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系统解剖、CTA解剖,超详细!收藏起来随时看

冠状动脉系统解剖、CTA解剖,超详细!收藏起来随时看

心脏系统解剖图

左、右冠状动脉介绍

冠状动脉分支解剖

心血管名称缩写

冠状动脉CTA解剖

冠状动脉分段方法

英文解剖图

本文来源:熊猫放射

冠状动脉解剖

冠状动脉解剖 心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回流的静脉血,绝大部分经冠状窦汇入右心房,一部分直接流入右心房;极少部分流入左心房和左、右心室。心本身的循环称为冠状循环。尽管心仅占体重的约0.5%,而总的冠脉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4%~5%。因此,冠状循环具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 1.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 起于主动脉的左冠状动脉窦,主干很短,约5~10 mm,向左行于左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然后分为前室间支和旋支。左冠状动脉主干的分叉处常发出对角支,向左下斜行,分布于左心室前壁,粗大者也可至前乳头肌。 (1)前室间支anterior interventricular branch,也称前降支,似为左冠状动脉的直接延续,沿前室间沟下行,其始段位于肺动脉始部的左后方,被肺动脉始部掩盖,其末梢多数绕过心尖切迹止于后室间沟下1/3,部分止于中1/3或心尖切迹,可与后室间支末梢吻合。前室间支及其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前乳头肌、心尖、右心室前壁一小部分、室间隔的前2/3以及心传导系的右束支和左束支的前半。 前室间支的主要分支有:①左室前支3~5支者多见,分别向心左缘或心尖斜行,主要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左心室前乳头肌和心尖部。②右室前支很短小,分布于右心室前壁靠近前室间沟区域。右心室前支最多有6支,第1支往往在近肺动脉瓣水平处发出,分布至肺动脉圆锥,称为左动脉圆锥支。此支与右冠状动脉右动脉圆锥支互相吻合形成动脉环,称为vieussens环,是常见的侧支循环。③室间隔前支以12~17支多见,起自前室间支的深面,穿入室间隔内,分布于室间隔的前2/3。 (2)旋支circumflex branch,也称左旋支。从左冠状动脉主干发出后即行走于左侧冠状沟内,绕心左缘至左心室膈面,多在心左缘与后室间沟之间的中点附近分支而终。旋支及其

冠状动脉解剖

冠状动脉解剖 一、冠状动脉的起源 1、左,右冠状动脉分别起源于左右主动脉窦,或称氏窦(Valsalva窦)。三个窦分别称为左冠状动脉窦,右冠状动脉窦及无冠状动脉窦(后主动脉窦),三个瓣分别称为左冠瓣,右冠瓣和无冠瓣。 2、左冠状动脉开口处口径范围:0.2—0.75厘米(0.5+0.1cm),右冠状动脉开口处口径范围:0.2—0.7厘米(0.4+0.1cm) 3、冠状动脉口的异常 (1)冠状动脉口位置上移, 沿主动脉壁呈小于45度左右的锐角伸出,激烈运动后,产生主动脉扩张和心排出量增加,可进一步导致冠脉开口闭塞,影响心脏血液供应。通常导致猝死。 (2)梅毒性升主动脉炎时,则易出现冠状动脉口狭窄 (3)左,右冠状动脉均发源于右乏氏窦约0.5%。 (4)左,右冠状动脉均发源于肺动脉,罕见 (5)副冠状动脉:45%(43.5—56.5%),副冠状动脉的开口位于右乏氏内,多数为1个,亦有2—3个,园锥动脉(漏斗支)多发源于副冠状动脉。 (6)单一右冠状动脉及单一左冠状动脉。 (7)前降支及左旋支分别起源于左乏氏窦内,0.6%。 (8)左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均起源于右乏氏窦内,0.5%。 (9)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均起源于右乏氏窦内,0.5%。 (10)左右冠状动脉均起源于左乏氏窦内。 4、冠状动静脉瘘(Fistulas of the Coronary Circulation or Cor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 冠状动脉不经正常循环而直接流入右房(25%),右室(40%),左房,左室,肺动脉(15%)或冠状静脉窦(7%),92%流入右侧心脏。50%起源于右冠状动脉,40%见于左冠状动脉,10%见于畸形冠状动脉。 5、冠状动脉瘤(Aneurysms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先天的,外伤的,结节性多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川畸(Kavasaki)病,风湿或梅毒等。 6、冠脉闭锁或发育不全,极少见 上述例子虽然少见,但是在冠脉造影时不警惕,可能会使一支造影失败或不显影,部分冠脉起源异常及开口小的患者,往往在剧烈运动后可引起室颤及猝死。 二、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及其供血范围 1、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 LCA ) 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 ) (1)右室前支(3—6支):第一支又称为左园锥动脉(Conas Branch),与右园锥动脉相吻合,形成立Vieussen 环,前降支狭窄或闭塞时,此环可以直接受主动脉血供,起着侧支循环的作用。主要给右室前壁供血。 (2)左室前支(4—6支):供应左室前壁,钝缘,一小部分隔面。 (3)对角支(Diagonal D) :供应左室前壁,前乳头肌。 (4)室间隔前支或前穿隔支(Septal S ) (8---17 支)供应室隔前部2/3。 左旋支(Left Circumflex, LCX ) (1)左室前支(2—3支)供应左心室前上部

