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总目标

根据《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精神,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一)对周围环境中事物的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和游戏。

(二)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三)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会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具体目标

(一)小班教学的具体目标

1.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按要求取放操作材料和进行活动。

2.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的大小、形状、数量有兴趣,能感知5以内的数量。

3.能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大小、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二)中班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

1.能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愿意并学习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自己操作、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能自己选择数学活动内容和按规则进行活动。

3.能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

4.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数量,形状,物体量的差异,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5.能比较、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多少;感受10以内相邻两数的大小关系。

6.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

(三)大班教学的具体目标

1.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活动,遵守活动规则,会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数学活动材料。

2.能用适当方式表达、交流数学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能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话,能在教师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感受生活和游戏中事物的数量关系。

4.能运用对应、比较、类推、分类统计等简单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问题。

5.能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和从事物的多个角度进行分类。

6.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对平面图形间的关系能有所感受。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内容

(一)分类、排序与对应

分类:是指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物体进行分组。幼儿学习按物体的某个(或两个)外部特征进行分类;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多角度及按物体内在的包含关系进行层次分类。

排序:是根据物体的差异按一定的次序或规则进行排列。幼儿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及按物体的某一特征或规律排序。

对应:是指在两个集合中,一个集合里的任何一个元素按照确定的对应关系在另一个集合里都有一个或几个元素与它相对应。

对应:如果一个集合的每一个元素分别与另一个集合中的每—个不同的元素对应,那么这种对应关系就叫一一对应。幼儿学习将相关的物体一一匹配,借助一一对应的逻辑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

(二)数、计数与数的运算

幼儿认识l0以内的自然数和0,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和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知道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认识序数,能用自然数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说出某一物体排在“第几”。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感知和体验一个数和它分出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以及部分数之间的互换、互补关系。

计数——就是数数,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实物并能说出总数,即幼儿能口说数词,手点实物使每个数词与—个集合内的每个元素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数的结果会用数词来表示。认读和书写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数的运算,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理解加减的意义,学习10以内口头加减运算,能应用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几何图形

能正确辨认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能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几何图形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在人们生活的世界中,各种各样的物体都具有一定形状。例如,楼房的结构呈直线形,花朵呈曲线形等,这些各种各样的形状,大都能用数学中的直线和曲线构成。因而,从某一角度看,形比起数来更加具体、直观。幼儿学习、认识几何图形,可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并有助于对数的理解和数概念的建立,促进其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四)量与计量

幼儿能区别和说出物体量的差异,如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宽窄、厚薄、轻重等;在比较物体量的差异时,可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学习量的守恒,学习自然测量。

量——是表示事物所具有的能区别程度异同的性质。就是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低,轻重、快慢等的客观对象都叫做量。量有连续量和不连续量。例如,小班有多少小朋友、铅笔盒中有几枝铅笔等是不连续量;长度、面积、温度、速度等是连续量。物体的大小、长短、轻重等连续量都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因而幼儿需要学习。在比较各种量的差异时,可让幼儿感知到量的相对性,并帮助幼儿建立序列的概念,使幼儿对其中传递关系有所体验。

计量——就是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同另一个作为标准的约定的已知量做比较,这个比较的过程叫做计量。

自然测量,幼儿学习计量常利用各种自然物,例如,小棍、筷子、纸条、小瓶等作计量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高低,体积等,这种测量方法叫做自然测量。幼儿学习计量的意义在于,他们运用已有的数经验进行测量,可体验到把整体分解成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置换的运算关系,井逐步建立测量单位体系的观念,为以后学习计量做好心理准备。

(五)空间和时间

幼儿能区分和说出上下、前后、左右空间方位;能按指定方向进行运动。能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知道一星期七天的名称及其顺序;认识时钟,知道其用途,会看整点与半点。

空间的概念是极为广泛的,包括着对大小、形状、方向的认识。也包括着对空间的区分。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还意味着两个时刻间的距离,或指某一时刻。时间是—个人们看不见的量。

