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交变盐雾(中文)

湿热交变盐雾(中文)
湿热交变盐雾(中文)

测试报告

编号:WBZ110802-0733 日期:2011-08-02 第1页 共7页

深圳市华阳通机电有限公司

东莞市塘厦镇科苑城鹿苑路152号

样品信息样品名称: TEC04半导体空调

样品编号: BZ110718-0279-1~6

样品型号: TEC04

样品尺寸: 450mm(H)×180mm(W)×200mm(D)

样品重量: 7kg

样品数量: 6 PCS

样品状况: 正常

测试信息 测试项目: 交变湿热,交变盐雾

收样日期: 2011-07-18

测试日期: 2011-07-19~2011-07-29

样品调节: ——

测试结果交变湿热: 测试后样品外观正常,性能由客户自行测试,结果见下表。

交变盐雾: 测试后样品外观正常,性能由客户自行测试,结果见下表。

样品 1#2#3#4#5#6#

试验前 44.9 47.2 85.7 17.2 17.4 951 绝缘电阻值

(MΩ) 试验后 53.0 7.26 7.12 1007 1067 1024

测试员:

批准人:

检验人:

编号:WBZ110802-0733 日期:2011-08-02 第2页 共7页

测试项目1:交变湿热

1.测试标准:ICE 60068-2-30

2.测试设备: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校准有效期 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机 150L TTS-YQ-067 2012年2月13日

3.测试方法及说明:

(1)将样品1#,2#,3#置于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中;

(2)测试条件如下图所示,下图所示为1个循环,共测试10个循环;

(3)测试后检查样品。

编号:WBZ110802-0733 日期:2011-08-02 第3页 共7页

测试项目2:交变盐雾

1.测试标准:ICE 60068-2-52

2.测试设备: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校准有效期

盐雾腐蚀试验箱 YWX/Q-250 TTS-YQ-030 2012年2月13日 微电脑恒温恒湿试验机 KMH-1000L TTS-YQ-026 2012年2月13日

3.测试方法说明:

(1)将清洁的样品4#,5#,6#放入盐雾箱,试验溶液采用浓度为50g/L 的NaCl溶液,试验溶液的PH

值为7.0,喷雾气压为98kPa,喷雾温度为35℃,喷雾时间为2h;

(2)将样品置于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机,调节试验机内环境为40℃,93%RH,使样品在该环境中贮存22h; (3)以上步骤为1个循环,进行10个循环试验共计240h。

编号:WBZ110802-0733 日期:2011-08-02 第4页 共7页 附录A:测试图片

测试前:

编号:WBZ110802-0733 日期:2011-08-02 第5页 共7页 测试中:

交变湿热

编号:WBZ110802-0733 日期:2011-08-02 第6页 共7页

交变盐雾

试验后:

测试后样品外观正常

编号:WBZ110802-0733 日期:2011-08-02 第7页 共7页

绝缘电阻值测量(性能测试照片由客户提供)

- - - 以 下 空 白 - - -

盐雾试验标准及试验结果的判定方法

盐雾试验标准及试验结果的判定方法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述所做的统一规定。盐雾试验标准是对盐雾试验条件,如温度、湿度、氯化钠溶液浓度和PH值等做的明确具体规定,另外还对盐雾试验箱性能提出技术要求。同种产品采用那种盐雾试验标准要根据盐雾试验的特性和金属的腐蚀速度及对盐雾的敏感程度选择。下面介绍几个盐雾试验标准,如GB/T242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2423.18—200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GB5938—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GB/T1771—9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盐雾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考核产品或金属材料的耐盐雾腐蚀质量,而盐雾试验结果判定正是对产品质量的宣判,它的判定结果是否正确合理,是正确衡量产品或金属抗盐雾腐蚀质量的关键。盐雾试验结果的判定方法有:评级判定法、称重判定法、腐蚀物出现判定法、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法。评级判定法是把腐蚀面积与总面积之比的百分数按一定的方法划分成几个级别,以某一个级别作为合格判定依据,它适合平板样品进行评价。 称重判定法是通过对腐蚀试验前后样品的重量进行称重的方法,计算出受腐蚀损失的重量来对样品耐腐蚀质量进行评判,它特别适用于对某种金属耐腐蚀质量进行考核; 腐蚀物出现判定法是一种定性的判定法,它以盐雾腐蚀试验后,产品是否产生腐蚀现象来对样品进行判定,一般产品标准中大多采用此方法; 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提供了设计腐蚀试验、分析腐蚀数据、确定腐蚀数据的置信度的方法,它主要用于分析、统计腐蚀情况,而不是具体用于某一具体产品的质量判定。 盐雾试验有中性盐雾试验N SS、醋酸盐雾AA SS和铜加速醋酸盐雾CASS、也称氯化铜醋酸盐雾试验三种,其中应用最广的是中性盐雾试验。盐雾试验基本内容是在35摄氏度下,5%的氯化钠水溶液,在试验箱内喷雾,模拟海水环境的加速腐蚀方法,其耐受时间的长短决定耐腐蚀性能的好坏。盐雾箱容积不小于012m 3、最好不小于014 m3、箱内温度35℃±2℃、喷雾压力70~170kPa、盐雾收集器至少两个、收集面积各80 cm2.被试面与垂直方向成15~30°让盐雾自由沉降在被测面上、不能直接喷射、试验支架用玻璃、塑料制造、试件不能相互接触、互相滴液;箱内温度35℃±2℃、每个收集器收集溶液1~2mL?h。