图文解析冠状动脉CT解剖及变异

图文解析冠状动脉CT解剖及变异 “ 冠脉CTA 是一种无创、方便的检查方法,与冠脉造影诊断的符合率较高,是临床上筛查冠心病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次我们以图文形式来介绍冠状动脉 CT 解剖及变异。 ” 冠脉 CTA 动脉名称 冠状动脉 CT 解剖部分 图 1 冠状动脉示意图▲

下面依次介绍重要结构:主动脉瓣有三个瓣叶,形成三个主动脉窦(左冠窦 L、右冠窦 R、无名窦 N),左冠状动脉主干 LM 起自左冠状窦。 图 2 CT 显示三个主动脉窦,左冠窦 L、右冠窦 R、无名窦N▲ 图 3 显示左冠状动脉主干 LM,为左前降支 LAD 和左回旋支 LCX (OM 钝缘支,D 对角支)▲

图 4 人群约 15%可见 LAD 和 LCX 中间的中间支,一般与 LCX 血供区域相同▲ 图 5 左前降支 LAD:LAD 走形在室间沟内,至心尖。主要发出室间隔支 S 供应室间隔,发出对角支 D 供应左心室▲

图 6 左回旋支 LCX 走行于左房左室间,发出钝缘支 OM 供应左室侧壁。10%的患者为左侧优势型冠脉,即 LCX 发出后降支PDA▲ 图 7 右冠状动脉 RCA 发自右冠状窦,穿过右房室沟至室间隔下部。发出较大的分支锐缘支AM,走行于右室边缘。65%的人群为右侧优势型,即 RCA 延续为后降支 PDA,供应左室下壁及室间隔下部▲ 图 8 侧位和正位示意图,可见重要三支血管 LAD、LCX、RCA▲

图 9 冠脉 CTA 轴位图像▲ 冠状动脉变异部分:冠状动脉变异的发生率约1%,早期发现和评价冠脉变异很重要,因部分变异与患者心肌缺血及猝死相关。冠脉变异可分为起源异常、走行异常、终点异常。 图 10 冠脉变异:A 图,左冠状动脉起自右冠窦,走行于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患者因左冠脉主干受压产生心肌缺血。B 图、C 图的变异不影响血流动力学。D 图左冠状动脉发自肺动脉。▲

冠状动脉解剖与供血范围

冠状动脉解剖与供血范围 右冠状动脉: 在人类70%为右冠状动脉优势型,由右冠窦发出,然后沿右房室沟走行,沿途首先发出圆锥支动脉,后分别发出窦房结动脉、右室支、锐缘支动脉,后在心后十字之前分出后降支动脉和右房室动脉,其中后降支动脉走行于后室间沟,并垂直发出多支后间隔支动脉供血于室间隔下1/3心肌,右房室动脉分出房室结动脉和多支左心室后支动脉分别供血于房室结和左心室下基底部,偶可见房室结动脉由左回旋支动脉供血。二尖瓣后内侧乳头肌右冠分支单支血管供应,而二尖瓣前外侧乳头肌由前降支和回旋支双支血管供血。因此根据右冠解剖,临床应注意右冠闭塞可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和二尖瓣后内侧乳头肌功能不全,甚至断裂可能。 2、梗死相关动脉闭塞部位与对应部位心电图改变的关系 (1)前降支动脉近段第一对角支之前闭塞,可引起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EKG改变为(V2-V5导联ST段抬高)伴I、avL导联ST段抬高,III 、avF导联ST段压低。 (2)在左前降支动脉优势的情况下,左前降支动脉发育较长,提供1/4以上的左室下壁心肌供血时,其中段或远段闭塞病变,下壁导联ST段可抬高,从而出现前壁及下壁心肌梗死病变。 (3)在左前降支动脉优势近端病变,下壁导联常无明显改变,其近段闭塞时,下壁ST段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围绕至下壁的前降支缺血后出现下壁导联的ST段抬高;另一方面前侧壁缺血可引起下壁导联对应性ST段压低。这两方面引起的ST段改变可互相影响,主要看哪一方面占优势,可出现ST断无改变(“中和”)、下压程度减轻(“稀释”),甚至轻度上抬。 (4)前壁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阻滞或左前分支阻滞,或侧壁导联原有Q波消失,多见于左前降支动脉近端(第一大间隔支水平前)闭塞。 (5)在左前降支动脉非优势中段或远段闭塞时,可导致急性前壁

