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清政府:1840——1911年

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7年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年

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1.政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2.思想:新文化运动兴起,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3.经济: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1.产生与发展: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后天畸形(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2.诞生环境: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3.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地区分布不平衡。

4.结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地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不是中国的主体经济。

6.发展历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同时,它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提供一定物质基础。

2.政治: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发展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发展趋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五、启示: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步履艰难。

2.要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华的统治,取得民族独立。

六、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1.目的:为适应侵略需要,把沦陷区变成服务于侵略战争的军事和工业基地。

2.侵略方针:“适地适产主义”。

3.表现:①采取“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掠夺与控制沦陷区工矿业。

②控制和垄断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

③实行物资管制制度,以低价收购的方式进行物资掠夺。

④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措施(了解)

1.整顿税务。国民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统税是国民政府对国内工业产品征收的税。统税按一物一税的原则一次性征收以后,就可以通行全国,沿途不再征收厘金、杂捐,改变了从前“厘卡林立,重叠征收”的弊病。整顿税务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2.控制金融。国民政府先后设立了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负责经营国库、发行钞票和公债。它们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逐渐形成一个金融垄断网。

3.改革币制。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①集中货币发行和使用权。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完粮纳税、公私款收,一律使用法币。

②白银归国家所有,禁止流通,所有白银限期到银行兑换法币。法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它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用,但也便利了英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后期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4.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措施来发展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某些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5.“改订新约运动”。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了“改订新约运动”。至此,国民政府基本上实现了关税自主。△全民族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了解)

1.原因:全民族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的70%集中于沿海一带,为了使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免遭日本摧毁,保存国家的经济命脉,于是出现了民族工业的大举内迁。

2.过程:①第一阶段:从八一三事变到上海失守是内迁的发动时期。

②第二阶段:从上海沦陷到武汉失守是内迁的高潮期。

③第三阶段:从武汉失守到宜昌沦陷是内迁的结束期。

3.影响:①内迁工厂促进了大后方工业的发展,为大后方迅速建立起新的工业基础,奠定了大后方工业的

门类和发展框架,给大后方带去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众多的技术人才。

②内迁工厂给大后方幼弱的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加强了大后方近代工业的力量。

③工厂内迁迅速改变了大后方各省的经济结构,从而改变了战前我国近代工业不合理的工业布

局,使中国的工业布局渐趋合理。

△“民族资本”“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理解)

(1)“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2)“外国资本”则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3)“官僚资本”是指统治者凭借国家权力获得的资本,这种资本通常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官僚资本正式诞生于1927年,以四大家族为代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被没收,成为国营经济的一部分。

△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统制经济政策(了解)

1.定义:所谓统制经济,就是国家为服从战争需要,依靠行政的法律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战时采用统制政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也实施了统制经济政策。

2.积极影响

(1)工业统制政策:国民政府利用工业统制建成了后方工业基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摧毁沿海工业基地以迫使国民政府屈服、放弃抗战的企图。

(2)战时财政金融统制政策:集中了财力,保证了军费支出和工农业生产建设的需要。

(3)粮食统制政策:维系了抗战军民的温饱,稳定了军心民心,使国民政府的各级机关照常运转。

(4)外贸统制政策:在进出口方面起到了保证供需,增加外汇的作用,对抗战有重要贡献。

3.消极影响

(1)工业统制和限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私人资本企业的发展,促使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2)田赋征实、征购、征借的“三征”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造成农业生产萎缩,并进一步导致农村经济破产。

(3)物价管制、物资管制政策与专卖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剥削。

(4)大规模发行纸币实际上是对人民的一种盘剥,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引发人民的不满。

