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 认识平均分

平均分

一﹑引入平均分

师:(课件出示6个桃)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几个?老师想请大家把这6个桃分成几堆,动脑筋想一想,可以怎样分?(课件出示:把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请大家数出6个桃自己动手分一分。

分好的同学请你用端正的姿势示意一下老师。

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分法,其他人可要注意看哦。

你能说说,你把6个桃分成了几堆,一堆几个?你是怎样分的?

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这三种分法,你觉得哪几种分法每份分的同样多?(板书)

像这种每份分的同样多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板书),齐读课题。

通过刚才我们分桃子的过程,我们知道了这种每份都是2个,这种每份都是3个,像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齐读(每份分得同样多)

二﹑辩别平均分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分,接下来老师这儿有两幅图,我们一起来瞧一瞧,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

这幅图是什么?是平均分吗?这一份几个?这份呢?两份同样多吗?所以不是平均分?

这幅图又是什么呢?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这一份几个,这份几个,这份呢?每份都是几个?我们说每份都是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三﹑尝试平均分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每份分得同样就是平均分。这有8个桃子,你们想将它平均分吗?(课件出示: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我们要数出几个桃子?好!请我们同桌合作分一分吧!

谁来给大家展示自己的分法,其他小朋友仔细看哦。

你是怎么分的?每堆几个,分成了几分?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你分成了几份,每份是?这种分法是?

你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是不是平均分?

我们一起来看这三种不同的分法,虽然每种分法分得份数不同,但每份分得都里同样多,所以这三种分法都是平均分。

四﹑理解平均分

师:猴爸爸听说我们都会分桃,想请我们大家去帮小猴们分桃,你们愿意吗?(课件出示)树上一共有几个桃?数一数。分之前,猴爸爸是有要求的(课件出示:每只小猴分2个桃,可以分给几只小猴?)“每只小猴分2个桃”是什么意思?请小朋友们数出8个桃同桌合作分一分。

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他的分法(你是怎么分的?这两个给一个小猴吗?他刚才是怎么分的?你们跟他一样吗?一样的请举手。)

五﹑强化平均分

师:分桃我们已经会了,那分小棒你会吗?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

示试一试)一共多少根?

(1)几个一份?请同桌一起分吧!你是几个几个分的,分成了几份?(2)如果每3根呢?动手分吧!几个一份,分成了几份?

(3)那每4根一份肯定没问题呢!动手吧!

像这种每几个一份,分成了几份,也是平均分!

六﹑巩固平均分

师: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方法?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物品,请大家一起分一分。先怎样?再怎样呢?

这是什么?有多少块?每几块一份?所以我们每2个圈一圈,你能像这样圈吗?动手圈吧!我们一起来看,这两个圈起来作为一份,……,圈了几圈,所以分成了5份?

……

七﹑回顾平均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什么是平均分呢?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一)》精品教案

《认识平均分(一)》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 认识平均分(一)。(教材第42、第4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 使学生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 培养学生善于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体验平均分。 体验平均分。 教具学具 课件、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能帮老师把这6个桃子分成两堆吗?先用圆片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 ·一堆1个,另一堆5个。 ·一堆2个,另一堆4个。 ·两堆都是3个。 师: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平均分”,有兴趣吗?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平均分”的兴趣】 自主探究 1. 教学例1。 师:这6个桃子还可以怎样平均分? 生1:还可以平均分成3份,每份2个。 生2:也可以平均分成6份,每份1个。 师:是啊,这两个同学说得都对,只要每份的数量相同,我们就说是平均分。 2. 教学例2。 师:能帮助老师按要求分这8个桃子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2。 师:题中要求我们每个小朋友分2个,大家先在图中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吧! 生:因为要求每个小朋友分2个桃子,所以在分的时候,我把每2个桃子圈一份,表示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圈出4份,所以就可以分给4个小朋友。 师:说得真好!我们可以摆圆片帮助分一分,还可以画图圈一圈来帮助我们完成分一分的任务,今后解决问题时,可以借助这两种方法哦。 3. 教学“试一试”。 师: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自己分分看。 生:先数出12根小棒,每2根放一起,这样就可以分成6份。 师:如果是每3根一份,每4根一份呢?先分一分,再说一说。 学生尝试自己分一分,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体验“平均分”。经历由实物分法抽象出画图表示分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总结提升 师: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是“平均分”了吗?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收集后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一) 平均分:分得同样多 教学反思 1. 创设了“分桃子”的问题情境,通过小数目“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体验平均分的意义。平均分的图形表征是对平均分具体操作过程的概括,有助于形成表象,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2. 平均分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不必作为固定名词,也不必用固定的语言给它下定义,可以用“分的同样多”“分得一样多”来理解它或替换它。教学时强调人人操作,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每只小松鼠分到( )个松果。

