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法明门论原文白话文

百法明门论原文白话文

一、什么是百法明门论?

1.1 百法明门论的由来

百法明门论(Bai Fa Ming Men Lun)是一部重要的武术理论著作,由中国古代武

术家杨澄甫所著。他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武术大师,他在这本著作中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和对武术的研究成果。

1.2 百法明门论的意义

百法明门论是一部系统介绍武术原理和技巧的书籍。它包含了许多掌握武术必不可少的基本法则和细节要点,对武术爱好者和从事武术教学的人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百法明门”,也就是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各种基本法则,来使技术和战术更加完美。

二、百法明门的内涵

2.1 百法明门的全面性

百法明门涵盖了多个层面的内容,包括基本技巧、进攻和防守策略、体能训练等。作者杨澄甫将这些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武术理论体系。

2.2 百法明门的详细性

百法明门中对各种技能和原理都有详细的描述和解释。无论是针对单个招式的分析,还是对于整个战术体系的构建,杨澄甫都做了详尽的论述,使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其中的要领。

2.3 百法明门的深入性

百法明门对于武术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杨澄甫不仅仅提供了表面上的技巧和战术,还深入挖掘了其中的内在原理和逻辑,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武术的本质,并在实战中应用。

三、百法明门在武术中的应用

3.1 培养基本功

百法明门中包含了大量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这些都是构建武术技能的基础。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这些基本功,武术爱好者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3.2 提升战术能力

百法明门中介绍了许多进攻和防守的战术策略。运用这些战术,可以更加灵活和有效地应对各种战斗情况,提高自己在实战中的战斗能力。

3.3 增强体能素质

百法明门中也包含了一些体能训练方法和要点。通过进行适当的体能训练,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耐力,提高对抗能力。

四、百法明门论的影响

百法明门论自问世以来,对中国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武术爱好者提供了一种系统学习和训练的方法,使得武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结语

百法明门论是中国武术界的一部重要著作,它系统地总结了武术的理论和技巧,提供了一种训练和应用武术的方法。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百法明门的精髓,提升自己的武术水平。

莲池大师七笔勾+百法

大乘百法明门论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 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 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 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 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 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 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 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 速。十九次第。二十方。 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 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 合性。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 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 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 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 真如无为。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 补特伽罗无我。二 法无我。 莲池大师七笔勾 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 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 成就。嗏,出世大因由, 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 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 章一笔勾。 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 休?活鬼两相守,缘尽还 分手,嗏,为你两绸缪, 披枷带杻,觑破冤家,各 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 妻一笔勾。 身似疮疣,莫为儿孙作远 忧。忆昔燕山窦,今日还 在否?嗏,毕竟有时休, 总归无后,谁识当人,万 古常如旧,因此把贵子兰 孙一笔勾。 独占鳌头,谩说男儿得意 秋,金印悬如斗,声势非 常久。嗏,多少枉驰求, 童颜皓首,梦觉黄粱,一 笑无何有。因此把富贵功 名一笔勾。 富比王侯,你道欢时我道 愁,求者多生受,得者忧 倾覆。嗏,淡饭胜珍馐, 衲衣如绣,天地吾庐,大 厦何须搆。因此把家舍田 园一笔勾。 学海长流,文阵光芒射斗 牛。百艺丛中走,斗酒诗 千首,嗏,锦绣满胸头, 何须夸口,生死跟前,半 时难相救。因此把盖世文 章一笔勾。 夏赏春游,歌舞场中乐事 稠,烟雨迷花柳,棋酒娱 亲友,嗏!眼底逞风流, 苦归身后,可惜光阴,懡 儸空回首,因此把风月情 怀一笔勾。 舍世间心,修菩提心 总诸圣教及大乘教将近 隐灭,较诸浊世最为恶浊, 现于此世应当了知至诚 发心极为希少。当依善士 听大乘藏,谛思惟等勤修 加行,非唯他劝非随他转, 非为仿效其规式等,当由 自力至诚发心树立根本, 以其菩萨一切诸行皆依 此故。 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 缺离大善知识,不随恶趣, 恶业烦恼悉不能胜,终不 违越菩萨所行。于菩萨行 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 增长,悉能成办现前究竟 一切利义,承事师故意乐 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 资粮圆满。 非惟现在,即从无始生死 以来,此为我母过诸数量。 如是此母为母之时,一切 损害悉皆救护,一切利乐 悉皆成办。特于今世先于 胎藏恒久保持,次产生已 黄毛疏坚,附以暖体十指 捧玩,哺以乳酪授以口食, 口拭涕秽手擦屎尿,种种 方便心无厌烦而善资养。 又饥渴时与以饮食,寒时 给衣,乏时给财,皆是自 己未肯用者。又此资具皆 非易得,是负罪苦及诸恶 名,受尽艰辛求来授与。 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较其 子死宁肯自死,较其子病 宁肯自病,较其子苦宁肯 自苦,出于自心实愿易代, 用尽加行除苦方便,总尽 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乐 无不兴办,凡有损苦无不 遣除。