IEC 68-2-28 湿热试验指引

IEC 68-2-28 湿热试验指引 IEC 68-2-28 Guidance for damp heat tests 前言 本指引之目的在决定电工产品于湿热环境下,不论是否凝结水滴,其电性或机械特性之变异情形。湿热试验亦可用来决定试件之腐蚀效应。 范围 本指引提供一般规范作者所需之必要信息,以选择适当之试验方法及试验条件。本指引应与下列规范合用: a.IEC 68-2-3试验方法Ca:稳态湿热。 b.IEC 68-2-56试验方法Cb:装备稳态湿热。 c.IEC 68-2-30 试验方法Db:湿热温度循环。 d.IEC 68-2-38试验方法Z/AD:组合温度、湿度循环试验。 湿度产生法 1.喷水 将除去离子之水,喷雾成细小粒子,并藉由空气带入柜中,此时大部份之雾状粒子在途中已成为水气状态;注意不可直接将水喷入柜中。此系统能迅速提供湿度且不大需要维修,但若直接喷射,则柜中可能有少部份之雾状粒子,湿度常因润湿过度而不易控制。 1.水蒸气喷射 将热水蒸气直接喷入温度柜中。此系统能迅速提供湿气且容易控制(由蒸气阀控制),但在柜中温度较低之位置可能产生凝结现象。 1.挥发法 气泡式 以空气吹入含水之管路中,造成饱和水气。此系统在固定气流条件下,可藉由改变水温控制湿度,但若增加水温则柜温亦随之增加,且由于水之热容关系,在时间上会产生延迟,此种方法在气泡破裂时亦会产生少量雾状水分子。 表面挥发 利用空气通过一面积广大之水面而得到湿润,如空气不断经过静止之水面,或水流垂直向下,空气逆行而上。在此系统中雾状之现象不易发生,湿度可藉由改变水温来控制。但由于水之热容关系,湿度之变化在时间上将产生延迟。 水溶液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适用范围: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适用于电子、电工、五金电器、光电通讯、仪器仪表及其它产品、零部件及材料在高低温环境下贮存、运输、使用时的适应性试验;交变湿热试验箱是各类电子、电工、电器、塑胶等原材料和器件进行耐寒、耐热、耐干性试验及品管工程的可靠性测试设备;特别适用于光纤、LED、晶体、电感、PCB、电池、电脑、手机等产品的耐高温、耐低温、循环试验。 操作方法: 科文生产的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的操作面板设计在设备的右侧,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1、温湿度控制器:反应并控制箱体内的温度、湿度; 2、试验时间:设定试验时间; 3、电源开关:启动和关闭设备电源的控制开关。 4、制冷开关:启动和关闭设备制冷系统的控制开关。 5、加湿开关:启动加湿系统的控制开关。 6、照明开关:启动设备照明系统的控制开关。 7、其他还有缺水、缺相、过载、超温等保护报警。 具体操作: 1、将水箱加满纯净水,湿度传感器裹上纱布并置于水杯,确定水杯里面已经有水; 2、样品按规定安放在箱内托架上; 3、接好主电源线(插上插头),把线路板上的高分断路器推上; 4、打开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此时仪表显示主菜单,具体温湿度设定见仪表操作说明书 5、设定试验所需时间,打开加湿开关; 6、如果试验需要制冷或除湿,打开制冷开关,压缩机延时3分钟后开始工作; 如果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查看试验室内状况,打开照明开关,之后关闭。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结构大体可以分成控制系统、制冷系统、加热系统、湿度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空气循环系统6个部分(高低温试验箱没有湿度控制系统)。 下面科文与大家分别探讨高低温湿热试验箱主要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1、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的核心,它决定了试验箱的升温速率、精度、是否有程序控制等重要指标。现在试验箱的控制器大都采用PID控制,也有少部分采用PID与模糊控制相组合的控制方式。 2、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是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的关键部分之一。试验箱的制冷方式通常可分为机械制冷和液氮辅助制冷两种。机械制冷是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它们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机构和蒸发器组成,由于我们试验的温度低温要达到-55℃,单级制冷难以满足满足要求,因此综合试验箱的制冷方式一般采用复叠式制冷。液氮制冷主要是利用液氮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热量的原理来实现快速降温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液氮制冷通常作为压缩机机械制冷补充来使用,如在快速变温试验箱采用液氮喷雾作为补充,来实现快速降温的效果。3、加热系统: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的加热系统相对制冷系统而言,是比较简单。它主要有大功率电阻丝组成,由于试验箱要求的升温速率较大,因此试验箱的加热系统功率都比较大,而且在试验箱的底板也设有加热器。 4、湿度控制系统:

可靠性试验相关标准清单

可靠性试验相关标准 GB/T 3187-1994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 GB/T 4888-1985 故障树名词术语和符号 GB/T 5329-1985 试验筛选与筛分试验术语 GB/T 7289-1987 可靠性、维修性与有效性预计报告编写指南 GB/T 7826-1987 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程序 GB/T 7827-1987 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可靠性预计程序 GB/T 7828-1987 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可靠性设计评审 GB/T 7829-1987 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故障树分析程序 GB/T 9586-1988 荧光数码显示管加速寿命试验方法 GB/T 15174-1994 可靠性增长大纲 GB/T 10593.1-198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振动 GB/T 10593.2-199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盐雾 GB/T 10593.3-199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振动数据处理和归纳 GB/T 2423.1-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T 2423.2-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6-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 GB/T 2423.7-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c和导则:倾跌与翻倒(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 GB/T 2423.9-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10-199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 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d:宽频带随机振动一般要求 GB/T 2423.12-199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da:宽频带随机振动高再现性 GB/T 2423.13-199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db:宽频带随机振动中再现性 GB/T 2423.14-199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dc:宽频带随机振动低再现性 GB/T 2423.15-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Ga和导则:稳态加速度 GB/T 2423.16-199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和导则:长霉试验方法 GB/T 2423.17-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GB/T 2423.18-2000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GB/T 2423.19-198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c:接触点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试验方法 GB/T 2423.20-198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d:接触点和连接件的硫化氢试验方法 GB/T 2423.21-198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M:低气压试验方法 GB/T 2423.22-198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 GB/T 2423.23-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试验Q:密封 GB/T 2423.24-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 GB/T 2423.25-199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AM: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 GB/T 2423.26-199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BM:高温/低气压综合试验 GB/T 2423.27-198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AMD:低温/低气压/湿热综合试验方法 GB/T 2423.28-198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T:锡焊试验方法 GB/T 2423.29-199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强度

