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雷暴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及危害

论雷暴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及危害
论雷暴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及危害

论雷暴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及危害

论雷暴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及危害

2014-06-05 08:57

民航资源网

余镇威

我要评论0

气象因素与其它事故因素相比,是一种更为客观的自然环境因素,它仅仅是触发事故的外部条件,并不一定会造成飞行事故。只是由于人们的认知水平和预报条件有限,才会使得飞行陷入危险的境地,而在夏季飞行中,雷暴又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讨论的重点,认识它,掌握它,最大限度的减少雷暴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及危害。

1基本概念:

雷暴即积雨云中发生的雷电交加的激烈放电现象。因其一般伴有阵雨,所以也常常与雷雨通称,它是积雨云强烈发展的标志。雷暴中有强烈的湍流,积冰,闪电,阵雨和大风,有时还有冰雹,龙卷风和下击暴流,是一种严重威胁飞机安全的天气。

2雷暴的形成机理:

2.1雷暴形成的条件

一般雷暴形成的必要条件有三个:大量不稳定的能量;充沛的水汽;足够的冲击力。

2.2一般雷暴形成的三个阶段

雷暴通常由一个或几个雷暴单体组成。雷暴单体是一个对流单元,其生命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消散阶段。

2.2.1发展阶段:又称积云阶段,即从淡积云形成浓积云的转换阶段,虽然每个积雨云都是由积云发展而成,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发展成为积雨云。

2.2.2成熟阶段:从浓积云发展形成雷雨云的阶段,云顶发展的很高,有的甚至可以到达对流层顶部,在高强风的影响下,云顶常常形砧状云。这一阶段的前期,上升气流更大,当云滴增大到上升气流不能拖住时,就会下落成为降水。降水物下落时对周围空气产生拖拽作用,形成下降气流。云中气层是不稳定的,同时从上部落下来的冰晶,雪花不断融化吸收热量以及雨滴蒸发消耗热量,所以下降气流比周围的空气温度低,这种相对冷的空气随降水一起倾泻到地面后。向四周扩散形成外流,在外流区前缘为飓锋,锋面所到之处,地面气温下降非常多,气压急升,风向突然发生变化,常常伴有阵性大风及降水出现。随着云的不断发展聚集,点位梯度不断增大,就会出现闪电和雷鸣。

2.2.3消散阶段:在成熟阶段出现的低空外流,从底部切断了上升空气和暖湿空气的来源,上升气流减弱消失,下降气流遍布云中,雷暴单体就进入消散阶段。

3雷暴的分类

雷暴按强度不同,可分为一般雷暴和强雷暴。而根据形成雷暴的冲击力分类,又可分为热雷暴、地形雷暴和天气系统雷暴。

3.1热雷暴

由热力对流产生的雷暴称热雷暴。热雷暴往往发生在大尺度天气系统较弱的情况下,或在单一的气团内部。

3.2地形雷暴

地形雷暴是暖湿不稳定空气在山脉迎风坡被强迫抬升面形成的雷暴。地形雷暴的特点是:雷暴一般沿山脉走向成行出现,云中气流剧烈。降水强度大,有时一还会降冰雹;云底高度较低,常能遮住整个山头,所以山区飞行一般不宜从云下通过雷暴区。

3.3天气系统雷暴

由于天气系统能够产生系统性上升运动,在气团不稳定,水汽多的条件下,也能使对流发展而产生雷暴。而且,范围和强度都比较大的雷暴,往往和一定的天气系统相联系。而天气系统的雷暴又分为:锋面雷暴,冷涡雷暴,空中槽与切变线雷暴,热带气旋槽雷暴。

3.3.1锋面雷暴:在各种雷暴中,锋面雷暴出现的次数最多,而按锋型不同,锋面雷暴又分为:冷锋雷暴,静止锋雷暴和暖锋雷暴。

3.3.1.1冷锋雷暴:我国冷锋活动频繁,它是形成雷暴的重要天气系统,冷锋雷暴是冷空气强烈冲击暖湿不稳定空气形成的。

3.3.1.2静止锋雷暴:它是由暖湿不稳定空气沿锋面上升或是由低沉气流辐合上升而形成的,它多出现在锋面的两侧,呈分散的状态分布。

3.3.1.3暖风雷暴:它是由暖湿不稳定空气沿暖锋上升而形成。

3.3.2空中槽与切变线雷暴

空中槽切变线出现时,在地图上有时有锋面相随有时则没有,当空气暖湿气流不稳定时,槽线和切变线附近气流的辐合上升运动,往往给产生雷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3.3热带气旋槽雷暴

热带气旋槽雷暴是指自然带气旋中心向外伸出的低压槽中

产生的雷暴,热带气旋区内的空气高温高湿,具有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在热带气旋槽中,热力对流旺盛,又有一定强度的辐合上升运动,所以常常产生雷暴。

4雷暴的移动和传播

雷暴从产生到消失的整个过程中主要受两个因素的作用:一是随风飘移;二是传播。一般雷暴的移动,主要受前者的影

响;强雷暴的移动,主要受后者的影响,通常,一般雷暴的移动方向大致与对流层中平均风得风向相一致。另外,江河,大湖泊以及山脉对雷暴移动的影响很大。

雷暴的传播,是指在原来雷暴得周围产生出新雷暴的现象。雷暴(尤其是强雷暴)中得低空外流与入流气流之间有相当强的辐合,可触发产生新的雷暴。新雷暴发展,老雷暴消亡,这就是一种雷暴地传播过程。

5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雷暴产生的危险天气主要包括:雷电、颠簸、暴雨、积冰、冰雹,下洗气流和龙卷风。

5.1飞机颠簸

雷暴云中的上升、下降气流对飞行造成严重威胁,特别是成熟阶段的雷暴云,最强的上升气流可达到50-60米/秒,同台风不相上下,航空器在雷雨区内飞行,飞机会遇到严重颠簸,使飞行高度在几秒内升降几十米到几百米。严重时,飞行仪表失真,飞机操纵困难甚至失控,是导致飞行事故最危险的天气现象之一。

5.2雹击

通常,在成熟阶段的雷暴云中,其高度多为3000米到9000米,这时遭遇冰雹的可能性最大。飞行中遇到冰雹,由于相对速度很大,所以飞机的雷达罩、机翼、水平安定等部位易遭雹击,从而使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变差,加大了失速速度,

