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学复习资料.docx

林木种苗学复习资料.docx
林木种苗学复习资料.docx

种子区是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也是造林用种的地域单位。种子亚区:在一个种子区内为更好的控制用种而划分的的次级单位.

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的发芽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通常是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命力(即活的、适宜条件下)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通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种子发芽能力的指标有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等。

发芽率在规定条件和时期内,正常发芽粒数占供测定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发芽势在发芽过程中发芽种子数达到高峰时,正常发芽种子粒数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率。它表示种子发芽的迅速和整齐程度。如有发芽率相同的两个种批,则以发芽势高的品质为佳。种子含水量是指种子中所含水分质量(100-105°C所消除的水分含量)与种子质量的百分比安全含水量:在贮藏期间,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须的含水量。

苗木活力是指苗木被栽植在特定(最适宜生氏)环境条件下使其成活和生氏的能力。

苗木质量是指苗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成活和造林后生长能力的综合。是指苗木在其年龄、类型、生理、活力等方面满足特定立地条件下实现造林目标的程度。

营养繁殖的概念及优、缺点

1. 概念: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芽)繁殖新植株的方法,称为营养繁殖(因为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法,所以又称为无性繁殖)。用这种方法培育的苗木,称为营养繁殖苗。

2. 优点(与有性繁殖相比):

⑴有利于林木优良遗传特性的保存以及优良基因、品种和类型的繁殖;

营养繁殖能把母体的优良特性遗传给后代,是良种繁殖的一个重要的繁殖方法。

⑵适用于某些种子繁殖比较困难的树种,如杨树、泡桐、楸树等;

这些树种结实稀少,不易采到种子或种子发芽力不易保存,种子成活期短。

⑶生长速度快,可提早林木的开花结实(一般是利用植物生理比较成熟的部分),为杂交育种创造条件。

用营养繁殖法培育的苗木比实牛苗牛长快,人工幼林的前期牛长比实牛幼林快。

3. 缺点:

⑴繁殖材料来源不足,大面积育苗和造林受到限制;

⑵多代无性繁殖后,会产生早哀现象。

播种育苗

用种于播种繁殖所得的苗木称为播种苗或实牛苗。树木的种子体积较小,收采、运输、插种等较简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大虽的苗木或嫁接繁殖用的储木

利用种于繁殖一次可获得大量苗木,生产技术较简单,成本低廉,苗木生长旺:盛,健壮,根条发达, 寿命长;抗风、抗寒、抗旱、抗病虫的能力及对不良环境的适应力较强。通常结实量大,种子采收贮藏容易、种子场圃发芽率高的树秤采用播种繁殖。

?影响林木结实的因素

(一)内在因素

1、树木的年龄及生长发育状况

树木进入结实期后,结实量逐渐增多。

种子产量还与树冠大小有关,树冠大、枝条多、结实量多。通过修剪、疏伐促进树冠生长发育,增加枝条数量。

母树结实盛果期

同一林分内林木生长发育情况是有差别的,有高大的也有矮小的树林,这是因为种子遗传性或局部环境条件所造成的。

I级木(优势木)生长发育最好,居林冠最上层,生长快,树体高大,结实早,产量高,质量好,是采种主要对象

II级木(亚优势木)树冠高度仅次于I级木,树冠受光条件也较好它的生长及单株结实不如I级木多,但它在林分

中株数比I级木多,种子总产量比I级木多,开始结实期与I级木相差不大,I、II级木是采种主要对象。

III级木(中等木)树冠不发达,受光差,结实晚,结实少,一般不易采种。

IV级木(被压木)处于林冠中下层,形成被压状态,很少结实,质量差。

2、授粉条件(了解)

3、种子的丰歉年

结实量稳定(丰歉年不明显)幼年期较短,种子形成时间短,累积营养物质能力强种子小从开花-到结实-到种子

成熟时间短树种杨、柳、榆、桜、女贞

结实量比较稳定(丰年多于歉年)树种杉木、刺槐、泡桐、喜树、樟树、木荷。

结实丰歉年明显(温带高寒地区树种较普遍)树种樟子松、红松、云杉、落叶松、金钱松、栋类、油桐、油茶?大小年产生的内在原因-(1)营养状况

花芽的分化和种实的发育主要取决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①丰年,开花多,幼果多,果实生长发育需很多有机物质,消耗了大量碳水化合物,使氨基酸来不及合成蛋白质,就被消耗了.

②结实多,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有吋还消耗林木体内过去所积累的淀粉,因而造成下一年结实所需营养物质的不足.

③养分不能正常运送到根系,从而抑制了根系的代谢与吸收功能,反过来又经影响枝梢生长与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营养不足,导致丰年不能形成足够数量的花芽,来年就出现了歉年.

④即使分化的花芽,量少,或花芽分化期短,使花芽不能充分发育.因此花期会使生殖细胞繁殖力下降,减低授

粉率,以致降低幼果的着果力,因此会出现落花落果现象.

⑤补充种子年消耗的营养物质所需的时间短,结实间隔期则短,否则结实间隔期长. 大小年产生的内在原因~ (2)内源激素的影响

树体同有成花激素与抑花激素成花激素(赤霉素类)起促进花芽的形成作用抑花激素

起抑制花芽形成的作用.

成花激素多一>利于花芽分化及开花

抑花激素多一>不利于花芽分化及开花,抑花激素在林木种子中多,在种子年,结实多,种子残留母树体内的抑

花激素多,使花芽形成受抑。

大小年产生的内在原因~(3)林木结实间隔期红松2-5年落叶松3-5年云杉3-5年杉木0-2年杨,柳,榆0-

1年马尾松0-2年金钱松1-3年水青冈3-5年以上樟树0-2年?可以把种实的成熟分为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

生理成熟: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当内部营养物质枳累到一定程度,种胚发育到具有发芽能力时,称生理成熟。

形态成熟:当种实的外观具有完全成熟的特征,称形态成熟。

生理成熟特点:达到生理成熟的种子,含水量比较高,酶活性大,呼吸强度大,内含物还处于易溶状态,种皮不

致密,没有具备很好的保护性能。种子不饱满,种仁易干缩,种子不耐贮藏,易于丧失发芽能力,属于低活力种子。

形态成熟特点:种子内部生物化学变化基本结束,营养物质的积累己经终止,内含物由易溶状态转为难溶的脂肪,

蛋白质和淀粉等,含水量降低,酸活性减弱,种子呼吸强度弱,种子开始转入休眠状态,颜色变深,种皮坚硕致密,抗性增强,外观上具有完全成熟的牲,种子耐贮藏,发芽能力高,属高活力的种子。

大多数树木种子先完成生理成熟,然后转入形态成熟,在生产上总是以形态成熟作为采种的

依据。

有些树种如银杏七叶树、冬青、水曲柳,在形态虽然呈现成熟的特征,但由于种胚发育不完 全,只占胚腔的1/2?的,没有具备发芽的能力,需经过一段后熟阶段才具有发芽能力,这 类种子的生理后熟是在形态成熟之后。只有采收后经过层积处理,种胚才逐渐仲长至正常的 大小而具有发芽能力,这种现象称为生理后熟。

?采种注意事项

a 根据预测,做好采种,用种,调拨计划。

b 组织专门队伍,定山、定人,注意保护母树,防止杀鸡取卵。

c 雨天路滑

一)、种实类型

林木种实是针叶树种的球果、阔叶树树种的果实和种子总称。由于各树种的种类很多,种子

调制方法必须根据果实及种子的构造和特点而定。为生产上加工便利,通常将不同树种的种

常见的肉质果类有:银杏、樟树、红楠、刨花楠、肉桂、油桐、紫楠、南酸枣,冬青、女贞 等。

(二)、各类果实的调制技术 (1) 球果类的处理

在自然条件下,成熟的球果不断失去水分,果鳞干燥逐渐反转开裂,种子便从球果屮脱出, 要从球果中取出种子,关键是使球果果鳞干燥开裂,使种子从中脱出。

a 、 自然干燥法

马尾松球果的处理方法

堆派法 刨切法

b 、 人工干燥法

林木种子采收屮,数量多的针叶树的球杲,采收时间又集中,单靠阳光曝晒,由于晒场少等 因素的影响(或遇阴雨天),往往不能及时将种子脱出,长期的堆泯,会造成种子的霉变。

(2) 干果类的处理

干果类是指坚果、翅果、荚果和蹦果。

干果类的调制包插去掉果皮,取出种子。

调制的方法因种贮藏期间所需含水量的髙低不同而异。

在通常情况下,含水量高的种子一般采用阴干法,含水量低的种子一般采用阳干法。

坚果类桦木、拟赤杨等小坚果,可摊晒,然后干藏

栋类、榕楮类、板栗等,种子含水量高,阳光下曝晒容易失去生活力,不能曝哂,摊晾阴干 后贮藏。 翅果类 调制时不必脱果翅白榆、杜仲阴干;枫杨、臭椿、三角枫可晒干贮藏

荚果类荚果类的种子,含水量低,可用晒干法调制。

如:刺槐、合欢、皂荚、相思树等。

有些果荚不易开裂,种子不容易脱出,可用木棒轻轻敲打,效果会更好。

萌果类木荷釆回后,在室内先晾「2天,然后曝晒。

含水量高的油茶,不宜曝晒,可用阴干法处理果实,脱粒

实可以分成:球果、干果和肉质果3大类。 了解

(1)球果类:

包扌舌绝大多数的针叶树种,如松属、冷杉属、 (2) 干果类:

a 茹果、杨树、柳树、泡桐、檢树、米老排、 c 蒋葵果火力楠等木兰科树种。d 翅果 e 坚果 栋属、山核桃属

等树种。f 瘦果

(3) 肉质果:

落叶松属、杉科以及柏科等。

木荷b 荚果 刺槐、相思树、合欢、皂荚。 榆属、白蜡树属、械属、臭椿。 喜树等。

含水量低的泡桐、檢树种子极小,摊晒时间注意种子飞散

杨树种实属葫果,原來教科书均提倡阴干法,据北京林业大学试验,以晒干干燥脱粒效果更好。但不宜在中午阳光最强时曝晒。

(3)肉质果类的处理

这类果实果皮多系肉质,含有较多的果胶和糖类、水分,所以容易发酵腐烂,采种后必须及时处理,収出种子,这类果实有樟、楠、擦木、女贞、重阳木、南酸枣,以及银杏、圆柏、棕*闾等。

肉质果的果皮只有在成熟以后才变得柔软,这是因为在果胶酶的作用下,将果肉细胞粘结在一起的果胶物质发生变化,溶解于水,细胞Z间失去相互间牢固联结的缘故,这类果实容易发酵腐烂。所以采集回来以后,要软化果肉,弄碎果肉,用水淘洗出种子,再适当干燥与净种。

