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点01 运动的描述 (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物理易错题

易错点01 运动的描述

例题1.一质点在x 轴上运动,初速度v 0>0,加速度a >0,当加速度a 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则该质点( )

A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 .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 .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 .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答案】B

【解析】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质点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A 错误,B 正确;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再变化,位移将随时间继续增大,C 、D 错误。 【误选警示】

误选A 的原因:错误认为速度随加速度增大而增大,随加速度减小而减小。

误选C 的原因:错误认为位移随加速度增大而增大,随加速度减小而减小,加速度是零,位移是零。

误选D 的原因:错误认为加速度为零时,位移为零。

例题2.在一次蹦床比赛中,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 m/s 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 m/s 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Δt =1.0 s ,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 .2.0 m/s 2,竖直向下

B .8.0 m/s 2,竖直向上

C .10.0 m/s 2,竖直向下

D .18 m/s 2,竖直向上 【答案】 D

【解析】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v 1方向与正方向相同,v 2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a =-10-81.0 m/s 2=-18 m/s 2,负号表示与正方向相反,即加速度方向竖直向

上.故选D. 【误选警示】

误选A的原因:忘记规定正方向。求速度变化量,直接用末速度的大小减去初速度的大小。

一、物体“加速”“减速”的判断

二、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

比较项目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

物理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

方向的物理量,是状

态量

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

物理量,是过程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

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是状态量定义

v=

Δx

ΔtΔv=v-v0a=

Δv

Δt=

v-v0

t 决定

因素

v的大小由v0、a、Δt

决定

由a与Δt决定(Δv=

aΔt)

由F、m决定(a不是

由v、t、v0决定的)

方向

与位移同向,即物体

运动的方向

由a的方向决定

与Δv的方向一致,

由F的方向决定,与

v0、v的方向无关

(1)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反之亦然。

(2)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反之亦然。

(3)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其加速度数值大。

(4)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直线运动。加速度和速度同向就加速,加速度和速度方向就减速,跟加速度不变,增大,减小无关。

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加速度和速度夹角为锐角时加速,夹角为钝角时,减速。

(5)速度、加速度的正、负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1.(多选)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 .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 .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而后物体运动停止

C .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 .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小到最小,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ACD 【详解】

如图线①,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在加速度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物体速度不断增大,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以后做匀速运动,选项A 正确;如图线②,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反向,在加速度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物体速度也逐渐减小,当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没减速至零,则以后以较小的速度匀速运动;如图线③,如果速度减为零,而加速度没减为零,则物体将反向加速,加速度减为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综上所述,可知选项C 、D 正确,B 错误.

2. 足球比赛中,某运动员将向左冲来的足球向右踢回,踢球前后足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2 m/s 和5 m/s ,脚对球的作用时间为0.5 s ,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 )

A .6 m/s 2,方向向右

B .6 m/s 2,方向向左

C .14 m/s 2,方向向右

D .14 m/s 2,方向向左 【答案】C 【详解】

以向左的方向为速度的正方向,则初速度v 0=2 m/s ,末速度v =-5 m/s ,所以足球的加速度a =v -v 0t =-5-2

0.5 m/s 2=-14 m/s 2,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向右,故C 正确,A 、B 、

D 错误。

3.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正确说法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则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B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C .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零,则物体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答案】C 【详解】

A .物体运动的速度大时,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A 项错误;

B .据∆=

∆v

a t

可知,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大,故B 项错误; C .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就是v

t

∆∆,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其加速度一定越大,故C 项正确;

D .当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零,速度小于零时,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故D 项错误。

1.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 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某度地图app 软件的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具体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16分钟,6.7公里,关于这两个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B .16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

C .6.7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

D .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A 【解析】

A .在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大小可以忽略,故汽车可以看成质点,故A

正确;

B .图中显示16分钟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所以是时间,故B 错误;

C .6.7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轨迹长度即为路程,故C 错误;

D .6.7公里是路程,所以可以求出平均速率的大小,但不能求出平均速度,故D 错误。 故选A 。

2.如图所示,a 、b 分别为开始时静止于同一位置的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其中a 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b 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乙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 .1t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速度相等

C .0到2t 时间内物体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甲的平均速度

D .1t 到2t 时间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 【答案】D 【解析】

A .有图像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往复运动,故A 错误;

B .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1t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但速度不相等,故B 错误;

C .0到2t 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等,所用时间相等,所以平均速度相等,故C 错误;

