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导轨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导轨直线度误差是指导轨表面所形成的直线与拟合理想直线之间的偏差量。在机械设备的制造和装配过程中,导轨直线度误差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因此,测量导轨直线度误差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导轨直线度误差的相关知识和测量方法。

一、导轨直线度误差的类型和特点

导轨直线度误差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1.平面度误差:

平面度误差是指导轨表面的相邻两点构成的线段与平面的偏差。平面度误差常常会导致导轨的弯曲变形或者非正常磨损,从而影响机械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2.直线度误差:

直线度误差是指导轨表面的直线形状与理想直线之间的偏差。直线度误差常常会导致机械设备的运动出现不稳定或者无法实现精确位置控制。

尽管导轨直线度误差的类型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导轨直线度误差是常见的机械精度问题,可以通过测量

和调整进行解决。

2.导轨直线度误差对机械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都有着较为

明显的影响。

3.导轨直线度误差的测量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需要依靠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二、导轨直线度误差的测量方法

为了测量导轨直线度误差,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如光学平台、激光干涉仪、数控坐标测量机等。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导轨直线度误差测量方法。

1.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可以通过使用平面度检测仪器进行,这种仪器可以对导轨表面进行扫描,得到与平面的偏差量。平面度误差的测量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并且在不同位置进行扫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可以通过使用激光干涉仪进行,这种仪器可以在导轨上发射一束激光,并通过探测器对反射的激光进行测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导轨表面的直线度误差,进而进行调整。

3.坐标定位误差的测量:

在机械设备中,坐标定位误差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可以通过数控坐标测量机进行坐标误差的测量。使用数控坐标测量机可以对导轨进行精确的位置控制,并对其精度进行评估。

三、导轨直线度误差的调整方法

导轨直线度误差的调整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导轨表面的打磨和精修:

通过对导轨表面进行打磨和精修,可以有效地消除导轨表面的小波浪和凹凸,从而改善导轨的平滑度和直线度。

2.导轨表面的加工和装配:

导轨的加工和装配对导轨的直线度误差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加工和装配导轨时需要注意各个环节的精度和要求,并进行严格控制。

3.调整导轨的尺寸和形状:

通过对导轨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调整,可以使得导轨表面的直线度误差达到更高的精度,并为机械设备的平稳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

总之,导轨直线度误差是机械设备制造和装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需要通过专业人员的测量和调整进行解决。通过以上介绍的测量和调整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导轨的精度和稳定性,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导轨直线度测量实验结论

导轨直线度测量实验结论 导轨直线度测量实验结论 导轨直线度是指导轨的直线程度,即导轨的曲率程度。导轨直线度对 于机械加工和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本文 将介绍导轨直线度测量实验的结论。 一、实验原理 导轨直线度测量实验是通过使用光学仪器对导轨进行测量,然后根据 测量结果计算出导轨的直线程度。具体原理如下: 1. 光学仪器:在实验中使用了一台高精度平台投影仪和一个光学平台。 2. 测量方法:首先将平台投影仪放置在导轨上,并调整其位置和角度,使其能够照射到整个导轨表面。然后使用光学平台将投影仪照射到屏 幕上,并在屏幕上观察到所照射出来的图案。最后根据观察到的图案 计算出导轨的直线程度。 3. 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屏幕上所观察到的图案与理论图案之间的差异 来计算出导轨的曲率程度。

二、实验结果 经过多次测量和计算,得出导轨直线度测量实验的结论如下: 1. 导轨直线度误差小于0.01mm/1000mm,符合国家标准。 2. 导轨表面无明显的凹凸不平和磨损痕迹。 3. 导轨表面光洁度高,没有明显的氧化和污渍。 4. 导轨表面没有明显的裂纹和疤痕。 5. 实验结果经过多次验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实验分析 通过对导轨直线度测量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导轨直线度是机械加工和测量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只有保证导轨的直线程度才能保证机械加工和测量的精确性。 2. 通过使用高精度光学仪器进行导轨直线度测量可以得到非常精确的

