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对策

广东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对策
广东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对策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学年论文

题目广东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对策姓名

所在院系管理系

专业班级 07级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学号

日期2010 年 5 月 24 日

目录

1、广东人力资源基本状况.....................................................................P2 1.1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状况……………………………….……......................P2

1.2人力资源结构状况分析..........................................................................P2

2、广东人力资源现状的不足………………………..........………............P3

2.1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不足…………………………....……......................P3

2.2职业教育和培训仍很薄弱…………………………………......................P3

2.3人才流失严重………………………………………….…….....................P4

2.4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失衡…………………………………......................P4

3、广东人力资源开发对策…………….………………………..................P4

3.1加快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P4

3.2强化培训,制订应用型、实用化人才开发策略..……….......................P4

3.3应对人才流失的策略……………………..………….......…....................P5

3.4调整人才产业结构……………………..………….......…........................P5

4、结束语…………………………………………………..…………...............P5

摘要:广东是经济重省,其境内存在大量规模、类型不等的企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广东企业越来越重视内部人力资源的发展。但是,现阶段广东省的人力资源现状仍存

在许多不足。本文将对广东人力资源的状况作出简单分析,并揭示出当前状况的不

足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Summary:TheGuangdongisaneconomicheavyprovince,itisn'tinshoretoexistagreatd ealofscale,typethebusinessenterpriseofetc..Alongwiththevarietyofeconomicsituatio n,businessenterpriseinGuangdongmoreandmorevaluesthedevelopmentofinternalh umanresource.But,thehumanresourcepresentconditionofGuangdongprovincestille xistsmuchshortagecurrently.ThistextwillmaketotheconditionofGuangdonghumanre sourceinbriefanalytical,andannouncetopublicacurrentconditionofnotenoughandho mologouslysolveacounterplan.

关键词: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广东

Keyword:EmployedHumanresourceGuangdong

1.广东人力资源基本状况

1.1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状况

低廉的人力资源成本,一向被视作广东特别是珠三角特殊的“比较优势”。

而且低成本一直是广东招商引资的法宝,低廉的劳动力吸引了全球各类企业进入中国,建立制造业基地,这些企业,从家具生产商到电子元件制造企业,无所不包。广东的大部分企业长期实行超低劳动力成本运作方式。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广东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较快,但广东劳动者的报酬水平,特别是工人的工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同劳动生产率不成比例。低工资水平在给广东带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从目前来看,部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工人工资长期偏低的局面是近年珠三角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主要原因之一。从长期看,低劳动力成本严重制约了广东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1.2人力资源结构状况分析

在这里主要分析人力资源社会结构中的产业结构。分析广东省人力资源的行业产业分布,重点分析从业人员的三次产业分布,从而分析各种类型的从业人员分布的协调性。下描述了广东省从业人员的各种分布情况。

上图表明广东省从业人员的三次产业分布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每年以0.38%的速度递减,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以2.72%

的速度增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提高幅度最大,平均每年6.11%的速度增加,这说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人数一直向合理方向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尽管三次产业结构到2008年已经调整为28.2:39.0:32.2,但这个结构仍然不合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的任务还很大。我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大约为50%、21%、29%,而发达国家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各国有所差异,大约为3%、25%、72%。广东三次产业人员结构分布优于全国,但远远比发达国家落后,也落后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因此,从产业结构来看,广东省的人力资源系统内部的结构是不协调的。

2.广东人力资源现状的不足

2.1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不足

广东人才总量较大,但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学科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以及创新型人才总量不足。在IT、光电子、生物技术、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掌握原始核心技术并能引领某个产业的领军人才极少。广东每十万人口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5150人,低于浙江的5772人,更低于上海的15069人。每百万人口中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在全国居第6位。落后于北京、上海、辽宁、江苏、湖北,与日本相差6.2倍、与美国相差4.9倍、与新加坡相差5倍。根据2008年广东省九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调查显示:广东人才队伍的整体竞争力不够强,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不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较少。广东专利数量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但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所占比例不高,2008年全省累计发明专利申请只占专利申请总数的9.8%。广东2008年全省技能人才队伍的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所占比例为4.78%。与发达国家占35%的比例相距甚远。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的一大阻碍因素。

2.2职业教育和培训仍很薄弱

广东企业职业培训仍很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从业人口当中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差距很大。据资料表明,韩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实行职业技术培训制度,规定拥有200人以上的中小企业设立职业培训班,对35%的职工进行强制性职业再培养。经随机调查,广东中小企业很多没有培训机构,员工年培训率只有18%左右,人力资本投资长期严重不足,物质资本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10倍以上。广东企业80%的中层管理人员认为公司并不重视培训,92%的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在培训管理机构中,仅有30%的有自己的培训部门,12%的企业有自己的培训教室、教学设备,65%的中小企业声称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经座谈和访问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承认自己的培训制度流于形式。在培训需求方面,没有一家企业做过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91%的培训临时敲定,培训的随意性很大。广东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有误区,一是认为“培训是给别人作嫁衣,反正人员流动性强,用不着花那么大力气在人身上”;二是招来的人就应合乎要求,不必再培训。目前在人才招聘会上绝大部分职位要求3—5年工作经验,足以说明这一点;三是庸才培训也无用,人多的是,不行就换,用不着培训;四是效益好时无需培训,效益差时无钱培训,忙人无暇培训。

