生、亲近民众,政府相关部门都开展了政务微信,这不仅为政务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对外服务窗口,也便于群众生活,是政府政务机构良好形象树立的根本保障。 1 我国政务微信发展的现状 1、政务微信成为政府互联网应用的新渠道。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政务微信进入爆发式发展环节,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政务微信公众账号已达到17217个,300万次推送内容,1200多万次推送微信文章量,15.3亿次累计阅读量。在实际工作中,各地政府有关部门 已经转变传统服务观念、思维模式,以此提高公众服务满意度。其中新型“信息发布+在线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了其功能。如河南省司法系统政务微信最为突出,“豫法阳光”、“河南检察”等。特别是以互联网作为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平台,通过对现有资源的优化整合,可将其整体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其中2014年“豫法阳光”新媒体工作室的建立,进行了“三微一体便民互动”平台的开通,如微博、微信与微视,成为河南省政务微信领域的领军人。 2、政务微信发展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新平台。伴随信息技术不断融入政府工作,在网络环境下政务微信逐渐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之一,是继政府管网以外对外公开信息与新闻发布的新平台。微信在为政府提供及时发布信息与快速传播信息平台的同时,还可快速聚焦各类热点事件信息,要求政府信息发布必须具有及时性、准确性,现阶段大多数政府通过微信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发布都获取了良好的效果。如纪检监察系统政务微信的开展,将反腐倡廉、扶正祛邪的正能量充分展现出来,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政务微信解决方案

目录 1.概述 (2) 2.政务微信平台需求分析 (2) 3.政务微信平台优势 (2) 4.系统架构 (4) 5.系统特点 (4) 6.微信前台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微信后端管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的用户数即将突破8亿,每日活跃用户数超过了一亿。微信正在演变成目前比较主流的政府服务及商业营销推广平台,各级政府部门利用微信等新兴渠道面向民众提供信息服务并面向相关业务办理人员提供移动办理业务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政务微信所拥有的即时传播和社会动员优势,使“指尖上的政民对话”成为可能,善加利用,其将产生更加积极而正向的影响力,帮助政府提升公信力。随着微信用户数的稳定增长和平台服务的日趋完善,政务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查阅国务院政策文件,了解最新国家外交动向,处理交通事故理赔,交水费、电费、燃气费”银行预约、医院挂号等等服务,微信正利用平台优势发挥着正面积极的作用。在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的国办发〔2013〕100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中,着重强调了政务微信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这意味着“政务微信”作为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网站”并列的第三种政务公开途径,其开通和使用情况将成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2.政务微信平台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技术、新媒体在电子政务项目中进行了应用,最新的评测要求也对相关内容提出了要求,但是现有政府门户网站在新技术应用方面还没有能够进行有效的建设,而微信的广泛使用,使得各级政府有必要开通自己的政务微信,便民、利民。政务微信的开通迫在眉睫。 综上所述,改造、提升政府网站整体建设水准,使得政府网站能更好的服务于政务工作,增进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让政府门户网站真正成为对外宣传的平台,真正成为沟通公众的桥梁和纽带,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放在我们的面前。 3.政务微信平台优势 政务微信是国家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行政性事务的一种发布和对民众关心的事务的回应,它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发送文字、图片,也

政务微信平台开发建议书

政务微信平台 技术开发建议书 开发方名称: 开发方电话: 开发方E-mail: 开发方地址: 编写方: 编写日期:

目录 1.政务微信平台建设规划 (3) 1.1.整体建设规划 (3) 1.1.1版面要求: (3) 1.1.2技术要求: (3) 2.政务微信平台功能描述 (3) 2.1.微官网功能模块 (3) 2.1.1.微官网模板选择 (3) 2.1.2.自动化更新: (3) 2.2.自定义菜单功能模块 (4) 2.3.回复设置 (4) 2.4.刮刮卡 (4) 2.5.大转盘 (4) 2.6.微投票 (4) 2.7.微调研 (4) 2.8.砸金蛋 (5) 2.9.微会员 (5) 2.10.微预约 (5) 2.11.微签到 (5) 2.12.微相册 (5) 2.13.微便民 (5) 2.14.微专题 (6) 3.平台项目管理和实施 (6) 4.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 (7) 4.1.服务和维护的手段 (7) 4.2.客户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8) 附件一平台报价清单 (9)