肉质果的处理方法:

种实采回以后,可在清水屮浸泡,软化果肉,如放置在桶屮,应注意经常换水。把已软化果肉的种实放在木桶或勢筐内捣烂果皮果肉,在清水中淘洗掉果皮果肉。(需软化果肉的,可将果实放入柳条或竹编的勢筐中。然后将整筐放入贮水大木桶或放在流水的小溪、池塘浸泡数天,再作处理)

女贞、苦楝、川楝的肉质果,有的捣烂果肉脱粒,有的不进行脱粒,带果肉晾干后进行贮藏或播种(发芽效果不如去果皮果肉)。

擦树种子成熟期在6月下旬一7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时极易被鸟啄食,脱落后难于收集,当种实70%成熟吋需进行采种,部分尚未成熟的果实(带果柄一起采下),这就需摊在室内进行后熟处理,待果皮全部转黑以后,再去果皮果肉,去掉果肉以后,种壳上还有一层蜡质, 如不去掉蜡质贮藏,往往容易使种子粘连(特别在夏天贮藏),种子极易发热霉烂,必须用细沙或草木灰搓洗蜡质,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至种子乌黑发亮再进行贮藏,效果较好。樟树果实去果皮果肉后,不强调去蜡质,可及时贮藏,冬天温度低,不易霉烂。

?种子生活力下降的原因:

酶的变性

种丿支保护性能恶化

有毒代谢产物积累

蛋白质分子逐渐凝固,因而使种子失去活力

种胚细胞核的逐渐老化

保存种子生活力的关键因素:

控制种子的呼吸强度和性质,使种子的新陈代谢处于最微弱的状态,消除一切导致种子发霉变质的因素。

?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

不同树种种子寿命差异很大,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一般种皮致密,透性较差的某些豆科树种, 刺槐、合欢等寿命可达百年以上,而种皮膜质,容易透水透气的,如杨、柳科等的种子如不妥善保存,通常寿命仅有一个月左右。

种子成熟后尚未脱离母树Z前,即转入休眠状态。休眠状态的种子并未停止生命活动,其内部仍然继续进行着各种生理及牛物化学作用,只是进行得极其缓慢而已。

其中主要是种皮结构、内含物构成和种子含水量以及种子成熟度等最为关键。

(1)种皮结构

凡种皮构造致密、坚硬或具有蜡质的种子,种子寿命长

皂荚、相思树、刺槐、黑荆、极树、山楂、漆树、圆柏种皮致密

漆树、花椒、圆柏、乌柏种皮具有蜡质

(种皮的这些构造,都起着阻碍水分与氧气进入种子内部的作用,因而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与物质转化,有利于种子保持生命力。)

种皮薄、膜质的种子,种子寿命短杨树、柳树、榆树

(种皮不能阻止氧气和空气中的水分进入种子。种子受湿气的影响,使呼吸作用加强,消耗营养物质多)

(2)种子内含物质的性质

富含脂肪、蛋白质的种子寿命长,松科、豆科种子

富含淀粉为主的种子寿命较短,栋类、板栗种子

(脂肪、蛋白质转化为可利用状态所需的时间长,同时消耗时所释放出的能量也比淀粉高,用少量脂肪、蛋白质放出的热能,已能满足种子微弱呼吸作用的需要。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营养物质也较为淀粉少)

(3)种子的成熟度和损伤状况

未充分成熟的种子(生理成熟)种子含水量高,呼吸作用强,贮藏物质呈易溶状态,容易感染病菌而发霉腐烂,致使种子丧失生命力。

种子受机械损伤和冻伤后,由于种皮不完幣,空气能自由地进入种子屮。促进呼吸作用,同时微牛物也在种皮破伤处侵入,损害种子,致使种子丧失牛命力。

萌动和经过浸种的种子,由于酶的活动加强,呼吸强度增加都不宜继续贮藏。

(4)种子的最初质量

种子质量最高是种子充分成熟时,以后逐步降低。

最初种子生活力高的,其贮藏期间保持发芽能越高,反Z则低。

(5)种子的含水率

种子内部的一切生理、生化活动都和含水量有直接关系

胶体结合水:含水量低水分的主要部分处于与胶体结合状态

①胶体结合水在种子体内基本上不移动,不能从一个细胞流入到另一细胞

②几乎不参与代谢活动,并且在很低温度下也不结冰,抗低温能力强

③酶呈吸附状态生理活性低,没有水解能力,种子呼吸作用极其微弱,能够长时间保存种子生活力。

游离水:含水量高含水虽髙懑味着种子内部有大量游离水

①酶的活性增高,呼吸作用加强,而呼吸作用又消耗了贮藏的营养物质。

②呼吸作用又放出水汽、C 02和水,如释放的水汽、C 02热能不能及时排除,郁积在种子堆周圉,种子堆会出现自热、自潮和窒息现象,种子就会迅速败坏。

③种子的呼吸强度成倍的增加,同时还会影响到种子的呼吸性质。

正常的种子呼吸为有氧呼吸C6H12O6+ 6 02 T6 C02 + 6 H2O+674卡

当通气条件不良时,种子呼吸放出的C02,集中在种子堆周围,种子堆周围缺02,种子就会转入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C6H12O2 T 2 C2H5OH + 6 H2O+74 卡

酒精是一种脫水剂,可使种子中毒而死亡

?种子在入库前,必须充分干燥,干燥是保持种子生活力,延长种子寿命的重要措施。

■油茶种子含水量低于24%,红楠、刨花楠、麻栋种子含水量低于30%时,发芽率就会显著降低。

能够忍受干燥的种子

杉木、马尾松、刺槐、木荷、喜树、泡桐、枫香、红松

不能够忍受干燥的种子

油茶、板栗、樟、橡、栋、银杏

低含水量类型:

安全含水率低于气干状态的种子

针叶树种子、杨属、柳属、豆科、械树科大多数在5-14%之间

其屮针叶树大多在5-10%,阔叶树种的安全含水量5-14%

高含水量类型:

安全含水量在20%以上的种子

该类型种子的安全含水量多在20-40%Z间

种子休眠类型:

?一种是由于得不到发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水分、温度和氧气等,若能满足这些基本条件,种子就能很快荫发。这种处于被迫情况下的种子休眠,称为强迫休眠, 或叫浅休眠。如杨、榆、桑、栋类、油松等种子。

?另一种是种子成熟后,即使有了适宜发芽的条件,也不能很快萌发或发芽很少,这种情况称为生理休眠,或称深休眠。如红松、白皮松、杜松、檄树等种子。

?通常所说的种子休眠,实际上是指生理休眠。

■休眠原因分析

1>种皮致密坚硬,导致透水性、透气性差;2、内源激素;3、种胚未充分发育完全;4、综合因索。

■二、种子催芽

通过机械擦伤、酸蚀、水浸、层积、或其他物理、化学方法,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措施称为种子催芽(sprouting) <>

种子催芽方法方法很多

浸种催芽(seed soaking) 层积催芽(stratification)

■药剂催芽①激素②酸碱③渗透剂(PEG)

?层积催芽

层积催芽(stratification)是将种子与湿润物(河沙、泥炭、锯末等)混合或分层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一种催芽方法。低温层积催芽是目前种子催芽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

①低温层积催芽混雪低温层积催芽混沙低温层积催芽

?②变温层积催芽

?③高温层积催芽

低温层积催芽的主要条件是低温、湿润和通气

o二、苗圃地的选择

苗圃地的条件直接影响苗木的产量、质量以及经营成本,因此在建立苗圃时,必须慎重而细致地调查分析拟用作苗圃地的各种条件,特別对使用年限较长、面积较大的固定苗圃更为重要。苗圃地的选择主要从经营管理方便和自然条件与苗木牛长相适应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经营条件

1. 苗圃地应设置在造林地的中心或靠近造林地为宜。

①培育的苗木适应造林地的环境条件(本地种源);

②避免长途运输对苗木造成的损伤(根系失水和机械损伤),提高造林成活率;

③减少苗木运输成本。

2. 苗圃地应交通方便,以便于育苗所需的生产资料的输入及苗木的输出。

3. 苗圃地最好靠近居民点,可以保证临时劳动力的來源,同时便于解决苗圃职工的生活问题。

(以便招用季节工人和解决住房问题)

(二)、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对苗木生长有一定的决定作用,直接影响苗木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选择苗圃地时,必须仔细分析和掌握苗圃地的各种自然条件,并根据苗圃地存在的主要孑盾,针对性地制订相应技术措施,使外界自然条件的综合影响有利于苗木的牛长。

1. 地形

地形因子是对五大生活因子(光、温、水、气、热)的再分配。在平原区建立苗圃一般无须考虑地形,苗圃选址主要受土壤类型的影响,而在山区建立苗圃则受地形的影响较大。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①坡度:固定的大型苗圃最好选在排水良好的平坦地,要求土层深厚,略有一定的坡度(2

?5。),以利于排水。如山区坡度较大,则需修建梯田,并需做好护坡,以防止水土流失。

②坡向:坡向主要影响光照、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一般阳坡相对日照较长,温度较高,较干

燥;而阴坡湿度较大,温度较低。因此建立苗圃时需根据主要培育树种的牛态学特性因地制宜,选择

不同的坡向。

2. 土壤

土壤是苗木生长的物质基础,种子发芽、插穗生根、根系生氏所需的养分和水分都来自土壤,因此,土壤的好坏,对苗木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在选择苗圃地时,必须认真考虑土壤条件。

①土壤物理性质:土壤物理性质主要涉及土壤的质地和结构,直接关系到土壤屮水、气、热

三相的协调问题。苗圃地土壤一般要求具有良好团粒结构的壤土,透水透气性好,苗木根系生长良

好,同时起苗容易,伤根少。

(2)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化学性质主要涉及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等。

不同树种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同,一般多数阔叶树种以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为宜,而多数针叶树种则要求屮性或微酸性土壤。而对于土壤养分含量方面,一般苗圃均要求土壤肥力较高,以培育壮

苗。

重盐碱土一般不宜用作苗圃(土壤溶液盐分浓度高,滲透压大,造成苗木吸收水分和养分困难,同时高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氢钠等容易产生单盐毒害)。因此一般苗圃均要求土壤含盐量在

1%。以下,否则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选苗圃地应该尽量选用土壤肥力较高或屮等地土地,忌选肥力消耗严重的撩荒地和久耕地,「要选用石砾少的,土层深厚的,土壤肥力较好的土地做苗圃。

3. 水源

水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条件,水对苗木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土壤水分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苗木生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土壤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培育出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苗木。如果没有水

