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流量计算公式

空气流量计算公式

空气流速按照勒让德(Reynolds)数的不同,有不同的空气流量计算公式。一般而言,低于2000的Reynolds数状态下,空气流量计算公式为:空气流量(m3/s)=π/4∙管道内径(m)∙管道内流速(m/s),而高于2000的Reynolds数状态,空气流量(m3/s)计算公式为:空气流量(m3/s)=(π/4)∙[ρ/μ]∙管道内径(m)2∙管道内流速(m/s)1.8

(word完整版)气体流量计算公式

(1)差压式流量计 差压式流量计是以伯努利方程和流体连续性方程为依据,根据节流原理,当流体流经节流件时(如标准孔板、标准喷嘴、长径喷嘴、经典文丘利嘴、文丘利喷嘴等),在其前后产生压差,此差压值与该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在差压式流量计中,因标准孔板节流装置差压流量计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研究最充分、已标准化而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孔板流量计理论流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qf为工况下的体积流量,m3/s;c为流出系数,无量钢;β=d/D,无量钢;d为工况下孔板内径,mm;D为工况下上游管道内径,mm;ε为可膨胀系数,无量钢;Δp为孔板前后的差压值,Pa;ρ1为工况下流体的密度,kg/m3。 对于天然气而言,在标准状态下天然气积流量的实用计算公式为: 式中,qn为标准状态下天然气体积流量,m3/s;As为秒计量系数,视采用计量单位而定,此式As=3.1794×10-6;c为流出系数;E为渐近速度系数;d为工况下孔板内径,mm;FG为相对密度系数,ε为可膨胀系数;FZ为超压缩因子;FT为流动湿度系数;p1为孔板上游侧取压孔气流绝对静压,MPa;Δp为气流流经孔板时产生的差压,Pa。 差压式流量计一般由节流装置(节流件、测量管、直管段、流动调整器、取压管路)和差压计组成,对工况变化、准确度要求高的场合则需配置压力计(传感器或变送器)、温度计(传感器或变送器)流量计算机,组分不稳定时还需要配置在线密度计(或色谱仪)等. (2)速度式流量计

速度式流量计是以直接测量封闭管道中满管流动速度为原理的一类流量计.工业应用中主要有:① 涡轮流量计:当流体流经涡轮流量传感器时,在流体推力作用下涡轮受力旋转,其转速与管道平均流速成正比,涡轮转动周期地改变磁电转换器的磁阻值,检测线圈中的磁通随之发生周期性变化,产生周期性的电脉冲信号。在一定的流量(雷诺数)范围内,该电脉冲信号与流经涡轮流量传感器处流体的体积流量成正比.涡轮流量计的理论流量方程为: 式中n为涡轮转速;qv为体积流量;A为流体物性(密度、粘度等),涡轮结构参数(涡轮倾角、涡轮直径、流道截面积等)有关的参数;B为与涡轮顶隙、流体流速分布有关的系数;C为与摩擦力矩有关的系数。 ② 涡街流量计:在流体中安放非流线型旋涡发生体,流体在旋涡发生体两侧交替地分离释放出两列规则的交替排列的旋涡涡街.在一定的流量(雷诺数)范围内,旋涡的分离频率与流经涡街流量传感器处流体的体积流量成正比。涡街流量计的理论流量方程为: 式中,qf为工况下的体积流量,m3/s;D为表体通径,mm;M为旋涡发生体两侧弓形面积与管道横截面积之比;d为旋涡发生体迎流面宽度,mm;f为旋涡的发生频率,Hz;Sr为斯特劳哈尔数,无量纲. ③ 旋进涡轮流量计:当流体通过螺旋形导流叶片组成的起旋器后,流体被强迫围绕中心线强烈地旋转形成旋涡轮,通过扩大管时旋涡中心沿一锥形螺旋形进动。在一定的流量(雷诺数)范围内,旋涡流的进动频率与流经旋进涡流量传感器处流体的体积流量成正比。旋进旋涡流量计的理论流量方程为:

气体流量计算公式

1、管道气体流量的计算是指气体的标准状态流量或是指指定工况下的气体流量。未经温度压力工况修正的气体流量的公式为:流速*截面面积 经过温度压力工况修正的气体流量的公式为: 流速*截面面积*(压力*10+1)*(T+20)/(T+t) 压力:气体在载流截面处的压力,MPa; T:绝对温度, t:气体在载流截面处的实际温度 2、Q=Dn*Dn*V*(P1+1bar)/353 Q为标况流量; Dn为管径,如Dn65、Dn80等直接输数字,没必要转成内径; V为流速; P1为工况压力,单位取公斤bar吧; 标况Q流量有了,工况q就好算了,q≈Pb/Pm*Q,Pb为标准大气压,Pm=Pb+P1;我是做天然气调压设备这块的,也经常涉及到管径选型,这个公式是我们公司选型软件里面的,我是用的,具体怎么推算出来的,也不太清楚。你可以试试... 3、空气高压罐的设计压力为40Pa(表压),进气的最大流量为1500m3(标)/h,进气管流速12m/s,求管道内径 管内流量Q=PoQo/P=100000*1500/100040=1499.4 m^3/h =0.4165 m^3/s 管道内径d=[4Q/]=[4**12)]= 0.210m = 210mm 4、在一个管道中,流动介质为蒸汽,已知管道的截面积F,以及两端的压力P1和P2,如何求得该管道中的蒸汽流量 F=πr2 求r 设该管类别此管阻力系数为ζ 该蒸汽密度为ρ 黏性阻力μ

根据(P1-P1)/ρ μ=τy/u F=mdu/dθ (du/dθ 为加速度a) u=(-φΔP/2μl)(rr/2) 5、温度绝对可以达到200度。如果要保持200度的出口温度不变,就需要配一个电控柜。 要设计电加热器,就必须知道功率、进出口管道直径、电压、外部环境需不需要防爆 求功率,我们可以采用公式Q=CM(T1-T2) W=Q/t Q表示能量 C表示介质比热 M表示质量即每小时流过的气体质量 T1表示最终温度即200度T2表示初始温度t表示时间即一小时,3600秒 流量、压力差、直径之间关系: Q=[P/(ρgSL)]^(1/2) 式中:Q——流量,m^3/s;P——管道两端压力差,Pa;ρ——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m/s^2;S——管道摩阻,S=*n^2/d^,n为管内壁糙率,d为管内径,m;L——管道长度,m。流速: V = 4Q/*d^2) , 流速单位m/s。 氧气密度:克/升 空气密度:克/升详情>> 流量、压力差、直径之间关系: Q=[P/(ρgSL)]^(1/2) 式中:Q——流量,m^3/s;P——管道两端压力差,Pa;ρ——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m/s^2;S——管道摩阻,S=*n^2/d^,n为管内壁糙率,d为管内径,m;L——管道长度,m。

流体流量的计算公式

流体流量的计算公式 流体流量的计算公式 流体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河流或其他流体通道的流体体积。在不同的场景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计算公式来计算流体流量。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流体流量计算公式及其解释和例子。 1. 常见的流体流量计算公式 液体流量计算公式 液体流量通常使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体积流量(Q)= 流速(V)× 截面积(A) 其中,流速可以通过流体通过的时间和管道的长度来计算,截面积是管道或通道的横截面积。 例子:假设水流速度为1 m/s,截面积为2 平方米,那么液体流量为2 立方米/秒。 气体流量计算公式 气体流量通常使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气体流量(Q)= 流速(V)× 截面积(A)× 压力(P)其中,流速可以通过气体通过的时间和通道的长度来计算,截面积是通道的横截面积,压力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等设备来测量。

例子:假设气体的流速为5 m/s,通道的截面积为3 平方米,压力为2 Pascal,那么气体流量为30 立方米/秒。 2. 其他与流体流量相关的计算公式 除了上述常见的流体流量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与流体流量相关的计算公式: 等截面流量计算公式 等截面的流体流量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等截面流量(Q)= 流速(V)× 截面积(A) 该公式适用于流体在一个相对较短的管道或通道中流过的情况。恒流速流量计算公式 当流体的流速恒定不变时,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流体流量:•恒流速流量(Q)= 流速(V)× 时间(t) 该公式适用于流速保持不变的情况,如定量输送液体的管道。 可压缩流体流量计算公式 对于可压缩流体(如气体),需要考虑密度的变化,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流体流量: •可压缩流体流量(Q)= 时间(t)× 通过区域的质量流率(ṁ)其中,通过区域的质量流率可以通过测量质量和时间的变化来计算。