防锈油脂湿热试验法

防锈油脂湿热试验法 主胭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湿热试验箱评定防锈油脂对金属防锈性能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防锈油脂。 引用标准 SH 0 0 04 橡胶工业用溶剂油 SH/T 0217 防锈油脂试验试片锈蚀度试验法 SH/T 0218 防锈油脂试验用试片制备法 3 方法概要 涂覆试样的试片,置于温度49士1℃、相对湿度95%以_I二的湿热试验箱内.经按产品规格要求的试 验时间后,评定试片的锈蚀度。 准备工作 5-1试片的制备:按SH/T 0218中A法将三块试片打磨、清洗干净。 5.2试片涂覆试样 5.2-1防锈油:将摇动均匀的500 mL试样倒入烧杯中,除去试样表面气泡,并调整其温度在23士3℃, 用吊钩把制备好的试片垂直浸入试样中1min,接着以约100 mm/min的速度,提起挂在架子上。 5.2-2防锈脂:将试样加热使其熔融,取500 ml)试样置入烧杯中,用吊钩把制备好的试片垂直浸入熔 融的试样中,待试片一与试样温度相同后,调整温度使膜厚为38士5,接着以约100 mm/min的速度提起,挂在架上。 注:试样不同,涂箱温度也不一样,首先应按SH/T 0218测定膜厚.直至求得膜厚为38±5的杂覆温度。 涂覆试样的试片在相对湿度70%以下,温度23士3`C,无阳光直射和通风小的干净场所沥干24h 试验步骤 6.1 启动湿热试验箱,达到试验条件后,用吊钩将涂覆试样的试片悬挂在试片架上,在没有挂试片的钩槽上都要悬挂不锈钢片。然后按产品规格要求的试验时间连续运转。 6.2 把24 h开湿热试验箱检查一次,按规定取出试片,并应同时补挂入等量的不锈钢片。 6. 3 取出的试片,先用水冲洗、用热风吹干,再用橡胶工业用溶剂油洗净涂覆油膜,最后用热风吹干 氙灯老化箱,耐气候试验箱,紫外光老化试验箱,老化箱,日晒试验箱,氙灯老化试验箱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的常见问题解答以及技术参考

在高低温试验箱进行试验时,对流通散热在散热试验样品热交换中占有极重要的部分,热量从试验样品表面传递到周围空气中去的传热系数,受周围空气速度的影响,空气速度越高则热交换的效率也越高,这就是行业内常说的换热(现高低温试验箱的标准空气流速均为 3.7M/S),如果试验样品的热量过大则应相应增加风机功率,以达箱内精度平衡,同样,在温度相同时,空气速率越高,试验样品表面温度就越低。 气流除影响任一上试验样品的表面温度外,还影响试验样品表面上的高低温试验箱温度公布,对不同的气流速度和气流方向来说,在试验样品表面温度及温度分布之间不存在任何简单关系,同样明显的是如果要使试验符合实际条件,试验时就要对试验箱的某一特定的气流速度和气流方向,这将涉及到试验箱设计方面的许多问题,为了便于把试验结果果与实际的条件比较,有必要一

个清晰的、能重现的试验条件,这就导致“空气条件”的使用(注:“空气条件”使用无限空间内的空气条件,此时,在该空间内空气运动仅受散热试验样品本身的影响,由试验样品辐射的能量在该空间内吸收,因此,试图在试验箱中重现空气条件的试验是不切实际的,上海林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提醒广大用户不要采用此类试验方法)。 采用空气条件,通常并不导致使用价格高昂或者不切实际的大型试验室,既然空气条件有某些技术上的优点,而且比的空气条件易于做到,所以用作散热试验样品进行低温和高温试验时的优选方法,在有些情况下,采用无空气循环方法进行试验可能产生一些困难,因而在允许采用低速空气进行空气循环的场合给出了两种供选用的方法: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1、适用于试验箱的尺寸大得足以满足试验要求,但试验箱的升温或降温需要采用空气循环的试验。 2、适用于试验箱较小不能满足试验要求,或由于别的原因不能使用第一种方法的

盐雾试验验收标准

盐雾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目录索引 1.总则 (1) 2.引用标准 (2) 3.试验设备 (2) 4.试验条件 (3) 5.试件的放置 (4) 6.试件的初始检测 (4) 7.试件的预处理 (4) 8.试验程序 (5) 9.试验完成后的试样处理 (5) 10.最终检测 (5) 11.试验结果的判定 (5) 13.对照图片参考 (7) 13.图片对照参考 8

