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水化治疗的预防及护理

冠脉造影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水化治疗的预防及护理

冠脉造影术目前已成为诊断和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其原理为利用血管造影机,通

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沿降主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

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

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其技术不断的发展使造影剂的使用率越来越高。

造影剂肾病是使用碘造影剂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其发生率为7.8%-16.9%【1】。因此,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及护理,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水化治疗是使用

最早,目前接受的率最高方法。我们通过20例冠脉造影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临床护理过

程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水化治疗的方法目前国内水化治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静脉水化和口服水化。静脉水化是通过静脉输入生理盐水或其他一些等张性溶液来达到目的;口服水化是通过病人自己进口进

水的方法来达到诊疗效果。

水化的时间静脉水化的时间我们一般选择在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术前12小时,通过静脉用生

理盐水维持至术后12小时或术后24小时;口服水化时间开始时间早于静脉水化时间,结束

时间晚于静脉时间。

水化术前护理术前进行护理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肾功能、电解质等生化指标;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的变化,以为根据临床数据显示,发生造影剂肾病的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

等基础疾病;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当注意患者的心理的评估,术前的护理评估有利于及早发

现问题,及早的制定诊疗方案。

水化术后监测及病情观察患者术后进行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律、呼吸、神志、尿量等的变化。尤其是对尿量的监测,发现尿量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加强巡视,倾

听患者主诉。

水化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多饮水的目的以取得患者配合,24小时的饮水

量应达到1500ml以上,以此来增加尿量,将体内的造影剂尽早的排出体外。

准确记录出入量准确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术后4小时尿量达1000ml,若患者有排尿困难,应及早予以解决,使造影剂及早的排出体外。

术后饮食护理告知家属和患者不要饮食高蛋白类的饮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避免造影剂排出受阻。

术后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术前会对冠脉造影术的治疗效果有比较高的期待,而对其并发症的了解不足,加上治疗费用高,当患者造影后发生急性肾衰竭时,患者对出现的问题难以接受,

产生恐惧、绝望焦虑、抑郁的心境,导致情绪极其稳定。对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医护人员

应加强巡视,细心观察,对患者给予耐心,细致的安抚,倾听患者主诉,及时解决问题,及

早解决问题。同时告知患者家属要乐观,积极带动患者的情绪,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其心理护理。

小结造影剂肾病是冠脉造影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增加了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院内感染率,病死率,也使目前较敏感的医患关系更加紧张。严格介入治

疗的适应证,术前进行全面护理评估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水化治疗是一

种简单、安全、有效地预防方法,且副作用少。通过20例患者的术后护理的综合性、整体

性的优质护理显示,有效的护理预防可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及其继续恶化。加强患者术前、术后护理,使患者了解尽可能多的了解并发症发生和观察要点,医护应对方案等,告知其术

后饮食避免高蛋白及术后多饮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病情观察并做好个体化、系统化的护理,可预防或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叶涵洋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疗泌尿系统分册,2005,25(1):134-138