冠状动脉解剖学简介

冠状动脉解剖学简介 左、右冠状动脉是从主动脉发出的,也是极端重要的第一个分支,完全靠它向 心脏提供血液。它们的开口深处主动脉根部,分别在左、右主动脉窦内。若以主动 脉瓣附着缘连线为界,可将主动脉窦分为窦内和窦外,开口的绝大多数(80%~91 %)均处于窦内,其余的开口在窦外或窦线上。 一、左冠状动脉 初为一总干,长约0.1 ~ 2.8cm,埋藏在肺动脉起始部与左心耳之间心外膜深 层脂肪组织中,但也有极个别人无总干,此时的前降支和旋支并列分别开口于左主 动脉窦内。总干在左房室沟内分为前降支和旋支,42%的人在两支之间发出一对角 支,个别也有发出两个对角支的。 1.前降支和旋支 它们是左冠状动脉的主干,前降支沿前纵沟在心外膜下走向心尖,到前纵沟末 端向后绕过心缘终于心脏隔面的下三分之一附近,或与后降支发生吻合。提起左心 耳、可见心外膜下脂肪深部的旋支沿左房室沟左行绕过心左缘,到心脏的后面。有 的旋支甚短,只达心左缘,有的较长甚至分布到左室正后或部分右心室。前降支和 旋支之间形成一定角度(40~150度),但多呈直角。它们在途中又分出心房分支 和心室分支: 2.左房分支均来自旋支,计有: (1)左房前支于左心耳根部发自旋支的初始部,向上行走在主动脉根部和左 心房之间,分布到左心房前内侧壁。有时它还发出一较大的窦房结动脉,向上后至 上腔静脉终部并环绕上腔静脉口,且沿途发出许多小支到左、右心房之间,组成心 房动脉网络。 (2)左房中间动脉较恒定地起自心左缘处的旋支,分布到左心房侧后面。 (3)左房后支较小,发自旋支的膈面,分布左心房后壁。 3.左室分支大致可分为左室前和左室后两组,它们分别是: (1)对角支多起自前降支与旋支分叉处,有长有短,分布左室前壁,长者可

右冠状动脉的解剖学(分支组成)

右冠状动脉的解剖学(分支组成)

图1-2 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CT所见 右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如下: (一)右圆锥支(Right Conus Branch,CA) 为右冠状动脉向右室发出的第一个分支,分布于右室肺动脉圆锥部前方,多为单支,且分布较恒定。此支如直接起于主动脉右窦,则称副冠状动脉(Accessory Coronary Artery)或第三冠状动脉。在动脉圆锥的前上方,相当于肺动脉瓣高度,有时可见左,右冠状动脉的圆锥支形成动脉环(Vieussen 氏环),为两个冠状动脉间的重要侧枝循环路径;圆锥支恰位于进入右心室的外科切口处,手术切口时应该避免损伤。 (二)右房支(Right atrial artery) 右冠状动脉向后发出分布至右房壁,可分为右房前支(Right Arterior Atrial Branch)、右房中间支(Right Intermedia Atrial Branch)和右房后支(Right Posterior Artrial Branch)。右房前支是右房支中较恒定的一支,是右冠状动脉的第二分支(第一分支是圆

锥支),自右冠状动脉近侧段发出分支供应右房前壁和右心耳,此支很大,有时延伸或并发出一支沿右心房前壁上行达上腔静脉口附近供应窦房结或形成动脉环侧部,故又称窦房结动脉(sinus node artery)。此外,还有起源于锐缘部的右冠状动脉心房分支称为右房中间支。右房后支是在心隔面发出的心房支,绝大多数为一支,分布到右心房后部,供应右房侧壁和后壁。偶而见到窦房结动脉自右房后支发出。 (三)Kugel动脉(Kugel artery) 又称房间隔前动脉,前房间隔下动脉,或大心耳吻合动脉。Kugel 动脉的出现率为93%,绝大部分为单支,个别的为双支。起于右冠状动脉者占63.6%,起于左旋支者占24.5%,同时发出者占3.9%。起始后向后内,经前房间沟下端进入房间隔下缘,过卵圆窝下方,其高度与左房室环相平,向后最远可达房室交界区。Kugel动脉起始处的外径为0.35~2.07mm,平均为1.12mm。其分支供应卵圆窝下方的房间隔、卵圆窝的一部分、心房前壁、主动脉根部、房室瓣和房室交界区的结构。Kugel动脉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与邻近动脉存在着广泛的吻合,如与房室结支、左房后支或右房后支、心房前支和窦房结支等。吻合处的口径约为50~500μm。在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时,Kugel 动脉的口径可以变粗,参加侧副循环。[3] (四)右室前支(Right Anterior Ventricular Branches) 右室前支为右冠状动脉主干呈直角向左下方发出,向着前室间沟走行,主要分布在右心室的胸肋面,分支数目1-7个不等,多数为2-4支。通常是分支数目多时管径细;分支数目少时,管径粗。

右冠状动脉的解剖学

右冠状动脉的解剖学(分支组成) 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绝大部分(约94%)白升动脉右前方的右冠窦内发出,约90%开口于右冠窦中1/3部分,其中65.2% 开口距窦底的距离在12-16mm之间。右冠状动脉开口直径多在 0.41-0.50cm之间,发出后行走于右房室沟内,在肺动脉的始部与右心耳之间沿冠状沟向右下行,绕过心右缘至心脏隔面,继续沿冠状沟向左行走,多数(约占88.12%)在后室间沟与房室沟的交叉点(后十字交叉)附近分为左室后支和后降支,少数右冠状动脉(约占7.24%)只达到后十字交叉,左房和左室后壁由左回旋支供血。极少数右冠状动脉终止于右室隔面(2.85%)或锐缘部(2.07%)而不达到后十字交叉。右冠状动脉在房室交点处往往突向深方,形成“U”形弯曲,并分为终支、后降支和左室后支。右冠状动脉一般分布于右房、右室前壁大部分、右室侧壁和后壁的全部、左室后壁部分和室间隔后1/3,包括左束支的后半及房室结(93%)和窦房结(60%)。[1][2](图1-1)(图1-2)

图1-1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造影所见 Agr 6S jeari CZMay 201«10:30:10THE JI A NGMEN CENTRAL HOSP. CT Ef-GMEiKT 75% O OOs: HL WE* •a k¥P135 mA:2ro mspc <0 mA,仙 Thm.grn* AqifiMfl LAO44 CRA4S%74 ", g.gaataefltH 亍 尹V PSM# 10 MV』. ■£F .n« KXWr