△实业救国是以发展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手段的一种经济思想。在19世纪后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始终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而存在,在中国近代众多的社会改革方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张謇为代表,盛行于20世纪初。该思想表达了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的美好愿望,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 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标解读 应该掌握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黄金时期”的原因、表现、日本在占领区的掠夺、三座大山对民族工业的压制等史实,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是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还要与民族工业的产生、初步发展相联系.深刻理解民族工业是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生产方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民族工业难以发展要实现近代化,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 考试大纲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知识梳理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时间:至年爆发前,中国市场经济比较活跃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2.原因: ①辛亥革命的影响:民国的建立提高了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的热情.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使用 . ②一战的影响:一战期间,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各国对华减少,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③群众斗争:群众性的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年基本实现全国统一.国民政府得到上海、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如、、等,使民族工业在十年间得到了更快发展. 3.概况 ①、和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②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被称为中国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 ③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增长率达以上. 二、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1.目的: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目的. 2.方针:1940年,日本提出“ ”,意在将完全纳入日本的战时经济体系之中. 3.日本对华经济掠夺的主要方式 ①掠夺工矿业:主要以“ ”、“ ”等方式掠夺与控制沦陷区工矿业. ②物资管理制度:控制和垄断了占领区的 ,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控制.极大的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 ③劳动力:掠夺大量 ,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民族资本的困境 1.外国资本的掠夺:一战结束后不久, 卷土重来,它们凭借雄厚的实力,利用 等方法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套备课练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Word版含答案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其中1912—1919年间中国第一、第二大工业分别是 A.纺织业和面粉业 B.造纸业和烟草业 C.火柴业和榨油业 D.钢铁业和煤炭业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为小。结合所学,1912—1919年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的春天”,那个时候中国第一、第二大工业分别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故选A. 2.下列对中国近代“抵制洋货”这一历史现象表述不正确 ...的是 A.反映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B.促使近代中国实现了富强 C.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多次“抵制洋货”运动 D.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结合所学,近代中国由于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没有实现国家富强。故容易选B. 3.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上述表格反映出( ) 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民族工业规模小、企业少 C.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D.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答案】D 【解析】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表格是反映不同的地方所创办的工厂数量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江苏、直隶、浙江广东等地方明显的数量很多,而其他地方数量则是少的可怜,所以上述表格反映出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而非其他的选项。 4.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耍原因是( ) A.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C. 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D.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答案】C 【解析】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通过分析表格数据可知,1895—1913年比1892—1894年的商办企业数量和资本都增加了,其原因主要是甲午战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所以本题答案是C。A、B两项和材料没有关系。D 项虽然是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清政府:1840——1911年 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7年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年

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1.政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2.思想:新文化运动兴起,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3.经济: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1.产生与发展: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后天畸形(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2.诞生环境: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3.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地区分布不平衡。 4.结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地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不是中国的主体经济。 6.发展历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同时,它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提供一定物质基础。 2.政治: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发展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发展趋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五、启示: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步履艰难。 2.要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华的统治,取得民族独立。 六、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1.目的:为适应侵略需要,把沦陷区变成服务于侵略战争的军事和工业基地。 2.侵略方针:“适地适产主义”。 3.表现:①采取“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掠夺与控制沦陷区工矿业。 ②控制和垄断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 ③实行物资管制制度,以低价收购的方式进行物资掠夺。 ④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措施(了解) 1.整顿税务。国民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统税是国民政府对国内工业产品征收的税。统税按一物一税的原则一次性征收以后,就可以通行全国,沿途不再征收厘金、杂捐,改变了从前“厘卡林立,重叠征收”的弊病。整顿税务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2.控制金融。国民政府先后设立了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负责经营国库、发行钞票和公债。它们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逐渐形成一个金融垄断网。