D .在1t 到2t 时间内两物体发生的位移相同,平均速度也就相同,故D 正确。 故选D 。

3.据报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定于2020年3月在南京主办的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将推迟到2021年3月举行。如图所示为中国选手苏炳添(中)在多哈田径世锦赛百米比赛中的情景,下列对苏炳添的研究中,能把他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苏炳添的起跑特点

B .研究苏炳添到达终点是如何撞线的

C .研究苏炳添在百米比赛中的速度

D .研究苏炳添的跑步技巧 【答案】C 【解析】

A .研究苏炳添的起跑特点时,不能把他看做质点,否则就没起跑动作了,A 错误;

B .研究苏炳添到达终点是如何撞线的,不能把他看做质点,否则就没撞线动作了,B 错误;

C .研究苏炳添在百米比赛中的速度时,可忽略他的大小,可看做质点,C 正确;

D .研究苏炳添的跑步技巧时,不能把他看做质点,否则就没跑步动作可言了,D 错误。 故选C 。

4.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位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m /s 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m /s 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 1.0s t ∆=,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 .2 m/s 2,向下 B .8 m/s 2,向上 C .10 m/s 2,向下 D .18 m/s 2,向上

【答案】D 【解析】

取着网前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18m /s v =,210m /s v =-

则加速度为

2221108

m /s 18m /s 1.0

v v a t ---=

==-∆ 负号说明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故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为

218m /s ,方向向上。

故选D 。

5.龟兔赛跑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来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t 兔子的加速度大于乌龟的加速度

B .2t 时刻乌龟与兔子相遇,t 龟时刻乌龟与兔子不相遇

C .30t 乌龟的平均速度与兔子的平均速度之差为

1s s t t -终点龟 D .3

t t 龟兔子的平均速度与乌龟的平均速度之差为

00

31

s s s t t t ---终点兔

【答案】B 【解析】

A .10~t 兔子和乌龟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都为0,故A 错误;

B .2t 时刻乌龟与兔子处在同一坐标0s ,t 龟时刻乌龟与兔子不处在同一坐标s 终,故B 正确;

C .30~t 乌龟做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

s v t =

终点龟龟

兔子的平均速度为

3

s v t =

兔 两个平均速度之差为

3

s s v t t ∆=

-终点龟 故C 错误;

D .3~t t 龟兔子的平均速度等于3~t t 兔兔子匀速运动速度为

3

's s v t t -=

-终点兔兔

3~t t 龟乌龟的平均速度等于20~t 乌龟的平均速度,故两个平均速度之差为

00

32

's s s v t t t -∆=

--终点兔

故D 错误。 故选B 。

6.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 轴上运动,初速度v 0>0,加速度a >0,a 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的过程中,质点的( ) A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一定减小 B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一定增大

C .速度不断增大,当a =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

D .速度不断减小,当a =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答案】C 【解析】

AB .由题意可知,速度与加速度同向,质点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增大,位移增大,故AB 错误;

CD .速度增大的过程中,位移不断增大,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当加速度等于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接下来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继续增大,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7.“加速度的变化率”可以表示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汽车加速度的变化率越小,乘客舒适感越好。某轿车由静止启动,前3s 内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

A .2s~3s 内轿车做匀速运动

B .第3s 末,轿车速度达到10m/s

C .加速度变化率的单位为m 2/s 3

D .乘客感觉0~2s 内比2s~3s 内更舒适 【答案】B 【解析】

A .由图像知2s~3s 内,加速度不变,轿车做匀加速运动,故A 错误;

B .a -t 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0~3s 内图像的面积为

5m/s=10m/s 2

13

v S +∆==

⨯ 因初速度为0,即第3s 末,轿车速度达到10m/s ,故B 正确;

C .加速度变化率为加速度的变化量a ∆除以时间t ,a ∆单位为2m/s ,时间单位为s ,故加速度变化率的单位为3m/s ,故C 错误;

D .由图像知0~2s 内的加速度变化率为

35

m/s 2

a t ∆∆= 而2s~3s 内加速度变化率为0,由题知加速度变化率越小乘客感觉越舒适,即2s~3s 内乘客感觉更舒适,故D 错误。 故选B 。

8.雀尾螳螂虾是一种肉食性节肢动物,常栖身于珊瑚礁岩缝、洞穴中.雀尾螳螂虾的第二对颚足非常发达,是它捕食和御敌的利器.攻击猎物时,它可以在五十分之一秒内将捕肢的前端弹射出去,最高时速可达到90km/h ,瞬间由摩擦产生的高温甚至能让周围的水冒出电火花.在捕猎时,捕肢的前端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