源,不仅得不到壮苗还会延长育苗的年限。

苗圃地一般要求有充足的水源以供灌溉之用,特别在干旱地区尤其重要。建立苗圃时应尽量利用河流、湖泊、池塘或水库等水源。很多大型苗圃都建有水塔或蓄水池。

苗圃地也不应距水源太近,否则容易造成地下水位过高。

地下水位对苗圃牛产的影响也较大,水位过低容易造成土壤干旱,水位过高也会影响苗木生长。适宜的地下水位应根据苗圃地土壤质地(决定土壤的毛管水)来定,一般砂壤土地下水位以1.5

?2.0m为宜,而轻粘壤土以2.5?4.0m为宜。

灌溉用水应该是淡水,其含盐率不应超过0.1%。

4.病虫害

在育苗工作中,病虫害是很大的威胁,常会因为病虫害而造成很大的损失。在选择苗圃地时需详细进行病虫害的调査,尽量避免选用有病虫害或鸟兽严重危害的土地,并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一般为了防止粹倒病,不选曾发生严重粹倒病的土地做苗圃。此外,常年种马铃薯、茄科和十字花科蔬菜的土地,易感染粹倒病。

? 整地的环节

1?浅耕灭茬

浅耕灭茬一般指在苗木出圃后或在苗圃上间作农作物或绿肥收割后所进行的浅层土壤耕作(及时)。其作用包括:

①切断衣层土壤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②消灭杂草和病虫害;③减少耕地时的机械阻力,提高耕地质量。

浅耕的深度一般较浅,一般为4?7cm,如果是在生荒地或I日的采伐迹地上开辟苗圃,由于草根的盘结度大,则深度适当加大,一般为10?15cm左右。工具:圆盘耙,钉齿耙

2. 耕地

耕地在有些地区叫犁地,耕地是整地(土壤耕作)的最中心环节,基本上能起到整地的所有作用。耕地所起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方而,即耕地深度与耕地时间和季节。

(1)深度耕地深度是耕地环节最主要的指标,肓接影响到耕地的各种效果。耕地的深度应当根据苗木的要求(育苗方法)、土壤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各项因子综合确定。

①耕地深度对苗木根系的分布深度冇直接影响,农谚所说“深耕细耙,旱涝不怕” 一般耕地深度较大, 苗木根系分布则较深。主根扎的太深,侧根少,须根少,起苗时,根系不完整(费工费时),深度太浅,根系扎不下去,不同的育苗方法对耕地深度的要求不同,

-般播种苗吸收根(营养根)主要分布在5?25cm 土层屮,耕地深度通常要求在25cm左右;打插苗和移植苗的根系一般分布较深,耕地深度也要求较深,一般为30?35cm左右。

②耕地深度还耍考虑气候和土壤条件,气候干旱,适宜深耕,气候湿润,土层疏松的土壤可适当浅耕; 土壤粘重的苗岡地应深耕,沙土地适宜浅耕。总之,要因地因时看土适耕,才能达到预期地耕地效果。

⑵时间和季节

耕地的时间和季节一般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而定。通常以秋耕为主,耕翻后经过一个冬季的冻融交替,可以促进土壤的熟化,对于改善土壤水分、养分以及温度条件的作用最大。在部分地区也可以进行春耕,但春耕一定耍早。

般在北方秋季起苗或作物收割后进行秋季耕地,对于改善土攘的水、养、气、热作用最人.消灭病虫害杂草的效果也较好。哂堡、冻堡吋问长,便于冬徉积雪。来不及秋耕时,进行春耕。为保蓄土壤水分, 要早耕,最好是在土壤解冻立即耕。并且要及时耙地。但在无灌溉条件的圃地,春耕宜浅。沙土地适于春耕,南方多在秋

季和冬季耕地。

耕地的时机,与耕地地质量和机耕地耗油量冇关。具体时间耍根据土壤的湿度而定。既不宜干耕又不要湿耕,当土壤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50?60%时,这时耕地的质量好,阻力较小,效率高。在实地观察时,用手抓-把土握成团,距地面5高处自然落地,土团摔碎则适宜耕地;在新耕完的土地上如果无大的堡块,也无干土,堡块一踢就碎,也为耕地的最好时机。

当前常用的耕地机具,主要冇悬挂式三锌犁、五锌犁、畜力新式步黎等。多用机械耕地。

3. 耙地

耙地是耕地后进行表土层的一种耕作措施,一般与耕地结合起來进行,在耕地之后及时进行,其作用包括:

①疏松表土,平整土地,清除杂草,同吋可以混拌肥料;②为作床或作垄打好基础。

耙地的时间:要根据苗恸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而定,在北方地区,一般是春季干旱,冬季有降雪。为了冬季积雪,保蓄土壤水分,秋耕后不耙地,待翌年早春耙地;在冬季没有积雲的地区,应在秋季边耕边耙,以利于保蓄土壤水分,在春旱地区,春季还要耙地保境,在盐碱地区为防止反盐碱尤其重要,春季耕地也要边耕边耙。

耙地缺点: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在有团粒结构的土壤上,在不影响土壤水分和幼苗出土的前提下,尽量不耙地。

耙地的常用工具:钉齿耙、圆盘耙、柳条耙等。

4. 镇压

镇压一般在耙地、作床Z后、播种或打插前进行,主要针对土壤疏松而比较干早的地区,在土壤湿润、粘重地区不需镇压,否则土壤板结,防碍幼苗川土,给育苗带來损失,因此要等土壤湿度适宜时再进行镇压。

其主耍作用为:①使一定深度表土层土壤紧实,恢复毛细管作用,促进土壤及时供水;②可以有效减少气态水的损失;③可以防止苗床变形。

镇压的机具:环形镇压器,齿形镇压器,木滚子或水泥滚子等。

5. 中耕除草

中耕一般在苗木生长期间结合除草一同进行的土壤耕作措施。用于清除杂草,蓄水保墙,改善苗木生存环境,促进苗木生长。

般在育苗地由于灌溉和降雨以及机械压力等原因,出现板结,通气不良,不利于苗木生长。通过中耕使

耕作层土壤疏松,切断毛细管作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轻土壤反盐碱现象,促进气体交换,并给土壤微生

物生活创造适宜条件,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

消灭杂草,促进苗木生长。在较粘地土壤上,能防止土壤龟裂,减少苗木损伤。一般中耕与除草结合进行。鉴于中耕工作地重耍性,应该及时中耕,即使无杂草也耍进行中耕。

1>施肥方法

(1)基肥

基肥町以长期不断地供应苗木所需养分,同时还能起到培肥和改良土壤的作用,以有机肥料、绿肥等迟效性或

缓效性肥料为主,如饼肥、草木灰等。

基肥一般在耕地前施用,施肥深度较大,有利于肥料的分解,同时肥料的损失较小。

(2)种肥

在播种时施用的肥料,冃的是供给播种苗初期牛长所需的养分,促进幼苗牛长。施用的肥料应当选用苗木能立

即吸收而又不会伤害种子或幼根的肥料,同时不能集中施用,以免浓度过高,发生毒害。因此最好选用颗粒状

有机或无机复合肥料。

(3)追肥

追肥是在苗木生长期间施用的速效性肥料(主要为无机肥料),目的在于及时提供苗木旺盛生长对养分的大量

需要,以加强苗木的生长,达到提高合格苗产量和改进苗木质量的目的。同时还可以经济有效地利用肥料,避

免速效性养分被固定或淋失。追肥的施用方法通常有: 撒施、条施、灌施

二)育苗管理

①覆盖②灌溉③屮耕除草④追肥⑤间苗或移苗切断主根,促进侧根生长,培养发达根系?⑥病虫害防治⑦苗木

越冬及防霜冻

一、营养繁殖育苗概述

(一)营养繁殖的概念及优、缺点

1. 概念: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芽)繁殖新植株的方法,称为营养繁殖(因为是一种无性繁

殖的方法,所以又称为无性繁殖)。用这种方法培育的苗木,称为营养繁悄苗。

2. 优点(与有性繁殖相比):

⑴有利于林木优良遗传特性的保存以及优良基因、品种和类型的繁殖;

营养繁殖能把附体的优良特性遗传给后代,是良种繁殖的一个重要的繁殖方法。

⑵适用于某些种子繁殖比较困难的树种,如杨树、泡桐、楸树等;

这些树种结实稀少,不易采到种子或种子发芽力不易保存,种子成活期短。

⑶牛长速度快,可提早林木的开花结实(一般是利用植物牛理比较成熟的部分),为杂交育种创造条件。

用营养繁殖法培育的苗木比实生苗生长快,人工幼林的前期生氏比实生幼林快。

3. 缺点:

⑴繁悄材料来源不足,大面积育苗和造林受到限制;

⑵多代无性繁殖后,会产牛早哀现象。

影响插穗成活的原因

根据细胞全能性的理论,植物体的任何活细胞都具有再生能力。但为何在押插过程中,给予相同条件, 仍然存在抒插不成活的问题?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儿个方而:

1. 插穗内在因素

⑴树种遗传特性

不同树种由于遗传特性不同(枝条内的生根抑制物质),打?插成活的难易程度差异较人。

树种遗传特性决定该树种是否能进行抒插繁殖及抒插繁殖的成活率。如杨树、柳树极易成活,而香樟、核

桃等极不易生根。

根据以前的实践经验,按树种来分,生根的难易有下列规律:

①常绿阔叶树种较常绿针叶树种易生根;

②速生树种较慢生树种易生根;

③灌木、藤本较易生根;

④在阔叶树种中,枝条中空或髄心大的树种较易生根;

⑤湿生树种较旱生树种易生根。

但上述划分只是相对而言,冇些树种生根闲难主要由于生根环境没能拿握。

⑵母树及枝条年龄

植物新陈代谢作用和生活力,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减。因此从幼、壮年母树上采取的枝条,生活力和分生能力较強,生根情况较好,随母树年龄增加,插穗生根率下降。同时,年幼的母树再生能力強,含抑制生根物质少,所含营养物质主要用于营养生长,所以枝条的生根力强,成活率高。

林木一年生枝条生活力和再生能力较多年生枝条强,生根情况较好。

⑶枝条部位

同一母树上相同年龄的枝条,由于在母树上着生的部位不同,生根能力也有显著差异。

①一般偏离主干越远(分枝次数越多)的枝条发育状况越差,生根越困难(枝条的位置效应),或者即使能生根,成活后的生长力也不强。通常根萌条的生根能力最强。

②树木每条枝条不同部位的根原基数量及贮存营养物质量是不同的。

所以,不同部位的插穗生根率、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都有明显差异。研究表明:枝条中部的插穗生根数量最多,成活率最高,下部次之,上部最少,主要是因为枝条中部的根原基数量最多,成活率最高,下部次之,上部最少。