1.总则 1.1目的 为规范金属结构件的中性盐雾试验(NSS)的方法和判定标准而制定本规范。 1.2适用 该规范适用本公司所有金属结构件和紧固件的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1.3职责 1.3.1 IQC负责提出测试申请和提供测试样品; 1.3.2试验员负责根据样品材质和表面处理方式制定测试方案,并负责实施。 1.3.3试验员负责测试报告的编制和测试结果的判定。 1.3.4品质工程师负责报告的审核和最终判定。 2.引用标准 2.1 GB/T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2.2 QC/T625-1999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2.3 GB/T5267.1-2002 紧固件电镀层; 2.4ISO14993-2001 Corrosion of metals and alloys——accelerated testing involving cyclic exposure to salt mist,” dry” and “wet”condition; 3.试验设备 本试验所需设备为喷雾嘴、盐水桶、试验片支援架、喷雾液收集容器、试验室(1)、 盐水补给桶、压力桶、压缩空气之供给设备与排气设备等所构成 ,并依照如下条件试验。 注(1):试验室大小, 须在0.48m3以上。 3.1盐水喷雾试验机与其所需的管路应采用纯性材料, 不能对喷雾腐蚀试验有影响或本身 被腐蚀者; 3.2 喷雾嘴不可直接将试验液喷向试样, 喷雾室顶部聚集的溶液不得滴落在试样上; 3.3 试样滴落的试验液体不可流回盐水桶而再用于试验; 3.4 压缩空气不能含有油脂及灰尘;空气压力须保持在1.00.1kgf/cm2 因为压缩空气于膨胀时, 有吸热现象, 所以须事先有预热(2)如下附表,以获取均一温度的喷雾。 注(2):预热以增加压缩空气的温度与湿度; 压缩空气(Kpa)8498111126压力(Kgf/cm2)0.86 1.00 1.14 1.29

交变湿热试验标准总结

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T2423.4—2008 1.围 本试验标准适用于确定元件、设备或其他产品在高湿度与温度循环变化组合且通常会在试验样品表面产生凝露的条件下使用、运输和贮存的适应性。如果本试验用于检验带包装样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性能时,应带包装一起进行试验。 对于小的,质量轻的样品使用本试验,在样品表面产生凝露可能比较困难。用户应考虑使用其他代替试验,如GB/T 2423.34—2005. 2.一般说明 本试验包含了相对湿度维持在较高水平下的一个或多个温度循环。 本部分给出了两种循环,除了降温阶段不同外,其余部分完全一样在降温阶段中,方法2允许相对温度和湿度下降速率有较大的容差。 温度循环的上限和循环次数(见第3节)决定了试验的严酷程度。 试验过程见图1、图2a)、图2b)和图3。 本部分中述及的容差没有考虑测量不确定度。

3.严酷程度 3.1高温和循环次数的组合决定了试验的严酷程度。 3.2严酷程度应从下列数值中选择: a)高温:40℃;循环次数:2,6,12,21,56。 b)高温:55℃;循环次数:1,2,6。 4.初始检测 试验样品应按有关标准进行外观检查并进行电气和机械性能检测。 5.条件试验 试验样品应在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或按有关标准的其他规定放入试验箱中。 如果没有规定特定的安装架,那么安装架的热传导应尽可能低,

使得实际上对所有的试验样品都是绝热的。 5.1温度容差 总的温度容差±2K或±3K是考虑到了测量的绝对误差,温度的缓慢变化以及工作空间的温度变化而确定的。但是,为了维持相对湿度在规定的容差围,在任意时刻工作空间任何两点之间的温度差必须维持在一个较小的围。如果温度差超过1K,湿度条件就达不到要求。为了维持规定的湿度、温度短时波动应维持在±0.5K。 5.2稳定期 试验样品的温度应稳定在25℃±3K(GB/T 2421-1999和GB/T 2422-1995中给出了温度稳定的定义)。通过以下方法达到稳定:a)把试验样品放入试验箱里之前,先把试验样品放入另一个箱子里,或者, b)把试验样品放入试验箱里之后,将箱温调至25℃±3K,并保持到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为止。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达到温度稳定期间,其相对湿度必须在规定的试验用的标准大气条件的限值。 样品在试验箱稳定之后,箱的相对湿度应升到不小于95%,环境温度为25℃±3K。 5.3 24小时循环 5.3.1 箱温度应升到有关标准所规定的合适高温值。在3h±30min 之应该达到高温,其温升速率应保持在图2a)和图2b)中阴影区域的界限。

-关于湿热试验箱加湿和除湿方法的研究

关于湿热试验箱加湿和除湿方法的研究 编者:本文对湿热试验箱加湿和除湿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全面论述,有助于在新型湿热试验箱开发中加湿和除湿方法的工程应用。 湿热试验箱为了实现试验条件,不可避免地要对试验箱进行加湿和除湿的操作,本文打算就目前大量在湿热试验箱中运用较多的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建议使用的条件。 湿度表示的方法很多,就试验设备而言,通常用相对湿度这一概念描述湿度。相对湿度的定义是指空气中水汽分压力与该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比并用百分数表示。由水汽饱和压力性质可知,水汽的饱和压力只是温度的函数,与水汽可处的空气压力无关,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整理寻求到了表示水汽饱和压力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其中已被工程和计量大量采用的应当是戈夫格列其公式。它被目前气象部门编制湿度查算表所采用。 加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高水汽分压力,最初的加湿方式就是向试验箱壁喷淋水,通过控制水温使水表面饱和压力得到控制。箱壁表面的水形成较大的面,在这个面上向箱内通过扩散的方式向箱内加入水汽压使试验箱中相对湿度升高,这一方法出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当时对湿度的控制主要是用水银电接点式导电表进行简单的开关量调节,对于大滞后的热水箱水温的控制适应性较差,因此控制的过渡过程较长,不能满足交变湿热对加湿量要求较多的需要,更重要地是在对箱壁喷淋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有水滴淋在试品上对试品形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对箱内排水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一方法很快就被蒸汽加湿和浅水盘加湿所取代。但是这一方法还是有一些优点。虽然它的控制过渡过程较长,但系统稳定后湿度波动较小,比较适合做恒定湿热试验。另外在加湿过程中水汽不过热不会增加系统中的额外热量。还有,当控制喷淋水温使之低于试验要求的要点温度时,喷淋水具有除湿作用。 随着湿热试验由恒定湿热向交变湿热发展,要求有较快的加湿反应能力,喷淋加湿已不能满足要求时,蒸汽加湿和浅水盘加湿方法开始大量被采用并得到发展。 水汽的饱和压力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升高,当水温高至沸点时,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力时,水汽饱和压将超过100Kpa,这时一个特别加湿蒸汽锅炉会喷出蒸汽,向试验箱内加湿。这一加湿过程会很快完成。因此在交变湿热箱中被广泛运用。在很多情况下蒸汽的温度总是高于试验工况要求的温度,这时高湿的蒸汽和较低湿度的空气混和后,一部份水汽会凝结成水并放出汽化热,在箱内产生额外的热量,有时为了平衡这一部分热量往往要开启压缩机制冷。当制冷温度控制不当时可能会使蒸发器上结霜影响制冷效果,同时由于制冷的作用会