苏教版二年级 认识平均分

平均分 一﹑引入平均分 师:(课件出示6个桃)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几个?老师想请大家把这6个桃分成几堆,动脑筋想一想,可以怎样分?(课件出示:把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请大家数出6个桃自己动手分一分。 分好的同学请你用端正的姿势示意一下老师。 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分法,其他人可要注意看哦。 你能说说,你把6个桃分成了几堆,一堆几个?你是怎样分的? 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这三种分法,你觉得哪几种分法每份分的同样多?(板书) 像这种每份分的同样多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板书),齐读课题。 通过刚才我们分桃子的过程,我们知道了这种每份都是2个,这种每份都是3个,像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齐读(每份分得同样多) 二﹑辩别平均分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分,接下来老师这儿有两幅图,我们一起来瞧一瞧,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 这幅图是什么?是平均分吗?这一份几个?这份呢?两份同样多吗?所以不是平均分?

这幅图又是什么呢?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这一份几个,这份几个,这份呢?每份都是几个?我们说每份都是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三﹑尝试平均分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每份分得同样就是平均分。这有8个桃子,你们想将它平均分吗?(课件出示: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我们要数出几个桃子?好!请我们同桌合作分一分吧! 谁来给大家展示自己的分法,其他小朋友仔细看哦。 你是怎么分的?每堆几个,分成了几分?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你分成了几份,每份是?这种分法是? 你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是不是平均分? 我们一起来看这三种不同的分法,虽然每种分法分得份数不同,但每份分得都里同样多,所以这三种分法都是平均分。 四﹑理解平均分 师:猴爸爸听说我们都会分桃,想请我们大家去帮小猴们分桃,你们愿意吗?(课件出示)树上一共有几个桃?数一数。分之前,猴爸爸是有要求的(课件出示:每只小猴分2个桃,可以分给几只小猴?)“每只小猴分2个桃”是什么意思?请小朋友们数出8个桃同桌合作分一分。 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他的分法(你是怎么分的?这两个给一个小猴吗?他刚才是怎么分的?你们跟他一样吗?一样的请举手。) 五﹑强化平均分 师:分桃我们已经会了,那分小棒你会吗?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

认识平均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 1.教学例1。 (1)初步认识。 小朋友们知道无锡阳山的特产是什么吗?(水蜜桃) 花果山的小猴们最喜欢吃桃,你看,孙悟空从阳山桃林,摘了6个水蜜桃,带回花果山。小猴子们蜂拥而上,想去吃那诱人的桃子。美猴王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分成2堆,可以怎样分?”听了美猴王的话,小猴们急得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小猴的忙,好吗? 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分成两堆,分完后,请前后两个小朋友说说是怎样分的。 (学生操作) 交流:谁能上来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看谁最勇敢,边分边说分成几个和几个。

