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圆柱墩外围操作脚手架计算书

桥梁圆柱墩外围操作脚手架计算书
桥梁圆柱墩外围操作脚手架计算书

奉溪路E5合同段

桥梁圆柱墩外围操作脚手架计算书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奉溪高速公路E5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1年7月日

桥梁圆柱墩外围操作脚手架计算书

桃树坪大桥桩号(左线LK15+254.60~LK15+575.50

,1#、7#)(右线RK15+315.50~RK15+636.50,1#、2#、3#、7#墩)奔善湾大桥桩号(左线LK16+22.00~

LK16+387.00,1#、3#墩)(右线RK16+290.50~

RK16+411.50,1#、2#墩)郑家庄大桥桩号(左线

LK16+933.50~LK17+214.40,1#、5#、6#墩)(右线

RK17+016.00~RK17+304.60,1#、5#、6#墩)共设计桥梁圆柱墩16个,墩高7.7~31.7m不等,顶帽高度均为2.5m。本脚手架计算书按最高墩柱(奔善湾大桥右1#墩,墩高31.7米)考虑,脚手架搭设高度H=31.7+1.5=33.2米考虑。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脚手架采用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33.2米,立杆采用单立管。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2米,立杆的横距1.05米,立杆的步距1.20米。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及时在四个方向对称拉揽风绳固定,揽风绳与地面成45度角,上部固定在30米高处,下部与打设在地面的地锚固定。奔善湾大桥右1#墩外围操作脚手架平面布置如下: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施工均布荷载为2kN/m2,按脚手板共铺设4层,同时施工2层考虑。

一、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

1.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05=0.0399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1.05×1.2=0.378kN

活荷载标准值 q=2×1.05×1.2=2.52kN

荷载的计算值 Q=1.2×(0.0399+0.378)+1.4×

2.52=4.029kN

则小横杆上的均步荷载q=4.029/1.05=3.837 kN/m

2.强度计算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qmax=ql2/8

σ=M/W

M=3.837×1.052/8=0.529kN.m

=0.529×106/5080=104.13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Vqmax=5.0×3.837×10504/(384×2.06×105×

121900)=2.418mm

最大挠度小于l/150=1050/150=7mm或10mm,满足要求!

二、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1.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05/2=0.020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1.05×1.2/2=0.189kN

活荷载标准值 Q=2×1.05×1.2/2=1.26kN

荷载的组合值 R=1.2×(0.020+0.189)+1.4×

1.26

=2.015kN≤ Rc=8.0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满足要求!

四、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恒荷载

恒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以下数据均取自《简明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表7-5,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7月第二版)(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取0.351 kN/m

NG1 = 0.351×0.5×33.2/1.2=4.358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工程采用木脚手板,标准值为0.30 kN/m2

NG2 = 0.30×1.05×1.2×4/2=0.756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脚手管栏杆、木脚手板挡脚板,标准值为0.0736 kN/m

NG3 = 0.0736×1.2×4/2=0.177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取0.049 kN/m

NG4 = 0.049×1.2×22.0=1.294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NG4 =

4.358+0.756+0.177+1.294=6.585kN。

2.活荷载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活荷载标准值 NQ =2×2×1.2×1.05/2=2.52kN

3.风荷载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0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W0 = 0.35

U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Uz = 1.25

Us ——风荷载体型系数:Us = 1.2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k = 0.7×0.35×1.25×1.2=

0.368kN/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0.85×1.4NQ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 = 0.85×1.4Wklah2/10

其中 Wk ——风荷载基本风压值(kN/m2);

la ——立杆的纵距 (m);

h ——立杆的步距 (m)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

=1.155×1.5×33.2/1.58=36.404,查表7-8得=0.936;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l0——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uh 确定;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5;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N = 1.2NG + 1.4NQ=1.2×5.445+1.4×2.52=10.062kN

经计算得到 = N/ΦA=10.062×103/ 0.936×4.89×

100=21.984N/mm2< [f]=205 N/mm2,满足要求!