空间和时间与幼儿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例如,幼儿做早操时就涉及动作的运动方向,平时他所处的位置需要其对前后上下有些什么能够感知;幼儿一天的生活、游戏活动,使其时间的顺序有所感知。幼儿对空间和时间的感知、认识,有助于幼儿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也有利于他们生活能力的增强。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具体内容

(一)小班数学教育的内容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4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4.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6.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7.初步理解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的含义,学习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汇。

8.学习区分和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学习判断两个物体之间明显的上下关系,说出什么在什么上面,什么在什么下面。

(二)中班数学教育的内容

1.认识1---10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学习10以内的序数;感知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3. 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4.学习用各种几何体拼搭和建造活动。

5.学习概括物体的两个特征;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

6.学习按量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列顺序。

7.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

8.初步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含义,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学习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汇。

9.学习和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方位;学习按指定的方向运动。

(三)大班数学教育的内容

1.学习10以内单、双数和相邻数,学习顺着数和倒着数。

2.学习l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

3.学习l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习用加减法解答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4.能理解符号“十”“一”“=”所表示的意思。

5.学习按物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征进行分类;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层级分类和多角度分类。

6.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关系。

7.认识几种常见的几何形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并能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8.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学习自然测量。

9.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会向左、向右方向运动。在日常生活中,能注意自己(或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11.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学习一些表示时间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和注意时间的长短和更替,知道要爱惜时间。

12.认识角、元、2元、5元、10元以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的值是不相同的。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

{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对幼儿数学学习的要求,也是幼儿园实施数学教育的依据。目标的确立可以明示教育活动的方向,引导教育活动的设计,确立教育活动的评价依据等,因此,在数学教育中,目标的确立十分重要。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有序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个层级;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操作技能目标三类。在制定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目标时,幼儿发展的已有基础、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与规律以及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与特点都是目标制定者需要把握的因素。 1、总目标(一级目标) \ (1)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活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及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逐渐培养幼儿爱思考的习惯。 (3)操作技能目标:让幼儿学会正确操作和使用材料,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培养幼儿做事认真、仔细、有条理、不怕困难等良好习惯。 2、各年龄阶段目标(二级目标) ( 二级目标是根据一级目标提出的,它是从认知能力、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个范畴,根据小、中、大班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确立的,操作性较强(详见下页表格)。 3、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级目标) 在数学教育实践中,各年龄阶段目标必须层层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即分解成可以在一次数学活动中实现的目标或需要通过若干数学活动实现的目标。这一级目标应与一、二级目标相一致,使之相互衔接,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述 '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着预期的某种活动效果。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内容选择、方法运用及效果评价的依据。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着只有内容没有目标的盲目的数学教育以及“程式化”、空泛无物的目标设定倾向,因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 第一篇: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说出卡片上物品的名称及用途。 2.能按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及对分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片(吃的1张,玩的2张,穿的3张)分类板三块。 【教学具准备】 1.人手一份画有嘴巴衣架和小手的操作纸。 2.人手一份1.2. 3.数字。 3.人手一份礼物。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活动: 师:今天小熊请我们小朋友去它家做客,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开着小汽车去吧,来,抓好我们的方向盘,准备出发!嘀嘀,去小熊家做客真开心,拐弯啦,嘀嘀(放小汽车音乐,幼儿一起做开车的动作一起去)师:小熊家到了,让我们下车去跟小熊打个招呼吧!小熊,你好! 二.认识礼物,请幼儿说出礼物的名称和用途。