其他同学仔细看,看谁看得最认真。xx同学是把6个桃子分成了几个和几个? 谁还有不同的分法?(真会思考) 1—5、2—4、3—3(同学们可真棒!发现了这么多种分法!) 交流:将6个桃子分成两堆,有3种不同的分法。你能按每份个数的情况,把这3种分法分成两类吗?(1—5,2—4为一类,3—3为一类) 为什么这样分类?(1—5,2—4两份个数不是同样多,3—3每份个数同样多) 思考你最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多指名几人说一说) 小结:因为两人分的同样多,这样公平。 揭示平均分: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种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个和3个是每份个数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平均分。(板书课题)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多指名几人说一说,回答后集体说一说) 追问:刚才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明确:6个桃,每( 3 )个一份,分成了( 2 )份。(板书) 提问:另外2种方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也就是说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样样?(同样多)在“同样多”的下面画上着重号。(齐读两遍) (2)加深认识。 引导:这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用圆片摆出你们的分法。 交流:谁来说说看你是怎样平均分的?已经有小朋友举手了,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爱思考。要请坐的最端正,举手姿势最标准的小朋友来说一说。(按交流摆出平均分的不同结果:每份1个、每份2个)谁能用刚才这样的一句话来说一说这种分法?(说的可真清楚) 追问:为什么这两种分法也是平均分? 强调: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小朋友看“想想做做”第1题,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就在它下面打“√’。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平均分(一)优质教案

第一课时平均分(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 萝卜图片,桃子图片,小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 ●学生操作摆桃子。 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 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6个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个,可以分成两份,一份两个,一份四个,也可以分成两份,每份三个、、、、、、 那么,你们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 小组或全班交流 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 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每份都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3.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谈话:现在老师手上有8个桃子,要想把他们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分完后给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老师把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把8个桃子平均分了,相出了不同的办法,虽然分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是每一份分分得同样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定义了。 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再把8个桃子图片贴上去。 谈话: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桃树,数一数树上有多少个桃子?如果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那么可以分到多少个小朋友呢?想一想! 板书: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找几个学生上黑板“摘桃子”分给其他同学,要求每人分2个,看有多少位同学能分到桃子就是了。 师小结:对了!8个桃子就可以把它2个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的也是“平均分”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题中的插图,再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2、书本第31页的“试一试” 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木棒分一分,边分边写答案。 3、第2题 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 4、第3题 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棵你们学到了什么?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练习了用每几个为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下节棵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 第二课时平均分(2) [教学内容]

常州某学校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均分》教案(区级公开课)

《认识平均分》区级公开课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42页到4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分得同样多”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在平均分的过程中,能用图(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相关的简单问题。 3.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在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体验平均分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课件、圆片、小棒。 (一)童话故事导入,引出平均分。 (1)猴王想把摘下来的桃子分成两堆,你猜他会怎样分呢?我们用圆片代替桃,试着去分一分。 (2)问:如果把三种分法分分类,哪种分法最公平呢?为什么呢? 这种分法比较特殊,在数学上我们叫“平均分”。它有什么特殊? 生:因为这种分法每人分到的一样多。 师:你真是个敏锐的孩子!非常正确!(指着第一种、第二种分法)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因为只有两个人分的不一样。 师:说得真好!那么到底什么是平均分? 生: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师归纳并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课题:认识平均分 (二)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平均分。 (1)问:猴王的这六个桃子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 (2)动手用圆片代替这6个桃子试着去分一分。

(3)展示平均分的方法 问:从这些分法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真会思考问题,真了不起! 师:刚才我们用了每份分2个,每份分1个这样不同的分法,这几种分法是不是都“平均分"? 生:是,因为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小结:虽然分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同学们把6个桃子每份分得同样多,这就是平均分。 练习:判断是不是平均分(想想做做第1题) (三)在游戏中,感知平均分。 1.猴王今天看到大家学知识学得这么好,可高兴啦,想请一些小朋友到他家去做客,他想了想,每人要分两个桃子,于是便摘了8个桃子,猜猜他请了几个客人? 2.请一位同学上来当猴王,猴王去请自己的客人,并进行分桃。 3.把(8)个桃,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4)个人。 像这样把8个桃分完的过程也是平均分,你能把平均分的过程像这样分三部分把它说出来吗? 4.你能把平均分的过程在图上圈出来吗? 请大家试着圈一圈,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圈? (四)在分果冻条中,学以致用。 猴王拿出好吃的果冻条招待小朋友, 12根果冻条,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份。 师:先想一想,也可以拿小棒分一分,把想到的答案填在作业单上…… 作业单:

2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1.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21

认识平均分 一、定义平均分。 1.谈话引题: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桃子吗?老师今天带来了6个桃子,请你帮我把它们分成两份, 可以怎么分呢?请小朋友用6个圆片代替6个桃子,分成两份,看谁最聪明,分的方法最多? 2.操作交流后提问: (1)你是怎么分的?一份分几个,另一份分几个? (2)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3)你最喜欢哪一种分法?为什么?(因为这样分公平) 3.小结: 第一种分法:一份是3个,另一份也是3个,每份都是3个,比较公平。 4补例:老师把6个桃子分成3份,看(2 1 3、4 1 1、2 2 2) 这三种分法中哪种最公平? 师:第一份2个,第二份2个,第三份2个,每份都是2个。(把不公平的分法去掉) 5定义:像这样,每份3个3个或者每份2个2个2个,每份分得同样多,分得很公平,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指名说说什么叫平均分。齐说一遍。 6观察比较两种平均分,它们完全一样吗?不一样在哪? 生:第一种每份有3个,分了2份;第二种每份2个,分成3份。 师:每份3个,3就是每份的个数,分成2份,2就是份数。 7小结:也就是它们每份的个数和分的份数是不一样的,这里是6个桃,每份3个,分成2份;这里是6个桃,每份2个,分成3份。但不管分几份,只要每一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板书:()个桃,每份()个,分成()份。让学生照着这个句式说。 二、分析判断。 师:像这几种分法是平均分吗? 出示五幅图:说说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五角星:5个 5个树:2棵 2棵 2棵 2棵 2棵 花:3朵 3朵 3朵猫:3只 4只 苹果:4个 2个 师:第三、五为什么不是平均分?第五题你能变个小魔术,把小猫图也变成平均分吗?你想怎么变?(真是了不起的魔术师) 第一题共几颗五角星平均分?每份4颗,分成2份。(学生还是照着上面板书句式说一遍) 第二题9朵花,每份3朵,分成3份。同上 第四题10棵树,每份2棵,分成5份。同上 三、动手平均分。 师:看来小朋友已经认识平均分了,今天猴爸爸也给小猴出了一道题,把10个桃平均分,可以怎么分?你能帮小猴用圆片分一分吗?

2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1.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认识平均分》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教具准备: 118个圆片、学案、课件等。 教学重点: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做一个猜字游戏。(幻灯片依次出示) 骨刻文甲骨文现代文 生1:我认为第一个字是“水”,因为那四笔写的像水滴。

生2:我认为第二个字是“火”,因为那些笔画像火苗。 师:谜底是什么?(分)。揭示分的本意:分就是把一堆或者一个合着的东西,分开。我们今天的学习就会用到这个“分”字。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引出平均分。 活动一:把这些糖分成3分。你有几种分法? 师:先请你们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谁想的分法多? 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生1:“把6块糖分成3份,两份都是2个”(大部分学生都这样分) 生2:“把6块糖分成3份,一份1个,其余两份分别是2个,3个” 生3:“把6块糖分成3份,一份1个,其余两份分别是1个,4个” 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喜欢平均分的最多) 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 (这样公平、每份同样多、都是2个、不多也不少……公平)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像这样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师:(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找两个学生回答) 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划上着重号。 生齐读2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二)感悟平均分。 1判断哪些分法是平均分说出你的理由。 师:引导学生完整说出理由。 师:这些人民币怎么分就是平均分了?(渗透‘移多补少’的平均分方法。) 2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要看是不是平均分,只要看每一份分得是不是同样多。 3师:你在哪里还见过平均分学生举例说一说 4做一做。(完成学习单第一关)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42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12根小棒、8个圆片、学案、课件等。 教学重点: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动物王国里可热闹啦!让我们跟着乐乐一家去郊游吧! 午餐时间,懂事的乐乐主动帮妈妈洗桃。他洗了6个桃,打算放在2个盘子里。你们猜乐乐会怎么放呢? 师:不着急,先请你们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谁想的分法多? 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两份都是3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5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2个,另一份4个” 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我猜测,喜欢平均分的最多) 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 (这样公平、两盘同样多、都是3个、不多也很多……)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像这样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师:(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找两个学生回答) 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划上着重号。 生齐读2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师:那刚才6个桃子我们是怎么平均分的?(每份分3个) 教学案例《理解平均分》教学案例《理解平均分》我们把这3个桃作为一份,圈起来,放在一个盘子里。(师每三个磁铁外面加一个圈○○○ ○○○ ) 师:乐乐的爷爷想给他出了个问题,6个桃子既然能平均分放到2个盘子里,还能够平均分放到几个盘子里呢?(课件出示问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帮着乐乐思考一下,也来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大家继续拿出圆片摆一摆吧。”