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0.936;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l0——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uh 确定,

l0=1.155×1.5×33.2.=57.519m;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 = 1.5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MW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经计算

N=1.2NG + 0.85×1.4NQ=1.2×5.445+0.85×1.4×2.52=9.533kN MW = 0.85×1.4Wklah2/10=0.85×1.4×0.368×103×1.2×

1.22/38.115=19.854N.m

得到 =N/ΦA+Mw/W =9.533×103/0.936×4.89×102+19.854×

103/5.08×103=24.736 N/mm2< [f]=205 N/mm2,满足要求!

六、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 ≤ fg

其中 p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N/mm2),p = N/A;

N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kN);

A ——基础底面面积 (m2);A = 0.25

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N/mm2),脚手架直接搭设在承台上,搭设前在立管底部垫30cm×5cm×400cm脚手板;fg = 30(即

C30混凝土强度为30 N/mm2)

p=N/A=10.062×103/0.30×103×1.2×103=0.028 N/mm2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fg = kc × fgk

其中 kc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 = 0.4 fgk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 = 30

fg=0.4×30=12 N/mm2

p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架体参数 二、荷载参数 三、设计简图

搭设示意图: 平台水平支撑钢管布置图

平面图

侧立面图 四、板底支撑(纵向)钢管验算 钢管类型Φ48.3×3.6钢管截面抵抗矩 W(cm3) 5.26钢管截面惯性矩I(cm4)12.71钢管弹性模量E(N/mm2) 2.06×105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 [f](N/mm2) 205纵向钢管验算方式简支梁 G 1k =g 1k =0.04kN/m G 2k =g 2k ×l b /(n+1)=0.35×1.2/(2+1)=0.14kN/m Q 1k =q 1k ×l b /(n+1)=1×1.2/(2+1)=0.4kN/m Q 2k =q 2k ×l b /(n+1)=1×1.2/(2+1)=0.4kN/m 1、强度验算 板底支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简支梁计算满堂脚手架平台上的无集中力 q=1.2×(G 1k +G 2k )+1.4×(Q 1k +Q 2k )=1.2×(0.04+0.14)+1.4×(0.4+0.4)=1.336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M max =ql2/8=1.336×1.22/8=0.24kN·m R max =ql/2=1.336×1.2/2=0.802kN σ=M max /W=0.24×106/(5.26×103)=45.627N/mm2≤[f]=205N/mm2满足要求! 满堂脚手架平台上增加集中力最不利计算 q=1.2×(G 1k +G 2k )+1.4×(Q 1k +Q 2k )=1.2×(0.04+0.14)+1.4×(0.4+0.4)=1.336 q 2=1.4×F 1 =1.4×1=1.4kN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桥梁支架计算书

**高速公路(贵州境)***合同段 **分离式桥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有限公司 年月日

**分离式立交桥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2、《材料力学》; 3、《结构力学》; 4、《**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变更设计》 二、工程概况: **分离式立交桥为连接原有道路的主线跨线桥,上部结构跨径组合为:2×30m,桥宽5.5m;采用单箱单室截面,梁高150cm,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 梁体范围内地面为煤系地层,施工满堂支架时需将地面压实,上铺石粉或浇筑混凝土进行找平,支架底托下垫10cm×15cm方木,顶托上纵向铺工字钢,横向铺设10cm×10cm方木。 一、底板纵向分配梁的计算 现浇箱梁跨径组合为2×30m,由于箱梁整体为对称结构,因此计算时纵向只需考虑2个截面即可,及跨中和梁端(见图)。横向分为中间部分、腹板部分和翼板部分,翼板部分荷载较小,不予考虑。采用容许应力计算不考虑荷载分项系数,为了支架安全,总体考虑1.3倍的安全系数进行计算。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查得,钢材的力学指标取下值: []σ145Μpa =,[]85pa τ=M ,52.110pa E =?M 。 纵梁选用10号工字钢,设计受力参数为: W=49.0cm 3,I=245.0cm 4,S=28.2cm 3,d=0.45cm 一、验算截面分析 我们根据箱梁截面,初步选定支架的纵向间距为90cm ,横向间距为60cm 。根据梁体截面分析,梁端截面为支架受力的最不利截面,因此只需要计算梁端截面处支架的受力情况即可。具体截面如下: 二、计算 支架纵向间距为90cm 处的分配梁计算 梁端截面