南怀瑾推荐

目录 1.东西精华协会会员守则——南怀瑾 2.诸葛亮诫子书——诸葛亮 3.黄帝阴符经 4.八识规矩颂——唐三藏法师玄奘造 5.十六特胜 6.百字铭——吕纯阳祖师 7.灵源大道歌——曹文逸真人 8.大乘百法明门论——天亲菩萨造,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9.楞严法要串珠——南怀瑾 10.增补楞严法要串珠修证次第——南怀瑾 另: 11.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12.永嘉禅师证道歌 13.信心铭——三祖僧璨 14.十二时颂——志公禅师 15.志公和尚十四科颂——志公禅师 16.十二因缘

1.东西精华协会会员守则——南怀瑾先生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 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行道不求无魔,道无魔则誓愿不坚, 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折道义, 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亦动, 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 学问以勤学为入门,孝养以竭力为真情。处世以立德为事业,执事以尽心为有功。精进以律己为第一,长幼以慈和为进德。行持以观心为稳当,因果以明白为无过。治事以精严为切实,老死以无常为警策。居众以谦恭为有理,言语以减少为直截。待人以至诚为供养,长老以耆旧为庄严。济物以慈悲为根本,疾病以减食为汤药。凡事以预立为不劳,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2.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百法明门论原文白话文

百法明门论原文白话文 一、什么是百法明门论? 1.1 百法明门论的由来 百法明门论(Bai Fa Ming Men Lun)是一部重要的武术理论著作,由中国古代武 术家杨澄甫所著。他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武术大师,他在这本著作中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和对武术的研究成果。 1.2 百法明门论的意义 百法明门论是一部系统介绍武术原理和技巧的书籍。它包含了许多掌握武术必不可少的基本法则和细节要点,对武术爱好者和从事武术教学的人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百法明门”,也就是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各种基本法则,来使技术和战术更加完美。 二、百法明门的内涵 2.1 百法明门的全面性 百法明门涵盖了多个层面的内容,包括基本技巧、进攻和防守策略、体能训练等。作者杨澄甫将这些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武术理论体系。 2.2 百法明门的详细性 百法明门中对各种技能和原理都有详细的描述和解释。无论是针对单个招式的分析,还是对于整个战术体系的构建,杨澄甫都做了详尽的论述,使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其中的要领。

2.3 百法明门的深入性 百法明门对于武术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杨澄甫不仅仅提供了表面上的技巧和战术,还深入挖掘了其中的内在原理和逻辑,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武术的本质,并在实战中应用。 三、百法明门在武术中的应用 3.1 培养基本功 百法明门中包含了大量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这些都是构建武术技能的基础。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这些基本功,武术爱好者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3.2 提升战术能力 百法明门中介绍了许多进攻和防守的战术策略。运用这些战术,可以更加灵活和有效地应对各种战斗情况,提高自己在实战中的战斗能力。 3.3 增强体能素质 百法明门中也包含了一些体能训练方法和要点。通过进行适当的体能训练,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耐力,提高对抗能力。 四、百法明门论的影响 百法明门论自问世以来,对中国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武术爱好者提供了一种系统学习和训练的方法,使得武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结语 百法明门论是中国武术界的一部重要著作,它系统地总结了武术的理论和技巧,提供了一种训练和应用武术的方法。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百法明门的精髓,提升自己的武术水平。

八识规矩1

《八识规矩颂》第1讲(前五识颂1) (2015-08-17 15:08:42) 转载▼ 分类:净莲法师讲座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八识规矩颂》第1讲(前五识颂1)作者:淨蓮法師 觀看視頻:《八识规矩颂》第1讲(前五识颂1) 八识规矩颂 第1讲 (前五识颂1) 法师!各位师兄晚安! 我们今天介绍「八识规矩颂」。 我们知道研究唯识,第一部要看的就是《百法明门论》,那接下来就是《八识规矩颂》。百法明门论的内容,就是把一切法归纳为一百个法,在有为法的部分,包含了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这个是有为法的部分;无为法它分成六种无为,所以加起来一共是一百个法。那借着九十六种有为法,我们希望能够当下去见到无为法,而了悟一切法无我的道理,这就是整部百法明门论的重点,是要悟到「一切法无我」。 可是,如果我们不了解一切法是从哪里生起的,要当下去见到无为,或者是一切法无我,它还是没有办法这么样的快速。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去了解一切法它是怎么生起的,那个缘由,那我们要体证无为,或者是现证空性,或者明白无我的道理,会显得更容易。要不然我们常常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可是境界来的时候,碰到事情来的时候,就梦幻不起来,它也不像泡、也不像影子,一切法都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不明白一切法它是如何