容易造成飞行事故。

5.3积冰

雷暴云中含有大量的过冷水滴,容易造成飞机积冰,特别是在飞机起飞着陆阶段,往往速度较低,不易操纵,如果飞机在起飞着陆时遇到积冰往往会引发飞行事故。结冰往往对飞机的失速特性,起飞性能,爬升性能,续航性能,着陆性能,发动机性能,稳定性等有很大的影响。

5.4雷击

当飞机在雷区内飞行时,由于机翼、机身等凸出部位,电场很强,导致飞机遭受雷击。根据统计分析,各部位雷击的概率为:雷达天线为>机翼为>机身。外部设备(如:翼尖,航行灯,风挡加热器等)的防护罩或整形罩被击穿后,闪电电流进入机舱内部造成设备和电源的损坏,甚至危及机组和乘客的安全;闪电和闪电引起的瞬间点磁场对仪表,通讯,导航及着陆系统造成干扰或者中断,另外,由于喷气发动机的燃料蒸汽是易燃的,如果邮箱被击中的话有可能发生燃烧或是爆炸。

5.5下洗气流

下洗气流又被称为下击暴流。下击暴流是雷暴强烈发展的产物,其水平尺度通常为4-40千米,产生的雷暴大风可达18米/秒以上,但其生命周期很短,一般只有10-16分钟(微下击暴流只有几分钟)。由于下击暴流(包括微下击暴流)中

伴有强烈的下降气流和雷暴大风,对飞机的起降有极大的危害,如果航空器在起飞阶段遇到下击暴流,如果处置不当,就会导致飞行事故的发生。

5.6龙卷风

龙卷风是在积雨云中出现,但绝大多数不会产生这样的状况。只有那些发展的特别强烈的雷暴云才会出现。而龙卷风造成的破环力不难想象,本文就不做阐述。

6遭遇雷暴时的建议与措施

6.1飞行前的准备

6.1.1飞行前飞行人员要认真向签派气象员详细了解飞行区

域天气情况及变化趋势,特别是对有可能产生雷暴的区域要认真研究雷暴的性质,位置,范围,强度,高度,移动偶那个方向和速度,发展趋势等情况,同时考虑到绕飞方案及注意事项。

6.2雷暴的判断

白天飞行的时候,可根据云的外貌和飞机上无线电设备所受千扰的情况来判断雷暴云的远近,在距雷暴40-50公里时,耳机中会有“卡、卡……”的响声,甚至使无线电通信中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利用雷达探测,在地面用气象测雨雷达,在空中可用机载雷达。雷暴云在雷达荧光屏上显示出明亮的回波。从回波的分布可以清楚的看出雷暴云是孤立分散的,或是连绵成带状的,还是成片状的。从回波的亮度变

化可以看出雷暴云强度的变化,亮度越亮,边缘轮廓线清晰、回波看上去很紧实的,说明雷暴云的发展旺盛,有雷雨。

雷暴条件下建议处置措施:

1)航空器的起降阶段。雷暴的成熟阶段是影响飞行安全最大的阶段。航空器在起降阶段,通常情况下飞行高度较小,当突然遇到较大强烈的雷暴时,会造成严重的飞行事故,鉴于雷暴具有巨大的危害性,当机场上空或附近,尤其在航空器的起降航道上出现雷暴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航空器在航行阶段。

飞行中,机组只要有可能就应当避开雷暴区以内飞行,而避开的方法不外乎推迟起飞时刻,改变航向,高度,空中等待,绕飞,改航,备降,返航等等。

如果航线上雷暴云孤立分散,可以采取绕飞的方法。即相对独立分散的热雷暴或地形雷暴,可以从云的上风方向绕过,目视距离云体不小于10KM。由于雷暴云可以在二、三十分钟发生很大的变化,原来判断是可以绕过去的,可是等飞机飞到那里情况可能变化了,云体增大,或是连成一片绕不过去,则需要备降或返航。

从云顶越过:如果飞机升限,油料等条件允许,可以从云上飞过。越过时,距云顶高度不应小于500米。(公司规定是云顶绕飞1500米以上)因此,飞越前需对雷暴云的范围、云顶高度、飞机升限、爬高性能等准确了解。如果飞机只能

勉强到达云顶,就不宜采取这种方法。

从云底通过:如果雷暴云的发展不太强烈,云下没有降水,能见度也不坏,下面的地势平坦,也是可以从云下飞过的。这样一般应在从地面到云底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高度上

飞过。如果没有把握,千万不要从雷暴云下通过。

从云隙间穿过:在雷暴呈带状分布时,如果存在较大的云隙,则可以从云隙间穿过。穿过时,应从空隙最大处(两块雷暴云之间的空隙应不小于50-70千米),垂直于云带迅速通过。特别是在夏季飞行中,我们应当经常监视天气变化,当发现回波后,得注意其强度的变化。实践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一块淡积云变成雷雨云只需要10-20分钟,并能使原来孤立分散的雷暴连接成片。

7结论

从上述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雷暴天气提供给了我们一个复杂困难的外部环境条件,是一种客观的事实,但并非没有办法去解决,它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只要我们对其有比较深刻的认识,避害趋利,保证飞行安全。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编号:SM-ZD-42526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由于飞行速度快,距离长气候瞬息万变,飞机要经受各种复杂多变的天气影响;有许多空难是由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的。因此现代化航空要有气象部门提供本场天气实况,降落站实况,预报,以及所经过的航路预报等。 大气温度。温度的变化对飞机乘员会直接影响;对航空器各种仪表附件也会造成影响。飞机要飞越各种温度地区,由于温差变化大,要使乘员和机件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在飞机驾驶舱和额舱内都装有空调设备;对机件和设备在选材方面要求能适应一定温度差的变化。 见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视力正常的人能分辨出目标的最大距离;二是指一定距离内观察目标物的清晰程度。航空活动中,飞行员需要观察障碍物,并分辨出他们的种类,判断出它们的位置。要分辨出目标物,最基本的条件是要看清目标物的轮廓。因此,航空能见度的定义为:视力正常的人在昼间看清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和在夜间看清灯光发光点