湿热循环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 试验名称:温湿循环试验 一、目的 确定电池包或系统在高温高湿与低温加速环境下之退化效应。 二、范围 本试验适合所有电池包或系统。 三、试验条件 1.极值温度、循环次数及时间。 四、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1.高温箱、低温箱应能提供第三节表中规定的极值温度条件。 2.高温箱、低温箱应符合以下要求: ——温度测量装置:±0.5℃; ——时间测量装置:±0.1%; 3.测试过程中,控制值(实际值)和目标值之间的误差要求: ——温度:±2℃。 五、数据记录和记录间隔 记录间隔小于时间的1%记录一次。 六、实验步骤 1.初始检测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检测。 2.试验样品按放 试验样品安装在试验箱内,应使气流畅通无阻的穿过及绕过试验样品,并且可以排除多余的水分。 3.试验 A.将试验样品置于恒温恒湿试验箱内为步骤1的条件。 B.初始保持阶段,从表1中步骤1至步骤3。 C.升温保湿阶段,从表1中步骤3至步骤4。 D.保温阶段,从表1中步骤4至步骤6。 E.降温阶段,从表1中步骤6至步骤7。 F.按照表1中循环循环方式及循环次数进行试验。 4.中间检测 由有关标准规定。

5.恢复 最后循环结束,试验样品置于(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常温下观察2小时。 6.最后检测 在观察期间,试验样品的要求:应无泄漏、外壳破裂、着火或爆炸等现象。试验后30分钟内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00Ω/V。 七、原始数据或实验现象记录 八、引用 根据GB/T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三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及其相关标准引用。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高低温交变试验箱?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冲击试验箱? 产品用途: 该产品适用于电子元气件的安全性能测试提供可靠性试验、产品筛选试验等,同时通过此装备试验,可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 型号工作室尺寸(mm) TH-80 400*500*500 TH-150 500*600*500 TH-225 600*750*500 TH-408 600*800*850 TH-800 1000*1000*800 TH-1000 1000*1000*1000 箱体结构: ◆全部功能采用计算机控制,系自主开发的软件,有良好的操作界面,使用户的操作和监测都更加简单和直观,保持功能可以使你正在运行的程序保持在目前的状态下,可以临时更改此程序段的数值,可以在屏幕上设置时间的参数,使制冷、加热、提蓝传送切换,按设定值自动进行。 ◆冷箱、热箱独立控制,箱门互相独立,扩大试验箱的使用范围。 ◆产品保温效果可以得到充分保证。 控制系统: ◆主控制器采用进口高精度液晶显示触摸按键温度控制器。 ◆该控制器采用液晶显示触摸屏,可显示设定参数、试验曲线、运行时间、加热器工作状态,PID参数自整定功能。控制程序的编制采用人机对话方式,仅需设定温度,就可实现制冷机自动运行功能。 ◆控制系统具备完善的检测装置能自动进行详细的故障显示。 ◆报警,配置485通讯接口及运行软件。 ◆设定精度:温度:0.1℃时间:Is用户程序容量:10×99段。 ◆运行方式:程序运行,恒定运行。独立超温保护仪表。设备工作时间累计计时器。 ◆低温区、高温区转换时间小于等于15秒。 ◆温度恢复时小于等于5分钟 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及压缩机:为了保证试验箱降温速率和最低温度的要求,本试验箱采用一套进口法国全封闭压 缩机所组成的二元复叠式风冷制冷系统。 ◆复叠式冷系统包含一个高温制冷循环和一个低温制冷循环,其连接容器为蒸发冷凝器,蒸发冷凝器是 也到能量传递的作用,将工作室内热能通过两级制冷系统传递出去,实现隆温的目的。 ◆制冷系统的设计应用能量调节技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既能保证在制冷机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又 能对制冷系统的能耗及制冷量进行有效的调节。 ◆我们的产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售后服务即时、周到,科宝全体人员欢迎您的来电!谢谢! ◆桌上型恒温恒湿机采用原装进口专用人机介面温湿度控制器,性能可靠,操作简便,控制技术达到目前 国际先进水平、性价比明显优于同类进口设备,是进行交变湿热试验的理想设备。 结构及部件:

GB2423.03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规程

GB2423.03恒定湿热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规程 本标准等效采用IEC 68-2-3《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l969年第三版)及1984年第一号修正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恒定湿热试验的试验程序、严酷等级和对试验箱(室)的基本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确定电工电子产品、元件、材料等在恒定湿热条件下使用和贮存的适应性。 2 引用标准 GB 242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 GB 242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名词术语 GB 2424. 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湿热试验导则 3 对试验箱(室)的要求 3. 1工作空间内应装有监控温、湿度条件的传感器。 3. 2工作空间内的温度应能保持在40±2 ℃、相对湿度应能保持在93%﹢2﹣3%的范围内。 本标准中规定的温度容差(±2°C),考虑了测量的绝对误差、温度的缓慢变化和工作空间内温度的均匀性,即工作空间内的温差。为使本标准规定的相对湿度容差(﹢2﹣3%)保持在要求的范围内,工作空间内任何两点的温差,在任一瞬时都不应大于1℃,短期的温度波动也必须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 3. 3凝结水应不断排出工作室外,未经纯化处理不得再次使用。 3.4使用直接与水接触产生湿度的加湿法时,在试验中水的电阻率应保持不小于500 Ω? m。 3.5工作空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应均匀,并尽可能与温湿度传感器处的条件一致。 3.6试验样品的特性及电气负载不应明显地影响工作空间内的温、湿度条件。 3.7试验箱(室)内壁和顶部的凝结水不应滴落到试验样品上。 4 严酷等级 在本标准中,试验严酷等级由于试验持续时间决定,有关标准应从下列持续时间中选取严酷等 级1]: 采用说明: 1] IEC 68-2-3(1969)无 2d。 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3 -1 1 -1 9批准 1994-07-01 实施 gb/t 2423.3-93 5 试验程序 5.1初始检测 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对其电气和机械性能进行检测。5.2条件试验 5.2.1将无包装、不通电的试验样品,在“准备使用”状态下,按正常工作位置或按有关标准规定的状态放入试验箱(室)的工作空间内。 5.2.2将工作空间的温度在不加湿的条件下升到40℃,以对试验样品进行预热,待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后再加湿,以免试验样品产生凝露。 5.2.3待工作空间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达到规定值并稳定后,开始计算试验持续时间。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操作规程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操作规程 一.开机步骤: 1.将配电柜电源打开。 2.打开冷却塔电源及供水开关。(如果是风冷则不需此步骤) 3.将试验箱的“总电源”开关合上。 4.按下机器正面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控制系统将通电。 二.注意事项 1.在操作当中,除非有绝对必要,请不要打开箱门,否则可能导致下列不良的后果: ·高温气流冲出箱外,造成烫伤。 ·高温空气可能触发火灾报警,产生误动作。 ·箱门内侧仍然保持高温,造成烫伤。 2.试验箱在安装时箱体外壳必须接地,如果试验箱没有接地,一旦漏电则会非常危险。 3.避免15分钟内关闭再开启冷冻机。 4.如果箱内放置发热试品时,试品电源控制请使用外加电源,不要直接使用本机电源。放入高温试料作低温试验时应注意:开启箱门时间要尽可能的短。 5.电路断路器和超温保护器是提供本机测试品以及操作者的安全保护,需要定期检查。 6.绝对禁止试验爆炸性,可燃性及高腐蚀性物质。 7.照明灯除必要时打开外,其余时间应关闭。 8.在做低温前,应将工作室檫干。 9.在垂直于主导风向的任何截面上,试验负载截面面积之和不应大于该处工作截面的三分之一。 10.本试验箱在刚开始一周内做高温时有烟雾及异味排除均属正常现象,因为试验箱在制造时,使用的钢板上面有润滑油,所以新的试验箱在刚开始使用高温时会产生油烟被烤产生的异味。 11.试验结束后不要立刻打开工作室大门,以免遭受热气流对操作人员的冲击。如必须马上取出试验样品,必须佩带隔热手套,以免烫伤。 12.所有试样应均匀放置,试验的放置应保证工作室有效空间内。 13.在插、拔试验箱与计算机的通讯接口连接线时,必须先关闭计算机电源决不允许带电插拔。带电插拔有可能造成仪表通讯口或电脑通讯口损坏。 14.试验工作结束,不用试验箱时,务必管带总电源开关。

耐湿热性检验规程

耐湿热性检验规程 1.目的 通过试验了解、预估和判断产品的耐湿热性能否满足标准和客 户的使用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测试各种表面涂层的耐湿热性,以及隔热材料实验前的 状态调节和性能测试。 3.职责 3.1型材喷涂过程中,喷涂成品质检员负责挂试板随跟批产品一同 喷涂,固化放置24h后送试板到理化中心。 3.2理化中心负责耐湿热性试验检测。 3.3质检部负责耐湿热性试验结果的综合判定工作。 4.检验规程: 4.1试板要求与尺寸 4.1.1试板应平整且没有变形,尺寸为150×75×1.0mm。 4.2试样标识 4.2.1每个测试板都应有明确标志,标好对应的型材代码、表面状态 及颜色、生产日期、检测日期等。 4.3检验仪器设备:HS-系列恒温恒湿试验箱。 4.4检验方法 4.4.1参照GB/T 1740《漆膜耐湿热测定法》,采用标准试板进行试验。 4.4.2检验环境:试验箱内温度为47±1℃,相对湿度96±2%。 4.4.3开启电源前应检查水箱的水位,不能低于其容积的50%。 4.4.4根据实验要求,在温度控制仪表上设定需要的温度,在湿度控 制仪上设定需要的湿度。 4.4.5将样板垂直悬挂于样板架上,样板正面不相接触。当回升到规 定的温度、湿度时,开始计算试验时间。 4.5样板检查