预防造影剂肾病

预防造影剂肾病 1、如何预防对比剂肾病? 2.1 对比剂的选择 碘对比剂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1)按照在溶液中是否电离出离子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对比剂;(2)按照渗透压分为:高渗、低渗和等渗对比剂;(3)按照化学结构分为:单体和二聚体型对比剂。【2】 碘对比剂自研发以来,经历了从离子型到非离子型、从高渗到低渗直至等渗的发展过程:(1)高渗对比剂为离子型单体,其渗透压高达血浆渗透压的 5 ~ 7 倍;由于不良反应相对较多,目前已很少使用。(2)低渗对比剂是由于其相对于离子型高渗对比剂(如泛影葡胺)渗透压明显降低而命名,包括非离子型单体和离子型二聚体两种对比剂剂型,其渗透压约为血浆渗透压的2 倍。(3)在低渗对比剂之后进一步降低渗透压研发出了等渗对比剂,等渗对比剂为非离子型二聚体,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目前常用的碘对比剂以低以低渗或等渗对比剂为主【3】。根据《2014年碘对比剂血管造影应用相关不良反应中国专家共识》推荐患者使用非离子型低渗或等渗碘对比剂,不推荐使用离子型高渗对比剂。该患者使用的是低渗对比剂碘海醇,对比剂选择合理。 2.2 碘对比剂预处理 使用碘对比剂之前,建议将对比剂加热到37℃,并放置在恒温箱中。因为在37℃时,碘对比剂的黏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这样不仅便于对比剂注射,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局部耐受性。除此之外,碘对比剂的储存也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2.3 碘对比剂限量 应在满足成像/ 诊断的前提下,使用最小剂量的碘对比剂。非特异性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碘对比剂的用量相关,因此,减少碘对比剂的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1)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时,根据病情需要,在保证造影质量和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尽量采取合适的投照体位以减少每次推注量,进而减少总的碘对比剂用量;此外,还应避免短时间内大量快速和连续推注碘对比剂。(2)对慢性闭塞或复杂多支血管病变,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应尽量避免重复和不必要的操作来减少碘对比剂推注次数和用量,并可以考虑分次进行手术。;2011《ACCF/AHA/SCAI 的PCI 治疗指南》指出,在肌酐清除率< 60 ml/min 的慢性肾病患者中,碘对比剂的使用剂量应该最小化。碘对比剂的最大使用剂量可参考Cigarroa 计算公式[14] :[5ml×体重(kg)/ 血清肌酐(mg/dl)](不超过300 ml)。据《2007年造影剂肾病中国专家指南》,对肌酐清除率< 60 ml/min 的慢性肾病患者中对比剂用量建议不超过100 ml。该患者术中给予70ml的对比剂,用量适宜。 2.3 基础肾功能评估【4】 基础肾功能损害(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 60ml/min/1.73m2)是预测接受碘对比剂检查的患者发生CIN 危险的最重要的标志。因此,在应用碘对比剂之前评估基础肾功能以确

造影剂肾病水化方案

引言 造影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检查和治疗中的药物,它可以使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和器官在医学成像中更加清晰可见。然而,使用造影剂也可能引发一些副作用,其中最常见并且危害较大的就是造影剂肾病。造影剂肾病是一种由于造影剂使用后引起的肾功能损害,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导致慢性肾衰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水化方案,以减少或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水化的作用 水化是指通过增加患者的体液摄入量,以确保机体足够的水分供应和排泄功能,从而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和维持正常的肾脏功能。在使用造影剂后,适当的水化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 •稀释造影剂浓度:适当的水化可以增加尿液的流速和排泄量,从而稀释体内的造影剂浓度,减少其对肾脏的损害。 •保护肾小管细胞:水化可以通过增加尿液量,减少造影剂在肾小管内的停留时间,减少对肾小管细胞的损伤。 •促进尿液排泄:水化可以增加尿液产生,加速代谢产物的排泄,减少对肾脏的负担。

水化方案的制定 水化方案的制定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肾功能状况和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等。以下是一个常用的水化方案示例:步骤1:事前水化 在进行造影检查前的24小时内,患者应增加饮水量,以尽可能提高患者的尿 液排泄量。一般建议的饮水量为正常饮水量的两倍,但应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整。 步骤2:造影剂使用前水化 在进行造影检查前的2小时内,患者应饮用适量的水或生理盐水,以提高尿 液排泄量。具体饮水量的建议如下: •患者体重≤70kg:饮水量为500ml; •患者体重>70kg:饮水量为1000ml。 步骤3:造影剂使用后水化 在造影检查结束后的24小时内,患者应进一步增加饮水量,以促进尿液排泄。一般建议的饮水量为正常饮水量的1.5倍至2倍,但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冠状动脉造影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冠状动脉造影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一)穿刺并发症 包括穿刺部位出血、腹膜后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和动 静脉痿等。其中出血和血肿是最常见的穿刺并发症;穿刺部位不当是其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穿刺部位过高,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以上,导致术后压迫止血困难,严重者可能出现腹膜后血肿。 当周围组织的血肿与动脉有异常的沟通,即形成假性动脉瘤,体检可以在该部位扪及搏动性肿块,听诊可以闻及血管杂音。血管多普勒超声即可明确诊断。如果同时穿透股动脉和股静脉,则形成动-静脉痿。大多数动静脉痿可以在穿刺部听到血管杂音,血管多普勒超声显示动静脉之间有交通的通道即可确诊。 为了避免穿刺并发症,最重要的是严格、规范、准确地进 行股动脉穿刺。如果患者术后出现血压下降、意识淡漠、皮肤湿冷等症状,在排除血管迷走反射、心包填塞等的同时,应该高度怀疑腹膜后血肿的可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腰痛。 极个别患者仅以血红蛋白降低为其主要临床表现,CT和超 声检查可以发现腹膜后片状血肿。