浅析飞行员心理素质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飞行员心理素质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现代飞机从原始的一杆两舵走向了智能化,从而对现代飞行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表明,在人的因素中,飞行人员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飞行事故又占相当的比例。因此,探讨飞行员的心理品质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有助于提高飞行员的心理素质,从而避免不安全飞行事故的发生。在飞行活动中,影响飞行员心理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飞行环境(自然和人文环境)、飞行疲劳、特情情况和情绪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可采用“提高飞行员的身体素质孝搞好特情处置“预防”心理教育、对飞行员实施飞行心理训练”等方法,以便更好地保证飞行安全。 关键词: 人的因素心理素质心理训练飞行安全 0 引言 自从人类于1903年有了第一架飞机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飞机的不断改进世界民航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进入20世纪50年后,大量的飞机被投入到了干线运输中,而飞机的事故率也不断的增加。在世界范围内造成飞行事故空勤机组的因素一直保持在80%左右,如果再加上空中交通管制,机务维修机场保障的差错由人为原因造成的飞机事故率可高达90%以上。 附:飞行事故中人的因素发展趋势 年份事故率人的因素机械因素 1950年33.2 40% 60% 1960年 6.7 50% 50% 1970年 3.0 60% 40% 1980年 2.3 70% 30% 1990年 1.6 80% 20% 从血的教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飞行事故,航空地面事故,还是其它事故或事故征候,除少数由于天气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外,大多数都是人为差错埋下的祸根。现代飞机从原始的一杆两舵走向了智能化,从而对现代飞行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研究飞行人员身体素质已转向脑力资源开发,航空医学的重点也由生理走向心理,我们研究飞行中人的因素更应该研究心理与行为的变化。研究表明,在人的因素中,飞行人员的心理因素所造成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由于飞行速度快,距离长气候瞬息万变,飞机要经受各种复杂多变的天气影响;有许多空难是由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的。因此现代化航空要有气象部门提供本场天气实况,降落站实况,预报,以及所经过的航路预报等。 大气温度。温度的变化对飞机乘员会直接影响;对航空器各种仪表附件也会造成影响。飞机要飞越各种温度地区,由于温差变化大,要使乘员和机件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在飞机驾驶舱和额舱内都装有空调设备;对机件和设备在选材方面要求能适应一定温度差的变化。 见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视力正常的人能分辨出目标的最大距离;二是指一定距离内观察目标物的清晰程度。航空活动中,飞行员需要观察障碍物,并分辨出他们的种类,判断出它们的位置。要分辨出目标物,最基本的条件是要看清目标物的轮廓。因此,航空能见度的定义为:视力正常的人在昼间看清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和在夜间看清灯光发光点的距离。烟、雾、尘、霾、这些天气现象都直接影响机场的能见度,影响飞行员目视飞行,对起飞和降落影响极大。 (1)雾: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水滴或水晶造成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叫浓雾;造成能见度在5-9公里之间的轻雾。飞行中从仪表飞行转入目视飞行时,如果看到是碎雾,飞机看起来像抬头,飞行员容易不自觉的顶杆,使下降率增大,造成五边后段低于下划线。我公司总部所在地济南摇墙机场。其周边水汽充沛,因此,每年秋冬交季之时,温度下降到接近露点,很容易产生大雾,而每当大雾形成之时,往往又是静风或风速很小,雾气很难迅速消散,对我公司的航班生产带来较大影响。

(2)烟:大量聚集在空中的烟粒,能见度小于10公里形成烟幕必须要有适宜的地形地理,以及风向、风速等地理换件和条件。飞行员转入目视飞行时受烟幕飞机本身合成速度的影响,会觉得飞机迅速低于或高于五边的没定速度,也就是飞行员感觉飞机的地速不太真实,这个时候要多参考仪表,保证飞机的稳定进近形态。 (3)霾、风沙、浮尘:霾这种天气现象在机场的气象报文和自动终端情报通波中都经常能够看到和听到,它是指大量的烟、尘等固体杂质悬浮在空中造成空气的浑浊现象。 风沙是被强风卷起的沙尘;浮尘是浮游于空中的细小尘粒,能见度均小于10公里。这三种天气现象给飞行员的错觉是使目标朦胧,感觉很远。造成飞机高于下滑线的错觉,飞行员容易倾向于不自觉的顶杆修正,造成下滑线低。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破坏,每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内蒙古、华北一带经常会出现大风扬沙,甚至是沙尘暴或强沙暴,对飞行安全带来较大威胁,伴随着恶劣天气出现的不仅有低能见度,往往还有大侧风和乱流,每当这个时候对整个机组的技术水平,心理素质以及判断能力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4)吹雪:地面的积雪被强风卷入空中,能见度低于10公里,吹雪能造成减少目视信息的亮度和清晰度,灯光看起来变得很远;同时容易将吹雪的一部分误以为是地面,导致飞行员错误的判断高距比,使飞机偏离正常的下滑线。 世界上最大的空难也与雾有关,1977年3月28日,两架747大型喷汽飞机在加那利群岛上空迎头相撞,由此导致的死亡人数上升到今天的574人。

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摘要雷暴对飞行安全危害极大。在雷雨季节飞行时,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雷暴的特点,掌握好航线的天气动态,机组密切配合,做好雷暴区飞行的安全工作。本文重点阐述了雷暴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尤其是雷击、强降雨、风切变等现象造成的危害,以及机组为保证飞行安全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雷暴;飞行;影响;风切变;安全 Effect of Thunderstorm on Flight ZHANG Weigang Abstract Thunderstorm is harmful for the flight-safe. When flight in the season of the thunderstorm, make sure you know the kinds of the thunderstorm, and master the weather condition on airway.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weather effect due to thunderstorm on flight especially caused by wind shear,heavy rain,lightening ,etc. And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various operating methods to the thunderstorm during every flight phase, and what the crew should do. Keywords thunderstorm;flight;effect;wind shear;security 0引言 雷暴是一种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它是积雨云强烈发展的结果。在雷暴活动区飞行,会遇到强烈的湍流、积冰、雷击、强降雨和恶劣能见度,有时还会遇到冰雹、下击暴流和低空风切变。这些危险的天气现象会降低飞行的操纵性能、破坏飞机的动力系统、电子和导航系统等,严重威胁到旅客及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本文希望通过论述由雷暴引起的危害飞行安全的恶劣天气现象,总结在雷暴条件下飞行的经验,以探求减小雷暴危害、保证飞行安全的方法。 1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雷暴多发的区域,雷暴地域分布有以下3个特点:南方比北方多;山地比平原多;内陆比沿海多。我国雷暴的季节分布有以下3个特点:夏季最为旺盛频繁;冬季最少;春季和秋季只出现在局部地区。下面说明雷暴区飞行可能

