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 2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能力教学点】

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设计思路

重点是建立物体的表面大小及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单位的意义,本节课通过详尽的实物演示演示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概念

1.让学生猜教师身高,师生交流,由此引出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分米。

2.激活关于长度单位实际长短的观念:谁来比划一下这些单位有多长。

3.指出:用它们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4.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和长度单位,今天在这基础上学习新的本领。

二、建立概念

1.得出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①我们的课本都有漂亮的彩色封面,我们的课桌都有平坦光滑的桌面。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一部分。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②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

③课本封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见下图),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概括面积的意义。

问: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4)运用“面积”这个术语,叙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

2.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①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即课本第71页下面的两个长方形,其实际大小分别是7×2平方厘米和5×3平方厘米),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②请学具来帮忙。给出三种学具(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让学生选择。

③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最合理的方法。

解决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

①进一步激疑,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信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正方形翻出反面的格子,只有9格,激起疑问。

②启发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3)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4)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并形成常用面积实际大小的观念。

①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两人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已画好练习本大小的格子),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

三、巩固概念

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请你参加图案设计大赛(即课本第75页的数学游戏)。

启发:你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更有趣的图形吗?展示学生的作品,启迪思路。

学生动手操作(或回家完成)。

四、本课小结(略)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理解面积的意义。 2. 能力目标: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 情感目标: 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导入概念 1.让学生猜教师身高,师生交流,由此引出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分米。 2.激活关于长度单位实际长短的观念:谁来比划一下这些单位有多长。 3.指出:用它们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4.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和长度单位,今天在这基础上学习新的本领。 二、解疑合探:建立概念 1.得出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①我们的课本都有漂亮的彩色封面,我们的课桌都有平坦光滑的桌面。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一部分。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②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 ③课本封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板书:观察比较)(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见下图),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概括面积的意义。 问: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4)运用“面积”这个术语,叙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 2.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①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即课本第71页下面的两个长方形,其实际大小分别是7×2平方厘米和5×3平方厘米),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②请学具来帮忙。给出三种学具(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让学生选择。 ③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最合理的方法。 解决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 ①进一步激疑,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信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正方形翻出反面的格子,只有9格,激起疑问。 ②启发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3)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4)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并形成常用面积实际大小的观念。 ①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两人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已画好练习本大小的格子),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 三、质疑再探: 你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解决三年级数学成绩下降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特别是一线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我整理了“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的内 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2.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象。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过探究、讨论,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各一张。 学具: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 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每生 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师:同学们,前段时间侯老师刚买了一套住房(出示课件),你们想了解点什么? (学生回答。) 情况一:若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价值。 师:同学们有的想知道……,有的想知道……,这是新房的平面设计图,从这个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情况二:学生回答的问题没有价值。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事情可真多,这是新房的平面设计图,仔细观察这个图,你知道了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房间是有大有小的。)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有的房间大,有的房间小,房间的大小指的是面积的大小,客厅大也就是说客厅的面积大,卫生间小是指卫生间的面积小,那你能说一说,客厅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吗?引导学生说出是指地面的大小。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房间地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比如,餐厅地面的大小是餐厅的面积,厨房地面的大小是厨房的面积。 师:再比如说,你看,这里是我手掌的面,那么这个手掌面的大小,就是我手掌的面积。那你们的手掌面呢?谁愿跟我比比,谁的面积大。 师:你来,同学们看,谁的面积大? 师:同位互相比一下。 师:其实,周围物体的面也有大有小。现在大家可以任意找一找,比一比。然后互相说一说,看看哪些面的面积大,哪些面的面积小。开始吧。(学生小组自由探究。) 师:谁来说一下,你们比较的哪些面的面积大,哪些面的面积小? 学生交流(学习重叠法的语言:这个同学是把这两个面重叠在一起来进行比较的,他发现垫壳的面多出一部分,所以就说垫壳的面积大,这个方法不错,我们可以叫它重叠法。) 师:刚才通过观察,同学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以前,我们学过不少图形,你们看,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课件出示),这些图形的周围都是封闭的,我们叫它封闭图形。这些图形也有大小吗? 师:你能看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哪一个大吗?圆形和三角形呢? 师: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我们可以说正方形比长方形的面积大,圆形比长方形的面积大,你能说出在这四个图形中哪一个的面积最大吗? 