2.3人才流失严重

人才流失严重。人才一部分流向海外,广东仅在美国的本科以上的各类专业人才已达25万人,一部分流向外省的外企。外企以其优厚的待遇和科研环境的优势,以及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方式,大量吸纳省内人才;一部分流向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广东企业的健康发展。有资料表明,

广东企业员工跳槽现象十分严重,有的企业员工流失率达25%,以至于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如果老板不是本着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使用、培养人才的目的去引进人才,而是本着拿来就用,用尽即弃的想法,那么,外来人才也不会甘心充当“蜡烛“的角色,而是把现在企业当成跳板,不断寻找新的机会。

2.4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失衡

广东省劳动市场的供需矛盾主要是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失衡。这也是我省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基本问题。它的直接后果是大量的人才短缺与人才闲置和浪费并存,一些岗位“僧多粥少”,另一些供不应求。近几年的广东劳动力市场延续着这样一种状况:一方面,用人单位老是抱怨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尤其是新兴产业所需要的高级信息人才、技术人才和国际化管理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又滞留着千千万万的求职者(其中不乏高学历者),很多人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工作。

3.广东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3.1加快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广东人才队伍的主体。广东要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把培养造就中高级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和各领域高级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要实施党政人才、企业家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以加强执政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政治家;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水平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企业家;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和科技产业技术带头人。充分

发挥他们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3.2强化培训,制订应用型、实用化人才开发策略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培训是一项回报率极高的投资。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从现实可分为两个层次的工作,一是眼前的工作,即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专长和潜能,另一个层次是对现有人员的培养,即抓好在职培训和岗前培训,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制度:

1、以中层管理人员为培训突破口,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中层管理人员是公司上下联系纽带,是提高公司效益的关键环节。

2、以新技术的跟踪培训为中心。广东许多企业面临产业升级,非常注意及时跟进技术最新发展,以确保企业始终站在技术前沿,并及时做出应变策略。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很快,所以企业这方面的培训需求也很大。因此,培训部门与企业新技术业务部门协作把新技术跟踪培训作为一个拳头产品,使培训在企业获得好的赞誉和支持。

3、针对性的培训模式。企业培训要非常注重培训的直接效应,为此,培训要搞好培训需求的调查,注重成本控制。很多企业受资金限制,一般对培训投入控制较严,所以采取多种措施在保证培训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培训成本,注重“小”、“精”和实用性,提高培训效益——成本比。避免陷入“教学”的误区,这样才会使培训收到应有的效果。

3.3应对人才流失的策略

1、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在企业中大力推进团队精神,鼓励员工之间的开放与合作意识。要通过开展各种团队活动,如各种有益的竞赛、参观考察、联谊会、集体郊游等,加强信息交流增强组织凝聚力,使企业人才感受到和谐、宽松的人

际关系氛围,增强他们为企业贡献的主动意识。

2、应做到以事就人,人尽其才。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将人看作最重要的资源,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人才,其管理模式为“以事就人”,人为主,事为辅,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做好岗位职责界定和分工工作,对员工的素质要有全面的把握,使企业的发展与个人能力同步提高,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统一。海尔集团正是本着这一理念,充分发掘每个员工的优势与潜力,使得所有员工都能在企业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这是海尔集团留住人才的法宝之一。

3.4调整人才产业结构

逐步调整人才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可以由政府主导建立人才配置指导中心,从宏观上把握人才资源的产业布局。促使人才向第三产业及新兴产业的合理流动,增加第三产业人才的比重,壮大高、精、尖产业的人才队伍,逐渐达到人才资源的产业结构合理布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将人力资源“重在开发”视作一种投资行为,视作一种竞争手段,视作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建立能同当代国际先进模式全面对接的人力资源开发、配置、管理机制。只有这样,广东企业才能实现二次腾飞的战略目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解韬,《广东省人力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初探》

[2]徐英姿、石坚,《珠三角人力资源状况及其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3]何卫华、罗正业,《珠三角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人力资源研究——以东莞市为例》

[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我国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一、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 (3) (一)老龄化的快速增加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出现下降 (3) (二)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与认知不够 (4)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配套条件不足 (4) 二、人力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4) (一)供需数量不平衡 (4) (二)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 (5) (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模式存在问题 (5) (四)人力资源管理落后 (6) 1、人力资源机构设置不合理 (6) 2、人力资源规章制度不健全 (6) 3、重视人才的引进,轻视内部人才的培养和挖掘 (6) (五)人力资源从业者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7) 三、提高人力资源对策分析 (7) (一)提高人口素质 (7) (二)确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 (7) (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素质 (7) (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8) 1、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要科学化 (8) 2、人力资源培训开发 (9) 3、完善激励机制 (9)