碗扣式支架计算书汇总

碗扣式钢管模板支架工程 施工方案计算书 工程名称:兰州新区保障性住房项目A-4#、9#、10#、11#楼工程编制人: 日期: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参数 (1) 三、模板面板验算 (2) 四、次楞方木验算 (3) 五、主楞验算 (5) 六、立杆轴向力及承载力计算 (6) 七、立杆底地基承载力验算 (8) 八、架体抗倾覆验算 (9)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概况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3、《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6、《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9、《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 10、《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9、《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二、工程参数

三、模板面板验算 面板采用竹胶合板,厚度为10mm ,取主楞间距0.9m的面板作为计算宽度。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 900×10×10/6=15000mm3; 截面惯性矩I= 900×10×10×10/12=75000mm4; (一)强度验算 1、面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支承面板的次楞间距,L=0.3m。 2、荷载计算 取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两种作用效应考虑,计算结果取其大值。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 q1=0.9×[1.2×(24×0.18+1.1×0.18+0.3)+1.4×2.5]×0.9=7.518KN/m q1=0.9×[1.35×(24×0.18+1.1×0.18+0.3)+1.4×0.7×2.5]×0.9= 7.253KN/m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q1= 7.518N/m作为设计依据。 集中荷载设计值: 模板自重线荷载设计值q2=0.9×1.2×0.9×0.3=0.292 KN/m 跨中集中荷载设计值P=0.9×1.4×2.5= 3.150KN 3、强度验算 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 M 1=0.1q 1 l2=0.1× 7.518×0.32=0.068KN·m 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 M 2=0.08q 2 l2+0.213Pl=0.08× 0.292×0.32 +0.213× 3.150×0.3=0.203KN·m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法(最新)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方法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009-2001)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计算的脚手架为满堂脚手架, 横杆与立杆采用双扣件方式连接,搭设高度为4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l a= 1.20米,立杆的横距l b= 1.20米,立杆的步距h= 1.5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横向杆在上,搭接在纵向杆上的横向杆根数为每跨2根 2.荷载参数砼板厚按均布250mm计算 2400X0.25X1=6.0KN/mm2 施工均布荷载为6.0kN/m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0kN/m2, 脚手架用途:支撑混凝土自重及上部荷载。 满堂脚手架平面示意图

二、横向杆的计算: 横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横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按照横向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横向长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和挠度)。 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 (1)作用横向杆线荷载标准值 q k=(3.00+0.30)×1.20/3=1.32kN/m (2)作用横向杆线荷载设计值 q=(1.4×3.00+1.2×0.30)×1.20/3=1.82kN/m 横向杆计算荷载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为 M max= 0.117ql b2= 0.117×1.82×1.202=0.307kN.m σ = M max/W = 0.307×106/5080.00=60.49N/mm2 横向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为 V=0.990q k l b4/100EI = 0.990×1.32×12004/(100×2.06×105×121900.0) = 1.079mm 横向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纵向杆的计算: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方法(最新)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方法(新)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009-2001)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计算的脚手架为满堂脚手架, 横杆与立杆采用双扣件方式连接,搭设高度为18.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l a= 1.20米,立杆的横距l b= 1.20米,立杆的步距h= 1.5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横向杆在上,搭接在纵向杆上的横向杆根数为每跨2根 2.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0kN/m2, 同时施工1层,脚手板共铺设2层。 脚手架用途:混凝土、砌筑结构脚手架。

满堂脚手架平面示意图 二、横向杆的计算: 横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横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按照横向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横向长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和挠度)。 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 (1)作用横向杆线荷载标准值 q k=(3.00+0.30)×1.20/3=1.32kN/m (2)作用横向杆线荷载设计值 q=(1.4×3.00+1.2×0.30)×1.20/3=1.82kN/m 横向杆计算荷载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为 M max= 0.117ql b2= 0.117×1.82×1.202=0.307kN.m σ = M max/W = 0.307×106/5080.00=60.49N/mm2 横向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为 V=0.990q k l b4/100EI = 0.990×1.32×12004/(100×2.06×105×121900.0) = 1.079mm 横向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纵向杆的计算: 纵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纵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midas计算稳定性)

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 满堂支架法现浇箱梁设计计算书 计算: 复核: 审核: 中铁上海工程局 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5年12月30日