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二)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探究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了解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史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从而培养学生透过表象发现本质的能力。通过分析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要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即善于选择要认识的事物和现象,并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加工,构建有说服力的论证体系,最终得出自己的新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阅读材料,战时民族工业的西迁,师生共同体验战时民族工业西迁过程中的艰辛、牺牲和顽强、不屈与仇恨,感受强烈的情感震憾和精神升华,树立对国家、民族和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探究指导 历史宫殿 【基础知识解析】 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 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⑵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⑶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的概况 ⑴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海外华侨也大规模地投资国内。 ⑵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⑶面粉业是当时的第二大工业,重工业也有增长。 3、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⑴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⑵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如日本资本控制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94%。 ⑶近代工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4、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结束 一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又萧条下去了。 例题1: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的资产达到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A、海外侨胞竞相投资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思路与技巧:本题主要考查对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注意题干中强调的是关键词是“主要内因”,这是解题的突破口。A、B两项是外因,应排除;C、D两项都是内因,但C项明显是D项推动的结果。 解答:D 说明:回答类似的选择题,首先要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还要知道题目的限制条件。 例题2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产生:1.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 2.条件:(1).外资企业的刺激 (2).洋务派创办工厂的刺激 (3).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3. 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二、初步发展:1.时间: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 2.原因:(1).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 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出现张謇、荣宗敬等 一批实业家 (3). 中国人掀起收回权利运动,引发振兴实业的高潮 三、黄金时期(1912-1937):1.短暂春天(1912-1919):(1):原因:A. 民国的建 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 会政治地位 B. 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 展的经济政策 C.倡导使用国贷 D.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E.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 洲各国减少对华的商品输出 (2):表现:A. 纺织业,面粉 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的迅速发展 B. 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 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 的发展 2.萧条:(1920-1927):原因:一战结束后,列强卷 土重来

3.较快发展(1927-1937):原因:A. 1928年实现了 全国的基本统一 B. 推出了一系列 有利于国民经济 发展的政策 四、萎缩(1937-1945):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对我国民族工业进行大肆侵略 五、陷入绝境(1945-1949):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官僚资本主义 的排挤 六、总体特征(缓慢原因):1. 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2. 后天畸形:主要分布在沿海及通商口岸附近,区域分布不合理,轻 重工业比例失调 3. 夹缝中生存: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 迫 七、历史地位:1. 是中国近代先进的经济成分,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2. 民族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 形式 八、作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1. 政治:通过经济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力量,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 革,促进中国民主化进程 2. 经济:民族工业在发展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与方式,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促进 了工业化的进程 3. 思想:便于传播西学,有利于思想解放,促进理性化 4. 习俗:使中国社会生活变迁,习俗逐渐多样化

人民版高中历史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 展》教案 李振岩 1、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知识与能力:通过分析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面对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要求学生自由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组织不同观念的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符合规则的辩论,以提高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和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材料,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悟民族资本家自强不息的爱国思想是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认识到民族独立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前提。让学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一战时期民族工业呈现出“短暂春天”的原因、特点。 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及其意义。 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的原因。 教学难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 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教学准备:通过张裕葡萄酒百年兴衰的历史,学习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制作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问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代表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学过程:

一、民国初期民族工业(1912~1919年)——“短暂春天” 1.探讨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展示多媒体课件,投影材料: 百年张裕(一) 1892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帮”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该公司采用欧洲现代酿酒技术生产优质葡萄酒,建立了窖内恒温为摄氏11度的亚洲唯一的地下大酒窖,它是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大企业。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 1905年张裕葡萄酒公司兴建的亚洲最大的地下大酒窖竣工。 结合书本知识思考:张裕葡萄酒公司是在什么时期诞生的?在这一时期诞生有哪些有利因素?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张裕葡萄酒公司诞生在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时期。有利因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利润的刺激。 百年张裕(二) 1912年孙中山先生到张裕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4年张裕“双麒麟”商标注册成功,公司正式对外营业。 1915年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可雅)白兰地、红玫瑰葡萄酒、琼药浆和雷司令白葡萄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张裕”一跃成为一个世界知名企业。 1917年张裕正式营业四周年庆典,张学良、康有为、黎元洪等社会名流前来祝贺并留下诸多宝贵手迹。 合作探究: 1、民国初年,以张裕葡萄酒公司为代表的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你认为是哪些原因导致的?有什么表现?同时又有怎样的特点?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2: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高一历史 【课标要求】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表现、代表人物以及本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资料、探究问题,概括民族资本在民国时期的曲折发展过程;分析、归纳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利用教材中的有效材料及数据,让学生认识帝国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打击的史实,同时也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使学生感悟民族资本家自强不息的实业报国精神和人民群众抵制洋货的反帝爱国精神; 通过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沦陷区的经济掠夺使民族资本遭到的严重破坏,从而认识到今天中国对日本民间索赔的正义性、日本否认其侵略历史的丑恶行径,认识到帝国主义是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表现;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难点: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的主要目的、方式;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阻碍 【教学方法】 1、主要采取“提出问题-阅读归纳-引导分析-总结定论”的方式进行,采取自主学习的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这当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提取、分析问题