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

分类号编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技术报告课题名称: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 学员姓名施杰 专业飞行与指挥 班级直—11 指导教员韩旭鹏 2009年02 月

论文题目: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 作者:施杰 指导教员:韩旭鹏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城市地形、飞行高度、城市气候等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并根据城市特点对空中出现特情的处置方法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直升机城市安全

TITLE:Analysis Of Helicopter Safety Flight In The Cities AUTHOR:Shi Jie TUTOR:Han Xupeng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elicopter fligh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ities.Analysis focused on the urban terrain,flight altitude,urban climate and other factors impact on flight safety.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cities,making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disposal methods to the special air circumstances. KEYWORDS:elicopter city safey 目录 0引言 (1) 1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特点 (2) 1.1直升机飞行的特点 (2) 1.2城市气候对飞行的影响 (3) 1.3能见度对城市飞行的影响 (4) 2 预防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发生危险应注意的问题 (5) 2.1如何在城市复杂地形中保证飞行安全 (5) 2.2 保持高度是安全的重要保证 (6) 2.3机动飞行的注意事项 (8) 3空中特情的处置方法研究 (9) 3.1 空中出现特情的原因分析 (9)

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及对策(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及对策(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及对策(新版) 飞行安全是航空事业的灵魂和纽带,是各国航空公司最关心的头等大事。由于任何飞行都需要在一定气象条件下进行,因此,目前航空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受天气因素的制约。 从国际民航近13年飞行事故统计来看,事故年平均为36起,近13年因气象原因造成的飞行事故共160起,年平均为12.3起,占总事故的1/3,在飞行事故9类原因中占第二位。据国内1980-1994年统计,与气象有关的飞行事故占总事故的12.2%。 一、恶劣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1、风切变对飞行的影响 风切变表现为气流运动速度和方向的突然变化。飞机在这种环境中飞行,相应地就要发生突然性的空速变化,空速变化引起了升力变化,升力的变化又引起了飞行高度的变化。如果遇到的是空速突然减小,而飞行员又未能立即采取措施,飞机就要掉高度,以至

发生事故。 1983年4月4日,中国南海石油联合服务总公司民航直升机公司空中国王-200型飞机,起飞过程中遇到低空风切变,失速坠地。 1991年4月25日,南方航空公司B757/2801号飞机在昆明机场进近中遇到中度风切变,飞机重着陆受损。 2000年6月22日,武汉航空公司运七飞机在武汉王家敦机场进场中遇到雷暴云,受微下击暴流影响坠地失事。 2、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雷暴云是一个“天气制造厂”,它能生产各式各样的危及飞行安全的天气现象--强烈的湍流、积冰、闪电击(雷击)、雷雨、大风,有时还有冰雹、龙卷风、下冲气流和低空风切变。当飞机误入雷暴活动区内,轻者造成人机损伤,重者造成机毁人亡。因此,雷暴是目前被航空界、气象界所公认的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的敌人。 1990年3月日,东方航空公司三*戟B2208飞机在桂林机场进场时遇到雷雨云,飞机冲出跑道。 1988年8月31日,广州三*戟2218飞机在香港启德机场,遇到

航空安全诸要素(天气对飞行的影响)

航空安全诸要素(天气对飞行的影响) 由于飞行速度快,距离长气候瞬息万变,飞机要经受各种复杂多变的天气影响;有许多空难是由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的。因此现代化航空要有气象部门提供本场天气实况,降落站实况,预报,以及所经过的航路预报等。大气温度。温度的变化对飞机乘员会直接影响;对航空器各种仪表附件也会造成影响。飞机要飞越各种温度地区,由于温差变化大,要使乘员和机件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在飞机驾驶舱和额舱内都装有空调设备;对机件和设备在选材方面要求能适应一定温度差的变化。烟、雾、尘、霾、这些天气现象都直接影响机场的能见度,影响飞行员目视飞行,对起飞和降落影响极大。云,有高、中、低云,低云影响飞机起飞和降落,中、高云影响目视飞行,有些云会造成强烈颠簸,有些会形成云中结冰,使飞机不能维持安全高度。而积雨云是飞行之敌,必须避开。对绕飞雷雨操纵,在《中国民航飞行条例》中有明文规定;①只准有雷达的飞机或者根据气象雷达探测的资料能够确切判明雷雨位置,方可在云中绕飞,但距离积雨云不得小于10km;②只准机舱有增压或氧气设备并具有相应升限的飞机从云层上面绕飞; ③只准在安全高度上,偏离航线不超过导航设备的有效半径范围内绕飞。云外绕飞时,距离积雨云,昼间不得小于5km,夜间不得小于10km;两个云体之间不小于20km时,方可从中间通过;④只准昼间从云下目视绕飞雷雨,但飞机与云底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400m;飞行真实高度,在平原、丘陵地区不得低于300m,在山区不得低于600m;飞机距主降水区不得小于10km。积雨云会产生急剧的上升下降气流,暴雨、冰雹、雷电、风切变等一切恶劣天气现象,极大地影响航空安全,所有一切从事飞行的人都要熟悉它,迥避它。⑤飞机从开始滑行到落地关车,始终受着风的影响。在起飞和降落时,飞机一定要迎风起、降,以减少滑跑距离;各种机型都有不同的侧飞标准,以便飞行人员和航行管制人员掌握标准起降。高空风的变化是飞行人员预测到达时间和随时修正偏流的领航依据。对航空安全影响最大的是风切变,低空风切变是威胁起落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事故的分析发现,风切变导致的空中事故大多发生在飞机起飞或着陆的飞行阶段。“风切变”是气象学里面的一个概念,由于和飞行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航

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关于影响飞机飞行安全因素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车灯设计;线光源;光强度;优化模型;追迹法 注:摘要内容不超过一页。主要包括用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主要结果是什么,有什么特色。在完成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还做了哪些有意义的工作等。 摘要中不要出现公式和表格。篇幅A4纸大半页,不超过1页。 关键词是能够反映全文问题、内容、方法和特色的最关键的词语,个数3-8个。