图1-2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CT 所见 右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如下: (一) 右圆锥支(Right Conus Branch, CA) 为右冠状动脉向右室发出的第一个分支, 分布于右室肺动脉圆锥 部前方,多为单支,且分布较恒定。此支如直接起于主动脉右窦,则 称副冠状动脉(Accessory Coronary Artery)或第三冠状动脉。在动脉 圆锥的前上方,相当于肺动脉瓣高度,有时可见左,右冠状动脉的圆 锥支形成动脉环(Vieussen 氏环),为两个冠状动脉间的重要侧枝循 环路径;圆锥支恰位于进入右心室的外科切口处, 手术切口时应该避 免损伤。 (二) 右房支(Right atrial artery) 右冠状动脉向后发出分布至右房壁,可分为右房前支( Right Arterior Atrial Branch )、右房中间支(Right Intermedia Atrial Branch) 和右房后支(Right Posterior Artrial Branch)。右房前支是右房支中 较恒定的一支,是右冠状动脉的第二分支(第一分支是圆锥支) ,白 右冠状动脉近侧段发出分支供应右房前壁和右心耳, 此支很大,有时 RA017 CAUM k¥P13D mA :310 ®00 mA ,网 Thlr C.ft Huv»f fu jian 304816 Aqr» <2 jcari M 16* 函 14 09 13:41 g JIANGUEN CENTRAL HOSP. CT SE-GME!KT83%OiIOs \Mneafl Pham %&3 阪 2W100

新技术------冠状动脉CTA

新技术------冠状动脉CTA 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是通过静脉内注射造影剂,经CT扫描、重建多方位影像来观察冠状动脉血管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无症状冠心病的筛查、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诊断、冠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等情况,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无创影像学诊断方式,且已成为实施经导管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看门人”,对有胸痛症状、疑诊冠心病的患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创,风险小,病人容易接受,可以重复多方位观察血管腔内外情况。其次,它可以显示DSA无法显示的斑块,并对斑块性质做出评判,发现解剖学变异,避免血管造影时的误操作;观察心肌有无梗死及室壁瘤形成。另外,冠脉CTA检查费用相对较低,适用于筛选病例,避免不必要的有创检查,还可为临床提供一些隐形患者。 目前我院开展冠状动脉CTA项目包括: 1、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和定量评价,主要用于冠心病的初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筛选。 2、冠状动脉斑块的检出和初步定性(例如: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部分钙化斑块)。 3、冠状动脉介入(内支架)术后随访,以及用于支架再狭窄的评价。 4、冠状动脉其它病变(例如:先天变异、畸形、动脉瘤、夹层等)的诊断。 5、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随访,用于桥血管的开通性和狭窄的评价。 科室简介 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进步,放射科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发展较为迅速的学科,放射科医生借助这些新技术,能更加深入地“窥探”人体内部病变情况。淄川区中医医院放射科经过最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已经打造成了集检查、诊断、辅助治疗为一体的综合科室。放射科拥有一支精诚合作,步调一致,齐心协力的精英团队。科室坚持质量第

早读StepbyStep!手把手教你读懂冠脉CTA

早读StepbyStep!手把手教你读懂冠脉CTA 冠脉CTA因其检查的方便性及准确性,在临床上使用越来越广泛,以下片子大家在临床上一定见过。 作为心内科大夫,不能仅仅会看报告,学会看并分析冠脉CTA图像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功,接下来一起学习! 适应症 首先我们需明确冠脉CTA适应症与不适用的情况: 适用情况 1. 用于除外冠心病 (1)不典型症状等冠心病可能性较低的患者 (2)有心前区不适但其他检查手段不支持冠心病 (3)急性胸痛伴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但ECG阴性 2. 非心脏外科手术前除外冠心病用于冠状动脉桥血管的检查。 3. 用于冠状动脉畸形的检查 不适用情况 1.健康体检 2.已确诊的冠心病或高度可疑的冠心病患者 3.冠状动脉存在严重钙化(Agatston钙化积分>400) 4.评价是否存在支架内再狭窄 5.过敏等不能使用对比剂的患者 6.冠状动脉斑块的定性与定量 7.心肌存活及心肌灌注的检测与评价 冠脉相关解剖

接下来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需要了解冠脉大体解剖: 冠状动脉由左冠窦和右冠窦发出。 正常情况下(非变异): 左冠窦一般发出LM(左主支),LM又分出LAD(左前降支)和LCX(左旋支); LAD的主要分支是D1(角支),D2(角第二支); LCX主要分支是OM1(钝圆支); 有时候LM还会发出Ramus(中间支)。 右冠窦发出RCA(右冠支)。 RCA主要分支是PDA(右后降支)。 将冠脉解剖熟记于心后,在看片子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为什么CTA有这么多种类型的图像,他们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优势与作用,哪些情况下应看哪种图像,带着这些问题,接着往下看。 成像模式 需要理解的一点CTA的图像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静脉注射碘造影剂,之后通过薄层扫描,最后的区别在于工作站的图像后处理,总体来讲,图像后处理有三种成像模式,分别是表面成像、曲面重建、冠脉探针模式,这三种不同的后处理模式,即本文最开始的各种不同的图形。 首先通过下图认识开篇所提到的不同种的CTA图像各自对应的后处理模式。 1. 表面成像(VR)可以显示心脏和冠脉的表面轮廓,只能观察冠状动脉起源、走形等大轮廓,不能看狭窄。 (1)VR看冠脉走行(如下图)