4.5.1试验中样板表面不应出现凝露。 4.5.2连续试验48小时检查一次。两次检查后,每隔72小时检查一 次。每次检查后,样板应变换位置。 4.5.3检查时,样板表面必须避免指印,在光线充足或灯光直射下与 标准比较,结果以三块样板中级别一致的两块为准。 4.6涂层经4000小时湿热试验后,对试验结果评定等级,其变化 ≤1级。 4.6.1一级:轻微变色;漆膜无起泡、生锈和脱落现象。 4.6.2二级:明显变色;漆膜表面起微泡面积小于50%,局部小泡面 积在4%以下,中泡面积在1%以下,锈点面积在2%以下;漆膜无脱落。 4.6.3三级:严重变色;漆膜表面起微泡面积超过50%,小泡面积在 5%以上,出现大泡,锈点面积在2%以上;漆膜出现脱落现象。 5.相关记录 5.1耐湿热性试验箱运行记录表 5.2耐湿热性试验记录表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原理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的湿热交换原理 高低温试验箱在低温高湿情况下,由于加入的蒸汽与空气未充分混合,或与箱壁接触而出现局部冷凝,则不仅使加入的蒸汽量减少,而且还放出热量使箱内湿空气温度上升;加上前述的ε′>ε,所以并非等温的加湿过程,箱内温度会有所升高。 蒸汽加湿如用电热加湿,分为开启式及密闭式。开启式响应性较慢,常有滞后现象,故湿度波动较大,但结构简单可靠。闭式蒸汽压力大于大气压,在0.1~0.3MPa 之间,无滞后,但需配有减压阀、电磁阀、泄水管等,结构复杂,多用于大型人工气候室中。开启式多用于中小型湿热箱中。 空气与水面直接接触的热湿交换原理: 当空气经过敞开的水面时,与水表面发生热湿交换。按其水温不同,可能仅发生显热交换;也可能既有显热交换,又能湿交换,同时还有潜热交换。显热交换是空气与水之间存在温差,因导热、对流和辐射作用而换热,而潜热交换是空气中的水蒸汽蒸发(或凝结)而吸收(或放出)汽化潜热的结果。总热交换量为显热交换量与潜热交换量的代数和。 空气与水面直接接触时,在贴近水面上,由于水分子作不规则运动的结果,形成了一个温度等于水面温度的饱和空气边界层,且其水蒸汽分子的浓度或水汽分压力取决于边界层的饱和空气温度。 如边界层的温度高于其上空气的温度,则由边界层向空气传热;反之则由空气向边界层传热。如边界层内水蒸汽分子浓度大于其上空气的水蒸汽分子浓度(即边界层的水蒸汽分压力大于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则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子数将增加;反之则将减少。前者称为“蒸发",后者称为“冷凝"。在蒸发过程中,边界层中减少了的水汽分子由水面跃出的水分子补充;在冷凝过程中,边界层中过多的水汽分子将回到水面。

湿热试验

第五章湿热试验 试验目的、影响机理、失效模式 潮湿环境可以引起材料电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 (1)表面影响 由于水份的吸收和扩散(渗透)作用,金属的氧化和/或电蚀、加速化学反应、表面有机涂层和无有机涂层的化学或电化学破坏、表面潮气和外来附着物相互作用产生腐蚀层、摩擦系数的变化引起粘合或粘附、 (2)材料特性的变化 由于吸附作用:材料体积膨胀 由于疑露和吸附作用:物理(机械强)度降低。绝缘材料的表面绝缘电阻和体积绝缘电阻下降、损耗角增大,由此生产了漏电流,对于整机设备,将会导致灵敏度降低、频率漂移,光学元件成像传输质量下降等。隔热材料的隔热特性变化、复合材料分层、材料的弹性或塑性改变、吸湿材料性能降低、润滑剂性能降低、炸药和推进剂性能降低。 (3)疑露游离水 电气短路、光学器件表面模糊、热传递特性变化 如体积膨胀,机械强度降低,由于吸潮,会使密封产品的密封性能降低或破坏,产品表面涂覆层剥落,产品标记模糊不清等。

湿热试验一般不能作为腐蚀试验。所为湿热的腐蚀作用是由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酸、碱性杂质或由于产品表面附着有焊渣、汗渍等污染物质而引起间接的化学和电化学腐蚀作用。为了防止样品表面污染而引起间接腐蚀作用,试验前,可以对试验样品采取清洁处理,例如用无水酒精进行清洁处理。 潮湿产品的影响机理见下图5-1。

图中:t为作用时间;θ为温度;△θ为温度变化;dθ/dt为温度变化率;为相对湿度;为绝对湿度;p u为大气中的污染因子。 试验条件及其选择 自然界能产生95%相对湿度的最高温度为+30℃,罩体内假设会由于截留了高湿空气、存在自由水、吸湿材料吸足了水、封口处渗入湿气等原因在高温时产生高湿,但在+71℃时不可能产生95%的相对湿度,IEC环境条件标准指出:对不通风的密闭体内,在全世间最恶劣的诱发环境条件(-65℃~+85℃)中使用,达到95%相对湿度时的温度为+50℃;其余为:在-25℃~+70℃范围内,达到95%,的温度为+40℃;在-40℃~+70℃范围内,达到95%,的温度为+45℃。美军标和国军标GJB150-86中的+60℃ 95%是试验条件,不是环境条件,它是为了能在短时间内暴露产品与在实际使用环境下相同的损伤、故障、失效而加严了的条件。 试验室试验是一种加速试验,它不具备在自然环境中所感觉那种潮湿的特点,她比自然环境所发生的潮湿更频繁、更严重、或周期更长。 美国为研究天然热带的潮湿与人造热带潮湿对产品影响的关系,刚开始用20℃±5℃~35℃±1℃,最低相对湿度始终保持在90%上。在35℃±1℃上保持12小时,在20℃±5℃上最低保持5小时为,其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温湿度曲线图分析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主要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温湿度曲线图分析 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主要用于对试验对象,比如:橡胶、塑料零部件等产品做高温、低温、湿热以及三者任意结合和交替进行试验。 那么,对于循环中如何设定参数,如何根据客户试验要求做相应的设备设计,所以,循环曲线的解读就特别关键,否则,制造出来的产品往往达不到客户要求。比如,以下为某汽车制造企业内部标准中关于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中湿热交变要求的循环曲线,现就湿热和温度升降速率做解读和分析。 第一个坐标图表示湿度变化曲线,试验开始时相对湿度为70%,再上升到95%,此时湿度增加时间不做强行要求,到95%后持续到从开始至5760分钟,这事温度保持在40℃。 第二个坐标图表示温度变化曲线。在湿度增加为95%并保持至试验时间5760分钟后,马上降为为25%,时间为60分钟,此时温度还是保持在40℃。 经过这60分钟的湿度下降后,湿度又开始增加到70%,此时温度跟着下降到20℃,时间为60分钟。 此后保持70%湿度/20℃60分钟。 开始升温20℃到60℃,湿度相应从70%增加为95%,此时升温速率做强行的要求,即“X”为5℃/分钟,从温度角度看应该在(60-20)/5=8分钟内完成。 再进入恒温恒湿阶段,紧接着就是降温进入低温环境,其曲线的解读和升温一样的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客户要求降温速率在5℃/分钟。一般在-10℃前可以做到,-10℃一下,比如-10摄氏度至-40℃温度阶段做到这么快的降温速率技术上就需要改进,比如增加压缩机,当然,成本也急剧上升,也许仅仅因为这点问题的解决导致成本成倍的增加。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曲线图: 下图为中英文翻译:

