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悖论读书笔记

选择的悖论读书笔记

【篇一:选择的悖论】

先从研究者们对一家超市内的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成果开始说起:“来自哥伦比亚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们在一个食品专卖店中摆了一张桌子,让顾客们免费品尝一系列不同种类的果酱,然后赠送他们一张1美元的优惠券,购买任意一罐果酱均可使用此券,在一半时间里,桌子上有6种口味的果酱,另一半时间里有24种口味。研究者们有意没有加入那些最常见的口味,比如草莓味(以免顾客们简简单单地挑选常见口味),而且也没有考虑像柠檬酱这样的古怪口味。”

结果表明:比较过6种选择的顾客中有30%买了一罐果酱,但比较过24种选择的顾客中只有3%买了果酱。有趣的是,24种选择吸引来的品尝者其实比6种选择要多——前者是60%的顾客,后者是40%。研究者们提供的选择越多,顾客们买的就越少,而且购买满意度也越低。

而传统的观点认为更多的选择是件好事,因为这等于承认了人与人的不同。

研究者巴里.施瓦茨根据这个结果得到了这样的结论:

“随着选择空间不断扩大,丰富选择的消极面开始显现。随着选择空间继续扩大,消极面会渐渐加大,直到令人不堪重负。到这个时候,选择不再是一种解放,而是一种折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压迫。”

但这样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因为事实上,超市中某类产品往往有很多不同口味不同规格供消费者选择。巧合的是,在一篇名为《知你所爱与寻你所需:选择目标对决策满意度的影响》的文章中,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希娜.因加尔和她的同事们是这样说的:

“尽管过多的选择也有害处,但消费者们需要选择,而且需要很多选择。不过,选择的益处并非来自选择本身,而是来自于选择的过程。只要让选择者们感觉到他们是意志自由的行动主体,已经在选择过程中成功地决定了自己的偏好和最终的选择结果,选择的重要性就会失而复得。”

他们发现,正确的解决办法就是井然有序地组织选择,真正地帮助消费者们做出选择。亚马逊也卖果酱,不是6种,也不是24种,二

是1200种以上,这要归功于它的市集工程与无数个小食品专卖商的

合作关系。

在网上商店中,消费者能得到很多帮助。有近乎无数种技术可以挖

掘市场中的潜在信息,让选择过程变得更容易一些。你可以根据价格、等级、日期和流派来分类。你可以阅读用户评论。你可以比较

各种产品的价格,如果你愿意,你还可以转向google去寻找有关一

种产品的详实资料。推荐系统会把“像你这样的人”曾经买过的产品

呈现在你的面前,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推荐往往正合你意。即使你

对一个品种一无所知,畅销排行也能揭示出最流行的选择,不仅能

便利你的选择,也能让后悔错买的可能性最小化。毕竟,如果其他

所有人都选择了某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就不会太差。

其实,归根结底,可以用两句话进行总结:

1. 选择的多样性是必要的,可以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并刺激最终消费。

2. 网上商店最重要的是将多种选择有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并帮助

消费者做出最合适的

决策,这就要归功于推荐系统和消费者行为数据的挖掘和研究。

更多精彩商业分析及管理类好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169596.html,/u/1566634085