的能力。 2、充分利用课本的正文与教材中小字部分的内容及图片,加深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破坏中国沦陷区经济的表现及影响,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教学板书】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进一步发展阶段 1、原因: 〔1〕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瑕东顾。 〔2〕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激发了资产阶级振兴实业的热情 〔3〕政府实现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4〕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5〕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2、表现及特点: 〔1〕时间短暂 〔2〕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 〔3〕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及化学工业也得到一定程度发展 3、代表人物:范旭东 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表现及原因 二、中国民族工业的“苦难历程”――曲折发展 1、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 〔1〕目的:为了适应侵略需要,日本把占领区变成军事和工业基地(经济掠夺、以战养战)〔2〕政策:“适地适产主义”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历史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历史命运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大英县育才中学2021年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开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历史命运教案必修2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高中生源一般,整体素质不是太理想。 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便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由于我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学生初中的根底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开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根底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根底;又缺乏必要的学习才能和方法的培养。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好,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络不严密;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好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络。在有限的时间是是里,如何深化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开展的主要史实,讨论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开展的主要因素。讨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开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1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根底会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试行〕:理解民国初年的大办实业潮、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开展的主要史实,认识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开展的主要因素。 学习要求:知道民国初年近代民族工业开展的内外因、代表人物、主要企业;理解民国初年大办实业,中国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的主要史实;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开展的主要史实,认识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困难生存成长;从国际环境、政府政策、民众运动等方面归纳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开展的主要有利因素,从封建权利、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等方面归纳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开展的主要不利因素。讨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开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点:⒈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呈现出“短暂春天〞的原因和表现。⒉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及其意义。⒊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开展的困境的原因。⒋帝国主义对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摧残。⒌本国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摧残与破坏。⒍民族资产阶级的斗争的目的。 难点:⒈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开展的曲折性。⒉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开展的政策和措施。⒊影响中国资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23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 (1)原因 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③南京临时政府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 ④1915年,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促进作用. ⑤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 ①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规模空前。 ②发展最快的工业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③重工业也有一定增长. (3)特征 ①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③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 (4)结果: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 2.国民党统治前期的短暂发展 (1)原因 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币制改革”的促进。 ②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推动。 (2)表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3)结果: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3.国民党统治后期的困境 (1)原因 ①抗战时期沦陷区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打击,内迁工业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 ②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致命打击。 ③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官僚资本的压迫和繁重的苛捐杂税。 (2)表现: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夹缝中求生存: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 2.在斗争中求发展 (1)目的:维护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2)表现: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 (3)不足:斗争中具有妥协性。 (4)原因:对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 (5)影响: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概念阐释】 “民族资本”“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 (1)“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 (2)“外国资本”则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 (3)“官僚资本"是指统治者凭借国家权力获得的资本,这种资本通常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误区警示】 一战期间,并非所有的列强都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比如,日本和美国都加紧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所以,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是欧洲列强。 【图解历史】 民族工业的“春”“夏”“秋”“冬” 说明:①春天: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的发展. ②夏天: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③秋天: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④冬天: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图解历史】 近代中国五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轨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2. 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拉开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序幕,1915年该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获得的金奖奖牌,堪称一个世纪前“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象征。这枚奖牌可以印证我国历史上( ) A. 民族企业日益萎缩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洋务运动取得了辉煌成就 D. 民族工业获得一个“短暂的春天” 3.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出现表中所反映情况的主要内因是( )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4.郭廷以先生在《近代中国史纲》一书中写道:“一战开始之后,日本对华输入额的比率自15%增至29%,商行的数目增加五倍。日本投资的钢铁生产量,占中国全国的94%。”这表明当时( ) A.中国的钢铁业丝毫没有增长 B.日本形成了独占中国的局面

