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知识及病理学常用新技术

一.大纲要求

掌握临床病理检查的种类及目的;掌握临床病理检查的的流程及注意事项;.熟悉病理学常用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二.基本内容

(一).基本概念

1. 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从活体身上的病变或可疑病变处采取小块组织作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2. 冰冻切片快速诊断(frozen sextion) :用不经固定的新鲜标本,快速冷冻至-18度以下,进行切片、HE染色,一般在20~30min内完成定性诊断。

3. 细胞学检查(cytology):通过对患者病变部位脱落、刮取和穿刺抽取的细胞进行病理形态学的观察,并作出定性诊断。目前主要用于肿瘤的诊断,判断有无肿瘤细胞,是良性或恶性。也用于某些内部器官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激素水平的判定等。

4. 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被称为常规染色方法,能较好地显示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可用于观察、描述正常和病变组织的形态学。而且HE切片可较长时间保存,因而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最基本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染色方法。染色结果:细胞核呈蓝色,胞质、肌肉、结缔组织、红细胞和嗜伊红颗粒呈不同程度的红色。钙盐和微生物也可染成蓝色或蓝紫色

5. 组织化学技术(histochemistry technique):又称特殊染色,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病变组织内某些物质的化学特性,用特殊染料将它们显示出来,从而协助鉴别HE染片内不易区别的病变或物质。

6.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原理,将预先制备的特异性抗体加在组织切片上,使之与相应的抗原结合。特异性抗体通过某种方式连结辣根过氧化酶或碱性磷酸酶。显色剂在酶的作用下氧化沉淀,将抗体所检测的抗原在组织切片上显示出来。

7. 生物芯片技术(biochip technique):是将大量具有生物识别功能的分子或生物样品有序的点阵排列在支持物上并与标记的检测分子同时反应或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荧光扫描、化学发光或酶标显示可获得大量有用的生物信息的新技术。

8. 基因芯片(gene chip):是指采用原位合成或显微打印方法,将大量DNA探针固化于支持物表面上,产生二维DNA探针阵列,然后与标记的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来实现对生物样品快速、高效的检测。

9. 组织芯片(tissue chip):又称组织微列阵(tissue microarray),是将数十个、数百个乃至上千个小的组织片整齐地排列在某一载体(通常是载玻片)而成的微缩组织片。

10. 荧光原位分子杂交染色体分析技术(FISH):是应用荧光标记物标记已知碱基序列的核酸分子作为探针,与组织、细胞中待测的核酸按碱基配对的原则进行特异性结合而形成杂交体,从而对组织、细胞中待测的核酸进行定性、定位和相对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应用不同的探针可显示某一种物种的全部基因、某一染色体染色片段及单拷贝序列,结合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可对间期核及染色体进行三维结构研究。

11.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GH):基本原理用不同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正常人基因组DNA与肿瘤细胞DNA,然后与正常人中期染色体杂交,通过检测染色体上两种荧光(红、绿)的相对强度比率,两种DNA相异部分会显出颜色偏移,可计算出DNA的缺失与放大,从而了解肿瘤组织DNA拷贝数的改变,并能同时在染色体上定位。

12. 流式细胞技术(FCM):是一种单细胞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技术,可对单个细胞逐个地进行高速准确的定量分析和分类。

13. 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由体内直接取出组织或细胞进行培养。

14. 传代培养(subculture):把细胞自原代培养的培养瓶中分离、稀释,而移至另一新的培养瓶中的操作程序,即为传代或再培养,以便持续培养,得到大量同种细胞或建成细胞株,维持细胞种延续。

15. 蛋白质组(proteome):指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及其存在方式。

16.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蛋白质组学旨在阐明生物体全部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及功能模式。其内容包括鉴定蛋白质的表达、存在方式(修饰方式) 、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

(二). 临床病理基本知识

1 活体组织检查要注意:①取准病灶;②不能过分挤压组织;③避免送检坏死组织;④活检不能用电灼取材。

2 活检的分类及目的:活检分三类:

⑴术前活检:在治疗性手术前或其它治疗(如放疗或化疗)前所作的活检。常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需3~7天才能发报告。

⑵术中活检:在治疗性手术或探查性手术进行中所作的活检。用不固定的新鲜标本快速冷冻切片,20~30min内完成定性诊断,以便指导手术的进行。其准确率仅在80%左右,不及石蜡切片。其目的:①确定病变的性质,以便确定手术方案;②了解病变的情况,以便确定手术的范围;③确定所取的标本是否含有预定的组织器官或病变。

⑶术后活检:对治疗性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进行较全面的病理学检查。常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需3~7天才能发报告。

3 淋巴结活检要注意:①有多组淋巴结肿大,避免取腹股沟淋巴结,因为这组淋巴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和纤维化最常见,形态背景复杂,不利于特异性病变的诊断;②同一个区域有多个淋巴结肿大,避免取最小的淋巴结;③要将淋巴结完整摘除,切忌将其切成多个不规则碎块;④淋巴结用10%福尔马林固定,勿用酒精;⑤固定前要将淋巴结切开。

4 取材原则:①组织块的厚度0.2~0.3cm,面积1~1.5cm2;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的以1cm x 1cm x 0.2cm为好,以免浪费试剂;②对于皮肤、腔道器官及囊壁组织等应剪成细条,较长时可卷成同心圆状;③骨组织需先经过脱钙处理;④组织块如有血液、粘液、粪便等污物,先用水冲洗干净再取材;⑤肿瘤标本取材,应选肿瘤主体、肿瘤邻近组织及肿瘤两端的切缘(若管道器官)分别取材,应注意切取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处;⑥新鲜组织需保存时,应用锡箔纸包好,迅速过液氮,于-70o保存。

5标本固定:

⑴. 常用固定液及配制方法:

1)单纯固定液:①甲醛,也称福尔马林,一般作为固定液使用的是10%的福尔马林。配制方法为10ml的原液加90ml的水,此液中甲醛的实际浓度为4%。②中性甲醛,是以pH7.2~7.4的磷酸缓冲液为溶剂配制的甲醛溶液。配制方法与浓度见单纯固定液甲醛项下。③酒精,作为固定剂使用以80%~95%浓度为好。酒精作为固定剂不利于染色质的固定,要证明细胞内的脂肪、类脂质及色素存在的标本不能用酒精固定。

混合固定液:①A-F液;② Bouin液;③Zenker液;④Carnoy液

⑵. 特殊检查须用相应的固定液:电镜标本用4%戊二醛固定,糖原染色用无水酒精或carnoy 固定液等。

⑶. 细胞涂片、刷片应在数分钟内固定于95%酒精。

⑷. 固定液的量应为标本体积的4倍以上。

6肿瘤和器官的切开方法:

⑴肿块:沿最大径线切第一刀,勿完全切断,以保持标本的完整性。若肿块较大,可相间1cm作多个平行切面。

⑵甲状腺:沿标本的最大直径作第一个切面。

⑶肺叶:通过病灶或肿块作冠状切面。

⑷食管:沿病灶对侧纵行剪开管壁。若整个周径为病变累及,则沿最薄处剪开。

⑸胃:沿胃大弯自贲门侧剪开,因为病变多位于胃小弯。若病变位于胃大弯,则沿胃小弯剪开。

⑹肠:沿病灶对侧剪开肠壁。若不能确定病灶位置,则沿肠系膜附着缘剪开。

⑺子宫:沿宫颈前正中线切至宫体中心部,再向两侧输卵管口作Y字形切开。

⑻膀胱:自膀胱颈沿前正中线剪开至膀胱体中央,再向膀胱底两侧作T字形剪开。

⑼肾:通过肾门作冠状切面。

(10)脾:通过脾门与脾长轴垂直切第一刀,然后相距1-2cm作多个平行切面。

(11)乳腺:将皮面向下,通过肿块中点与乳头连线切第一刀。若肿块较大,可相距1cm作多个平行切面。勿切断皮肤,以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12)淋巴结:通过淋巴结门作冠状切面。若淋巴结最大径线超过2cm,则沿着最大径线垂直方向在该径线中点切第一刀,必要时相距0.5cm平行切第二刀。勿完全切断,以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13)肝:沿病灶最大径线切第一刀。若病灶较大,则相距1~2cm作多个平行切面。勿完全切断,以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14)胰腺:无论标本大小如何,均沿胰腺纵轴的垂直方向作横切面。