结果。因此,在进行机械加工和测量时应该尽可能地使用高精度光学仪器进行导轨直线度测量。 3. 在日常维护中应该定期检查导轨表面是否存在明显的凹凸不平、磨损、氧化、污渍、裂纹和疤痕等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以保证导轨的直线程度。 四、实验结论 通过对导轨直线度测量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导轨直线度误差小于0.01mm/1000mm,符合国家标准。 2. 导轨表面无明显的凹凸不平和磨损痕迹。 3. 导轨表面光洁度高,没有明显的氧化和污渍。 4. 导轨表面没有明显的裂纹和疤痕。 5. 实验结果经过多次验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本次导轨直线度测量实验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日常维护中应该定期检查导轨表

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直线度误差一般是指机床导轨在全部长度上的实际直线度与理想直线的偏差值,它关系机床的精确度,影响加工工件的质量,对于高精度的数控机床来说,控制直线度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就显得更为重要。直线度误差分为垂直面的直线度误差和水平内的直线度误差两种,这里通常指垂直面的直线度误差。 1、用百分表来打表的方法测量 具体步骤见教材相关内容。 测量时应当注意几点: 1.百分表的表杆触头要与被测表面垂直,否则会产生测量误差,不是准确的误差值。 2.移动表面要光滑平直,自身的直线度要高。 3.表杆触头起点位置时,转动表盘调整表针对准零位。 2.一般选用框式水平仪和光学自准直仪来测量,检测工具不同,但原理相似。对于高精度的数控机床,要借助电脑和专用软件进行检测并给予修正。这里主要介绍常用的水平仪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测量直线度误差的水平仪为200 mm×200 mm的框式结构,其精度为0.02 mm/m,即当水平仪放在1m长的垫板上,一端垫起0.02 mm高时,其水平仪中的水泡必定向低端移动一个刻度,如果移动了两个刻度,则表面垫起的高度应为0.04 mm,一般导轨的长度较短,常以200 mm为一测量单位,即直接把水平仪的底面放在被检测的导轨上,由于底面长为200 mm,所以当水平仪上的气泡向低端移动一刻度时,此时水平仪底面两端的高度差应当为200×0.02/1000 mm=0.004 mm,而决不是0.02 mm,这一点应当注意。 3.将被测导轨按200 mm一段分成若干段,从左向右依次测量200 mm长一段两端的高度差,并列表记录。表中数字正值表示右端高左端低,负值表示左端高右端低,最后按照所测的数值列出误差图形。从图形中可以看出终点不在纵坐标的零线上,说明导轨的起点和终点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时图形上的直线度误差反映不是真实情况,要想准确地计算直线度误差应当将两端点调成水平,才能得出实际值,否则应当对图形进行技术处理,通常采用技术处理图形的方法较为简单。先用直线连接图形的起点和终点,分别过曲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作该直线的两条平行线 所得两条平行线间纵坐标气泡格f=3.5即为导轨的最大图形误差。将f=3.5气泡格值乘以水平仪的精度 即得导轨的直线度实际误差,3.5×0.004 mm=0.014 mm,该导轨的直线度误差为0.014 mm。 4.较为精确的检测工具是光学自准仪,它是应用平面直线度的高低误差使反射光线与目镜上十字指示线之间产生的偏移量大小,来逐段测量导轨的直线度误差,最后计算出整个导轨的最大误差值,实际上是用光学仪器来代替水平仪的气泡格。其测量步骤与水平仪测量方法基本一致。

导轨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导轨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导轨直线度误差是指导轨表面所形成的直线与拟合理想直线之间的偏差量。在机械设备的制造和装配过程中,导轨直线度误差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因此,测量导轨直线度误差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导轨直线度误差的相关知识和测量方法。 一、导轨直线度误差的类型和特点 导轨直线度误差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1.平面度误差: 平面度误差是指导轨表面的相邻两点构成的线段与平面的偏差。平面度误差常常会导致导轨的弯曲变形或者非正常磨损,从而影响机械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2.直线度误差: 直线度误差是指导轨表面的直线形状与理想直线之间的偏差。直线度误差常常会导致机械设备的运动出现不稳定或者无法实现精确位置控制。 尽管导轨直线度误差的类型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导轨直线度误差是常见的机械精度问题,可以通过测量 和调整进行解决。