生: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二、比较面积大小,探索面积单位 师:刚才有的面的面积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大小,那你觉得餐厅和厨房哪一间的面积大呢?现在我们就想办法来研究一下,好不好?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学具,在信封里装着,可以利用这些学具摆一摆,数一数,看它们的面积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好吗?看哪个小组能最先得出结论。 学生小组活动并汇报。(师巡视观察学生摆的有几种情况) 展示摆的好的小组,正确的摆法有以下情况: 红纸绿纸 正方形 12 12 圆形 12 12 长方形 18 18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一个小组是这样摆的,(出示错误的一组)你能说说你们比较的是哪张纸的面积大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答) 师:那你认为这样合适吗? 师:找同一小组同学说:那你认为怎样就合适了? 引导学生说:要用一样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在测量面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师:也就是说,我们在测量面积的时候,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叫面积单位。 刚才,我们用到的正方形、长方形都可以看作一个面积单位,为了方便,人们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想不想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几个?是怎样规定的?请带着这两个问题看数学课本73、74页,从这里边找到答案。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每个面积单位有多大? 学生看书后小组互相说说这两个问题。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三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三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4页。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尝试、失败、成功等过程,在探究中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并能运用这些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获得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3、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会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用具: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若干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感知面的大小。 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着两张纸(一大一小),让同学们进行涂颜色比赛,谁先把纸涂好谁就赢,你会选择哪张纸?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启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定义做铺垫。】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二、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认识物体的面积。 (1)(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请你像老师这样,先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注意桌面的每个地方都要摸到。(学生缓慢地摸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 (2)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哪个大,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再看看课桌面与地面,你有什么话要说? (3)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板书:面积) (4)(师再次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谁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那桌面的大小就是??能摸摸,完整地说一说吗?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积呢? (5)(师拿出数学书)刚才我们说课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得多。)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 2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能力教学点】 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设计思路 重点是建立物体的表面大小及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单位的意义,本节课通过详尽的实物演示演示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概念 1.让学生猜教师身高,师生交流,由此引出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分米。 2.激活关于长度单位实际长短的观念:谁来比划一下这些单位有多长。 3.指出:用它们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4.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和长度单位,今天在这基础上学习新的本领。 二、建立概念 1.得出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①我们的课本都有漂亮的彩色封面,我们的课桌都有平坦光滑的桌面。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一部分。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②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 ③课本封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见下图),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概括面积的意义。 问: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4)运用“面积”这个术语,叙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 2.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①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即课本第71页下面的两个长方形,其实际大小分别是7×2平方厘米和5×3平方厘米),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2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2)-优质教案

第5单元面积 第2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2、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图形和直观演示加深对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 难点:由直观到抽象地区别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教学准备】 1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根1分米长的毛线和1个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 2、你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63页例3。 1.带着问题自学。 提问: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 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2.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动笔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和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提问:①什么样的图形为1平方厘米? ②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看到的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③你能与用手势比画1厘米和1平方厘米吗? 3、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请同学们用手势演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2)教师手里有一根毛线,它的长大约是1什么?(展示1分米长的毛线)(3)出示正方形请同学们估测这是1什么? 引导:你们看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区别了吗? (4)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5)展示学生画的图。 4、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教师的讲桌的长是1米多,你能到前面指认一下是从哪里到哪吗? (2)讲桌的面积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同学们有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表象,你能说一说1米和1平方米的区别吗?(小组合作到前面演示,双臂张开大约是1米,四个同学把伸开的双臂手搭手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4、通过估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先小组合作估计同学们所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教师用皮尺帮助学生验证。 (2)估计自己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再用同学们准备好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说一说,你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5题。 2、画一个正方形并标出这个人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3、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摆图形,算出它们的面积和周长。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条线段长1平方分米。() (2)一居室的面积大约是10米。() (3)一根铅笔长15厘米。() (4)一座高楼高约100平方米。() (5)小明从学校要走50米的路才能到家。()