如果出现假性动脉瘤,可以在血管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压迫假性动脉瘤颈部。当穿刺点无血液流动信号时,加压包扎 24-48小时。损失较小的动静脉痿,其处理方式与假性动脉瘤类似,对于较大的动静脉痿,局部压迫往往不能使动静脉痿闭合,可行血管外科手术治疗。 (二)栓塞性并发症 包括血栓栓塞型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栓塞性并发症和空气栓塞性并发症。 造影导管和导引钢丝都是异物,其表面可能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则可能形成相应脏器的栓塞,其中以脑栓塞最为常见。另外由于腹主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较大易破碎,当操作不当,使其脱落也可导致相应的脏器栓塞。 空气栓塞并发症略为常见。多是由于造影系统未充分排气所致。少量气栓患者可能不出现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胸闷,但是当气体量超过1mL时,气栓可能会阻断血流,严重者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水化护理对造影剂肾病的防治

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水化护理对造影剂肾病的防治随着现代造影技术、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广泛开展,造影剂的应用随之增多, 造影剂肾病(Contrast Associated Nephropathy,CAN)日益受到肾病工作者的关注,CAN指使用造影剂后2~3 d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据统计,CAN已成为当前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3位病因和药物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2位病因。针对CAN可能的发生机制,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有效减少CAN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就是水化治疗。在水化的选择和应用方式上仍存在争议,但临床多选用手术前后口服补液、静脉输注补液综合性防治方案,多次研究表明,充分水化可以显著降低CAN发生率,充分水化是围手术期CAN的基本预防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冠状动脉介入术;水化;造影剂;造影剂肾病;护理 随着目前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以及计算机断层摄影技术的普遍应用,造影剂(又称对比剂,contrast media)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造影剂不断改良,其趋势是由离子型向等渗性、低渗性非离子型过渡,虽然非离子造影剂对肾功能正常患者有较小的损害,但如合并有、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危险因素,肾功能损害明显增加[1]。同时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据统计,造影剂肾病发生率逐年增加,目前已上升至医源性肾损害的第3位和药物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第2位。在预防造影剂肾损害方面,水化在围手术期积极预防CAN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水化护理的目的 造影剂的渗透压要高于人体血浆的渗透压,因此患者在注造影剂后,自身血浆的渗透压也会随之增加。为了保证患者稳定的渗透压,不被因注入造影剂影响,需对人体进行补水。造影前后都需补水,造影前补水能够通过体内水分的增加达到稳定渗透压的目的,并降低脱水的几率;造影后补水主要作用为利尿,以便造影剂能够尽快的从人体排出。 CAN多表现为非少尿型,肾小球滤过率、尿浓缩功能受到影响。水化护理可对抗RAS系统,减轻球管反射,降低造影剂在血液中的浓度从而减缓肾脏血管的收缩,增加尿量减轻肾小管的阻塞、减少缩血管物质的生成,减轻肾脏髓质的缺血,而且还可以直接减轻造影剂对肾小管细胞的毒性。 有些患者手术前后禁食、禁饮时间过长,体内水分及盐分均有减少,血球压积增加,血液浓缩细胞外液量减少,导致血容量不足,易发生低血压[2]。充足的水分是保证循环血容量的重要方法。 2 护理 2.1 术前充分评估危险因素 行冠脉造影介入术前,对患者做全面详细的危险评估。术前进行严格筛查,将伴有高龄、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脱水等心血管患者列入易诱发造影剂肾病的高危人群。根据病情所需严格制定、执行水化,尽量选择低渗性非离子型造影剂。 2.2 水化方法 术后补液的总量要结合患者的年龄、体重、尿量、尿比重以及心肾功能做具体化的调整,24 h总量以2 000-3 000 mL为宜[3]。 2.2.1 口服补液强调饮水的重要性,在无不适的情况下指导患者术前6 h