⑷枝条生长发育状况及营养物质含最

插穗内贮藏的养分是抒插时形成新器官及其初期生长所需养分的主要來源,特别是碳水化合物贮量的多少。在年龄相同时,发育充实,养分积贮较多的枝条再生能力较强。碳水化合物含量高,(C/N比大),发根状况好。因此插穗的长度和粗度影响生根。

C/N比人的树种越容易生根,C/N小的树种越不易生根。

(5)插穗的留叶量

主要针对常绿树种或嫩枝打?插。插穗上的叶了可以宵?接制造养分以及合成生长激索,促进插穗生根。如池杉抒插,带叶插穗成活率为93%,而不带叶的成活率仅7%。但是,留叶量叶不能太多,否则容易造成水分过渡蒸腾,一般2-3片即可。

⑹插穗的长度

插穗的长度对其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在一定范围内冇明显影响。不同长度的插穗出现差异的原因:

短插穂内部的根原基少,生根的机会和数量少,所以成活率低,长插穂则相反

短插穗内贮藏营养物质和水分少,因为插穗在生根前,地上部分发叶和地下部分生根所需的营养物质较多,全部来自贮藏的营养物质。

土壤水分的影响,插穗短,入土浅,接近表土层的含水量低。

科学的确定插穗长度,耍以生根快慢和土壤水分条件等因素为根据。对多数落叶阔叶树而言,插穗以10-25cm为适宜。生根快的树种在湿润条件下宜短,反之宜长。常绿一般在10-35cm之间。

容器育苗是利用各种能装营养土(培养基)的容器作工具进行育苗的方法。容器有营养杯、营养袋和营养篮等。用容器培育的苗木叫容器苗。相对应的苗木叫裸根苗。

(一)容器育苗的优缺点

1. 容器育苗的优点

(1)苗木能形成完整根团,起苗、包装、运输时不伤根,苗木活力强;

(2)由于是带原土栽植,根系不受损伤,对造林地适应性强,所以春、夏、秋三季均可造林,不受常规造林

季节限制,延长了造林时间;除北方地区严寒的冬季以外,几乎全年都用于造林。

(3)造林成活率高,初期生长量大。容器苗造林没有缓苗期,根系发达完整,初期生长量显著提高。而且在不良立地条件下,采用裸根苗造林难于成活,但容器育苗抗逆性较强,可以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

(4)成苗的速度快,缩短育苗周期。容器育苗采用人工配制的优良基质,加上集约化管理,环境条件优越,苗木生长速度快,3?6个月即可出圃造林,同时可以周年生产。

(5)苗木均匀幣齐,适合于机械化造林作业。(6)节约育苗的土地和劳力,不需占用营养好的土地。(7)造林质量高,一般不会出现窝根现象。

适用的地区

(1)在干旱地区,用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但釆用容器苗可或造林成功。如太行山的干旱坡。

(2)适宜于土壤瘠薄、气候条件恶劣的立地,如大兴安岭高寒、薄土地区。

(3)造林地补植,随时补植造林。

2、容器育苗存在的问题

(1)育苗成本高

育苗容器、基质、设施及维持,以及精细管理的费用相对较高。据报道,容器苗成木一般比裸根苗高60%左右,但是如果将由于采用容器苗而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量所节约的成本折算进去,容器苗成本不一定会高太多;(2)育苗技术相对复杂

容器育苗集约化程度高,需要有相对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才能获得较好的育苗效果。

(3)造林时运输体积大,苗木运输费用较高。

(4)由于容器苗个体较裸根苗小,木质化程度羌,造林后容易受到杂草欺压,因此不适宜用在杂草竞争激烈的地方造林;

(5)容器苗如不注意会出现苗木根系在容器内盘旋生长现象,造林后会影响林木生长和稳定性。容器育苗的应用应取决于树种特性、造林地自然条件,并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在自然条件较好、裸根苗繁殖和造林并不困难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采用容器育苗。

工厂化育苗是指在人工创造的优良环境条件下,采用规范化技术措施以及机械化、自动化手段、快速而又稳定地成批生产植物幼苗的一种育苗技术

在苗木生理指标方面应表现为:

苗木失水少,水势高,根系活力强,再生潜力大,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尤其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及比例,苗木的生命力强等因素。

这就是说,苗木质量的优劣,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所用繁殖材料的质量(包括遗传性和个体发育状况),二是育苗技术水平。

良苗木(壮苗)的选择条件

优良苗木一般简称壮苗,壮苗一般表现出生根能力旺盛,抗性强,移植和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较快,壮苗应具备以下形态特征:(苗木分级的依据)

1 ?苗木粗壮而直,有一定高度(有与粗度相称的高度),上下均匀,无徒长现象,枝叶繁茂,色泽正常。

2. 根系发达,有较多侧根和须根,主根短而直。根系要有一定的长度。

3. 苗木的重量大,茎根比小。

4. 没有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5. 对萌芽力弱的针叶树种要有发育正常而饱满的顶芽,顶芽无显著的秋生长现象。

(二)培养优良苗木的现实途径

1?良种。良种才能得到壮苗。

2. 圃地的选择适当,耕作措施恰当、及时。

3. 种子处理、催芽。

4?密度控制,播种量合适。

5?育苗期管理到位,水、肥供应充分,松土、除草等措施及时。

(三)苗龄的表示方法

苗木年龄简称苗龄,以经历一个生长周期作为1个苗龄单位,般以苗木主干的年生长周期为计算单位。即每年从地上部开始生长到生长结束为止(播种苗从幼苗出土廿始),完成1个生长周期为1龄,称1年生。

1. 播种苗和移植苗

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一个数字表示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播种地或营养繁殖地的年龄;

第二个数字表示第一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

第三个数字表示笫二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依此类推。数字间用短横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总年龄。如:1- 0: 1年生播种苗或打?插苗,未经移植;

2- 0: 2年生播种苗或抨插苗,未经移植;

0.5-0:半年生播种苗或抒插苗,未经移植;

2-2: 4年牛移植苗,移植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了两年;

1(2) -0:一年生干两年生根,并未经移植的苗木。

2. 截干苗

用分数式来表示,分子为苗干的年龄,分母为苗根的年龄。例如毛白杨插条苗(2/3-1),即毛白杨插条移植苗,2年生的干,3年生的根,并移植1次。毛白杨埋条苗(1/2-1),即毛白杨埋条移植苗,1年生的干,2年生的根,移植1次。

3. 嫁接苗

也用分数表示,分子为接穗的年龄,分母为砧木的年龄。例如毛白杨嫁接苗(2/3-1),即毛白杨嫁接移植苗,接穗为2年牛,砧木为3年牛,移植1次。

4. 幼苗移植

速生树种如檢树、木麻黄等在幼苗期移植,也用2个数字表示。例如桜树苗(1-1),即1年生檢树移植苗,因苗龄是1年生,则表明是在幼苗期进行了移植。

苗木质量是指苗木在其类型、年龄、形态、生理及活力等方面满足特定立地条件下实现造林目标的程度。

地径乂称地际直径,是指苗木土痕处的粗度高径比是指苗高与地径Z比,是一个指数。茎根比是苗木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重量或体积)之比,反应出苗木根茎两部分的平衡状况。实际上就是苗木水分、营养收支平衡问题。

苗木质量综合评价与控制

1 .适地适苗

适地适苗是指在造林地立地锻赶、立地分类基础上,适宜树种、地理种源和牛态类型己确定的情况下,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选择最适于该立地的苗木类型、年龄、大小和生理状况的苗木进行造林。

山于同一树种经不同育苗方式培育出的苗木从形态至生理都有差别,各自的适应能力也不同。适地适苗就是要发挥不同苗木的特长,使其更好地适应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同时将造林工作与苗圃育苗结合起来,在造林设计时就对苗木类型、年龄、大小和生理特性做岀明确规定,苗圃育苗时根据设计要求定向培育苗木,从而保证为造林提供有针对性的合格苗木。

保护苗木生活力的措施

1.苗木运输环节的保护

最好的苗木运输环境,是将苗木保持在近似贮藏的温、湿度条件下,即温度0?3 °C, 空气相对湿度90%?95%。该条件一般只有冷藏车能满足,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较普遍采用苗木冷藏运输车,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样的苗木运输成本太高,短时期内无法推广。一般卡车是最常见的运输工具。

运输过程屮包装材料应根据运输距离而定,短途运输可用稻草片、蒲包、化纤编织袋、布袋、麻袋等包装,运输过程屮要经常检查,如发现苗木干燥要随时浇水。长距离运输则要选用塑料袋、KP袋等保湿性好的材料。卡车还需有帆布棚遮挡,针叶树苗木严禁未经任何包装就进行裸根运输[1-2]o

2苗木栽植前的保护

苗木运至造林地后,若不能立即栽植必须进行妥善保护,尤其要注意对苗木活力的保护。苗木活力丧失是逐渐积累的,苗木经起苗、分级、包装、贮藏、运输等工序,到达造林地吋, 因种种原因,有的苗木可能己受到不利条件的影响,活力开始逐渐丧失。此时如采収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受影响的苗木还可能恢复,否则失去活力的苗木会越来越多。

有条件的地方采用移动冷藏室来临时贮藏苗木,但受条件所限,大多数地方无法做到。可根据现有条件,釆用简单、有效的保护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苗木假植于背风、背阴处土壤屮,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压实,并浇水。但如果苗木包装采用保湿性能较好的材料,且袋内水分有保证,可将苗木仍放在包装袋内,直接置于背风避荫处[1-2]0

在造林地应尽量减少苗木不必要的处理,如苗木截干、分级、剪根、数量统计等工作都应在苗圃完成。一些不规范的做法,会严重影响栽植质量。如起苗后不修根,致使根系过长, 造林时容易窝根;或有的栽植人员用铁锹切去过长苗根,结果根系出现劈裂,影响伤后愈合; 有的苗木截干高度不符合规定,致使造林后留干过高,影响成活率;或者截干时工作人员直接用手撅或用铁锹切,使切口劈裂。

3苗木栽植环节的保护

造林工作中的苗木栽植绝大多数由农民完成,一些地区农民的苗木质量保护意识不强, 栽植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也不十分严格,出现造林成活率不高,年年造林不见林的尴尬局面。生产中常见的现象是,栽植者携带一捆裸露根系的苗木随走、随栽,使苗木根系活力受到影响,降低造林成活率,造林工作耗时、费工、耗资金。应从采种、种实调制、播种、苗期管理、起苗、包装、运输到造林规划、整地栽植等全过程对苗木活力进行严格保护[3?4]。

3.1严格把好苗木分装关

将已运至造林地的苗木分发给栽植者的过程,要求迅速,根系不要裸露,最好在苗木包装袋内进行,也可将苗木从包装袋或假植地取出,放进一个装水的桶内。这样既有足够时间统计分发苗木,又可让苗木吸收水分,同时对起苗包装前蘸好泥浆而此时又干燥的苗木,也不会出现分发时损伤苗木须根的现象。苗木分装地应选在背风背阴处。