师:(老师扮演小熊)小朋友,你们今天来我家做客我真高兴,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礼物。 师:咦…还有礼物呢!我来找找给朱老师准备的礼物在哪里呢?(教师走到投影边上) 师:哦,找到了,在这里呀!让我轻轻的把它倒出来看一看,好乱呀,让我来给它排排队吧,就像我们小朋友排队做操一样,(教师边排边说)一个接着一个排,排得整整齐齐,哎呀,注意了,千万不要排在边上,别摔下来了,往上面排一点。 师:我的队伍排好了,排得好吗?(幼儿说:好)师:队伍排好了,排的好吗?一起表扬表扬我。让我们仔细的'看看都有哪些礼物呢?(幼儿自由说)师:告诉你们哦,小熊给你们准备的礼物都藏在你的小椅子底下呢!待会儿请小朋友轻轻地从椅子底下把它拿出来,把它倒在桌上,空碟子呢?再把它藏到小椅子底下去。放好后,就跟朱老师一样给你的礼物排排队。(及时用小熊表扬)师:有皮球,皮球可以怎么玩(拍),把你的皮球找出来,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轻,跳得低。 师:还有什么礼物呢?冰激凌,你们爱吃吗?我也爱吃哦!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下,啊呜,真甜真好吃! 师:除了给我们玩得皮球和吃得冰激凌,还有什么呢?积木,也是给我们玩的。 师:还有吗?裙子你有没有?裙子是给我们干什么的呀?(穿) 师:还有其他什么也是给我们穿的礼物吗?(有,裤子,衣服)(根据幼儿说的师相应出示大的卡片,让其他幼儿都看见) 三.按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总目标 根据《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精神,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一)对周围环境中事物的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和游戏。 (二)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三)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会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具体目标 (一)小班教学的具体目标 1.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按要求取放操作材料和进行活动。 2.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的大小、形状、数量有兴趣,能感知5以内的数量。 3.能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大小、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二)中班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 1.能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愿意并学习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自己操作、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能自己选择数学活动内容和按规则进行活动。 3.能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 4.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数量,形状,物体量的差异,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5.能比较、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多少;感受10以内相邻两数的大小关系。 6.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 (三)大班教学的具体目标 1.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活动,遵守活动规则,会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数学活动材料。 2.能用适当方式表达、交流数学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能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话,能在教师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感受生活和游戏中事物的数量关系。 4.能运用对应、比较、类推、分类统计等简单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问题。 5.能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和从事物的多个角度进行分类。 6.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对平面图形间的关系能有所感受。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内容 (一)分类、排序与对应 分类:是指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物体进行分组。幼儿学习按物体的某个(或两个)外部特征进行分类;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多角度及按物体内在的包含关系进行层次分类。 排序:是根据物体的差异按一定的次序或规则进行排列。幼儿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及按物体的某一特征或规律排序。 对应:是指在两个集合中,一个集合里的任何一个元素按照确定的对应关系在另一个集合里都有一个或几个元素与它相对应。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总目标 根据《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精神,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具体内容:(一)对周围环境中事物的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和游戏。 (二)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三)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会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具体目标 (一)小班教学的具体目标 1.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按要求取放操作材料和进行活动。 2.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的大小、形状、数量有兴趣,能感知5以内的数量。 3.能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大小、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二)中班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 1.能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愿意并学习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自己操作、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能自己选择数学活动内容和按规则进行活动。 3.能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 4.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数量,形状,物体量的差异,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5.能比较、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多少;感受10以内相邻两数的大小关系。 6.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 (三)大班教学的具体目标 1.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活动,遵守活动规则,会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数学活动材料。 2.能用适当方式表达、交流数学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能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话,能在教师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感受生活和游戏中事物的数量关系。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对幼儿数学学习的要求,也是幼儿园实施数学教育的依据。目标的确立可以明示教育活动的方向,引导教育活动的设计,确立教育活动的评价依据等,因此,在数学教育中,目标的确立十分重要。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有序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个层级;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操作技能目标三类。在制定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目标时,幼儿发展的已有基础、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与规律以及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与特点都是目标制定者需要把握的因素。 1、总目标(一级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活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及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逐渐培养幼儿爱思考的习惯。 (3)操作技能目标:让幼儿学会正确操作和使用材料,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培养幼儿做事认真、仔细、有条理、不怕困难等良好习惯。 2、各年龄阶段目标(二级目标) 二级目标是根据一级目标提出的,它是从认知能力、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个范畴,根据小、中、大班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确立的,操作性较强(详见下页表格)。 3、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级目标) 在数学教育实践中,各年龄阶段目标必须层层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即分解成可以在一次数学活动中实现的目标或需要通过若干数学活动实现的目标。这一级目标应与一、二级目标相一致,使之相互衔接,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述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着预期的某种活动效果。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内容选择、方法运用及效果评价的依据。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着只有内容没有目标的盲目的数学教育以及“程式化”、空泛无物的目标设定倾向,因此,教师在制定与表述数学教育活动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的发展性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5篇)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5篇)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精选5篇) 幼儿园的孩子在数学教育中真正需要的是开发左脑的潜能并使之转化为严谨的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周密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希望能帮到各位。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精选篇1) 【活动目标】 1、能将5以内的物群卡按数量分类,并匹配相应数量的点卡。 2、能按规则进行跑组操作,知道活动后将材料还原以后在离开。 3、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尝试按数量分类 1、数一数 今天下午,妈妈到超市买了一些水果,咱们一起看看都有什么水果____哦,这么多水果啊,那每一种水果有几个呢(3以内的物群卡要求幼儿目测)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个别幼儿来数一数(1、老师带领幼儿点2、幼儿带领点3、幼儿自己点) 师小结:现在,我们都清楚地知道每种水果有多少。 2、分一分 厨房阿姨想请你们帮帮忙,出示水果柜,把数量一样多的水果要放在同一层里,那你知道哪些水果要放在一起吗谁愿意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帮忙将物群卡按数量进行分类,并说说放在一起的理由:它们都是____个,它们是一样多的,所以要放在同一层里。 师小结: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层是数量为3的水果,这一层是水量为4的水果,这一层是数量为5的水果,他们每一层的数量都是一样多。 3、配点卡