A .1250m/s 2

B .125m/s 2

C .25m/s 2

D .0.5m/s 2

【答案】A 【解析】

由加速度定义式可得

22m /s 1250m /s 0.02

903.6v a t ∆==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9.(多选)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从某一值逐渐减小到零,则在此过程中,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 .物体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速度最大 B .物体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速度为零 C .物体速度减小到零后,反向加速再匀速 D .物体速度不断增大,然后逐渐减小 【答案】ABC 【解析】

A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不断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A 正确;

BC .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不断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

时,物体速度可能恰好为零,也可能当速度减为零时,加速度不为零,然后物体反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等于零后,物体做匀速运动,BC正确;

D.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说明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样,在加速度减小到零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速度减小的情况,D错误。

故选ABC。

10.(多选)一个质点做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的直线运动,在加速度均匀减小至零的过程中()

A.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后,位移还在增大

B.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C.速度均匀增加,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D.速度非均匀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答案】AD

【解析】

AB.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着时间在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之后位移继续增大,故A正确,B错误;

CD.加速度均匀减小,则速度非均匀增大,随着加速度的减小速度增加的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再增加,达到最大值,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 s 内与第5 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 C .OA 、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BC OA AB a a a >>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第1s 内与第5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故A 错误; B .第1 s 内、第5 s 内的加速度分别为: 2214m/s 2m/s 2a = = 22504m/s 4m/s 1 a -==- 1a 、5a 的符号相反,表示它们的方向相反,第1s 内的加速度小于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故B 错误; C .由于AB 段的加速度为零,故三段的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BC OA AB a a a >> 故C 正确;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均为正值,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为正值,两者方向相反,故D 正确; 故选CD 。 2.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B. C.D. 【答案】AD 【解析】 【分析】 x-t图像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与x 轴平行的直线;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分别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可作出选择. 【详解】 A.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正确; B.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变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加,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3.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分别是A、B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t时间内A的位移较小 C.在0~t时间内A、B的位移相同 D.t时刻以前A的速度比B的大,t时刻以后A的速度比B的小 【答案】AB

易错点01 运动的描述 (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物理易错题

易错点01 运动的描述 例题1.一质点在x 轴上运动,初速度v 0>0,加速度a >0,当加速度a 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则该质点( ) A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 .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 .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 .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答案】B 【解析】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质点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A 错误,B 正确;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再变化,位移将随时间继续增大,C 、D 错误。 【误选警示】 误选A 的原因:错误认为速度随加速度增大而增大,随加速度减小而减小。 误选C 的原因:错误认为位移随加速度增大而增大,随加速度减小而减小,加速度是零,位移是零。 误选D 的原因:错误认为加速度为零时,位移为零。 例题2.在一次蹦床比赛中,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 m/s 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 m/s 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Δt =1.0 s ,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 .2.0 m/s 2,竖直向下 B .8.0 m/s 2,竖直向上 C .10.0 m/s 2,竖直向下 D .18 m/s 2,竖直向上 【答案】 D 【解析】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v 1方向与正方向相同,v 2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a =-10-81.0 m/s 2=-18 m/s 2,负号表示与正方向相反,即加速度方向竖直向 上.故选D. 【误选警示】

备战2023年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0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备战2023年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 易错点01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易错总结 (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运动状态在研究物体时可不考虑看作质点。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3)参考系不一定是静止的,只是被假定为静止的物体。 地球是运动的,选取地面为参考系时,地球是假定静止的。 (4)不可忽视位移的矢量性,不可只强调大小而忽视方向。 速度具有矢量性,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5)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在有折返运动时,两者不相等。 (6)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大小,而是用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得出的值。 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而是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得出的值。 (7)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反之亦然。 (8)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反之亦然。 (9)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其加速度数值大。 (10)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也不一定做直线运动。 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直线运动。 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 (11)速度、加速度的正、负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12)人们得出“重的物体下落快”的错误结论,主要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13)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g是已知的,但有时题目中不点明这一点,我们解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一隐含条件。 (14)自由落体运动是无空气阻力的理想情况,实际物体的运动有时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很大,这时就不能忽略空气阻力了。不能忽略阻力时,一般题目中会说明空气阻力的大小。(15)雨滴下落最后阶段,部分雨滴所受阻力与重力平衡,做匀速运动。 解题方法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类别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对应关系与一段时间或位移对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