三年级数学下册五面积第2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教案新人教版

第2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 教材第63页例3及相关内容。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有多大,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3.能正确区分和选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 师:什么是面积?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面积的大小? 生: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我们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测量面积的大小。 师:用大小不同的方格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面积,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 生:不相同,用大方格测量方格少些,用小方格测量方格多些。 师:为了得到统一的答案,我们应该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单位。 1.常见的面积单位。 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认识面积单位。 (1)认识1平方厘米。 师出示教材第63页例3。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那张小正方形纸片。先用尺子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再用手摸一摸这个面的大小,这就是1平方厘米。(学生感知1平方厘米有多大。) 板书: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师:同学们见过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课件出示指甲面、一粒纽扣等)

师:估一估,橡皮擦的正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铅笔盒上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师指出:计量较小图形的面积常用平方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2表示。 师: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课桌面的面积,你有什么想法? 生:不方便,应该用大一点的面积量。 (2)认识1平方分米。 师: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分米,让学生拿出准备的稍大一点的纸片。 师让学生明确: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用字母dm2表示。 课件出示1平方分米,学生用手势表示1平方分米的大小。 师:请同学们说说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生:粉笔盒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师:估一估,课桌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窗户上一块玻璃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师:如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地板的面积,你有什么想法? 生:不方便,要用再大一点的面积去量。 (3)认识1平方米。 师:同学们想一想,1平方米的面积有多大? 生: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用字母m2表示。 教师向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1平方米的纸,让学生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 1.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1、2题。 同学们先想一想,同桌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2.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3题。 同学们实践完成,体会1平方米的大小。 3.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4题。 同学们先想一想,指名汇报,集体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黄冈金牌之路》系列同步练习册相关习题。 本节课通过复习面积的意义和测量面积大小的方法来设问质疑,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中让学生边摸边体会,边摸边想象、描述,通过学生一系列的感知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面积的意义,并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另外还要注重联系实际,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后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积可以使用这些面积单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面积单位的作用,并加深对新知的认识。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质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质教案 人教版面积和面积单位优质教案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4页。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尝试、失败、成功等过程,在探究中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并能运用这些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获得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3、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会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用具: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若干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感知面的大小。 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着两张纸(一大一小),让同学们进行涂颜色比赛,谁先把纸涂好谁就赢,你会选择哪张纸?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启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定义做铺垫。】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二、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认识物体的面积。 (1)(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请你像老师这样,先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注意桌面的每个地方都要摸到。(学生缓慢地摸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 (2)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哪个大,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再看看课桌面与地面,你有什么话要说? (3)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板书:面积) (4)(师再次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谁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那桌面的大小就是??能摸摸,完整地说一说吗?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积呢? (5)(师拿出数学书)刚才我们说课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得多。) (6)手掌的面积指的是??脚掌的面积呢?你还能举例说说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一比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尽可能地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参加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1)老师把课本的封面画到黑板上,这个面变成了什么?(板书:长方形) (2)谁能用粉笔表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长方形是封闭图形的一种(板书:封闭图形),它的大小也叫做面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导学案)