心脏的血管解剖(动脉篇、静脉篇)

心脏的血管解剖(动脉篇、静脉篇) 心脏的血管解剖(动脉篇、静脉篇) 2014-8-1 15:20阅读(4636)•赞(684) •评论 •转载(415) •分享(528) •复制地址 •收藏夹按钮收藏 •更多 上一篇 | 下一篇:女人一生离不开的... 掌握心脏的血管解剖,尤其是冠状动脉解剖是心血管科医生最基本的最起码要求。以下是虫哥制作的心脏动静脉模型 要是您觉得复杂,神经科医生笑了,虫哥经常CT室看见神经科医生对着重建的脑血管CTA发愣,尼玛,这哪里是血管,这些明明就是一堆草嘛,倒数第2堆,第3排那根草,叫狗尾巴草,供应左侧内囊,如果梗塞会引起右侧肢体偏瘫-----什么是专业这就叫专业,所以心脏就那么几根血管-----我们应该知足了

四叶虫 • 现在我们再添加3对相互对称的血管----因为对称,大家比较好记 1、右冠分出右缘支(粉红色),左冠的回旋支分出左缘支(粉红色)---分别在心脏左缘和右缘,这个不难吧 2、在右室前壁上部也就是动脉圆锥部(右室流出道的屋顶哦---具体在虫哥心脏大体解剖章节有介绍)右冠和前降支发出对称的一对动脉圆锥支(淡蓝色)(也可能不止一对) 3、右室前壁中部右冠和前降支发出对称的一对右室前支(蓝色)(也可能不止一对) 小贴士4 注意前降支发出的右室前支很多书把它写成左室前支,不能因为它来自左冠的前降支就叫左室前支,有的人做了一辈子PCI还把他当左室前支讨论,------那么左室前支在哪儿呢,别急马上就有分晓,让你大跌眼镜 再添加两根,我们马上就要大功告成了,在前降支和回旋支夹角中发出的一支血管叫对角支(蓝白相间色),也叫第一对角支,前降支再往后发出的叫第2对角支. 第3对角支(蓝白相间色)….. 小贴士5 经典的解剖学上只有符合从这个夹角当中发出的才叫对角支,只有不到一半

心脏的血管解剖,美呆了!

心脏的血管解剖,美呆了! 掌握心脏的血管解剖,尤其是冠状动脉解剖是心血管科医生最基本的最起码要求。以下是虫哥制作的心脏动静脉模型 要是您觉得复杂,神经科医生笑了,虫哥经常CT室看见神经科医生对着重建的脑血管CTA发愣,尼玛,这哪里是血管,这些明明就是一堆草嘛,倒数第2堆,第3排那根草,叫狗尾巴草,供应左侧内囊,如果梗塞会引起右侧肢体偏瘫-----什么是专业这就叫专业,所以心脏就那么几根血管-----我们应该知足了 现在我们再添加3对相互对称的血管----因为对称,大家比较好记 1、右冠分出右缘支(粉红色),左冠的回旋支分出左缘支(粉红色)---分别在心脏左缘和右缘,这个不难吧 2、在右室前壁上部也就是动脉圆锥部(右室流出道的屋顶哦---具体在虫哥心脏大体解剖章节有介绍)右冠和前降支发出对称的一对动脉圆锥支(淡蓝色)(也可能不止一对) 3、右室前壁中部右冠和前降支发出对称的一对右室前支(蓝色)(也可能不止一对) 小贴士4 注意前降支发出的右室前支很多书把它写成左室前支,不能因为它来自左冠的前降支就叫左室前支,有的人做了一辈子PCI还把他当左室前支讨论,------那么左室前支在哪儿呢,别急马上就有分晓,让你大跌眼镜 再添加两根,我们马上就要大功告成了,在前降支和回旋支夹角中发出的一支血管叫对角支(蓝白相间色),也叫第一对角支,前降支再往后发出的叫第2对角支. 第3对角支(蓝白相间色)….. 小贴士5

经典的解剖学上只有符合从这个夹角当中发出的才叫对角支,只有不到一半(43%)的人有这一支 如果不在夹角而由前降支向左(感谢xyzwd战友第一个指正)发出的数根都叫左室前支----呵呵,左室前支在这里,但是由于临床实践当中如果很靠近夹角处发出我们也叫它对角支,最靠近叫第一对角支,远一点叫第2对角支支,然后第3对角支…….叫的多了错误的东西也就成真理了,三人成虎就是这个意思,左室前支反而没人知道了,其实它就是我们所说的第2…3…4…对角支统称 好的,再上一张图大家默认一下 前降支和后降支遥相呼应组成一个环,包饶住了室间隔,他们个发出十几对穿隔支(白色)深入室间隔内部供血,有时在PCI时这些长的跟胡须一样的穿隔支可以作为前降支的鉴别标志 最后做一点点提高,因为窦房结和房室结比较重要,我们稍稍做个介绍,这样才能理解为什么心梗经常并发传导阻滞,病窦。 房室结主要由右冠发出的房室结支(绿白相间色)供血,注意是主要,次要的部分虫哥就不展开了 窦房结主要由窦房结(绿白相间色)支供血,窦房结支主要有二种形式93% 的人由右冠发出,7%由左冠回旋支发出,还有不同走向,和交叉供血方式这个就不做进一步介绍,做人不能太变态,大家直观了解一下就行 到这里亲们已经达到中级水平了,在上一副图大家默认一下 最后进入高级的坑爹部分的介绍,虫哥先列出一张表格,当然还有些名称和俗称可能没有写上,战友们可以跟帖补充,虫哥来修改 小贴士左缘支又叫钝缘支;右缘支又叫锐缘支,尼玛,经常搞混,