7常用特殊染色方法及应用:

⑴结缔组织染色:

1)胶原纤维染色:Masson三色染色法染胶原纤维,结果是胶原纤维呈蓝色,肌纤维和红细胞呈红色,细胞核为蓝褐色。其次也可VG染色,纤维组织呈红色,肌纤维呈黄色。

2)网状纤维染色用氨性银溶液浸染能使网状纤维变成黑色,又称为嗜银染色。其在肿瘤病理诊断中有鉴别诊断的作用:①区别上皮性和非上皮性肿瘤,在恶性上皮性肿瘤的癌巢周围可见网状纤维,在肉瘤则是银染阳性的物质分隔单个瘤细胞;②判断原位癌与早期浸润癌,前者基地膜完整,后者基底膜断裂崩解。

3)弹力纤维染色常用于皮肤组织的增殖变化、老年性肺气肿显示纤维断裂、变性或萎缩、高血压病时小动脉管壁弹力纤维的异常增生等,对弹力纤维瘤的诊断有决定作用。

(2)糖类染色:

1)糖原染色组织需新鲜用Carnoy液或无水乙醇固定。常规用PAS方法染色。在明确细胞内空泡的性质、糖原贮积病的诊断及某些透明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2)粘液物质染色可用爱先蓝(AB染色)和PAS方法染色,主要用于粘液性上皮肿瘤的鉴别和证明细胞内是否含有粘液,如鉴别粘液瘤、粘液肉瘤、脂肪肉瘤、胃肠道低分化腺癌等。粘液物质,AB染色呈蓝色,PAS染色呈紫红色颗粒。

(3)组织中脂类的显示法脂质的理想固定液是甲醛钙或中性缓冲甲醛,脂肪染色用冰冻切片或炭蜡包埋切片。常用苏丹III染色。其应用主要为鉴别细胞内空泡的性质,对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上腺肿瘤、卵巢纤维瘤与卵泡膜细胞瘤、皮脂腺癌与鳞状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有意义。但对脂肪肉瘤的诊断无明显价值。

(4)用刚果红或甲基紫显示淀粉样物质;普鲁士蓝反应可显示含铁的色素。

8冰冻切片检查的原则:临床需根据病理报告来决定手术的方式或范围时才送标本作冰冻检查。剖腹探查仅仅为了活检时,不能在取出小块组织后就匆忙关腹,须待冰冻报告见到病变组织才能关腹。

9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作用:①显示组织切片内是否存在某种抗原;②显示该抗原存在于组织或细胞什么部位;③在同等染色条件下,通过比较阳性细胞的数量或强度,可作半定量分析。

10电子显微镜技术: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包括透射式电镜和扫描式电镜两种基本类型。透射式电镜主要用于观察细胞内部的细微结构,检查组织要求超薄切片,即切片的厚度应在50nm左右,不能超过100nm。扫描电镜不需要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技术可以观察细胞内的细胞器、细胞骨架或大分子水平的变化,在病理诊断中主要用于肾脏的细针穿刺活检标本,来进行肾小球肾炎的分型和肿瘤细胞分化的方向及细胞器的变化。扫描电镜用于观察细胞表面的细微结构和相互关系。

(三).病理常用新技术

1.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可以从组织细胞水平直接进入亚细胞水平观察,且可利用计算机及图像处理系统对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进行断层扫描,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再现,将形态学研究从平面图像水平提高到三维立体水平,图像清晰鲜艳;还可在观察培养细胞形态结构的同时,直接显示活体细胞内的代谢变化等。

2.组织芯片的特点:①体积小、信息含量大,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组合和设计;②既可以用于形态学观察、也可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荧光原位分子杂交(FISH)等原位组织细胞学观察和研究,具有高效、快速、低消耗、良好的自身内对照和可比性强;③可批量制作组织芯片及其实验结果的计算机分析。

3.显微切割技术: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液压控制手动显微切割(显微操作仪)和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用于切割的材料可以是冰冻组织切片、石蜡切片、细胞涂片、细胞铺片、细胞爬片等。显微切割的应用:①细胞基因突变及微卫星变异的研究;②细胞基因拷贝数的变化和甲基化水平的检测;③定量RT-PCR;④比较基因组杂交;⑤cDNA微阵列(芯片)。

4. FISH 的应用:①基因定位与基因制图;②基因诊断;③间期细胞遗传学

FISH 在肿瘤生物学中的应用:①肿瘤细胞遗传学;②基因定位;③病毒基因插入基因组部分的检测;④基因的扩增与缺失。

5.蛋白质组(proteome)技术的组成、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领域的组成及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1)蛋白质组技术主要由蛋白质分离、蛋白质鉴定和生物信息学三部分组成。①用于蛋白质分离技术方面的有双向凝胶电泳(2DE)、双向“高效”柱层析等。②用于蛋白质鉴定的技术如质谱技术、凝胶图像分析、蛋白质和多肽的N端、C端测序及氨基酸组成分析等。③用于分析大量数据的生物工程信息学等。其中双向凝胶电泳(two 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s , 2-D PAGE) 和质谱技术(mass spectrometry ,MS) 是蛋白质组学研究最重要的核心

技术。

(2)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蛋白质大规模鉴定和转录后修饰的微特征研究;②差异显示蛋白质组学,即对肿瘤等疾病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比较;③应用质谱技术和酵母双杂交体系对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3)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①寻找肿瘤特异标志物蛋白,建立并完善肿瘤蛋白质组数据库;②分子通路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蛋白质组技术也给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③无创伤与早期诊断;④分类鉴定:通过蛋白质的变化对肿瘤进行分类也是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用途之一;⑤判断预后;⑥选择药物靶标。

三.典型试题举例及分析

(一)选择题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沿食管病灶同侧纵行剪开管壁。若整个周径为病变累及,则沿最厚处剪开。

B 若病变位于胃大弯,则取材时沿胃小弯剪开。

C 对送检的肠组织取材,若不能确定病灶位置,则沿肠系膜附着缘的对侧剪开。

D 肝癌标本,沿病灶最小径线切第一刀,若病灶较大,则相距1~2cm作多个平行切面。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分析:对于食管的病变应沿病灶对侧纵行剪开管壁。若整个周径为病变累及,则沿最薄处剪开;对于肠道病变沿病灶对侧剪开肠壁,若不能确定病灶位置,则沿肠系膜附着缘剪开;对于肝脏病变沿病灶最大径线切第一刀,若病灶较大,则相距1~2cm作多个平行切面。

2.胃脏标本正确的取材方法是:

A.首先沿胃小弯剪开,然后观察病灶的位置取材。

B.沿胃脏最大长径间隔1-2cm平行切开,在病灶处取材。

C.一般沿胃大弯剪开,然后观察病灶的位置取材

D.沿着胃脏的幽门或贲门随机剪开,找到病灶,然后随机取材。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分析:因为胃的病变多位于胃小弯,所以取材时多沿胃大弯自贲门侧剪开,。若确定病变位于胃大弯,则沿胃小弯剪开。

3.肝脏肿瘤标本正确的取材方法是

A.首先分别分离左右肝叶然后随机在肿瘤中央柔软处取材。

B.沿肝脏最大长径间隔1-2cm平行切开,在肿瘤与非肿瘤交界处取材。

C.沿肝脏横径随机切开,将病灶随机切成多个不规则碎块,任选取其中一块即可。

D.细针穿刺是最好的取材方法。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分析:肝脏病变取材原则是沿病灶最大径线切第一刀。若病灶较大,则相距1~2cm作多个平行切面。而肿瘤标本取材原则,应选肿瘤主体、肿瘤邻近组织及肿瘤两端的切缘(若管道器官)分别取材,应注意切取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细针穿刺穿刺到的是非常少的一点组织,不易取到病变组织,可能会导致漏诊。所以B是正确答案。

4 用电镜检查的标本用哪种固定液

A 10%福尔马林

B 70%酒精

C 95%酒精

D 4%戊二醛

E carnoy固定液

(答案:D)