【2023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卷 专题01力学—运动的描述(有解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运动的描述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麦积期末)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以9秒83闯入100m决赛,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苏炳添、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苏炳添 C.羚羊、汽车、苏炳添D.苏炳添、羚羊、汽车 2.(2022·双流模拟)小明一家自驾小汽车去郊游,如图是小汽车行驶过程中某段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在360s内的平均速度是() A.15m/s B.10m/s C.24m/s D.14m/s 3.(2022·赤峰)我们使用的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于() A.1 dm B.1 cm C.1 mm D.1 μm 4.(2021八上·会宁期末)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 C.物体在5∼1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5.(2022·和平模拟)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B.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6.(2021八上·浦东期末)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在同一位置在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B.甲的速度等于25米/秒 C.以乙为参照物,甲在竖直向下运动 D.第6秒时,乙在甲上方0.6米处 二、多选题 7.(2021八上·金凤期末)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体() A.在0~4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40s内平均速度为2m/s

2022年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的描述重点难点易错点经典专题训练——质点的定义及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类问题

人教版必修一 运动的描述——质点的定义 1.下面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哈雷彗星的公转时,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 B.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此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 C.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冰盖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 D.因为子弹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2.在研究下列物体或人的运动时,可以把他们看做质点的是()。 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 B. 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 C.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时 D. 我国科学考察船在去南极的途中 3.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B. 研究神州六号围绕地球的飞行轨迹 C. 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D. 研究自转时的地球 4.以下运动物体可以视为质点的是()。 A.裁判眼中的体操运动员(正在体操比赛) B. 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在计算其行车时间时 C. 火车通过某一路标,计算所用的时间 D. 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研究其公转时 5.下列情况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 B.研究汽车后轮各点运动时的车轮 C.水平地面上放一只木箱,用力推它沿直线滑动,研究其运动情况的木箱 D.研究自转时的地球 6.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 B. 研究地球的公转 C. 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 D. 研究乒乓球的旋转 7.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飞船飞往火星的最佳运行轨道 B.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 C.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 D.计算从北京往上海的一列高铁的运行时间 8.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A.绕太阳公转的地球 B. 从北京往上海运动的火车 C. 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 D. 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9.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所研究的物体看成质点()。

(易错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6m/s ,经过10s 速度变为反向的21m/s ,则加速度的大小为( ) A .1.2m/s 2 B .1.4m/s 2 C .1.5m/s 2 D .2.7m/s 2 2.下列速度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A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800 m/s B .汽车速度计某时刻的读数是90 km/h C .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是10 m/s D .“和谐号”动车从厦门到福州的速度是l60 km/h 3.下列描述的运动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方向为正,则加速度方向为正 B .速度变化量方向为正,则加速度方向为负 C .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D .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全程前13 的时间内以v 1的速度运动,全程后23的时间内以12m/s 的速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4m/s ,则v 1的值是( ) A .15m/s B .16m/s C .17m/s D .18m/s 5.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2d T 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2d T 6.请根据所学知识对以下几种情境进行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 .火箭刚点火时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0 B .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 .飞机经过某段时间后速度变化量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2022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的描述重点难点易错点经典专题训练——参考系定义及其选取类问题

人教版必修一 运动的描述——参考系 1.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从一架匀速飞行的飞机上跳下。飞行员看见跳伞运动员在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地 面观察员看见跳伞运动员在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行员以跳伞运动员为参考系,保持静止 B.飞行员以跳伞运动员为参考系,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飞行员以跳伞运动员为参考系,竖直向上做加速直线运动 D.以跳伞运动员为参考系,地面观察员做曲线运动 2.某空军红鹰飞行表演队驾驶我国自主研制的高级教练机首次亮相,飞出特高难动作,如图为六机低空 拉烟通场表演,以非常一致的飞行姿态通过观礼台。飞机编队保持队形不变。下列关于飞机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B.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 C.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D.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 3.国庆长假期间,小马和同学乘火车旅行,他乘坐的火车在某火车站停靠时,另一列货车正好也停靠在车 站,小马正好奇地看着货车时,发现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后退”。疑惑间他看到了车站的站牌,发现自己乘坐的火车并没有运动,而是货车向前方开动了。小马和同学就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马发现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后退”是以向前开动的货车为参考系 B.发现自己乘坐的火车并没有运动,是以车站的站牌为参考系 C.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往往是不同的 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 4.甲、乙坐在同一辆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乙为参考系,甲是静止的 B. 以地为参考系,甲是运动的 C. 以车为参考系,路边的树是运动的 D. 以车为参考系,路边的树是静止的 5.甲、乙、丙三部电梯,甲中乘客看到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到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到甲、 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部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B. 甲向下,乙向上,丙不动 C. 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D. 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丙比甲和乙都慢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答案解析)(6)