生起,才会有这样的迷惑。明明很执着,可是要强迫自己说不要执着、不要执着,可是你就一切法都是认为是真实存在,你要不执着是很困难的,除非你知道一切……我也不是真实存在,一切法也不是真实存在,就是除非你证到人无我、法无我,你才可能当下梦幻泡影得起来,当下知道它是虚妄不真实,自性是空的。 所以,一切法它到底是怎么生起来的呢?就是一切法都是八识所变现的,那八识从哪里来的呢?从一念无明妄动来的。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都是清净的真心,这是本来是这样子的。真心里面是离一切念,离一切相的,坏就坏在一念妄动,无明一起,心一动就有了第八阿赖耶识,所以第八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的,真心加上那一念的妄动,而有了第八阿赖耶识,所以它是真妄和合的。然后第八阿赖耶识再变现出能缘跟所缘,能缘的心跟所缘的境,就是所谓的见分跟相分,而有了一切法的生起,包含我们所谓的身心世界,正报还有依报,所有都是八识所变现出来的,所以是一切唯心,万法为识,一切唯心造。都是从真心一念妄动而起无明,而有了第八阿赖耶识,然后才有了一切的身心世界,一切法的产生。 那我们把这个见分,把它当作是「我」,把相分当作是「法」,不知道它都是从阿赖耶识的自证分所变现出来的,因此在因缘所生的当下,就是「依他起」的当下,起了「遍计所执性」。「遍计所执」就是执见分为我,相分为法,所以我们明白一切法它是怎么生起的,就能够在面对一切境界的当下,因缘所生法的当下,就是依他起的当下不起遍计所执,就能够回归到「圆成实」。这个都听不懂没关系,我们后面会再继续讲。因为今天首先要介绍八识规矩颂的内容,它有很多的唯识的名相,可是都没有关系,那个不是问题,重点是我们了解一切法是八识的变现,然后八识是真妄和合的,然后我们就能够回归真心。因为我们知道第八阿赖耶识是从真心妄起无明而有的,那我们只要知道一切法不是真实存在的,不起我执跟法执,你自然就可以回归,从见分、相分,回归到自证分,然后再回归到证自证分,然后

佛教心理学

“佛家心理学,从知识智慧、体验精神两个侧面,以无明缘起和爱贪缘起为根源,建立价值心理学和批判的人生观,并进而概括为阿赖耶识缘起和业感缘起理论,以建立三世业果轮回理论,说明人生发展的历程及其因果。知、情两分及缘起,似乎是心理学性质的;人生观似乎是哲学性质的;而业果轮回似乎是伦理性质的。三世业果缘起理论,若排除伦理性,又似乎是一部发展心理学。看上去,佛家心理学分支烦广,但在佛教,这是统一的,是人生觉道之所由。佛家心理学如此繁广,但可以用一种概观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 “佛家心理学,可分为求真与致用两个部分。求真的心理学,是基础心理学部分,如蕴处界三科之类;致用的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如食论、业果轮回论、解脱论。有关理论,可以参考现代心理学与哲学分科予以概观分判。列表如下: ┌机能心理学——五蕴论 ├现象心理学——心所论,如百法明门论 ┌基础理论┼要素心理学——处论、界论 │├过程心理学——缘起论 │├生理心理学——根本识理论、一味蕴理论、根边蕴理论、阿陀那识理论、阿赖耶识理论。 ┤├发展心理学——轮回论、相续论、食论、业力论。 │└生命心理学——处理论、烦恼杂染理论、轮回理论等。 │┌认知心理学——发智理论、般若理论、唯识理论。 └应用理论┤ └人生觉道心理学——无我论、禅修理论、解脱论。 在机能心理学方面,五蕴理论,给出了一个心理机能系统,建立了一个系统模型。凡是属于基础领域的所有理论,都可以在五蕴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五蕴是一种范式理论。这是释迦牟尼佛本人创立的理论。 现象心理学方面,以心所论为代表。以心所有法的形式,观察基本的心理现象,并进行归类,试图归属于一定的机能体系之下。这种理论,在释迦牟尼佛时代并不盛行,但在某些部派佛教中得到独立发展,并以王所相应的理论形式反映心理现象与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相应理论,是一种普遍的哲学思维产物,指现象与本质、功能活动与机能主体之间的对应符合关系。作为一种基本的理则,北传佛教中有“相应因”,南传佛教中有“相应缘”,瑜伽行派更广说“相应”以为自己的标志和根本原理。瑜伽意即相应。这种理论,企图自下而上地建立统一的心王,但由于脱离了五蕴体系,缺乏统合的有效模式和体系性,虽然拓宽了心理现象的观察,但丢掉了整体的把握,最后漏洞百出,散漫无归,几乎葬送了佛家心理学。目前只能作为入门参考。