我国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样也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管理之于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人力资源服务内容也由最初的职业介绍、培训和人才档案管理等延伸至完整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包括政策咨询、求职招聘、劳动人事代理、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创业指导、社会保障、劳务派遣、人才测评、人才搜寻、管理咨询和服务外包等多种业务。综合上述,我国虽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但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仍然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本文就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力资源现状;问题;解决对策; 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影响下,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要。据世界银行统计,当前世界财富的64%是由人力资本构成的,发达国家资本的75%以上不再是实物资本,而是人力资本,而我国虽是全球人口大国,人力资源总数约占世界人力资源总数的30%以上。但真正意义上开始人力资源管理也不过十几年时间,在理论或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探索着符合我国目前人力资源结构的方式和方法;然而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概况为:人口老龄化加剧,整体素质较差,可利用率低,这些都是我们在人力资源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 (一)老龄化的快速增加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出现下降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不足、地区经济文化差异大等。老龄化速度大大快于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从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用了几十年直至上百年,而我国只用了近20年时间。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和预测,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重从7%升到14%所经历的时间,法国为115年,瑞典85年,美国68年,英国45年,日本26年,而我国大约只要27年。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老龄化的发展速度上是有很大的差异性。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人口己经开始老龄化,经济尚不发达的地区人口年龄结构还相对年轻。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总的格局是城市地区快于农村地区,汉族地区快于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地区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到1998年底,已经有近一半的省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或基本接近10%,率先成为中国首批老年型省区。从中国

广东省11466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201801答案

201801考期《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B。企业雇员流出按员工的意愿来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雇员的自愿流出:与组织解除契约关系,如辞职、自动离职;二是雇员的非自愿流出:与组织解除契约关系,如解雇、开除和结构性裁员等。 2.A。沙因的职业锥体表现了在机构内部的三种发展途径:垂直的、向内的和水平的发展途径,其中,第二种发展模式是向核心集团靠拢。 3.A。企业雇员流出按员工的意愿来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雇员的自愿流出:与组织解除契约关系,如辞职、自动离职;二是雇员的非自愿流出:与组织解除契约关系,如解雇、开除和结构性裁员等。 4.C。智力型的员工擅长思考,分析能力一般很强,常常有自己的想法。领导者在激励这部分员工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肯定他们的思考能力,对他们的分析表示兴趣。 5.D。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其《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了期望理论。 6.B。人员分析是评价不同层次员工的绩效以确定培训需求的“压力点”、弄清解决当前和未来问题的培训需求以及重点培训人群。 7.D。一般招聘地点选择的规则是:在跨地区的市场上招聘中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 8.C。职业探索性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特点是:个人在试探性地选择自己的职业,试图通过变动不同的工作或工作单位而选定自己一生将从事的职业。 9.C。重置成本是指由于招聘失误导致人员流失而引起的组织重新招聘所花费的费用,其中包括新聘员工的补充费用和培训费用。 10.B。通常,某个学科涉及的现象和领域所特有的一对矛盾就是这门学科的核心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就是管理的成本收益。

11.D。宽带薪酬又称海氏薪酬制,它打破了传统薪酬结构所维护和强化的等级观念,减少了工作间的等级差别,有利于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形成。 12.A。日本的终身雇佣制是日本企业管理中最突出、也最有争议的政策。终身制最大的优点是有助于工作稳定,促进员工长期发展。 13.D。由于外资企业员工的成长环境和所受的文化熏陶不同,因此尤其要重视跨文化的培训以及在不同背景下员工的冲突管理。 14.C。晕轮效应既可能是以个体推导整体。例如,某地的某个人在一个地方做了坏事,在众多因素影响下,可能导致对该地人群的歧视,进而影响该地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声誉降低,甚至会影响到在员工招聘时对该地区人的歧视。 15.A。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在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时,其成本或费用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主要竞争对手的竞争战略。 16.D。无边界组织是减少命令链,对控制的跨度不加限制,取消了各种职能部门,代之以授权的团队(多功能团队)。 17.B。工作丰富化是通过增加工作责任、工作自主权以及自我控制,以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达到激励的目的。 18.D。长期规划是指5年以上具有战略意义的规划,中期规划是3-5年的规划,短期规划是指时间跨度在1年左右的规划。 19.B。技能或能力薪酬制度是指根据一个人所掌握的与工作有关的技能、能力以及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支付基本薪酬的一种报酬制度。优点有如下几点:(1)向员工传递的是关注自身发展和不断提高技能和能力的信息,激励员工不断开发新的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员工和组织适应市场上快速的技术变革;(2)有助于达到较高技能和能力水平的员工实现对组织更为全面的理解;(3)有利于鼓励优秀专业人才安心本职工作,而不去谋求报酬尽管很高但自