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每一层都是几个,可以请谁来帮忙那(点卡)请个别小朋友到前面操作。说一说,为什么 师小结:我们把每一层水量一样多的水果找到他的点卡好朋友,这种方法既美观又简单,小朋友们,你们真能干!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按数量匹配点卡并讲述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 下面我们来玩两个小游戏 第一个游戏:老师在那边的盘子里都放有一些卡片,请你把这些卡片中数量一样多的放在同一层里,放好以后,不要忘记找到他们的点子好朋友哦。 点卡 物群卡 第二个游戏:请小朋友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把这些数量一样多的物品放在同一层里,并找到他的点卡好朋友。(物群卡数量为从1到5) 点卡 物群卡 2、操作要求: 好,接下来,老师有要求哦 A、这两个小游戏每个小朋友都可以玩,我们要做到不争不抢 B、在玩完每个游戏后请小朋友把你的材料放到前面的小盘子里,才可以进行下一个游戏。 C、两个都玩完的小朋友请做到自己的位置上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谁愿意来告诉老师,第一个游戏,你是怎么摆的 第二个游戏那谁愿意来告诉我最少的要摆在最上面,从上到下一层数量比一层数量多。 今天小朋友可真能干,晚上回到家里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来整理,做妈妈的小助手,好吗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精选篇2)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目标(最新完整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目标(最新完整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目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目标如下: 1.感知和操作:幼儿能够通过直接的经验或图片、标志等,感知和理解形状、大小、空间等数学概念。 2.计数和数数:幼儿能够手口一致地数物品,并理解数量的意义,例如“4个苹果”、“5本书”等。 3.模式和排序:幼儿能够识别出模式,例如重复的数字序列、颜色序列等,并能够按照特定的规则对物品进行排序。 4.集合和分类:幼儿能够理解集合的概念,例如“哪些物品是红色的”,并能够根据特定的属性进行分类,例如“哪些物品是水果”。 5.解决问题:幼儿能够运用数学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例如“如何分发苹果才能让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 6.推理能力:幼儿能够运用数学概念进行简单的推理,例如“如果两个物品在一起,那么第三个物品应该是什么?” 以上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会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进行调整和优化。 中班科学领域数学教学目标 中班科学领域数学教学目标:

1.能正确感知6-10的数量,点数20以内物品,说出总数,能按标记、形状、颜色、大小、长短排序。 2.正确感知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和圆柱体。 3.正确使用匙、夹子、串珠等工具,养成扶好筷子、端好碗的好习惯。 4.认识常见的动物和交通工具标志,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学习常见安全标志。 5.尝试运用图形、数字、文字等资料为商品编码,学习用符号制作标记。 6.喜欢身边的自然物,乐意用各种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装饰自己和美化生活。 7.喜欢玩数学游戏,对数学活动感兴趣,能主动打开数与计量的窍门。 8.认识货币,并知道货币的作用,学习攒钱,规划钱的使用。 9.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重要和趣味,学习整理自己的物品,形成良好的习惯。 10.了解季节特征和动植物生长关系,亲近自然,探索自然。 11.通过有趣的故事和儿歌帮助幼儿学习加减法。 12.喜欢玩沙、玩水,培养幼儿大小肌肉灵活及动手能力。 13.学习两人合作玩棋类游戏。 14.学习用简洁语言描述简单的事物发展变化。 15.尝试利用图表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记录。 16.学习使用简单的操作工具和材料,进行操作探索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班数学目标

小班数学目标 在幼儿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数学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操作的具体事物。因此,小班数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思维,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提高他们的基础操作能力。 一、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1、理解数的概念: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理解数的概念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他们需要理解数字代表的含义,比如1代表一个物体,2代表两个物体等。同时,他们也需要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如知道哪个数字更大,哪个数字更小。 2、时间观念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会接触到不同的时间概念,如早上、下午、晚上等。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幼儿理解时间的概念,比如每天的作息时间表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3、形状和空间的理解:形状和空间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需要了解基本的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能够识别和命名这些形状。同时,他们也需要开始理解空间的概念,比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二、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1、游戏化教学: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比如,通过堆积木可以学习形状和空间的概念,通过数数游戏可以学习数的概念等。 2、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比如,每天的作息时间表中包含了时间的概念,每天的饮食计划中包含了数量的概念等。 3、成功的体验: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成功的体验可以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小班幼儿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比如,数数游戏中的“找朋友”,让每个幼儿数出自己有多少个玩具,然后找到和自己玩具数量相同的幼儿。 三、提高幼儿的基础操作能力 1、手的协调性: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手的协调性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通过抓握、堆积、拨弄等动作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比如,堆积木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拨算盘可以锻炼幼儿的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龄阶段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 小班: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5个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4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6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7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及认识早、晚的时间概念,知道早、晚有代表性情节的日常变化. 8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地回答问题,初步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9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材料;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中班: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10以内的基数:顺着数、倒着数、学习目测群数,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3学习10以内的序数. 4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5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概况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逐级分类. 6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6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则排序. 7能听清楚老师的话,能按要求进行活动,并学习按照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 8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学习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9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10能自己选择小组活动,即能根据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确定自己去哪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游戏活动. 11能主动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量的差异,物体的现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大班: 1学习10以内的单数、双数、相邻数以及认识零. 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3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的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并学习按标记进行逐级分类. 5初步感知集合的交集、并集关系及包含关系. 6能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可逆性关系. 7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球体、长方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8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学习自然测量.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对幼儿数学学习的要求,也是幼儿园实施数学教育的依据.目标的确立可以明示教育活动的方向,引导教育活动的设计,确立教育活动的评价依据等,因此,在数学教育中,目标的确立十分重要.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有序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个层级;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操作技能目标三类.在制定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目标时,幼儿发展的已有基础、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与规律以与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与特点都是目标制定者需要把握的因素. 1、总目标〔一级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以与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活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与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逐渐培养幼儿爱思考的习惯. 〔3〕操作技能目标:让幼儿学会正确操作和使用材料,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培养幼儿做事认真、仔细、有条理、不怕困难等良好习惯. 2、各年龄阶段目标〔二级目标〕 二级目标是根据一级目标提出的,它是从认知能力、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个范畴,根据小、中、大班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确立的,操作性较强〔详见下页表格〕. 3、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级目标〕 在数学教育实践中,各年龄阶段目标必须层层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即分解成可以在一次数学活动中实现的目标或需要通过若干数学活动实现的目标.这一级目标应与一、二级目标相一致,使之相互衔接,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述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着预期的某种活动效果.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内容选择、方法运用与效果评价的依据.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着只有内容没有目标的盲目的数学教育以与"程式化"、空泛无物的目标设定倾向,因此,教师在制定与表述数学教育活动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的发展性 在制定数学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首先应当着眼于幼儿的发展,既包括数认知方面的发展,也包括情感、学习态度、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只有充分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发展水平,才能在活动设计中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目标的发展性意味着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基础,以此确定所设计的活动目标对幼儿是否具有发展价值. 