分析:10%福尔马林、80%~95%浓度是单纯固定液,它们都可以用于固定大多数做常规切片的组织,但酒精作为固定剂不利于染色质的固定,要证明细胞内的脂肪、类脂质及色素存在的标本不能用酒精固定;95%酒精用于固定细胞涂片、刷片;70%酒精不用于固定标本;carnoy固定液是混合固定液,常用于固定要作糖原染色的标本;备选答案中只有D4%戊二醛用于固定做电镜检查的标本。

5 组织块取材的厚度以多厚为宜(答案:A)

A 0.2~0.3 cm

B 1~1.5cm

C 2~3cm

D 随意

E 按需要

(答案:A)

分析:取材时组织块的厚度0.2~0.3cm,面积1~1.5cm2较好,太厚太大都不利于脱水包埋,太小太薄则可能会漏取病灶,观察不全面;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的以1cm x 1cm x 0.2cm为好,以免浪费试剂。

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的切片越大越好,以便观察

B 对于皮肤、腔道器官及囊壁组织等取材应剪成细条

C 即使组织块有血液等污物也不应用水冲洗,以免组织细胞特有的抗原丢失

D肿瘤标本取材,主要选肿瘤主体、肿瘤邻近组织分别取材,不用取肿瘤两端的切缘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分析: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的以1cm x 1cm x 0.2cm为好,太大不好脱水包埋,也会浪费试剂;对于皮肤、腔道器官及囊壁组织等应剪成细条,较长时可卷成同心圆状;取材时组织块如有血液、粘液、粪便等污物,先用水冲洗干净再取材;肿瘤标本取材,应选肿瘤主体、肿瘤邻近组织及肿瘤两端的切缘(若管道器官)分别取材,应注意切取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处;

7 Masson三色染色法用于染何种物质

A 胶原纤维

B 网状纤维

C 淀粉样物质

D 脂肪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A)

分析:Masson三色染色法用于染胶原纤维;嗜银染色染网状纤维;刚果红或甲基紫用于显示淀粉样物质;苏丹III染色染脂肪。

8 以下哪种特殊染色有助于鉴别卵巢纤维瘤与卵泡膜细胞瘤

A Masson三色染色法

B 嗜银染色

C PAS方法染色

D 苏丹III染色

E 刚果红染色

(答案:D)

分析:卵泡膜细胞瘤内有黄色类脂区,瘤细胞内或瘤细胞间有类脂小滴,苏丹III染色这些类脂小滴呈橘红色;而卵巢纤维瘤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9 脂肪染色的标本应如何处理

A 无水乙醇固定

B 用冰冻切片或炭蜡包埋切片

C 10%的福尔马林

D 4%戊二醛

E 75%酒精固定

(答案B)

分析:脂质的理想固定液是甲醛钙或中性缓冲甲醛,脂肪染色用冰冻切片或炭蜡包埋切片;酒精不能用于固定要证明细胞内的脂肪、类脂质及色素存在的标本;10%的福尔马林用于固定常规HE切片的标本;4%戊二醛用于固定用于电镜检查的标本。

10 用哪种特殊染色可以显示淀粉样物质

A苏丹III染色 B嗜银染色 C普鲁士蓝反应 D刚果红或甲基紫

E PAS染色

(答案D)

分析:苏丹III染色染脂肪;嗜银染色显示网状纤维;普鲁士蓝反应显示含铁的色素;刚果红或甲基紫显示淀粉样物质;PAS染色显示糖原。

11 鼻咽癌组织应选哪种标记

A CK

B Vimentin

C LCA

D CgA

E CD68

(答案A)

分析:CK为上皮性标记物,一般癌细胞会呈阳性标记:Vimentin为间叶组织标记物,一般肉瘤的瘤细胞会呈阳性::LCA标记淋巴细胞,可用于淋巴瘤的诊断、鉴别;CgA为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可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CD68为组织细胞标记物,可用于与组织细胞来源相关的疾病的辅助诊断,如恶纤组等。

12 AFP为下列哪种病的标记物

A 黑色素细胞瘤

B 乳腺癌

C 肝细胞癌

D 宫内膜癌

E 鼻咽癌

(答案C)

分析:肝细胞癌和内胚窦瘤的标记物为AFP;黑色素细胞的标记物为HMB45、S-100;

乳腺癌和宫内膜癌的分化标记物为ER、PR。

13 下列哪组选项可以区别癌和肉瘤

A CK和EMA

B CK和Vimentin

C CD68和Vimentin

D EMA和CgA

E LCA和GFAP

(答案B)

分析:上皮性标记物:CK、EMA、CEA;间叶组织标记物:Vimentin、CD68(组织细胞标记物)、LCA(淋巴细胞标记物);CgA为神经内分泌标记物;GFAP为神经组织标记物。

1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上皮性标记物

A CK

B EMA

C CEA

D mac387

E CK19

(答案D)

分析:CK、EMA、CEA、CK19均为上皮性标记物;mac387为组织细胞标记物。

15 现在最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是

A SP法

B ABC法

C LSAB法

D SABC法

E EnVision法

(答案E)

分析:EnVision法是一高敏感性显色系统,把传统的二抗、三抗分别孵育合为一次孵育,由于不再有二抗与三抗通过生物素结合,故整个系统不受内源性生物素的干扰,避免了非特异性阳性,减低了背景,这是与SP、ABC、LSAB、SABC相比最大的优点。

16有关免疫组织化学应用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B.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应用对肿瘤的预后没有帮助

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帮助区分组织学来源的有效方法之一

D.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还可以确定肿瘤的临床分期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分析:免疫组织化学主要检测细胞内或细胞间的正常或异常物质,以确定某些肿瘤的组织发生及类型,以及估价免疫损伤性疾病的性质、发病机制和预后。肿瘤的临床分期主要是根据TMN法:原位肿瘤大小、有无远处转移、有无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不能确定肿瘤的临床分期。

17 透射式电镜要求切片的厚度

A 30-60nm

B 130-160nm

C 200nm以上

D 没有严格的要求

E 越薄越好

(答案A)

分析:透射式电镜主要用于观察细胞内部的细微结构,检查组织要求超薄切片,即切片的厚度应在50nm左右,不能超过100nm。

18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组织芯片体积小、信息含量大,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组合和设计

B蛋白质组技术主要由蛋白质分离、蛋白质鉴定和生物信息学三部分组成

C显微切割技术用于切割的材料可以是冰冻组织切片、细胞涂片、细胞铺片、细胞爬片等,但不能是石蜡切片

D扫描电镜不需要超薄切片,操作较透射电镜简单

E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可在观察培养细胞形态结构的同时,直接显示活体细胞内的代谢变化

(答案C)

分析:显微切割技术用于切割的材料可以是冰冻组织切片、细胞涂片、细胞铺片、细胞爬片等,也可以是石蜡切片。

19 以下哪项不是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的特点

A可观察培养细胞形态结构,但不能直接显示活体细胞内的代谢变化

B 可在观察培养细胞形态结构的同时,直接显示活体细胞内的代谢变化

C 形态学研究从平面图像水平提高到三维立体水平,图像清晰鲜艳

D可利用计算机及图像处理系统对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进行断层扫描,再现三维立体空间结构

E 以上皆不是

(答案A)

分析: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可在观察培养细胞形态结构的同时,直接显示活体细胞内的代谢变化等。

20 FISH 在肿瘤生物学中的应用

A 肿瘤细胞遗传学 B基因定位 C 病毒基因插入基因组部分的检测

D 基因的扩增与缺失

E 以上都是

(答案E)

分析:FISH 在肿瘤生物学中的应用包括:①肿瘤细胞遗传学;②基因定位;③病毒基因插入基因组部分的检测;④基因的扩增与缺失。

(二)名词解释:

1活体组织检查

2冰冻切片快速诊断

3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GH)

4 HE染色

5基因芯片

6荧光原位分子杂交染色体分析技术(FISH)

7蛋白质组学

8细胞学检查

名词解释答案参考基本概念

(三)简答题

1简述淋巴结活检要注意的事项。

2 进行冰冻切片检查的原则。

3 简述组织取材的一般原则。

4最常用于固定病理活检标本的是哪种固定液?如何配制?

5 网状纤维染色即嗜银染色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6.简述在免疫组化染色前为何要对组织切片进行抗原修复。

7.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研究中有何应用?

