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的目标

幼儿园数学的目标

1. 帮助幼儿建立数学基础知识,如数字、数量、形状和空间等。

2. 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计数和加减法运算。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4. 帮助幼儿发展数学语言和符号的能力,例如用数字、图形和符号来描述和表示对象。

5. 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找出规律、做出预测和找到多种解决方法。

6. 帮助幼儿掌握测量、时间和货币等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7. 通过各种任务和游戏,让幼儿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一、: 新《纲要》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具体表现为: 1.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2.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3.数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二、阶段目标: 三月份: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2.学习按物体量的关系进行4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能目测比较两者高矮,区别最高和最矮。 4.体验物体从高到矮、从矮到高的顺序关系(5个以内),尝试按高矮排序。 第一周: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第二周:学习按物体量的关系进行4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第三周:能目测比较两者高矮,区别最高和最矮。

第四周:体验物体从高到矮、从矮到高的顺序关系(5个以内),尝试按高矮排序。 四月份: 1.指导幼儿将两个集合中的物品上下对应排列(5个以内)。 2.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3.了解2、3的形成,知道1添上1就是2,认读数字2;知道2添上1就是3,认读数字3。 4.了解4、5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认读数字4;知道4添上1就是5,认读数字5。 第一周:指导幼儿将两个集合中的物品上下对应排列(5个以内)。第二周: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第三周:了解2、3的形成,知道1添上1就是2,认读数字2;知道2添上1就是3,认读数字3。 第四周:了解4、5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认读数字4;知道4添上1就是5,认读数字5。 五月份: 1.学习手口一致的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 2.能根据数字1、2、3、4、5取相应的实物,感知数与量的结合,体验数的实际意义。 3.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并从生活中找出相应的物品。 4.能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进行组合拼搭。 第一周:学习手口一致的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总目标 根据《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精神,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一)对周围环境中事物的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和游戏。 (二)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三)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会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具体目标 (一)小班教学的具体目标 1.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按要求取放操作材料和进行活动。 2.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的大小、形状、数量有兴趣,能感知5以内的数量。 3.能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大小、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二)中班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 1.能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愿意并学习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自己操作、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能自己选择数学活动内容和按规则进行活动。 3.能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 4.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数量,形状,物体量的差异,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5.能比较、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多少;感受10以内相邻两数的大小关系。 6.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 (三)大班教学的具体目标 1.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活动,遵守活动规则,会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数学活动材料。 2.能用适当方式表达、交流数学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能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话,能在教师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感受生活和游戏中事物的数量关系。 4.能运用对应、比较、类推、分类统计等简单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问题。 5.能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和从事物的多个角度进行分类。 6.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对平面图形间的关系能有所感受。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内容 (一)分类、排序与对应 分类:是指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物体进行分组。幼儿学习按物体的某个(或两个)外部特征进行分类;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多角度及按物体内在的包含关系进行层次分类。 排序:是根据物体的差异按一定的次序或规则进行排列。幼儿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及按物体的某一特征或规律排序。 对应:是指在两个集合中,一个集合里的任何一个元素按照确定的对应关系在另一个集合里都有一个或几个元素与它相对应。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总目标 根据《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精神,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具体内容:(一)对周围环境中事物的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和游戏。 (二)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三)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会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具体目标 (一)小班教学的具体目标 1.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按要求取放操作材料和进行活动。 2.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的大小、形状、数量有兴趣,能感知5以内的数量。 3.能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大小、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二)中班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 1.能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愿意并学习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自己操作、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能自己选择数学活动内容和按规则进行活动。 3.能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 4.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数量,形状,物体量的差异,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5.能比较、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多少;感受10以内相邻两数的大小关系。 6.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 (三)大班教学的具体目标 1.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活动,遵守活动规则,会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数学活动材料。 2.能用适当方式表达、交流数学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能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话,能在教师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感受生活和游戏中事物的数量关系。