小班中班大班 认知目标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5以内的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并能正确区分 4、学习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两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6、按数〔5以内〕取物 7、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并能说出其名称 8、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 9、认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并学会基本的运用1、认识10以内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及各龄阶段内容与要求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及各年龄阶段内容与要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总目标 1、对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敏感,有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主动性和独立性. 2、逐步积累有关物体的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建构初步的数概念. 3、学习正确使用操作材料,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能运用已有经验和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发展思维能力. 托班数学教育内容与要求 1、愿意参加数学游戏,能对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摆弄. 2、感知并区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对形状变化感兴趣.能指认红、黄、蓝三种颜色. 3、学习按物品的一维特征标记进行分类.名称、颜色、形状、大小. 4、感知“1和许多”.感知一个同名称的集合实物. 5、学习10以内的唱数.3以内的手口一致点数,并能运用实物进行3以内的按数取物. 6、在比较中认识物品的大小、多少. 7、感知上下、里外的空间方位,能区分白天和晚上. 8、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按标记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小班数学教育内容与要求 1、乐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材料. 2、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并对生活环境中的形状发生兴趣和进行指认.能按形状进行配对、组合拼搭. 3、学习按物品的一维特征进行分类. 4、运用多种感官认识“1和许多”并了解其关系.感知个数在5以内集合中的每个元素. 5、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重叠、并放、连线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并区分多、少和一样多. 6、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大小、长短或某一特征进行5个以内物体的排序,并能找出最大长或最小短的. 7、学习5以内的数数实物、点子,能说出总数,并能手口一致地按数取物、按物取数,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8、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里外、前后的空间方位及早、晚的时间概念,知道早、晚有代表性情节的日常变化. 9、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有初步的规则意识.10、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学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幼儿建立数学基本概念,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本文将从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数学兴趣的培养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第一个目标是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这个目标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能愿意去学习数学,才能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幼儿时期是一个天性活跃,好奇心强的时期,所以我们应该在幼儿园阶段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教育活动,引发幼儿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第二个目标是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指人们在处理数学问题时所使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数学思维能力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对幼儿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还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为了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培养: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分类、比较等活动,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展趣味数学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培养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鼓励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究活动,提高幼儿的实验和探究能力等。 三、数学基本概念的建立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第三个目标是帮助幼儿建立数学基本概念。数学基本概念是指数拓展思维和创造性 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拓展思维也是一个重要目标。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机会尝试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助于幼儿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也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热爱程度。 培养学习习惯 幼儿在数学教育中,还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包括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按时完成作业等。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应该指导幼儿如何学习,如何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多方面的。除了让幼儿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之外,还包括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幼儿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 小班: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5个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4)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6)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7)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及认识早、晚的时间概念,知道早、晚有代表性情节的日常变化. (8)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地回答问题,初步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9)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材料;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中班: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10以内的基数:顺着数、倒着数、学习目测群数,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3)学习10以内的序数。 (4)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5)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概况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逐级分类. (6)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6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则排序。(7)能听清楚老师的话,能按要求进行活动,并学习按照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 (8)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学习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9)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10)能自己选择小组活动,即能根据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确定自己去哪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游戏活动. (11)能主动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量的差异,物体的现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大班: (1)学习10以内的单数、双数、相邻数以及认识零。 (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3)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的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并学习按标记进行逐级分类. (5)初步感知集合的交集、并集关系及包含关系。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的 小班: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性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5个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性进行排序。 (3)结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4)学习用一一相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同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6)结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7)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及结识早、晚的时间概念,知道早、晚有代表性情节的平常变化。 (8)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地回答问题,初步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9)乐意参与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材料;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按规定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中班: (1)结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达物体的数量。 (2)学习10以内的基数:顺着数、倒着数、学习目测群数,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对的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3)学习10以内的序数。 (4)结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5)学习按某一特性的肯定与否认进行分类;学习概况图形的两个特性;能按两个特性对同一类物体进行逐级分类。 (6)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6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则排序。