【篇二:读书笔记】

《政策悖论》读书笔记

《政策悖论》是当代政策分析领域的一部享有盛名的经典之作,该

书体现了作者锐利的理论洞察力和独特的分析能力,展示了作者与

一般实证分析不同的独到的政策分析维度,揭示了政策分析背后的

价值倾向。《政策悖论》例举了诸如公平、效率、自由乃至测度这

些主要的政策分析范畴,指出这些看来平常的范畴背后的价值倾向,它们所反映的不同利益内涵。这些价值的冲突(悖论)与调和体现

在政策分析和政策制定的全过程中。读者可以从《政策悖论》中获

得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重要的独到之见。

作者提出了四个理由说明了为什么世界需要政策悖论:第一,作者

认为理性是人类思考和感知的一个狭隘概念,人们不得不经常面对

悖论,而且人民路是可以生活在歧义和悖论中的。原因在于,悖论

之所以成为悖论是因为它从另外一种视野看待问题造成的结果。假

如我们可以跳出一种视野,我们也就可以很好的与他人相处,而不

会有那么多的互相伤害。政治学就更应该成为从不同视野出发来相

互帮助的一种方式。

第二,政策分析领域是一个以经济学及其将社会看作市场的模型为

主导。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市场是由一些不具备社区生活内

容的原子式的个体所组成的。这些个体具有各自独立的喜好,他们

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一种相互交易的关系,为的是实现个体利益的最

大化。就像许多社会科学家一样,作者不觉得市场模型是一种关于

作者所知世界的令人信服的描述,因为作者也不愿生活于其间。因

此需要一种分析,这种分析应该是从社区模型出发,个体在这样的

社区中生活于与其他人联系的网络中,人们互相依存和相互忠诚,

在这里人们为公共利益同时也为个人利益奋斗。这种分析不会像大

多数经济学家那样把个体爱好当作既定的,而是会考虑到人们从什

么地方获得世界观,以及这些观念如何塑造了他们的欲望和观点。

第三,政治学还没有找到能够十分令人信服或满意的关于政策如何

构成的解释。目前学界对于政策构成除了理性选择模型以外,政治

学着们采纳一种非现实主义的生产模型。而在诸如社福利、国防等

不同问题领域进行的大量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政策制定是一种复杂

而又具有很强随机性的过程。作者认为公共政策领域存在着跨越不

同问题的领域,跨越不同决策阶段的一般论据,因此需要一种政策

分析模型形成可重复的论据和反论据。

第四,目前公共政策和政策分析领域崇拜客观性和一些确定的规则。人们的目标是从政策行为中到处一些规则,这些规则可以自动的导

致客观意义上的最佳政策成果。作者不相信对于“善”可以有客观的

检验,或者说于对人们的行为来说有什么可以自发产生最佳成果的

规则。作者认为所需要政策分析应该是将政策分析概念、政策问题

陈述以及政策工作看作政治主张本身,而不是赋予这些东西以某种

作为普遍真理的特权。

本书共十五章,分为政治学、目标、问题和方案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也就是第1章市场与城邦,作者提出了作为公理的人类行为和

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分别是:共同体、共同利益、共同问题、保险、合作、忠诚、群体、信息、感情和权利,并将其与市场模型的

公理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作者认为目前学界的社会市场模型将社会

福利看作个体境况的集合,所有的行为都被解释为人们对于自身利

益最大化的追求,为此,这样的市场模型没有为我们留下空间来讨

论人们是如何为了公共利益而奋斗的。而作者认为这些却恰恰是作为政策选择的基础的真正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问题。

第二部分从第2道到第5章,作者讨论了政策目标——不仅仅是具体政策问题的特殊目标,诸如在健康保险上的开支,或者是降低医疗成本;还包括了社区生活中的那些持久价值,正是这些价值带来了对于一些具体政策的争议。这些价值中包括:平等、效率、安全和自由。在这个部分,作者旨在讨论:在每一项政策问题的背后都潜伏着对于同样抽象的目标或者价值在理解上相互冲突的竞争。这些抽象的价值是一个共同体所渴求的,可是人们却对它们做出相互矛盾的解释。也许不可能让所有人都相同的解释,政治分析人士的首要任务则是解释和澄清潜藏在背后的价值争端,这样就可以让人们看到他们之间的差异在什么地方,然后走向某种折中调和。

第三部分第6到第10章论述了政策问题——我们如何知道在社会目标和道歉情况之间存在着差距。在政策话语中存在着许多界定政策问题的模式,每一种模式都像是一种语言,人们利用这样的语言来提出和捍卫相互的冲突。作者认为可以从如何造成问题的角度(原因)、从采取不同观点的人群的角度(利益)、从提出问题的角度(决策)来界定问题。