一、选择题 1.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A.甲的速度总比乙大 B.甲、乙平均速度相同 C.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D.甲、乙均做加速运动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运动员110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其身体可看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轨迹时,地球可看作质点 C.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 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嫦娥一号”可看作质点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可将运动员看作质点 B.研究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卫星的位置及其变化时,可将卫星看作质点 C.“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运动所选取的参考系是“青山” 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中的“一秒”是时刻 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位移的大小就是路程 C.路程是指物体轨迹的长度,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 D.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则它们的位移也一定相同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所以描述运动时无须选定参考系 C.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平均速度的大小称为平均速率 6.关于运动的概念和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B.“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选取的参考系是云 C.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D .“第5s 内”指的是在4s 初到5s 末这1s 的时间 7.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v 1。由B 到C 的速度为v 2,若AB = BC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122νν+ B .1212ννν-+v C .12122()νννν+ D .1212 2νν+v v 8.从高出地面6m 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如图所示。它上升10m 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 .10m ,6m B .16m ,6m C .26m ,6m D .26m ,16m 9.测得某短跑运动员在100m 跑步比赛中5s 末的速度为10.4m/s ,10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 此运动员在这100m 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10.4m/s B .10.3m/s C .10.2m/s D .10m/s 10.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x -t 图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曲线为甲,直线 为乙)( ) A .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 C .在t 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相等 D .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11.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则全部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 .2.3m/s B .2.5m/s C .1.2m/s D .2.4m/s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即将到站的列车因速度减小,所以加速度减小 B .慢走中的小刘突然加速跑向即将发车的列车时,因速度变化大,所以加速度大 C .列车发车时因速度为零,所以加速度也为零 D .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时,虽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为零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23版新教材高中物理易错易混集训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易错易混集训 过易错 易错点1时刻和时间间隔区分不到位,误认为很短的时间为时刻 1.[2022·湖北荆州沙市高一上期中]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与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是时间,短的是时刻 B.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 C.第3秒末和第4秒初的时间间隔是一秒 D.第3秒内和第4秒内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 易错点2忽略位移是矢量,误认为位移的大小就是路程 2.[2022·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月考](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可能为零 易错点3混淆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定义 3.在一次爬山比赛中,某人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v1+v2 2 , v1+v2 2 B. v1-v2 2 , v1v2 2 C.0, v1-v2 v1+v2 D.0, 2v1v2 v1+v2 易错点4误认为“平均速度”等于“速度的平均” 4.物体通过两段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2.5 m/s B.12 m/s C.12.75 m/s D.11.75 m/s 5.某人骑自行车沿直线以速度v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以5 m/s的速度骑完剩余三分之一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 m/s,则v是多少?

(易错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检测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足球比赛中,某运动员将向左冲来的足球向右踢回,踢球前后足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2m/s 和5m/s ,脚对球的作用时间为0.5s ,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 ) A .26m/s ,方向向右 B .26m/s ,方向向左 C .214m/s ,方向向右 D .214m/s ,方向向左 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 2,那么( ) A .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 .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 .在任意1s 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D .在任意1s 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3.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2 d T 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2d T 4.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 1时,速度的变化为△v ,紧接着位移为x 2时,速度的变化仍为Δv 。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21211(())v x x ∆- B .212 11()()v x x ∆+