1.飞行安全的背景 飞机在飞行中除了受到所在领域的大气物理性质的影响,而且无时无刻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例如:飞机所在领域的密度、压强、声速等大气物理性质决定了飞机的升力大小;又如气候条件中云量的多少、云底的高低、厚薄、直接影响飞行视程和飞机的起降;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飞机积冰、颠簸或遭受雷击可能危及飞行安全,气温超过一定限度,将影响飞机的载量,恶劣的能见度直接影响飞机的起飞和着陆。风会改变飞机的上升、下滑率和滑跑距离,冰雹会打坏飞机和其他地面设施等。 2.基本假设 1、本文中涉及的数据均以波音747-400为准; 2、假设波音747-400机翼的平均宽度为8.75m; 3、假设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为典型巡航与最高巡航的算术平均值; 4、假设忽略机身产生的升力; 3.飞行安全因素的探究 3.1参数的求解及数据的预处理 飞机在空中平稳飞行时,飞机的重力和飞机机翼产生的升力相等。在假设2中机翼翼宽平均为8.75m,机翼翼展为64.4m。升力系数对同一机型来说,升力系数是一定值。因此在计算该机型升力系数时,选取飞机在1000m内的相关参数,升力按最大起飞重量计算。波音747-400部分参数【1】如下表1,国际标准大气【2】如下表2: 大气温度/K

低能见度对飞行的影响及安全攻略

低能见度对飞行的影响及安全攻略 低能见度也是危及飞行的危险天气之一,能见度反映飞行员的视程大小,决定着飞机能否正 常起飞和降落。安全,是航空的首要任务。跑道视程是能见度在机场这个特定范围内应用的 扩展和演化。从飞行事故来看,低能见度是造成飞行事故、影响飞行不正常的主要因素之一,几乎50%是发生在低能见度的天气情况下。 1能见度在航空学上的定义 能见度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一个指标,一般所说的能见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正常的人能分 辨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二是指一定距离内观察目标物的清晰程度。能见度和当时的天气情 况密切相关。当出现降雨、雾、霾、沙尘暴等天气过程时,大气透明度较低,因此能见度较差。 在航空学中,能见度的定义如下: (1)一定大小的黑色物体置于地上,在背景为亮色的情况下能够被看见并被识别的最远距离; (2)以暗色作为背景,1000烛光能够被识别的最远距离。 航空能见度:当在明亮的背景下观测时,能够看到和辨认出位于近地面的一定范围内的黑色 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在无光的背景下,使用1000坎德拉的灯光能够看到和辨认出的最大距离。 有效能见度:指观测点四周一半以上的视野内都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目前,中国民航观 测和报告有效能见度。 主导能见度:指观测点四周一半或以上的视野内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 跑道能见度:指从跑道的一端沿跑道方向可以辨认跑道本身或接近跑道的目标物(夜间为指 定的跑道边灯)的最大距离。 垂直能见度:指浑浊煤质中的垂直视程。 倾斜能见度:指从飞行中的飞机驾驶舱观察未被云层遮蔽的地面上的明显目标物(夜间为规 定的灯光)时,能够辨认出来的最大距离。从地面向斜上方观察时能见度也称为倾斜能见度。 最小能见度:指能见度因方向而异时,其中最小的能见距离。 2低能见度条件下容易出现的飞行偏差 目前,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实施进近、着陆,驾驶员大都是借助地面、机载导航设施/设备来 引导飞机按照规定的航径飞向跑道。其常用模式是仪表着陆系统(ILS),俗称“盲降”。它可 以同时实施水平和垂直精密引导。一般机场开放“一类标准”,即可以将飞机引导到高度200 英尺(60米)。在大多数情况下,飞行员在这个高度上能够看到跑道或者跑道引导灯光。而 其他非精密进近方式,如无方向性信标(NDB)、甚高频全向信标(VOR),则只进行水平引导,不能进行垂直方向上的引导。其对能见度的要求是ILS的3倍-4倍,发生事故的概率也 比ILS高7倍-8倍。 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实施进近、着陆,大都是在能见跑道或其他目视参考之前,采用仪表进 近方式。而在能见跑道或其他目视参考之后,则转为目视进近方式。经验告诉我们,在低能 见度条件下进近、着陆,最容易出现以下飞行偏差:

危及飞行安全因素分析.

目录 一、引言 (2) 二、危及飞行安全的几种因素........................... 2 (一人的因素 (2) 1. 飞行人员的因素 (3) 2. 指挥人员的因素 (3) 3. 机械人员的因素 (4) 4. 其他人为因素 (4) (二气象与地理环境因素 (5) (三领航因素 (6) (四昼夜间因素 (7) (五管制因素 (7) (六其他因素……………………………………… 9 三、主要分析飞行管制对飞行安全的重要性及未来飞行管制的展望与设想…………………… 9 四、结束语…………………………………………… 12 参考资料 危及飞行安全因素分析 一、引言 自从 1903年 12月 17日莱特兄弟实现动力飞行之后 ,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 航空工业有很大的发展。此时 ,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修建了机场并拥有了一定数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和其他空勤人员。 1910年在维也纳发生了世界航空史上第一次飞机相撞事故 , 其后对飞行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才逐渐被人们认识。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 飞行矛盾日益突出 , 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 , 由于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 许多以前划定的战斗空域、训练炮射空域及航线航路严重制 约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 危及飞行安全。那么飞行管制人员如何立足现有条件和设备在机场分布密集 , 航空兵部队飞行空域拥挤 , 空中走廊、航路、航线纵横交错 , 过往航班、专机、包机不断增加 , 战斗机训练、转场、过航频繁的情况下 , 掌握空中飞行动态 , 确保飞行安全 , 避免发生重大飞行事故 , 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危及飞行安全的相关因素 , 制定好预防方案 , 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 为此笔者通过分析近年来出现的几起带有典型性质的飞行事故 , 论述危及飞行安全的几种因素。 二、危及飞行安全的几种因素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飞行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 , 纵观国际国内的飞行事故 , 大部分都是与人这一因素紧密联系。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统计 :1996年全世界各航空公司共发生重大飞行事故 57起 , 除少数事故与气象因素和机械故障有关外 , 绝大多数事故都 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1、飞行人员的因素。如操纵错误、疾病、身体素质 , 飞行中产生错觉、黑视、晕厥、思想不集中 , 违章违纪等等都可能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下面举一组数字就可以看出 :空军飞行学院在 1950年 -1990年 41年期间 , 起落航线科目和其他 科目在起落动作上发生的事故 , 占飞行学院飞行事故总次数的 77.4%,严重事故占 飞行院校严重事故总数的 42.1%,三等事故占飞行学院三等事故总次数的 85.7%。 从事故直接原因看 , 操纵错误造成的占 69.3%(着陆发生的占 44%,纵观这一组数据 , 起落航线飞行中 , 因操纵造成的飞行事故最多。例如 1956年 4月 6日 , 某航校校 长在乌米格 15飞机上检查教员后舱起落航线飞行驾驶技术。飞机飞至三转弯时 , 该校长决定并通知教员着陆后不再继续起飞 , 但飞机接地后 , 思想一犹豫 , 又通知该教员再飞一次。因当时此教员精力不集中 , 连续起飞收襟翼时误收起落架手柄 ,