第四部分从第11章到第15章,是关于政策的解决方案,更准确的说是关于

冲突的当代解决方案。本部分从所有的政策都会有意识的去改变人们的行为这一假设开始,每一个章节分别来讨论带来这样变化的机制,如:形成激励和处罚(引导),制定规则(规制),告知和探寻(事实),规定权利和义务(权利),以及重组权威(权力)。这一部分的共同主题是:政策并非仅仅是工具每一种政策工具都有其自身的功能,都有其自身的完成某项工作的适当性。作者指出,目前标准的政治学的制定过程的模型先是决定政策方案,然后予以实施。虽然在实施的阶段情况往往会出现偏离,但政策分析人士的任务就是指出什么是正确的或是最好的可以利用的政策工具,然后当情况出乎计划的时候指出问题所在。作者不同意这种模型,他在本部分提出:每一种政策工具都是一个新的领域,都有其各自的实施规则。对于每一种政策工具有都会出现不断的政治冲突。每一种社会管制模式都就人们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以及他们之间可以如何相待和不可以如何相待划定界限。但是,这些界限常常会受到挑战,或者是这些界限模糊不清而无法消除冲突。或者是因为

这种划分将利益和负担分配给了某一方,或者同时存在着两个方面

的情况,界限会变得逐渐真实,并在政治斗争中获得了他们的意义。就以上内容看,政策分析人士的工作就是要很好的理解游戏规则,

以便了解标准的动议和各种有效的反动议。

总体而言,全书目标是要构造并提出一种政治分析,这种分析珍视

人头脑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这种分析赋予政治和社区以更多的价值,这种分析使潜藏在所谓科学真理背后的政治主张变得更加明显。作

者贯穿全书要论证的是:我们用来设定政策目标、界定政策问题和

判定解决方案的每一个分析标准都是具有政治意义的构造。就平等、效率、社会尺度、因果关系、效能或者任何别的东西而言,都不在

所谓的黄金标准。没有什么能够成为社会上所有人都接受,并可以

以同样方式影响每一个人的客观、平等的标准。价值不是无关紧要的,作者认为人们会把他们的价值观念带到他们的决策分析和制定

过程中。

读完此书,联系实际,我十分赞同作者的观点。公共政策领域处处

存在着矛盾和悖论,其中政策目标之间、政策手段之间、政策目标和

手段之间、政策目标和结果之间、政策手段和结果之间等的悖论关

系非常普遍。许多公共政策的制定往往出发点是好的,可在执行过

程中却会出现各种与预期不同甚至相反的结果,比如说欧洲福利国

家的福利政策,对本国居民提供从出生到死亡的福利,很好地解决

了贫困、疾病、失业等社会问题,但是,这一政策却举步维艰,不

但没有在这些福利政策下

利用优势条件创造更高的经济利益反而造成了养懒人的不期结果,

政府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再如北京公交低价的政策。北

京为了减缓交通拥堵的现象,政府在04年国务院“公交优先”政策号

召下,大力投入财政资金,改进公交系统。增开公交线路,购置新

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调高准点率等措施,但最吸引人之处还在于

其低价。北京公交改革后的票制票价,取消了传统的公交月票,普

票就低统一,持卡乘车打折优惠,普通卡4折,学生卡2折;为减

少原月票卡持有者的支出,对原月票有效分段计价线路实行打折封顶,普通卡每乘次0.4元,学生卡每乘次0.2元。果是月票无效线,

4折应为1.6元,2折应为0.8元;在这种情况下,原月票有效线路

和月票无效线路的票价仍有所差别。此外,为方便外埠乘客乘车,

还发行了3种时间票: 3日票票价10元,限3日内使用8次; 7日票票价20元,限7日内使用42次;15日票票价40元,限15日内。

如此的低价,确实能吸引一部分人为了节省燃油费和停车费而加入

挤公交车的队伍。但是,在实际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原本不

打算买车的人在低价政策出台后却“被逼着”买车。因为在政策出台

之前,不同的车实行不同的票价,一些空调车虽然票价稍高一些,

但是不拥挤而舒适。票价改革之后,各路车的票价最多就差几毛钱,因此相比不是空调车,大家更愿意挤空调车。所以那些原本可以多

花几块钱乘坐舒适公交车的人现在却不得不去挤空调车或者坐非空

调车。这在冬天还好些而在大夏天实在是有点让人受不了,一部分

人的舒适度大大降低。这样,原本想着宁愿多花几块钱舒舒服服坐

公交的人现在都开始想着要自购私家车了,而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北京政府为此政策付出了每年不少于40个亿的投入,虽然给部分人

带来了福利,但对于整体的社会效益却是有正有负,总体成效有限。我们生活在充满悖论的世界里,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迷惘,当我们迷