目录 1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 - 1.1 编制依据·················- 1 - 1. 2 编制原则·················- 1 - 1.3 编制范围·················- 2 - 2 设计构造···················- 2 - 2.1 现浇连续箱梁设计构造···········- 2 - 2.2 支架体系主要构造·············- 2 - 3 满堂支架体系设计参数取值···········- 8 - 3.1 荷载组合·················- 8 - 3.2 强度、刚度标准··············- 9 - 3.3 材料力学参数···············- 10 - 4 计算·····················- 10 - 4.1 模板计算·················- 11 - 4.2 模板下上层方木计算············- 11 - 4.3 顶托上纵向方木计算············- 13 - 4.4 碗扣支架计算···············- 14 - 4. 5 地基承载力计算··············- 18 -

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 现浇连续梁模板支架计算书 1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1 编制依据 1.1.1 设计文件 (1)《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013年8月)。 (2)其它相关招投标文件、图纸及相关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设计文件。 1.1.2 行业标准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 (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竹胶合板模板》(JG/T156-2004)。 (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路桥施工计算手册》(2001年10月第1版)。 1.1.3 实际情况 (1)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踏勘、施工调查所获取的资料。 (2)本单位现有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参加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所积累的施工经验。 1.2 编制原则 (1)依据招标技术文件要求,施工方案涵盖技术文件所规定的内容。

碗扣支架计算书

至高铁DK110+217~DK138+151.98 干板沟特大桥(40+64+40)m连续梁桥 现浇支架计算书 中铁十二局集团 通宇公路研究所 二零一七年四月

第一部分概述 一、编制依据 1、现行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规程、验收标准及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 2、施工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二、计算及参考依据 计算及参考的依据主要有: 1、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TB10110-2011) 2、铁路桥涵施工规(TB10203-2002) 3、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14) 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TB10002.3-2005 ) 6、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TB10002.1-2005 ) 三、工程概况 至高铁DK110+217~DK138+151.98干板沟特大桥(40+64+40)m连续梁桥,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箱梁为变截面箱梁。本桥采用双线矩形空心桥台基础,圆端形实体桥墩、圆端形空心桥墩,桩基共有φ150、φ125两种形式,全桥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第二部分现浇支架计算 一、支架布置 干板沟特大桥支架体系自上而下依次为6mm定制钢模,I20工字钢分配梁,Φ48×3.5碗口脚手架,立杆底托安置在厚30cm C20混凝土硬化层上,采用15cm ×10cm木垫板支垫,纵桥向立杆间距为60cm,横桥向立杆间距60cm,立杆步距

60cm,12#,11#桥墩两侧梁体腹板区横、纵桥向立杆间距加密为30cm,10#、13#现浇直线段横桥向立杆间距加密为30cm。支架在桥纵向每360cm间距设置剪力撑,剪力杆与地面成45度,剪力撑按构造要求布置。支架布置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1 纵桥向支架布置图(单位:cm)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11

一、编制依据: 1、现场施工的条件和要求 2、施工图纸 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30-2011 5、国家及行业现行规范规程及标准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川北监狱外道路扩宽及防洪工程位于川北监狱门外。川北监狱灾后重建迁建项目是司法部监狱布局调整和国建政权基础设施灾后重建重点建设项目,是四川省“十一五期间国建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为解决场地内临时便道通行及进出监狱需要,已于2011年修建完成了一条宽为15米的(断面为3米左侧人行道+9米车行道+3米右侧人行道)进出通道。 由于周边安置点的修建,现状道路断面已无法满足交通需求。同时道路止点接监狱内部环路处有一排洪沟,断面约1.8米×1.5米,为一断头排洪沟,无法满足地块周边山洪的排放问题,雨水自然漫流进入下面居住小区。 本工程现状道路分幅为3米左侧人行道+9米车行道+3米右侧人行道=15米,现根据使用需要,将车行道扩宽为14米,由于道路北侧人行道边为监狱管理安置房,无法进行拓宽,故在道路右侧(南侧)进行拓宽,具体拓宽方式为: 对南侧(右侧)道路路面进行扩宽,其中桩号0+240-0+321.7m段右侧人工边坡为本次整治范围,边坡为岩质边坡,长约81.7m,高约16m。将原道路右侧人行道拆除并拓宽车行道5米,并在新建及已建路面全部铺设沥青混凝土,在拓宽车行道南侧重做3米宽人行道,人行道外布置2.5米×3米排洪沟,并将雨水口位置平移至新建车行道外侧,原道路人行道上的行道树移栽至新建人行道上,原人行道上综合管线也需迁改至新建人行道上。 道路止点接监狱内部环路处有一排洪沟,断面约1.8米×1.5米,断面偏小,该排洪沟并未下穿川北监狱进出通道进入该区域北侧排洪沟,故该排洪沟为一断头排洪沟,根据我院排水专业测算,该排洪沟断面偏小,本次施工图设计在道路南侧(右侧)新增一道2.5×3米暗沟排洪沟排洪沟,在设计止点采用2.5×3米排洪沟穿路,最后进入市政排水管网。

