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研究方法复习笔记

材料研究方法复习笔记
材料研究方法复习笔记

材料研究方法复习笔记

第一章 红外光谱(IR) Infra-red spectroscopy (见课本P261)

(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

1. 红外区是电磁总谱中的一部分,波长在0.7-1000μm 之间,红外区又可分为

三个区域:(1)近红外区:0.75-2.5μm

(2)中红外区:2.5 -25μm ,分子的基频振动

(3)远红外区:25-1000 μm ,分子转动及晶体的晶格振动

2.为什么红外光谱称为振转光谱?

当分子经光照射吸收后,运动状态将从基态跃迁到高能量的激发态。由于

粒子运动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它不能占有任意能量,被分子吸收的光子,其能量

必须等于分子动能的两个能级之差,否则不能被吸收。

λ

c h hv E == 分子吸收光子能量后,根据能量大小可引起转动、振动和电子能阶的跃迁等。

红外光谱就是由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引起的,故称为振-转光谱。

3.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

产生红外吸收满足两个条件:

(1) 辐射应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

(2) 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偶合作用。

对称分子:没有偶极矩,辐射不能引起共振,无红外活性。如:N2、O2、Cl2 等。

非对称分子:有偶极矩,红外活性。

红外吸收谱带的强度与分子数有关,但也与分子振动时偶极矩变化率有关,

变化率越大,吸收强度也越大,因此极性基团如羰基、胺基等。

4.若以波数的形式来表示双原子分子的振动频率,则:

μπK c v 21

=-

K 为化学键的力常数,与键能和键长有关,

μ为双原子的折合质量,μ =m 1m 2/(m 1+m 2)

发生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和键的力常数,即取决

于分子的结构特征。

化学键键强越强(即键的力常数K 越大),原子折合的质量越小,化学键的

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

5.基团特征频率

(1)X —H 伸缩振动区(4000 ----2500 cm -1 )

(a )—O —H 3650 ---3200 cm -1 确定 醇,酚,酸

在非极性溶剂中,浓度较小(稀溶液)时,峰形尖锐,强吸收;当浓度较大

时,发生缔合作用,峰形较宽。

(b )饱和碳原子上的—C —H

—CH3 2960 cm -1 反对称伸缩振动

2870 cm -1 对称伸缩振动

—CH2— 2930 cm -1 反对称伸缩振动 3000 cm -1 以下

2850 cm -1 对称伸缩振动

—C —H 2890 cm-1 弱吸收

(c )不饱和碳原子上的=C —H ( C —H )

苯环上的C —H 3030 cm -1

=C —H 3010 --2260 cm -1 3000 cm -1 以上

C —H 3300 cm -1

(2).双键伸缩振动区(1200 --1900 cm -1 )

(a ) RC=CR ’ 1620--1680 cm -1

强度弱, R=R ’(对称)时,无红外活性。

(b )单核芳烃的C=C 键伸缩振动(1626 --1650 cm -1 )

苯衍生物在 1650--2000 cm -1 出现C-H 和C=C 键的面内变形振动的泛频吸

收(强度弱),可用来判断取代基位置。

(c )C=O (1850 --1600 cm -1 )

碳氧双键的特征峰,强度大,峰尖锐。

(3) .叁键(C ≡C)伸缩振动区(2500---1900 cm -1 )

(1)RC ≡CH (2100--2140 cm -1 )

RC ≡CR ’ (2190--2260 cm -1 )

R=R 时,无红外活性

(2)RC ≡N (2100---2140 cm -1 ) 非共轭 2240--2260 cm -1

共轭 2220--2230 cm -1

(4) X —Y ,X —H 变形振动区 < 1650 cm -1

指纹区(1350 --650 cm -1 ) ,较复杂。

C-H ,N-H 的变形振动;

C-O ,C-X 的伸缩振动;

C-C 骨架振动等,精细结构的区分。

6.红外光谱图解析

不饱和度U :有机分子中碳原子的不饱和程度如CmHnOqNrXs

2)

(22s r n m U +--+=

通常规定双键和饱和环状结构的不饱和程度为1,叁键的不饱和程度为2,

苯环的不饱和程度为4。

7.影响峰位变化的因素

(1)电子效应

a.诱导效应:吸电子基团使吸收峰向高频方向移动(蓝移)

b.共轭效应

规律:共轭效应使共轭体系中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结果使原来的双键(如羰基)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力常数降低,结果振动频率降低。

(2)氢键效应

氢键(分子内氢键;分子间氢键):对峰位,峰强产生极明显影响,使伸缩振动频率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8.定性分析

红外解谱四要素

1.峰位

2.峰强

3.峰形

4.关联峰

峰位:各种特征基团的吸收峰位要记清。

峰强:不同基团的峰:极性较强的基团(如C=O,C-X)振动,吸收强度较大;极性较弱的基团(如C=C,N-C等)振动,吸收强度较弱。

峰形:不同基团在同一频率范围内都可能有红外吸收,如-OH、-NH2的伸缩振动峰都在3400--3200 cm-1,但二者峰形状有显著的不同。此时峰形的不同有助

于基团的鉴别。

如:在3200-3600cm-1存在吸收峰,宽而钝的峰常是-OH,而尖峰可能是氨基。关联峰:指由一个基团引起的一组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特征峰。一个有机基团有时具有多个特征吸收峰,反之若谱图中同时有这些吸收峰都指证某一个有机基团,则分析结果更可靠!

第二章紫外光谱(UV) Ultra V oilet Spectroscopy(见课本P252)

1.紫外产生的原因(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

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于有机分子在入射光的作用下,发生了价电子的跃迁,

。电子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较大,使分子中的价电子由基态E0跃迁到激发态E

其能量一般在1--20eV。

几乎所有的UV吸收光谱都是由π-π*跃迁或n-π*跃迁所产生的,且n-π*跃迁一般都是弱吸收(ε<100)。

2.专业术语

(a)发色团:引起电子跃迁的不饱和基团,般为带有π电子的基团。

(b) 助色团:本身并无近紫外吸收,但与发色团相连时,常常要影响λmax和εmax的基团。特点:助色团一般是带有p电子的基团。

(c) 红移与蓝移

红移——由取代基或溶剂效应引起的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

蓝移——由取代基或溶剂效应引起的λmax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现象。

(d) 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增色效应——使最大吸收强度(εmax)↑的效应。

减色效应——使最大吸收强度(εmax)↓的效应。

3.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在UV-Vis 光区内可任意选择不同波长的光测定吸光

度的仪器。主要应用定性分析,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推断,纯度检查和定量测

定。紫外光谱主要用来研究共轭体系的化合物。

第三章 核磁共振(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见课本P317)

1. 核磁共振波谱是吸收光谱的一种,在NMR 中,是用频率为兆赫数量级的电

磁波照射于强磁场下的原子核,使其能级发生分裂。当吸收的能量与原子核能级

差相等时,就会发生原子能级的跃迁,从而产生一种吸收光谱---核磁共振光谱。

自旋量子数等于零的原子核有16O,12C,32S,28Si 等,这些原子核没有自旋现象,

因而没有磁矩,不产生共振吸收光谱,故不能用核磁共振来研究。

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原子核由于自旋而具有磁矩。

2.发生核磁共振的条件

π

γν200H = 发生共振时射电频率ν0与磁场强度H 0之间的关系。

讨论:

(1)在相同的磁场中,不同原子核发生共振时的频率各不相同,根据这一点可以

鉴别各种元素及同位素。

(2)对于同一种核,γ值一定。当外加磁场一定时,共振频率也一定。

3.屏蔽作用与化学位移

(1)屏蔽作用

在外磁场作用下,运动着的电子产生相对于外磁场方向的感应磁场,起到屏

蔽作用,使氢核实际受到的外磁场作用减小:

0)1(H H σ-=

σ:屏蔽常数,σ越大,屏蔽效应越大。

在外磁场H 0的作用下核的共振频率为:π

σγ2)1(0-=H v γ为磁旋比 (2)化学位移

在有机化合物中,各种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不同(结构中不同位置)共振

频率有差异,即引起共振吸收峰的位移,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通常以四甲基

硅烷(TMS)为基准进行衡量。

与裸露的氢核相比,TMS 的化学位移最小。规定0=TMS δ,其他种类的氢核

位移为正值。

ppm v v v TMS

s 6010?-=δ s v 为样品吸收峰的频率

TMS v 为四甲基硅烷吸收峰的频率

注:化学位移无量纲

5.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a 电负性

与质子相连元素的电负性越强,吸电子作用越强,价电子偏离质子,屏蔽

作用减弱,信号峰在低场出现。

b 电子环流效应

价电子产生诱导磁场,质子位于其磁力线上,与外磁场方向一致,去屏蔽。

在低场高位移处出现。

苯环上的6个π电子产生较强的诱导磁场,质子位于其磁力线上,与外磁场

方向一致,去屏蔽。

c 氢键和溶剂效应

除了以上讨论的影响质子位移的主要因素之外,由于NMR 试验样品配成溶

液或采用纯液体,因此溶质和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溶剂效应)和氢键的形

成,对化学位移的影响有时也很明显。

6.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

自旋核与自旋核的相互作用称为自旋-自旋耦合,简称自旋耦合。

自旋耦合作用的结果使得共振峰形发生变化,引起峰的裂分,使谱线增多称

为自旋-自旋裂分,简称自旋裂分。

分裂峰数是由相邻碳原子上的氢数决定的。分裂峰数:n+1 规律;n 为邻碳原子

上的氢数;峰的相对面积比等于二项展开式系数。

7.谱图解析

应用NMR 鉴定化学结构时,可采用下列步骤进行:

(1) 探询或者用元素分析、分子量测定;或用质谱决定分子式:

(2)计算不饱和度U :有机分子中碳原子的不饱和程度,如CmHnOqNrXs

2)

(22s r n m U +--+=

(3)计算各峰的数目和相对面积,求出不同基团间的H 原子数之比 ;

(4)确定化学位移大约代表什么基团,在氢谱中要特别 注意孤立的单峰,然后

再解析耦合峰;

(5)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图谱,仅仅靠核磁共振谱来确定结构会有困难,还要与

其他分析手段配合。

第四章 色谱分析

1.色谱法的共同特点:

任何色谱法都存在两个相,即流动相和固定相;流动相可以是气体或液体,

固定相为固体或涂渍在固体表面的高沸点液体;

流动相对固定相作相对运动,它携带样品通过固定相;

被分离样品中各组分与色谱两相间具有不同的作用力, 这种作用力一般表

现为吸附力或溶解能力,正是这种作用力的差异导致通过各组分通过固定相时达

到彼此分离。

2.相关概念

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 ):色谱法中,填入柱管内静止不动的一相(固体或液体)

称为固定相。如离子交换树脂法中的树脂相。

流动相(mobile phase):携带样品流过固定相的流体(一般是气体或液体)称为流

动相。

色谱柱(chromatography column):装有固定相的管子称为色谱柱。

基线:无试样通过检测器时,检测到的信号即为基线。

基线漂移:基线随时间定向缓慢地变化。

峰高h(peak hight ):峰的顶点到峰底之间的垂直距离。

峰面积A(peak area):峰与峰底之间的面积。

保留时间(t R):组分从进样到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死时间(t M):不与固定相作用的气体(如空气)的保留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t R '):t R'= t R-t M

3.色谱法分类

(1)按两相状态分类

a 气相色谱(GC):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按分离柱不同可分为: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按固定相的不同又分为:气固色谱(GSC)和气液色谱(GLC).

b 液相色谱(LC):流动相为液体(也称为淋洗液)。按固定相的不同分为:液固色谱和液液色谱。

(2)按分离机理分类

利用组分在吸附剂(固定相)上的吸附能力强弱不同而得以分离的方法,称为吸附色谱法。

利用组分在固定液(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称为分配色谱法。利用组分在离子交换剂(固定相)上的亲和力大小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称为离子交换色谱法。

4.色谱分析的基本理论

(1)热力学理论:塔板理论——平衡理论

把色谱分离的过程模拟为精馏塔的分离过程,把色谱柱比作一个精馏塔。(2)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

5.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1)、色谱定性鉴定方法

A.利用纯物质定性的方法

利用保留值定性:通过对比试样中具有与纯物质相同保留值的色谱峰,来确定试样中是否含有该物质及在色谱图中的位置。不适用于不同仪器上获得的数据之间的对比。

利用加入法定性:将纯物质加入到试样中,观察各组分色谱峰的相对变化。

B.利用文献保留值定性

相对保留值r21:相对保留值r21仅与柱温和固定液性质有关。在色谱手册中都列有各种物质在不同固定液上的保留数据,可以用来进行定性鉴定。

C.与其他分析仪器联用的定性方法

(2)、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A.外标法

将待测组分的纯物质配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使浓度与待测组分接近,然后取固定量的上述溶液进行色谱分析,得到各标准样品的对应色谱图。

再在同样的条件下(同样的色谱操作条件和进同样的体积),分析待测试样,得到色谱图。

B. 内标法

内标物要满足以下要求:

(1)试样中不含有该物质;

(2)与被测组分性质比较接近;

(3)不与试样发生化学反应;

(4)出峰位置应位于被测组分附近,且无组分峰影响。

6.凝胶渗透色谱(GPC)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以凝胶为固定相。凝胶是一种经过交联的、具有立体网状结构和不同孔径的多聚体的通称。如葡聚糖凝胶、琼脂糖等软质凝胶;多孔硅胶、聚苯乙烯凝胶等硬质凝胶;聚合物在分离柱上按分子流体力学体积大小被分离开。

第五章热分析(见课本P208)

1.热分析(thermal analysis):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的技术。

2.三种热分析的比较

3.影响DTA曲线的主要因素

差热分析曲线的峰形、出峰位置和峰面积等受多种因素影响,大体可分为仪器因素和操作因素,

仪器因素是指与差热分析仪有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炉子的结构与尺寸;坩埚材料与形状;热电偶性能等。

4.影响TG曲线的主要因素

仪器因素:(1)升温速率(2)炉内气氛(3)坩埚材料(4)支持器和炉子的几何形状(5)走纸速度,记录仪量程(6)天平和记录机构的灵敏度样品因素:(1)样品量(2)样品的几何形状(3)样品的装填方式(4)样品的属性

第六章 电子显微分析(见课本P124)

1.分辨本领指显微镜能分辨的样品上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以物镜的分辨本领定义显微镜的分辨本领。波长是光学透镜分辨率大小的决定因素。

α

λsin 61.000n r M R r =??=? 2.电磁透镜的相差

控制电子束的运动在电子光学领域中,主要使用电磁透镜装置,但电磁透镜在成像时会产生像差----由于透镜物理条件的限制,所成的像会模糊不清或发生畸变,形成的所有缺陷和偏差统称为像差。像差分为几何像差和色差两类。