8. 简述免疫组织化学的作用。

9. 简述 FISH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肿瘤生物中的应用。

10.简述组织芯片的特点。

答案及分析:

1.①有多组淋巴结肿大,避免取腹股沟淋巴结,因为这组淋巴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和纤维化最常见,形态背景复杂,不利于特异性病变的诊断;②同一个区域有多个淋巴结肿大,避免取最小的淋巴结;③要将淋巴结完整摘除,切忌将其切成多个不规则碎块;④淋巴结用10%福尔马林固定,勿用酒精;⑤固定前要将淋巴结切开。

2. 临床需根据病理报告来决定手术的方式或范围时才送标本作冰冻检查。剖腹探查仅仅为了活检时,不能在取出小块组织后就匆忙关腹,须待冰冻报告见到病变组织才能关腹。

3. ①组织块的厚度0.2~0.3cm,面积1~1.5cm2;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的以1cm x 1cm x 0.2cm

为好,以免浪费试剂;②对于皮肤、腔道器官及囊壁组织等应剪成细条,较长时可卷成同心圆状;③骨组织需先经过脱钙处理;④组织块如有血液、粘液、粪便等污物,先用水冲洗干净再取材;⑤肿瘤标本取材,应选肿瘤主体、肿瘤邻近组织及肿瘤两端的切缘分别取材,应注意切取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处;⑥新鲜组织需保存时,应用锡箔纸包好,迅速过液氮,于-70O保存。

答案: 10%福尔马林;配制:1体积市售40%福尔马林加9体积的缓冲液或蒸馏水。

5. ①区别上皮性和非上皮性肿瘤,在恶性上皮性肿瘤的癌巢周围可见网状纤维,在肉瘤则是银染阳性的物质分隔单个瘤细胞;②判断原位癌与早期浸润癌,前者基底膜完整,后者基底膜断裂崩解。

6. 经甲醛液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其组织中的抗原蛋白与甲醛产生交联,使组织中抗原的决定簇被封闭,抗体难以和抗原充分结合。因此需要对组织切片进行抗原修复,目的是打开组织抗原蛋白与甲醛的交联,暴露组织抗原,以提高组织抗原的检出率。

7. ①寻找肿瘤特异标志物蛋白,建立并完善肿瘤蛋白质组数据库;②分子通路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蛋白质组技术也给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③无创伤与早期诊断。④分类鉴定:通过蛋白质的变化对肿瘤进行分类也是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用途之一;⑤判断预后;⑥选择药物靶标。

8. ①显示组织切片内是否存在某种抗原;②显示该抗原存在于组织或细胞的部位;③在同等染色条件下,通过比较阳性细胞的数量或强度,可作半定量分析。

9. 原理:是应用荧光标记物标记已知碱基序列的核酸分子作为探针,与组织、细胞中待测的核酸按碱基配对的原则进行特异性结合而形成杂交体。从而对组织、细胞中待测的核酸进行定性、定位和相对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应用不同的探针可显示某一种物种的全部基因、某一染色体染色片段及单拷贝序列,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可对间期核及染色体进行三维结构研究。

在肿瘤生物中的应用:①肿瘤细胞遗传学;②基因定位;③病毒基因插入基因组部分的检测;

④基因的扩增与缺失。

10. ①体积小、信息含量大,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组合和设计;②既可以用于形态学观察、也可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荧光原位分子杂交(FISH)等原位组织细胞学观察和研究,具有高效、快速、低消耗、良好的自身内对照和可比性强;③可批量制作组织芯片及其实验结果的计算机分析。

(四)分析与论述题:

1. 进行根治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大体标本送来后请您根据学过的病理知识说明应该怎样取材,对此病例常做什么免疫组化来判断其分化及其意义。

2. 论述蛋白质组(proteome)技术的组成、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领域的组成及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答案及分析

1. 将皮面向下,通过肿块中点与乳头连线切第一刀。若肿块较大,可相距1~2cm作多个平行切面。选肿瘤主体、肿瘤邻近组织及肿瘤的切缘分别取材,应注意切取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常做ER,PR及cerbB2。ER、PR 阳性 cerbB2阴性表明乳腺癌的分化较好,是使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的指征。ER、PR 阴性 cerbB2阳性表明分化差,CerbB2(+++)是使用化疗药郝赛丁的指征。

2. 蛋白质组技术主要由蛋白质分离、蛋白质鉴定和生物信息学三部分组成。①用于蛋白质分离技术方面的有双向凝胶电泳(2DE)、双向“高效”柱层析等。②用于蛋白质鉴定的技术如质谱技术、凝胶图像分析、蛋白质和多肽的N端、C端测序及氨基酸组成分析等。③用于分析大量数据的生物工程信息学等。其中双向凝胶电泳(two 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s , 2-D PAGE) 和质谱技术(mass spectrometry ,MS) 是蛋白质组学研究最重要的核心技术。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蛋白质大规模鉴定和转录后修饰的微特征研究;

②差异显示蛋白质组学,即对肿瘤等疾病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比较;③应用质谱技术和酵母双杂交体系对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①寻找肿瘤特异标志物蛋白,建立并完善肿瘤蛋白质组数据库;②分子通路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蛋白质组技术也给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③无创伤与早期诊断;④分类鉴定:通过蛋白质的变化对肿瘤进行分类也是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用途之一;⑤判断预后;⑥选择药物靶标。

病理学实验技术

病理学实验技术 病理学实验技术是一门关注疾病诊断的学科,是疾病诊断的基础。 它涉及到多种实验技术,如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 这些技术都是通过研究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生物化学及分子遗传学 特征,来揭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一、组织学技术 1. 组织标本的制备 组织标本制备是病理学诊断的基础。在组织标本制备的过程中,病 理学家需要对组织进行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多个 步骤。其中,固定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对组织进行固定,才能保持组 织在形态、结构和染色上的稳定性。 2. 组织切片的制备 组织切片制备是组织学技术中的另一个关键步骤。在这个过程中, 病理学家会将固定的组织样本切成薄片,使其可以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需要注意的是,切片必须足够薄,通常在3-4 μm之间,以确保显 微镜下的观察到位。 3. 组织染色技术 组织染色技术是通过对组织进行染色来增加组织样本的对比度,以 便观察细胞和组织之间的区别。在组织染色技术中,常用的染色剂包 括血液学染色剂,如H&E染色剂及Immunohistochemistry染色技术等。

其中,Immunohistochemistry染色技术可根据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来判断组织和细胞是否存在特定的蛋白质。 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利用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专门识别和检测组织 中存在的化学物质的技术。这些物质包括细胞表面受体、cytokines、细胞分子、肿瘤抗原等。该技术可对某种特定的抗原进行定量和定位, 从而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帮助。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一种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技术来研究疾病发生 和发展的学科。该技术通过研究DNA、RNA和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来了解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 的方法。 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PCR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方法。PCR技术能够 通过对DNA进行放大,从而扩增少量DNA,使得对DNA的分析得以 进行。 结论 综上所述,病理学实验技术涉及到多种技术,包括组织学技术、免 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这些技术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 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病理学实验技 术在未来会更加先进和精确,从而进一步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病理学研究的新方法与技术

病理学研究的新方法与技术 病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疾病发展机制和病理生理的学科,在现代 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病理学 技术逐渐不能满足疾病研究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不 断尝试开发新的病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从而推进病理学的发展。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病理学研究的一些新方法和技术。 1.单细胞测序技术 传统的病理学研究方法通常是对人体组织或细胞样本进行检测。然而,这种方法一般只能检测某些相对较为明显的差异,对于细小、难以检测甚至处理的单个细胞线索则无能为力。为了弥补这 个缺陷,科学家们研发了单细胞测序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对单个 细胞进行基因检测和分析。 单细胞测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重复性和高自动 化程度的优点。通过这种技术,人们能够对病理学研究的对象进 行细胞学和遗传分析,探究其中的变异、复杂性和异常性。因此,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肿瘤基因组学、免疫学、神经科学和发育生物 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蛋白质芯片技术 蛋白质是生物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参与了细胞的各个生化过程。然而,在传统的病理学研究中,对蛋白质表达的检测和分析则相对较为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开发出了蛋白质芯片技术。该技术能够并行检测数千种蛋白质,快速、准确地给出蛋白质表达的信息。 蛋白质芯片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探索疾病的致病机制和疾病发展过程。例如,在肿瘤研究中,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蛋白质芯片分析肿瘤细胞的蛋白质表达情况,以此探索肿瘤发展的分子机制和治疗靶点。 3.光学显微技术 传统的病理学研究中,显微镜是非常重要的工具。然而,传统的显微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分辨率较低,难以观察微小的分子或细胞结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研究了很多新型的显微技术,发展出了光学显微技术。