造影剂后急性肾损伤(PC-AKI)防治精要(2020)

造影剂后急性肾损伤(PC-AKI)防治精要(2020) 编者按:新版(2018版)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ESUR)造影剂指南采用造影剂后的急性肾损伤(Post-contrast Acute Kidney Injury,PC-AKI)取代原先的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当前名称不统一,也有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Contrast-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A-AKI)一说,本文采用前者。 按照ESUR标准,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肾损伤的前提下,经血管内使用造影剂3d内,血肌酐水平较基础值升高25%或44μmol/L以上。这一标准与我国稍有差异:应用造影剂后48小时内血清肌酐水平升高0.5mg/dl(44.2umol/L)或比基础值升高25%。 PC-AKI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这里不深入探讨,但有相关研究报道提示原有肾功能不全、代谢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衰、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有效血容量不足、造影剂、肾毒性药物(利尿剂、氨基糖苷类药物、顺铂、两性霉素、环孢霉素A、非甾体类抗炎药等)、高龄、贫血、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等是危险因素。 受基础疾病、研究因素、介入因素及预防措施等的影响,PC-AKI发生率异质性较大,在我国,医院获得性AKI患者PC-AKI发生率为9.1%,已成为位列低灌注及药物性肾损伤之后的引起院内急性肾损伤的第三大原因,PCI后PC-AKI发生率为10%~15%,在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中PC-AKI发生率可高达50%。 危险分层 首先就要对PC-AKI进行危险分层,Mehran等于2004年提出PCI术后PC-AKI的简易评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评分具体如下: ◆低血压5分(收缩压<80mmHg,持续至少1h,在造影后24h内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或动 脉球囊反搏);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5分; ◆充血性心衰5分[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和(或)肺水肿病史]; ◆年龄>75岁4分; ◆贫血3分; ◆糖尿病3分; ◆造影剂用量每100ml计1分; ◆血Scr>1.5mg/dl计4分; ◆40ml·min-1·1.73m-2≤eGFR<60ml·min-1·1.73m-2计2分, ◆20ml·min-1·1.73m-2≤eGFR<40ml·min-1·1.73m-2计4分 ◆eGFR<20ml·min-1·1.73m-2计6分。

不同水化方案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不同水化方案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借助造影剂的影像检查以及介入诊疗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随之不断增加,据研究其已成为院内获得性急性肾衰竭的第三大原因[1],水化治疗是临床上使用最早、目前普遍接受的有效减少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的方法[2],近年来临床上采用的水化方法有口服水化和静脉补液水化,但不同水化方案预防效果存在差异,为了更好地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造影剂肾病;水化;预防 R473 1004-7484(2022)03-01280-02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含碘造影剂应用过程的重要并发症之一[3],使用造影剂后2~3 d血肌酐(Cr)与基线值相比上升0.5 mg/dl或25%以上并除外其他肾脏损害因素的急性肾功能损害性疾病[4] ,目前,造影剂肾病的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而且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因此积极防治造影剂肾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水化治疗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有效减少造影剂肾病的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就不同水化方案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和临床表现 造影剂肾病( 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使用碘化造影剂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5]. 据国外数据统计,整体人群中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为1% ~ 2%,而冠心病患者接受PCI 术后CIN 发生率为10% ~ 20%,高危患者更是高达30%~ 40%[6]。国内研究报道中,也得出相似结论。常文雄等[7]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术后CIN 发生率为10.83%,而朱志勇等[8]对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冠状动脉术后CIN 发生率为23.08%。临床通常表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表现为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球病变不明显[9]。 2 CIN的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 2.1 影响因素 2.1.1 与造影剂相关的影响因素与造影剂相关的影响包括渗透压、粘滞度、剂量、频率、注射途径等,但渗透压影响最为关键。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使用高渗造影剂和低渗造影剂在肾功能正常患者,CIN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而在高危人群高渗造影剂组,CIN发病率为27%,低渗造影剂组则为 12%[10],2022年公布的瑞典注册试验对接受心脏介入的55000多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发现,使用非离子型等渗造影剂患者组,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低渗造影剂组的近3倍,其中