几何像差:由于透镜磁场几何形状上的缺陷而造成的像差。主要指球差和色散。

色差:由于电子波的波长或能量发生一定幅度的改变而造成的像差。

3.电磁透镜的分辨本领

电磁透镜的本领由衍射效应和球面像差来决定。 衍射效应对分辨本领的影响:α

λsin 61.000n r M R r =??=? 球差对分辨本领的影响:341αs s C r =

必须确定一个最佳孔径半角,使得衍射效应Airy 斑和球差散焦斑尺寸大小相等时,表明两者对透镜分辨本领影响效果一样。目前电镜的最佳分辨本领达到0.1nm 。

4.电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图

(1)透射电子:透射电子信号由微曲的厚度,成分和晶体结构决定。用于TEM 的成像和衍射。

(2)背散射电子:入射电子穿透到离核很近的地方被放射,而没有能量损失,来自样品几百nm 沉度范围,其产额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多,用作样貌分析,成分分析以及结构分析。

(3)二次电子:入射电子撞击样品表面原子的外层电子,把它激发出来,就形

成低能量的二次电子,来自表层5--10nm深度范围;对样品表面化状态十分敏感。不能进行成分分析,主要用于分析样品表面形貌。

(4)吸收电子:其衬度恰好和SE或BE信号调制图像衬度相反;与背散射电子的衬度互补。吸收电子能产生原子系数衬度,即可用来进行定性的微区成分分析。(5)特征X射线:如果入射电子把样品表面原子的内层电子撞出,被激发的空穴有搞能级电子填充,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放出,就形成特征X射线,来自样品较深的区域。可用于元素分析。

(6)俄歇电子:如果入射电子把外层电子打进内层,原子被激发,为释放能量而电离出次外层电子,叫做俄歇电子。各元素的俄歇电子能量值很低;来自样品表面1--2nm范围。它适合做表面元素分析。

5.透射电镜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透射电镜:是以波长极短的电子束作为照明源,用电子透镜聚焦成像的一种具有高分辨本领,高放大倍数的电子光学仪器。其光路图与光学显微镜基本类似。

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束与样品发生作用,通过透射电子的多少产生反映样品微区厚度,平均原子序数,晶体结构或位向差别的多种信号。

6.TEM样品的制备

TEM样品的制备方法:支持膜法,复型法,超薄切片法。(课本P134)

高分子材料必要时还要:染色,刻蚀。

7.衬度

衬度:是指试样不同部位由于对入射电子作用不同,经成象放大系统后,在显示装置上(图象)显示的明暗差异。

1.透射电镜图象衬度包括:

振幅衬度包括散射衬度和衍射衬度。前者是由于入射电子对样品的散射而引起的,是非晶态形成衬度的主要原因。后者是样品对电子的衍射引起的,是晶体样品的主要衬度。

相位衬度由散射电子波与入射电子波产生位相差,从而在像平面上干涉而形成衬度。

2.SEM像衬度

(1)表面形貌衬度

利用与样品形貌比较敏感的物理信号(二次电子)作为显像管的调制信号,所得到的像衬度称为表面形貌衬度。通常表面形貌衬度与原子系数没有明确的关系。

由于二次电子信号主要来自样品表曾5--10nm深度范围,它的强度与原子序数没有明确的关系,而仅对微区刻面相对于入射电子束的方向十分敏感,且二次电子像分辨率比较高,所以特别适用于显示形貌衬度。

入射电子束与试样表面法线间夹角越大,二次电子产额越大。

(2)原子序数衬度

原子序数衬度又称为化学成分衬度。它是利用样品微区原子序数或化学成分变化敏感的物理信号作为调制信号得到一种显示微区化学成分差别的像衬度。这些信号主要有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和特征X射线等。

背散射电子像衬度

背散射电子信号强度随原子的序数Z增大而增大,样品表面上平均原子序数较高的区域,产生较强的信号,在背散射电子像上显示较亮的衬度。因此可以根据背散射电子像衬度来判断相应相应区域原子序数的相对高低。

第七章X射线衍射分析(XRD)(见课本P58)

1.X射线的性质

1) 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2) X射线的波长:10-2 ~ 102 ?

3) X射线的λ(?)、振动频峰ν和传播速度C(m·s-1)符合

λ= c /ν

2.X射线产生的原因

自由电子作定向的高速运动,高速运动的电子流突然被减速。

3.X射线谱

Ⅰ、连续谱线(“白色”x射线):多种波长连续变化的混合射线。

Ⅱ、单色x射线(特征x射线):为单一波长的特征谱线。

高速电子将原子内层电子激发,系统能量升高,外层电子会跃入内层的空位,同时产生特征的电磁波。

4.X射线的散射

原子对X射线的散射:使得X射线发生散射的物质主要是物质的自由电子及原子核束缚的非自由电子,后者有时可称为原子对X射线的散射。

相干散射:X射线的散射,当入射线与散射线波长相同时,相位滞后恒定,散射线之间能相互干涉,称为相干散射。

非相干散射:当散射线波长与人射线波长不同时,散射线之间不相干,则称之为非相干散射。而康普顿散射即为非相干散射。

5.X射线衍射定律

2d sinθ= nλ

上式即为著名的布拉格方程,式中n为整数,d为晶面间距,λ为入射X 射线波长,θ称为布拉格角或掠射角,又称半衍射角,实验中所测得的2θ角则称为衍射角。

布拉格方程+ 光学反射定律→布拉格定律(X射线反射定律)

6.布拉格方程的应用:

1)已知波长λ的X射线,测定θ角,计算晶体的晶面间距d,结构分析;

2)已知晶体的晶面间距,测定θ角,计算X射线的波长,X射线光谱学。

材料研究方法期末复习资料(不错)

材料研究方法复习 X射线,SEM(扫描电子显微镜),TA,DTA,DSC,TG,红外,拉曼 1.X射线的本质是什么?是谁首先发现了X射线,谁揭示了X射线的本质? 本质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波长介于0.01-1000A。189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首先发现了X射线,1912年由德国物理学家laue揭示了X射线本质。 2.试计算波长0.071nm(Mo-Kα)和0.154A(Cu-Kα)的X射线束,其频率和每个量子的能量? E=hν=hc/λ 3.试述连续X射线谱与特征X射线谱产生的机理 连续X射线谱:从阴极发出的电子经高压加速到达阳极靶材时,由于单位时间内到达的电子数目极大,而且达到靶材的时间和条件各不相同,并且大多数电子要经过多次碰撞,能量逐步损失掉,因而出现连续变化的波长谱。 特征X射线谱: 从阴极发出的电子在高压加速后,如果电子的能量足够大而将阳极靶原子中内层电子击出留下空位,原子中其他层电子就会跃迁以填补该空位,同时将多余的能量以X射线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结果得到具有固定能量,频率或固定波长的特征X射线。 4. 连续X射线谱强度随管电压、管电流和阳极材料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 发生管中的总光子数(即连续X射线的强度)与: 1 阳极原子数Z成正比; 2 与灯丝电流i成正比; 3 与电压V二次方成正比: I 正比于i Z V2 可见,连续X射线的总能量随管电流、阳极靶原子序数和管电压的增加而增大 5. Kα线和Kβ线相比,谁的波长短?谁的强度高?