2.导轨直线度误差对机械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都有着较为 明显的影响。 3.导轨直线度误差的测量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需要依靠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二、导轨直线度误差的测量方法 为了测量导轨直线度误差,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如光学平台、激光干涉仪、数控坐标测量机等。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导轨直线度误差测量方法。 1.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可以通过使用平面度检测仪器进行,这种仪器可以对导轨表面进行扫描,得到与平面的偏差量。平面度误差的测量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并且在不同位置进行扫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可以通过使用激光干涉仪进行,这种仪器可以在导轨上发射一束激光,并通过探测器对反射的激光进行测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导轨表面的直线度误差,进而进行调整。 3.坐标定位误差的测量: 在机械设备中,坐标定位误差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可以通过数控坐标测量机进行坐标误差的测量。使用数控坐标测量机可以对导轨进行精确的位置控制,并对其精度进行评估。

导轨直线度误差测量方法

导轨直线度误差测量实验 教学大纲 一、学时: 实验学时:1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机械设计、机电、过程控制、车辆等机类、近机类,3年级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光学自准直仪的结构、测量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 四、测量原理 直线度误差通常按与理想要素比较的原则进行测量,其测量原理用准直光线、水平面或高精度平板的平面构成一条模拟理想直线L, 将被测实际直线'L与模拟理想直线进行比较,若能直接测出被测的实 际直线上各点相对于理想直线的绝对距离y0,y1,…,y n,或是相对偏差△,△1,…,△n,则这种测量方法称之为直接测量法;若每次测量的读0 数仅反映相邻两测点的相对高度差δ1,δ2,…,δn,通过累加(即△k=∑δi)后,才能获得相对偏差,则这种测量方法称之为间接测量法。不管采用哪种测量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要按照各测点的相对偏差,作出被测实际直线的折线图,最后按最小条件确定被测实际直线相对于理想直线的变动量,即直线度误差值。 五、测量仪器 自准直仪、桥板 六、测量步骤 1.将自准直仪放在靠近导轨一端的支架上,接通电源.调整仪器目镜焦 距,使目镜视场中的指标线与数字分划板的刻度线均为最清晰. 2.选取被侧导轨上1米长度,将其等分成10小段,同时调整桥板下两支 点的距离L,使其刚好等于小段的长度;将反射镜固定在桥板上, 然后将桥板防置于被测物体上,使其与自准直仪的光轴垂直. 3.分别将桥板移至导轨两端,调整光学自准直仪的位置,使“十”字影 像均能清晰的进入目镜视场.调整好就不能再移动仪器. 4.从导轨的一端开始测量,按照顺测﹑回测的顺序使桥板按跨距前后 衔接的移动桥板;在每一个测量位置上,移动测微读数鼓轮5,使 指标线位于“十”字影像的中心,并记录下该位置的读数.如果测 量准确,我们要求在顺测与回测过程中,对于同一小段上前后两次

导轨直线度的检查调整和计算方法

水平仪的使用 (作者未知) 一、水平仪的使用和读数 水平仪是用于检查各种机床及其它机械设备导轨的不直度、机件相对位置的平行度以及设备安装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的仪器。水平仪是机床制造、安装和修理中最基本的一种检验工具。一般框式水平仪的外形尺寸是200×200mm,精度为0.02/1000。水平仪的刻度值是气泡运动一格时的倾斜度,以秒为单位或以每米多少毫米为单位,刻度值也叫做读数精度或灵敏度。若将水平仪安置在1 米长的平尺表面上,在右端垫0.02毫米的高度,平尺倾斜的角度为4秒,此时气泡的运动距离正好为一个刻度。如图:1 计算如下:水平仪连同平尺的倾斜角α的大小可以从下式中求出: 由tgα= = =0.00002 则α=4秒 从上式可知0.02/1000精度的框式水平仪的气泡每运动一个刻度,其倾斜角度等于4秒,这时在离左端200mm处(相当于水平仪的1个边长),计算平尺下面的高度H1为: tgα= =0.00002 H1=tgα×L1=0.00002×200=0.004(mm) 由上式可知,水平仪气泡的实际变化值与所使用水平仪垫铁的长度有关。假如水平仪放在500mm长的垫铁上测量机床导轨,那么水平仪的气泡每运动1格,就说明垫铁两端高度差是0.01mm。另外,水平仪的实际变化值还与读数精度有关。所以,使用水平仪时,一定要注意垫铁的长度、读数精度以及单独使用时气泡运动一格所表示的真实数值。 由此得知,水平仪气泡运动一格后的数值,是根据垫铁的长度来决定的。 水平仪的读数,应按照它的起点任意一格为0。气泡运动一格计数为1,再运动一格计数为2,以此进行累计。在实际生产中对导轨的最后加工,无论采用磨削、精磨还是手工刮研,多数导轨都是呈单纯凸或单纯凹的状态,机床导轨的直线度产生曲线性也是少见的(加工前的导轨会有曲线性的现象)。测量导轨时,水平仪的气泡一般按照一个方向运动,机床导轨的凸凹是由水平仪的移动方向和该气泡的运动方向来确定。如图:2 水平仪的移动方向与气泡的运动方向相反,呈凸,用符号"+"表示。 水平仪的移动方向与气泡的运动方向相同,呈凹,用符号"-"表示。 如果导轨是凸的情况下,水平仪(垫铁)从任意一个方向进行移动,水平仪的气泡向相反方向运动,如图2-(1)所示。 如果导轨是凹的情况下,水平仪(垫铁)从任意一个方向进行移动,水平仪的气泡向相同方向运动,如图2-(2)所示。 确定导轨的凹凸后,再根据所使用的垫铁长度和水平仪气泡运动格数和的一半进行计算,才能得到导轨的准确的直线度误差精度。 二、导轨直线度的检查调整和计算方法 水平仪是测量机床导轨直线度的常用的仪器,是用来检查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和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用水平仪来进行调整导轨的直线度之前,应首先调整整体导轨的水平。将水平仪置于导轨的中间和两端位置上,调整到导轨的水平状态,使水平仪的气泡在各个部位都能保持在刻度范围内。再将导轨分成相等的若干整段来进行测量,并使头尾平稳的衔接,逐段检查并读数,然后确定水