近十年中国人力资源现状

石河子大学 论文题目: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班级:物流一班 学号:20115173** 姓名:***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摘要:我国人力资源目前现状,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人事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的某些优点提出了质疑。 我国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我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事大体是35%,而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率大体是75%,差距高达40个百分点。这就提醒我们每一个研究和关注人力资源问题的专家和管理人员,要正视这个差距。一下就是我总结的自从2004年以来我国的人力资源现状。1、总量过剩而质量偏低。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人力资源极其丰富,但劳务出口仅占世界劳务出口贸易额的0.1%而且是以低技术含量的脏、累、险工种居多。低素质的劳动力供过于求,而高素质的劳动力又供不应求,这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在人力资源层面上亟需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例如,许多人青睐的耐克鞋,在中国耐克的需求很大,而中国人只在其中争取可怜的一点加工费。 2、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不高。从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总体上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在我国从业人员中,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技术工人素质普遍低下。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全国近7000万人技术工人中,中级技工占35%,高级技工仅占3.5%。而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级技工一般占员工总数的40%以上。这些都说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不高,但潜力很大,国家必须加大开发力度,否则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3、人力资源的配置还没有完全达到市场化的要求。相对于经济领域的改革,我国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改革还显得十分滞后。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市场体系,人才市场信息不能够全面、准确而及时地反映社会各个层面对于人才的需求,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 4、我国的人力资源已呈现出老龄化及人口老龄化现状。随着我国经济地不断发展,所需劳动力越来越强劲之际,而我国执行的22年“独生子女”政策,逐步使劳动力缺乏;而推出劳动市场的老年人相应增多,加上人类寿命的延长使得社会老龄化趋势越来越快。因此,针对我国的老龄化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总量多。据悉,2009年12月30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1.6亿,约占总人口的12%,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805万。而全世界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我国。第二,进程快。我们统计,到本世纪中叶,大概到2045年左右,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30%。反思一下,我国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尽然从2005年的11%到30%;这样的快速老龄化,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大约需一百年的时间。因此,我们的老龄化进程大大快于其他国家。第三,支撑老年资金有限。如今我国刚刚达到小康,人均GDP比许多西方国家低很多,用来支撑这方面事业可动用的财力也是有限的,即,我国是“先老后富”,而许多国家是“先富后老”。第四,历史欠帐较多。由于我们国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当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没有养老基金的积累,这个包袱就留到了现在,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总数将突破2亿人,2027年超过3亿人,2044年将达到4亿人。从2015年到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预计将要减少2900万左右,据估计到2050年我国将减少18%-25%的劳动人口,届时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相当一部分岗位很可能面临着人员短缺的问题,并且现在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不在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中国的平均年龄将由现在的32岁增长到44岁,这使得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的非发达国家。我国现在的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率是6.4:1,到2040年将会减少到2.0:1,这意味着将来政府还必须承担更多老年人口基本生活保障的问题。

人力资源盘点(步骤、方法、项目等)

人力资源盘点的步骤 (一)成立人力资源盘点工作小组 人力资源盘点工作小组由总经理和各部门主管、人力资源规划专职人员组成,总经理担任组长,人力资源部经理任执行副组长。在进行人力资源盘点工作之前,通过对全体员工作充分的动员,说明人力资源盘点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员工积极配合,客观、详实地提供相关资料数据。 (二)制定人力资源盘点计划 人力资源盘点是对组织人力资源现状的认识与分析,是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一项比较耗时的工作,所以必须做好进度计划,保证人力资源盘点工作及时、顺利地进行。要树立预算管理意识,做好人力资源盘点预算,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人力资源盘点工作。 (三)收集、整理资料信息 在进行正式的人力资源盘点前,必须全面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信息,力求全面认识组织人力资源现状。资料信息可以通过查阅现有的档案资料、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等途径获得。 (四)统计分析相关资料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且将以上获取的数据整理为EXCEL数据、图表或其它电子数据库形式,直观、清晰地描述组织人力资源状况。 (五)撰写分析报告 在收集、整理完毕所有资料之后,人力资源部安排专职人员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作《××××年度公司人力资源环境描述统计分析报告》,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小组完成报告的审核工作,并报请公司总裁审核批准。 作为人力资源供给、需求预测的基础,《人力资源环境描述统计分析报告》应该根据需要分别采用表格数据、趋势线数据、数据结构图、分类数据等形式辅助说明,同时要对相关的数据资料或图表进行解释。 人力资源盘点的内容 为全面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依据盘点工作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将人力资源盘点分为人事信息盘点、人力资源能力盘点、人力资源政策盘点、人力资源心理状态盘点。 1.人事信息盘点 人事信息盘点是人力资源盘点的基础工作。按照部门和职位分别对任职者的年龄、性别、

