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压力管径与流量计算公式

气体压力管径与流量计算公式

1. 气体压力管径

(1)概念:

气体压力管径是指在密封容器中,将液体或气体以管状形式输送的管径大小。管径越大,体积就越大,压力就越低,流量就越大,反之,管径越小,体积就越小,压力就越高,流量也就越小。

(2)计算公式:

1)若按常规选管径,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管径= √(4×流量/π×运行要求压力)

2)若按固定压力选管径,可以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管径= √(4×流量/π×工艺压力)

2. 气体流量计算

(1)概念:

流量是指经过特定管径时单位时间内流体的量,它等于所表面积乘以流速。

液体或气体的流量可以通过测量气体压力管径的对应的流速和在管内的流体体积来确定,也可用压力和流量之间的关系来求解。

(2)计算公式:

1)显示流量的计算:

流量(L/min)= π×管径2 ×流速/4

2)压力流量计算:

Q(m3/h)= 25900×P1.013

其中,Q表示流量,P表示压力,25900(Pa﹒m3/h)为标准流量系数(自变量)。

流量与管径、压力、流速之间关系计算公式

流量与管径、压力、流速的一般关系 一般工程上计算时,水管路,压力常见为0.1--0.6MPa,水在水管中流速在1--3米/秒,常取1.5米/秒。 流量=管截面积X流速=0.002827X管径的平方X流速(立方米/小时)。 其中,管径单位:mm ,流速单位:米/秒,饱和蒸汽的公式与水相同,只是流速一般取20--40米/秒。 水头损失计算Chezy 公式 这里: Q ——断面水流量(m3/s) C ——Chezy糙率系数(m1/2/s) A ——断面面积(m2) R ——水力半径(m) S ——水力坡度(m/m) 根据需要也可以变换为其它表示方法: Darcy-Weisbach公式

由于 这里: h f——沿程水头损失(mm3/s) f ——Darcy-Weisbach水头损失系数(无量纲) l ——管道长度(m) d ——管道径(mm) v ——管道流速(m/s) g ——重力加速度(m/s2) 水力计算是输配水管道设计的核心,其实质就是在保证用户水量、水压安全的条件下,通过水力计算优化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管材和确经济管径。输配水管道水力计算包含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而局部水头损失一般仅为沿程水头损失的5~10%,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探讨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 1.1 管道常用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是水流摩阻做功消耗的能量,不同的水流流态,遵循不同的规律,计算方法也不一样。输配水管道水流流态都处在紊流区,紊流区水流的阻力是水的粘滞力及水流速度与压强脉动的结果。紊流又根据阻力特征划分为

水力光滑区、过渡区、粗糙区。管道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都有适用围和条件,一般都以水流阻力特征区划分。 水流阻力特征区的判别方法,工程设计宜采用数值做为判别式,目前国管道经常采用的沿程水头损失水力计算公式及相应的摩阻力系数,按照水流阻力特征区划分如表1。 沿程水头损失水力计算公式和摩阻系数表1

气体管道管径计算公式

气体管道管径计算公式 气体管道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输送介质的管道,其管径的计算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确的管径计算可以保证气体在管道中的流动效率,避免能源浪费和安全隐患。在进行气体管道的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气体输送的特性来确定合适的管径。下面将介绍气体管道管径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首先,气体管道的管径计算需要考虑到气体的流量、压力损失、管道材质和输送距离等因素。一般来说,常用的气体管道管径计算公式包括以下几种: 1. 根据流量计算管径:根据气体的设计流量和流速来确定管道的直径。常用的计算公式为Q=VA,其中Q为气体的流量,V 为气体的流速,A为管道的横截面积。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理论上的最佳管径大小。 2. 根据压力损失计算管径:在确定了气体的设计流量和压力损失限制后,可以通过压力损失计算公式来反推出合适的管径大小。一般来说,压力损失与管道长度、流速、管径等因素有关,可以使用Darcy-Weisbach方程或者其他压力损失计算公式来 进行计算。