高速公路桥梁现浇支架受力验算计算书

现浇支架受力验算计算书 1、支架受力检算 太平互通中桥箱梁断面较大,本方案计算以中桥左幅(互通匝道加宽)为例进行计算,右幅桥可参照执行。太平互通中桥整幅为3×25m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左幅箱梁为渐变宽20.709m~23.357m(斜角),右幅箱梁宽为12m;左幅箱梁为单箱四室截面,悬臂长2.31m,梁高1.5m等高,右幅箱梁为单箱双室截面,悬臂长2m,梁高1.5m等高;箱梁跨中底板厚25cm,靠支点段加厚到50cm,跨中顶板厚25cm,靠腹板段加厚到50cm,跨中腹板厚(左幅57.8cm,右幅50cm),靠支点段加厚到(左幅80.8cm,右幅70cm)。箱梁顶宽从2607.5cm 渐变至2057.8cm。左幅箱梁顶宽从2070.9cm渐变至2335.7cm。对荷载进行计算及对其支架体系进行检算。 箱梁构造图见第2页“左幅梁体一般构造图” 1.1荷载计算 1.1.1荷载分析 根据本桥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 ⑴q1——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3。 ⑵q2——箱梁内模、底模、内模支撑及外模支撑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 经计算取q2=1.0kPa(偏于安全)。 ⑶q3——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机具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当计算模板 及其下肋条时取2.5kPa;当计算肋条下的梁时取1.5kPa;当计 算支架立柱及替他承载构件时取1.0kPa。 ⑷q4——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对底板取2.0kPa,对侧板取4.0kPa。 ⑸q5——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 ⑹q6——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取2.0kPa。 ⑺q7——支架自重,经计算支架在不同布置形式时其自重如下表所示:

脚手架计算书(DOC)

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4.5m, 立杆的纵距 b=1.20m,立杆的横距 l=1.50m,立杆的步距 h=1.30m。 脚手板自重0.30kN/m2,栏杆自重0.15kN/m,材料最大堆放荷载 2.00kN/m2,施工活荷载5.00kN/m2。 图落地平台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落地平台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2。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基本计算参数[同上] 二、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4.73cm3; 截面惯性矩 I = 11.35cm4; 纵向钢管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脚手板与栏杆自重线荷载(kN/m): q1=0.000+0.300×0.300=0.090kN/m (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 q21= 2.000×0.300=0.600kN/m (3)施工荷载标准值(kN/m):

q22= 5.000×0.300=1.500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1.500+0.600=2.100kN/m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 q1 = 1.20×0.090=0.108kN/m 活荷载q2 = 1.40×1.500+1.40×0.600=2.940kN/m 最大弯矩 M max=(0.10×0.108+0.117×2.940)×1.2002=0.511kN.m 最大支座力N = (1.1×0.108+1.2×2.94)×1.20=4.376kN 抗弯计算强度f=0.511×106/4729.0=108.03N/mm2 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支架计算书

2m高标准联箱梁: 方案一:箱梁横梁下60cm(纵向)×9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腹板及翼缘转角下120cm(纵向)×9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过渡段空箱下(距桥墩中线6m范围)按120cm(纵向)×90cm(横向) 排距进行搭设,其余空箱下按120cm (纵向)×18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步距采用150cm。 方案二:箱梁横梁下60cm(纵向)×12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过渡段腹板空箱下(距桥墩中线6m范围)按90cm(纵向)×120cm(横向) 排距进行搭设,其余腹板下按120cm(纵向)×6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空箱下按120cm(纵向)×12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步距采用150cm。 ⑴主线桥2m高3跨标准联支架搭设示意图 宽2m高箱梁支架横断面搭设示意图(方案一)(单位mm) 宽2m高箱梁支架纵断面搭设示意图(方案一)(单位mm)