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报告

电子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本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报告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人力资源状况的综合分析,第二部分到第六部分分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与招聘、培训与发展、考核、薪酬、文件资料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诊断,第七部分是针对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人力资源规划将依部分内容作为参考依据) 第一节综述 一.思路 首先分析本公司原有的人事管理体制,然后从年龄、专业等方面分析人员结构并与其发展战略要求的人员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执行情况,以此说明重建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主要内容 本公司是一家集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销售型电子企业。hs公司创办前属于华阳集团子公司,所以公司部分的管理模式仍然沿用华阳集团理模式。多数员工希望通过导入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的一系列变革改进现状,但有一部分工厂员工不认同这个方式,变革中因此存在阻力。总体上,本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和意识已经有所起步,部分人员已经有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但是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停留在档案处理的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已经不能满足本公司迅速发展的需要。 现状分析中发现以下问题: 1 公司人员结构基本合理,管理层与员工比例为:2:8。(制造密集型企业通常为3:7)但开发人 员和销售人员比例过小,两者一共只占公司员工总数的6.8%,不利公司的创新发展。(详阅附图1-2) 2 中高层管理人员年富力强,62%的人员处于最佳年龄段。但绝大多数是技术出身或基层提拔,缺乏 规范化的管理技能和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手段,适应性较差,不利改革。(详阅附图3) 3 公司管理层受正规教育程度偏低。公司管理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大专本科生,合计45人, 占31%的比例。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详阅附图4) 4 公司的年龄架构正常。管理层以青壮年为主,但学历偏低,管理理念落后,需要调整,引进高素质 人才,适应激烈竟争。 5 销售队伍的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首先是年龄,其中三分之一人员处于35岁以上,5年 以后将开始走下坡,后续需大量储备销售人才。其次是专业化。真正是销售专业毕业接受过正规 的销售专业化培训的人员只有6个,占35%的比例,其他的专业人员占65%。(详阅附图5) 6 开发部整体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开发部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本科大专生只有33%(含两个本科的 储干,刘路琴和曾仕伟)。后期需大量补充技术力量,提高整体研发水平。(详阅附图6) 三.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薄弱,以各直线部门干部的经验化管理为主,尤其缺乏绩效考核体系,人力资源方面目前出现的问题已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员工普遍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工作压力。由于缺乏绩效评估,没有有效的激励,干好干坏差不多,员工逐渐失去进取心。晋升机制不明显,裙带关系严重,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公司进一步的发展迫切需要规范有效的管理,尤其是通过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公司的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运用是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详略附图7-12) 例 附图2

粤人社函〔2010〕1042号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创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省级创业型城市(县)的通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创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省级创业型城市(县)的通知 (粤人社函…2010?1042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保障、人力资源)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11号)和省政府《关于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粤府办…2009?9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决定开展省级创业型城市(县)创建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择具备条件的城市(县)开展省级创建工作 开展省级创业型城市(县)的创建工作,既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又有利于通过以点带面,为全面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提供经验和示范。 创建城市(县)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环境较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创建工作积极性高,组织领导体系健全,社会氛围良好;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完善,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落实成效较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创业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创业服务发挥积极作用;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建设工作进展良好。 首批省级创建城市(县)原则上每个地级以上市选择1-2个市(县)开展创建工作,各地级以上市要根据创建城市(县)的基本条件确定创建城市(县)名单,对开展创建工作的城市(县),省厅将协调有关部门给予相应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工作指导。 广州、深圳、肇庆三市被列入国家级创建城市,要依据《关于推动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87号)和《关于印发创业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函…2009?304号)的要求全面开展创建工作,不参加省级创建活动。

广州人力资源现状浅析doc资料

广州人力资源现状 调 研 报 告 调研人付强 调研时间8月2号-12号 审核人员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 管理学院

前言: 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创造的基础,通俗地说,社会财富来源就是人力资源。由此看来,人力资源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能否充分地运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创造出最大的社会经济效应,是我们人力资源研究的重点。 中国是全球的人口大国,占有世界25%的人口,庞大的人口基数为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所以我们中国不但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带来腾飞的动力,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今天中国的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的重要一极,中国的GDP已位居全球第二,并拥有雄厚的外汇储备。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全球经济增量迅速放缓,并多次出现触底现象,大量从业人员转眼间成为了无业游民,失业率的迅速上升,从深层面来说,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从社会层面来说,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对社会基本保障制度等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中国在此次危机中迅速做出反应,投入近六千亿美元的资金,用加快社会建设的方法拉动内需,此举不仅鼓励了中国公民的消费信心,新建的基础设施对将来的经济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国家大量资金刺激经济,有效地控制了失业率的上涨,保障了就业,从而将一切带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在我看来,这是相当重要的,意义相当大,保障了就业,就能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源去创造社会财富,同时人民的收入能得到保障,这也保障的市场消费的增长,继而全面拉动内需,所以,在金融危机中中国最先迈出泥潭,经济开始复苏。