雷暴的形成以及对飞行的影响

雷暴的形成以及对飞行的影响 摘要:雷暴是指伴有雷鸣和闪电的强对流性天气系统它一方面是春末和夏季许多地区主要的降水源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要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搭乘飞机出行已经是很普遍的事,然而雷暴天气会给飞行带来严重的危害。雷暴发生和发展机制与条件的研究,能让飞行更好的避免雷暴带来的伤害。 关键词:雷暴飞行冰雹雷击灾害 雷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强雷暴常伴随大风、大雨或冰雹,它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雷击还可造成伤亡、引起火灾、建筑物倒塌、电子设备还能被感应雷损坏等。因此天气预报的分析和工业、农业、计算机网络等都离不开准确的雷暴资料。 1 雷暴的形成条件 由对流旺盛的积雨云引起的,伴有电闪雷鸣的局地风暴,称为雷暴。雷暴是由强烈的积雨云产生的,形成强烈的积雨云需要三个条件: (1)生厚而明显的不稳定气层。 (2)充沛的水汽。 (3)足够的冲击力。 我国雷暴天气多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南方多于北方,我国南方偶有冬季出现,山区多于平原。根据不同的大气条件和地形条件一般将雷暴分为热雷暴锋雷暴和地形雷暴三大类 1.1 热雷暴 主要是由于局地强烈受热,使地面迅速增温,在大尺度天气系统比较弱的情况下,由近地面气层的超绝热层结形成而发展成的热雷暴多发生在炎热季节的午后到傍晚,云的演变一般为淡积云浓积云积雨云 1.2 锋雷暴 主要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冷空气排挤暖而湿的空气,并把它抬升起来,使那个地方的天气发生急剧地变化锋根据冷暖空气流动的情况分暖锋雷暴和冷锋雷暴且以冷锋雷暴为主,冷锋的冲击力量锋前暖湿空气的状态直接决定冷锋雷暴生成与否如果观测到了系统云钩卷云,一般预示着天气将要变化,可能产生锋面雷暴 1.3 地形雷暴 在山岭地区特别容易产生雷雨当暖空气经过山坡被强迫上升时,在山地迎风的一面空气沿山坡上升,到一定高度变冷而形成雷云;但到了山背风的那一面,空气沿山坡下沉,温度升高,雷雨消散或减弱。 2雷暴来临时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 2.1 气温变化 雷暴产生之前,测站一般被暖湿空气所盘踞,所以常会感到闷热;雷暴发生时,积雨云中下沉的冷空气代替了原来的暖湿空气,所以温度骤然降低夏季,一次强的雷暴过程常可使气温下降10 以上;随着雷暴远离测站,降水结束,气温又慢慢开始回升。 2.2 气压变化 雷暴处于发展阶段时,地面气压直下降,因为积雨云中上升气温使高层辐散大于低层辐合,云中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使空气增温气柱膨胀;到成熟阶段,由于下降冷空气的出现,气压便突然上升,且在积雨云的正下方达到最大,几乎是和气温的下降同时出现;随着雷暴的远离,气压又开始恢复正常。 2.3 湿度变化 雷暴发生前,地面相对湿度通常是减小的,这是由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辐合上升气流将一部分水汽带走所造成的;随着降水开始,相对湿度即迅速上升到接近饱和状态,但在降水达到最大时,因为云底较干冷的空气被云中下沉气流卷挟到地面,而降落的雨滴又未来得及蒸发,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正 式版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由于飞行速度快,距离长气候瞬息万变,飞机要经受各种复杂多变的天气影响;有许多空难是由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的。因此现代化航空要有气象部门提供本场天气实况,降落站实况,预报,以及所经过的航路预报等。 大气温度。温度的变化对飞机乘员会直接影响;对航空器各种仪表附件也会造成影响。飞机要飞越各种温度地区,由于温差变化大,要使乘员和机件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在飞机驾驶舱和额舱内都装有空调设备;对机件和设备在选材方面要求能

适应一定温度差的变化。 见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视力正常的人能分辨出目标的最大距离;二是指一定距离内观察目标物的清晰程度。航空活动中,飞行员需要观察障碍物,并分辨出他们的种类,判断出它们的位置。要分辨出目标物,最基本的条件是要看清目标物的轮廓。因此,航空能见度的定义为:视力正常的人在昼间看清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和在夜间看清灯光发光点的距离。烟、雾、尘、霾、这些天气现象都直接影响机场的能见度,影响飞行员目视飞行,对起飞和降落影响极大。 (1)雾: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水滴或水晶造成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叫浓雾;

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编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毕业论文题目 1.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学生姓 姜志光 名 学号070950809 学院民航(飞行)学院 专业飞行技术 班级0709508 指导教 司海青副教授 师

二〇一三年十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1.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尽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作者签名:年月日 (学号):070950809

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摘要 近年来,全球科技都在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科学技术也应用到了民航客机上,无论是从外形设计的美观程度还是飞机内部空间的舒适程度都达到了很高的设计标准,但是人们往往最关心的还是安全问题。 与公路安全事故、铁路安全事故比较起来,人们往往更加关注航空安全事故,因为每一次空难的发生都会涉及到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伤亡。因此,本文首先从安全飞行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安全飞行的相关因素开始讨论,然后对什么是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如何降低人为因素、气象因素的发生以及安全飞行与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深入的讨论。着手解决它与飞行安全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对飞行安全有所帮助。 关键词:安全飞行,人为因素,环境因素