临床病理基本知识

临床病理基本知识 病理学教研室 王连唐 ?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许多疾病的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 ? 送检标本和临床资料由手术科室医生提供,而病理诊断则由病理医生作出。标本的采集、处理和所提供的临床资料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本章将介绍以下几个内容: ㈠与临床相关的病理知识,如临床标 本的采集等。 ㈡简要介绍几种常规病理检查技术。 目的:以利于临床与病理的合作,使病理检查最有效地为临床服务。 一、病理标本的采集与切开 1.活检标本从活体的病变或可疑病变处采取小块组织作病理检查,称为活体组织检查(biopsy)。正确采取取决病灶是活检得到正确病理报告的前提,在某些情况下要取准病灶并非容易,要求取材医生认真并具备一定实践经验。 注意: ①取材时过分挤压组织会使细胞发生人为变态,使病理诊断无法进行。 ②仅仅送检坏死组织也无法得到确切病理诊断。 ③此外,活检不能用电灼取材,经电灼的组织其形态和染色性质都发生变化,严重妨碍病理诊断。 ④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淋巴结活检(见下页)。 a.如果有多组浅表淋巴结肿大,应避免取腹股沟淋巴结,不利于特异性病变的诊断。 b.如果一个区域有多个淋巴结肿大,应避免取最小的淋巴结。因为无论是炎症或肿瘤,一组的不同淋巴结并不是同步进行,最小的淋巴结往往尚未发生特征性病变或受累程度最轻。 c.要将淋巴结完整摘出,切忌将淋巴结切成多个不规则碎块。 2.手术切除的器官或肿块 无论术前有无病理诊断,手术切除标本都应送检,因为术前的病理诊断可能有局限性甚至有误,最后病理诊断应根据器官或肿物切除后的全面检查作出。 阑尾、输卵管、输精管等器官术后送检的目的,不仅仅为了明确病变情况,往往还为了验证手术有无切错器官。

临床病理学的前沿技术

临床病理学的前沿技术 近年来,临床病理学领域不断涌现出许多前沿技术,这些技术的应 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本文将介绍几种在临床病 理学中广泛应用且备受关注的前沿技术。 一、免疫组化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组织中特定蛋白的表达水平来判断病 变类型和亚型的方法。该技术通过利用抗体与组织中的靶分子结合, 然后通过染色或荧光技术进行可视化,从而确定病理学检查结果。免 疫组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癌症的诊断和分型,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在乳腺癌中,ER(雌激素受体)和PR(孕激素受体)的免疫组化检测,可以确定激素受体阳性或阴性的程度,从而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 二、分子遗传学技术 分子遗传学技术是通过分析组织或细胞中特定基因的突变或表达情况,来诊断和评估疾病的分子机制。其中,蛋白质电泳、核酸杂交、 蛋白质质谱等是常见的研究手段。分子遗传学技术在肿瘤学、遗传病 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分子亚型以及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例如,在肺癌中,通过检测基因突变(如EGFR、ALK 等),可以预测患者对特定靶向药物的敏感性。 三、液体活检技术 液体活检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疾病诊断方法,通过分析血液或其 他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细胞碎片或细胞游离核酸等信息,来确定疾

病的存在和进展情况。液体活检技术广泛应用于癌症的早期筛查、治 疗效果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方面。目前,液体活检技术已经成为肺癌、 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的辅助诊断手段。 四、数字病理学技术 数字病理学技术是将组织切片数字化,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存储、分析和共享的技术。传统的病理学检查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组织切片,而数字病理学技术的出现,使得病理学家可以通过计算机远程查 看组织切片,进行远程会诊和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确度。 此外,数字病理学技术也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在病理学领域的应用 提供了数据基础。 五、单细胞测序技术 单细胞测序技术是对组织中的单个细胞进行基因组学或转录组学分 析的技术。该技术可以揭示细胞间的异质性,帮助研究者了解不同细 胞类型的功能和表达差异,并进一步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单细胞测 序技术在癌症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鉴别不同亚克隆细胞群,并洞察肿瘤进展的驱动因素。 以上所介绍的几种临床病理学的前沿技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 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临床病理学领域 将产生更多更先进的技术,为医学和患者带来更多的福祉。

病理学技术

一、病理标本的接收 病理标本的接收是在取材、固定组织前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它是临床与病理科交接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为开展病理学检查、病理档案的保存奠定了基础。标本接收程序如下。1.首先核对病理申请单与标本上的红色号码是否一致。 2.核查病理申请单上写明的送检标本及数目是否与实际送检标本一致。 3.观察送检标本的大小及固定液比例是否合适。 (1)穿刺活检及纤支镜所取的小标本,4%中性甲醛(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组织的量应在6~10倍。 (2)对于较大的手术切除标本,应及时切开固定;核对后将病理申请单和标本编上病理标本号。 4.将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科别、临床诊断、部位、标本来源、标本例数等逐项录入电脑存储。 5.作为病理资料不仅要做好计算机录入工作,还须进行文字登记,以便病理档案长期保存。 二、组织固定 一、固定的目的和意义 固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使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尽可能地保存组织细胞离体时具有的生理和病理形态结构及生物化学和免疫化学成分。 良好的固定是制作优秀病理切片的基础,也是特殊染色、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原位分子杂交等技术方法赖以成功的基础。 因此,在病理技术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固定的质量。 二、组织固定的注意事项 1.及时取材:由于甲醛对组织的平均穿透速度只有0.8 mm/h,因此手术切除的送检标本应及时切开进行取材,以便保证重要的镜检部位能及时地得到固定。 2.及时固定:完成取材的组织块应立即投入固定液以便尽可能地保存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抗原性。 3.液量充分:一般情况下要求固定液的量应为组织体积的6~10倍。 4、固定时间:。送检来的大器官应及时切开固定,大标本取材后(2cm厚)固定时间需要6~12个小时,小标本一般需要3~6个小时;当室温低18℃时,应在37℃以下的温箱内加温4~6个小时。 三、取材 取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切片的质量。取材时,除了按取材规范以外,还应注意: (1)要有一把锋利的取材刀,在切割组织时要避免取材刀来回拖拉,。 (2)切取的组织块厚薄要均匀,一般厚度以0.2 ~0.3cm,大小以1.5X2.0 cm为适。(3)较容易发脆的组织如甲状腺、肝脏、血块、淋巴结、大块癌组织等可适当厚一点,而脂肪组织、肺组织、纤维性肿瘤、平滑肌瘤等致密的或试剂不易渗入的组织应略取薄一些。(4)淋巴结应修掉两侧球冠,并尽量剔除周围脂肪组织。 (5)如组织内有缝线、钉书针或骨组织,必须除去或避开,如碰到不可避免的骨组织或钙