宽2m高箱梁支架搭设平面示意图(方案一)(单位mm) 宽2m高箱梁支架横断面搭设示意图(方案二)(单位mm) 宽2m高箱梁支架纵断面搭设示意图(方案二)(单位mm)

宽2m高箱梁支架搭设平面示意图(方案二)(单位mm) 支架体系计算书 1.编制依据 ⑴郑州市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桥梁设计图纸 ⑵《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⑶《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⑷《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⑹《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⑺《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 ⑻《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DBJ) ⑼《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 ⑽《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⑾《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 2.工程参数 根据箱梁设计、以及箱梁支架布置特点,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箱梁,拟截取箱梁以下部位为计算复核单元,对其模板支架体系进行验算,底模厚度15mm、次龙骨100×100mm方木间距以计算为依据,主龙骨为U型钢,其下立杆间距: ⑴(主线3跨标准联,跨径3*30m),宽高,箱梁断面底板厚22cm、顶板厚 25cm,跨中腹板厚,翼板厚度为20cm。 根据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支架间距。 方案一:箱梁横梁下60cm(纵向)×9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腹板及翼缘转角下120cm(纵向)×9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过渡段空箱下(距桥墩中线6m范围)按120cm(纵向)×90cm(横向) 排距进行搭设,其余空箱下按120cm (纵向)×18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步距采用150cm。 方案二:箱梁横梁下60cm(纵向)×12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过渡段腹

箱梁支架计算书(初稿)

箱梁支架计算书 本计算书分别以箱梁标准断面的横隔梁处及跨中截面、40m+60m+40m 跨箱梁最不利位置为例,对荷载进行计算及对其支架体系进行检算。 5.1荷载计算 5.1.1荷载分析 根据本工程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 ⑴ q 1—— 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 3。 ⑵ q 2—— 箱梁内模、底模、内模支撑及外模支撑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 经计算取q 2=1.0kPa 。 ⑶ q 3—— 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机具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当计算模板 及其下肋条时取2.5kPa ;当计算肋条下的梁时取1.5kPa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替他承载构件时取1.0kPa 。 ⑷ q 4——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对底板取2.0kPa ,对侧板取4.0kPa 。 ⑸ q 5—— 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 因现浇箱梁采取水平分层以每层30cm 高度浇筑,查简明手册V 取2.5m/h 浇筑速度控制,砼入模温度T=25℃控制,因此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最大压力 2 1 21022.05q V t c ββγ= =0.22×2.4×9.8×200/(25+15)×1.2×1.0×2.51/2 =49.1KN/m2=49.1KPa 式中: q5──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c 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400kg/ m3;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 0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试验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15/(2000+=T t (T 为混凝土的温度oC ); 1β──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

脚手架计算书(步距1.8)

本工程首层~设备层双排脚手架采用Φ48×3.5钢管单立杆,最大搭设高度50m以下(为20.2m),搭设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01)的设计尺寸及构造要求搭设,故对其相应杆件不再进行设计计算。 本工程五~十九层外双排脚手架采用Φ48×3.5钢管单立杆脚手架,脚手架搭设高H=57.6m。双排脚手架用于结构施工和装修施工。需对此脚手架进行验算。计算参数如下: 1、荷载计算(此脚手架计算查表所得值通过《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查得) ①恒载的标准值G k: 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由表5—7查得g k1=0.1089KN/m; g k2=0.2356KN/m; g k3=

0.1113KN/m。 a.当取H i=56.7m 用于结构作业时,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56.7×(0.1089+0.1113)+1.5×0.2356 =12.84KN 用于装修作业时,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56.7×(0.1089+0.1113)+2×1.5×0.2356 =13.19KN b.当取H i=28.4m 用于结构作业时,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28.4×(0.1089+0.1113)+1.5×0.2356 =6.61KN 用于装修作业时,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28.4×(0.1089+0.1113)+2×1.5×0.2356 =6.96KN ②活载(作业层施工荷载)的标准值Q k: Q k=n1×l a×q k 由表5—12查得q k=1.8KN/m(结构作业时)和q k=1.2KN/m(装修作业时)则有: 用于结构作业时,Q k= 1.5×1.8=2.7KN