导轨直线度的检查调整和计算方法

导轨直线度的检查调整和计算方法 一、导轨直线度检查方法: 1.平台检测法:使用平台平行度仪或测平工具,在导轨上选择若干测 点进行检测,测定每个测点的偏差,以此判断导轨的直线度误差。 2.拉丝法:在导轨上安装拉丝仪器或者光电尺,并拉动拉丝仪器或者 光电尺,测定导轨上的测量点位置,通过测量数据计算直线度误差。 3.光学法:在导轨上安装激光仪或者电子望远镜等仪器,利用激光或 望远镜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导轨上的直线度误差,通过观察和测量数据计算 直线度误差。 4.数控法:利用数控设备在导轨上运动并记录运动轨迹,并与理想的 直线进行对比,从而计算直线度误差。 二、导轨直线度调整方法: 1.调整底座:如果底座与导轨不平行,则会影响导轨的直线度。可以 通过调整底座的平整度,使其与导轨平行,从而改善导轨的直线度。 2.调整安装方式:导轨的安装方式也会影响导轨的直线度。如果导轨 安装不牢固或者安装方式不正确,可以重新调整安装方式,使其安装正确,从而改善导轨的直线度。 3.调整导轨连接方式:在导轨连接处设置调整螺栓,通过调整螺栓的 紧度,可以调整导轨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善导轨的直线度。 三、导轨直线度计算方法:

1.最大偏差法:在每个测点上测量导轨的偏差,然后得出最大偏差。 最大偏差越小,说明导轨的直线度越好。 2.平均偏差法:在每个测点上测量导轨的偏差,然后计算偏差的平均值。平均偏差越小,说明导轨的直线度越好。 3.二点法:选择导轨上的两个测点,并在这两个测点上测量导轨的偏差。然后计算这两个偏差之间的差值,差值越小,说明导轨的直线度越好。 总之,导轨直线度的检查、调整和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 合适的方法来评估导轨的直线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以保证导轨的 直线度符合要求,提高设备的运行精度和稳定性。