百法祖师释义忠与《建封寺》报送《山西佛道春秋》编委

百法祖师释义忠与《建封寺》 襄垣县文物局李国强 在大唐显庆年间(公元656——660年),潞府襄垣河东高岗(今山西省襄垣县古韩镇南里信村)僧人释义忠,跟随师父释慧沼一道,千里迢迢赶赴京都(长安)《大慈恩寺·翻经院》,与《西游记》中的唐僧玄奘法师以及窥基等高僧一道译经、撰钞、作疏,共同成就了传承西域佛教文化的宏伟事业。 据史料记载,义忠出生于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九岁出家,二十岁到京都长安《大慈恩寺·翻经院》,加入译僚僧伍,挥毫文疏、译经作钞、登坛讲肆、诵经传道,七十二岁返回故里,卒于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享年七十二岁。 佛教经典《大正藏·宋高僧传》记载:释义忠在京都长安《大慈恩寺》翻经院,不到五年的时间,精通二经五论:即法华经、无垢称经、大乘百法明门论、因明论、俱舍论、成唯识论、唯识道论等,并制成经钞和论疏,其主要著作有《唯识论钞》三十卷、《法华经钞》二十卷、《无垢称经钞》二十卷、《唯识论纂要》、《大乘百法明门论疏》等。其中义忠撰《大乘百法明门论疏》版本,成为佛教至今千余年来最盛行的必读本之一。 襄垣县古韩镇南里信村《建封寺》现存明清碑碣记载:百法祖师释义忠生年居住的古韩镇南里信村《百法院》,也从唐代始,招来天下无数名僧盛衲,仰慕百法疏主的英名,驻足襄垣河东高岗,敬仰怀念一代高僧,扩建《百法院》,移建《建封寺》,修建《祖师庙》,“慕而游,游而留,留而卒。”在这块金钵玉阙般的净土上,参禅悟道,享誉海内外。

百法祖师释义忠本人的离奇身世与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大慈大悲精神以及一代高僧居住过的遗址、遗存,则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思念与仰慕之情。 一、百法祖师释义忠的离奇身世: 义忠出生于唐贞观九年本村一尹姓人家,刚一落地,家人发现婴儿左臂上有一目,疑为怪胎,忍痛割爱,抛弃百谷山荒野,被一母鹿相救,衔回洞内哺乳数月,后被一慈善人家收养,鹿寻之不见,泣泪成泉。后人根据这一故事情节,把鹿栖息哺乳的洞,称为“奶洞”;鹿泣泪成泉的泉眼,称为“鹿哭泉”;泉所在地,称为“泉沟”,其具体位置,在南里信村东北与北里信村东南两村交界处。明代早期,河北省武安县阳邑村村民,曾携带巨资、建筑材料在泉沟修建《祖师庙》一座。 此故事虽说后人在撰写史料和修建《祖师庙》时,掺入了一些颇具神秘的奇异色彩,但可从中发现:义忠幼年是在一个个生死抉择的危难关头,经历着一次次悲欢离合的艰难曲折,才度过了一个幼小的生命,所不应承受的艰辛童年。也正是这种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与众生的养育之恩,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奠定了毕生回报社会、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决心。 义忠九岁,拜高僧释慧沼为师,凭宿世移植之性,依生身离奇之缘,在村西庙(现存庙坪遗址)志愿出家,生性聪明,智慧非凡,少秉奇操,慧解不伦。当年,慧沼师授与大涅槃经,至十三岁已相次诵彻四十二卷,寺内僧人皆惊骇不已,号“空门奇童子”。 二十登戒,学四分律义理淹通,旁习十二门论,二本即当讲演,语出惊人。本村村民知义忠因怪胎被家人抛弃之经历,故称之为:“三目和尚”、

百法05

【原文】:“一切法者,略有五种。”此总标诸法也。称理言之,实有无量,以众生性欲无量。是以瑜伽始五识身,历至法界六百六十等法,今言五位百法,岂非要略乎?故云略有五种。自此至真如无为,总答初问。 “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心法者,总有六义:一、集起名心,唯属第八,集诸种子起现行故。二、积集名心,属前七转识,能熏积集诸法种故;或集起属前七转现行,共集熏起种故;或积集名心属于第八含藏,积集诸法种故。三、缘虑名心,俱能缘虑自分境故。四、或名为识,了别义故。五、或名为意,等无间故。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斯皆心分也。 甲一、经文释义 乙一、“一切法者,略有五种”。 这两句是世亲菩萨《百法明门论》里面的,宇宙万法,一切法,概略说,有五种。“此总标诸法也”,诸法把它总的概括起来有五种。“称理言之,实有无量”,如果从道理上面来说,有无量无边的诸法。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法? “以众生性欲无量”,因为众生的根机、好乐心无量无边,所以就有无量无边的法。 【喻】吃菜,有中餐、西餐;中餐又分各种菜系,有不同的口味,但实际来说都是菜。

佛法也是一样的,法的本性、本相是一味的,但相上是无量无边的。 【造论缘起】这么多法相,我们学不过来,怎么办呢?分成五种。 部派佛教时期,众说纷纭,对佛法理解很多,不能统摄,于是世亲菩萨造本论将之概括起来。在当时注重论辩的环境下,谈得越多越离谱,离佛法越远,所以本论简明扼要。 【造论目的】造这个论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达无我,也就是为了修行。从一个法相到一个法相,从一个法类到一个法类,来诠释其无我性。 【万法无我】不是只有最后到了六个无为法才是无我的,前面九十四法,每一个法都是无我,都是相,从它的圆成实性、自性上面来讲,都是无我、无为法。前面都是有为法,生灭法,那无为法才是不生灭法。 【初识百法】“是以瑜伽始五识身,历至法界六百六十等法”,《瑜伽师地论》从“五识身”(“五识”)一直到“法界”,一共是六百六十个法。“今言五位百法,岂非要略乎?”一百个法对比六百六十法来,六百六十法来讲,难道不是要略吗? “故云略有五种。自此至真如无为,总答初问。”刚开始问“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这里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何等一切法”。 “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百个法。过去有个偈颂:“色法十一心法八,