碳酸氢钠水化预防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分析

碳酸氢钠水化预防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造 影剂肾病分析 谢刚;曹树军;张银;胡硕强;王峙峰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36)007 【摘要】目的评价标准碳酸氢钠水化方案是否能有效降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 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后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生率。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0月1日-2014年10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心血管内科监护室收治的以急诊PCI为初始再灌注策略的STEMI患者87例。随机分为碳酸氢钠水化组(SB组)和对照组(NSB组)。两组均在就诊即刻、急诊PCI术后24 h、48 h及72 h测定血肌酐、血钾、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动脉血p H值及动脉血标准碳酸 氢盐浓度,计算相应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急诊PCI术后72 h统计两组CIN、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生率。结果 43例纳入SB组,剩余44例纳入NSB组。 SB组1.4%碳酸氢钠溶液平均用量为(583.2±87.7)ml,急诊PCI术中两组造影剂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B:(237±95)ml vs NSB:(249±102)ml,P〉0.05],急诊PCI术后72 h内CIN发生率显著低于NSB组(4.7%vs 22.7%,P〈0.05), 两组NT-pro BNP峰值[SB:(1 275.3±116.9)pg/ml vs NSB:(1 238.9±135.4)pg/ml,P〉0.05]及低钾血症发生率(SB:14.0%vs NSB:9.1%,P〉0.05)、代谢性碱中毒发生率(SB:11.6%vs NSB:6.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指南推荐的标准碳酸氢钠水化方案,能有效减少STEMI患者急诊

水化治疗方案指南

1.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缓慢地进行水化治疗,通常采用等渗盐水或糖水。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水化治疗,通常见于应用CT造影剂、抗肿瘤药物时,而水化速度需要保持在1ml/(kg·h),药物剂量较小,并且应用药物前3小时,需要开始进行5%糖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输液。 同时,患者进行检查或治疗后3小时进行水化治疗时,可以饮水,但需避免一次饮水过多。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若水的负荷增加,还可能出现水肿、高血压、心功能较差等问题。 2. 水化治疗在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中的观察与护理 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使用的造影剂均采用等渗的碘克沙醇(威视派克),以保护患者肾功能。用量在80-400ml。在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前8-12小时,给予静滴0.9%生理盐水,滴速按1ml/h/kg,术后常规补液治疗后继续水化治疗,持续至术后12小时。术前及术后观察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指标。 1.3临床护理 1.3.1 介入术前评估危险因素:行冠脉介入治疗前对患者做好详细的评估工作。患者伴糖尿病、高血压、蛋白尿、心力衰竭、原有肾功能不全、脱水、老年等心血管病人视为造影剂肾病的高危人群。术前严格筛查。对有基础肾脏疾病的患者选用等渗的造影剂碘克沙醇。 1.3.2 介入术前的水化治疗:在介入手术当日晨6时,予患者静滴0.9%生理盐水,纠正脱水,增加肾脏的灌注。水化速度不宜过快,根据心功

能和尿量情况来调节滴速。 1.3.3介入术后的水化治疗:向患者讲明饮水的重要性,在无不适的情况下鼓励患者饮水。造影剂均在3小时内排出大部分代谢产物,故术后3小时内饮水量以造影剂用量为指导。有报道指出[3]:造影剂用量100ml以内饮水1000ml,造影剂用量101-200ml饮水1500ml。24小时内饮水量不少于2000ml。对术后3小时饮水有明确规定,但对单位时间饮水量不作规定,饮水间隔时间个体化,建议少量多次饮水,凸显人性化护理。介入术后常规补液后继续水化,持续至术后第二日晨6时。Mueller等[4]的实验结果提示,应用等渗盐水在预防RCIN的发生方面较低渗盐水更为有效。 1.3.4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心律、心率及血压变化,观察尿的颜色和量,加强巡视,倾听患者主诉,及时发现问题。术后严格记录出入量,术后4小时尿量要达到800ml,对尿储留的患者及时予以导尿,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对尿量不足患者通知医生及时处理。监测肾功能的变化。