【微课堂】冠脉CTA:起源异常

【微课堂】冠脉CTA:起源异常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是指冠状动脉的起始、走行或分布异常,多数为主动脉上起源位置异常,对供血无明显影响。但'恶性'起源异常易导致严重的临床结局,应引起重视。冠脉CTA对三维解剖结构的显示优于冠脉造影,是诊断起源异常的可靠方法。本节课程徐磊教授将教您,如何通过冠脉CTA看多种起源异常。 一、常见的冠脉起源异常 1.冠脉起自窦嵴上 【图像解析】:冠脉CTA直观显示冠脉开口、冠状窦及窦嵴位置,

可发现冠脉起自于窦嵴上方,这种起源异常不影响冠脉血流。 2.右冠高位开口合并冠状动脉弓 【图像解析】:右冠高位开口于主动脉侧壁,同时合并冠状动脉弓,即右冠远端和回旋支之间汇合。冠脉CTA可直观显示冠脉开口和走行。 3.左主干缺如 【图像解析】: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单独起自冠状窦,这种类型的起源异常不影响冠脉血流。 二、恶性冠脉起源异常 1.冠脉起源于对侧冠状窦

这种起源异常从对侧冠状窦发出后,多在主动脉和肺动脉(PA)圆锥之间走行,心脏收缩时受压迫,导致缺血、心肌梗死乃至猝死的发生。 (1)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窦 【图像解析】:冠脉CTA可见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窦,走行于右室流出道和主动脉之间。因冠脉开口位置呈锐角发出,并受两大动脉挤压,导致开口处易狭窄。 (2)左冠状动脉起自右冠窦 类型1:左冠状动脉从右窦发出后,走行于右室流出道前方,后发出分支,这种类型不影响冠脉血流。

类型2:左侧冠脉走行于右室流出道和主动脉之间,开口受挤压导致明显狭窄。这种左冠脉起自右冠窦的风险远大于右冠脉起自左冠窦。 上述病例患者运动后发生晕厥,导致大面积心梗和严重心衰,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如上图所示)。 (3)回旋支起自右冠窦

冠脉血管解剖

掌握心脏的血管解剖,尤其是冠状动脉解剖是心血管科医生最基本的最起码要求。以下是虫哥制作的心脏动静脉模型 要是您觉得复杂,神经科医生笑了,虫哥经常CT室看见神经科医生对着重建的脑血管CTA发愣,尼玛,这哪里是血管,这些明明就是一堆草嘛,倒数第2堆,第3排那根草,叫狗尾巴草,供应左侧内囊,如果梗塞会引起右侧肢体偏瘫--—-—什么是专业这就叫专业,所以心脏就那么几根血管—--——我们应该知足了 如果要说心脏的血管解剖复杂绝对是人为因素造成,虫哥总结的原因大致如下 1、传统教学方式和二维图片枯燥,内容乏味,简单的东西也让他们写复杂了,明白的东西让他们写糊涂了,基于我们智商上的优势咱不能对这帮人要求太高 2、同一根血管有不同名称,不同简称,在不同专科又有不同俗称,还有英文名字,英文简称 比如这个孩子他学名叫沈鹤,艺名叫小沈阳,简称羊仔英文名字叫xiao-senyaner,简称、XSY 俗称二狗子——-——如果学医,以上你统统都得记住, 在学术讨论会时先发言的医生说,从心电图上看我觉得这个犯罪血管是二狗子,另一个医生说小沈阳的供血范围不应该影响到v5、v6,底下接着说xiao-senyaner如果做PIC一个支架可能不够,还有一个表示反对羊仔这种血管它一般都只放一个支架,靠近左主干例外,其实他们刚才讨论的都是学名叫沈鹤的那根血管,晕了吧,这个才一根血管的讨论,再多混搭几根看你晕不晕,什么叫折腾,这就叫折腾,中华文化就是博大精深“回”字还有八种写法呢,所以在中国学医,你只能认命 3、不同的插图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命名甚至以讹传讹造成混乱,图上的越多混乱,同一个部位,前一张图的名称跟后一张图说不定就矛盾了,大家可以翻翻以前的帖子 所以为了尽量避免犯上述错误,虫哥解决方法如下 1、全三维视频教学解说---目前还在制作,考虑视频附件太大,本帖我会转化成一些动态图片

-冠脉解剖

右冠脉系统包括 左冠脉系统包括 LMCA CB GCV PDA PLV AM LCx 右冠(RCA ), 圆锥支(CB ), 右室支(RVB ), 锐缘支(AM ), 后降支(PDA ) 后左室支 (PLV )。 冠状静脉系统包 括冠状窦 心大静脉 心中静脉 心小静脉 (CS ), (GCV ), (MCV ) (SCV )。 左主干(LMCA ), 左旋支(LCx ), 前降支(LAD ), 对角支(DB ) 钝缘支(0M )。