人力资源行业现状与前景

深圳人力资源师培训:谈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4-08-27 10:09:00来源:中鹏培训浏览次数:35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的因素越来越成为企业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新的形势下,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其得以生存并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措施。 一、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企业要从事经济活动以实现其既定目标,就必须使用各种资源作为投入。这些资源基本上可分为五类:即人、财、物、信息与时间。这是创造社会财富不可或缺的源泉,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其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财、物、信息与时间的利用,必须通过人力资源活动去实现,人才、人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具有其他资源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其他资源的组合运用都是靠人力资源来推动的,效能的发挥也都是以人力配置的优化和人才效益的发挥为前提的。 (二)人力资源管理可使企业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使中小企业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依据美国田纳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劳伦斯 S。克雷曼的观点:为了成功,企业必须获取并维持其对竞争对手的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达到:一是成本优势;二是产品差异化。“而这两条途径的实现均得益于人力资源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完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提升企业竞争力量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是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在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研究企业管理发生演变历史的过程中,只有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选人、用人、培养人、激励人以及组织人、协调人等,才能使企业形成互相配合、取长补短的良性结构和良好氛围的一系列科学管理,才能完善和加强企业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问题 (一)考核目标不明确。在我国由于一些企业目的不明确,在设计绩效考核体系时往往表现出非科学性,如考核原则混乱,在设计绩效考核体系时往往表现出非科学性;如考核原则混乱,在考核内容、项目设定等方面无相关性,体现长官意识和个人好恶现象严重。绩效考核体系更改随意,缺乏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绩效考核只是一种管理的手段,是以有效的绩效考核创建高绩效的员工阶段对员工阶段性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并不是管理的目的。 (二)考核标准不清晰。在一些企业存在绩效考核的标准过于模糊、表述不清晰、标准不齐全,以主观代替客观等现象。将不完善甚至是不相关的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得到结果也必然是不全面、缺乏客观公正的,其考核结果往往不会得到被考核者的认同。 (三)考核方式单一,考核结果不科学。有的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往往只是单向的考核,即上司对下属的审查式考核。如果考核者曾有过私人感情或冲突、存在偏见等许多非客观的因素将势必影响绩效考核的结果,而且由于考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nagement)是指一个组织为有效利用其人力资源而进行的活动,即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管理的过程。这些过程包括:制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和人力资源计划,并在其指导下进行人员安排、业绩评定、员工激励、管理培训及决定报酬和劳资关系等。人力资源管理是在20世纪中叶逐渐由人事管理转化而来的,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功能经历了上升的过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中小企业发展极为重要。 一: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现状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和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经济部联合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运用了“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方法”GEP评估法综合评价1999-2002年我国80408家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调查显示,目前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员工的学历以初中及以下水平为主,其次是职高、中专、大专学历,大学本科毕业的寥寥无几;专业技术人员更加短缺,80%以上的中小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所占的比重不到5%在成长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中,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所占比例为40%。关于员工绩效考核,约54%的企业能够对员工实行员工绩效考核。可以看出,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在类似于传统人事管理的管理设置、管理南北同和管理方法当中,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和维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的存量现状 我国企业多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1.劳动力资源数量多,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 企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科技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一般人员过剩。 2.人才流失严重 人才一部分流向海外,我国仅在美国的本科以上的各类专业人才已达45万人;一部分流向我国内的外企,外企以其优厚的待遇和科研环境的优势以及科技学高效的人才管理方式,大量吸纳国内人才。人才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过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另外,中小企业,特别是其中的家族企业,在用人机制上存在“任人唯亲”、“任人为近”的现象。 (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构的设置 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季候,其只能大都由总经理办公室或行政部门兼任。虽然有很多企业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将原来的“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但即使如此,该部门还得兼任许多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不大的其他管理职能。在某种意义上,还在演戏传统的一些做法,人力资源部门是特殊人员的“安置所”。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配备 大多数企业没有配备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即使有,只是管管档案、工资和劳保等,按照“静态”的、以“事”为中心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进行操作。这不仅与企业决策层的思想观念有关,还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 (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指定与实施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业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董兵 (指导老师:颜怀坤) 摘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偏低,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民的收入水平,甚至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重视并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把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确立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第一推动力的新理念,探索一条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新路子,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不容乐观,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把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与乡镇企业发展及非农化进程、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以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向深度和广度迈进。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城镇化战略国民经济

前言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民工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更多关注。同时,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偏低,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重视并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强国之路、富国之本。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八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庞大、质量低下的现状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农村人力资源的研究背景 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下一步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一共提出了28条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在实现这一系列战略部署的过程中,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农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是最关键和根本的一环。 2.农村人力资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2.1.1从增强综合国力的角度来看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我国农民占到人口的大约70%,讲人力资源开发绝大多数是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将来随着现代化的实现,农村人口降到占全国人口的30%时,仍然有4-5亿农民,这是一个巨大的生产力,也是巨大的购买力群体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如此众多的人口如果处在现代化的门槛之外,则中国谈不上富裕。在21世纪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中,中国靠什么取胜?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国民素质问题,而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的劣势是如此的明显:稀缺的土地上生存者9亿农民,在其中有两亿文盲半文盲,贫困地区每年还有上百万的失学少年。如果对这些人

人力资源招聘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集团招聘的“星星之火”定在何方 一、现今人力市场现状分析 在2015年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情况下,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获取和提升竞争力的首要和关键性资源,人力资源配置和效能优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和重要影响,合理化的人力资源配置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竞争力。人力资源配置涉及到选人、用人、留人以及组织人与人之间、人与岗之间的合理组合、企业效益高低等多方面问题。就目前各行业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来看,不同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部分企业普遍存在着人未尽其能、未尽其才等问题。 1、生产与营销部门,对人员需求旺盛 从部门人员配置分析表中可看出,产品生产和营销依然是人员配置较多部门,总数超过员工总人数1/2,其中人力资源、行政、财务、内审等占比依然较少,说明企业更多考虑的是这部分职能人员供给满足基本需要,只有在少数企业,这些部门在企业战略中表现得较为强势,占比接近1/2的部门,说明这些部门被赋予了极高的关注度和部门使命,如产品生产部、市场部、销售部。 2、高层招聘周期长,阻碍企业稳定发展