Kβ线比Kα线的波长短,强度弱 6.实验中选择X射线管以及滤波片的原则是什么?已知一个以Fe为主要成分的样品,试选择合适的X射线管和合适的滤波片? 实验中选择X射线管要避免样品强烈吸收入射X射线产生荧光幅射,对分析结果产生干扰。必须根据所测样品的化学成分选用不同靶材的X射线管。 其选择原则是: Z靶≤Z样品+1 应当避免使用比样品中的主元素的原子序数大2-6(尤其是2)的材料作靶材。 滤波片材料选择规律是: Z靶<40时: Z滤=Z靶-1 Z靶>40时: Z滤=Z靶-2 例如: 铁为主的样品,选用Co或Fe靶,不选用Ni或Cu靶;对应滤波片选择Mn 7. X射线与物质的如何相互作用的,产生那些物理现象? X射线与物质的作用是通过X射线光子与物质的电子相互碰撞而实现的。 与物质作用后会产生X射线的散射(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X射线的吸收,光电效应与荧光辐射等现象 8. X射线强度衰减规律是什么?质量吸收系数的计算? X射线通过整个物质厚度的衰减规律: I/I0 = exp(-μx) 式中I/I0称为X射线穿透系数,I/I0 <1。I/I0愈小,表示x射线被衰减的程度愈大。μ为线性吸收系数 μm表示,μm=μ/ρ 如果材料中含多种元素,则μm=Σμmi w i其中w i为质量分数 9.下列哪些晶面属于[111]晶带? (111)、(3 21)、(231)、(211)、(101)、(101)、(133),(-1-10),(1-12), (1- 32),(0-11),(212),为什么?

2013年秋季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研究方法》期中考试复习题

2013年秋季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材料研究方法》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短波限 各种管电压下的连续X射线谱都具有一个最短的波长值,该波长值称为短波限。P6。 2)吸收限 吸收限是指对一定的吸收体,X射线的波长越短,穿透能力越强,表现为质量吸收系数的下降,但随着波长的降低,质量吸收系数并非呈连续的变化,而是在某些波长位置上突然升高,出现了吸收限。每种物质都有它本身确定的一系列吸收限。P13。 3)特征X射线 U时,在连续谱的某些特当加于X射线管两端的电压增高到与阳极靶材相应的某一特定值 k 定的波长位置上,会出现一系列强度很高、波长范围很窄的线状光谱,它们的波长对一定材料的阳极靶有严格恒定的数值,此波长可作为阳极靶材的标志或特征,故称为特征X射线。P8。 4)相干散射 当入射线与原子内受核束缚较紧的电子相遇,光量子不足以使原子电离,但电子可在X射线交变电场作用下发生受迫振动,这样的电子就成为一个电磁波的发射源,向周围辐射电磁波,这些散射波之间符合波长相等、频率相同、位相差相同的光的干涉条件,故称相干散射。P11。 5)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入射X射线的光量子与物质原子中电子相互碰撞时产生的物理效应。当入射光量子的能量足够大时,可以从被照射物质的原子内部(例如K壳层)击出一个电子,同时外层高能态电子要向内层的K空位跃迁,辐射出波长一定的特征X射线。这种以光子激发原子所发生的激发和辐射过程称为光电效应。P12。 6)晶带面 在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中平行于某一轴向的所有晶面均属于同一个晶带,这些晶面叫做晶带面。P24。 7)系统消光

我们把因原子在晶体中位置不同或原子种类不同而引起的某些方向上的衍射线消失的现象称之为系统消光。P35。 8)球差 球差即球面像差,是由于电磁透镜的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对电子的折射能力不符合预定的规律而造成的像差。P111。 9)像散 像散是由于电磁透镜磁场的非旋转对称性而引起的像差。P112。 10)色差 是由于入射电子波长(或能量)的非单一性所造成的。P112。 11)倒易点阵 倒易点阵是在晶体点阵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建立起来的空间几何图形,是晶体点阵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二、简答题 1、试说明电子束入射固体样品表面激发的主要信号、主要特点和用途。P183-185。 2、扫描电镜的分辨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给出典型信号成像的分辨率,并说明原因。P188 3、透射电镜中有哪些主要光阑?在什么位置?其作用如何?P124。 4、何为波谱仪和能谱仪?说明其工作的三种基本方式,并比较波谱仪和能谱仪的优缺点。P198。 5、决定X 射线强度的关系式是 M c e A F P V V mc e R I I 2222 2230)()(32-???? ??=θθφπλ, 试说明式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 6、比较物相定量分析的外标法、内标法、K 值法、直接比较法和全谱拟合法的优缺点? 7、实验中选择X 射线管以及滤波片的原则是什么?已知一个以Fe 为主要成 分的样品,试选择合适的X 射线管和合适的滤波片? 三、计算题 1、在立方点阵中画出下面的晶面和晶向。 2、已知面心立方铝的点阵常数a=0.40491nm ,今用CuKα(λ=1.5406?)辐射在衍射仪上扫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 版)现当代文学文学考研笔记-最 全名词解释-作家、代表作品分 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文学革命——文学背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风潮,林译小说。 发生标志: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 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陈独秀发表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坚定文学革命的立场。 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辩。 学衡派:1922年9月,南京创刊《学横》。梅光迪,胡先骕,吴宓。文化保守主义者,受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影响。相信靠伦理道德凝聚中国。宗旨:“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术文化的进步依赖少数精英分子,反对的社会变革,站到时代主潮的对立面去了。稳健的文化抉择。基本点是否定文化与文化转型的突变形式,否定革命的逻辑的。鲁迅《估学横》,批驳。 文学革命实绩:1。白话文的推广。 2.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与新文学社团的风气,思想大解放局面。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初步的成果。 意义:文学观念:否定传统文学思想,表现人生,倾向于反映人生,时代的积极文学思想。 文学内容: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觉醒的时代精神。 语言和形式:摈除文言文和传统文学格式,用白话写作,吸收运用外 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表现现代生活,接近人民大众, 世界文学发展的联结,民族特色,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 和文学形式。 新文学社团的建立,标示:新文学运动从少数先驱者破坏旧文学,转为大批 文学生力军建设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北京。周作人,郑振铎,(矛盾)沈雁冰,王统 照,(叶圣陶)叶绍钧等12人。 会刊:《小说月报》。 文学研究会丛书。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做“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现实主义的一派。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 义。 创造社:1921年6月。日本东京。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田汉等。 《创造》《创造周刊》《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 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忠实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强调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文学美感,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革 命”,侧重自我表现,浓重的抒情色彩。 初期创作:郭沫若《女神》,郁达夫小说,田汉戏剧。 以1925年五卅为界 后期:“表同情于无产阶级”

材料研究方法真题集

1.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会产生那些效应?利用其中那些效应可以进行晶体结构的分析鉴定?如何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鉴定晶态与非晶态? 2.画出晶体对X射线衍射的示意图,写出布拉格方程,并说明该方程中各参数的意义。3.X射线衍射方法在材料研究中有哪些应用?请具体阐述。 4.请阐述电子与固体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各种电子信号,并介绍这些电子信号在材料分析研究中的各种用途。 5.试讨论加热速度、试样颗粒度、炉内压力和气氛对差热分析结果的影响,为什么说差热分析只能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法则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6.通常在一张NMR谱图中可以得到哪些基本信息?并举例说明NMR在材料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7.影响热重曲线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保证热重分析的精确度?举例说明热重分析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8.请介绍透射电镜分析时的块状样品表面复型种类和复型方法。为何电子显微分析可以获得较光学显微分析高得多的分辨。 9.请阐述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比较两种常用的X射线谱仪——波谱仪和能谱仪的特点。 10.如何利用差热分析、热重分析和热膨胀分析来区分无机材料中的脱水分解、氧化、多晶转变、烧结等过程? 11.微晶玻璃是一种在玻璃基体中均匀析出所需微晶相的新材料,在微晶玻璃材料研究过程中,需要掌握玻璃转变温度Tg、析晶温度、析出晶体的晶相种类、以及析出晶体尺寸形貌等物性数据。通过哪些测试方法可以方便地获得这些数据?并请介绍在这些测试图谱中获取所需数据的具体过程。 12.有机高分子材料的TEM和SEM的试样有哪些特点。 13.试画出有机高分子材料DSC的特征曲线,并说出相应的焓变峰或转变区的物理化学含义。 14.试阐述红外光谱分析的基础以及应用。 15.什么是斯托克斯线、反斯托克斯线,试说明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是互补的。 4. 请阐述电子与固体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各种电子信号那些信号可以用于晶体研究? 5. DTA曲线用什么作为反应起始温度,为什么? 6. 何谓自旋偶合? 何谓自旋分裂? 它们在NMR分析中有何重要作用? 7.下列化合物中OH的氢核,何者处于较低场? 为什么? 8.按化学位移值的大小,将下列每个化合物的核磁共振信号排列程序。 (1) CH3CH2OCH2CH3 (2) CH3CHO (3) Cl2CHCH2Cl 1.电子束轰击到固体样品表面会产生哪些主要物理信号?研究材料的表面形貌一般收集哪种物理信号?并说明其衬度原理研究材料表面元素分原布状况应收集哪些信息,并收明其衬