C .221 ()v x x ∆- D .221()v x x ∆+ 5.智能手机的导航软件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图是某驾驶员利用手机导航的界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1小时27分指的是时刻 B .图中52.8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 C .图中上午10:40到达指的是时间间隔 D .交警在判断前方40米是否压线时,汽车不可看作质点 6.从高出地面6m 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如图所示。它上升10m 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 .10m ,6m B .16m ,6m C .26m ,6m D .26m ,16m 7.测得某短跑运动员在100m 跑步比赛中5s 末的速度为10.4m/s ,10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 此运动员在这100m 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10.4m/s B .10.3m/s C .10.2m/s D .10m/s 8.如图所示,小球以13m /s v =的速度匀速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0.1s t =后以2 2.5m /s v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小球在这0.1s 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 A .255m /s ,方向向左 B .255m /s ,方向向右 C .25m /s ,方向向左 D .25m /s ,方向向右 9.下列物理量不属于矢量的是( )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 s 内与第5 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 C .OA 、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BC OA AB a a a >>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第1s 内与第5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故A 错误; B .第1 s 内、第5 s 内的加速度分别为: 2214m/s 2m/s 2a = = 22504m/s 4m/s 1 a -==- 1a 、5a 的符号相反,表示它们的方向相反,第1s 内的加速度小于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故B 错误; C .由于AB 段的加速度为零,故三段的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BC OA AB a a a >> 故C 正确;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均为正值,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为正值,两者方向相反,故D 正确; 故选CD 。 2.甲、乙两辆赛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 s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B.20 s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C.甲、乙加速时,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D.4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且相距900m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60s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甲车在乙车前方,故A正确; B、40s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40s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40s时,甲乙相距最远,在20s时,两车相距不是最远,故B错误; C、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甲加速时的加速度小于乙加速时的加速度,故C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4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都为40m/s,甲的位移 ,乙的位移,所以甲乙相距,故D正确; 故选AD。 【点睛】 速度-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知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由位移求相距的距离。 3.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A.B.

专题01 运动的描述(解析版) :十年(2014-20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1 运动的描述 一、单选题 1.(2023·上海)一场跑步比赛中,第三跑道的运动员跑到30m处时,秒表计时为3.29s。根据以上信息,能否算得该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可以算得平均速度,可以算得瞬时速度B.无法算得平均速度,可以算得瞬时速度 C.可以算得平均速度,无法算得瞬时速度D.无法算得平均速度,无法算得瞬时速度 【答案】C 【解析】运动员跑步比赛过程中,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不一定恒定,跑到30m处时,秒表计时为3.29s,故可计算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但无法算出这段时间的瞬时速度。 故选C。 2.(2023·浙江)在足球运动中,足球入网如图所示,则() A.踢香蕉球时足球可视为质点B.足球在飞行和触网时惯性不变 C.足球在飞行时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D.触网时足球对网的力大于网对足球的力 【答案】B 【解析】A.在研究如何踢出“香蕉球”时,需要考虑踢在足球上的位置与角度,所以不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故A错误; B.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足球在飞行和触网时质量不变,则惯性不变,故B正确; C.足球在飞行时脚已经离开足球,故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故C错误; D.触网时足球对网的力与网对足球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3.(2023·浙江)图为“玉兔二号”巡视器在月球上从O处行走到B处的照片,轨迹OA段是直线,AB段是曲线,巡视器质量为135kg,则巡视器() A.受到月球的引力为1350N B.在AB段运动时一定有加速度

C.OA段与AB段的平均速度方向相同D.从O到B的位移大小等于OAB轨迹长度 【答案】B 【解析】A.在月球上的g与地球不同,故质量为135kg的巡视器受到月球的引力不是1350N,故A错误;B.由于在AB段运动时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改变,一定有加速度,故B正确; C.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由图可知OA段与AB段位移方向不同,故平均速度方向不相同,故C错误; D.根据位移的定义可知从O到B的位移大小等于OB的连线长度,故D错误。 故选B。 4.(2023·浙江)下列四组物理量中均为标量的是() A.电势电场强度B.热量功率C.动量动能D.速度加速度 【答案】B 【解析】A.电势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电场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A错误; B.热量和功率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都是标量,故B正确; C.动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动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错误; D.速度和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故D错误。 故选B。 5.(2023·浙江)“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运行如图所示,则() A.选地球为参考系,“天和”是静止的 B.选地球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C.选“天和”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D.选“神舟十五号”为参考系,“天和”是运动的 【答案】C 【解析】AB.“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选地球为参考系,二者都是运动的,AB错误; CD.“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二者相对静止,C正确,D错误。