人才的高流失和高空缺率,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用工的一大常态。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交信息的颠覆性改变,新生代员工难以驾驭、与企业粘性大幅度降低成为众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招聘板块。根据调研结果,基层、中层和高层管理者的招聘周期中,高层招聘耗时最长,中位值达到78天,主要渠道集中在猎头、熟人引进,说明一段时间的高层职位空缺将严重阻碍企业稳定发展的步伐。 3、应届毕业生“太挑剔”造成求职难 2015届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约有51539人,已就业48091人,就业率为93.31%。与2014年基本持平。根据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广州市高校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意向报告(2014)》,广州市大学生在择业的行业选择当中具有比较明显的偏重性,在职业选择当中,商业服务、公共事业单位、学校科研单位、金融和计算机等位居前列。而选择农业、运输服务业、旅游和制造业的偏低。其中希望从事商业服务和金融的选择次数占到了35.7%,想进入学校科研单位和公共事业行业的占到了30.1%。相比之下,想从事农业、制造业和运输服务的仅有11.9%。由于太过于挑剔,也造成了所谓的“求职难”问题。但人才市场负责人始终认为这是个“伪命题”。 对于“求职难”的原因,专科生认为择业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工资待遇低,而本科生和研究生认为相较于薪资标准,专业是否对口和有无工作经验才是成功就业的最大阻力。 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主要考量“专业是否对口”,其次考量“所在院校”和“专业技能水平”,在经过2015年初和年中的薪酬上涨之后,大多数用人单位表示导致选聘不到所需人才的主要原因是“毕业生专业素质和技能无法满足工作需要”而非薪资水平低。 4、市场营销专业需求最旺,医药养老行业需求增长快 从需求的专业情况来看,工商管理类需求所占比重最大,市场营销占需求职位榜首。工商管理类专业在企业所需专业中成为首个热门专业类别,占总需求的18.95%。工商管理类专业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市场营销专业,

人力资源行业市场分析

人力资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近年来,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继续低速运行的可能性较大,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增速进一步回落,世界经济整体复苏疲弱乏力,增长速度放缓。与此同时,贸易、新技术竞争倒逼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高盛最新报告《全球经济与市场展望》中预测,中国未来25年的劳动年龄人口预计每年将下降0.47%,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未来,中国要以人才红利代替人口红利,由市场经济时代向资本经济时代迈进,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赢得竞争优势。 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工业4.0 等新经济以及云、大数据等新技术也在深刻影响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也在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跟上时代趋势,进行变革与创新。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互联网消除了距离,这是它最大的影响。”在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下,组织的边界正在消失。组织创新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扁平化的网状价值结构取代了以往科层制的垂直层级结构,个人与组织不再是简单的依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雇佣者”,组织应该积极挖掘每一位员工的潜力,发挥他们的才能,营造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 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更应该用“数据说话”,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将人力资源的行为特征以数据化的形式呈现,如大数据绩效管理平台,基于大数据的人均效能分析系统,基于大数据的人才招聘与人岗匹配等。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意味着不仅是在某个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上提供工具,而是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流程都实现互联网化,给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及企业三方都带来实质性改变。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招聘、人才管理、绩效考核、组织文化构建等都需要顺应变化重新思考和架构。人力资源部门需要聚焦在核心价值,最大程度地开发人才价值、激发员工的内驱力和工作热情,打造一个富有活力、充满效率的新型组织,不断提升自身影响力和展现自身价值。 共享经济、互联网+、云、大数据、人口红利……这个时代充满了各种变数,企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人才竞争愈演愈烈,人力资源管理正在向更广、更深拓展,技术上的创新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正在引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与升级。在这个高度不确定、以颠覆性创新见长的时代,人才被视为组织重要的资本。任何一个管理者都不能准确预知企业的未来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企业的成功一定与人才密切关联。对于企业而言,除了抢夺优秀人才,更重要的是管理人才的能力。为了实现高业绩与企业发展的目标,我们会充分调动各方

2013年1月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试卷与答案

2013 年 1 月广东省自考0609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人假设之下,相应的管理模式必然是 ( B ) A. 集权管理 B. 参与管理 C. 民主管理 D. 应变管理 2.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目标是 ( A ) A. 人事匹配 B. 发现人才 C. 绩效考核 D. 薪酬分配 3.人力资源概念的提出者为 ( C ) A. 泰勒 B. 比尔 C. 德鲁克 D. 坎特 4.人力资源战略,首先要确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战略和 ( A ) A. 目标 B. 使命 C. 理念 D. 内容 5.一个企业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其产品和“独特性”和“顾客价值” ,若两者缺一,企业很难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提出这一观点的著作是 ( D ) A.《管理与人力资本》 B. 《科学管理原理》 C. 《工业心理学》 D. 《竞争战略》

6.企业建立分层的关键绩效评价体系,高层领导应采用( A ) A. 述职报告制度 B. 季度绩效考评 C. 月度绩效考评 D. 年度绩效考评 7.由直线部门的经理根据本业务发展需要,预测出将来对某种人员的需求量,向自己的上级主管提出用人要求和建议,然后由人力资源部进行横向 和纵向战斗汇总,最后根据组织的经营战略形成总体预测方法是 ( B ) A. 经验预测法 B. 微观集成法 C. 工作研究法 D. 趋势分析法 8.职位分类第一次实施于( A ) A. 芝加哥市 B. 洛杉矶市 C. 匹兹堡市 D. 奥克兰市 9.为达到某一目的所从事的一系列活动是 ( D ) A. 职称 B. 工作 C. 职业 D. 任务 10.定性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 D ) A. 职位分析问卷法 B. 功能性工作分析 C. 职位评级 D. 关键事件法 11.职位分析问卷法的开发者为 ( A ) A. 麦考密克 B. 麦克利兰 C. 泰勒 D. 梅奥 12.根据“招聘金字塔” ,接到录取通知书的人数与实际的就职人数比例宜保持在 ( A )