桥梁碗扣支架计算书

连续箱梁碗扣支架计算书 1、工程概况 xx干道上跨xxR区1#路桥为中环快速干道(xx段)在xx处上跨xxR区x#路桥。跨线桥桥面总体宽度为:5.0m(人行道)+12.0m(行车道)+2.0m(中分带)+16.5m(行车道) +4.0m(人行道)=39.50m,双向6车道,横向分成左右两幅桥,主梁分别采用C50单箱四室和单箱三室现浇混凝土简支箱梁。 2、计算依据 《xx快速干道上跨xxR区x#路桥》施工设计图 《结构力学》、《材料力学》、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3、支架分析 3.1、支架方案 (1)支架设计 支架采用碗扣支架搭设,碗扣立杆外径为φ48钢管,壁厚3.5mm,支架横向间距均为0.9米;纵向间距均为0.9米,在距两桥台3.0米的位置纵向间距为0.6米,纵横杆排距1.2米。支架顶口及底口分别设顶托与底托来调整高度(顶托和底托外露高度需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水平和高度方向分别采用钢管加设水平连接杆和坚向剪刀撑。横桥向剪刀撑为间距4.0米搭设,纵桥向间距也为4.0米,必要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对全桥剪刀撑进行加密。箱梁底模采用δ=15

mm的竹编胶合模板,底模小楞采用间距0.3米的100×100mm方木,大楞采用150×150mm方木,具体布置见”箱梁支架构造图”。由于该桥跨线,需要预一行车道,设置单车道门通,门通净高4.5米,净宽4米,门式通道采用钢管桩加Ⅰ40b工字钢搭设。钢管桩横桥向布置见图。横桥向采用Ⅰ40工字钢,在工字钢上面再横铺Ⅰ40b号工字钢,间距90cm,其上满铺木板,防高空坠物。箱梁底模采用δ=15 mm的竹编胶合模板,底模小楞采用间距0.3米的100×100mm方木,大楞采用150×150mm方木,具体布置见”碗扣支架正面示意图”。 4、支架计算 4.1荷载分析 ①扣件式钢管支架自重,包括立柱、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支承杆件、扣件等,可按表1查取。 表1 扣件式钢管截面特性 外径d(mm) 壁厚 t(mm) 截面积 A(mm2) 惯性矩 I(mm4) 抵抗矩 W(mm3) 回转半径 i(mm) 每米长自 重(N) 48 3.5 4.89× 1021.219× 105 5.08× 103 15.78 38.4 ②新浇砼容重按26kN/m3计算, 箱底:22.0KPa,翼板:7.50 KPa。 ③模板自重(含内模、侧模及支架)以砼自重的5%计,则: 箱底:1.10KPa, 翼板:0.375 KPa。 ④施工人员、施工料具堆放、运输荷载: 2.0kPa ⑤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冲击荷载: 2.0kPa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扣件式满堂脚手架安全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4、《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

二、计算参数

架体是否封闭密目网 是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 g 3 (kN/m2) 0.1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uz/ 风荷载体型系数us/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g 1k (kN/m2)0.35 栏杆自重标准值g 2k (kN/m)0.17 基础类型混凝土楼板地基土类型/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 是否考虑风荷载否架体搭设省份、城市北京(省)北京 (市) 地面粗糙度类型/ (图1)平面图 (图2)剖面图1

(图3)剖面图2 三、次楞验算 、脚手板自重g1,转化为次楞上的线荷载,活荷载包括施恒荷载包括次楞自重g kc 工活荷载、材料堆放荷载,转化为次楞上线荷载。 次楞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恒荷载满布,活荷载按不利布置进行组合;强度及挠度验算时,活荷载按第一跨及第三跨布置计算;抗剪验算时,活荷载按第一跨及第二跨布置计算。 1、强度验算 恒荷载为: g1=1.2[g kc+g1k e ]= 1.2×(0.033+0.35×300/1000)=0.166kN/m 活荷载为: q1=1.4(Q1+Q2)e =1.4×(2+2)×300/1000=1.68kN/m 计算简图如下: (图4)可变荷载控制的受力简图1