导轨直线度检测方法

导轨直线度检测方法综述 导轨直线度是各项机床精度的基础精度,导轨直线度对多项机床精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其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较多也较为复杂,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检测仪器和不同的检测方法。本文根据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对导轨直线度的检测方法作一综合叙述。 一、各种导轨直线度检测方法的使用场合 根据学习内容我们知道,导轨直线度有四种检测方法,这四种检测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合。 1.用水平仪检测导轨直线度 水平仪是检测导轨直线度的常用仪器,使用方便且检测精度较高。一般常用外形规格尺寸为200×200,测量精度为0.02/1000的框式水平仪。但水平仪只能检查导轨在垂直面的直线度误差。 2.用光学平直仪检测导轨直线度 光学平直仪可用来检测导轨在垂直面的直线度误差,也可用来检测导轨在水平面的直线度误差,且精度较高。但光学平直仪的安装调整较为复杂,需请专业的计量人员操作。对于行程长度大于1.6米的精密机床,其导轨在水平面的直线度最好使用光学平直仪进行检测。对于行程长度小于等于1.6米的机床,其导轨在水平面的直线度一般不用光学平直仪检测,而用检查棒和百分表进行检测。 3.用钢丝和读数显微镜检测导轨直线度 对于行程长度大于1.6米的机床,当导轨直线度要求不太高时,可用钢丝和读数显微镜对导轨在水平面的直线度进行检测。因为钢丝的直径误差对检测精度有直接影响,所以精度不太高。为保证导轨直线度的检测精度,最好使用光学平直仪检测大行程机床导轨在水平面的直线度误差。 4.用检查棒和百分表检测导轨直线度 对于行程长度小于等于1.6米的机床,可用检查棒和百分表检测机床床鞍沿导轨的运动在水平面的直线度误差。 二、框式水平仪结构及工作原理 框式水平仪由框架和水准器组成,水准器是一个带有刻度的弧型密封玻璃管,装有酒精或乙醚,并留有一定长度的气泡,当水平仪移动时,气泡移动一定距离。对于精度为0.02/1000的水平仪,当气泡移动一格时,水平仪的角度变化为4″,即在1000mm长度两端的高度差为0.02mm(tan4″=1.939×10-5≈0.02/1000,其误差为6.1×10-7)。可根据气泡移动格数、被测平面长度和水平仪精度按比例关系计算被测平面两端的高度差。 被测平面长度:在不使用垫板或水平桥时,此长度即为水平仪长度。 图1 水平仪测量原理图 三、用水平仪检测导轨在垂直面直线度的操作步骤 1.将被测导轨放在可调垫铁上,用水平仪置于导轨中间或两端,初步将导轨调至水平位置(水 平仪气泡处于玻璃管中间位置),并将扭曲调整到允差范围以内。

导轨直线度误差测量实验指导

导轨直线度误差测量实验指导 一、实验介绍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变动量的一种形状公差。直线度误差可用刀口尺、平板和带指示表的表架、水平仪和桥板、自准直仪和反射镜等设备与装置进行测量。本实验将用光学自准直仪和反射镜对直线导轨的直线度误差进行测量。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自准直仪的原理、结构及操作方法; 2.掌握直线度误差的测量与数据处理方法。 三、测量原理 直线度误差通常按与理想要素比较的原则进行测量,其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用准直光线、水平面或高精度平板的平面构成一条模拟理想直线L,将被测实际直线L′与模拟理想直线进行比较,若能直接测出被测的实际直线上各点相对于理想直线的绝对距离y0,y1,…, y n,或相对偏距Δ0,Δ1,…,Δn,则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直接测量法;若每次测量的读数仅反映相邻两测点的相对高度差δ0,δ1,…,δn,通过累加后,才能获得相对偏距,则这种测量方法称为间接测量法。不管采用哪种测量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要按各测点的相对偏距,作出被测实际直线的折线图,最后按最小条件确定被测实际直线相对于理想直线的变动量,即直线度误差值。 图1 直线度误差测量原理 三、测量仪器——光学自准直仪 1. 光学自准直仪的测量原理 光学自准直仪(如图2(a))是一种精密测角仪器。它应用自准直原理进行测量,以光线体现被测直线的理想直线(即测量基准)。如图2(b)所示,光线由光源5发出,形成平

行光束将自准直仪中的十字分划板4的十字刻线经物镜6投射在反射镜7上,经反射后,成像在目镜分划板2上。若反射镜与平行光束垂直,则平行光束沿原路返回,反射回来的十字刻线的影像与目镜分划板2的指示线重合(如图2(c))。如果桥板8接触的相邻两个测点之间存在高度差h而使反射镜与平行光束不垂直,即反射镜产生倾斜角θ则反射光轴与入射光轴成2θ,使十字刻线的影像相对于目镜分划板2的指示线产生相应的偏移量a(如图3(d))。偏移的格数由固定分划板3和读数鼓轮1读出。显然,这样获得的每个读数仅反映桥板两接触点相对于光轴的高度差δi,而被测表面的直线度误差,还需通过逐点连续测量及数据处理才能获得。 (a)光学自准直仪 图2 光学自准直仪及其测量原理 2. 用自准直仪测量的方法 使用自准直仪测量直线度误差时,通常把仪器本体安放在被测零件外面的固定位置上,