「唯识入门常诵12」

(注:本word经文仅提供同修参考,有些文字稍有差异,正确版请参阅大藏经典!) 大乘百法明门论 世亲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痴。四慢。五疑。六不正见。 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骄。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 六不定四者。一悔。二眠。三寻。四伺。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时。二十一方。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百法明门论第三讲心得分享

百法明门论第三讲心得分享 百法明门论是一部古代法学经典之作,它深入剖析了法治的原 则和方法,对于培养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极为 重要的作用。在第三讲中,作者主要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以及法 律应对人性问题的方法。通过阅读这一讲,我深感受益匪浅,下 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以为,人性是复杂多变的。在法律领域,我们不仅 需要面对人类的各种行为,还要考虑到人的动机、环境、时代和 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正因为人性的复杂性,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每 个行为和动机一概而论,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和处理。 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 在法律领域,我们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案件和争议。因此,我 们不能根据一种单一的标准或法律条款来评判和处理所有情况。 相反,我们需要灵活运用法律原则,针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和 判断。仅仅依靠刻板的规定和程序是无法解决复杂性和多变性的。只有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人性、公平、正义等,我们才能做 出既符合法律精神又能得到公众认同的判决。

其次,在面对人性问题时,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调解和引导策略。法律的目的不仅仅是进行惩罚,更应该是通过教育和引导, 帮助犯罪分子认识到错误和悔过自新。在处理案件时,我们应该 注重适度惩罚,同时也要注重挽救和培养。通过引导被告人重塑 自我,我们可以期待他们不再重蹈覆辙,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此外,在法律实践中,我们不能仅仅以法律为主,还需要借鉴 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 域的知识对于我们理解人性问题和制定有效的法律政策至关重要。我们要与时俱进,通过学习和深入了解其他学科的成果,不断丰 富自己的知识,提高专业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法律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公正、公平、 规范的法治环境下,人们将得到保障,并能够更好地发展和实现 个人价值。而我们作为法律从业者,更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 和使命,恪守职业道德,不断追求法律的公正和有效,为社会的 和谐与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以百法明门论第三讲为基础,我在法学领域的学习与研究中收 获良多。通过对人性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我更加明白了法律 应对复杂性和多变性的方法和原则,愿意以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视

百法明门论第九讲心得体会

百法明门论第九讲心得体会 《百法明门论第九讲》是一篇关于人生哲学的文章,作者通过阐述百法明门的几个重要教义,引导读者思考人生意义和行为规范。在阅读这篇文章后,我对人生的看法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文章中提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强调个人修养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我深深地认同这个理念,因为我相信只有个人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正直的品质,才能够做到行为合规并对他人负责。同时,一个和谐的家庭和社会也需要每个成员都履行自己的责任并为整体福祉做出贡献。 其次,文章中强调了“追求真理”的重要性。通过追求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我来说,追求真理意味着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自我反思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只有通过更深入的思考和主动寻求真理,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意义,并为自己和他人提供更有质量的帮助。 另外,文章还提到了“知行合一”的理念。这个概念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我深有感触地认识到,只有将自己的知识和思考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因此,我将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此外,文章中还提到了人生苦难的观点。作者认为,人生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苦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苦难和挑战塑造了我们的人生价值。对我来说,这个观点有着深刻的启发。苦难与挑战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们不仅会考验我们的意志力和智慧,还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只有经历了困难和挫折,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可贵,并更好地珍惜和利用现有的资源。 最后,文章中提到了“唯有自我救赎”的理念。这是指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我深信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我们犯了错误或者忽视了自己的责任,只有通过自我救赎,才能修复我们的道德伤痕和避免再次犯错。同时,我们也应当宽容地对待他人的过失,给予他们机会改正并与之共同进步。 总的来说,《百法明门论第九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发。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通过自我努力和责任感来实现个人的价值。我将始终秉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追求真理,知行合一,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我也会坚持乐观和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挑战,通过自我救赎来提升自己的人生品质。

百法明门论第三讲心得分享

百法明门论第三讲心得分享 作为一名法学爱好者,我一直对法律的逻辑和奥义感到着迷。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百法明门论》第三讲的分享会,对于其中的 内容和观点,我深受启发。在本文中,我将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法律作为一门学科,追求的是公平、公正和公正。《百法明门论》 第三讲中提到了法律的根本原则是“公平与正义”。这并非仅仅停留在 法律层面的定义,更是一种道德观念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 常会遭遇到种种不公与不正义的待遇。而作为法学家,我们的责任就 是通过法律的力量为这些人伸张正义。这也是我选择专攻法学领域的 初衷。 在第三讲中,作者讲到了婚姻法的法律逻辑。这一部分内容给我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婚姻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社会问题,而婚姻法则是 保护和维护婚姻关系的法律工具。通过对婚姻法的重点分析,我更加 深刻地领悟到法律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惩罚和制裁,更是为了调整和 调解社会关系,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稳定。 除了婚姻法,第三讲还涉及了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相关内容。这 些法律领域都是我一直以来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通过学习《百法明门论》的第三讲,我对于这些法律领域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法律 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了解各种法律规定 之间的关系与联系,我们才能更好地应用法律,解决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法律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法律是一 种工具,它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更新和完善。与此同时,