护士资格考点:冠状动脉造影常见并发症护理

护士资格考点:冠状动脉造影常见并发症护理 护士资格考点:冠状动脉造影常见并发症护理 1.心理护理 由于冠状动脉造影术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患者在局麻下的介入检查治疗中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介入治疗患者在手术前后应用综合 心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表现显著轻于对照组。护士在术前用温和的言语,耐心细致地介绍冠脉造影手术的.目的、 必要性、安全性、方法、配合要点、治疗中可能出现不适感觉及应 对措施等,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患者均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 合手术。 2.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及应对措施 (1)按压穿刺部位:无论上肢桡动脉穿刺或下肢股动脉穿刺均有 发生出血而局部形成血肿的可能。经桡动脉穿刺者,术者在导管室 于穿刺点按压半小时后拔动脉鞘,弹力绷带包扎。经股动脉穿刺者,回病房4小时后拔动脉鞘,拔鞘后1kg盐沙袋按压6小时,之后无 菌敷料包扎。(2)发生小血肿的处理:如患者血压过高或较胖、存在 主动脉关闭不全或患者反复咳嗽,应延长压迫止血时间,小量血肿 不压迫神经或造成血流障碍无症状者不予处理,小血肿可自然吸收。 (3)血肿太大伴失血过多:血肿太大伴失血过多引起血压下降者,以 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血管夹压迫重新行压迫止血,并立即给予补液 或输液补充血容量。经以上处理患者均症状减轻,逐渐康复。 3.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处理 4.造影剂不良反应 绝大部分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在注射造影剂后的30分钟内,注 意观察患者有无如下表现:主诉心悸、胸闷气短、发热瘙痒、恶心、呕吐、鼻塞、流眼泪、打喷嚏、声嘶、周身不适。为防止造影剂不

良反应的发生,术前应做碘过敏试验,并于术前行预防性用药,在注射造影剂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20mg,抗组胺药物的使用应将H1、H2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如苯海拉明50mg和西米替丁30mg,或扑尔敏4mg加西米替丁400mg口服。

冠脉造影术后护理常规

冠脉造影术后护理常规 一、什么是冠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是使冠状动脉在X线下显影的方法。 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肌血液的血管,分为左、右冠状动脉,分别直接开口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右主动脉窦内,由此开始向心脏表面延伸并不断分支进入心脏,由于血液与血液壁是同样不透光的,且与心脏重叠,所以血管腔内发生有粥样斑块或狭窄时,在普通X光下是无法看出的,只有通过血管造影才能发现这些病变。 二、术前准备。 1 心理护理术前由护士向患者简要介绍开展此类手术的大致情况和手术过程。指导其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手术,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并根据不同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鼓励安慰患者,使其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 2 身体准备术前1~2天开始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术前1 天常规皮肤准备和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备皮。为患者更换床单、被套、病号服。术前禁食6~8h。必要时术前1天,临睡前按医嘱口服安定5mg或术前30min肌注安定10mg,术前嘱患者排尿,取下身上饰品。

三、术后护理。 1 手术创口护理选取桡动脉术后用食指、中指摸桡动脉有无搏动,并仔细观察穿刺侧手的温度、颜色,有无疼痛等。选取股动脉术后用食指、中指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对比术肢与正常下肢的皮温、颜色,仔细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护士每2h对患者术侧肢体膝关节以下部位进行轻度按摩,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术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20~30min。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伤口包扎处按医嘱用沙袋压迫止血8~12h。搬动患者时术侧肢体不能屈曲,并注意防止沙袋滑落和移位。指导患者避免端坐位和蹲位。一旦发现大出血,立即用拇指在针眼上方1~2cm处用力压迫止血,要注意肢体远端供血,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双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以防加压过大出现动脉血栓形成。在患者制动期24小时内,应注意肢体按摩,指导患者做肌肉收缩运动。预防的关键是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切忌过紧,并避免直接压迫静脉。 2 鼓励饮水 术后一般在最初的6~8h内饮水1000~2000ml,以便注入体内的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减缓造影剂的不良影响,更好地保护肾脏功能并且记录尿量。 3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按医嘱给予吸氧和心电监护。