1.1. 整体建设规划 1.1.1版面要求: 版面整洁大方,色调清晰,体现特有的现代时尚气息。 1.1.2 技术要求: 1、安全性:一方面从信息层面上保证管理的安全,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上保证系统的安全。 2、稳定性和效率:移动平台必须保证稳定和执行高效率。 2.政务微信平台功能描述 2.1. 微官网功能模块 依托微信平台开发的移动官网系统,是日常性更新信息的集中管理,并通过信息的某些共性进行分类,最后系统化、标准化发布到微信平台上的一种应用程序,可以让您的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展示更加丰富更加完善,吸引更多的粉丝关注。通过开发接口,与政务网资讯实现一体化更新,管理员无需手动更新资讯,从而使微官网更新维护的工作量大大减轻了,同时也保持了微官网的活力和影响力。 ◆功能说明 2.1.1.微官网模板选择 提供各类微官网模板,选择多样性,也可以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设计模板。 2.1.2.自动化更新: 开发政务网与微官网接口,实现微官网自动化更新,无需管理员手动重复

政务微信现状分析、当前问题

政务微信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政务微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变多,从多到优的发展阶段,部门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为社会治理、服务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政务微信平台建设提升遇到障碍,政务微信在社会治理中应用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具体如下: 1.重发布、轻服务、功能定位不精准 微信具有流量大、易获取、易宣传的特点,政务微信应当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优势,积极发挥信息公开、回应关切、提供服务的优势,切实服务好群众和企业,但是当前政务微信主要扮演信息发布、政策宣传角色,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甚至有些单位发布与政务不相关的事情,模糊微信定位。 2.运营状况不理想、社会影响力较弱 在运营方面,信息发布量和更新频率最能反映运营状况。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信息发布为月更、年更、甚至是不定期更新,更新频率比较低,累计信息发布数量少,阅读量少,难以在社会群众中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3.内容重复率较高,平台同质化严重 政务微信大部分转发其他平台信息,原创内容较少,微信平台发布的内容重复率达到80%以上,最高每天3条重复,严重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也反映了政务微信顶层设计和管理的缺失。各平台各自为

政,自说自话,争抢信息资源,既分散了阅读量又降低了传播效果,增加一线人员负担。 4.重传播、轻反馈,平台互动性较差 公众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主动地表达和参与者。政务微信的留言回复、在线访谈、社会调查等功能模块为公众参与公共提供了平台。但是本单位政务微信无论是在互动性内容的发布当面,还是互动菜单的设置方面都没有给社会提供充足的参与空间。互动内容少,表明社会公众仍处在被动接受地位。留言回复的空白让留言功能形同虚设,政府部门不接受社会公众的信息,公众的关节得不到回应,既不利于政府部门工作的完善提升,也对政务微信的公信力产生了消极影响。 5.服务板块欠缺,服务功能不完善 政务微信在信息公开、信息查询、业务办理方面具有很大的便捷性,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当前政务微信的服务功能仍提留在信息服务商,在信息查询、业务办理功能板块的开发使用上与发展较好的政务微信平台仍有很大的差距,服务平台的搭建仍不完善。

微信:2015年“互联网+”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

微信:2015年“互联网+”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 4月22日,腾讯微信团队联合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显示,2014年全国政务微信总量已达40924个,涵盖公安、医疗、交通等多个政务民生热点领域。政务微信已经成为政府与民生、人与公共服务之间的“连接器”,成为政府施政的新平台。 据周三公布的“白皮书”,目前政务微信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省市级部门开通的政务微信总量占比为84.7%,平均每个政务微信公众账号关注用户数超过3.6万。

政务微信地域分布 从区域来看,政务微信排名前十的省市来自东部地区。其中广东省政务微信总量占比15.0%,浙江省占14.8%,两者之和超过位居第三的苏州一倍。西部地区的发展则相对迟缓,报告称其原因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政务服务能力的反映。 白皮书显示,微信在融入百姓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政府的运作模式。目前已开设政务微信的政府部门根据级别呈现中间多、两头上的“腰鼓状”的特点。 省市级部门占比达到84.7%,其涉及的行业众多,应用更体现出实用性和服务性的特点。2013年4月,深圳开通的“罗湖法院”公众号,已可以实现手机预约立案、查询案件。中央部委则将微信作为与政府网站、新闻发言人并行的第三种政务公开途径。随着外交部的“外交小灵通”上线,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教育部等多个部门官方微信陆续上线。

政务微信开设主体的行政级别分布 县级及以下行政部门则利用政务微信连接“最后一公里”,主要集中在计划生育、公安、交通、信息传播发布、旅游等民生需求的领域。 白皮书显示,在政府主要职能部门中,公安、医疗微信总量规模强势领先,合计占36.7%。与民生强相关、高频高需是这两个领域发展快的主要原因。排名第三的党政政务微信,则印证了政务微信在信息发布、政民互动的价值。 事实上,与2012年相比,如今微信已从信息发布升级为“服务”,从“查询”升级为“办事”、“分散”走向“统一”。这导致政务微信的类型已经从“订阅号”转向“服务号”。截至2014年底,服务号占比已达3成,同比增长超过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