第 2 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 2) 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2)课型新授课 本节课面积和面积单位授课是在学生初步感知认识面积含义,经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多样性基础上引入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 授课 1 平方厘米、 1 平方分米大小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质出发去感知理解。如:有把 1 平方厘米小正方形设计说明 放在大拇指指肚上比大小,适用 1 平方分米正方形量课桌面面积。这样,在实质生活背景下表现相关学习内 容,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详细情境中借助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 丰富感性认识,并加以理解。 1、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学习目标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对于面积单位实质大小空间见解,形成正确表象。 学习重点掌握常用面积单位。 学习难点正确划分和使用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 :PPT 课件等。 学具准备 :1 平方厘米、 1 平方分米正方形。 课时安排 1 课时 授课环节导案教学设计 1、课件出示 : 以下列图是一面损坏墙,墙上有两个 洞,比一比,这两个墙洞哪个面积大? 1、察看、比较、发现、 沟通 : ①面积大。 一、复习2、沟通比较①和②面 导入,引积大小方法,明确 :比较两个 入新课。图形面积大小,要用一致面 (5 分钟)积单位来测量。 2、你是怎样比较? 3、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3、提示课题 : 这节课我们来连续学 习相关面积和面积单位相关知识。板书 课题 :面积和面积单位( 2) 授课例 3。1、明确常用面积单位二、试一 试1、课件出示 : 测量物体表面面积要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研究,感用面积单位,常用面积单位有平方厘方米。 悟新知。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2、拿出边长为 1 厘米、(20 分2、引导学生领悟平方厘米、平方 1 分米和 1 米正方形,领悟钟)分米和平方米大小。它们面积大小,并列举出生 3、引导学生划分长度单位和面积活中面积凑近 1 平方厘米、 达标检测 1、在下面方格内画出 2 个面积是12个方格且形状不同样图形。 答案 : 2、填一填。 (1)测量或计算物体表面或平面图 形大小要用()单位。 (2)常用面积单位有()、()和()。用字母表示分别是()、()和()。 (3)()面积凑近 1 平方厘米。 ()面积凑近 1 平方分米。 ()面积凑近 1 平方米。 答案 :(1) 面积 (2)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平方米 cm2dm2m2(3) 指甲盖书本封面 桌面 3、在横线上填上适合单位名称。 1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一课时70-74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2.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教学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 学具:每小组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两张长方形彩色卡纸;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我们进行涂色比赛怎么样?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每组各选一位代表参加比赛,谁先全部涂完就代表哪组获胜。(老师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故意给男生一张大白纸,给女生一张很小的白纸)。下面开始比赛! 这时男同学纷纷喊出:老师这样不公平!我们的这张纸大,女生的那张纸小。师:对,要想公平的比赛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由于这两张纸面大小不同,只能终止现在的比赛。下面用手摸一摸纸的表面。还有那些物体有面,他们的表面的大小是否一样?我们继续研究这些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面积,理解含义。 (1)、通过物体表面感知面积 ①、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文具盒、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②、摸一摸:摸一摸数学书的上面,再来摸一摸文具盒的上面,有什么感觉? ③、比一比:数学书的上面和文具盒的上面,那个面大?怎样比较的?(观察法、重叠法) ④、再来摸一摸、比一比练习本的面和课桌的面那个小? ⑤、黑板的表面和和刚才我们摸的物体的表面相比怎样? ⑥、刚才通过观察和重叠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⑦、运用“面积”说一说: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① . 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那些平面图形?生汇报 ②课件展示平面图形: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篇1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1——74页 教学具准备: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建立面积概念 1、物体表面的大小 (1)(出示大作文本、生字本)谁能摸一摸他们的面在哪? 本的封面、本的底面,他们都是本的面。大作文本和生字本的封面那个大?你怎么知道? (2)(出示两片叶子)谁能摸摸他们的面在哪?比一比,那片叶子的面比较大?你怎么比的? (板书观察、重叠) (3)请同学们摸摸自己课桌的面。课桌与刚才那些面比,谁的面的?谁的面小? (4)课桌面、作业本面、树叶面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谁还能举例说说那是物体的表面? (5)物体表面有的有小,物体表面比较大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大,物体表面比较小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小。