法律的实施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这使得法律能够适应 不同的社会环境和需求,保持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在分享会的讨论中,与会者还谈到了法律尊严的问题。法律尊严是 法治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作为法学家,我们应该不断努力,保护和提升法律的尊严。这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和专业 水平,同时要秉持正义和公平的原则,履行好我们的职责。 通过参加这场分享会,我对于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又有了新的提升。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法学的研究中,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百法明门论第三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其中,我发现 了法律的伟大和魅力。它不仅仅是一种规则,更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 工具。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法律的 真正含义,并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成为一名出色 的法学专家,为社会的公平正义不懈努力。

朱自清文章赏析

朱自清文章赏析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朱自清文章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朱自清文章赏析一:买书 买书也是我的嗜好,和抽烟一样。但这两件事我其实都不在行,尤其是买书。 在北平这地方,像我那样买,像我买的那些书,说出来真寒尘死人;不过本文所要说的既非诀窍,也算不得经验,只是些小小的故事,想来也无妨的。在家乡中学时候,家里每月给零用一元。大部分都报效了一家广益书局,取回些杂志及新书。那老板姓张,有点儿抽肩膀,老是捧着水烟袋;可是人好,我们不觉得他有市侩气。他肯给我们这班孩子记帐。 每到节下,我总欠他一元多钱。他催得并不怎么紧;向家里商量商量,先还个一元也就成了。那时候最爱读的一本《佛学易解》(贾丰臻著,中华书局印行)就是从张手里买的。那时候不买旧书,因为家里有。只有一回,不知哪儿来检《文心雕龙》的名字,急着想看,便去旧书铺访求:有一家拿出一部广州套版的,要一元钱,买不起;后来另买到一部,书品也还好,纸墨差些,却只花了小洋三角。这部书还在,两三年前给换上了磁青纸的皮儿,却显得配不上。到北平来上学入了哲学系,还是喜欢找佛学书看。那时候佛经流通处在西城卧佛寺街鹫峰寺。在街口下了车,一直走,快到城根儿了,才看见那个寺。那是个阴沉沉的秋天下午,街上只有我一个人。到寺里买了《因明入正理论疏》、《百法明门论疏》、《翻译名义集》等。 这股傻劲儿回味起来颇有意思;正像那回从天坛出来,挨着城根,独自个儿,探险似地穿过许多没人走的碱地去访陶然亭一样。在毕业的那年,到琉璃厂华洋书庄去,看见新版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才十四元。可是十四元并不容易找。想来想去,只好硬了心肠将结婚时候父亲给做的一件紫毛(猫皮)水獭领大氅亲手拿着,走到后门一家当铺里去,说当十四元钱。柜上人似乎没有什么留难就答应了。这件大氅是布面子,土式样,领子小而毛杂——原是用了两副“马蹄袖”拼凑起

24个心不相应行法

24个心不相应行法 「心不相应行法」:「相应」,简言之即相呼应。如何才能称「心所法」为与「心王」相应?须具四条件: 一、同时——心所与心王同时起; 二、同依——心所与心王同所依之根,如心王依耳根,则此心所亦必须是依耳根而起,而非依眼等其它根,才能称与此心王同依根; 三、同缘——心所与心王同所缘之境; 四、同自证分——心所与心王同一自证分体。 如是,「同时、同依、同缘、同自证分」,即是与心王相应。这种心所法,即称为「心相应行法」,亦即前面已讨论过的第二位「心所有法」。如前所说,「行蕴」有两种:一、心相应行法,二、心不相应行法;此二皆是行蕴所摄。心相应行法以具有上列的四条件,故与心王相应,而称为「心相应行」;而第四位的法,虽也是行蕴所摄,但这些「心行」因不具备与心王相应的「同时、同依、同缘、同自证分」四条件,故称为「心不相应行法」。 又,这些「心不相应行法」,除了不与心王相应之外,也不与其它心所有法、色法、无为法等三位法相应: 一、不与心:心所法相应——因为这些不相应行法都非能缘(没有能缘之性质),故与心:心所法都不相应。 二、不与色法相应——因为这些不相应行法都没有质碍,故与有质碍的色法不相应。 三、不与无为法相应——因为这些心不相应行法是有生灭的,故与无生减的无为法不相应。又,据成唯识论说:心不相应行法,并不如「心、心所法及色法」之有体相可得,但亦不能离于「心、心所及色法」的作用,故知心不相应行法「定非实法,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虽说心不相应行是依色、心、心所三法假立,但色法是心与心所之所变现,而心所又是「心」所现之作用,故知「心不相应行」总不离于心而有,故亦是一种心行,因而冠以「心」字;乃至一切法亦不得离于心而有,故称心为王。