失方向时,我们要回到目标上去,一再的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究

竟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自己认为这个目标是正确的。要从多个方面

思索不同的潜在解决方案,是否能够更有利的达成目标,要从对立

面来思考,看看反对者寻求的目标是否寻求一种让所有人都同意的

那种与名义上目标完全不同的目标。如果大家都能这么做,都能以

更宽容的态度、更广阔的视角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社会

才会更加进步。

【篇三:十个著名悖论的最终解答】

(一)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

引用:

一、“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

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

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

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

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解读:

电车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philippa foot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

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

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的。

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

个人只杀死一个人。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

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

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然而,其他人认为,你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

求你要有所作为,你的不作为将会是同等的不道德。总之,不存在

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许多哲学家都用电车难题作为

例子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状况经常强迫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且还存在着没有完全道德做法的情况。引用完毕。

das曰:

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里的“行为”是什么意思?人为自己

的行为负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承认人具有自由意识——这是法律和道德合理化的基础。不承认自

由意识存在,也就否认了一切法律和道德的合理性。如果一个人杀

人放火是由于童年的遭遇、社会的影响、政府的不公正待遇等外界

客观因素所决定的——罪犯本身的原因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就

没有权利依据任何法律对这个人进行惩罚。他杀人放火是由于其他

原因,是他本身不可改变的,惩罚这个人显然是不合理的,惩罚他

也于事无补、毫无用处。

人具有自由意识,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并且他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

责任——这是一切法律和道德合理化的最根本基础。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解释“行为”是什么意思:行为,是人在所有可

能性中做出的一个唯一的选择。

今天早晨你可以选择吃包子,也可以选择吃油条。结果你吃了包子,这是你的行为、你选择的结果。问题是吃包子或者吃油条,这并不

是“所有可能性”,你也可以选择什么也不吃,选择饿肚子减肥。作

为一个理性人,你应当预见到饿肚子减肥可能造成身体伤害,你选

择了饿肚子减肥这种行为,就应当为这种行为负责。

行为并不是行动,你什么也不干也是一种选择,因而也是一种行为。我们将这个思想实验稍作修改,就可以看到什么也不干确实是一种

实实在在

的行为:

加入电车的前方帮着5个人,你拉动一下拉杆就能使将电车驶向岔道——而岔道上什么也没有,不会造成任何危害。这时候你动不动

拉杆呢?如果你不拉,你什么也不干,眼睁睁看着五个人被轧死,

这显然是不道德行为——你本来有选择的余地,轧死五个人并不是

唯一可能的结果,你只要举手之劳就能挽救五个人的生命,但是你

选择了什么也不干,你就应当为你的行为负责任,即使法律不去惩

罚你,你的行为最起码也是不道德的。

现在我们可以理清这个悖论的条理了:

一、对于这一事件,你只有两种选择的可能性:动拉杆或者不动拉杆。你必须在这两种行为中选择一个,你能够预料到不同的行为会

有不同的后果:

二、你选择“不动拉杆”这种行为,会造成五个人死亡;你选择“动拉杆”这种行为,会造成一个人死亡。

这个悖论的关键在于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在两种不道德的行为中选择

其一,因而是个难题——这是真正的脑袋被驴踢了。das说那么多年那么多大牌高手脑袋都被驴踢了一遍,你可能有点不大相信,可事

实就是这样。事实上当你必须二者之中选择其一的时候,这两种行

为绝对不可能都是不道德的。

只有一种选择的时候,就等于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行为,没

有行为就没有责任——也就无所谓道德不道德。

在这个悖论中如果没有拉杆,你无法改变电车的方向,你对轧死五

个人的结果根本就无能为力,无论你干什么事儿对这一结果都没有

影响,这时候无论你干什么,都等于什么也不干——你唯一的选择

就是什么也不干,你就等于没有选择、没有行为,因而这这一事件

中你也谈不上什么道德不道德。

当你只有两种选择(或者100种选择,道理是一样的),你除此之

外就没有选择。假如这两种选择都是不道德的,这就等于说无论你

怎样选择都是不道德的,就等于说这种不道德竟然不是由于你的自

由选择造成的,而是外界强加给你的。这显然是胡说八道。根据我

们前面的论证:如果一种行为是不道德的,那必然是由于你自由选

择造成的。当你无可选择的时候,那根本就无所谓道德不道德。

这一悖论的答案可以揭晓了:

一、你只有两种选择、两种可能的行为:动拉杆或者不动拉杆,这

必然造成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人死亡或者五个人死亡。这两种行

为不可能都是不道德的。

二、你拉动拉杆,造成一个人死亡的结果,你不应当为此承担道义

上的责任,因为这个人的死亡,不是你的行为造成的。外界条件决

定必然会有人死亡,要么一个、要么五个,至少要死一个人——这

是必然的结果,这是你无法阻止的结果。

三、你不拉动拉杆,造成五个人死亡,你应当为此承担道德的谴责。死亡五个人,不是必然的结果,而是你的行为造成的。外界条件决

定必然会有人死亡,要么一个、要么五个,死一个是必然的,死五

个不是必然的,现在真的死了五个,那是你的行为造成的。

在这里,我们把六个人的生命当成同等价值的抽象个体,这样做可

能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无价的、至

高无上的,das没有理由为了挽救那五个人的生命牺牲者一个人——das没有剥夺这个人生命的权利,

不管出于什么高尚的理由。

das这样驳斥这种观点:

你仍然将“不动拉杆”这种行为不当做一种行为看待,这是错误的。

在前提条件下,这一个人与另外五个人一样,面临同样的生命威胁。假如das没有权力为了这五个人的生命牺牲这一个人,同样,我也

没有权力为了这一个人的生命牺牲那五个人。即使这一个人生命的

价值与那五个人是对等的,他们在我选择时考虑的权重也应当相互

抵消。既然每个人的生命价值都是至高无上的,那五个人的生命价

值即使并不高于这一个人,至少也并不低于这一个人。既然没有办

法比较每个人生命价值的大小,那么我就不这样考虑问题。这时候

我将每一个单个的生命当做同等价值的抽象个体,并且认为5大于1,这就是唯一合理的选择。

十个著名悖论的最终解答(二)空地上的奶牛(the cow in the field)

引用:

认知论领域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实验就是“空地上的奶牛”。它描述

的是,一个农民担心自己的获奖的奶牛走丢了。这时送奶工到了农场,他告诉农民不要担心,因为他看到那头奶牛在附件的一块空地上。虽然农民很相信送奶工,但他还是亲自看了看,他看到了熟悉

的黑白相间的形状并感到很满意。过了一会,送奶工到那块空地上

再次确认。那头奶牛确实在那,但它躲在树林里,而且空地上还有

一大张黑白相间的纸缠在树上,很明显,农民把这张纸错当成自己

的奶牛了。问题是出现了,虽然奶牛一直都在空地上,但农民说自

己知道奶牛在空地上时是否正确?

解读:

空地上的奶牛最初是被edmund gettier用来批判主流上作为知识

的定义的jtb(justified true belief)理论,即当人们相信一件事时,它就成为了知识;这件事在事实上是真的,并且人们有可以验证的

理由相信它。在这个实验中,农民相信奶牛在空地上,且被送奶工

的证词和他自己对于空地上的黑白相间物的观察所证实。而且经过

送奶工后来的证实,这件事也是真实的。尽管如此,农民并没有真

正的知道奶牛在那儿,因为他认为奶牛在那儿的推导是建立在错误

的前提上的。gettier利用这个实验和其他一些例子,解释了将知识

定义为jtb的理论需要修正。

引用完毕。

das曰:

这其实就是盖梯尔问题。盖梯尔问题引起了长期大范围的争论,产

生了无数

个变种。盖梯尔刚刚提出他的问题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这确实是一

个问题,但是很容易解决——只要对jtb理论进行小的补充完善就会

万事大吉。但是随着讨论的深入,所有补充完善jtb理论的企图都被

进一步变种的盖梯尔问题击溃,以至于有人怀疑真正完善的jtb理论

是不是真的存在。

以下das给出自己的答案。这答案足以迎头痛击一切现有的盖梯尔

问题的攻击——我希望,不要被进一步变种的盖梯尔问题击垮。如

果本论坛能够提出一个击垮das的盖梯尔式的思想实验的反例,das 将无比欣慰。

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得到辩护和证明的真信念。这就是原始的jtb。das认为:

一、知识是真的信念。

二、这信念具有充分的理性基础。(s具有充分的理性基础是指:

当且仅当p是人类公认的公理,q是内部一致的有效的逻辑系统,以

p为前提,通过q,可以合理导出s。)

三、知识的主体对其理性基础有充分的了解。

四、充分的程度与该知识的重要性相当。

十个著名悖论的最终解答(三)定时炸弹(the ticking time bomb)引用:

解读:

与电车难题类似,定时炸弹情景也是强迫一个人从两个不道德行径

中选择的伦理问题。它一般被用作对那些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

用酷刑的反驳。它也被用作在极端形势下法律——就像美国的严禁

虐囚的法律——可以被放在第二位的例子。归功于像《24小时》的

电视节目和各种政治辩论,定时炸弹情景已成为最常引用的思想实

验之一。今年早些时候,一份英国报纸提出了更为极端的看法。这

份报纸提议说,如果那个恐怖分子对酷刑毫无反应,那么当局者是

否愿意拷打他的妻子儿女来获取情报。

引用完毕。

das来讲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故事:

一个朋友是相当一级的领导,一次他办理一个绑架小女孩的案件,

罪犯送来

小女孩的手指勒索钱财——影视剧中常见的情节。不过下面的故事

却很不常见。罪犯约定了无论钱是不是到手都要撕票,罪犯a去取钱,如果罪犯a在22时不回来集合,其他罪犯就撕票潜逃。

朋友只好把a抓回来——让他拿钱回去就等于害死了小女孩。问题

是时间紧迫,a这小子是知道一点法律的,他认定说不说都是死刑,

不如不说,说不定找不到证据,还能留条活路。所以审讯室里出现

了奇怪的场景:审讯员手脚冰凉、头顶冒汗,罪犯却神态自若,从

容以对,时不时地露出狰狞的奸笑。

时间在流逝,每一秒钟都生死攸关。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朋友打

法其他人离开,独自负责审讯,并且声明有其个人对结果负责。

朋友拎出一把菜刀,按住a的一个手指,微笑着说:“我只问你一遍:小女孩关在哪里?”

a显然对这种威胁不屑一顾:“我真的不知道你问什么。”

咔嚓一声,手起刀落,一根手指掉在地上。

在a的鬼嚎声中,朋友按住他的另一根手指,仍然微笑着说:“我只

问你一遍:小女孩关在哪里?”

a这一次没有回答。

咔嚓一声,手起刀落,地上现在有了两根手指。

没有等到朋友按住他的第三根手指,a交代了小女孩关押的位置。

小女孩解救出来以后,朋友用一个塑料袋装着菜刀和手指,到检察

院投案自首:“我刑讯逼供,我来投案自首。”

事情的发展更加富有戏剧性。朋友的行为显然违法,显然构成犯罪,但是检察院就是不立案,说这行为有紧急避险的性质,最终定性还

要研究,就是不给文字结论。公安局也不给他停职,说这是检察院

的事儿,检察院没有结论,我们不好说什么。法院不闻不问,检察

院没有起诉,我们根本不知道。就连无孔不入的律师也对这事儿只

字不提,甚至a自己都认为这是合理的,既然没人提,他干脆就不

承认被人剁了手指,法庭上他说他因为干了这事儿后悔,自己剁的。

甚至恬不知耻地说是他主动交代小孩的关押地点,主动配合公安解救了小女孩,有重大立功表现,要求给条生路。

生路是没有,a很快就毙了。朋友的行为成了我们酒后谈论的英雄壮举,朋友自己的话,是这个故事最好的注脚:“即使是法律,也不能蒙蔽我的良心。”

我们把“定时炸弹问题”做一些变形,让我们的理性来为世界立法:一、假设罪犯隐藏的不是一颗定时炸弹,而是一千颗原子弹,时间一到地球就玩完,只有剁他的手指头才能阻止这一切,现在决定权交给你,你剁还是不剁?即使完全从维护这个罪犯权利的角度考虑问题,完全不管全人类的生死,你不剁,他别说手指头,连小命也要呜呼,你剁了,他无非少几个手指头,小命至少保得住,你凭什么不剁?为什么不剁?

二、假设罪犯隐藏的不是一颗定时炸弹,而是一千颗原子弹,时间一到地球就玩完,全人类都玩完,只有这个罪犯有特异功能能够幸免遇难。只有剁他的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