3.2使用苗木栽植包

苗木栽植包由聚氨酯泡沫材料或具有保水性的类似材料制成,这种内填聚氨酯泡沫的保湿包,能保持苗木处于湿润状态达数小时,使苗木在栽植过程中避免干燥。同时,栽植者还能将包挎在腰间,腾出手来进行苗木栽植。

3.3釆取蘸根措施

在苗木装入栽植包前进行蘸根,对苗木短时间裸根会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有的材料还可以给栽植后的苗木提供保湿坏境,促进根系发根。常用的蘸根材料有蔡乙酸、呵味乙酸、呵味丁酸、赤霉素等外源激素,以及ABT生根粉、吸水剂(如HSPAN、VAMA、Igeta Green P、Terra Sorb)等。

3.4推广使用塑料水桶

在我国很多造林地区,无苗木栽植包,可用塑料水桶提苗,桶里盛少量水,将苗木根系浸入水屮,可保护苗木活力。

3.5切实保护苗木须根

栽植过程中,取苗时要小心,不能用大力将苗木分开,因为苗木根系缠绕在一起,用力分开会伤害苗木须根

3个播种方法的优缺点

1、条播

条播是按一定的行距,将种子均匀的播在播种沟内。是冃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株行距应树种不同而不同。有标准参考。

优点:①一定的株行距,便于中耕除草、开沟追肥和防治病虫害以及机械化作业;②比撒播省种子

③苗木的株行距较大,使苗木受光均匀,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苗木质量好④起苗工作方便,适用于一切树种。

2、点播使按一定的株行距将种子播于圃地的方法。一般应用于大粒种子。如核桃、板栗、山桃等。

3、撒播是将种子均匀的撒播于床面或垄面上的方法。

优点:苗木产量高。缺点:①不便于中耕除草、开沟追肥和防治病虫害以及机械化作业。②苗木的密度大,造成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苗木牛长不好,过密时会降低苗木质量。

(3)播种量大,除极小粒种子外,一般不适宜推广撒播法。

种苗学试题

种苗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种子在植物学上是指由()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林木种子指一切可以用于直接更新造林或培育苗木的(),包括植物学意义上的种子,果实,枝、叶、茎尖、根等(),组织,细胞,细胞器,人工种子等。 3.真种子和类似种子的干果在林业生产上经常通称为()。 4.根据苗木繁殖材料不同,可以划分为()和()。按苗木培育年限不同可以分为()和()。 5.多年生苗木按育苗过程中有无移栽而分为()和()。 二、单项选择题 1.某苗圃面积为15hm,它应属于()苗圃。(1)大型;(2)中型;(3)小型;(4)微型 2.在苗圃中经过移植继续培育的苗木叫做()(1)营养繁殖苗(2)插根苗(3)移植苗(4)组织培养苗 3.苗木规格和活力等指标没有达到育苗技术规程或标准规定的要求,不能出圃造林的苗木是()(1)合格苗(2)等外苗(3)目标苗(4)最优苗 4.在原播种或插条等育苗地上未经移栽继续培育的苗木叫()(1)换床苗;(2)播种苗;(3)留床苗;(4)插条苗 三、多项选择题 1.人工更新的主要方法有()(1)直播造林(2)插条、埋干造林(3)植苗造林(4)天然更新造林 2.用以繁殖苗木的营养器官包括()(1)种条;(2)地下茎;(3)根系;(4)叶片 四、名词解释 1.林木种子; 2.苗木; 3.实生苗; 4.营养繁殖苗; 5.裸根苗; 6.容器苗; 7.移植苗; 8.留床苗; 五、简述题 1.举例说明林木种子可以分为哪几类? 2.苗木按培育年限的分类情况及相应的概念? 六、论述题 1.试述苗木的各种分类方法及其种类? 2.试述苗圃的种类及其特点? 3.我国在苗木培育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胚珠; 2.繁殖材料 营养器官;

植物检疫学复习资料.doc

植物检疫学复习资料 植物检疫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植物检疫学:是一门为保护植物的健康,阻止某些对植物有严重为害的有害生物随植物或其他应检物调运而传播,对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提出检疫决策,制定与执行检疫法律、法规的科学。 2、植物检疫:任何为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或扩散或使它们处于官方控制之下的一切活动。3、有害生物: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 4、检疫性有害生物: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或环境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且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 5、定殖:当一种有害生物进入一个地区后在可预见的将来能长期生存。 6、受威胁地区:生态因素适合一种有害生物的定殖,该有害生物的发生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 7、疫区:存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并由官方控制的地区。 8、非疫区:某种特定的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保持此状况的地区。 9、保护区: 国家植物保护组织确定的对一个危险地区进行有效

保护的最小区域。 10、铲除:实施植物检疫措施以从一个地区消除某种有害生物。 11、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对于进口国而言,那些存在于种植材料上并将对其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12、风险: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3、风险分析:通过对不确定事件的识别、衡量和处理,以最小的成本将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的科学管理方法。 14、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评价生物学或其它科学、经济学证据,确定某种有害生物是否应预与管制及管制所采取的植物卫生措施力度的过程。 15、定性 PRA:采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来对风险进行评价,结果采用风险高、中、低等级指标来描述风险大小。 16、定量 PRA:采用数学模型来模拟、定量描述风险,结果采用概率值衡量风险大小。 17、非疫产地: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当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地区。 18、非疫生产点:指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产地内作为一个单独单位以非疫产地相同方式加以管理的限定部分。 19、有害生物风险评估:评估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后果(包括环境、经济影响)。

项目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项目管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20’) 1 项目管理:现代项目管理认为:项目管理是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方法与工具,为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所展开的各种管理活动。其中,一个项目的有关各方所需满足的要求与期望是复杂多变的。 2 集成管理:项目集成管理是为确保项目各专项工作能够有机地协调和配合而开展的一种综合性和全局性的项目管理工作。它包括协调各种相互冲突的项目目标、选用最佳或满意的项目备选方案、以及集成控制项目的变更和持续改善项目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3 范围管理:项目范围是指项目的“产出物范围”和项目的“工作范围”的总和。项目范围管理是指对于项目产出物和工作范围的全面识别、确认和控制的管理工作。 4 挣得值:挣值是一个表示已完成作业量的计划价值的中间变量。这一变量的计算公式如下:EV=实际完成作业量╳其计划成本(价值) 二、简答(20”) 1、项目管理与运营管理的区别 1)管理的对象不同。项目管理的对象是一个或多个项目,管理的是有关项目的评估、决策、和控制过程;而日常运营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生产和运营的决策、实施与控制。项目管理的对象是一次性的、独特性的项目,而日常运营管理的对象是周而复始的经常性的日常运营工作。 2)管理的方法不同。项目管理的方法与日常运营管理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因为项目管理是面向任务和过程的,而日常运营管理是面向部门的和程序化工作的,所以项目管理的方法中有许多针对具体任务的管理技术与方法,而日常运营管理中有更多的部门协调、指挥命令等针对日常运营管理的方法与工具。 3)管理的周期不同。项目管理的周期是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这是相对比较短暂的,而日常运营管理的周期是相对长远的,多数企业希望能够永续经营,期望自己的企业能够通过科学的管理一直能够经营下去。 2、项目的特性 各种不同专业领域中的项目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不同项目都具有自己的特性。但是从本质上来说,项目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不管是科研项目、服务项目、服务项目还是房地产开发项目,项目的这些共同特性如下:、 (1)目的性:指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为实现特定的组织目标服务的。 (2)独特性:指项目所生成的产品或服务与其他产品或服务都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植物检疫学复习提纲

植物检疫学 一、名词解释 1、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运用生物的或其他科学的和经济的依据,确定一种有害生物是否应该限制和加强防治措施力度的评价过程。 2、毒麦碱:来自于一种有毒杂草毒麦的种子,能麻痹中枢神经、致人昏迷的有毒物质,威胁人、畜安全。 3、SPS:《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在长达8年之久的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一个重要的国际多边协议。 4、检疫性有害生物:一个受威胁国家目前尚未分布,或虽有分布但分布未广,且正在被官方控制的、具有潜在的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 5、疫区与非疫区:疫区是指由官方划定的发现按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存在与危害,并且由官方采取措施控制中的地区。非疫区是指有科学证据证明未发现某种有害生物并由官方维持这种状态的地区。 6、ISPM: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 7、产地检疫:植物或植物产品处境或调运前,输出方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期间到原产地进行检疫检测的过程。 8、外来有害生物:是指部分具有入侵性的外来物种,它们对生态系统或物种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可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下降,甚至是物种的灭绝。 9、植物检疫处理:应实施植物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和其它检疫物,经检疫发现有害生物等不符合检疫要求时,依法采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杀灭植物、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中的有害生物实施的处理措施。 10、随航熏蒸:出口货物随航熏蒸的,熏蒸队应向船方提供必要的防毒面具和航行期间安全监测的毒气检测设备(如检测管和采气手泵等),并向船方提供安全注意事项,要求船方在抵港前开舱散气。 11、比重检测:用于检查种子、谷物和豆类的钻蛀性害虫,也可检查菌瘿、菌核、病谷粒和菟丝子种子。 原理:被害种子等比重较轻,用食盐水(糖、泥土水等)浸泡后,比重小的会浮出液面。 12、检疫许可:也称检疫审批,是指在调运、输入某些检疫物或引进禁止进境物时,输入单位须向当地检疫机关预先提出申请,检疫机关经过审查作出是否引进的法学定程序。 二、简答题 1、简要分析国家主权与检疫的关系是怎样的? 植物检疫作为国家的一项主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作为口岸动植物检疫机构在保护我国农林牧业安全生产,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面责任重大。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没有主权,虽然设有植物检疫机构,但由外国人控制着海关,因此检疫机构形同虚设,致许多危险性有害生物乘虚而入。植物检疫的特殊功绩在于它每年给国家挡住了大量有害生物的入侵。 2、国内检疫性农林植物病原物与杂草有哪些?传播途径? 病原真菌——经种子传染 病原细菌——种苗传播 病原病毒——种苗、种薯或其他无性繁殖材料传播 病原线虫——种苗、种薯或其他无性繁殖材料传播,也有部分通过种子传染 杂草——种子为主要传播途径 玉米霜霉病<带菌种子传播> 马铃薯癌肿病菌<带菌种薯远距离传播> 苜蓿黄萎病菌<病残体、农具传播>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由稻种、稻草和自生稻带菌传染> 柑桔黄龙病菌<田间自然传播媒介为柑桔木虱、类细菌病原通过嫁接传播> 假高粱<种子传播>、薇甘菊<人畜携带种子传播>、毒麦、菟丝子、豚草、列当