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专练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专练 1、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这个90分钟是指时刻 B.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 C.时光不能倒流,因此时间是矢量 D.1分钟只能分成60个时刻 2、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为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位移可能比路程大 3、(多选)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5 秒指的是时间间隔,第5秒内指的是时刻 B.“现在是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 C.我校的百米跑记录是12秒8指的是时间间隔 D.第3 s末就是第4 s初 4、如图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大地 B.太阳 C.运动员 D.步行的人 5、(多选)关于质点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B.研究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列车从北京到上海过程中运动快慢时,可以把列车看成质点 D.研究车轮的转动时,可以把车轮看成质 6、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前2s 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s内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D.t n-1~t 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 7、皮球从4m高处竖直落下, 被地板竖直弹回, 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规定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为分别为() A.5m和3m B.5m和-3m C.3m和3m D.3m和-3m 8、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加速度为0.5m/s2的匀加速运动,那么在任意1s内:() A.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0.5m/s B.汽车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末速度大0.5m/s

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选考一轮复习讲义:必修1 第一章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含解析

[选考导航] 线运 知识排查 参考系、质点 1.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作参考的物体。 (2)选取: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坐标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位移、速度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Δx Δt ,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3.时间和时刻 (1)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线段,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2)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加速度 1.定义: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 =Δv Δt 。单位:m/s 2。 3.方向:与Δv 的方向一致,由合力的方向决定,而与v 0、v 的方向无关。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小题速练 1.思考判断 (1)体积极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 )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 (3)在单向直线运动中,质点经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 (4)物体速度变化大,加速度就大( ) (5)物体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可能变大( ) (6)物体的加速度为正,则物体一定加速( ) 答案 (1)× (2)√ (3)× (4)× (5)√ (6)× 2.[人教版必修1·P 11·T 1和P 14·T 1改编](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江水相对于河岸为参考系

(易错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在下列所示的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 ) A . B . C . D . 2.甲乙两同学沿直线从A 地到B 地,甲同学前一半位移平均速度为v ,后一半位移平均速度为2v ,乙同学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v ,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2v 。则关于两同学全程平均速度v 甲、v 乙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A .v v >甲乙 B .v v <甲乙 C .v v =甲乙 D .2v v =甲乙 3.如图所示,足球比赛中,某运动员将向左冲来的足球向右踢回,踢球前后足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2m/s 和5m/s ,脚对球的作用时间为0.5s ,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 ) A .26m/s ,方向向右 B .26m/s ,方向向左 C .214m/s ,方向向右 D .214m/s ,方向向左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可将运动员看作质点 B .研究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卫星的位置及其变化时,可将卫星看作质点 C .“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运动所选取的参考系是“青山” D .“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中的“一秒”是时刻 5.2008年8月16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尤塞恩·博尔特以9秒69的成绩夺取金牌,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 ,打破了这个项目的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博尔特冲过终点线的瞬时速度大小不是9.5m/s B .博尔特冲过终点线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0.3m/s C .博尔特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9.5m/s D .博尔特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3m/s 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速度有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 C .有加速度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 D .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就越大 7.关于运动的概念和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高考物理全国卷专题(01)运动的描述(解析版)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必热考点整合回扣练 专题(01)运动的描述(解析版) 考点一质点参考系位移 1.三个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1)质点不同于几何“点”,它无大小但有质量,能否看成质点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而不是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 (2)参考系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 (3)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 2.三点注意 (1)对于质点要从建立理想化模型的角度来理解. (2)在研究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时,选择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可以使分析和计算更简单. (3)位移的矢量性是研究问题时应切记的性质. 题型1对质点的理解 【典例1】如图所示,从波兰中部城市罗兹往返四川成都的直达火车线路“蓉欧快铁”开通于2013年,全长9 826公里,行车时间约13天,比历时40至50天的海路运输快许多,它是中国雄心勃勃的“一带一路”计划的一部分.关于“蓉欧快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蓉欧快铁”线路上的班列行程时,可以将班列看成质点 B.分析班列通过阿拉山口的时间时,可以将班列看成质点 C.班列长度太大,任何时候都不能看成质点 D.只要班列处于运动状态,就可以看成质点