苏教版2020年二年级上册数学4.1 认识平均分教案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认识平均分,是为后面认识除法打下铺垫。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的含义,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识以及相应的表内乘法的计算。本课教材是帮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地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别,但分的结果是每份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材设计了ー个开性的例题,并就其中的一种結果,掲示了两种不同的分的过程,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其他各种不同的分法展开进一步讨论和交,体会平均分的每一种结果可以从不同的分的过程中得到。“想想做做”中的题目进一步通过各种不同的情景下的平均分问題,有层次地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平均分本质特征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几个几“,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愿望,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并且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基础,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分东西的经历,这些都为平均分带来很大的帮助。学法建议:操作和观察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把手口眼脑全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在轻松愉快、充满活力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的认识平均分。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2.使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3.通过教学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体会“先确定每一份是多少再分”这种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和圆片若干、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 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有分东西吗?今天,猴妈妈从花果山带回6个桃,想把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学的预设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引出“分一分”这一教学环节.】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1)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替6个桃,动手分一分。 (2)学生分圆片,教师巡视。 (3)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平均分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平均分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0~3 1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1. 猴妈妈要把6个桃分给2只小猴,你猜猴妈妈会如何样分?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回答: (1)一只小猴分1个,另一只小猴分5个; (2)一只小猴分2个,另一只小猴分4个; (3)每只小猴分3个。 2. 依照学生的回答,引导:这几种分法你认为哪种最公平?什么缘故? 3. 小结:每只小猴都分3个,也能够说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同样多、平均分) [说明:通过富有乐趣的素材,让学生在推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意义。] 二、说一说,下面哪幅图表示平均分 1. 出示两幅图:第一幅图9颗草莓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3颗;第二幅图10颗草莓放在2个盘子里,一盘放6颗,另一盘放4颗。 2. 提问:第一幅图什么缘故表示平均分?这是把几颗草莓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颗?

3. 第二幅图什么缘故不是平均分?如何样改变能够使它变成平均分? [说明: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辨析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意义。] 三、动手操作,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 1. 课件出示小兔搬萝卜的画面。 小兔提出问题:我能够把8个萝卜平均分几次搬呢? (1)说一说:平均分几次搬是什么意思? (2)同桌合作,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汇报:你们小组是如何样分的?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如下方法: ①每次2个,搬4次。 ②每次1个,搬8次。 ③每次4个,搬2次。 (4)教师依照学生汇报情形整理并板书: 师:同学们真聪慧!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搬法。请大伙儿说一说,第一种方法是把8个萝卜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第二种、第三种方法呢? [说明:通过动手操作与汇报,加深对平均分的明白得,使学生通过操作、观看、摸索,体会到尽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确实是平均分。] 四、巩固练习,加深对平均分的明白得 1. 按要求分小棒。 (1)每2根分一份,12根小棒能够分成()份。 学生分小组操作后,组织交流。 (2)每3根分一份,12根小棒能够分成()份。每4根分一份,12根小棒能够分成()份。 学生分小组操作后,要求说说这几次分小棒的操作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1 认识平均分 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 没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 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 “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 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 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来分一些物品(板书:分),但不能随便分,每次分都是有要求的,所以在分之前先要想一想(板书:想),想什么呢?(分什么?怎样分?)想清楚了再动手分,分好后,还要请大家来说一说(板书:说)你是怎么分的?也就是分的过程和结果是怎样的? 二.新课教学。 (一)第一次分,引出概念。 (出示:把6个桃分成两堆) 1(学生读题)读懂了吗?分什么?怎么分? 2先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分?想清楚后就可以动手分了,分好一种方法后想一想,还有别的方法吗?3交流。 (1)你是怎样分的?(说清把谁分?怎么分?结果怎样?)(把6个桃分成两堆,一堆2个,一堆4个。)(出示图) (2)还有别的分法吗? ①(把6个桃分成2堆,一堆3个,另一堆也是3个。)(出示图)两堆都是3个?同样多?当两堆都是3个,分得同样多时,我们就可以说成是:“每堆3个”(出示图)读,理解吗?什么意思?②(把6个桃分成2堆,一堆1个,另一堆是5个。)(出示图) (3)在这3种分法中,哪一种分法最特别?特别在哪?像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出示,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1)》教案