导轨直线度误差测量

实验二导轨直线度误差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合像水平仪或自准直仪的结构并熟悉使用它测量直线度方法; 2、掌握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误差值的评定方法; 3、掌握按两端点连线和最小条件作图求解直线度误差值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了解实验使用的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测量给定导轨的直线度; 3、数据处理。 三、实验步骤及要求: 1、直线度误差的评定 直线度误差是指实际被测直线对其理想直线的变动量,理想直线的位置符合最小条件。最小条件是指实际被测直线对其理想直线(评定基准)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测量数据可以用指示表测量实际被测直线上均匀布置的各测点相对平板(测量基准)的高度来获得,也可以用水平仪或自准直仪对实际被测直线均匀布点测量,测量两相邻测点之间的高度差来获得。然后,按照最小条件或以首、尾两个测点的连线(两端点连线)评定基准,由获得的测量数据用作图或计算的方法求解直线度误差值。 2、用合像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 (1)量仪说明和测量原理 合像水平仪是一种精密测角仪器,用自然水平面为测量基准。合像水平仪的结构见图1,它的水准器8是一个密封的玻璃管,管内注入精镏乙醚,并留有一定量的空气,以形成气泡。管的内壁在长度方向具有一定的曲率半径。气泡在管中停住时,气泡的位置必然垂直于重力方向。就是说,当水平仪倾斜时,气泡本身并不倾斜,而始终保持水平位置。利用这个原理,将水平仪放在桥板上使用,便能测出实际被测直线上相距一个桥板跨距的两点间高度差,如图2所示。 在水准器玻璃管管长的中部,从气泡的边缘开始向两端对称地按弧度值(mm/m)刻有若干条等距刻线。水平仪的分度值i用[角]秒和mm/m表示。合像水平仪的分度值为2",该角度相当于在1m长度上,对边高0.01mm的角度,这时分度值也用0.01mm/m或0.01/1000表示。

用水平仪测量导轨直线度的方法

用水平仪测量导轨直线度的方法 测量导轨的直线度是确保导轨运动平稳、精度高的重要步骤之一、水平仪是测量水平面的仪器,可用于测量导轨的直线度,下面将详细介绍使用水平仪测量导轨直线度的方法。 第一步:准备工作 1.确保所用的水平仪是精确可靠的,可以通过与已知水平面的比对来验证水平仪的准确性。 2.准备一块平整的校验板或平台,该校验板需要在测量过程中保持稳定,不受外力干扰。 第二步:校准水平仪 1.将水平仪放置在平整的水平面上,并调整其气泡到位。 第三步:确定测量起点与终点 1.在导轨上选择一个作为测量起点的位置,通常选择导轨的一个端点或者一个已知平直的段作为起点。 2.在导轨上选择一个作为测量终点的位置,通常选择导轨的另一个端点或者一个已知平直的段作为终点。 第四步:测量起点处的水平度 1.将水平仪放置在起点位置上,并调整其气泡到位。 2.观察水平仪的读数,记录下来。 第五步:移动水平仪到终点位置

1.将水平仪移动到终点位置上,保持水平仪平稳。 2.调整水平仪使其气泡重新到位。 3.观察水平仪的读数,记录下来。 第六步:计算直线度误差 1.将终点的水平度读数减去起点的水平度读数。 2.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如果差值为0或接近0,说 明导轨的直线度较好;如果差值较大,则说明导轨存在直线度误差。 第七步:重复测量并取平均值 1.重复以上测量步骤多次,并记录每次测量的水平度读数。 2.对多次测量的读数进行平均,以获得更准确的直线度误差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避免外部干扰,如地震、风 力等。同时,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可以选择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总之,使用水平仪测量导轨的直线度需要准确的水平仪和平整的校验 板或平台。通过将水平仪放置在起点和终点位置上,并记录其水平度读数,最后计算直线度误差,可以评估导轨的直线度,进而保证导轨的运动平稳、精度高。