C.中国工业未能获得发展机遇 D.日本乘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5.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比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 ) 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 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C.有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 D.限制利润的做法符合节制资本思想 6.“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这篇评论最有可能发表在( ) A.1905年《民报》 B.1915年《青年杂志》 C.1922年《申报》 D.1946年《解放日报》 7.“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 A.1924—1927年 B.1937—1945年 C.1945—1949年 D.1949—1956年 8.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性学习中绘制的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的示意图,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2>F1的情况出现于( )

山东省宁阳四中高中历史(岳麓版) 学案 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进展导学案 编制:万宝奎审核:万宝奎审批:编号:2021LS11 【课标要求】 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进展的主要史实。 2.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进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进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目标】 1、把握自民国建立至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展的概况及缘由。 2、把握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至抗日战斗爆发前民族工业进展的概况及缘由。 3、把握抗日战斗期间侵华日军对沦陷区的经济政策、掠夺沦陷区的手段及危害。 4、把握民国时期阻碍民族工业进展的史实。 【学习重点】 1.民国建立至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展的概况及缘由。 2.把握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至抗日战斗爆发前民族工业进展的概况及缘由。 【学习难点】民国时期阻碍民族工业进展的史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进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自主学习】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一)、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缘由:(结合教材第一目的1----5自然段分析) (1)民国的建立提高了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的热忱。(2)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进展经济的政策, (3)政府提倡使用。 (4)群众性的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展。 (5)一战期间,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斗,各国对华削减,为民族工业的进展供应了契机。 2、表现: 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进展快速,和新兴的化学工业也有肯定程度的进展。 3、影响: (1)思想上: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进展,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2)政治上:推动了无产阶级队伍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预备了阶级条件。(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年)民族工业的显著进展 1、缘由: (1)(2) (3)(4) 2、表现:(见教材) 二、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1、目的 为了适应侵略需要,日本把沦陷区变成____和_____基地(经济掠夺、以战养战),进行经济掠夺。严峻破坏了中国的________。 2、方针 1940年10月日本通过《国土方案设定纲要》,提出所谓“____________”,其实质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表现(手段): ①把握和掠夺工矿业:主要以“”、“”等方式。 ②垄断金融和贸易 ③物资管制制度: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把握,便于日伪政权以方式进行物资 掠夺,极大的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 ④掠夺劳动力:掠夺大量,严峻破坏了当地经济的进展 三、民族资本的逆境(三座大山的重压) 1.外国资本的掠夺 一战结束后不久,卷土重来,它们凭借雄厚的实力,利用等方法给中国民族工业的进展造成很大压力。 2.官僚资本的压制 ①官僚资本通过手中的权力,实行“”政策,通过及专卖制度,使民族工业损失巨大。 ②官僚资本还通过方式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侵蚀民族工业。 【重难点阐释】 1、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展的因素有哪些? 推动民族工业进展的因素: (1)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进展供应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2)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舞兴办实业。 (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忱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的思想,特殊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展。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进展的动力和力气的源泉。 阻碍近代民族工业进展的因素; (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进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预备。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进展的主要因素。 (3)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气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进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进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进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地位: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符合世界历史进展的潮流,始终未能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影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进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气的进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供应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预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供应了社会条件; (4)从进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使之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因此在肯定程度上依靠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进展。 3、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几点生疏: 学案装订线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_《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优教教案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优教教案 名师说课 课标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从1912年到1949年,民族工业在不同时期发展状况不同,从总体上讲,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始终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形态。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内容的延续,并且教材按“民国初期——国民党统治前期——国民党统治后期”的顺序叙述了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史实,线索清晰,学生较易掌握。当然由于是高一学生,还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其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特别是对不同时期影响资本主义发展因素的分析,教师应注意加强引导,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方法 1.与本课相关的各种资料比较丰富,可适当利用影音、图片、数字等资料,采用情境设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2.充分利用提问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师生互动过程中,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学生一方面掌握了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将知识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在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学习方法 1.本课线索清楚,学生应进行课前预习,对基本史实进行梳理,以便在课堂上节省时间,重点解决一些理论性强的问题。 2.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在对每一阶段资本主义状况概括的基础上,探究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注意和同学交流观点和看法,善于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以补充自己的论据,使自己的看法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吕叔湘中学历史组余亚