3. 根据经验值计算管径: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相关的经验值来确定合适的管径大小。例如,对于一些常见的气体输送工程,可以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来确定合适的管径范围,然后再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除了以上几种计算方法外,还需要考虑到气体输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其他因素,例如气体的密度变化、温度变化、管道材质对流速的影响等。在进行管径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结合以上几种方法来进行气体管道的管径计算。首先可以根据气体的设计流量和压力损失限制来初步确定合适的管径范围,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工程预算、施工难度、管道材质选择等因素,综合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气体管道的管径计算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气体输送的各种因素,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调整。只有通过合理的管径计算,才能够保证气体输送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已知压缩空气压力和管径求流量的公式

压缩空气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能源形式,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 备和工艺中。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需要准确 地计算压缩空气的流量。而要计算压缩空气的流量,就需要已知压缩 空气的压力和管径,并利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本文将介绍已知压缩 空气压力和管径求流量的公式,希望能对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1. 压缩空气的流动规律 在工业生产中,压缩空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各种设备中,因此压缩空气 的流动规律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压缩空气的流动是通过管道中 气体的流动来实现的。在管道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气体会发生流 速的减小,从而造成流量的损失。要准确地计算压缩空气的流量,就 需要考虑管道摩擦的影响。 2. 压缩空气流量计算公式 针对已知压缩空气的压力和管径求流量的问题,可以利用以下公式来 进行计算: 流量= C×A×√(2×P/ρ) 其中,流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的气体体积,单位通常为立方米/小时;C为流量系数,代表管道的流动状态,是一个经验值,一般根

据实际情况选择;A表示管道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P表示压缩空气的压力,单位为帕斯卡;ρ表示空气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 3. 公式参数的确定 在使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时,需要确定流量系数C、管道横截面积A、压缩空气的压力P和空气的密度ρ。其中,流量系数C和管道横截面 积A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或查阅相关资料来确定,而压缩空气的压力P 和空气的密度ρ则可以通过压力表和密度计等设备来测量获得。 4. 实际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公式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进行 分析。假设某工厂中有一套压缩空气系统,其压力为10兆帕,管径为0.5米,现需要计算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的气体体积。我们需要确定流量系数C和管道横截面积A的数值,然后测量压缩空气的压力P和空气的密度ρ,最终带入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所需的压缩空气 流量。 5. 结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已知压缩空气压力和管径求流量的公式 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工程实践中,准确地计算压缩空气的流量对于设

气体流量计算公式

1、管道气体流量的计算是指气体的标准状态流量或是指指定工况下的气体流量。未经温度压力工况修正的气体流量的公式为:流速*截面面积 经过温度压力工况修正的气体流量的公式为: 流速*截面面积*(压力*10+1)*(T+20)/(T+t) 压力:气体在载流截面处的压力,MPa; T:绝对温度, t:气体在载流截面处的实际温度 2、Q=Dn*Dn*V*(P1+1bar)/353 Q为标况流量; Dn为管径,如Dn65、Dn80等直接输数字,没必要转成内径; V为流速; P1为工况压力,单位取公斤 bar吧; 标况Q流量有了,工况q就好算了,q≈Pb/Pm*Q,Pb为标准大气压,Pm=Pb+P1;我是做天然气调压设备这块的,也经常涉及到管径选型,这个公式是我们公司选型软件里面的,我是用的,具体怎么推算出来的,也不太清楚。你可以试试... 3、空气高压罐的设计压力为40Pa(表压),进气的最大流量为1500m3(标)/h,进气管流速12m/s,求管道内径 管内流量 Q=PoQo/P=100000*1500/100040=1499.4 m^3/h =0.4165 m^3/s 管道内径 d=[4Q/]=[4**12)]= 0.210m = 210mm 4、在一个管道中,流动介质为蒸汽,已知管道的截面积F,以及两端的压力P1和P2,如何求得该管道中的蒸汽流量 F=πr2 求r 设该管类别此管阻力系数为ζ 该蒸汽密度 为ρ 黏性阻力μ