材料研究方法复习题

1.X射线的波长范围大致为多少?X射线产生的基本原理及X射线管的基本结构 (1)0。01-10nm(2)高速运动的自由电子被突然减速便产生X射线;(3)X射线管的基本结构:使用最广泛的是封闭式热阴极X射线管,包括一个热阴极(绕成螺线形的钨丝)和一个阳极(靶),窗口,管内高真空(10—7Torr) 2.X射线谱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X射线强度 I 随波长λ的变化曲线称为X射线谱,可分为连续X射线(由连续的各种波长组成,其波长与工作条件V、I有关)和特征X射线(又称标识X射线,不随工作条件而变,只取决于阳极靶的物质)。 3.描述X射线于物质的相互作用(俄歇效应和光电效应)课本图3.8 补充俄歇效应:当较外层的电子跃迁到空穴时,所释放的能量随即在原子内部被吸收而逐出较外层的另一个次级光电子,此称为俄歇效应,所逐出的次级光电子称为俄歇电子。它的能量是特征的,与入射辐射的能量无关。 4.X射线衍射的几何条件(布拉格方程或定律) X射线通过物质(晶体)后衍射线特征包括方向和强度,其中衍射线的方向与晶体的点阵参数(晶胞大小和形状)、入射线的方位及X射线波长有关,具体表现为:劳厄方程式、布拉格定律和倒易空间衍射公式. 5.X射线衍射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注意λ和Θ的变化) 单晶:劳厄法(λ变,θ不变);转晶法(λ不变,θ部分变化) 粉末:粉末照相法(粉末法或粉晶法) (λ不变,θ变);粉末衍射仪法(λ不变,θ变化) 6.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的基本原理(I/I0、2Θ) X射线衍射线的位置决定于晶胞的形状和大小,即决定于各晶面的晶面间距,而衍射线的强度决定于晶胞内原子种类、数目及排列方式,每种结晶物质具有独特的衍射花样,且试样中不同物质的衍射花样同时出现互不干涉,某物相的衍射强度取决于它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当试样的衍射图谱中d值和I/I0与已知物质的数值一致时,即可判定试样中含有该已知物质. 7.说明X射线衍射仪法定性分析物相组成的基本过程,注意事项及PDF卡片的检索方法 (1)X射线衍射定性分析是将试样的衍射谱与标准衍射谱进行比较鉴别,确定某种物相的存在以及确定该物相的结晶状态。其过程为:获得试样的衍射图谱—-求d值和I/I0值-—查索引——核对卡片。 (2)注意事项:1)d值的数据比相对强度的数据重要,d值一般要到小数点后第二位才允许有误差;2)低角度区域的数据比高角度区域的数据重要;3)了解试样的来源、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对作出正确结论十分有帮助;4)进行多样混合试样分析时要多次核对,若某些物质含量少,只出现一两条衍射线,以致无法鉴定;5)尽量与其它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如偏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6)从目前所应用的粉末衍射仪看,绝大部分仪器均是由计算机进行自动物相检索过程,需结合专业人员的丰富专业知识,判断物相,给出正确的结论. (3)检索方法:字母索引:对已知物质,按物质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排列;哈那瓦特法(Hanawalt method):未知矿物,三强线或数值索引;芬克索引(Fink method) 8.何为X射线和荧光X射线? (1)X射线的产生见第一题(2)当较外层的电子跃入内层空穴所释放的能量不在原子内被吸收,而是以辐射形式放出,便产生荧光X射线,其能量等于两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9.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用途 (1)荧光X射线的能量或波长是特征性的,与元素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测出荧光X射线的波长或能量,就可以知道元素的种类(定性分析基础).此外,荧光X射线的强度与相应元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定量分析基础)。 (2)定性分析:根据荧光X射线的波长或能量可以确定元素的组成。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元素的荧光X 射线强度Ii与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Wi成正比。 10.X射线分析的主要用途(物相分析、晶体结构分析) 11.电子和固体物质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哪些物理信号?各有何特点? (1)二次电子;对试样状态非常敏感,显示表面微小的形貌结构非常有效,所成的电子像分辨率高,是扫描电镜中的主要手段。 (2)背散射电子:能量较高,但背散射电子像的分辨率较低。 (3)透射电子:能量损失情况视试样厚薄而定,较薄时大部分为弹性散射电子,成像比较清晰,电子衍射斑点比较明锐;试样较厚时,成像清晰度降低。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整理好的笔记 (部分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整理好的笔记 精读散文(一)社稷坛抒情(秦牧) 一、(抒情内涵)主题思想1、围绕社稷坛的特殊场所生发联想2、通过对五色土象征意义的阐发3、表达作者对民族历史的沉思与赞叹和最祖国和平统一、繁荣昌盛未来的祝愿 二、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征(秦牧散文特征:文思活泼,联想丰富) 1、结构似松散、行文流水,仿佛各种意象漫不经心的随意组合,但中心突出,主题明确①起始:描述社稷坛景象②中间:对照其他名胜,突出特点,展开想象③最后:多少万年的劳动经验和生活积累起来,才有今天的人类文明,这一中心 2、内在结构①显示了较为清晰的观念框架②论证的逻辑线索 三、重知识、重趣味,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问题风格 1、知识性(学术气息)①从社稷坛、五色土→古代五行观念②比较了古印度、古希腊世界万物起源的哲学思想 2、趣味性与知识性紧密联系(五行观念) 3、运用杂文和随笔的写法调合到抒情散文中,夹叙夹议加强谈天说地的趣味性;涉古论今投入感情, 以丰富的知识,给人思想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精读散文(二)黄鹂——病期琐事(孙犁) 一、主题思想1、通过养病期间对黄鹂鸟的观感回忆和描叙 2、对照童年时代和战争时代的回忆 3、表达对“美的事物”的赞美,对无视和残害美的行径的谴责 4、揭示“美”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充分显现,表达自己在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的真切向往 二、艺术特点1、构思看似自然随意、而实际富于匠心①通过日常生活画面和细节描写表现主题 ②四次不同场合写黄鹂,看似娓娓道来,其实层层递进,不同侧面描写美的本质和意境 2、引用对比、白描、渲染和烘托的艺术手法表现主题①渲染:开头童年的回忆→神气和美丽 ②烘托:第一次抗战时见的黄鹂→声音和色彩→烘托美丽 ③白描:第二次猎鸟场景→对“老史”描写→突出灵性 ④最后两次黄鹂不同处境的对比 3、质朴、自然间蕴含深长的意味(文笔朴实、语言简洁又带感情色彩 精读散文(三)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一、主题1、通过对台湾春寒斜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 2、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子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青少年时代的大陆记忆给他带来慰藉和痛苦,相 隔25年催生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滋养了对故乡的想象 3、通过塑造这一形象传达出漂泊他乡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4、表现了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由衷的赞美 二、结构特征(多种感觉方式展开想象,多种意向会聚于统一意境) 1、以写诗的方法写散文,以情感和意境来组织和结构文章,将多种与雨有关的意向会聚于一体抒发情感①对人民忠诚→救担架员民工牺牲生命②关心群众利益、注意群众影响→借被子知是嫁妆要送回③关心同志→给“我”馒头开饭 2、写台北的春雨,交叉运用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幻想等联想和想象方式编织成