2、平面图形的大小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他们的大小指的是他们的那部分? (指名学生摸) (2)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3、概括面积意义 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阅读课本概念。(板书课题:面积) 二、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1)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数格比较大小(将两个长方形背面展示出来,他们的背面画有相同的方格数) 谁的面积大?为什么? (3)同一格子标准(指名三生,发给每人一个画好各自的长方形,让他们各自背着同学数出格子数,并告诉大家格子个数) 谁手里的长方形面积大?为什么?(出示各自手中图形) 你们发现了什么?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国际上规定好的方块叫做面积单位。 (板书面积单位) (4)认识面积单位 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5)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形成大小概念。 ①各自比比,那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出示1平方米的纸,估计一下能站上多少个同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精选3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精选3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及相应练习。 2、教材及一般学情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在学习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从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几何知识部分的编排上看,由长度单位过渡到面积单位是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一次飞跃,所以这节课也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中比较重要的一课。这节课的学习也是后面学习长、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打下基础。 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他们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对于这种抽象的面积知识相对困难。然而,中高年级学生又对“有用”的数学开始感兴趣,此时,如果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注重了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他们便愿意并想学数学。 所以,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难点是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关键在于能否为学生营造好恰当的生活情境与探究氛围,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3、教学目标

据此,我为本课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 (2)学能目标: ①使学生在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物体或图形的面积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估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德育与情感目标: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合作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 我确立以上目标的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本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创设多种情境,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2、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能否主动建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取决于原有的认知结构里是否具有清晰,所以本课教师不仅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结构,而且从纵向考虑了新旧知识及方法的沟通联系。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高效地实现以上目标,我选择了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让学生动心 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巧设悬念,以现实生活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摸一摸,看一看,量一量,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一课时70-74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2.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 学具:每小组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两张长方形彩色卡纸;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我们进行涂色比赛怎么样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每组各选一位代表参加比赛;谁先全部涂完就代表哪组获胜..老师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故意给男生一张大白纸;给女生一张很小的白纸..下面开始比赛 这时男同学纷纷喊出:老师这样不公平我们的这张纸大;女生的那张纸小.. 师:对;要想公平的比赛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由于这两张纸面大小不同;只能终止现在的比赛..下面用手摸一摸纸的表面..还有那些物体有面;他们的表面的大小是否一样我们继续研究这些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面积;理解含义.. 1、通过物体表面感知面积 ①、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文具盒、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②、摸一摸:摸一摸数学书的上面;再来摸一摸文具盒的上面;有什么感觉 ③、比一比:数学书的上面和文具盒的上面 ;那个面大怎样比较的观察法、重叠法 ④、再来摸一摸、比一比练习本的面和课桌的面那个小 ⑤、黑板的表面和和刚才我们摸的物体的表面相比怎样 ⑥、刚才通过观察和重叠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时 面积单位【教案】】

第2课时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3例3及“做一做”,教科书P64~65“练习十四”第3~8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过程,体会引入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3.在观察、操作、合作、估测等活动中进展空间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培育乐观的数学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教学难点 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教学预备 课件、学具一套、魔方、一张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课件所示是一面破损的墙,墙上有两个洞,比一比,这两个墙洞哪个的面积大?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第①个墙洞的面积大,它比第②个多缺一块”。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你有什么想法?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要比较哪个墙洞面积大,用来测量的长方形大小要一样”。 师:对了,这里要统一长方形的大小,也就是要统一面积单位。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国际上常用的一些面积单位。(板书课题: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设计有认知冲突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建立表象。 老师举起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请同学们在学具中找出这样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请大家量量它的边长是多少。 老师把1平方厘米的教具贴在黑板上。 学生测量后发觉: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板书) 师: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自己手中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看清楚后就把眼睛闭起来,在脑海里回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是多大。◎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比较两个墙洞的大小,确定得统一面积单位。