根据(P1-P1)/ρ μ=τy/u F=mdu/dθ (du/dθ 为加速度a) u=(-φΔP/2μl)(rr/2) 5、温度绝对可以达到200度。如果要保持200度的出口温度不变,就需要配一个电控柜。 要设计电加热器,就必须知道功率、进出口管道直径、电压、外部环境需不需要防爆 求功率,我们可以采用公式 Q=CM(T1-T2) W=Q/t Q表示能 量C表示介质比热M表示质量即每小时流过的气体质量T1表示最终温度即200度 T2表示初始温度 t表示时间即一小时,3600秒 流量、压力差、直径之间关系: Q=[P/(ρgSL)]^(1/2) 式中:Q——流量,m^3/s;P——管道两端压力差,Pa;ρ——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m/s^2;S——管道摩阻,S=*n^2/d^,n为管内壁糙率,d为管内径,m;L——管道长度,m。流速: V = 4Q/*d^2) , 流速单位 m/s。 氧气密度:克/升 空气密度:克/升详情>>

各种气体管径计算

各种气体管径计算 气体管道的计算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流量、速度、压力降等。本文将介绍常见气体管道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一、气体流量计算 气体流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的气体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标准体积或质量表示。计算气体流量的公式如下: Q=V/t 其中,Q为气体流量,V为通过管道的体积,t为时间。 举例:假设气体通过直径为30cm、长度为2m的管道,计算通过该管道的气体流量。 首先要确定管道的体积V,可以使用圆柱体积的公式: V=πr²h 其中,π取3.14,r为半径,h为高度。将半径r替换成直径d/2,即r=d/2,可以得到: V=3.14(d/2)²h 代入已知数值,得到: V = 3.14(30cm/2)²2m = 706.5L 以L为单位表示通过管道的体积。 假设通过该管道的时间t为2分钟,将时间单位转换成小时,即 t=2/60=0.0333小时。将体积和时间代入气体流量计算公式,得到:

二、气体速度计算 气体速度是指气体通过管道时的流速,既可以根据流量和管道截面积计算,也可以通过动力学理论计算。以下是两种计算气体速度的方法。 1.根据流量和管道截面积计算: V=Q/A 其中,V为气体速度,Q为气体流量,A为管道截面积。 首先要确定管道的截面积A,可以使用圆面积的公式: A=πr² 代入已知数值,得到: A = 3.14(30cm/2)² = 706.5cm² 将流量和截面积代入气体速度计算公式,得到: 通过该管道的气体速度约为30L/hour/cm²。 2.根据动力学理论计算: 根据流体力学的理论,气体速度与气体密度、压力和温度有关。根据公式: V=√(2(P₁-P₂)/ρ) 其中,V为气体速度,P₁和P₂为管道两端的压力,ρ为气体密度。 举例:假设通过直径为30cm的管道,管道两端的压力差为10KPa,气体密度为1.16Kg/m³,计算气体速度。 将已知数值代入气体速度计算公式,得到:

管径和压力损失计算压力流速管径计算公式

管径和压力损失计算压力流速管径计算公 式 管径和压力损失计算 一、管径计算 1、管径计算 蒸汽、热水、压缩空气、氮气、氧气、乙炔按各别三式计算: 按体积流量计算 按质量流量计算 按允许压降计算 式中—管道内径(mm ); —在工作状态下的体积流量(m3/h); —在工作休眠状态下的质量流量(t/h); —在工作状态下所的流速(m/s); —在工作状态下的密度(kg/m3); —摩擦阻力系数; —允许比压降(Pa/m)。 压缩空气、氮气、氧气、乙炔等气体工作状态下的体积流量可由标准状态(0℃,绝对压力0.1013MPa )下的体积流量加权而得 式中—标准状态下气体压强流量(m3/h); —气体工作温度(℃); —气体绝对工作双重压力(MPa )。