压缩空气流量计算

压缩空气流量计算 简介 压缩空气流量计算是工程中常用的一个计算过程,通过计 算压缩空气的流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空气供应的情况,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本文将介绍压缩空气流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步骤。 压缩空气流量计算的基本原理 在进行压缩空气流量计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 原理。首先,压缩空气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管道或设备的空气流量。其计算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参数: •压力差:产生空气流动的驱动力来自于压力差,通 常表示为∆P。在计算中,压力差常以帕斯卡(Pa)为单位。 •管道或设备的截面积:空气流过的管道或设备的截 面积是影响流量的重要因素。通常表示为A,单位为平方 米(m^2)。

•气体密度:空气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有的质量。在计算中,通常以千克/立方米(kg/m^3)为单位。 根据以上参数,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压缩空气流量: Q = A * v 其中,Q表示压缩空气流量,A表示截面积,v表示气体的速度。 压缩空气流量计算的步骤 下面将介绍压缩空气流量计算的具体步骤: 步骤一:测量压力差 首先,我们需要测量产生空气流动的压力差。通过在给定管道或设备的两个位置测量压力,我们可以计算出压力差(∆P)。 步骤二:确定截面积 在测量压力差之后,我们需要确定空气流过的管道或设备的截面积(A)。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或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参数来确定截面积。

步骤三:计算气体速度 在确定了压力差和截面积之后,我们可以计算压缩空气的速度(v)。通过这个速度,我们可以了解空气流动的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步骤四:计算压缩空气流量 最后一步是根据以上参数计算压缩空气流量(Q)。根据公式 Q = A * v,我们可以将截面积和气体速度相乘,得到最终的流量。 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进行压缩空气流量的计算,并了解到空气供应的情况。这个计算过程对于工程中的调整和优化非常重要。希望本文对于压缩空气流量计算有所帮助。 注:本文中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为一般情况下常用的形式,实际情况可能会因具体应用场景而有所不同,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资料]气体流量计算公式

[资料]气体流量计算公式 1、管道气体流量的计算是指气体的标准状态流量或是指指定工况下的气体流量。未经温度压力工况修正的气体流量的公式为:流速,截面面积 经过温度压力工况修正的气体流量的公式为: 流速,截面面积,(压力,10,1),(T,20),(T,t) 压力:气体在载流截面处的压力,MPa; T:绝对温度,273.15 t:气体在载流截面处的实际温度 2、Q=Dn*Dn*V*(P1+1bar)/353 Q为标况流量; Dn为管径,如Dn65、Dn80等直接输数字,没必要转成内径; V为流速; P1为工况压力,单位取公斤 bar吧; 标况Q流量有了,工况q就好算了,q?Pb/Pm*Q,Pb为标准大气压,Pm=Pb+P1; 我是做天然气调压设备这块的,也经常涉及到管径选型,这个公式是我们公司选型软件里面的,我是用的,具体怎么推算出来的,也不太清楚。你可以试试... 3、空气高压罐的设计压力为40Pa(表压),进气的最大流量为1500m3(标)/h,进气管流速12m/s,求管道内径 管内流量 Q=PoQo/P=100000*1500/100040=1499.4 m^3/h =0.4165 m^3/s 管道内径 d=[4Q/(3.1416V)]=[4*0.4165/(3.1416*12)]= 0.210m = 210mm 4、在一个管道中,流动介质为蒸汽,已知管道的截面积F,以及两端的压力 P1和P2,如何求得该管道中的蒸汽流量 F,πr2 求r

设该管类别此管阻力系数为ζ 该蒸汽密度为ρ 黏性阻力μ 根据 (P1-P1)/ρ μ,τy/u F,mdu/dθ (du/dθ 为加速度a) u=(-φΔP/2μl)(rr/2) 5、温度绝对可以达到200度。如果要保持200度的出口温度不变,就需要配一个电控柜。 要设计电加热器,就必须知道功率、进出口管道直径、电压、外部环境需不需要防爆 求功率,我们可以采用公式 Q=CM(T1-T2) W=Q/t Q表示能量 C表示介质比热 M表示质量即每小时流过的气体质量 T1表示最终温度即200度 T2表示初始温度 t表示时间即一小时,3600秒