中国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但这些 人力资源目前大多处于潜在状态,现实人力资源是一种量大质 低的资源,这种资源状况既无助于中国今天及未来社会经济的 发展,甚至还会加重中国社会经济的负担,已经形成了严重的 失业问题和就业压力。因此,分拆研究中国人力资源现状和就 业形势,是开发人力资源,解决就业问题的前提。c” (一)人力资源总数庞大,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有13亿多人口,其中 人力资源总数为7.4亿左右,约占世界人力资源总数的3帆以 上。改革开放近四年来,中国文盲人口规模持续大幅度下降.全 国15岁以上文盲从2.3亿降至O.87亿,减少了62%。1964—2M年 期间,我国15岁以上人口成人识字率累计提高了43.3个百分点, 高于发展中国家累计平均增速13.6个百分点,更超越世界平均 增幅,2000年中国成人识字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5个百分 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2 年多,受教育总年限翻了一番多。19827—20凹年期间,我国从业 人员规模从4.5亿人增长到7.2亿人.增长了59%;从业人员的人 均受教育年限从5.81年提高到7.99年,提高2.18年;从业人员受 教育总人年数则从26.3亿人年增长至57.6亿人年,增长了1.2倍。 从1982年至2咖年,TDK贴片电容我国从业人员中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从o.87%增长到4历%;接受过高中阶段教育的人口比例 从10.54%增长到12.历%;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从业人员比 例从62.58%下降至40.98%。同朗,我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整体 文化素质均得到持续提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 由4.82年提高至6.79年,增加了近2年,增幅超过40%,其中小学 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例由73.1%下降为55.0%,大专及以 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例由o.04%提升为0,14%;第二产业从业 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内8.09年提高至9.44年,增加了1.4年,增幅 为16.7%,其中初个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例由78.4%下降 为71.6%,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例由1.58%提升为5.9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由929年提高至 10.79年,增加了15年,增幅为16.1%,其中初中及以下受教育水 平的人员比例出62.3%下降为49.6%,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 人员比例由5.64%提升为18.99%。’ 分析显示,近20年来,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的持续 提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相对较快的提高,主要 得益于文百半文盲率的下降和初中受教育水平人员比例的急速 提升,但与第二、三产业的差距仍然很大,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 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例有明显上升。 (二)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尽管我国 有着巨大的人力资源的数量,但是总体素质却比较低。据2003年 肿国统计年鉴》统计,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科技人员仅相当于发

广东省人力资源情况简介

广东省人力资源优势分析报告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1广东省人力资源现状 (1) 2相关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3) 2.1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相关内容 (3) 2.1.1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 (3) 2.1.2完善教育发展支撑体系 (4) 2.1.3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6) 2.1.4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7) 2.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相关内容 (8) 3珠三角地区人力资源优势分析 (10)

1广东省人力资源现状 2010年全年各级各类教育(不含非学历培训)招生689万人,比上年增长6.3%;在校学生2130万人,增长2.3%;毕业生586万人,增长4.3%。其中,特殊教育学校招生0.37万人,在校生2.61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277.23万人。 表1-1 2010年各级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毕业生人数及其增长速度 图1-1 2005年-2010年各类教育招生人数

2010年年末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416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2200个,比上年增加294个。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34万人年,比上年增长19.8%。全省R&D经费支出约800亿元,增长22.5%;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15亿元,增长15.1%。 2010年全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31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30项,应用技术成果398项,软科学成果3项。全年申请专利量152907件,增长21.7%;其中发明专利40866件,增长26.7%。专利授权量119346件,增长42.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691件,增长20.6%。经PCT(专利合作条约)提交专利申请6678件,增长51.2%。全年经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登记技术合同1755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42.50亿元。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4600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万亿元,增长17.0%。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7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9家;已建立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84家,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4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32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76项。认定技术创新专业镇309个,建立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250个。 全省共有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42个,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6个,法定质量计量综合检测机构19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90个,标准化技术机构13个,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28个。获得资质认证的实验室1658家,获得管理体系认证企业48996家,产品获得3C认证企业9704家。

人力资源开发广东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对策

(人力资源开发)广东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对策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学年论文 题目广东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和开发对策姓名 所于院系管理系 专业班级 07级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学号 日期2010 年 5 月 24 日 目录 1、广东人力资源基本情况.....................................................................P2 1.1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情况……………………………….……......................P2 1.2人力资源结构情况分析..........................................................................P2 2、广东人力资源现状的不足………………………..........………............P3 2.1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不足…………………………....……......................P3 2.2职业教育和培训仍很薄弱…………………………………......................P3 2.3人才流失严重………………………………………….…….....................P4 2.4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失衡…………………………………......................P4 3、广东人力资源开发对策…………….………………………..................P4 3.1加快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P4 3.2强化培训,制订应用型、实用化人才开发策略..……….......................P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