唯识学的开悟(上)

唯识学的开悟〔上〕 唯识学的开悟(上) 上一讲对于小乘有关开悟的内容作了概略的介绍,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无论就其思想或者就其果位而言,都是不能使人满意的。因此,小乘趋向于大乘,是佛教思想向前开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研究佛学,尤其是在理论上追求无上菩提一定要以大乘为中心。真正的佛教是大乘,绝非小乘! 大乘教义里主要有两个学派:一个是中观学派,另一个是唯识学派。从历史的开展来说,小乘部派佛教日趋分裂之后,紧接而起的是中观学派,继之而来的是唯识学派与中观学派对峙场面。如今我们先讲唯识。 由于唯识思想体系较近于小乘,向中观的思想比拟接近禅宗,我的本意是想给大家介绍禅宗的,所以,假如先讲中观、次讲唯识,最后再讲禅宗的诸,思想上又须回头照应,否那么就不容易严密地衔接起来,故先讲唯识。 讲唯识一般地从?百法明门论?讲起,因为此论是学唯识的入门书,学好此论也就是为研究唯识奠定了坚实的根底。研究的程序次应是?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这些都是世亲菩萨所著。世亲原是学习小乘的,后来在其兄无着菩萨的摄受下,由小趋大。?俱舍论?是世亲菩萨弘扬小乘的光芒巨著。传说世亲一生著有大乘论五百部,小乘论五百部,所以被誊为

“千部论主〞。世亲菩萨还没有来得及为?唯识三十颂?作注就去世了。 世亲菩萨去世以后,印度有十大论师竞起为?唯识三十颂?作注。玄奘大师的学习也以此论为主。大师回国后,曾准备把十大论师的论著全译出来,但在他的上首弟子窥基等人的提 议下,玄奘大师以护法的学说为主而参以其他九家之说将十 大论师之全部论著揉译为一部,这就是中国佛教唯识学的权 威著作?成唯识论?。后来,窥基法师根据玄樊大师的讲说,又加上自己的领悟心得作了?成唯识阐述记?,使?成唯识论?的思 想体系更加严密和紧凑,从而成为千古巨著。唯识学的完好的思想体系,由玄类传之于窥基,又由慧沼师承窥基而再传之于智周,此时乃赫然成宗。但由于沿袭印度的思辨气息太重,所以很快便就衰落了。所以经过历史上的屡次丧乱,唐人译著散失严重。直至清朝未年,杨仁山居士在英国通过大使馆的活动才从日本请回了唯识法相学方面的大量论著,接着他便在南 京创立了“金陵刻经处〞,请欧阳竟无主持,积极从事校订刊正印行流通,才得以使绝学复续,唯识法相之学又在国内逐渐兴起。更由于唯识学原理较接近于现代科学,因此吸引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如章炳麟、梁启超、康有为、梁漱溟、熊十力等从事深化地学习和研究,学术界曾一度出现研究唯识学的“唯识热〞,对近代中国学术思想领域的开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近代四大高僧之圆瑛大师

近代四大高僧之圆瑛大师 前文为大家介绍了弘一大师,由于弘一大师是半路出家,未出家时在文艺界已经英名远扬,所以不熟悉佛学的朋友都听说过弘一大师,如今介绍的圆瑛大师不秋熟佛学的朋友就很多没有听说过大师的名号,然而,弘一大师出家时,圆瑛大师已经是出家二十五年,在佛学界已负盛名。虽然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弘一大师与圆瑛法师走了两条不同的路,但是殊途同归。 圆瑛法师,青年时期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涌泉寺是曹洞宗的传承,但他後来却继承临济正宗三十九世慈运老和尚的法脉,为临济宗四十世法嗣。到一九二八年,又得福州大雪峰崇圣寺达本老和尚传法授记,为曹洞宗四十六世法嗣。他是民国时代佛教重要指导人之一,担任过七届中国佛教会主席和理事长,对佛教有著重大的奉献与影响。 圆瑛法师俗家姓吴,乳名昌发,学名亨春,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岁次戊寅五月十二日,出生于古田平湖端上村。他的父亲元云公,兄弟五人皆无子。母亲阙氏信佛,当年持诵观世音菩萨圣号,故圆瑛诞生,一家人均视菩萨感应,对之珍爱逾恒。不意年甫五岁,父母先後逝世,由叔父诗瑛公抚育成人。他幼年入塾受学,勤读不懈,四书五经均能背诵如流,于此奠定下其深沉的国学根底。十六岁参加县学考试,中式秀才。