气体流量计算公式

气体流量计算公式(总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1)差压式流量计 差压式流量计是以伯努利方程和流体连续性方程为依据,根据节流原理,当流体流经节流件时(如标准孔板、标准喷嘴、长径喷嘴、经典文丘利嘴、文丘利喷嘴等),在其前后产生压差,此差压值与该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在差压式流量计中,因标准孔板节流装置差压流量计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研究最充分、已标准化而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孔板流量计理论流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qf为工况下的体积流量,m3/s;c为流出系数,无量钢;β=d/D,无量钢;d为工况下孔板内径,mm;D为工况下上游管道内径,mm;ε为可膨胀系数,无量钢;Δp为孔板前后的差压值,Pa;ρ1为工况下流体的密度, kg/m3。 对于天然气而言,在标准状态下天然气积流量的实用计算公式为: 式中,qn为标准状态下天然气体积流量,m3/s;As为秒计量系数,视采用计量单位而定,此式As=×10-6;c为流出系数;E为渐近速度系数;d为工况下孔板内径,mm;FG为相对密度系数,ε为可膨胀系数;FZ为超压缩因子;FT为流动湿度系数;p1为孔板上游侧取压孔气流绝对静压,MPa;Δp为气流流经孔板时产生的差压,Pa。 差压式流量计一般由节流装置(节流件、测量管、直管段、流动调整器、取压管路)和差压计组成,对工况变化、准确度要求高的场合则需配置压力计(传感器或变送器)、温度计(传感器或变送器)流量计算机,组分不稳定时还需要配置在线密度计(或色谱仪)等。 (2)速度式流量计 速度式流量计是以直接测量封闭管道中满管流动速度为原理的一类流量计。工业应用中主要有: ① 涡轮流量计:当流体流经涡轮流量传感器时,在流体推力作用下涡轮受力旋转,其转速与管道平均流速成正比,涡轮转动周期地改变磁电转换器的磁阻值,检测线圈中的磁通随之发生周期性变化,产生周期性的电脉冲信号。在一定的流量(雷诺数)范围内,该电脉冲信号与流经涡轮流量传感器处流体的体积流量成正比。涡轮流量计的理论流量方程为:

干燥介质热空气体积流量公式

干燥介质热空气体积流量公式 以干燥介质热空气体积流量公式为标题,我们将探讨热空气体积流量的相关理论和应用。 热空气体积流量(V)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空气体积。在工程应用中,热空气体积流量常用于热处理、空调、工业烘干等领域。干燥介质是指不含水分或含水分很少的物质,例如热空气。 热空气体积流量的计算公式是通过以下几个因素来确定的: 1. 温度差异:热空气体积流量与温度差异成正比。温度差异越大,空气流动速度越快,体积流量也越大。 2. 截面积:热空气体积流量与截面积成正比。截面积越大,通过单位时间的空气体积也越大。 3. 空气密度:热空气体积流量与空气密度成反比。空气密度越小,单位体积的空气质量也越小,体积流量越大。 综合以上三个因素,可以得出热空气体积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V = A * (T2 - T1) / ρ 其中,V表示热空气体积流量,A表示截面积,T2表示出口温度,T1表示入口温度,ρ表示空气密度。

在实际应用中,热空气体积流量的计算通常需要结合实际条件来进行。首先需要确定所需的热空气体积流量,然后根据具体的工艺条件和设备参数来计算截面积、温度差异和空气密度。 例如,某工业烘干设备需要热空气体积流量为1000立方米/小时,进口温度为25摄氏度,出口温度为80摄氏度。根据设备要求,我们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截面积。 假设热空气的密度为1.2千克/立方米,代入公式,可以得到: 1000 = A * (80 - 25) / 1.2 通过计算,可得截面积A约为833.3平方米。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热空气体积流量的准确计算,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管道阻力、流速分布的均匀性等。这些因素会对热空气体积流量产生影响,需要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虑。 热空气体积流量是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衡量热空气的传递能力。通过合理计算和选择,可以满足不同工艺和设备的需求,实现高效、稳定的热空气传递。希望本文能对你对热空气体积流量的理解有所帮助。

流量和流速的计算公式

流量和流速的计算公式 流量和流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在液体、气体或其他流体的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流体的流量和流速,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流体的运动。下面将介绍流量和流速的计算公式以及其应用。 一、流量的计算公式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流体的体积。在流量的计算中,我们通常使用以下公式: 流量 = 速度× 截面积 其中,速度是流体在流动方向上的平均速度,截面积是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某一截面的面积。 例如,我们想要计算水管中水的流量,可以先测量出水的平均速度,再确定水管的截面积,最后通过上述公式进行计算。 流量的单位通常是体积单位除以时间单位,如立方米每秒(m³/s)或升每分钟(L/min)等。 二、流速的计算公式 流速是指流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速度。在流速的计算中,我们常常使用以下公式:

流速 = 流量 / 截面积 由于流量和截面积的单位通常是不同的,所以在计算流速时需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流速的单位通常是长度单位除以时间单位,如米每秒(m/s)或千米每小时(km/h)等。 三、流量和流速的应用 流量和流速的计算公式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水流量的计算:在水利工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水流的流量和流速,以便设计合适的水管、水泵或水闸等设施。 2. 空气流量的计算:在空调系统或风力发电系统中,我们需要计算空气的流量和流速,以便设计合适的通风设备或风力发电机组。 3. 液体输送管道的设计:在石油、化工等行业中,我们需要计算管道中液体的流量和流速,以便设计合适的输送管道和阀门等设备。 4. 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在污水处理厂中,我们需要计算污水的流量和流速,以便优化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总结:

0.6兆帕压缩空气流量计算公式

0.6兆帕压缩空气流量计算公式 概述 在工业和生产过程中,压缩空气的流量计算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 绍如何使用0.6兆帕的压缩空气流量计算公式来准确计算压缩空气的流量。 1.压缩空气流量计算公式的意义 压缩空气在许多工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如制造业、化工、医疗等。 了解压缩空气的流量是确保生产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使用适当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精确计算压缩空气的流量,以满足特定的生产需求。 2. 0.6兆帕压缩空气流量计算公式 0.6兆帕压缩空气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 流量=C×P×V×Z×t ``` 其中: -C为流量系数 -P为绝对压力 -V为容积 -Z为压缩系数 -t为时间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释每个变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1.流量系数(C)

流量系数是用来调整计算结果的参数,它取决于流量计的类型和特性。不同的流量计会有不同的系数。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厂家提供的 技术手册或经验值选择合适的流量系数。 2.2.绝对压力(P) 绝对压力是指相对于真空的压力值。我们通常使用帕斯卡(P a)作为 单位来表示绝对压力。要计算绝对压力,我们需要将相对压力与大气压力 相加。 ``` P(绝对压力)=P(相对压力)+大气压力 ``` 2.3.容积(V) 容积是指压缩空气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在计算中,我们通常使用立方 米(m³)或标准立方英尺(SC F)作为单位来表示容积。要计算容积, 我们需要知道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温度,并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计算。 ``` V(容积)=V0×(P/P0)×(T0/T) ``` 其中: -V0为参考容积,即压力为P0(常压)时的容积 -P0为常压(标准大气压),通常为101.3kP a -T0为参考温度,即压力为P0时的温度(通常为20°C) -T为压缩空气的实际温度 2.4.压缩系数(Z) 压缩系数是考虑到实际逃逸损失和压缩机效率的修正系数。不同类型 和状态的压缩空气会有不同的压缩系数。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参考厂 家提供的数据或行业标准来选择合适的压缩系数。

气体流量换算公式

气体流量换算公式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气体流量换算公式 Q:Actual Volumn Flow 实际体积流量 Q N:Standard Condition Volumn Flow 标准体积流量 T:Actual Temperature 实际温度 T N:Standard Condition Temperature 标准状况温度 P:Actual Pressure 实际压力 P N:Atm Under Standard Condition 标准大气压力 Z N:Thermal Expansion Factor Under Standard Condition 标况气体膨胀系数 Z:Thermal Expansion Factor Under Operate Condition 实际气体膨胀系数 温度需要转换为K氏单位: Q N = [(T N +273)/(T+273)]*[P/ P N]*[Z N/ Z]*Q 由于Z和Z N 变化很小,可以把这部分看成“1”。 气体密度的特性为:与温度成反比,与压力成正比,要特别注意。 实例: 用户的设计参数:空气,150摄氏度,压力105KPa(A),在(最大差压下)设计流量为12000Nm3/h 我们组态后,实际状况如下:压力103KPa(A),差压,温度为28摄氏度,输出值应该大于12000Nm3/h,因为实际温度很低导致空气密度比运行时密度大,质量流量的比工况要大,转换标况体积流量只需要除以标况密度就是标况体积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