The Factor about Flight Safety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global technology developed rapidly, more and more high and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civil aviation aircraft, either from the appearance design of beautiful level or aircraft interior space comfort level at a high design standards, but people still concern safety problems seriously. With highway accidents, railway accidents comparison, people ten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viation accidents, because whenever an air crash happened will involve dozens or even hundreds of peopl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flight safety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that affect flight safety, then we will make a deep discussion about what is human factors、meteorological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human factor meteorological factors, how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human factors,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ight safety and human factors、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discussed to deal it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ight safety. Hopefully it will do some help for flight safety. Keywords: Flight safety;Human factor;Meteorological factors

雷暴的形成,特点以及危害

雷暴的形成,特点以及危害 雷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强雷暴常伴随大风、大雨或冰雹,它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雷击还可造成伤亡、引起火灾、建筑物倒塌、电子设备还能被感应雷损坏等。因此天气预报的分析和工业、农业、计算机网络等都离不开准确的雷暴资料。 1 雷暴的形成条件 由对流旺盛的积雨云引起的,伴有电闪雷鸣的局地风暴,称为雷暴。雷暴是由强烈的积雨云产生的,形成强烈的积雨云需要三个条件: (1)生厚而明显的不稳定气层。 (2)充沛的水汽。 (3)足够的冲击力。 我国雷暴天气多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南方多于北方,我国南方偶有冬季出现,山区多于平原。根据不同的大气条件和地形条件一般将雷暴分为热雷暴锋雷暴和地形雷暴三大类 1.1 热雷暴 主要是由于局地强烈受热,使地面迅速增温,在大尺度天气系统比较弱的情况下,由近地面气层的超绝热层结形成而发展成的热雷暴多发生在炎热季节的午后到傍晚,云的演变一般为淡积云浓积云积雨云 1.2 锋雷暴 主要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冷空气排挤暖而湿的空气,并把它抬升起来,使那个地方的天气发生急剧地变化锋根据冷暖空气流动的情况分暖锋雷暴和冷锋雷暴且以冷锋雷暴为主,冷锋的冲击力量锋前暖湿空气的状态直接决定冷锋雷暴生成与否如果观测到了系统云钩卷云,一般预示着天气将要变化,可能产生锋面雷暴 1.3 地形雷暴 在山岭地区特别容易产生雷雨当暖空气经过山坡被强迫上升时,在山地迎风的一面空气沿山坡上升,到一定高度变冷而形成雷云;但到了山背风的那一面,空气沿山坡下沉,温度升高,雷雨消散或减弱。 2雷暴来临时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 2.1 气温变化 雷暴产生之前,测站一般被暖湿空气所盘踞,所以常会感到闷热;雷暴发生时,积雨云中下沉的冷空气代替了原来的暖湿空气,所以温度骤然降低夏季,一次强的雷暴过程常可使气温下降 10 以上;随着雷暴远离测站,降水结束,气温又慢慢开始回升。 2.2 气压变化 雷暴处于发展阶段时,地面气压直下降,因为积雨云中上升气温使高层辐散大于低层辐合,云中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使空气增温气柱膨胀;到成熟阶段,由于下降冷空气的出现,气压便突然上升,且在积雨云的正下方达到最大,几乎是和气温的下降同时出现;随着雷暴的远离,气压又开始恢复正常。 2.3 湿度变化雷暴发生前,地面相对湿度通常是减小的,这是由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辐合上升气流将一部分水汽带走所造成的;随着降水开始,相对湿度即迅速上升到接近饱和状态,但在降水达到最大时,因为云底较干冷的空气被云中下沉气流卷挟到地面,而降落的雨滴又未来得及蒸发,

航空安全诸要素(天气对飞行的影响)(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306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航空安全诸要素(天气对飞行的影响)(正式版)

航空安全诸要素(天气对飞行的影 响)(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由于飞行速度快,距离长气候瞬息万变, 飞机要经受各种复杂多变的天气影响;有许多空难是 由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的。因此现代化航空要有气象部 门提供本场天气实况,降落站实况,预报,以及所经 过的航路预报等。 (2)大气温度。温度的变化对飞机乘员会直接 影响;对航空器各种仪表附件也会造成影响。飞机要 飞越各种温度地区,由于温差变化大,要使乘员和机 件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在飞机驾驶舱和额舱内都装有 空调设备;对机件和设备在选材方面要求能适应一定

温度差的变化。 (3)烟、雾、尘、霾、这些天气现象都直接影响机场的能见度,影响飞行员目视飞行,对起飞和降落影响极大。 (4)云,有高、中、低云,低云影响飞机起飞和降落,中、高云影响目视飞行,有些云会造成强烈颠簸,有些会形成云中结冰,使飞机不能维持安全高度。而积雨云是飞行之敌,必须避开。对绕飞雷雨操纵,在《中国民航飞行条例》中有明文规定; ①只准有雷达的飞机或者根据气象雷达探测的资料能够确切判明雷雨位置,方可在云中绕飞,但距离积雨云(浓积云)不得小于10km; ②只准机舱有增压或氧气设备并具有相应升限的飞机从云层上面绕飞; ③只准在安全高度上,偏离航线不超过导航设

2021年浅谈夏季雷暴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论文

浅谈夏季雷暴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论文雷暴天气是我国内陆地区比较典型的气象天气,它给我们的生 产生活既带来了有利的方面,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困扰,有时甚至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例如雷暴天气对飞机安全飞行 ___。随着交通的便利,越来越多的人在出行时选择飞机,它的安全保障也被更多人关注着。所以,注重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安全因素是对所有乘客生命的负责。 2.1 雷暴天气的基本含义 雷暴是对大气中出现的雷电交作并伴有雷雨的天气现象的统称。雷暴天气是在夏季影响飞机飞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部分民航客机的延误或者取消都与雷暴天气有关。 以强度作为划分标准时,雷暴可以分为强雷暴与一般雷暴。若 以形成雷暴的冲击力的种类划分,雷暴又可以分为地形雷暴、天气系统雷暴以及地形雷暴。 2.2 雷暴天气的形成原因 2.2.1 明显不稳定的大气层