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化,丰富自己的经验。 3、使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摆一摆”等多种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使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小圆片、小正方形、小三角形。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你们想了解老师吗?(姓梁,汉滨小学,涵涵、彬彬) 2、让生猜师身高,师生交流,引出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分米。(板书:米、厘米、分米) 3、激活关于长度单位实际长短的观念:谁比划一下这些单位有多长。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游戏:在下面三个图形中任选一个均匀涂色,谁先涂完谁就赢。 2、你选择哪一张?为什么?(选择小的那张,因为它小,就涂得快。)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这张纸小,是指的它的面小,这张纸大,是指的他的面大,其实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3、为什么不选三号?(因为它不是封闭图形)只有平面封闭才有面的大小。(板书:封闭图形)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游戏比一比: 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板书:看一看) 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板书:摸一摸) 刚才我们通过摸和看知道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概括面积的意义。 (3)课本61页“做一做”,摸摸数学课本的封面和侧面,体会立体图形的不同面的面积。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Lt D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0~7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拼一拼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形成正确的表象,并会应用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3.通过观察,比拟,动手操作,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 4.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 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教具、学具准备: 1.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 2.每组一套〔学具袋1:三张不同颜色的图形纸片;学具袋2:假设干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学具袋3:假设干1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纸片〕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一节课,老师真开心!老师非常愿意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的和老师击一下掌!这么多同学都愿意啊,老师真荣幸!就让这位同学当代表吧!〔击掌〕 在老师和这位同学击掌时,你发现了什么?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什么是面积 〔1〕物体的面积 〔同时举起老师和同学的手〕老师的手大其实是指手掌的外表大,这个同学的手小其实是指手掌的外表小。那老师手掌的外表跟黑板外表比,谁大谁小? 请你摸一下课本的封面和桌面,感觉一下谁大谁小? 刚刚我们通过摸和看知道物体外表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把物体外表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外表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出示课件: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封面的面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优秀教案(通用3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优秀教案(通 用3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培养学生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概念 教学准备:学具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1.“涂颜色”比赛。 2.导入。

刚才老师画的是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平面图形的周长。而这两位同学涂的,是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20 (一)面积和面积单位 1.物体的表面。让学生闭起眼睛,把数学书和铅笔盒的表面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哪个表面大。比课桌面和椅子面,再出示两张树页,进行比较。教师揭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平面图形。投影出示两个大小不等的正方形,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正方形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第一组:圆形 第二组: 提问: (1)第一组两图相比,哪个面积大?(通过观察,学生看到三角形面积中可以包含这个圆的面积,因此三角形面积大于圆面积。)(2)怎样比较第二组两图?(这两幅图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得出图1的面积比图2的面积大。)

3.揭示面积概念。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都是有大小的,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4.比较面积大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有各种形状和大小,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像刚才两位同学涂的平面图形就是不规则的,请你比较下面各组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第三组: 第三组两图的形状差别较大,不能用重叠的方法,怎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大家可以拿出纸和笔,同桌两人合作,想个可行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请一生投影演示方法,提问:你听懂了吗?(用划方格的方法。如下图所示。通过数方格,看哪个图形包含同样大小的方格数多,哪个面积就大。得出图1的面积小于图2的面积。) 比较下列图形的大小 5.导入面积单位。学生在比较前两组图形时,用数方格的方法很顺利的解决了问题。在比较第三组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会发现虽然两个图形包含的方格同样多,但是方格有大有小,但是由于方格大小不一样,所以它们的'面积也不同。 提问:刚才这题,你学习后有什么启发? 对,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大小,方格的大小必须是一样的,这就是说面积的大小要有统一的标准,这就是常用的面积单位。教科书上介绍了一些,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第136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 位》教案一、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70至74页的内容。 二、教学设计理念: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五、教学难点: 1. 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六、教学方法 1、自主探索式学习。 2、小组合作式学习 3、实践活动式学习 七、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八、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