湿热交变盐雾(中文)

测试报告 编号:WBZ110802-0733 日期:2011-08-02 第1页 共7页 深圳市华阳通机电有限公司 东莞市塘厦镇科苑城鹿苑路152号 样品信息样品名称: TEC04半导体空调 样品编号: BZ110718-0279-1~6 样品型号: TEC04 样品尺寸: 450mm(H)×180mm(W)×200mm(D) 样品重量: 7kg 样品数量: 6 PCS 样品状况: 正常 测试信息 测试项目: 交变湿热,交变盐雾 收样日期: 2011-07-18 测试日期: 2011-07-19~2011-07-29 样品调节: —— 测试结果交变湿热: 测试后样品外观正常,性能由客户自行测试,结果见下表。 交变盐雾: 测试后样品外观正常,性能由客户自行测试,结果见下表。 样品 1#2#3#4#5#6# 试验前 44.9 47.2 85.7 17.2 17.4 951 绝缘电阻值 (MΩ) 试验后 53.0 7.26 7.12 1007 1067 1024 测试员: 批准人: 检验人:

编号:WBZ110802-0733 日期:2011-08-02 第2页 共7页 测试项目1:交变湿热 1.测试标准:ICE 60068-2-30 2.测试设备: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校准有效期 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机 150L TTS-YQ-067 2012年2月13日 3.测试方法及说明: (1)将样品1#,2#,3#置于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中; (2)测试条件如下图所示,下图所示为1个循环,共测试10个循环; (3)测试后检查样品。

编号:WBZ110802-0733 日期:2011-08-02 第3页 共7页 测试项目2:交变盐雾 1.测试标准:ICE 60068-2-52 2.测试设备: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校准有效期 盐雾腐蚀试验箱 YWX/Q-250 TTS-YQ-030 2012年2月13日 微电脑恒温恒湿试验机 KMH-1000L TTS-YQ-026 2012年2月13日 3.测试方法说明: (1)将清洁的样品4#,5#,6#放入盐雾箱,试验溶液采用浓度为50g/L 的NaCl溶液,试验溶液的PH 值为7.0,喷雾气压为98kPa,喷雾温度为35℃,喷雾时间为2h; (2)将样品置于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机,调节试验机内环境为40℃,93%RH,使样品在该环境中贮存22h; (3)以上步骤为1个循环,进行10个循环试验共计240h。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技术要求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技术要求 1.技术参数 a) 工作室尺寸:≥700*700*700mm,且≤750*750*750mm 外形尺寸:≤1400*1300*2100mm b) 温度范围:-50℃~100℃(可任意调节) c) 湿度范围:30%~98% R.H(温度在30℃~80℃时可任意调节) d) 温度均匀度:≤±2℃ e) 温度波动度:≤±0.5℃ f) 湿度波动度:+2、-3% R?H g) 降温速率:≥1.5℃/min h) 升温速度:2.0~3.0℃/min i) 时间设定范围:0~9999小时、分、秒 j) 电源要求:AC 380(±10%)V/50HZ 三相五线制 2.箱体结构 a) 箱体外壳采用优质(t=1.2mm)A3钢板数控机床加工成型,表面进行喷塑处理; b) 工作室采用优质(SUS304)不锈钢镜面板; c) 保温材质高密度玻璃纤维棉厚度大于100mm; d) 温湿度循环系统采用空调型低噪音长轴风扇电机,耐高低温之不锈钢多翼式叶轮,以达强度对流垂直扩散循环; e) 设备门采用无反作用门把手,操作更容易; f) 机器底部采用高品质可固定式PU活动轮; g) 观察窗采用多层中空钢化玻璃,内侧胶合片式导电膜加热除霜(清楚观察试验过程) f) 两个测试孔(机器左侧,上下分布,直径70mm)可外接测试电源线或信号线使用

h)设备分体式设计,采购方需要利用楼梯将设备抬上楼,搬上楼之后再重新组合安装,整体调试试机运行。楼梯及门的宽度详见安装要求。 3.加热系统 a) 采用远红外镍合金高速加温电加热器; b)高温完全独立系统,不影响低温试验、高温试验及交变湿热试验; c) 温湿度控制输出功率均由微电脑演算,以达高精度及高效率之用电效益; d) 在试验箱内设有超温保护器在加热丝不受控制的情况下断电,保护设备的加热系统 4.加湿系统 a) 内置式锅炉蒸汽式加湿器; b) 具有水位自动补偿、缺水报警系统; c)远红外不锈钢高速加温电热管; d) 湿度控制均采用P . I . D +S . S . R,系统同频道协调控制; e) 在加湿器内设有超温保护器在加湿管不受控制的情况下断电,保护设备的加湿系统。 5.制冷系统 a) 压缩机:全封闭原装进口机组; b) 制冷方式:机械式单机制冷; c) 冷凝方式:强制风冷冷却; d) 制冷剂:R404A (环保型); e) 全系统管路均作通气加压48H捡漏测试; f) 加温、降温系统完全独立; g) 内螺旋式冷媒铜管; h) 翅片斜率式蒸发器; i) 干燥过滤器、冷媒流量视窗、修理阀、油分离器、电磁阀、贮液筒均采用原装进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