平扫所见: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段少许钙化 增强所见:主动脉不宽,各房室不大。冠状动脉右优势型,左冠主干显示良好,未见明确狭窄征象。左前降支近段管壁增厚,并可见钙化及非钙化板块, 考虑存在中度狭窄,远端血管显示尚可,对角支及左回旋支显示尚可,未见明确狭窄。右冠状动脉远端局限性管壁增厚,管腔考虑中度狭窄,其主要分 支未见明确狭窄征象。 诊断: 1、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少许钙化; 2、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段管壁增厚并钙化,考虑中度狭窄,右冠状动脉远段局限性中度狭窄。 CT 表现:横断位扫描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分布呈右侧优势型。右冠状动脉( 发斑块形成,以钙化斑为主。中段可见管腔结构显示不清,远段供血较弱。左冠状动脉主干( 旋支(LCX ),LAD 及LCX 近中段可见多发钙化斑块形成,尤以 LAD 近中段明显。管腔狭窄 程度约 80%,LCX 中段可见一重度狭窄,约 印象:冠脉三支病变,重度狭窄,其中 RCA 中段管腔内未见明显造影剂充填,不除外闭塞并远侧侧枝循环形成可能 1、 冠状动脉平扫: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合计 2、 冠状动脉增强扫描:右优势型。 左主干先英豪,管腔未见狭窄; 前降支近段混合斑块,管腔轻度狭窄,中远段未见狭窄性改变。对角支显影良好。回旋支钝缘支管腔显影良好,散在钙化为主斑块,管腔未见有意义狭 窄。 右冠状动脉各段管腔显影良好,管壁散在钙化斑块,未见有意义狭窄;后降支,左室后支显影良好,后降支少量钙化斑块。 3、 左心室心肌灌注密度均匀。 4、 所扫描范围双肺纹理显示清晰,纵膈少量钙化影。 左侧冠状动脉开口于左窦,左主干未见异常。前降支近段可见斑片状钙化,管腔未见狭窄,其分支第一、第二对角支管腔未见狭窄。旋支可见多发点状 钙化及低密度斑块形成,管腔多发狭窄,最窄处近段重度狭窄,管腔狭窄约 90%以上。前降支中段部分走形于浅肌层内。 右侧冠状动脉开口于右窦,右侧冠状动脉主干多发低密度斑块形成,管腔多发轻度狭窄,其分支后降支、左室后支管壁规则,管腔未见狭窄。 RCA )起自主动脉右窦,沿冠状沟及后室间沟下行,全程可见多 LM )起自主动脉左窦。随即分支为左前降支( LAD )及回 80%。 313分,前降支占124分。

冠状动脉CTA分析及报告指南(1)

冠状动脉CT图像解读和报告指南:2014年国际心血管CT协会指南 2015-09-21CT技术在线 源自:SCCT中国区论坛 1. 第一部分:冠状动脉CT图像的解读 1.1 序 64排CT应用五年后,国际心血管CT协会(SCCT)于2009年发布了冠状动脉CT造影(CCTA)解读和报告指南。此后,CT设备不断更新,CCTA也有了更为广泛的临床应用,新技术的发展也使生理学评估成为可能。因此,有必要及时更新指南以顺应CCTA的发展及临床应用。本次指南基于大量的研究结果和数据,致力于提高CCTA 的实践标准,是提高诊断水平的工具文件。 2. 简介 2.1 CCTA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对比 CCTA和ICA有重要的相似也有不同。CCTA沿用ICA一直应用的冠状动脉分段及狭窄程度分类标准。但CCTA可提供ICA无法观察的斑块及斑块成分的信息,还可显示除冠状动脉外的心血管和心外结构,包括心肌、心包、瓣膜形态和功能、主动脉和肺动脉等。全面解读CCTA报告,需观察所有解剖结构。 2.2 本指南的局限性 心血管CT不仅用于冠状动脉的评价,还广泛应用于先心病、心肌病、心包和瓣膜性心脏病,胸部疾病及外周动静脉疾病,但一个指南很难涉及这么大范围。因此,本指南主要阐述CCTA,也包括扫描范围内的心脏及心外结构,以便全面系统地解读CCTA。 2.3 报告医生的资质 可靠解读CCTA报告需具备以下知识:(1)正常冠状动脉及心脏解剖;(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其它异常的病理生理;(3)冠状动脉平扫、CCTA和心脏的特征性表现;(4)CT技术及其局限性;(5)心脏三维软件的应用;(6)识别和克服图像伪影的能力。具备上述技能需要临床经验和相应的培训指导。在美国,获得CCTA报告医师上岗资质必须通过SCCT组织的考试。 3. 解读CCTA的根本原则 3.1 三维数据和工作站 CCTA图像采集应是各向同性的亚毫秒三维门控数据,利于不同形式的三维重建。由于冠状动脉结构复杂,运动和钙化易形成伪影,病变形态微小,解读CCTA图像必须采用心脏特异性软件,经二维和三维重建图像全面观察,包括横轴位,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 M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T)。CCTA 采集模式有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或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步进模式)。通过重建更合适期相可减少心率相关伪影。因此,正确解读CCTA须熟悉采集和重建过程,消除可校正的伪影。 3.2解读CCTA的图像形式 3.2.1轴位图像