分子病理学技术新进展

分子病理学技术新进展 ?病理学的发展与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的更新密切相关: 解剖刀剪等—进行尸体检查—器官病理学 显微镜—发明百年之后—细胞病理学 电子显微镜—发展—超微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促进—免疫病理学 分子生物学—带动—分子病理学 计算机及网络—走进—信息病理学 病理学技术就是如何应用新工具的方法和措施。 从发展过程看,在新工具面前必须首先解决使用的技术及其相应措施,才能在理论上有所发现。所以,我们必须关注那些新工具、新方法,才能得以用于解决病理学中的问题。 病理学技术包括传统病理学技术和现代新技术 ?传统:Formalin固定,石蜡切片和HE染色及特殊染色技术—病理学的基本技术。 ?新技术: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原位PCR、凝胶电泳技术、核酸杂交技术(包括FISH、CGH)、PCR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细胞凋亡检测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流式细胞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切割技术、组织芯片技术、DNA芯片技术等等。 ?根据科研和临床病理诊断的需要,不断建立和开展新技术,把传统技术和新技术相结合,不断提高病理学技术水平,逐步与国际水平接轨。 常规病理技术 ?近20余年来,常规病理技术也得到较大发展: 微波方法缩短组织脱水、浸蜡时间; 新的化学试剂取代传统的甲醛、二甲苯; 逐步向自动化发展(全自动封闭式组织脱水机、全自动染色封片系统、全自动特殊染色机等) 细胞病理学技术:传统的涂、刮片逐步向 薄层液基细胞学发展 TCT 液基细胞学检测 新柏氏超薄细胞检测仪 特殊染色技术 ?HE染色虽是一种快捷、经济、且易于掌握的方法,但它不能回答病因学、组织发生及发病机制等许多方面的问题。为了显示与确定组织或细胞中的正常结构或病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物质、病变及病原体等,需要分别选用相应的显示这些成分的染色方法进行染色,固称特殊染色。?在过去的20年里,由于免疫组织(或细胞)化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特染的应用日趋减少,人们感到以组织化学为基础的特染方法似乎有些过时,但实际上它在诊断病理学及研究中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特殊染色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一些特殊染色的方法介绍如下: 1、网织纤维染色(reticulin stains) 显示网织纤维及基底膜物质。传统的网织染色以银染为基础,有Gomori法,Wilder及Gordon 和Sweet法等, 它们在肿瘤病理诊断中具有鉴别诊断作用: 1)区别上皮与非上皮肿瘤; 2)区别某些间叶组织肿瘤; 3)区别原位癌与浸润癌。 2、PAS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 可以显示糖原、中性粘液物质、基底膜、霉菌与寄生虫。

病理学的最新进展和新应用

病理学的最新进展和新应用 病理学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各种疾病的形态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在过去几十年间,随 着科学技术和医疗设备的发展,病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有了很大的 进展,特别是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有了很多新的方法 和技术。 一、数字病理学 数字病理学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在病理学研究中采集、储存、传 输和分析数据,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数字病理学包括数字图像 处理、计算机辅助诊断、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病理学的发展, 使得病理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更加准确和精确,同时也加强了各个 医院之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 二、基因病理学 基因病理学是指研究基因和遗传机制对疾病的影响和作用。随 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基因病理学的研究迎

来了新的突破。基因病理学的应用主要涉及疾病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药物研发等方面。 三、微生物病理学 微生物病理学是研究微生物对人体的感染机制、设法对其进行诊断、防治的学科。随着微生物多药耐药性的增加和新型病原微生物的不断出现,微生物病理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微生物病理学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利用微生物学技术可对病原体进行定量检测和鉴定,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四、组织工程学 组织工程学是指将细胞和基质转化为功能性组织的研究。组织工程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产生人工组织和器官,促进医学研究的发展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例如,肝脏的组织工程技术可以用于治疗肝病,心脏的组织工程技术可以用于修复心肌缺损。 五、免疫病理学

免疫病理学是指研究机体免疫系统对感染、肿瘤等病理过程的免疫反应机制和免疫介导的疾病的病理过程,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肿瘤、传染病、变态反应、移植排斥等。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免疫病理学已经成为病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总之,随着医学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病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将会更加深入和广泛。病理学科研人员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病理学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病理学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变化的科学,它不仅可以从形态学和化学的 角度探讨疾病的本质,而且还可以为临床医学提供精确的诊断帮助。近年来,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病理学技术的不断 完善,病理学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就 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细胞学的应用 细胞学是病理学技术中的一种重要分支,它通过观察和分析体 液细胞、组织细胞等,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见的 细胞学检查包括涂片、细胞培养、细胞流式检测等。 在临床医学中,细胞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评估。例如,在女性乳腺癌的确诊中,细胞学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 之一。医生可以通过细胞机组织标本的形态和细胞学特征,快速 准确地诊断患者是否患有癌症。此外,在其他诸如肺癌、淋巴瘤、口腔癌等疾病的诊断中,细胞学技术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组织学的应用

组织学是病理学技术中的另一项重要分支,它通过观察生物体组织之间的形态和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实际应用中,组织学技术最常用的是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病理学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病灶组织进行取样,然后进行切片、染色等处理,医生可以快速确定患者的诊断结果。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心脏病、肝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方面。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以抗体为基础的技术,在组织学检查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通过检测抗体与组织中特定分子如蛋白质、肿瘤标志物之间的结合来判断细胞和组织的状态。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在肠道肿瘤的诊断中,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较传统的组织学检查更加准确和敏感,可以帮助医生更快地确定患者的病情。 三、分子病理学的应用

临床病理学

临床病理学 引言 临床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病变性质与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关系的研究学科,它是病理学和临床医学的交叉学科。通过对病理组织学的观察和分析,临床病理学能够获取关于疾病发生机制、病理过程以及疾病预后的重要信息。本文将介绍临床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相关技术。 基本概念 临床病理学是病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范畴涵盖了疾病的病理过程、发病机制、疾病分类、诊断标准以及疾病预后等方面。它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通过对组织标本的病理学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参考。临床病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各种组织的病理变化,如肿瘤、炎症、感染等。 应用领域 临床病理学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临床病理学在一些常见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肿瘤学 肿瘤学是临床病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通过对肿瘤标本的病理学分析,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以及分期,为肿瘤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临床病理学在肿瘤学中还可以通过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学等技术手段,辅助判断肿瘤的预后和治疗反应。 感染病学 感染病学是临床病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通过对感染组织的病理学观察和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可以确定感染的类型和病原体,为感染的治疗提供指导。 免疫病学 免疫病学是临床病理学中涉及免疫系统疾病的一个应用领域。通过对免疫组织的病理学分析,可以诊断和鉴别免疫相关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等。 技术方法 临床病理学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和诊断:

组织标本制备和染色 组织标本制备是临床病理学中的基本技术,用于获取组织 标本用于观察和分析。组织标本制备过程包括组织固定、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步骤。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常规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染色等。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是利用抗体与细胞或组织中的特定抗原结合 的原理,通过染色反应来检测细胞或组织中的分子成分。免疫组织化学可以用于确定肿瘤类型、分级以及预后等。 分子病理学 分子病理学是运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 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进行病理诊断的学科。分子病理学常用技术包括PCR、克隆技术、荧光原位杂交等,可用于检测肿瘤 基因变异和病原体的检测。 结论 临床病理学作为病理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学科,在医学诊 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对病理组织学的观察和分

病理学专业知识及疾病治疗技术

病理学专业知识及疾病治疗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病理学为我们 提供了关于疾病形成、演变以及治疗的重要知识。通过对病理学 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疾病的发生原因,以及如 何进行有效的治疗技术。 一、病理学的基本概念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机制、病变特征以及疾病诊断的学科。在病理学领域中,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病因学:病因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与环境、遗 传等因素的关系。 2、病变学:病变学主要研究疾病对组织、器官的影响,以及 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的改变。 3、病理诊断:病理诊断是指通过对患者的组织或细胞学检查,进行疾病的诊断。 二、疾病治疗技术 在现代医学中,疾病的治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下面介绍几种 常见的疾病治疗技术。

1、药物疗法:药物疗法是治疗疾病的一种常见方法。药物可 以通过影响人体代谢、器官功能、遏制细菌繁殖等方式,减轻患 者的痛苦。 2、手术疗法:手术疗法是通过手术将病变组织或器官,进行 切除或修复。手术治疗虽然有一定风险,但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 拯救患者生命。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通过物理、化学等方式对患者进行 治疗。例如理疗、光疗、电疗等。 三、病理学知识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病理学知识在疾病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绍几个例子。 1、肝癌的治疗。对于肝癌的治疗,病理学知识可以提供重要 的帮助。因为通过肝癌的组织学检查,可以很好地了解肝癌的类型、分化程度等。这些信息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2、乳腺癌的治疗。对于乳腺癌的治疗,病理学知识也会提供 很大的帮助。根据乳腺癌的形态学特征,我们可以进行此类肿瘤 的分型。这些信息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及肿瘤的预后都有 很大的帮助。 3、糖尿病的治疗。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病理学知识也有很大 的价值。因为通过对胰岛细胞的组织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

病理诊断的辅助手段-病理基本知识介绍(3)