材料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1. X 射线的本质是什么?是谁首先发现了X 射线,谁揭示了X 射线的本质? 本质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波长介于0.01-1000A 。 189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首先发现了X 射线,1912年由德国物理学家laue 揭示了X 射线本质。 2. 试计算波长0.071nm (Mo-K α)和0.154A (Cu-K α)的X 射线束,其频率和每个量子的能 量? E=h ν=hc/λ 3. 试述连续X 射线谱与特征X 射线谱产生的机理 连续X 射线谱: 从阴极发出的电子经高压加速到达阳极靶材时,由于单位时间内到达的电子数目极大,而且达到靶材的时间和条件各不相同,并且大多数电子要经过多次碰撞,能量逐步损失掉,因而出现连续变化的波长谱。 特征X 射线谱: 从阴极发出的电子在高压加速后,如果电子的能量足够大而将阳极靶原子中内层电子击出留下空位,原子中其他层电子就会跃迁以填补该空位,同时将多余的能量以X 射线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结果得到具有固定能量,频率或固定波长的特征X 射线。 4. 连续X 射线谱强度随管电压、管电流和阳极材料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 发生管中的总光子数(即连续X 射线的强度)与: 1 阳极原子数Z 成正比; 2 与灯丝电流i 成正比; 3 与电压V 二次方成正比: I 正比于i Z V 2 可见,连续X 射线的总能量随管电流、阳极靶原子序数和管电压的增加而增大 5. K α线和K β线相比,谁的波长短?谁的强度高? K β线比K α线的波长短,强度弱 6.实验中选择X 射线管以及滤波片的原则是什么?已知一个以Fe 为主要成分的样品,试选择合适的X 射线管和合适的滤波片? 实验中选择X 射线管要避免样品强烈吸收入射X 射线产生荧光幅射,对分析结果产生干扰。必须根据所测样品的化学成分选用不同靶材的X 射线管。 Z 靶≤Z 样品+1 应当避免使用比样品中的主元素的原子序数大2-6(尤其是2)的材料作靶材。 滤波片材料选择规律是: Z 靶< 40时: Z 滤=Z 靶-1 Z 靶>40时: Z 滤=Z 靶-2 例如: 铁为主的样品,选用Co 或Fe 靶,不选用Ni 或Cu 靶;对应滤波片选择Mn 7. X 射线与物质的如何相互作用的,产生那些物理现象? X 射线与物质的作用是通过X 射线光子与物质的电子相互碰撞而实现的。 与物质作用后会产生X 射线的散射(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X 射线的吸收,光电效应与荧光辐射等现象 8. X 射线强度衰减规律是什么?质量吸收系数的计算? X 射线通过整个物质厚度的衰减规律: I/I0 = exp(-μ x) 式中I/I0称为X 射线穿透系数, I/I0 <1。I/I0愈小,表示x 射线被衰减的程度愈大。μ为线性吸收系数 吸收常用质量吸收系数 μm 表示,μm =μ/ρ 如果材料中含多种元素,则μm =Σμmi w i 其中w i 为质量分数 9.下列哪些晶面属于[111]晶带? (111)、(321)、(231)、(211)、(101)、(101)、(133),(-1-10),(1-12),(1-32),(0-11),(212),为什么? 晶面(crystal plane )——晶体结构一系列原子所构成的平面。 在晶体中如果许多晶面同时平行于一个轴向,前者总称为一个晶带,后者为晶带轴。 hu+kv+lw=0 与[111]晶带垂直,彼此相互平行 10.下面是某立方晶系物质的几个晶面,试将它们的面间距从大到小按次序重新排列:(12-3),(100),(200),(-311),(121),(111),(-210),(220),(130),(030),(2-21),(110)。 参考ch7-2-XRD P37 11.某正交(斜方)晶体的a=7.417?, b=4.945?, c=2.547?, 计算d110和d200。 参考ch7-2-XRD P37 12. X 射线衍射与可见光反射的差异 可见光的反射只是物体表面上的光学现象,而衍射是一定厚度内许多相同间距的晶面共同作用的

材料研究方法思考题答案重点及真题汇编

第1章 1、材料是如何分类的?材料的结构层次有哪些? 答:材料按化学组成和结构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按性能特征分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 按用途分为:建筑材料、航空材料、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生物材料、医用材料。 材料的结构层次有:微观结构、亚微观结构、显微结构、宏观结构。 2、材料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对象是什么,有哪些相应的研究方法? 答:任务:材料研究应着重于探索制备过程前后和使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规律,也就是在此基础上探明材料的组成(结构)、合成(工艺过程)、性能和效能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说找出经一定工艺流程获得的材料的组成(结构)对于材料性能与用途的影响规律,以达到对材料优化设计的目的,从而将经验性工艺逐步纳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轨道. 研究对象和相应方法见书第三页表格。 3、材料研究方法是如何分类的?如何理解现代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答:按研究仪器测试的信息形式分为图像分析法和非图像分析法;按工作原理,前者为显微术,后者为衍射法和成分谱分析。 第2章 1、简述现代材料研究的主X射线实验方法在材料研究中有那些主要应用? 答:现代材料研究的主X射线实验方法在材料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 (1)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用于确定物质中的物相组成 (2)X射线物相定量分析:用于测定某物相在物质中的含量 (3)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用于推断测定晶体的结构 2、试推导Bragg方程, 并对方程中的主要参数的范围确定进行讨论. 答:见书第97页。 3、X射线衍射试验主要有那些方法, 他们各有哪些应用,方法及研究对象. 答: 实验方法所用 辐射 样 品 照相法衍射仪法 粉末法劳厄法转晶法单色辐射 连续辐射 单色辐射 多晶或晶 体粉末 单晶体 单晶体 样品转动或固定 样品固定 样品转动或固定 德拜照相 机 劳厄相机 转晶-回 摆照相机 粉末衍射仪 单晶或粉末衍 射仪 单晶衍射仪 最基本的衍射实验方法有:粉末法,劳厄法和转晶法三种。由于粉末法在晶体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而且实验方法及样品的制备简单,所以,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不可缺少;而劳厄法和转晶法主要应用于单晶体的研究,特别是在晶体结构的分析中必不可少,在某种场合下是无法替代的。 第3章 1、如何提高显微镜分辨本领,电子透镜的分辨本领受哪些条件的限制? 答:分辨本领:指显微镜能分辨的样品上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以物镜的分辨本领来定义显微镜的分辨本领。光学透镜:d0 =0.061λ/n·sinα= 0.061λ/N·A,式中:λ是照明束波长;α是透镜孔径半角; n是物方介 质折射率;n·sinα或N·A称为数值孔径。 在物方介质为空气的情况下,N·A值小于1。即使采用油浸透镜(n=1.5;α一般为70°~75°), N·A值也不会超过1.35。所以 d0≈1/2λ。因此,要显著地提高显微镜的分辨本领,必须使用波长比可见光短得多的 照明源。

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真题笔记)