研究表明,形成雷暴的能量是由太阳辐射转化而成的。春季太阳活动频繁,辐射能开始增加,转化而成的大气层中的不稳定能量也随之增加。能量的波动引发大气层的不稳定,故而引起大气的碰撞,从而形成春雷。夏季能量的波动达到最大化,大气层形成极不稳定的状态,引发雷暴。秋冬季节太阳辐射能逐渐减弱,雷暴现象也就随之消失。这也是为什么雷暴天气多见于夏季的缘故。 2.2.2 充足的水汽 雷暴天气形成的第二大关键因素就是需要充足的水汽。如果没有充足的水汽,不稳定的空气层就无法形成足够的雷暴云。同时,雷暴云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吸纳周围的不饱和空气,这些干燥的不饱和空气极易与雷暴云中潮湿、饱和的空气相融合,造成周围空气湿度的降低,使部分云滴蒸发。这样不断地变化运动又会进一步影响到对流的发展,甚至可能会使上升运动受到限制和阻碍,为雷暴的产生埋下伏笔。因此,我们会发现,雷暴天气更多地出现在水汽充足的地区,一般不会再沙漠等干燥的地方形成。 2.2.3 足够的冲击力 如果说不稳定的大气层和充足的水汽只是雷暴天气形成的前提条件,那么足够的冲击力就是引发雷暴出现的导火索。这里所说的足

气象对飞行的影响

气象对飞行的影响 摘要:飞机在飞行中无时无刻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例如:云量的多少、云底的高低、厚薄、直接影响飞行视程和飞机的起降;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飞机积冰、颠簸或遭受雷击可能危及飞行安全,气温超过一定限度,将影响飞机的载量,恶劣的能见度直接影响飞机的起飞和着陆。风会改变飞机的上升、下滑率和滑跑距离,冰雹会打坏飞机和其他地面设施等。 关键词:气象条件;飞行安全

目录 1.风对飞行的影响 (3) 2.降水对飞行的影响 (3) 3.雾对飞行的影响 (4) 4.风沙对飞行的影响 (4) 5.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4) 6.结论 (5) 7.参考文献 (5)

风对飞行的影响 近地面的风,对飞机起降的安全有直接影响. 飞机顺风起飞、着陆会增加滑跑距离,当风速超过规定值时,就有可能冲出跑道或撞击障碍物的危险。 逆风起落可以缩短滑跑距离,故一般采用逆风起降。但如果逆风超过一定限度也可使飞机操纵困难,有可能使飞机在跑道头提前接地。 当飞机在侧风中起降时,飞机除向前运动外,还顺着侧风方向移动,如不及时修正就会偏离跑道方向。飞机接地后,在滑行过程中,侧风对飞机垂直尾翼的侧压力,会使机头向侧风方向偏转,有可能使飞机打转等后果。 降水对飞行的影响 降水时飞机座舱玻璃上造成的水流或粘附的雪花,会使飞行员观测到的能见度比气象观测员观测到的更坏些,飞行速度越大,这种影响越严重。 飞行中遇冰雹,由于相对速度很大,飞机会被击伤,而使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变坏,失速速度增大,飞机容易失去控制。露天停场的飞机和其他设备,也会因雹击而损伤。

雾对飞行的影响 雾与飞行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当机场上有雾时,会严重地妨碍飞机的起飞和着陆,处理不好,还会危及飞行安全;当航线上有雾时,会影响地标航行;当目标区有雾时,对目视地标飞行,空投、照相、视察等活动有严重的影响。 风沙对飞行的影响 在风沙中飞行,不仅能见度不好,而且沙粒打在飞机表面上,会使飞机表面的光滑度变差,影响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同时,沙土侵入发动机后,会增大机件磨损,甚至打坏涡轮叶片。 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闪电和强烈的雷暴电场能严重干扰中、短波无线电通讯,甚至使通信联络暂时中断,但对超短波通信影响较小;闪电和强烈的电场还能引起飞机个别部分磁化,使磁罗盘产生误差;使无线电罗盘指示器的指针左右摆动或缓慢旋转,干扰强烈时指针会突然向雷暴所在的方向偏转,甚至长时间停留在该方位上。当机场上空有雷暴时,强烈的降水、恶劣的能见度、急剧的风向变化和阵风,对飞行活动以及地面设备也都有很大的影响。

低能见度情况下飞行特点与操纵特点

低能见度情况下飞行特点和操纵特点 现代航空运输机是快速、省时、高效率的交通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航空运输业正迅猛发展。飞行安全是航空事业的灵魂和纽带,是各航空公司最关心的头等大事,是每个旅客踏进飞机客舱之后最大的愿望,是全体航空运输服务人员的中心任务和职责。由于航空运输活动是在空中进行的,而任何飞行都需要在一定气象条件下进行,因此,目前航空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受天气因素的制约。由于大气的不断运动变化,产生了各种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如颠簸、风切变、雷雨、积冰、低云、低能见度等危险天气,对飞行安全均构成极大威胁。本文针对低能见度情况下对飞行的影响,结合有关飞行经验,思考相应的应对措施,略谈一点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气象上所谓的能见度是指选定目标物在水平面上能被肉眼识别的最大距离。一般情况下,每个方向的能见距离不一样,所以气象站所报的都是最低距离之能见度。水平能见度决定了目视飞行(VFR)或仪表飞行(IFR)的条件。 日常飞行中我们所使用的大多是主导能见度和跑道视程(RVR)。主导能见度是指气象观测人员在二分之一圆周(含)以上范围内,白天辨认出物体的大小的最大水平能见距离,夜间能辨认出1000坎德拉灯光强度的最大水平能见距离。跑道视程的定义是在跑道中线上,航空器的驾驶员能够目视跑道面上的标志或跑道边界灯或中线灯的距离。而低能见度进近的定义是指当报告的能见度低于3/4英里(1.2公里)或跑道视程(RVR)低于4000英尺(1200m)的天气条件下仪表进近。(此标准是基本的涡轮喷气飞机着陆最低标准)

能见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制定飞行天气标准和决定机场开放、关闭的重要标准。机场根据导航设备和助航灯光的不同都制定有能见度标准,这在进近图中都有公布,具体分为起飞机场运行标准和着陆机场运行标准。 起飞机场运行标准如下图所示: 着陆机场运行标准分为I类运行标准、非精密直接进近运行标准、目视盘旋机动飞行运行标准、目视进近运行标准和I类精密进近运行标准。在这里,我主要阐述一下非精密直接进近运行标准和I类精密进近运行标准。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