幼儿园各年龄段数学教育目标

幼儿园各年龄段数学教育目标 幼儿科学(数学)教育总目标 1.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与数学活动。 4.发展幼儿的智力,尤其是思维能力。 幼儿数学领域阶段目标 小班上学期: 1.引导幼儿按物体的名称或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长短,并按物体大小、长短给4个以内物体排序。 3.初步感知4个以内物体的数量。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圆形。 5.以自身为中心,区别上、下、前、后。 6.初步感知时间,知道白天、黑夜。 7.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 小班下学期: 1.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给5个以内物体排序。 2.认识“1”和“许多”,初步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3.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4.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5.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正方形、三角形。 6.以自身为中心,区别里、外。 7.在老师的帮助下,会选择标记对周围事物进行记录。 8.愿意参加数学活动,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按要求取、放操作材料。

中班上学期: 1.有初步的数目守恒观念。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物体的特征,尝试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3.认识6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代表的基数意义,能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认识长方形、半圆形等,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 5.有初步的时间概念,知道昨天、今天和明天。 6.能注意和发现日常生活、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关系,并产生探索的兴趣。 中班下学期: 1.学习按量的差异及一定规律进行排序。 2.认识数字7-10,进一步理解数字代表的基数意义,能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3.发现周围环境中数字不同的作用意义,理解数字代表的序数意义。 4.知道物体更多的计数方法和读法。 5.在数列中发现数目的等差关系和相对关系。 6.以某一物体为中心,区别上下、前后。 7.尝试运用标记等记录周围事物和现象。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及各年龄阶段内容与要求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及各 年龄阶段内容与要求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及各年龄阶段内容与要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总目标 1、对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敏感,有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主动性和独立性。 2、逐步积累有关物体的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建构初步的数概念。 3、学习正确使用操作材料,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能运用已有经验和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发展思维能力。 托班数学教育内容与要求 1、愿意参加数学游戏,能对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摆弄。 2、感知并区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对形状变化感兴趣。能指认红、黄、蓝三种颜色。 3、学习按物品的一维特征标记进行分类。(名称、颜色、形状、大小)。 4、感知“1和许多”。感知一个同名称的集合(实物)。 5、学习10以内的唱数。3以内的手口一致点数,并能运用实物进行3以内的按数取物。 6、在比较中认识物品的大小、多少。 7、感知上下、里外的空间方位,能区分白天和晚上。 8、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按标记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小班数学教育内容与要求 1、乐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材料。 2、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并对生活环境中的形状发生兴趣和进行指认。能按形状进行配对、组合拼搭。 3、学习按物品的一维特征进行分类。 4、运用多种感官认识“1和许多”并了解其关系。感知个数在5以内集合中的每个元素。 5、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重叠、并放、连线)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并区分多、少和一样多。 6、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大小、长短)或某一特征进行5个以内物体的排序,并能找出最大(长)或最小(短)的。 7、学习5以内的数数(实物、点子),能说出总数,并能手口一致地按数取物、按物取数,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8、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里外、前后的空间方位及早、晚的时间概念,知道早、晚有代表性情节的日常变化。 9、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有初步的规则意识。10、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中班数学教育内容与要求 1、能主动、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 2、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能关注周围环境中物体形状、量的差异。 3、学习按物品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 4、结合日常生活,会区分形成2—3个不同集合(元素个数在10以内),感知集合中的每个元素。 5、学习按量(粗细、高矮、厚薄、宽窄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律排序。 6、学习10以内的数数(顺着数、倒着数、目测数群)。形成数序,认识数字,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基数、序数)。 7、学习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不受物体大小和空间排列形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 8、学习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尝试有简单规则的数学活动。 9、能在老师帮助下尝试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乐意与同伴、老师交流,养成倾听的习惯。 大班数学教育内容与要求 1、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球体、长方体、圆柱体);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学习按物体二~三维特征进行分类,并学习按标记进行逐级分类。 3、初步感知集合的交集、并集关系及包含关系。 4、能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 5、学习10以内的单、双数,相邻数以及认识零。 6、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7、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初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8、学习二、四等分;感知守恒;学习自然测量。 9、学习区分左右(以自身和客体为中心)。10、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年、月、星期的名称和顺序。11、认识并尝试应用钱币。12、能用语言表述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13、运用轮流、适当等待、协商等方法与同伴进行数学游戏,积极、主动地参与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对幼儿数学学习的要求,也是幼儿园实施数学教育的依据。目标的确立可以明示教育活动的方向,引导教育活动的设计,确立教育活动的评价依据等,因此,在数学教育中,目标的确立十分重要。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有序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个层级;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操作技能目标三类。在制定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目标时,幼儿发展的已有基础、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与规律以及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与特点都是目标制定者需要把握的因素。 1、总目标(一级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活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及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逐渐培养幼儿爱思考的习惯。 (3)操作技能目标:让幼儿学会正确操作和使用材料,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培养幼儿做事认真、仔细、有条理、不怕困难等良好习惯。 2、各年龄阶段目标(二级目标) 二级目标是根据一级目标提出的,它是从认知能力、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个范畴,根据小、中、大班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确立的,操作性较强(详见下页表格)。 3、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级目标) 在数学教育实践中,各年龄阶段目标必须层层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即分解成可以在一次数学活动中实现的目标或需要通过若干数学活动实现的目标。这一级目标应与一、二级目标相一致,使之相互衔接,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述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着预期的某种活动效果。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内容选择、方法运用及效果评价的依据。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着只有内容没有目标的盲目的数学教育以及“程式化”、空泛无物的目标设定倾向,因此,教师在制定与表述数学教育活动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的发展性