项目管理试题及其答案

软件学院研究生课程“IT项目管理”考试题答案 (08级脱产班) 一、填空:(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人们已经认识到IT项目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IT应用项目越来越复杂;二是由于缺乏合格的IT项目管理人才。 2、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项目管理,把它作为主要的运作模式和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解决方案。 3、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活动,这些活动具有的三个基本特点是目的性、依存性和知识性。 4、IT随着人类的发展,有组织的活动逐步分化为2种类型,它们分别是作业和项目。 5、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一表述包含了以下五个观点:(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3)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之中。(4)协调的中心是人。(5)协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6、P MBOK中核心的知识领域有4个,它们是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之所以称其为核心知识领域,是因为在这几个方面将形成具体的项目目标。 7、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 8、组织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组织系统所处的环境。 9、范围是指产生项目产品所包括的所有工作及产生这些产品所用的过程。项目范围管理是指对项目包括什么与不包括什么的定义与控制过程。 10、美国着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指出,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至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至90%。

二、选择题:(单选题,请选择最佳答案。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以下哪一项不是系统方法的内容(B)。 a.系统观念 b.系统测试 c.系统分析 d.系统管理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项目管理的辅助知识领域。(A) a.项目质量管理 b.人力资源管理 c.沟通管理 d.风险管理 3、以下哪一项是项目定义阶段中启动过程的一个主要成果。(C) a.获得足够的项目经费 b.编制项目计划 c.选择一位项目经理 d.完成工作分解结构 4、项目成本管理包括的主要过程有(D)。 a.成本估算 b.成本预算 c.成本控制 d.以上都是 5、下列项目管理过程组中,哪一个最耗费时间与资金?(C) a.启动过程 b.计划过程 c.执行过程 d.收尾过程 6、一个由7个人组成的项目组,其沟通渠道的条数是。(B) a.14条 b.21条 c.38条 d.49条 7、项目进行到一半时,客户想取消剩余的工作和合同。最佳的方法是查看下列哪项来确定项目的目的(A) a.项目章程中的目的、目标和商业案例。

《植物检疫学》试题

《植物检疫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共33分) 1、植物害虫检疫学: 2、疫区: 3、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 4、植物害虫检疫: 5、非疫区: 6、子坑道: 7、检疫性害虫 8、 IPM 9、 TPM 10、检疫熏蒸 11、熏蒸剂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在答案纸相应的位置上,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 1、美国白蛾寄主植物。 A、达200多种,松柏科植物外, 几乎所有果树、林木 B、松柏科植物 C、主要是苹果,梨,沙果 D。主要是蔷薇科植物 2、马铃薯甲虫的越冬虫态是。 A、成虫 B、蛹 C、卵 D、幼虫 3、谷斑皮蠹分类上属于科。 A、象虫 B、皮蠹 C、小蠹 D、叶甲 4、菜豆象的寄主最主要是。 A、菜豆 B、大豆 C、绿豆 D、豇豆

5、红脂大小蠹分类上属于科。 A、长蠹 B、皮蠹 C、小蠹 D、叶甲 6、地中海实蝇寄主植物。 A、仅限于柑橘类 B、达250多种,几乎包括所有的水果、坚果和蔬菜 C、主要为害蔷薇科 D、坚果类 7、欧洲榆小蠹主要为害榆树主干和粗枝韧皮部, 还是的媒介昆虫。 A、榆枯萎病 B、榆黄萎病 C、榆病毒病 D、榆曲霉病 8、菜豆象是已在我国发现 A、湖北、吉林 B、上海、广西 C、山东、陕西 D、新疆、甘肃 9、苹果实蝇的寄主植物是。 A、蔷薇科 B、越桔科 C、杜娟花科 D、山茱萸科 10、小蠹虫类交配后蛀食形成的坑道称为 A、子坑道 B、母坑道 C、交配室 D、蛹室 11、松突园蚧主要为害。 A、阔叶树 B、禾本科植物 C、松属植物 D、草本植物 12、苹果绵蚜的英文名称是。 A、Citrus fruit-fly B、Woolly apple aphid C、apple maggot D、Grape Phylloxera 13、美国白蛾分类上属于科。 A、小卷蛾 B、灯蛾 C、螟蛾 D、麦蛾 14、入侵红火蚁已在我国发现 A、湖南、广东、广西 B、上海、安徽

种苗学实习报告

种苗学实习报告 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班级:林学101 姓名:唐思嘉 学号:201001010229 指导老师:应叶青

种苗学实习报告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林学101 唐思嘉201001010229 摘要:通过此次种苗学实习,了解黄山栾树及无患子播种与移苗的具体操作步骤;掌握播种育苗以及苗期管理的操作要点。接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对林业的生产发展及经营措施有了切实的认识。 关键词:播种管理经营 一、前言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1、掌握苗床的翻耕及修整 2、掌握小苗的移摘及注意方法 3、掌握苗木苗期管理的注意事项 (二)实习地概况 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学2后山苗圃地、行政楼东侧温室大棚、B 区篮球场旁。临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属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613.9毫米,降水日158天,无霜期年平均为237天,受台风、寒潮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立体气候明显,从海拔不足50米的锦城至1500米的天目山顶,年平均气温由16℃降至9℃,年温差7℃,相当横跨亚热带和温带两个气候带。 二、实验过程与内容 (一)播种 1、实习目的:播种繁殖是利用树木的有性后代——种子,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和培育,使其萌发、生长、发育,成为新的一代苗木个体。用种子播种繁殖所得的苗木称为播种苗或实生苗。园林树木的种子体积较小,采收、贮藏、运输、播种等都较简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大量的苗木或嫁接繁殖用的砧木,因而在园林苗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实习材料:无患子种子 3、实习时间:2012年4月中旬 4、实习地点:学2后山苗圃地 5、实习步骤: (1)种子处理。种子采摘回来后浸泡一星期,后搓去果肉并除去漂浮粒过小粒。洗净种子后阴干,然后沙藏进行种子贮藏。 (2)苗床整理。整地是为了创造适合苗木生长的土壤条件。苗床长度依据地块长度而定,床沟宽为30cm 。 (3)播种及播种量。四月上旬,将种子用清水洗净待用。设置试验区,播种行距一般控制在25cm,在长20cm,宽1m的范围内的播种量为1kg的种子。用锄头镐开深度为5cm的土块,分别均匀点播20粒左右的种子。然后进行覆土处理。 (4)播种后管理。播种后视天气状况,一般3-5天灌水一次,30天后开始出苗,待大部分种子真叶出土后,除去表面的稻草。苗木生长期间加强管理,及时进行灌水施肥除草等措施,在6-8月期间苗木生长旺期应注意杂草去除与施肥工作。(二)移苗 1、实习目的: (1)提高苗木质量。通过移植,促进并增加侧根和细根生长,抑制苗木当年的高生长,降低苗木的茎根比值,从而提高苗木质量,最终提高造林成活率。 (2)促进苗木生长。分配养分,扩大单株营养面积,有利于苗木生长。 (3)培育良好的冠型和干型。通过移植可以培育良好的干形和冠形。 (4)节约种子。播种后经移植移栽,节约种子,便于管理,提高出苗率。 2、实习材料:黄山栾树苗、无患子苗、锄头、水桶等 3、实习时间:2012年10月中旬 4、实习地点:学2后山苗圃地 5、实习步骤: (1)移植密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树种的生长速度,苗圃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一般移植株距控制在10-50cm,行距为20-60cm。 (2)移植前准备:主要包括土地和劳力的准备及苗木的准备。①事先做好苗圃地的区划,定点,准备好作业工具。②移植前,要对铺地进行整理,做好松土深耕的工作。③对移植苗木进行分级,将不同规格的苗木分别移植,使苗木生

植物检疫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植物害虫检疫学: 2、疫区: 3、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 4、植物害虫检疫: 5、非疫区: 6、子坑道: 7、检疫性害虫 8、IPM 9、TPM 10、检疫熏蒸 11、熏蒸剂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在答案纸相应 的位置上,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 1、美国白蛾寄主植物。 A、达200多种,松柏科植物外, 几乎所有果树、林木 B、松柏科植物 C、主要是苹果,梨,沙果D。主要是蔷薇科植物 2、马铃薯甲虫的越冬虫态是。 A、成虫 B、蛹 C、卵 D、幼虫 3、谷斑皮蠹分类上属于科。 A、象虫 B、皮蠹 C、小蠹 D、叶甲 4、菜豆象的寄主最主要是。 A、菜豆 B、大豆 C、绿豆 D、豇豆 5、红脂大小蠹分类上属于科。 A、长蠹 B、皮蠹 C、小蠹 D、叶甲 6、地中海实蝇寄主植物。 A、仅限于柑橘类 B、达250多种,几乎包括所有的水果、坚果和蔬菜 C、主要为害蔷薇科 D、坚果类 7、欧洲榆小蠹主要为害榆树主干和粗枝韧皮部, 还是的媒介昆虫。 A、榆枯萎病 B、榆黄萎病 C、榆病毒病 D、榆曲霉病 8、菜豆象是已在我国发现 A、湖北、吉林 B、上海、广西 C、山东、陕西 D、新疆、甘肃 9、苹果实蝇的寄主植物是。

A、蔷薇科 B、越桔科 C、杜娟花科 D、山茱萸科 10、小蠹虫类交配后蛀食形成的坑道称为 A、子坑道 B、母坑道 C、交配室 D、蛹室 11、松突园蚧主要为害。 A、阔叶树 B、禾本科植物 C、松属植物 D、草本植物 12、苹果绵蚜的英文名称是。 A、Citrus fruit-fly B、Woolly apple aphid C、apple maggot D、Grape Phylloxera 13、美国白蛾分类上属于科。 A、小卷蛾 B、灯蛾 C、螟蛾 D、麦蛾 14、入侵红火蚁已在我国发现 A、湖南、广东、广西 B、上海、安徽 C、山东、北京、福建 D、新疆、陕西 15、苹果蠹蛾分类上属于科。 A、长蠹 B、灯蛾 C、小卷蛾 D、麦蛾 16、蜜柑大实蝇寄主植物。 A、仅限于柑橘类 B、达250多种 C、主要为害蔷薇科 D、几乎包括所有的水果、坚果和蔬菜 17、欧洲榆小蠹寄主主要为植物。 A、榆属 B、阔叶树 C、针叶树 D、松树 18、红火蚁原产于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9、马铃薯甲虫分类上属于科。 A、步甲 B、象甲 C、叶甲 D、虎甲 20、四纹豆象以在豆粒内越冬。 A、成虫 B、成虫或幼虫 C、幼虫 D、蛹 21、墨西哥棉铃象主要以在落叶下,树皮中篱笆内和仓库附近等隐蔽场所越冬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22、是稻水象甲防治的有利时期 A、卵期 B、初孵幼虫期 C、老熟幼虫期D蛹期 23、是榆树毁灭性病害榆枯萎病的媒介昆虫 A、双钩异翅长蠹 B、欧洲榆小蠹 C、红脂大小蠹 D、山松大小蠹 24.下列关于地中海实蝇的形态特征的描述,不对的一项是 A.体长4.5-5.5mm B.翅及中胸背板上有特殊花纹 C.翅上分中部横带和外侧横带 D.雌雄成虫均有附额器 25.有关地中海实蝇生物学特性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年发生4-6代 B. 不喜强光,但有趋化性