考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的参考书是什么?怎么读这些书呢?需要了解些什么信息? 我跟你分享下我的考研经验,参考书里面我会提到。 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 现代文学方向参考书目共有14本。分别为: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这个书目就是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时一直以来给出的考研指定书目,自2009年起,北大不再指定书目,不过实际上院里的老师们讲,考研依然按照这些书出题,所以好好看这些书就行。 一门专业课,一门专业基础,共有300分。 其中,专业课150分中,名词解释为30分,共6个。每个五分。论述题五选四,每题30分。 文学基础,大综合50分。大题(论述题)为100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论述题共占据了220分,可谓得论述者得天下。 1、招考信息:有关北大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考试信息,如:招生人数、录取人数、历年报考人数、考生来源情况、录取标准、复试分数线、复试人数、参考书目,等等。(这些信息在网上多逛逛你就能找到了,我就不赘述了。) 2、复习资料:包括历年专业课真题、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笔记、授课讲义,一些专题复习笔记等。这个我是在网上买的,内容很丰富也很完整,当然,价格也不低;这里就不具体说哪个网了,免得被怀疑是打广告。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网上买资料不要轻易地随意把钱打给陌生人,不安全,我就差点被骗。 根据我自己的考研经验,我整理了一下主流的一些方法论,摘论如下: 专业课,照搬教材定论只能及格,观点陈旧平庸也没有高分。这就对专业课的要求很高。如果你不能融会贯通,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那么基础再好,也只能仰天长叹。现当代文学对于作品的阅读不可或缺。北大出题总是会强调结合具体作品,结合具体作家,所以这一点十分关键。 因此,仅以现代文学方向来论,阅读作品和相关作品的评论是重点中的重点,阅读评论主要是参考论述观点,阅读作品最重要的是体会和感悟,解答论述题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当然中间也不能缺乏一些经典的观点。因此我的思路是,整个现代文学来说,必须重点读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这三本书,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中提及关键作品,必须有一个阅读基础,这是作论述题的关键。这部分几乎涵盖了整整120分的分值。 其次,就专业基础来说,对于古代文学,古代文论,外国文学和外国文论四个方面,基础性的是理解外国文论的各种流派理论,这对于专业基础课中的大题是非常有益处的,因为,

材料研究方法作业集合及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热分析作业: 1、功率补偿型DSC和DTA的区别? 答:功率补偿型DSC分别有两个小加热器和传感器对试样和参比物加热和监控,从而消除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差,而DTA则没有这一功能。 2、热流型DSC和DTA的异同点? 答:热流型DSC与DTA仪器十分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试样与参比物托架下,置一电热片(通常是康铜),加热器在程序控制下对加热块加热,其热量通过电热片同时对试样和参比物加热,使之受热均匀。仪器所测量的是通过电热片流向试样和参比物的热流之差。 3、功率补偿型DSC和热流型DSC的异同点? 答:功率补偿型DSC采用零点平衡原理,通过两个小加热器和传感器对试样和参比物加热和监控,从而使两者温度恒定相等;热流型DSC主要通过加热过程中试样吸收/放出热量的流量来达到DSC分析的目的。 4、简述热分析的原理 答: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一类技术称之为热分析。差热分析的原理:是在程序温度控制(升温或降温)下,测量试样与参比物(热惰性物质)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原理:是在程序温度控制下,测量输入到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功率差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种技术。 5、影响热分析的仪器、试样、操作因素有哪些? 答: 1.仪器方面: (1)炉子的结构和尺寸:炉膛直径↓长度↑均温区↑,均温区温度梯度↓ (2)坩埚材料和形状: 金属热导性能好,基线偏离小,但灵敏度较低,峰谷较小。 非金属热导性能差,容易引起基线偏离。但灵敏度高,少样品大峰谷。 坩埚直径大,高度小,试样容易反应,灵敏度高,峰形也尖锐。 (3)热电偶性能与位置:置于物料中心点,插入试样和参比物应具有相同深度。 2.试样方面: (1)热容量和热导率变化: ①在反应前后,试样的热容量和热导率变化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2010-2013同济大学821材料研究方法真题

2009 1.在晶体光学鉴定中,哪些晶系的晶体表现为光性非均质体?它们又分属于哪类型的光率体?请阐述光在这些光率体中的传播特点。 2.简述特征X射线的产生及其应用;简述X射线衍射产生的充要条件,写出布拉格方程通用式,并说明公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 3.简述粉末衍射物相定性分析过程,写出3种以上X射线粉末衍射方法的实际应用,并给出影响表征结果的主要因素。 4.简述如何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来区分金属材料脱溶分解和Spinodal分解的不同? 5.简述高能电子书与物质作用后所产生的主要信号(至少列出4中信号)及其应用;写出SEM的成像基本原理,分辨率以及影响分辨率的主要因素。 6.请分析SEM中二次电子像,背散射电子像,X射线面扫面像的差异,并叙述这三种方法在无机材料中的应用。 7.简述TEM在金属材料研究方面的应用。 8.请阐述差热分析中影响差热曲线的式样方面的因素,为何在差热分析中采用外延起始温度(外延始点)作为吸、放热反应的起始温度? 9.在功率补偿型DSC量热法中,是如何实现式样吸、放热定量分析的?请举例说明DSC在材料物性分析中的应用。 10.如何利用DTA、TG与热膨胀分析技术区分材料热分解、玻璃化转变、氧化(老化)玻璃析晶、陶瓷烧结等过程?举例说明热分析技术在材料研究领域的应用。 11.试写出有机化合物ETIR谱图的主要基团特征频率,并说出FTIR在材料分析中有哪些应用。 12.试写出胡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根据该表达式举例解释IR集团频率的变化规律。 13.请画出一张乙醇的质子NMR示意谱图,并说明该谱图主要给出哪些信息;再请阐述核磁共振分析中影响化学位移的主要因素。 14.简述核磁共振试验中弛豫过程的类型,并解释通常进行的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中为何应先将固体式样配成溶液,然后再测式样溶液样品的核磁共振。 15.请利用所学到得或掌握的微观分析和测试方法及手段,结合你的专业,选择某种材料进行微观结构的表征。请你简要写出微观结构表征的过程。(所用表征方法不得少于2种)。 2010 一、简答题(必答题,每题15分) 1 光在高级晶族、中级晶族、低级晶族中的传播特点,如何用光学显微分析方法区分晶体和非光晶体。 2 特征X射线的产生、性质和应用。 3 高能电子与固体物质碰撞产生哪些物理信号?说明他们在形貌表征中的应用。(至少三种) 4 试推导布拉格方程,说明各参数的物理意义,限定范围。 5 电子显微分析方法有哪些?SEM和TEM的衬度原理,并说明他们在材料中的应用。 二、叙述题(选做题,任选5道,每题15分) 1 XRD在多晶粉末试样物性分析中的应用,影响表征结果的因素。 2 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表征形貌时的不同,说明他们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3 影响红外吸收的因素,为什么说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互补,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相比有什么特点。 4 试画出一种典型的热分析曲线,并解释各个吸收峰和转变处的意义。 5 叙述透射电镜的制样方法,并分析其特点。 6 如何用差热分析、热重分析、热膨胀分析区别碳酸盐分解、金属氧化、玻璃析晶、晶型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 笔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 (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第一章 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依钱版名称) 一、名词解释: 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 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裘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人的文学”: 1、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2、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

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3、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鸳鸯蝴蝶派: 1、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2、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