病理诊断的辅助手段-病理基本知识介绍(3) 病理诊断的辅助手段 多数的病理材料,病理医师一般能直接作出诊断。但约有10%的病例, 由于种种原因,诊断有一定困难。为此,除了应该多做切片,仔细观 察外,新技术的应用是不可缺少的。这些新技术包括:电镜、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PCR、FISH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简称免疫组化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传统 病理学带来了一场革命性变化。在组织或细胞中凡是具有抗原性的物 质只要有相应抗体,大多可以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原位显示,使纯形 态的病理学发展成为了形态与免疫信号相结合的现代病理学。免疫组 化技术用于临床病理诊断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在不断的实践中,能+对 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耐药基因等多种项目进行检测。下面简单介 绍当前常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几类疾病的诊断和研究的状况。 1、感染性疾病:目前多用于检测病毒、细菌、原虫、肺孢子虫、 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 2、免疫学疾病或与免疫学发展机制相关的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及 移植排异反应等病变组织中的各种免疫球蛋白、补体的检测及定性等。 3、肿瘤 (1)鉴别诊断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对于低分化或未分化的恶性肿瘤,由于瘤细胞缺乏分化特征,常难判断组织学类型,甚至难以判定 基本组织起源。如果我们用非特异性抗体,就有可能初步区分组织学 类型,在其基础上再选用特异性抗体做进一步鉴定。

(2)诊断转移瘤的来源。临床未发现原发瘤的转移瘤,用免疫组化技术有助于确定恶性肿瘤的组织学来源。 (3)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的诊断和组织学分型。淋巴系统、髓系统的细胞在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外周淋巴细胞活化的过程中细胞的表达的抗原有所不同,因此各种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需要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细胞所表达的抗原来区分类型。 (4)检测肿瘤细胞表达的激素及相关蛋白用以诊断和分类内分泌肿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或确定非内分泌系统肿瘤的异常分泌功能。 (5)提示增生细胞的良恶性或估计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例如用免疫球蛋白的轻链抗体检测B淋巴细胞增生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性来区别是肿瘤性增生还是反应性增生等。一些恶性相关指标的检测,如P53、Ki -67、PCNA、VEGF、TOPII等,有助于判断肿瘤的预后。 (6)恶性肿瘤用药的选择。如乳腺癌ER、PR、C-erbB-2的检测,胃肠道间质瘤CD117的检测。 合理的选择使用免疫组化技术,不断提高病理诊断的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是我们病理科一如既往的追求目标。 胡建功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病理学常用技术及原理

病理学常用技术及原理 [填空题] 1原位杂交 参考答案:是核酸分子杂交的一部分,是将组织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来检测和定位核酸的技术。它是用标记了已知序列的核苷酸片段作为探针,通过杂交直接在组织切片、细胞涂片或培养细胞爬片上检测和定位某一特定的靶DNA或RNA的存在。其生物化学基础是DNA变性、复性和碱基互补配对相结合。根据所选用的探针和待检靶序列的不同,有DNA—DNA杂交、DNA—RNA杂交和RNA—RNA杂交。 [填空题] 2流式细胞技术 参考答案:是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一种单细胞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技术,可对单细胞逐个的进行高速准确的定量分析和分类。 [填空题] 3PCR 参考答案:是在体外经酶促反应将某一特定DNA序列进行高效、快速扩增,它可将单一拷贝的核酸以指数的形式扩增而达到常规方法可检测的水平。 [填空题] 4HE染色 参考答案: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的简称,是最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因此,HE染色法可将组织中各种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成分显示出来。 [填空题] 5简述一张优质HE切片的标准? 参考答案:常规石蜡切片和HE染色标本的质量标准: (1)切片完整,厚度4~6μm,薄厚均匀,无褶无刀痕。 (2)染色核浆分明,红蓝适度,透明洁净,封裱美观无污染、无“龟裂”、封片无气泡、胶不流溢。

[填空题] 6简述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原理。 参考答案: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抗体(或抗原),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在细胞或组织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含有标记的荧光素,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本,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而发出明亮的荧光(黄绿色或桔红色),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细胞或组织,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术测定含量。 [填空题] 7简述流式细胞仪工作的原理。 参考答案:流式细胞仪工作的原理是使悬浮在液体中分散的细胞或微粒一个个地依次通过样品池,细胞的流速可达9米/秒,同时由荧光探测器捕获荧光信号并转换成分别代表前向散射角、侧向散射角和不同荧光强度的电脉冲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形成相应的点图、直方图和假三维结构图像进行分析。 [填空题] 8原位杂交技术有哪些应用? 参考答案:①细胞特异性mRNA转录的定位,基因图谱、基因表达和基因组进化的研究;②感染组织中病毒DNA/RNA的检测和定位;③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各种功能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及其变化地检测;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 ⑤检测染色体的变化;⑥分裂间期细胞遗传学的研究。 [材料题] 9、 A.核质着色浅,轮廓不清及片状发白 B.核浆蓝染,界限不清 C.横向皱纹 D.断裂、破碎、不完整 E.厚薄不均 [选择题]1. 根据以上HE制片质量观察出现以下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固定不及时() 参考答案:A [选择题]2.脱水透明和浸蜡不足() 参考答案:B

临床病理学基础知识

临床病理学基础知识 临床病理学是医学中的一门学科,旨在研究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它为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依据,对于促进医疗质量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介绍临床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等方面。 一、定义 临床病理学是病理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学科,通过研究疾病的病理变化和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对象 1. 疾病组织:临床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和动物的疾病组织,包括组织细胞及其构成、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 2. 病理变化:临床病理学通过对疾病组织的镜下观察和分析,研究病理变化的特点、程度和范围,如炎症、坏死、增生等。 三、研究内容 1. 病理诊断:临床病理学根据病理变化的特点,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疾病的病理诊断,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炎症的性质、坏死的原因等。 2. 病因研究:临床病理学通过对疾病组织的研究,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如病毒感染、遗传突变等。

3. 病理生理学研究:临床病理学研究疾病组织异常改变的生理学意义,探究其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和病理生理学过程的发展。 4. 治疗反应评价:临床病理学通过对治疗前后疾病组织的比较研究,评价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四、应用领域 1. 临床诊断:临床病理学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通 过对组织病变的观察和分析,提供准确、可靠的病理诊断结果。 2. 治疗指导:临床病理学对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和制定个体化治 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病理变化的特点和对治疗的反应,为 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3. 疫情监测和研究:临床病理学通过对疾病组织的研究,掌握疾病 的流行病学特点,监测疫情变化,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 临床病理学作为医学中的重要学科,通过研究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 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它的研 究对象主要是人体和动物的疾病组织,研究内容包括病理诊断、病因 研究、病理生理学研究和治疗反应评价等。临床病理学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临床诊断、治疗指导和疫情监测等多个方面,对于提高医疗 质量和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病理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病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病理学技术包括传统病理技术和现代病理学技术。传统病理学技术(HE切片、特殊染色)是病理学的基础,大量应用于日常工作中,是提高诊断水平和现代病理技术的保证。回顾过去,病理学的重大发现,无一不是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的结果。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受到病理诊断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制约。 病理学经历了组织病理、超微病理、免疫病理和分子病理阶段。免疫病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很多疾病的性质和来源,而分子病理学进一步揭示了发病机制(特别是病毒学检查),预后以及外源性基因在人体内的存在和内源性基因的突变和表达异常,解决了一些用蛋白水平不能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病理技术主要还是以常规HE、特染和免疫组化为主,整体水平不高,处于中等以下水平。我这样说也许有很多技术员会有意见。请看一个数据:2004年,中国病理学工作委员会在全国最具代表性的15家3级甲类大型医院病理科,对5个抗体的免疫组化质量进行测评,结果合格的只有3-4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病理技术的现状。而且这4家 合格单位的成绩还存在很多的水分:第一,所有切片的前处理都是由北京友谊医院统一完成的,消除了各家由于固定、脱水、切片、烤片等原因引起的抗原损失的因素;第二,很 多单位对这几张片子都是精心加工的,并不代表平时的水平。也就是说加上这二条,成绩还会更差。要做好一、二张切片并不难,难的是要天天做好片子。那么造成这样的结果原 因是什么?我想用我自己的经验片面的分析一下: 一、技术员的定位 中华病理学会给技术的定位是在医生指导下工作。这里容易给人造成二大误区: 1、病理诊断与病理技术是二门完全不同的学科,对于病理技术而言,医生是外行,技术员是内行,让外行来指导内行,容易让医生错误的认为技术工作的简单性。 2、容易让技术员产生被动性和依赖性。医生说什么我做什么,丧失了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出了问题需要医生指出原因才去改。由于很多原因医生并不可能真正知道,导致很 多问题不能得到正确解决。 所以,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充分发挥技术员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技术水平的关键。医生做好医生自己的工作,技术员也应该做好自己的工作。出现问题,做医生的只要指出 自己需要什么,或者出了什么问题,至于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就应该让技术员自己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技术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技术员 的业务水平,才会让技术员觉得知识的重要性以及享受到解决问题的喜悦,才会领悟到工作的意义。 二、技术员本身的原因: 1)技术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学历偏低。大多数病理科技术员都是中专毕业,也有的是工人转的,有的是护士转的。我也反对唯学历论,学历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真正的能力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学历还是能力的体现。经历了大学或研究生的培养学习,他们的知识面和考虑问题的思路都是不一样的。而低学历的人要学超过他们,需付出更多的努力才 能达到。 2)在主观上不求上进者甚多,我这样说会引起技术员的公愤,但事实的确如此,看一下自己周围:没有理想,不思改进,做一天算一天,已是很多技术员的通病。这就和我们的体制有关,只有通过岗位竞聘,才会让技术员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能上网关心技术的,