二、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吕叔湘中学历史组余亚 吕叔湘中学历史组余亚 一、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知识与能力】 了解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的史实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表象发现本质的能力。 通过分析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面对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要求学生自由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组织不同观念的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符合规则的辩论,以提高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和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要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即善于选择要认识的事物和现象,并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加工,构建有说服力的论证体系,最终得出自己的新见解。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同他人交流观点和看法,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以补充自己的论据和拓展观察事业,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看法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教师在设计课型、把握教育重点、发掘课程中的教育价值、启发和引导学生体验历史知识中蕴涵的思想精华,以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全面、客观、公平评价等方面起到组织、设计、示范和实施的主导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阅读材料“战时民族工业的西迁”,师生共同体验战时民族工业西迁过程中 的艰辛、牺牲和顽强、不屈与仇恨,感受强烈的情感震摄和精神升华,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2、教学内容分析 ●民国初年,在一系列有利因素的推动下,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 潮,教材中谈到了造成这一高潮的几个方面,包括了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指出,正是这些原因才造成了民族工业的大发展,特别是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得更快,教材中用了一些数据说明了这个现象。进而指出,虽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但是中国的工业体系仍然不完善,主要的表现是,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而且主要的重工业部门操纵在外国资本手中。从全国的经济总量来看,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1920年中国工农业和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_《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参考学案2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回归教材】 知识点一民国初年形成兴办实业潮的原因和特点 1、形成原因: (1)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的政治地位; (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4)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爱用国货,抵制日货)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 ,对华输出的资本输出和商品有所减少,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在此时期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是第二大工业。) 2、特点: (1)部门上主要集中在方面,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 (2)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 (3)区域上主要集中在地区; (4)时间上极为。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知识点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2)原因:国民政府的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 是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又一个原因; 繁重的,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造成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3)表现: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纷纷倒闭破产。 【高考考点定位】 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点问题探究】 一、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国初年:(1912---1927) 思考题:结合教材内容,归纳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 (深化·拓展)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提示:(1)工业结构上主要是以纺织、食品等轻工业为主,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2)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3)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使民族资本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 2、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 思考题: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是什么?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 1、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什么?民国时期的发展状况如何? 总趋势:曲折发展发展状况:民国时期:初期(1912——1919)短暂的春天;1919——1927年走向萧条;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又获得短暂的发展;国民政府后期步入萧条破产。 2、分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春天的原因有哪些?发展最大和第二的工业分别是什么?给你什么启示?答: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 (3)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工业 启示:发展经济要善于利用国际的有利时机;要有良好的政治环境、社会氛围;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感、爱国心。 3、你认为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业的道路能救国吗?为什么?有何启示?答:不能;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真正发展,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获得民族、国家的独立。 4、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2)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在一些主要的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3)民族资本与自然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1)国民党统治前期前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原因是什么? 答(1)南京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2)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3)币制改革的促进作用。 2、“币制改革”的时间目的是什么?其影响如何?答: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为了防止白银外流。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概念辨析“民族资本”“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 ⑴“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 ⑵“外国资本”则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 ⑶“官僚资本”是指统治者凭借国家权力获得的资本,这种资本通常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 经济形态产生条件发展概况历史影响 自然经济封建土地制度;封建政 治制度 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 新中国成立后被消灭 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 主导地位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不 平等条约 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为主要表现形式,新中 国成立后消亡 凭借其政治特权和经济 实力,长期占据优势地 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 主权,阻碍了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 洋务经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 的局面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 办近代工业,在中日甲 午战争后覆灭 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 动;只学技术,不变制 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 端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 解,外商企业刺激,洋 务运动诱导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 生,发展曲折,1953~ 1956年间被改造为社会 主义国营经济 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 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动力 量,是中国民主革命的 主要力量和动力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1927年蒋介石南京国民 政府的建立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 立而形成,抗战期间迅 速膨胀,新中国成立后 被人民政府没收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 步,严重压制了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相互关系自然经济在其他经济发展中不断走向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赖性和妥协性;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夺 考点一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⑴列强侵略: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⑵政府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⑶实业救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