年龄稍长之後,感于父母早逝,人生无常,时有出家之想,唯为叔父所阻,未能如愿。十八岁之年,患了一场伤寒病,几濒於死。病中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自思设病得愈,决定弃俗出家。翌年病愈,说服他叔父,他叔父陪同他到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兴化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剃度出家。增西上人为诗瑛公说法,阐述出家乃大丈夫所为的道理,进而为他宣讲四圣谛、八正道的妙义。也是吴诗瑛善根成熟,当时即要求增西上人为他剃度,叔侄二人同时出家,同礼一师,成为师兄弟,一时传为佛门佳话。时为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十月间的事。 光绪二十三〔一八九七年〕年四月,圆瑛在涌泉寺依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圆戒後赴大雪峰崇圣寺,依方丈达本老人修学苦行和威仪。他要求自菜头和饭头做起,负责认真,做好炊事工作,受到全寺群众的称赞。翌年分开崇圣寺,出外行脚参学。初到上海,在小南门留云寺挂单。继而到常州天宁寺,依冶开禅师学禅。在天宁寺一住四年,冬参夏学,於修持上大有进境。在天宁寺禅堂的第三年,寺中举行禅七,於二七第二日,定境现前,身心廓然,即说偈曰∶ 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 洞彻灵明無罣礙,千差万别一时通。 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年〕三月,分开天宁寺,复至宁波天童寺,依八指头陀敬安禅师学禅,并为禅师佐理文墨工作。天童寺原是子孙庙,敬安禅师於年前入主天童,此时得圆师辅佐,大

唯识与中观

唯识与中观

————————————————————————————————作者:————————————————————————————————日期: ﻩ

唯识与中观(一) 唯识与中观的思想是佛学思想的最重要的两大基石,它们是佛法修行实践的理论基础。可以说没有唯识与中观,也就没有佛学、没有佛法。今后的日子里,我想跟大家重点分享这个部分内容,希望有兴趣的朋友来了解,我会尽量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这两个佛法中最深奥的学问。 大凡一门学问思想要形成为体系,那它一定回答了某些问题。那唯识回答的是什么?我想唯识回答的是: ●什么是现象? ●一切现象该如何认识? ●一切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即缘起)? ●人的心灵意识机构如何划分?如何认识? ●人的内心与外境又是如何交互作用? ●主体与客体、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如何? ●心识如何转变? …… 中观回答的是什么?我想,中观回答的是: ●什么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最高本质(真相或实相)? ●如何认识真正的自己?生从何来,死归何处?什么是自己那个永恒不灭的本来面目? ●一切现象与本质是什么关系?(空与有、缘起与性空是怎样的关系?) ●一切众生如何究竟觉悟成佛? ●什么是佛陀究竟解脱的智慧(即开发般若正智)? …… 唯识可以说是佛法中的现象学,中观可以说是佛法中的本体论。从整个系统的佛法思想的角度来看,唯识里面其实包含了中观,中观里面也包含了唯识,只是两者阐释的重点有所不同。这两者其实都是告诉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世界如何产生的?怎么认识自己?如何认识自己与世界万物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宇宙真相、万物终极的真理。当然细分起来说,也就包含了自古以来各种根本的哲学大问题:心与物,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灵跟世界万物是怎样联系的?内心与外境如何互相影响?本质与表象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唯识和中观阐述的重点各有不同,但前者重点在于认识现象,从现象入本质;而中观则重点在于观照事物的本质;唯识侧重于“有”,中观则侧重于“空”以及“空有不二”(“空有”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转换的关系。 唯识与中观(二) 谈唯识观法门,就必然会提到弥勒菩萨。 《楞严经》中有谈到弥勒菩萨是如何开悟证得圆通的。该经中说:“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尔时。世尊教我修习惟心识定。入三摩地。历劫已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至燃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世尊。我了如是惟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

一时(时间的真相)

一时(时间的真相) X 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 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 引子 某一天中午的时候,你走在大街上,这时有人跑过来问你:“先生!(女士!)您好!现在几点了?” 你看了看手表告诉他:“现在是中午12点。” 那个人说了声:“谢谢!” 然后满意的离开了。 要知道我们说:“现在是中午12点。”所指的只是我们这个“时区”的时间,也就是“北京时间”,中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或称中原标准时间。在我们说:“现在是中午12点。”的时候,世界上其它“时区”的国家与我们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一时”对于地球而言就是24小时的同时存在。 当我们说:“现在是中午12点。”的时候,在日本的东京时间已经是“13点”了,同一时刻的莫斯科应该是“早上7点”而伦敦的时间则是“凌晨4点”,而处于地球另一面的美国则应该是“午夜”时分。在整个地球上一共有二十四个“时区”,每个“时区”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在一些酒店里,

往往挂着很多的“时钟”,每个“时钟”所显示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这些“时钟”所显示的是处于不同“时区”城市的“当地时间”。由此我们可以对“一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过去,现在,未来” 是心念的幻化之相 过去法已灭, 当来法未生, 现在法不住。电影放映机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在此辞旧迎新的时刻,在此新春佳节之际,祝福所有的朋友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按照“世俗”的观点来看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人人都认为有一个实在的“昨天”(过去)“今天”(现在)“明天”(未来),但是如果站在“实相”的观点来看就有问题了。“辞旧迎新”即是说“过去”的时间是“旧”的,“未来”的时间是“新”的,这样“时间”就有了“旧新”之相,那么这个“时间”真的有“旧新”分别之相吗?“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意识心”认知事物的方式,不是“实相”。实际上只要我们深入的“观照”(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为在我们说“现在”的时候,“现在”已经流逝为“过去”,而“未来”正变化为“现在”。(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