病理学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角色和意义

病理学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角色和意义 病理学技术在临床医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帮助医生进行准 确的诊断,还能为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将探讨病理学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角色和意义,并介绍一些常见的病理学技术。 首先,病理学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主要角色之一是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 通过对组织和细胞的检查,病理学技术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程度和分期,从而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例如,在癌症的诊断中,病理学技术可以通过组织切片的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确定癌细胞的类型和分布情况,进而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其次,病理学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评估疾病的预后和预测患 者的生存率。通过对病理标本的分析,病理学技术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组织损伤的程度以及病变的扩散情况等因素,从而预测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例如,在乳腺癌的病理学评估中,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肿瘤的大小、淋巴结的受累情况以及细胞学特征等因素,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此外,病理学技术还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分 子诊断和个体化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病理学技术已经可以对疾病的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可以通过检测特定基因的突变和表达水平,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在肺癌的治疗中,病理学技术可以通过检测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为患者选择靶向治疗药物,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生存率。 除了上述的角色和意义,病理学技术还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监测和预防。 通过对组织和细胞的检查,病理学技术可以发现疾病的早期病变和亚临床病变,从而提前进行干预和治疗,减少疾病的发展和恶化。例如,在宫颈癌的筛查中,病理学技术可以通过对宫颈组织的细胞学检查,发现早期的癌前病变,及时进行治疗,降低患者患癌的风险。

临床病理学技术 (3)

临床病理学技术 引言 临床病理学技术是病理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技术,通过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方法,对病理标本进行检测、分析和诊断,从而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本文将介绍临床病理学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应用技术。 临床病理学技术的基本概念 1. 病理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病理标本是进行临床病理学检测的基础,它可以是活检组织、手术切除标本或尸检组织等。在采集病理标本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和标本处理方式,以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常用的病理学检测技术 •光学显微镜技术:光学显微镜是病理学检测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的形态、结构和细胞学特征,可以进行组织学和细胞学的病理学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一种通过荧光染色或酶标记法检测特定抗原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的方法。该技术可用于鉴定特定的细胞类型、肿瘤抗原以及某些疾病相关的免疫组分。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病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PCR技术可用于检测某些基因的突变,FISH技术可用于检测染色体异常,即在分子水平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定。 •电子显微镜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放大倍数高的优势,可以观察到更细微的细胞结构特征,从而进行细胞超微结构的病理学检测。 3. 临床病理学技术的应用 临床病理学技术在医疗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疾病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以下是临床病理学技术应用的几个方面: •病理诊断:通过对病理标本的检测和分析,确定疾病的类型、程度和分级等信息,为临床医生提供疾病诊断的依据。

•肿瘤鉴别与分类:通过病理学检测技术,可以对肿 瘤进行鉴别和分类,从而确定肿瘤的性质和预后,为临床 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肿瘤分子病理学: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肿瘤相 关基因的突变、表达和蛋白水平进行检测,为个性化治疗 和靶向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细胞学检测:通过对液体或刮片样本的细胞学检测,可以早期发现某些疾病,如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等,及时 采取治疗措施。 •肾脏病理学:肾脏病理学技术可以对肾脏疾病的类 型、病变程度和组织学特征进行评估,为临床医生制定合 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结论 临床病理学技术是一门重要的技术,通过各种科学技术方 法对病理标本进行检测、分析和诊断,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了解临床病理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对于提高临床疾病诊断水平、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病理知识及病理学常用新技术

一.大纲要求 掌握临床病理检查的种类及目的;掌握临床病理检查的的流程及注意事项;.熟悉病理学常用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二.基本内容 (一).基本概念 1. 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从活体身上的病变或可疑病变处采取小块组织作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2. 冰冻切片快速诊断(frozen sextion) :用不经固定的新鲜标本,快速冷冻至-18度以下,进行切片、HE染色,一般在20~30min内完成定性诊断。 3. 细胞学检查(cytology):通过对患者病变部位脱落、刮取和穿刺抽取的细胞进行病理形态学的观察,并作出定性诊断。目前主要用于肿瘤的诊断,判断有无肿瘤细胞,是良性或恶性。也用于某些内部器官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激素水平的判定等。 4. 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被称为常规染色方法,能较好地显示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可用于观察、描述正常和病变组织的形态学。而且HE切片可较长时间保存,因而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最基本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染色方法。染色结果:细胞核呈蓝色,胞质、肌肉、结缔组织、红细胞和嗜伊红颗粒呈不同程度的红色。钙盐和微生物也可染成蓝色或蓝紫色 5. 组织化学技术(histochemistry technique):又称特殊染色,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病变组织内某些物质的化学特性,用特殊染料将它们显示出来,从而协助鉴别HE染片内不易区别的病变或物质。 6.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原理,将预先制备的特异性抗体加在组织切片上,使之与相应的抗原结合。特异性抗体通过某种方式连结辣根过氧化酶或碱性磷酸酶。显色剂在酶的作用下氧化沉淀,将抗体所检测的抗原在组织切片上显示出来。 7. 生物芯片技术(biochip technique):是将大量具有生物识别功能的分子或生物样品有序的点阵排列在支持物上并与标记的检测分子同时反应或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荧光扫描、化学发光或酶标显示可获得大量有用的生物信息的新技术。 8. 基因芯片(gene chip):是指采用原位合成或显微打印方法,将大量DNA探针固化于支持物表面上,产生二维DNA探针阵列,然后与标记的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来实现对生物样品快速、高效的检测。 9. 组织芯片(tissue chip):又称组织微列阵(tissue microarray),是将数十个、数百个乃至上千个小的组织片整齐地排列在某一载体(通常是载玻片)而成的微缩组织片。 10. 荧光原位分子杂交染色体分析技术(FISH):是应用荧光标记物标记已知碱基序列的核酸分子作为探针,与组织、细胞中待测的核酸按碱基配对的原则进行特异性结合而形成杂交体,从而对组织、细胞中待测的核酸进行定性、定位和相对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应用不同的探针可显示某一种物种的全部基因、某一染色体染色片段及单拷贝序列,结合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可对间期核及染色体进行三维结构研究。 11.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GH):基本原理用不同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正常人基因组DNA与肿瘤细胞DNA,然后与正常人中期染色体杂交,通过检测染色体上两种荧光(红、绿)的相对强度比率,两种DNA相异部分会显出颜色偏移,可计算出DNA的缺失与放大,从而了解肿瘤组织DNA拷贝数的改变,并能同时在染色体上定位。 12. 流式细胞技术(FCM):是一种单细胞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技术,可对单个细胞逐个地进行高速准确的定量分析和分类。 13. 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由体内直接取出组织或细胞进行培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