IT项目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IT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几个?一是由于IT项目的复杂性;二是由于缺乏合格的IT 项目管理人才。 2.越来越多的的企业引入项目管理,将它作为主要的(运作模式)和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解决方案)。 3.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活动,这些活动具有三个基本特点是(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4、IT随着人类的发展,有组织的活动逐步分化为2种类型,它们分别是(项目)和(作 业)。 5、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以人为活动中心进行协调活动,这一表达包括五个观点:(1)管理的目的是为实现(预期目标),(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3)协调的是(社会组织中的)人,(4)协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6)协调的关键是(人)。 6、PMBOK中的核心知识领域有四个,他们是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之所以称其为核心知识领域,是因为在这几个方面将形成具体的项目目标。7.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应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 8.组织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组织系统)所处的环境。 10、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XX提出,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发挥到( 80%-90%)。 11.随着IT的不断发展,信息战略已由组织的部门职能战略提升为(组织的核心)战略,信息系统也成为(组织战略)的核心。 12.项目风险管理是为减轻潜在的不利事件对项目的影响而采取的一项活动,风险管理的主要过程包括:___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定性风险分析、定量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规划、风险监控。 13.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 获取、加工、传递、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 14.范围是指(产生项目产品所包括的所有工作及产生这些产品经过的所有)过程。项目范围管理是指(对项目包括什么与不包括什么的定义与控制)过程,没有包含在(工作分解结构即WBS)里的工作是不应该做的。 15.沟通就是意义的传递与理解,这里的意义是指( 信息)、(情感)、(思想),项目沟通管理目标是:及时而适当地(创建)、(收集)、(发送)、(储存)和处理项目的信息。 17、PMBok中辅助的知识域有(4 )个,他们是(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之所以称其为辅助知识领域是因为(项目目标是通过他们辅助实现的)。

植物检疫学的复习题和答案

植物检疫学的复习题和答案 动植物检疫作业及答案 一、填空题(任选20空,1空1分,共20分) 1、历经几百年来,各国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了带有各自特色的动植物检疫类型,一般划分为(环境优越型)、(发达国家大陆型)、(经济共同体型)、(发展中国家大陆型)、(工商业城市型)5种基本类型。 2、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检疫除害处理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包括(熏蒸处理)、(辐照处理)、(高温处理)和(低温处理)等。 3、请例出4种检疫性杂草:(菟丝子)、(毒麦)、(假高粱)、(列当)。 4、动植物检疫具有的4个突出的基本属性为(法制性)、预防性)、国际性)和综合性)。 5、国际上常用的熏蒸剂有10余种,请例出3种:(溴甲烷)、(磷化铝)、(环氧乙烷)等。 6、隔离检疫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供试材料登记)、(初步检验与处理)、(饲养或栽培合格的材料)、(生长期检验与处理)和(出证放行)5个步骤。 7、检疫处理是检疫机关根据检验、检测的结果以及相关规定,采用一定的方式对检疫实施处理的法定程序,其主要方式包括(退加处理)、(销毁处理)和(除害处理)。 8、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包括(检疫性植物病原物)、(检疫性害虫)和(检疫性杂草)。 9、在检疫性植物病原物中,可划分为(检疫性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类群。 10、植物检疫三要件包括(植物检疫机构和人才)、(植物检疫法规)、(植物检疫科学技术);出发点和归宿为(“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着眼于长远和全局的利益);主要对象是(“危险性有害生物”);以(法规)为依据;执法是专门机构;是由一系列措施所构成的“综合管理体系”。

11、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预防性);(法制性);(全局性和长远性);(国际性);(管理的综合性)。 12、调运检疫程序:申报;报检;检疫检验;检疫结果处理;复检。 13、植物寄生线虫的分离方法包括:直接解剖法、简易贝尔曼漏斗法、Fenwick 漂浮器分离法、浅盘法、卡勃(Cobb)过筛分离法14、昆虫采集网按结构和用途可分为四类:捕网、扫网、水网、刮网 15、诱虫灯常见的种类有箱式诱虫灯,悬挂式诱虫灯以及幕账流动式诱虫灯。 16、陆生昆虫的采集方法包括观察法、网捕法、搜索法、击落法、诱集法 17、根据杂草生活周期和习性分类包括: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杂草、寄生植物、肉质植物。 二、名词解释(任选15题,1题1分,共15分) 1、动植物检疫: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并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 2、检疫许可:是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时,输入单位向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输入的法定程序。 3、产地检疫:是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在国内省间或省内进行调动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期间于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内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 4、隔离检疫:将进出境或国内调动的有关动植物在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内,于隔离条件下进行饲养或种植,并在其生长期间进行检验、检测和处理的一项措施。 5、外来物种入侵: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的植物,而是后来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并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生长和繁殖的植物。

项目管理期末考试试题

学习中心/函授站_ 姓名学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4学年下学期 《项目管理》期末考试试题 (综合大作业) 考试说明: 1、大作业于2014年12月25日下发,2015年1月10日交回; 2、考试必须独立完成,如发现抄袭、雷同均按零分计; 3、答案须手写完成,要求字迹工整、卷面干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项目管理 2、工作包 3、项目跟踪 4、关键路径法 5、项目风险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确定项目是否可行是在哪个工作过程完成的?() A.项目启动B.项目计划C.项目执行D.项目收尾 2、在项目团队发展的过程中,在团队的()冲突最大。 A.形成阶段B.磨合阶段C.规范阶段D.表现阶段 3、应对项目可交付成果负主要责任的是()。 A.质量经理B.项目经理C.高级管理层D.项目团队成员中的某个人 4、项目投资额为5000万元,其投产后第一年到第四年的现金流量分别为500万元;10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则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A.1年B.3年C.4年D.年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项目的生命周期是指项目的开始时间和项目的结束时间这一段时间的累计 B.不管项目阶段如何划分,一般均可归纳为启动阶段、执行阶段、收尾阶段 C.失败的项目也存在收尾阶段 D.项目生命周期是循环往复的一段时间 6、在以下组织中,最为机动灵活的组织结构是()。 A.项目型B.职能型C.矩阵型D.混合型

7、编制项目的计划时,首先必须要做的工作是()。 A.编制责任分配矩阵B.编制行动计划表C.编制WBS图D.编制甘特图 8、下列有关项目收尾管理的正确表述是()。 A.如果项目失败就没有收尾工作 B.进入收尾过程表示项目已经完成 C.只有在收尾过程才将完成的项目成果移交给客户 D.在收尾过程中要将完成的项目成果移交给客户 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与其他项目阶段相比,项目结束阶段与启动阶段的费用投入较少 B.与其他项目阶段相比,项目启动阶段的费用投入是较多的 C.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其风险是不变的 D.项目开始时,风险最低,随着任务的一项项完成,风险逐渐增多 10、在项目质量控制中,关于质量检查表的表述错误的是()。 A.质量检查表可以作为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 B.完善后的质量检查表记录了项目质量控制的有关信息 C.完善后的质量检查表为下一步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 D.质量检查表作为编制项目质量计划的依据,不能作为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日常运作总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而项目则必须跨越数年或数十年。() 2、任何项目的生命周期通常都可以划分为概念、开发、执行和结束四个阶段。() 3、项目经理更关心的是“怎么做”的问题。() 4、项目在开始时,它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最高。() 5、项目管理中计划工作过程、执行工作过程、控制工作过程是截然分开的。() 6、项目的的进度、成本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7、让利益相关者满意是当代项目管理的目标。() 8、项目进度冲突往往是由于项目经理的权利受限制而发生的。() 9、项目变更申请可以由项目业主提出,也可以由项目团队提出,但不能有其他项目干系人提出。() 10、项目的时间、费用和质量目标达到了,该项目就是一个成功项目。()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阐述项目及项目的特征,分别举出2个属于项目和不属于项目的例子。 2、项目整体计划中必须包括哪些内容? 3、列出项目的四种终止方式,并比较其特点。 4、项目成本管理包括哪些工作,这些工作各自的侧重点和作用是什么? 五、案例分析(15分) 某公路修建项目,预算单价为400元/m。计划用30天完成,每天120m。开工后5天测量,已完成500m,实际付给承包商35万元。计算: 1、费用偏差(CV)和进度偏差(SV)是多少?说明了什么? 2、进度执行指数(SPI)和成本执行指数(CPI)是多少?说明了什么? 一、名词解释: 1、项目管理:是以项目及其资源为对象,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高效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以实现项目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 2、工作包:是完成项目目标所要进行的相关工作活动的集合,为项目控制提供合适的管理信息,它位子工作分解结构的最底层。

林木种苗专业技术总结

林木种苗专业技术总结 篇一:林木种苗专业技术总结 专业技术总结 我是的一名种苗培育技术工人,参加工作多年来,在工作中向师傅虚心学习,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在师傅的指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业务水平逐渐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自己多年来在思想建设、专业技术工作中的表现和收获做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素质 在林业局的号召和领导的带领下,我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与之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十几年来我始终让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踏实敬业、勤奋上进的工作作风。 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加强团结服从管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参加林业局组织的各种政治活动和公益性活动。但我不能满足以前所取得的成绩,还

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 项集体活动,工作中要加强团结,服从管理,乐于助人,平时要能热心帮助他人解决困难,求真务实,要紧跟形势,认真学习五岔沟林业局提出的“内方外圆、富民强局”工作方针及指导思想,并肩作战齐心协力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三、专业工作方面 通过多年来的学习实践,对林木种苗专业方面有以下心得。 (一)提高对林木种苗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种苗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造林成效。充分认识到种苗在林业事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战略地位和关键作用,采取有力措施,落实一把手抓种苗,超前抓种苗,下大力气抓种苗的工作方针,切实抓紧抓实种苗工作。同时要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加大《种子法》和林木种苗质量标准的宣传力度,营造重视种苗质量的社会氛围,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建立和加强种苗质量管理的有效机制和手段,确保为造林绿化提供质量优良的林木种苗。 (二)强化种苗质量全过程监管力度。要按照有关种苗生产技术规程,抓好林木种苗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强化苗木田间管理,按照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深入到育苗点,按照壮苗培育要求及时指导监督育苗户做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间苗、定苗等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尤其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做好防灾保苗工作(:林木种苗专业技术总结),促进苗木健康生长,确保苗木数量和质量。二是要加快种苗生产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的修