CTA血管解剖-13页精选文档

⑴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 LCA) 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左Valsalva窦的中上部,窦嵴下约1cm处,位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后方。发出后为左主干(LM),行走于主肺动脉和左心耳间的左房室沟内,右室流出道的后面。LM直径4~7mm,可延伸0~10mm,再分支成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LCX)。 ①左前降支(LAD)由LM向前下沿前室间沟行走于左右心室间,远抵心尖部,在78%的心脏中折向心脏膈面的后室间沟与后降支吻合。主要向左室游离壁、室间隔前上2/3及心尖部供血。沿途发出对角支和前室间隔支。 对角支(diagonal, D):从LAD发出1~3支至左室游离壁,向左室前侧壁、前壁供血。部分心脏的第1对角支由左主干上LAD和LCX之间发出,称中间支(intermediat ramus,IR)。 前间隔支(septal, S):从LAD向室间隔垂直发出5~10支,向室间隔前上2/3和心尖部供血。 ②左回旋支(LCX)呈近乎直角从LAD发出,沿左房室沟向左后行走至后室间沟。向左室侧壁、后壁供血。约8%的呈左优势型,此时,LCX延伸至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PD) 中止在心尖部与前降支终末端吻合。 钝缘支(OM)从LCX发出1~3支,向左室游离壁和心尖行走,向左室侧壁、后壁供血。 左房旋支从LCX近侧端发出1~2支至左房,向左房侧面、后面供血。 ⑵右冠状动脉(RCA) 开口于右Valsalva窦的外侧中上部,窦嵴下约1cm处,位于主动脉根部的右前方。发出后,行走于主肺动脉干和升主动脉根部间的右房室沟内,绕向心脏右后

方再向左后行走至后十字交叉处,分成后降支和左室后侧支。直径约3~5mm。其开口和起始部的走行有较大的生理变异。 圆锥支(conus branch, CB)右冠状动脉的第1分支,向左前上方经右室流出道走行,向右室左前上方和肺动脉圆锥供血。约50%的心脏CB单独开口于RCA 开口上方。 窦房结支(sinus branch, SN)向右后上方走行,供应窦房结和右心房。 右室支(right ventricular, RV)向左前方行走,通常为1支,供应右室前壁。锐缘支(acute marginal, AM)向右下方行走,有1支或以上,供应右室侧壁。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PDA)从RCA由后十字交叉处分出,沿后室间沟下行至心尖与LAD吻合。沿途发出数支后室间隔支与前间隔支吻合。供应左、右室后壁、右室下壁、后室间隔。 左室后侧支(posterolateral ,PL)为RCA越过后十字交叉后的延续,沿途发出数支分支,末端与LCX吻合。供应左室膈面。 房室结支(AVM)在房室交叉处附近由优势动脉发出,供应房室结和房室束。 优势血管是指发出后降支(PDA)和左室后侧支(PL)供应室间隔的后隔部分和左心室膈面的血管。约85%的人是RCA优势型,即右冠状动脉发出后降支及左室后侧支(right dominant,但注意不能理解为RCA比LCA更重要)。8%的人群是LCA优势型(left dominant) 即后降支、左室后侧支及房室结支均由左回旋支发出。7%的人为均衡型,即RCA发出PDA,而LCX发出PL,同时还可能发出第2 支PDA而形成双PDA。此外,房室结支约90%由RCA发出,8%~10%由LCX发出。而窦房结支59%由RCA发出,38%由LCX发出,3%有双重血供。 冠状动脉解剖学: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肌血、氧的血管,它的解剖形态颇多

虫哥说图系列3 冠脉解剖与成像

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对虫哥说图系列的章节编排做出修正,正式更名为心脏解剖与临床入门精要------虫哥说图篇。 保留心脏解剖学概要--前言,第一篇心脏大体解剖将(4传导解剖)、(5缺血定位)、(6心律失常定位)、(7电生理入门)、(8 室间隔解剖)内容精简后归入第一篇,第二篇更名为心脏血管造影解剖,会在原帖动静脉解剖内容基础上增加冠脉造影内容,第3篇冠脉断层切面解剖阐述心脏断层CT和CTA解剖第四篇:心脏超声切面解剖保持不变,并适当增加M超知识,因建模的原因暂时删除先天性心脏病解剖与成像章节。 纯手工打造三维模型,品味卓尔不凡 虫眼看图,从三维角度诠释心脏结构,揭开心脏解剖与临床的是非恩怨。 大型探索类栏目--------------------------虫哥说图即将震撼登场 不熟悉心脏解剖我们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心电图、电生理,我们就不能很好的理解二维超声,我们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冠脉成像,我们可能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心内科医生,可以说心脏解剖是心血管专业基础的基础。 以下,本虫将尝试用十个系列,由简入繁揭开心脏解剖与临床的秘密...... 虫哥说图系列1 心脏的大体解剖 虫哥说图系列2 心脏的血管解剖(动脉篇、静脉篇) 虫哥说图系列3 冠脉解剖与成像(冠脉造影篇、心脏CTA篇) 虫哥说图系列4 心梗的缺血定位 虫哥说图系列5 心脏的传导组织解剖 虫哥说图系列6 心律失常的解剖定位 虫哥说图系列7 心脏解剖与电生理入门 虫哥说图系列8 混乱的室间隔解剖

虫哥说图系列9 二维超声与心脏解剖入门 虫哥说图系列10 先天性心脏病的解剖与成像1 1

1

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