材料研究方法考试

1、相比于纯铜而言,青铜具有哪些明显的优点? 答:更坚韧,更耐磨。 2、请分别画出传统材料与环境材料的材料-环境系统示意图。 3、请画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四要素(四面体)。请用该四面体来分析不锈钢和普通碳钢这两种材料。 答:性能:不锈钢密度略低于普通碳钢,而电阻率高于普通碳钢, 不锈钢的线膨胀系数较大,而热导率较低。不锈钢具有焊接性,耐腐蚀性,抛光性。 结构成分:普通碳钢的质量分数小于2.11%而不含有特意加入的合金元素,即以铁,碳,锰为主要元素的合金,所以机械性能通常不如合金钢; 不锈钢隶属于合金钢范畴,一种高合金钢,含有大量的铬,还有的含有大量的镍和一定量的钛。铬的作用就是让钢具有耐腐蚀性,镍的作用是降低不锈钢的奥氏体化温度。合金元素的总含量可达到10~28%,所以它是高合金钢。 制备加工:普通碳钢:的冶炼通常在转炉、平炉中进行。转炉一般冶炼普通碳素钢,而平炉可以冶炼各种优质钢。近年来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发展很快,有趋势可代替平炉炼钢。 不锈钢:在钢的冶炼是加入适当的铬、镍、钛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含量决定了不锈钢的牌号及防锈性能,冶炼好浇铸或连铸成毛坯,再经过轧机轧成各种规格的钢板及型材,轧好的钢板及型材还可以在表面进行拉丝和抛光处理,改善外观效果。 4、什么是纳米材料?材料的纳米效应有哪些?请举例说明其中的“量子效应”。答: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0.1-100 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纳米效应:尺寸、晶界、量子→纳米结构表征。美国1995年提出麻雀卫星,重量不足10千克,用纳米材料制造,采用微机电体化集成技术整合。若在太阳同步轨道. 上布置648颗纳米卫星,就可以全面监视地球。 5、材料科学有哪些共性规律?

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07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2007年真题及解析 科目一:代码:821 科目名称:材料研究方法 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考试年份:2007 招生专业:材料学 研究方向: 01高性能水泥基材料 02智能材料 03新型建筑材料 04生态环境材料 05无机功能材料 06高分子功能材料 07高分子材料改性 08生物医用材料 09金属功能材料 10纳米材料 11材料体系分析与建模方法 一、真题 1.电子束轰击到固体样品表面会产生哪些主要物理信号?研究材料的表面形貌一般收集哪种物理信号?并说明其衬度原理研究材料表面元素分原布状况应收集哪些信息,并收明其衬度理。 2.简述DSC的种类和定量热分析原理,举例说明其在材料研究领域的应用。 3.请详述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的异同点。 4.请说述电子探针中波谱的原理和应用,并简述波谱与能谱在应用方面的异同。 5.写出布拉格方程,分析物质产生X衍射的充要条件,简述X射线粉末衍射物相鉴定过程。请说明样品制备对物相鉴定的影响。 6.简述特征X射线的产生,性质和应用。 7.简述红外光谱用于分子结构分析的基础,说明其应用。 8.采用何种手段可以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结晶。 9.聚合物的填充改性及共混是高分子材料改的常用手段,如何研究无机填充材料在高聚物基体中的分布情况?如何研究共混物中各相的形态? 第 1 页共10 页

10.核磁共振谱中不同质子产生不同化学位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化学位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核磁共振谱中的信号强度可以提供何种信息? 11.请详细描述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并画出碳马氏体和高碳马氏体的组织示意图,解释其区别。 12.举例说明透射电镜在金属材料研究方面的应用,说明其原理。 13.制备金属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试样时一般采用双喷法制样,请详述其原理。 14.请详述多晶,非晶,纳米晶体材料在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稍微图像中的区别。 15.拟定方案,解决玻璃体内夹杂物的鉴定。 16.采用合适的现代技术表征法分析硅酸盐水泥水化进程,请简要评述你给出的方法。 17.叙述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无机材料的方法有哪几种,并加以评述。 18.请简要叙述布拉格方程在材料微观结构分析和表征领域中的应用。 二、解析 1.电子束轰击到固体样品表面会产生哪些主要物理信号?研究材料的表面形貌一般收集哪种物理信号?并说明其衬度原理研究材料表面元素分原布状况应收集哪些信息,并收明其衬度理。 1.参考答案: 主要物理信号:1.背散射电子 2. 二次电子 3. 吸收电子 4. 透射电子 5. 特征X射线 6.俄歇电子 研究表面形貌的信号: 1.背散射电子 2. 二次电子6.俄歇电子 研究表面元素分布应选择背散射电子,应为其对元素的变化比较敏感。 试题解析: 2.知识点:电子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3.答题思路:简述个知识点 历年考频:此考点在近五年中共出现3分别为:04,06,07年。 2.简述DSC的种类和定量热分析原理,举例说明其在材料研究领域的应用。 1.参考答案: DSC分为两种。分别为功率补偿型和热流型 原理::DSC技术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输入到试样和参比物的能量差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一种技术。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就是为克服差热分析在定量测定上存在的这些不足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热分析技术。该法通过对试样因发生热效应而发生的能量变化进行及时的应有的补偿,保持试样与参比物之间温度始终保持相同,无温差、无热传递,使热损失小,检测信号大。因此在灵敏度和精度方面都大有提高。 DSC技术的特点:由于试样用量少,试样内的温度梯度较小且气体的扩散阻力下降,对于功率补偿型DSC有热阻影响小的特点。 应用:1.纯度分析 2.定量分析 3.纯度分析 4.比热容测定 第 2 页共10 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读书笔记 (2)

文学史研究的新视野 ——读《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文艺理论界提出“重写文学史”的概念以来,不少文学史的专家、学者潜心学术,对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进行了全面评估和深入考察,研究成果颇丰,但大部分学术型著作千篇一律,缺乏文学史研究的深度和锐度。诸多学术成果中仅有个别极富深刻见地和创新理念的佳作,陈思和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可谓不可多得的佳作中的有力代表。 陈思和潜心于当代文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极大热情,使其总能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去冲破已成定势的思维模式,而开拓出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教程》这本具有创新性整体性的文学史教材,再次体现了他个性化的研究视角和富有魅力的个人学术姿态,从而成为了当代文学史这门学科“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以文学作品为主型的感性文学史”,它“开启了中国当代文学这门学科逐步走向成熟的新阶段,也是‘重写文学史’沉潜10年逐步积累显示的实绩”。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文学史的观念几乎僵化和凝固,众多文学史著作在内容、体例与编排上大同小异,“文学运动、思潮”+“作家作品”是一般文学史的通例。陈思和主编的《教程》则一反以往文学史的主流写法,极力打破那种一成不变的写作模式。它虽然也是集体创作之物,但始终贯穿着主编的文学史观念和个性化的学术思想,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教程》选取“以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视角,舍弃、压缩大量枯燥、乏味的文学运动思潮和文学史背景,把重点放

在分析解读各种文学作品上,让接受者直接接触活生生的作品,由自身的亲历体验构成对文学史过程中深蕴的精神传统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就使得作品得以从重重叠叠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的包裹下解放出来,获得文学的本体地位。具体说来,书中深入探讨的数十种文学现象和七十五篇作品,使读者有种目不暇接之感,其中五六十年代的大量散文、随笔及“文革”时期的地下写作等重要的文学现象和作品都是第一次进入文学史的视野,这就显示了编纂者宏大的学术视野和开放性的研究格局,宏观和微观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了中国当代文学丰富的精神内涵之中。 为了使《教程》作为一部通俗浅近的普及性文学史而能被阅读者更好地接受,陈思和提出了一些颇有见解的文学理论范畴:多层面、潜在写作、民间理论、战争文化心理、共名和无名等等,它们使得人们对理解文学的发展、对现有的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也构成了这部文学史叙述的核心观念。这里,笔者只就自己感兴趣的两个文学概念——“潜在写作”和“民间”相关概念,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1、“潜在写作” 陈思和提出“潜在写作”,是为了说明当代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即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力的作家在那个哑声的时代里,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创作的热情,他们写作了许多在当时客观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很显然,“潜在写作”概念的提出是与研究者对以往当代文学史单一的性质感到不满、并希望有所改变的预想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