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人术后护理体会(63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人术后护理体会(630例)冠 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医务人员对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人术后的精心合理高效的专业护理,降低病人的术后焦虑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使冠状动脉造影术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方法选择我院的63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人进行系统观察和护理,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通过及时的症状观察和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早日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对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术后的合理有效的护理是提高冠脉造影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后;护理;体会 冠心病[1]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简称,又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如今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日渐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不分年龄,发病具有广泛性。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现今正确诊断冠心病十分重要的手段。但由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具有创伤性,病人难免有恐惧心理,若护理不当,患者术后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为减少术后并发症,我院对63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情况详细记录,通过精心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2月-20年2月住院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术治疗的患者630例,其中男366例,女264例,年龄在36-72岁之间。2 护理体会 2.1 心理疏导多与患者思想交流,对患者病情和思想活动及时掌握,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因思想紧张不安从而影响夜间睡眠质量的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增加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叮嘱患者饮食要清淡,日饮水量应保证在1000-20ml,减少造影剂的排泄时间;嘱咐患者不能使用牙签剔牙、不能用硬物抠挖鼻孔和清理耳洞;劝慰患者按规律用药的必要性;严格避免吸烟、饮酒、劳累过度、情绪失控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2.2 术后护理

冠脉造影术的护理

心导管检查术 心导管检查是通过心导管插管术进行心脏各腔室、瓣膜与血管的构造及功能的检查,包括左、右心导管检查与选择性左、右心造影等,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其目的是明确诊断心脏和大血管病变的部位与性质、病变是否引起了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程度,为采用介入性治疗或外科手术提供依据。 适应证 1.需作血流动力学检测者,从静脉置人漂浮导管至右心及肺静脉。 2.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有心内分流的先心病诊断。 3.心内电生理检查。 4.室壁瘤需了解瘤体大小与位置以决定手术指征。 5.静脉及肺动脉造影。 6.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7.心肌活检术。 禁忌证 1.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肺部感染等。 2.严重心律失常及严重的高血压未加控制者。 3.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 4.有出血倾向者,现有出血性疾病或正在进行抗凝治疗者。 5.外周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者。 6.严重肝肾损害者。 方法 一般采用经皮穿刺法,局麻后自股静脉.上肢贵要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右心导管术)或股动脉(左心导管术)插人导管到达相应部位。连续测量并记录压力,必要时采血行血气分析。插入造影导管至相应部位,注入造影剂,进行造影。 护理 1.术前准备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必要时手术前晚遵医嘱给予口服镇静剂,保证充足的睡眠。 (2)指导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胸部X 线、超声心动图等。 (3)根据需要行双侧废股沟及会明部或上肢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区各皮及清洁皮肤。 (4)穿刺股动脉者检查两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标记,以便于术中、术后对照观察。 (5)穿刺股动脉者训练病人术前进行床上排尿。 (6)指导病人衣着舒适,术前排空膀胱。 (7)术前不需禁食,术前餐饮食在以六成饱为宜,可进食米饭面条等,不宜喝牛奶吃海鲜和油腻食物,以免术后卧床出现腹胀或腹泻。 2.术中配合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心律、心率变化,准确记录压力数据,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2)因病人采取局麻,在整个检查过程中神志始终是清醒的,因此,尽量多陪伴在病人身边,多与病人交谈,分散其注意力,以缓解对陌生环境和仪器设备的紧张焦虑感等。