【答案】A 【解析】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大小、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与自身的体积、质量及速度无关.选项A正确. 【变式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任何物体均可看成质点 D.物体抽象成质点后,其自身的大小和质量均可忽略 【答案】B 【解析】很小的物体它的体积不一定能够忽略,不一定能看成质点,如原子很小,但在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时候不能看成质点,选项A错误;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的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选项B正确;只有在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才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故能不能看成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选项C错误;物体抽象成质点之后,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但是质量不能忽略,选项D错误. 【提分笔记】 看做质点的常见三种情况 (1)多数情况下,平动的物体可看做质点. (2)当问题所涉及的空间位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可以看做质点. (3)转动的物体一般不可看做质点,但转动可以忽略时,可把物体看做质点. 题型2对参考系和位移的理解 【典例2】(多选)湖中O处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处出发一直向东行驶4 km,又向北直线行驶3 k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运动的路程为7 km B.相对于小船,O处的观察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C.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最终位于东偏北37°方向5 km处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检测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一辆汽车沿直线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30km/h,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60km/h,这辆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40km/h B.45km/h C.50km/h D.55km/h 2.下列速度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800 m/s B.汽车速度计某时刻的读数是90 km/h C.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是10 m/s D.“和谐号”动车从厦门到福州的速度是l60 km/h 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全程前1 3 的时间内以v1的速度运动,全程后 2 3 的时间 内以12m/s的速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4m/s,则v1的值是() A.15m/s B.16m/s C.17m/s D.18m/s 4.智能手机的导航软件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图是某驾驶员利用手机导航的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1小时27分指的是时刻 B.图中52.8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 C.图中上午10:40到达指的是时间间隔 D.交警在判断前方40米是否压线时,汽车不可看作质点 5.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5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体速度的变化量是-5m/s B.该物体的速度每秒内一定增加了5m/s C.该物体的速度每秒内一定减少了5m/s D.该物体的加速度-5m/s2一定比2m/s2的加速度大 6.对运动物体来说,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大小变化的物理量 B.加速度恒定不变,速度一定在变化 C.加速度增大,速度可以是减小的 D.加速度的方向,即速度变化的方向 7.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答案解析)(23)

一、选择题 1.甲、乙、丙三人进行百米赛跑,当裁判员发令枪打响时,甲、乙两人立即启动,丙自诩实力超群而故意滞后启动,比赛结果让丙懊恼不已,具体如下:甲第一、丙第二、乙第三。若甲、乙、丙三人的运动均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能够大致反映他们三人运动情况的位移-时间图象是() A.B. C.D. 2.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也为零 C.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则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D.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3.关于运动的概念和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B.“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选取的参考系是云 C.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D.“第5s内”指的是在4s初到5s末这1s的时间 4.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5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体速度的变化量是-5m/s B.该物体的速度每秒内一定增加了5m/s C.该物体的速度每秒内一定减少了5m/s D.该物体的加速度-5m/s2一定比2m/s2的加速度大 5.2020年10月29日上午9时30分枣阳一中的秋季运动会正式开始。在此次运动会中,小明报名参加了400m跑(且为最内圈跑道)和铅球两项比赛,已知小明400m跑步的成绩为1分06秒,铅球成绩为12.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9时3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1分06秒指的是时间间隔 C.小明400m跑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78m/s D.小明的铅球成绩12.1m是指铅球位移为12.1m 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曲线为甲,直线

作业 01 运动的描述-2023年【暑假分层作业】高二物理(全国通用)(解析版)

第01练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和参考系 1. 质点 (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 参考系 (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二、位移和速度 1. 位移和路程 (1)定义:位移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动,它是质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等于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区别:位移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 (3)联系: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2. 速度与速率 (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2)速率: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三、速度和加速度 1. 速度变化量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2)定义式:Δv=v-v0. (3)决定因素:Δv由v与v0进行矢量运算得到,由Δv=at知Δv由a与t决定. (4)方向:由a的方向决定.

2.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2)定义式:a =Δv Δt =v -v 0 Δt . (3)决定因素:a 不是由v 、Δt 、Δv 来决定,而是由F m 来决定. (4)方向:与Δv 的方向一致,由合外力的方向决定,而与v 0、v 的方向无关. 1.以汉字为灵感来源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体育图标深受各界好评。以下选项描述的过程中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是( ) A .研究轮椅冰壶运动中运动员的推壶动作 B .研究残奥冰球运动中运动员的挡球动作 C .研究残奥单板滑雪运动中运动员的转体动作 D .研究残奥越野滑雪运动中运动员的滑行成绩 【答案】D 【详解】A .研究轮椅冰壶运动中运动员的推壶动作,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与大小,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故A 不符合题意; B .研究残奥冰球运动中运动员的挡球动作,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与大小,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故B 不符合题意; C .研究残奥单板滑雪运动中运动员的转体动作,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与大小,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故C 不符合题意; D .研究残奥越野滑雪运动中运动员的滑行成绩,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形状与大小,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2.大雁在迁徙时整个队伍大部分时间实际上都是匀速飞行,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