认识平均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 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方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小棒和圆片若干、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平均分概念 1.认识平均分(例1)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孙悟空吗?一天。孙悟空带了6个桃回花果山,猴子们都想吃桃,悟空说“想要桃子,必须会分桃”,把这6个桃分成两份,可以怎样分? 师:请你们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摆一摆,再同桌讨论,看谁的分法多? 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两份都是3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5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2个,另一份4个” 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哪种分法比较特别?) 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 (这样公平、两盘同样多、都是3个、不多也不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作平均分(平均分是红色)。今天我们就是一起来认识平均分的。(揭题:认识平均分,板书) 师:(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找两个学生回答) 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划上着重号。 生齐读2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师:那刚才6个桃子我们是怎么平均分的?每几个一份?(每3个一份) 我们把这3个桃作为一份,圈起来,放在一个盘子里。(师每三个磁铁外面加一个圈 ○○○○○○ ) 师:还可以把6个桃子怎样平均分?谁能用这样的话说一说?(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 请小朋友们把圆片收好,放一边。 2.想想做做1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回答。) 师:你能想办法让胡萝卜也表示平均分吗? 生:第一份拿走一个或者第二份添一个。 师:判断一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就看什么? 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要看是不是平均分,就看每份分得是不是同样多。 3. 移一移:这幅图中的葡萄是平均分吗?那你能移一移,使它表示平均分吗?(用最简单的方法) 4.例2,明确平均分 师:大家认识了平均分,很聪明,孙悟空一高兴,又变出了2个桃,现在一共有几个桃?(8个)

苏教版二上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扬州市级公开课)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2页例1、例2,第43页“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1-3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平均分的认识,学生对“几个几”的已有认识也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重要基础,而操作、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本方法。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平均分——每几个一份的分”的探索过程,充分感知平均分的本质特征,为进一步认识除法做准备。 【教学目标】 1. 经历把一些物体任意分一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特点,从而认识平均分,并能够每几个一份地分,初步学会这种平均分的方法。 2. 在分一分的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平均分的特点,初步学会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观察、比较、实践中初步理解平均分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12根小棒,8个圆片 教师:教学课件,8个桃图片。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 1、情境引入。 谈话:我们连云港有个著名的景点,你知道是哪里吗?(花果山)它也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老家。孙悟空有72变的本领,它今天你也来到我们课堂课堂,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比试比试,你们敢不敢?(敢)课件出示:6个桃子。 师:把6个桃子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 (生思考片刻后) 师:用6个圆片代替6个桃子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想法。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分法。 请3位不同的分法的小朋友到黑板上摆一摆(磁铁小桃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5篇)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5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篇1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 2、学会运用平均分。 3、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5、初步认识“平均分” 6、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7、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各种食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二)、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写下板书:平均分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四)、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2:把10个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五)、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六、教学结束: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请同学们写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