(7)能听清楚老师的话,能按规定进行活动,并学习按照规定检查自己的活动。 (8)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发言;学习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9)观测、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10)能自己选择小组活动,即能根据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拟定自己去哪组活动;在平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游戏活动。 (11)能积极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爱好;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注意和发现周边环境中物体的量的差异,物体的现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大班: (1)学习10以内的单数、双数、相邻数以及结识零。 (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3)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结识加号、减号,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的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性或特性进行分类,并学习按标记进行逐级分类。 (5)初步感知集合的交集、并集关系及包含关系。 (6)能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可逆性关系。 (7)结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球体、长方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性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8)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学习自然测量。 (9)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会向左/向右方向运动。 (10)能结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年、月、星期的名称和顺序。(11)结识角、元、2元、5元、10元以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值是不同的。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

xx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 小班: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5个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4)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6)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7)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及认识早、晚的时间概念,知道早、晚有代表性情节的日常变化。 (8)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地回答问题,初步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9)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材料;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中班: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10以内的基数: 顺着数、倒着数、学习目测群数,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3)学习10以内的序数。

(4)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5)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概况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逐级分类。 (6)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6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则排序。 (7)能听清楚老师的话,能按要求进行活动,并学习按照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 (8)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学习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9)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10)能自己选择小组活动,即能根据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确定自己去哪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游戏活动。 (11)能主动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量的差异,物体的现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大班: (1)学习10以内的单数、双数、相邻数以及认识零。 (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3)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的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并学习按标记进行逐级分类。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 小班: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5个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4)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6)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7)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及认识早、晚的时间概念,知道早、晚有代表性情节的日常变化。 (8)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地回答问题,初步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9)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材料;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中班: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10以内的基数:顺着数、倒着数、学习目测群数,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3)学习10以内的序数。 (4)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5)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概况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逐级分类。 (6)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6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则排序。

(7)能听清楚老师的话,能按要求进行活动,并学习按照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 (8)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学习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9)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10)能自己选择小组活动,即能根据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确定自己去哪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游戏活动。 (11)能主动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量的差异,物体的现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大班: (1)学习10以内的单数、双数、相邻数以及认识零。 (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3)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的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并学习按标记进行逐级分类。 (5)初步感知集合的交集、并集关系及包含关系。 (6)能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可逆性关系。 (7)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球体、长方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8)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学习自然测量。 (9)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会向左/向右方向运动。 (10)能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年、月、星期的名称和顺序。 (11)认识角、元、2元、5元、10元以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值是不同的。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 小班: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5个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4)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6)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7)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及认识早、晚的时间概念,知道早、晚有代表性情节的日常变化。 (8)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地回答问题,初步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9)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材料;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中班: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10以内的基数:顺着数、倒着数、学习目测群数,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3)学习10以内的序数。 (4)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5)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概况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逐级分类。 (6)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6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则排序。(7)能听清楚老师的话,能按要求进行活动,并学习按照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 (8)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学习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9)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