同时告知病人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3)维持静脉通路通畅,准确及时给药。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标签: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7-0129-02 随着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冠状动脉造影术已成为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检查,其常规径路为股动脉途径。自1989年Campeau[1]成功报道经桡动脉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以来,桡动脉径路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术后的并发症也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护理人员在术后对患者加强观察和护理,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011年1-12月笔者所在科对116例患者实施了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其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2月笔者所在科择期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16例,其中,男51例,女65例,年龄30~83岁,平均(62±18)岁。其中冠心病2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20例,心律失常18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1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11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10例,高血压6例,心脏神经官能症4例,胸闷待查3例。全部病例均为Allen’s试验正常。 1.2冠状动脉造影术方法 经桡动脉穿刺插管,向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使心脏表浅大的动脉显影,必要时植入支架。术毕拔管压迫止血,穿刺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送回病房。 2结果 11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有:术侧手部胀痛、皮下出血点19例,发生率16.4%;穿刺部位血肿或渗血8例,发生率6.9%;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损伤7例,发生率6.0%;心律失常5例,发生率4.3%;低血压5例,发生率4.3%;低血糖3例,发生率2.6%;术侧前臂肿胀、皮肤淤紫1例,发生率0.86%; 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1术侧手部胀痛、皮下出血点 由于局部加压包扎,阻碍了静脉回流。如患者主诉手部麻木,胀痛,甚至出现皮下出血点,则提示包扎过紧,应该适当调整松紧度。患者术后平卧1 h,如不能平卧者应取坐位,术侧上肢垫高3~5 cm[2],勿处于下垂位置。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术侧手部的血液循环,必要时监测术侧手指指脉氧。术侧手部可缓慢握拳、再放松,循环进行,或指导家属对患者手部轻轻揉捏,以促进血液回流,缓解手部麻木胀痛感。患者起床上厕所时,术肢应用绷带托起悬于胸前。本组患者经调整弹力绷带松紧度后,麻木胀痛均有减轻,皮下出血点在术后5~7 d均消退。 3.2穿刺部位血肿或渗血 多与穿刺部位欠妥、重复穿刺、压迫止血不当,术中应用抗凝剂,术后肢体活动不当及患者自身因素(如高龄、高龄女性并服抗凝剂、高血压、糖尿病)有关。其发生率与介入手术方法不同有关,一般与手术的复杂性呈正相关[3]。如穿刺局部有渗血或出现皮下血肿,提示包扎过松或压迫止血位置不正确,应及时调整或重新加压包扎。术后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包扎及压迫情况,嘱患者注意穿刺侧腕关节制动,避免出血。本组患者经处理后均成功止血。

做完心脏造影后注意事项[001]

做完心脏造影后注意事项 心脏造影是一种诊断性的检查方法,通过注入造影剂,使心脏及其周围血管成像,能够帮助医生检测心脏及血管的异常情况。在进行心脏造影后,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心脏造影后的注意事项: 1.休息:在进行心脏造影后,应该休息一段时间,保持平静的情绪,并避免剧烈的活动。 2.观察伤口:根据检查的不同方法,心脏造影可能需要在腹股沟处或手臂下部进行穿刺,因此需要注意观察伤口,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3.避免摄入含钾的食物:心脏造影使用的造影剂可能含有钾,因此在接受检查前和检查后几天内应避免摄入含钾的食物。 4.注意用药:在进行心脏造影前和后,应告知医生已经服用的药物,以避免产生相互作用。 二、心脏造影后的治疗方法: 1.控制血压:在进行心脏造影时,有些人可能会感到晕厥或头晕,这可能是由于血压突然下降造成的。因此在术后,应注意控制血压,保持稳定。 2.保持液体摄入:心脏造影中使用的造影剂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在术后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帮助造影剂通过肾脏排出。 3.安静休息:心脏造影后需要注意充分的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避免对心脏和身体造成过度负担。 三、心脏造影后的注意事项: 1.观察伤口 : 心脏造影后伤口应按要求来换药,如果发现伤口出现红肿、渗液、发热等情况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2.注意饮食:术后一天内应清淡饮食,不宜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3.避免吸烟:在心脏造影后,应避免吸烟,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可能会干扰心脏和血管的正常功能。 4.定期复查:术后应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的稳定和治疗的有效性。 5.情绪稳定:心脏造影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在手术后应保持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