中班数学领域发展目标

中班数学领域发展目标 数学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帮助孩子发展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中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确立中班数学领域的发展目标。本文将介绍中班数学领域的发展目标,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孩子在数学学习上的重点和目标。 一、数学意识培养目标 数学意识是孩子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概念和形成数学思维的重要基础。在中班阶段,我们的数学意识培养目标主要包括: 1. 让孩子能够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活动进行数学探索,如认识物品的数量和形状等。 2. 培养孩子的数学表达能力,如用语言、画画等形式来表达数学概念和思维。 3. 帮助孩子建立数学意识,例如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让孩子认识数字、形状、空间等数学概念。 二、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目标 中班是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时期,培养孩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对其日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班阶段,我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目标主要包括:

1. 让孩子能够熟练地认识和书写数字0-10,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 运算。 2. 培养孩子的量和形的概念,如通过实物比较大小、接触不同形状 的物体等。 3. 帮助孩子认识时间的概念和顺序,例如通过日常活动让孩子了解 一天的时间顺序、鼓励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等实践活动。 三、数学思维培养目标 数学思维是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中 班阶段,我们的数学思维培养目标主要包括: 1. 培养孩子的观察和分类能力,如教育孩子观察图片中相同和不同 之处,进行简单的分类等。 2. 帮助孩子培养空间想象力,如让孩子进行图形拼图等游戏,让他 们想象和还原拼图过程。 3. 鼓励孩子进行数学探索和问题解决,如提供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他们寻找解决方法。 四、数学情感态度培养目标 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孩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培养他们的 数学情感态度。在中班阶段,我们的数学情感态度培养目标主要包括: 1. 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例如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培养 孩子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教育目标

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教育目标 目标一:数数和数字理解 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育目标之一是让孩子学会数数和理解数字。通过数数的活动,幼儿将学会逐渐掌握数字的顺序以及数量的概念。他们将学会用语言表达数字,并能够将数字和相应的数量关联起来。通过实际操作,幼儿将逐步掌握数数和数字理解的基本技能。 目标二:形状和空间感知 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育目标之二是培养幼儿对形状和空间的感 知能力。通过观察、比较、探索各种形状,并与日常生活中的实物 联系起来,幼儿将学会分辨不同的形状,并能够描述它们的特征和 相互关系。同时,通过参与与形状和空间相关的游戏和活动,幼儿 将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 目标三:排序和分类 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育目标之三是教导幼儿进行排序和分类。 通过将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幼儿将学会将事物按照某种规则进行 归类,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他们将学会观察事物

的共同特征,并将它们分组或排序。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将更好地理解数学上的排序和分类概念。 目标四:量和测量 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育目标之四是让幼儿开始了解量和测量。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有关量和测量的活动,幼儿将学会理解长度、重量、容量等概念,并能够使用简单的度量工具进行测量。他们将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重量和容量,并能够描述它们的异同。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将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以上是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的教育目标,通过逐步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基本技能,为他们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打下基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简单明了的策略和活动,并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兴趣,以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指南中班数学领域目标