(图5)次楞弯矩图(kN·m) M max= 0.149kN·m σ=M max/W=0.149×106/(1×4.493×103)=33.27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荷载统计: q k=g kc+g1k e + (Q1+Q2)e =0.033+0.3×300/1000+(2+2)×300/1000=1.323kN/m (图7)挠度计算受力简图 (图8)次楞变形图(mm) νmax=0.269mm≤[ν]=max(1000×0.9/150,10)=10 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支座反力为:R=1.827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支座反力为:R k=1.31kN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计算

中交三航局大西客专指挥部一项目部 祁县跨G208特大桥上跨G208现浇箱梁模板及满堂支架方案计算书 二○一○年十二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 - 2 - 2工程概况 ........................................................................................................................................... - 2 - 3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布置及搭设要求 ............................................................................................... - 2 - 4现浇箱梁支架验算 ........................................................................................................................... - 3 - 4.1荷载计算 ................................................................................................................................ - 3 - 4.1.1荷载分析 ..................................................................................................................... - 3 - 4.1.2荷载组合 ..................................................................................................................... - 3 - 4.1.3荷载计算 ..................................................................................................................... - 3 - 4.2结构检算 ................................................................................................................................ - 5 - 4.2.1扣件式钢管支架立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 5 - 4.2.2满堂支架整体抗倾覆验算 ......................................................................................... - 7 - 4.2.3箱梁底模下横桥向方木验算 ..................................................................................... - 8 - 4.2.4扣件式钢管支架立杆顶托上顺桥向方木验算.......................................................... - 9 - 4.2.5底模板计算 ................................................................................................................- 11 - 4.2.6侧模验算 ................................................................................................................... - 12 - 4.2.7跨中工字钢平台支架体系验算................................................................................ - 13 - 4.2.8立杆底座和地基承载力计算 ................................................................................... - 15 - 4.2.9支架变形 ................................................................................................................... - 17 - 5支架搭设施工要求及技术措施 ..................................................................................................... - 19 - 5.1模板支架立杆、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 19 - 5.2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20 - 5.3支架拆除要求 .............................................................................................................. - 20 - 5.4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 .................................................................................................. - 20 - 6安全防护措施及安全交底 ............................................................................................................. - 22 - 6.1安全防护措施 .............................................................................................................. - 22 - 6.2安全交底 ...................................................................................................................... - 23 -

碗扣支架承载力计算书示范

碗扣支架承载力计算书 满堂支架承载力计算书 (30+45*2+30联) 一、编制说明: 高架桥第七联为30+45*2+30m,施工采用满堂支架,梁高从1.8m到2.5m渐变,腹板宽度由0.45m到0.7m渐变,为保证支架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而编制计算书。 二、编制依据: 1、公路施工手册《桥涵》 三、支架承载力计算书: 1、翼缘板: 1)砼重量:1/2×(0.55+0.22) )×3.375×150×25=4873KN 2)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1.OKN/m2×3.375×150=507KN 3)振捣产生荷载:2.OKN/m2×3.375×150=1013KN 4)模板及支架自重:1.OKN/m2×3.375×150=507KN 合计:4873×1.2+507×1.4+1013×1.4+507×1.2=8584 KN 碗扣支架采用行距1.2m,步距0.9m总计需用3×167=501根 立杆单根极限承载力3OKN 施工所需承载力8584/501=17KN<30KN 因此布置1.2×0.9,满足施工要求。 2、主箱梁总体: 1)砼重量:(1595.6 m3-389.8m3)×25=30145KN 2)振捣产生荷载: 1.OKN/㎡×8×150=1200KN 3)振捣产生荷载:2.OKN/㎡×8×150=2400KN 4)模板及支架自重: 1.OKN/㎡×8×150=1200 KN 合计:30145×1.2+1200×1.4+2400×1.4+1200×1.2=42654 KN 碗扣支架采用行距1.2m步距0.9m,在每跨两侧12m范围内加密行距0.6m步距0.9m,总计8*167+3*91=1609KN, 施工所需承载力42654/1609=26.5KN<30KN, 因此上述布置满足要求。 3、主箱梁高为2.5m处验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