植物检疫复习资料

植物检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检疫申报:是有关检疫物数天、输出以及过境时由货主或代理人向植物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律程序。 3、检疫监管:是检疫机构按照检疫法规对应该实施检疫的物品在检疫期间所实行的检疫监督与管理程序,以防止带有限定的有害生物的应检物扩散。 4、检疫许可:是指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或引进某些禁止进境物时,输入单位向植物检疫机关事先提出申请,检疫机关经过审查做出是否批准输入或引进的法定程序。 5、饱和式释放(又称淹灭式释放):为了迅速产生效果而释放大量生物防治物或有益生物。 6、保护区:国家植物保护机构为有效保护受威胁地区而必需确定的最小范围的限定区。 7、非疫区:科学证据表明,某种特定的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保持此状况的地 区。 8、非疫生产地: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在一定时期保持此状 况的地区。 9、非疫生产点:植物产地内划定的田块,有科学依据证明在那里没发生特定有害生物、生 产者能在一定时期能保持此状况,并且被作为以非疫生产地相同方式管理的单独的田块。 10、缓冲区:为植物检疫目的由官方界定并需采取植物检疫或其他控制措施的一个地区, 以尽可能减少目标有害生物传入或传出该界定区、或毗邻的地区。 11、监控:为核查植物检疫状况而持续进行一项官方程序。 12、检验:对植物、植物产品或其他限定物进行官方的直观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有害生 物和/或是否符合植物检疫法规。 13、检疫:对限定物采取的官方限制,以便观察和研究,或进一步检查、检测和/或处 理。 14、检疫机关:对植物或植物产品进行检疫的官方机关。 15、检疫区:已经发生检疫性有害生物并由官方防治的地区。(原称“疫区”) 16、截获(有害生物的):在入境货物检查时对有害生物的查获。 17、扣留:对货物进行官方扣留或监管以作为一项植物检疫措施(见检疫)。 18、扩散:有害生物在一个地区内地理分布的扩展。 19、拦截(货物的):禁止或限制不符合植物检疫法规的进口货物进入。 20、临时措施:由于目前缺乏充分资料而尚未在技术上充分证明合理的情况下确定的一 项植物检疫措施或程序。临时措施需要定期审查和尽快在技术上证明合理。 21、灭活:使微生物不能生长。 22、受威胁地区:生态因素适合一种有害生物定殖,该有害生物的发生将会造成重大经 济损失的地区。 23、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一种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但它在供种植用植物中存在危及 这些植物的原定用途而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因而在输入的缔约方领土内受到限制。 24、限定的有害生物:一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和/或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25、限定区:植物、植物产品和其他限定物进入、在其中和/或从其输出须采用植物检 疫法规或程序以防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或扩散或限制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经济影响的地区。 26、熏蒸:用一种以完全或主要呈气态的化学药剂对商品进行的处理。 27、有害生物(pest):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 系、或生物型。 28、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商定的解释):以生物学的或其他科学和经济学证据评价确定

项目管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列不属于项目两要素集成管理的是:(1.0分)1.0 分A、 时间-成本 B、 时间-质量 C、 成本-质量 D、 成本-范围-时间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下列不属于质量特性的是:(1.0分)0.0 分 A、 经济质量特性 B、 商业质量特性 C、 物理质量特性 D、 环保质量特性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D 3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不包括:(1.0分)1.0 分 A、 资源质量 B、 资源计划 C、 成本确定 D、 成本控制预测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下列不属于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的是:(1.0分)1.0 分A、 成本估算 B、 成本预算 C、 时间控制 D、 资源计划编制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下列组织机构或人物中对项目质量负最高责任的是:(1.0分)1.0 分A、 全体团队成员 B、 管理人员 C、 技术人员 D、 业主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顺序图法不包括:(1.0分)1.0 分 A、 结束-开始 B、 结束-结束 C、 开始-中期 D、 开始-开始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7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1.0分)1.0 分 A、 分析 B、 评估 C、 缓和 D、 计划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强化理论是由()提出的(1.0分)1.0 分 A、 美国心理学家、职业指导专家约翰L霍兰德 B、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金斯伯格 C、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 D、 美国学者施恩教授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下列哪个不是项目风险度量的内容?(1.0分)1.0 分 A、 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度量 B、 后果严重程度地度量 C、 发生地点的度量 D、 影响范围的度量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0产品的颜色和包装属于哪种质量特性?(1.0分)1.0 分 A、 内在质量特性 B、 外在质量特性 C、 经济质量特性 D、 商业质量特性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1下列关于甘特图能够长久实行的原因描述错误的是:(1.0分)1.0 分A、 简洁 B、 明了 C、 易用 D、 精髓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2以下哪个要素不是传统项目三角形模型的要素之一:(1.0分)1.0 分A、 质量 B、 时间 C、 管理 D、 成本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超星项目管理学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
1
“制造或购买”决策分析的核心问题是:
?
A、
能力问题
?
B、
结构性问题
?
C、
政治性问题
?
D、
经济性问题
我的答案:A
2
下列阶段中,最先开始的是:
?
A、
项目范围确认
?
B、
项目范围计划
?
C、
项目实施
?
D、
项目范围界定
我的答案:D
3
项目质量控制的首要结果是:

?
A、
项目质量的改进
?
B、
接受项目质量的决定
?
C、
项目各种返工
?
D、
项目目标和过程的调整
我的答案:A
4
建筑工程处于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哪个阶段?
?
A、
计划
?
B、
实施
?
C、
使用
?
D、
可行性研究
我的答案:B
5
下列不属于管理沟通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准确性原则
?
B、
完整性原则

?
C、
互斥性原则
?
D、
及时性原则
我的答案:D
6
下列不属于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日常运营的是:
?
A、
计划过程
?
B、
执行过程
?
C、
起始过程
?
D、
控制过程
我的答案:C
7
管理的职能包括:
?
A、
计划
?
B、
组织
?
C、
控制
?
D、
以上都对

林木种苗学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良种是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两方面都优良的种子林木结实的周期看地追肥4)追肥次数及浓度掌握由稀到浓,量少次多,适时适量,分期追肥的原则。性林业生产上把林木结实的丰年和欠年交替出现的现象结实间隔期指上一次丰年二)追肥方法1、沟施2、浇灌法3、撒施 4、根外追肥(叶面喷施)一、概念间苗、到下一次丰年之间间隔的时期(两个丰年之间间隔的年限)种子寿命:是指种子群体是指剔除不需要的农作物幼苗定苗、是指留下需要的农作物幼苗,主要是留苗。苗木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期限种子休眠:指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某些内在和密度是单位面积上苗木的数量。合理密度、播种量单位面积内所用种子的数量称为播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使种子一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现象。安全含水量:种子在贮种量二、基本知识点1.确定播种期的依据,不同播种期的适用范围确定播种期的依据:藏期间维持其生命力所必需的最低含水量二、基本知识点 1、林木的生长发育期和各树种生物学特性、当地气候条件一、春播北方3-5月。要求:宜早不宜晚,一般2个时期的特点幼年期(juvenile phase) ●从种子萌发形成个体起,到开始结实为止。月底到3月初二、夏播多用于夏季成熟且不耐贮藏的种子。夏季成熟后随采随播。三、●特点:营养生长旺盛,处于个体建设阶段,不会开花结实,可塑性强,枝条再生秋播适宜于大粒种子(板栗、核桃、油桐)和休眠期长的种子。要点:宁晚勿早。能力强。理解与应用:①“可塑性强”是指如果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利于四、冬播主要在南方冬季不结冻地区,但是少量进行。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二、林木健壮生长,注意修枝整形,利于形成良好的冠形,为今后的开花结实打下良一、整地作床二、土壤处理三、种子消毒 3. 不同播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播种方法好基础,反之则反(与人的培养类似)。②利用幼年期“枝条再生能力强”的特点,条播点播撒播 4.育苗地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环节?一、揭草与遮荫二、灌溉与可以采枝进行营养繁殖。③注意管理,培养良好冠形,促进提早结实。二)青年排水三、松土除草四、间苗、定苗与幼苗移植五、追肥七、苗木保护5.播种技术期(youth phase)●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到结实3-5次止开始开花结实,但结实量小。要点。1)细致整地;(2)科学确定施肥量和播种量;(3) 施足底肥,浇足底水;仍以营养生长为主,冠幅迅速扩大,根系生长快。母树可塑性渐减,青年期种子可塑(4)播种行要通直,开沟深浅一致;(5)播种均匀,覆土厚度要适宜;6)播后覆性大,是引种的好材料。理解与应用:“青年期种子可塑性大”:树种对环境的适应盖,厚度适宜。一、基本概念营养繁殖育苗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新植株的方法,能力强,通过引种驯化,可以使其适应不同的环境。应用:引种驯化、加强树体管理,称为营养繁殖用营养繁殖方法培育的苗木,称为营养繁殖苗。扦插育苗切取苗干促进开花结实三)壮年期(mature phase)●即结实盛期,此期从林木大量结或树木枝条的一部分进行扦插培育苗木的方法。嫩枝扦插在树木生长期间利用半木实开始,到林木结实量开始下降为止。●特点:结实能力稳定,种子产量高,质量好,质化的带叶嫩枝进行扦插硬枝扦插即用1-2年生木质化枝条进行扦插。原生根原基是采种的最佳时期。由于树种、经营措施、立地条件不一样,林木稳产高产的年龄不即不定根的原始树木枝条在生长期间能形成体诱生根原基经刺激和环境诱导形成一样。理解与应用:结实母树对水分、养分、光照的要求高。若是经营母树林,种子的根原始体复壮:指成熟或部分成熟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成熟特征完全消失或某些园,应加强水肥管理,疏伐,保证母树结实对光照、养分、水分的需求。林业生产上幼态特征重现的现象。 二、基本知识和技能1、掌握影响插穗成活的内外因素一)内采种,最好选择壮年期的母树作采种对象。四)老年期(衰老期)senescence phase在因素 1、树种遗传特性 2、母树及枝条的年龄 3、枝条着生的部位及生长发育状况●从结实量开始下降直至林木衰老死亡为止。 ●特点:结实量下降,种粒小,价值4、插穗的长度、粗度和水分 5、插穗的叶片:常绿针、阔叶树以及各种嫩枝插穗,低,母树易患病虫害,抗性下降。理解与应用:采取措施延缓衰老,不能采种。2、应保留适当叶片。一)外部因素1、土壤条件2)温度2、空气湿度和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