二、管道压力损失计算 管道中介质流动产生的总压差包括直管段的摩擦阻力压降和管道 附件的局部阻力压降,以及管内介质的静压差。 管内介质的总静压差:; 直管的摩擦阻力压降:; 管道附件的局部阻力压降:; 管内介质的静压差:。 式中Δp—管内介质的总静压差(Pa ); Δpm—直管的摩擦阻力压降(Pa ); Δpd—管道附件的局部阻力压降(Pa ); Δpz—管内介质的静压差(Pa ); ∑ξ—换热器局部阻力系数之和; ∑Ld—管道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之和(m ); H1—管段始点标高(m ); H2—管段终点标高(m ); 对液体,因其密度大,计算中应计入介质静压差。对蒸汽或气体,其静压差可以多倍。 三、允许比压降计算 对各种压力管路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单位压力降(Pa/m); 、—起点、终点压力(MPa ); —管道直管段总长度(m );

气体压力流速流量管径关系

气体压力流速流量管径关系 引言 在工程领域中,了解气体流动性质对于设计和操作系统非常重要。气体的压力、流速和流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其中管径也是 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将探讨气体压力、流速、流量和管径之间的 关系。 气体压力与流速关系 根据伯努利原理,气体流速与压力呈反比关系。当气体流速增 大时,其压力将减小。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 $$P_1V_1^2 = P_2V_2^2$$ 其中,$P_1$和$P_2$分别表示初始和末端的气体压力, $V_1$和$V_2$表示对应的气体流速。 气体流量与管径关系 气体流量与管径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气体通过管道的流量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Q = A \cdot V$$ 其中,$Q$表示气体的流量,$A$表示管道的截面积,$V$表示气体的流速。 气体压力与流量关系 将气体流速与管径关系和气体压力与流速关系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到气体压力与流量之间的关系。由上述公式可以推导出: $$Q \propto \sqrt{P} \cdot A$$ 即气体流量与压力的平方根成正比,且与管道截面积成正比。当气体的压力增大时,流量也会增大。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气体流速和压力成反比关系,流速增大时压力减小。 - 气体流量与管径成正比关系,流量随着管径的增大而增大。

- 气体流量与压力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且与管道截面积成正比。 这些关系在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操作气体系统。 > 注意:本文所述的关系为理论推导,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体的密度、温度等。在具体工程项目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进行设计和计算。

压力流速管径计算公式

管径和压力损失计算_压力流速管径计算公式 管径和压力损失计算 一、管径计算 1、管径计算 蒸汽、热水、压缩空气、氮气、氧气、乙炔按下述三式计算:按体积流量计算 按质量流量计算 按允许压降计算 式中—管道内径(mm); —在工作状态下的体积流量(m3/h); —在工作状态下的质量流量(t/h); —在工作状态下的流速(m/s); —在工作状态下的密度(kg/m3); —摩擦阻力系数; —允许比压降(Pa/m)。 压缩空气、氮气、氧气、乙炔等气体工作状态下的体积流量可由标准状态(0℃,绝对压力0.1013MPa)下的体积流量换算而得 式中—标准状态下气体体积流量(m3/h); —气体工作温度(℃); —气体绝对工作压力(MPa)。 二、管道压力损失计算

管道中介质流动产生的总压差包括直管段的摩擦阻力压降和管道附件的局部阻力压降,以及管内介质的静压差。 管内介质的总静压差:; 直管的摩擦阻力压降:; 管道附件的局部阻力压降:; 管内介质的静压差:。 式中Δp—管内介质的总静压差(Pa); Δpm—直管的摩擦阻力压降(Pa); Δpd—管道附件的局部阻力压降(Pa); Δpz—管内介质的静压差(Pa); ∑ξ—管件局部阻力系数之和; ∑Ld—管道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之和(m); H1—管段始点标高(m); H2—管段终点标高(m); 对液体,因其密度大,计算中应计入介质静压差。对蒸汽或气体,其静压差可以忽略不计。 三、允许比压降计算 对各种压力管路的计算公式为 、—起点、终点压力(MPa); —管道直管段总长度(m); —管道局部阻力当量长度(m)。 在做近似估算时,对厂区管路可取=(0.1-0.15);对车间的蒸汽、压缩空气、热水管路,取=(0.3-0.5);对车间氧气管路去=(0.15-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