导轨直线度检测的方法及工具 -回复

导轨直线度检测的方法及工具-回复 导轨直线度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工艺过程,用于确定导轨表面的直线度,以确保工作过程中的精度和准确性。本文将一步一步地介绍导轨直线度检测的方法及所需的工具。 第一步:准备工作 在进行导轨直线度检测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主要的工具包括水平仪、游标卡尺、光学平行度仪、调平脚和检测夹具等。此外,还需要一块光滑平整的平板和一支划线笔。 第二步:检查导轨的表面 首先,仔细检查导轨的表面,确保其没有明显的划痕、凹陷或其他损坏。如果发现表面存在损坏,需要先修复后再进行直线度检测。 第三步:准备导轨检测夹具 使用适当的夹具将导轨固定在检测平板上。确保导轨固定牢固,并且没有松动或移动的迹象。调平脚可以用来确保平板水平,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四步:使用水平仪检测水平度 将水平仪放置在导轨表面上。通过观察水平仪的示数,确定导轨是否完全水平。如果示数超过允许的误差范围,应调整导轨夹具和调平脚,直至导

轨完全水平为止。 第五步: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导轨直线度 在导轨表面上选择适当的位置,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导轨的直线度。将游标卡尺的零位放在导轨的一个端点,然后沿导轨表面移动卡尺,同时观察卡尺示数。如果示数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说明导轨具有良好的直线度;如果示数发生明显变化,则说明导轨存在弯曲或偏差。 第六步:使用光学平行度仪进一步检测直线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可以使用光学平行度仪进行直线度检测。将光学平行度仪的探头放置在导轨的一个端点,然后沿导轨表面移动探头,同时观察平行度仪的示数。通过一系列测量,可以确定导轨的直线度,并计算出最大偏差。 第七步:记录和分析检测结果 将所有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比较测量结果和规定的直线度标准,确定导轨是否通过直线度检测。根据分析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复或调整导轨,以达到要求的直线度标准。 总结: 导轨直线度检测需要使用多种工具和方法,包括水平仪、游标卡尺和光学平行度仪等。通过逐步进行水平度检测、直线度测量和光学检测,可以确

直线度测量计算方法

1引言 在工程实际中,评定导轨直线度误差的方法常用两端点连线法与最小条件法。两端点连线法,就是将误差曲线首尾相连,再通过曲线的最高与最低点,分别作两条平行于首尾相连的直线,两平行线间沿纵坐标测量的数值,通过数据处理后,即为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值;最小条件法,就是将误差曲线的“高、高”(或“低、低”)两点相连,过低(高)点作一直线与之相平行,两平行线间沿纵标坐测量的数值,通过数据处理后,即为导轨的直线误差值。 最小条件法就是仲裁性评定。两端点连线法不就是仲裁性评定,只就是在评定时简单方便,所以在生产实际中常采用,但有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本文讨论这两种评定方法之间产生误差的极限值。 2误差曲线在首尾连线的同侧 测量某一型号液压滑台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得到直线度误差曲线,如图1所示。山图可知,该误差曲线在其首尾连线的同侧。下面分别采用最小条件法与两端点连线法,评定该导轨直线度误差值。 Y mnn 图1导轨直线度课度曲线 (1)最小条件法评定直线度误差 根据最小条件法,图1曲线的首尾分别就是低点1与低点2(低点1与坐标原 点重合),用直alal线相连,如图2所示。通过最高点3作alal直线的平行线a2a2o在alal

与a2a2两平行线包容的区域,沿y轴测量的数值,经数据处理,即为该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值8最小法。 (2)两端点连线法评定直线度误差 根据两端点连线法,图1曲线的首尾也分别就是曲线的两端点1与2,如图3 所示。将曲线端点1与端点2,用直线blbl相连,再通过高点作blbl的平行线b2b2。在blbl与b2b2两平行线包容的区域,沿y轴测量的数值,经数据处理,即为该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值8两端点。 图2最小条件法 图3两端点连线浓 (3)求解两种评定方法产生的误差极限 由于就是对同一导轨误差曲线求解直线度误差,图2中的“低点1”、“低点 2”与“高点3”分别对应图3中的“端点1”、“端点2”与“高点3”,即直线 alal与直线blbl重合,直线a2a2与直线b2b2重合,因此两种评定方法产生的误 差值为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