指南中班数学领域目标 指南中班数学领域目标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认识和描述客观世界的一种工具,还是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在中班阶段,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中班阶段我们制定了如下的数学领域目标: 一、数的认知 1.对1-10的数的认知:能准确地数出1-10的个数,并能将数 字与相应的物品进行对应。 2.理解数的大小:能辨别1-10中的数字大小,并能通过比较 的方式来判断哪个数更大或更小。 3.数的排列:能按照一定规则将物品排列成一列,如按从大到 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数的操作 1.数的分解与组合:能通过拿取、放入等操作来分解和组合数字,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数的拆分与合并:能将一个数拆分成几个部分,并能将几个 部分合并成一个整体,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三、形状与空间 1.对基本的平面图形有直观的感知能力,如正方形、长方形、 三角形和圆形等。 2.能利用积木和拼图等玩具将平面图形进行组合和分解。 3.能通过移动物品的位置来改变空间的布局,如前后、左右、

上下等。 四、时间与顺序 1.对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有基本的认知,如分辨日夜、早上和下午等。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将事件进行排列,如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序。 3.了解一些基本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和小时,并能通过玩耍、学习等活动感受时间的流动。 以上是中班数学领域的目标,通过这些目标的实施,我们旨在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提供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和材料,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幼儿园各年龄阶段数学教学目标

幼儿园各年龄段数学教育目标 一、幼儿数学教育总目标: 1.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与数学活动。 4.发展幼儿的智力,尤其是思维能力。 二、幼儿数学领域阶段目标 小班上学期 1.引导幼儿按物体的名称或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长短,并按物体大小、长短给4个以内物体排序。 3.初步感知4个以内物体的数量。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圆形。 5.以自身为中心,区别上、下、前、后。

6.初步感知时间,知道白天、黑夜。 7.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 小班下学期 1.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给5个以内物体排序。 2.认识“1”和“许多”,初步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3.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4.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5.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正方形、三角形。 6.以自身为中心,区别里、外。 7.在老师的帮助下,会选择标记对周围事物进行记录。 8.愿意参加数学活动,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按要求取、放操作材料。 中班上学期 1.有初步的数目守恒观念。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物体的特征,尝试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3.认识6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代表的基数意义,能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认识长方形、半圆形等,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 5.有初步的时间概念,知道昨天、今天和明天。 6.能注意和发现日常生活、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关系,并产生探索的兴趣。

数学幼儿园教学大纲要求(具体)

数学幼儿园教学大纲要求(具体) 数学幼儿园教学大纲要求 数学幼儿园教学大纲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数的概念:幼儿应理解“1”到“10”这些数字的概念,能认、会读、会写,掌握数字“1”到“5”的形成,能进行“1”到“5”的点数,并能用相应的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此外,幼儿还应会正确书写“1”到“5”的数字和它们的顺序。 2.量的比较:幼儿应理解大小、长短、等量、不等量的概念,并能用相应的词汇表示这些量。他们还应能进行大小、长短的比较,以及用相应的词汇表示比较结果。 3.几何初步知识:幼儿应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并知道它们的特征。他们还应在各种活动中运用这些图形。 4.空间和方向:幼儿应能分辨上下、前后、里外、左右等空间方位。他们还应在各种活动中运用这些方位。 以上是数学幼儿园教学大纲的主要要求。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难度会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幼儿数学教学大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选择课程内容,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关注;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各种有趣的探索活动;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提供具有适宜性、可操作性和趣味性的材料,为每个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机会。” 幼儿数学教学大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幼儿数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一般的空间想象能力。具体来说,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包括:让幼儿在游戏和操作中学习数、形、时间和空间的初步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一般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培养幼儿的数学素养。 2.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包括数、形、时间和空间的初步知识。具体来说,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包括:数的概念、数的运算、几何形状、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空间知觉、时间概念、测量、数的序列等。 3.幼儿数学教育的实施:幼儿数学教育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游戏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操作化教学、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等。具体来说,游戏化教学是指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操作化教学是指让孩子通过操作来学习数学知识;启发式教学是指通过启发孩子来引导孩子学习数学知识;情境教学是指通过创设情境来让孩子感受数学知识。 总之,幼儿数学教学大纲强调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让幼儿在游戏和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一般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培养幼儿的数学素养。 幼儿教学大纲数学 幼儿数学学习的内容是: 1.感知和发现常见数量关系。 2.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感知和发现身边事物的简单对称现象。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目标(最新完整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目标(最新完整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目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目标如下: 1.感知和操作:幼儿能够通过直接的经验或图片、标志等,感知和理解形状、大小、空间等数学概念。 2.计数和数数:幼儿能够手口一致地数物品,并理解数量的意义,例如“4个苹果”、“5本书”等。 3.模式和排序:幼儿能够识别出模式,例如重复的数字序列、颜色序列等,并能够按照特定的规则对物品进行排序。 4.集合和分类:幼儿能够理解集合的概念,例如“哪些物品是红色的”,并能够根据特定的属性进行分类,例如“哪些物品是水果”。 5.解决问题:幼儿能够运用数学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例如“如何分发苹果才能让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 6.推理能力:幼儿能够运用数学概念进行简单的推理,例如“如果两个物品在一起,那么第三个物品应该是什么?” 以上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会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进行调整和优化。 中班科学领域数学教学目标 中班科学领域数学教学目标:

1.能正确感知6-10的数量,点数20以内物品,说出总数,能按标记、形状、颜色、大小、长短排序。 2.正确感知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和圆柱体。 3.正确使用匙、夹子、串珠等工具,养成扶好筷子、端好碗的好习惯。 4.认识常见的动物和交通工具标志,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学习常见安全标志。 5.尝试运用图形、数字、文字等资料为商品编码,学习用符号制作标记。 6.喜欢身边的自然物,乐意用各种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装饰自己和美化生活。 7.喜欢玩数学游戏,对数学活动感兴趣,能主动打开数与计量的窍门。 8.认识货币,并知道货币的作用,学习攒钱,规划钱的使用。 9.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重要和趣味,学习整理自己的物品,形成良好的习惯。 10.了解季节特征和动植物生长关系,亲近自然,探索自然。 11.通过有趣的故事和儿歌帮助幼儿学习加减法。 12.喜欢玩沙、玩水,培养幼儿大小肌肉灵活及动手能力。 13.学习两人合作玩棋类游戏。 14.学习用简洁语言描述简单的事物发展变化。 15.尝试利用图表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记录。 16.学习使用简单的操作工具和材料,进行操作探索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龄阶段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 小班: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5个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4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6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7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及认识早、晚的时间概念,知道早、晚有代表性情节的日常变化. 8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地回答问题,初步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9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材料;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中班: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10以内的基数:顺着数、倒着数、学习目测群数,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3学习10以内的序数. 4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5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概况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逐级分类. 6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6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则排序. 7能听清楚老师的话,能按要求进行活动,并学习按照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 8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学习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9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10能自己选择小组活动,即能根据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确定自己去哪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游戏活动. 11能主动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量的差异,物体的现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大班: 1学习10以内的单数、双数、相邻数以及认识零. 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3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的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并学习按标记进行逐级分类. 5初步感知集合的交集、并集关系及包含关系. 6能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可逆性关系. 7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球体、长方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8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学习自然测量.

小班数学目标

小班数学目标 在幼儿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数学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操作的具体事物。因此,小班数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思维,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提高他们的基础操作能力。 一、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1、理解数的概念: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理解数的概念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他们需要理解数字代表的含义,比如1代表一个物体,2代表两个物体等。同时,他们也需要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如知道哪个数字更大,哪个数字更小。 2、时间观念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会接触到不同的时间概念,如早上、下午、晚上等。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幼儿理解时间的概念,比如每天的作息时间表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3、形状和空间的理解:形状和空间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需要了解基本的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能够识别和命名这些形状。同时,他们也需要开始理解空间的概念,比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二、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1、游戏化教学: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比如,通过堆积木可以学习形状和空间的概念,通过数数游戏可以学习数的概念等。 2、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比如,每天的作息时间表中包含了时间的概念,每天的饮食计划中包含了数量的概念等。 3、成功的体验: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成功的体验可以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小班幼儿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比如,数数游戏中的“找朋友”,让每个幼儿数出自己有多少个玩具,然后找到和自己玩具数量相同的幼儿。 三、提高幼儿的基础操作能力 1、手的协调性: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手的协调性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通过抓握、堆积、拨弄等动作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比如,堆积木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拨算盘可以锻炼幼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